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剂型苦参素体外抗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舟[1](2020)在《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超声、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研究防治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安全有效的药物。研究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肝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与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太子参20g、白术15g、叶下珠15g、苦参10g、丹参15g、桃仁10g、茯苓15g、黄精15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20g、郁金15g、鳖甲15g、甘草6g)200ml/次,早晚各1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彩超、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将检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患者入组一般情况: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生命体征、既往病史、治疗史、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超声、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以及HBV DNA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炎性指标ALT(35.23±10.03 u/L)、AST(28.51±10.09 u/L)较治疗前 ALT(103.40±17.49 u/L)、AST(76.31±13.38 u/L)明显改善,GGT(40.03±6.98 u/L)、TBil(16.38±8.10 umol/L)、HBV DNA(2.39±1.33 log10IU/ml)较治疗前 GGT(52.94±12.06 u/L)、TBil(22.81±8.17 umol/L)、HBV DNA(5.23±3.63 log10IU/ml)明显下降,肝脏合成指标ALB(42.65±3.24 g/L)较治疗前ALB(39.64±3.31g/L)有所上升;对照组患者肝脏炎性指标ALT(51.11±20.74 u/L)、AST(35.09±10.89 u/L)较治疗前ALT(106.14±18.56 u/L)、AST(72.49±13.44 u/L)明显改善,GGT(47.51±5.43 u/L)、TBil(18.67±5.96 umol/L)、HBV DNA(3.29±0.61 log10IU/ml)较治疗前 GGT(51.77±10.41 u/L)、TBil(21.67±5.93 umol/L)、HBV DNA(5.36±3.34 1og10IU/ml)明显下降,肝脏合成指标ALB(42.29±2.30 g/L)较治疗前ALB(39.34±2.21 g/L)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35.23±10.03 u/L)、AST(28.51±10.09 u/L)、GGT(40.03±6.98 u/L)、ALB(42.65±3.24 g/L)、TBil(16.38±8.10 umol/L)、HBV DNA(2.39±1.33 log10IU/ml)较对照组ALT(51.11±20.74 u/L)、AST(35.09±10.89 u/L)、GGT(47.51±5.43 u/L)、ALB(42.29±2.30 g/L)、TBil(18.67±5.96 umol/L)、HBV DNA(3.29±0.61 log10IU/ml)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患者均无HBsAg转阴(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5.63±33.01 ng/ml)、PⅢNP(37.11±19.8 ng/ml)、Ⅳ-C(37.29±17.31 ng/ml)、LN(31.50±24.5 ng/ml)较治疗前 HA(132.70±78.11 ng/ml)、PⅢNP(59.67±41.72 ng/ml)、Ⅳ-C(65.60±35.03 ng/ml)、LN(45.07±41.50 ng/ml)明显的下降;对照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8.11±34.74ng/ml)、PⅢNP(40.09±20.89 ng/ml)、Ⅳ-C(39.51±19.43 ng/ml)、LN(34.29±26.30 ng/ml)较治疗前 HA(133.14±79.56 ng/ml)、PⅢNP(59.49±42.44 ng/ml)、Ⅳ-C(66.77±36.41 ng/ml)、LN(45.34±42.21 n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四项 HA(75.63±33.01 ng/ml)、PⅢNP(37.11±19.8 ng/ml)、Ⅳ-C(37.29±17.31 ng/ml)、LN(31.50±24.5 ng/ml)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8.11±34.74 ng/ml)、PⅢNP(40.09±20.89 ng/ml)、Ⅳ-C(39.51±19.43 ng/ml)、LN(34.29±26.30 ng/ml)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APRI、FIB-4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 APRI(0.6±0.38)、FIB-4(1.7±1.39)较治疗前 APRI(1.3±0.81)、FIB-4(2.2±1.48)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 APRI(0.8±0.45)、FIB-4(2.0±1.44)较治疗前 APRI(1.3±0.93)、FIB-4(2.3±1.2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APRI(0.6±0.38)、FIB-4(1.7±1.39)较对照组患者 APRI(0.8±0.45)、FIB-4(2.0±1.44)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脾脏超声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0.79±0.50mm)、脾静脉内径(5.8±0.9 mm)、脾脏厚度(38.21±4.32 mm)较治疗前门静脉主干内径(13.35±1.41 mm)、脾静脉内径(8.3±1.5 mm)、脾脏厚度(46.76±6.45 mm)明显缩小;对照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1.04±0.85 mm)、脾静脉内径(7.2±1.1 mm)、脾脏厚度(39.47±4.72 mm)较治疗前门静脉主干内径(13.23±1.34 mm)、脾静脉内径(8.4±1.4 mm)、脾脏厚度(47.21±6.32 mm)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10.79±0.50 mm)、脾静脉内径(5.8±0.9 mm)、脾脏厚度(38.21±4.32 mm)较对照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1.04±0.85 mm)、脾静脉内径(7.2±1.1 mm)、脾脏厚度(39.47±4.72 mm)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硬度值(LSM)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脏硬度值(8.20±1.1OkPa)较治疗前(10.46±1.41 kPa)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肝脏硬度值(9.1±1.31 kPa)较治疗前(10.42±1.34 kPa)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肝脏硬度值(8.20±1.10 kPa)相对于对照组患者(9.1±1.31 kPa)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症候量化积分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在胁痛、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干口苦、大便稀溏、面色晦暗、肝脾大症候量化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量化积分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掌、蜘蛛痣等其他中医症候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显着意义(p>0.05)。8、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4.12±3.63)较治疗前(9.24±6.56)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6.04±3.95)较治疗前(9.29±7.12)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4.12±3.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6.04±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为72.5%,治疗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为87.5%;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10、安全性指标: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粪三大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益气解毒活血法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APRI、FIB-4及肝脏硬度值,缩小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防治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生发展。益气解毒活血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治法,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方药。
梁宁[2](2019)在《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病情迁延不愈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并最终导致死亡。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苦参类制剂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抑制等作用,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是,在最新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中并未对任何中医药治疗进行推荐。本研究将对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证据进行梳理,以期得出疗效和安全性的可靠性结论,同时对临床证据进行偏倚误差矩阵的方法学探究。研究方法(研究一)向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肝胆病组提出系统评价题目注册:苦参类制剂对比不治疗或安慰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撰写研究方案并发表(No.CD013089)。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获取并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允许其它合并症。干预措施为苦参类制剂,不限制剂量疗程等,排除含有苦参的中药复方,对照措施为不治疗或安慰剂,允许共同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非严重不良事件;探索性结局为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血清HBeAg阳性检出率。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文献信息不全者采用打电话或发邮件的方式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采用TSA软件计算meta分析所需样本量,并在未达到所需样本量进行统计学显着性界值矫正。观察森林图并结合I2统计量评估异质性。通过观察漏斗图结合统计学检验的方法检测发表偏倚。采用GRADEpro GDT软件制作证据概要表。(研究二)向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肝胆病组提出系统评价题目注册:苦参类制剂对比其他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撰写研究方案并发表(No.CD013106)。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获取并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允许其它合并症。干预对照类型为苦参类制剂对比其它抗病毒、免疫抑制、或保肝治疗药物,允许共同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非严重不良事件;探索性结局为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血清HBeAg阳性检出率。资料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合并、TSA分析、敏感性和亚组分析、GRADE评价方法与研究一方法一致。(研究三)以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证据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为例,采用误差矩阵工具对中医药临床证据概览进行了探索性评价,并对未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的改进意见。数据来源为研究一和研究二中纳入的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检索到的相关meta分析。三维误差矩阵构建包含四个步骤;1)评估系统误差风险。考虑证据类型和各类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2)评估随机误差风险。参照Cochrane手册计算各结局指标效应量的标准误;3)评估设计误差风险。依据临床重要性和相关性,对结局指标进行排序。同时考虑研究人群选择、干预措施设置、对照措施设置、研究场所和中心、研究类型(解释性/实用性)、研究结构(平行/交叉)、研究目标(优效性/劣效性/等效性)、和数据分析单位等可能影响设计误差风险的因素;4)依据前三个步骤评估结果,采用Excel表,分别以随机误差(x轴)、系统误差(y轴)和设计误差(z轴)构建三维误差矩阵图。结果(研究一)(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4044篇文献,阅读全文796篇后,排除文献323篇,436篇文献在尝试联系作者后仍未能获得足够信息以判断是否属于随机对照试验,因信息不全仍在等待列表,最终纳入35项随机对照试验(37篇文献),共3556名受试者。(2)研究质量:所有试验被评为高风险。(3)效应量估计:1项试验评估了全因死亡率,两组均未出现死亡。10项试验评估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获得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乙型肝炎相关死亡率或发病率的数据。19项评估了非严重不良事件的试验中,9项试验两组事件发生率均为0,剩余10项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苦参类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RR1.10,95%CI 0.76 to 1.59;I2=49%;10项试验,1050人);对于血清HBV-DNA和HBeAg阳性检出率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类制剂组阳性检出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HBV-DNA阳性检出率:RR 0.61,95%CI 0.55 to 0.68;I2=56%;29项试验,2914人;HBeAg阳性检出率:RR 0.71,95%CI 0.66 to 0.76;I2=19%;20项试验,2129人)。对非严重不良事件分开报告分析,苦参类制剂组可能增加消化系统症状、疲劳、尿黄、黄疸的风险、降低腹胀的风险。后验性ALT复常率meta分析显示苦参类制剂组ALT复常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RR 1.32,95%CI 1.21 to 1.44;I2=15%;8项试验,739人)(4)TSA分析:TSA分析表明非严重不良事件mmeta分析尚需纳入更多试验,而血清HBV-DNA、HBeAg、、ALT复常率的meta分析达到了所需样本量。(5)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缺失数据对结果没有影响。亚组分析表明与口服胶囊和混合给药途径相比,静脉滴注可能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6)GRADE评价:证据质量受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影响,证据等级为极低。(研究二)(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4044篇文献,阅读全文排除符合文献后剩余119篇,109篇文献在尝试联系作者后仍为能获得足够信息以判断是否是随机对照试验而暂未纳入,最终纳入10项试验,涉及898名受试者。(2)研究质量:所有试验被评为高风险。(3)效应量估计:10项试验中苦参类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包括胶囊口服、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疗程为1到12个月不等。对照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干扰素、硫普罗宁、胸腺肽和其它中药。未获得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乙型肝炎相关发病率的数据。其它疗法相比,苦参类制剂对非严重不良事件(RR0.86,95%CI0.42to1.75;I2=0%;2项实验,163人)和血清HBV-DNA阴转((RR 1.14,95%CI 0.81 to 1.63;I2=92%;8项试验,719人)的效果尚不清楚。而苦参类制剂可能有助于血清HBeAg的阴转(RR 0.86,95%CI 0.75 to 0.98;I2=43%;7项试验,588人)及增加ALT复常率(RR 1.40,95%CI 1.13 to 1.73;I2=24%;4项试验,375人)。(4)TSA分析:TSA分析表明所有meta分析均未达到所需样本量。(5)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缺失数据对结果没有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类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P=0.002)、以及对照药物的设置(P<0.00001)可能对血清HBV-DNA阴转的效果产生影响。(6)GRADE评价:证据质量受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影响,证据等级为极低。(研究三)对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已发表的相关meta分析进行评估,虽然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的研究类型证据等级相对较高,但ROB评价和严格评价发现所有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较低,系统偏倚风险较高;在meta分析证据等级水平下,对于全因死亡和非严重不良事件,当前研究的随机误差存在显着风险(SE=0.36和SE=0.35)。对于严重不良事件结局,当前研究的随机误差风险为中等风险(SE=0.22)。对于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和血清HBeAg 阳性检出率,随机误差风险为低到中等风险(SE<0.16和SE<0.21)。此外三维矩阵图中存在大量灰色断层,表明当前研究存在设计误差风险,主要体现在研究人群诊断和纳入标准不清晰合理,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设置不清楚恰当、研究中心为单中心、研究无法判断为采用了优效性和实用性设计。结论和意义对临床实践的意义:当前临床试验多缺乏临床相关结局指标的数据,如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乙肝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苦参类制剂在HBV-DNA和HBeAg阴转及ALT复常率方面效果更好,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暂未发现存在差异;与其它药物相比,苦参类制剂HBeAg阴转和ALT复常效果可能更好,暂未发现存在HBV-DNA阴转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苦参类制剂对于抑制病毒复制及改善肝功可能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能否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发生率尚不清楚。对未来研究的意义:建议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对苦参类制剂对临床终点结局的影响进行评估。三维误差矩阵图显示当前研究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设计误差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未来研究可从降低三个误差维度风险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以提高未来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维误差矩阵工具可作为证据合并和GRADE评估的补充方法,对证据整体进行概览,具体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改进。
温海燕[3](2019)在《膦甲酸钠的肝肾毒性及其与苦参素配伍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HPLC测定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主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测定方法。探讨膦甲酸钠对大鼠的肝肾功能及相关生化病理指标的影响。评价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在体外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建立HPLC测定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主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测定方法。采用Krosimol C18(150×4.6 mm,5μm)的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40mM磷酸盐缓冲液:其中含有0.25 mmol·mL-1四己基硫酸氢铵,pH 7.6,(v/v,25/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观察。探讨膦甲酸钠对大鼠的肝肾功能及相关生化病理指标的影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300 mg·kg-1,600 mg·kg-1,900 mg·kg-1膦甲酸钠进行腹腔注射,而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期间称量并记录体重,计算体重变化。进行连续的给药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液肌酐、总蛋白水平,计算相应的肌酐清除率值。抽取大鼠全血,分离血浆后进行生化分析,主要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肌酐(CR)、三酰甘油(TG)的活性。解剖并分离肝脏和肾脏组织,并测定脏器系数。进行脏器包埋和染色,采用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评价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在体外的配伍稳定性。分别考察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在4℃、23±2℃和45℃下配伍稳定性。按照临床剂量配伍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分别保存于4℃、25℃及45℃环境下,于0、8、12、24、48、72、96、120、168、240、360 h内观察配伍液的变化,观察其有无发生浑浊、沉淀、云状物、气泡、变色等现象,并取样测定其pH变化。取样分别于0,2,4,8,24,48,72,96,120,168,240,360 h取配伍液,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样品含量的变化。结果:膦甲酸钠的在58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其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86%,0.57%;重复性RSD%为0.35%(n=5);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0.83%;杂质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含量符合规定。在两周的不同剂量给药后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AST及ALP水平均升高(P<0.05)。但肝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脏组织结构较为完整;中、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以及ALT、AST、ALP、TG水平均升高(P<0.05),且肝脏组织存在一定的破坏。(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组肾脏系数、血尿素及肌酐、尿总蛋白均升高(P<0.05),而尿肌酐以及CCr值均降低(P<0.05),肾小管和肾皮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3)与低剂量相比,中、高剂量组肝脏及肾脏指数、ALT、AST、ALP、TG、血尿素、尿液总蛋白均升高(P<0.05),而尿肌酐及CCr值均降低(P<0.05),肾脏结构严重受损。结论连续使用膦甲酸钠可损害肝肾组织,对肾脏的损害更严重,而中、高剂量的膦甲酸钠作用更明显。在15天的检测过程中,4℃、23±2℃及45℃条件下膦甲酸钠和苦参素配伍液液体澄清,未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pH值的变化保持稳定;含量变化较为稳定。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快速,准确,专属性较强,适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连续使用膦甲酸钠可损害肝肾组织,对肾脏的损害更严重,而中、高剂量的膦甲酸钠作用更明显。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和苦参素注射液在体外稳定性较好,配伍液在短时间内可保持稳定。
徐馨[4](2018)在《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凝胶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奶牛乳房炎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流行面广、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因此,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最多采取的治疗方案仍为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该法在应用初期虽然有效,而长期应用却导致药物残留、细菌耐药、容易复发等恶果。随着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中药功效成分现代化分离与精制技术的高速迭代升级,使得中药天然产物以其高性价比和高安全性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常规的给药方式(口服、注射),常引起胃肠道刺激、肝脏首过效应、顺应性差,使用不便等问题;而经皮给药是治疗奶牛乳房炎更为直接、有效、安全,方便的给药方式,但目前难以突破皮肤的角质层屏障和生物利用度低的技术瓶颈,以至于市面上和科研领域均未见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提取物经皮靶向给药剂型。本研究旨在为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安全效佳的靶向新剂型。研制出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镇痛、抗病毒、抗真菌功效的苦参碱类生物碱(Sophora flavescens Ait.Alkaloids,SFAA)传递体凝胶剂,考察了其理化性质、药效、稳定性、安全性,观察了将其应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透皮靶向治疗效果,并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和说明书。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建立了用于制剂中苦参碱(MAT)和氧化苦参碱(OMT)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以逆向旋蒸法制备了SFAA传递体,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其处方配比和工艺参数;通过理化性质检测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形态、利用激光粒度仪检测其粒径和Zeta电位、检测相对透膜速率以评价其变形性、应用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测定SFAA传递体的包封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制备工艺参数:通过检测体外药物累积释放度、累积透过量(Q24)、皮肤内残留量(Qs)和稳态渗透速率(Js),评价其释放性质和透皮吸收效果;通过最低抑菌浓度试验(MIC)和最低杀菌浓度试验(MBC),评价其对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抑杀效果;针对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黏度、相对透膜速率和包封率的变化对其稳定性进行测试;通过皮肤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和急性毒性作用试验评价了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安全性;针对隐性乳房炎,以SFAA传递体凝胶剂和万乳康进行了临床对比试验;针对临床型乳房炎,以SFAA传递体凝胶剂和青链霉素进行了临床对比试验,最后制订了SFAA传递体凝胶剂质量控制标准和说明书。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SFAA传递体中主药成分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MAT和OMT分别在0.0740.370μg·mL-1和0.2631.315μg·mL-1内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和回收率高,为SFAA传递体的制备及其包封率的测算提供了快速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制备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最优处方为磷脂质量浓度2.75%,磷脂比3:1、1,2-丙二醇质量浓度0.5%,水合时间34.4 min;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制备的SFAA传递体呈球形或椭球形,光滑且不黏连;平均粒径为184.2±2.7 nm,分布均匀;Zeta电位为-47.4±2.3 mV,物理稳定性较高;相对透膜速率为76.09±0.34%,RSD=1.00%,n=3,透过速率较高;MAT和OMT的包封率分别为80.43±0.98%和74.70±1.08%,包封效果较好;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基质处方最佳配比为凝胶基质卡波姆质量分数为0.68%、促渗剂氮酮3.52%,保湿剂甘油3.56%,均匀透明、黏度适中、触变性好。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Q24、Qs和Js分别是普通凝胶剂的2.22倍(P<0.01)、5.27倍(P<0.01)和1.51倍(P<0.01),说明SFAA传递体凝胶剂更具缓释效果;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和停乳链球菌(S.dysgalactiae)的MIC分别为3.13 mg·mL-1、6.25 mg·mL-1、0.78 mg·mL-1和0.78 mg·mL-1,MBC分别为6.25mg·mL-1、6.25 mg·mL-1、1.56 mg·mL-1和0.78 mg·mL-1。说明SFAA传递体凝胶剂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效果,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杀菌作用。该制剂在4℃或常温25℃下可稳定存放180 d,而在高温40℃条件下包封率随之下降较快,180 d下降了29.85个百分比。结果说明此制剂在低温4℃或常温25℃条件下稳定性较高,可存放180 d。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皮肤刺激程度平均积分值为0.375<0.4,其他组别平均反应值均为0,说明SFAA传递体凝胶剂低、中、高剂量组对完整皮肤或者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过敏性试验结果表明SFAA传递体凝胶剂致敏率为0;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实验动物均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和死亡,SFAA传递体凝胶剂对大鼠的正常生长无明显影响(p>0.05)。以上结果说明SFAA传递体凝胶剂无刺激性、无过敏性,且无毒性,外用安全。针对隐性乳房炎,SFAA传递体凝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为86.67%,有效率为100%,治愈率比万乳康对照组高20个百分点;针对临床型乳房炎,SFAA传递体凝胶剂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为73.33%,有效率为93.33%,治愈率比青链霉素对照组高6.66个百分点。SFAA传递体质量控制标准:外观性状应为球形或椭球形,光滑且不黏连;平均粒径应为180190 nm;Zeta电位应为-42-50 mV;包封率应为72%77%;SFAA传递体凝胶剂质量标准:外观性状应为白色、半透明,均匀细腻、稍粘稠的胶体制剂;pH值应为6.07.0;黏度应为4546 Pa·s;微生物限度:细菌数每1 g≤100 cfu,霉菌(Mold)和酵母菌(Yeast)每1 g≤100cfu,S.aureus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每1 g不得检出。
刘凌燕[5](2017)在《二苯并环辛二烯类化合物DC9体外抗HBV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报告,乙型肝炎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据统计2017年全球大约有2.57亿HBV(Hepatitis B Virus)s抗原阳性者,由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癌及其他相关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达88.7万。目前,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基因治疗、免疫治疗、抗病毒治疗及保肝治疗。在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抗病毒治疗仍然是重中之重。现在,临床用于乙肝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非核苷类药物以及中草药等,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或产生耐药,且价格昂贵。另外虽然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更能降低HBV感染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长期联合用药导致的多药耐药等问题的出现,更加限制了抗HBV药物的使用,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了更加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探索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抗HBV药物是医药研究者当务之急的工作。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新的抗HBV药物或者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是国内外新药研制中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创制新药的一种捷径。二苯并环辛二烯类(Dibenzo cyclooctadiene,DC)化合物是从五味子科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具有镇咳、抗肿瘤、抗HBV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DC系列10个化合物是对二苯并环辛二烯进行结构改造的一系列化合物,目的是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抗HBV效果,为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帮助。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从DC系列中筛选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然后对活性化合物的抗HBV机制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其进一步能够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本课题采用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2.15细胞为筛选模型,以HBsAg和HBeAg为指标对DC系列10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HBV活性筛选,对筛选出有抗HBV活性的化合物,进一步检测对细胞上清液及细胞内HBV DNA拷贝数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其内容如下:通过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分析法(MTT)检测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计算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用药物作用于细胞6天后的细胞上清液中的HBsAg、HBeAg的变化,计算药物对抗原分泌的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治疗指数(Therapy Inedx,TI)为指标,其中TI=TC50/IC50,评价10种受试物的体外抗HBV活性,由此确定DC9为活性化合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FQ-PCR)检测DC9作用于细胞3、6、9天后,化合物对细胞内及细胞上清中HBV DNA拷贝数的影响,计算出DC9对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及细胞内HBV DNA拷贝数的抑制率,根据与阳性药物的比较,判断其体外抗HBV效果。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DC9对HepG2.2.15细胞HBV聚合酶(Polymerase,P)基因mRNA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1:通过筛选,有2种受试药物对HBV HBsAg的TI>1,对HBe Ag的TI>1只有DC9,确定DC9为活性化合物。2:DC9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毒性偏小,其TC50>400μM;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4.49和28.17μM,治疗指数(TI)分别为>7.34和>14.2;对细胞上清液中和细胞内HBV DNA拷贝数的抑制率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高剂量DC9对HBV P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作用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并且抑制作用强于阳性药3TC对照组。结论:1、通过对10种受试物的抗HBV活性筛选,发现1种受试物DC9有明显体外抗HBV活性。2、DC9具有明显的抗HBV的作用,其作用不仅抑制HBV分泌HBsAg、HBeAg,同时还抑制HBV DNA复制,在转录水平抑制HBV P基因mRNA的表达。
陈佳欣,沈宏辉,刘晓琼,王伽伯,邹文俊,王世宇,肖小河[6](2017)在《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效果以及对p38 MAPK,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解放军第302医院自行构建的恩替卡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细胞株Hep G2.A64为模型,采用CPE,CCK-8分别考察苦参碱类生物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和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单独用药及两者联合用药的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观察联合用药对Hep G2.A64细胞HBs Ag分泌,HBV DNA复制,p38和NTPC mRNA表达,细胞中p38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单独用药比较,氧化苦参碱和恩替卡韦联合用药72 h后能显着抑制HBs Ag分泌,HBV DNA复制(P<0.05),同时能显着降低NTC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p38蛋白水平。结论: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可能通过下调NTCP的表达同时抑制p38蛋白磷酸化达到抗病毒的效果。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能显着增强抗耐药HBV病毒的效果。
陈佳欣[7](2016)在《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比较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四种苦参碱类成分抗HBV作用,以及其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并进一步探讨氧化苦参碱与恩替卡韦联用抗耐药HBV作用机制,为苦参碱类生物碱抗HBV及抗耐药HBV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1)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抗HBV作用:采用HepG2.2.15乙肝病毒细胞模型,考察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的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给药24h、72h细胞上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原(HBeAg)的分泌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和胞内乙型肝炎病毒拷贝数;(2)槐定碱抗HBV代谢组学研究:采用HepG2.2.15乙肝病毒细胞模型,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联用技术(UHPLC-Q-TOF MS/MS)检测给药后(槐定碱、拉米夫定)细胞内的内源性代谢产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多元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通过分析与抗病毒作用密切相关的内源性代谢产物特征性变化,从中筛选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3)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采用解放军三零二医院自行构建的恩替卡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细胞株HepG2.A64作为模型,采用CPE观察法、CCK-8分别考察苦参碱类生物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和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单独用药及两者联用的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实时定量PCR法分别观察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HBsAg分泌、HBV DNA复制的作用;(4)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机制研究:采用HepG2.A64作为细胞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观察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P38和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中P38、p-P38和NTCP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抗HBV作用: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苦参碱类生物碱(100μg·mL-1,200μg·mL-1,400μg·mL-1)和拉米夫定(100μg·mL-1,200μg·mL-1)对HepG2.2.15细胞系不具有细胞毒性。给药72h,槐定碱(100μg·mL-1,200nμg·mL-1)对HBsAg和胞内HBV DNA的抑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P<0.05)。槐定碱抗HBV作用优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2)槐定碱抗HBV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分析给药后HepG2.2.15细胞内代谢产物的变化,筛选出C16 Sphinganine(C16鞘氨醇)、Phytosphingosine(植物鞘氨醇)、Jervine(蒜藜芦碱)、Cycloleucine(环亮氨酸)等34个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其中12种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含量降低,22种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槐定碱组的植物鞘氨醇含量降低,且植物鞘氨醇可诱导P38的磷酸化,推测P38磷酸化蛋白的降低和抗HBV作用相关;(3)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氧化苦参碱(100μg·mL-1,200nμg·mL-1)联合恩替卡韦给药组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27.58%和57.23%,显着优于两种药物单独效果;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对HBV DNA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6.35%(P<0.05);(4)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作用抗耐药HBV作用机制研究:与对照组和单独给药组相比,联合给药组的P3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时p-P38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NTC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进一步验证代谢组学结果。结论:四种苦参碱类生物碱相互比较,槐定碱具有良好的抗HBV作用;氧化苦参碱与恩替卡韦联用后显着改善恩替卡韦抗耐药HBV的效果,其作用机理与其降低NTCP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降低P38蛋白磷酸化有关。
郑超,刘敏,李健[8](2014)在《田基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成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田基黄抗HBV活性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薄层色谱等方法从田基黄60%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分离纯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成分,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以HepG 22.2.15细胞株为筛选工具,用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滴度。从乙酸乙酯的活性部位分离得到槲皮素-7-O鼠李糖苷(1)、(2R,3R)双氢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2)、槲皮苷(3)和1,3,6,7-四羟基咕吨酮(4)4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是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其对HepG22.2.15细胞HBeAg分泌的抑制率最高,为67.66%,IC50值为40.25μg/mL,治疗指数TI>2。
左巧云[9](2014)在《玉郎伞多糖及其与拉米夫定组合抗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玉郎伞多糖(YLSP)及其与拉米夫定组(YLSP/3TC)体内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方法:(1)体外抗HBV作用:体外研究以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细胞株为细胞模型,MTT法检测YLSP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采用直接加药法进行实验,在最大无毒浓度(TC0)下,研究不同浓度的含YLSP及YLSP/3TC的培养基,对HepG2.2.15细胞株进行培养,于第72h和第144h分别收集不同组别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以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其HBV DNA的载量,并以ELISA法检测其HBsAg和HBeAg的滴度。以HBV DNA,HBsAg和HBeAg作为药物抗HBV的重要观察指标,对YLSP及YLSP/3TC体外抗HBV作用进行评价。(2)体内抗DHBV作用:体内研究中,以1日龄感染DHBV广西麻鸭作为动物模型,7d后采用PCR法筛选出DHBV感染强阳性鸭。随机分为6组:YLSP高、中、低剂量组3个剂量组;YLSP/3TC剂量组;模型组和拉米夫定(3TC)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雏鸭均持续灌胃给药14d。观察用药前(T0)、用药后7d(T7)、14d(T14)及停药3d(P3)后,鸭血清上清中DHBsAg、DHBeAg,DHBV DNA的表达以及转氨酶(ALT,AST)活性变化;同时在停药3d后,取新鲜肝组织,观察HE染色肝组织病理变化,并用新鲜肝组织匀浆,观察各剂量组肝匀浆液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从而评价YLSP及YLSP/3TC体内抗DHBV作用。结果:(1)体外抗HBV作用:①Y LSP在11.72mg/L浓度时,对HepG2.2.15细胞基本没有毒性。②在最大无毒浓度(TC0)下,不同浓度组别的YLSP及YLSP/3TC对HepG2.2.15细胞HBsAg及HBeAg的分泌和HBV DNA的合成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时效及量效关系;与YLSP组和3TC对照组相比,YLSP/3TC各剂量组对HepG2.2.15细胞上清HBsAg、HBeAg和HBV-DNA的抑制作用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③YLSP对HBsAg和HBeAg的TI分别为29.27和15.05,揭示YLSP安全性较好。(2)体内抗DHBV作用:用药7d(T7)、14d(T14)后,YLSP高、中剂量及YLSP/3TC组与模型组比较,鸭血清上清中DHBV DNA的含量,DHBsAg和DHBeAg的滴度,AST及ALT的活性均明显下降;且YLSP/3TC组与YLSP高剂量组和3TC对照组相比较,鸭血清上清中DHBV DNA的含量,DHBsAg和DHBeAg的滴度,AST及ALT的活性均明显低于YLSP高剂量组和3TC对照组。停药3d后,YLSP中、低剂量组及3TC组鸭血清上清中DHBV DNA的含量,DHBsAg和DHBeAg的滴度,AST及ALT的活性,均出现反跳现象,而反跳现象在YLSP/3TC组不明显,YLSP高剂量没有出现反跳现象。YLSP高、中剂量组及YLSP/3TC组与模型组对比,鸭肝匀浆上清中SOD和GSH-PX的活性与GSH的含量明显升高,MDA的含量明显降低。YLSP/3TC组鸭肝匀浆上清SOD和GSH-PX的活性与GSH的含量显着高于YLSP高剂量组和3TC对照组,YLSP/3TC组鸭肝匀浆上清MDA的含量显着低于YLSP高剂量组和3TC对照组;药物的抗病毒作用与剂量大小及时间相关。此外,鸭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YLSP及YLSP/3TC对DHBV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YLSP/3TC组保护作用更显着。结论:体内外,YLSP及YLSP/3TC抗HBV疗效显着,且毒性较低,同时还可以缓解DHBV所引起的鸭肝损伤,改善肝功能。YLSP与3TC组合不仅比二者单用有更强的抗病毒效果,而且对DHBV所致的鸭肝损伤也有更强的保护作用。
靳雪源[10](2014)在《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及肝靶向利巴韦林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1.目的本研究通过考察抗炎保肝药物水飞蓟素、甘草酸二铵、苦参素或双环醇与利巴韦林(RBV)同时给药,对大鼠口服RBV毒副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HCV联合治疗提供依据。2.方法2.1用MTT法测定RBV对HepG2的毒性以及不同保肝药物对其细胞毒性的影响。2.2将四种抗炎保肝药物分别与高剂量(180mg/kg)或低剂量(60mg/kg)的RBV同时给药,连续10天或14天,测定其对大鼠体重增长、血常规及生化学指标的影响。2.3以同位素标记的RBV作为内标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RBV单独给药及其与保肝药物联合给药时大鼠血浆中RBV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考察抗炎保肝药物对RBV药代动力学的影响。3.结果3.1水飞蓟素在30μM浓度下即显示出对RBV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101.14%,100μM的保护率为215.05%。3.2高剂量利巴韦林重复给药导致大鼠死亡,体重增长减慢,WBC、RBC、HGB下降和转氨酶升高等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异常。四种抗炎保肝药物均能显着降低高剂量RBV所致的动物死亡数,拮抗RBV所致的血小板升高;水飞蓟素和双环醇能够显着升高RBV所致的WBC降低,苦参素能够显着升高RBV所致的HGB降低,水飞蓟素能够显着升高RBV所致的HCT降低;在生化指标方面,甘草酸二铵对RBV所致的ALT的升高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双环醇和苦参素对RBV所致的AST的升高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四种保肝药物对其它生化指标没有显着影响。低剂量利巴韦林重复给药导致大鼠体重增长减慢,但是对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均无显着影响。甘草酸二铵和苦参素与低剂量RBV联合用药,能够显着加重RBV对大鼠体重增长的抑制;水飞蓟素和双环醇能够显着拮抗RBV对雌性大鼠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对雄性大鼠作用不显着。甘草酸二铵与RBV合用,血小板计数和PCT均显着升高;对于雌性大鼠,苦参素与RBV合用,能够显着升高RBV所致的TP降低;水飞蓟素和苦参素与RBV合用,能够显着降低雄性大鼠的肌酐水平。3.3建立了以同位素标记的RBV作为内标的LC-MS/MS检测大鼠血液中RBV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方法,有效克服了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灵敏度可达到10ng/ml;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水飞蓟素和双环醇与RBV合用后,RBV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最大血药浓度(Cmax)均显着低于RBV单独给药。甘草酸二铵和水飞蓟素与RBV合用,大鼠血浆中RBV代谢产物的AUC和Cmax显着低于RBV单独给药。4.结论水飞蓟素能够拮抗RBV的细胞毒性,四种抗炎保肝药物均能降低高剂量RBV所致的大鼠死亡率,并能部分改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可见抗炎保肝药物能够降低高剂量RBV重复给药所致的毒副作用。低剂量RBV重复给药,对大鼠体重增长也有显着影响,但是与正常组相比,RBV单用或与保肝药物合用,对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无显着影响,表明其没有系统毒副作用;推测对体重的影响可能与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影响了大鼠对食物的摄取、吸收和消化。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水飞蓟素和双环醇能够显着降低RBV的AUC和Cmax,可能与抑制RBV的吸收或促进RBV在胃肠道的代谢有关;二者与RBV合用,有可能降低RBV的疗效。因此,该类药物与RBV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特别是其对利巴韦林抗HCV疗效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第二部分:以胆酸为载体的肝靶向利巴韦林的实验研究1.目的本研究通过考察以胆酸为载体的肝靶向RBV偶合物大鼠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以发现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的靶向偶合物。2.方法2.1靶向偶合物和RBV经口给药,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以LC-MS/MS法测定RBV血药浓度,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2.2靶向偶合物和胆酸同时经口给药,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以LC-MS/MS法测定RBV血药浓度,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3.结果3.1靶向偶合物RBV-Leu-CA和RBV-Ile-CA口服给药后血浆中RBV的Cmax显着低于RBV,但是Tmax及T1/2显着大于RBV,因此其AUC与RBV相当;靶向偶合物RBV-Leu-CA和RBV-Ile-CA的药-时曲线表现为双峰。3.2胆酸与RBV-Leu-CA同时给药,导致血浆中RBV的Cmax及AUC均显着降低,分别只有RBV-Leu-CA单独给药的24%和26%。4.结论靶向偶合物RBV-Leu-CA大鼠经口给药,生物利用度略高于RBV,药-时曲线表现为肝肠循环的特征吸收;胆酸对RBV-Leu-CA的吸收有显着的拮抗作用,说明RBV-Leu-CA是通过胆酸介导的特异性途径吸收的。
二、不同剂型苦参素体外抗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剂型苦参素体外抗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病例剔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5.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1.5.2 安全性及其他相关指标 |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1.6.1 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
1.6.2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HBV DNA的变化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的变化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APRI、FIB-4 参数值的变化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的变化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硬度值的变化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 |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 |
2.9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和认识 |
3.1.1 肝纤维化病因研究 |
3.1.2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 |
3.2 中医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和认识 |
3.2.1 中医命名 |
3.2.2 中医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研究和认识 |
3.2.3 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遣方之要 |
3.3 安全性评价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西医治疗进展 |
2 中医治疗进展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致谢 |
(2)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2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 |
1.3 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概况 |
2 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
2.1 干预措施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Cochrane系统评价 |
2.2 系统评价meta分析所需样本量的计算:试验序贯分析法 |
2.3 基于误差风险的临床证据可视化评估方法:误差矩阵评估工具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苦参类制剂对比空白或安慰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
1 背景 |
2 方法 |
2.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2.3 数据收集和筛选 |
2.4 数据提取和管理 |
2.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6 缺失数据处理 |
2.7 异质性评估 |
2.8 发表偏倚 |
2.9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
2.10 试验序贯分析(TSA分析) |
2.11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解释 |
2.12 敏感性分析 |
2.13 GRADE结果概要总结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2 纳入研究特征 |
3.3 纳入研究质量 |
3.4 效应量估计 |
4 讨论 |
4.1 主要结果 |
4.2 系统评价整体完成度和适用性 |
4.3 临床证据质量 |
4.4 系统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
4.5 与已发表的meta分析的异同点 |
5 结论 |
5.1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
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苦参类制剂对比其它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
1 背景 |
2 方法 |
2.1 纳入排除标准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2.3 数据收集和筛选 |
2.4 数据提取和管理 |
2.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6 缺失数据处理 |
2.7 异质性评估 |
2.8 发表偏倚 |
2.9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
2.10 试验序贯分析(TSA分析) |
2.11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解释 |
2.12 敏感性分析 |
2.13 GRADE结果概要总结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2 纳入试验基本特征 |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 |
3.4 效应估计 |
3.5 GRADE证据概要表(SOF表) |
4 讨论 |
4.1 主要结果 |
4.2 证据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
4.3 证据质量 |
4.4 综述开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倚 |
4.5 与其他研究或综述的异同点 |
5 结论 |
5.1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
5.2 对临床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误差矩阵工具评估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证据的方法研究 |
1 前言 |
2 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三维误差定义和评估 |
2.3 资料提取 |
2.4 三维误差矩阵构建 |
3 结果 |
3.1 meta分析证据的误差评估 |
3.2 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误差评估 |
3.3 临床证据的误差矩阵 |
4 讨论 |
4.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2 对未来临床研究的启示 |
4.3 对未来方法学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膦甲酸钠的肝肾毒性及其与苦参素配伍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膦甲酸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2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储备液制备 |
2.2.3 测定波长的选择 |
2.2.4 方法专属性考察 |
2.2.5 线性范围 |
2.2.6 精密度试验 |
2.2.7 重复性试验 |
2.2.8 回收率试验 |
2.2.9 样品测定 |
2.3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相关物质的检查 |
2.3.1 色谱条件 |
2.3.2 测定方法 |
2.4 讨论 |
3 膦甲酸钠的肝肾毒性研究 |
3.1 材料 |
3.1.1 药品与试剂 |
3.1.2 仪器 |
3.1.3 实验动物 |
3.2 方法 |
3.2.1 动物分组 |
3.2.2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3.2.3 肝脏及肾脏组织样本的处理及病理切片观察 |
3.2.4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动物的一般情况 |
3.3.2 大鼠体重增长率及脏器系数比较 |
3.3.3 大鼠肝、肾病理组织形态改变 |
3.3.4 膦甲酸钠对大鼠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给药剂量的确定 |
3.4.2 膦甲酸钠对大鼠体重增长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
3.4.3 膦甲酸钠对大鼠肝、肾功能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4.4 小结 |
4 膦甲酸钠与苦参素体外配伍稳定性研究 |
4.1 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色谱条件 |
4.2.2 溶液的制备 |
4.2.3 测定波长的选择 |
4.3 结果 |
4.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4.3.2 精密度试验 |
4.3.3 重复性试验 |
4.3.4 稳定性试验 |
4.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3.6 配伍稳定性试验 |
4.4 讨论 |
5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凝胶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与病原菌组成 |
1.1.2 SFAA的化学成分与现代药理研究 |
1.1.3 传递体的主要特性与应用进展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药品与试剂 |
2.1.4 菌种与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SFAA传递体主药MAT和OMT含量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2 SFAA传递体的制备与优化 |
2.2.3 SFAA传递体的理化性质检测及质量评价 |
2.2.4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制备与优化 |
2.2.5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药效学研究 |
2.2.6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稳定性研究 |
2.2.7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毒理学研究 |
2.2.8 SFAA传递体凝胶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
2.2.9 SFAA传递体及其凝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FAA传递体主药MAT和OMT含量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1 线性关系考察 |
3.1.2 精密度考察 |
3.1.3 稳定性考察 |
3.1.4 重复性考察 |
3.1.5 加样回收率 |
3.2 SFAA传递体的优化工艺结果 |
3.2.1 数学模型 |
3.2.2 模型显着性检验 |
3.2.3 最优包封工艺 |
3.3 SFAA传递体的理化性质检测及质量评价 |
3.3.1 外观形状 |
3.3.2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测定 |
3.3.3 变形性的测定 |
3.3.4 包封率的测定 |
3.4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制备与优化 |
3.4.1 数学模型 |
3.4.2 模型显着性检验 |
3.4.3 最优制备工艺 |
3.5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药效学试验 |
3.5.1 体外释放性质试验结果 |
3.5.2 经皮累积透过量及皮肤滞留量试验 |
3.5.3 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试验 |
3.6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稳定性试验 |
3.7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毒理学试验 |
3.7.1 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
3.7.2 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 |
3.7.3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8 SFAA传递体凝胶剂对奶牛乳房炎的应用效果 |
3.8.1 SFAA传递体凝胶剂对隐性乳房炎的应用效果 |
3.8.2 SFAA传递体凝胶剂对临床型乳房炎的应用效果 |
3.9 SFAA传递体及其凝胶剂质量控制标准的制订 |
3.9.1 SFAA传递体的质量控制标准 |
3.9.2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3.10 SFAA传递体凝胶剂说明书的修订 |
4 讨论 |
4.1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设计 |
4.1.1 给药方式的优选 |
4.1.2 给药剂型的优选 |
4.1.3 药芯的优选 |
4.2 SFAA传递体包封率检测方法的优选与建立 |
4.2.1 SFAA传递体包封率检测方法的优选 |
4.2.2 SFAA传递体主药MAT和OMT含量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 SFAA传递体的制备与优化 |
4.3.1 影响包封率的制备工艺因素 |
4.3.2 影响包封率的制备溶剂因素 |
4.4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制备与优化 |
4.5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药效学试验 |
4.6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稳定性试验 |
4.7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毒理学试验 |
4.8 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 |
4.9 SFAA传递体及其凝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二苯并环辛二烯类化合物DC9体外抗HBV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对照表 |
引言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HepG2.2.15细胞株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试剂和药物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HepG2.2.15细胞的复苏、培养和冻存 |
2.2 MTT法测定各受试物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 |
2.2.1 细胞铺板 |
2.2.2 MTT检测 |
2.3 ELISA法测定受试物对HBeAg和HBsAg的影响 |
2.4 判断受试物的抗HBV效果 |
2.5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C9对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拷贝数的影响 |
2.5.1 细胞及上清液的收集 |
2.5.2 上清液DNA检测 |
2.6 荧光定量PCR法测定DC9对细胞内HBV DNA拷贝数的影响 |
2.7 RT-PCR法检测DC9对HBV P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
2.7.1 试剂盒器皿处理总RNA提取 |
2.7.2 细胞收集 |
2.7.3 细胞总RNA提取 |
2.7.4 总RNA样品质量检测 |
2.7.5 cDNA链的合成与PCR扩增 |
2.7.6 扩增产物凝胶图像半定量分析 |
2.8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各受试物对HepG2.2.15 细胞的毒性 |
3.2 受试物对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影响 |
3.3 DC9对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的影响 |
3.4 DC9对细胞内HBV DNA的影响 |
3.5 DC9对HBV 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抗HBV体外细胞模型的选择 |
4.2 抗HBV药物体外筛选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
4.3 受试物的抗HBV体外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细胞系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对Hep G2.A64细胞的毒性检测 |
2.2.1 单独用药对Hep G2.A64细胞的毒性检测 |
2.2.2 联合用药对Hep G2.A64细胞的毒性检测 |
2.3 对Hep G2.A64细胞分泌HBs Ag的检测 |
2.3.1 单独用药对Hep G2.A64细胞HBsA g表达 |
2.3.2 联合用药对HepG 2.A64细胞HBsA g表达的抑制作用 |
2.4 Real-time PCR法检测Hep G2.A64细胞HBVDNA,p38,NTCP核酸的表达 |
2.5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ep G2.A64中p38,p-p38蛋白的表达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单独用药对Hep G2.A64细胞TI指数比较 |
3.2 联合用药细胞毒性 |
3.3 联合用药对Hep G2.A64细胞分泌HBsA g的抑制作用 |
3.4 联合用药对耐药HBV DNA的抑制作用 |
3.5 氧化苦参碱与恩替卡韦联用对p38,NTCPmRNA表达的影响 |
3.6 氧化苦参碱与恩替卡韦联用对p38,p-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7)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Index)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药物及阳性对照 |
1.3 实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1.5 主要溶液配制 |
1.6 统计学方法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基于HepG2.2.15细胞模型苦参碱类生物碱抗HBV作用 |
2.1.1 实验方法 |
2.1.1.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1.1.2 药物细胞毒性实验 |
2.1.1.3 药物抗HBV药效学实验 |
2.1.2 实验结果 |
2.1.2.1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
2.1.2.2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HBsAg的影响 |
2.1.2.3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HBeAg的影响 |
2.1.2.4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上清HBV DNA的影响 |
2.1.2.5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胞内HBV DNA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基于HepG2.2.15细胞模型槐定碱抗HBV代谢组学研究 |
2.2.1 实验方法 |
2.2.1.1 样本制备 |
2.2.1.2 上机条件设置 |
2.2.1.3 数据处理 |
2.2.1.4 差异化合物筛选 |
2.2.2 实验结果 |
2.2.2.1 PCA建模分析 |
2.2.2.2 PLS-DA建模分析 |
2.2.2.3 标志物筛选结果 |
2.2.3 小结 |
2.3 基于HepG2.A64细胞模型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 |
2.3.1 实验方法 |
2.3.1.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3.1.2 药物细胞毒性实验 |
2.3.1.3 药物抗HBV药效学实验 |
2.3.2 实验结果 |
2.3.2.1 对HepG2.A64细胞单独用药的TI指数比较 |
2.3.2.2 联合用药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
2.3.2.3 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作用 |
2.3.2.4 联合用药对耐药HBV DNA的抑制作用 |
2.3.3 小结 |
2.4 基于HepG2.A64细胞模型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机制研究 |
2.4.1 实验方法 |
2.4.1.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4.1.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4.1.3 细胞总RNA提取 |
2.4.1.4 逆转录 |
2.4.1.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4.1.6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2.4.2 实验结果 |
2.4.2.1 P38 mRNA的表达 |
2.4.2.2 NTCP mRNA的表达 |
2.4.2.3 P38、p-P38的蛋白表达 |
2.4.2.4 NTCP的蛋白表达 |
2.4.3 小结 |
3.讨论 |
3.1 实验模型的选择 |
3.1.1 HepG2.2.15细胞模型 |
3.1.2 HepG2.A64细胞模型 |
3.2 给药剂量选择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3.3.1 四种苦参碱类成分抗HBV作用及槐定碱抗乙肝病毒HBV作用特点 |
3.3.2 四种苦参碱类成分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及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特点 |
3.3.3 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作用机制研究 |
4.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现状 |
1.慢性乙型肝炎研究现状 |
2.乙型肝炎临床用药药理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田基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田基黄细胞毒性检测 |
2.2 田基黄的提取、分离和各部位体外抗HBV活性的检测 |
2.3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田基黄醇提物对Hep G2 2.2.15细胞HBs Ag、HBe Ag分泌的影响 |
3.2 田基黄醇提物的各萃取部位对Hep G2 2.2.15细胞HBe Ag分泌的影响 |
3.3 乙酸乙酯各部位对Hep G2 2.2.15细胞HBe Ag分泌的影响 |
3.4 乙酸乙酯活性部位YZ2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Hep G2 2.2.15细胞HBe Ag分泌的影响 |
3.5 结构鉴定 |
4讨论 |
(9)玉郎伞多糖及其与拉米夫定组合抗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汉缩略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玉郎伞多糖及其与拉米夫定组合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玉郎伞多糖及其与拉米夫定组合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中西药治疗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1 西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2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3 中西药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及肝靶向利巴韦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丙型病毒性肝炎 |
2. 以干扰素为基础的HCV治疗研究进展 |
3. 直接抗病毒药物 |
4. HCV的鸡尾酒疗法 |
5. RBV在HCV的鸡尾酒疗法中的作用和地位 |
第一部分 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肝靶向利巴韦林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等情况 |
致谢 |
四、不同剂型苦参素体外抗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 邓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2]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D]. 梁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膦甲酸钠的肝肾毒性及其与苦参素配伍稳定性研究[D]. 温海燕. 武汉大学, 2019(09)
- [4]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凝胶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D]. 徐馨.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5]二苯并环辛二烯类化合物DC9体外抗HBV作用研究[D]. 刘凌燕. 郑州大学, 2017(06)
- [6]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分析[J]. 陈佳欣,沈宏辉,刘晓琼,王伽伯,邹文俊,王世宇,肖小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01)
- [7]苦参碱类生物碱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陈佳欣.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8]田基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成分的研究[J]. 郑超,刘敏,李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09)
- [9]玉郎伞多糖及其与拉米夫定组合抗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左巧云.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10]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及肝靶向利巴韦林的实验研究[D]. 靳雪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