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陶瓷窑炉的烧成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林娜,祝成翀,刘翰承,王国建,吴耀星[1](2021)在《陶瓷工业气烧辊道窑用能评价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能客观评价气烧辊道窑的用能状况,本文从窑炉结构、窑炉耐材、烧成工艺、烧成控制等多个角度,简要分析研究了景德镇地区气烧辊道窑的热效、排烟与抽热的余热利用、窑体散热、烧成操作的实际现状,提出了陶瓷工业气烧辊道窑用能评价的方法及其宜选取的参考指标。建议制定陶瓷工业气烧辊道窑能效评估和节能潜力分析等用能评价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旨在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烧成控制技术,配置高效的节能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陶瓷窑炉的热效率,为企业窑炉的能源计量管理、政府职能部门的环境资源监察提供技术支持。
林俊杰[2](2021)在《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与研究 ——以景德镇制瓷技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陶瓷技术作为传统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展示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工程。作为展示主体的博物馆受教育服务功能驱使,逐渐将“非遗”的保护和展示工作纳入到职能领域之内,这给博物馆的展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通过重新构建展览形式和内容,在满足陶瓷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些博物馆的“特色”展陈大体还是遵循着普适性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未能在实践中将其细化并执行,使得目前古陶瓷工艺在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不够全面,形式也比较单一,未能达到应有水准,成为比较难以策划的一类展览,亟需在展陈内容和形式设计过程中引入新变量,构建展陈的不可替代性。本文以古陶瓷技术在陶瓷类博物馆的展示为切入点。首先,通过调查和分析国内各地区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探究其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古陶瓷技术的动态演绎进程,得出一些陶瓷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凝练成展陈的逻辑主线;再者,以景德镇为例,探讨陶瓷类展陈的时间线性和技术逻辑的兼容性如何达成。本文研究的角度和研究对象较为新颖,且实操性较高,可以给予同类展陈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木森[3](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万芳[4](2020)在《改革开放初期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历程与启示(1978年-1998年)》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景德镇陶瓷工业从传统手工业生产到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来实现,期间因为政治经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改造通过自力更生在国内寻求技术突破和引进、消化与吸收国外先进工业生产设备等不同方式来实现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在各种方式下进行的技术改造工程,选取了部分技术改造工程项目,通过进一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项目开始实施的原因背景过程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景德镇瓷厂和一条青花瓷自动化生产线分别是完全依赖进口和独立自主,两个项目都呈现出一种极端的做法,而且都仅仅只是一味的追求先进而忽略了其可行性。(2)“七五”技改与“八五”技改的全套引进,为国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近距离的看到了我国陶瓷工业技术装备与国外先进现代化生产设备与工艺的差距,但在引进的同时仍旧保守一味引进国外成熟并淘汰下来的旧技术,且并未很好的消化和吸收,风光一时后期发展有所阻碍。(3)经过了多次技术改造之后,景德镇出现了所谓的原料标准化、烧成工艺的选择、设备的创新等,从陶瓷烧造的各个方面开始探索,不断创新,来更好的发展景德镇陶瓷技术。从改革开放初期,景德镇陶瓷工业用各种方式进行技术改造来发展陶瓷工业化发展到九十年代初,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景德镇陶瓷企业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尽管如此,景德镇陶瓷企业仍然能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合适发展方式,来使景德镇陶瓷工业以不同形式得以更好发展。
李豪[5](2020)在《新型节能环保柴气混烧窑的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陶瓷柴烧产品在市场上颇受青睐,然而用于烧制柴烧产品的柴烧窑性能却参差不齐,且对环境产生污染较大,能源利用率较低,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新型节能环保柴气混烧窑。该窑炉秉承古代柴烧窑(镇窑、馒头窑)的结构优势,基于现代气烧梭式窑的设计理念,将柴烧与气烧相结合,旨在烧制出具有柴烧艺术效果的瓷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符合当前社会的行业发展需要及趋势。文中首先以景德镇窑、馒头窑及现代梭式窑的结构及烧成方式为背景,分析了柴烧火焰特性及气体燃料燃烧特点与特性;其次,理论计算前提下创新设计了新型柴气混烧窑,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柴气混烧窑实体模型试验台,分析了柴气混烧窑的工作原理及热工制度;接着,对柴气混烧窑中关键的燃烧装置自吸式烧嘴进行了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包括自吸式烧嘴在不同燃气入口大小、不同空气阀门开度、不同燃气入口压力工况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适宜柴气混烧窑烧制过程的最佳烧嘴结构参数;最后,提出了两种用于柴气混烧窑中柴烧室与气烧室相连接部分的结构设计,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对其中的流场及温度场进行了分析,该结果能很好地优化柴气混烧窑的结构设计。主要结论如下:1)柴气混烧窑结合了现代梭式窑与古代柴窑(镇窑、馒头窑)的结构特性,燃料柴与清洁燃气混烧结合,柴烧气氛与气烧气氛相融合。实现了以清洁燃料气烧为主,柴烧为辅的目的,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该柴气混烧窑相较于传统柴窑烧制同量制品,烟气排放量降低了64.8%,用柴量节约了80%以上,烧成时间缩短50%以上。因此,在传承创新陶瓷文化方面,具有重大节能环保及社会效益。2)自吸式烧嘴的结构参数对于气烧室内的火焰及流场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燃气入口压力的提高,燃烧室内火焰位置呈现出后移趋势;空气阀门开度则对燃烧室内空气过剩系数产生较大影响,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空气阀门开度为5mm时空气过剩系数达到拐点;燃气入口孔径为1.2mm时燃烧状态较适宜。3)直通式结构中,柴烧烟气在进入气烧室后主要沿窑底部流动,由于自吸式烧嘴产生的烟气温度较高,使得气烧室窑内容易出现上下部温差较大的情况,随着燃气入口压力的增大,气烧室前后部的温差呈现逐渐增大趋势,最大温差为37.6℃;而由于两股烟气在方向上呈现相交90度射流的形式,自吸式烧嘴产生的高速射流未能起到很好的混合卷吸柴烧烟气的作用。4)弯道式结构中,由于改变了柴烧烟气进入气烧室的流动方向,促使柴烧烟气经窑顶倒烟后向窑后部流动,两股烟气在方向上呈现出平行射流的形式,很好的实现了柴烧气流的双倒烟效果。同时自吸式烧嘴喷出的高速射流将柴烧室过来的平行射流分散开来,促使柴烧烟气向气烧室两侧流动,在提高柴烧烟气温度的同时,缓和了气烧室内上下部温差,提高了柴烧气氛与气烧气氛的混合效率,经计算气烧室内平均温差在27.4℃。
刘建标[6](2020)在《基于PLC的陶瓷高温梭式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梭式窑是陶瓷烧成过程的主要热工设备之一,烧成制品的好坏主要由窑内温度和气氛决定。传统的梭式窑主要依靠人工经验或其他简单的热工设备来进行调节,存在劳动强度大,窑内温差较大,产品烧制不稳定等缺点;而自动控制梭式窑相对于传统的梭式窑而言,具有减少窑内温差,提高陶瓷企业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制品质量等优点,已成为梭式窑发展主要方向之一。本论文采用数值模拟对传统梭式窑(自吸式梭式窑)和自动控制梭式窑(动力式梭式窑)两种窑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及采用PLC对陶瓷梭式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一、通过建立相同体积大小为2m3的梭式窑模型,在高温段对传统梭式窑和全自动控制梭式窑进行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自动控制梭式窑窑内温度场温度均匀性比传统梭式窑内温度场温度均匀性要好,且自动控制梭式窑气体扰动明显强于传统梭式窑,大大增强了高温烟气对窑内坯体的换热。动力式梭式窑能在窑内形成一个旋转循环气流,其窑内流速整体性比自吸式梭式窑的大,气体扰动更强,提高了烧成过程中的传热效率,更有利于陶瓷产品的烧成。二、以某企业工厂梭式窑为研究对象,根据梭式窑结构特点及硼板的烧成曲线,采用科威LP2-28M20R型号的PLC对梭式窑的温度、气氛、压力进行控制,并编写梭式窑PLC控制程序,对PLC及其相应模块在内的硬件进行选型,并配置输入/输出地址,使用昆仑通态TPC实现对梭式窑控制现场的实时监控。在控制窑内温度时,采用双执行器的新型控制方法去控制燃气与空气的比值,并将温度分成15区间段,进行分段升温与降温,取得较好的结果:在烧制硼板低温段(40-720℃)时,窑内实测温度与设定温度有一定的温差,但其实测的升温速率与设定的升温速率趋势较为吻合;在烧成段(720-1080℃)时,窑内温度设定值与实际测量值偏差值为2℃左右;在高火保温段(1320-1340℃)时,窑内温度设定值与实际测定值偏差值为4℃左右;在降温段(1340-300℃)时,其窑内整个实际降温速率与设定降温速率较为贴合;总的来说,硼板实际温度烧成曲线与设定的温度烧成曲线较为贴合,且硼板设定的各温度区间段气氛变化与相对应温度区间段实际测量气氛变化较为吻合,满足梭式窑硼板陶瓷产品的烧制控制要求。
石小涛[7](2020)在《铁系分相艺术釉的制备工艺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铁系分相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艺术釉品种,一般伴随有析晶的现象。每种富铁分相釉都有其独特的制备工艺和机理。近年来,以建阳油滴天目釉为代表的传统富铁系分相艺术釉成为研究热点,但研究者大多对某一特定分相釉开展研究,且对建阳油滴天目釉的制备及机理认识存在差异。本课题主要研究铁红花釉、华北油滴釉和建阳油滴天目釉这三个比较典型的铁系分相釉品种,重点研究每种釉的斑纹、色彩呈现与制备工艺要点及相关机理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可行的工艺控制以改进釉的外观,并尽可能的揭示困扰传统陶瓷界多年的建阳油滴天目釉的制备工艺及显色机制。本文通过正交实验和SiO2/Al2O3摩尔量比值影响分析,讨论了原料及配比对铁红花釉的影响,并获得烧成效果良好的铁红花釉配方。显微结构分析发现,该釉面具有多级液-液分相结构,铁元素在不同的分相区域不均匀富集,并在釉面生成大量的粒状和枝状赤铁矿晶体。铁红花釉在冷却过程中,随温度下降,会逐渐由全黑转变为布满红色花状斑点。出现红色斑点主要在降温阶段的1120℃~1030℃温度范围,低于920℃后冷却时间对铁红花釉的外观影响不大,冷却过程中Fe2+被氧化的比率决定了釉面的颜色,通过调整冷却速度,可以使铁红花釉呈现从全黑色到逐渐布满“红斑”的各种效果。实验还发现铁红花釉颜色最红的“花芯”区域铁元素含量最低,而颜色偏暗区域铁元素含量较高,纠正了传统上认为铁红花釉越红的区域铁含量越高的认识。华北油滴是另一种富铁分相析晶釉。通过XRD、SEM与EDS等测试分析表明,“油滴”斑纹的形成是因为气泡凹坑内聚集的富铁液相析晶,大量1~3μm的磁铁矿晶粒聚集体形成了肉眼观察到的银色“油滴”。通过烧成过程中不同温度阶段的取样观察,确认了华北油滴釉形成的过程是:釉层在1160℃之后Fe2O3分解放出氧气→升温阶段釉层中气泡不断产生、长大,并因异相析晶携带氧化铁晶粒到釉面,在釉表形成泡痕凹坑→富铁相汇聚于泡痕凹坑中→在最高温保温及降温阶段,釉表泡痕凹坑逐渐变平坦,凹坑位置富铁相析出晶粒,晶粒聚集构成“油滴”斑。建阳油滴天目釉是起源于我国宋代,之后工艺失传近八百年的铁系分相釉。古代是在柴烧龙窑中烧制。我们在遵循古老柴烧工艺要旨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的相关理论,利用建阳本地传统釉用矿物原料,通过在高火保温和降温阶段向改装的柴电混烧电窑中投入松柴制造还原气氛,模拟古代柴烧对釉料的作用,最后制备出效果良好的建窑油滴天目釉盏。XRD分析显示,油滴天目釉表面存在磁铁矿和赤铁矿两种晶体物质影响油滴斑纹的呈色。建窑油滴天目釉面斑纹形成的过程主要与釉层中的氧化铁分解释放氧气,气泡带动富铁相向釉表面移动,富氧高温下气泡内壁析出氧化铁,并在气泡浮力作用下富集于釉层表面,气泡破裂后形成褶皱状起伏的油滴斑点。通过对油滴天目釉样品的XRD、SEM、EDS等的测试和呈色机理分析表明,油滴天目釉呈现彩色斑纹的原因不同于色素呈色,而主要为结构色。在天目釉斑点表面能够形成约100nm到200nm厚的赤铁矿或者磁铁矿晶粒薄膜,并且在约1.2μm厚的釉面气泡壁的两面都发现有晶粒层,天目釉的色彩是薄膜干涉色、相干衍射色和小晶粒散射色之一或者它们的组合,不同尺寸的氧化铁晶体可以使油滴斑点呈现不同的颜色,实现传统建窑油滴天目釉的特殊效果。
田瑞[8](2020)在《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中国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陶瓷贯穿整个文明发展史。在陶瓷的发展过程中,陶瓷烧制设备的更新换代为陶瓷制品的进步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根据不同陶瓷产品的烧制特点,设计建造了与之相匹配的陶瓷窑炉。发泡陶瓷是利用工业固体废弃料生产的产品,其生产过程与普通陶瓷生产过程类似。生产发泡陶瓷的主要设备为改良或者新设计建造的发泡陶瓷隧道窑。现在不管是单层还是双层隧道窑都会出现能耗较高、产能不足、产品品相一般以及产品出现断裂的的问题,事故频发。热工工作者在已有的经验技术基础上设计建造了大截面大空间的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以此来达到提升产能降低能耗的目的。本论文以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的两节窑体为原型,通过简化窑体附属结构,简化烧嘴等一系列手段,建立数学模型,利用ICEM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企业实际运行设定的参数来确定所需的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使用Fluent软件对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窑体设计的传热特性、流动特性以及未来调整的方向。通过对模拟结果云图的分析,得到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从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速度模拟结果看出,烟气从烧嘴处喷出,射入窑内对窑内主流烟气的扰动混合作用较小,火焰长度不够。从云图发现在烧嘴的附近都会产生低流速区,该位置温度较低且不均。窑内速度分层严重,速度场涡流较多。窑内温度场受到速度场的影响,导致窑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从温度模拟结果来看窑内左右两侧的温度比较均匀,且比窑内中间的温度要高,温差最大可达15K,最低为9K。(2)通过对每一层产品的速度场、温度场的分析可得知同一块产品上下两个表面的温度不均匀,产生的速度层较多。通过观察同一截面每层相邻的两个烧嘴的温度场与速度场云图,可看出每两个相邻的烧嘴之间都会有低温区与低流速区,这是两个烧嘴射流产生的烟气回流,回流的烟气对流传热速率较慢。(3)窑车与窑车所装产品间的缝隙、产品与左右两侧窑墙之间的缝隙都存在烟气的流动,在这些区域都容易产生涡流,阻碍烟气的流动就很容易造成低温区。(4)烧嘴射流由于受到窑底、产品、窑顶之间距离的影响,即每排烧嘴的燃烧空间不是一样大的,这就影响了烧嘴射流的扩散,相邻两烧嘴的相互影响的作用显现的就更为突出,要适当增加每排烧嘴的燃烧空间。
李长塔[9](2018)在《中国明代葫芦窑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提出陶瓷的发展与窑炉的革新是分不开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国明代景德镇陶瓷的飞跃发展,除了制瓷工艺的不断改进,当时烧制陶瓷所使用的葫芦窑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明代葫芦窑窑炉结构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每一种窑炉结构的形成都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努力。因此,开展对葫芦窑结构的研究,一方面促进对古代窑炉的研究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了解窑炉结构与陶瓷共同发展的关系。本文以中国明代葫芦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复建复烧的实体葫芦窑结构尺寸、窑内最高烧制温度、各处气体流速等的测量,确定部分相关参数,采用合理运算和推论,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葫芦窑窑体结构对窑内温度场与流场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上述葫芦窑结构研究基础上,对明代葫芦窑到清代景德镇窑结构演变的三种结构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科学研究及历史发展角度验证葫芦窑至景德镇窑结构演变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可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葫芦窑最高烧制温度可达到1330℃;2.对于相当适合小产量生产的1#葫芦窑模型,窑内空间较小,烧成制度易调节,火焰容易充满全窑,窑内烧成温度处于1520K1600K之间,上下最大温差40K,前后最大温差60K,且前后室之间的束腰口结构,既能保证前室温度的稳定,又能促进后室炉膛内火焰的合理流动,提高窑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3.葫芦窑腰部束腰口结构有利于1#小窑室窑炉窑内温度的均匀,而会造成2#大窑室窑炉窑内温度的不均匀,2#葫芦窑模型窑内温度主要处在1440K1580K之间,上下温差达到120K,前后温差达到140K,满足不了窑内制品烧成质量的要求,也就说明葫芦窑的窑体结构不能太大;4.葫芦窑腰部束腰口结构的消失,使窑炉从2#半倒焰式窑炉演变成了3#平焰式景德镇窑,促进了葫芦窑进一步向前发展;3#窑炉模型窑内烧成温度处在1500K1580K之间,上下最大温差在100K,前后最大温差120K。3#模型窑内平焰式流动有利于在窑内产生一定温度梯度变化的区域,使陶瓷烧制品种种类增多,产量增大,且窑炉的砌筑、维护也更加方便、简捷;5.两种景德镇地区特有的窑炉——葫芦窑到景德镇窑的结构优化演变,不仅是一代代窑工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景德镇劳动人民对世界陶瓷窑炉的贡献;
蔡妤荻[10](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活态文明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既能够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能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的关注。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显得零散、碎片化、不成体系,缺乏对整体保护框架建设和顶层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推进,将标准化的理念、手段和方式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标准工作指南中的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加之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以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的应用,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标准体系的建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概念分析,依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以及WSR系统方法论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在遵循体系建构的全面性、整体性、专业性、系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表编制的要求,构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规划图。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是由若干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进行分类,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从种类维(物理)、序列维(事理)、参与者维(人理)三个主要维度进行展开,从宏观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一个立体的标准库集合,指导当前和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具有专业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因而有必要以一个具体非遗为案例讨论其实际应用。江西景德镇具有近2000年的制瓷历史,保存有完好的手工制瓷技艺,分别被列入我国国家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较好的分析案例。通过运用三维理论和WSR系统方法论,建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图表式具体建设展开说明,标示拟重点研制标准领域,最终进行应用研究,确立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具体标准,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传统窑炉、工艺流程、制瓷判断依据等,旨在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二、现代陶瓷窑炉的烧成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陶瓷窑炉的烧成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陶瓷工业气烧辊道窑用能评价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窑炉的热平衡测试 |
2 能耗影响因素及其量化评价参数 |
2.1 窑炉结构与窑体材料 |
2.2 燃烧系统与烧成技术 |
2.2.1 烧成操作控制与排烟、助燃 |
2.2.2 空气过剩系数 |
2.3 余热回收利用 |
2.3.1 排烟余热 |
2.3.2 冷却带抽热与产品出窑温度 |
2.3.3 余热利用率 |
2.4 自动化控制程度与辅助设备调控 |
3 陶瓷工业气烧辊道窑的用能评价方法 |
4 结语 |
4.1陶瓷工业气烧辊道窑用能评价的意义 |
4.2 建议 |
(2)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与研究 ——以景德镇制瓷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现代博物馆策展中心的转变 |
1.4.2 博物馆展陈内容与形式的更新 |
1.4.3 “特色”展示的研究方兴未艾 |
1.4.4 古代手工技术陈列展示研究尚有空白 |
1.4.5 古陶瓷技术研究成果丰硕 |
1.4.6 总结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研究空间界定 |
1.5.2 研究时间界定 |
1.5.3 研究对象界定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及问题 |
2.1 公益性展示 |
2.1.1 公立博物馆 |
2.1.2 研究机构 |
2.2 商业性展示 |
2.2.1 旅游景观 |
2.2.2 私营实体 |
2.3 其他展示 |
2.3.1 文化馆与文化中心 |
2.3.2 美术馆与艺术馆 |
2.3.3 展示中心 |
2.4 小结 |
3 古陶瓷技术演绎进程 |
3.1 陶瓷技术突破与工艺演变 |
3.1.1 陶瓷工艺三大突破 |
3.1.2 陶瓷技术深化与演绎 |
3.1.3 陶瓷发展五个里程碑 |
3.2 泥料制取工艺精进 |
3.2.1 原料选择 |
3.2.2 加工工艺 |
3.3 釉的形成与发展 |
3.4 烧成技术的提升 |
3.5 成型与装饰技法的演变 |
3.6 小结 |
4 古陶瓷技术陈列展示设计思考------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为例 |
4.1 可行性论证 |
4.1.1 专题性博物馆 |
4.1.2 作为辅助内容镶嵌 |
4.1.3 作为临展和巡回展 |
4.2 内容设计 |
4.2.1 原有的陈列大纲补充 |
4.2.2 展览文本修改 |
4.2.3 新增临时展览内容设计 |
4.3 形式设计 |
4.3.1 观展人流动线设计 |
4.3.2 互动体验设计 |
4.3.3 展示形式改进 |
4.4 教育服务设计 |
4.4.1 展前教育规划与实施 |
4.4.2 展中教育服务 |
4.4.3 展后总结、调查与反馈 |
4.5 小结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1 研究不足 |
5.1.1 研究主体的展示局限性 |
5.1.2 研究遗漏 |
5.2 博物馆的功能延伸 |
5.3 新的展览形式 |
5.3.1 实例构想:合作巡回展 |
5.3.2 “云”展览 |
5.4 新的科普助力 |
5.4.1 互联网传播科普 |
5.4.2 通识课教材科普 |
5.5 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景德镇民窑陈列大纲 |
附录B: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陈列大纲 |
附录C: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陈列展参考文献 |
附录D:景德镇制瓷工艺流程图 |
附录E:实习证明 |
(3)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组织结构 |
(三)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
一、萌芽时期 |
二、兴起时期 |
三、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材料重构 |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
第二节 造型重构 |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
第三节 装饰重构 |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
第四节 工艺重构 |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
一、“器”的反叛 |
二、“手工”的重生 |
三、“范式”的突破 |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改革开放初期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历程与启示(1978年-199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景德镇陶瓷历史的发展 |
2.2 景德镇陶瓷技术改造的研究背景 |
2.2.1 社会背景 |
2.2.2 经济背景 |
2.2.3 景德镇地方背景 |
2.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2.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2.4 概念界定 |
3 景德镇十大瓷厂的简要回顾 |
3.1 景德镇十大瓷厂建立的时代背景 |
3.2 十大瓷厂的兴衰 |
3.3 本章小结 |
4 景德镇陶瓷技术改造的起步 |
4.1 两次高投入的探索 |
4.1.1 全盘引进的景德镇瓷厂 |
4.1.2 独立自主的青花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 |
4.2 景德镇陶瓷技改起步的反思 |
4.3 本章小结 |
5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
5.1 华风瓷厂 |
5.1.1 华风瓷厂建立的背景 |
5.1.2 华风瓷厂发展历程简介 |
5.1.3 华风瓷厂发展历程简介 |
5.2 4369工程 |
5.2.1 4369工程建立的始末 |
5.2.2 4369工程建立的过程 |
5.2.3 4369工程的成功对当时景德镇乃至全国陶瓷工业的影响 |
5.3 “八五”技改项目 |
5.3.1 为民技改工程 |
5.3.3 红星技改 |
5.4 改革开放初期技术改造的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景德镇陶瓷业技术改造的启示 |
6.1 工艺技术的革新 |
6.1.1 原料的选择 |
6.1.2 烧成工艺的选择 |
6.1.3 如何减少变形 |
6.1.4 装饰方法的选择 |
6.2 窑炉的技术革新 |
6.3 燃料的革新 |
6.3.1 景德镇陶瓷工业燃料改革的历程 |
6.3.2 焦化煤气厂的建立 |
6.4 机械设备的革新 |
6.5 经济发展指标 |
6.6 两种转型方式的比较 |
6.6.1 社会经济影响 |
6.6.2 科技实力方面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新型节能环保柴气混烧窑的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柴烧发展现状 |
1.2 柴气混烧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柴窑与气窑结构及烧成方式 |
2.1 镇窑、馒头窑及梭式窑特点 |
2.2 松柴燃烧火焰特性 |
2.3 气体燃烧火焰特性 |
本章总结 |
3 柴气混烧窑设计 |
3.1 柴气混烧窑简介 |
3.2 柴气混烧窑的工作原理 |
3.3 柴气混烧窑的热工制度 |
3.3.1 烧成制度的确定 |
3.3.2 气氛制度的确定 |
3.3.3 压力制度的确定 |
3.4 柴气混烧窑的热平衡计算 |
3.4.1 窑体材料的选择 |
3.4.2 物料平衡的计算 |
3.4.3 热平衡计算 |
3.4.4 燃烧燃烧计算 |
3.4.5 柴气混烧与传统柴烧消耗量对比 |
3.5 柴气混烧窑优势点 |
本章总结 |
4 自吸式烧嘴燃烧器的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
4.1 CFD数值模拟理论 |
4.1.1 CFD简介 |
4.1.2 基本控制方程 |
4.1.3 燃烧模型的选择 |
4.1.4 稳定性和精度 |
4.2 自吸式烧嘴工作原理 |
4.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4 计算区域的网格划分 |
4.5 边界条件及物性参数的确定 |
4.6 模拟结果分析 |
4.6.1 1.2 mm燃气入口孔径的模拟分析 |
4.6.2 三种燃气入口孔径下的模拟对比 |
本章总结 |
5 基于自吸式烧嘴的柴气混烧窑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柴气混烧窑模型介绍 |
5.1.1 直通式-几何模型的建立 |
5.1.2 弯道式-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 网格模型的划分 |
5.3 边界条件及物性参数的确定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直通式结构模拟结果分析 |
5.4.2 弯道式结构模拟结果分析 |
5.4.3 两种结构下速度及温度对比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PLC的陶瓷高温梭式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窑炉控制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2 梭式窑数值模拟研究 |
2.1 梭式窑的特点 |
2.1.1 全自动梭式窑的基本结构 |
2.2 梭式窑数值模拟现状 |
2.3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2.3.1 动力式梭式窑的物理模型简化及网格划分 |
2.3.2 自吸式梭式窑的物理模型简化及网格划分 |
2.4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2.4.1 动力式梭式窑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2.4.1.1 控制方程 |
2.4.1.2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2.4.1.3 边界条件 |
2.4.2 自吸式梭式窑的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2.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2.5.1 A和B模型在X截面上的速度及温度云图对比分析 |
2.5.2 A和B模型在Z截面上的速度及温度云图对比分析 |
2.6 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3 梭式窑窑炉控制系统需求及总体设计 |
3.1 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
3.2.1 高温梭式窑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
3.3 梭式窑控制系统任务分析 |
3.3.1 陶瓷产品烧成制度的确定 |
3.3.2 烧成制度 |
3.3.3 确定梭式窑主要控制对象 |
3.4 温度控制分析 |
3.5 气氛控制分析 |
3.6 压力控制分析 |
3.7 参数控制器的设计 |
3.8 工程设计原则 |
3.9 系统硬件设计 |
3.9.1 PLC选型 |
3.9.2 LP2-28M20R接线及其数字量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
3.9.3 拓展模块接线 |
3.10 梭式窑制系统软件设计 |
3.10.1 PLC程序设计方法 |
3.10.2 程序设计 |
3.10.3 梭式窑控制系统主要PLC程序编写 |
3.11 本章小结 |
4 梭式窑监控界面设计 |
4.1 MCGS组态特点 |
4.2 监控主界面设计 |
4.3 工艺设置界面设计 |
4.4 定义数据变量 |
4.5 MCGS与 PLC的连接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系统调试 |
5.2 实验所需设备及场地布置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温度结果及分析 |
5.3.2 气氛结果及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梭式窑控制程序梯形图 |
附录2:设备参数 |
(7)铁系分相艺术釉的制备工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陶瓷及釉的起源与发展 |
1.2.1 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
1.2.2 釉起源与发展 |
1.3 传统铁系色釉的种类与发展 |
1.3.1 低铁系青瓷釉 |
1.3.2 富铁系黑釉(temmoku) |
1.3.3 富铁系黄釉、红釉 |
1.4 釉的“分相-析晶”与分相理论概述 |
1.4.1 相与分相釉的概念 |
1.4.2 釉熔体分相的动力学、热力学与结构化学理论 |
1.4.3 釉熔体分相对析晶的影响 |
1.5 富铁分相析晶釉的呈色:结构生色与釉中铁元素呈色 |
1.5.1 光子晶体与非晶光子晶体的结构生色 |
1.5.2 釉中铁元素呈色 |
1.6 传统富铁分相析晶釉制备及机理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
2.1 釉用原料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 |
2.3.2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 |
2.3.3 透射电镜(TEM)分析 |
2.3.4 X射线荧光(XRF)分析 |
2.3.5 金相显微镜显微分析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7 色度表征分析 |
第三章 铁红花釉的制备及呈色机理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 |
3.2.1 制备工艺流程 |
3.2.2 釉料制备与烧成工艺要求 |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1 Fe_2O_3、P_2O_5和滑石作用分析 |
3.3.2 高温保温时间变化对铁红花釉的影响 |
3.3.3 SiO_2/Al_2O_3 摩尔量比值变化及烧成气氛对铁红花釉的影响 |
3.3.4 铁红花釉在不同温度阶段的釉层效果与显微结构分析 |
3.3.5 铁红花釉“花斑”的显微结构与呈色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北油滴釉制备及呈色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方案 |
4.2.2 样品制备工艺 |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1 熔块加入量对油滴釉面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2 方解石加入量与油滴釉面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3 Fe_2O_3加入量与油滴釉面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4 高温保温时间变化对油滴釉面效果的影响 |
4.3.5 实验范围内最佳釉料配方组成及油滴斑点的XRD分析 |
4.3.6 华北油滴釉不同温度阶段取样的试片外观效果比较分析 |
4.3.7 华北油滴釉“油滴斑”的显微结构与呈色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窑油滴天目釉的制备与呈色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建窑油滴天目釉“柴烧”电窑的还原操作 |
5.2.2 釉料制备工艺 |
5.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3.1 石灰石助熔的单因素渐变和不同烧成温度的对比实验分析 |
5.3.2 高火保温时间对釉面的影响 |
5.3.3 施釉厚度与坯釉层断面分析 |
5.3.4 油滴天目釉样品表面的显微结构与机理分析 |
5.3.5 “彩色”油滴天目釉的显微结构与结构色呈色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环境与政策现状 |
1.2 发泡陶瓷特点及前景 |
1.2.1 发泡陶瓷性能特点 |
1.2.2 发泡陶瓷前景 |
1.3 目前对陶瓷窑炉研究的概况 |
1.3.1 发泡陶瓷辊道窑窑炉研究现状 |
1.3.2 发泡陶瓷隧道窑窑炉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结构及特点 |
2.1 隧道窑简介 |
2.1.1 隧道窑特点 |
2.1.2 隧道窑的各带与工作系统 |
2.2 隧道窑窑体与结构设计说明 |
2.2.1 隧道窑窑墙与窑顶特点 |
2.2.2 隧道窑其他结构 |
2.3 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特点 |
2.3.1 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与发泡陶瓷辊道窑产量与品相的比较 |
2.3.2 设计建造使用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2.4 隧道窑烧成带窑内热烟气的流动以及传热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
3.1 Fluent基本介绍 |
3.2 基本控制方程介绍 |
3.2.1 质量守恒方程 |
3.2.2 动量守恒方程 |
3.2.3 能量守恒方程 |
3.2.4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3.3 湍流模型和辐射传热模型的分析选择 |
3.3.1 湍流的概述及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3.3.2 分析湍流模型的特点并选取湍流模型 |
3.3.3 辐射模型的介绍及选取 |
3.4 数值计算方法 |
3.4.1 Fluent软件使用的数学计算方法 |
3.4.2 Fluent软件计算使用的离散差分格式[56] |
3.4.3 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算法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计算 |
4.1 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4.1.1 烧成带物理模型介绍 |
4.1.2 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模型的简化与建立 |
4.2 网格划分 |
4.3 烟气参数的确定 |
4.4 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 |
4.4.1 模型边界类型设定 |
4.4.2 模型边界条件的设定 |
4.4.3 网格独立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模拟结果分析 |
5.1 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窑内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5.2 三层发泡陶瓷烧成带速度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 三层发泡陶瓷烧成带温度场与速度场的结合分析 |
5.4 不同烧嘴流速的模拟分析 |
5.5 窑炉烧成带温度的测量与排烟风机的计算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明代葫芦窑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葫芦窑简介与历史地位 |
1.2 国内外对窑炉的研究概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葫芦窑结构及装烧工艺 |
2.1 葫芦窑的结构简介 |
2.2 葫芦窑的装烧工艺 |
2.2.1 葫芦窑的码窑方法 |
2.2.2 葫芦窑的烧成工艺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
3.1 基本控制方程介绍 |
3.1.1 质量守恒方程 |
3.1.2 动量守恒方程 |
3.1.3 能量守恒方程 |
3.1.4 本论文研究内部流动控制方程 |
3.2 基本湍流模型 |
3.3 数值计算方法 |
3.3.1 流场计算的主要方法 |
3.3.2 葫芦窑内部烟气流场方程离散 |
3.3.3 算法 |
第四章 葫芦窑内部流场与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
4.1 葫芦窑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4.1.1 葫芦窑物理模型介绍 |
4.1.2 葫芦窑模型建立与简化 |
4.2 模型网格划分 |
4.3 主要物性参数的确定 |
4.4 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 |
4.4.1 模型边界类型设定 |
4.4.2 模型边界条件确定 |
4.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1 葫芦窑窑内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2 葫芦窑窑内速度场模拟效果与分析 |
4.6 葫芦窑测温实验 |
4.6.1 实验目的及意义 |
4.6.2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案 |
4.6.3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葫芦窑与景德镇窑结构关系演变研究 |
5.1 葫芦窑的历史演变 |
5.2 葫芦窑结构演变数值模拟 |
5.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网格划分 |
5.3 数学模型 |
5.3.1 控制方程 |
5.3.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三种结构演变模型整体温度分布云图 |
5.4.2 三种结构演变模型窑内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3 三种结构演变模型窑内速度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出台的背景 |
二、国际公约与国内非遗保护法律的对照 |
三、保护的含义、对象与流程 |
四、立法保护和名录保护 |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与保护现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表现过程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
第三节 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适应性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
二、标准化在早期文化领域的应用 |
三、标准与古代国家治理的关系 |
四、现代标准的普及与应用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可行性 |
一、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 |
二、非遗保护标准化具有科学基础和技术的保障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性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领域 |
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应用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概念的界定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编制依据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思路与实施 |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
第三节 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和规划路线图 |
一、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路线图 |
第五章 景德镇非遗手工制瓷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古代制瓷技艺历史概述 |
一、古代制瓷技艺的发展 |
二、景德镇古代制瓷技艺的历史变迁 |
三、景德镇古御窑与民窑 |
第二节 景德镇制瓷技艺现状及其文化特点 |
一、景德镇现代制瓷技艺的发展与困境 |
二、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特点 |
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 |
第三节 景德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 |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分析 |
第四节 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现状及需求调查 |
一、制瓷标准现状的文献统计 |
二、标准需求深度访谈 |
第六章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一、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体系建设与思路说明 |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
第二节 研制标准的领域和编制依据 |
一、研制标准的领域 |
二、编制依据 |
第三节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的制定 |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
二、景德镇传统窑炉 |
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流程 |
四、景德镇传统制瓷判断依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附录 B:第一批~第五批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附录 C: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名录(共40项)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现代陶瓷窑炉的烧成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陶瓷工业气烧辊道窑用能评价的相关研究[J]. 林娜,祝成翀,刘翰承,王国建,吴耀星. 陶瓷研究, 2021(03)
- [2]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与研究 ——以景德镇制瓷技术为例[D]. 林俊杰.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2)
- [3]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初期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历程与启示(1978年-1998年)[D]. 万芳.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5]新型节能环保柴气混烧窑的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D]. 李豪.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6]基于PLC的陶瓷高温梭式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D]. 刘建标.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7]铁系分相艺术釉的制备工艺与机理研究[D]. 石小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D]. 田瑞.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9]中国明代葫芦窑结构研究及数值模拟[D]. 李长塔.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8(01)
- [1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D]. 蔡妤荻. 南昌大学, 2018(08)
标签:陶瓷论文; 陶艺论文; 陶瓷行业论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瓷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