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各地若干品种的大豆中球蛋白的组分及其与豆腐得率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吴洪斌[1](2021)在《九三垦区区域优质专用大豆品种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制品的需求量及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生产上大豆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的产量、品质、加工出的豆制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30个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于2020年在九三垦区区域的尖山农场(黑龙江第四积温带)、嫩北农场(黑龙江第五积温带上限)和建边农场(黑龙江第五积温带下限)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设置试验,收取在各试验地点能够正常成熟的大豆制作豆腐、豆浆和豆芽,以豆腐得率、豆腐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11S球蛋白含量、7S球蛋白含量及粗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豆腐专用品种分析;以豆浆得率、豆浆感官评分等指标进行豆浆专用品种分析;以豆芽得率、豆芽长度、百粒重、产量等为指标进行豆芽专用品种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尖山农场30个参试大豆均能正常成熟,其中龙垦3002适宜作为豆腐专用品种,黑科88适宜作为豆浆专用品种。龙垦3002的产量为4491.71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2.07%、脂肪含量为20.63%、豆腐得率2.06、豆腐含水率为81.12%、保水率为77.19%及豆腐感官评分为79.33;黑科88的产量为4633.32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3.00%、脂肪含量为20.23%、豆浆得率为83.93%及豆浆感官评分为78.87。2.嫩北农场参试品种共23个可以正常成熟,其中龙垦356和龙垦330适宜作为豆腐专用品种,黑河43适宜作为豆浆专用品种,黑科68适合作为豆芽专用品种。龙垦356的产量为3761.48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2.53%、脂肪含量为20.30%、豆腐得率2.11、豆腐含水率为81.92%、保水率为77.11%及豆腐感官评分为74.33,龙垦330的产量为3775.10kg·hm-2、蛋白质含量为42.20%、脂肪含量为21.33%、豆腐得率2.06、豆腐含水率为80.97%、保水率为75.57%及豆腐感官评分为73.60;黑河43的产量为3764.55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1.63%、脂肪含量为21.27%、豆浆得率为81.65%及豆浆感官评分为79.07;黑科68的产量为3058.17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1.87%、脂肪含量为21.23%、百粒重为16.85 g、豆芽长度为6.25 cm及豆芽得率为2.69。3.建边农场参试品种共20个可以正常成熟,其中龙垦356适宜作为豆腐专用品种,黑河52适宜作为豆浆专用品种。龙垦356的产量为3390.84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2.07%、脂肪含量为19.97%、豆腐得率2.10、豆腐含水率为80.55%、保水率为77.10%及豆腐感官评分为74.33;黑河52的产量为4051.60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0.43%、脂肪含量为20.53%、豆浆得率为83.84%及豆浆感官评分为77.80。4.综合九三垦区区域优质专用筛选结果,龙垦3002和黑科88分别适宜作为九三垦区区域第四积温带农场的豆腐和豆浆专用大豆;龙垦356、黑河43,黑科68分别适宜作为九三垦区区域第五积温带上限农场的豆腐、豆浆和豆芽专用大豆;龙垦356和黑河52适宜分别作为九三垦区区域第五积温带下限农场的豆腐和豆浆专用大豆。
齐千慧[2](2021)在《发芽大豆多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芽大豆多肽是将大豆做发芽处理后,通过生物酶解的方式制备成为的一种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的蛋白质片段,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当前食品、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以发芽大豆为研究对象制备生物活性肽,并对其进行基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将大豆作不同时长的发芽处理,测定了不同萌发状态大豆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大豆异黄酮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浸泡初期大豆籽粒急剧吸水膨胀,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水分含量逐渐增加至70%左右;大豆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发芽48 h时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40.20±0.86%;在各个萌发状态的大豆中谷氨酸的含量均为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总氨基酸含量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大豆萌发过程中,染料木素及大豆苷元含量有明显提升,其余组分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大豆发芽前36 h,异黄酮组分染料木苷含量最高,占总黄酮含量的40%~60%;在发芽12 h时,大豆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为5.44±0.08 mmol/gprot。其次,通过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发芽大豆多肽,并用响应面试验法优化其工艺条件,即当酶解时间为4.98 h,酶添加量为2.95%,料液比为1:11.87时,发芽大豆多肽酶解液的水解度最大为56.49±0.25%,此时发芽大豆多肽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20±0.01 m M。最后用超滤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组分进行分子量测定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发芽大豆多肽中小于3 k Da的多肽占97.73%,已达到市售大豆多肽的水平,超滤后发芽大豆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市售大豆多肽和发芽大豆多肽;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后获得5个组分,其中GSP3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ABTS·+离子及DPPH自由基能力明显优于其他组分。
卫亚峰[3](2021)在《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适配体的筛选和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β-伴大豆球蛋白是由α′(76k Da)、α(72k Da)和β(54k Da)三个亚基组成的一种重要的大豆抗原蛋白,可引起仔猪和其他动物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腹泻、生长机能下降甚至死亡。亚基三聚体中,β亚基最为稳定,不易去除,是主要的营养抑制剂之一,可用于评价β-伴大豆球蛋白的含量水平。然而,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对其进行快速检测。因此,本研究拟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简便的β亚基检测方法用于大豆及其副产品的品质把控。首先根据等电点不同,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分离纯化得到7S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在β-伴大豆球蛋白中,α′和α亚基是亲水性多肽,β亚基是疏水性多肽且分子质量存在差异,故使用苯基疏水柱和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200)依次纯化得到β亚基,利用Quantity One软件和Bradford法分别计算β亚基样品的纯度(97.8%)和质量浓度(0.6g·L-1),均达到适配体筛选的要求。然后使用高亲和力修饰适配体筛选试剂盒X-Aptamer,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与β亚基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将结合的序列解离并洗脱进行二代测序,得到丰度最高的10条序列,其平均长度在40 bp左右。选取丰度最高的序列命名为βA-1,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测定发现βA-1和β亚基的解离常数(Kd)为6.9 nmol·L-1,表明筛选获得的适配体βA-1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用于适配体传感器的建立。使用最优的βA-1适配体序列结合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法设计了一种检测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的传感器。得到最佳的检测条件为:AuNPs比例为62.5%,Na Cl的浓度为0.3 mol·L-1,适配体浓度为0.5μmol·L-1。利用构建的AuNPs-适配体传感器对纯化的β亚基进行检测,当β亚基浓度在0-87 nmol·L-1范围内时,A600/A520随着β亚基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并在7-57 n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检测限为2.58 n M(3S/N)。随后又对传感器的专一性进行验证,发现干扰蛋白对传感器的响应较小,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将终浓度为20、50、70 nmol·L-1的β亚基分别加入到稀释的豆浆溶液中来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利用上述传感器进行计算,豆浆样品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的回收率为95.55%-104.88%,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到实际样品的检测。最后,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模拟豆粕发酵处理验证该传感器对实际样品检测的操作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用于菌酶协同发酵豆粕样品的评价。适配体传感器对发酵豆粕样品中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检测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0-50倍,经过菌酶协同发酵24 h后,豆粕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降解率为87.81%,较单独以碱性蛋白酶处理时提高了6.91%,表明适配体传感器可用于发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的检测。
马文艺[4](2021)在《豌豆酸奶制备工艺及产品品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基酸奶又称为非乳酸奶(Non-dairy yoghurt),是目前风靡全球的植物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豌豆与大豆相比具有更明显的自然生态属性,某些方面的营养价值比大豆更有优势,高品质的豌豆酸奶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由于豌豆异味及豌豆蛋白质组成等方面问题,导致国内还没有市场认可的豌豆酸奶产品。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少以豌豆浆基料发酵制备豌豆酸奶,而植物浆液是大多数植物基酸奶的起始原料。本课题着重考察豌豆原料预处理对豌豆浆及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发酵剂及发酵工艺条件对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豌豆酸奶的工艺开发提供依据。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以未经处理的豌豆为原料提取浆液并进行乳酸菌发酵,然后与豆浆和大豆酸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豌豆浆和豆浆均具有乳酸菌可发酵性,但是豌豆浆具有更强的p H缓冲能力,到达相同的发酵终点(p H 4.7)时,豌豆酸奶的酸度比大豆酸奶高10°T。豆浆和大豆酸奶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显着低于豌豆浆和豌豆酸奶,其中豌豆浆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是豆浆的4.9倍,而大豆酸奶的滋味和气味评分均高于豌豆酸奶(p<0.05)。当豌豆浆和豆浆混合发酵时,随着豆浆比例的增加,混合体系的发酵特性变差,但发酵产物的质构特性更好,颜色、气味和滋味评分更高。当豆浆和豌豆浆混合比例达到3:1时,发酵产物的感官评分接近于大豆酸奶。接着考察了豌豆预处理对豌豆浆、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干豌豆分别用碱性水浸泡(A)、干法脱皮-碱性水浸泡(B)、沸水漂烫-脱皮-碱性浸泡(C)以及沸水漂烫-脱皮-碱性浸泡-去胚芽(D)4种方式进行处理后制备豌豆浆。考察了处理方式对豌豆浆基本成分、蛋白质组成、挥发性风味、发酵特性及不同豌豆酸奶的质构特性、挥发性风味和感官评价的影响。发现豌豆浆D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总含量最低,为29.78μg/L。与未经处理豌豆相比,沸水烫漂-脱皮-碱性浸泡-去胚芽(方法D)处理后,豌豆浆的挥发物总含量下降了95.63%。在选择方法D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发酵剂及发酵工艺对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碳、氮源添加对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发现蔗糖、葡萄糖和大豆肽能提高豌豆浆发酵基料的发酵产酸速率(达到发酵终点仅需4 h)。随后,对比了6种直投式商业发酵剂在豌豆浆基料中的发酵情况,发现发酵特性、酸奶质构和感官评价随发酵剂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考察了发酵基料蛋白质浓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现蛋白质浓度与酸奶的质构参数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97)。且蛋白质浓度越高,到达发酵终点p H(4.7)时的豌豆酸奶可滴定酸度也越高。添加缓冲盐可使发酵终点豌豆酸奶的酸度至少提高15°T,当添加量为0.1%磷酸氢二钠和0.1%柠檬酸钠时,豌豆酸奶中乳酸菌活菌数是对照组的2倍。最后,提出了基于沸水漂烫-脱皮-碱性浸泡-去胚芽豌豆处理方法的豌豆酸奶工艺流程,给出了物料衡算和加工副产物的组成及回收利用建议。
邓小芳[5](2020)在《湖北省几种作物对硒肥的利用及其富硒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硒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全球有40多个国家缺硒,在中国约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或低硒状态。适量补硒是防治人体硒缺乏,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由于中国硒矿资源缺乏,利用农作物从土壤富硒,是充分利用硒资源,高效生产富硒产品的有效途径。湖北省硒资源丰富,恩施州有“世界硒都”的美誉,具有丰富的富硒土壤和硒矿资源,高山气候特征明显,适合于特色作物的发展;江汉平原土地肥沃,富硒土壤面积广,硒含量相对较高(0.2-0.4 mg kg-1),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商品化率高,适合富硒粮食作物的生产。如何充分利用湖北省两个富硒地带的土壤硒资源和恩施的硒矿资源,高效生产优质富硒农产品,对实现湖北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加快脱贫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两个富硒地区土壤中硒的有效性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两个地区不同作物的富硒特征、差异、富硒能力及施硒技术;通过富硒大豆的加工,研究了硒在加工食品中的转化及利用率。旨在为湖北省富硒农产品的高效种植与加工利用,及富硒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江汉平原碱性灰潮土硒的生物有效性显着高于恩施酸性黄棕壤通过盆栽试验,在江汉平原碱性灰潮土和恩施酸性黄棕壤施入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在施硒量为2 mg kg-1的条件下,大豆从灰潮土上吸收硒的量显着高于从黄棕壤上吸收硒的量。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处理下,灰潮土上大豆各生育期(幼苗期、开花期、结荚期)各部位硒含量分别是黄棕壤的1.3-3.3倍和1.9-8.0倍;灰潮土上大豆籽粒硒含量分别是黄棕壤的3.8倍和3.2倍。但大豆籽粒吸收硒的有机化程度均>92%,且Se Met(>90%)为硒的主要存在形态,两种土壤上没有显着差异。两种土壤中硒的有效形态存在显着差异。亚硒酸盐处理下,灰潮土水溶态和交换态的有效态硒含量显着高于黄棕壤,而铁锰氧化物和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的无效态硒含量显着低于黄棕壤;硒酸盐处理下,黄棕壤和灰潮土上有效性最高的水溶态硒占比分别为22%和34.6%,灰潮土比黄棕壤高12.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在相同硒含量条件下,灰潮土硒的生物有效性显着高于黄棕壤,有利于作物对硒的吸收利用。(2)在富硒土壤上,由于农产品富硒程度受作物种类及硒在作物不同部位分配的影响,所以富硒土壤上种植收获的农产品并不都是富硒产品在不施硒肥条件下,灰潮土上水稻和大豆的硒含量分别为0.06 mg kg-1和0.21 mg kg-1,黄棕壤上梨子、猕猴桃和蓝莓三种水果的硒含量极低,绝大多数低于检测线,而萝卜、包菜和辣椒三种蔬菜可食用部位的硒含量均低于0.11 mg kg-1。基施0.3 t ha-1硒矿粉,水稻糙米和大豆籽粒中的硒含量分别为576.7μg kg-1和884.6μg kg-1,大豆籽粒中的硒含量是水稻糙米的1.5倍。水稻各部位硒含量表现为颖壳<糙米<茎杆<根,而大豆各部位硒含量表现为果荚<茎杆<根<籽粒。叶面喷施75 g ha-1硒肥,大豆籽粒硒含量是水稻籽粒硒含量的2.4-6.1倍。叶面喷施75 g ha-1亚硒酸盐,蔬菜可食部位硒含量为:萝卜块茎>辣椒>包菜包心;喷施等量的硒酸盐,蔬菜可食部位硒含量为:萝卜块茎>包菜包心>辣椒。喷硒处理下,各部位硒含量顺序为:叶片>块茎(萝卜)、边叶>包心>根(包菜)和叶片>辣椒>茎杆>根(辣椒)。综上,不同作物及不同部位尤其是可食用部位对硒的吸收利用能力存在显着差异,且不同土壤中硒有效性不同,因此,在恩施和江汉平原地区自然生产的农产品不一定能达到富硒标准。(3)增施外源硒肥是保证富硒土壤生产优质富硒农产品的有效途径在江汉平原,基施0.3 t ha-1硒矿粉,水稻糙米和大豆籽粒硒含量分别为0.58mg kg-1和0.88 mg kg-1,分别是对照的10.0倍和4.2倍。硒矿粉处理下水稻糙米和大豆籽粒中蛋白硒占总硒的比例分别为47.6%和67.0%。水稻糙米中含有91.3%的Se Met和8.7%的Se Cys2;大豆籽粒中有96.2%的Se Met和1.0%的Se Cys2。在江汉平原,恩施开发出来的硒矿粉通过基施在短期内可以用于富硒农产品的生产,但长期施用时,应考虑残留在土壤中难以移动的硒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在江汉平原叶面喷施75 g ha-1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水稻糙米和大豆籽粒的硒含量分别可达0.38 mg kg-1和1.41 mg kg-1以上。叶面喷硒,糙米和大豆籽粒中硒有机化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其中蛋白硒占比分别在44%和58%以上。同一喷硒时期,硒酸盐处理水稻和大豆籽粒硒含量分别为亚硒酸盐的1.8-2.2倍和2.6-3.1倍;同一硒源,齐穗期喷施水稻籽粒硒含量为分蘖末期喷施的3.1-3.6倍,结荚期喷施大豆籽粒硒含量为初花期喷施的2.0-1.7倍。喷硒时期后移,硒在水稻和大豆籽粒中的累积增加。综上,对两种粮食作物而言,喷硒时期适当后移且选用硒酸盐为硒源进行喷施更为高效。梨子、猕猴桃和蓝莓叶面喷硒的最高安全浓度分别为40、100和200 mg L-1,当超过此范围时,果树出现中毒症状。在恩施叶面喷施40 g ha-1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梨子果汁、果渣和果皮硒含量分别可达7.04、18.62和154.57μg kg-1以上。果皮和果渣硒有机化程度分别达80%和73%以上,但果汁硒的有机化程度极低,低于8%。喷硒时期后移,硒吸收利用率较高且更容易向果实中转移。硒酸盐处理下70%以上的硒以无机态累积在果汁中。因此,选用亚硒酸盐、喷施时期适当后移可以更高效的生产富硒梨子。在恩施叶面喷施100 g ha-1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猕猴桃果肉硒含量可达34.74μg kg-1以上,果肉硒的有机化程度在61%以上。猕猴桃果肉硒含量硒酸盐处理下显着高于亚硒酸盐,前期幼果期喷施更易于硒向果肉中的转移累积。所以,选用硒酸盐喷施时期适当前移有利于富硒猕猴桃的生产。在恩施叶面喷施200 g ha-1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蓝莓硒含量可达44.34μg kg-1以上,有机化程度达76%以上。蓝莓果实各部位随喷硒时期后期而显着降低,而不同硒源处理下无显着差异。因此,富硒蓝莓的生产喷硒时期应适当前移即可。在恩施叶面喷施75 g ha-1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萝卜、包菜和辣椒可食用部位的硒含量分别可达0.96、0.58和0.86 mg kg-1以上,同时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在76%以上。且三种蔬菜可食用部位硒含量均为硒酸盐处理显着高于亚硒酸盐处理。因此,对蔬菜而言以硒酸盐为硒肥更为经济高效。(4)富硒大豆的有机硒含量高,加工利用率高,有利于富硒食品的深加工大豆富硒能力强,且硒的有机化程度在90%以上,因此,富硒大豆具有植物蛋白和有机硒源的双重作用。富硒大豆中硒的高效利用又是补硒过程中的关键。豆芽硒含量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其中硒的分配稳定在95%以上。豆浆硒含量随水豆比的增加而显着降低,但豆浆中硒所占比重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各豆腐硒含量顺序为:石膏豆腐≈盐卤豆腐>内酯豆腐,但其中硒所占比重刚好相反。富硒豆制品的制备过程中,总硒的回收利用率均较高,约在80%以上;富硒豆制品中,豆芽硒的回收利用率最高,在85%以上,豆腐次之,在43%-53%之间,豆浆较低在29%-45%之间。当大豆硒含量在1.5-2.5 mg kg-1之间时,适宜加工成豆腐食用;在2.5-4.5 mg kg-1之间时,适宜磨成豆浆饮用;在4.5-8.0 mg kg-1之间时,生成豆芽食用更为合理。此外,富硒豆腐和富硒豆浆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豆渣可再利用。(5)大豆SPI和11S的富硒能力显着高于SPC和7S,硒的富集不会改变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从而影响大豆的营养特性从富硒大豆(11.47 mg kg-1)里面提取SPC、SPI、7S和11S蛋白进行分析。发现硒对SPC、SPI、7S和11S的蛋白纯度无显着影响,纯度依次为:11S>7S>SPI>SPC。SPI和11S的硒含量分别为18.50 mg kg-1和18.42 mg kg-1,而SPC和7S的硒含量分别为14.27 mg kg-1和13.35 mg kg-1,SPI和11S的硒含量显着高于SPC和7S。不同蛋白中硒均主要以Se Met的有机形式存在,占比在80%以上,11S硒的有机化程度最高,在97%以上。硒的富集使SPI和11S中含硫氨基酸蛋氨酸有所减少,但其幅度不足以对蛋白营养价值造成影响。硒对大豆不同蛋白的亚基、官能团、二级结构、微观形貌和功能特性均无显着影响。综上,SPI和11S是更为高效的硒营养源,硒对不同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无明显影响。
靳颖[6](2020)在《大豆在发芽过程中抗原蛋白和营养特性变化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中,同时也被国际公认为“八大过敏原”食物之一,其原因是,大豆中所含蛋白质,大部分都具有抗原性。通过发芽不仅可以使大豆中主要抗原蛋白,β-伴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发生降解,而且可以优化大豆的营养结构。现今,有关大豆在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的报道有很多,但鲜有涉及发芽过程中抗原性变化及发芽条件对大豆生长影响的研究,且缺乏对发芽过程中抗原性变化规律与蛋白质分子降解之间关联机制的认识。本文研究了大豆在发芽过程中抗原蛋白降解、抗原活性、营养特性变化规律、最佳发芽条件和时长以及开发了低抗大豆复合营养粉。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发芽期间,大豆干物质含量不断减少;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到大豆子叶组织结构变得疏松;经SDS-PAGE电泳分析可知,主要抗原蛋白β-伴球蛋白的α’-和α-亚基降解较快,β-亚基降解缓慢,11S球蛋白的酸性链降解快,而碱性肽链降解较慢;ELISA分析表明,在发芽的前108 h内,β-伴球蛋白和11S球蛋白的抗原活性剩余率分别为51%和73%,延长发芽时间抗原性活性降低较小;整个发芽期间,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大,但天冬氨酸显着增加,谷氨酸明显降低。(2)大豆在25℃无光条件下发芽,生长状况最佳;发芽率最高;抗原蛋白降解速率最快;抗原活性下降幅度最大;可溶性蛋白和异黄酮的含量在第四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28.61 mg/g和6.27 mg/g;抗坏血酸含量在发芽第三天达到最大值28.26mg/100g,随后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膳食纤维虽然随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随发芽时间的增长,豆芽的纤维化水平也越高,严重影响其感官品质。综合考虑,大豆在25℃无光条件下发芽4天时具有最佳的食用价值。(3)以最佳发芽条件和时间培育出的大豆芽为主要原料,辅以小米粉、白砂糖与麦芽糊精,制备高营养低抗大豆复合粉,并以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采用D-最优混料回归设计,对低抗大豆营养粉中的各组分配比进行确定,利用Design Expert V8.0.6.1试验设计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当发芽豆粉、小米粉、白砂糖、麦芽糊精的配比为8:7:4:1时,低抗大豆营养粉的感官评分最高,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都远高于普通大豆营养粉。
李笑笑[7](2020)在《高场强超声波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乳化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大豆分离蛋白(SPI)具有许多优良的加工性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广泛。根据近些年的研究报道,高场强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可以显着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进而影响其功能特性。但对于不同提取工艺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以及不同浓度的蛋白在不同功率超声波作用下的结构变化和对其乳化性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采用超声波技术对两种工艺提取的SPI分别在两种浓度下进行超声波处理,得出的主要实验结果对食品工业超声参数、SPI种类和浓度选择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本文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室提取的SPI经过超声处理后,所有样品的溶解度都有显着提升。5%浓度的SPI能够产生更高的溶解度,但超声处理对3%浓度的SPI溶解性提升的幅度相对更大。所有样品经过超声处理后,浊度均显着下降。超声处理对实验室提取的SPI的破坏使其聚集体变少,粒径变小。在5%浓度下进行800W超声使其聚集体变多,粒径变大。圆二色谱、游离巯基、电泳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超声没有对自提SPI结构产生显着影响。(2)本文采用的200 W–800 W高场强超声波处理均显着地提升了商用SPI的溶解性,超声处理较低功率(200 W和400 W)时使蛋白分子聚合体被打散,平均粒径变小。同时疏水相互作用减弱,溶解度升高。较大功率(600 W和800 W)使得蛋白分子出现部分地重新聚合,疏水相互作用增强,粒径因此变大,溶解度降低。在200 W和400 W时,3%浓度的SPI有更高的溶解度,也有更高的溶解度提升增量。在600 W超声后,两种浓度的SPI溶解度彼此接近。在800 W超声后,5%SPI有更高的溶解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超声波处理没有对两种浓度下的商用SPI亚基产生破坏,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所有冻干样品的形态都呈现类似的片状结构。(3)添加商用SPI作为乳化剂以后,乳液平均粒径整体降低。大粒径分布的乳滴显着减少,小粒径分布的乳滴显着增加。粒径分布呈现双峰分布原因是未经超声处理的SPI的粒度大小不均,蛋白聚集体和蛋白分子共存于体系。此时SPI形成的乳液体系存在明显的聚集和絮凝行为。低功率超声(200 W和400 W)使商用SPI的粒径显着减小,经过600 W和800 W的超声波处理后,SPI的粒径又显着增大。原子力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给出的图片从微观形态学角度印证了本研究的第三章粒径、溶解度等结果。也为超声对商用SPI乳化性的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李垚熹[8](2020)在《7S大豆球蛋白α-亚基核心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文中研究说明大豆作为一种营养成分较为全面的食品原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7S大豆球蛋白作为大豆蛋白中的重要组分,其结构域的理化性质会作用于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而影响大豆制品的产品品质。因此,从分子层面对7S大豆球蛋白进行探究有助于对大豆及其制品的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进行突破。目前已有研究者发现糖基和延展区对7S大豆球蛋白功能特性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与此相关的研究并不全面。本研究制备延展区及N-连接糖基缺失的重组7S大豆球蛋白亚基有助于研究不同结构域对7S球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为重组大豆蛋白水分散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本文所得结果如下:以山东省农科院的齐黄34大豆品种作为原料提取大豆的总RNA,经过反转录构建其c DNA单链,根据NCBI官网查询到的α-亚基核心区序列(GB编号为NM_001249927.2)设计引物F1/R1,通过RT-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α-亚基核心区,得到的片段长度在1300 bp左右,与理论值相符;然后与载体p GEM-T Easy相连接,导入到感受态细胞E.coli DH 5α中,经蓝白斑筛选、菌落PCR、Eco RⅠ/XhoⅠ双酶切及序列测定比对筛选得到正确的重组克隆载体,命名为p GEM-αc。将重组克隆载体与质粒p ET-28a分别双酶切后相连接,导入到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DE3)中,经双酶切、菌落PCR及序列测定比对筛选得到正确的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p GEM-28a-αc;将阳性工程菌p GEM-28a-αc-BL21培养至菌液OD600为0.8时,使用0.2 mmol/L的诱导剂IPTG在37℃下继续培养9 h可以得到表达量较高的分子量大约在50 k Da的重组α-亚基核心区目的蛋白。采用振幅25,6 s/4 s,30 min的条件超声4-5个循环破碎菌体,在4℃的环境中8500 r/min离心45 min并回收上清液作为粗蛋白液。将收集的上清液应用蛋白纯化系统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平衡液与洗脱液均使用1 m L/min的流速,先通过浓度为20%的洗脱液对大部分杂蛋白进行洗脱,再使用浓度为80%的洗脱液对目的蛋白进行洗脱,最终获得的重组α-亚基核心区纯度能够达到87%以上。
战超[9](2020)在《小麦芽内肽酶酶学性质及其对豆粕降解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芽含有丰富的酶系,其中内肽酶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多肽链内部的肽键使蛋白质长链分解成短肽。在许多食品加工原料及食品加工过程,内肽酶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底物蛋白、产物蛋白的含量及组成比例,同时也是很多发酵食品的重要监测指标。豆粕蛋白质含量高,分子质量大、结构紧密,消化利用率不高。通过酶法将大分子蛋白质降解成小分子蛋白质、肽和氨基酸,从而使蛋白质分子量降低,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小麦芽作为天然的复合酶,可以解决豆粕中所含的蛋白质分子质量较大、消化利用率相对较低等问题。本研究改进了小麦芽内肽酶活力测定方法,探索了小麦芽内肽酶的酶学性质和动力学常数,确定了最佳酶活力测定条件。将小麦芽内肽酶应用到豆粕降解中,研究了酶解时间对产物蛋白含量、氨基氮含量、蛋白质分子量大小分布等指标的影响规律,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等技术手段明确了豆粕降解前后蛋白质的结构的变化。并对豆粕降解产物中抗氧化活性肽做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实验在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观察反应产物条带分布的基础上,采用三氯乙酸沉淀反应体系中大分子蛋白质,留下产物肽,通过测定产物肽含量精确测定小麦芽内肽酶活性。实验结果中显示三氯乙酸(TCA)可以较好的沉淀大分子的蛋白质,实验精密度较好,小麦芽内肽酶活力的最佳测定条件为:反应时间为5h,酶添加量为20u。(2)小麦芽内肽酶的最适pH值为4,在T=50℃,pH=4的条件下保温60min酶活力稳定,而T=50℃,pH=4.5、5、5.5的条件下酶活力不稳定,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大小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40℃和50℃之间内肽酶活力稳定,60℃时内肽酶活力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同时,Lineweaver Burk plot的线性拟合Km的测定值为6.247mM,说明酶与底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5mmoL/L的Ca2+、Pb2+、Zn2+、Cu2+、EDTA能明显抑制内肽酶的活性。(3)研究了小麦芽内肽酶对豆粕的酶解规律,8h降解效率最高:豆粕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5.19mg/g;水溶蛋白(WSP)含量显着提高,达到23.85%;盐溶蛋白含量达到9.60%;醇溶、碱溶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为6.27%、6.03%。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水溶蛋白条带变化最为明显,酶解8h和10h的水溶蛋白条带最多颜色最深,29.0kDa的较大分子盐溶性蛋白条带增加,较小分子条带减少;碱溶蛋白和醇溶蛋白条带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拉曼光谱结果显示二硫键振动模式变化为t-g-t模式,说明蛋白结构趋于稳定;红外光谱(FTIR)显示,豆粕经酶解后结构变化明显,尤其是蛋白质二级结构峰面积显着增加;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经酶解的豆粕蛋白表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裂,说明经过酶解之后蛋白质分子表面变化剧烈。(4)本实验采用酸提法和80%乙醇水抽提法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经酶解的豆粕蛋白中大分子蛋白质,以获得豆粕多肽。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对大分子蛋白质的沉淀作用无显着性差异;分子量为<3kDa的豆粕水解肽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铁还原能力最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
邢广良[10](2019)在《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蛋白质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主要营养素之一。单一蛋白来源的食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混合蛋白食品的研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明确提出“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着力发展双蛋白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本文以优质植物蛋白来源的豆浆和优质动物蛋白来源的牛奶混合后作为营养基质,以乳酸菌联合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作为“生物凝固剂”发酵制备双蛋白凝胶,并将其命名为“双蛋白生物豆腐”,其兼得植物-动物蛋白互补的营养特征和益生特性。虽然大豆和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二者均含有可引发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蛋白质。通过“生物凝固”方式制备的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的抗原性是否发生变化有待探究。本文基于蛋白组学技术分析乳酸菌联合MTG酶诱导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蛋白质的凝胶行为,为进一步探索其凝胶机理奠定基础;通过体外胃肠道消化模型,探究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经乳酸菌、MTG酶或两者联用处理的大豆蛋白及牛奶蛋白中的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抗原性变化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通过监测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得知混合乳仅在MTG酶作用下孵育4 h不能凝乳,仅在乳酸菌作用下能凝乳但储能模量(G’)值显着低于乳酸菌和MTG酶联用时的G’值(P<0.05)且二者联用制备的双蛋白凝胶中蛋白网络结构更加致密。蛋白电泳及质谱结果表明,乳酸菌和MTG酶联合使用能够明显增加蛋白质之间或者之内的共价交联程度,其凝胶过程可分为三步:首先大部分大豆蛋白的7S和11S酸性亚基先被MTG酶交联,该阶段体系内pH值变化不明显;随后,所有7S亚基、11S酸性亚基以及牛奶蛋白中部分β-CN和κ-CN亚基被交联,这期间乳酸菌开始产酸,蛋白质表面负电荷逐渐被中和;最后,除部分11S碱性亚基及部分酪蛋白、乳清蛋白亚基外,绝大多数的蛋白亚基均被交联,蛋白表面的负电荷为零,蛋白网络结构形成。整体而言,经过4h孵育,双蛋白凝胶中包含所有的7S蛋白亚基,11S酸性蛋白亚基(A1a,A1b,A2,A3 及 A4)和部分 11S 碱性蛋白亚基(B1a)、αs1-CN、αs2-CN、β-CN、κ-CN及β-LG。在混合体系中,大豆蛋白相比牛奶蛋白而言更容易被MTG酶交联,这与大豆蛋白氨基酸序列中赖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相对较高有关。2.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添加MTG酶会显着影响生物豆腐消化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程度,其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水解度、小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低于未添加MTG酶组,但其蛋白颗粒的粒径分布在各消化阶段均显着高于不添加MTG酶的生物豆腐(P<0.05)。这些结果证实MTG酶的添加使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抵抗胃肠道消化酶水解的能力增强,这对于增加饱腹感、控制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或许具有积极影响。3.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以豆浆、牛奶以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比较MTG酶、乳酸菌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时对各体系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β-LG)抗原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经过体外消化后过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豆浆或牛奶的单一体系还是混合乳体系,相比于单独使用乳酸菌或单独使用MTG酶而言,乳酸菌和MTG酶联合使用更有利于降低大豆蛋白及β-LG的抗原性,特别是在混合乳体系内,降低效果尤为显着。胃肠道消化期间,经MTG酶交联后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β-LG的抗原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总的来说,添加乳酸菌和MTG酶制备的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及β-LG的抗原性在消化前后均表现出最低值,这为开发低致敏性的大豆牛奶制品提供理论支撑。4.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在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与单独使用乳酸菌或MTG酶的样品组相比,二者联用可使体系内粒子的平均粒径显着增大(P<0.05),Zeta-电位绝对值显着降低(P<0.05)且游离巯基含量也明显下降。MTG酶的交联作用可以改变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使α-螺旋含量占比升高,而无规则卷曲结构占比量下降,从而使蛋白结构趋向于有序,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出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β-LG潜在的抗原表位,与现有研究报道的抗原表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预测得到的抗原表位能被MTG酶交联起来,这可能是导致过敏蛋白抗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各地若干品种的大豆中球蛋白的组分及其与豆腐得率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各地若干品种的大豆中球蛋白的组分及其与豆腐得率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九三垦区区域优质专用大豆品种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专用型大豆研究概况 |
1.2.1 豆腐专用型大豆研究现状 |
1.2.2 豆浆专用型大豆研究现状 |
1.2.3 豆芽专用型大豆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与取样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田间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豆腐专用型大豆测定项目 |
2.3.1 豆腐制备方法 |
2.3.2 籽粒品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
2.3.3 豆腐各项常规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3.4 豆腐的综合感官评定方法 |
2.4 豆浆专用型大豆测定项目 |
2.4.1 豆浆制备方法 |
2.4.2 豆浆各项常规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4.3 豆浆的综合感官评定方法 |
2.5 豆芽专用型大豆测定项目 |
2.5.1 豆芽制备方法 |
2.5.2 豆芽各项常规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九三垦区区域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比较 |
3.1.1 尖山农场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比较 |
3.1.2 嫩北农场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比较 |
3.1.3 建边农场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比较 |
3.2 九三垦区区域不同大豆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3.2.1 尖山农场不同大豆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3.2.2 嫩北农场不同大豆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3.2.3 建边农场不同大豆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3.3 九三垦区区域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比较 |
3.3.1 尖山农场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比较 |
3.3.2 嫩北农场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比较 |
3.3.3 建边农场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比较 |
3.4 九三垦区区域不同大豆豆腐专用性比较 |
3.4.1 尖山农场不同大豆豆腐专用性比较 |
3.4.2 嫩北农场不同大豆豆腐专用性比较 |
3.4.3 建边农场不同大豆豆腐专用性比较 |
3.5 九三垦区区域不同大豆豆浆专用性比较 |
3.5.1 尖山农场不同大豆豆浆专用性比较 |
3.5.2 嫩北农场不同大豆豆浆专用性比较 |
3.5.3 建边农场不同大豆豆浆专用性比较 |
3.6 九三垦区区域不同大豆豆芽专用性比较 |
3.6.1 尖山农场不同大豆豆芽专用性比较 |
3.6.2 嫩北农场不同大豆豆芽专用性比较 |
3.6.3 建边农场不同大豆豆芽专用性比较 |
4 讨论 |
4.1 九三垦区区域豆腐专用型大豆品种的筛选 |
4.2 九三垦区区域豆浆专用型大豆品种的筛选 |
4.3 九三垦区区域豆芽专用型大豆品种的筛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发芽大豆多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大豆及发芽技术 |
1.1.2 生物活性肽 |
1.1.3 大豆多肽 |
1.2 研究进展分析 |
1.2.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1.2.2 大豆研究进展 |
1.2.3 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构思 |
1.3.1 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发芽状态的大豆营养成分分析 |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发芽大豆的制备 |
2.2.2 水分含量测定 |
2.2.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4 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5 HPLC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 |
2.2.6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分含量的变化 |
2.3.2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2.3.3 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2.3.4 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 |
2.3.5 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芽大豆多肽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3.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3.1.1 主要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发芽大豆多肽的制备 |
3.2.2 水解度测定 |
3.2.3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4 单因素试验 |
3.2.5 响应面试验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芽大豆多肽的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4.1.1 主要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超滤分离发芽大豆多肽 |
4.2.2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发芽大豆多肽 |
4.2.3 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的测定 |
4.2.4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量标准图及校正曲线 |
4.3.2 发芽大豆多肽超滤分离组分分析 |
4.3.3 发芽大豆多肽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的组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适配体的筛选和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豆概述 |
1.1.1 大豆蛋白功效及分类 |
1.1.2 大豆抗营养因子 |
1.1.3 大豆抗原蛋白的检测方法 |
1.2 核酸适配体概述 |
1.2.1 核酸适配体的优势 |
1.2.2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法 |
1.2.3 核酸适配体的应用 |
1.3 核酸适配体生物检测传感器 |
1.3.1 比色传感器 |
1.3.2 荧光传感器 |
1.3.3 电化学传感器 |
1.3.4 化学发光传感器 |
1.4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核苷酸序列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
2.2 方法 |
2.2.1 7S球蛋白粗提 |
2.2.2 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分离纯化 |
2.2.3 β亚基适配体的体外筛选 |
2.2.4 β亚基适配体的鉴定 |
2.2.5 AuNPs颗粒制备 |
2.2.6 AuNPs溶液最佳比例优化 |
2.2.7 最佳Na Cl浓度的确定 |
2.2.8 最佳适配体浓度的确定 |
2.2.9 AuNPs比色法检测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标准品 |
2.2.10 实际样品豆浆中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的检测 |
2.2.11 碱性蛋白酶水解豆粕 |
2.2.12 碱性蛋白酶固态发酵豆粕 |
2.2.13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β亚基适配体的筛选和鉴定 |
3.1.1 β亚基的分离纯化 |
3.1.2 β亚基适配体体外筛选 |
3.1.3 β亚基适配体鉴定 |
3.2 AuNPs比色法检测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 |
3.2.1 AuNPs颗粒表征 |
3.2.2 AuNPs比色法检测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条件优化 |
3.2.3 AuNPs比色法检测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 |
3.2.4 AuNPs比色法检测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的特异性验证 |
3.2.5 实际样品豆浆中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的检测 |
3.3 AuNPs比色法检测发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 |
3.3.1 传感器检测酶解样品可行性分析 |
3.3.2 实际样品检测的最佳浓度探究 |
3.3.3 酶固态发酵验证 |
3.3.4 菌酶协同发酵验证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豌豆酸奶制备工艺及产品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豌豆概述 |
1.1.1 豌豆资源 |
1.1.2 豌豆的组成 |
1.1.3 豌豆蛋白质 |
1.1.4 豌豆淀粉 |
1.1.5 豌豆膳食纤维 |
1.2 豌豆的加工与利用 |
1.2.1 豌豆淀粉加工 |
1.2.2 豌豆蛋白加工 |
1.3 豌豆的异味 |
1.3.1 豌豆异味的产生机理 |
1.3.2 改善豌豆产品风味的方法 |
1.4 植物基酸奶 |
1.4.1 植物基酸奶现状 |
1.4.2 豌豆酸奶现状 |
1.5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豌豆浆、豆浆的制备 |
2.3.2 豌豆酸奶、大豆酸奶的制备 |
2.3.3 豌豆预处理方法 |
2.3.4 豌豆酸奶碳、氮源物质添加方法 |
2.3.5 不同发酵剂的豌豆酸奶的制备 |
2.3.6 不同蛋白质浓度豌豆酸奶制备方法 |
2.3.7 豌豆酸奶缓冲盐添加方法 |
2.3.8 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9 TCA-可溶性氮的测定 |
2.3.10 pH值的测定 |
2.3.11 可滴定酸度的测定 |
2.3.12 SDS-PAGE凝胶电泳 |
2.3.13 质构特性的测定 |
2.3.14 持水力的测定 |
2.3.15 缓冲能力的测定 |
2.3.16 挥发性风味的测定 |
2.3.17 有机酸的测定 |
2.3.18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
2.3.19 色度的测定 |
2.3.20 淀粉的测定 |
2.3.21 感官评价 |
2.3.22 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豌豆浆、豆浆及相应乳酸菌发酵产物的品质对比 |
3.1.1 豌豆浆与豆浆的化学成分 |
3.1.2 豌豆浆与豆浆的发酵特性 |
3.1.3 豌豆浆与豆浆的乳酸菌发酵产物的风味与质构 |
3.1.4 豌豆浆、豆浆混合发酵对品质的影响 |
3.2 原料预处理对豌豆浆和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2.1 预处理方式对豌豆浆成分及性质的影响 |
3.2.2 预处理方式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 发酵剂及发酵工艺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1 碳、氮源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2 发酵剂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3 发酵基料蛋白质浓度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4 缓冲盐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4 豌豆酸奶制备的物料衡算及工艺路线 |
3.4.1 物料衡算 |
3.4.2 加工工艺路线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湖北省几种作物对硒肥的利用及其富硒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硒与人体健康 |
1.2 土壤中的硒 |
1.2.1 土壤中硒的含量和分布 |
1.2.2 土壤中硒的形态和组分 |
1.2.3 土壤中硒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
1.3 植物中的硒 |
1.3.1 植物硒的吸收和转运 |
1.3.2 植物体内硒代谢的调控 |
1.3.3 植物体内硒的形态 |
1.3.4 植物的富硒能力差异 |
1.4 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
1.4.1 富硒的农艺措施 |
1.4.2 富硒农产品的开发现状 |
1.5 大豆蛋白的理化特性与食品加工 |
1.5.1 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分类 |
1.5.2 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 |
1.5.3 大豆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因素 |
1.5.4 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5.5 加工工艺对大豆富硒制品的影响 |
2 研究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目的 |
2.3 技术路线 |
3 湖北省两种典型土壤硒生物有效性差异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处理和分析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硒源对两种土壤上大豆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3.3.2 不同硒源对两种土壤上大豆各生育期硒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硒源对两种土壤上大豆成熟期各部位硒分配的影响 |
3.3.4 不同硒源对两种土壤上大豆籽粒硒形态的影响 |
3.3.5 不同硒源对两种土壤中不同组分硒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硒对两种土壤类型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3.4.2 两种土壤类型上硒的生物有效性存在差异 |
3.4.3 不同硒源处理下大豆籽粒硒形态的转化差异 |
3.5 小结 |
4 湖北硒矿粉在典型土壤上的施用效果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处理和分析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硒矿粉的形貌特征和主要成分 |
4.3.2 硒矿粉中硒的存在价态及重金属含量 |
4.3.3 硒矿粉对典型土壤上作物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4.3.4 硒矿粉对典型土壤上作物硒含量及累积分配比的影响 |
4.3.5 硒矿粉处理下作物可食部位的硒形态 |
4.3.6 硒矿粉对典型土壤上作物可食部位矿质养分和重金属的影响 |
4.3.7 硒矿粉对典型土壤中不同硒组分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湖北省硒资源硒矿粉的硒存在价态、主要成分及安全性 |
4.4.2 硒矿粉对典型土壤上作物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4.4.3 硒矿粉对典型土壤上作物硒吸收累积及硒形态的影响 |
4.4.4 硒矿粉在典型土壤上水旱环境下的有效性差异 |
4.5 小结 |
5 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的富硒特征及差异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粮食试验 |
5.2.2 水果试验 |
5.2.3 蔬菜试验 |
5.2.4 样品分析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面喷硒处理下粮食作物的富硒特征及差异 |
5.3.2 叶面喷硒处理下水果的富硒特征及差异 |
5.3.3 叶面喷硒处理下蔬菜的富硒特征及差异 |
5.4 讨论 |
5.4.1 叶面喷硒对主要农作物产量和生长的影响 |
5.4.2 叶面喷施时期和硒源对主要农作物硒吸收累积的影响 |
5.4.3 叶面喷硒处理下主要农作物可食部位硒的有机化能力 |
5.4.4 叶面喷硒处理下硒的有效利用率 |
5.5 小结 |
6 富硒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硒的分布特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实验设计 |
6.2.3 样品分析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硒源对大豆产量、硒含量及籽粒硒形态的影响 |
6.3.2 富硒豆芽生产过程中硒的分布特征 |
6.3.3 富硒豆浆加工过程中硒的分布特征 |
6.3.4 富硒豆腐加工过程中硒的分布特征 |
6.3.5 富硒豆制品的实践生产 |
6.4 讨论 |
6.4.1 富硒大豆的高效生产方式 |
6.4.2 富硒豆制品中硒的分布 |
6.4.3 不同硒含量大豆适宜加工的豆制品 |
6.5 小结 |
7 硒对大豆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材料 |
7.2.2 样品处理和分析 |
7.2.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其对籽粒基本成分的影响 |
7.3.2 大豆不同蛋白的蛋白含量和硒含量 |
7.3.3 大豆不同蛋白的硒形态 |
7.3.4 大豆不同蛋白的SDS-PAGE分析 |
7.3.5 硒对大豆不同蛋白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7.3.6 硒对大豆不同蛋白官能团的影响 |
7.3.7 硒对大豆不同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7.3.8 硒对大豆不同蛋白微观形态的影响 |
7.3.9 硒对大豆不同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硒对大豆籽粒组分及不同蛋白蛋白含量的影响 |
7.4.2 大豆不同蛋白中硒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
7.4.3 硒对大豆不同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7.5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
(6)大豆在发芽过程中抗原蛋白和营养特性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豆及大豆的营养价值 |
1.1.1 大豆概况 |
1.1.2 大豆的营养价值分析 |
1.2 大豆抗原蛋白的主要成分及致敏性特征 |
1.2.1 大豆球蛋白 |
1.2.2 大豆β-伴球蛋白 |
1.2.3 抗原蛋白的作用机理及去除方法 |
1.3 豆芽及发芽大豆的营养价值 |
1.3.1 豆芽概况 |
1.3.2 发芽大豆的营养价值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大豆在发芽过程中抗原蛋白降解及其致敏性变化 |
1.5.2 大豆在不同发芽条件下抗原蛋白及营养特性的变化 |
1.5.3 高营养低抗大豆复合粉的制造 |
第二章 大豆在发芽过程中抗原蛋白降解及其致敏性变化 |
2.1 概述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发芽大豆制备 |
2.3.2 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
2.3.3 发芽不同时期大豆样品的结构形态变化 |
2.3.4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
2.3.5 抗原性的测定 |
2.3.6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大豆发芽期间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
2.4.2 大豆在发芽期间组织结构的变化 |
2.4.3 大豆在期间蛋白质成分的变化 |
2.4.4 大豆在发芽期间的抗原活性变化 |
2.4.5 大豆在发芽期间中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豆在不同发芽条件下抗原蛋白及营养特性的变化 |
3.1 概述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不同温度下发芽大豆的制备 |
3.3.2 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发芽大豆的制备 |
3.3.3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
3.3.4 抗原性的测定 |
3.3.5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3.3.6 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3.3.7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8 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温度下大豆发芽过程中生长状况 |
3.4.2 不同发芽温度下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 |
3.4.3 不同发芽温度下大豆抗原性的变化 |
3.4.4 不同发芽温度下大豆营养特性的变化 |
3.4.5 光照对大豆发芽率的影响 |
3.4.6 光照对发芽大豆蛋白质成分变化的影响 |
3.4.7 光照对发芽大豆抗原性变化的影响 |
3.4.8 光照对发芽大豆营养特性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营养低抗大豆复合粉的研制 |
4.1 概述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发芽大豆的制备 |
4.3.2 低抗营养粉的制备工艺 |
4.3.3 单因素试验设计 |
4.3.4 低抗营养粉组分配比的确定 |
4.3.5 低抗营养粉的感官评定 |
4.3.6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4.3.7 理化指标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低抗营养粉配方的单因素试验 |
4.4.2 低抗营养粉组分配比的确定 |
4.4.3 质量指标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高场强超声波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乳化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声波简介 |
1.2 超声波技术作用于液体体系的主要原理 |
1.2.1 空穴效应 |
1.2.2 微流束效应 |
1.2.3 热效应 |
1.3 超声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1.3.1 超声均质和乳化 |
1.3.2 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 |
1.3.3 超声波食品保鲜 |
1.3.4 蛋白质改性研究 |
1.3.5 超声波对蛋白质的影响 |
1.4 大豆 |
1.4.1 大豆简介和种植历史 |
1.4.2 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应用和大豆产业发展 |
1.5 大豆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
1.6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 |
1.6.1 溶解性 |
1.6.2 乳化性 |
1.7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7.1 本研究的意义 |
1.7.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场强超声对自提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溶解度 |
2.3.2 浊度 |
2.3.3 粒径 |
2.3.4 圆二色谱 |
2.3.5 表面疏水性 |
2.3.6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3.7 表观形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场强超声对商用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仪器、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解度 |
3.3.2 粒径 |
3.3.3 表面疏水性 |
3.3.4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3.3.5 表观形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场强超声对商用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FM形态学观察 |
4.3.2 CLSM |
4.3.3 乳液粒径 |
4.3.4 乳液的光学观察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2.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7S大豆球蛋白α-亚基核心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的营养价值 |
1.2 大豆在食品中的应用 |
1.3 大豆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特性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7S大豆球蛋白α-亚基核心区的克隆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α-亚基核心区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2.2.2 提取大豆中的总RNA |
2.2.3 构建cDNA文库及扩增α-亚基核心区基因 |
2.2.4 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及筛选鉴定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重组7S大豆球蛋白α-亚基核心区的表达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筛选鉴定 |
3.2.2 重组表达载体的序列分析 |
3.2.3 重组蛋白α-亚基核心区的表达条件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重组7S大豆球蛋白α-亚基核心区的分离纯化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方法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建立标准曲线 |
4.2.2 重组α-亚基核心区的分离纯化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小麦芽内肽酶酶学性质及其对豆粕降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及小麦芽 |
1.1.1 小麦 |
1.1.2 小麦芽 |
1.2 内肽酶 |
1.2.1 内肽酶研究现状 |
1.2.2 内肽酶测定方法 |
1.3 豆粕 |
1.3.1 大豆简介 |
1.3.2 豆粕的研究现状 |
1.3.3 豆粕的降解 |
1.3.3.1 化学法 |
1.3.3.2 商业酶解法 |
1.3.3.3 发酵法 |
1.4 活性肽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
1.4.1 植物活性肽的特点 |
1.4.2 豆粕抗氧化肽的研究现状 |
1.4.3 抗氧化性测定方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实验设计方法 |
2.4.1 最适反应时间的测定 |
2.4.2 最适酶添加量的确定 |
2.4.3 精密度试验 |
2.4.4 最适反应温度的确定 |
2.4.5 温度对内肽酶稳定性的影响 |
2.4.6 最适反应PH的确定 |
2.4.7 PH对内肽酶稳定性的影响 |
2.4.8 金属离子对酶稳定性的研究 |
2.4.9 豆粕酶解实验 |
2.4.10 蛋白提取 |
2.4.11 多肽分级 |
2.5 实验方法 |
2.5.1 粗酶液的提取 |
2.5.2 电泳 |
2.5.2.1 SDS-PAGE |
2.5.2.2 小分子Tricine-SDS-PAGE |
2.5.3 内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5.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3.2 实验测定 |
2.5.3.3 酶活力的定义 |
2.5.4 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2.5.5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
2.5.6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5.7 红外光谱 |
2.5.8 拉曼光谱 |
2.5.9 扫描电镜 |
2.5.10 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
2.5.10.1 FRAP法 |
2.5.10.2 ABTS法 |
2.5.10.3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芽内肽酶活力最佳测定条件的确定 |
3.1.1 内肽酶测定过程中反应体系蛋白质组成分析 |
3.1.2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3.1.3 最适酶添加量的确定 |
3.1.4 内肽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
3.2 小麦芽内肽酶的酶学性质 |
3.2.1 温度对内肽酶活力的影响 |
3.2.2 温度稳定性 |
3.2.3 PH对内肽酶活力的影响 |
3.2.4 PH稳定性 |
3.2.5 金属离子对内肽酶活力的影响 |
3.2.6 小麦芽内肽酶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3.3 小麦芽内肽酶对豆粕的酶解作用 |
3.3.1 豆粕的指标 |
3.3.2 酶解时间对豆粕氨基氮含量的影响 |
3.3.3 酶解时间对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 |
3.3.4 酶解时间对蛋白质组分分子量变化的影响 |
3.3.5 红外图谱 |
3.3.6 拉曼光谱 |
3.3.6.1 豆粕蛋白拉曼光谱分析 |
3.3.6.2 豆粕蛋白二硫键拉曼光谱分析 |
3.3.7 电镜分析 |
3.4 豆粕水解肽的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
3.4.1 豆粕水解肽提取方法的确定 |
3.4.2 FRAP法铁还原能力测定 |
3.4.3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3.4.4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4 讨论 |
4.1 小麦芽内肽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最佳条件 |
4.2 小麦芽内肽酶酶学性质的测定 |
4.3 小麦芽内肽酶对豆粕的降解作用 |
4.4 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10)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双蛋白营养工程 |
1.1 我国双蛋白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
1.2 大豆及牛奶的营养价值 |
1.2.1 大豆的成分组成及营养价值 |
1.2.2 牛奶的成分组成及营养价值 |
1.3 双蛋白食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生物豆腐与双蛋白生物豆腐 |
2 食物过敏与大豆、牛奶抗原蛋白 |
2.1 食品过敏及其免疫学发生机制 |
2.2 基于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方法 |
2.3 大豆蛋白主要的过敏原 |
2.3.1 β-伴大豆球蛋白(7S) |
2.3.2 大豆球蛋白(11S) |
2.3.3 Gly m Bd 28K |
2.3.4 Gly m Bd 30K(P34) |
2.4 牛奶蛋白主要的过敏原 |
2.4.1 α-乳白蛋白 |
2.4.2 β-乳球蛋白 |
2.4.3 酪蛋白 |
2.5 大豆和牛奶中主要过敏原蛋白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
2.5.1 热加工处理改性 |
2.5.2 超高压改性 |
2.5.3 糖基化改性 |
2.5.4 微生物发酵改性 |
2.5.5 酶法改性 |
3 谷氨酰胺转氨酶 |
3.1 谷氨酰胺转氨酶作用机制 |
3.2 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过敏原蛋白的研究 |
4 体外胃肠道消化研究进展 |
4.1 体外消化模型的分类 |
4.1.1 静态消化模型 |
4.1.2 动态消化模型 |
4.2 体外消化模型在食物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
4.2.1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的评定指标 |
4.2.2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的研究方法 |
4.3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在过敏原研究中的应用 |
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5.1 研究目的意义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5.2.1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 |
5.2.2 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
5.2.3 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 |
5.2.4 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原料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豆浆牛奶混合乳的制备 |
1.2.2 凝乳过程中混合乳的流变特性测量 |
1.2.3 凝乳过程中混合乳的pH测定 |
1.2.4 扫描电镜测定双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 |
1.2.5 SDS-PAGE |
1.2.6 蛋白电泳凝胶消化和MALDI-TOF-MS分析 |
1.2.7 2-DE分析 |
1.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乳酸菌及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流变特性和pH的影响 |
2.2 乳酸菌及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2.3 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图谱 |
2.3.1 乳酸菌、MTG酶单独或联合使用时对蛋白交联的影响 |
2.3.2 乳酸菌存在条件下MTG酶用量对双蛋白凝胶中蛋白交联的影响 |
2.2.3 MTG酶存在条件下乳酸菌用量对双蛋白凝胶中蛋白交联的影响 |
2.4 高分子量蛋白聚合物的成分分析 |
2.5 乳酸菌联合MTG酶制备双蛋白凝胶的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 |
2.6 乳酸菌和MTG酶制备双蛋白凝胶时蛋白质的凝胶行为变化图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双蛋白生物豆腐的制备 |
1.2.2 体外消化实验 |
1.2.3 粒径分析 |
1.2.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1.2.5 SDS-PAGE |
1.2.6 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 |
1.2.7 蛋白质消化率测定-pH下降法 |
1.2.8 小肽含量分析 |
1.2.9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
1.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各消化阶段的粒径分析 |
2.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 SDS-PAGE分析 |
2.4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水解度的测定 |
2.5 小肽含量分析 |
2.6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样品的制备 |
1.2.2 pH的测定 |
1.2.3 体外消化实验 |
1.2.4 SDS-PAGE凝胶电泳 |
1.2.5 大豆蛋白抗原性分析 |
1.2.6 牛奶β-乳球蛋白抗原性分析 |
1.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和讨论 |
2.1 孵育期间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pH值的变化 |
2.2 不同处理后豆浆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蛋白质的电泳图谱 |
2.3 不同处理后牛奶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蛋白质的电泳图谱 |
2.4 不同处理对豆浆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大豆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
2.5 体外消化过程中大豆蛋白抗原性的变化 |
2.6 不同处理对牛奶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
2.7 体外消化过程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变化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混合乳的制备 |
1.2.2 Zeta-电位及平均粒径测定 |
1.2.3 FTIR测定 |
1.2.4 游离巯基(-SH)含量的测定 |
1.2.5 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1.2.6 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表位的预测分析 |
1.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和讨论 |
2.1 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Zeta-电位及粒子平均粒径的测定 |
2.2 FTIR分析 |
2.3 游离巯基含量分析 |
2.4 蛋白表面疏水性分析 |
2.5 抗原表位的预测和比对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全文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四、我国各地若干品种的大豆中球蛋白的组分及其与豆腐得率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三垦区区域优质专用大豆品种的筛选[D]. 吴洪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发芽大豆多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D]. 齐千慧. 山西大学, 2021(12)
- [3]β-伴大豆球蛋白β亚基适配体的筛选和检测[D]. 卫亚峰. 江南大学, 2021(01)
- [4]豌豆酸奶制备工艺及产品品质影响因素研究[D]. 马文艺. 江南大学, 2021(01)
- [5]湖北省几种作物对硒肥的利用及其富硒特征的研究[D]. 邓小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6]大豆在发芽过程中抗原蛋白和营养特性变化及应用[D]. 靳颖.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07)
- [7]高场强超声波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乳化性的影响[D]. 李笑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7S大豆球蛋白α-亚基核心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D]. 李垚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小麦芽内肽酶酶学性质及其对豆粕降解规律研究[D]. 战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10]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D]. 邢广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