一、猪不同杂交组合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党树璋[1](2019)在《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肉牛生产国,以本地黄牛为主,存栏数近1亿头,但存在体型小,生产性能较低的缺点。为了改变现况,中国许多地区大量引进生长发育快、屠宰率和净肉率高的国外肉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不同的杂交模式,其杂交优势不同,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有差异。为了探究三元杂交牛的杂交效果,同时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本试验以夏西本三元杂交牛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屠宰后肉质指标,结果如下:(1)夏西本杂种牛生长性能表现较高,生长速度快,尤其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成年公牛体重能达到534.17±45.75kg,体高为129.05±5.95cm,胸围197.63±8.31cm,胸宽45.82±4.71cm,管围21.99±2.03,腿围66.13±8.52。(2)夏西本杂种牛屠宰性能表现优良,胴体重为277.26±35.48kg,净肉重232.6±32.13kg,肉骨比为5.42:1,屠宰率为51.89±4.57,净肉率为43.48±3.97,胴体产肉率为83.84±3.15;而且夏西本杂交牛头、蹄、皮及各种内脏重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夏西本杂种牛肉品质表现较好,尤其是变异系数较小的指标,肌肉pH值为6.59±0.3,肉亮度为29.25±1.9,熟肉率54.47±1.58,背膘厚度为6.94±0.4mm。值得一提的是牛肉的眼肌面积达到了106.17±11.96 cm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理化组成来看,夏西本杂种牛肉质营养丰富,尤其是其粗蛋白含量为22.95%±0.4%,符合人们高蛋白肉质来源的标准,肌纤维直径较小,为49.76±6.45μm,肉质适口性好。(4)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试验结果显示,肾周脂肪细胞直径为104.41±25.97μm,而皮下脂肪细胞直径为101.51±18.79μm,稍小于肾周脂肪细胞,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均含有33种脂肪酸,其中SFA15种,MUFA8种,PUFA10种。而且,皮下脂肪组织中PUFA/SFA和ω-3/ω-6比值均高于肾周脂肪组织,其中PUFA/SFA差异极显着(P<0.01),而ω-3/ω-6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都表明,夏西本杂种牛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达到了国内肉牛生产的先进水平,三元杂交模式能明晰那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为提升我省肉牛育种水平和加速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对于农民致富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袁东升[2](2019)在《266份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番茄杂交组合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番茄种质资源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番茄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本研究对新收集的266份番茄种质的35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确定了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以及变异程度;在表型数据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选择138个代表性种质材料,利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从374对SNP引物中筛选出核心标记,并进行种质的聚类分析;同时,针对前期组配的278份番茄杂交组合进行表型数据的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构建24个指标与每一主成之间的得分函数关系式,进行杂交组合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性状研究结果表明,18个质量性状中有60个变异类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28~1.32之间,17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14~2.02之间,表明收集的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程度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7个数量性状大多数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互关系;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七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0.95%;表型聚类结果将材料聚为八大类群,第一、二类群果实含糖量高、综合口感以酸为主,第三、四类群果实主要以圆形和高圆为主、单果质量较大,第五、六、七类群材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萼片形状以卷曲为主,果实商品特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第八类群材料主要以无限生长为主,果实形状多数为圆形,果色以红色为主。2.筛选出多态性高的核心SNP标记106个,利用其进行SNP分型检测,共检测出324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为0.343,表现为中度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在0.155~1.055之间,平均值为0.667;基于SNP标记将138份材料聚为三大类群,分别包含41份、93份和4份材料;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四个亚群。3.278份番茄杂交组合的F1代中17个果实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3.44%~86.65%之间,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为31.59%,平均值6.79,综合口感评价以甜酸为主,果实外观形状主要以高圆和扁圆为主;植物学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0.46%~55.11%。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表现最优的前 10个组合ZJ7269、ZJ7234、ZJ7142、ZJ7229、ZJ7151、ZJ7268、ZJ7144、ZJ7148、ZJ7112、ZJ7167。以上研究结果为今后番茄核心种质资源的收集、筛选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为培育优良品质的番茄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石时来[3](2018)在《籼型不育系007A的选育及特征特性与配合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杂交水稻新品种育种的关键是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为选育适合生产的优良籼型三系不育系,本研究用大穗型保持系南大特B与中9B杂交、自交获得的F6经60Co诱变后,选育优良诱变株系与对照荣丰A测交经8年15代成对回交转育得到优良的三系不育系007A。针对其生育特性、异交性能、米质和配合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学特性:007A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平均株高为72.68 cm,比对照荣丰A高10cm左右;叶鞘、稃尖和柱头均为紫色;剑叶长为28.83cm,剑叶宽为1.92cm,分蘖能力较强,单株有效穗为1315个,较对照荣丰A多2-3个;007A穗长19.95cm,每穗总粒数在271粒左右;007A播始历期为75天,比对照荣丰A长78天;千粒重为22.8g。(2)不育性:经多年多代显微镜检查,007A花粉败育率达99.9%,以典败为主,少有染败;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07A包颈粒率7%左右,低于对照荣丰A;007A的开花时段比较集中,单穗开花历期较长,为7天左右;007A柱头外露率为83.7%,较对照荣丰A高9.7%,其中双边外露率为44.9%,单边外露率38.8%;007A异交性能较好,异交结实率为63.6%,较对照荣丰A高3.7%;007A的开花习性好,柱头活力强。(3)米质:007A糙米率为75.13%,比对照荣丰A(77.9%)低2.8%左右;精米率为64.43%,比对照荣丰A低5%左右;整精米率为42.69%,比对照荣丰A低24%左右;粒长为7.55mm,较对照荣丰A小1.17mm左右;长宽比为2.84,较对照荣丰A小;垩白粒率为32.3%,较对照荣丰A高14%左右;碱消值为2.08,与对照荣丰A相差较小;胶稠度为40.1mm,与对照荣丰A相近;直链淀粉含量为13.87%,较对照荣丰A小。(4)配合力:用007A和对照荣丰A分别与6个籼稻恢复系杂交,分析了两个不育系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配合力。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方面,007A的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每穗总粒、结实率、单株产量等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为正值;生育期、有效穗、千粒重等3个性状GCA效应值均为负。说明以007A所配的组合虽然有效穗少、千粒重较小,但生育期短、结实率高、产量潜力巨大。米质方面,007A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胶稠度GCA效应值为正,其糙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GCA效应值为负。综合以上007A组合各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可以看出,虽然007A组合的糙米率较低、碱消值稍小、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但精米率高、整精米率高、垩白小、胶稠度较好,优于对照不育系荣丰A所配组合。(5)农艺及米质性状相关分析:农艺性状方面,株高与生育期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穗长、每穗实粒、每穗总粒、千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在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应该综合协调其它农艺性状与株高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选育综合性状优良不育系的目的。米质性状方面,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呈极显着负相关,表明,提高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对于降低垩白粒率有一定的作用。
李文浩[4](2016)在《羔羊肉生产杂交组合筛选及藏绵羊ANGPTL4基因多态性分析》文中提出本论文内容包含两部分:(1)本研究旨在筛选出祁连山高寒牧区最优杂交组合,充分利用优良父本,提高杂种羔羊的生长速度和6月龄及以前羔羊的产肉性能。选择特克塞尔、无角陶赛特和黑萨福克羊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开展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特甘细”、“陶甘细”和“黑萨甘细”初生重无差异(P>0.05);“陶甘细”和“黑萨甘细”公羔断奶重和断奶前平均日增重分别比“甘高细”提高了42.91%、35.45%和49.66%、43.64%(P<0.01)。“特甘细”公羔6月龄体重、断奶后平均日增重分别比“甘高细”提高了33.53%和43.96%(P<0.01)。“特甘细”公羔6月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分别比“甘高细”提高了26.25%和41.18%(P<0.01)。各杂交组合公羔屠宰率无差异(P>0.05),“特甘细”和“陶甘细”母羔屠宰率分别为46.89%和47.30%,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得出结论:引进国外优良肉用品种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杂交后代较“甘高细”的生长速度显着加快、产肉性能明显提高,且“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为该地区生产6月龄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2)应用PCR-SSCP与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391只藏绵羊(样本选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ANGPTL4基因第3内含子、第6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经PCR对目的片段的扩增,分别获得大小为280bp和289bp的片段。ANGPTL4基因第3内含子发现1个多态位点,为C.400+90处G/T的突变,发现3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488、0.3130和0.0382。多态信息含量为0.2656,呈中度多态。ANGPTL4基因第6外显子也发现1个SNP,位于C.837处发生C/T的非同义突变,导致P.279苏氨酸/丝氨酸,检测到AA和AB两种基因型,各基因型频率为0.9618和0.0382,多态信息含量为0.0369,为低度多态。本研究对藏绵羊ANGPTL4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发现的两处突变位点可能对藏绵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性状产生影响,可作为藏绵羊品种改良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的辅助分子标记。
王玺年[5](2013)在《绵羊羔羊肉生产杂交组合优化及山羊Pit-1基因多态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优化高寒牧区羔羊肉生产模式,在2008年-2011年期间,连续4年以特克塞尔、白萨福克、邦德和澳洲美利奴4个引入绵羊品种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采用鲜精人工输精的方式开展杂交试验。通过对904只羔羊生长观测表明,特甘细羔羊断奶体重为27.71kg,明显高于其他组合(P<0.01);6月龄体重为31.04kg,比邦甘细、白萨甘细、澳甘细和对照组分别高出8.79%(P<0.05)、14.15%(P<0.01)、18.42%(P<0.01)和33.97%(P<0.01)。羔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特甘细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率、骨重和眼肌面积均最大(P<0.05),骨肉比最小。同时,特克塞尔杂种羔羊肉的pH值(pH=5.92)、嫩度(22.25N)等肉品质指标较优。由此表明,特克塞尔羊不但能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产肉量,而且能改善部分肉品质,因此“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祁连山高寒牧区生产优质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河西绒山羊、陇东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4个群体共509个个体的垂体转录因子-1(Pit-1)基因第3外显子和第6外显子进行SNP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对山羊生产性状的遗传效应,以期探寻山羊分子育种的有效遗传标记。结果如下:(1)在Pit-1基因第3外显子中检测到1个SNP位点(c.313A>G)并形成AA和AB2种基因型,第6外显子中检测到2个SNPs位点(c.682G>T、c.837C>T)并形成AA、BB、AB、AC和BC5种基因型。(2)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4个山羊群体在第3外显子区域处于低度多态(PIC<0.25),在第6外显子区域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χ2检验表明,除内蒙古绒山羊在第6外显子上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以外,其他群体均处于平衡状态。(3)最小二乘分析表明,第3外显子AA基因型有较高的产绒量和体重(P<0.05),不同基因型对体尺性状影响不明显(P>0.05),但AB基因型个体的表型值低于AA基因型。第6外显子AB基因型个体的体重、胸围显着高于BC基因型(P<0.05),不同基因型在体高和体长指标上差异不显着(P>0.05)。因此,Pit-1基因对山羊产绒量和体重存在一定影响,可以作为山羊生产性状的候选基因座之一。
张瑞婷[6](2012)在《马铃薯高淀粉杂交组合农艺及淀粉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以及以淀粉为原料的深加工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对马铃薯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选育适合不同用途的加工专用型品种,尤其是选育适合淀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马铃薯育种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育种工作的成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杂交亲本的正确选择和组合的配制。本试验以12份具有不同特征的马铃薯品种及资源材料为亲本,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以及组合进行了比较与评价。应用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对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淀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了解各性状在不同杂交组合间的分布规律;应用Minque(1)方法的遗传模型直接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淀粉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估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方差和频数分析结果表明:表现高产的组合为1533×T1800和克GP2-12×朱可夫,单株产量>800g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60%和53%;后代商品薯率表现较高的组合为1533×T1800、大西洋×D2和组合大西洋×朱可夫,商品薯率>70%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56%、39%和35%;表现为大块茎的组合有1533×T1800和大西洋×克新21号,单薯重>100g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37%和20%;后代比重表现较高的组合为大西洋×东农07-23230、克GP2-12×东农308和组合大西洋×东农07-23229,比重>1.080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81%、59%和42%;后代表现为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组合为大西洋×克新21号和大西洋×D2,直链淀粉含量≤18%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45%和32%。(2)遗传分析结果为:直链淀粉含量可通过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作为亲本来改良这一性状;单株结薯数和比重的改良除了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作亲本外,选配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也将有效;改良平均单薯重最有效的方式是在特定环境下配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进行,也可通过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作亲本进行改良;改良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这两个性状要注重选配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特别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选配。(3)可作为改良各性状的亲本有:大西洋可作为改良商品薯率、比重和直链淀粉含量的亲本;1533作为亲本可以提高后代的平均单薯重和商品薯率;T1800、克GP2-12、东农07-23230和东农07-23229在提高比重上都可作为亲本进行改良。(4)具有显着或极显着正向显性主效应的组合有:大西洋×东农07-23230、大西洋×D2和克GP2-12×朱可夫表现在株高上;大西洋×东农07-23229、克GP2-12×东农308、大西洋x东农07-23230、1533×T1800、1533×D2表现在比重上,其中大西洋×东农07-23230和1533×D2在0.01水平上显着,两个亲本间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预示将有利于后代比重向增加方向改良并将有超亲个体出现。(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利用主茎数对直链淀粉含量、商品薯率进行间接选择;单株结薯数和比重可以同步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同步提高有一定难度。
李晏军[7](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表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龚建军,吕学斌,何志平[8](2010)在《适度规模猪场标准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述了四川适度规模猪场的规模确定、猪场品种及场址选择、饲养工艺、功能分区、区内建筑物布局、建筑物要求、废弃物处理、水电供应等方面的内容,为四川适度规模猪场标准设计提供了相关参数及指导建议。
于亚洲[9](2008)在《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质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以野猪(东北亚种)作父本与不同母本的杂交效果,本研究选取了野×民(野猪♂×东北民猪♀,以下简称野×民)、野×杜、野×皮、野×长、野×大家野杂交猪(以下简称家野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的繁殖性能、生长肥育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胴体品质和肉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1.繁殖性能的比较野×民组合的窝产仔数、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显着高于其它组合(p<0.05);野×皮和野×长组合的初生重显着高于野×民组合(p<0.05);野×大组合的初生窝重显着高于野×民组合(p<0.05);野×杜和野×皮组合的断奶重差异不显着(p>0.05)。2.生长肥育性能的比较野×皮杂交组合日增重极显着高于其它组合(p<0.01);野×皮组合料重比显着低于其它组合(p<0.05)。3.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野×皮组合ALT和TP的含量极显着高于其它组合(p<0.01)。野×皮、野×长和野×杜组合的血清LDH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其它组合(p<0.05)。野×民组合ALP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四个组合(p<0.05);野×杜、野×大、野×皮和野×长组合ALP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野×长组合ALP含量最低为173.65 U·L-1。野×皮组合AST含量为39.21 U·L-1,显着高于其它四个组合;野×大与野×长组合AST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显着高于含量最低野×民组合的36.48 U·L-1(p<0.05);野×大组合极显着高于野×民组合(p<0.01)。野×民组合的CHO含量显着高于野×长和野×大杂交组合,且与野×皮组合的2.62 mmol·L-1差异极显着(p<0.01);野×长和野×大组合高于野×皮组合,差异显着(p<0.05)。野×杜、野×大和野×长组合的TP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低于野×皮组合差异极显着(p<0.01),高于野×民组合的62.09 mmol·L-1,差异极显着(p<0.01)。野×民组合的Ca、P含量分别为4.29 mg·dl-1、2.75 mg·dl-1极显着低于其它组合(p<0.01)。4.胴体品质的比较野×皮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瘦肉率和后腿比例,较大的眼肌面积,较小的背膘厚;野×杜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屠宰率。5.肌肉品质的比较野×民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评分,较低的嫩度;野×皮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较小的滴水损失,但伴有PSE肉。
应三成[10](2007)在《藏猪几个重要遗传特性基因的研究》文中指出藏猪(Sus scrofa,Tibetan swine)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以及甘肃南部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是世界上分布在海拔最高地区(2500~4300m)的稀有放牧猪种之一。藏猪具有抗逆性强、肌肉纤维细、肌间脂肪含量高和肉质风味好等优点;但同时存在产仔数低、生长缓慢和胴体瘦肉率低等不足。由于藏猪的生产性能低下,为了提高其生产性能,因而长期以来引进其他猪种与之进行杂交,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藏猪也会和许多其他地方猪种一样濒临灭绝,其所携带的优良基因,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其价值以前就永远从基因库中消失。因此,有针对性开展藏猪遗传特性方面的研究,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价值,对今后的新品种培育和品种复壮、实现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藏猪分布在偏远高海拔山区和处于放牧的半野生状态,因此采样和测定研究工作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对这一宝贵的猪种资源的研究很少,并且主要是集中在生长发育性能和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方面,有关藏猪抗病力、肌肉品质和产仔数等特色性状基因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天然抗性巨嗜细胞蛋白基因(natural resistance associated-macrophage protein 1,NRAMP1)、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trogen receptor,ESR)是与抗病力、肌肉品质和产仔数相关的侯选基因,藏猪的这3个基因尚未有人研究。因此,本论文选择藏猪的NRAMP1、H-FABP和ESR基因进行研究,以发掘藏猪的优势特色,为藏猪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首先,我们克隆了藏猪NRAMP1基因。从脾脏和血液白细胞样品制备RNA后,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藏猪NRAMP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614bp,编码538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质分子量为58.8kD,等电点为8.01,疏水氨基酸占52.8%,亲水氨基酸占31.4%,碱性氨基酸占5.8%,酸性氨基酸占5.4%,该蛋白质不含信号肽序列。预测的藏猪NRAMP1蛋白质具有其他物种保守的所有结构区域,包括1个富含脯氨酸和精氨酸的SH3结合域(SH3-binding domain),4个PKC磷酸化位点(S/T-X-R/K),2个N型糖基化位点(N-X-S/T),1个转运功能区(transport motif)和12个转膜区域(transmembrane,TM)。将藏猪的NRAMP1cDNA序列与家猪相应序列比较,有13个位点发生了突变,其同源性达99.2%,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藏猪与狗、绵羊、牛、鹿、马、人和鼠的NRAMP1cDNA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1.2%、88.7%、88.1%、86.8%、85.8%、83.2%和71.6%。其次,采用半定量和定量PCR方法,对藏猪的10种组织中NRAMP1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藏猪的10个组织以及白细胞中均获得表达,不存在组织表达特异性。该基因在藏猪中表达比西方家猪更加广泛,说明NRAMP1基因在不同的品种间可能存在差异。定量和半定量PC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NRAMP1基因在藏猪中没有组织表达特异性。该基因表达拷贝数平均为3233拷贝/μL cDNA,但各组织间表达丰度存在极大差异,表达量最高为脾脏,最低为肝脏,两者相差77倍以上。各组织表达丰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脾脏、大脑、肺、回肠、肾脏、淋巴结、结肠、心脏、肌肉和肝脏。上述测试结果为藏猪较其他猪种具有更强的抵抗力提供了间接证据。再其次,采用PCR-RFLP技术(限制内切酶采用MspⅠ、HaeⅢ和HinfⅠ酶)检测了96头藏猪在H-FABP基因位点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藏猪H-FABP基因在HinfⅠ和MspⅠ酶切位点均具有多态性,分别表现为HH、Hh、hh和AA、Aa和aa基因型,其中,H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21和0.406;在HaeⅢ位点无变异,均表现为DD型。最后,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96头藏猪在ESR基因位点的遗传变异,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藏猪中只有AA和AB 2种基因型,没有高产仔的优势基因型BB,其中,AA和A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0.75和0.25,A、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875和0.125,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藏猪产仔数不高的现象。藏猪不同ESR基因型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AB基因型的产仔数较AA型高2.03头。这些发现对藏猪的产仔数性状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对藏猪最具特色的3个性状相关基因进行的初步研究和所获得结果,为认识、保护和利用藏猪的优良基因资源奠定了基础。
二、猪不同杂交组合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不同杂交组合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主要肉牛品种现状及简介 |
1.1.1 我国黄牛品种资源现状及部分品种简介 |
1.1.2 国外肉牛品种资源现状及部分品种简介 |
1.2 肉牛杂交生产现状及趋势 |
1.2.1 肉牛杂交生产现状 |
1.2.2 肉牛杂交的趋势 |
1.3 肉牛生产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测定指标 |
2.2.2 测定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夏西本杂种牛体尺体重性状分析 |
3.2 屠宰性能测定 |
3.3 肉质性能测定结果 |
3.3.1 夏西本杂种牛的肉品质结果 |
3.3.2 夏西本杂种牛肌肉理化性状 |
3.3.3 夏西本杂种牛胴体分割结果 |
3.4 夏西本杂种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3.4.1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质量和组织学差异分析 |
3.4.2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3.4.3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33项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夏西本杂种牛体尺体重性状 |
4.2 夏西本杂种牛屠宰性状 |
4.3 夏西本杂种牛肉质性状测定 |
4.4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266份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番茄杂交组合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简介 |
1.2 番茄种质资源 |
1.2.1 种质资源的概念 |
1.2.2 番茄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1.2.3 番茄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
1.3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1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1.3.2 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3 基于分子标记的番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4 番茄杂交组合的评价 |
1.4.1 综合评价的方法及应用 |
1.4.2 番茄杂交组合评价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设计 |
2.1.4 农艺性状调查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番茄种质资源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2 相关性分析 |
2.2.3 主成分分析 |
2.2.4 聚类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NP标记的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质量检测 |
3.2.2 SNP引物的筛选及验证 |
3.2.3 SNP位点多态性分析 |
3.2.4 基于SNP标记的番茄种质资源遗传相似性分析 |
3.2.5 基于SNP标记的番茄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3.2.6 番茄种质资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番茄杂交组合的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杂交组合农艺性状描述统计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构建杂交组合综合评价体系 |
4.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
5.1.2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3 番茄杂交组合的评价 |
5.2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籼型不育系007A的选育及特征特性与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名词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
1.1.1 国外不育系早期选育概况 |
1.1.2 中国不育系早期选育概况 |
1.1.3 籼型水稻不同细胞质不育系选育进展 |
1.1.3.1 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创新 |
1.1.3.2 不育系新胞质源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
1.1.3.3 不育系的育种目标进一步获得了提高 |
1.2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主要细胞质源 |
1.2.1 野败型细胞质型 |
1.2.2 矮败型不育系 |
1.2.3 冈型不育系 |
1.2.4 D型不育系 |
1.2.5 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 |
1.2.6 红莲型不育系 |
1.2.7 K-型不育系 |
1.2.8 包台型不育系 |
1.2.9 滇型不育系 |
1.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类 |
1.4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性状选育标准 |
1.5 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选育的主要成就 |
1.5.1 米质性状不断得以改善 |
1.5.2 柱头外露率显着提高 |
1.5.3 抗病性大幅度改善 |
1.5.4 配合力好的品种日渐增多 |
1.6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1.6.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2 应采取的措施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和药品 |
2.2 材料种植 |
2.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不育系和杂交组合农艺性状调查 |
2.3.1.1 株高及有效穗测定方法 |
2.3.1.2 田间取样及室内考种 |
2.3.1.3 小区产量测定 |
2.3.2 007A的育性检测 |
2.3.3 开花习性的观察 |
2.3.4 颖花张颖角度的测定 |
2.3.5 柱头外露情况的调查 |
2.3.6 柱头活力观察 |
2.3.7 不育系包颈情况 |
2.3.8 异交结实率 |
2.4 不育系007A稻米品质的测定 |
2.4.1 不育系007A及其组合品质的测定 |
2.4.2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选育过程 |
3.2 007A的特性分析 |
3.2.1 植物学特征 |
3.2.2 不育性表现 |
3.2.3 异交特性 |
3.2.3.1 柱头外露特性 |
3.2.3.2 包颈特性 |
3.2.3.3 开花习性 |
3.2.3.4 颖花开花历期调查 |
3.2.3.5 柱头活力 |
3.2.3.6 异交结实率 |
3.2.4 米质 |
3.3 007A的配合力研究与配组应用 |
3.3.1 007A配组农艺性状配合力及相关分析 |
3.3.1.1 007A所配组合的9个主要性状表现 |
3.3.1.2 007A农艺性状方差分析与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1.3 007A的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 |
3.3.1.4 007A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
3.3.1.5 007A所配组合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3.2 007A杂交组合的米质配合力及相关分析 |
3.3.2.1 007A杂交组合的米质分析 |
3.3.2.2 007A米质性状及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2.3 007A的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 |
3.3.2.4 007A所配组合的米质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 |
3.3.2.5 007A及其组合米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2.6 007A与荣丰A所配组合的米质性状评分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4.1 讨论 |
4.1.1 水稻不育系选育方向 |
4.1.2 007A特征特性 |
4.1.3 亲本配合力效应分析及其评价 |
4.1.4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的关系 |
4.2 本研究总结、创新点及不足 |
4.2.1 研究总结 |
4.2.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4.2.2.1 研究创新点 |
4.2.2.2 研究不足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羔羊肉生产杂交组合筛选及藏绵羊ANGPTL4基因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部分 祁连山高寒牧区六月龄杂交羔羊生长及肉用性能分析 |
1.文献综述 |
1.1 羔羊肉产业现状 |
1.2 肉羊产业中的杂交优势 |
1.3 羊肉的营养价值和影响肉品质的因素 |
1.4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2.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羔羊分组 |
2.3 羊只饲养管理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羔羊6月龄前各阶段体重 |
3.2 不同杂交组合羔羊6月龄前平均日增重 |
3.3 不同杂交组合羔羊6月龄产肉性能 |
4 讨论 |
4.1 杂交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杂交对羔羊产肉性能的影响 |
4.3 祁连山高寒牧区羔羊最佳杂交组合的筛选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藏绵羊ANGPTL4基因多态性研究 |
1. ANGPTL4基因概述 |
1.1 ANGPTL4基因研进展 |
1.2 ANGPTL4基因的表达及功能 |
1.3 家畜ANGPTL4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遗传育种简史及常用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
1.5 实验背景简介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藏绵羊ANGPTL4基因的PCR扩增 |
3.2 藏绵羊ANGPTL4基因扩增片段的PCR-SSCP检测结果 |
3.3 ANGPTL4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
3.4 藏绵羊ANGPTL4基因群体遗传信息 |
3.5 藏绵羊ANGPTL4基因遗传平衡和中性检验 |
4 讨论 |
4.1 藏绵羊ANGPTL4基因调节脂代谢的机理 |
4.2 研究藏绵羊ANGPTL4基因多态性的实践意义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试验试剂及设备 |
1 试验用主要试剂 |
2 仪器设备 |
附录2 山羊全血基因组DNA提取及引物稀释 |
1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2 引物的稀释 |
附录3 PCR-SSCP分析操作步骤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绵羊羔羊肉生产杂交组合优化及山羊Pit-1基因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部分 高寒牧区杂种羔羊生长及肉用性能分析 |
1 文献综述 |
1.1 肉羊产业概况 |
1.2 肉羊产业中的杂种优势应用 |
1.3 羊肉的营养价值及影响肉品质的因素 |
1.4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羔羊分组 |
2.3 观测性状 |
2.4 羊只饲养管理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羔羊 6 月龄前的阶段生长结果 |
3.2 不同组合 6 月龄羔羊屠宰性能 |
3.3 不同组合 6 月龄羔羊肉品质测定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Pit-1 基因多态性与山羊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1 Pit-1 基因概述 |
1.1 垂体转录因子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
1.2 Pit-1 基因的表达及功能 |
1.3 Pit-1 基因遗传突变的研究现状 |
1.4 常用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 DNA 样品的检测 |
3.2 山羊 Pit-1 基因 PCR-SSCP 检测 |
3.3 Pit-1 基因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不同山羊群体间的分布 |
3.4 山羊 Pit-1 基因群体遗传信息 |
3.5 山羊 Pit-1 基因遗传平衡检验和中性检验 |
3.6 山羊 Pit-1 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Pit-1 基因遗传特征 |
4.2 Pit-1 基因与山羊生产性状的关系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试验试剂及设备 |
附录 2 山羊全血基因组 DNA 提取及引物稀释 |
附录 3 PCR-SSCP 分析操作步骤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马铃薯高淀粉杂交组合农艺及淀粉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淀粉的概述 |
1.1.1 淀粉的分类 |
1.1.2 淀粉的基本特性 |
1.2 马铃薯淀粉的优越性及主要用途 |
1.2.1 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特性 |
1.2.2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特性 |
1.2.3 马铃薯淀粉结合磷酸基特性 |
1.2.4 马铃薯淀粉的主要用途 |
1.3 我国马铃薯育种现状概述 |
1.3.1 马铃薯育种进程回顾 |
1.3.2 马铃薯育种目标确立 |
1.3.3 马铃薯育种主要方法 |
1.3.4 马铃薯育种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的选育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 |
2.2.2 调查项目与标准 |
2.2.3 淀粉主要品质性状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3.1 方差分析及频数分布 |
2.3.2 遗传与相关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3.1.1 各组合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分析 |
3.1.2 各组合后代农艺性状频率分布 |
3.2 产量性状分析 |
3.2.1 各组合产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分析 |
3.2.2 各组合后代产量性状频率分布 |
3.3 淀粉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
3.3.1 各组合淀粉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分析 |
3.3.2 各组合后代淀粉品质性状频率分布 |
3.3.3 组合后代群体淀粉品质性状分布状况 |
3.4 马铃薯主要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
3.4.1 方差分量组成和遗传力分析 |
3.4.2 亲本主要性状的加性效应 |
3.4.3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显性效应 |
3.4.4 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变异情况分析 |
4.2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
4.3 杂交组合各亲本的效应值分析 |
4.4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9)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胴体指标和肉质研究进展 |
1.2 野猪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分组与试验日粮 |
2.2 饲养管理及屠宰试验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繁殖性能的比较 |
3.2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生长性能的比较 |
3.3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
3.4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胴体指标的比较 |
3.5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肌肉品质指标的比较 |
3.6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组合家野猪繁殖性能的比较 |
4.2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生长性能的比较 |
4.3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
4.4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胴体指标的比较 |
4.5 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肌肉品质指标的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藏猪几个重要遗传特性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藏猪NRAMP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藏猪脾脏组织NRAMP1的RT-PCR和NRAMP1片段的克隆 |
3.2 cDNA片段序列分析 |
3.3 cDNA片段序列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 |
3.4 NRAMP1蛋白的质氨基酸序列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藏猪NRAMP1基因定量表达研究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藏猪样品采集 |
2.2 试剂 |
2.3 血样和组织采集,白细胞的分离 |
2.4 RNA提取 |
2.5 反转录 |
2.6 半定量PCR |
2.7 定量PCR |
3. 结果 |
3.1 RNA分离 |
3.2 半定量PCR分析 |
2.3 定量PCR分析 |
4. 讨论 |
4.1 猪NRAMP1细胞特异性表达 |
4.2 猪NRAMP1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 |
4.3 藏猪NRAMP1表达量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藏猪R-FABP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PCR1扩增及Hinf Ⅰ酶切分析 |
3.2 PCR2扩增产物酶切分析 |
3.3 H-FABP基因的基因型分布和基因频率 |
4. 讨论 |
4.1 HinfⅠ-RFLP位点 |
4.2 HaeⅢ-RFLP位点 |
4.3 MspⅠ-RFLP位点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藏猪ESR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及不同基因型对产仔数的影响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ESR基因的PCR产物 |
3.2 PvuⅡ酶切分析 |
3.3 多态性分布 |
3.4 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系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文献综述 |
摘要 |
1. 猪抗病力研究进展 |
1.1 历史回顾 |
1.2 疾病和猪肉安全现状 |
1.3 抗病力的遗传基础 |
1.4 抗病育种的途径 |
1.5 抗病力、免疫应答与生产性状的关系 |
1.6 MHC基因的研究进展 |
1.7 NRAMP1基因的研究进展 |
1.8 其他抗病力基因研究进展 |
1.9 抗病育种的展望 |
2. 猪肉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
2.1 肉质性状的定义 |
2.2 猪肉质性状的遗传调控 |
2.3 问题与展望 |
3. 猪繁殖性状的侯选基因和QTL研究进展 |
3.1 繁殖性状侯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3.2 繁殖性状相关的的QTL研究进展 |
3.3 展望 |
4. 藏猪资源的研究进展 |
4.1 生活环境和生产性能的研究 |
4.2 染色体研究 |
4.3 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
4.4 微卫星多态性研究 |
4.5 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
4.6 核基因位点多态性研究 |
4.7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1. 发表论文、着作 |
2. 科研成果 |
3. 获得的荣誉 |
致谢 |
四、猪不同杂交组合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D]. 党树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266份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番茄杂交组合的评价[D]. 袁东升. 宁夏大学, 2019(02)
- [3]籼型不育系007A的选育及特征特性与配合力分析[D]. 石时来.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4]羔羊肉生产杂交组合筛选及藏绵羊ANGPTL4基因多态性分析[D]. 李文浩.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绵羊羔羊肉生产杂交组合优化及山羊Pit-1基因多态性分析[D]. 王玺年.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4)
- [6]马铃薯高淀粉杂交组合农艺及淀粉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分析[D]. 张瑞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 [7]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8]适度规模猪场标准化设计[A]. 龚建军,吕学斌,何志平.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0
- [9]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质的比较研究[D]. 于亚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8(09)
- [10]藏猪几个重要遗传特性基因的研究[D]. 应三成. 四川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