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苯巴比妥在胆红素代谢异常肝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官思锐[1](2021)在《大理地区某医院近10年住院儿童死亡病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死亡患儿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医疗质量及降低住院患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2011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0~14岁39005例患儿及同期69例死亡患儿的病史资料。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1.01.01~2020.12.31,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儿童总死亡率为1.77‰,后5年死亡率(1.27‰)低于前5年(2.6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儿童死亡率季节分布、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病例住院时间中位数为0.70(0.27,3.00)天。1天内死亡人数所占构成比最高(56.52%)。4、29天~5岁组死亡人数所占构成比最高(46.38%),其次是≤28天组(27.54%),再次是>5岁组(26.09%)。≤28天组死亡率最高(3.24‰),29天~5岁组次之(1.80‰),最低为>5岁组(1.1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天~5岁组后5年死亡率(1.23‰)低于前5年(2.7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个年龄组前5年与后5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前5位死亡原因分别是:新生儿疾病(23.19%)、呼吸系统疾病(18.84%)、意外伤害(14.49%)、先天性畸形(13.04%)、消化系统疾病(10.15%)。不同年龄段前3位死亡原因分别是:≤28天组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1.58%)、窒息(15.79%)、消化道畸形(15.79%),29天~5岁组为肺炎(25.00%)、意外伤害(12.50%)、先天性心脏病(12.50%),>5岁组为意外伤害(33.33%)、肺炎(27.7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11.11%)。不同居住环境前3位死亡原因分别是:城市地区为意外伤害(33.33%)、肺炎(22.22%)、窒息(22.22%),农村地区为肺炎(21.67%)、意外伤害(11.6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0.00%)。6、病死率居前5位的疾病是:瑞氏综合征(60.00%)、肺出血(33.33%)、过敏性休克(20.00%)、慢性肾炎(14.29%)、脑肿瘤(12.50%)。结论1、住院儿童后5年死亡率明显低于前5年。2、29天~5岁组死亡构成比最高。≤28天组死亡率最高。3、前5位死亡原因是: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先天性畸形、消化系统疾病。4、病死率居前5位的疾病是:瑞氏综合征、肺出血、过敏性休克、慢性肾炎、脑肿瘤。
徐梦园[2](2021)在《UGT1A1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数对间接胆红素升高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是参与胆红素结合和代谢的关键酶。UGT1A1基因突变可导致其转录和翻译水平下降,产物减少,UGT1A1的活性降低或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胆红素代谢障碍,从而引起Crigler-Najjar综合征1、2型、Gilbert综合征等与新生儿黄疸相关的先天性家族性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本文旨在对血清胆红素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患者进行基因型分析,进一步研究不同UGT1A1基因不同突变位点对间接胆红素升高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患者不同胆红素水平的基因基础和协助诊断。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87例血清胆红素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患者人类基因组DNA提取,扩增UGT1A1基因TATA盒、外显子1、外显子2,3,4及其中间内含子以及外显子5目的片段,并进行基因型分析,以及进一步研究不同UGT1A1基因不同突变位点对间接胆红素升高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87例患者(男性59例,女性28例),其中67例患者只有一个突变位点,17例有两个突变位点,3例有三个突变位点。启动子TATA盒的变异表现为:A(TA)6TAA/A(TA)7TAA,(TA)6/7;(TA)7/7。其他突变发生在第1外显子(c.189C>T、c.211G>A、c.686C>A)和第5外显子(c.1456T>G)。A(TA)7TAA杂合子突变与纯合子突变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TBi L、DBi L、IBi L、ALB、ALT、AST、WBC、N、RBC、Ret、Hb、PL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一个突变位点患者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突变位点患者的生化参数的比较,A(TA)7TAA突变、外显子单个位点突变、TATA box加其他外显子突变患者的生化参数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c.211G>A突变频率在血清胆红素水平≤51μmol/L的GS患者中较高(P=0.01),而c.1456T>G突变频率在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51μmol/L较高(P=0.01)。结论UGT1A1基因变异是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原因,且变异主要在TATA盒、外显子1和5区;G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UGT1A1纯合和杂合突变与胆红素水平没有相关性,但是c.211G>A和c.1456T>G突变位点对血清胆红素水平影响差异性较大。
孟霞[3](2020)在《PXR/AKR1B7信号通路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组以肾脏功能在短期内急速下降为标志的常见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常见的致病因素有肾毒性药物(如顺铂,cisplatin,CP)、缺血缺氧损伤、重症感染等,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损伤是AKI的主要病理基础,损伤后的细胞正常结构遭到破坏,骨架排列失常,管腔侧的刷状缘丢失,基底膜破坏,最终导致细胞变性或死亡。在AKI早期即存在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异常,RTEC中富含线粒体,细胞生理功能的行使以及细胞修复和再生离不开线粒体的能量供给,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稳定对于肾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线粒体损伤能够引起细胞凋亡坏死诱发肾脏疾病。目前导致AKI的确切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是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超家族中NR1I亚家族的成员,主要在肝脏、肾脏、肠道等组织中高表达。PXR在机体对异源性/内源性源性物质的防御机制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和“解毒”功能,作为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能够调节多种靶基因转录和表达,广泛参与机体内异源性/内源性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肿瘤耐药等多种生理或病理生理过程,在肝脏、肠道、心血管等组织器官的多种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PXR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PXR在AKI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AKRs)是一类NADPH依赖的氧化还原酶,可对脂肪醛、糖类、甾体类激素和致癌物等多种有害的过氧代谢产物进行还原,在氧化应激、药物代谢、激素合成、炎症反应、致癌物解毒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AKR1B是AKRs中最大的一个家族,包括醛糖还原酶(AR)和AR样蛋白。AKR1B7(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Member B7,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7)在解毒脂质过氧化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肝脏和结肠中,PXR特异性激动剂孕烯醇酮-16a-碳腈(pregnane-16α-carbonitrile,PCN)可以明显的上调AKR1B7的表达,在人肝癌细胞株细胞中也证实AKR1B7是PXR的下游基因,提示PXR和AKR1B7之间可能存在调控关系,但目前在肾脏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无研究报道。基于既往研究背景和我们的前期实验,本研究推测,肾毒性药物或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各种损伤因素作用下肾脏PXR表达下降,下调其靶基因AKR1B7的表达,介导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AKI的发生,上调或激活肾组织PXR可能对AKI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为探讨其中的机制,本课题将在动物、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研究PXR/AKR1B7信号通路在AKI中的作用,我们设计了以下四部分实验进行探究。第一部分 PXR在急性肾损伤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目的:观察急性肾损伤肾组织中PXR定位和定量表达,并分析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1)选取2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活检组织,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6例肾癌切除术患者的癌旁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2)C57BL/6J小鼠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制备AKI模型,分别在注射CP后的1 d、2 d、3 d处死小鼠,留取肾脏组织。(3)体外将在两种不同处理的细胞模型中完成:1)培养小鼠RTECs细胞系,待细胞长至70%80%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CP(0、2、4、6、8μg/ml)诱导RTECs损伤,24 h后收取细胞;2)待培养的RTECs长至70%80%时,在不同的时间点给予CP(5μg/ml)刺激,并在CP刺激2 h、6 h、12 h和24 h后收集细胞。2.样品分析:免疫组化染色(IHC)检测肾脏组织中PXR的定位和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肾皮质组织和体外培养的RTEC中PXR的表达变化。结果:1.IHC结果显示正常肾组织中PXR主要表达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表达相对较少,在肾小球的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和足细胞中也有表达,而AKI患者肾活检组织中PXR的表达明显减少,下降至对照组的33.67%(P<0.0001)。而且,AKI患者肾组织中PXR的表达与血尿素氮(BUN)(r=-0.6377,P<0.01)和血清肌酐(SCr)(r=-0.7819,P<0.001)峰值浓度呈负相关。2.IHC结果显示与在人肾组织中观察的结果一致,正常小鼠肾组织中可见PXR的表达,并且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最多,而在CP作用3天后的AKI小鼠模型中PXR在近端小管中表达明显减少。同时在CP诱导的AKI小鼠模型的肾脏中PXR m RNA和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呈时间依赖性性的下降,注射CP第1天,肾皮质中的PXR m RNA即明显下降,第3天最低,降至对照组的26.95%(P=0.0055);PXR蛋白水平在注射CP后第2天开始下降,第3天最低,降至对照组的56.22%(P<0.0001)。3.体外培养的RTECs,CP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PXR表达,CP(5μg/ml)刺激细胞12 h,PXR m RNA表达出现明显下降,24 h达最低,降至对照组的60.84%(P<0.0001)。结论:急性肾损伤肾组织中PXR表达显着下降,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峰值浓度呈负相关。第二部分 PXR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目的:探讨PXR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模型制备:(1)动物模型:1)应用野生型(WT)SD大鼠和PXR基因全身敲除(PXR-/-)大鼠单次腹腔注射CP(7.5 mg/kg)诱导AKI模型,分为4组:野生型对照(WT)组、WT+CP组、PXR-/-对照组、PXR-/-+CP组,注射CP 72 h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肾脏标本;2)应用野生型C57/B6J小鼠给予PXR激动剂PCN(50 mg/kg/day,I.P)预处理2天后,给予CP(20 mg/kg,I.P)制备AKI小鼠模型,分为3组:对照组(Sham)、CP组、CP+PCN组,PCN继续给予3天,CP作用72 h后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肾脏标本;3)应用WT大鼠和PXR-/-大鼠给予PCN预处理2天后,给予CP(7.5 mg/kg,I.P)制备AKI大鼠模型,PCN继续给予3天,分为6组:WT组、WT+CP组、WT+CP+PCN组、PXR-/-组、PXR-/-+CP组、PXR-/-+CP+PCN组,CP作用72h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肾脏标本;4)应用C57BL/6J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PXR过表达质粒/空载质粒,36 h后腹腔注射CP(20 mg/kg)制备AKI小鼠模型,分为3组:对照(NC)组、NC+CP组、PXR+CP组,72h后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肾脏标本。(2)细胞模型:1)RTECs给予PCN预处理2 h后,用CP(5μg/ml)刺激制备细胞损伤模型,分为3组:对照(Ctrl)组、CP组、CP+PCN组,CP刺激24 h后收取细胞。此外在稳定表达p Ds Red2-mito或mt-m Keima-cox8质粒(含有线粒体定位信号)的RTECs中构建此模型,收取细胞;2)RTECs瞬时转染PXR-si RNA,转染24 h后用PCN预处理,再用CP刺激制备细胞损伤模型,分为6组:si NC(Vehicle组、CP组、CP+PCN组)、si PXR(Vehicle组、CP组、CP+PCN组),刺激24h后收取细胞和上清;3)制备稳定过表达PXR的RTECs给予CP(5μg/ml)刺激,分为4组:NC组(转染空载质粒)、NC+CP组、PXR组、PXR+CP组,CP作用24h后收取细胞,此外在稳定表达p Ds Red2-mito或mt-m Keima-cox8质粒的RTECs中构建此模型,收取细胞;4)应用自噬抑制剂BAFa1预处理稳定过表达PXR的RTECs,再给予CP刺激诱导细胞损伤模型,分为6组:NC(Vehicle组、CP组、CP+BAFa1组)、PXR(Vehicle组、CP组、CP+BAFa1组),24 h后收取细胞。2.样品分析:血生化仪检测血清中Scr和BUN浓度,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损伤,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中线粒体形态结构,IHC检测促凋亡因子Cyt-c的释放和巨噬细胞标记分子F4/80的表达,TUNEL染色法检测肾脏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肾皮质中肾小管早期损伤标志物KIM-1和NGAL的表达,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或ELISA法检测肾皮质或RTEC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TFAM、SOD2、NRF2)、线粒体融合相关基因(Mfn1、Mfn2、OPA1)和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LC3I、LC3II、P62、Atg3、Atg5、Atg7、PINK1、Parkin、fundc1、Nix)的表达水平。Mito Sox染色测定线粒体ROS含量,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ATP含量,Seahorse生物能量分析仪检测线粒体氧消耗率(OCR),用p Ds Red2-Mito或mt-m Keima-cox质粒标记RTECs中线粒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线粒体数量和形态,并根据荧光变化评估线粒体自噬活性。结果:1.体内研究(1)顺铂处理后的WT大鼠SCr、BUN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XR基因敲除进一步加重CP引起的大鼠SCr和BUN浓度增高(SCr:91.05±21.22 vs.215.70±41.55μmol/L,P<0.0001;BUN:32.98±5.70 vs.72.46±18.34 mmol/L,P<0.0001);PXR激动剂PCN能保护小鼠肾功能,与CP组相比,PCN干预后小鼠SCr和BUN浓度明显下降(SCr:93.70±19.45 vs.44.20±10.61μmol/L,P<0.0001;BUN:73.62±11.72 vs.40.57±9.18 mmol/L,P<0.0001);与PXR激动剂相似,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PXR质粒诱导其过表达亦显着改善AKI小鼠肾功能,与NC+CP组相比,PXR过表达组小鼠SCr和BUN浓度明显降低(SCr:219.23±29.17 vs.56.58±30.94μmol/L,P<0.0001;BUN:76.41±7.47 vs.47.55±11.56 mmol/L,P<0.0001)。(2)AKI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变性、坏死,肾小管扩张、管型形成,肾组织中肾小管损伤标志物KIM-1和NGAL表达均显着上调。PXR基因敲除显着加重CP诱导的肾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更加严重,损伤范围增大,同时肾脏中KIM-1和NGAL的表达进一步增高,给予PCN治疗或过表达PXR均显着减轻CP导致的肾损伤,逆转CP诱导的KIM-1和NGAL高表达。同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PXR基因敲除进一步加重CP导致的肾组织线粒体损伤,出现更为严重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基质见异常透亮区,PCN治疗或过表达PXR均显着改善CP引起的肾组织线粒体形态和结构损伤。(3)AKI模型肾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与对照组相比,TUNEL染色阳性凋亡细胞数显着增加,促凋亡蛋白Bax和活化的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 caspase 3表达明显上调,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显着降低,敲除PXR基因进一步增加CP诱导的肾组织细胞凋亡、促凋亡蛋白Bax和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抗凋亡蛋白Bcl-2也进一步下调,而PCN治疗或过表达PXR均显着减少CP诱导的细胞凋亡和促凋亡蛋白的表达,并上调Bcl-2表达,同时IHC显示PCN治疗或过表达PXR均显着抑制CP诱导的促凋亡因子Cyt-c的释放。(4)AKI模型肾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增多,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和分泌增加,PXR基因敲除进一步加重CP诱导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分泌,而PCN治疗或过表达PXR可明显减少CP诱导的巨噬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表达。(5)AKI模型肾皮质中自噬相关基因(LC3II、Atg3、Atg5、Atg7)和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TFAM、SOD2、NRF2)表达明显下降,而PXR基因敲除进一步下调上述基因的表达。2.体外研究(1)体外培养的RTECs在CP刺激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 3、Cyt-c)和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明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和未活化的caspase 3下降;PCN预处理或PXR过表达均显着抑制CP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少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炎症因子的表达,逆转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而敲低PXR则消除了PCN对RTECs损伤的保护作用。(2)RTECs在CP刺激后出现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为线粒体内ROS产生增多,MMP降低,mt DNA拷贝数以及ATP含量减少,OCR和最大呼吸容量降低;PCN预处理或PXR过表达均明显减少CP诱导的线粒体ROS积累,阻断CP引起的线粒体MMP、mt DNA拷贝数以及ATP含量的下降,逆转了线粒体OCR和最大呼吸容量。(3)RTECs在CP刺激后,细胞中线粒体稳态失衡,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TFAM、SOD2、NRF2)、线粒体融合相关基因(Mfn1、Mfn2、Opa1)和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Atg3、Atg5、Atg7、PINK1、Parkin、Fundc1、Nix)表达均明显降低,自噬体底物P62表达增加,而PCN预处理或PXR过表达可明显恢复或增加上述线粒体质量控制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线粒体稳态。(4)在LSCM镜下,转染含有线粒体定位信号p Ds Red2-mito质粒的RTECs中线粒体形态呈线状和网状,给予CP刺激后线粒体形态完整性受损,表现为红色荧光减少、强度减弱,异常的点状、片状线粒体增多,而PCN预处理或过表达PXR均可逆转CP诱导的线粒体形态损伤,与此一致,稳定表达mt-m Keima-cox8质粒的RTECs在给予CP刺激后,线粒体内红素荧光减弱,绿色荧光强度增加,线粒体自噬活性减弱,而PCN预处理或PXR过表达可逆转由CP导致的绿色荧光强度增加,并转换为红色荧光,提示线粒体自噬活性增强。(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BAFa1抑制细胞自噬后,部分消除了过表达PXR对CP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论:PXR基因敲除加重顺铂诱导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损伤、肾小管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功能障碍;PXR激动剂PCN或过表达能显着改善顺铂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肾组织病理损伤。第三部分 PXR在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目的:探讨PXR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动物模型:(1)选取810周龄,雄性,PXR-/-大鼠和WT大鼠,分为4组:WT+Sham组、WT+I/R组、PXR-/-+Sham组、PXR-/-+I/R组,WT大鼠和PXR-/-大鼠用微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脉35 min后,再灌注24 h制备I/R诱导的AKI模型,处死大鼠留取血清、肾脏标本;(2)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3组:Sham组,I/R组,I/R+PCN组,给予PCN(50 mg/kg/day,I.P)预处理2天,每日一次(qd),再给予微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脉35 min后灌注24 h制备I/R诱导的AKI小鼠模型,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肾脏标本。2.样品分析:血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的Scr和BUN浓度评估肾功能,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肾小管早期损伤标志物KIM-1、NGAL m 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WT模型组大鼠SCr和BUN均都明显升高,敲除PXR基因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伤(SCr:61.00±7.96 vs.73.37±15.03μmol/L,P<0.05;BUN:8.40±1.82 vs.10.94±2.92 mmol,P<0.05);在小鼠I/R模型中,给予PCN治疗后可明显降低SCr和BUN水平(SCr:154.70±11.49 vs.101.66±7.96μmol/L,P<0.0001;BUN:668.13±5.54 vs.44.11±6.48 mmol/L,P<0.0001),保护肾功能。(2)I/R导致的AKI模型组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型形成,PXR基因敲除进一步加重I/R导致的肾小管坏死,累积的病变范围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管腔扩张更加明显,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进一步升高(2.24±0.27 vs.2.67±0.31,P=0.0276);给予PCN治疗能显着减轻I/R诱导的肾小管损伤,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显着降低(2.51±0.14 vs.1.40±0.08,P<0.0001)。同时,Real-time PCR结果显示I/R导致肾皮质中肾小管损伤标志物KIM-1和NGAL m RNA表达均显着增加,与WT+I/R组相比,PXR-/-+I/R组KIM-1和NGAL的表达分别进一步上调了0.70倍(P<0.0001)和1.74倍(P<0.0001);与I/R模型组相比,PCN+I/R治疗组小鼠肾皮质中KIM-1和NGAL的表达分别减少了48.40%(P<0.0001)和51.72%(P=0.0042)。(3)TUNEL染色结果显示WT模型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XR基因敲除进一步加重肾组织细胞凋亡数(9.67±2.33 vs.12.67±2.50,P=0.0408)。结论:PXR基因敲除加重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肾小管损伤和细胞凋亡;PCN激活PXR可改善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肾功能损伤和肾组织病理损伤。第四部分 AKR1B7介导PXR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筛选AKI肾组织中PXR的靶基因,明确PXR对AKR1B7表达的调控,并探讨AKR1B7在AKI中的作用及其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1.PXR靶基因的筛选与鉴定:应用基于i TRAQ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WT大鼠和PXR-/-大鼠肾脏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质表达。Real-time PCR检测PXR-/-大鼠和过表达PXR后的RTEC细胞中AKR1B7的表达,及其在CP刺激后AKR1B7的表达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PXR与AKR1B7启动子序列的结合活性。RNA荧光原位杂交法(RNA-FISH)检测RTECs中AKR1B7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2.PXR靶基因AKR1B7的作用研究(1)动物模型:1)C57BL/6J小鼠单次腹腔注射CP(20 mg/kg)制备AKI模型,分别在注射CP后1 d、2 d、3 d后处死小鼠,留取肾脏组织;2)C57BL/6J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AKR1B7过表达质粒/空载质粒,36 h后给予CP(20 mg/kg)诱导AKI小鼠模型,分为三组:NC组、NC+CP组、AKR1B7+CP组,CP作用72 h后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肾脏标本。(2)细胞模型:1)RTECs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CP(0、2、4、6、8μg/ml)刺激24 h;2)RTECs细胞给予CP(5μg/ml)刺激不同时间(0、2、6、12、24 h);3)制备稳定过表达AKR1B7的RTECs给予CP(5μg/ml)刺激,分为四组:NC组、NC+CP组、AKR1B7组、AKR1B7+CP组,CP刺激24h后收取细胞,供后续检测。此外在稳定表达p Ds Red2-mito质粒的RTECs中构建此模型,收取细胞;4)应用自噬抑制剂BAFa1预处理过表达AKR1B7的RTECs,再给予CP刺激诱导细胞损伤,分为六组:NC(Vehicle组、CP组、CP+BAFa1组)、AKR1B7(Vehicle组、CP组、CP+BAFa1组),24 h后收取细胞。(3)样品分析:血生化仪检测SCr和BUN的浓度,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中线粒体形态,IHC检测促凋亡因子Cyt-c的释放和巨噬细胞标记分子F4/80的表达,TUNEL染色法检测肾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肾皮质中肾小管早期损伤标志物KIM-1和NGAL的表达,Western blot或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皮质或RTEC中AKR1B7、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TFAM、SOD2、NRF2)、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LC3II、P62、Atg3、Atg5、Atg7、PINK1、Parkin、fundc1、Nix)和线粒体融合相关基因(Mfn1、Mfn2、OPA1)等表达水平。线粒体分离、Mito-Tracher染色结合FISH技术检测线粒体中AKR1B7的表达,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过表达AKR1B7后的RTEC内的差异表达基因。Mito Sox染色测定线粒体ROS含量,JC-1法检测MMP,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ATP含量,Seahorse生物能量分析仪检测线粒体呼吸功能指标OCR,LSCM观察转染p Ds Red2-mito质粒后的RTECs中线粒体形态变化。结果:1.(1)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PXR-/-大鼠和WT大鼠相比肾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上调≥1.5倍或下调≤0.67倍,P<0.05)有15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05个,下调的有47个。AKR1B7是显着下调差异蛋白之一。Real-time PCR显示AKR1B7在PXR-/-大鼠肾脏中表达降低了46.27%(P<0.001),在RTECs中过表达PXR上调AKR1B7 1.30倍(P<0.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显示AKR1B7是PXR的下游靶点,激活PXR能明显增加AKR1B7的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活性。(2)在CP诱导的AKI小鼠模型肾组织中AKR1B7与PXR的表达趋势一致,呈时间依赖性的下降,注射CP第1天,肾皮质中AKR1B7 m RNA即明显下降,第3天最低,降至对照组35.26%(P<0.0001)。(3)RNA-FISH结果显示在CP刺激的RTECs中AKR1B7 m RNA表达减少,PCN预处理能恢复其表达;体外培养的RTECs中,CP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地方式抑制AKR1B7表达,CP(5μg/ml)刺激细胞12 h,AKR1B7 m RNA表达出现明显下降,24 h达最低,降至对照组的60.19%(P<0.0001)。2.体内研究(1)尾静脉高压注射AKR1B7过表达质粒36 h后,在小鼠肾皮质中AKR1B7的表达增高了1.76倍(P=0.0005)。(2)过表达AKR1B7明显改善AKI小鼠肾功能,降低SCr和BUN水平SCr:82.21±38.90 vs.45.08±20.33μmol/L,P=0.034;BUN:28.65±5.99 vs.14.34±3.01 mmol/L,P<0.0001)。(3)过表达AKR1B7减轻CP诱导的肾小管病理损伤(1.53±0.29 vs.0.61±0.17,P<0.0001),降低肾皮质KIM-1和NGAL表达,线粒体形态和结构损伤也得到恢复。(4)过表达AKR1B7显着减少CP诱导的肾脏细胞凋亡(12.38±3.11 vs.6.38±1.92,P=0.0001),下调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同时IHC过表达AKR1B7显着抑制CP诱导的促凋亡因子Cyt-c的释放。(5)过表达AKR1B7明显减少CP诱导的巨噬细胞浸润和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3.体外研究(1)RTECs过表达AKR1B7显着降低CP诱导的细胞凋亡,下调促凋亡相关蛋白Bax和促凋亡因子Cyt-c的表达,逆转了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减少,同时明显抑制了CP引起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和分泌。(2)过表达AKR1B7明显改善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CP诱导的线粒体ROS积累,阻断MMP、mt DNA拷贝数以及ATP含量的下降,逆转CP对OCR和最大呼吸容量的抑制。(3)Mito-Tracher染色结合RNA-FISH分析和线粒体分离技术显示在线粒体中检测到AKR1B7 m RNA,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AKR1B7的过度表达显着增强包括LDHB、Eya2和Lars2在内的线粒体保护基因的表达。(4)过表达AKR1B7能恢复或上调与线粒体质量控制相关基因的表达,与NC+CP组相比,AKR1B7+CP组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TFAM、SOD2、NRF2)、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Atg3、Atg5、Atg7、PINK1、Fundc1、Nix)和线粒体融合相关基因(Mfn1、Mfn2、Opa1)的m RNA表达明显增加,而自噬体底物P62表达下调。(5)LSCM镜下显示,转染p Ds Red2-mito质粒后的RTECs中过表达AKR1B7逆转CP引起的的荧光强度改变,管状和网状线粒体增多,恢复线粒体形态完整性。(6)应用BAFa1抑制细胞自噬,部分消除了过表达AKR1B7对CP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论:肾脏中AKR1B7是PXR的靶基因,过表达AKR1B7能通过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减轻顺铂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损伤、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张迎春[4](2020)在《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致残致死原因,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左右。现迫切需要探寻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除传统因素外的其他危险因素,以减少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胆红素通常被认为是血红素的有害代谢废物。然而,目前的认识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种有效的内源性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分子。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胆红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程度、TOAST亚型和性别之间的相关性,希望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创新性的见解和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14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TOAST病因分型、NIHSS评分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的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详细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指标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间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探讨血清胆红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与胆红素水平是否存在关联,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红素水平在TOAST分型不同亚型间和不同性别间是否存在差异。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均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斑块组胆红素水平低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着低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示:缺血性脑卒中组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病史及吸烟史等方面高于对照组,血清三种不同形式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性(P<0.05)。3.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因变量,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病史、吸烟史和胆红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高血压病病史、吸烟史、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与轻度缺血性脑卒中组相比,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线性相关分析示: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5.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组中,血清TBIL、DBIL、IBIL浓度在TOAST分型亚型间未见显着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有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高胆红素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2.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升高存在相关性,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3.低胆红素水平的男性,更应注意预防缺血性脑卒中;4.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其可作为反映氧化应激强弱的预测指标之一;5.胆红素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各亚型间分布无显着性差异。
王沛[5](2020)在《发育早期药物暴露及高脂饮食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药物代谢酶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包括药物)的生物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及酶活性与药物疗效密切相关。药物代谢酶的表达具有“时空性”,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药物代谢酶的表达水平动态变化。这导致儿童与成人在药物代谢及效应上的差异。药物代谢酶的表达受生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近研究证实,发育早期(胎儿、婴儿及儿童时期)环境因素改变可诱导基因组的表观遗传调控长期改变,从而影响相关基因表达,并对成年后组织器官功能等造成长期影响。然而,有关发育早期环境因素对成年时药物代谢酶表达及其发育表达影响的研究匮乏,影响临床精准用药。既往研究已表明,异源物质对药物代谢酶表达的诱导或抑制依赖于转录因子。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作为肝脏中重要的转录因子,是异源物质的“感受器”。大量临床用药(包括儿科用药)、中药及提取物和环境污染物均可通过激活PXR而诱导药物代谢酶的表达,构成了临床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然而,有关发育早期(婴幼儿时期)暴露可激活PXR的药物是否会影响个体成年时期药物代谢酶表达的研究十分匮乏。表观遗传记忆的形成是基因表达长期改变的重要机制。课题组前期工作已证实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PXR介导的CYP3A4的诱导表达。因此,提出科学假说:发育早期PXR激动剂暴露可引起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并形成表观遗传记忆,从而导致药物代谢酶表达的长期改变,影响成年时期药物效应。此外,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十年来肥胖和超重在全球(特别是儿童群体)的发生率持续升高。众多证据表明,儿童时期的肥胖多与家庭饮食结构及父母肥胖有关。临床研究表明,肥胖人群中药物代谢酶的体内活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经酶代谢药物的疗效。但有关药物代谢酶在肥胖人群中的变化趋势尚无统一定论。已有研究提示,肥胖等级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的变化。可是有关肥胖等级(超重、肥胖和重度肥胖)对药物代谢酶表达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有关家庭饮食结构对药物代谢酶发育表达的影响未见报道。基于转录因子在药物代谢酶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亦在许多生理、病理状态下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提出科学假说:肥胖程度通过影响转录因子的表达,而引起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差异性表达和发育表达模式的改变。基于以上科学假说,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①发育早期Pxr激动剂暴露对小鼠成年后药物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②高脂饮食周期对成年小鼠及其子代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及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该研究为解释药物代谢酶差异性表达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为临床上根据用药史及肥胖程度优化用药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第一部分 发育早期Pxr激动剂暴露对小鼠成年后药物代谢的影响及表观遗传记忆机制研究目的本部分研究旨在考察发育早期鼠Pxr激动剂暴露对小鼠成年后肝脏中药物代谢相关基因(drug-processing genes,DPGs,包括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表达及药物效应的影响,并探究组蛋白修饰在该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期增进有关发育早期药物暴露对药物代谢长期影响的认知,为精准用药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实验方法1.发育早期Pxr激动剂暴露对小鼠成年后肝脏中DPGs表达的影响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以鼠Pxr特异性激动剂16-α-氰基孕烯诺龙(pregnenolone-16α-carbonitrile,PCN)为代表性异源物质。为观察发育早期PCN暴露剂量对药物代谢酶表达的长期影响,小鼠于出生后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PCN(50、100、150或200mg/kg/day)或玉米油(溶媒对照),每天一次,连续4天;为观察发育早期PCN暴露的时期对药物代谢酶表达的长期影响,小鼠于出生后不同日龄(5、10、15或25天)给予200 mg/kg/day PCN或玉米油,每天一次,连续4天。以上小鼠均于60天龄时处死,收集肝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测定小鼠肝脏中Pxr及其靶基因DPGs,包括药物代谢酶Cyp3a11、Cyp2b10、Cyp1a2、Cyp2a4、Cyp2b13、Sult2a1 和 Ugt1a1 以及转运体 Abcc4、Oatpla4 和 Papss2 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肝脏中Cyp3a11的蛋白表达。2.发育早期PCN暴露对小鼠成年后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将出生后第5~8天给予200 mg/kg/day PCN或玉米油的60天龄小鼠,分别简称为PCN(5-8d)或NC(5-8d)小鼠。采用胶原酶灌流法分别提取雌性PCN(5-8d)和NC(5-8d)小鼠的原代肝细胞(primary mouse hepatocytes,PMHs),并给予不同浓度的PCN(0.1、0.5、1.0或10 μM)或0.1%DMSO(溶媒对照)处理48 h,收集细胞。采用qRT-PCR法测定PMHs中Cyp3a11的mRNA表达水平。3.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qPCR法测定Cyp3a11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水平采用ChIP-qPCR法测定雌性PCN(5-8d)小鼠和NC(5-8d)小鼠肝脏中Cyp3a11启动子区PXR结合域(-347~-136和-1737~-1726)附近,组蛋白修饰H3K4me3和H3K27me3的富集水平。实验结果1.发育早期PCN暴露剂量影响小鼠成年后肝脏中DPGs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于出生后第5~8天暴露较低剂量(≤100 mg/kg/day)PCN可长期诱导小鼠肝脏中 Cyp2b10、Cyp2a4、Cyp2b13、Sult2a1 和 Oatpla4 的mRNA表达水平,而暴露高剂量(≥150mg/kg/day)PCN才可引起小鼠成年后肝脏中 Pxr、Cyp3a11、Cyp1a2、Cyp2a4、Ugt1a1、Abcc4 和 Oatpla4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Cyp3a11的蛋白表达长期升高,且该长期影响存在性别差异。2.发育早期PCN暴露时期影响小鼠成年后肝脏中DPGs的表达水平与同龄对照组相比,出生后15天龄之前给予PCN处理可引起成年后Pxr及其靶基因 Cyp3a11、Cyp2b10、Cyp2a4、Cyp2b13、Ugtla1、Abcc4、Oatpla4 和Papss2的mRNA表达水平改变;出生15天以后暴露PCN可长期激活Pxr的mRNA 表达水平,并长期诱导 Cyp3a11、Sult2a1、Ugt1a1 和 Papss2 的 mRNA 表达,且该长期影响存在性别差异。3.发育早期PCN暴露导致小鼠成年后药物敏感性降低PCN 可诱导 PCN(5-8d)和 NC(5-8d)小鼠 PMHs 中 Cyp3a11 的 mRNA 表达,且该诱导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低剂量(0.5 μM)PCN处理即可诱导Cyp3a11在NC(5-8d)小鼠PMHs中的表达,而仅高剂量(10 μM)PCN暴露可使PCN(5-8d)小鼠PMHs中Cyp3a11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4.组蛋白修饰参与发育早期Pxr激活介导的Cyp3a11的长期诱导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发育早期PCN暴露的小鼠60天龄时肝脏中Cyp3a11启动子区PXR结合域附近组蛋白甲基化修饰H3K4me3富集水平升高(P<0.05),而H3K27me3富集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育早期Pxr激动剂(PCN)暴露可引起小鼠成年后DPGs表达水平长期改变并降低成年后药物敏感性,且该长期作用与PCN暴露剂量及时期有关,而组蛋白修饰状态H3K4me3的动态改变可能与Cyp3a11表达长期记忆的形成相关。第二部分 高脂饮食对成年小鼠及其子代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目的本部分研究旨在考察高脂饮食周期及家庭高脂饮食结构对成年小鼠及其子代肝脏中药物代谢酶表达的影响,以及转录因子在该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指导超重或肥胖人群的药物合理使用及儿科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方法1.小鼠模型雌性和雄性C57BL/6小鼠(4~5周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含10 kcal%脂肪的低脂饲料(low-fat diet,LFD),实验组给予含60 kcal%脂肪的高脂饲料(high-fat diet,HFD)。待饲养4、8或18周后,将一部分小鼠采用二氧化碳窒息法处死,收集肝脏,用于研究肥胖程度对成年小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剩余小鼠进行组内合笼,以获得子代小鼠,并将子代小鼠于出生后不同日龄(第5~60天)处死,收集肝脏,用于研究家庭HFD饮食结构以及亲代肥胖程度对子代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发育表达的影响。2.基因表达水平测定采用qRT-PCR法测定小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Cyp1a1、Cyp1a2、Cyp2b10、Cyp2c29、Cyp2e1、Cyp3a11、Cyp3a16、Ugt1a1 和 Sult1a1 以及转录因子 Car、Pxr、Hnf4α、Pparα 和 Ahr 的 mRNA 表达水平。3.酶活性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小鼠肝脏S9组分中药物代谢酶Cyp1a、Cyp2e1、Cyp2b10和Cyp3a11的酶活性。实验结果本研究将饲养4周、8周和18周LFD或HFD的小鼠分别简称为4-LA或4-HA小鼠、8-LA或8-HA小鼠和18-LA或18-HA小鼠;将以上小鼠的子代分别简称为 O-4-LA或 O-4-HA小鼠、O-8-LA或 O-8-HA小鼠和 O-18-LA或 O-18-HA小鼠。1.高脂饮食周期对成年小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随着饲养周期的延长,HFD组小鼠与相应LFD组小鼠的体重差异增大,表明小鼠肥胖程度增加。HFD饲养时间越长,小鼠肝脏中脂质蓄积越明显,且雄性小鼠比雌性小鼠对HFD更为敏感。HFD饮食可诱导小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mRNA表达,该作用受饲养周期和性别的影响,且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与LFD组相比,雄性小鼠肝脏中Cyp1a2和Cyp2e1的表达仅在4-HA组上调,Cyp1a1的表达仅在18-HA组升高,而Cyp2b10的表达在各HFD饲养周期组均显着升高。在雌性小鼠中,4-HA组Cyp1a1的表达以及8-HA组Cyp1a1、Cyp1a2和Cyp2b10的表达均高于LFD组,但喂养18周HFD对药物代谢酶的表达无影响。饲养周期影响HFD对转录因子的诱导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性别和基因差异。与LFD组相比,Car和Pparα的表达仅在雌性HFD组升高,而Ahr的mRNA表达仅在雄性HFD组上调。Hnf4α在雄性4-HA组的表达水平高于LFD组,而在18-HA组的表达却低于LFD组。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雌性8-HA小鼠肝脏中Hnf4α和Pparα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2.家庭高脂饮食结构对子代小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发育表达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家庭HFD饮食结构引起5天龄O-8-HA组小鼠的体重和肝重增加,以及60天龄雄性小鼠和20天龄雌性小鼠的体重增加。但30天龄O-8-HA组小鼠的肝重低于LFD组。家庭HFD饮食结构导致肝脏发育过程中Cyp1a1、Cyp1a2、Cyp2e1、Ugtla1和Sult1a1的mRNA表达水平异常。与LFD组相比,30天和/或60天龄O-8-HA组小鼠肝脏中Cyp1a1、Cyp1a2、Cyp2e1和Ugtla1的mRNA相对表达显着上调,而5天龄O-8-HA组小鼠肝脏中Cyp1a1的mRNA表达却下调。Sult1a1的表达在雌性15天龄和雄性30天龄O-8-HA组低于LFD组。此外,家庭HFD饮食结构使Cyp1a2和Cyp2e1的发育表达模式由青少年富集型转为成年富集型,却对Cyp2b10、Cyp2c29和Cyp3a11的mRNA相对表达和发育模式均无影响。家庭HFD饮食结构引起30天和/或60天龄0-8-HA组小鼠肝脏中转录因子Car、Pxr、Pparα、Hnf4α和Ahr的表达水平高于LFD组,这与药物代谢酶Cyp1a1、Cyp1a2、Cyp2e1和Ugt1a1表达水平在该年龄组上调相一致。3.亲代小鼠高脂饮食周期对子代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各HFD饲养周期组,60天龄子代小鼠的体重均高于相应LFD组,但60天龄O-4-HA组和O-18-HA组小鼠的肝重与相应LFD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60天龄子代小鼠O-8-HA组中Cyp1a1、Cyp1a2、Cyp2e1和Ugt1a1的表达水平高于LFD组,而O-4-HA和O-18-HA组小鼠肝脏中以上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家庭HFD饮食结构对O-8-HA小鼠肝脏中Cyp2b10、Cyp2c29和Cyp3a11的发育表达无影响,但可引起O-4-HA组小鼠肝脏中 Cyp2b10、Cyp2c29、Cyp3a11 和 Sult1a1 表达水平下降。60天龄O-8-HA小鼠肝脏中Car的表达为LFD组的约3.5倍,而其在60天龄O-4-HA和O-18-HA小鼠肝脏中的表达水平与LFD组相当。与LFD组相比,HFD组各亲代肥胖程度均可上调Pxr和Pparα在60天龄子代小鼠肝脏中的表达。此外,家庭性HFD饮食对60天龄O-8-HA和O-4-HA小鼠肝脏中Hnf4α的表达无影响,而可上调Hnf4α在60天龄O-18-HA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家庭HFD饮食对O-8-HA小鼠肝脏中Ahr的表达呈诱导作用,但对雄性20天龄O-4-HA小鼠肝脏中Ahr的表达产生抑制作用。结论高脂饮食周期及家庭高脂饮食结构可引起成年小鼠及其子代小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 Cyp1a1、Cyp1a2、Cyp2b10、Cyp2e1、Cyp3a11、Ugt1a1 和 Sult1a1 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改变,且该变化与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相关,具有性别差异。
李星星[6](2020)在《基于GSTs基因型的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s)的基因型与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duced liver injury AT-DILI)发生的相关性,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为结核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两部分。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6月使用WHO推荐的治疗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239名患者,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性别,年龄,体重,民族,保肝药物使用情况,抗结核药物给药剂量与肝损伤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4例,检测其GSTs(GSTM1,GSTT1,GSTP1)基因型和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从GSTs基因型与肝损伤发生的相关性,GSTs基因型与服用抗结核药物后的血药浓度的相关性,GSTs基因型对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GSTs基因型是否为肝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1.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民族人群肝损伤发生有显着性差异(P=0.018),藏族和汉族人群肝损伤有显着性差异(P=0.005)。2.肝损伤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型的相关性的研究显示,GSTP1 rs1695(A>G)的基因型AA型,AG型和GG型三组在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3),其AA型和AG+GG型两组在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8)。rs1695的AA型和AG+GG型在藏族肝损伤患者和非肝损伤患者中没有显着性差异(P=0.254),在汉族患者中肝损伤患者和非肝损伤患者中有显着性差异(P=0.035)。3.GSTM1基因型与肝损伤指标(ALT,AST,ALP,TBIL)变化情况的结果显示服药4周后AST的变化值在GSTM1 non-null和GSTM1 null组有显着性差异(P=0.02);治疗4周后TBIL的变化值在GSTM1 non-null和GSTM1 null两组中有显着性差异(P=0.022);用药12周后GSTM1 non-null和GSTM1 null两组间TBIL的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24)。4.GSTT1基因型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的相关研究显示,治疗4周后ALT的变化情况在GSTT1 non-null和GSTT1 null两组基因型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34);服药4周ALT的变化情况在两种基因型中存在显着性差异(P=0.033)。5.GSTP1基因多态性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研究证明在服药12周后,AST的变化情况在rs1695的AA型,AG型,和GG型三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7);TBIL在服药2周,8周,16周,24周后的变化情况在三种基因型中有显着性差异(P=0.001,P=0.012,P=0.010,P=0.014);ALP在服药8周和16周后的变化情况在三种基因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35,P=0.043)。6.GSTs与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使用相同剂量吡嗪酰胺治疗,吡嗪酰胺的血药浓度在GSTP1 rs1695 A>G的AA型和AG+GG型基因型患者中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7)。研究结论:1.藏族和汉族是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存在显着差异。2.GSTP1 rs1695A>G与汉族人群肝损伤的发生有关。3.rs1695基因型与使用抗结核药物后TBIL和ALP这两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4.rs1695位点A基因型吡嗪酰胺的血药浓更高。
王玮[7](2020)在《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住院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检查结果、并发症、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进行整理、分析,以进一步认识本病,并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诊断为TEN的住院患者,共计24例。整理临床资料,计算SCORTE评分和预期死亡数,分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及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组,比较各组间的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评估各治疗方法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患者24例,男女比为1:1,除外其中2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53.04±21.26岁。2.24例患者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为6例(25%),主要为青霉素类。3.24例患者中既往有基础疾病者19例(79.17%),主要为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及糖尿病。4.24例患者中发疹前有明确用药史的有20例(83.33%),常见的药物为抗生素类15例(62.5%),解热镇痛药8例(33.33%)。抗生素主要为头孢及青霉素类药物。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疹及发热为首发症状,分别为12例(50%)及8例(33.33%)。24例患者均有黏膜损害,其中口腔黏膜损害16例(66.67%),双眼结膜炎15例(62.5%),外阴损害11例(45.83%)。6.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血常规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空腹血糖偏高。皮肤糜烂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7.并发症:出现肺部感染3例(12.5%);类固醇继发高血压3例(12.5%);类固醇性糖尿病1例(4.17%);神经兴奋1例(4.17%);阴道粘连1例(4.17%);泌尿系感染1例(4.17%);腹膜炎1例(4.17%)。8.死亡率:根据SCORTEN评分系统,总预期死亡4.9例,实际死亡2例(P>0.05)9.治疗:22例患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6例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I组),6例常规量激素治疗(II组)。I、II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4.31±2.67天、4.67±1.86天,(P=0.178);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6.31±4.13天、6±5.25天,(P=0.319);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7.31±2.36天、6.5±2.59天,(P=0.874),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与常规治疗量相比,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均>0.05)。另外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7例(GC组),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15例(GC+IVIG组)。GC组及GC+IVIG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3.71±1.98天、4.73±2.63天,(P=0.273);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5.42±4.83天、6.21±4.50天,(P=0.838);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7.14±3.48天、7.07±1.83天,(P=0.052),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与单用激素相比也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均>0.05)。根据入院至初始应用IVIG的时间分A组(1-3天,N=8例)及B组(4-6天,N=7例)。A、B两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分别为3.0±0.93天、6.71±2.56天,(P=0.027);皮疹控制时间分别为6.13±5.46天、6.33±3.33天,(P=0.292);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分别为6.75±2.12天、7.43±1.51天,(P=0.368),入院3天内应用IVIG可有效缩短体温下降时间(P=0.027),但未能明显缩短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P>0.05)。结论:1.TEN的常见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其中抗生素主要为头孢类及青霉素类。2.TEN的临床表现常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还有发热、黏膜损害等,黏膜受累常见依次为口腔、眼部及外阴。3.TEN暂无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但可伴有多系统损伤,且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常见为继发感染、类固醇性高血压、糖尿病等。4.SCORTEN评分可有助于预测预期死亡率。5.TEN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与激素常规治疗剂量相比,不能明显缩短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也不能明显缩短病程;入院3天内应用IVIG可有效缩短体温下降时间,不能明显缩短皮疹控制时间及激素维持量前使用时间。
蔡媛媛[8](2019)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从各方面综合探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解毒通利方的安全性。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因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海南中医院(海南省中医院)住院或门诊经治疗的患者,将纳入本项目对象随机分为中西医组(治疗组)78例和西医组(对照组)78例,最终完成本项目的患者中西医组(治疗组)76例和西医组(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估中医证候经治疗后改善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随访3月后中医证候情况。采用血液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胆酸(CG)评估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随访3月后各项指标。采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HBV DNA)评估血液病毒频数,检测患者治疗前、随访3个月后HBV DNA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长短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组间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和随访3个月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T-BIL、D-BIL、TBA、AST、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和随访3个月治疗组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患者中医证候、肝功能及HBV DNA改善情况满意,且安全性较好。
梁泳[9](2019)在《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纳入30例,两组予以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茵陈五苓散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DBIL),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应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1.对患者西医综合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患者治疗前后ALT、AST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ALT、AST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ALT、AST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患者治疗前后TBIL、DBIL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TBIL、DBIL下降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TBIL、DBI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患者中医综合疗效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的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茵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CHB轻度黄疸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改善ALT、AS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中医综合疗效方面,茵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CHB轻度黄疸,对于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具有明显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西医的副作用,相辅相成。3、经研究分析,茵陈五苓散方证初步总结如下:(1)身目黄染(2)小便不利(3)口渴(4)舌脉象:舌体胖大,苔厚腻微黄,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缓。为今后临床运用茵陈五苓散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张梦[10](2019)在《UGT1A1基因检测在Gilbert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附115例Gilbert综合征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Gilbert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及UGT1A1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血清胆红素间的关系。方法:对115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SPSS25.0采用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健康人群115例;平均年龄52.67岁±12.67岁,平均总胆红素水平11.88μmol/L±4.63μmol/L;Gilbert综合征患者115例,平均年龄36.89±12.77岁,平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44.01μmol/L±18.78μmol/L。2.病例分类:115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中,单纯GS患者67例(58.3%),GS合并慢性肝病37例(32.2%),GS合并地中海贫血5例(4.3%),GS合并其他疾病6例(5.2%)。3.UGT1A1基因型分布:115例患者中,单个位点突变依次以UGT1A1*28/*28(18.3%)、UGT1A1*1/*28(14.8%)、UGT1A1*1/*6(14.8%)多见;多位点突变依次以UGT1A1*1/*28+*1/*6(22.6%)、UGT1A1*28/*28+*1/*27(4.3%)多见。4.各UGT1A1基因型的胆红素水平:110例非溶血性病例中,UGT1A1*7/*7(66.45μmol/L)>UGT1A1*28/*28(48.75μmol/L)>UGT1A1*1/*28+*1/*6+*1/*27(46.82μmol/L)>UGT1A1*28/*28+*1/*27(44.68μmol/L)>UGT1A1*1/*6(43.15μmol/L)>UGT1A1*1/*28(43.02μmol/L)>UGT1A1*6/*6(37.1μmol/L)>UGT1A1*1/*28+*1/*6(36.84μmol/L)。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UGT1A1基因突变分布的相关性:发现随着UGT1A1*28分布逐渐增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逐渐升高(P=0.028<0.05),而UGT1A1*6则反之(P=0.021<0.05)。6.慢性病毒型肝炎对UGT1A1基因分布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GS组与GS合并慢性肝炎组的基因分布以及胆红素水平相似(P值皆>0.05),无差异性。结论:UGT1A1基因测序检测是协助GS诊断的简便安全、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减少临床黄疸误诊误治,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节约有限医疗资源,值得在临床上推行使用。
二、苯巴比妥在胆红素代谢异常肝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巴比妥在胆红素代谢异常肝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理地区某医院近10年住院儿童死亡病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死亡病例临床特征分布 |
第4章 讨论 |
4.1 各年份住院儿童死亡率分析 |
4.2 月份及季节 |
4.3 住院时间 |
4.4 性别构成 |
4.5 民族构成 |
4.6 居住地及其不同居住环境死亡原因分析 |
4.7 死亡原因分布及变化 |
4.8 年龄及其各年龄段中死亡原因分析 |
4.9 病死率居前5 位的疾病分析 |
4.10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瑞氏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UGT1A1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数对间接胆红素升高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会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UGT1A1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PXR/AKR1B7信号通路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PXR在急性肾损伤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PXR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PXR在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AKR1B7 介导PXR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主要英文缩略词 |
综述 孕烷X受体的生物学功能与疾病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 |
致谢 |
(4)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胆红素的代谢 |
2 胆红素的特性 |
2.1 胆红素抗氧化特性 |
2.2 胆红素抗炎特性 |
2.3 胆红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特性 |
2.4 胆红素抑制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特性 |
3 血红素氧化酶的作用 |
4 动脉粥样硬化性微环境 |
5 中国脑卒中流行病特点 |
6 胆红素和缺血性脑卒中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结果 |
2.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斑块组与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
2.2 .斑块组中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组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比较 |
2.3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 |
2.4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
2.5 .缺血性脑卒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轻度组与中重度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
2.7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NIHSS评分的关系 |
2.8 .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红素水平的性别差异 |
2.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各亚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
3.讨论 |
3.1 .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
3.2 .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 |
3.3 .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 |
3.4 .胆红素与TOAST分型的相关性 |
3.5 .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
3.6 .胆红素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 |
3.7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红素的性别差异 |
4.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发育早期药物暴露及高脂饮食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发育早期Pxr激动剂暴露对小鼠成年后药物代谢的影响及表观遗传记忆机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材料及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主要试剂配制 |
2.5 实验方法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发育早期Pxr激动剂暴露引起小鼠肝脏中DPGs表达长期改变 |
3.2 发育早期Pxr激动剂暴露导致小鼠成年后药物敏感性降低 |
3.3 组蛋白修饰参与发育早期Pxr激活介导的Cyp3a11的长期诱导表达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高脂饮食对成年小鼠及其子代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小鼠饲料 |
2.3 主要材料及试剂 |
2.4 主要仪器设备 |
2.5 实验方法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高脂饮食周期对成年小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3.2 家庭高脂饮食结构对子代小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和转录因子发育表达的影响 |
3.3 亲代小鼠高脂饮食周期对子代肝脏中药物代谢酶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性和研究意义 |
计划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脏病理状态下药物代谢酶的表达调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基于GSTs基因型的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结核病流行病史 |
1.2 结核病的治疗 |
1.3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概述 |
1.4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概述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其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工作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肝损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回顾性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2 纳排标准 |
2.1.3 给药方法及肝损伤定义 |
2.1.4 患者纳入统计数据 |
2.1.5 统计学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结核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 |
2.2.2 诱发AT-DILI的相关因素研究 |
2.2.3 AT-DILI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 |
2.3 讨论 |
2.3.1 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讨论 |
2.3.2 诱发AT-DILI的外在因素的讨论 |
2.3.3 AT-DILI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排标准 |
3.1.3 患者纳入统计的数据 |
3.2 主要的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2 基因多态性检测 |
3.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 |
3.4.1 结核患者信息描述 |
3.4.2 基因分布信息 |
3.4.3 GSTM1 基因型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3.4.4 GSTT1 基因型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3.4.5 GSTP1 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3.4.6 GSTM1&GSTT1 基因型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3.4.7 肝功能指标变化与GSTs基因型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3.5.1 样本量及基因分型结果讨论 |
3.5.2 研究方案的讨论 |
3.5.3 GST基因突变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STs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血药浓度检测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血浆提取实验操作 |
4.2.3 血药浓度检测方法 |
4.2.4 方法学验证 |
4.3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异烟肼血药浓度与各基因型的相关性 |
4.4.2 利福平血药浓度与各基因型的相关性 |
4.4.3 吡嗪酰胺血药浓度与各基因型的相关性 |
4.5 讨论 |
4.5.1 样本基本信息讨论 |
4.5.2 异烟肼血药浓度与GSTs基因型的讨论 |
4.5.3 利福平血药浓度与GSTs基因型的讨论 |
4.5.4 吡嗪酰胺血药浓度与GSTs基因型的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7)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 |
一、乙型肝炎的概述 |
二、乙型肝炎的病原学 |
三、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四、乙型肝炎的传播 |
五、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六、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七、黄疸的发病机制 |
(一) 正常胆红素代谢机制 |
(二) 肝前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三) 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四) 肝后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八、黄疸的治疗 |
(一) 肝前性黄疸的治疗 |
(二) 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 |
(三) 肝后性黄疸的治疗 |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认识 |
一、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名源流 |
二、慢性乙型肝炎黄疽中医病因病机 |
三、慢性乙型肝炎黄疸中医辨证施治 |
四、蔡敏教授对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认识 |
五、解毒通利方方解及组方原则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实验设计 |
(二) 样本含量及来源 |
(三) 随机分组 |
(四) 治疗方法 |
(五) 观察时间 |
(六) 观察指标 |
(七) 安全性检测及不良事件记录 |
(八) 统计学处理 |
第二节 结果 |
一、基线资料比较 |
(一) 年龄、病程比较 |
(二) 性别比较 |
二、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学比较 |
(一)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二)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三、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比较 |
(一) T-BIL比较 |
(二) D-BIL比较 |
(三) TBA比较 |
(四) AST比较 |
(五) ALT比较 |
(六) CG比较 |
四、两组患者HBV DNA比较 |
五、安全性检测及不良事件记录 |
第三节 讨论 |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 |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四、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 |
五、解毒通利方的组方原则及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疸的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
1.1 黄疸的病名来源 |
1.2 黄疸的病因病机 |
1.3 黄疸的病理表现 |
1.4 黄疸的治法 |
1.4.1 中医内治 |
1.4.2 中成药治疗 |
1.4.3 中医外治 |
2 现代医学对CHB轻度黄疸的认识 |
2.1 西医黄疸的定义 |
2.2 胆红素的代谢 |
2.3 黄疸的分类 |
2.3.1 溶血性黄疸 |
2.3.2 肝细胞性黄疸 |
2.3.3 胆汁淤积性黄疸 |
2.3.4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
2.4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2.5 发病机制 |
2.6 西医治疗 |
2.6.1 单药治疗 |
2.6.2 西药综合治疗 |
3 导师对茵陈五苓散治疗CHB轻度黄疸的学术思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方案设计 |
2.1 病例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3.1 CHB轻度黄疸的西医诊断标准 |
2.3.2 中医方证辨证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7 治疗方法 |
2.7.1 对照组用药方案 |
2.7.2 治疗组用药方案 |
2.8 观察指标 |
2.8.1 检测指标 |
2.8.2 安全性观测 |
2.9 疗效评价 |
2.9.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
2.9.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舌脉象不计入评分) |
2.9.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病例入选情况 |
4.2 治疗前基础的比较 |
4.2.1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
4.2.2 治疗前两组患者TBIL、DBIL、ALT、AST比较 |
4.2.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4.3 西医临床疗效的评价 |
4.3.1 西医综合疗效的评价 |
4.3.2 治疗前后TBIL、DBIL的比较 |
4.3.3 治疗前后ALT、AST的比较 |
4.4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
4.4.1 中医综合疗效的评价 |
4.4.2 中医症候积分的评价 |
4.5 生活质量的评价 |
4.6 安全性观测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治疗CHB轻度黄疸的不足 |
2 中西医治疗CHB黄疸的优势 |
3 方证相应的由来 |
4 茵陈五苓散运用的依据 |
4.1 茵陈 |
4.2 茯苓 |
4.3 猪苓 |
4.4 白术 |
4.5 桂枝 |
4.6 泽泻 |
5 临床疗效分析 |
5.1 对改善患者西医综合疗效分析 |
5.2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结果的分析 |
5.3 对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 |
5.4 对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分析 |
5.5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录3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经方八法治疗黄疸型肝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UGT1A1基因检测在Gilbert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附115例Gilbert综合征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检验方法 |
1.4 研究方法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例分类 |
2.3 UGT1A1 基因型分布 |
2.4 各UGT1A1 基因型的胆红素水平 |
2.5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UGT1A1 基因分布相关性 |
2.6 慢性病毒型肝炎对UGT1A1 基因分布及STB水平的影响 |
2.7 治疗方案及预后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苯巴比妥在胆红素代谢异常肝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理地区某医院近10年住院儿童死亡病例临床分析[D]. 官思锐. 大理大学, 2021(09)
- [2]UGT1A1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数对间接胆红素升高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D]. 徐梦园.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PXR/AKR1B7信号通路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孟霞.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4]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D]. 张迎春.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5]发育早期药物暴露及高脂饮食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沛. 郑州大学, 2020
- [6]基于GSTs基因型的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星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24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回顾性研究[D]. 王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8]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D]. 蔡媛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D]. 梁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UGT1A1基因检测在Gilbert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附115例Gilbert综合征病例分析[D]. 张梦.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