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画高级进修班的教育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花[1](2021)在《陡剑岷油画艺术研究》文中提出陡剑岷先生是二十世纪甘肃省着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他的油画艺术以写实风格为主,其中油画风景作品数量众多。作品宁静淡雅,题材朴素优美,追求雅俗共赏,以柔和的色彩、平稳的构图、生动的笔触融汇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作品多以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风光为主,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以及艺术的热爱之情。作品中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又受到西方油画艺术的表现方式及艺术特征的影响,因此,中西融合的绘画方式成为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教学风格。他将毕生的精力融汇于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见证了甘肃美术的发展与壮大,凭借独特的艺术精神为甘肃省美术界培养了无数美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对甘肃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陡剑岷先生油画艺术对甘肃美术的贡献为主要内容。从陡剑岷先生的艺术历程以及艺术风格的形成为依据,探讨陡剑岷先生艺术特征与绘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其创作中的现实美在意境中的体现,理想化的审美追求与故土情怀的结合,文人情怀在审美中的含蓄体现三方面探讨研究陡剑岷油画语言的审美特征;研究其艺术精神、艺术风格、教学特色并结合实例分析陡剑岷先生对甘肃艺术家的影响以及对甘肃美术教育事业的贡献。
王建荣[2](2020)在《革故与鼎新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1958-1965)》文中研究说明1958-1965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经历了“一综二分”的波折变动,其课程体系也随之发生变革。变革产生的条件有:首先,在总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诉求下对艺术教育规模、教学计划与专业设置等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其次,以“引西融中”为目的的中国画改造思潮的论争过程,呈现出历史环境中中国画题材内容和笔墨形式因袭变革的发展脉络,为1961年教学方案的形成埋下因果伏笔。最后,通过对南京艺术学院建制初期师资队伍变更的探寻,研究师承对课程的间接影响。这一变革以时间发展为主脉具体表现为1958年课程改革以创作代基础;1959年-1960年稳定教学秩序时期,在教学组织上形成横纵立体的结构;1961年-1962年标准统一化,体现在《高等美术学校教学方案》的颁布与实施,明确规定了“分科”的教学体制与“四写”的教学方法,从此将教学纳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1963年-1965年中国画、油画等专业暂停招生,凸显了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从这些变动来看,文章探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一,应当明确教学的主体作用,促使教学、生产、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其二,正确认识循序渐进与“发展跃进”之间的关系,遵循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三,考量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的关系,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
陈日红[3](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指出“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马明宸[4](2017)在《风雨一甲子——北京画院发展六十年历程回眸》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第九年,岁在丁酉暮春之初,京城正值飞花时节,华夏丹青百废待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礼堂内惠风和畅、笑语满堂,政界艺林群贤毕至、文坛画苑少长咸集。周恩来、李济深、陆定一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以及画界名流何香凝、江丰,文坛大家郭沫若、茅盾,与古都画坛耆宿叶恭绰、陈半丁并其他名家共计三百余人丹青雅聚、共商绘事。在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同志的主持下,新
梅德顺[5](2016)在《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式美术教育入手,就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百年对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和发展做出比较研究。尤其对英属马来亚处在殖民统治时期结束前(即是1957年国家独立前),华侨美术社团的活跃与西方美术主义的共同接触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对马来西亚高等艺术教育制度的影响,留下三大美术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来对中华教育思想的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其一,从初期英殖民政府手工艺技艺取向的主流美术教育为统治策略,间中领先与替换了在华侨美术教育原有理念的本质,导致技艺取向与审美取向的对峙,促使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在此夹缝下的美术课程实施深感困惑与挑战;其二,是马来西亚当地华侨社会受其殖民地的国家教育政策约束与后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身份认同的问题,同时营造出南来或二代画家极力融入殖民文化的潮流以及共同创造出本土南洋美术文化的努力来作出改变;其三,英殖民政府教育部师训体制对美术课程教育目标转化了艺术教育的共存与多元文化发展的目标,间接引进与交汇了马来亚伊斯兰同化教育政策和技职教育的目标。针对这三大问题的出现,本文试图透过比较研究解开与探析英殖民政府统治结束前后50年间,中国艺术教育体制的传递带给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实施所引起民族性被同化的深远影响,尤其在美术设计人才方面的培养,美术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承,以及美术课程结构的设置,启发了马来西亚各大艺术大专院校的办学动力,进而崛起了东西方高等美术教育学制的设置和教学体系等实施状况做出一个宏观层面的比较,从其历史与社会学角度得出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的变迁与传承之意义。
吉艳艳[6](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提出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倪莎[7](2016)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美术教育在河南省高等美术教育中拥有最悠久的历史与最丰硕的成果。自二十世纪以来历经变迁,发展历程特殊且典型,在河南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中独具标杆性质。本文是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将其分为前身的沿革变迁、并入开封师范学院后的新建、独立成系后的变化、成立艺术学院后的改革这四个历史时期进行梳理。河南大学的美术教育创办初期为单一的师范教学性质,受当时时代与社会特殊性的局限,学制实行"五年一贯制"并提倡"双科制"的教学理念,目的是培养能同时兼任美术与音乐课程的师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至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河南大学的美术专业独立为美术系,学制与课程得以规范,并建立"重视创作与实践"的理念,讲究教学的科学性与弘扬优秀传统。伴随着学校性质的变化,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同时培养美术师资与美术专门人才的综合性美术人才培养方式。这一时期美术教育主张创作与教学并进,各专业方向发展成果显着,是其发展历程中最为稳定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1993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建立,美术教学也呈现出新的变革。这一时期工艺美术专业发展为工艺美术系(后变为艺术设计系),摄影与雕塑专业也相继建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科的专业设置逐渐齐全,并形成了专、本、硕、博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美术教育模式。艺术学院的美术教学朝着综合性和开放性发展,坚持"一专多能"与"理论与实践并重,学识与创作相承"的教学理念,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美术人才。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美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虽存有局限与矛盾,但也形成了 "重视传统与基础"的教学特点与"严谨、求实、稳健"的办学作风,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业伟[8](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陈涛[9](2014)在《借鉴与选择 ——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法式和苏式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中,具有古老传统的中国雕刻艺术日渐式微。在西学东渐中,法国式样的雕塑通过或公费或自费留学和创办西式教育的方式方法被引入中国。在以俄为师的热潮中,苏式雕塑同样被引入中国。那么在摄入法式和苏式体系这些异域的文化资源和雕塑表现形式的具体情况下,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识别力以及眼光和雕刻学习基础,最终这种外来文化吸收和影响造就了什么样的中国雕塑的面貌和具体的雕塑形式和风格,以及精神内涵方面的嬗变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甚至对今天的中国具象雕塑发展、走向有何启示,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及其意义所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研究二十世纪初期至今中国雕塑现代中的法式、苏式体系。(共约11万字)第一章(雕塑启蒙)分析研究了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具有古老传统的中国雕刻艺术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中日渐式微的局面和新美术顺应时代的实践活动;20世纪初法国的现代艺术潮流和以古典主义为核心的学院发展状况和体系特征。通过对留法学生学习的动因、导师、课程、作品以及留学生回国之后法式雕塑体系之建立、教学和艺术实践等几个方面的具体研究,论证在西学东渐中,法国式样的雕塑通过留学的方式方法被引入中国后,民国法式雕塑体系的形成和雕塑家艺术实践的成果对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开拓性意义。第二章(历史的抉择)回顾和梳理了俄罗斯雕塑向法国学习的渊源、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起因、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政策的确立、不同阶段苏联的雕塑发展演变特点和以纪念碑创作为主要形式的雕塑创作成就。另一方面重点分析研究了50年代初在向苏联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我国雕塑界向苏联学习的多样形式和主要内容,以及留苏人员和日后发挥了重要辐射作用的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的具体学习情况。第三章(现实的演绎)详细分析了50年代初期在雕塑的法式基础之上和向苏联学习之后,创作上和教学体系上苏式雕塑体系的确立,以及两种体系的融合和转化;通过具体的雕塑创作案例分析了雕塑界对古典的传承应用与民族化的尝试、以及在特殊的时期雕塑创作与政治和革命的结合;研究80年代初对苏式教学体系的全面恢复,以及80年代的创作探索特点和90年代创作理念的发展演变,论证中国雕塑对代表传统古典的法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苏式体系的超越和主动探索建构新体系的发展趋势。在以上三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语部分明确提出本文观点,即法式美术的引进,为具有古老传统的中国美术嫁接西方美术教学和创作的方法论提供了最初技术上的准备;苏派在法派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促成了传统美术观念和创作方法的转型,把过去一直是文人士大夫养生修性赏心悦目的雅好,和附属于礼仪丧葬的营造匠作,一并改造成与国家意识形态紧密联系、服从于国家民族大义的宏伟叙事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基质之上,新型的雕塑艺术观伴随的新的认知和观察方法、新的构造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在新的规则和培训方式下确立起来,这成为中国雕塑艺术在外来文化影响下经过本土艺术家的选择性吸收,在雕塑教学和雕塑创作中的现代性意义之所在。
邵靖[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二、油画高级进修班的教育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画高级进修班的教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陡剑岷油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陡剑岷油画艺术历程 |
一、绘画启蒙 |
二、学习成长 |
三、丰硕的成果 |
第二章 影响陡剑岷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 |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 |
(一)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熏陶 |
(二)中国写意山水的熏陶 |
二、前辈艺术家及学习环境的影响 |
(一)潘国彦的艺术启蒙 |
(二)吕斯百对其艺术道路的影响 |
(三)常书鸿对其绘画的影响 |
(四)中央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对陡剑岷绘画艺术的影响 |
三、对西方油画传统的借鉴与吸收 |
(一)法国巴比松画派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 |
(二)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对其绘画的影响 |
(三)美国哈德逊河画派对其艺术的影响 |
第三章 陡剑岷油画语言的审美特征 |
一、现实美在意境中的体现 |
(一)绘画形式及构图中的意境表现 |
(二)色彩的意境表现 |
二、理想化的审美追求与故土情怀 |
三、含蓄的文人情怀 |
第四章 陡剑岷对甘肃美术的贡献 |
一、陡剑岷对甘肃艺术家影响 |
(一)对王启明的影响 |
(二)对王玉芳的影响 |
(三)对杨和平的影响 |
(四)对王尔义的影响 |
二、陡剑岷对甘肃美术教育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附录二:论文图片来源 |
附录三:毕业创作 |
致谢 |
(2)革故与鼎新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1958-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论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1.历史文献法 |
2.个案分析法 |
第一章 课程设置的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文艺方针的话语诉求 |
一、破旧逐新 |
二、调整充实 |
第二节 引西融中:国画改造的论争 |
第三节 百花齐放:教学集体的构成 |
第二章 课程设置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以创作代基础 |
第二节 教学组织结构立体化 |
一、纵向教研组 |
二、横向研究会 |
第三节 新方案:标准统一化 |
一、分科与“分课” |
二、“四写”与素描 |
三、油画民族化 |
第四节 课程缩减与增补 |
第三章 课程设置变迁的思考 |
第一节 理论联系实际 |
第二节 循序与渐进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 |
结语 |
附录一:1958年——1965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专业课程改革大事记 |
附录二:南京艺术学院校档案室档案目录(摘录) |
附录三:南京艺术学院1958年——1965年教学科研创作主要成果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
2.2.1 工部美术学校 |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
2.2.3 东京美术学校 |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
4.3.3 其他日本教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风雨一甲子——北京画院发展六十年历程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一、丹青不老再着新花 |
二、红色岁月激情鸣唱 |
三、新时期的多元异彩 |
四、新世纪的功能转换 |
(5)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选题的依据 |
1. 历史的事实 |
2. 实证可考 |
三、研究背景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五、研究方法与结构 |
六、研究涉及的范围与关键词汇的选用 |
七、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20世纪初叶中马艺术教育的形成比较 |
第一节 20世纪中马艺术教育思潮的雏形 |
一、中国美术教育目的为扞卫中华民族产业的传承 |
1.沿袭晚清工艺传习所的工艺美术教育 |
2.民国时期工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工艺教育 |
3.华侨教育受到中华教育思维的影响 |
二、马来亚殖民时期西洋美术的文化孕育与雏形 |
1. 英殖民地政府主流教育促成手工美术 |
2. 沿革英殖民地时期旅居画家艺术的传播 |
三、中马两国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异同比较 |
1. 历史文化的差异诞生了共同的艺术语言 |
2.复杂的时代背景拉近了艺术符号的距离 |
第二节 中国艺术运动为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的研究重点 |
一、中国新美术运动兼收并蓄的中西艺术思潮 |
1. 水墨书法与西方艺术精神思维的融汇 |
2. 洋务运动与西画教育东渐形成的渊源 |
二、先驱画家参与马来西亚抗战画展的教育启发 |
1. 华侨美术社团与研究会创办的力量凝聚 |
2. 以中国抗战思潮传播中的南洋互动关系 |
三、中马两地艺术活动的开展研究意义之比较 |
第三节“中学西用”美术教育在新时代夹缝中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中国西学仿照与引入西方美术教育的雏形与发展 |
二、马来西亚契机并存的时代美术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
三、中马两国美术教育办学际遇的挑战研究之比较 |
第二章 20世纪二战前后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策略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新式高等美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刘海粟为中国美术教育奠定标杆 |
1. 刘海粟借洋兴中的美术教育思想与远见视界 |
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梁实用美术的创新美术课程 |
1. 颜文梁实业求存思想为美术教育拓展新局面 |
第二节 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南洋风的目标 |
一、林学大为马来西亚纯美术定下南洋思想新概念 |
二、南洋首二代华裔先驱画家共创南洋美术风格 |
第三节 中马两国高等美术教育实施发展意义比较 |
一、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意义的共同点 |
二、中马高等美术教育东西艺术融合走向多样化 |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理念与实施比较 |
第一节 新中国教育课程体制艺术教育一脉相承发展的利弊 |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质 |
二、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的多元课程规范衔接 |
三、中国艺术院校百年中西合并办学发展的利与弊问题探究 |
第二节 马来西亚二战前后继承东方艺术教育新理念的反思 |
一、首间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的反思 |
二、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理念延续的挑战 |
1. 移植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办学的存在问题 |
2. 1967年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的创办目标的取向 |
3. 1968年吉隆坡美术学院的创办目标与理念 |
第四章 中国对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与发展历程的比较 |
第一节 印象中国与融合南洋色彩的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深思 |
一、移居侨民身份认同与美术特征对峙的挑战 |
1. 多重艺术情感的身份认同意识 |
2. 强烈祖国情怀的美术创作符号再现 |
二、早期中国南来华侨画家融合南洋色彩的题材 |
1. 华侨画家为移居家园增添南洋气息 |
2. 五一三种族事件后的美术创作气氛 |
三、中国艺术教育百年历程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比较 |
第二节 中马水墨传统绘画技法与跨媒介艺术火种的碰触 |
一、中国水墨传统技法在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传承 |
1. 独立前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美术学校国粹画科设立的意义 |
2.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课程与科系的设置结构 |
3. 独立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水墨画科的追随 |
二、马来西亚水墨画媒介的艺术创新与转型 |
三、中马两国现代水墨画家创作理念与风格异同之比较 |
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相关文献回顾 |
1.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文献 |
2. 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文献 |
3. 吉隆坡美术学院文献 |
4.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 |
5. 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的专题研究 |
附件二:20 世纪中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 |
附件三:20 世纪中马各高等艺术院校资料简介与综述 |
附件四:中马艺术院校招生宣传资料 |
附件五:中马高等艺术院校章程(节选) |
附件六:20 世纪中马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概况综述(部分节选) |
附件七:20 世纪中马艺术教育工作者兼画家的高等艺术教育背景概况综述 |
附件八:20 世纪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美术师资习艺来源状况综述 |
附件九:采访中马两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工作表和采访文稿(节选) |
(一)苏州美专校友严定宪访谈录 |
(二)苏州美专校友陈士宏访谈录 |
(三)苏州美专校友唐令渊访谈录 |
(四)苏州美专校友尢玉淇访谈录 |
(五)前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谢有锡访谈录 |
(六)槟城锺灵独中美术主任陈昌孔访谈录 |
(七)槟城槟华女子独立中学美术老师刘达勇访谈录 |
(八)雪兰莪巴生兴华中学美术主任谢金聪访谈录 |
(九)柔佛麻坡中化中学美术老师陈培仁访谈录 |
(十)槟城资深水彩画家兼钟灵国民型中学退休美术老师蔡传仁访谈录 |
(十一)与锺金钩院长会见冯健亲院长的访谈录 |
附件十:中马高等艺术院校创办人或校长相关私人来往书信内容(节选) |
一、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
二、马来西亚艺术院校的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
附件十一:马来西亚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
一、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
1 大马美育渐入佳境 |
2 绘画在当代艺术进程中的定位和前景与创作动机 |
二、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锺金钩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
附件十二:其他相关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要文章 |
一、陈世集:《小谈星洲木刻版画与创作》 |
二、刘抗,《刘海粟与中国的近代艺术》 |
附件十三: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与吉隆坡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
附件十四:20 世纪国际时事发展形势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史料对照汇编总表 |
附件十五:20 世纪中国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历程年表 |
(6)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解析 |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
(二) 研究成果简述 |
(三) 有待加强之处 |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创新 |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前身追溯(1949-1962) |
第一节 近代河南地区的美术教育发展概述 |
一、近代早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二、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
三、河南早期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前身 |
一、从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到郑州师范专科学校时期 |
二、郑州艺术学院时期 |
第二章 并入开封师范学院后的美术教育(1962-1977) |
第一节 开封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的建立 |
一、并入后的教学物资与教学现状 |
二、颇具实力的美术师资 |
第二节 教学体系的初步探索与建立 |
一、成立教学研究部门,主管教学工作 |
二、建立"双科制"的教学理念 |
三、美术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情况 |
第三节 遭遇"文革"时期的凋敝 |
一、"文革"时期河南省混乱失序的教育大背景 |
二、"文革"时期开封师范学院的美术教育情况 |
三、"文革"时期美术专业学生情况 |
小结 |
第三章 在恢复中成长—美术专业独立成系的新局面(1977-1993) |
第一节 教学体系的恢复与规范 |
一、教学秩序的恢复与稳定 |
二、全国统一教学大纲的制定与美术系教学大纲的修订 |
三、固定学制问题 |
第二节 美术系建立后的教学变化 |
一、从源于教育到走向综合的培养目标的转变 |
二、教学评价的注重 |
三、改变教学与创作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
四、工艺美术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
五、教育实习制度的改革 |
六、多形式、多层次的美术办学方式 |
第三节 新时期下的美术教育成果概况 |
一、创作成果述略 |
二、美术系毕业生概要 |
小结 |
第四章 艺术学院成立后的教学改革与发展(1993-2013) |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教学理念之变 |
一、建院初期的美术教学理念 |
二、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学理念的更新 |
第二节 建院后的教学变革与新格局形成 |
一、学科建设下美术学分院的建立 |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
三、教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
第三节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地位与价值 |
一、河南省美术事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
二、河南省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龙头" |
三、20世纪河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的主线 |
第四节 新时期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发展机遇 |
一、新时期的文化要求下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
二、美术学分院的美术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大事件 |
附录B 访谈部分退休教师的留影 |
图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
一、为何选择丁玲? |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
一、文研所的筹备 |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一、文讲所的恢复 |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
一、活跃的课堂 |
二、多彩的课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
二、在办学中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
一、文研所时期 |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
三、九十年代 |
四、新世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理论学习 |
二、社会实践 |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文讲所前期 |
二、文讲所后期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八十年代 |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
三、新世纪高研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
本章小结 |
附录 |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
六、史料 |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后记 |
致谢 |
(9)借鉴与选择 ——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法式和苏式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雕塑启蒙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雕塑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世纪交织的矛盾 |
二、新美术的端倪 |
三、新美术的实践 |
四、传统雕塑的衰落 |
第二节 20世纪初法国的艺术状况 |
一、学院发展状况和体系特征 |
二、20世纪初法国的艺术潮流 |
第三节 留法学生学习情况及其作品分析 |
一、选择法国美术的动因 |
二、留法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
第四节 民国法式雕塑体系的形成 |
一、法式体系之建立 |
二、法式体系之教学 |
三、法式体系之艺术实践 |
第二章 历史的抉择 |
第一节 前苏联雕塑 |
一、俄罗斯雕塑的渊源 |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雕塑发展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 |
一、向苏联学习的社会背景 |
二、向苏联学习的多样形式和主要内容 |
三、留苏人员学习和创作情况 |
四、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学习情况 |
第三章 现实的演绎 |
第一节 转化与融合 |
一、雕塑的法式基础 |
二、苏式雕塑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传承与演绎 |
一、现实的反映 |
二、古典的应用 |
三、民族化的尝试 |
四、政治和革命的要求 |
第三节 转型与建构 |
一、复苏与转型 |
二、超越与建构 |
结语 |
参考书籍 |
参考论文 |
附件 |
后记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油画高级进修班的教育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陡剑岷油画艺术研究[D]. 马小花.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革故与鼎新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1958-1965)[D]. 王建荣.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风雨一甲子——北京画院发展六十年历程回眸[A]. 马明宸. 大匠之门 15, 2017
- [5]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 梅德顺.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6]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研究[D]. 倪莎. 河南大学, 2016(06)
- [8]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9]借鉴与选择 ——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法式和苏式体系研究[D]. 陈涛. 中国美术学院, 2014(10)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