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快速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洪杨[1](2021)在《气吸式小区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我国根本经济支柱之一,粮食的生产是国家极其重视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一直都是农业问题的核心,特别在疫情这段时间尤为明显。种子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的生产量,因此推广应用良种、改善播种方式是提高生产发展的有力途径,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结构和水平。本文针对传统播种机出现的地轮打滑、漏播及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设计出一套基于西门子S7-200 SMART可编程控制器的气吸式小区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首先选用专门的传感器检测播种机的前进速度,传感器将脉冲信息传给PLC进行处理分析,PLC输出命令给步进电机驱动器用以控制电机的启动、停止、速度和行进距离,添加多组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单独控制每个排种器的作业。同时,在步进电机上方安装霍尔元件来确定电机当前位置,PLC接收霍尔信号后,驱动排种器到达零点位置以此达到排种行一致的目的。在驾驶位上安装控制器触摸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作业速度和株距等变量,丰富了人机交互体验。最后根据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利用STEP 7-Micro/WIN V4.0软件完成对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的编写,实现了对采集模块、驱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的协调控制,显着地提高了排种器的控制精度。在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完成后,选用“青杂三号”大白菜种子为实验对象并将机器移至JPS-12试验台和田间进行实际检验。在台架单因素试验中,当转速在25~30r/min,真空度2.5~3k Pa区间时,排种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为优秀;在多因素组合实验中,当转速为20r/min,真空度2.2k Pa时,排种性能达到最佳,合格指数为93.02%,重播指数则3.41%,漏播指数仅有2.79%。而田间实验由于阻力和环境因素,各项性能指标大都低于实验室水平,不过结果较为接近,符合国家农作物单粒精量播种质量指标要求。
王朝阳[2](2021)在《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加工手段,激光打标具有加工材料形变小、加工速度快、精度高、环保的优点,在工业加工、航空、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激光打标机存在着打标幅面小,打标精度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方案,对传统激光打标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分析联动激光打标的功能需求、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运动控制方面的优势,开发了上位机软件用于图形输入、激光参数设置和控制联动打标流程,并编写了下位机PLC程序。在传统的激光打标系统基础上,增加了利用PLC驱动的X_Y运动平台,通过X_Y平台实现工件的大幅移动从而实现大幅面的激光打标,针对打标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联动控制算法来同时控制激光器光路和X_Y运动平台,利用上下两个平面的联动提高打标精度。最后,为了验证激光打标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搭建了联动激光打标实验装置,将改进的联动算法应用于激光打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王宁[3](2021)在《穴盘苗移栽机取投苗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认为目前新疆是国内最大的番茄、辣椒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穴盘苗移栽种植符合新疆的气候条件和大面积种植特点。目前新疆番茄辣椒作物移栽以手工移栽和半自动移栽为主,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此全自动移栽机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自动取送苗技术是实现全自动移栽机的关键,也是提高移栽效率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于自动取苗技术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全自动移栽机整排取送投苗技术进行研究,设计穴盘苗取投苗控制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国内外移栽机典型的工作模式,提出定点取苗,交替放苗的取送苗工作模式,提出两条接苗带交替投苗进入同一个栽植器的投苗方式;对整排穴盘苗取投苗装置进行改进与优化,提出一种基于整排放苗的双旋转投苗机构设计方案,实现连续不间断投苗。(2)对整排穴盘苗取投苗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提出控制需求。分析控制需求,明确控制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机械传动和电气传动相结合的控制系统方案。分析装置的各部件动作的关联性和时序性;明确各执行机构的动作流程,确定系统控制方案。(3)对整排穴盘苗取投苗控制系统硬件进行设计,根据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硬件系统方案,完成硬件选型。进行硬件接线的设计,满足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要求。(4)对整排穴盘苗取投苗控制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利用GX Works2软件开发下位机控制程序,利用SFC顺序功能图,进行控制系统主程序、子程序设计,完成整个控制程序的编程;利用GT Designer3软件开发上位机界面,进行控制界面的设计;实现GX Works2软件和GT Designer3软件的通信,进行联合仿真,完成系统软件调试。(5)搭建小型模拟试验平台,进行控制系统测试试验,验证了取投苗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准确性以及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的可行性;搭建取投苗控制系统试验平台,进行机械手位移精度试验和接苗带转动位移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手运动和接苗带转动定位误差较小,整体定位精度较高;进行接苗带变速控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投苗速率在40~120株/min范围内,接苗斗位置在接苗斗中心点距投苗点高度差为170 mm,水平距离为90 mm和100 mm时,投苗速率分别在60~80株/min和100~120株/min范围内,投苗成功率较高,试验装置变速控制性能较好。
陈永凯[4](2021)在《老旧小区增设电梯工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本文是一篇设计类型论文,详述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浅基坑方案”带来的控制系统特殊设计。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项民心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现场的条件和各种人为因素造成无法安装的困局。本文首先分析了加装电梯的社会需求,之后通过调研资料和本人所掌握的第一手设计、施工资料,获知: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四到五层的多层住宅建筑,这些特定社会时期大量建设的楼房和社区目前已经成为老旧小区,居住在此的居民对上下楼具有迫切的需求。老楼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基础设施差,场地狭小、管线复杂。特别是,工程现场基本都会遇到的无法下挖到正常深度的基坑(也称为底坑)。我们通过研究现行的国家电梯强制性技术标准,结合现场施工作业条件,从技术角度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以浅基坑加装的方式,来突破管线改移,空间不足,资金超标等问题。但是如果要通过浅基坑方式进行加装,其难点在于既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又必须满足现行国家强制规范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浅基坑的技术方案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找到浅基坑加装电梯的风险点,之后通过增加主动安全装置来预防这些风险的发生。经过技术可行性研究、风险分析等,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以“浅基坑方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进行工程设计。这种方案聚焦于“浅基坑”带来的一些列增加的保护装置及其配套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规设计和特殊设计,以保证加装的浅基坑电梯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重点阐述了加装电梯的浅基坑设计方案,同时简要地介绍了电梯的基本结构、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原理。给出了在现有国家强制规范下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浅基坑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详细讲述了浅基坑方案中的控制方式和软硬件设计。最后给出了一个工作中的真实施工设计实例,对设计方案加以说明和验证。希望本设计能够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案,以此推动类似工程的建设。
魏志豪[5](2021)在《基于PLC的摆臂型水泥袋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粉状水泥包装效率,摆脱水泥包装过程中过度依赖人工套袋的现象,本文特此以8嘴回转式包装机为基础,设计了一款与之相匹配的基于PLC控制的摆臂型水泥袋自动套袋机,明确了摆臂型自动套袋机的结构组成和工艺流程,并对其控制难点进行了分析,结合低成本、高性能、易维护等要求,制定了自动套袋机的技术参数和控制方案。摆臂型自动套袋机是融合精密机械制造、多元传感网络、复合驱动系统于一体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它依靠多机构、多工位组合控制方式来完成各工艺环节的执行,根据摆臂型自动套袋机的工作流程特点,本文着重对其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摆臂型自动套袋机的执行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按照工位顺序将整个工作流程划分为三个有序衔接的工作单元,分别是:包装袋输送单元、包装袋供应单元以及摆臂套袋单元,针对每个单元的工作特点,依此设计了对应的顺序逻辑控制算法;(2)根据套袋过程中的啮合特性,对摆臂套袋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平面四杆机构的尺寸为基础,利用矢量法对机械臂末端机构进行了位置分析、速度分析以及加速度分析,建立了确切的运动学模型,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3)对设备硬件进行了选型,完成了相关电路设计,构建了完善的传感网络系统、气动与真空系统、变频驱动系统以及伺服驱动系统,最终搭建了以“PLC+HMI”为核心的层级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工业层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搭配传感模块、驱动模块等,完成设备信号的采集和相关动作执行的控制;监控层则以触摸屏(TPC)为核心,结合报警模块、主令模块,一同构成人机交互系统(HMI),经由以太网通信与PLC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满足用户对设备的监控和操作功能;(4)利用STEP-7 Micro/WIN SMART软件对自动套袋机的PLC控制程序进行了开发,采用结构化编程方式完成了主程序和各子程序的设计,实现了PID算法指令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利用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设计了触摸屏监控画面,满足实时人机交互和参数在线设定等功能。经调试和运行分析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稳定可靠,易于操作和维护,在高粉尘环境中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实现了供袋、移袋、储袋、取袋、开袋、套袋等连续动作自动化控制,套袋成功率超过98.4%,套袋速度达到有效预期值,满足了企业生产需要,该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用户对自动套袋机的远程操控,大幅改善了工作环境,彻底地将水泥套袋工人从粉尘弥漫的包装车间解放出来,为回转式水泥包装机的自动套袋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利解决方案,提升了中小型水泥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周子超[6](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0世纪,现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LCD行业的飞速进步,以液晶为代表的制造设备的牵引性需求越来越急迫。除泡机则是LCD制造工艺现场中间工序的关键步程之一。除泡机先将玻璃通过上料放置在加热装置上,给腔体充气,给玻璃外层加温的目的是使紧贴层薄膜软化,此时在其表面施加适当的力,能够将贴合中的微小气泡去除,提升其紧贴效能。LCD显示器的制造工艺充满了比较未知多变的非线性过程控制,每个控制的流程需要进行非常精确的参数调节,否则就会导致大量的废品出现。现代制造产业的发展,使得制造控制过程也要随需求的提高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20世纪50年代开始,除泡设备为外加热式,单罐手动设备,之后改为内加热式,这样加热速率快,减少能耗。近年来随着自动除泡机的发展,经过多代的变迁改进,目前自动除泡设备分为:一种是罐体式,一种是抽屉式。自动除泡机面向大尺寸手机屏,高节拍方向发展。伺服控制系统作为潜在智能制造的电气系统核心关键部件,被应用在工业领域液晶生产行业的控制系统。而目前国内伺服控制系统通常选型简单的PID控制模式,此类控制模式虽然有其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其需要人工干预、耗费时间调节合适的参数,这对液晶生产设备的智能制造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同时这种简单的PID传统控制算法又难以适应液晶生产过程中对除泡机更高速度和精确控制的要求,鉴于以上,本文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在阐述除泡工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全自动除泡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数学模型和算法的软、硬件设计,提出了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建模和仿真,在建模和仿真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现场实验测试。通过仿真和实际现场实践结果表明,除泡机结合神经网络算法的伺服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控制精确、抗抗扰能力强等优势,更符合现代化智能制造的需求,节约了人力资本,使得LCD生产控制中满足各种型号的液晶玻璃的需求,贴合LCD产品的型号化智能制造。因此,本课题对未来液晶设备的伺服生产控制的发展提供探索依据,同时为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提高技术支撑。
余总昌[7](2020)在《羊粪快速发酵装置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畜产品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包括羊粪、污水、恶臭气体),造成环境污染。羊粪属于有机肥料,需要经过发酵后才能用于施肥,若不经过处理直接使用,易二次发酵,造成农作物烧根烧苗,且羊粪中的各种病原菌、寄生虫卵及草籽等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养殖户大多采用自然堆积的方法,直接将羊粪堆放在外界环境中,传统的堆肥工艺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完成机械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机架、滚筒、传动系统、曝气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2)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中心,结合传统堆肥发酵的工艺,在程序模块中对温度等参数进行设定,编写梯形图程序,组建电气控制系统,使鼓风机和电动机能够间歇性工作,实现保温、自动搅拌、自动通风供氧的功能;(3)触摸屏作为显示和操作模块,利用MCGSE组态环境软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与各传感器建立起通讯连接,能够实时采集数据和监测装置的工作状态,有效的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4)经试验验证,本装置能够实现羊粪的快速发酵,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周俊旭[8](2020)在《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空调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对相关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但现有用于人员培训的教学设备陈旧落后,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使学员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设计出一种先进的用于高速列车工作人员培训的装置尤为重要。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是一种先进的高速列车培训装置,可以解决传统动车组实车培训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装置成本高、布置空间要求大和安全性较低等问题。本次研发的整体装置模拟并实现了标准动车组整车的控制原理,包括网络、牵引、制动、空调、车门等这些所有与列车安全运行相关的系统原理,并且将关键部件小型化至5米的柜体内。与传统的实车培训模式相比,该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有高效性、安全性以及成本低等显着优点。使用该模拟装置可以轻松地研究清楚标准动车组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故障和排除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标准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功能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提出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空调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针对实车培训中标准动车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降低电压、简化电路、模块化设计等方式进行设计模拟,并且实现了空调系统的紧急关闭、半冷、全冷、半暖、全暖、自动以及系统的自检模式、关闭模式、自动模式的转换等功能。本次设计重点完成对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电器元件选型、系统结构布局、PLC控制程序部分设计以及人机界面组态方面的设计,在实现功能的同时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疫情影响等不可抗力因素,最后调试部分只对当前可以完成的内容进行了调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许桂栋[9](2020)在《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出现在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上有着非凡的意义,但传统PLC的发展中存在着价格较高,结构体系开放度低,兼容扩展性差等问题,这就深深的制约了其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利用软件定义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来解决传统PLC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研究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属于嵌入式软PLC控制技术研究内容,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的课题来源,对国内外的相关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接着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总体的设计,通过分析传统PLC与软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引出了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并对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核心处理器选型上提出要求。从软件定义控制技术的模型设计到软件平台的整体实现工作,软件设计实现上包括基础软件平台的搭建工作,到智能控制系统中所用到的数据结构的设计工作,再到智能控制系统的平台层与终端层的设计开发。平台层为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系统实现的相关功能,终端层为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系统实现相关功能。针对传统PLC控制技术中繁杂的开发配置软件,无法使用统一的软件进行灵活地控制,其PLC控制系统无法达到根据应用需求来实现灵活的软件定义,适应不同型号的硬件环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软件定义型的控制技术,来实现硬件型号的软件定义快速配置,以满足系统的不同应用环境需求;并提出多协议兼容的控制技术,在智能控制终端上实现同一串口的不同应用兼容模式,实现通信串口的软件定义控制,以满足控制器串口的不同应用需求。在RTLinux系统上建立一个软件定义控制系统模型,并对RT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实时任务调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使PLC控制系统能够在RT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实现运行。利用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中的设计研究,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重组移植,快速组建不同种类CPU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最后,将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技术应用于安全控制系统中,并对其研究内容与控制技术进行应用,并对系统中的各项应用功能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通过实验结果显示,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各项应用设计都能满足要求,也验证了课题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李娜[10](2020)在《基于PLC控制的粮仓智能运送系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人口大国,数目是13亿。庞大的人口数目,农业地位很重要。我国拥有以下称号:粮食生产大国、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储备大国。在粮仓中,粮食运送方面,我国主要以人力为主,辅助机械工具,将粮食搬运至粮仓,劳动强度大,费用和成本高。本文以小型粮仓为设计雏形,通过系统设计和测试,结合工业控制的基本理念,设计出了适合小型粮仓的智能运送系统。本系统使用PLC作为主控,传送带作为执行机构,起“桥梁”功能的是变频器,起“窗口”功能的是触摸屏,等装置作为硬件,采用“梯形图”编写程序,其功能是可根据不同的粮食品种,进行不同品种粮食的识别,分拣及运送存储,从而实现粮仓运送智能化。智能粮仓的运送系统的功能可分为自动和手动模式。在自动模式下,实现不同粮食的分拣和分类存储的智能粮仓存储和运行,在粮食缺少或者不合格粮食达到一定数量,发出报警信号。手动模式下,能够实现供料部分、搬运部分和分拣与运送的手动控制,便于系统的调试和故障检测。本设计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电路硬件部分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主控制器,触摸屏作为模拟操作界面,电动机作为运输动力。选用了多种传感器作为信号采集识别部分。软件部分,使用了两种:GX Developer(梯形图设计)和Kingo(组态设计)。通过系统设计,实物搭建和测试,针对预估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思路和方法。该系统通用性强,具备较好的适应性,可广泛用于各类粮食仓储运输系统中。
二、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快速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快速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气吸式小区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精密排种器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精密排种器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精密排种器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气吸式排种器电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小区播种模式 |
2.1.1 小区种植模式 |
2.1.2 2BQS-4 型精密播种机简介 |
2.2 气吸式排种器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气吸式排种器的主要结构 |
2.2.2 气吸式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
2.3 驱动电机的选型和分析 |
2.3.1 驱动电机的选型 |
2.3.2 驱动电机的原理与分析 |
2.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1 系统结构设计 |
2.4.2 系统工作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硬件组成 |
3.2 速度采集模块 |
3.2.1 车速探测传感器选型 |
3.2.2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安装 |
3.2.3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
3.3 排种控制模块 |
3.3.1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 |
3.3.2 PLC的构成 |
3.3.3 PLC的工作原理 |
3.4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
3.4.1 步进电机驱动器 |
3.4.2 驱动控制过程原理分析 |
3.4.3 驱动电机同步设计 |
3.5 人机交互模块 |
3.6 硬件抗干扰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介绍 |
4.2 系统I/O分配设计 |
4.3 播种机测速模块软件设计 |
4.4 电机驱动模块软件设计 |
4.5 人机交互模块软件设计 |
4.6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与分析 |
5.1 室内台架试验 |
5.1.1 JPS-12 试验台介绍 |
5.1.2 试验材料 |
5.1.3 性能评价指标 |
5.1.4 单因素排种试验 |
5.1.5 多因素正交试验 |
5.2 室外田间试验 |
5.2.1 实验环境介绍 |
5.2.2 转速变量试验 |
5.2.3 真空度变量试验 |
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激光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激光打标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
2.2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1 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2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下位机控制器PLC的选型设计 |
3.1.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概述 |
3.1.2 PLC的工作原理 |
3.1.3 本系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选型及特点 |
3.2 X_Y运动平台装置设计 |
3.2.1 伺服电机概述 |
3.2.2 控制系统X_Y运动平台电机选型设计 |
3.3 激光器控制电路 |
3.4 集电极转差分信号板连接设计 |
3.5 控制系统强电线路设计 |
3.6 位置检测元件选型设计 |
3.7 上位机和PLC通讯硬件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PLC的联动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目标和要求 |
4.2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1 软件开发环境 |
4.3.2 上位机控制系统的界面设计 |
4.3.3 通信功能程序设计 |
4.3.4 激光器控制程序 |
4.3.5 电机加减速程序设计 |
4.4 下位机PLC程序设计 |
4.4.1 PLC编程软件介绍 |
4.4.2 PLC通信程序设计 |
4.4.3 X_Y平台原点回归程序设计 |
4.4.4 X_Y运动平台点动程序设计 |
4.4.5 X_Y运动平台插补程序设计 |
4.4.6 PLC程序逻辑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功能验证及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上位机与PLC数据通信测试 |
5.3 X_Y运动平台插补功能测试 |
5.4 系统原型与打标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穴盘苗移栽机取投苗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整排穴盘苗取投苗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整排穴盘苗取投苗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1 取投苗装置组成 |
2.1.2 供苗机构工作原理 |
2.1.3 取送苗机构工作原理 |
2.1.4 投苗机构的改进与优化 |
2.1.5 钵苗运动分析 |
2.1.6 投苗机构工作原理 |
2.2 取投苗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2.1 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2 供苗机构控制需求分析 |
2.2.3 取送苗机构控制需求分析 |
2.2.4 投苗机构控制需求分析 |
2.3 取投苗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1 供苗机构控制方案的确定 |
2.3.2 取送苗机构控制方案的确定 |
2.3.3 投苗机构控制方案的确定 |
2.3.4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排穴盘苗取投苗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
3.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3.2.1 信号采集模块硬件的选型 |
3.2.2 人机交互模块硬件的选型 |
3.2.3 执行模块硬件的选型 |
3.2.4 驱动模块硬件的选型 |
3.2.5 控制处理器模块硬件的选型 |
3.2.6 其他模块硬件的选型 |
3.2.7 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
3.3 控制系统硬件线路设计 |
3.3.1 I/O端口分配 |
3.3.2 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
3.3.3 气缸控制电路的设计 |
3.3.4 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
3.3.5 硬件接线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排穴盘苗取投苗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
4.2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概述 |
4.2.2 SFC状态步设计 |
4.2.3 SFC循环设计 |
4.2.4 SFC跳转设计 |
4.2.5 变速控制程序的设计 |
4.3 控制系统子程序设计 |
4.3.1 子程序设计概述 |
4.3.2 初始化子程序的设计 |
4.3.3 机械手运动子程序的设计 |
4.3.4 机械手取放苗子程序的设计 |
4.3.5 苗盘供苗子程序的设计 |
4.3.6 接苗带转向子程序的设计 |
4.3.7 接苗带转动子程序的设计 |
4.3.8 传感器检测子程序的设计 |
4.3.9 故障报警子程序的设计 |
4.4 控制系统上位机界面的设计 |
4.4.1 上位机界面概述 |
4.4.2 上位机界面的设计 |
4.4.3 上位机界面与主程序的连接 |
4.5 上、下位机软件的联合仿真 |
4.5.1 上、下位机软件的通信 |
4.5.2 联合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整排穴盘苗取投苗控制系统性能试验 |
5.1 控制系统测试试验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设备及条件 |
5.1.3 试验方案 |
5.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机械手位移精度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设备及条件 |
5.2.3 试验评价指标 |
5.2.4 试验方案 |
5.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接苗带转动位移精度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设备及条件 |
5.3.3 试验评价指标 |
5.3.4 试验方案 |
5.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接苗带变速控制验证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试验设备及条件 |
5.4.3 试验评价指标 |
5.4.4 试验方案 |
5.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4)老旧小区增设电梯工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本篇课题的选题背景 |
1.1.2 本课题的创新性及意义 |
1.2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1.2.1 现代电梯控制技术的方案 |
1.2.2 老旧小区电梯逻辑控制系统设计 |
1.3 浅基坑技术的可行性调研 |
1.4 加建电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
第2章 电梯系统概述 |
2.1 电梯技术的发展 |
2.1.1 电梯控制技术总体发展 |
2.1.2 我国电梯技术的发展 |
2.2 电梯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
2.2.1 电梯的分类 |
2.2.2 电梯系统的基本组成 |
2.2.3 PLC电梯逻辑控制系统的组成 |
2.3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 |
2.4 PLC编程语言 |
第3章 老旧小区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组成及原理 |
3.1.1 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3.1.2 电梯运动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3.1.3 电梯位置及平层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3.1.4 安全防护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3.2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控制器与变频器的选型 |
3.3 可编程控制器的I/O设计 |
3.4 变频器的选型及参数 |
3.5 IC卡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
3.5.1 系统组成及实现功能 |
3.5.2 方案及施工设计 |
第4章 电梯运动控制子系统程序设计 |
4.1 电梯程序设计主流程图 |
4.2 电梯呼梯信号的登记与消除程序 |
4.2.1 内呼梯指令的信号登记与消除 |
4.2.2 外呼信号登记与消除程序 |
4.3 电梯楼层显示程序 |
4.4 电梯轿厢上、下行程序 |
4.4.1 电梯轿厢上行程序 |
4.4.2 电梯轿厢下行程序 |
4.5 电梯检修急停信号 |
第5章 浅基坑电梯安全系统设计 |
5.1 浅基坑技术方案的探索 |
5.2 浅基坑加装的风险分析 |
5.3 浅底坑技术减小风险的措施 |
5.4 浅基坑电梯安全运行条件 |
5.5 浅基坑电梯主动安全系统的原理说明 |
5.5.1 底坑可移动止停装置 |
5.5.2 可移动停止装置设计计算书 |
5.6 可伸展护脚板 |
5.7 浅基坑控制系统(浅基坑专用)操作说明 |
5.8 浅基坑电梯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
5.8.1 可移动止停装置操作规程 |
5.8.2 可伸展护脚板装置操作规程 |
第6章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工程案例 |
6.1 加装电梯的基本流程 |
6.2 加装电梯的模式探索 |
6.3 加装电梯的资金分摊方案 |
6.4 加装电梯的结构设计 |
6.5 加装电梯的建筑设计及施工 |
6.6 施工组织设计 |
6.6.1 确定电梯安装的工艺流程 |
6.6.2 加装电梯设备安装施工要求 |
6.6.3 电梯的安装工作 |
6.7 系统调试 |
6.7.1 基本检查 |
6.7.2 慢车运行 |
6.7.3 快车调试 |
6.7.4 正常试运行的调试 |
6.8 试运行可靠性检验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A:电梯的运行程序 |
附件B:IC卡系统 |
(5)基于PLC的摆臂型水泥袋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包装机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4.1 国内包装机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
1.4.2 国外包装机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
1.4.3 包装机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 |
1.4.4 PLC在包装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章节安排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自动套袋机技术设计要求与控制难点分析 |
2.2.1 回转式水泥包装机综合概述 |
2.2.2 包装机工作流程和基本参数 |
2.2.3 包装袋选型和基本参数 |
2.2.4 自动套袋机整机设计要求 |
2.2.5 自动套袋机的控制难点分析 |
2.3 自动套袋机工作流程与主要结构介绍 |
2.3.1 包装袋套袋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
2.3.2 自动套袋机工作流程 |
2.3.3 自动套袋机主要结构 |
2.4 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
2.4.1 传感检测模块 |
2.4.2 驱动模块 |
2.5 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的过程和特点 |
2.5.1 控制系统的过程 |
2.5.2 控制系统的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相关模块的选型 |
3.2.1 PLC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
3.2.2 PLC主模块及扩展模块的选择 |
3.3 工业触摸屏的选型 |
3.4 传感器的选型 |
3.4.1 磁性位置开关 |
3.4.2 接近开关 |
3.4.3 光电编码器 |
3.5 气动与真空系统设计 |
3.5.1 气缸驱动回路设计 |
3.5.2 真空吸盘回路设计 |
3.6 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
3.6.1 伺服驱动原理 |
3.6.2 伺服电机的选型 |
3.7 变频驱动系统设计 |
3.8 控制系统I/O分配与硬件连接 |
3.8.1 PLC输入接口的分配 |
3.8.2 PLC输出接口的分配 |
3.8.3 包装机变频器硬件接线和参数设置 |
3.8.4 输送机变频器硬件接线和参数设置 |
3.8.5 三线制接近开关的硬件接线 |
3.8.6 气动真空系统的硬件接线 |
3.8.7 控制系统的硬件安装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PLC程序开发环境简介 |
4.3 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4.3.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 |
4.3.2 PLC控制程序的框架组成 |
4.3.3 各工作单元的顺序逻辑控制算法 |
4.4 套袋机械臂的运动过程规划 |
4.4.1 摆臂机构的设计 |
4.4.2 摆臂运动学分析 |
4.4.3 摆臂套袋迹规划及运动仿真 |
4.5 回转式包装机的PID转速控制 |
4.5.1 经典PID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 |
4.5.2 包装机转速控制PID参数整定 |
4.5.3 STEP-7 环境下PID向导及控制面板的使用 |
4.6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4.6.1 触摸屏组态软件的介绍 |
4.6.2 HMI监控显示界面的设计 |
4.6.3 触摸屏与PLC之间的通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运行分析 |
5.1 引言 |
5.2 控制系统调试 |
5.3 套袋系统试验 |
5.4 设备运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
附录B 本论文所涉及的部分程序代码 |
(6)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
1.2 伺服控制系统及除泡机工艺概述 |
1.3 智能算法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1.4 除泡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概述 |
第二章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及数学建模 |
2.1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2.1.1 除泡设备的分类及结构 |
2.1.2 除泡机工作原理 |
2.2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2.2.1 除泡机系统功能及其指标 |
2.2.2 伺服控制系统工作腔体设计 |
2.2.3 伺服控制系统上料、下料机械手及周转设计 |
2.2.4 伺充气、排气系统设计 |
2.3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2.3.1 伺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2.3.2 伺服系统数学建模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
3.1 PID及神经网络算法设计 |
3.1.1 PID控制算法 |
3.1.2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
3.1.3 BP-NN-PID 控制算法研究 |
3.2 伺服系统 BP-NN-PID 算法步骤及结构设计 |
3.2.1 伺服系统 BP-NN-PID 算法步骤 |
3.2.2 可编程控制器BP神经网络PID伺服控制结构设计 |
3.2.3 神经网络算法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上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硬软件设计 |
4.1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伺服控制系统核心处理器可编程控制器硬件设计 |
4.1.2 伺服控制系统反馈环节模块硬件设计 |
4.1.3 伺服控制系统执行机构模块硬件设计 |
4.1.4 伺服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4.1.5 伺服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其它辅助模块硬件设计 |
4.1.6 伺服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入输出设计 |
4.2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软件研究设计 |
4.2.1 软件总体流程设计 |
4.2.2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上位机总体研究设计 |
4.2.3 伺服控制系统上位机主界面运行组态设计 |
4.2.4 伺服控制系统上位机手动控制运行组态设计 |
4.2.5 伺服控制系统上位机自动控制运行组态设计 |
4.2.6 伺服控制系统上位机参数设定运行组态设计 |
4.2.7 伺服控制系统上位机机器参数运行组态设计 |
4.2.8 伺服控制系统CIM运行组态设计 |
4.2.9 伺服控制系统报警提示运行组态设计 |
4.3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下位机PLC程序设计 |
4.3.1 系统下位机架构设计 |
4.3.2 下位机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
4.3.3 下位机主程序关键部分设计 |
4.3.4 腔体除泡程序关键部分设计 |
4.3.5 上、下料台程序关键部分设计 |
4.3.6 CIM程序关键部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仿真及调试实验研究 |
5.1 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
5.1.1 Matlab Simulink概述 |
5.1.2 除泡机伺服系统控制算法仿真及分析 |
5.2 神经网络PID伺服控制系统实验测试研究 |
5.2.1 调试目的 |
5.2.2 现场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7)羊粪快速发酵装置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搅拌方式的发酵装置研究 |
1.2.2 基于实时监控发酵过程的方法研究 |
1.2.3 基于加快发酵速度和提高发酵效率的方法研究 |
1.2.4 研究进展总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羊粪发酵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1.3.2 基于样机的羊粪发酵试验及分析 |
1.4 研究方法 |
2 羊粪快速发酵装置机械设计 |
2.1 整体结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 |
2.2 滚筒的设计 |
2.3 传动系统的设计 |
2.3.1 电动机的选择 |
2.3.2 V型带传动设计 |
2.3.3 传动轴的设计 |
2.3.4 齿轮齿圈的选择 |
2.4 曝气系统的设计 |
2.5 装置机械结构的搭建 |
2.6 本章小结 |
3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设计 |
3.1.1 空气开关的选择 |
3.1.2 开关电源的选择 |
3.1.3 PLC控制器的选择 |
3.1.4 中间继电器的选择 |
3.1.5 交流接触器的选择 |
3.1.6 变频器的选择 |
3.2 监测系统的设计 |
3.2.1 甲烷传感器的选择 |
3.2.2 二氧化碳传感器的选择 |
3.2.3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
3.2.4 无线传输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3.2.5 触摸屏的选择 |
3.3 电气控制系统的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程序设计及编辑 |
4.1 PLC的程序设计及编辑 |
4.2 触摸屏程序设计 |
4.2.1 触摸屏编程软件的介绍 |
4.2.2 触摸屏程序设计 |
4.2.3 触摸屏与各设备间通信 |
4.2.4 触摸屏工程下载 |
4.3 本章小结 |
5 整机搭建调试与试验 |
5.1 整机搭建调试 |
5.2 试验操作 |
5.2.1 试验前期准备 |
5.2.2 试验场所及试验目的 |
5.2.3 试验过程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数据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3.3 试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空调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应用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以及主要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
2.1 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整体架构 |
2.2 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空调系统整体设计 |
2.3 压缩机电路设计 |
2.3.1 压缩机主电路设计 |
2.3.2 压缩机控制电路设计 |
2.4 冷凝风机电路设计 |
2.4.1 冷凝风机主电路设计 |
2.4.2 冷凝风机控制电路设计 |
2.5 蒸发风机电路设计 |
2.5.1 蒸发风机主电路设计 |
2.5.2 蒸发风机控制电路设计 |
2.6 加热器电路设计 |
2.6.1 加热器主电路设计 |
2.6.2 加热器控制电路设计 |
2.7 废排风扇与应急通风逆变器电路设计 |
2.7.1 废排风扇与应急通风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
2.7.2 废排风扇与应急通风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 |
2.8 消音风道分配阀门与废排单元调节风门电路设计 |
2.8.1 消音风道分配阀门电路设计 |
2.8.2 废排单元调节风门电路设计 |
2.9 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
2.10 压力波电路设计 |
2.11 模式开关控制电路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器件选型以及箱体布局设计 |
3.1 PLC的选型及接线 |
3.1.1 PLC的选型 |
3.1.2 PLC模块型号以及参数 |
3.1.3 PLC的信号回路图 |
3.2 相关器件的选型 |
3.2.1 接线端子选型 |
3.2.2 连接器选型 |
3.2.3 接触器选型 |
3.2.4 断路器选型 |
3.2.5 继电器选型 |
3.2.6 电源模块选型 |
3.2.7 风阀选型 |
3.2.8 温度传感器选型 |
3.2.9 按钮以及开关的选型 |
3.2.10 电机以及指示灯的选型 |
3.2.11 电磁阀以及气缸的选型 |
3.2.12 触摸屏选型 |
3.3 空调箱体的布局图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空调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PLC编程软件的介绍 |
4.2 空调系统PLC的编程 |
4.2.1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4.2.2 空调系统PLC控制流程图设计 |
4.2.3 空调系统编写前的参数配置 |
4.2.4 空调系统的PLC程序详解 |
4.3 人机交互界面的制作 |
4.3.1 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简介 |
4.3.2 人机交互界面的制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空调系统的调试 |
5.1 硬件调试 |
5.1.1 电路检查 |
5.1.2 硬件逻辑检查 |
5.2 PLC程序调试 |
5.3 人机交互界面的调试 |
5.4 空调系统调试问题及解决 |
5.5 调试结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空调系统原理图 |
附录B 空调程序梯形图(部分程序节选) |
致谢 |
(9)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传统PLC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传统PLC的结构部分 |
2.1.2 传统PLC的工作原理 |
2.2 软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软PLC的结构系统 |
2.2.2 软PLC工作原理 |
2.3 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2.3.1 系统硬件设计 |
2.3.2 核心处理器选型 |
2.4 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的操作系统选型 |
2.5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3.1 软件定义型控制技术分析 |
3.1.1 软件定义模型设计 |
3.1.2 软件定义模型实现 |
3.2 多协议控制技术分析 |
3.2.1 自定义串口协议设计 |
3.2.2 多协议兼容机制研究 |
3.3 RTLinux操作系统研究 |
3.3.1 RTLinux操作系统概述 |
3.3.2 RTLinux的工作原理 |
3.3.3 RTLinux任务调度策略算法 |
3.3.4 RTLinux实时程序开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
4.1.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4.1.2 Bootloader引导程序实现 |
4.1.3 RTLinux系统内核移植 |
4.2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4.2.1 系统指令集 |
4.2.2 STL映像码 |
4.2.3 系统文件结构 |
4.3 平台层设计 |
4.3.1 平台层总体框架设计 |
4.3.2 硬件参数配置模块 |
4.3.3 工程配置模块 |
4.3.4 变量管理模块 |
4.3.5 PLC用户程序编辑 |
4.4 终端层程序设计 |
4.4.1 终端层程序总体设计 |
4.4.2 终端层程序总体工作流程 |
4.4.3 主模块解析程序 |
4.4.4 数据输入扫描子模块 |
4.4.5 软件定义功能 |
4.4.6 数据输出子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及实验验证 |
5.1 安全控制系统设计 |
5.2 安全控制系统应用测试 |
5.2.1 软件定义快速构建安全控制终端 |
5.2.2 PLC用户程序设计及测试 |
5.2.3 多协议机制测试 |
5.2.4 CAN实时数据采集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成果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基于PLC控制的粮仓智能运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 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设计基本需求 |
2.1.1 自动功能 |
2.1.2 手动功能 |
2.1.3 实时报警功能 |
2.1.4 实时监控功能 |
2.2 系统设计技术方案 |
2.3 系统所需元件清单 |
3 系统电气硬件设计 |
3.1 电气设计概要 |
3.2 系统电气元件选型 |
3.2.1 电源部分 |
3.2.2 可编程控制器 |
3.2.3 触摸屏 |
3.2.4 开关部分 |
3.2.5 传感器 |
3.2.6 变频器和电动机 |
3.2.7 电磁阀 |
3.2.8 指示部分 |
3.2.9 供料部分 |
3.3 主电路 |
3.3.1 主电路电源的引入和分配 |
3.3.2 变频器和电动机的接线 |
3.4 控制电路 |
3.4.1 地址分配表 |
3.4.2 控制电路设计 |
3.5 电气原理图 |
4 系统流程图及PLC程序设计 |
4.1 智能粮仓系统控制要求及其流程图 |
4.2 实现具体功能的PLC程序设计 |
4.2.1 PLC编程语言简介 |
4.2.2 手动/自动模式切换设计 |
4.2.3 自动运行部分程序设计 |
4.2.4 手动控制部分程序设计 |
4.2.5 总程序设计 |
5 触摸屏软件设计 |
5.1 设计基层搭建 |
5.2 系统运行界面 |
5.2.1 开机界面 |
5.2.2 手动控制界面 |
5.2.3 自动运行界面 |
5.2.4 报警界面 |
5.2.5 关机界面 |
6 系统搭建与调试 |
6.1 电路部分组装 |
6.2 系统通讯 |
6.2.1 PLC与PC通讯 |
6.2.2 触摸屏与PC通讯 |
6.2.3 触摸屏和PLC通讯 |
6.3 系统调试 |
6.3.1 手动控制模式调试 |
6.3.2 自动运行模式调试 |
6.3.3 系统实物图 |
6.3.4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四、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快速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吸式小区排种器株距电控系统设计[D]. 洪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PLC的激光打标联动控制系统研究[D]. 王朝阳.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3]穴盘苗移栽机取投苗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D]. 王宁.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老旧小区增设电梯工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D]. 陈永凯.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基于PLC的摆臂型水泥袋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设计[D]. 魏志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除泡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 周子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7]羊粪快速发酵装置的设计研究[D]. 余总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标准动车组模拟实训装置空调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俊旭.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9]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许桂栋.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PLC控制的粮仓智能运送系统[D]. 李娜.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