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丽王国

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丽王国

一、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容王国(论文文献综述)

侯奕枫[1](2021)在《规训权力视域下的女性身体之美 ——以青年女性为例》文中指出

火彦昌[2](2020)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认同价值和经济价值。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产业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但本文所探讨的产业化是指某项民族文化资本通过开发运作逐渐建立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不仅能为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展示的舞台和资金,还能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跳菜是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一带的民俗活动,彝语称之为“吾多哈”,即“跳着舞上菜”的意思。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涧跳菜从彝族同胞间的自娱自乐发展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随之而来的是从政府到民间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共识的形成。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在政策供给、人才队伍建设、经济效益、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到文化生态改变、时空和人际关系限制、开发界限难以确定、人力资源匮乏、产业链建设滞后、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制约,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发展也让南涧跳菜的文化形态、文化功能、传承群体、传承方式产生了解构和重构的文化现象。本文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分析在产业化过程中南涧跳菜文化的变迁及产业化对跳菜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探究制约南涧跳菜文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的“三线运作”模式,推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梁宏[3](2019)在《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不仅拥有众多的创作群体,在展现中国现当代画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变迁的艺术性思考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艺术家审美思维的拓展与变迁,构成了我国美术史乃至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研究,还没有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审美风格研究尤其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现当代以来以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美术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范式,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文章第一部分梳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揭示不同历史时段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创作背景、创作现象以及作品中的艺术风格特征。纵观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近80年发展历程,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着观念转化与视向转换。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画作主要致力于一种愤懑、忧伤情绪的呈现;“十七年”时期的画作则主要聚焦于对新生活的艺术礼赞;而“文革”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对艺术形象的单一化塑造。文章的第二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画家群体。画家以特定少数民族地域的景物、人物作为描绘对象,地域特征中的诸多相同因素塑造了作品的某些共性特征,同时,各个画家又因为性格、艺术经历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整体领悟不同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个性差异。比较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少数民族画家有着对当地文化的先天感性经验优势,从而可以突破外来画家“他者”视角造成的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疏离感,以“自者”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质素,将其凝定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非本土画家则擅长敏感地捕获少数民族的特殊美质,汲取“民族活力因子”以充实创作内涵,从而更具理性精神。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与其他题材国画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材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其核心要素是“少数民族”,无论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日常劳作、祭祀、婚嫁、节庆;还是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霓裳之美、景观之美、歌舞之美,抑或是彰显民族精神之虔诚的宗教精神、顽强的生命精神、母爱或团结精神,其立脚点都在对“少数民族”的认识、理解与感悟的维度上展开。这种对“少数民族”质素进行的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揭示,也使得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尽可能地避免文化“浅层化”,进而彰显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意涵。文章的第四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艺术特征。与其他题材国画相比,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具有宗教性、民族性、抒情性、多元性等特征。绘画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绘画语言的深入探索和前进,从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创作风貌的形成。通过对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勾勒了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同时“深描”了个案创作的艺术动因和风格特征。指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扎根民间是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根本保证。有助于厘清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实践脉络和美学表征,同时也为现下正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实践者提供历史镜鉴和经验参照。

冯婷[4](2015)在《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科技的迅猛发展带给我们现代生活无比丰厚的物质资源,人作为创造者和实践者其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活动在整个公共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教育内容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大方面,在历史上走过了曲折发展的艰辛路程。纵观整个历史,这五大方面的教育发展并不完全均衡。古代教育十分重视德育,现代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又片面强调智育。而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比较忽视美育,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美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美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希望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启示。第一章导言部分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重点、难点与新意。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二、三、四章为第一部分,从总体上研究美育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以及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美、美育的本质与功能。美育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为前提,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塑造人的审美意识、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本质上它渗透在德育、智育、体育之中,以美辅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美启真,开发创造能力,开启智慧之门;以美健体,健康、健美。美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三章主要论述审美教育的历史发展。审美教育以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为前提。中国儒家的“礼乐”教育,古希腊柏拉图的“纯粹美”思想,共同开启了人类审美教育的先河。西方美学在近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西学东渐,我国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也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与实践。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审美教育各具特色。第四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审美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审美观是整个论文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其审美观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整合,探索审美教育与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第五、六、七、八、九章为第二部分,从形式审美教育、自然审美教育、科技审美教育、社会生活审美教育、艺术审美教育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不同类型的审美教育各自的特点,以及如何促进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创造力的开发等。第十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是对新时期高校审美教育的展望。高校美育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有审美教育观念的更新。要重申全面发展的理念,突出个性发展的理念,深化着眼未来的观念。要凸显高校审美教育的实践,抓牢审美教育的现代化武器。优化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的途径,充分开展好课堂教育与课外美育活动。

小雨[5](2002)在《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容王国》文中指出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你可能会有很多梦想,物质的,抑或精神上的。在美容业界,杨丽萍这个名字是不能被忽略的,她所从事且倡导的绿色美容事业一如大连女子的婀娜多姿,为我们的健康人生铺展开一个美丽的绿色世界。

代兰海[6](2020)在《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生态风险也愈发严重,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中国西北绿洲地区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既集中了区域绝大部分人口与社会财富,也承担着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统筹协调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推进绿洲生态系统有效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侧重于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探讨和生态治理技术研制,而对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关注不够,忽视了绿洲生态治理背后深层的社会因素,亦轻忽了后续生态治理成果维护,影响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削弱了绿洲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绿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和尺度依存性,绿洲生态治理既涉及流域水资源分配和用水关系调整,又涉及自身多元权力主体博弈,在时间、空间和决策管理层面表现出高度综合性。空间生产理论遵循“时间—空间—社会”的辩证统一,坚持空间三元辩证法,强调空间与塑造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具有其它理论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本研究运用空间生产理论,选择边疆民族地区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生态空间生产“过程—效应一机制—问题—优化”理论研究框架,以绿洲生态危机和旅游兴起为研究切入点,基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考察,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效应进行系统分析,从不同尺度探究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动力机制,总结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框架。研究中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指绿洲生态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二者是递进的共生关系。绿洲生态治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绿洲生态旅游开发;绿洲生态旅游开发增加了地方收入,维护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历经形成、发展、恶化与恢复四个阶段,民国以来人类活动是绿洲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明清时期绿洲基本处于自然演化状态,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要素均衡发展,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民国时期当地人烟稀少,人口密度极低,垦荒屯田受到限制,绿洲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发展;1949—1999年,流域人口快速增加,农牧业低质高速发展,黑河水资源利用严重失衡,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0年以来,随着黑河水量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洲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正处于恢复和改善中。(2)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是一个快速的三元辩证的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生态危机背景下,绿洲生态空间表征集中体现为权力主体对绿洲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的知识再现和规划构想,绿洲被建构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洲生态空间实践表现为黑河水量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绿洲来水的增多化、绿洲河网的渠系化和绿洲空间的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外地民众和当地居民在绿洲表征生态空间上持有迥异的空间形象,风沙源地是前者尤其是京津百姓议论的焦点,而痛失家园成为后者情感和权力诉求的中心。生态空间生产的三元分析表明了生态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空间不仅仅是实体空间,也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治理过程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空间政治与权力诉求。(3)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接续递进的生态空间再生产过程。旅游兴起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旅游节事活动推动、旅游规划引领和旅游+主导了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绿洲由沉寂的生态功能空间转变为喧嚣的旅游消费空间;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体现为权力和资本对绿洲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构想和文化建构,生产出以“大漠童话”为主题的旅游空间形象,绿洲由边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向国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转换;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中胡杨林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绿洲被塑造为享誉中外的“胡杨林故乡”,并据此建构出新的绿洲空间文化想象(生命想象、边塞想象、秘境想象)。生态空间再生产的三元分析显现了生态旅游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旅游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亦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旅游开发过程纠缠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资本逻辑与文化冲突。(4)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具有显着的公共产品空间生产特性。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本质上是中央政府纵向嵌入后,黑河流域人水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压力型体制与激励性政策主导下各级政府/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治水的产物。其中,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权力干预,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分级负责,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是以地方政府为先导,权力和资本双重逻辑支配下,多种空间生产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地方政府权力主导、产业培育,旅游企业资本驱动、开发经营,影视媒体形象宣传、品牌传播,外来游客空间消费、话语建构,当地居民被动参与、环境保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在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有着显着区别。(5)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重塑了绿洲社会关系和空间秩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生态移民工程致使牧民生计空间受到挤压,社会网络发生断裂,文化心理适应失调,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出现问题;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的权力和资本逻辑,造成旅游空间容量短期超载、生态旅游发展异化和旅游空间生产去地域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游牧空间的边缘化,导致草原游牧文化式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风险;绿洲分水实践过程中,黑河“97分水方案”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分水方案适应性与分水方案执行受到挑战。(6)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是区域社会关系调适、产业体系重构与文化价值反思的过程。绿洲应以生态优先、协同共治、以人为本和空间正义为原则,实施流域生态共治共享模式和绿洲发展包容普惠模式,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思路,构建绿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产业体系,推进绿洲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绿洲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优化措施上,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发展深层生态旅游与加大节水农业发展力度。同时,亟需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进行文化价值反思,实现绿洲生态治理方案的地方嵌入。本研究创新点表现为:(1)将空间生产视角引入生态研究领域,综合集成空间生产理论、区域治理理论、政府行为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生态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框架,拓展了空间生产理论。(2)基于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空间生产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对生态治理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生态治理的工程和技术倾向,丰富了生态治理理论。(3)从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对公共产品空间生产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厘清了不同类型产品空间生产的差异。

蔡隽[7](2019)在《橡胶体胚无性系幼苗的营养特性与施肥研究》文中认为橡胶体胚无性系苗,是通过花药培养技术诱导出的橡胶花药体细胞植株。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抗白粉病能力强等优势。但其相关营养与施肥研究较少,缺少合理的施肥方案,从而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苗木优势。本文选用热研7-33-97橡胶体胚无性系幼苗,通过“3414”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幼树各营养器官的养分吸收、分配、N/P值、养分效率和叶片周年养分动态等营养特征,以及不同施肥量处理下幼苗生长、生理特征和各营养器官的养分吸收规律,幼树养分累积特征和NPK肥料利用率。研究了橡胶体胚无性系幼苗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特征,得出对幼苗有促进作用的肥料配比,为今后指导施肥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橡胶体胚无性系幼树中全氮、全磷、全钾养分浓度在不同营养器官上的分布,除未木质化茎秆上为K>N>P外,其它器官上均为N>K>P;其中叶片的全氮、全磷浓度最高,叶柄的全钾浓度最高。(2)全氮累积量在叶片中最高,全磷和全钾累积量在完全木质化茎秆中最高,且均在侧根中最低;养分累积量在各营养器官和植株中均表现为N>K>P。(3)幼树中各营养器官的N/P值均小于临界值下限。说明生长均受氮素的限制,需补充大量氮肥。(4)幼树叶片NPK养分含量的周年动态变化中,全氮含量整体呈上升后下降趋势,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全钾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年NPK养分平均值分别为3.27%、0.26%和0.99%,其中N、K含量处于正常水平,P属于偏高水平。且NPK养分含量顺序为N>K>P。(5)幼树的NPK养分利用率中,主根的养分利用率最高:氮素和磷素在叶片上较低,钾素在叶柄上较低;各营养器官和植株的NPK养分利用率规律均为P>K>N,只有未木质化茎杆上表现为P>N>K。(6)幼树在不施肥处理下,每生产100kg干物质所需的NPK养分比约为17:3:9。(7)“3414”盆栽试验中,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橡胶体胚无性系幼苗的株高、地径、各营养器官和植株生物量,均随着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施肥处理均大于不施肥处理。综合得出,在处理N2P2K1下株高较高,处理N1P2K2下地径较高,处理N1P2K2下生物量较高。(8)体胚无性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施肥配方比下均随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得出最优配比是处理N1P2K1。(9)幼苗各营养器官和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不同施肥配比下均大于不施肥处理N0P0K0。各营养器官所占植株总NPK养分含量较高的分别是叶、侧根、叶柄,总养分含量顺序为N>K>P。得出处理N3P2K2下利于提高橡胶幼苗全氮含量;处理N1P2K2下利于提高全磷、全钾含量。(10)不同施肥量下体胚无性系幼树各营养器官和植株总养分累积量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施肥处理的养分累积量均大于不施肥处理,养分累积量最高的器官均是茎秆,养分顺序为N>K>P。(11)各营养器官和总的NPK肥料利用率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低量施肥处理下NPK肥料利用率最高,且橡胶幼树茎秆的肥料利用率最高。

高乐[8](2019)在《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居委会的行政化,实务界(在理论界的建议下)推行了以民主选举、政社关系厘清及社区组织体系优化等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能让居委会充分履行其自治职能,反而是让居委会陷入了“要么继续行政化,要么被边缘化”的“两难困境”。这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实现以及社区治理乃至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居委会摆脱去行政化改革中所遭遇的“两难困境”?为能对这个问题予以有效的剖析,本文选择了“权力”作为分析视角。第一章首先基于对权力动态运作过程的考察赋予了“权力”一个操作性定义,并由此析出权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权力资源、权力意图与权力指向,进而用它们构建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工具,本文第二章对居委会当前的权力运作格局进行了剖析。本章指出,现有去行政化改革试图通过事务分割及组织分设的方式来恢复居委会的自主管理权力,并让之在独立的领域得到充分的运作。然而,由于居委会的权力运作在资源基础、运作指向与主体意图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自主管理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运作,进而陷入“两难困境”。第三章试图跳出现有改革所带来的自主管理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元对立格局,从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维度寻求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这一章主要围绕着居委会这两种权力与行政权力所形成的非二元对立式的双向制衡关系,以及在这种新权力格局之下居委会的这两种权力为何能得到有效运作展开论证。第四章则通过对其资源基础、主体意图以及运作指向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之考察,对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在当下我国的可实现性予以了证实。第五章具体分析了两个典型案例:北京朝阳区麦子店的“问政”实践以及深圳南山区所推行的居委会“枢纽化”相关实践,由此设计出了一套推动和保障居委会权力有效运作的制度体系。结语和展望部分对本文的基本结论从两个维度进行了概括,并就本文所研究问题在宏观层面所涉及的两个问题作了简单的引申。

田婧[9](2018)在《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健康旅游是大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可理解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维持或提高健康水平,以健康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为倡导所开展的旅游方式,其可利用的手段包括传统和现代医疗、心理咨询、保健颐养以及其他有利于健康的研习、运动、文化艺术等。昆明市拥有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条件,包括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以及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生态发展环境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但从整体来看优势大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应用产业发展、发展战略等相关理论,采用PEEST分析、SWOT分析、案例分析等分析工具,分析了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条件,提出以“Health(健康)、Happiness(愉悦)、Harmony(和谐)”——“3H”战略思路为立足点,以“国内着名和世界知名的健康旅游目的地”为战略定位,以“健康春城,康养福地”为形象设计,提出总体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1个主城健康疗养旅游核心,1个环滇池生态文化旅游圈,大石林、阳宗海、轿子山-红土地3个重点片区”为“113”发展布局,围绕“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医疗康养旅游、健康文化旅游”三种业态对健康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提出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保障。本文研究可为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王丽萍[10](2016)在《体验经济视角下玉溪市休闲农庄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城乡统筹的新亮点及农业绿色转型的新突破。休闲农庄是依托农业环境、农业景观、农业文化、农民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农业旅游资源,集生产、经营、观光、休闲、娱乐、科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休闲旅游业态。由于其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农事活动、悠闲的农家生活方式以及绿色健康的饮食而得到众多都市人群的青睐。云南省玉溪市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区位与交通优势明显,随着近年来高原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庄园经济也面临新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对玉溪市休闲农庄的规划建设进行探讨,通过深刻理解体验经济背景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精髓,以期准确定位、科学引导玉溪市休闲农庄的良性发展。本文在梳理总结体验经济理论及休闲农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二者之间存在要素对等与动机趋同的关联性;同时,基于游客体验特征及乡村旅游体验主题的研究,将休闲农庄分为“消遣娱乐”、“学习教育”、“遁世休养”、“个性情感”四种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玉溪市休闲农庄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对照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经验,针对玉溪市不同类型的休闲农庄典型案例提出规划思路及设计探讨,归纳出基于“多维度体验制造”的休闲农庄基本规划步骤,即:把握体验需求——确定体验主题——布局体验空间——充实体验项目——营造体验环境;同时,论文从目标定位、布局结构、体验主题选择、体验产品设计、体验营销几个方面对玉溪市休闲农庄的总体发展提出综合性建议,并试探性的提出创意农业是玉溪市休闲农庄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容王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容王国(论文提纲范文)

(2)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创新点
    1.5 田野点简介
        1.5.1 南涧县行政区划
        1.5.2 阿开度自然村
        1.5.3 华庆茶厂
        1.5.4 虎街村委会
        1.5.5 罗伯克茶厂
第2章 南涧跳菜概述及产业化趋势
    第1节 南涧跳菜的发展历史
        2.1.1 南涧跳菜的起源
        2.1.2 南涧跳菜的发展与转变
    第2节 南涧跳菜的分布空间
        2.2.1 传统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2.2.2 现代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第3节 南涧跳菜的类型
        2.3.1 婚礼跳菜
        2.3.2 葬礼跳菜
        2.3.3 建新跳菜
        2.3.4 贺寿跳菜
        2.3.5 舞台跳菜
        2.3.6 其他跳菜
第3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现状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政策供给
        3.1.1 南涧跳菜的保护传承政策
        3.1.2 南涧跳菜的招商引资政策
        3.1.3 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开发政策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3.2.1 民间跳菜艺人队伍
        3.2.2 道具和服装制作人才
        3.2.3 动作编排和音乐剪辑人才
    第3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3.3.1 民间跳菜队的经济收益
        3.3.2 跳菜餐厅的经济收益
        3.3.3 专业艺术演员的经济收益
    第4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发展和创新
        3.4.1 跳菜表演种类的增多
        3.4.2 跳菜活动形式的创新
        3.4.3 文化传播方式的改进
第4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
    第1节 文化形态的解构与重构
        4.1.1 跳菜表演准备阶段的解构与重构
        4.1.2 跳菜表演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4.1.3 跳菜文化生态的解构与重构
    第2节 文化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1 祭祀礼仪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2 社交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3 文娱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第3节 传承群体的解构与重构
        4.3.1 性别鸿沟的解构与重构
        4.3.2 年龄限制的解构与重构
        4.3.3 地域和族别的解构与重构
    第4节 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1 家庭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2 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3 社会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第5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面临的问题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5.1.1 问卷简介
        5.1.2 数据分析
        5.1.3 调查结果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5.2.1 跳菜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
        5.2.2 跳菜产业化受时空和人际关系的限制
        5.2.3 跳菜产业化开发的界限难以确定
        5.2.4 跳菜产业化的人力资源匮乏
        5.2.5 跳菜产业链建设滞后
        5.2.6 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
第6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第1节 鼓励民间商演跳菜活动
        6.1.1 规范跳菜表演市场
        6.1.2 提高跳菜表演质量
        6.1.3 促进跳菜表演产业化运营
    第2节 加强政府推介跳菜活动
        6.2.1 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6.2.2 搭建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
        6.2.3 提升舞台跳菜的创新水平
    第3节 拓展外地跳菜表演市场
        6.3.1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3.2 有效联结区域特色产业
        6.3.3 精准定位文旅市场
第7章 结论
附录 A 问卷调查(消费者)
附录 B 问卷调查(从业者)
附录 C 部分访谈对象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历史脉络
    第一节 20 世纪30、40 年代西部初探与抗战视阈下的悲愤情结
    第二节 解放与建设:对少数民族的讴歌
    第三节 斗争与改造:“文革”时期的“红、光、亮”形象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多样化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第五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第六节 创作反思
第二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画家群
    第一节 以新疆维吾尔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内地访疆画家
        二、内地驻疆画家
        三、新疆本土画家
    第二节 以内蒙古蒙古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内地访蒙画家
        二、内蒙古本土画家
        三、草原“群体”画家
    第三节 以西部各藏区藏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早期访藏画家
        二、西藏外来画家
        三、西藏本土画家
第三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
    第一节 再现少数民族生活
        一、再现游牧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二、再现农耕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三、再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有的生活场景
    第二节 展现少数民族风情
        一、霓裳之美
        二、景观之美
        三、歌舞传情
    第三节 彰显少数民族精神情感
        一、虔诚的信仰
        二、顽强的生命精神
        三、母爱
        四、团结精神
第四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特征
    第一节 宗教性
        一、创作主体受到宗教影响
        二、表现对象的宗教性
        三、表现形式的宗教性
    第二节 民族性
        一、对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表现
        二、对民族手工业文化的表现
        三、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
        四、对民族饮食文化的表现
        五、对民族建筑文化的表现
        六、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表现
    第三节 抒情性
        一、抒情形象激发画家情感
        二、抒情表达方式
    第四节 多元性
        一、“壮美”与“优美”并存
        二、“写实的生机之美”与“夸张的变形之美”同在
        三、其他类型的美
结语
附录
    第一章 附图
    第二章 附图
    第三章 附图
    第四章 附图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基本观点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审美教育概述
    2.1 美与美育
        2.1.1 什么是美
        2.1.2 “美育”的含义
        2.1.3 审美与美育的关系
    2.2 审美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2.2.1 美育的本质
        2.2.2 美育的地位
        2.2.3 美育的功能
第3章 审美教育的历史发展
    3.1 美育的意识起源
        3.1.1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
        3.1.2 人类审美教育的起源
    3.2 美育思想在中西方的发展
        3.2.1 美育在中国的发展
        3.2.2 美育在西方的发展
    3.3 中西方审美教育的异同
        3.3.1 中西方审美教育的不同点
        3.3.2 中西方审美教育的共同点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审美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4.1 马克思主义审美观概述
        4.1.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灭私有制
        4.1.2 美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4.1.3 自由个性是运用美的规律实现自我
        4.1.4 重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4.1.5 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传统
    4.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概述
        4.2.1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4.2.2 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4.2.3 人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4.2.4 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4.2.5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4.3 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4.3.1 审美教育与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4.3.2 审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4.3.3 审美教育与人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4.3.4 审美教育与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4.3.5 审美教育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5章 形式审美教育
    5.1 形式审美概述
        5.1.1 “形式”、“形式美”与“形式审美”
        5.1.2 形式审美的特征
    5.2 形式审美的构成
        5.2.1 形式审美的构成因素
        5.2.2 形式审美的构成法则
    5.3 形式审美与大学美育
        5.3.1 强化大学教育活动效果
        5.3.2 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5.3.3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第6章 自然审美教育
    6.1 自然美的形成和特征
        6.1.1 自然美的形成
        6.1.2 自然美的特征
    6.2 自然美的主要形态
        6.2.1 自然景观之美
        6.2.2 人文景观之美
        6.2.3 人体自然之美
    6.3 自然审美与大学美育
        6.3.1 自然审美对大学美育的意义
        6.3.2 自然审美的美育途径
第7章 科技审美教育
    7.1 科技美概述
        7.1.1 科技美的产生
        7.1.2 科技美的基本特征
        7.1.3 科技美的主要功能
    7.2 科技美的内容
        7.2.1 科学美——真与美的结合
        7.2.2 技术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7.3 科技审美与大学美育
        7.3.1 科技审美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7.3.2 科技审美教育要求更新大学生美育内容
第8章 社会生活审美教育
    8.1 社会生活美概述
        8.1.1 社会生活美的本质
        8.1.2 社会生活美的形态
        8.1.3 社会生活美的特征
    8.2 社会生活美的内容
        8.2.1 人的身心美
        8.2.2 社会实践美
    8.3 社会生活审美与大学美育
        8.3.1 利用社会生活小事件进行大学生美育
        8.3.2 将社会生活美与艺术美结合起来
        8.3.3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认知和理解
第9章 艺术审美教育
    9.1 艺术审美概述
        9.1.1 艺术及艺术审美的内涵
        9.1.2 艺术审美的特征
        9.1.3 艺术审美的表现形式
    9.2 艺术审美的方式——艺术欣赏
        9.2.1 艺术欣赏具备的审美特征
        9.2.2 艺术欣赏的特点和方法
    9.3 艺术审美与大学美育
        9.3.1 寓教于乐
        9.3.2 启迪认知
        9.3.3 感化心灵
        9.3.4 调节补偿
第10章 新时期高校审美教育展望
    10.1 更新高校审美教育理念
        10.1.1 重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10.1.2 突出个性发展的理念
        10.1.3 深化着眼未来的观念
    10.2 突显高校审美教育的实践
        10.2.1 审美教育与审美教育实践
        10.2.2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10.3 优化高校审美教育途径
        10.3.1 审美教育实践的核心——课堂教育
        10.3.2 审美教育实践的个性化发展——课外美育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绿洲生态研究进展
        2.1.1 绿洲与绿洲生态系统
        2.1.2 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
        2.1.3 绿洲生态退化与绿洲生态安全
        2.1.4 绿洲生态治理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2.2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绿洲生态与空间生产关系
    2.4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社会空间
        3.1.2 生态空间
        3.1.3 生态空间生产
        3.1.4 空间消费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生产理论
        3.2.2 区域治理理论
        3.2.3 政府行为理论
        3.2.4 公共产品理论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额济纳旗概况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1 额济纳旗概况
        4.1.1 额济纳旗自然地理
        4.1.2 额济纳旗人文地理
    4.2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2.1 古居延绿洲沙漠化与消失
        4.2.2 额济纳绿洲形成与演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
    5.1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1.1 生态危机与生态权威的生成
        5.1.2 生态权威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2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1 黑河水量调度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2 水利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3 生态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3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3.1 生态危机与沙尘源地
        5.3.2 沙尘源地与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4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正效应
        5.4.1 生态效应
        5.4.2 社会效应
        5.4.3 经济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
    6.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额济纳旅游兴起
    6.2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1 旅游节事活动推动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2 旅游规划引领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3 旅游+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3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
        6.3.1 阿拉善盟对额济纳旅游发展构想
        6.3.2 额济纳政府旅游主题形象生产
        6.3.3 胡杨林景区旅游空间形象建构
    6.4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4.1 旅游兴起与空间消费
        6.4.2 空间消费与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5 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正效应
        6.5.1 空间效应
        6.5.2 经济效应
        6.5.3 社会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
    7.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动力机制
        7.1.1 中央政府
        7.1.2 地方政府
        7.1.3 黑河流域管理局
        7.1.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动力机制
        7.2.1 地方政府
        7.2.2 旅游企业
        7.2.3 影视媒体
        7.2.4 外来游客
        7.2.5 当地居民
        7.2.6 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3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特性
        7.3.1 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
        7.3.2 公共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与优化
    8.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
        8.1.1 生态移民问题
        8.1.2 生态旅游问题
        8.1.3 游牧文化问题
        8.1.4 分水方案问题
    8.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框架
        8.2.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原则
        8.2.2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模式
        8.2.3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路径
        8.2.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措施
        8.2.5 地方性知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讨论
    9.3 创新之处
    9.4 建议与展望
        9.4.1 研究建议
        9.4.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与农户生计访谈提纲
    附录2 额济纳旗旅游发展与生态治理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橡胶体胚无性系幼苗的营养特性与施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橡胶种植概况
        1.1.1 橡胶树简介
        1.1.2 橡胶种植现状
        1.1.3 橡胶树利用价值
    1.2 橡胶体胚无性系苗的特点
        1.2.1 无性系苗的由来
        1.2.2 无性系苗的生长优势
    1.3 林木营养与施肥研究进展
        1.3.1 林木主要营养元素研究
        1.3.2 林木N/P值研究
        1.3.3 林木养分效率研究
        1.3.4 林木施肥现状研究
    1.4 橡胶树营养与施肥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橡胶幼苗的营养特性
        2.1.2 橡胶幼苗的施肥效应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地点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3 样品处理及指标测定方法
        2.3.1 土壤取样方法
        2.3.2 植物取样方法
        2.3.3 生长指标测定
        2.3.4 生理指标测定
        2.3.5 样品养分测定
    2.4 实验涉及的计算公式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橡胶体胚无性系幼苗的营养特性
        3.1.1 不同营养器官中养分分布特征
        3.1.2 不同养分在各营养器官中累积特征
        3.1.3 不同营养器官N/P值特征
        3.1.4 幼树叶片营养周年动态变化
        3.1.5 幼树各器官的养分利用效率
        3.1.6 生产干物质所需NPK比
    3.2 橡胶体胚无性系幼苗的施肥效应特征
        3.2.1 幼苗生长差异
        (1) 株高变化
        (2) 地径月变化
        (3) 生物量变化
        3.2.2 幼苗生理差异
        3.2.3 幼苗养分吸收差异
        (1) 全氮含量
        (2) 全磷含量
        (3) 全钾含量
        3.2.4 幼树各器官中年养分累积量分布
        (1) 全氮累积量
        (2) 全磷累积量
        (3) 全钾累积量
        3.2.5 幼树各器官中NPK肥料利用率
4 讨论
    4.1 橡胶幼苗的营养特性
    4.2 橡胶幼苗的施肥效应
5 结论
    5.1 橡胶幼苗的营养特性
    5.2 橡胶幼苗的施肥效应
    5.3 论文创新点
    5.4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发表论文与毕业论文相关性
致谢

(8)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权力的界定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权力的操作性定义
    第二节 权力的三个关键要素
        一、权力资源
        二、权力意图
        三、权力指向
    第三节 权力运作状况的分析框架
        一、对权力资源的考察
        二、对权力意图的考察
        三、对权力指向的考察
        四、三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当前居委会面临的“两难困境”与权力困局
    第一节 “两难困境”的出现与表现
        一、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实践
        二、“两难困境”的表现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节 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及其负面影响
        一、当前居委会在权力资源方面所遭遇的主要问题
        二、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当前居委会两种权力指向状况之殊异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之客体的模糊与错位
        二、缺失的城市社区自主公共空间
        三、依旧倾向于行政管理逻辑的权力运作方式
    第四节 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之错位
        一、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错位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二、居委会权力意图错位问题的持续存在及强化
    本章结语
第三章 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
    第一节 居委会的三种法定权力
        一、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共同的资源基础与权力意图
        二、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各自的法定权力指向
    第二节 对居委会权力指向的扩展与优化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运作指向划定中的逻辑缺陷
        二、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指向之有效性
    第三节 以居民共同意志为基础的集体理性之达成
        一、居民的共同意志的充分聚集
        二、多方权力的合作共赢
    第四节 更全面且更健康的居委会权力资源基础
        一、重获正当性资源的关键要素:居民参与的效能感
        二、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之于居民参与效能感的积极意义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可行性
    第一节 权力资源基础维度的可行性
        一、来自政府与历史的丰富资源
        二、社会内部公益力量的存在与被挖掘的可能性
    第二节 权力主体意图维度的可行性
        一、“政府代理人”与“居民带头人”之间的关系
        二、政府促成居委会“居民的带头人”得以恢复的意图和努力
    第三节 权力运作指向维度的可行性
        一、当前城市基层的居民非制度化参与及其成因
        二、扩展与升级居委会制度化参与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制度化参与”的另一种解读:可行的“利益的组织化”方式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居委会权力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与居委会参与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一、城市社区中基层社会协商与基层政府协商之发展概况
        二、典型个案:麦子店街道的“问政”实践之概况
        三、麦子店“问政”实践之于居委会参与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第二节 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一、已有的社区协调议事机构机制及其效果评析
        二、典型案例:深圳市南山区的居委会“枢纽化”改革实践之概况
        三、南山区的改革实践之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第三节 居委会权力的整体实现路径设计
        一、居委会权力运作的资源获取与保障机制
        二、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意图实现与保障机制
        三、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指向构建与保障机制
    本章结语
结语与展望
附录一 已有社区治理相关地方改革资料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9)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和案例借鉴
    2.1 健康旅游产业概念及特征
        2.1.1 健康旅游产业的基本概念
        2.1.2 健康旅游产业的主要特征
    2.2 产业发展理论及PEEST分析模型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PEEST分析法
    2.3 国内外案例借鉴
        2.3.1 康复疗养旅游案例——泰国、捷克卡罗维瓦里
        2.3.2 医疗旅游案例——日本大阪临空城、日本静冈、三亚
        2.3.3 专项健康旅游案例——台湾桃园、无锡
3 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3.1 昆明市健康旅游现状及旅游资源分析
        3.1.1 昆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3.1.2 昆明市旅游业市场分析
        3.1.3 昆明市健康旅游业发展现状
        3.1.4 昆明市健康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3.2 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2.5 生态环境
    3.3 昆明市发展健康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3.3.4 威胁
4 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设计
    4.1 “3H”战略思路
        4.1.1 “3H”战略基本理念
        4.1.2 “3H”战略发展思路
    4.2 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4.2.1 总体定位
        4.2.2 形象定位
        4.2.3 市场定位
    4.3 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4.3.1 总体目标
        4.3.2 阶段性目标
    4.4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4.4.1 健康旅游产业布局
        4.4.2 区域发展重点
        4.4.3 健康旅游走廊
    4.5 发展业态设计
        4.5.1 重点发展业态
        4.5.2 健康旅游产品设计
5 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及实施保障
    5.1 战略选择
        5.1.1 多元化发展战略
        5.1.2 服务品质提升战略
        5.1.3 多维营销战略
    5.2 战略实施保障
        5.2.1 顶层设计保障
        5.2.2 政策保障
        5.2.3 人才保障
        5.2.4 资金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战略设计助推健康旅游发展
        6.1.2 选择合适路径推进战略实施
    6.2 展望
        6.2.1 业态创新还需探索
        6.2.2 战略设计有待细化
参考文献
致谢

(10)体验经济视角下玉溪市休闲农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情况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体验经济与休闲农庄的基础研究
    2.1 体验经济及其他相关理论
        2.1.1 体验经济理论
        2.1.2 农业多功能理论
        2.1.3 绿色产业理论
        2.1.4 游憩机会理论
        2.1.5 旅游心理学理论
    2.2 休闲农庄的基础认知
        2.2.1 概念
        2.2.2 休闲农庄的类型
        2.2.3 休闲农庄的特征与功能
        2.2.4 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
    2.3 体验经济与休闲农庄的关联性
        2.3.1 体验经济要素与休闲农庄规划要素的对等性
        2.3.2 体验经济类型与休闲农庄游客体验动机的趋同性
    2.4 基于“差异化”体验需求的休闲农庄主要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溪市休闲农庄现状解读
    3.1 玉溪市休闲农庄发展的有利条件
        3.1.1 区位良好
        3.1.2 资源丰富
        3.1.3 经济发展可观
        3.1.4 旅游发展基础优良
        3.1.5 政策机遇
    3.2 玉溪市休闲农庄建设的总体情况
        3.2.1 玉溪市休闲农庄发展概况
        3.2.2 玉溪市休闲农庄的空间分布
    3.3 玉溪市休闲农庄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基础性问题突出
        3.3.2 特色性体验匮乏
    3.4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玉溪休闲农庄分类
    3.5 小结
第四章 玉溪市休闲农庄典型实例规划研究
    4.1 明乐休闲农庄——追求消遣娱乐的体验类型
        4.1.1 农庄发展现状分析
        4.1.2 台湾梅子梦工厂——趣味娱乐的体验借鉴
        4.1.3 规划设计目标
        4.1.4 规划设计对策
    4.2 褚橙庄园——追求学习教育的体验类型
        4.2.1 农庄发展现状分析
        4.2.2 英国EDEN伊甸园——科技教育的体验借鉴
        4.2.3 规划设计目标
        4.2.4 规划设计的对策
    4.3 峨山高香茶庄——追求遁世休养的体验类型
        4.3.1 农庄发展现状分析
        4.3.2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农文共融的度假体验借鉴
        4.3.3 规划设计目标
        4.3.4 规划设计对策
    4.4 东风韵现代农庄——追求个性情感的体验类型
        4.4.1 个性情感体验的解读
        4.4.2 农庄发展现状分析
        4.4.3 规划设计目标
        4.4.4 规划设计对策
第五章 玉溪市休闲农庄总体发展对策
    5.1 基于“多维度”体验制造的休闲农庄基本规划步骤
        5.1.1 把握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
        5.1.2 确定农庄的体验主题
        5.1.3 合理安排功能布局
        5.1.4 体验项目设计
        5.1.5 体验空间的营造
    5.2 玉溪市休闲农庄规划策略
        5.2.1 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5.2.2 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5.2.3 玉溪市休闲农庄的规划布局
        5.2.4 玉溪市休闲农庄体验主题类型的选择
        5.2.5 玉溪市休闲农庄体验产品的设计
        5.2.6 体验营销的策略
        5.2.7 玉溪市休闲农庄发展路径探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
    6.4 思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从事的研究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调研问卷
附录D:访谈选载
附录E:玉溪市现代农业庄园发展规划(2013-2025)

四、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容王国(论文参考文献)

  • [1]规训权力视域下的女性身体之美 ——以青年女性为例[D]. 侯奕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D]. 火彦昌. 大理大学, 2020(05)
  • [3]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D]. 梁宏.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D]. 冯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5]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容王国[J]. 小雨. 医学美学美容, 2002(01)
  • [6]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D].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7]橡胶体胚无性系幼苗的营养特性与施肥研究[D]. 蔡隽. 海南大学, 2019(06)
  • [8]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D]. 高乐.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9]昆明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田婧. 云南大学, 2018(01)
  • [10]体验经济视角下玉溪市休闲农庄规划研究[D]. 王丽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杨丽萍和她的绿色美丽王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