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付春青[1](2020)在《地铁车站PBA法施工地层变形的时空演化机制及控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地铁车站PBA工法的理念是将大跨车站的开挖断面化大为小,以较小的环境扰动代价完成结构修建。虽然PBA工法在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是关于PBA工法的设计和施工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认识模糊的地方。首先是该工法施工过程的工序转换繁多、施工顺序没有严格标准、时序关系不明确且设计细节上还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因此,实际施工中,对施工顺序稍加改变就会对地层变形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次是对施工中结构变形、地层变形与地表沉降之间的关联关系还不是特别清楚,理论预测模型对施工受力过程的反映还不够,并且实际监测工作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影响了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很多时候,监测到的数据还没达到报警条件,却有事故发生。本文以北京地铁部分车站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周边环境风险较大的车站为重点研究案例,研究了浅埋暗挖车站施工过程中引起地层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以及现场测试等手段进行研究分析,获得地层空间效应沉降变化的规律,改进了沉降预测经验公式,并提出更合理的地层沉降变形风险控制措施。(1)针对地铁车站PBA工法非对称开挖引起的地层不均匀变形,导致的车站梁柱结构出现扣拱偏差较大问题。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的群洞开挖时空演化模型,分析了 PBA工法空间分块的作业顺序和工序转换的时空演化引起的不均匀变形规律,获得了施工引起的地层空间变形规律,认为非对称的分块施工引起地层空间不均匀变形是导致扣拱偏差的主因,提出了大跨PBA工法采用侧洞分跨扣拱的结构约束理念。(2)结合数值模拟和相似模型试验,对隧道洞内外监测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PBA工法施工引起的最终地表沉降最大值在偏向先施工隧道一侧,洞内结构收敛最大值在偏向后施工隧道一侧,收敛位移最大值在后施工的中洞外壁。明确了侧洞分跨扣拱和中跨最后扣拱的做法,可更为容易控制周边风险源,如桥梁、管线或建筑物等的不规则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可更有效的管控施工引起的地层空间变形风险。(3)针对北京地层的特殊性,通过引入断面修正系数对传统Peck经验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Peck沉降预测与实际监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变化规律,并针对该特殊地质条件提出参考值,为北京地层施工沉降预测提供了理论及大量现场实测数据支持。(4)为解决该工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扣拱偏差引起的梁柱偏距误差及拱梁结构裂缝的现象,提出了侧洞分跨扣拱施工的工程对策,分别计算了同步对称理想模型和实际施工步序产生的地层时空演变过程,对比了二者对地层空间变形影响的差异性。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侧洞分跨扣拱的工程对策,给出了工法的设计细化建议和施工优化方案。最后在北京地铁和平西桥地铁车站施工中进行了验证。
华宇虹[2](2014)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方式的一种,在城市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改变城市资源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的均衡状态,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明显,但是由于投资巨大,运营维护成本高,单纯依靠票款收入难以弥补总成本,易造成轨道交通供给(数量或质量)不足等问题。解决收入和成本的矛盾有两种思路。一是成本控制,即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这就需要控制轨道交通路网规模、降低设施设备的技术特性、减少各种物料和电力、人工成本。二是制度安排,不同城市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制度安排,有的侧重政府提供直接财政补贴,有的侧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有的侧重选择新的公共和市场供给边界采取公私合作,有的在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情况下配套给轨道交通投资企业地产、物业等项目。成本控制可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不同制度安排有利于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成本与收入的矛盾,两种模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上述两种模式在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实践中往往都是单独进行,较少交叉。成本控制往往从项目前期开始,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投资企业确定总成本目标,而后由项目建设和运营企业根据业务职责划分进行全寿命成本控制,控制手段包括战略成本管理、成本动因控制等。制度安排则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确定好制度框架后吸引企业参与,有时甚至新设企业或者对既有企业进行改制,以适应新的制度安排。由于介入时机、承担主体等都明显不同,因此成本控制和制度安排没有充分融合。不管是成本控制还是制度安排,其效果都要通过最终的成本收入核算得以体现。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和销售性,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都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但由于同时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很难将票款收入之外的正外部性纳入到城市轨道交通的收入范畴,这就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经过成本收入核算之后的投资和收益矛盾一直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为了把成本控制和制度设计两种模式建立起连接,使政府部门在制度设计时也考虑到对企业成本和收入的影响,本文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构成为出发点,通过引入战略成本管理中成本动因的概念,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特点,总结出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成本的八大重要战略成本动因,即路网规模、线路布局、建设运营经验、技术选择、员工绩效、全面质量管理、运力调配和政府协同。这些战略成本动因除了影响建设、运营成本,还会影响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内部收益、外部社会收益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同时,本文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特点,为城市管理部门设定了轨道交通制度安排的目标集,该目标集包括成本、收入和外部收益,城市政府部门根据该目标集进行针对轨道交通的制度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成本动因既影响轨道交通成本,也影响制度安排的目标集,这样战略成本动因就连接起了成本控制和制度安排。为了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影响成本的方式和程度,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战略成本动因影响成本和目标集的机制,并确定了各项战略成本动因影响成本和目标集的权重。为了探讨战略成本动因影响成本和目标集的动态机制,本文尝试性地引入了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通过将系统动力学得到的战略成本动因影响成本和目标集的影响模式和权重,建立了战略成本动因与成本和目标集的动态模型,分析了战略成本动因对城市轨道交通成本、收入乃至社会收益的综合影响机理,能够为轨道交通企业成本控制和政府制定相关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沈维达[3](2012)在《深基坑与邻近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作为缓解湘江两岸的交通压力,提升长沙市中心城区和河西的交通联系的重要交通疏导要道,其东岸地下立交的C、D匝道与邻近的潮宗御苑建筑基坑间距较小,D匝道明挖基坑与潮宗御苑基坑之间共用的围护结构受力情况复杂,工程施工难度极高,必须分析各围护结构的受影响情况,使围护结构的位移值在允许范围以内,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为分析该范围内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建立了二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得出该范围内土体位移值、维护结构位移及应力值,并将其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利用上述有限元计算模型,针对围护结构受力状况,对比分析了C、D匝道和潮宗御苑基坑三个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讨论土体加固、锚杆以及对拉锚索对该工程的作用,并从施工顺序的层面上研究优化该工程施工,得出最佳的施工顺序,为今后类似并行工程积累经验。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当相隔距离较小的两基坑同时施工时,土体向两基坑中深度较大的基坑移动趋势明显,两基坑之间士体的自稳能力大为降低,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移往复现象,极易形成裂缝,降低土体整体性;2.设置在两基坑之间地表的连系梁和基坑内部的混凝土横撑均承受较大的弯矩值,起到连接基坑间的钻孔灌注桩,形成整体的围护结构共同变形的作用;3.浅埋暗挖隧道在有邻近深基坑施工时,其初期支护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水平位移,支护结构受弯矩情况复杂;4.两基坑同时施工时,中间土体需经过注浆加固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加强土柱的抗弯和抗剪性,为受力系统提供安全保障;二是加强两个钻孔桩的联系,增强共同变形的作用;三是提高土体的自稳能力,减少对围护桩的荷载。5.邻近两基坑最优化的施工顺序为两基坑同时施工,在节约时间的同时能有效的控制该地区周边土体的移动,同时利用基坑内的横撑和两基坑之间的连系梁将其与潮宗御苑建筑基坑的围护结构结合成一个整体,有效地承担了钻孔桩因变形引起的内力,使结构物受力更加平衡,充分地发挥了结构物的作用。
罗富荣[4](2011)在《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铁工程受周边环境限制与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大量的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在目前地铁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全风险控制形势日趋严峻。依托北京地铁工程建设经验,紧密结合北京地铁实际需要,通过经验总结与分析,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确定了风险工程的分级标准、预警体系、监控管理模式、安全管控工作要点及各参建单位职责,形成了系统的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基于北京地铁4、5号线和10号线一期邻近周边建(构)筑物(包括既有地铁线、桥基、建筑和管线)施工的典型工程,建立了地铁工程典型环境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体系,并成功应用该体系对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工程(原方案)进行了现状调查评估与施工影响预测。在上述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和周边环境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领导研发了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将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与监控系统成功应用于北京地铁建设中,通过在北京地铁9号线太平桥-北京西站区间工程的应用实践证明: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和监控系统行之有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论文的主要贡献是:1、提出了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理念,即“基础工作坚实、监控标准明确、立足预防预控、突出过程控制”。围绕该理念,建立了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提出了落实体系的关键工作包括“夯实基础工作、完善控制标准、强化控制过程、定性定量结合、综合控制措施、完善专家系统、细化安全责任”。2、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确定了分级标准。提出了“施工单位全面监测结合第三方监测单位重点监测,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现场巡视,风险预警以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主”的监控管理模式。总结提出了北京地铁第三方监测的工作要求,在工程监测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场巡视的思想,并且分工法(盾构法、明挖法和矿山法)、分对象(工程自身与周边环境)的提炼形成了现场巡视的工作内容与重点。提出了单一的监测预警、巡视预警以及综合预警的预警体系。总结提出了地铁新线建设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模式及职责,形成了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勘察与环境调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工后阶段)的风险识别、分析、分级和控制体系,明确了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3、建立了北京地铁工程典型周边环境的评估与控制体系,包括现状调查与评估、地铁施工影响预测、控制标准确定与措施制定等。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流程包括:1)邻近等级划分;2)调查与评估;3)施工影响预测;4)确定影响等级;5)确定控制指标和标准,制定控制措施。6)变形监测与反馈;7)工后评估。4、基于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安全风险监控系统设计思路和流程,建立了网络化架构,设计了监测、巡视、风险处置和工程文档等用例模型,设计的系统模块包括地理地质系统、工程资料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工程事务管理和风险预警管理等。领导研发的管理系统实现了风险工程管控的信息化管理。5、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适应北京地铁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求,为地铁建设的风险控制提供了一整套比较系统、完善的技术管理指南,最大限度地规避了工程建设安全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服务,促进了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张江泉[5](2009)在《隧洞超前管棚施工技术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施工前对地质要有一个准确了解,通过TPS超前预报系统、单孔(多孔)探测、地质勘察资料和地质素描等综合判断能够对地质情况有一个准确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取得的一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
陈新焱[6](2009)在《地铁车站风道施工对既有桥梁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地铁车站风道施工对邻近既有桥梁及其附近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对于地铁安全施工和既有桥梁的正常使用而言非常重要。开展风道施工对既有桥梁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国贸地铁车站风道施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车站风道洞桩法施工对邻近既有桥梁变形和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主要内容和结论有:(1)分析了地表沉降的机理、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主要因素以及控制地表变形的施工措施。(2)进行车站风道施工方法的比选,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了四种不同工况下的邻近既有桥基的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及地表沉降。确定洞桩法为风道的施工方法,在洞桩法施工时,建议采取竖向与分层开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挖施工。(3)给出车站北风道结构的施工方法,确定车站北风道开挖的几个关键施工阶段。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西北、东北风道导洞开挖、补强扣拱及风道主体开挖各施工阶段对邻近桥基与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预测北风道施工引起沉降范围,结果表明西北、东北扣拱阶段对邻近桥基与周围地表沉降影响最大。(4)基于沉降预测值设计了邻近桥基与地表变形监测方案。建议施工中的桥基和地表变形控制措施。完成风道施工现场监测研究,分析风道施工三个主要阶段的桥基变形规律。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有限元预测计算的结果是可信的。工程实践表明,车站风道开挖支护设计方案和监测方案是合理的。
杨丽明[7](2008)在《地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对超近距房屋的安全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不可避免的出现近距离或超近距离多次穿越城市中心繁华区的工程建设现象,而这些地域已经建成各类高层房屋,也存在着大量年久失修、结构强度低,抵抗施工扰动能力很低的单层或多层房屋,施工作业必将对这些房屋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轨道交通建设对现有交通的影响,在施工中,广泛采用浅埋暗挖法,因此急需对暗挖施工近距穿越房屋的安全影响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紧密依托北京地铁十号线一地铁隧道超近距斜下穿超长房屋的典型工程,首先研究了暗挖施工近距穿越房屋的预测理论及具体的实现方法,提出了隧道-土体-建筑物共同作用研究思想,采用MIDAS—GTS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对工程的实际监测相比较,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基于共同作用的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穿越施工的一般性规律问题,以便摸清楚房屋产生的附加应变及不同工况下房屋、地表、隧道之间的互动关系;然后根据房屋的完损等级分别采用统计法及反推法制定出老房屋的容许沉降控制标准,并将这两种方法应用到工程实例,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划分了房屋的4级邻近等级和评价等级,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暗挖施工穿越邻近房屋的四级安全评价方法,其中对于评价为极邻近或很邻近的房屋给出了详细的安全评价流程;将目前常见的加固和保护措施分成三大类、提出了加固和保护措施应遵循的6个原则,最后结合本文实例对比了隔离桩与注浆加固保护方案的选择。
孙晓静[8](2008)在《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研究及减振措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地面结构物的大量修建,地铁线临近精密仪器使用单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便捷的轨道交通与精密仪器的正常工作形成无法回避的矛盾,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成府路站及南北区间工程为背景,研究了地铁列车运行对北京大学理科试验基地内精密仪器的振动影响。采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试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从地铁列车振源特性、地表振动响应规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性能、振动对环境的影响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北京市地铁线路的减振设计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北京市新建线路中采用较高及特殊减振措施的技术参数,包括线路长度比例、投资比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设计使用比例等。2、分别在北大物理楼内和楼外、地铁1号线东单—建国门区间、地铁5号线东单—灯市口区间进行了振动测试,对北大物理楼内和楼外、地铁既有线地表背景振动进行了评价,比较了路面车流和地铁列车单独作用及共同作用引起的地表振动响应特性,获得了普通轨道及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振动响应频率特性,并依此得到了实测模拟列车荷载。3、研究了地层、隧道结构、隧道—土层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了离散数值模型与连续介质的波动特性差异、阻尼特性的处理及积分步长的确定、人工边界的选取等问题,根据实测结果得到了可用于计算的列车荷载。在此基础上,对东单—建国门测试区间进行数值分析,并利用实测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修正,验证了模型参数、边界处理和列车荷载等的合理性。4、在北京交通大学地下轨道减振工程试验室内,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及普通轨道两种轨道型式进行了1∶1的原型振动试验,分析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工作频率、减振频率特征及振动响应衰减特性,得到了5~15Hz频段内的传递系数以及传播路径中关键位置的减振量。5、对地铁4号线运营阶段北大段的环境振动进行预测,研究了轨道及隧道质量对地表振动响应的影响,分析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对北大段隧道型式和轨道结构的选择提出建议,并结合现有减振产品提出了综合减振措施建议。
李永明[9](2007)在《浅埋暗挖隧道下穿结构物的施工沉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起点(熊猫环岛站)区间隧道下穿健安桥的设计与施工为背景,分析浅埋暗挖隧道穿越地面结构物施工如何有效地控制沉降,探讨施工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和采取的措施,以此作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的依据和借鉴。
姚海波,王梦恕,张顶立,陈浩[10](2006)在《导洞—隔离桩体系工作机理研究与侧向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精确了解导洞-隔离桩结构体系在屏蔽隧道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效应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基于隧道开挖所致土体变形特点的研究,分析施工过程中导洞—隔离桩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在此基础上,由导洞内侧(近隧道侧)土体位移与土体极限状态(朗肯被动土压力状态)时土体位移的比值,修正土体侧压力系数,使计算结果更趋近于真实状态。同时,采用梁和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隔离桩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将导洞的支撑作用等效为一水平支座弹簧,通过导洞受力分析,计算弹簧刚度。利用两个分解的模型,分别模拟隧道台阶法施工中上、下导坑的开挖,再组合为整体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隔离桩挠度理论值与实测值极为接近,二者差值上部略大于下部。由此可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能够精确地模拟导洞—隔离桩结构体系的工作状态,可用于类似工程中结构的设计。
二、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地铁车站PBA法施工地层变形的时空演化机制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隧洞施工地层变形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经验公式法 |
1.3.2 随机介质理论方法 |
1.3.3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1.3.4 模型试验法 |
1.3.5 理论分析 |
1.3.6 其他方法 |
1.4 PBA车站变形控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路线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群洞开挖时空效应的随机介质理论模型 |
2.1 PBA工法简介 |
2.1.1 PBA工法原理 |
2.1.2 PBA工法施工顺序 |
2.1.3 时空效应分析 |
2.2 车站施工期间结构变形现象及原因分析 |
2.2.1 梁柱等结构尺寸偏差及误差现象分析 |
2.2.2 施工期间初支裂缝 |
2.2.3 车站工后表观缺陷 |
2.3 群洞开挖时空效应的随机介质理论模型的建立 |
2.3.1 坐标约定 |
2.3.2 内部影响半径 |
2.3.3 竖向位移 |
2.3.4 水平位移 |
2.3.5 多阶段沉降历时曲线的时间效应 |
2.3.6 直墙圆拱断面掘进的边界变化 |
2.3.7 群洞开挖时空演变计算模型 |
2.3.8 计算流程 |
2.4 群洞开挖的计算实例 |
2.4.1 第1步开挖 |
2.4.2 第2步开挖 |
2.4.3 第3步开挖 |
2.4.4 第4步开挖 |
2.4.5 第5步开挖 |
2.4.6 第6步开挖 |
2.4.7 第7步开挖 |
2.4.8 第8步开挖 |
2.5 扣拱偏差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PBA车站施工地层变形的相似模型试验 |
3.1 相似模型试验原理 |
3.2 二维相似平面模型试验研究 |
3.2.1 相似比 |
3.2.2 相似材料 |
3.2.3 模型制作 |
3.2.4 模型开挖 |
3.2.5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PBA车站施工地层变形数值模拟 |
4.1 PBA车站施工地层变形数值模拟 |
4.1.1 模型建立 |
4.1.2 理想设计施工工况数值计算及分析 |
4.1.3 现场实际施工工况数值计算及分析 |
4.1.4 大跨PBA工法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 现场实际PBA分步施工方法 |
4.2.1 实际施工条件分析 |
4.2.2 实际施工顺序合理性分析 |
4.2.3 实际施工引起空间不均匀变形规律的分析 |
4.3 PBA工法优化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北京典型砂卵石地层大跨PBA车站地表沉降规律 |
5.1 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
5.1.1 经验Peck公式 |
5.1.2 典型车站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
5.2 相关工程验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PBA车站施工对策研究及工程验证 |
6.1 PBA车站施工对策研究 |
6.1.1 PBA车站施工总体思路 |
6.1.2 控制空间变形配套措施研究 |
6.2 工程应用与现场验证 |
6.2.1 工程概况 |
6.2.2 施工工艺顺序 |
6.2.3 施工监测分析及验证 |
6.2.4 验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选题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2 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基础理论综述 |
2.1 战略成本管理 |
2.1.1 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 |
2.1.2 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
2.1.3 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
2.2 成本动因理论 |
2.2.1 成本动因的内涵 |
2.2.2 成本动因的分类 |
2.2.3 成本动因理论的应用研究 |
2.2.4 成本动因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适用性 |
2.3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4 小结 |
3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的分析框架 |
3.1 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构成 |
3.2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 |
3.2.1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经济属性 |
3.2.2 城市轨道交通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3.2.3 城市轨道交通的准经营性 |
3.2.4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销售性 |
3.3 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与效益 |
3.3.1 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 |
3.3.2 城市轨道交通的内部效益 |
3.3.3 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效益 |
3.3.4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影响因素 |
3.3.5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小结 |
3.4 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给与成本 |
3.4.1 城市轨道交通供给的特点 |
3.4.2 城市轨道交通供给关系及演进 |
3.4.3 城市轨道交通供给成本 |
3.5 基于战略成本动因、成本、收入和社会效益的分析框架 |
4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
4.1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的识别 |
4.1.1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的识别 |
4.1.2 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成本动因的确定 |
4.2 路网规模 |
4.2.1 客流预测 |
4.2.2 线网规划 |
4.2.3 车站规模 |
4.2.4 车辆段和停车场 |
4.3 线路布局 |
4.3.1 线路走向 |
4.3.2 线路敷设方式 |
4.3.3 车站间距 |
4.4 技术选择 |
4.4.1 技术标准 |
4.4.2 车辆选型 |
4.4.3 机电设备 |
4.4.4 列车编组设计 |
4.4.5 设备维修与更新 |
4.5 全面质量管理 |
4.5.1 采购管理 |
4.5.2 质量管理 |
4.5.3 安全管理 |
4.6 运力调配 |
4.6.1 运力调配与成本收益 |
4.6.2 运输能力利用率改变的路径 |
4.7 政府协同 |
4.7.1 城市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与规划控制 |
4.7.2 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
4.7.3 工程项目组织方式 |
4.7.4 融资 |
4.8 建设运营经验 |
4.9 员工绩效 |
5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控制 |
5.1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模型 |
5.2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目标与成本动因数量关系的确定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城市轨道交通的层次模型 |
5.2.3 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成本动因影响权重 |
5.3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系统动力模型分析 |
5.3.1 系统动力建模方法 |
5.3.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
5.4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的控制 |
5.4.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动力模型的运行和输出 |
5.4.2 基于企业内部效益的战略成本动因控制 |
5.4.3 基于社会收益的战略成本动因控制 |
5.5 实证分析:北京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 |
5.5.1 路网规模 |
5.5.2 线路布局 |
5.5.3 运力调配 |
5.5.4 政府协同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深基坑与邻近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邻近工程施工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 |
2.3 水文地质 |
2.4 围护结构及施工工艺 |
2.5 施工监测方案 |
第三章 数值分析基础与模型建立 |
3.1 数值分析理论基础 |
3.2 计算模型 |
3.3 位移分析 |
3.4 围护结构受力分析 |
3.5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邻近基坑与隧道同时施工与单独施工的对比分析 |
4.1 D匝道钻孔桩位移与内力比较分析 |
4.2 暗挖C匝道内钢拱架位移与内力比较分析 |
4.3 D匝道明挖基坑内横撑内力比较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邻近深基坑与隧道施工优化 |
5.1 工况介绍 |
5.2 土体位移值比较分析 |
5.3 钻孔桩位移与内力比较分析 |
5.4 C匝道暗挖段钢拱架位移与内力比较分析 |
5.5 横撑内力比较分析 |
5.6 连系梁内力比较分析 |
5.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4)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北京地铁建设主要特点 |
1.3 安全风险控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
1.3.2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对邻近既有建(构)筑物影响与控制研究… |
1.3.3 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研究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研究 |
2.1 北京地铁建设风险工程分级研究 |
2.1.1 风险工程 |
2.1.2 环境风险工程分级 |
2.1.3 自身风险工程分级 |
2.1.4 风险控制原则 |
2.2 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安全风险监控管理模式 |
2.2.1 第三方监测 |
2.2.2 现场安全巡视 |
2.2.3 预警分类与分级 |
2.3 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 |
2.3.1 岩土工程勘察及环境调查 |
2.3.2 设计阶段 |
2.3.3 施工阶段 |
2.3.4 工后阶段 |
2.4 安全风险控制的组织管理模式及职责 |
2.5 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理念与关键工作 |
2.5.1 体系的核心理念 |
2.5.2 体系特色 |
2.5.3 落实体系的关键工作 |
2.6 本章小结 |
3 北京地铁工程典型周边环境的评估与控制体系研究 |
3.1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评估流程 |
3.2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2.1 既有线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2.2 桥基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2.3 建筑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2.4 管线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3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预测 |
3.3.1 地铁施工对既有线影响的预测 |
3.3.2 地铁施工对桥基影响的预测 |
3.3.3 地铁施工对建筑影响的预测 |
3.3.4 地铁施工对管线影响的预测 |
3.4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控制体系 |
3.4.1 地铁施工对邻近既有线影响的控制体系 |
3.4.2 地铁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控制体系 |
3.4.3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影响的控制体系 |
3.4.4 地铁施工对邻近管线影响的控制体系 |
3.5 工程应用—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对既有1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公主坟站区间的影响评估 |
3.5.1 工程概况 |
3.5.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3.5.3 现状调查与检测 |
3.5.4 施工影响预测 |
3.5.5 评估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北京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研究 |
4.1 系统研发方案 |
4.1.1 监控信息管理 |
4.1.2 风险处置 |
4.1.3 工程文档 |
4.1.4 工程事务 |
4.2 系统结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 |
4.3.1 主功能介绍 |
4.3.2 权限管理 |
4.3.3 工程事务管理 |
4.3.4 基础数据管理 |
4.3.5 工程状态监控 |
4.3.6 风险预警 |
4.3.7 风险预警查阅与处置 |
4.3.8 监控信息上报、分析和处理 |
4.3.9 统计信息查询 |
4.3.10 工程资料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
5.1 北京地铁在建线路风险概况 |
5.2 北京地铁9号线太平桥站-北京西站区间工程概况 |
5.3 太-北区间施工概况 |
5.3.1 马头门施工 |
5.3.2 区间正洞施工 |
5.4 太-北区间风险工程分级及工程应对措施 |
5.4.1 风险工程分级 |
5.4.2 太-北区间重要风险工程管控措施 |
5.5 太-北区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实施 |
5.5.1 管理体系的建立 |
5.5.2 第三方监测、现场巡视要求 |
5.5.3 监控信息报送 |
5.6 太-北区间安全风险监控系统的应用 |
5.6.1 监控系统基础资料录入 |
5.6.2 监控信息分析及报送 |
5.6.3 太-北区间现场监测系统应用 |
5.6.4 太-北区间现场巡视系统应用 |
5.6.5 太-北区间综合预警案例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创新性工作 |
6.2 主要研究成果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施工期巡视预警参考表 |
附录B 安全风险监控系统运行环境和架构设计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隧洞超前管棚施工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喷锚网支护施工方法 |
1.1 锚杆支护施工方法 |
1.2 挂网施工 |
1.3 钢拱架施工 |
2 二次衬砌 |
2.1 施工方案 |
2.2 先墙后拱衬砌施工方法 |
2.2.1 施工准备 |
(1) 测量放样。 |
(2) 钢筋制安。 |
(3) 衬砌台车就位与加固。 |
2.2.2 拱部混凝土施工 |
(1) 砼浇筑。 |
(2) 砼封顶工艺。 |
2.2.3 拆模、养护 |
3 围岩监控量测及原形观测 |
3.1 围岩监控量测 |
3.2 量测目的 |
3.3 量测计划 |
(1) 量测项目。 |
(2) 量测的要点。 |
3.4 量测的实施 |
(1) 隧洞内目测观察。 |
(2) 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
(3) 测点测线布置。 |
(6)地铁车站风道施工对既有桥梁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地下工程地表沉降规律及现场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浅埋暗挖工程地表沉降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2.1 地表沉降机理分析 |
2.2 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主要因素 |
2.2.1 地层损失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变形 |
2.2.2 降水影响 |
2.2.3 开挖进尺、施工速度影响 |
2.2.4 预支护措施影响 |
2.3 北京地面沉降因素 |
2.3.1 北京平原第四系含水岩组及压缩土层划分 |
2.3.2 北京地面沉降成因类型 |
2.4 洞桩法施工监测 |
2.4.1 监测对象及反馈过程 |
2.4.2 监测技术工艺流程及要点 |
2.5 控制地表变形的施工措施 |
2.5.1 施工工法 |
2.5.2 施工顺序优化 |
2.6 小结 |
3 不同施工顺序对邻近桥基变形与地表沉降影响的数值模拟 |
3.1 工程概况 |
3.1.1 站址环境条件 |
3.1.2 车站建筑 |
3.1.3 工程及水文地质概况 |
3.2 车站风道施工方法的比选 |
3.3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3.3.1 弹塑性矩阵 |
3.3.2 Drucker-Prager 屈服准则 |
3.3.3 车站风道土方开挖支护在ANSYS 中的实现 |
3.3.4 开挖荷载计算 |
3.4 不同工况下邻近桥基变形和地表沉降的数值模拟分析 |
3.4.1 基本假设 |
3.4.2 模型的建立 |
3.4.3 模型的单元划分和边界条件 |
3.4.4 参数的选取 |
3.4.5 计算方案 |
3.4.6 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4 风道施工对邻近桥基及地表沉降有限元预测及分析 |
4.1 车站风道结构施工方法 |
4.2 车站风道结构施工模拟计算 |
4.2.1 车站风道主要施工步序 |
4.2.2 北风道主要施工阶段 |
4.2.3 施工步序的有限元程序实现 |
4.2.4 桥基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
4.2.5 地表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5 风道邻近桥基及地表沉降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分析 |
5.1 车站风道监测方案 |
5.1.1 监控量测设计依据 |
5.1.2 监控量测设计原则 |
5.1.3 施工监测目的 |
5.1.4 监控量测项目 |
5.2 监测结果分析 |
5.2.1 桥基沉降规律分析 |
5.2.2 地表沉降的监测数据及分析 |
5.2.3 桥基沉降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 |
5.2.4 地表沉降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 |
5.3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地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对超近距房屋的安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引 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有方法优缺点 |
1.4 研究内容 |
2.基于共同作用的房屋受暗挖施工影响的预测方法研究 |
2.1 隧道—土体—建筑物共同作用原理 |
2.1.1 共同作用分析依据 |
2.1.2 隧道—土体—建筑结构共同作用的核心内容 |
2.2 基于共同作用理论的有限元模拟方法 |
2.2.1 隧道开挖模拟及应力释放 |
2.2.2 地基模型 |
2.2.3 上部结构材料的模拟 |
2.2.4 筏板基础的模拟 |
2.2.5 界面模型及接触 |
2.3 锈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和刚度 |
2.4 工程应用 |
2.4.1 工程背景 |
2.4.1.1 工程概况 |
2.4.1.2 既有房屋与区间隧道相交处地质情况 |
2.4.2 监控量测设计 |
2.4.2.1 建筑物的监测 |
2.4.2.2 区间隧道的监测 |
2.4.2.3 土压力的监测 |
2.4.3 地铁施工对楼房影响的数值模拟 |
2.4.3.1 单元与参数选择 |
2.4.3.2 CRD 施工步骤 |
2.4.3.3 网格模型 |
2.4.4 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对比分析 |
2.4.5 地铁施工对房屋构件的影响 |
2.5 小结 |
3.暗挖隧道近距穿越房屋的规律研究 |
3.1 房屋附加变形影响分析 |
3.1.1 没有房屋情况下 |
3.1.2 有房屋与无房屋对比分析 |
3.2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房屋构件刚度的影响 |
3.2.2 房屋重量的影响 |
3.2.3 隧道埋深的影响 |
3.2.4 开挖进尺的影响 |
3.2.5 隧道和房屋之间的水平距离影响 |
3.3 小结 |
4.房屋受地铁施工影响的容许沉降研究 |
4.1 概述 |
4.2 新房屋的允许位移与变形 |
4.2.1 整体结构物的竖向位移及变形 |
4.2.2 结构构件的许可变形值 |
4.3 房屋的完损等级 |
4.4 基于统计方法制定房屋容许沉降 |
4.4.1 新建房屋 |
4.4.2 老房屋 |
1.基本完好房~一般损坏房 |
2.一般损坏房 |
3.一般损坏房~严重损坏房 |
4.4.3 房屋容许沉降折减建议值 |
4.5 根据房屋破损情况反推确定容许值 |
4.5.1 反推法的原理 |
4.5.2 房屋破坏的各种分类对应关系 |
4.5.3 建筑物破坏评判指标及分类 |
4.6 容许沉降计算实例 |
4.6.1 宿舍楼完损等级 |
4.6.2 宿舍楼容许沉降计算 |
4.7 小结 |
5.暗挖施工对邻近房屋影响的安全评价方法 |
5.1 概述 |
5.2 地铁工程邻近建筑的邻近等级划分 |
5.3 房屋的邻近等级和评价方法的对应关系 |
5.4 基于容许沉降的房屋安全性评价程序 |
5.4.1 邻近房屋情况调查 |
5.4.2 房屋现状评价 |
5.4.3 详细的数值模拟预测施工引起房屋的变形 |
5.4.4 房屋受地铁施工影响的容许沉降计算 |
5.4.5 评价流程图 |
5.5 地铁工程邻近建筑的安全影响等级 |
5.6 楼房安全性评价实例 |
5.6.1 宿舍楼调查及现状评估 |
5.6.2 宿舍楼邻近等级及评价等级划分 |
5.6.3 宿舍楼安全评价 |
5.7 小结 |
6 加固与保护措施研究 |
6.1 加固与保护措施分类 |
6.1.1 地铁施工措施 |
6.1.2 变形控制措施 |
6.1.3 建筑结构措施 |
6.2 加固与保护措施选择原则 |
6.3 工程应用 |
6.3.1 区间隧道近距离穿越宿舍楼加固与保护措施 |
6.3.2 加固方案对比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总结 |
7.1.1 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
7.1.2 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研究及减振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振动机理的研究 |
1.2.2 列车振动荷载的研究 |
1.2.3 传播规律的研究 |
1.2.4 减振措施的研究 |
1.3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减振措施概况 |
1.3.1 北京市运营轨道线路减振改造 |
1.3.2 北京地铁新建线路减振设计 |
1.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性工作 |
2 隧道—地层系统振动传播特性及理论原理 |
2.1 土体模型假定 |
2.2 土体中振动的传播 |
2.3 自由场的频散曲线和截止频率 |
2.4 隧道结构的频散曲线和截止频率 |
2.4.1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2.4.2 系统频散方程 |
2.4.3 盾构隧道的频散分析 |
2.5 隧道—地层系统频散曲线和截止频率 |
2.6 本章小结 |
3 北京地铁既有线振动规律测试研究 |
3.1 北京地铁现场测试成果总结 |
3.1.1 列车振源测试 |
3.1.2 地表振动响应测试 |
3.1.3 建筑物振动响应测试 |
3.2 地铁列车振动频响特征测试 |
3.2.1 主要测试仪器 |
3.2.2 北大物理楼环境振动测试 |
3.2.3 东单—建国门区间地表振动测试 |
3.2.4 东单—建国门区间隧道振动测试 |
3.2.5 东单—灯市口区间隧道振动测试 |
3.3 实测数据的小波分析 |
3.3.1 小波函数的选择 |
3.3.2 小波阈值去噪法 |
3.3.3 实测振动信号的小波降噪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地铁列车振动的动态响应分析 |
4.1 计算方法与基本原理 |
4.1.1 控制方程的建立 |
4.1.2 改进的Newmark法求解控制方程 |
4.1.3 有限元法求解波动问题的探讨 |
4.2 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模拟 |
4.2.1 钢轨振动加速度数定表达式 |
4.2.2 地铁列车简化模型 |
4.2.3 列车振动荷载的数定表达式 |
4.3 隧道—土层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 |
4.3.1 单元类型及边界处理 |
4.3.2 阻尼及积分步长的确定 |
4.3.3 列车荷载的处理 |
4.4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
4.5 地铁列车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分析 |
4.5.1 振动加速度变化规律分析 |
4.5.2 振动加速度衰减规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性能试验研究 |
5.1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简介 |
5.2 试验简介 |
5.2.1 试验场地介绍 |
5.2.2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铺设 |
5.2.3 试验设备 |
5.2.4 测点布置 |
5.2.5 试验工况及参数 |
5.2.6 试验情况 |
5.3 试验结果及预处理 |
5.3.1 实测数据时程及频谱曲线 |
5.3.2 试验数据的小波降噪处理 |
5.4 减振频率特性分析 |
5.4.1 隧道内减振频率特性 |
5.4.2 地表减振频率特性 |
5.5 振动衰减规律分析 |
5.5.1 隧道内振动衰减规律 |
5.5.2 地表振动衰减规律 |
5.6 钢弹簧浮置板插入损失分析 |
5.7 传递系数 |
5.8 本章小结 |
6 北京地铁四号线成府路站北区间地铁振动影响预测 |
6.1 四号线成府路北区间工程概况 |
6.2 未减振工况振动预测分析 |
6.2.1 隧道—土层有限元分析模型 |
6.2.2 预测结果 |
6.3 综合减振措施分析 |
6.3.1 轨道型式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6.3.2 隧道型式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6.3.3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工况预测结果分析 |
6.3.4 减振措施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浅埋暗挖隧道下穿结构物的施工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难点及控制指标 |
2.1 工程难点 |
2.2 沉降控制指标 |
3 区间下穿健安桥施工方案 |
3.1 控制桥梁沉降是选择方案的重要依据 |
3.2 方案比选 |
3.2.1 方案1:以洞外桥梁加固为主的方案 |
3.2.2 方案2:洞内加固的方案 |
3.2.3 方案比较结果 |
3.3 主要施工工艺 |
3.3.1 长管棚施工工艺 |
3.3.2 WSS注浆施工工艺 |
3.4 监控量测 |
3.4.1 监测内容和结果 |
3.4.2 结果分析 |
4 施工总结 |
四、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铁车站PBA法施工地层变形的时空演化机制及控制对策[D]. 付春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研究[D]. 华宇虹.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6)
- [3]深基坑与邻近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研究[D]. 沈维达. 长沙理工大学, 2012(09)
- [4]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研究[D]. 罗富荣.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0)
- [5]隧洞超前管棚施工技术探讨[J]. 张江泉.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0)
- [6]地铁车站风道施工对既有桥梁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D]. 陈新焱.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7]地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对超近距房屋的安全影响研究[D]. 杨丽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3)
- [8]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研究及减振措施分析[D]. 孙晓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
- [9]浅埋暗挖隧道下穿结构物的施工沉降分析[J]. 李永明. 都市快轨交通, 2007(05)
- [10]导洞—隔离桩体系工作机理研究与侧向变形分析[J]. 姚海波,王梦恕,张顶立,陈浩. 土木工程学报,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