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MI宏迅软件推出新一代电信业务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谢亚可[1](2017)在《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普适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技术、认知计算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以及精准医疗、纳米材料、智能医疗设备和医疗机器人等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正步入普适医疗新时代。普适医疗是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医疗数据感知化、医疗服务透明化、医疗资源共享化、诊疗用药精准化、就医体验便捷化、医疗成本节约化、医患沟通常态化等特点。普适医疗开创了新的医疗时代,拓展了人类健康观念,提升了医疗体系效率,促进了医患生态修复,也为应对当下医疗困境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引发医疗颠覆变革的同时,新的技术生态和时代环境也在冲击、重构现有医疗伦理体系。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等传统医疗伦理问题将得到极大纾解。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负效应也不期而至,全时全景隐私监视、医疗数字鸿沟加剧、医患关系物化、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医疗技术风险递增、医疗消费主义兴盛、非现场医疗及智能医疗设备引发新的医疗纠纷等新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层出不穷,呼唤建立新时代的医疗伦理体系。本文从医疗隐私与安全、医疗责任、医疗公平、医患关系等四个主要伦理议题出发,探讨普适医疗环境下的伦理风险及应对路径。隐私与安全问题是普适医疗应用推广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普适医疗环境下,“在线”和“监视”将成为一种必然和生活状态,个人医疗隐私泄露与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医疗隐私的内涵、形式和种类不断拓展,大数据性、价值性不断增强,与其他个人信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为了获取更便捷、透明、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习惯于让渡更多隐私,导致对医疗隐私控制权的进一步削弱,传统隐私保护体系也开始在大数据技术冲击下土崩瓦解,隐私观或将被彻底颠覆。医疗信息隐私化、医疗隐私数据化、医疗数据开放化之势不可挡,隐私泄露风险从物理空间蔓延至数字空间……。重建新的医疗隐私保护框架迫在眉睫,文章从技术、法律、管理、自律和认知等层面提出了新时代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普适医疗倡导医疗生态圈内的人、财、物、设备等互联互通和信息高度共享,将实现各类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医疗成本也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医患权利平等化趋势明显。然而贫富差距、数字素养差异构筑的数字医疗鸿沟,可能导致普适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不能真正被公平享用;电子医疗ID可能会使患者无法摆脱固化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基于个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普适医疗增强技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机会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技术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享受公共医疗服务,高端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也将进一步加剧不同社会群体的健康权利鸿沟。文章提出了医疗资源分配应坚持“贵义尚利”、“效率优先、增进公平”、“差别平等”等原则,并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权益、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等方面推进医疗公平建设。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云医疗、移动医疗等非现场医疗模式将成为主流医疗形态,大量具有上下文感知功能的智能医疗设备、机器人参与到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护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医疗纠纷与医疗责任认定问题。非现场医疗的法律主体多,涉及到医生(本地医生、远程医生)、患者、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等多方,责任认定难度加大。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将面临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的困境。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势在必行,应加强而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明确智能医疗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健全医疗技术审查和风险规避制度等。现行医疗环境下,医生被赋予了高角色期待、“关系就医”现象普遍、现代医学技术权利化凸显、医患信任脆弱不堪。普适医疗将彻底改变家长式的医疗模式和医患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赋予患者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医疗的权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流程和诊疗决策,与医生开展平等对话并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医患关系民主化趋势明显。然而,大量先进医疗设备的引入,使得医疗技术风险增加、医疗消费主义兴盛、医患关系物化趋势渐显。应理性认识普适医疗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警惕医疗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大量社会风险问题的存在体现了普适医疗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不能以此否定普适医疗的时代价值。面对普适医疗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综合平衡个人诉求、公共利益和市场需求,促使政府、技术工程师、医疗机构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技术应用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有效应对和规避伦理风险,需要完善普适医疗技术设计,需要制度和伦理的协同制约,更需要培育一个德性的社会环境。
娄汇阳[2](2016)在《商业模式刚性研究 ——基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互联网+”蓬勃发展、环境日趋动态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迫切性都与日俱增。但同时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又充满困难与挑战,表现出一种维持现有结构稳定的“刚性”。本文围绕“商业模式刚性”这一构念,从“逆向”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综合采用案例研究、仿真研究、统计研究等研究方法,对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进行多方法比较,在比较中深挖商业模式刚性的演化规律。本文的主体分为“1+3”,即1个理论基础和3项比较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商业模式刚性的组成结构,作为全文的重要基础。第二,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4家传统企业与4家互联网企业的跨案例分析,定性比较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第三,采用仿真研究中的系统动力学方法,量化比较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如何与其前因、后果互动,在互动中如何演化。第四,采用大样本统计研究方法中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对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进行实证量化比较。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商业模式刚性是一个不同于组织惰性、核心刚性等的新构念。商业模式刚性是商业模式维持现有结构稳定的一种自然内生属性,是任何在位企业都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的商业模式刚性是维持商业模式正常运行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过高的商业模式刚性将使商业模式陷入“过稳状态”,阻碍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管控商业模式刚性的过程。因此,商业模式刚性是理解商业模式创新的一把“钥匙”。商业模式刚性是一个多维度构念。商业模式刚性包括主观刚性、客观刚性两大维度。其中,客观刚性又可以根据企业边界,进一步分为内部刚性和外部刚性。因此,商业模式刚性实际上由主观刚性、内部刚性、外部刚性三个维度共同组成。并且,商业模式刚性三个子维度的演化机制存在不同,不同维度可以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演化,这就造成商业模式刚性的演化具有复杂性。第二,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在商业模式刚性上存在一些异同。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均由主观刚性、内部刚性、外部刚性三个维度组成,但传统企业的内部刚性通常高于互联网企业,而互联网企业的外部刚性通常高于传统企业。这些差异能够解释两类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上的不同表现。第三,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在商业模式刚性上的差异,揭示了商业模式刚性的一些共性规律。两类企业在商业模式刚性上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一是两类企业的资源结构存在差异。传统企业的实物资本占比通常高于互联网企业。这使得传统企业更容易受到资产专用性的制约。因此,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内部刚性通常高于互联网企业。二是两类企业的市场特点存在差异。由于互联网本身的跨地域特点,互联网企业通常面临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竞争,并且互联网企业更明显地受到“网络效应”的影响,这就使互联网企业需要更强的市场势力才能有效管控外部刚性。因此,互联网企业的外部刚性通常高于传统企业。总体来看,主观刚性与企业对市场边界范围的认知存在相关性,内部刚性与资产专用性密切相关,外部刚性与网络效应密切相关。本文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明确发展了“商业模式刚性”这一新构念。本文在商业模式与刚性(惰性、惯性)两类管理文献之间建立起理论对话,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商业模式刚性的内涵、组成结构和演化规律。第二,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逆向”视角和分析单元。本文认为,“逆向”和“正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认清创新障碍才能更好地推进创新。“商业模式刚性”从“逆向”视角出发,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单元和研究工具,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商业模式创新的情境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第三,弥补了组织惰性、核心刚性等理论在分析解释商业模式创新受阻现象上的不足。本文发现,商业模式刚性与组织惰性、核心刚性在理论主体、组成结构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企业可能在组织惰性较低的情况下遭遇较高的商业模式刚性,这就为组织惰性、核心刚性无法全面解释的部分商业模式创新受阻现象提供了恰当解释。本文的研究对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管控商业模式刚性、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传统企业需要为商业模式创新配置独立的资源池,发掘现有资源的协同效应,以将商业模式的内部刚性管控在合理的范围内。互联网企业需要围绕提升市场势力,从快速扩大用户规模、选择细分市场、尝试与竞争对手合并和增强用户锁定性四个层面入手,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到某一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赢者通吃”,从而有效管控商业模式的外部刚性。
李爱斌[3](2016)在《《案例》:中国移动AH公司—全业务运营支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虚拟运营商的准入许可及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蓬勃发展,电信市场竞争逐步开放,传统电信业务收入明显下滑,被替代风险加剧,中国移动AH公司(以下简称AH移动)现行的运营支撑策略呈现诸多不足,业务运营面临困境。本研究通过对AH移动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竞争优势、业务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改进和完善,从而有利于AH移动进行运营支撑策略的研究和实施,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本文由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两部分构成。在案例正文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电信行业现状以及AH移动业务运营的基本情况,并呈现出其在全业务运营支撑方面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案例分析部分,重点对AH移动基于全业务运营的背景下,在改善业务运营、提升支撑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文中首先借助“PES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AH移动所处的宏观环境,应用“五力模型”评价其市场竞争力,同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AH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综合评估AH移动全业务运营支撑的客观现状。然后通过“eTOM电信运营模型”,剖析了AH移动全业务运营支撑中售前、售中、售后三阶段的流程裂痕。最后,为其制定了运营支撑改善策略,着重于通信融合、业务整合、品牌深化、运营改善等四个方面,并提出绩效评价考核建议,以期保障运营支撑策略得以有效实施。本研究所提出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期待对AH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的改进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期望能为国内同级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提供借鉴价值。
钟敏[4](2003)在《BSS/OSS的2003年之争》文中研究说明如果说前几年在BSS/OSS领域,电信运营商关注的还只是计费的话,但今天随着“5+1”格局的形成,它们正面临着下列的种种挑战: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如何降低客户流失率并且吸引新的客户群;如何保证数据完整性并降低运维成本;如何理顺复杂的内部流程。面对着这些挑战,实?
赵锋[5](2003)在《妨碍语音和数据融合的一些因素》文中研究说明
张群英[6](2002)在《以客户为中心的BSS/OSS》文中认为2000年年底,两个年轻人怀着为亚洲电信服务供应商提供一流的BSS/OSS产品和平台的梦想,在硅谷创建了一家名叫BMIasia的公司。BMI,意即Business Management Initiatives,其思想是主动把握业务管理。 其中的一位,此前曾是美国Portal软件公司核心技术指导委员会的一员,
杜燕鹏[7](2002)在《BMS系统引领电信业进入管理新时代》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记者杜燕鹏)面向电信运营商、以客户为中心的BSS/OSS整体解决方案的软件产品提供商BMI宏迅软件公司,于近期推出了新一代电信业务管理系统BMS,是业界首个“开箱可用”的
章建赛[8](2021)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块链被《经济学人》杂志定义为“信任的机器”,是由信息互联网转向价值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能够改变生产关系的技术革命。在区块链技术条件下,合作秩序将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转变。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核心生产关系之一,区块链技术将重塑人类社会的信用治理。本文在理论层面,系统梳理了信任、信用及区块链的学术谱系,拓展演化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及从区块链机器信任投射到人类社会信用治理的原理,应用博弈理论研究了去中心化的理性个体的信用特征,以及有限理性条件下产生信用合作的稳定性。并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个层面,分析了三类区块链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的信用演化和变异规律。其中,在个体行为层面,构建微观经济学偏好分析模型,推导了公有链中Token(代币)经济的信用偏好承袭演化、信用合作的场域和市场均衡状态;在群体行为层面,引入病毒感染模型,推演了 DeFi(去中心化金融)在私有链随机网络、联盟链无标度网络环境下的信用变异特征。在应用层面,本文构建了个人信用评价、中小企业信用评价2个改进模型,并应用实践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在个人征信上引入区块链的“币天销毁”技术,构建“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小企业授信方面,将不可篡改的企业主特征信息变量加入传统的信用评价模型,构建区块链增强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并采用Logistic回归算法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验证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改进的个人和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在区分能力、识别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信用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面向未来数字世界,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体系将深化(而不是替代)传统的由中央银行创造、商业银行扩张的中心化的信用创造和治理体系,并从人类社会的信用治理延伸到物理世界的信用治理,深入到“云-管-端-边”的设备系统治理中,通过“+区块链”和“区块链+”实现从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到万物账本的“设备民主”和设备自治。区块链技术对信用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的重构,对信用生成、发展、应用、拓展和监管等治理的变革,尚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必将进一步深化。
陶建武[9](2017)在《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文中认为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匿名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互联网监管的媒介对象具有特殊性。互联网监管体制是中国国家权力介入和渗透互联网新型社会空间的支撑体制,是国家在互联网监管过程中涉及到的监管机构设置、关系隶属、职责权限划分、行动规则设定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总和。因此,中国的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值得关注。本文试图以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借助文本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以期对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进行系统考察。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的监管体制是沿着电信业监管体制的设计思路不断完善的结果,传统电信业监管机构经过重组后变为信息产业部,主要负责管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安部和国家保密局则主要负责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互联网媒体属性和政治属性逐渐增强,互联网从附属型舆论阵地逐渐变成舆论主阵地,互联网意识形态潜能得以彰显。互联网站的发展和网民新闻信息需求的转变催生了新的管理需求,“党管媒体”原则和传媒信息内容监管的“党政体制”开始逐步向互联网虚拟空间移植和嫁接,中宣部、国新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版权局等部门逐渐嵌入,传媒监管手段也随之被移植、复制和改造,形成以行政许可、属地管理、宣传引导、行政指令、网络安全审查、主体责任制和自我审查为体系的互联网监管手段。传媒监管体制的嵌入和传媒监管手段的复制引发了部门介入的连锁效应,多达23个监管部门争夺互联网监管权,中国互联网监管的“九龙治水”格局和“碎片化”体制逐渐形成。为了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冲突,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总体管理,但国信办从属于国新办的兼管模式不利于新设部门的职责功能发挥。201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国信办从国务院直属议事协调机构升格为中央直属议事协调机构,并通过部门间相近机构的合并、信息内容管理权的转移、CNNIC行政主管权的过渡以及新增网络执法权等形式对国信办进行机构重组与权力强化。这种行政组织内部的结构性变革模式迎合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理念,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协调和统筹下,一套以工信部、公安部和国信办为监管主导部门的整体性互联网监管体制正式形成。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两次历史变革遵循着独特的转换逻辑。首先,发展型政府的行为惯性以及政治合法性的巩固需要推动中国互联网建设形成了“发展至上”的主导策略,信息产业部顺势成为互联网基础性行业发展和管理的主导部门;“发展至上”的策略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但忽视了网络信息的负外部性问题,纠正互联网站信息的负外部性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时期监管体制变革的基本出发点。其次,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逐渐解构传统社会秩序,互联网违法信息、有害信息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缔造了一个新风险社会,以构建网络传播秩序为旨归、以国家权力介入为方向的网络社会维稳模式成为“中国式”社会维稳模式的映射和投影,“维稳”的互联网监管目标取向具体呈现为舆论引导和网络安全保障。再次,鉴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际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和政府过程中的中轴作用,中国互联网最终选择了政府主导的监管模式,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党政体制”以及政党主导体制变革的基本思路相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政党主导色彩。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了一条渐进的增量改革道路,但“增量改革”论具有不足之处,当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临界点,或者当“体制存量”的问题累积到爆发点,“双轨”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彰显,体制内存量掣肘体制外增量的发展时,体制改革的重点便会从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增量改革能否平稳有效过渡到存量改革是衡量改革有效性的标尺。而目前学术界普遍缺乏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过程分析。事实上,增量改革分为一次增量改革和二次增量改革两个阶段,一次增量改革以“双轨制”为核心特征,二次增量改革则以双轨并轨为改革方向。中国的互联网监管体制改革本质上属于二次增量改革,大体符合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理论模型。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二次增量变革为协调处理增量与存量的冲突、促进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平稳过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即通过在“存量体制”内部调整、优化和重组构成要素间关系进而创造出“增量”的方式来协调“体制增量”和“体制存量”的摩擦和冲突,促进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的平稳过渡。
宋竫[10](2013)在《三网融合下广电数字电视运营商运营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网融合”成为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本质是将电信网,广电网及互联网进行多维度的整合,使其可以承载多种信息技术服务,创造出多元化的增值业务,最终实现网络资源的互联互通,降低重复建设,形成包容性强,易维护,低成本的多媒体网络平台。目前我国“三网融合”正快速发展,在未来3到5年之内,三网融合的各个领域总资产将到达5000到8000亿元,年增长率高达30%到50%左右。在这种形势下,广电将如何拓展出新的盈利点,抢占市场份额,形成一套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运营模式,从而分享三网融合后的市场利益,这便是摆在广电系统面前一个最直观最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全球数字电视发展状况,及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外运营商的运营模式,并借鉴新兴媒体的运营经验,提出针对数字电视运营商相对成熟并有创新的运营模式;并以杭州本地数字电视运营商(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刻剖析目前国内广电运营商的现状,提出应对三网融合,广电运营商必须着力转型,从传统媒体平台转为全媒体领域发展平台。以“云媒体中心平台”为技术核心,开展“一云多屏”的全媒体业务,走整体运营之路。相信广电运营商若能抓住这次变革的机遇,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则可在数字电视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实现真正的产业化经营,占得市场先机。
二、BMI宏迅软件推出新一代电信业务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MI宏迅软件推出新一代电信业务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行医疗体系困境重重 |
二、大技术引发医疗大变革 |
三、医改加速重塑医疗生态 |
四、医疗革命重构医疗伦理 |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难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普适计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二、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三、普适医疗发展概述 |
第一章 普适医疗:开创未来医疗新图景 |
第一节 普适医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普适医疗的技术框架 |
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
二、物联网(IOT) |
三、云计算与云存储(Cloud Computing&Cloud Storage) |
四、大数据(Big Data) |
五、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AI&Cognitive Computing) |
六、电子病历与电子医疗档案(EMR&EHR) |
七、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 |
第三节 普适医疗的内涵与价值 |
一、普适医疗的内涵 |
二、普适医疗的价值 |
第二章 普适医疗的隐私与安全问题 |
第一节 透明社会的隐私悖论 |
一、信息与隐私 |
二、个人医疗信息、医疗隐私、医疗数据与医疗大数据 |
第二节 普适医疗时代的隐私与安全困境 |
一、全时全景隐私监视 |
二、隐私边界无限延展 |
三、隐私数字化之困 |
四、隐私财产属性增强 |
五、隐私遗忘机制失效 |
六、隐私控制权弱化 |
七、传统隐私保护体系解体 |
第三节 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框架构建 |
一、国内外个人健康医疗数据保护立法实践 |
二、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 |
第三章 普适医疗的公平问题 |
第一节 医疗公平之伦理纷争 |
一、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
二、道义优先还是功利优先 |
三、机会平等还是比例平等 |
第二节 普适医疗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公平可及 |
一、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 |
二、医患权利平等化 |
第三节 普适医疗引发公平伦理新危机 |
一、医疗数字鸿沟加剧 |
二、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 |
三、医疗增强技术引发伦理危机 |
第四节 促进普适医疗公平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二、重视弱势群体健康权益 |
三、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 |
第四章 普适医疗的责任问题 |
第一节 责任与医疗责任 |
第二节 传统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
第三节 普适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
一、非现场医疗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
二、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
三、普适医疗数据的权属界定问题 |
第四节 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 |
一、加强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 |
二、明确医疗智能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三、明晰医疗数据权属关系 |
第五章 普适医疗的医患关系问题 |
第一节 现行医疗体系下的医患关系 |
一、医患关系的定义与模式解读 |
二、医患危机与中国式医患关系 |
第二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向 |
一、患者主动管理健康 |
二、患者参与医疗流程 |
三、患者就医方式重构 |
第三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新危机 |
一、医疗技术风险增加 |
二、医疗消费主义兴盛 |
三、医患物化问题渐显 |
第四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重塑 |
一、理性认识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 |
二、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 |
三、警惕医患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二 |
致谢 |
(2)商业模式刚性研究 ——基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关键概念界定 |
1.5 研究设计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商业模式 |
2.1.1 商业模式的定义争鸣 |
2.1.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
2.1.3 收敛中的商业模式研究 |
2.1.4 商业模式创新 |
2.1.5 商业模式创新的障碍 |
2.2 刚性 |
2.2.1 刚性的组成结构 |
2.2.2 刚性的演化机制 |
2.2.3 刚性对组织的影响 |
2.2.4 刚性的相关概念 |
2.3 商业模式刚性 |
2.4 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 |
2.4.1 互联网企业 |
2.4.2 传统企业 |
2.4.3 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比较研究 |
2.5 研究缺口 |
2.6 理论模型和研究主体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商业模式刚性的内涵及组成结构 |
3.1 本章目的 |
3.2 商业模式刚性的内涵 |
3.3 商业模式刚性的组成结构 |
3.3.1 主观刚性 |
3.3.2 内部刚性 |
3.3.3 外部刚性 |
3.4 商业模式刚性与相关概念的异同 |
3.4.1 与组织惰性的异同 |
3.4.2 与核心刚性的异同 |
3.4.3 与网络惰性的异同 |
3.5 本章小结 |
4 比较研究一: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定性比较 |
4.1 本章目的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样本选择 |
4.2.3 数据来源 |
4.2.4 研究过程 |
4.3 基于互联网企业案例的分析 |
4.3.1 主观刚性的演化机制 |
4.3.2 内部刚性的演化机制 |
4.3.3 外部刚性的演化机制 |
4.4 基于传统企业案例的验证分析 |
4.4.1 命题验证 |
4.4.2 理论饱和检查 |
4.5 结果讨论 |
4.5.1 商业模式刚性的演化模型 |
4.5.2 商业模式刚性不同维度间的关系 |
4.5.3 竞争性解释 |
4.5.4 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演化机制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比较研究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定量比较 |
5.1 本章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仿真模型 |
5.3.1 初始理论模型 |
5.3.2 存量、流量和辅助变量 |
5.3.3 完整的反馈结构 |
5.3.4 计算表达式 |
5.4 基准模型分析 |
5.4.1 基准模型的参数赋值 |
5.4.2 稳健性分析 |
5.5 仿真实验 |
5.5.1 实验一:模拟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外部环境差异 |
5.5.2 实验二:模拟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对市场势力的认知差异 |
5.5.3 实验三:模拟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资源结构差异 |
5.5.4 实验四:模拟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效果差异 |
5.5.5 实验五:模拟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结构权重差异 |
5.5.6 实验六:模拟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初始值差异 |
5.5.7 实验七:组合比较 |
5.6 结果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比较研究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定量比较 |
6.1 本章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2.1 基础假设 |
6.2.2 关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特征差异的假设 |
6.2.3 关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差异的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3.1 问卷开发 |
6.3.2 数据收集 |
6.3.3 变量测量 |
6.3.4 实证分析方法 |
6.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4.1 效度检验 |
6.4.2 信度检验 |
6.4.3 形成型测量模型评估 |
6.4.4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 |
6.5 数据分析 |
6.5.1 描述性统计 |
6.5.2 测量不变性检验 |
6.5.3 假设检验 |
6.6 结果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3.1 共性的管理启示 |
7.3.2 管控商业模式刚性的建议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系统动力学基准模型建模文档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案例》:中国移动AH公司—全业务运营支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案例正文 |
引言 |
行业背景 |
国外电信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国内电信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国移动简介及其信息化建设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介 |
中国移动信息化建设现状 |
AH移动公司发展历程及现状 |
AH移动基本情况 |
AH移动发展历程 |
AH移动组织架构 |
AH移动企业文化 |
AH移动品牌定位 |
AH移动全业务运营基本情况 |
全业务运营环境下存在的问题 |
话音业务被替代风险加剧 |
产品融合创新乏力 |
全业务品牌运营力度不足 |
运营支撑能力有待提升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路线 |
2 理论论述 |
2.1 PEST分析法 |
2.2 五力模型 |
2.3 SWOT分析法 |
2.4 eTOM模型 |
3 AH移动运营支撑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1.5 宏观环境总结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同业竞争者 |
3.2.2 潜在竞争者 |
3.2.3 替代品威胁 |
3.2.4 买方议价能力 |
3.2.5 卖方议价能力 |
3.2.6 行业环境总结 |
4 AH移动运营支撑内部环境分析 |
4.1 竞争优势分析 |
4.1.1 品牌竞争优势 |
4.1.2 服务竞争优势 |
4.1.3 业务竞争优势 |
4.1.4 终端竞争优势 |
4.1.5 营销竞争优势 |
4.2 SWOT分析 |
4.2.1 内外部竞争要素分析 |
4.2.2 运营支撑策略选择 |
4.3 业务过程分析 |
4.3.1 eTOM模型应用分析 |
4.3.2 售前支撑阶段过程分析 |
4.3.3 售中支撑阶段过程分析 |
4.3.4 售后保障阶段过程分析 |
5 AH移动全业务运营支撑策略 |
5.1 推进融合通信,提升融合保障 |
5.1.1 融合通信策略研究 |
5.1.2 融合计费规则探索 |
5.1.3 融合保障措施强化 |
5.2 业务整合发展,市场互补运营 |
5.2.1 全业务运营探索 |
5.2.2 精细化营销策略研究 |
5.2.3 传统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互补运营研究 |
5.3 优化原品牌,推广新品牌 |
5.3.1 现有品牌策略调整与优化 |
5.3.2 4G全业务品牌推广策略研究 |
5.4 提升系统支撑,改善业务运营 |
5.4.1 提升全业务支撑能力 |
5.4.2 改善全业务运营能力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妨碍语音和数据融合的一些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在原平台上不断扩建的弊端 |
独立的数据管理的弊端 |
设备的缺陷 |
融合成本 |
融和网络应当具备的特性 |
(8)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 |
2.1 信用基本理论研究 |
2.1.1 关于信用基础之信任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信用的特征及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 信用治理的相关研究 |
2.2.1 信用治理的理论分析 |
2.2.2 信用治理的应用分析 |
2.3 区块链技术的研究 |
2.3.1 比特币与区块链的研究 |
2.3.2 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研究 |
2.3.3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研究 |
2.4 区块链技术与信用治理结合的研究 |
2.4.1 区块链与信任体系 |
2.4.2 区块链与信用治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块链技术条件下的信用治理原理 |
3.1 区块链技术架构与共识机制 |
3.1.1 区块链技术架构 |
3.1.2 区块链的类型及特点 |
3.1.3 区块链共识机制 |
3.2 从机器信任到社会信用 |
3.3 完全理性博弈下的区块链信用治理 |
3.3.1 个体理性、重复博弈与区块链信用合作的产生 |
3.3.2 集体理性、合作博弈与区块链信用合作的有效性 |
3.4 有限理性博弈下的区块链信用合作及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个体信用治理分析 |
4.1 DAO、公有链与代币(Token) |
4.2 Token(代币)经济与金融监管 |
4.3 个体行为视角的公有链社会网络信用治理分析 |
4.3.1 预期效用建模 |
4.3.2 信用偏好的承袭分析 |
4.3.3 信用偏好的均衡调整 |
4.3.4 信用合作的场域 |
4.3.5 极端状况下的均衡 |
4.4 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群体信用治理分析 |
5.1 DeFi与普惠金融 |
5.2 DeFi的信用特征 |
5.3 DeFi普惠金融的群体信用建模 |
5.4 基于私有链的群体信用治理分析 |
5.4.1 私有链与随机网络 |
5.4.2 随机网络的群体信用治理 |
5.5 基于联盟链的群体信用治理分析 |
5.5.1 联盟链与无标度网络 |
5.5.2 无标度网络的群体信用治理 |
5.6 政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优化个人信用评价的实证研究 |
6.1 “币天销毁”与“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 |
6.2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择 |
6.2.1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指标选取 |
6.2.2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指标的时序拆解与重组 |
6.2.3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指标数据的引入与生成 |
6.3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初始权重设计 |
6.3.1 对于筛选指标的逻辑回归模型设计 |
6.3.2 模型的初始权重设计 |
6.4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测试评价 |
6.5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训练 |
6.5.1 模型训练方法的选择 |
6.5.2 模型训练方法的机理 |
6.5.3 模型训练的流程 |
6.5.4 模型训练相关程序 |
6.6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的训练结果 |
6.6.1 模型的最终参数结果 |
6.6.2 模型最终的权重结果 |
6.7 “币天销毁”信用评价模型与传统信用评价模型的结果比较 |
6.7.1 传统信用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 |
6.7.2 两种模型的结果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改善中小企业授信的实证研究 |
7.1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融资授信的相关研究 |
7.2 区块链技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授信的路径 |
7.2.1 区块链技术赋能中小企业融资授信 |
7.2.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融资授信的平台架构和数据原型 |
7.3 区块链技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授信:实证模型的构建 |
7.4 基于区块链增强信息的企业信用模型的测试与分析 |
7.4.1 数据标准与准备 |
7.4.2 特征变量选取 |
7.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7.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模型与传统模型的结果比较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信用治理应用研究 |
8.1 区块链技术对国家信用治理带来的影响分析 |
8.1.1 区块链技术对国家信用创造和监管带来冲击 |
8.1.2 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带来变革与颠覆 |
8.2 数字法币的技术路径选择,及对信用创造的影响 |
8.2.1 数字法币的技术路径选择与分叉 |
8.2.2 数字法币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分析 |
8.2.3 数字法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一个概要测算 |
8.3 利用区块链技术深化我国的社会征信管理 |
8.3.1 面向全社会各行业的征信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 |
8.3.2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征信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8.3.3 区块链技术在征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理世界信用治理应用研究 |
9.1 从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到万物账本,信用治理拓展原理 |
9.1.1 万物互联: 生产工具的升级 |
9.1.2 万物智能: 生产资料的升级 |
9.1.3 万物账本: 生产关系的升级 |
9.2 从“+区块链”到“区块链+,区块链信用治理拓展的路径 |
9.2.1 “+区块链”: 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 |
9.2.2 “区块链+”: 商业逻辑、组织范式的颠覆性解构与重组 |
9.3 云-管-端-边“设备民主”,区块链信用治理应用拓展的实现 |
9.3.1 信息技术架构与信息服务架构 |
9.3.2 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云-管-端-边的“设备民主”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意识 |
(一) 文献综述 |
(二) 问题意识 |
三、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与主要观点 |
(一) 理论基础 |
(二) 核心概念 |
(三)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资料来源 |
第一章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的监管体制 |
第一节 信息化发展与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电信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 |
第三节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的监管体制 |
第二章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时期的监管体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媒体的监管体制 |
(一) 党管媒体原则 |
(二) 传媒信息内容监管的“党政体制” |
(三) 传统媒体的监管手段 |
第二节 互联网的媒体化与传媒内容监管体制的嵌入 |
(一)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与互联网的媒体化 |
(二) 传媒内容监管体制的嵌入 |
(三) 传媒监管手段的复制 |
第三节 传媒监管体制嵌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监管体制的负效应 |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形成 |
第一节 国信办成立与兼管模式的生成 |
第二节 网信领导小组建立与中央网信办权力重组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安排与运行 |
(一) 横向政府间的体制安排 |
(二) 纵向政府间的体制安排 |
第四章 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转换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发展至上”的互联网建设主导策略 |
(一) 发展型政府的惯性行为 |
(二) 巩固政治合法性基础 |
(三) 网络媒体发展与信息的负外部性 |
第二节 “重构传播秩序”的互联网监管目标取向 |
(一) 网络信息传播对传统秩序的解构 |
(二) 社会维稳模式的映射 |
第三节 “政党主导”的互联网监管体制变革 |
(一) 国际互联网监管的两种模式 |
(二) 政党主导体制变革 |
结语 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互联网体制转换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中国互联网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三网融合下广电数字电视运营商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拟解决问题及研究内容 |
2 国内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
2.1 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历史 |
2.2 国内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2.2.1 国内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现状 |
2.2.2 国内数字电视发展前景 |
2.3 广电运营商与国内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的关系 |
2.3.1 广电运营商的定义 |
2.3.2 广电运营商与国内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的关系 |
3 国内外数字电视运营商运营模式分析 |
3.1 国外数字电视运营商运营模式 |
3.2 国内数字电视运营商发展现状 |
3.3 国内数字电视广电运营商SWOT分析 |
3.3.1 优势(Strength) |
3.3.2 劣势(Weakness) |
3.3.3 机会(Opportunity) |
3.3.4 威胁(Threats) |
3.3.5 解决数字电视发展运营中出现的问题 |
4 国内数字电视运营商运营新模式分析 |
4.1 国内数字电视运营商运营新模式 |
4.2 从内部因素对新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 |
4.2.1 全媒体业务的云计算平台建设 |
4.2.2 全媒体业务的整合发展 |
4.2.3 全媒体业务的渠道扩张 |
4.3 从外部环境对新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 |
4.3.1 从政策上看新模式可行性分析 |
4.3.2 从技术上看新模式可行性分析 |
4.3.3 从市场上看新模式可行性分析 |
4.3.4 面临的困难 |
5 国内数字电视运营新模式个案分析 |
5.1 杭州本地数字电视运营商发展现状 |
5.2 新的运营模式与杭州本地数字电视运营商发展相结合 |
5.2.1 NGB网络跨代升级工程 |
5.2.2 云媒体平台建设 |
5.2.3 全媒体业务内容建设 |
5.2.4 三网融合下华数传媒的运营思路 |
5.3 新的运营模式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前景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BMI宏迅软件推出新一代电信业务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D]. 谢亚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2]商业模式刚性研究 ——基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比较[D]. 娄汇阳. 武汉大学, 2016(01)
- [3]《案例》:中国移动AH公司—全业务运营支撑策略研究[D]. 李爱斌. 暨南大学, 2016(02)
- [4]BSS/OSS的2003年之争[N]. 钟敏. 通信产业报, 2003
- [5]妨碍语音和数据融合的一些因素[J]. 赵锋. 通讯世界, 2003(01)
- [6]以客户为中心的BSS/OSS[N]. 张群英. 网络世界, 2002
- [7]BMS系统引领电信业进入管理新时代[N]. 杜燕鹏. 人民邮电, 2002
- [8]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治理研究[D]. 章建赛.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D]. 陶建武.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三网融合下广电数字电视运营商运营模式研究[D]. 宋竫.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