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居华[1](2021)在《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的攻防演练平台》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工业控制系统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工业控制系统不仅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等传统工业,在农业,文化娱乐等其他行业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工业控制系统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危机,随着工业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年来,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工控系统频频遭受到攻击,因此,如何保障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便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重头戏。但是在真实的工业环境中进行攻击与防御实验几乎难以实现,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因此,构建一个可以开展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的攻防演练平台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工业控制系统为背景,实例化某火力发电企业控制系统组成、网络拓扑结构,模拟现场设备,构建一个由控制层、仿真层、监控层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环境下,开展一系列关于攻击、防御等工业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研究。控制层选取三种不同型号的PLC设备,为攻防演练平台提供尽可能多的设备;监控层完成监控画面显示和数据传递的功能;仿真层完成模型的仿真和数据信息传递及记录功能。同时,本平台提供了一种攻击防御的方法,可以在仿真平台上利用攻击回放技术,还原攻击效果。一方面能够实现攻击溯源,加强企业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能够开展安全防御、主动防御技术研究。最后,将本攻防演练平台上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企业,经过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时,本演练平台的研究方法也能够应用于其他工业控制领域的演练平台设计,为保障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做出一份贡献。
孔斌[2](2021)在《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在党政机关、军工单位等重点领域部署了很多高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发挥着支撑、保障、服务、监管等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安全保密隐患,会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乃至于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确保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成为了研究重点和难点。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1]。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特指第三级、第四级和和第五级信息系统。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特点,融合了十几年的风险评估经验和案例,优化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改进了评估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步骤,保证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实用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和管理的合理建议,为深入高效的开展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对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管理决策提供关键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优化了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依据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特点及防护要求,选取了风险评估指标,并构建了多层次指标体系。然后基于该指标体系,将博弈理论引入到风险评估中,把评估人员的防御方法与攻击人员的攻击方法作为攻防博弈的基础,通过构建攻防博弈模型,分析了评估人员及攻击人员在攻防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及付出的开销,并结合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计算得到信息系统的风险值,使得风险评估过程更加科学合理。(2)提出了应用虚拟化技术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从虚拟化体系结构入手,全面分析了虚拟化系统在高安全等级网络环境中存在的脆弱性和引入的安全威胁,在传统矩阵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序值法、层次分析法,利用基于风险矩阵的信息安全风险模型将分析结果进行量化,引入了合理的权重分配策略,得到虚拟化系统在高安全等级网络环境中的定量安全评估结果,为虚拟化系统在高安全等级网络环境中的定量安全评估提供有力参考[2]。(3)提出了面向网络互联互通环境的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网络互联互通采用的安全防护技术以及存在的安全问题,在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以及虚拟化系统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之间、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与虚拟化系统、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等互联互通的风险评估,提出了不同互联互通情况下的风险评估模型,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互联互通环境的风险控制能力。(4)设计并实现了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基于优化完善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风险评估模型,设计并实现了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原型系统,从关键评估项入手,量化了不同关键评估项扣分的频次,定位了频繁扣分的关键评估项及其对应的安全隐患。通过多维度的有效的网络特征,实现了同类网络安全隐患的预测。同时,基于采集数据,从常见评估问题入手,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出现这些评估问题的原因,对于指导评估人员工作,简化评估人员的业务量提供理论支持。另外,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级别、风险等级以及影响程度,划分风险控制区域,制定对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肖跃[3](2020)在《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C公司案例分析》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已经从计算机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将世界相连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黑客技术、漏洞风险、个人信息保护、等级保护等等专业化名词开始频繁地在大众视野中出现,成为一个个社会热点。网络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甚至专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网络安全的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正常经营,各行各业也开始摸索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建设。网络安全服务类项目主要用于给企业提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公司网络安全整体防护水平,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扫描检测、保障支撑等工作。由于对此类安全服务质量暂时还没有适用的质量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相关文献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积累,建立一套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为了全面了解质量指标因素客观全面,选择三种视角的专家人员作为调研对象,分别代表安全管理部门、涉及产品运维运营的业务运维以及涉及到产品推广的相关单位。通过专家调研咨询结合专家意见进行筛选,得到安全管理、业务运维、产品推广三个不同视角下的安全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指标权重。由于影响质量的指标因素多、关系复杂,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以C公司的网络安全服务类项目为例验证体系模型的适用性,C公司网络安全营运类项目共有X、Y、Z三家安全公司负责支撑。组建专家组通过评价体系模型对X、Y、Z三家安全团队的服务情况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果为80.23、73.6、84.52的分数,说明三家安全团队的评价结果基本属于属于良好、中等。最后通过对评价结果的针对性分析,提出可以落实改进的建议,验证了质量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及其指标不仅作为安全团队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并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为企业未来选择安全团队的采购招标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标准,为公司网络安全防护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向。
李德明[4](2020)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及各主体博弈研究》文中提出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其他安全要素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上升为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有序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地位,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石。鉴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殊性,特别是信息和网络无界性的特点,使得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具有系统性强、涉及范围广泛、重要程度高等特点。信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与控制问题。因此,站在更高的层次,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而非单纯的技术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目前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经验,分析了中外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差异。进而,通过引入政府监管理论,基于政府扮演的双重角色,一是基于履约理论政府与用户存在合同关系,二是政府与用户是不存在合同关系这两种情况下,政府与用户在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收益如何定义、合作关系如何确立,进行博弈分析。包括信息安全监管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及功能,分析了在不同模式下的主客体关系和相应角色。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系统的运行原则及思路,详细介绍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的三个维度和五个层次,构建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框架并对监管体系的功能及其蕴含的新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依据信息安全监管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信息安全监管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案,以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使评价更加合理准确,并通过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可为政府信息安全监管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论文最后主要从组织、管理及技术三个方面为我国信息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点:(1)提出了在多学科有机结合下的系统性的研究方案。本论文对信息安全的整合了成体系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理论框架。分析了影响我国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构建了我国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剖析其运行机理,并借鉴典型发达国家信息安全监管的基本经验,提出我国信息安全监管政策建议。这是理论上的创新。(3)构建了服务政府管理的信息安全监管模型。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的,既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又是关系到我国信息安全的重大理论与社会实践问题。本选题摒弃浮于表面、可操作性差的“建议”形式,而是从机制研究结论和模型仿真结论等理论出发,构建一个模块化、层次化、全方位、多角度、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安全监管模型,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这是实践上的创新。
刘阳[5](2020)在《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和越来越受欢迎归功于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部分以独特的交易模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贸易模式,逐渐占据人们生活的主导地位。电子商务平台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接收并且广泛使用,原因是其在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然而,电子商务平台却是喜忧参半,在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普及的同时,信息安全的问题也逐渐涌现。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在为用户的交易洽谈提供更多的渠道的同时,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所以,社会各界人士对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持有很高的关注度。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信息安全不仅关乎到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所以,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六个章节来阐述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在第一章绪论中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研究进行整合与梳理,确定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明确具体研究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方式。第二章主要对理论和定义内容进行阐述,包括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机制等,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重点—信息安全机制。在第三章中本文通过技术、法律、管理和信息安全保护意愿角度试图分析影响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的因素,构建模型为接下来的实证分析做准备。第四章主要通过数据分析软件SPSS25和SPSS AMOS对本文提出的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并根据讨论结果提出了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案措施。第五章为本文的重点,主要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机制进行介绍,通过对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构建目标、总体要求和其他有关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内容的描述,完成了本文最主要的内容: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框架,然后根据所构建的框架提出对策与建议。最后为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了前面所研究的内容并重新对本文的创新点进行了描述,紧接着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与自己对所研究领域未来的展望。本文以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为主要研究目标,分析了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依据电子商务平台不同的信息安全问题的种类并找出其相应的解决办法,改善了电子商务平台信息的安全性,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平台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张东东[6](2020)在《基于演化博弈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使用,城市信息网络越来越复杂,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也越来越频繁,智慧城市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和隐患也日益严峻。在智慧城市环境下,大量的数据资源蕴藏在系统中,出现的任何风险和漏洞都可能会带来信息安全危机,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变得至关重要。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从宏观上来讲,是为了创新城市信息安全治理模式,处理各种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保证城市运行的良好态势;从微观上来讲,能够维护城市居民的合法权益,防止重要数据和居民隐私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虽然智慧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产品、网络、系统和相关人员等方面的信息安全挑战,但这些问题和隐患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督和管控进行有效防范。信息安全监管作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重要抓手和底层防线,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有效的监管机制来识别、感知并分析信息安全风险,严格监管各个智慧城市系统的参与方,保障它们的信息安全。本文以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为研究背景,阐述了进行信息安全监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信息安全监管的相关文献,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缺点与不足;从主体、范围、对象、内容等方面构建了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的理论框架,并分析了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博弈论和演化博弈论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演化博弈对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的适用性,建立了基本假设,构建了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模型,对模型中博弈双方的行为策略进行演化稳定性分析;根据信息安全监管中涉及的关键影响因素设置参数值,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探讨参数值的变化如何影响智慧城市运营方和信息安全监管部门的行为策略选择;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得出的影响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的主要因素,以及信息安全监管机构和智慧城市运营方的行为策略演化结果,探讨了完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张行舒[7](2020)在《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政务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机密,肩负政府的门户形象,实施过程要求极高的安全性能。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包括个人隐私、公众权益、国家利益、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重要问题。如何有效地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屏障,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现阶段对于大数据下结合云环境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研究非常多,也初步形成了一定体系。但是关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的研究比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也处在探索阶段,虽然理论逐步成型,但是对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对信息安全带来的影响及风险都还没有相应的理论体系,相关研究也比较少。所以本文试图对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信息安全管理理论进行梳理,丰富相关研究。本文研究主体为大数据时代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主要探究大数据时代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所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具体来说,本论文立足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背景,拟用信息安全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大数据时代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进行共享安全管理的研究。本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问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安全问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服务安全问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管理安全问题;其次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中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风险管理理念滞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安全防护系统薄弱、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全程监控不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应急管理机制缺失;针对问题及原因,结合国内外经验,本文给出了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安全管理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树立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理念、加强政务信息共享全程监管、开展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审计、实施政务信息共享风险管理。
杨子燕[8](2020)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全球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新引擎,数据逐渐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媒体融合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数据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对象,数据信息泄露问题时有发生,伴随着媒体融合而引发的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媒体融合对档案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实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大量产生,数字档案这一保管形式应运而生。由于数字资源本身极其脆弱,对于信息泛滥、信息失衡、信息泄露等现状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作为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数据保护,提高用户信任度,才能保证数字档案信息能够被合理收集、利用。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系统探讨。首先,阐述了媒体融合、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内涵,并分析了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结合信息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事例从信息获取、信息管理、信息利用三个层面分析了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现状;再次,针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当前存在的风险从国家层面、档案部门、用户层面分析了具体原因;最后从国家、档案部门、用户三重维度提出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措施。
车永奎[9](2020)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研究 ——以“众安保险与安恒信息技术公司合作”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已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互联网技术正驱动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使数据信息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在此背景下,数据资产泄漏将会给企业的声誉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如2015年携程网宕机,市值增发近10%;2020年微盟员工删库,经济损失近10亿。保障数据信息资产的安全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战略。然而,仅依靠网络安全技术无法保障全部网络风险,企业投保网络信息安全保险进而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是必要的。此外,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会优化保险公司的险种结构增加保费规模。目前,保险业的竞争领域逐渐从价格层面转移到产品与服务领域。而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正处于初级阶段,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通过对国内保险公司与第三方网络安全技术公司首次合作的案例进行介绍与分析,论述我国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然后,分析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宏观上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规模、法律和监管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从微观层面分析网络信息安全保险产品费率厘定和核保难题。接着,分析欧美发达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市场的创新举措,如澳大利亚保险集团通过模拟网络安全事故积累风险数据优化风险建模;美国初创公司打通网络安全技术公司和保险公司的通道为保险公司风险建模补充网络风险数据;欧盟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法律建设支持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最后,就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发展提出六点对策建议:模拟网络攻击和数据泄漏优化风险建模;加快建立网络安全风险基础数据库;完善网络安全保险的监管体系;加强保险公司与网络安全技术公司之间的信息与技术合作;加强被保险人网络风险的实时监管;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信息披露。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的攻防演练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信息安全测试平台搭建现状 |
1.2.2 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模拟实验平台建立技术分析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攻防演练平台的构建 |
2.1 平台概述 |
2.1.1 火力发电工业背景 |
2.1.2 火力发电工艺流程 |
2.2 平台架构 |
2.2.1 系统组成 |
2.2.2 网络架构 |
2.2.3 平台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层的设计 |
3.1 功能描述 |
3.1.1 PLC介绍 |
3.1.2 PLC选型 |
3.1.3 具体描述 |
3.2 PID功能描述 |
3.3 攻击效果顺序控制 |
3.3.1 燃烧系统(GE PLC)联锁停车 |
3.3.2 汽水系统(AB PLC)联锁停车 |
3.3.3 电力系统(Schneider PLC)联锁停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控层的设计 |
4.1 Server构建 |
4.1.1 设备监控 |
4.1.2 数据传递 |
4.1.3 组态画面 |
4.1.4 一键启动 |
4.2 Client配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层的设计 |
5.1 数字量仿真模块 |
5.1.1 功能描述 |
5.1.2 系统实现 |
5.2 数据仿真常态模型 |
5.2.1 功能描述 |
5.2.2 系统实现 |
5.3 攻击判断模块 |
5.3.1 DI功能描述 |
5.3.2 AI、AO功能描述 |
5.4 效果展现 |
5.4.1 攻击联锁停车 |
5.4.2 模拟量受攻击展示 |
5.4.3 设备模型联动 |
5.5 一键启动 |
5.6 设备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与应用 |
6.1 实现攻防实验 |
6.1.1 攻击回放技术 |
6.1.2 安全防御 |
6.1.3 主动防御 |
6.1.4 实际应用 |
6.2 平台突出优点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研究成果 |
(2)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评估标准及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虚拟化系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3 工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基础理论及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 |
2.1.2 虚拟化技术 |
2.1.3 工业控制系统 |
2.2 方法理论概述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2.3 博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传统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挑战 |
3.1 传统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
3.1.1 风险评估基本原理 |
3.1.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3.2 虚拟化技术带来的变化 |
3.2.1 虚拟化技术对传统信息系统的影响 |
3.2.2 虚拟化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 |
3.2.3 虚拟化技术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
3.3 互联互通带来的变化 |
3.3.1 互联互通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3.3.2 互联互通带来的安全风险 |
3.3.3 互联互通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
3.4 研究问题及解决办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博弈论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1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界定及特点 |
4.1.1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界定 |
4.1.2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特点 |
4.1.3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防护要求 |
4.2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
4.2.1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及优化原则 |
4.2.2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步骤 |
4.2.3 风险评估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4.3 基于博弈论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3.1 风险评估流程 |
4.3.2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3.3 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
4.3.4 信息系统风险计算 |
4.3.5 风险评估模型对比 |
4.3.6 实验与分析 |
4.4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评估结果判定 |
4.4.1 检测结果判定 |
4.4.2 专家评估意见 |
4.4.3 评估结论判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5.1 虚拟化系统风险评估相关工作 |
5.2 虚拟化系统脆弱性分析 |
5.2.1 虚拟机及内部系统 |
5.2.2 虚拟机监控器 |
5.2.3 虚拟网络 |
5.2.4 虚拟化资源管理系统 |
5.3 虚拟化系统威胁分析 |
5.4 虚拟化系统的风险评估过程 |
5.4.1 确定风险评估指标 |
5.4.2 构建专家二维矩阵 |
5.4.3 风险等级的确定 |
5.4.4 风险量化模型 |
5.5 虚拟化系统评估结果判定 |
5.6 本章小结 |
6 面向互联互通的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
6.1 互联互通系统架构及防护要求 |
6.1.1 互联互通系统架构 |
6.1.2 互联互通防护要求 |
6.2 互联互通的安全分析 |
6.2.1 互联互通的风险点 |
6.2.2 互联互通的应用场景 |
6.3 不同应用场景的互联互通风险评估 |
6.3.1 多个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
6.3.2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与虚拟化系统互联互通 |
6.3.3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互联互通 |
6.3.4 风险评估策略及结果判定 |
6.4 本章小结 |
7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 |
7.1 信息系统评估内容的关联分析 |
7.1.1 模型构建 |
7.1.2 关联分析方法 |
7.1.3 关联分析结果 |
7.1.4 结论 |
7.2 评估团队能力评估 |
7.2.1 已有相关研究工作 |
7.2.2 模型构建 |
7.2.3 能力分析 |
7.2.4 结论 |
7.3 信息系统安全隐患的关联分析 |
7.3.1 关键评估项分析与感知 |
7.3.2 常见安全隐患的分析与感知 |
7.3.3 结论 |
7.4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建议 |
7.4.1 风险控制策略 |
7.4.2 风险控制应用实例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风险评估模型总结分析 |
8.1.2 研究结论 |
8.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全国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B 全国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C 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情况检查表 |
附录 D 评分对照表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C公司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网络安全发展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网络安全研究 |
2.1.2 国内网络安全研究 |
2.2 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 |
2.2.1 网络信息安全 |
2.2.2 网络安全的攻击 |
2.2.3 网络安全的防范 |
2.3 企业网络安全体系下的安全服务项目 |
2.3.1 企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
2.3.2 企业网络的日常安全服务 |
2.4 网络信息安全的分析评价方法 |
2.4.1 安全审计分析法 |
2.4.2 安全风险评估分析法 |
2.4.3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
2.4.4 综合模糊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安全项目质量及影响因素 |
3.1 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
3.1.1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的对象 |
3.1.2 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的调研 |
3.2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多视角的影响因素 |
3.2.1 安全管理视角下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3.2.2 业务运维视角下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3.2.3 产品推广视角下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3.2.4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影响因素的确认 |
3.3 影响因素的动态更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指标内涵 |
4.2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4.2.1 准则层指标重要性的调研问卷 |
4.2.2 指标层指标重要性的调研问卷 |
4.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
4.3 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
4.3.1 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2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 |
4.3.3 质量评价的执行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实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描述 |
5.2 案例评价 |
5.2.1 确定评价人员和评价标准 |
5.2.2 收集梳理质量评价 |
5.2.3 计算X公司服务质量 |
5.2.4 计算Y公司服务质量 |
5.2.5 计算Z公司服务质量 |
5.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5.4 指标分析和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准侧层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二 安全管理-指标层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三 业务运维-指标层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四 产品推广-指标层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五 服务质量评价调研表 |
致谢 |
(4)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及各主体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的研究方案及方法 |
1.3.1 研究方案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
2.1 信息安全理论 |
2.1.1 信息安全 |
2.1.2 国家信息安全 |
2.2 政府监管理论 |
2.2.1 政府监管概述 |
2.2.2 政府承担信息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 |
2.3 信息自由相关理论 |
2.3.1 获取信息自由权 |
2.3.2 网络言论自由权 |
2.3.3 网络隐私权 |
2.3.4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模式 |
2.3.5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 |
2.3.6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合同关系下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研究 |
3.1 研究问题分析 |
3.2 协议前履约关系 |
3.2.1 政府的收益与反应函数 |
3.2.2 用户的收益与反应函数 |
3.2.3 政府与用户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求解 |
3.2.4 政府与用户间的博弈模型及其求解 |
3.3 协议后履约关系 |
3.3.1 博弈双方的收益函数 |
3.3.2 博弈模型构建 |
3.3.3 博弈均衡的确定 |
3.4 研究结论 |
3.4.1 政府对网络使用权的优惠对于信息安全监管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无合同关系下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研究 |
4.1 研究问题分析 |
4.2 委托代理关系下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的影响因素 |
4.2.2 模型的数学描述 |
4.2.3 模型的建立 |
4.3 模型求解 |
4.4 模型分析与讨论 |
4.5 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
5.1 不存在任务重叠的多任务委托代理 |
5.2 考虑任务重叠的多任务委托代理 |
5.3 政府作为代理人的进一步讨论 |
5.4 各主体关系博弈给监管体系构建思路探索 |
5.5 技术层面上安全监管的难点分析 |
6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研究 |
6.1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构建思路 |
6.2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模型构建 |
6.2.1 整体框架 |
6.2.2 三个维度 |
6.2.3 五个层次 |
6.3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模型运行步骤 |
6.3.1 信息源采集 |
6.3.2 网络信息安全评估 |
6.3.3 网络信息安全预警 |
6.3.4 网络信息安全控制 |
6.3.5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效果评价 |
6.4 我国网络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平台设计 |
6.4.1 总体架构 |
6.4.2 操作子平台 |
6.4.3 分析子平台 |
6.4.4 决策子平台 |
6.5 本章小结 |
7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效果评价 |
7.1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主体评价体系构建 |
7.1.1 构建目的 |
7.1.2 构建原则 |
7.2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指标体系 |
7.2.2 监管组织 |
7.2.3 监管机制 |
7.2.4 监管技术 |
7.3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7.3.1 评价思路 |
7.3.2 权重赋值 |
7.3.3 评价过程 |
7.4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效果评价实证研究 |
7.4.1 基于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
7.4.2 熵权法修正指标权重 |
7.4.3 计算指标隶属度 |
7.4.4 监管效果综合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8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政策建议 |
8.1 监管组织政策建议 |
8.1.1 提高安全意识 |
8.1.2 重视人才培养 |
8.2 监管机制政策建议 |
8.2.1 加强顶层设计 |
8.2.2 完善法律法规 |
8.3 监管技术政策建议 |
8.3.1 优化安全技术 |
8.3.2 践行主动防御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角度 |
1.2.2 法律角度 |
1.2.3 管理角度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相关概念 |
2.1 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平台 |
2.1.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
2.1.2 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概念 |
2.1.3 电子商务平台的特点 |
2.1.4 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2.2 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 |
2.2.1 信息安全 |
2.2.2 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
2.3 信息安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电子商务平台中技术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
3.1.1 信息存储安全 |
3.1.2 信息安全攻击 |
3.1.3 信息交流传递 |
3.1.4 用户普遍缺乏安全意识 |
3.2 电子商务平台中法律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
3.3 电子商务平台中管理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
3.3.1 技术远大于管理 |
3.3.2 管理过于片面化 |
3.3.3 没有完整的监督制度 |
3.3.4 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 |
3.3.5 没有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
3.4 电子商务平台中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
3.5 案例分析 |
3.5.1 京东平台信息泄露事件 |
3.5.2 云集平台信息泄露事件 |
3.5.3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
3.6 研究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4.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背景与分析目的 |
4.1.1 实证分析背景 |
4.1.2 实证分析目的 |
4.1.3 可行性分析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收集 |
4.2.3 数据处理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模型拟合检验 |
4.3.2 模型验证 |
4.3.3 结果分析 |
4.4 讨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构建 |
5.1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提出 |
5.2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机制 |
5.3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 |
5.3.1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构建目标 |
5.3.2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总体要求 |
5.3.3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构建的内部保障体系 |
5.3.4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构建的外部支持体系 |
5.4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框架构建 |
5.4.1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中所包含的机制 |
5.4.2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框架构建 |
5.5 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对策建议 |
5.5.1 加强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 |
5.5.2 强化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问题的法律约束 |
5.5.3 提高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
5.5.4 提升用户信息素养 |
5.6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文章的创新点总结 |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未来展望 |
附录:问卷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基于演化博弈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理论基础 |
2.1 信息安全监管 |
2.1.1 信息安全监管主体与范围 |
2.1.2 信息安全监管对象与内容 |
2.1.3 信息安全监管困境及成因 |
2.2 智慧城市相关理论 |
2.2.1 智慧城市基本概念及发展 |
2.2.2 智慧城市面临的信息安全挑战 |
2.3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 |
2.3.1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对象与内容 |
2.3.2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
第3章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 |
3.1 演化博弈相关知识 |
3.1.1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
3.1.2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
3.1.3 博弈类型与纳什均衡 |
3.1.4 演化博弈相关理论与框架 |
3.2 演化博弈对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的适用性分析 |
3.3 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演化博弈模型 |
3.3.1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3.3.2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3.3.3 模型研究结论 |
第4章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演化模型的仿真分析 |
4.1 不同情况下信息安全监管博弈双方演化稳定分析 |
4.1.1 监管高成本时的博弈行为 |
4.1.2 监管低成本时的博弈行为 |
4.2 信息安全监管机构行为演化结果分析 |
4.3 智慧城市运营方行为演化结果分析 |
第5章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
5.1 厘定监管主体责任,完善法规制度 |
5.2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实现技术突破 |
5.3 落实监管责任追究,健全奖惩机制 |
5.4 开展分类分级监管,构建策略体系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演化博弈仿真程序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述 |
一、大数据 |
二、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 |
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信息安全理论及其适应性分析 |
二、风险管理理论及其适应性分析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适应性分析 |
第二章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背景 |
一、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实践 |
二、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实践 |
第二节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建设实践 |
一、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基本运行框架 |
二、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三、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应用现状 |
四、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应用成果 |
第三节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实践 |
一、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部门 |
二、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技术情况 |
三、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内容 |
四、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法律法规 |
第三章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问题 |
一、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问题 |
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安全问题 |
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服务安全问题 |
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管理安全问题 |
第二节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问题原因 |
一、风险管理理念滞后,存在人才瓶颈 |
二、平台安全防护系统薄弱,不能适应技术更新 |
三、共享全程监控不力,管理水平较低 |
四、安全设计缺乏规划,应急管理机制缺失 |
第四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启示 |
一、国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经验 |
二、国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启示 |
第二节 国内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启示 |
一、国内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经验 |
二、国内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启示 |
第五章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安全管理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完善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理念 |
一、完善数据资产安全观 |
二、完善政务信息共享观念 |
三、完善应对共享风险常态化的主动观念 |
四、完善科学的法律法规保障理念 |
第二节 全程监管政务信息 |
一、建立安全监控集中管理 |
二、强化各个流程监控 |
第三节 完善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审计体系 |
一、建立常态化的政务信息系统审计机制 |
二、建立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审计标准 |
三、明确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审计内容 |
四、动态安全审计 |
第四节 健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运行管理体系 |
一、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行政管理 |
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技术管理 |
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风险管理 |
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日常管理 |
五、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预警管理 |
六、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应急管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认知 |
2.1 媒体融合与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内涵 |
2.1.1 媒体融合内涵 |
2.1.2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内涵 |
2.2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的必要性 |
2.2.1 信息传播的高效联动需要协同保障信息安全 |
2.2.2 多层级的集群传播需要加强风险防控 |
2.3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的可行性 |
2.3.1 融合式理念丰富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 |
2.3.2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治理的发展支撑 |
第3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 |
3.1 信息获取存在的风险 |
3.1.1 信息造假所引发的信息失真 |
3.1.2 信息生产者归档意识不强所导致的信息不全 |
3.2 信息管理存在的风险 |
3.2.1 网站攻击风险 |
3.2.2 人员风险 |
3.3 信息利用存在的风险 |
3.3.1 用户隐私权问题 |
3.3.2 突发事件风险 |
第4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
4.1 国家层面 |
4.1.1 专门精准的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
4.1.2 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长期存在 |
4.2 档案部门 |
4.2.1 管理档案的平台技术需要优化 |
4.2.2 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仍需提高 |
4.3 用户层面 |
4.3.1 信息素养意识不足 |
4.3.2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 |
第5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路径 |
5.1 国家角度:健全法律法规,强化风险防控 |
5.1.1 借鉴西方法规,促进内生机制 |
5.1.2 建立分层级的应急联动机制 |
5.1.3 加强行业监管 |
5.2 档案部门角度:优化信息技术,注重人才培育 |
5.2.1 优化信息安全技术 |
5.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3 用户角度:提高信息素养,强化信息保护 |
5.3.1 提高信息素养 |
5.3.2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研究 ——以“众安保险与安恒信息技术公司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综述 |
0.2.2 国内研究综述 |
0.3 概念界定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创新与不足 |
1 案例介绍 |
2 案例分析 |
2.1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
2.1.1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网络安全保险保驾护航 |
2.1.2 外资网络安全保险倒逼内资网络安全保险发展 |
2.2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的可行性 |
2.2.1 网络安全事故频发促进保险需求 |
2.2.2 保险公司与安全技术公司合作优化保险流程 |
2.2.3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将解决网络安全的关联性问题 |
3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宏观方面 |
3.1.1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保费规模小 |
3.1.2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监管难度大 |
3.1.3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3.1.4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巨灾效应 |
3.2 微观方面 |
3.2.1 保险产品费率厘定难 |
3.2.2 核保流程难度大 |
3.2.3 产品供给不足 |
4 国外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经验及借鉴 |
4.1 澳大利亚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的发展 |
4.2 美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 |
4.3 欧洲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 |
4.4 国外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经验借鉴 |
5 发展我国网络安全保险的对策建议 |
5.1 模拟网络攻击和数据泄漏完善风险建模 |
5.2 实时监控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 |
5.3 设置赔偿上限,建立政府补贴机制 |
5.4 加强保险公司和网络安全技术公司之间的合作 |
5.5 加快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监管体系建设 |
5.6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信息披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四、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的攻防演练平台[D]. 张居华.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高安全等级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D]. 孔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3]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C公司案例分析[D]. 肖跃.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4]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及各主体博弈研究[D]. 李德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5]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D]. 刘阳.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基于演化博弈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监管研究[D]. 张东东. 湘潭大学, 2020(02)
- [7]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研究[D]. 张行舒.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8]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D]. 杨子燕. 南昌大学, 2020(01)
- [9]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保险发展研究 ——以“众安保险与安恒信息技术公司合作”为例[D]. 车永奎. 辽宁大学, 2020(12)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信息安全论文; 风险评估论文; 数据与信息论文;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论文; 信息安全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