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必清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江伟凡[1](2020)在《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文中指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经常作为处方药或非处方药使用于疼痛、发热及关节炎症的治疗。由于NSAIDs的广泛使用,与NSAIDs相关的药物诱导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越来越受到关注。双氯芬酸(Diclofenac,DCF)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苯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也是报道较多的会引起特异质药物性肝损伤的典型药物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急性肝衰竭和死亡。目前,除了苯醌亚胺-蛋白加合途径和致线粒体功能紊乱等直接毒性外,免疫毒性也被认为是DCF诱导DILI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此外,由于DCF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相对丰富,可以被进一步转化为多种具有潜在肝毒性及免疫原性的反应活性代谢产物,DCF介导的DILI可能是由于多种反应活性代谢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了解DCF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及代谢物的肝毒性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规避DILI风险。然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产物诱导的肝毒性机制以及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采用人拟化TgCYP3A4/hPXR小鼠模拟DCF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对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的急性肝毒性进行评价,从药物直接毒性、代谢动力学、肝脏转录组学以及体内外免疫活化等角度对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介导的DILI机制进行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考虑到DCF代谢途径广泛,除非抑制其他所有代谢途径,否则无法评估DCF原型药物或其某一特定代谢产物在体内与DILI的直接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4’-羟基双氯芬酸(4’-OH-DCF)、5-羟基-双氯芬酸(5-OH-DCF)以及双氯芬酸酰基葡萄糖醛酸(DCF-G)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直接给予TgCYP3A4/hPXR小鼠,并通过血清生化检测及肝脏组织病理检查评估各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和急性肝损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均可以引起TgCYP3A4/hPXR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肝毒性,主要表现为血清ALT水平显着增加以及肝细胞水肿变性。其中,DCF-G在这三种反应活性代谢物中对肝脏的损伤最为显着。2)为了探究DCF在体内潜在的直接肝毒性机制,本研究利用LC-MS/MS方法评估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中肝脏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变化,结果发现DCF不是通过GSH耗竭对肝脏细胞产生直接毒性,说明在体内可能存在其他的毒性机制间接参与DCF急性肝损伤的发生。3)为了进一步探讨DCF急性肝损伤敏感性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代谢分布的相关性,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的、准确并可靠的DCF及其代谢物LC-MS/MS检测方法。通过LC-MS/MS技术和血清ALT活性检测分别比较TgCYP3A4/hPXR小鼠和野生型BALB/c小鼠中DCF的代谢分布和对DCF致急性肝损伤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相对于野生型BALB/c小鼠,TgCYP3A4/hPXR小鼠对于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更敏感,且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在敏感小鼠肝脏中更加富集。这些不仅证实了TgCYP3A4/hPXR小鼠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DCF介导DILI机制的理想模型,也表明了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在肝脏中的富集程度可能直接影响DILI的敏感性。另外,本研究基于上述通过DCF及其代谢物直接给药建立的急性肝毒性TgCYP3A4/hPXR小鼠模型,对DCF、4’-OH-DCF、5-OH-DCF以及DCF-G直接进入体内后在全血和肝脏中的转化及暴露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DCF-G直接给予小鼠后可以在体内转变为原型药及其他反应活性代谢物,提示DCF-G在体内可能会引起再次伤害;另外,DCF-G在DCF和DCF-G直接给药所诱导的急性毒性肝脏中表现出明显的富集。这些进一步表明DCF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DCF-G在肝脏中的富集有关。4)为了进一步探究药物性急性肝损伤机制以及和免疫系统的关联,本研究利用肝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进一步评估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在急性肝损伤条件下对肝脏转录组的影响,并采用Real-time qPCR技术对RNA-seq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肝脏基因组转录,其中DCF-G的影响最为显着。DCF-G可以诱导大量“免疫系统”和“细胞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 Cxcl1、Ccl2、C3ar1、C5ar1、Tnfaip3、Fga、Fgb、Fgg 以及 Serpine1 等,而这些基因主要与“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等生物学通路有关。DCF-G可通过诱导这些基因及其生物学通路促进肝脏局部炎症反应,促使肝细胞对TNF-α介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增加,以及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等,从而在急性肝损伤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4’-OH-DCF也可以诱导部分“免疫系统”和“细胞死亡”相关基因表达,表现出和“TNF信号通路”以及“IL-17信号通路”一定的相关性。然而,急性肝毒性较弱的5-OH-DCF对这些基因的影响较少。这些结果表明肝脏免疫系统的活化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产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有关,特别是DCF-G。5)本研究进一步评估了 DCF及其代谢物在体内外对免疫细胞及因子的活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利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和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c1c7细胞建立了共培养模型,在体外进一步评估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的炎性刺激作用和细胞毒性。体外细胞实验表明DCF在J774A.1细胞和Hepa1c1c7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协同”细胞毒性。但是,DCF活性代谢物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协同毒性,并且DCF及DCF-G不会直接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的炎症反应。这些提示了巨噬细胞在DCF诱导的DILI可能起着部分的作用,而DCF反应活性代谢物产生的急性肝毒性可能是更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体内存在其他的毒性机制介导DILI的发生。另一方面,本研究利用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对急性肝毒性小鼠血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可以诱导血清免疫相关因子水平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DCF-G和4’-OH-DCF在急性肝毒性发生早期可以显着诱导IL-12、IL-17和TNF-α血清水平的上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肝脏转录组的结果。本课题通过探索DCF反应活性代谢物致肝毒性机制,包括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确定了 DCF-G是DCF急性肝损伤的主要贡献者,而这和DCF-G在肝脏中的富集以及对肝脏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相关,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等生物学通路。通过确定的代谢产物及免疫活化途径,也可为此类药物肝毒性,尤其是急性肝毒性,提供预测和规避的方向及潜在的干预靶点。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DILI的作用机制,同时为创新药物开发及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杨南竹[2](2008)在《甘氨酸对烧伤大鼠失控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烧伤脓毒症是严重烧伤的常见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可诱发SIRS和MODS,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证实,甘氨酸可通过其调控的Cl-通道促进Cl-内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抑制枯否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活性,从而改善LPS等因素引起的抗炎/致炎免疫失衡,以对抗可能发生的SIRS及MODS。目的:探讨烧伤大鼠应用甘氨酸拮抗内毒素调控过度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实验动物造模及分组:Wistar大鼠96只(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雌雄不拘:大鼠造成20%深Ⅱ度以上烧伤,伤后6h腹腔注射乳酸钠林格氏液(40ml/kg)延迟复苏,复苏后3h腹腔注射LPS溶液10mg/kg,治疗组在LPS攻击的同时分别给予Gln溶液或Gly溶液1g/3ml灌胃(日本味之素公司)。于相应时相点活杀动物,留取血液标本。造模后将动物按实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单纯烧伤组(A组);烧伤合并脓毒症组(B组);烧伤合并脓毒症、谷氨酰胺治疗组(C组);烧伤合并脓毒症、甘氨酸治疗组(D组),每组再分为四个亚组,即伤后3h、6h、12h、24h,各时相点n=6。2.炎性细胞因子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炎症细胞因子TNF-α、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计算各时相点TNF-α/IL-10值;采用鲎实验基质显色定量测定法测定各处理组大鼠血浆LPS水平。3.PMφ的制备:Wister大鼠腹腔内注射Hank’s液20ml,开腹吸出灌洗液。离心、弃上清,用RPMI-1640(10%FBS)培养基混悬后,培养4h(5%CO2,37℃)。弃培养基,再加入新鲜RPMI-1640(10%FBS)培养基,温育12h待用。4.单细胞[Ca2+]i的检测:①荧光探针的负载:以Fura-2做Ca2+的荧光指示剂。将PMφ培养液与负载液配成细胞悬液后静置50min后,充分洗掉未负载的Fura-2/AM。再于每个样品槽中加入1ml的m-HBSS液(10%FBS),待测。②[Ca2+]i的检测:使用单细胞[Ca2+]i荧光图像分析系统检测PMφ[Ca2+]i。将负载好的细胞放于倒置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避光检测。用CCD实时拍摄细胞内荧光强度动态变化,Matefluor分析软件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血浆LPS水平的变化:各组血浆LPS水平3h均升高,A组3h为峰值,B组6h达峰值,C、D组均在12h达峰值,其中B组6h显着高于24h(P<0.05)。各组LPS水平均在24h回落,B组LPS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显着高于A、C、D组(P<0.05);C组、D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各组大鼠血浆TNF-α水平的变化:A组TNF-α水平进行性升高,观察期内24h为峰值。B、C、D三组3h即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24h最低;B组观察期内各时相点血浆TNF-α均显着高于A组(P<0.05);在12h、24h两时相点显着高于C组、D组(P<0.05);C组在6h、12h、24h显着低于D组(P<0.05);3.各组大鼠血浆IL-10水平的变化:B组在3、6h略升高,C组、D组显着较A、B组升高。6h、12h、24hD组IL-10水平显着高于C组(P<0.05)。4.比较不同时相点TNF-α/IL-10值,B组在各时相点均高于A、C、D组,3h至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并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A、C、D三组TNF-α/IL-10值均在基线附近。5.Gly对LPS刺激的PMφ[Ca2+]i的动力学影响:①在胞外有钙([Ca2+]o=1.25mmol/L)条件下,不同浓度的LPS均诱导[Ca2+]i呈单峰状明显升高,并且随着LPS浓度增加而增加;Gly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显着抑制LPS刺激的PMφ[Ca2+]i升高。②在胞外无钙([Ca2+]o=0)的条件下,LPS刺激的PMφ[Ca2+]i峰值是胞外有钙条件下的44%;Gly对LPS刺激的PMφ[Ca2+]i动力学无明显的影响。结论:1.成功复制20%深Ⅱ度大鼠烧伤模型和烧伤后脓毒症大鼠模型,LPS组各观察时相点LPS水平显着高于Burn组。2.Gly具有拮抗LPS,抑制炎症介质过度释放,调控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作用。3.Gly调控烧伤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实验研究表明,对受到LPS攻击后的实验烧伤大鼠给予Gly灌胃,能显着抑制肠道内毒素移位,使血浆LPS水平显着降低。4.体外实验研究表明:甘氨酸剂量依赖性的显着抑制LPS刺激的PMφ[Ca2+]i升高,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源于对胞外钙内流的抑制。甘氨酸通过抑制LPS诱导的胞外钙内流从而抑制[Ca=2+]i升高,是其抑制TNF-a释放的主要机制。
林秋叶[3](2007)在《刺五加水提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刺五加在我国作为一种传统药物应用已有悠久历史。目前,刺五加在国内外主要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中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而在刺五加抗炎作用及机制方面鲜见报道。本论文采用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和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研究了刺五加水提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具体实验内容与结果如下:1.刺五加水提物分别与活化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和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采用Griess试剂、NBT还原法、酚红氧化法、ELISA方法和中性红吞噬法检测了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O2-、H2O2和TNF-α的含量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刺五加水提物在10~1000μg/mL范围内显着抑制了LPS&IFN-γ诱导产生的NO,ZYM诱导产生的O2-和PMA诱导产生的H2O2,对LPS&IFN-γ诱导产生的TNF-α无显着影响,细胞活力检测实验表明这些抑制作用不是细胞毒性作用的结果。为了在整体动物水平上证实刺五加水提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我们给小鼠腹腔注射刺五加水提物,分离腹腔巨噬细胞,分别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O2-、H2O2及TNF-α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100和200 mg/kg剂量的刺五加水提物明显抑制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LPS&IFN-γ诱导刺激下产生的NO,ZYM诱导刺激下产生的O2-和PMA诱导刺激下产生的H2O2,对LPS&IFN-γ诱导产生的TNF-α无显着影响。上述结果提示刺五加水提物可能通过抑制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介质发挥其抗炎功效。2.NO在炎症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刺五加水提物明显抑制了NO的产生,因此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刺五加水提物抑制NO产生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iNOS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iNOS、NF-κBp65和NF-κB抑制蛋白I-κBα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NF-κB p65与DNA的结合活性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胞内ROS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刺五加水提物抑制了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在LPS&IFN-γ诱导刺激下,i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NF-κB p65的核转位、I-κBα的降解,以及NF-κB p65与DNA的结合活性和胞内ROS的产生。表明刺五加水提物通过阻断NF-κB细胞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iNOS的基因表达,最终抑制了NO的产生。3.我们建立了LPS/D-GalN诱发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研究刺五加水提物对小鼠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存活率观察结果显示,100、200和400 mg/kg剂量的刺五加水提物预防组显着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而200、400和800 mg/kg剂量的刺五加水提物治疗组小鼠的存活率无明显提高,提示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有预防作用。我们进一步检测了刺五加预防组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相关炎症介质水平,研究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的预防保护机制。采用Griess试剂检测血清中NO的含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肝脏中TNF-α和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脏中iNOS的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NF-κB p65与DNA的结合活性;HE染色检测主要器官的病理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刺五加水提物显着抑制了血清和肝脏中TNF-α和NO的产生,以及肝脏中iNOS的表达和NF-κB p65与DNA的结合活性,提高了血清和肝脏中IL-10水平,减轻了心脏、肝脏和肺主要器官炎性细胞浸润,病理损伤情况明显改善。表明刺五加水提物通过提高IL-10水平和抑制NF-κB的活性,降低了TNF-α和NO的释放,减轻了重要脏器的炎症损伤,从而发挥其对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刺五加水提物对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对内毒素休克具有保护作用,并阐述了其抗炎作用机制,为刺五加在炎症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周宏超[4](2007)在《中药复方主要成分对SLT-Ⅱ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intes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IMEC)为模型,探讨了猪水肿病主要毒力因子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higa like toxinⅡvariant,SLT-Ⅱe)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并研究了筛选出的中药复方主要成分(茯苓酸、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大黄素、大黄酸、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对SLT-Ⅱe诱导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黏附分子表达失调的影响,以期从调节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改善微循环角度,揭示中药复方治疗猪水肿病的抗炎机制和疗效机制。1.建立了猪水肿病病理模型,并从临床治疗猪水肿病的24服中药复方制剂中筛选出一服防治效果最佳的中药复方制剂(由茯苓、黄芪、大黄及山楂等组成)。2.采用猪水肿病主要毒力因子SLT-Ⅱe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了猪水肿病的细胞病理模型,确定SLT-Ⅱe最佳作用剂量为1μg/mL。1μg/mL SLT-Ⅱe诱导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PGI2、TXA2、P-选凝素、sICAM-1的分泌浓度均显着高于相应对照组的分泌浓度。3.应用ELISA、硝酸还原酶法及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茯苓的主要成分茯苓酸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茯苓酸对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TXA2及sICAM-1的分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位杂交结果显示SLT-Ⅱe主要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iNOS mRNA的表达;茯苓酸下调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iNOS mRNA、ecNOS mRNA、ET-1 mRNA及ICAM-1 mRNA的表达。4.采用ELISA、硝酸还原酶法及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对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sICAM-1的分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对SLT-Ⅱ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iNOS mRNA、ET-1 mRNA及ICAM-1 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黄芪多糖对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TXA2、sICAM-1的分泌具有下调作用。5.使用ELISA、硝酸还原酶法及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大黄素对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PGI2、P-选凝素、sICAM-1的分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大黄素对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iNOS mRNA、ET-1 mRNA及ICAM-1 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大黄素也可上调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AQP1 mRNA表达下降。大黄酸对SLT-Ⅱ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P-选凝素、sICAM-1的分泌具有下调作用。6.采用ELISA、硝酸还原酶法及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山楂主要成分金丝桃苷、槲皮素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金丝桃苷对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TXA2、sICAM-1的分泌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金丝桃苷对SLT-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iNOS mRNA、ET-1 mRNA及ICAM-1 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槲皮素对SLT-Ⅱ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PGI2、TXA2、sICAM-1的分泌具有下调作用。通过上述较为系统研究,提示中药复方主要成分茯苓酸、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大黄素、大黄酸、金丝桃苷及槲皮素治疗猪水肿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微血管内皮细胞NO、ET-1、PGI2、TXA2、P-选凝素、ICAM-1的分泌,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AQP1的表达,改善体内微循环。
朱敏敏[5](2007)在《NMDA受体在OVA诱导大鼠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介导作用及氯胺酮干预治疗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枢谷氨酸受体在神经元的可塑性等生理作用和在急、慢性神经病变的病理生理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多的进展。近些年外周组织或细胞中这些受体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正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气道、肺组织存在NMDA受体的各种亚型,刺激气道的NMDA受体能引起离体气管条的收缩;而且呼吸道这些受体的过度激活,可能与这些区域的损伤和炎症的病理机制相关联,这种肺损伤与神经毒性类似,也是NMDA受体介导的、NO依赖性的。过度刺激NMDA受体所引起的肺的兴奋性毒性可能是导致急性支气管哮喘疾病中炎症和气道高反应的一个重要的病理机制。麻醉药氯胺酮属于苯环己哌啶拟似药,为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有证据表明氯胺酮的麻醉、镇痛作用与阻滞NMDA受体的苯环己哌啶结合位点,从而非竞争性地抑制NMDA受体相关,这一药理特性对谷氨酸所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损伤可能提供保护作用。氯胺酮还因具有支气管舒张效应,被当作哮喘患者麻醉的首选药物,并被推荐用于严重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和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近年来氯胺酮通过抗炎作用对肺损伤的保护效应已成为麻醉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肺内谷氨酸和谷氨酸受体的病理生理意义与哮喘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所造成的细胞损伤的关系及其氯胺酮在哮喘治疗中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这将为临床肺部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并将为阐明氯胺酮的作用机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第一部分氯胺酮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高反应及气道炎症的影响目的观察氯胺酮雾化吸入及全身给药对哮喘模型Brown-Norway大鼠气道高反应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52只Brown-Norway大鼠随机分成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n=8)、卵蛋白(OVA)对照组(n=8)、不同浓度(12.5 mg/ml、25 mg/ml和50 mg/ml)氯胺酮雾化吸入处理组(n=8/group)、不同剂量(50μg/kg和100μg/kg)氯胺酮腹腔用药处理组(n=6/group)。采用OVA辅以百日咳杆菌菌苗和氢氧化铝为佐剂注射致敏大鼠。雾化吸入10 mg/ml OVA激发。PBS对照组采用PBS替代OVA进行雾化吸入。OVA对照组在激发前给予PBS雾化吸入,氯胺酮雾化吸入处理组大鼠在激发前分别给予12.5 mg/ml、25 mg/ml或50 mg/ml浓度的氯胺酮雾化吸入,氯胺酮腹腔用药处理组在激发前分别给予50μg/kg或100μg/kg剂量的氯胺酮腹腔注射。最后一次激发后18 hr,测定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并取左侧肺作病理组织学检测。另取18只大鼠不致敏,单独给以12.5 mg/ml、25 mg/ml或50 mg/ml浓度氯胺酮雾化吸入(n=6/group)。作血浆药物浓度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给予ACH剂量达到25μg/kg和50μg/kg,OVA组气道压力(P)增高、潮气量(Vt)下降、肺动态顺应性(Cldyn)下降幅度显着高于PBS组,呼气阻力(Re)增长百分率的剂量反应曲线向左上移位,而且PC100(Re增长达100%幅度时所需乙酰胆碱的激发剂量),PC200及PC400值显着低于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OVA组相比,氯胺酮处理组P值增高、Vt值及Cldyn值下降的幅度明显降低,Re剂量反应曲线向右下移位,而且PC100,PC200及PC400值均明显高于OVA对照组(P<0.05)。(2)OVA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显着增多。与OVA对照组相比,氯胺酮处理组白细胞总数、嗜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低(P<0.05)。(3)OVA对照组可见明显的气道炎症性病理改变。氯胺酮治疗组炎症细胞浸润及上皮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间质水肿改善。(4)12.5、25和50 mg/ml浓度氯胺酮雾化吸入,其平均血浆浓度最大值分别为890.27、1313.48和2805.97μg/L。结论氯胺酮雾化吸入及全身用药均可抑制致敏原所激发的哮喘模型大鼠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对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氯胺酮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的NMDA-受体/NO的影响目的研究氯胺酮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内源性氨基酸产量、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1)表达、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及环-磷酸鸟苷(cGMP)产量的影响。方法(1)模型及分组同第一部分。(2)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肺组织主要氨基酸含量。(3)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肺组织NMDA-R1,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4) Western蛋白印迹(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NMDA-R1,iNOS的蛋白表达量。(5)非放射酶免法检测肺组织cGMP含量。结果(1) OVA组肺组织中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含量较PBS组明显增高。氯胺酮处理组与OVA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OVA组肺组织NMDA-R1及i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增强,而12.5 mg/ml和25 mg/ml氯胺酮雾化吸入治疗组以及50μg/kg氯胺酮腹腔注射治疗组表达较OVA组明显减弱。(3) OVA组肺组织cGMP含量显着增高,12.5 mg/ml和25 mg/ml氯胺酮雾化吸入治疗组以及50μg/kg和100μg/kg氯胺酮腹腔注射治疗组cGMP含量较OVA组明显降低。结论12.5 mg/ml和25 mg/ml氯胺酮雾化吸入以及50μg/kg氯胺酮腹腔注射均可抑制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NMDA-R1、iNOS的mRNA和蛋白的过度表达,减少NO的产生,从而减轻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性损伤。第三部分氯胺酮对卵蛋白激发的致敏大鼠离体肺泡巨噬细胞胞内钙和自由基的影响目的研究氯胺酮对OVA刺激的致敏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及自由基的作用,从而探讨氯胺酮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AM经氯胺酮(10μM,100μM和1000μM)处理、OVA刺激后,测定细胞[Ca2+]i并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和羟自由基(·OH)水平。结果OVA激发可引起致敏肺泡巨噬细胞[Ca2+]i增高及NO和·OH的生成增多,氯胺酮对此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氯胺酮可抑制OVA所致的氧化应激,其分子机制可能与[Ca2+]i相关。
曹建春[6](2006)在《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的干预作用》文中指出1研究背景和目的肠道不仅是一个吸收和消化的器官,同时在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是肠道多种功能得以正常维持的基础。在创伤和感染等应激情况下,肠道的屏障功能受到削弱或损害,就可使大量细菌和内毒素经由门静脉和淋巴系统侵入体循环,造成肠源性感染(Gut origin sepsis)和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并在一定条件下激发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的连锁反应,引起全身各器官的损害。因此,胃肠道被认为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动力部位”和靶器官。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时腹腔压增高,肠系膜动脉、肝动脉、小肠黏膜、肝脏微循环及门静脉血流减少,造成肠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无氧代谢、酸中毒和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细菌和内毒素易位。因此研究腹腔压变化规律和腹内高压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状态下肠黏膜屏障的防护措施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腑汤是导师李乃卿教授的经验方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内制剂,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蠕动迟缓、以及麻痹性肠梗阻等方面,能够改善患者腹胀、腹痛、促进肠鸣音恢复和排便排气。本研究在导师多年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技术,对腹腔压变化的规律、腹腔压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腹内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行初步探索;与谷氨酰胺相对照,研究了通腑汤对腹腔压的干预作用、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通透性增高的干预作用、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干预作用;并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腔压变化以及通腑汤的临床疗效作了初步研究。2方法本课题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干预治疗和临床防治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腹腔压变化规律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腑汤对大鼠腹腔压变化的干预作用;第三部分,腹腔压变化对血压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干预作用;第五部分,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干预作用;第六部分,通腑汤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腹腔压变化的干预作用。第一部分,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氮气气腹法成功制作了腹腔压增高的模型。定时定量向大鼠腹腔内注入氮气。利用MP-100A-CE型生理监护仪即时监测腹腔压动态变化。取每组各时间点腹腔压的算数平均值,绘制腹腔压和氮气量的散点图,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腹腔压升高和降低的氮气量与腹腔压的函数关系。第二部分,腹腔高压造
沈世林,张子理[7](2005)在《中药对胞内钙调节的研究现状评述》文中研究表明
张培[8](2005)在《青蒿琥酯抗小鼠中署内毒素血症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内毒素血症是中暑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防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内容。近年来,随着对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清晰,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手段正逐渐转到影响其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受体分子表达的方向上来。青蒿琥酯是近来发现有良好的抗外源性内毒素血症效果的药物,但它在中暑领域的应用国内外尚属空白,因此,探讨青蒿琥酯对内源性中暑内毒素血症的作用以及对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能清楚的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更好的为该类药物在中暑内毒素血症的防治应用中奠定基础。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中暑内毒素血症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为其在防治中暑内毒素血症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青蒿琥酯在中暑内毒素血症小鼠中的作用。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高温组、生理盐水组和青蒿琥酯组(按小鼠体重腹腔注射给药),其中青蒿琥酯组又按不同的给药方式和给药浓度分为三组,分别为一次性给药80mg/kg组和连续5天给药的40mg/kg组与60mg/kg组,生理盐水组按对照的药物组浓度给药。最后一次给药后,各组均在人工热气候模拟舱内热暴露,保持干球温度(Tdb)(35±0.5)℃和相对湿度(RH)(65±5)%的条件,每30min测量肛温一次,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同时取高温2h组、生理盐水60mg/kg 2h组和青蒿琥酯60mg/kg 2h组的肝组织标本,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第二部分:青蒿琥酯抗中暑内毒素血症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此部分亦分为两个实验:1.青蒿琥酯对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中CD14和TLR4mRNA表达的影响。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组、高温组、生理盐水组和青蒿琥酯60mg/kg组(按小鼠体重连续5天腹腔注射给药),之后常温组在Tdb(25±
岳晓莉[9](2004)在《脑热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热是临床上各种疾病,尤其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对感染和创伤等的一种全身反应。如何缩短退热时间,缓解病后体虚、神疲乏力、免疫机能低下、骨质疏松、失眠等症状,较快消除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所致不良反应,减少激素用量减停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反跳或加重,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医中药特别是清热解毒类复方,在治疗发热性疾病时日益显示出其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的优越性及组方的合理性。脑热清口服液(Nao Re Qing Oral likuid,NRQ)在临床上是治疗颅脑手术后顽固性发热的有效中药剂型,为探讨其清热解毒机制,本实验复制家兔内毒素(Endotoxin,ET)和内生致热原(Edogennous pyrogen,EP)性发热模型,首先从整体观察脑热清对发热动物的体温的影响;在获得解热效应的基础上,检测中枢致热性细胞因子、发热介质和解热介质的含量;同时复制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观察脑热清对其特异性免疫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体外实验采用原代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脑热清对巨噬细胞内活性氧和游离钙离子的调节。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系统探讨脑热清清热解毒的机制。 实验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脑热清口服液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 分别复制 ET 和 EP 性发热家兔模型,以阿司匹林(Aspirin,ASP)作为阳性对照,首先观察 NRQ 的解热效果:(1)NRQ 组的最大体温上升高度(ΔT)和体温反应指数(thermal response index, TRI)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2)ET 和 EP 组的ΔT 和 TRI显着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 < 0.01);(3)NRQ 和 ASP治疗组动物体温上升峰值明显低于 ET 和 EP 组(P < 0.01),比较脑热清和阿司匹林两种药物对家兔的解热效果,未见明显差异(P > 0.05)。结果表明:脑热清对家兔 ET和 EP 性发热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在获得解热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药的解热机制,结果显示:(1)NRQ 对正常家兔下丘脑 IL-1β、下丘脑和脑脊液的 cAMP 及腹中隔区 AVP 的含量无明显影响(P > 0.05)。(2)NRQ 和 ASP 均可以明显降低 ET 和 EP 性发热家兔下丘脑 IL-1β的含量(P <0.01),并且各组下丘脑 IL-1β的含量与体温变化成正相关(r = 0.850,P <0.05),表明脑热清可以显着降低发热动物的中枢致热性细胞因子;(3)NRQ 和 ASP 治疗组下丘脑和脑脊液的 cAMP 含量均显着低于 ET 和EP 组(P <0.01),下丘脑和脑脊液 cAMP 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显着正相关(HP:r = 0.940,P <0.01;CSF:r = 0.971,P <0.01),表明脑热清可以降低发热家兔中枢发热介质的含量;(4)NRQ 和 ASP 治疗组腹中隔区 AVP 的含量分别与 ET 和 EP 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1),AVP 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也呈正相关(r = 0.777, P <0.05),结果表明脑热清可以增加中枢解热介质的释放。 第二部分:脑热清口服液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WP=4>2 脑热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机制的实验研究 以氢化可的松攻击小鼠,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并用脑热清高、中、低剂量分别进行干预。(1)单纯灌服脑热清口服液高、中、低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腹腔巨噬细胞(Pmf )吞噬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 > 0.05)。(2)模型组 T、B 淋巴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 < 0.01),分别是对照组的 45.40%,50.69%;模型组的巨噬细胞吞噬活力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 < 0.01),只达到对照组的 62.46%。(3)而脑热清口服液的高、中、低三剂量组均可协同 ConA 和 LPS 促进T、B 淋巴细胞的增殖(P < 0.01)。高、中、低剂量的 T 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比模型组提高了 61.38%,38.75%和 21.20%,其中高剂量组尤为明显。脑热清口服液高、中、低三剂量组的 B 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比模型组的提高了78.72%,60.52%和 49.57%;脑热清口服液高、中、低三剂量组均能增强 Pmf 的吞噬功能(P < 0.01),其高、中、低三剂量组分别比模型组提高 56.11%,33.23%和 31.03%。结果表明,脑热清对免疫功能低下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够提高其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对正常的免疫系统无明显的调节作用。 第三部分:脑热清口服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活性氧及游离钙的作用。原代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以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酯(H2 DCFDA)和 Fluo-3-AM 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 488nm 激发观察荧光强度变化。(1)以 NRQ 刺激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发现 H2DCFDA 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与静息水平相比,NRQ 刺激后 60s,120s, 330s,540s,1080s 上升幅度分别是 324%,498%,586%,530%,410%,随后稳定在410%上下,波动幅度小于 100,持续至 1500s;(2)未加任何刺激物时,单个巨噬细胞内 Fluo-3 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以 NRQ 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发现 Fluo-3-AM 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NRQ 刺激后 30s,90s,270s,360s,630s,上升幅度分别是 982%,1219%,1136%,1052%,963%,随后稳定在 963%上下,波动幅度小于 200,持续至 1500s。结果表明:脑热清能够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发生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并进一步刺激细胞内游离钙离子释放,有利于巨噬细胞杀灭病原微生物,适度发挥抗?
沈世林[10](2004)在《扶正抑瘤颗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观察,探讨扶正抑瘤颗粒(FYK)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 2 方法 动物实验用H22瘤株移植昆明种小鼠,造成腹水瘤和实体瘤,分为FYK大剂量组(D)、FYK小剂量组(X)、天仙胶囊阳性对照组(T)、荷瘤模型组(M)。等体积灌胃给药,用瘤体重量计算FYK的抑瘤率,用半数存活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FYK对肿瘤组织NF-κB、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凋亡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组织的p53、Bcl-2基因表达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临床观察选择食道癌和乳腺癌病例,分为FYK治疗组和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服FYK后肿瘤患者的T细胞亚群、NK细胞和NF-κB、细胞周期、凋亡率,用血流变仪检测全血粘度。 3 结果 动物实验表明:(1) FYK的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较模型组明显提高,以FYK大剂量组作用最优,分别为51.72%和51.61%。(2) 模型组细胞G0/1期比例最低,S期比例最高,用药各组的细胞G0/1期比例明显上升(P<0.01),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1);FYK大剂量组NF-κB表达为26.51%,较模型组显着上升(P<0.001)。(3)治疗各组细胞内[Ca2+]i和凋亡率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着差异(P<0.001)。(4)治疗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Fas表达下降(P<0.001),FasL表达上升(P<0.001)。(5)用药后肿瘤细胞p53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01),Bcl-2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1)。 临床观察表明:(1)食管癌患者,治疗组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粘度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中服用FYK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食管癌患者,治疗组的NF-κB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肿瘤细胞G0/1期比率明显上升(P<0.05),S期比较明显下降(P<0.05),凋亡率显着升高(P<0.001),具有显着性差异。(3)乳腺癌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4、CD4/CD8、NK细胞值明显升高(P<0.005),全血粘度明显下降(P<0.005)。(4)乳腺癌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1),G0/1期比例明显上升(P<0.01),S期比例及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下降(P<0.01)。 4 结论 FYK具有抗肿瘤作用,以FYK大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FYK抗肿瘤的机理,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活化诱导的T细胞凋亡,降低全血粘度,影响与肿瘤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基因转录,影响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内钙离子信号转导,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相关。
二、胆必清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必清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 |
1.1.1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现状 |
1.1.2 DILI的表型及分类 |
1.1.3 DILI的影响因素 |
1.2 药物代谢及转运和DILI |
1.2.1 肝脏和药物代谢及转运 |
1.2.2 药物代谢及转运与DILI的关系 |
1.3 肝脏免疫系统及DILI的研究概况 |
1.3.1 基于免疫反应的DILI有害结局通路 |
1.3.2 肝脏的结构及组成 |
1.3.3 肝细胞 |
1.3.4 肝脏非实质性细胞 |
1.3.5 肝脏固有免疫与DILI |
1.3.6 适应性免疫与DILI |
1.4 DCF诱导的肝毒性研究进展 |
1.4.1 非甾体抗炎药和DILI |
1.4.2 DCF的代谢途径 |
1.4.3 DCF诱导的肝细胞毒性 |
1.4.4 DCF诱导的免疫肝毒性 |
1.4.5 细胞因子介导的协同毒性 |
1.4.6 LPS免疫应激介导的协同毒性 |
1.4.7 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 |
1.5 人源化DILI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
1.5.1 人肝嵌合体小鼠模型 |
1.5.2 人拟化转基因小鼠模型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DCF及其代谢物诱导人拟化TgCYP3A4/hPXR小鼠急性肝毒性潜能的初步评估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动物 |
2.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给药途径及剂量 |
2.3.2 动物实验 |
2.3.3 小鼠血清样品分离 |
2.3.4 血清ALT的检测 |
2.3.5 HE染色实验 |
2.3.6 肝脏GSH及GSSG的检测 |
2.3.7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临床观察 |
2.4.2 DCF及DCF代谢物对血清ALT的影响 |
2.4.3 DCF和DCF代谢物处理后小鼠病理检查结果 |
2.4.4 GSH/GSSG在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CF及其代谢物代谢动力学与排泄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实验动物 |
3.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给药及样本采集方案 |
3.3.2 样本处理及检测 |
3.3.3 色谱条件 |
3.3.4 质谱条件 |
3.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DCF及其代谢物LC-MS/MS检测方法的确定 |
3.4.2 不同品系小鼠对DCF急性肝毒性敏感性比较 |
3.4.3 DCF在不同品系小鼠中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 |
3.4.4 DCF代谢物直接给药后含量分布以及与急性肝毒性相关性分析 |
3.4.5 DCF及其代谢产物在TgCYP3A4/hPXR小鼠中的排泄特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CF及其代谢物致急性肝毒性的肝脏转录组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实验 |
4.3.2 肝脏total RNA的提取 |
4.3.3 肝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
4.3.4 RNA逆转录实验 |
4.3.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4.3.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肝脏转录组数据的统计分析 |
4.4.2 肝脏对DCF及其代谢物的基因组反应 |
4.4.3 DCF及其代谢物对肝脏基因生物学过程的影响 |
4.4.4 DCF和DCF代谢物诱导性急性肝损伤相关的KEGG通路分析 |
4.4.5 DCF和其代谢物诱导性急性肝损伤相关蛋白的互作分析 |
4.4.6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CF及其代谢物体内外免疫激活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主要实验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实验细胞系 |
5.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毒性实验 |
5.3.2 Caspase-1活性及IL-1β含量检测 |
5.3.3 混合细胞培养实验 |
5.3.4 血清细胞因子测定 |
5.3.5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DCF及其代谢物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估 |
5.4.2 DCF对J774A.1/Hepa1c1c7共培养细胞的毒性评估 |
5.4.3 DCF代谢物处理J774A.1细胞上清对Hepa1c1c7的细胞毒性评估 |
5.4.4 DCF及DCF-G对J774A.1细胞的炎性刺激作用 |
5.4.5 DCF及其代谢物对血清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甘氨酸对烧伤大鼠失控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对象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正文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3)刺五加水提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中药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1.1.1 影响HPAA的功能 |
1.1.2 对一氧化氮的抑制 |
1.1.3 对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 |
1.1.4 对活性氧的抑制 |
1.1.5 对核因子的抑制 |
1.1.6 对类脂质炎症介质的抑制 |
1.1.7 对黏附分子的抑制 |
1.1.8 对细胞内第二信使物质的抑制 |
1.1.9 抗血栓形成 |
1.1.10 抑制白细胞趋化、移动和活化 |
1.2 刺五加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
1.2.1 刺五加的化学成分 |
1.2.2 刺五加药理作用 |
1.2.2.1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
1.2.2.2 抗肿瘤作用 |
1.2.2.3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
1.2.2.4 抗衰老作用 |
1.2.2.5 抗有害应激 |
1.2.2.6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1.2.2.7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1.2.2.8 其他药理作用 |
1.2.3 刺五加临床应用 |
1.2.3.1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1.2.3.2 治疗糖尿病及其病发症 |
1.2.3.3 治疗高血压微循环障碍 |
1.2.3.4 治疗肺病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参考文献 |
2 刺五加水提物对巨噬细胞炎症介质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药品 |
2.1.2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紫丁香苷含量分析 |
2.2.2 总黄酮含量分析 |
2.2.3 多糖含量分析 |
2.2.4 实验动物与细胞株 |
2.2.5 腹腔巨噬细胞分离 |
2.2.6 动物实验 |
2.2.7 细胞活力检测 |
2.2.8 NO含量测定 |
2.2.9 O_2~-含量测定 |
2.2.10 H_2O_2含量测定 |
2.2.11 TNF-α含量测定 |
2.2.12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刺五加水提物中紫丁香苷、总黄酮及多糖含量测定 |
2.3.2 刺五加水提物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3 刺五加水提物对KM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2.3.4 刺五加水提物对巨噬细胞NO产生的影响 |
2.3.5 刺五加水提物对巨噬细胞O_2~-产生的影响 |
2.3.6 刺五加水提物对巨噬细胞H_2O_2产生的影响 |
2.3.7 刺五加水提物对巨噬细胞TNF-α产生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3 刺五加水提物对巨噬细胞产生NO的抑制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药品 |
3.1.2 主要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活力检测 |
3.2.2 NO含量测定 |
3.2.3 Real-Time 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量 |
3.2.4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3.2.5 NF-κB与DNA结合活性检测 |
3.2.6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胞内ROS含量 |
3.2.7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刺五加水提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2 刺五加水提物对NO产生的影响 |
3.3.3 刺五加水提物对NO抑制作用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
3.3.4 刺五加水提物对i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5 刺五加水提物对iNOSmRNA水平的影响 |
3.3.6 刺五加水提物对NF-κB核转位及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
3.3.7 刺五加水提物对Ⅰ-κBα降解的影响 |
3.3.8 刺五加水提物对胞内ROS产生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4 刺五加水提物对小鼠内毒素休克防治作用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药品 |
4.1.2 主要试剂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4.2.3 血清中TNF-α、IL-10和NO含量测定 |
4.2.4 肝脏中TNF-α与IL-10含量测定 |
4.2.5 提取肝脏组织中总蛋白 |
4.2.6 提取肝脏组织核蛋白 |
4.2.7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4.2.8 NF-κB与DNA结合活性检测 |
4.2.9 常规病理学检查 |
4.2.10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存活率的影响 |
4.3.2 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TNF-α产生的影响 |
4.3.3 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IL-10产生的影响 |
4.3.4 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血清中NO产生的影响 |
4.3.5 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中iNOS蛋白水平的影响 |
4.3.6 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核蛋白中NF-κB活性的影响 |
4.3.7 刺五加水提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主要脏器病理变化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摘要 |
5.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5.4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中药复方主要成分对SLT-Ⅱ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防治细菌性疾病研究现状 |
1.2 中药防治细菌性疾病研究现状 |
1.3 细菌毒素研究进展 |
1.3.1 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的主要生物活性 |
1.3.2 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作用机制 |
1.3.3 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
1.4 中药防治细菌毒素性疾病研究现状 |
1.5 中药防治细菌毒素性疾病疗效机制研究进展 |
1.6 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猪水肿病发生机制中作用 |
1.7 中药对微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
1.7.1 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 |
1.7.2 影响血管内皮细胞活性 |
1.7.3 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1.7.4 防治心血管疾病 |
1.7.5 抗炎、抗毒素作用 |
1.8 微血管内皮细胞研究进展 |
1.8.1 微血管内皮细胞研究现状 |
1.8.2 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进展 |
1.9 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研究进展 |
1.9.1 内皮素 |
1.9.2 一氧化氮 |
1.9.3 前列环素 |
1.9.4 血栓素A2 |
1.9.5 P-选凝素 |
1.9.6 细胞间黏附分子-1 |
1.9.7 水通道蛋白-1 |
1.10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猪水肿病研究进展 |
1.10.1 目前猪水肿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1.10.2 防治猪水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
1.11 立题依据 |
1.12 试验内容及研究意义 |
1.12.1 试验内容 |
1.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猪水肿病病理模型的复制及中药复方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细菌的传代培养 |
2.1.2 细菌的计数 |
2.1.3 中药复方组成 |
2.1.4 中药复方药液制备 |
2.1.5 试验动物分组及病理模型的建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阳性对照组1、2 比较 |
2.2.2 动物试验结果 |
2.2.3 病理学观察 |
2.3 讨论 |
第三章 SLT-ⅡE 对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3.1.4 主要试剂 |
3.1.5 其它器械及用品 |
3.1.6 溶液的配制 |
3.1.7 试验步骤 |
3.1.8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质量浓度SLT-Ⅱe 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
3.2.2 不同质量浓度SLT-Ⅱe 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 的影响 |
3.2.3 SLT-Ⅱe 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1 的影响 |
3.2.4 SLT-Ⅱe 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12 的影响 |
3.2.5 SLT-Ⅱe 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XA2 的影响 |
3.2.6 SLT-Ⅱe 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选凝素的影响 |
3.2.7 SLT-Ⅱe 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sICAM-1 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茯苓主要成分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仪器设备 |
4.1.2 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4.1.3 主要试剂 |
4.1.4 溶液的配制 |
4.1.5 试验步骤 |
4.1.6 试验结果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茯苓酸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 的影响 |
4.2.2 茯苓酸对SLT-Ⅱe 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1 的影响 |
4.2.3 茯苓酸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I2 的影响 |
4.2.4 茯苓酸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XA2 的影响 |
4.2.5 茯苓酸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P-选凝素分泌的影响 |
4.2.6 茯苓酸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 表达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芪主要成分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5.1.3 主要试剂 |
5.1.4 溶液的配制 |
5.1.5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黄芪甲苷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5.2.2 黄芪多糖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黄芪甲苷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调控 |
5.3.2 黄芪多糖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调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黄主要成分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主要仪器设备 |
6.1.2 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6.1.3 主要试剂 |
6.1.4 溶液的配制 |
6.1.5 试验细胞准备及处理 |
6.1.6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大黄素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6.2.2 大黄酸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大黄素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调控 |
6.3.2 大黄酸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调控 |
6.4 小结 |
第七章 山楂主要成分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主要仪器设备 |
7.1.2 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7.1.3 主要试剂 |
7.1.4 溶液的配制 |
7.1.5 试验细胞准备及处理 |
7.1.6 统计分析 |
7.2 结果 |
7.2.1 金丝桃苷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7.2.2 槲皮素对SLT-Ⅱe 诱导RIMEC 分泌功能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金丝桃苷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调控 |
7.3.2 槲皮素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调控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NMDA受体在OVA诱导大鼠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介导作用及氯胺酮干预治疗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氯胺酮雾化吸入及全身给药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高反应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氯胺酮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的NMDA受体/NO的影响 |
实验一肺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大鼠肺组织中NMDA-R1和NOS基因表达的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三大鼠肺组织NNDA-R1和iNOS蛋白表达的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四大鼠肺组织cGMP含量的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氯胺酮对卵蛋白激发的致敏大鼠离体肺泡巨噬细胞胞内钙和自由基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已发表论文 |
(6)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一: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一部分:腹腔压变化规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通腑汤对大鼠腹腔压变化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腹腔压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通腑汤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腔压的干预作用 |
1 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疗效判定 |
5 结果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药对胞内钙调节的研究现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研究现状 |
3 评 述 |
(8)青蒿琥酯抗小鼠中署内毒素血症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青蒿琥酯在中暑内毒素血症小鼠中的作用 |
1.1 实验目的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部分 青蒿琥酯抗中暑内毒素血症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 |
实验一 青蒿琥酯对中暑内毒素血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CD14和TLR4 mRNA表达的影响 |
2.1.1 实验目的 |
2.1.2 材料和方法 |
2.1.3 结果 |
实验二 青蒿琥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2.2.1 实验目的 |
2.2.2 材料和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成果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
(9)脑热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清热解毒法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对发热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三部分 Toll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脑热清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脑热清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脑热清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活性氧及游离钙的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10)扶正抑瘤颗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一 中医药抗肿瘤研究进展评述 |
文献综述二 细胞钙稳态及中药对钙的调节 |
前言 |
第一部分 扶正抑瘤颗粒对H_(22)肿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实验一 扶正抑瘤颗粒对H_(22)肿瘤治疗作用的观察 |
实验二 扶正抑瘤颗粒对荷瘤(H_(22))小鼠肿瘤细胞NF-κB表达及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 |
实验三 扶正抑瘤颗粒对荷瘤小鼠(H_(22))肿瘤细胞内Ca~(2+)含量影响及与凋亡相关性的研究 |
实验四 扶正抑瘤颗粒对荷瘤(H_(22))小鼠T淋巴细胞Fas/Fas L蛋白表达的影响 |
实验五 扶正抑瘤颗粒对荷瘤(H_(22))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蛋白表达影响 |
第二部分 扶正抑瘤颗粒抗肿瘤的临床观察 |
实验六 扶正抑瘤颗粒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影响 |
实验七 扶正抑瘤颗粒对食管癌组织细胞周期及NF-κB影响的观察 |
实验八 扶正抑瘤颗粒对乳腺癌术后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及全血粘度影响 |
实验九 扶正抑瘤颗粒对乳腺癌细胞NF-κB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胆必清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D]. 江伟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甘氨酸对烧伤大鼠失控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南竹. 天津医科大学, 2008(01)
- [3]刺五加水提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林秋叶.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5)
- [4]中药复方主要成分对SLT-Ⅱ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D]. 周宏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11)
- [5]NMDA受体在OVA诱导大鼠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介导作用及氯胺酮干预治疗机理研究[D]. 朱敏敏. 南京医科大学, 2007(04)
- [6]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的干预作用[D]. 曹建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7]中药对胞内钙调节的研究现状评述[J]. 沈世林,张子理. 中医研究, 2005(07)
- [8]青蒿琥酯抗小鼠中署内毒素血症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 张培. 第一军医大学, 2005(04)
- [9]脑热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机制的实验研究[D]. 岳晓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10]扶正抑瘤颗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沈世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