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的世纪 新的祝愿(论文文献综述)
冉怡[1](2021)在《敦煌婚仪诗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丽斐[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四个时期,采用历时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从这四个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共搜集社交招呼语语料2156条,以此作为语料来源,将静态描写与历时梳理相结合,探讨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分别作出介绍。国内研究现状又是主体,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招呼语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指出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社交招呼语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包括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概念的区分与社交招呼语的界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历史分期也作了介绍。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五章,各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情况与使用特点两个部分。使用情况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类型、在作品中的分布以及使用频率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时期的总体使用情况。使用特点是从使用情况中提取出来的相对特殊、相对普遍的部分,也即主要的使用特点,这一部分将从“语场”和“语旨”角度探究情景语境对社交招呼语使用的影响,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社会特征以及原因,对呈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解释。此部分是对各个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作共时的静态描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文各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历时梳理。该部分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变更以及沿用三个方面对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消亡与出现”主要表现在使用类型上,“变更”主要表现在从使用情况的归纳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使用特点上,而“沿用”则是纵观各个时期使用情况中除归属于变更之外的这部分进而得出的结论,归纳之后也对不变的原因作出解释。这一部分是立足于四个时期的使用作历时的归纳。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孙可心[3](2020)在《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日常的互动交际中,祝颂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礼仪语言,作为一种形式、功能都在不断丰富的语言形式,祝颂语在现代汉语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目前为止,对于祝颂语的研究还未形成全面的研究成果,学界普遍忽视了对于不符合祝颂语典型特征的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研究。本文首先从汉语本体研究入手,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进行界定与描写,而后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了留学生的习得情况,针对习得现状提出相应的低规约性祝颂语学习策略。论文包括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界定了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也就是研究对象的范围,对相关文献及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概括了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关于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本体研究,主要探讨其特点和功能,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我们结合日常交际中的真实语料,讨论了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在适用语境、语言形式、祝颂对象、祝颂内容、交际意图等方面的特点,总结了研究对象特殊的语用功能。第三章主要探析了低规约性祝颂语的产生原因。在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和功能有了基本认知后,我们从语言自身、主观认知、语境因素和语用策略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全面阐述了研究对象的产生成因。第四章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留学生习得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我们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以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了留学生对于低规约性祝颂语在语法、语义、语用功能、策略的理解和使用情况,对调查、访谈结果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讨论分析,探讨了影响习得的具体因素。第五章为针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习得情况进行的学习策略研究,为留学生的低规约性祝颂语学习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以及不足之处。
伊利娜(KHOKHLOVA IRINA)[4](2020)在《汉俄礼貌用语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礼貌作为具体的礼节与礼仪是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是人与人之间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礼貌用语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存有着密切关联,在语言交流中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友好的具体表现。本文主要从类型、表达手段和文化内涵层面,对汉俄两种语言的礼貌用语进行对比性分析,阐述两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遵循的礼貌原则。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准确把握礼貌用语的运用,可以避免无意中对他人的不礼貌言语,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本文在中国语言学家顾曰国的中国式礼貌原则及俄罗斯语言学家福尔曼诺夫斯卡娅的言语礼节等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来源;第一章重点分析了汉语和俄语礼貌用语对比性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概括了礼貌用语的定义及其功能(联系功能、调节功能和表情功能),概述了礼貌原则的定义、礼貌原则的内涵以,论述了中国式礼貌原则以及俄语的礼貌原则;第二章对比分析了汉俄礼貌用语的语义类型,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称谓语、致谢语、道歉语和祝福语,对汉俄语礼貌用语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较具体的分析;第三章介绍了汉俄礼貌用语的语言结构特征,表达手段包括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第四章从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社会地位几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汉俄礼貌用语的文化影响因素。通过对汉、俄礼貌用语所作的共时性的对比分析,描述其异同,揭示出了本质性差异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从而在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汉语水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赵军贤[5](2020)在《西周恭王时期青铜器铭文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周恭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是商周铜器铭文的杰出代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此文共分五章,用四种视角详细分析探讨恭王时期铭文的文学价值及其这一特定时期铭文彰显的个性色彩。恭王时期的铭文上承穆王时期的铭文特点,下启懿王、孝王时期的铭文风格,是铭文繁荣时期的杰出代表。恭王时期的铭文是在西周礼乐文化繁盛、礼乐制度相对完备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当时社会文化在青铜器铭上地反映。青铜器铭文作为特定时代下,在特定载体上的文学表现形式,投射了西周恭王时期贵族高雅文学的创作活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恭王时期文学所能达到的高度。从铭文文本角度而言,恭王时期的铭文按载录内容可划分为册命铭文、记事铭文、追孝铭文和约剂铭文。册命铭文是铭文文本仪式性的完美体现,追孝铭文代表了当时铭文抒情达到的高度,恭王时期的约剂铭文是商周青铜铭文中“治地之约”的典型代表。从叙事角度来说,恭王时期铭文的叙事手法、叙述模式、及叙事艺术的表现等代表了恭王时期叙述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从文体角度而言,根据恭王铭文的文本特性及显现的文体特征,可分为命体、记体、祭祀体和文书体。此外,恭王时期的铭文具有典雅、简质的审美风格,器铭又蕴含着当时铭文文学的功用观,且体现了恭王时期的时代文化观念。本文若论创新之处,便在恭王时期铭文文本的特性与“写本”特点的比照上。册命铭文的“二手文本”性质以及同铭铭文文本的个体性特点,都和写本的主要特点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甚至相通,尽管二者的载体不同,单就文本生成而言,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或许我们可以用研究写本特点的方法和视角去审视铭文文本。
李芳蕾[6](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文中提出学术文本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学术价值,其翻译对于宣传学术思想,促进文化交流,鼓励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学术文本的高度专业性,学术文本的翻译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而国内学术文本方面翻译的研究屈指可数。本次翻译材料节选自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的语言学学术着作《语用礼貌学》(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一书的第七、八、九章内容,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用词严谨、行文简洁、表述准确、逻辑严密。文中大量使用语言学的专业术语,以及使用较多名词化结构;句法方面,多使用被动语态以客观陈述、使用长句以表达复杂的概念,句型变化较多。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了学术文本翻译的重难点,从而总结功能对等理论下学术文本的翻译策略。在词汇层面,在翻译专业术语时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在名词化结构的翻译中,采用词性转换法和增译法。在句法层面,译者在处理被动句时,采用译为主动句、译为无主句等翻译策略;对于长难句的翻译,采用了变序法和拆译法。通过以上方法,更好地实现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对等。
段鹏[7](2020)在《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敦煌文书中保存的集中出现于九、十世纪的斋会文本,是反映当时宗教与社会生活互动的珍贵材料。文本中蕴含着当时敦煌人民看待社会、思索人生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透射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与向往。斋会文本叙述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特殊意义:一是宗教史意义,体现出当时社会中三教的进一步融合;以及密教“禳灾护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斋会呈现出密教化特征。二是社会生活史意义,宗教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主要体现在以岁时、农业诉求、灾害应对、疾病救赎等方面均举行相应的斋会。三是文化史意义,当时社会中盛行的正月燃灯、二月八游四门、七月十五追荐宗亲行事,至今在地方社会生活中仍有重要影响。文本中呈现的诸如“出忠于国,入孝于家”的思想,以及面对疫情灾害时“疫疠大行,是众生之共业”的集体责任意识,值得当今社会借鉴。
周雯迪[8](2019)在《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外交演讲是指国家领导人就国际关系的某个主题代表国家发表主张和看法、抒发情感、进行宣传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在进行外交演讲时,演讲人往往通过施行一系列不同的言语行为来实现陈述观点、提出意见、做出承诺、表达情感、宣告立场等目的。本文在分析习近平主席87篇外交演讲基础上,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类型、分布及其语言表现形式等特点,总结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运用规律,期望能对外交演讲中的言语行为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本文共分为五章叙述。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现状、语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等;其次,讨论了有关言语行为的分类问题,分析了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类型,归纳了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分布特点;随后,在分析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施行的4587个言语行为基础上,分别对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共25小类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进行了概括;接着,概括了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中言语行为语段组合特点及语篇组合特点,总结了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中实施言语行为的组合规律;最后,总结了全文,提出了建议,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局限。
张永胜[9](2006)在《创刊200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韦正春[10](2021)在《敦煌仪式文学“儿郎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敦煌写卷“儿郎伟”有三类:分别是《儿郎伟·驱傩词》,共有19个写卷,去其重复,得其词30首;《儿郎伟·上梁文》共4个写卷,存文4篇;《儿郎伟·障车词》共2个写卷,存文2篇。“儿郎伟”并无实意,其先始于驱傩用法,是一种在岁末驱傩仪式配合演出唱诵的提示语,这种习俗从驱傩转嫁到上梁、障车仪式,但其原意已经失去了驱鬼性,并转为庆贺吉祥之意。以往研究者在研究“儿郎伟”时,或侧重驱傩,或是“上梁文”,或是“障车词”,把它们割裂开来,作为引用文献或单一文体来研究,从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儿郎伟”与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驱傩词”“上梁文”还是“障车词”都是“岁末驱傩”“上梁仪式”“障车婚仪”上唱诵的唱词,它们的抄写习惯、书写次序和应用场合都不一样,有个人摘抄本,有作为仪式唱诵的底本,还有的作为记诵唱词的草稿本。再从它们的传播方式、创作特征以及生存形态都与敦煌民众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说明作为仪式文学“儿郎伟”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展演形态,记录着生动的仪式过程和真实的生活情境。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敦煌“儿郎伟”进行概述及其展演形态的叙写。第二章:主要从傩词的写本情境、驱傩仪式程序的继承与新变、傩仪之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论述敦煌驱词写卷的应用形态。第三章:从上梁仪式之缘起,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见的上梁文体之流变,田野调查中所见的上梁仪式及其表演形态,论述上梁仪式之缘起及其文体流变与应用。第四章:主要从障车婚俗的缘起与嬗变,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见障仪文学的异同,唐代敦煌障车婚俗之仪式文化阐释论述唐代障仪文学的缘起和对障仪文化解读。
二、新的世纪 新的祝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的世纪 新的祝愿(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社交招呼语概述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说明 |
一、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区分 |
二、社交招呼语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社交招呼语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旧式招呼的遗留与使用 |
二、平等性质招呼的使用 |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同志”在不同场合的慎用 |
二、语录式社交招呼语的特有使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反映经济发展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反映文化交流的招呼语的使用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网络用语生活化 |
二、西式招呼语在中国的使用 |
第六章 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 |
一、社交招呼语的消亡 |
二、社交招呼语的出现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变更 |
一、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
二、“性别”“年龄”在使用特点中的凸显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沿用 |
一、代表社会平等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代表基本礼仪的招呼语的使用 |
三、代表“官本位”思想的招呼语的使用 |
四、以“事件”为核心的招呼语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祝颂语的本体研究 |
(二)祝颂语的对外汉语研究 |
(三)总结 |
四、研究方法 |
(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二)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三)问卷与访谈相结合 |
注释 |
第二章 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及功能 |
一、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 |
(一)适用语境网络化 |
(二)语言形式丰富多变 |
(三)祝颂对象、内容泛化 |
(四)交际意图多样化 |
(五)主观化及主观性增强 |
(六)祝颂功能虚化或偏离 |
二、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语用功能 |
(一)礼貌交际功能 |
(二)委婉含蓄功能 |
(三)凸显焦点功能 |
注释 |
第三章 低规约性祝颂语产生成因探析 |
一、语言自身因素 |
(一)词义演变 |
(二)经济性原则 |
二、主观认知因素 |
(一)关联原则 |
(二)仿拟思维 |
(三)隐喻、转喻思维 |
三、语境因素 |
(一)社会文化语境 |
(二)客观主体语境 |
四、语用策略因素 |
(一)直接语用策略 |
(二)间接语用策略 |
注释 |
第四章 低规约性祝颂语留学生习得情况考察分析 |
一、基于问卷的习得情况考察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二、基于访谈的习得情况考察 |
(一)访谈设计 |
(二)语用策略掌握情况 |
(三)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
三、习得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
(一)总体习得水平 |
(二)影响习得的因素 |
注释 |
第五章 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学习策略研究 |
一、直接策略研究 |
(一)记忆策略 |
(二)认知策略 |
(三)补偿策略 |
二、间接策略 |
(一)元认知策略 |
(二)情感策略 |
(三)社交策略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汉俄礼貌用语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语科来源 |
第一章 汉俄礼貌用语概述及礼貌原则 |
第一节 汉俄礼貌用语的定义及其功能 |
一、汉俄礼貌用语的定义 |
二、汉俄礼貌用语的功能 |
第二节 汉俄礼貌原则 |
一、汉俄礼貌原则的定义 |
二、汉俄礼貌原则的内涵对比 |
第二章 汉俄礼貌用语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汉俄称谓用语 |
一、汉俄称谓用语的共性 |
二、汉俄称谓用语的差异 |
第二节 汉俄致谢用语 |
一、汉俄致谢用语的共性 |
二、汉俄致谢用语的差异 |
第三节 汉俄道歉用语 |
一、汉俄道歉用语的共性 |
二、汉俄道歉用语的差异 |
第四节 汉俄祝愿用语 |
一、汉俄祝愿用语的共性 |
三、汉俄祝愿用语的差异 |
第三章 汉俄礼貌用语的表达手段分析 |
第一节 汉俄礼貌用语的词汇手段 |
一、汉俄礼貌用语词汇手段的共性 |
二、汉俄礼貌用语词汇手段的差异 |
第二节 汉俄礼貌用语的语法手段 |
一、汉俄礼貌用语语法手段的共性 |
二、汉俄礼貌用语语法手段的差异 |
第三节 汉俄礼貌用语的修辞手段 |
一、汉俄礼貌用语的隐喻修辞手段对比 |
二、汉俄礼貌用语的明喻修辞手段对比 |
三、汉俄礼貌用语的借代修辞手段对比 |
四、汉俄礼貌用语的委婉语修辞手段对比 |
第四章 汉俄礼貌用语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民族心理因素 |
第二节 伦理道德因素 |
第三节 价值观念因素 |
第四节 思维方式因素 |
第五节 社会地位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西周恭王时期青铜器铭文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由及意义 |
二、西周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文及研究状况梳理 |
(一)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文状况 |
(二)恭王时期青铜器铭文着录研究历史梳理 |
(三)铭文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梳理 |
三、研究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周恭王时期青铜器的断代 |
第一节 恭王时期器 |
一、标准器组 |
二、非标准器组 |
第二节 疑似恭王时期器 |
一、穆恭时期的铜器 |
二、恭懿时期的铜器 |
第三节 非恭王时期器 |
小结 |
第二章 西周恭王时期铜器铭文文本探析 |
第一节 恭王时期铭文的类别 |
一、册命铭文 |
二、记事铭文 |
三、约剂铭文 |
四、追孝铭文 |
第二节 恭王时期铭文文本的写作模式 |
一、册命铭文的写作模式 |
二、记事铭文的写作模式 |
三、约剂铭文的写作模式 |
四、追孝铭文的写作模式 |
第三节 恭王时期铭文文本特性与写本特点比照 |
一、恭王时期铭文文本的特点 |
二、写本的概念及特点 |
三、铭文文本的生成与写本内涵的关系 |
四、同铭铭文与写本内涵比较 |
五、铭文私人化色彩与写本个体性比较 |
第三章 西周恭王时期铜器铭文叙事研究 |
第一节 叙事手法 |
第二节 恭王时期铭文的叙事艺术表现 |
一、叙事要素的把握上 |
二、叙述顺序的掌控上 |
第三节 记言的叙述模式 |
一、“王若曰”形式 |
二、“某某曰”形式 |
三、祝嘏辞(祈祝辞)形式 |
第四节 恭王时期铭文的私人性叙事 |
第四章 西周恭王时期铜器铭文文体特点及类型 |
第一节 恭王时期铭文文体的特点 |
第二节 恭王时期铭文文体的类型 |
一、命体 |
二、记体 |
三、祭祀体 |
四、文书体 |
第五章 恭王时期铜器铭文文学观照 |
第一节 恭王时期铭文的艺术风格 |
第二节 恭王时期铭文蕴含的文学功用观 |
第三节 从铭文所见恭王时期的时代风尚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一 西周恭王时期相关青铜器铭的基本文献信息 |
附录二 周代长篇铭文篇目统计表 |
(6)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
1.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Basis |
2.1 Translation Studies of Academic Texts |
2.2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2.3 Guidance of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
3.1 Lexical Equivalence |
3.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3.1.2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
3.2 Syntactic Equivalence |
3.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
3.2.2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4.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7)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盛行的背景及其表现 |
第一节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盛行的背景 |
一、中国古代社会重视祭祀的传统 |
二、佛、道二教对中国传统祭祀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
三、唐宋时期佛、道交涉与三教汇融 |
四、大乘佛教的影响与功德思想的盛行 |
五、密教兴起与在敦煌的传播 |
第二节 程式化:敦煌斋会盛行的文本表征 |
一、沟通凡圣:早期道教三官手书与敦煌道教斋会文本 |
二、唐代佛教斋文的书写与使用 |
三、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中的替代形式 |
四、从写卷到“小册子”:九、十世纪斋文写本物质形态的变化 |
第三节 宗教生活:九、十世纪斋会与敦煌社会生活的互融 |
一、宗教与社会生活 |
二、《斋琬文》所见斋会概况 |
三、“小册子”所见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 |
四、九、十世纪敦煌斋会与社会生活的互融及其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四时顺序、风雨应时:岁时与斋会 |
第一节 福建新春:敦煌正月印沙、燃灯诸行事 |
一、新春正月祈福 |
二、正月印沙佛、塔 |
三、九、十世纪敦煌正月燃灯 |
四、安伞、旋城、赛天王 |
五、燃灯社、三长邑义:正月斋会的组织 |
第二节 游四门、行城:敦煌二月八行事及其宗教史意义 |
一、早期佛教经典中“游四门”叙事 |
二、行城、讲经:九、十世纪敦煌的二月八行事 |
三、幡花隘路:二月八行城中的幡 |
四、行像社、行像司:二月八行城的组织 |
五、文化象征与延续:西南边疆二月八“游四门”文献与行事 |
第三节 敦煌七月十五行事及其思想 |
一、“家家列馔,处处敷筵”:七月十五斋会的盛行 |
二、九、十世纪敦煌七月十五斋会行事 |
三、造幡绘像:敦煌七月十五日行事的多样 |
四、报恩行孝:佛教报恩思想与中国传统孝道的进一步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九、十世纪敦煌农事诉求与灾害应对 |
第一节 九、十世纪敦煌的蚕桑祈愿 |
一、唐前河西的蚕桑 |
二、农桑业在九、十世纪敦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
三、丝?倍获于常年:蚕农的祈愿 |
四、斋会文本所见九、十世纪敦煌的蚕桑养殖 |
第二节 蝗虫永散、不害于人民:蝗灾的禳除 |
一、古代河西走廊为主要的蝗灾区 |
二、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对蝗虫的认识 |
三、九、十世纪敦煌社会的蝗灾 |
四、从祭祀到禳除:九、十世纪佛、道二教于蝗灾的应对 |
第三节 农事斋文中的神只整合 |
一、牛王、马鸣菩萨:《蚕筵愿文》中的佛教诸神 |
二、女仙之宗:西王母于蚕桑业中的象征 |
三、各司其职:九、十世纪农事中神只的组合及其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生重命:疾病救赎与公共疫情应对 |
第一节 母子平安:难月与庆生祈愿 |
一、难月祈愿与救度 |
二、降生设斋与回谢 |
三、满月与生辰庆诞 |
第二节 设斋忏悔:斋文所见宗教对疾病的救赎 |
一、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患文》 |
二、佛为医王:《患文》所见佛教病因观及其救赎 |
三、《病差文》所见道教病因观及其救赎 |
四、设斋、抄经:病愈后的还愿 |
第三节 社会公共性疾病的应对 |
一、九、十世纪敦煌社会中“疫疠”流行及其祈愿 |
二、“城中灾疫疠”:归义军时期敦煌的几次公共性疾病 |
三、归义军时期对于公共性疾病的认识与应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禳灾、护国与结坛:九、十世纪敦煌斋会密教化 |
第一节 结坛与《结坛文》 |
一、何谓结坛? |
二、护国禳灾:唐宋时期佛、道二教结坛法之异曲同工 |
三、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结坛文》释录 |
第二节 敷佛像于四门: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构建 |
一、四门即沙州城四门?:敦煌斋会文本中“四门”的再认识 |
二、四门设像:《坛法仪则》与《坛图式稿》的对应 |
三、S.2139《金刚界曼荼罗简图》: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复原 |
四、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的密教化 |
一、九、十世纪密教在河西地区的弘传 |
二、护国、禳灾: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的密教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
1.3.2 “外交演讲”研究综述 |
1.4 语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类型及分布特点 |
2.1 关于言语行为的分类问题 |
2.2 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类型 |
2.3 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分布特点 |
2.3.1 阐述类言语行占据主要位置 |
2.3.2 指令类言语行为以建议为主 |
2.3.3 承诺类言语行为以承诺为主 |
2.3.4 表达类言语行为灵活分布 |
2.3.5 宣告类言语行为以宣布为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
3.1 阐述类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
3.2 指令类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
3.3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
3.4 表达类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
3.5 宣告类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言语行为的组合特点 |
4.1 言语行为在语段中的组合特点 |
4.1.1 多种言语行为交叉使用 |
4.1.2 一种主言语行为+多种辅助言语行为 |
4.2 言语行为在语篇中的组合特点 |
4.2.1 演讲开场白中的言语行为组合模式 |
4.2.2 演讲主体部分的言语行为组合模式 |
4.2.3 演讲结尾的言语行为组合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研究局限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敦煌仪式文学“儿郎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简析 |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敦煌“儿郎伟”概说及其展演形态 |
第一节 敦煌“儿郎伟”概说 |
第二节 敦煌“儿郎伟”的展演形态 |
第二章 敦煌傩词写本情境与驱傩仪式 |
第一节 敦煌驱词写卷的应用形态论析 |
第二节 敦煌驱傩仪式程序的继承与新变 |
第三节 敦煌傩仪之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 |
第三章 上梁仪式之缘起及其文体流变与应用 |
第一节 上梁仪式之缘起 |
第二节 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见的上梁文体之流变 |
第三节 田野调查中所见的上梁仪式及其表演形态 |
第四章 古代障仪文学的缘起及其仪式文化解读 |
第一节 障车婚俗的缘起与嬗变 |
第二节 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见障仪文学之异同 |
第三节 古代代敦煌障车婚俗之仪式文化解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新的世纪 新的祝愿(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婚仪诗文研究[D]. 冉怡.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D]. 王丽斐.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D]. 孙可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汉俄礼貌用语对比分析[D]. 伊利娜(KHOKHLOVA IRINA).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西周恭王时期青铜器铭文文学研究[D]. 赵军贤.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7-9章)汉译为例[D]. 李芳蕾. 兰州大学, 2020(01)
- [7]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D]. 段鹏. 兰州大学, 2020(11)
- [8]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言语行为研究[D]. 周雯迪. 广州大学, 2019(01)
- [9]创刊200期[J]. 张永胜.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6(04)
- [10]敦煌仪式文学“儿郎伟”研究[D]. 韦正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