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辉煌的西夏冶金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俞莹[1](2021)在《西夏金银器装饰纹样研究与创新应用》文中提出
蒋雅馨[2](2021)在《宋夏时期铜镜纹饰研究与创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
陈亮[3](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孙晓倩[4](2018)在《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初官式建筑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建筑石作用料巨大、风格洗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端于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随着都城(南京、凤阳、北京)及政权更迭,传播广泛并留有大量遗存。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需求除了环境等客观因素使然,更是传统材料观的转变,营造成就则对应于建筑文化的滋养、石作技艺的成熟、社会科技的进步等诸多因素。本论文以洪武、永乐两朝官式建筑石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测绘调研,通过一手资料与文献考证的结合,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空间维度上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首次系统研究了明初皇家都城及敕建于都城之外的官式建筑石作遗存,对明初石作遗存进行了实地调研测绘,厘清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脉络,总结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及地域间联系;其二,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广阔的江南背景之下,讨论其发展与特征形成的地域原因。(2)时间维度上,聚焦洪武永乐两朝六十年时间内石作变化的同时,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长的时间线中,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起源于南京,无论是工匠体系或是实物呈现对江南工艺有诸多延续,江南也是《营造法式》的重要传播区域,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进行对照,通过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与宋《营造法式》的考证比对,实证客观地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营造法式》继承与发展的程度。(3)对石作加工工艺全过程做法的研究。既有研究主要针对石作本身所呈现的结果,对包括采石在内的石作流程欠缺关注。论文力求更为科学的从石料种类、石材开采等方面对多种石材来源、材料尺度、软硬质影响下的石作加工、表现、样式等进行全面展开。(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石作发展背后的社会因素是引导本文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同时也是重要研究内容。论文对明初和石作相关的历史事件、工官制度、人员调动等线索充分爬梳,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鲜活地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试图最大化地发掘历史的真实性,探讨石作现象背后的动因。(5)论文运用大量图表统计等方式,在一手测绘数据和文献梳理基础上,对石作本体及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以量化统计得出质的总结,避免先验性地引入过多主观推断。论文结构分为上、下两篇。明初因地理和历史背景差异,石作就地取材的特点,各地区规格和纹样不尽相同,地域特征明显。凤阳明中都石作与其他地区繁简程度相异,“朴素坚壮”并非贯穿明初的雕饰法则;迁都后北京与南京的官式建筑石作制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青海、武当地区石作既兼有南北方都城石作特征,也有地方探索。上篇四章侧重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本体的研究,按石作遗存所分布的三都(凤阳、南京、北京)及三都之外(泗州、青海、武当)区域分别展开,对不同地区重要官式建筑石作进行勘测、梳理及考证,具体分析明初官式建筑的石作特征与发展脉络。下篇对相关重要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包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形成的动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的关系;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达到的技术水平与高度;分析与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在古代及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伏奕冰[5](2016)在《敦煌壁画兵器研究 ——以攻击类兵器为主》文中研究说明在敦煌壁画中,有一定数量的兵器图像。就攻击类兵器而言,主要为矛(矟、枪)、刀、剑与弓箭。还有少量的戟、斧、杵、锤、钩等。就出现的场景而言,这些兵器主要绘制在北朝的佛教故事画与唐代以来的经变画中。矛是古代战场中使用最为普遍,经历时间最长的长柄格斗兵器。矛在敦煌壁画中集中反映在莫高窟西魏第285窟与北周第296窟五百强盗成佛图中,侧面印证了它是当时战争骑兵的主要兵器。此外,莫高窟唐代第332窟、第217窟、以及第156窟等洞窟中的相关壁画中都有矛的图像。刀与剑是古代最为常见的短柄格斗兵器。在中国古代,作为作战兵器,剑的使用是早于刀的。到汉代,由于刀具备厚脊薄刃、适于劈砍,且不易折断的优点,逐渐取代剑在战场上的地位。莫高窟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图中,强盗使用的就是西汉以来的环柄刀。剑作为身份的象征继续传承下来。在敦煌壁画中,尤其是唐代以来的经变画说法图场面中,天王所持的兵器就以剑居多。戟是我国古代极具民族特色的长柄格斗兵器,它是我们的先贤创造性地将矛与戈的联装,使其兼具回拉与直刺的功能。戟在先秦时期,广泛运用于实战,魏晋时期更是达到高峰,甚至得到了“五兵之雄”的美誉。而戟从北朝开始全面走向衰落,退出实战领域,这一时期正是莫高窟开始营建的早期阶段,所以我们看到戟在敦煌壁画中集中反映在毗沙门天王图像中,为天王所持长柄兵器,这反映了戟对人们影响之深以及当时佛教的进一步汉化。弓箭堪称冷兵器之王,它以特有的远射能力而纵横古代战场。在敦煌壁画中,弓箭也是绘制最为多的兵器,它的出现场景主要为射猎、射靶与作战场面。射猎场景的出现以本生故事画最为集中,射靶场景的出现以佛传故事画为主,而作战场面多绘制在法华经变中的“安乐行品”中。其他一些数量少的兵器诸如斧、杵、锤等则以中晚唐以来的洞窟居多。通过对上述敦煌壁画兵器图像的爬梳与整理研究。我们初步得到三点启示:第一,敦煌壁画兵器在中国兵器史上非常重要,地位很高,在某些领域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第二,进一步加强对兵器本身的认识。第三,通过壁画中的兵器,尤其是作战图像,对北朝隋唐时期战争有了再认识。
徐永盛,冯旭文,何成裕,徐万里[6](2015)在《四集电视纪录片 玉帛之路》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集玉出昆冈有人说,中国的地形,是由青藏高原和蒙新、黄土、云贵高原,以及东部平原构成的一把巨大躺椅,背对欧亚大陆腹地,面朝辽阔的太平洋。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的陇原甘肃,就在这张偌大的躺椅上,在这个巨大的地理单元里,进行着漫长的行走和漫长的发展。
李晓瑜[7](2013)在《新疆民族装饰艺术审美心理追溯 ——以“金妆文化”及其形式表现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新疆民族装饰艺术中的“金妆文化”现象为思考角度,梳理并试图探讨了形成其民族装饰艺术审美心理所产生的历史及社会文化成因,全文也一直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展开,即形成新疆的民族装饰艺术中的“金妆文化”为何在新疆存在,为何呈现出金装的视觉文化特征。本文从现象的思考入手,第一章梳理了黄金作为自然物质本身到成为承载人类文化载体的过程,黄金被东西方各民族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样貌。第二章从新疆的民族装饰艺术中的“金妆文化”表现形式进行视觉上的分析,讨论了黄金对于新疆民族而言,被赋予了怎样的民族文化信息。第三章从早于中原地区的用金和饰金审美传统的新疆的主要金工艺现象进一步讨论了新疆“金妆文化”存在的悠久历史传统,第四章及第五章从民族审美心理学理论分析的方法入手,从形成民族审美心理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原始文化的最初民族集体无意识开始,对形成新疆“金妆文化”的“原始密码”进行了线索梳理,然而,形成其民族审美心理最终积淀的还是社会文化系统,新疆的历史文化所具有的诸多特性也最终将用金的审美意识稳固下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审美观念中。结语对新疆的用金传统对中原用金及其工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进一步说明了新疆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中介作用。
李春波[8](2013)在《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传统设计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以史料学的视角解决设计艺术的相关问题,在国内已初现端倪。目前所见辽、金、西夏金属制品以服饰、日用具、兵器、马具、农具等实物形式诠释着辽、金、西夏游牧政权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金属制品不仅在两宋、辽、金、西夏的文献典籍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考古出土的实物和图像等资料中亦有反映。通过对这三类方面史料的发掘与整理,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辽、金、西夏金属制品就质地来说可以分为黄金、白银、黄铜、铁四大类,制品用途广泛、形制多样、工艺精湛、装饰呈多民族化。这一现象与辽、金、西夏建国后改变了以往游牧的生活方式有关。展开对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的研究主要以多重考据、图像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扩展和深化辽、金、西夏设计史的研究。对金属制品设计史料以相对具体、个别的存在形态进行研究,不仅对全面了解辽、金、西夏政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对发展金属器物设计发展历史,乃至金属加工科技史不无裨益!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的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在金属器物学中不仅具有互证、纠谬、相乖诠释的作用,而且可弥补金属器物学研究中的如器物年代划分等的薄弱环节;二是辽、金、西夏金属制品反映着社会的等级制度与文化融合;三是丰富和推进了我国古代设计艺术史的研究。从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不难发现,史实的丰富性与准确性是相对的,但相对中存在永恒。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的研究仍将继续,以凸显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特色,进而更好地完善与丰富中国古代设计发展史!
谷莉[9](2011)在《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文中提出宋辽夏金时期堪称新形势下的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较大深度和广度的多民族文化艺术大融合时期。契丹、党项、女真所代表的辽夏金是与宋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长期抗衡、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民族大融合的旋涡中,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激荡的声浪中,艺术不断交融与创新,孕育并铸就了中国装饰纹样艺术的又一次辉煌。宋代装饰纹样是时代的主流。由于工艺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工艺美术品的繁盛发展,有益于装饰纹样的发展,使装饰纹样的应用面和题材比以往更宽广,传承并超越了唐代装饰纹样。宋代是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整个社会文化程度得到提高,市民的审美欣赏能力普遍较高。装饰纹样一方面体现了文人士大夫所主导的文人审美情趣,突出儒雅性,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普通的市民阶层生活审美的需要,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情趣和社会风俗,表现世俗性。纹样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形成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艺术面貌。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深度融合是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形成基础。辽、夏、金民族作为游牧民族,在装饰纹样上体现了北方民族雄迈豪爽的精神风貌和淳朴的审美观点。辽、夏、金装饰纹样与宋的装饰纹样并存发展,其装饰纹样艺术都经历了模仿汉族文化,把汉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逐渐有机融合,加上外来文化的遗韵,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的过程。辽、西夏、金装饰纹样与主流汉族装饰纹样在交流互补中竞相发展,构成了统一的中国装饰纹样的多维有机整体,其特有的民族纹样特征丰富了主流纹样的内在气质,促进了民族纹样艺术的双向交流与融合,在装饰纹样领域得到了共同繁荣迅速发展。宋、辽、夏、金在装饰艺术上都出现了新的纹样,一直到元朝统一中国,最终游牧农业合二为一,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装饰纹样面貌。一直以来,辽、西夏、金时期的装饰纹样在中国纹样史上就如沧海一粟,不为重视。尽管分别建立这三个朝代的契丹、党项族、女真族在历经民族文化的融合,接纳和吸收中原文化之后生成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装饰纹样却也因不被视为正统而被淹没。本文尝试重现这一段在中国纹样史上相当重要,却为我们长期所忽略的篇章。总的来说,宋辽夏金时期是我国装饰纹样发展的集大成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元明清装饰纹样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在装饰纹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宋辽夏金时期我国装饰纹样的整体发展趋势由古典趋向于世俗,从宫廷拓展到市场,从而奠定了中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拓万亮[10](2011)在《西夏特色兵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西夏文、汉文文献为主,结合考古文物资料及当前研究状况,拟对西夏兵器的种类、制作的材料、规格、方法以及兵器的校验等问题做尽可能全面的分析探讨,以期对西夏兵器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可以对西夏特有兵器以下几点认识:第一,西夏的兵器以冷兵器为主,火器还很少使用,而同时代的宋朝却开始比较普遍地使用火器。有些兵器如火蒺藜等,西夏是从宋朝借鉴并发展来的。有些兵器如夏国剑等,是西夏党项民族自己制造的,富有民族特色。与同时代的并立政权相比,西夏特有兵器如神臂弓、夏人剑、旋风炮、瘊子甲等,在当时却居于领先地位。夏人制造的神臂弓传人宋朝,又传人元、明两朝,在战场上广为使用,在中国兵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第二,西夏的兵器制作由铁工院、木工院等政府部门负责,各类兵器有专门的工匠负责制造。同时,西夏存在私人制造及买卖兵器的现象,国家对这一现象是认可的,但对私营兵器实行严密的监控。军器的配备具有十分明显的等级性。第三、西夏武术特有兵器的发展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与其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众多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才产生了西夏兵器的辉煌。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人文地理因素是一个基础条件。商业贸易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成为西夏兵器发展的最大驱动力。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社会的推动力量,在西夏统治区域特有兵器才得以蓬勃发展。第四、西夏特色兵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趋精的过程,最终在中国兵器史上亦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西夏特色兵器提高了西夏军队的战斗力,在西夏对外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也传入了中原地区,对中原王朝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兵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同时,由于各国兵器的互相借鉴与交流,也加强了西夏与中原王朝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当时各民族间互通有无以及相互融合,为促进祖国西北地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此,笔者得出结论西夏的特色兵器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以弩、炮等远射武器的发展尤为突出。不但在以前基础上进行许多改良,而且发明了许多威力巨大的新兵器。就整体而言,西夏特色兵器较之宋、辽、金的武术兵器先进。
二、辉煌的西夏冶金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辉煌的西夏冶金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3)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选题意义 |
0.3 以往研究的综述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论文框架 |
上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
第一章 明中都官式建筑石作 |
1.1 倾举国之力兴建的明中都宫殿 |
1.1.1 明中都的营建概况 |
1.1.2 午门 |
1.1.3 金水桥 |
1.1.4 横街 |
1.1.5 散落的石构件 |
1.1.6 其他 |
1.2 继承古制的陵寝制度:明皇陵 |
1.2.1 明皇陵的平面形制 |
1.2.2 神道 |
1.2.3 皇陵碑 |
1.2.4 享殿遗址 |
1.3 明初中都石作及其遗存 |
1.4 明中都的石作特点 |
第二章 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
2.1 唯一建造在长江以南的统一国家的宫殿 |
2.1.1 明宫殿的营建概况 |
2.1.2 宫城门址 |
2.1.3 金水桥 |
2.1.4 御路 |
2.1.5 横街 |
2.1.6 其他 |
2.2 开明代山陵之创举:明孝陵 |
2.2.1 享殿台基 |
2.2.2 神道 |
2.2.3 方城明楼 |
2.2.4 神功圣德碑 |
2.3 最大规模的移石工程:阳山碑材 |
2.3.1 阳山碑材的壮举 |
2.3.2 由遗址看明初碑碣的开采过程 |
2.4 完整的用石系统——大报恩寺 |
2.4.1 历史沿革 |
2.4.2 永乐、宣德二碑及碑亭石作遗址 |
2.4.3 御路 |
2.4.4 水工系统 |
2.5 明初的其他皇家建筑石作 |
2.5.1 明城墙 |
2.5.2 明功臣墓 |
2.5.3 灵谷寺 |
2.6 明初南京皇家建筑石作遗存 |
2.7 明初南京的石作特点 |
第三章 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
3.1 明初北京官式建筑石作营建概述 |
3.2 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的明初北京宫殿 |
3.2.1 明初北京宫殿营建 |
3.2.2 早期石作遗存 |
3.3 明十三陵陵寝制度的典范:明长陵 |
3.3.1 祾恩殿台基 |
3.3.2 祾恩门台基 |
3.3.3 方城明楼 |
3.3.4 御路 |
3.3.5 十三陵中其他部分石作 |
3.4 明初北京的石作特点 |
第四章 三都之外的明初重要官式建筑石作 |
4.1 泗州明祖陵 |
4.1.1 明祖陵的平面形制 |
4.1.2 皇城遗址 |
4.1.3 神道 |
4.2 青海乐都瞿昙寺 |
4.2.1 营建背景 |
4.2.2 瞿昙寺石作呈现的明早期南北两京石作特征 |
4.3 明初武当山宫观建筑 |
4.3.1 石材在山体建筑中组织排水的应用 |
4.3.2 从石作角度剖析金殿的重要地位 |
4.3.3 仿木构的石建造 |
4.3.4 武当山石作中的其他早期元素 |
4.4 明初敕建建筑的石作特点 |
上篇结语 |
1.明初官式建筑营建的时间脉络 |
2.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的分布 |
3.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 |
4.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下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原因及意义 |
第五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溯源 |
5.1 南方石作传统地域性的接续 |
5.1.1 地理环境 |
5.1.2 六朝以来南京砖石建造传统 |
5.1.3 南方地区领先的石作技术 |
5.2 明初的开国契机 |
5.2.1 宏观的规划思想 |
5.2.2 木构建筑体系下的用石巨大 |
5.2.3 强权统治下的劳役 |
5.2.4 冶铁业的发展 |
5.3 元代建筑的影响 |
5.3.1 砖石材料观念的解放——石材在宗教建筑中的普及运用 |
5.3.2 以曲阳石匠为代表的元代官式建筑石作 |
5.3.3 元代石作的传承与过渡 |
第六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宋《营造法式》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6.1 宋《营造法式》中的石作相关制度及理论 |
6.1.1 壕寨制度 |
6.1.2 石作制度 |
6.1.3 雕镌技法 |
6.1.4 功限及料例 |
6.2 明初官式石作的继承与发展 |
6.2.1 定盘断水平之法 |
6.2.2 筑基 |
6.2.3 柱础 |
6.2.4 角石、角柱 |
6.2.5 殿阶基 |
6.2.6 压阑石(地面石) |
6.2.7 钩阑、殿阶螭首 |
6.2.8 踏道(象眼) |
6.2.9 坛 |
6.2.10 卷輂水窗 |
6.2.11 井口石(井盖子) |
6.2.12 幡竿颊 |
6.2.13 赑屃鳌坐碑 |
6.2.14 其他《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提及的石作 |
6.2.15 《营造法式》中未涉及的石作 |
6.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雕镌特征 |
6.3.1 雕镌技法 |
6.3.2 纹样 |
6.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评价 |
第七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技术与水平 |
7.1 用石情况 |
7.1.1 石材种类 |
7.1.2 石材产地 |
7.2 加工技术 |
7.2.1 开采 |
7.2.2 运输 |
7.2.3 打磨 |
7.2.4 提升 |
7.3 连接方式与砌筑构造 |
7.3.1 拱券 |
7.3.2 灰浆 |
7.3.3 咬合(榫卯) |
7.4 明代石作功限 |
7.4.1 石料折方 |
7.4.2 开石工价 |
7.4.3 运石脚价 |
7.5 与前代石作技术和加工水平的对比 |
7.5.1 前代石作技术概述 |
7.5.2 明初石作技术特点 |
第八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时代意义 |
8.1 (砖)石建筑在明代的空前繁荣 |
8.1.1 明代地面砖石作的盛行 |
8.1.2 砖石材料性能的共性与互补 |
8.1.3 洪武年间拱券券形的转变 |
8.1.4 砖石技术的共同发展 |
8.2 工匠体系对于传播皇家建筑特征的意义 |
8.2.1 明初工部管理机制 |
8.2.2 南方哲匠的入仕 |
8.2.3 工匠体系对形成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的作用 |
8.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遗产价值 |
8.3.1 世界遗产的评价标准 |
8.3.2 世遗中和石作相关的遗产特征 |
8.3.3 中国世遗中的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产价值 |
8.3.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保护现状 |
下篇结语 |
结语 |
1.结论 |
2.本文可能深入开展的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1.明孝陵享殿复原数据及依据 |
附录2.始建于明代早期的北京官式建筑遗存 |
附录3.明初四座陵寝石像生序列、种类及数量 |
附录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纹样、运用部位及雕镌技法统计 |
附录5.明早期哲匠名录 |
附录6.与石作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1978-2017)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敦煌壁画兵器研究 ——以攻击类兵器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敦煌壁画中兵器图像述略 |
第一节 敦煌壁画兵器图像概览 |
第二节 敦煌壁画兵器图像分类表 |
第二章 敦煌壁画中格斗兵器矛(矟、槊、枪) |
第一节 矛(矟)之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敦煌壁画中的矛的图像及出现场景 |
小结 |
第三章 敦煌壁画中的格斗兵器刀、剑 |
第一节 敦煌壁画中的刀 |
一、刀的源流与发展 |
二、敦煌壁画中的刀 |
第二节 敦煌壁画中的剑 |
一、剑的发展演变 |
二、敦煌壁画中的剑 |
小结 |
第四章 敦煌壁画中的格斗兵器戟、斧、杵、锤、钩、叉 |
第一节 敦煌壁画中的戟 |
一、戟的发展演变 |
二、敦煌壁画中的戟 |
第二节 敦煌壁画中的斧、杵、钩、锤、叉 |
一、斧、杵、钩、锤、叉的发展演变 |
二、敦煌壁画中的斧、杵、钩、锤、叉 |
小结 |
第五章 敦煌壁画中的远射兵器——弓箭 |
第一节 弓箭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敦煌壁画中的弓箭 |
一、射猎图像 |
二、射靶图像 |
三、作战图像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疆民族装饰艺术审美心理追溯 ——以“金妆文化”及其形式表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缘起 |
1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金饰文化 |
2 新疆古代的金饰文化及其本选题的提出 |
3 涉及本选题的几个问题及选题研究成果综述 |
4 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 黄金的文化概述 |
1.1 人类所认识的黄金 |
1.1.1 作为物质存在的黄金 |
1.1.2 人类最早对黄金的认识和使用 |
1.2 作为神圣宗教文化存在的黄金工艺美术 |
1.2.1 以光为美的原始思维 |
1.2.2 以神圣宗教存在的黄金工艺美术 |
1.3 金器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
2 新疆民族装饰艺术中的“金妆文化”形式表现 |
2.1 视觉呈现效果 |
2.1.1 鲜艳明亮的纯色系 |
2.1.2 炫目闪耀的金色 |
2.2 闪光材质的喜好 |
2.2.1 黄金首饰的情结 |
2.2.2 金光熠熠的日用铜器 |
2.3 饰金的审美习俗 |
2.3.1 服饰的饰金 |
2.3.2 生活用品的饰金 |
3 新疆古代的用金工艺 |
3.1 织物的用金工艺 |
3.1.1 新疆古代的织物织金工艺 |
3.1.2 新疆古代的织物印金工艺 |
3.2 金器细金工艺 |
3.2.1 新疆古代的镶嵌、掐丝金珠工艺 |
3.2.2 新疆古代的其他细金工艺 |
4 “金妆文化”审美心理的发生 |
4.1 “干燥”的视觉审美心理 |
4.1.1 地理生态环境 |
4.1.2 自然气候下的地域视觉呈现 |
4.2 “厚土藏金”的用金审美经验 |
4.2.1 产金盛地 |
4.2.2 用金经验 |
4.3 “金色之光”的宗教神圣审美心理 |
4.3.1 原始自然宗教中对太阳的崇拜 |
4.3.2 原始岩画中的太阳崇拜 |
5 “金妆文化”审美心理的文化形成 |
5.1 早期的草原游牧黄金崇拜 |
5.1.1 早期草原文化的尚金传统 |
5.1.2 新疆古代的“黄金”塞人 |
5.2 东西方商业贸易往来的文化汇聚 |
5.2.1 商业文化与黄金 |
5.2.2 中亚、西亚的金属手工艺影响 |
5.3 “英雄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性格 |
5.3.1 英雄神话和英雄史诗的传统 |
5.3.2 英雄文化的力量之“金” |
结语 |
1 作为历史文化的必然而存在于新疆民族的装饰艺术“金妆文化”审美心理 |
2 新疆民族的用金传统及其金工艺对中原的影响 |
插图出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辽金西夏金属制品与设计史料析义 |
2.1 “金属制品”概念的界定 |
2.1.1 “金属制品”的定义 |
2.1.2 “金属制品”的来源 |
2.2 辽金西夏金属制品的制作 |
2.3 设计史料析义 |
2.3.1 设计史料概念界说 |
2.3.2 设计史料的类型 |
第三章 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的发掘与整理 |
3.1 文献所见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 |
3.2 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实物史料 |
3.3 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图像史料 |
3.3.1 墓室、寺院与石窟壁画 |
3.3.2 画像砖、画像石 |
3.3.3 卷轴画及唐卡、木板画 |
3.4 辽金西夏金属制品分类 |
3.4.1 黄金制品 |
3.4.2 白银制品 |
3.4.3 铜制品 |
3.4.4 铁制品 |
第四章 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的辨析 |
4.1 文献与实物互证举隅 |
4.2 文献纠谬 |
4.3 文献与实物相乖诠释 |
第五章 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价值发微 |
5.1 弥补古代金属器物学的研究与年代划分 |
5.1.1 弥补金属器物学研究的薄弱 |
5.1.2 反映金属器物的划分方法 |
5.2 拓展和深化辽金西夏史的研究 |
5.3 丰富和推进中国古代设计史的研究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对象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辽夏金时期装饰纹样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传承 |
一、宋辽夏金以前装饰纹样的发展轨迹 |
二、继承发展的宋辽夏金装饰纹样 |
第二节 宋辽夏金时期装饰纹样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政权的并立和对峙 |
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
第三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技艺的发展 |
一、宋辽夏金手工业的发展 |
二、工艺美术品装饰技术的提高 |
第二章 多姿多彩的宋辽夏金装饰纹样 |
第一节 几何纹样 |
一、回纹 |
二、八达晕 |
三、卍字纹 |
四、方胜纹 |
五、球路纹 |
第二节 植物纹样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菊花纹 |
四、叶纹 |
五、瓜果纹 |
第三节 动物纹样 |
一、龙纹 |
二、凤纹 |
三、虎纹 |
四、狮纹 |
五、摩羯纹 |
第四节 人物纹样 |
一、佛教人物纹样 |
二、人物故事纹样 |
三、乐、舞、杂剧纹样 |
四、婴戏纹 |
第五节 其它纹样 |
一、水纹 |
二、抽象纹样 |
三、舟船纹 |
第三章 宋代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变迁 |
第二节 影响宋代装饰纹样的人文因素 |
一、宋代政治经济制度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二、宋代思想文化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宋代文学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四、宋代书画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装饰纹样的普及 |
一、城市经济繁荣发展为装饰纹样普及创造了物质条件 |
二、世俗文化兴起为装饰纹样普及打下了人文基础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装饰纹样的普及作好了技术准备 |
第四节 雅与俗共赏的装饰纹样艺术风格 |
一、装饰纹样中的雅 |
二、装饰纹样中的俗 |
三、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特色 |
第五节 疏与满并存的装饰纹样构图 |
第六节 范式与自由化的装饰纹样艺术手法 |
一、宋代装饰纹样的范式 |
二、宋代纹样自由化的装饰手法 |
第七节 装饰纹样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以瓷器纹样为例 |
一、对漆器艺术的借鉴 |
二、对金属器艺术的借鉴 |
三、对剪纸艺术的借鉴 |
四、对建筑艺术的借鉴 |
五、对绘画艺术的借鉴 |
六、对雕塑艺术的借鉴 |
七、对染织艺术的借鉴 |
第四章 辽夏金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独树一帜的辽代装饰纹样 |
一、走进自然——游牧生活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唐风宋韵——中原汉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佛道之光——佛道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四、兼容并蓄——外来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二节 佛光辉映的西夏装饰纹样 |
一、走进佛国——多元佛教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承袭唐宋——中原汉文化对西夏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博采众长——外来文化对西夏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豪放质朴的金代装饰纹样 |
一、走进中原——辽宋文化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面向世俗——佛道文化对金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多元交融——外来文化对金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五章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地位 |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装饰纹样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
二、由古典趋向于世俗、从宫廷拓展到市场——奠定了中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
第二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对后世的影响 |
一、对元、明、清装饰纹样的影响 |
二、对近现代中国民间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宋代装饰纹样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
结论 |
一、宋代装饰纹样作为主流的发展 |
二、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并存发展 |
三、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互动和交融丰富了中华装饰纹样 |
四、奠定了中华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
征引文献 |
一、史料古籍 |
二、论述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图像书籍 |
附录 |
表 1 宋辽西夏金政权的建立 |
表 2 宋辽西夏金政权的主要战争与和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论着 |
后记 |
(10)西夏特色兵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以下将从西夏学研究与西夏武术兵器相关的内容做一综述 |
1.2.2 从武术史发展的角度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西夏军事、西夏特色兵器 |
1.3.2 研究方法 |
1.3.2.1.文献资料法 |
1.3.2.2 逻辑推理法 |
1.3.2.3 田野调查法 |
2.西夏特色兵器 |
2.1 引言 |
2.2 西夏特色兵器 |
2.2.1 西夏剑 |
2.2.2 神臂弓 |
2.2.3 木羽箭 |
2.2.4 旋风炮 |
2.2.5 西夏火铳和瓷蒺藜 |
2.2.6 西夏马鞍、盔甲 |
3.西夏特有兵器管理 |
3.1 兵器配备 |
3.2 校检制度 |
4.西夏武术特有兵器的产生背景 |
4.1 军事背景 |
4.1.1 西夏的军事需要是武术兵器发展的驱动力 |
4.1.2 军事政策措施是兵器发展的制度保障 |
4.2 社会背景 |
4.2.1 人文地理因素 |
4.2.1.1 人口增长有利于武术人口的形成 |
4.2.1.2 交通促进了武术兵器的发展 |
4.2.2 尚武精神——底蕴深厚的社会文化 |
4.3 经济背景 |
4.3.1 西夏经济的发展模式 |
4.3.2 西夏的手工业生产 |
4.3.3 宋夏贸易 |
5.西夏特色兵器重要地位与作用 |
5.1 西夏特色兵器重要地位 |
5.2 西夏特色兵器的作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1 |
附2 |
四、辉煌的西夏冶金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夏金银器装饰纹样研究与创新应用[D]. 俞莹. 宁夏大学, 2021
- [2]宋夏时期铜镜纹饰研究与创新设计[D]. 蒋雅馨. 宁夏大学, 2021
- [3]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D]. 孙晓倩. 东南大学, 2018(01)
- [5]敦煌壁画兵器研究 ——以攻击类兵器为主[D]. 伏奕冰. 兰州大学, 2016(08)
- [6]四集电视纪录片 玉帛之路[J]. 徐永盛,冯旭文,何成裕,徐万里. 丝绸之路, 2015(12)
- [7]新疆民族装饰艺术审美心理追溯 ——以“金妆文化”及其形式表现为例[D]. 李晓瑜.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7)
- [8]辽金西夏金属制品设计史料研究[D]. 李春波. 湖南工业大学, 2013(08)
- [9]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 苏州大学, 2011(06)
- [10]西夏特色兵器的研究[D]. 拓万亮.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