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宇[1](2020)在《基于GONE理论的*ST昆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出现财务舞弊问题企业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上涨的趋势,财务舞弊涉案的金额也越来越大,财务舞弊的手段也越来越隐匿,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恶劣,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影响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据我国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实施财务舞弊的上市企业大多都属于制造业,所占比重达到了近50%;第二,在2006年到2019年期间,涉及财务舞弊的国有企业接近60家且以制造业为主。但是在沪深上市的三千多家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几乎达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为了减少国有制造企业财务舞弊现象频频发生的现状,对实施财务舞弊行为的动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治理舞弊的对策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文章选取了在机床制造业中颇具代表性的老牌国企昆明机床为研究对象,利用GONE理论进行深入的舞弊动因分析,最终从企业自身和监管部门两个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治理与防范措施。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整理与财务舞弊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第二,在阐述财务舞弊的定义和类型后再详细的介绍了舞弊动因理论,并详细说明了为何采用GONE理论。第三,介绍昆明机床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行业中的代表性再深入的分析了其使用的舞弊手段。第四,利用舞弊GONE理论从贪婪、机会、需要以及暴露这四个子具体且深入的剖析了企业为何实施如此大规模的财务舞弊。第五,根据分析的动因,从GONE理论的四个因子出发提出针对性的舞弊治理对策。
董大伟[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张海斌[3](2017)在《军民融合背景下B造船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航运业进入长期下滑阶段,航运市场运力严重过剩,导致全球船舶修造业也全面陷入低谷。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运力市场需求下降,弃船、拖延交付现象多有发生,导致我国许多大中型船企相继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加上银行银根收紧,对造船行业进行收贷,船企债务危机频发,一些企业甚至出现破产。福建省作为沿海船舶修造重要省份,船舶修造业也同样遭遇行业寒冬,企业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为了促进我省船舶修造业的调整、发展和转型升级,尤其是抓住中央将军民融合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将我省纳入试点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许多激励政策。因此,研究军民融合背景下,我省船舶修造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走出困境求发展问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理论意义、重大现实价值的课题。本文按照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理念和路径步骤,应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相关分析模型和方法,结合船舶修造业的特点、行业发展现状和军民融合的背景,对B造船厂的内外部环境、产品结构、企业长期愿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寻求适合B造船厂的发展战略。并根据B造船厂的发展战略选择,对制定B造船厂实施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该企业乃至全行业走出当前的低迷市场环境,实现我国船舶修造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打造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优势,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赵昂[4](2015)在《全媒体时代纸质媒介机构战略转型研究 ——以工人日报社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新媒体、移动互联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影响下,传统的纸质媒介机构,正在面临各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纸质媒介机构必须进行战略转型方能生存。因此,通过剖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纸质媒介机构来进行此项研究,具有代表和镜鉴意义。本文从构建集团化媒介机构的角度,以促进工人日报社实现战略转型为目标,采用了案头研究、会议座谈、实地调研、案例借鉴、“SWOT”分析以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通过对国内纸质媒介市场整体宏观环境、以及工人日报社现有转型情况、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深入分析,发现工人日报社存在全媒体融合能力不足、战略定位迷失、采编模式和集团化运营模式滞后等问题。在对国内纸质媒介机构整体宏观环境和工人日社内外部环境及经营现状等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给出了工人日报社的战略转型方案,建议工人日报社通过变革采编模式、调整战略定位、整合工会系统内媒介资源,最终打造全媒体的媒介产业集团,以完成自身转型,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李宁[5](2011)在《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一直重视民族问题。创造性地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多种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促进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分析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演变、民族经济扶持政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途径展开了探索性分析,以期为我国创新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已有的经济增长基础理论进行概述与阐释。阐释包括古典、新古典、新增长等主流经济学派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以及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与启示。其中,Solow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经济收敛假说,发展经济学的非均衡发展观点,区域经济学对区位的关注,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与经济空间集聚分歧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学术价值。2.系统分析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演变。我国民族政策可分为1979年以前、1979年至1992年、1992年以后3段时期。无论是在建国初期,还是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后,如在确立改革开发的基本政策、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地位时,我国均积极实施向少数民族倾斜的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行积极谋划和指导,并与时俱进的增加新的更大力度的少数民族政策,以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新需求。结合历史经验和我国实际,发现制定民族政策需要把握的6项重要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可划分为6个阶段,即建国初期的创立、“二五”时期的反复、文革时期的三线建设、拨乱反正后的恢复创新、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完善、区域协调战略时期的新发展。并且,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演变与“备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区域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转变密切相关。以历史视角观察可知,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是非常成功的,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稳定、边疆安全发挥重要积极作用,2000年后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重点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通过对民族八省区(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青海、云南、贵州)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与全国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和人均GDP水平上,如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而西藏和贵州均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以上,在人均GDP方面,除内蒙古远远领先于全国水平外,其他省份均小于全国水平,个别省份甚至不足全国的一半,这也反映民族地区相对贫穷的基本特征。另外,八个民族省份内部在经济增长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三种不同经济增长类型上:内蒙古的经济快速增长,宁夏、新疆、广西的较快增长,西藏、青海、云南、贵州低于全国水平的较慢增长;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差异对GDP的累积效果最终也突出表现在人均GDP上,内蒙古人均GDP约为全国的1.6倍,宁夏、新疆、青海紧随其后,约为全国的五分之四,广西、云南、贵州因1979年时的人均GDP起点较低,较大程度上落后于全国,好在广西的增长速度略快于全国,而贵州则较为困难,其较慢的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其人均GDP只是全国的五分之二。以2010年人均GDP水平和1984年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标准,可将民族地区划分为5组,经济高水平和高增长的内蒙古,中等水平和高增长的宁夏和新疆,中等水平和低增长的青海,低水平和高增长的广西,低水平和低增长的西藏、云南、贵州。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非民族地区,浙江、安徽、吉林、甘肃四省,与民族八省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非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均衡,除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他地区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十分相似,如安徽、甘肃等;我国经济贫穷地区并非都是民族地区,如甘肃等,同样,民族地区并也非都是我国经济贫穷地区,如内蒙古的人均GDP和经济增长速度均处于全国前列;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有些民族地区处于前列,如内蒙古、宁夏等,而有些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新疆、西藏等。这意味着民族因素并非是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我国不同时期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力量发展好坏密切相关,如80年代,依靠乡镇企业发展来实现快速低价工业化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90年代,依靠对外开放实现产业升级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2000年后,依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如政府积极推动的城镇化和能源开发,带动钢铁、水泥、煤炭等的巨大需求,进而促进资源富集且与经济中心较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通过比较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1986年以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水平,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与工业化有密切关系,低水平和低增长的民族地区往往是工业化水平低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地区经济也有一定关联,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往往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较高的时期重合,特别是2002年以来,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均表现出快速上升势头,成为带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总体来说,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在工业化和加快城镇化方面还有很大作为空间,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缩小与富裕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行测算,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及其表现,发现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新疆表现最好,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并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比较均衡,经济增长可持续较强。而其他民族省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贵州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但来源单一,主要依赖于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提升,而这与其作为贫穷地区,在投入产出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同期水平情况下不断追赶的特征相一致;若要更好地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贵州需要进一步扩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宁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各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有贡献,主要依赖于实现规模收益递增效应方面,这表明宁夏的投入规模历史基数较小,在一定时期内可通过扩大投入规模,实现规模收益递增效应来提高产出效率,这也意味宁夏未来需要提升其他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比例。广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慢,全要素生产率来源情况与贵州相似,但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明显不适应于经济发展需要,除了需要扩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他来源外,还要重点大力提升纯技术效率变化。青海全要素生产率基本不变,其全要素生产率来源情况与宁夏相似,但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效果较差,需要充分发挥利用市场对各经济要素投入的优化配置功能,建立发达市场经济和高效率政府,提升技术变化。云南和西藏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其全要素生产率来源情况与青海相似,同样需要重点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技术变化。内蒙古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严重,一方面表现出纯技术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一方面在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严重不足,需要加快建立发达市场经济和提高经济投入的规模效率,避免持续增加效率低下的粗放投入。4.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效果——以中央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为实例。利用基本统计指标检验我国各省人均实际GDP收敛情况,标准差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实际人均GDP存在发散现象,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我国实际人均GDP在1978年后出现收敛,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计算结果均表明我国实际人均GDP速度存在收敛,基尼系数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人均实际GDP不收敛,泰尔指数结果可知各省市实际人均GDP的不平衡程度在1990年后上升,2005年后出现下降趋势,指数分解表明不平衡主要是组内差距引起的,即民族地区内部和非民族地区内部存在较大的差距,但1976年以后组内差距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组间差距保持不断上升,这表明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实际人均GDP差异在扩大。利用截面数据分别检验不同起始时期我国各省绝对β收敛情况,发现我国各省存在绝对β收敛,但β系数随初始年份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利用Islam(1995)提出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各省人均实际GDP的条件β收敛情况,通过加入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指标,对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条件β收敛机制,即各省际经济增长收敛到不同的水平,并且因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在1998年后时期效应开始逐年递增,意味着我国总体最终收敛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一致。在利用1994-2009年的样本数据研究中,引入地区财政支出对中央转移支付依存度这一新解释变量后,发现β绝对值变小,新解释变量估计系数为正,这意味着地区财政支出对中央转移支付依存度对各地区经济收敛具有正向影响,即提高中央对不发达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可以起到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缩小省际经济差距、实现省际经济条件β收敛。基于上述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实际与基础经济理论,提出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科学制定经济扶持政策的建议:①加快民族地区资本积累。②加快向民族地区的技术扩散。③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④充分利用现有民族政策。
任晓锋,欧阳勋,胡宏文,李伦娥,陈文静,刘良初,赖斯捷,陈敏华,熊忠,黄耀红,李茂林,李统兴,刘秋泉,李晓峰[6](2008)在《教育强省的接力工程——湖南教育改革开放30年的跨越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11月12日,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这一天,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闭幕。这一天,一个在湖南教育发展史上亘古未有的喜讯横空出世,湖南省委省政府庄严宣布:建设教育强省!
刘云鹏[7](2006)在《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全面提高制造型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十一五”时期的重要工作和发展方向之一。陕西省自2002年4月,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以来,在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对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制造业和制造业信息化的一般理论,分析了世界和我国制造业与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其次,分别对陕西省的资源特点、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差距以及陕西制造业信息化的典型案例作了分析,并对陕西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制造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体系;最后,论文结合陕西实际,对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张涛,古新萍[8](2004)在《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会召开》文中提出 12月26日,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暨经验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五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对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改革创新的各项举措进行了部署。会议表彰了2003年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会上,向来自31个先进单位的代表和98名先进个
赵宝印[9](1996)在《在兵器工业安全生产工作暨表彰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今天,兵器工业总公司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是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刚刚胜利闭幕,全国人民正在满怀信心、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兵器工业的两个转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扎扎实实地做好1996年各项工作,为实现
付丽娜[10](2014)在《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摘要:我国的生态工业实践进度比较快但起步较晚。虽然目前有数十家工业园区得到国家批准命名的生态工业园,然而与国外一些发展成熟的生态工业园相比较,这些园区还只能算是处于雏形或形成阶段。而更多的传统工业园正在经历着生态化转型升级的实践。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如何有序地促进工业园成功实现生态化转型的目标,促使其名副其实地达到生态工业园的标准同时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理念对其赋予的新的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目前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内动力明显不足,处于生态化雏形阶段的工业园内产品链和废物交换链的培育严重不足,园内各参与主体或要素间关系的协调较为困难,如此等等。而目前的理论研究没有为以上种种问题给出满意的解决方案。鉴于此,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园区创业现状及转型动因探讨—园区转型的内在机理分析—园区生态效率评价—园区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态化改造策略设计”的思路对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展开研究。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且得到相关结论:(1)以两型理念和生态效率思想为引导构建了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动因模型,并基于重要性程度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全体动力因素进行了归类、分层。首先,对工业园的前期(一次和二次)创业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前期创业的动因进行了评述,指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推动其前期创业的动力核心要素。其次,突破前期创业时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和思路,指出工业园在二次创业基础上的生态化转型的战略性导向应该是生态效率,它既是一种测量工具又是一种管理哲学;进而从企业、技术、市场、政府等几个角度探讨了推动工业园实现生态化转型发展的动因模型,特别突出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等制约因素的关键性。最后,按重要性对全体动力因素进行聚类并探讨了各类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动力是推进生态化改造进而促使园区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对动力的分析也开启了本研究的起点。(2)探究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分析。首先,明确实施生态化转型需要达到的目标。其次,分析工业园成功实现生态化转型的过程机制。采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一个分支—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工业园系统要实现转型升级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过程子机制,并且借助熵流分析法研究了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需要满足的数理条件,即构建了工业园系统达到耗散结构状态的识别标准。再次,运用描述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方程分析了园区系统转型升级的实现机制,即通过企业共生实现1+1>2的协同共生效应、产生协同剩余,从而促成系统转型目标的实现。最后,分析了园区系统实现转型的保障机制,着重从沟通、信任和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探讨。本章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确保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园区的综合绩效(或生态效率)奠定基础。(3)实证测度了具体园区系统的生态效率综合水平。首先,对目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总结,最终选择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法作为园区生态效率综合水平的评价方法。其次,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创新引领-人文发展”为概念框架构建了适用于虽被国家批准为生态工业园但尚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生态化改造的综合类工业园(尤其是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型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再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方法分别对泰达工业园和湘潭九华工业园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测度。评价的结果对于相关园区认清自身现状、寻找差距、确定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对我国同类型其它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章的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旨在提升园区生态效率综合水平的对策出台提供有力实证支撑。(4)实证分析了影响园区生态效率的若干因素,并验证了相关中介变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所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结构方程模型法作为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阅读与归纳,构建了各类因素对园区生态效率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且提出若干研究假设。再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测量量表的相应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调整和修正,最终获得通过验证的体现各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与相应指标之间关系的最优模型。研究表明:企业、工业共生体、园区管理、政府、市场与文化等层面因素对园区的生态效率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直接影响,且还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着园区的生态效率水平。本章为寻找促进生态效率改善的有效措施提供了重要支撑。(5)深入探讨了实现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目标的手段,即生态化改造。具体地,分别从企业、工业体系、园区管理三个层面来展开深入分析。企业层面主要是从技术上推广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以及从文化上培育员工和管理者的生态意识;工业体系层面主要是对初具雏形的产业生态链进一步稳固和发展;园区(包括地方政府)层面主要是管理系统的优化,比如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物料交换系统的构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等。进一步地,本章结合湘潭九华工业园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该园区实施生态化改造、推进园区转型升级的特定措施。
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ONE理论的*ST昆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2.1.1 财务舞弊的定义 |
2.1.2 财务舞弊的类型 |
2.2 财务舞弊的动因理论 |
2.2.1 GONE理论 |
2.2.2 其他舞弊动因理论 |
第3章 ~*ST昆机财务舞弊案例概述 |
3.1 公司简介 |
3.2 ~*ST昆机的退市过程 |
3.3 ~*ST昆机财务舞弊的手段 |
3.3.1 虚增收入 |
(1)跨期收入 |
(2)虚构交易 |
(3)虚增合同价格 |
3.3.2 虚减管理费用 |
3.3.3 伪造年度报告中的存货数据 |
3.4 ~*ST昆机财务舞弊的行政处罚结果 |
3.5 ~*ST昆机财务舞弊的影响 |
3.5.1 退出资本市场 |
3.5.2 侵害投资者的利益 |
3.5.3 给机床行业敲响警钟 |
第4章 基于GONE理论的~*ST昆机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4.1 “贪婪”因子 |
4.1.1 管理层道德水平低下 |
4.1.2 管理层过分追逐利益 |
4.2 “机会”因子 |
4.2.1 股权结构不合理 |
4.2.2 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不合理 |
4.2.3 独立董事制度不健全 |
4.2.4 监事会人员构成不合理 |
4.2.5 会计事务所未尽勤勉之责 |
4.3 “需要”因子 |
4.3.1 避免退市 |
4.3.2 掩盖经营风险 |
4.3.3 稳定融资渠道 |
4.4 “暴露”因子 |
4.4.1 发现和披露舞弊行为的可能性低 |
4.4.2 惩罚的性质及程度小 |
第5章 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 |
5.1 遏制贪婪 |
5.1.1 加强道德建设 |
5.1.2 提高法律意识 |
5.1.3 建立诚信档案 |
5.1.4 健全薪酬考核机制 |
5.2 减少机会 |
5.2.1 优化股权结构 |
5.2.2 明确董事会职责,优化董事会结构 |
5.2.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5.2.4 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
5.2.5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
5.3 减少不良需要 |
5.3.1 完善退市制度 |
5.3.2 制定恰当的公司发展战略 |
5.3.3 完善筹资方式 |
5.4 增加暴露风险 |
5.4.1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
5.4.2 提高会计事务所的执业能力 |
5.4.3 引入法务会计 |
5.4.4 增加舞弊成本 |
5.4.5 增加监管渠道与惩罚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6.2.1 文章的局限性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军民融合背景下B造船厂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 |
二、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写作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军民融合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
一、军民融合的概念及基本内涵 |
二、军民融合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企业战略理论 |
二、激励理论 |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营销理论 |
第三章 B造船厂产业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 |
第一节 我国船舶修造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宁德市船舶修造业发展现状 |
一、宁德市船舶修造业产业集群程度 |
二、宁德市船舶修造业参与军民融合状况 |
第三节 B造船厂基本情况 |
一、B造船厂简介 |
二、B造船厂组织结构 |
三、B造船厂参与军民融合发展过程 |
第四章 B造船厂军民融合发展环境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B造船厂外部环境分析 |
一、国家、省级军民融合战略分析 |
二、船舶修造业的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
三、B造船厂的行业竞争力分析 |
第二节 B造船厂内部环境分析 |
一、企业内部各项资源分析 |
二、企业经营现状及能力分析 |
第三节 B造船厂军民融合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
一、受国有体制约束,企业发展政策调整执行困难 |
二、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适应当前转型及竞争环境需要 |
三、军民技术双向流通不畅 |
四、企业区位及港口资源优势无法体现 |
五、民用产品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 |
第五章 军民融合背景下B造船厂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一节 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遇 |
四、威胁 |
第二节 BCG分析 |
一、四种业务类型的确定 |
二、四种产品类型的战略对策 |
第三节 B造船厂发展战略选择 |
一、SO战略 |
二、WO战略 |
三、ST战略 |
四、WT战略 |
五、战略工具运用与战略定位 |
第六章 军民融合背景下B造船厂发展战略实施目标及保障措施 |
第一节 B造船厂发展战略实施目标 |
一、战略时间长短及战略目标 |
二、长短期战略目标面临的挑战的应对和机遇的把握 |
第二节 B造船厂短、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
一、实施计划的制定分解 |
二、实施过程的激励与控制 |
三、实施结果的评估与改进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全媒体时代纸质媒介机构战略转型研究 ——以工人日报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 |
2.1.1 战略管理的研究历程 |
2.1.2 战略管理的研究现状 |
2.2 企业战略转型 |
2.2.1 战略转型定义 |
2.2.2 战略转型的研究历程 |
2.2.3 企业战略转型的时机 |
2.2.4 企业战略转型的方向 |
2.3 传统媒体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及评述 |
2.3.1 传统媒体转型的经验和教训 |
2.3.2 传统媒体转型的评述 |
3 工人日报社战略转型概况 |
3.1 工人日报社基本情况 |
3.1.1 工人日报社采编情况 |
3.1.2 工人日报社经营情况 |
3.2 第一次战略转型 |
3.3 第二次战略转型 |
3.4 第三次战略转型 |
3.5 战略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工人日报社战略转型的环境和条件分析 |
4.1 外部环境 |
4.1.1 经营环境变化 |
4.1.2 外部技术变化 |
4.2 内部条件 |
4.2.1 内部有利条件 |
4.2.2 内部不利条件 |
5 向工人日报社建议的战略转型方案 |
5.1 采编模式与机构设置改革 |
5.1.1 采编模式改革 |
5.1.2 机构设置改革 |
5.1.3 人力成本改革 |
5.2 市场定位与版面调整调整 |
5.2.1 “三工”定位调整 |
5.2.2 面向产业、行业调整版面 |
5.2.3 拓展“非公”市场 |
5.3 媒介集团化转型 |
5.3.1 新媒体融合 |
5.3.2 综合媒介集团 |
5.3.3 未来远景 |
5.4 对国内纸质媒介机构战略转型的建议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基本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础理论概述与阐释 |
2.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 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 区域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
2.4 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
第3章 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演变 |
3.1 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法律制度 |
3.2 我国重要民族政策历史演变 |
3.3 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演变 |
第4章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 |
4.1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情况 |
4.2 我国民族八省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差异 |
4.3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分析 |
第5章 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效果——以中央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为实例 |
5.1 中央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 |
5.2 经济增长收敛性假说与检验方法 |
5.3 我国省际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 |
5.4 计量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7)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制造业的一般理论 |
2.1 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 |
2.1.1 制造业的内涵 |
2.1.2 我国制造业的构成 |
2.2 制造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2.2.1 制造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
2.2.2 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
2.3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 |
2.3.1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2.3.2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2.4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
2.4.1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2.4.2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信息化与制造业信息化 |
3.1 信息化的内涵与意义 |
3.1.1 信息化的内涵与现状 |
3.1.2 信息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
3.2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与意义 |
3.2.1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 |
3.2.2 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 |
3.3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3.3.1 世界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3.3.2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3.4 我国的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发展 |
3.4.1 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及现状 |
3.4.2 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的成就 |
第四章 陕西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制造业信息化 |
4.1 陕西的资源特点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
4.1.1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陕西等西部省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
4.1.2 陕西资源分析 |
4.2 陕西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
4.3 制造业信息化与陕西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五章 陕西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及差距 |
5.1 陕西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 |
5.2 陕西制造业信息化与发达省份的差距 |
第六章 案例分析:陕西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典型案例 |
6.1 陕西省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典型案例 |
6.2 陕西省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分析 |
第七章 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
7.1 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实施体系 |
7.2 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 |
7.3 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 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目标 |
7.5 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一、课题研究 |
二、发表论文 |
(10)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园区系统形成与发展动因研究现状 |
1.3.2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研究现状 |
1.3.3 生态效率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两型社会建设基本理论 |
2.1.1 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 |
2.1.2 “两型”理念对工业园生态化转型发展的要求 |
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2.4 清洁生产与共生理论 |
2.4.1 清洁生产理论 |
2.4.2 工业共生理论 |
2.5 耗散结构理论 |
2.6 国外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践 |
2.6.1 国外生态工业园典型实践 |
2.6.2 各国生态工业园实践特征比较分析 |
2.6.3 国外经验对我国工业园生态化转型发展的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工业园的创业现状及转型动因分析 |
3.1 工业园的前期创业及其动因简析 |
3.1.1 工业园的两次创业实践 |
3.1.2 工业园前期创业的动因分析与评述 |
3.2 “二次创业”基础上的生态化转型 |
3.3 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动因模型构建 |
3.3.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生态效率思想 |
3.3.2 模型的构建及解析 |
3.4 对动力因素的评价:排序与分层 |
3.4.1 评价方法的确立 |
3.4.2 评价的具体实施流程 |
3.4.3 评价结果的获得及讨论 |
3.4.4 动力因素内部相互关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分析 |
4.1 转型的基石:主体或要素间关系的协调 |
4.2 转型的基本路径及机制界定 |
4.2.1 生态化转型的基本路径:“点-线-面”三步骤 |
4.2.2 转型机制的内涵界定 |
4.3 园区系统生态化转型的过程机制 |
4.3.1 基础性过程子机制 |
4.3.2 临界条件机制 |
4.4 园区系统生态化转型的实现机制:基于Logistic方程 |
4.5 园区系统生态化转型的保障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业园生态效率的评价 |
5.1 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5.1.1 单一比值法 |
5.1.2 综合模型法 |
5.1.3 评价方法评述与选择 |
5.2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方法设计及具体实证 |
5.2.3 结果的分析与进一步讨论 |
5.3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评价 |
5.3.1 传统DEA模型的改进 |
5.3.2 指标选择与实证测度 |
5.4 对基于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进一步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6 工业园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结构方程模型 |
6.2 理论模型的确立:各类影响因素与生态效率的关系 |
6.3 若干待验假设的提出 |
6.4 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与检验 |
6.4.1 问卷设计与说明 |
6.4.2 调查对象确立 |
6.4.3 数据的整理及检验 |
6.5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5.1 初始模型的构建 |
6.5.2 对初始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5.3 调整一次后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5.4 待验假设的验证情况 |
6.6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与说明 |
6.7 本章小结 |
7 工业园生态化转型的实现:生态化改造 |
7.1 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总体思路 |
7.2 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具体策略 |
7.2.1 企业层面的改进:清洁技术应用及文化培育 |
7.2.2 工业体系的调整:工业共生网络的构建 |
7.2.3 园区管理系统的优化 |
7.2.4 园区外部环境的营造与改善:地方政府的支持 |
7.3 例子:湘潭九华工业园的生态化改造策略 |
7.3.1 企业层面的改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
7.3.2 工业体系调整:构建和培育生态产业链 |
7.3.3 园区管理系统的优化:管理与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工业园生态化转型动因调查问卷 |
附录2:工业园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ONE理论的*ST昆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D]. 刘嘉宇.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7)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军民融合背景下B造船厂发展战略研究[D]. 张海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全媒体时代纸质媒介机构战略转型研究 ——以工人日报社为例[D]. 赵昂. 北方工业大学, 2015(08)
- [5]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 李宁. 吉林大学, 2011(05)
- [6]教育强省的接力工程——湖南教育改革开放30年的跨越与启示[J]. 任晓锋,欧阳勋,胡宏文,李伦娥,陈文静,刘良初,赖斯捷,陈敏华,熊忠,黄耀红,李茂林,李统兴,刘秋泉,李晓峰. 湖南教育(教育综合), 2008(12)
- [7]陕西省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 刘云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5)
- [8]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会召开[J]. 张涛,古新萍. 国防科技工业, 2004(01)
- [9]在兵器工业安全生产工作暨表彰会上的讲话[J]. 赵宝印. 兵工安全技术, 1996(02)
- [10]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研究[D]. 付丽娜. 中南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