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技术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洪璐[1](2021)在《基于专利耦合分析的产业技术前沿演化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文中指出在日益知识化的经济发展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快速发展依赖于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但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实际发展中却面临许多挑战,为进一步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需要对当前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评估。技术前沿代表了最具活力的科学技术领域,对技术前沿的识别演化研究有利于理清前沿技术的发展脉络,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因此本研究对技术前沿进行了系统分析,洞察当前重点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之后,发现大多数研究基于文献数据探讨各领域的研究前沿,使用专利数据探讨行业技术前沿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专利数据蕴藏了超过90%的科技信息,因此本文基于专利数据,用专利耦合方法对技术前沿进行识别分析。现有研究多关注技术前沿识别方法、主题、类型的分析,为了更加系统的探讨技术前沿演化特征,本文构建滑动时间窗,从技术前沿主题识别、类型划分、技术位势、关联性、技术主体及区域等多个方面对技术前沿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专利技术文本和IPC分类号,识别技术前沿研究主题,划分技术领域,追踪技术前沿规模变化,将技术前沿划分为五种类型,并对新兴技术前沿的两种类型做了进一步分析。在技术位势分析中,基于中心度指标构建技术位势二维分析图,定位技术前沿位势,分析技术前沿位势变化,结合技术前沿类型,比较同类型技术前沿的技术位势的差异,识别重要技术前沿。在技术关联性分析中,从组群和个体两个层面对技术前沿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定位技术前沿在网络中的位置,结合时间线,识别技术前沿中的关键技术,揭示前沿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关联性演化特征。此外,本文还对技术前沿的技术主体及所属区域进行了分析,结合技术前沿类型和技术前沿位势分析技术主体变化及合作特点,识别行业中技术前沿的区域分布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技术前沿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同类型技术前沿的技术位势及网络地位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技术前沿中心性分析,增长技术前沿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地位,新兴技术前沿中技术地位有较大差异,高点度中心度的新兴技术前沿是当前受关注的技术前沿,高中介中心度的新兴技术前沿则多为涉及多领域的集成性技术,在技术发展中具备良好的桥梁作用。高点度高中介的技术前沿则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是需重点关注的技术领域。研究还发现,日本和美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技术布局相对全面。
缪元[2](2020)在《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创造性的判断》文中提出专利授权条件中的“创造性”是整个专利制度的核心问题,其标准不易掌握,而且判断步骤复杂。由于商业方法软件专利融合了商业方法和计算机相关技术,因此如何根据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特点对其中的技术特征和商业方法特征进行创造性的判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将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置于技术性的视域下,才能使其具备创造性判断的前提。专利客体中的技术性要求,非创造性中的技术性要求,两者存在交集,但又有所不同。在商业方法软件专利满足专利客体技术性要求的基础上,才有继续判断其是否满足创造性中技术要求。其次,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属于商业领域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的融合,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要求与标准也不同于单一技术领域的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因此,需要合理设定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水平,才能保证创造性判断的主体的视角维持在不偏不倚的程度。再次,现代商业与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很多相关的商业方法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技术文献无法及时形成成文的记录,进而在进行现有技术检索时不能进行全面有效的检索,因此,建立相关的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数据库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技术不足的缺憾。在商业不断的发展中,其与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形成紧密融合的态势,商业与技术产业的边界不断模糊。创造性的标准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则会影响现代商业和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以及创新激励机制。对此,已有前车之鉴,欧洲对技术原则的坚守,以及美国对技术原则的失守分别位于两个极端。技术原则的坚守和失守各有优劣,但可以明显的看到,不能一味坚守,也不能一味弃之。技术性标准的高低影响的是天平两端的社会公众利益与专利权人的利益,因此为保持天平平衡,本文引入技术关联性的判断,既非完全对商业方法特征的全然不顾,也非对商业方法特征的全盘接受,能够将技术性标准设置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从而能够使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创造性标准能兼顾社会公众利益与专利权人的利益。
张占江,郑冉[3](2020)在《浅析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标准》文中指出如何确定单位任务的范围以及涉案专利与单位任务之间的关联性是判断一项发明创造是否属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的关键。实践中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处理有不同的观点,在分析现有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界定单位认为的范围时应坚持折中主义原则;而对于关联性的认定,不仅要进行技术方案的对比,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在案因素,例如,原单位的研究方向、被告的教育背景及职业经历、所涉技术的先进性等。
李赓[4](2020)在《基于文本挖掘的专利技术知识获取与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专利作为科学技术成果的一大体现方式,其数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专利分析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面对如此海量的专利数据以及长期演变过程中的发展规律,仅靠人工识别的方法虽然能够保证一定的分析质量,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升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容应对日新月异的行业调整,对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进行高效且及时的认识和充实刻不容缓。针对当前专利技术知识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难以全面表征其语义内涵、难以刻画不同阶段时期的专利演化、难以充分掌握技术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发展规律与趋势,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的专利技术知识,首先提取隐藏在专利文献中的技术知识,对其演化过程进行建模,并针对其演化模式和未来趋势展开了研究,最后结合具体的知识创造活动,对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了专利技术知识的获取与表征方法。通过研究专利文献的结构特征,辨析了专利技术知识的概念层次;通过建立特定工程领域专业词库,借助中文文本分词技术和词频统计技术,对海量时序化的专利文本进行挖掘,提出了基于标题、摘要、权利说明书等三个属性(TAC信息)的专利技术知识获取与表征方法。(2)构建了专利技术知识的动态演化模型。面向长期积累的专利文献中蕴含的海量技术知识,构建其知识网络;利用无监督聚类、LDA主题模型等机器学习方法,结合潜在语义分析与动态时间组织,构建基于语义相似度和文档相似度的综合主题关联评估方法,从而构建专利技术知识随时间演化的动态模型。进而从宏观角度对专利技术知识的长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与表征。(3)研究了知识演化模式的判别方法。基于已构建的专利技术知识主题的动态演化模型,本文探讨了四种技术知识演化模式。通过分析各相邻时间窗中专利技术知识主题之间的关联特征,识别技术知识主题是否符合演化模式的判定规则,探索专利技术知识主题是否存在扩张、缩聚、分化、融合等演化模式,从而揭示专利技术知识主题的演化特征。
田红娟[5](2019)在《专利帮助侵权之专用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保障专利制度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弥补传统专利侵权理论产生的不足,专利帮助侵权制度应运而生。如何合理界定专利帮助侵权行为客体即专用品是完善专利帮助侵权制度过程中学术理论界最复杂的难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专利侵权纠纷司法审判活动中最充满争议的焦点问题,因此,对专用品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已发布并实施的《专利司法解释(二)》明确规定基于侵权责任法制约提供“专用品”的帮助侵权行为,但对于“专用品”仅采用极其概括的方式进行了框架式界定,不可避免地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困扰。本文梳理了关于专用品的争议和误读,并着重厘清现有专用品认定方法,分析权衡各种认定方法的利弊优劣,以期为我国完善专利间接侵权的制度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设性意见。本文主要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为关于专用品的争议及问题。本章对专用品相关概念以及相关概念在我国的发展及规定及进行了梳理,并着重于归纳了目前关于专用品所存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主要包括有关专用品规则正当性的质疑、有关专用品表现形式的误读以及司法实践中专用品认定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为专用品规则正当性及专用品特征分析。针对专利帮助侵权理论会不会导致专利保护范围的不正当扩张这一争议,笔者从立法目的的角度以及公众利益的角度剖析了专用品规则的正当性。在专利技术之外,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定使得对于同一技术问题的解决仍然存在其他技术改进空间,公众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回避设计或支付许可费用的方式争取到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因此不会从根本上制约或限制公众的利益。对于专利侵权判定原则适用合理性的问题,笔者认为,专用品虽然仅具有或等同具有专利保护范围的部分技术特征,但未体现在该客体上的技术特征并不是多余的,且一定会出现在完整实施专利技术的物品上,最终仍然符合全面覆盖原则,且不会导致多余指定原则的变相适用。因受到与“专门用于”或“专门”等类似限定语的影响,机械套用这类限定语将相应物品划入专用品范畴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基于专利间接侵权理论逻辑及专利侵权判定思路,着重梳理和分析专用品的基本特点,以此识别基于惯性思维对专用品的误读,理顺专用品的表现形式。专用品理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与专利保护范围具有可比性、实施专利保护范围的部分技术特征以及不具有独立的使用价值。根据基本的专利侵权判定思路可知,如果物品与专利保护范围对应的技术方案完全不具有可比性,则该物品不可能构成专利帮助侵权理论框架下的专用品。只有当物品所体现的技术方案具备或等同具备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部分技术特征时,才产生判断专利间接侵权或专利帮助侵权的可能性。当物品具有独立于专利技术的使用价值时,如果继续进行是否成立专利间接侵权的判断,则会导致多余指定原则的变相适用。第三章为专用品认定方法及建议。在《专利司法解释(二)》出台以前,囿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法院多通过援引《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来解决专用品认定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认定标准不一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五种情形:(1)基于全面覆盖原则,完全不考虑专利间接侵权;(2)主要集中于“专门用于”的判断,这是大部分案件的共性之处;(3)对于被告产品的用途未进行探讨,仅审理是否构成专利权实施中的关键部分(本质部分);(4)同时考虑被告产品的专用性和技术关键性;(5)既不判断是否“专门用于”也不判断是否构成权利要求中的关键部分。各地方法院在适用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对专用品进行认定时,也存在不同解读。本文通过横向比对分析美国、日本、德国、我国《专利司法解释(二)》以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对专用品的相关规定,将现有认定方法分为基于用途属性的认定方法、基于技术属性的认定方法以及基于用途及技术的综合认定方法三类。基于用途属性的认定方法是从用途角度建立部分实施专利技术的物品和实施完整专利技术的关联关系,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部分实施专利技术的物品的用途有且绝对唯一指向完整实施专利技术的标准过于严苛和绝对,各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都逐渐归纳总结或明确规定了对“用途”的特殊限定条件,可以称为相对用途唯一认定法。目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采用相对用途唯一认定法的国家有日本和我国,其共同点均在于对专用品客观上用途唯一属性的界定,强调行为客体的客观上的“专用性”,可称为“客观专用品”。但这种认定方法忽视了专用品与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在技术上的关联度,缺乏合理性。基于技术属性的认定方法主要关注专用品与专利在技术方面的关联,目前德国和日本规定的主观帮助侵权都采用该方法。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专用品的判断要点在于“相关”或“涉及”二字,如果行为客体能够为解决技术问题作出贡献,通过与其他要素共同作用在功能上实现发明思想,则认为该行为客体符合与发明主要要素相关的构成要件。而日本规定的主观帮助侵权则从“解决发明问题所必须”的角度将一切在制造专利产品和使用专利方法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品都归入专利帮助侵权行为客体。德国专利法和日本专利法表面上未将专用品限定为客观上具有用途唯一性的“客观专用品”,但笔者认为,上述法条表象上的主观构件要求实质上也体现在对行为客体事实上用途唯一的要求,相应的行为客体可称为“事实专用品”。但笔者认为,在德国和日本的相应司法判例中,被认定为专用品的物品与专利技术之间建立的不是单纯的关联关系,而是通过一个或两个中间环节建立起来的“链条关系”,这相当于以技术构思的为中心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重新构造和解读,明显弱化了权利要求对专利保护范围的界定作用。基于用途及技术的综合认定方法指在进行专用品认定时,同时考虑物品的用途以及物品所体现的技术与专利技术之间的关联性。目前采用这种综合认定方法的有美国以及在我国北京地方审判系统中具有极高审判参考意义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其中规定的不具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的物品体现的是“客观用途唯一性”,同时法条要求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即明知有关产品是专门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现有综合认定法的不圆满性具体表现为遗漏了同时具有“技术关键性”和因行为人明知或应知而具有“事实上的用途唯一性”的物品,该部分物品同样具有规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同和支持的“综合认定法”,认为专用品的认定标准理应体现技术关键性以及用途唯一性两个层面,其中技术关键性用于体现对专利帮助侵权行为规制的合理性,而用途唯一性用于体现对帮助侵权行为规制的必要性。对于技术关键性而言,该专用品应对实现涉案专利所请求保护技术方案具备不可或缺的实质性作用。对于用途唯一性而言,专用品理应涵盖客观用途唯一的物品以及事实用途唯一的物品。本文建议我国在完善专利帮助侵权的相关法规或司法解释时,对于客观用途唯一性而言,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相关规定,该用途应该是从商业以及经济成本的角度考量具有实用性价值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对于事实用途唯一性而言,应该参照德国和日本主观帮助侵权行为将其界定为行为人“明知或应知物品将被用于实施专利技术”。作为成文法国家,法律条文及相关规定准确、清晰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于利益平衡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的再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透过清晰准确的法律法规可以明确地确定权利的边界,同时在有纠纷产生时,居中裁判的司法系统也可以适用统一的规则维护和提高法律和司法的权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达到鼓励发明创新,同时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良性健康发展的目的。源于知识储备不足和综合能力的欠缺所带来的局限性,本文的观点或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仍然希望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为我国专利帮助侵权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笔者也必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持续加强相关知识储备,提高学术能力。
苏义茹[6](2019)在《基于专利视角的技术并购目标选择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市场融通进一步加强,技术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在行业立足的核心因素。企业为了在技术领域获得领先地位,由从依靠自主研发转变为依靠外部资源获取技术支持与自主研发双向发展,即通过技术合作、技术收并购等方式实现技术的优势互补以及强强联合,帮助自身企业及企业双方实现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形成技术壁垒。因此,技术并购是企业在技术领域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技术并购的直接目的是巩固企业自身技术壁垒,扩展技术研究领域,实现企业在该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并购后期的整合难度,实现双方企业融合式、互促式发展。因此,在企业并购前期,选择合适的并购目标是企业并购目的实现的前提。本文的研究放在技术并购的前期选择阶段,构建了基于专利信息进行目标企业选择的技术相关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技术并购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主要因素的度量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对技术并购、技术相关性、产业技术链等相关文献进行调研,总结技术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及指标,重点围绕技术相关性的两大因素即技术相似性与技术互补性的现有成果及不足进行分析;(2)构建技术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的技术相关分析模型,考虑时间及主并购方研发重点因素,改进技术相似性耦合度量方法。将文本挖掘与产业技术链结合,构建基于产业技术链的技术并购领域技术互补性度量方法;(3)选取新兴行业新能源汽车为研究对象,选取主并购方与目标企业群,对其进行技术相关度分析,为企业技术并购战略提供参考。本文选取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并购方研究对象,以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动力电池领域作为技术研究范围,对目标群体展开技术相似性与技术互补性分析。研究成果表明,蔚来科技汽车有限公司、浙江领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众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更加合适的技术并购对象。
严俊[7](2019)在《基于主题模型的产业集群专利技术挖掘与演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是否能够为产业集群带来核心竞争力,而研究产业集群技术挖掘与演化方法有助于提高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和认识。现有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宏观层面研究创新技术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并没有从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方法研究产业集群技术的特征与演化路径。论文从专利挖掘的角度,提出基于主题模型的产业集群专利技术挖掘与演化方法,为产业集群提供一种技术热点识别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的方法,弥补了产业集群微观层面分析的不足。首先分析了基于产品信息数据挖掘产业集群技术特征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面向产业集群的专利主题挖掘模型,从产品信息和专利中挖掘产业集群专利主题。分析了产品信息对专利主题挖掘的辅助作用,构建了基于产品信息和专利数据的产业集群专利主题挖掘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验证了产品信息数据对产业集群专利主题挖掘有辅助作用。针对主题特征分析,利用主题关键词共现矩阵,构建专利主题之间的关联关系,利用战略坐标图来展示主题的特性。从而识别产业集群技术热点,挖掘技术的成熟度,为设计人员开发提供知识服务。针对集群成员技术关联性分析,基于专利主题构建集群成员技术向量模型,利用向量模型建立集群成员间的技术相似度矩阵,基于技术相似度矩阵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法构建集群成员技术散点图,展示集群成员间的技术差异性。分析散点图对产业集群成员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结果提炼集群成员技术优势,从而为产业集群布局提供参考。在技术动态演化分析方面,利用主题动态演化图谱展示主题演化路径,利用企业散点图的变化展示集群结构的变化,利用专利集中指数研究产业集群的集中效应,从而判断产业集群技术发展趋势,为集群成员调整技术发展战略与政府制定集群转型升级方案作参考。最后,选取了浙江饮水机产业集群和浙江注塑机产业集群作为实例分析对象,探究了专利技术主题特征、集群成员技术相关性和技术主题演化路径,分析结果与现实相符,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魏保伟[8](2019)在《数据驱动的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三维度性能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是由多种异构主体通过关联关系而构成的产业组织形式,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但是如何在评估产业集群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集群升级政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产业集群系统评估方法,多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只是总结了集群发展的大致方向,无法给予具体性的建议指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数据驱动的方式,从产业集群层面已有数据出发,通过分析集群企业间的复杂关联性,从系统层面对产业集群进行评估。将产业集群看作为客户群提供多样化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广义制造系统,从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了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模型。以数据为核心,对产业集群系统的企业分布情况、网络结构特性、创新驱动性、知识流动性及企业间竞争程度等特征维度进行分析,构建了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三维度性能评估模型,作为具体评估产业集群系统的方法指导。在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性能评估环节,首先,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以集群企业数量为指标,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的Logistic模型对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进行判定。然后,结合产业集群的内部发展规律,以产业集群专利数据、人员需求数据及产品参数数据为核心,从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知识溢出强弱和企业间竞争程度三个维度,对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最后,对比分析Logistic模型判定的集群发展阶段环境下的三维评估指标状况,揭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中遇到的阻碍因素,并从集群发展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两个角度给出具体化的建议指导。以宁波注塑机和小家电产业集群作为具体实例,对论文提出的数据驱动的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性能评估方法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产业集群系统性能评估模型可以较好的辅助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政策的制定,说明论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董凡[9](2019)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学者研究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司法实践,历来注重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责任方式等问题的定性探究,而较少重视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原则、数额的确定等核心内容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实证分析。以致于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一直饱受诟病,并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要求不相适应。现阶段,学理界与实务界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情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尚未充分发挥保护权利人、遏制侵权行为、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效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仅简单借用传统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内容,十分缺乏在传承继受基础上形成创新发展性质的研究成果。因此,国内多数研究结论与建议亦无法有效解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恶意侵权、重复侵权、赔偿低、举证难等突出问题。本文在基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特殊性以及我国司法审判实践的现实情势,围绕“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具体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路径”与“制度完善对策”四大主轴,设计研究框架,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部分,旨在探求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组成内容及其内涵。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损害意涵、制度功能、基本原则、多元赔偿方式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同时,通过对1769件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裁判案件的实证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缺失基础理论指引、具体赔偿方式适用空间有限、法定赔偿裁量空间较大以及缺乏专门证据制度等显现问题。在“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部分,深入剖析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两大方面。基于现有侵权情势严峻、赔偿额补偿效果遏制社会创新潜力以及传统民事损害赔偿理念难以解释突破法定赔偿上限等现实状况,进而强调“预防功能”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应将预防功能与救济功能置放于同一功能价值位阶,以发挥其遏制侵权、促进创新的制度效果。传统民事损害赔偿以填平救济原则作为最主要的计赔原则,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坚持填平救济原则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引入和确立市场价值原则和比例原则,构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三原则”内容体系。在适用填平救济原则作为确定赔偿实现目标的基础上,具体适用市场价值原则来确定初步的损害赔偿数额,再适用比例原则确定最终的合理损害赔偿额。在“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规则”部分,实际损失应当厘清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法官在适用实际损失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应当持“分摊原则为原则,以整体市场价值原则为例外”的裁判逻辑;适用“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时,应当扩大合理许可费基准范围,适当援引域外计算合理许可费基数的司法经验;同时,应当确立“法定赔偿”的量化裁判标准。同时,我国应当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并在适用规则方面设计精细化赔偿倍数的考量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需从实体法、程序法和相关配套制度三方面进行完善。在实体法维度,应当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及适用关系,即构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基准、取消适用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限定等;删除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中“倍数”的立法措辞,而以“合理许可使用费”的赔偿方式代替;适当修正法定赔偿的最低判赔限制与至高判赔上限,以及统一“法定赔偿”的立法措辞;提出以“故意侵权”和“实施两次以上的侵权行为或者侵权情节严重”作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并且统一判赔倍数的幅度。在程序法维度,提出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收集阶段确立诉讼证据披露规则与证据保全规则;在诉讼庭审过程中确立举证妨碍规则以及降低证明标准的完善建议。在相关配套措施方面,应当强调通过发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以及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通过上述完善对策的实施,促进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发挥出最优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邹潇[10](2019)在《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计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式各样的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出现,对传统线下交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众多线下传统商业企业均将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作为新的战略发展重点,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利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电子商务平台展开研究分析。由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对电子商务平台领域的专利技术研究方向进行系统性归纳,能够基于大量的科研成果从多个角度对电子商务平台领域的专利技术进行总结性研究,能够系统分析电子商务平台领域内重要的申请人、研发资本、专利技术类型、专利分布区域、专利技术趋势等,能够全面总结电子商务平台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所以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进行共词分析、整体网络分析、小世界分析、中心性分析、核心-边缘分析、结构洞分析来研究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中专利技术发展情况。通过搜集整理国内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运用Bicomb2抓取政策文本中的高频专利号得到核心专利图谱,对核心专利进行共词分析,得到核心专利矩阵,再利用UCINET进行对核心专利社会网络分析,最后根据对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研究结论总结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的核心结论:一是发现处于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技术中领先集团、核心集团、边缘集团中的专利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二是根据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提出对策。
二、专利技术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利技术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专利耦合分析的产业技术前沿演化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技术前沿及演化研究综述 |
1.2.2 技术前沿研究方法综述 |
1.2.3 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综述 |
1.2.4 现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科技前沿研究相关理论 |
2.2 分析内容 |
2.2.1 技术前沿主题识别及类型划分 |
2.2.2 技术前沿演化特征分析 |
2.3 分析方法与流程 |
2.3.1 分析方法 |
2.3.2 分析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前沿分析 |
3.1 数据选取 |
3.2 技术前沿识别 |
3.2.1 专利耦合统计性分析 |
3.2.2 识别技术前沿主题 |
3.2.3 技术前沿专利及IPC分类号分析 |
3.3 技术前沿演化分析 |
3.3.1 技术前沿统计性分析 |
3.3.2 技术前沿类型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前沿演化特征分析 |
4.1 技术前沿位势分析 |
4.1.1 技术前沿位势测度 |
4.1.2 技术前沿位势演化分析 |
4.2 技术前沿关联性特征分析 |
4.2.1 技术前沿关联网络分析 |
4.2.2 技术前沿关联性演化分析 |
4.3 技术前沿主体特征分析 |
4.3.1 技术前沿主体识别分析 |
4.3.2 技术前沿主体演化特征分析 |
4.4 技术前沿区域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理论贡献 |
5.3 管理启示 |
5.3.1 企业层面 |
5.3.2 政府层面 |
5.4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创造性的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国内外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概念和特点 |
第一节 商业、方法、商业方法的概念 |
第二节 商业方法与计算机软件的关系 |
第三节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概念 |
第四节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特点 |
第三章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创造性标准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 |
一、知识水平 |
二、创造能力的限定 |
三、所属技术领域人员的主体数量 |
四、技术领域的影响 |
第二节 现有技术 |
第三节 技术性的要求 |
第四章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创造性标准 |
第一节 创造性标准的变化和发展 |
第二节 技术性原则的坚守 |
第三节 技术性原则的失守 |
第四节 技术性原则的取舍 |
第五节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技术关联性 |
第五章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完善 |
第一节 确定区别特征和实际解决的问题的类型 |
一、区别特征为商业方法特征 |
二、区别特征为商业方法特征和技术特征的结合 |
三、区别特征为技术特征 |
第二节 技术启示判断过程的优化 |
第三节 商业上成功中的技术关联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浅析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职务发明创造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2 如何确定“本职工作”的范围 |
2.1 工作职责论 |
2.2 生产经营范围论 |
2.3 分析与讨论 |
3 如何认定涉案专利技术与单位任务之间的关联性 |
3.1 全面覆盖原则 |
3.2 部分技术特征相同原则 |
3.3 技术领域、技术主题相同原则 |
3.4 分析与讨论 |
4 结论 |
(4)基于文本挖掘的专利技术知识获取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定性的技术知识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定量的技术知识演化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架构 |
第二章 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知识提取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专利文献的相关概念 |
2.3 专利技术知识的提取 |
2.3.1 专利文献预处理 |
2.3.2 领域核心词汇的提取 |
2.4 专利技术知识的表征 |
2.4.1 专利文献的技术信息特征 |
2.4.2 专利技术知识的概念层次 |
2.4.3 专利技术知识的结构化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主题模型的专利技术知识动态演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专利技术知识演化的研究框架 |
3.2.1 演化分析中的相关概念与定义 |
3.2.2 专利技术知识演化分析的方法框架 |
3.3 专利技术知识演化的模型构建 |
3.3.1 专利技术知识集群的获取 |
3.3.2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的获取 |
3.3.3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的演化模型构建 |
3.3.4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的演化系谱图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1 实验数据及参数设置 |
3.4.2 专利技术知识网络与集群的构建 |
3.4.3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的的获取 |
3.4.4 专利技术知识演化过程系谱图的构建 |
3.4.5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的的演化分析 |
3.5 效果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专利技术知识演化模式识别模型 |
4.1 引言 |
4.2 专利技术知识演化模式的识别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扩张 |
4.3.2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缩聚 |
4.3.3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分化 |
4.3.4 专利技术知识主题融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性成果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专利帮助侵权之专用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关于专用品的争议及问题 |
第一节 专用品相关概念发展 |
一、专用品及相关概念的提出 |
二、专用品相关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有关专用品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
一、专用品规则正当性的质疑 |
二、专用品表现形式的误读 |
三、司法实践中专用品认定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专用品规则正当性及专用品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专用品规则正当性分析 |
一、专利保护范围扩张的正当性 |
二、侵权判定原则适用的合理性 |
第二节 专用品特征分析 |
一、与专利保护范围具有可比性 |
二、实施专利保护范围的部分技术特征 |
三、不具有独立的使用价值 |
第三章 专用品认定方法及建议 |
第一节 现有专用品认定方法比较分析 |
一、基于用途属性的认定方法 |
二、基于技术属性的认定方法 |
三、基于用途及技术的综合认定方法 |
第二节 关于我国专用品认定方法的建议 |
一、选择综合认定法的合理性 |
二、完善综合认定法的建议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专利视角的技术并购目标选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技术并购相关研究 |
1.2.2 技术相关性研究 |
1.2.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技术相关性理论 |
2.1.2 产业链及技术链理论 |
2.2 技术相似性度量方法概述 |
2.2.1 专利分类的技术相似性度量 |
2.2.2 基于专利引文的技术相似性度量 |
2.2.3 专利文本挖掘的技术相似性度量 |
2.3 技术互补性度量方法概述 |
2.3.1 技术互补性概念界定 |
2.3.2 技术互补性度量方法概述 |
第3章 技术相似性度量方法 |
3.1 主并购方研发重点的引入 |
3.1.1 考虑主并购方研发重点的必要性 |
3.1.2 引入主并购方研发重点 |
3.2 技术领域发展趋势的引入 |
3.2.1 考虑技术发展趋势的必要性 |
3.2.2 引入技术发展趋势 |
3.3 耦合相似度度量方法的改进 |
第4章 技术互补性度量方法 |
4.1 技术互补性概念的界定 |
4.2 技术互补性度量方法的构建 |
4.2.1 划分产业技术链 |
4.2.2 企业技术空白点识别 |
4.2.3 产业技术链中的并购目标识别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并购概况 |
5.1.1 行业现状 |
5.1.2 行业特点 |
5.1.3 企业并购现状 |
5.2 数据获取 |
5.2.1 企业选取 |
5.2.2 专利数据获取 |
5.3 主被并购方的技术相似性计算 |
5.3.1 专利分类号权重计算 |
5.3.2 企业间相似度计算 |
5.4 主被并购方的互补性度量 |
5.4.1 构建产业技术链 |
5.4.2 技术空白点的识别 |
5.5 并购目标企业的确定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主题模型的产业集群专利技术挖掘与演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专利分析方法与应用究现状 |
1.2.2 专利文本挖掘研究现状 |
1.2.3 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基于主题模型的产业集群技术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
2.1 产业集群专利技术主题概念模型 |
2.2 基于主题模型的产业集群专利技术挖掘方法与应用框架 |
2.3 专利分析方法 |
2.3.1 专利定性分析法 |
2.3.2 专利定量分析法 |
2.3.3 专利拟定量分析法 |
2.4 文本挖掘技术 |
2.4.1 文本预处理技术 |
2.4.2 主题模型抽取技术 |
2.4.3 基于word2vec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产业集群专利主题挖掘方法研究 |
3.1 基于产品信息数据的技术功效词提取方法 |
3.1.1 产品信息数据的来源 |
3.1.2 产品信息数据的获取 |
3.1.3 产品信息数据的技术功效词提取 |
3.2 基于技术功效词的专利关键字提取方法 |
3.2.1 专利中的知识结构分析 |
3.2.2 专利技术功效词提取方法 |
3.2.3 专利关键字提取方法 |
3.3 专利主题的聚类分析 |
3.3.1 基于LDA的专利主题聚类 |
3.3.2 专利主题获取方法 |
3.4 实例分析 |
3.4.1 关键字的确定 |
3.4.2 专利主题的确定 |
3.4.3 主题聚类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产业集群专利技术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
4.1 产业集群专利主题关联特性分析方法 |
4.1.1 专利关键字共现矩阵构建 |
4.1.2 主题关联度指标计算方法 |
4.1.3 专利技术主题的战略坐标图分析 |
4.2 基于主题耦合的产业集群成员间技术相关性分析方法 |
4.2.1 产业集群成员聚类分析 |
4.2.2 产业集群成员散点图分析 |
4.3 实例分析 |
4.3.1 专利主题关联特性分析结果 |
4.3.2 集群成员散点分布结果 |
4.3.3 集群成员散点分布对比分析结果 |
4.3.4 基于主题耦合与基于IPC共类耦合的对比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产业集群专利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研究 |
5.1 技术特征演化分析方法的总体框架 |
5.2 专利主题关联演化分析方法 |
5.2.1 时间序列的主题关联矩阵的构建 |
5.2.2 专利主题关联演化图谱的构建 |
5.3 产业集群技术集中趋势分析方法 |
5.3.1 集群成员技术关联演化分析方法 |
5.3.2 专利分布特征演化分析方法 |
5.4 实例分析 |
5.4.1 专利主题关联演化分析结果 |
5.4.2 集群成员散点演化分析结果 |
5.4.3 专利聚集性演化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数据驱动的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三维度性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
1.2.2 制造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制造系统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 |
1.3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意义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2 数据驱动的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评估理论研究 |
2.1 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理论研究 |
2.1.1 产业集群理论 |
2.1.2 制造系统理论 |
2.2 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模型构建及其特征分析 |
2.2.1 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概念界定 |
2.2.2 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特征分析 |
2.2.3 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模型构建 |
2.3 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评估分析 |
2.3.1 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研究 |
2.3.2 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评估维度分析 |
2.3.3 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性能评估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研究 |
3.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
3.2 产业集群发展的Logistic模型 |
3.2.1 产业集群Logistic模型 |
3.2.2 产业集群Logistic模型求解过程 |
3.3 实例分析 |
3.3.1 产业集群企业信息获取 |
3.3.2 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定 |
3.3.3 宁波小家电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三维结构的产业集群性能特征评估研究 |
4.1 产业集群系统性能评估的三维结构框架构建 |
4.2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 |
4.2.1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概述 |
4.2.2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指标 |
4.2.3 实例分析 |
4.3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分析 |
4.3.1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过程分析 |
4.3.2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测度模型构建 |
4.3.3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测度具体研究过程 |
4.3.4 实例分析 |
4.4 产业集群企业间竞争程度分析 |
4.4.1 集群企业间的竞争网络模型构建 |
4.4.2 集群企业间竞争程度分析 |
4.4.3 集群竞争网络特征分析 |
4.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产业集群性能特征评估对比分析研究 |
5.1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对比分析模型构建 |
5.2 三维结构特征的集群生命周期研究 |
5.3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评估对比分析 |
5.3.1 宁波小家电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
5.3.2 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
5.4 集群发展政策与企业战略建议指导 |
5.4.1 集群发展政策分析 |
5.4.2 企业战略建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内容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与立法依据 |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 |
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依据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现实考察 |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呈泛化态势 |
二、判赔金额与诉请金额间差距较大 |
三、部分赔偿额超过法定赔偿的上限 |
四、缘于“举证难”致使审理周期较长 |
五、判赔额与地区经济水平呈正比关系 |
六、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地区分布不均匀 |
第三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存在问题 |
一、缺失制度特有的基础理论指引 |
二、赔偿方式未能彰示其工具价值 |
三、法定赔偿适用的裁量空间过大 |
四、缺乏专门的知识产权证据规则 |
五、赔偿方式的规则设计不尽合理 |
第三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与功能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 |
一、矫正正义理论:基石价值 |
二、功利主义理论:补充价值 |
三、创新激励理论:专有价值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多元功能 |
一、救济功能 |
二、预防功能 |
三、惩罚功能 |
四、确认功能 |
第三节 预防功能应当定位为核心功能 |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定位调整的必要性 |
二、预防功能定位为核心功能的多维度诠释 |
三、预防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必要限定 |
第四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基点 |
一、填平救济原则是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石原则 |
二、适用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路径 |
第二节 市场价值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的价值原点 |
一、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支撑 |
二、引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
三、确定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量定工具与方法选择 |
第三节 比例原则:探寻诉讼当事人利益的衡平点 |
一、比例原则的基础内涵与本质属性 |
二、比例原则适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诠释 |
三、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阶层化操作及其适用 |
四、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局限表征与完善径路 |
第五章 知识产权损害的一般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第一节 实际损失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实际损失的所属类型与赔偿范围 |
二、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二节 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侵权获益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择定 |
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三节 许可费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理论基础 |
二、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适当扩大许可费赔偿的基准范围 |
四、丰富我国合理许可费的计算方法 |
第四节 法定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理论内涵 |
二、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六章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与适用规则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基本内涵 |
二、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性质 |
第二节 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二、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考察与镜鉴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
二、大陆法系地区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
三、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经验镜鉴 |
第四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与考量因素 |
一、厘清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 |
二、释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 |
三、预防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滥用的适当限制 |
第七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一节 实体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
一、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式的法定位阶及适用关系 |
二、优化我国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赔偿规则的立法规范 |
三、调整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赔偿幅度与规范内容 |
四、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基本要件 |
第二节 程序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
一、完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规则的必要性 |
二、优化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与保全规则 |
三、调整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
第三节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对策 |
一、发挥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 |
二、强化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 |
三、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
2.1 专利理论研究 |
2.1.1 专利的含义 |
2.1.2 专利的特点 |
2.1.3 专利的种类 |
2.2 专利文献理论研究 |
2.2.1 专利文献的概念 |
2.2.2 专利文献的特点 |
2.3 社会网络分析 |
2.3.1 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知识 |
2.3.2 社会网络分析的指标 |
2.3.3 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发展现状 |
3.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分析方法 |
3.2 E维度分析——申请人专利量分析 |
3.3 C维度分析——申请人研发资本投入分析 |
3.4 I维度分析——专利技术类型分析 |
3.5 R维度分析——专利技术分布区域分析 |
3.6 M维度分析——专利技术趋势分析 |
3.6.1 专利技术成熟态势分析 |
3.6.2 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的社会网络分析 |
4.1 构建矩阵 |
4.2 网络社群图分析 |
4.3 整体网分析 |
4.3.1 网络密度分析 |
4.3.2 小世界分析 |
4.3.3 中心性分析 |
4.3.4 电子商务平台专利集群分析 |
4.4 核心-边缘分析 |
4.5 个体网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分析及发展 |
5.1 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数据分析结果 |
5.1.1 领先地位的行动者 |
5.1.2 中心地位的行动者 |
5.1.3 边缘地位的行动者 |
5.2 对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发展的建议 |
5.2.1 创建关联性专利研发基金 |
5.2.2 合理搭建专利技术结构体系 |
5.2.3 建立健全专利联盟和专利管理体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专利技术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专利耦合分析的产业技术前沿演化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D]. 洪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创造性的判断[D]. 缪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浅析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标准[J]. 张占江,郑冉.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01)
- [4]基于文本挖掘的专利技术知识获取与演化研究[D]. 李赓.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5]专利帮助侵权之专用品研究[D]. 田红娟.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6]基于专利视角的技术并购目标选择方法研究[D]. 苏义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基于主题模型的产业集群专利技术挖掘与演化方法研究[D]. 严俊. 宁波大学, 2019(06)
- [8]数据驱动的产业集群广义制造系统三维度性能评估研究[D]. 魏保伟. 宁波大学, 2019(06)
- [9]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董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文献计量分析[D]. 邹潇.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