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兽药残留监控中心通过认证(论文文献综述)
冯红文[1](2020)在《精心培育质量之花 促进结出品牌之果——我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综述》文中提出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28日,首届中国·澄城樱桃云营销季、陕西水果网络特色季樱桃季在渭南市澄城县开幕。小樱桃,大产业,陕西澄城以品牌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樱桃"成为澄城农业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1日起,民航局开展为期8个月的"民航服务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力争实现三大目标:巩固提升航班正常性,进一步规范旅客服务管理,形成一批社会和行业共同认可的民航服务品牌。自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各级党委、各个部门及各行
韦绍行,郑明怀,方红萍,林民福,张紧跟,李汉生,韦元可[2](2019)在《《广西基层“四有两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针对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客观需要,以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四有两责"要求为导向,对广西落实基层"四有两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意义、初步成效及存在短板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以"四有两责"为引领筑牢基层安全治理基础的五个方面对策,为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提供决策参考。
吴学兵[3](2014)在《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质量安全逐渐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然而,猪肉质量安全事件的频繁爆发以及中国猪肉产品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昭示着我国猪肉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小规模养猪场(户)占主导地位的现实而导致的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产业链主体之间的纵向关系,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并因此成为各国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强生猪质量安全需要发挥产业链上核心主体的主导作用。在生猪产业链上,屠宰加工企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相对较高,并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因此,屠宰加工企业必将是中国生猪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鉴于屠宰加工企业在生猪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和养猪场(户)对生猪质量安全控制的基础地位,重点研究屠宰加工企业和养猪场(户)之间的纵向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信息不对称理论、质量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的逻辑框架,利用北京市调研资料,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重点研究屠宰加工企业和养猪场(户)之间的纵向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包含:(1)分析了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对生猪质量安全的影响机理;(2)分析了北京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出生猪纵向关系发展现状和养猪场(户)安全生产现状;(3)分析屠宰加工企业纵向协作形式选择行为及其对生猪质量安全的控制状况,分析养猪场(户)纵向协作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对养猪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4)基于质量监管的视角,从全产业链上探讨如何优化屠宰加工企业与其他环节主体之间的纵向关系;(5)从产业链纵向关系的角度为提高中国生猪质量安全水平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中国生猪产业链以通过中间商的市场交易形式为主;纵向关系对产业链主体生猪质量安全控制影响显着;屠宰加工企业在控制生猪质量安全水平上可发挥重要作用;饲养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生猪质量安全水平;规范性合作社可有效供给质量安全生猪。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在于:强调通过经济激励来保障生猪质量安全,克服了以往研究只关注质量安全或经济效益的单目标问题;系统研究屠宰加工企业和养猪场(户)的纵向关系,既立足于小规模养猪场(户)占主导地位的国情,又考虑猪肉质量安全备受关注的现状;从提高政府生猪质量安全监管效率的角度,优化了屠宰加工企业与产业链其他主体之间的纵向关系。
刘录民[4](2009)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中毒事件使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再次受到审视。食品安全已经被我国公众列为社会生活中最差的环节。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问题,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快速推进,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患上传染性或非传染性的食源性疾病。这些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了社会福利和生产效率。由于食品具有信任品的特性,在食品安全供给上存在着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问题,市场失灵就成为一种常态。解决食品安全“市场失灵”的办法就是用政府食品监管这只“有形的手”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然而这些年的监管实践证明,政府监管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政府失灵”问题仍然困扰着社会各界。从理论上看,政府失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机理还缺乏深刻认识,对食品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统一认识,食品安全的决定原理还不清楚,缺乏建立廉价高效的监管体制机制的途径和手段,特别是对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系研究较少。诸如此类问题悬而未决,并已成为研究食品安全的重要课题。因而,研究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公共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实践背景下,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出发,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参照系统工程原理,按照监管体系的构成要素(监管主体、监管客体、监管手段、监管效能改进)的逻辑结构,系统地分析食品安全监管的机理、模式与路径。按照逻辑关系,将论文分为10章。第1章导论。本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在食品安全供给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为了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政府进行监管。然而实践证明,政府监管也存在“失灵”问题。本论文按照系统工程思路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目的是找出问题症结,提高监管效能。第2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食品安全的概念是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逻辑起点。论文对食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重新界定,厘清了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食品卫生的关系,认为食品安全是食品质量的组成因子,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食品安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分析食品安全监管要以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政府监管理论为基础。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理由是解决食品供给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和负的外部性问题。食品安全监管的本质属于社会性监管。第3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国际比较。本章从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政策法律和技术标准体系)两个维度对美国、欧盟、日本、丹麦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提出要按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自然过程和监管部门履行职责的专业能力整合我国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同时,我们应当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高效、科学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以适应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国际化的需要,用严密的监管体系筑起食品安全的“堤坝”。第4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成及其决策模式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三类外部要素和四类内部要素构成。我们假定外部因素是给定的,内部因素是监管者可以影响的因素。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食品安全水平是由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监管机构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本章在生命价值理论和消费者意愿支付(wilingness to pay)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和博弈方法,分析安全食品的生产者和需求者的决策模式,以及政府监管的决策模型。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三种力量互相制约、互相依赖,共同决定了一个具体社会的食品安全水平。第5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客体分析。本章分析了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现状,用“三聚氰胺”事件案例剖析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着企业缺乏自律、监管制度漏洞、技术法规和标准不完善、产品责任模糊、监管体制弊端、法律执行不力等六个方面的困境。食品行业的总体特征与监管模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国食品行业的总体集中度不高,只有啤酒、饮料等少数产业集中度较高。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可以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全国制定统一的监管政策,监管部门对这些行业应主要实行以HACCP认证为主的监管政策;对于产业集中度低的行业,应该以分散监管为主,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市场准入监管政策,把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第6章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分析。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取决于监管机构之间的科学分工,还依赖于工作努力程度(Vigorous)和和能力强度(Capacity),即:监管绩效=监管态度×监管能力=监管态度×(监管者专业素质+技术装备+其他设施),用函数式表示为:P=f(V,C),式中的P代表绩效水平,V代表积极性、努力程度、责任心,C代表能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由9个相关部门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有5个部门。这些部门的职能配置在横向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在纵向上存在着垂直、半垂直和分级管理混合的现象,基层存在监管真空。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导致监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原因首先在于我国的监管机构职能存在横向过宽、纵向层次过多的问题,人为地加大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其次是一些监管机构特别是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地方政府工作懈怠;其三是因为监管机构能力建设滞后。因此,要提高监管成效,应在国家一级强化监管职能,整合各部门的资源。缩窄横向监管幅度,调整部门职能分工。按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制和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控制理念,将以“过程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策略,调整为“以品种监管为主,过程监管为辅”的监管策略。同时,要从理顺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增加经费保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四个方面加强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第7章食品安全监管的手段与工具。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律手段、技术法规和食品标准手段、行政手段三类。在比较分析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的构想,进一步明确三者之间的职能定位,建立层次清晰、相互配合、运转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实际监管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管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取决于各种手段的运用。按照系统工程的原则,只有遵循整体化原则、优化与可行原则、决策科学化原则、组合效应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创造科学、适用、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本章着重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小企业、小作坊监管的政策模式,运用风险决策矩阵进行分析,认为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应进行规范整顿,准许其限时间限地域生产,最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也是最符合便利性、安全性目标要求的选择。提出了明确监管责任、创新监管制度、分级分类监管的政策思路。第8章食品安全监管的运行机制。本章运用激励—控制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运用监管政策影响监管对象的实际过程。提出运用执法力度系数来衡量我国行政执法力度,我国质检系统2005年、2006年、2007年的执法力度系数仅为0.33、0.37和0.58,远远低于1.0的基本要求。由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设计不完善,常常导致“大棒不痛、胡萝卜不甜”的局面。本章还分析了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危机管理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我国已经进入食品安全危机高发期,食品安全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信息的有限性、边界的模糊性、发展的非线性等特点,分析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理论模式和我国的实践模式,提出从4个途径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工作。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危机理论研究与宣传,用科学的理论指导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二是加快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法制化进程;三是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四是优化危机管理流程,实现危机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第9章提高监管体系运行效能的方法探讨—绩效评估。政府监管机构领导不断被问责的事实启示我们,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较低。为了督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使其避免出现工作懈怠、玩忽职守、渎职等问题,论文研究筛选了一套监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应用政府绩效评估的一般理论和各地实践经验,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并按照德尔菲法用SPSS分析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形成了包含三个维度、六个业绩领域、20个指标的地方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而为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监督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具。第10章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应当从以下六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食品安全法》与原来已经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之间的协调性还比较差,需要将各个法律法规统一起来。此外还需要制定产品责任法,解决执法过程中对执法者的监督问题。二是建立我国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改革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将其中涉及安全的内容分离出来,建立食品安全法律、食品安全技术法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三个层次定位明确、功能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将政府部门独自监管转变为以政府部门为主,社会相关力量共同参与的协作监管机制。短期目标是先对现在的分工进行调整提高中央权威,减少管理层次,缩窄管理幅度,完善监管网络;将8-9个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责集中到农业、卫生(食品)、质检三个部门;长期目标是将消费者联盟(协会)、社会中介组织、舆论媒体、生产者纳入监管主体范围,实现监管对象的全覆盖。四是严格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将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的实施,纳入人大执法监督范围,加大民事维权执法力度,消除弹性(选择性)执法现象;五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小企业监管政策。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小企业、小作坊实行差异化监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灵活有效的监管政策;六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估,建立督促监管机构认真履行职责的监督机制。食品安全监管过程要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模式实现闭环管理,四个环节缺一不可。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要坚持透明、公开的原则,吸收消费者、生产者等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运用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估体系,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能力。结论和展望。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严重的政府失灵现象,亟需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监管绩效水平;食品安全水平是由食品生产者、食品消费者、政府三种因素或三方力量共同决定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缺失或运转失灵都会降低整个系统的功效;重构与创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应该采取6条政策;结合国情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其他组织协作监管的机制是提高监管效能的发展方向。
魏长增[5](2008)在《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掌握了潍坊产业化的有关内容,通过比较分析、整理,探讨了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条件、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对策等。农业产业化于20世纪5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在西方国家主要有四种模式,即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和联营体。其内涵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中介,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各国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出现了许多类型,如粮食产业化、设施农业产业化、种子产业化、农业食品产业化、畜牧业产业化。与之相对应的组织形式有公司一体化、股份制一体化、合同制一体化、合作制一体化、专业协会等。国外农业产业化积累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农业产业化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以生产结构的转变为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化,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以政策引导和推动产业化发展等。潍坊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位次。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均处于全国前列。回顾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主要经历了准备阶段(1986-1992),提出和起步阶段(1992-1995),全面加快发展阶段(1996-1999)及深化与升级阶段(2000年至今)。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企业+农户模式以及由此而升级的基地模式是诸城市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市场+基地+农户”;以寒亭为代表的一村一品模式;以安丘为代表的名牌产品出口创汇模式——“企业+基地+农户”。此外,还有农业观光模式,农业科技园模式,农业标准化模式,区域化种、养、加模式等。在农业产业化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有待进一步壮大;深加工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和农业科技和经营人才短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对农业产业化认识狭隘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文化素质低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应采取以下对策:继续保持不断创新的产业化理念,在思想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做好科技支撑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农技推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逐步使农民向工人转变;建立健全法制,继续实行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政策,继续推行惠农、支农政策,倡导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促进产业化模式的升级,逐步走向农业现代化。
肖良[6](2008)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及其功能,对构成该体系的农产品质检机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等4个子系统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外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方式及其经验,并应用供给和需求分析原理分析了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主要的研究结论及创新如下: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主要由质检机构子系统、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等4个子系统构成,质检机构子系统为该体系的核心;该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改革探索、建设发展、完善提高几个阶段。从承担行政执法、研究咨询、农产品认证、仲裁检测鉴定、委托检验和技术推广等六个方面对该体系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2、系统调查了853家农业系统检验检测实验室,从实验室人员、固定资产、实验室面积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实验室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已初具规模,各省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规模和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本适应,目前农产品质检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和业务收入不足,生存和发展有较大困难。3、系统分析了我国直接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14部法律、18部法规及相关的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已形成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体系,但现行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存在明显缺陷,亟需完善。4、系统收集和分析了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地方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现行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基本上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但存在部分标准制修不及时、部分标准质量不高、数量和种类不足和宣贯力度不够等问题。5、对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荷兰、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加拿大食品检验署、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农业市场局和动植物检疫局的实验室基本概况和管理经验。这些国家在实验室建设、资源共享、资质管理、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6、首次提出了实验室标准单位和实验室能力系数的概念,依据这两个概念和实验室调查数据评估了各地区实验室的供给能力水平,同时分别依据农林牧渔总产值、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以及生产投入品的总量估计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需求,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市场的供求状况。7、针对我国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并参考国外实验室管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相关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建设核心实验室、增加实验室运行经费和检验检测费用等技术建议。
郑宇鹏[7](2007)在《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践,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主体缺位、错位及主体行为不当等问题和成因,提出预防式、全过程、综合式、可追溯的现代质量安全管理理念;综合运用供应链理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博弈论等经济理论,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比较并优化选择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范式,从而拓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视角,丰富现有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四个主要结论。一是要从风险管理入手,利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预防式、综合式、可追溯的质量安全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与部门分段、产销分割的传统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相比,前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三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能够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风险。四是零售企业对上游环节的可追溯管理机制在质量安全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零售企业不能发挥其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那么将会产生质量安全隐患。
段海强[8](2005)在《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保障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动物性食品安全(animal derived food safety)是农业发展与食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也是国家政策与管理职能的主要目标之一。受国际性食品与健康问题如疯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二恶英(Dioxin)、禽流感(Avian Flu.)等疫病爆发的影响,国际社会对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animal derive food safety )的关注程度逐步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逐步成为独立的支柱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基本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实现了产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两个跨越,并开始出现了生产型向效益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喜人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却十分突出,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以及SARS、禽流感等动物性食品污染和有害物质残事件,消费者缺乏安全感。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加强对动物性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尽快解决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根据社会经济与畜牧业发展中的动物性食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实证方面的调查分析和对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政策效果进行考察的尝试。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动物性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研究分析,运用基本经济学、动物卫生法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规范研究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行为规范、制度约束与监督体系等角度,对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结论对改善我动物性国食品安全和保障体系的效率、保护消费者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除了导言之外,根据研究的需要分为四大部分。导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机制的分析,提出提高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迫切性;论文的第三部分对国外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论文第四部分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构建。
孟凡胜[9](2005)在《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20 多年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到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农产品由短缺发展到相对过剩的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又出现了新的难题,如经常出现的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世纪性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实的情况是农业依然比较落后,农民依然比较贫困,而且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尚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农民收入为何难提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由于“卖难”,无法实现其价值或低值出售,致使农民不仅不能增收,反而亏本。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有效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使农产品能够顺利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二是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三是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农产品物流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涉及到农业的现代化,涉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产品物流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突出表现在:缺乏农产品物流体系,不能做到货畅其流;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物流过程损耗大,成本高,加工增值能力弱,农产品物流利润率低,效益差,国际竞争力弱;比较而言,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较慢,2003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值的增长幅度为27%,工业品物流总值同比增长26.8%,农产品物流(不含农业生产资料物流)总值在社会物流总值的比重很小,仅占3.81%,同比发展增幅只有2.5%。从国际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物流成本指标看,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10%,我国粮食物流成本为40%,果蔬则高达60%;从损耗率指标来看,发达国家在5%以下,我国粮食损耗率在15%,果蔬则达到25%~30%;从农产品加工增值指标来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比重达到80%,增值比为1:3~4,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比重不到10%,增值比仅为1:0.8 左右。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这些特征表明,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尚处在传统物流阶段,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落后,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又有现行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更有技术落后的因素。本文认为,农产品物流主体弱小,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完善,物流流程不规范,物流标准化水平低,无序流动严重;物流技术水平低以及政府对农产品物流发
刘霍秋[10](2004)在《四川省兽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对2001-2004年度四川省兽药残留检测情况和兽药残留控制措施进行调研,分析得出我省兽药残留现状以及兽药残留控制措施存在的不足,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步四川省完善兽药残留监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001-2004年,四川省兽药监察所在四川省12个市,随机抽取猪肝、猪尿、鸡肝、鸡肉、牛奶样品4087批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气质联谱法,检测磺胺类、盐酸克伦特罗、二甲硝咪唑/甲硝眯唑、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10类药物残留。不合格样品为164批次,不合格率为4.01%。其中磺胺类、二甲硝咪唑/甲硝咪唑、卡巴氧、氯霉素四类药物检出率分别为6.30%、30.51%、18%、1.72%。 2001-2004年,农业部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成都)在四川省14个市抽取各种饲料/水样品3234批次,检测盐酸克伦特罗、安定、呋喃唑酮等9类药物。不合格样品为15批次,不合格率为0.46%。其中呋喃唑酮、安定、喹乙醇、金霉素4类药物检出率分别为0.46%、0.89%、1.10%、2.22%。 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采取“专项治理+监控计划+放心肉工程”的方式控制兽药残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应该向欧、美等国家学习,改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并注重源头控制和风险评估。
二、四川省兽药残留监控中心通过认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兽药残留监控中心通过认证(论文提纲范文)
(1)精心培育质量之花 促进结出品牌之果——我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央发出号召大力提升质量 |
二、主管部门协调,带头组织推进 |
三、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 |
四、聚焦重点产品,破除质量瓶颈 |
五、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基础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持之以恒实施质量提升 |
住房城乡建设部:深入细化提升工程质量 |
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服务质量和装备升级 |
农业农村部:全力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
商务部:不断提升商贸服务质量 |
文化和旅游部:持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卫生健康委:推动医疗质量进步 |
国资委:组织质量创新活动 |
海关总署:维护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 |
供销合作总社:服务三农实现有质量发展 |
北京市:创新驱动质量发展 |
天津市:质量优化营商环境 |
广东省:逐个行业逐个产品质量提升 |
河北省:聚焦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 |
江苏省:服务大局提高质量供给能力 |
安徽省:“四聚焦四提升”突出质量创新 |
江西省:围绕重点领域开展质量提升 |
山东省:盯住八大领域重在行动实效 |
湖北省:补齐短板推动新跨越 |
四川省:多措并举确保工作成效 |
立足区域战略定位构筑全程监管体系北京市丰台区为首都市民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
大力弘扬“三老四严”优良传统黑龙江省大庆市以高标准质量管理助推油城转型振兴 |
改革创新提质量真抓实干出成效上海市浦东新区进一步营造“大质量”格局 |
打造淮海经济区质量发展新高地江苏省徐州市创新开辟质量提升路径 |
秉承真抓实干作风福建省厦门市打造高质量现代化城市 |
夯实质量发展的基础河南省许昌市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注重创新抓质量坚定不移促发展湖南省湘潭市打开质量发展新局面 |
坚持改革创新夯实质量基础广东省深圳市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推进质量提升建设质量强市陕西省韩城市增强质量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共创质量工作新局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 |
阳光集团:创新核心技术实现新提升 |
敦煌研究院:形成独特科学质量管理模式 |
中铁大桥局集团:质量让天堑变通途 |
四川航空:坚守平凡续写新篇章 |
京东方:价值创造以质取胜 |
江苏亨通光电:高质量点亮发展灯塔 |
安琪酵母:以追求零缺陷为最终目标 |
立白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提升产品质量 |
(2)《广西基层“四有两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基层“四有两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研究的背景 |
(一)党中央把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
(二)基层监管机构在食品药品监管全部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三)强化基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已经列入广西的重要课题 |
二、充分认识落实“四有两责”对于筑牢广西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的意义 |
(一)筑牢基层“四有两责”安全治理基础,是加快建立广西食品药品最严谨标准监管子体系的重要前提 |
(二)筑牢基层“四有两责”安全治理基础,是加固广西食品药品最严格监管子体系的力量支撑 |
(三)筑牢基层“四有两责”安全治理基础,是解决广西食品药品最严厉处罚监管子体系的重要保障 |
(四)筑牢基层“四有两责”安全治理基础,是抓实广西食品药品安全最严肃问责监管子体系的固本之举 |
(五)筑牢基层“四有两责”安全治理基础,是抓实广西食品药品安全“四严”监管体系的长远之策 |
三、广西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四有两责”建设的初步成效 |
(一)基层食药监管机构组建逐步到位 |
(二)“四有两责”推动基层监管能力逐步提升 |
1. 基层监管执法条件明显改善。 |
2. 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体系日臻完善。 |
(三)基层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
1. 企业主体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 |
3. 社会公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
4. 信息化监管机制加快推进。 |
5. 属地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不断健全。 |
(四)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逐步落实 |
四、广西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四有两责”存在的主要短板 |
(一)基层“四有”配置不统一 |
1. 人员配备职数不统一。 |
2. 队伍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
3. 办公场地紧张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
(二)“两责”履行尚未到位 |
(三)监管法制尚未健全 |
(四)技术支撑十分缺乏 |
(五)制度落实尚未经常 |
(六)全国一些省区解决主要短板可借鉴的经验 |
1. 在加强领导方面: |
2. 在人员配备方面: |
3. 在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方面: |
4. 在规范化建设方面: |
5. 在推进措施方面: |
6. 在推行网格化监管方面: |
7. 在资金投入方面: |
五、以“四有两责”为引领筑牢基层安全治理基础的对策建议 |
(一)抓好基层监管机构、岗位、人员落实 |
1. 不折不扣按中央和自治区要求健全基层监管所。 |
⒉进一步优化机构技术人员结构。 |
(二)细化“四位一体”各监管主体的责任要求 |
1. 基层政府要负好总责的基本要求。 |
2. 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负好监管职责的基本要求。 |
3. 食品药品企业负好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基本要求。 |
4. 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基本要求。 |
(三)采取有效监管手段破解现存监管难题 |
1. 加大投入改变监管装备匮乏现状。 |
2. 采取有效监管手段消除饮食事故隐患。 |
3. 尽快提高基层监管队伍的执法能力。 |
(四)严格内外督察确保“两责”履行到位 |
1.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食品药品安全摆到人民利益最高位置来抓。 |
2. 提高责任履责意识,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度执行力。 |
3. 增强敢于担当自觉,坚守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个人尽责。 |
4. 要完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激励引导机制。 |
(五)依法严惩疏于履行“两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失职行为 |
1. 要依法充实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考评内容。 |
2. 要依法充实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消极履责的问责标准。 |
⒊要依法充实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大过失的问责办法。 |
(3)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2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
第三章 产业链纵向关系对生猪质量安全的影响机理 |
3.1 产业链纵向关系的内涵与类型 |
3.2 市场交易与生猪质量安全 |
3.3 合同形式与生猪质量安全 |
3.4 合作社形式与生猪质量安全 |
3.5 纵向一体化与生猪质量安全 |
3.6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安全生产现状 |
4.1 北京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
4.2 北京市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发展现状 |
4.3 北京市生猪安全生产现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屠宰加工企业纵向协作行为与生猪质量安全控制 |
5.1 数据来源与企业基本情况 |
5.2 屠宰加工企业纵向协作行为 |
5.3 屠宰加工企业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案例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养猪场(户)纵向协作与质量安全控制行为 |
6.1 养猪场(户)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养猪场(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6.3 养猪场(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优化 |
7.1 中国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对生猪质量的影响 |
7.2 国外生猪产业链纵向协作经验借鉴 |
7.3 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来源: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
1.1.2 问题的表现:食品安全监管失灵 |
1.1.3 问题的归结:监管体系的困惑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5.1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
1.5.2 提出了食品安全水平决定的三元论 |
1.5.3 提出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的构想 |
1.5.4 筛选提出了评估食品安全监管绩效的指标体系 |
第二章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食品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安全监管 |
2.1.4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2.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 |
2.3 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3.1 食品安全的外部性特征 |
2.3.2 食品安全信息在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不对称问题 |
2.3.3 食品安全的公共产品特性 |
2.4 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国际比较 |
3.1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3.1.1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控制框架 |
3.1.2 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3.1.3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3.1.4 丹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3.2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3.2.1 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3.2.2 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3.2.3 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3.3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共同特征 |
3.3.1 欧盟、美国、日本食品安全制度体系的共同特征 |
3.3.2 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体制的共同特征 |
3.4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
3.4.1 有效整合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
3.4.2 研究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总政策,优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设计 |
3.4.3 积极寻求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建立社会力量协作监管机制 |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成和决策模式分析 |
4.1 食品安全监管的体系结构和关键因素分析 |
4.1.1 食品安全监管的外部影响因素 |
4.1.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内部要素 |
4.1.3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关键因素分析 |
4.2 消费者行为的决策模式 |
4.2.1 消费者安全食品消费决策的价值标准——生命价值 |
4.2.2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有效需求——消费者支付意愿(WTP) |
4.2.3 消费者非经济理性决策对食品安全水平的负面影响 |
4.2.4 消费者的知识约束和有限理性对食品安全水平的影响 |
4.3 食品生产者行为决策模式 |
4.3.1 食品生产者生产安全食品的成本分析 |
4.3.2 食品生产者生产安全食品的决策方式 |
4.4 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博弈模型 |
4.4.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4.4.2 “经验品”食品市场一次博弈矩阵 |
4.4.3 “经验品”食品市场重复博弈模型 |
4.4.4 “信任品”食品市场博弈模型 |
4.5 政府监管行为的决策模式 |
4.5.1 政府监管行为对食品安全水平的影响机理 |
4.5.2 食品安全监管的决策模型 |
4.6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运行 |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客体分析 |
5.1 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
5.1.1 食品行业分类 |
5.1.2 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 |
5.1.3 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
5.2.1 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性污染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
5.2.2 食品企业违法生产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
5.2.3 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
5.2.4 我国的食品抽检合格率稳中有升 |
5.2.5 小企业食品安全隐患较多 |
5.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
5.3.1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
5.3.2 食品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构不合理 |
5.3.3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社会对政府监管的公信力下降 |
5.4 案例分析:“三聚氰胺”事件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严峻挑战 |
5.4.1 基本情况 |
5.4.2 事件结果 |
5.4.3 问题分析 |
5.5 食品安全监管客体状况与监管模式的关系分析 |
第六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分析 |
6.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现状分析 |
6.1.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历史演变 |
6.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6.2 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改革与优化 |
6.2.1 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改革趋势和模式选择 |
6.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改革模式 |
6.3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 |
6.3.1 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
6.3.2 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 |
6.3.3 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
第七章 食品安全监管的手段与工具 |
7.1 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手段 |
7.1.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概况 |
7.1.2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 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手段 |
7.2.1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和特点 |
7.2.2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主要特点 |
7.2.3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
7.2.4 改革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技术法规的路径 |
7.3 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手段 |
7.3.1 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生产许可制度) |
7.3.2 食品安全认证认可 |
7.3.3 问题食品召回 |
7.4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的原则和思路 |
7.5 案例研究:我国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监管政策分析 |
7.5.1 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质量安全监管基本现状分析 |
7.5.2 对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的整顿面临两难选择 |
7.5.3 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监管的目标定位 |
7.5.4 实现监管目标面临的约束条件 |
7.5.5 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监管的决策矩阵模型 |
7.5.6 规范提高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政策模式 |
第八章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运行机制 |
8.1 食品安全监管的惩罚机制 |
8.1.1 食品安全法律处罚主体 |
8.1.2 食品安全法律处罚尺度 |
8.1.3 食品安全法律处罚力度 |
8.2 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机制 |
8.2.1 食品企业产品免检 |
8.2.2 名牌产品评选 |
8.2.3 质量信用体系的建立 |
8.3 食品安全监管的危机管理 |
8.3.1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 |
8.3.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比较与借鉴 |
8.3.3 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模式 |
8.3.4 改进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途径 |
第九章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的绩效评估 |
9.1 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实践与评估方法 |
9.1.1 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
9.1.2 政府绩效评估的方法 |
9.2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和食品安全绩效评估的现状分析 |
9.2.1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现状 |
9.2.2 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绩效评估现状 |
9.3 食品安全监管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9.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
9.3.2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 |
9.3.3 终点(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相结合 |
9.3.4 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相结合 |
9.3.5 用科学方法和程序筛选评估指标 |
9.4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十章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
10.1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10.2 建立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 |
10.3 建立食品安全协作监管机制 |
10.4 严格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的实施 |
10.5 进一步完善食品小企业安全监管政策 |
10.6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估 |
研究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农业产业化内涵及组织形式 |
2.1 国内农业产业化的兴起 |
2.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
2.2.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2.2.2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2.2.3 国内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
第三章 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分析 |
3.1 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1.1 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
3.2 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回顾 |
第四章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
4.1 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的成因分析 |
4.2 潍坊市县区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导模式和其它几种模式 |
4.2.1 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 |
4.2.2 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市场+基地+农户” |
4.2.3 以安丘为代表的名牌产品出口创汇模式:“企业+基地+农户” |
4.2.4 以寒亭为代表的一村一品模式 |
4.2.5 其它几种模式 |
4.3 实施农业产业化取得的初步效果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1 龙头企业有待进一步壮大 |
5.2 深加工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 |
5.3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不高 |
5.4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和农业科技和经营人才短缺 |
5.5 农民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低 |
5.6 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不完善 |
5.7 对农业产业化认识还不到位 |
5.8 资源利用率仍然较低 |
5.9 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
第六章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与启示 |
6.1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6.2 国外农业产业化主要类型 |
6.2.1 粮食产业化 |
6.2.2 设施农业产业化 |
6.2.3 种子产业化 |
6.2.4 农业食品产业化 |
6.2.5 畜牧业产业化 |
6.3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
6.3.1 公司制一体化 |
6.3.2 股份制一体化 |
6.3.3 合同制一体化 |
6.3.4 合作制一体化 |
6.3.5 专业协会 |
6.4 国外农业产业化成功的经验 |
6.4.1 农业产业化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
6.4.2 以生产结构的转变为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化 |
6.4.3 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6.4.4 政府以政策引导、推动 |
6.4.5 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 |
6.4.6 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牵头作用 |
第七章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
7.1 继续保持不断创新的产业化理念 |
7.2 做好科技支撑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农技推广 |
7.3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 |
7.4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7.5 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7.6 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7.7 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
7.8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7.9 促进产业化模式的升级,逐步走向农业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作用 |
1.1.2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及问题 |
1.1.3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目标、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信息收集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
1.3.2 资源系统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
1.3.3 需求分析与体系规划建议相结合 |
第二章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史研究 |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概念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3 检验和检测 |
2.1.4 实验室 |
2.1.5 体系(系统) |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和功能 |
2.2.1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 |
2.2.2 实验室构成要素 |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功能 |
2.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历史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实验室资源调查 |
3.1.2 文献和互联网信息收集 |
3.1.3 实地调查和电话调查 |
3.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2.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统计分析 |
3.2.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数量统计分析 |
3.2.3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资产统计分析 |
3.2.4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面积统计分析 |
3.2.5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检测项目统计分析 |
3.2.6 其他统计数据分析 |
3.3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3.1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检机构类别 |
3.3.2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检机构地区分布 |
3.4 各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4.1 北京 |
3.4.2 天津 |
3.4.3 河北 |
3.4.4 山西 |
3.4.5 内蒙 |
3.4.6 辽宁 |
3.4.7 吉林 |
3.4.8 黑龙江 |
3.4.9 上海 |
3.4.10 江苏 |
3.4.11 浙江 |
3.4.12 安徽 |
3.4.13 福建 |
3.4.14 江西 |
3.4.15 山东 |
3.4.16 河南 |
3.4.17 湖北 |
3.4.18 湖南 |
3.4.19 广东 |
3.4.20 海南 |
3.4.21 广西 |
3.4.22 重庆 |
3.4.23 四川 |
3.4.24 贵州 |
3.4.25 云南 |
3.4.26 西藏 |
3.4.27 陕西 |
3.4.28 甘肃 |
3.4.29 青海 |
3.4.30 宁夏 |
3.4.31 新疆 |
3.5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现状 |
3.5.1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概况 |
3.5.2 食品检测机构的地区分布 |
3.5.3 国家食品和农产品质检中心概况 |
3.6 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概况 |
3.6.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6.2 绿色食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6.3 有机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7 小结 |
第四章 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子系统研究 |
4.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子系统 |
4.1.1 有关法律法规概况 |
4.1.2 法律法规对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1.3 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
4.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行政管理政策子系统研究 |
4.2.1 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4.2.2 相关政策现状分析 |
4.2.3 行政管理政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2.4 行政管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子系统研究 |
4.3.1 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现状 |
4.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检验检测标准现状 |
4.3.3 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
5.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概况 |
5.1.1 加拿大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2 美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3 澳大利亚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4 日本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5 韩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6 荷兰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7 德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8 英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9 丹麦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10 世界着名跨国检验认证机构概况 |
5.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 |
5.2.1 政府投资建立国家核心实验室 |
5.2.2 整合实验室资源 |
5.2.3 利用社会实验室资源 |
5.2.4 强化实验室质量和安全 |
5.2.5 重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人员培训 |
5.2.6 开展实验室实用技术的研发 |
5.3 国外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启示 |
5.3.1 重视核心实验室规划和建设 |
5.3.2 利用社会检测资源和整合现有资源并重 |
5.3.3 加强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 |
5.3.4 重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人员培训 |
5.3.5 加大实验室实用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 |
5.3.6 着力保障实验室运行经费 |
第六章 检验检测需求供给分析和对体系建设建议 |
6.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分析 |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业务需求与供给模式 |
6.1.2 现有实验室检验检测供给能力 |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估计 |
6.1.4 实验室标准单位检验检测供给分析 |
6.2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
6.2.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原则 |
6.2.2 对规划建设内容和标准的建议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7.1.1 检验检测机构规模与布局 |
7.1.2 检验检测能力 |
7.1.3 检验检测体系发展规划 |
7.1.4 检验检测业务 |
7.2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 |
7.2.1 检验检测立法 |
7.2.2 检验检测执法 |
7.3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行政管理政策 |
7.3.1 检验检测的行政管理部门设置 |
7.3.2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 |
7.3.3 改善行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
7.4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 |
7.4.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7.4.2 完善检验检测标准建议 |
7.5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队伍 |
7.5.1 检验检测人员素质 |
7.5.2 检验检测技术培训 |
7.5.3 检验检测人力资质 |
7.6 主要结论 |
7.7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7.8 今后主要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3-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概况表 |
附表4-1 农产品检验检测及检疫方法国家标准 |
附表4-2 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 |
附表4-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 |
附表4-4 质检总局主管相关农产品检验检测及检疫方法国家标准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 |
1.2.2 关于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
1.2.3 理论与分析方法 |
1.2.4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假设及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1.4.1 因素分析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4.4 定性分析法 |
1.4.5 分析和综合法 |
1.4.6 典型调查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
2.2 宏观领域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政府角度 |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2.2.3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2.2.4 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
2.3 中观层面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介组织角度 |
2.3.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3.2 农业行业协会 |
2.4 微观领域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供应链中的行为主体角度 |
2.5 进一步的阐述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3.1.1 农产品数量稳步增长 |
3.1.2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明显提高 |
3.1.3 我国农产品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
3.2 制约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
3.2.1 环境因素 |
3.2.2 组织制度因素 |
3.2.3 经营管理因素 |
3.3 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积极因素 |
3.3.1 产业组织因素 |
3.3.2 供应组织因素 |
3.3.3 消费者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
4.1 农产品供应链与质量安全管理 |
4.1.1 农产品供应链的界定 |
4.1.2 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内含与理念 |
4.2 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模式中利益主体行为对质量安全的影响 |
4.2.1 农户与企业的关系 |
4.2.2 关联企业间的关系 |
4.2.3 政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 |
4.2.4 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需求有利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
4.3 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 |
4.3.1 以出口为导向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
4.3.2 以国内超市为导向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案例分析——以畜产品为例 |
5.1 以出口为导向的四川井研县生猪产销案例 |
5.1.1 基本情况与特点 |
5.1.2 各行为主体在供应链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中的行为与作用 |
5.2 以国内超市为终端的蒙牛液态奶案例 |
5.2.1 基本情况和特点 |
5.2.2 不同主体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行为与作用 |
5.3 进一步的比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保障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 |
第一章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与问题 |
1.1 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概念 |
1.2 现状与问题 |
1.3 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 |
1.4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 |
第二章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保证制度现状 |
2.1 制定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
2.2 进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动物性生产性能 |
2.3 建设疫病控制体系,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
2.4 初步建成动物性食品检测体系 |
2.5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与发达国家先进的食品安全保证制度的比较 |
3.1 澳大利亚食品安全保证制度 |
3.2 美国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保证制度 |
3.3 中外动物性食品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
3.4 中外动物性食品安全管理的差异 |
3.5 国外动物性食品安全管理基本经验 |
第四章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
4.1 完善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
4.2 加强动物性食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与市场准入制度 |
4.3 建立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 |
4.4 加强动物性食品安全程监控体系建设 |
4.5 完善动物性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
4.6 健全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4.7 结论、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现状 |
1.2.2 关于目前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2 农产品物流的一般理论 |
2.1 物流理论概述 |
2.1.1 物流概念界定 |
2.1.2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
2.1.3 发展现代物流的理论基础 |
2.2 农产品物流的基本理论 |
2.2.1 农产品物流的含义 |
2.2.2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 |
2.2.3 农产品物流类别 |
2.2.4 我国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3.1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现状分析 |
3.1.1 粮食物流发展的历史阶段 |
3.1.2 我国粮食物流现状 |
3.2 我国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分析 |
3.2.1 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 |
3.2.2 我国农副产品物流的现状 |
3.2.3 我国农副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分析及经验借鉴 |
4.1 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 |
4.1.1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粮食物流现状 |
4.1.2 国外粮食物流发展趋势及技术走向 |
4.2 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农副产品物流 |
4.3 发达国家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的经验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
5.1 中国农产品物流现代化 |
5.1.1 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
5.1.2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
5.1.3 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
5.1.4 实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 |
5.1.5 提高物流技术 |
5.1.6 我国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经济目标 |
5.1.7 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障碍及面临的主要任务 |
5.2 物流国际化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农产品绿色物流 |
6.1 绿色物流的主要内容 |
6.2 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 |
6.3 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
6.4 中国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对策 |
6.4.1 培育绿色市场,形成确保食品安全的销售网络体系 |
6.4.2 开辟绿色通道,形成全国范围内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网络 |
6.4.3 建立和完善法制保障体系 |
6.4.4 建立和完善技术保障体系 |
6.4.5 建立和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7 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 |
7.1 现代物流系统的整合观 |
7.2 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 |
7.3 粮食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 |
7.3.1 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确定合理分工的区域粮食供求流向 |
7.3.2 优化库存 |
7.3.3 优化粮食运输流向,完善粮食物流机制 |
7.3.4 优化粮食物流方式,逐步减少包粮,扩大散粮和集装箱流通方式 |
7.3.5 构建区域粮食物流中心 |
7.4 农副产品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 |
7.4.1 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 |
7.4.2 提高超市销售农产品的比重 |
7.4.3 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 |
7.4.4 发展现代物流园区 |
7.4.5 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
7.4.6 实施农副产品物流标准化,实现农副产品物流的无缝衔接 |
7.4.7 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 |
7.4.8 解决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畅通农产品物流“绿色通道” |
7.5 本章小结 |
8 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创新与政府政策 |
8.1 粮食企业的组织创新 |
8.1.1 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
8.1.2 目前我国粮食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3 做大做强粮食企业集团 |
8.2 提高农户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
8.2.1 我国农户经营交易成本分析 |
8.2.2 对“公司+农户”组织形式的评析 |
8.2.3 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
8.3 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组织 |
8.4 发展农产品物流联盟:节约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 |
8.5 农产品物流的宏观调控:政府行为分析 |
8.5.1 政府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
8.5.2 我国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有关政策 |
8.5.3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物流宏观调控的具体对策 |
8.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四川省兽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1、兽药残留的危害 |
2、药物残留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
3、药物残留引发国际贸易争端 |
4、国内外兽药残留控制措施 |
5、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四川省兽药残留检测及控制措施调查 |
1、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 |
2、饲料中兽药残留检测 |
3、四川省兽药残留控制措施 |
四、讨论分析 |
1、四川省兽药残留现状分析 |
2、四川省兽药残留控制措施分析 |
3、改进建议 |
五、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四川省兽药残留监控中心通过认证(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心培育质量之花 促进结出品牌之果——我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综述[J]. 冯红文. 中国质量监管, 2020(05)
- [2]《广西基层“四有两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研究》[A]. 韦绍行,郑明怀,方红萍,林民福,张紧跟,李汉生,韦元可. 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19年年会征文集, 2019
- [3]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吴学兵.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 刘录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5]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魏长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6]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D]. 肖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05)
- [7]基于供应链的逆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 郑宇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8]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保障体系的构建[D]. 段海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05(11)
- [9]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 孟凡胜.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10]四川省兽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D]. 刘霍秋. 四川农业大学, 2004(02)
标签:食品安全论文;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 食品安全标准论文; 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论文; 食品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