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地表水中不同形态汞的空间分布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杜静静[1](2021)在《贵州典型汞污染区土壤-稻米汞分布特征及农艺调控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方志青[2](2020)在《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汝溪河河口汞的迁移转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如汞(Hg)、铅(Pb)、镉(Cd)、铬(Cr)以及类金属砷(As)等是生命活动所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环境中易于富集,是对生物体及人类等生命活动危害较大的一类污染物。三峡水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建成及运行使库区干流原有的水文、水动力特征发生改变。而在干流回水顶托影响下,库区大小支流形成库湾回水区,致使支流成为泥沙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沉积的重要区域。因此,探索库区支流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生态风险极为重要。另一方面,重金属中Hg特别是其有机化的产物——甲基汞(Me Hg),具有极高的食物链富集性和生物毒性,而水生环境特别是河口系统是一个利于汞甲基化的体系,库区支流河口汞的甲基化/去甲基化也值得特别关注。为此,本研究选择三峡库区一典型支流——汝溪河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调查了汝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Cd、Zn、Pb、Mn、Cu、Hg、Cr和Ni)的空间分布状况,分析了其来源与生态风险;同时,考虑到Hg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性质的特殊性,在春季(退水期)、夏季(落干期)、秋季(蓄水期)、冬季(淹没期)一个蓄水周期下,调查了河口水体和沉积物中各形态汞的分布特征,研究了汞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双稳定同位素(199Hg Cl2和Me201Hg)示踪法,探索了汝溪河河口沉积物中汞的甲基化/去甲基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汝溪河表层水体8种重金属中除Ni外,各元素含量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限值。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长江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受汝溪场镇生活影响河段>回水区>自然河段,富集程度为:Cd>Hg>Zn>Ni>Cr>Cu>Mn>Pb,且回水区河道沿岸沉积物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沉积物中,说明河道沿岸沉积物和土壤并不是汝溪河回水区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来源。在垂向分布上,受汝溪场镇生活影响河段Hg的污染较重,为背景值的6.1倍,河口为背景值的2.14倍。同时,水体-沉积物中的分配系数Hg和Cd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二次释放潜力。地累积指数评价得出汝溪河整体呈现Cd、Zn和Hg的轻度至偏中度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显示重点防范Cd和Hg的污染,生物毒性效应评价得出,Ni有10%~75%可能对生物造成毒害效应,Cd、Zn、Hg、Cu、Pb、Cr有<10%的可能会出现生物毒害效应。综合效应系数表明汝溪河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毒害风险为低级~中低级。(2)汝溪河河口水体中Hg明显低于自然未污染淡水和低于USEPA防止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慢性营养的限值。溶解态汞(DHg)、颗粒态汞(PHg)、活性汞(RHg)和总汞(THg)浓度在季节上表现为春季最高,而总甲基汞(TMe Hg)和溶解态甲基汞(DMe Hg)浓度均表现为夏季最高。在垂直剖面上,THg浓度在春季和秋季表现为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夏季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冬季未呈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变化。TMe Hg浓度在夏季、春季和秋季中均表现为随水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TMe Hg浓度同THg浓度相似在冬季未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3)汝溪河河口沉积物中THg浓度在全球土壤汞的范围之内。THg浓度在各样点中均不具显着性差异(ANOVA test,p>0.05),同时,在四个季节上差异不明显(ANOVA test,p>0.05),冬季略高于其他季节。垂直剖面上,THg浓度表现为除与干流直接交汇的样点最大值在8cm外,其余样点最大值均出现在表层或次表层,且在垂向上均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河口沉积物中TMe Hg浓度接近于三峡库区消落带裸地土壤汞浓度。TMe Hg浓度在受上游来水和干流水体倒灌共同影响的S7样点TMe Hg浓度显着高于其他样点(ANOVA test,p<0.05)。在季节上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且四个季节之间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ANOVA test,p<0.05),其中S7样点TMe Hg在季节上差异较为明显。TMe Hg浓度在垂直剖面上基本呈现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除与干流直接交汇的S10样点TMe Hg浓度最大值出现次表层外,其余样点最大值出现在沉积物的表层。(4)汝溪河河口受三峡库区水位和上游来水共同影响的样点沉积物THg在季节上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布,Me Hg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秋季>夏季>冬季>春季,THg、Me Hg和生物可利用性汞在垂直剖面上沉积物基本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沉积物孔隙水中DHg和DMe Hg在垂直剖面上总体均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季节上DHg和DMe Hg最大值均出现在0~2cm的表层,且均远高于上覆水体中DHg和DMe Hg浓度,在季节分布趋势均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无机汞在汝溪河河口沉积物固/液界面之间的分配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甲基汞在汝溪河河口沉积物固/液界面之间的分配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且沉积物孔隙水中甲基汞与沉积物中甲基汞呈显着性相关(r=0.737,p<0.001,n=23)。河口沉积物孔隙水中DHg和DMe Hg的扩散通量都存在着季节变化,DHg的扩散通量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甲基汞的扩散通量随孔隙水中DMe H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夏季甲基汞的扩散通量最大,冬季最小。(5)汝溪河河口沉积物孔隙水中甲基汞含量和生物可利用性汞呈正比关系(r=0.21,p<0.05,n=23),与相应的SO42-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23,p<0.05,n=23),而与AVS呈显着负相关(r=-0.35,p<0.01,n=23),沉积物孔隙水硫酸根离子含量和Me Hg含量的最大值均位于表层,且含量随深度的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同时,孔隙水中甲基汞含量与活性铁的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16,p<0.01,n=23),与Fe(Ⅱ)的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0.38,p<0.01,n=23),说明沉积物生态系统中铁和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共同影响无机汞的甲基化过程。(6)汝溪河河口沉积物的甲基化速率和去甲基化速率在30℃条件下均显着高于12℃条件下,这与野外调查的结果一致。同时,汝溪河河口培养沉积物中添加了广普杀菌剂氯霉素、产甲烷菌抑制剂2-溴乙磺酸钠(ESA)和钼酸钠(Na2Mo O4)后,沉积物均呈现了明显的去甲基化速率降低的过程。同时,广谱抑菌剂氯霉素的添加,沉积物中甲基化速率也呈现明显的下降。添加ESA、水合氧化铁(HFO)、硝酸钠(Na NO3)、葡萄糖(C6H12O6)和硫酸钠(Na2SO4)后,沉积物中甲基化速率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Na2SO4的添加使甲基化速率常数增加了约2倍。在共同添加Na2Mo O4和HFO后,甲基化速率并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约55%,而共同添加Na2SO4和HFO后,甲基化速率增加了近3倍,说明在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还原菌(Fe RM)都有活性的处理中具有了最高的甲基化速率。综合实验结果表明,汝溪河河口培养沉积物中控制甲基化过程的关键微生物为硫酸盐还原菌。
汤向宸[3](2020)在《万山汞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评估》文中指出贵州万山汞矿作为中国最大的汞矿区,在停止开采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汞释放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作为大型矿区所遗留的废矿残渣等废弃物会对当地环境及人体造成持续性的危害。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万山汞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形态进行分布调查;探究重金属来源和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风险评价量化重金属威胁程度来对后续矿区重金属治理工程提供参考。对废弃矿区的植被群落进行调查,探究当地植物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联系,是否存在超富集植物或耐受性植物的数量情况;深入对植物富集重金属所受营养元素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对废弃矿区重金属植物修复进行调查性研究。对万山汞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Pb、Cd、Hg、As、Cu、Zn含量和形态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风险评价量化了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Pb平均含量低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管制值(GB15618-2018),Cu含量超过背景值但低于管制值。Cd,Hg,As含量均超过土壤背景值和管控值,分别高3.1,3.1,1.5倍,Zn含量与土壤管制值接近。相关性分析和PCA分析显示As、Cu主要来源于自然地质输入;Pb、Cd、Zn来源于人为开采活动及部分自然地质伴生元素附着产生的释放;Pb、Cd、Hg具有较大比例的非残渣态(Non Res)。对万山汞矿区土壤、植物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得出Pb整体没有超过国家标准管控值,Cd超过了管控值,Hg在WW、EK、ZJW都高于管控值,As、Cu、Zn含量大部分都高过了土壤背景值。根据实地调查可知植物以菊科为主,其次是豆科。对Pb富集含量最高的是茜草科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 Thunb.),Cd为樟科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Hg为商陆科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As为凤尾蕨科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Cu为菊科艾草(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Zn为杨柳科杨树(Populus L.)。在植物富集系数(BCF)的研究中,我们发现Pb富集系数最大为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 Thunb.),Cd为杨树(Populus L.),Hg为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f.),As为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 L.Cronq.),Cu为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rd.),Zn为杨树(Populus L.)。植物富集系数BCF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中,Hg、Cu、Zn元素BCF与土壤重金属含量都呈显着性(P<0.05)负相关。通过探究植物重金属与植物营养元素的关系发现,P-Fe,P-Mn其氧化物是痕量金属优质的运输载体,对植物大部分重金属的富集都具有显着性影响,且P-Cd与P-Mg的富集存在拮抗关系。RAC分析发现Pb、Cd是研究区内除Hg外值得注意的两种迁移性较高的重金属。通过元素污染因子Cf与不同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看出所有重金属都是以残渣态(Res)存在即自然背景输入为主贡献污染因子,其中Cd、Hg、Cu同时存在人为活动输入。在PLI中显示了研究区域内西南部和中部城镇以及部分城镇北部属于较高的综合污染水平。PERI评价显示Hg、Cd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水平,并且在RI中Hg所占比例最大,其高风险情况需要注意。基于本研究的复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的评价,Hg和Cd是后续矿区治理工作中的重点。在非致癌性风险评价HI中,植物风险指数大小为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艾草(Artemisia argyi)>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凤尾蕨(Pteris cretica);而针对元素为Hg>Cu>Zn,所导致的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为城镇儿童>城镇成人>农村儿童>农村成人。致癌风险LCR中植物风险指数大小为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艾草(Artemisia argyi)>凤尾蕨(Pteris cretica)>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不同元素上为Cd>As>Pb,针对人群风险大小同HI一样。总体来说此次调查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及风险依然处在一个较高污染水平,其中Hg最为明显;存在相对富集程度高的植被,但依据定义指标没有发现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不同环境因子对植物重金属的富集存在影响;研究区生态风险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须时刻关注。
姚璁[4](2020)在《改性泥炭土对稻田汞污染的钝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汞是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和致畸性,已被我国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多个国家(机构)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在汞污染中,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并且日益严重。在中国汞污染地区,仍然有很多地方大面积使用汞污染土壤进行水稻种植,而水稻对毒性更强的甲基汞的富集能力要比其他作物高很多,对当地居民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开展对稻田汞污染土壤的修复迫在眉睫,探究一种能有效降低稻米中总汞和甲基汞的修复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泥炭土为原材料,进行不同方法的改性,制得改性泥炭土。首先通过土培实验,初步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改性泥炭土。然后,将筛选出来的改性泥炭土进行吸附解吸实验,研究其对汞的最大吸附量及解吸程度,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初步探讨其吸附机理。最后,进行水稻盆栽实验,研究其修复效果及机理。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土培实验结果表明:草本泥炭土的添加能明显抑制土壤中甲基汞及水溶态与可交换态汞含量,经改性后钝化效果明显增加,其中钝化效果较好的有巯基乙酸与硒化物混合改性组、巯丙基改性组、巯基乙酸改性组和亚硒酸钠改组。在按土壤质量比2%添加的条件下,对于不同比例巯基物质改性泥炭土,在1:0.1~1:1(泥炭土:巯基物质=g:ml)巯基物质改性范围内,对土壤中甲基汞均有一定的降低效果;在1000:0.25~1000:10(泥炭土:硒化物=g:g)硒化物改性范围内,不同比例硒酸钠改性对土壤中甲基汞含量降低效果不明显,而对于不同比例亚硒酸钠改性,随着改性比例越大,对土壤中甲基汞的降低效果越好。(2)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巯丙基改性后明显提高了泥炭土的巯基含量,增加泥炭土对Hg2+的吸附量,使吸附平衡时间明显缩短,其中泥炭土经过1:1巯丙基改性后对Hg2+的最大吸附量由74.764 mg/g增加到了174.361 mg/g;各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中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好;泥炭土及巯丙基改性泥炭土解吸率均较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泥炭土对Hg2+的吸附主要是通过羟基、羰基等官能团对汞的络合吸附作用。(3)草本泥炭土水稻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中稻米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别为202.93±26.41μg/kg、133.96±8.6μg/kg,草本泥炭土的添加能极显着降低稻米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平均降低率分别为27.44%、45.97%;经过巯丙基改性(1:1)后,稻米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进一步降低,含量分别为25.33±5.07μg/kg、8.33±1.46μg/kg,平均降低率分别达到了87.52%、93.79%。(4)藓类泥炭土水稻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巯丙基改性藓类泥炭土在黏土和沙土土壤中均能明显降低稻米汞的含量,且在黏土中对稻米汞的降低效果明显好于沙土,在黏土中,当巯丙基改性比例分别为1:0.2、1:0.5、1:1时,稻米总汞平均降低率分别为79.14%、90.81%、93.14%,稻米甲基汞平均降低率分别为82.72%、92.01%、93.87%,在沙土中,1:0.5巯丙基改性组稻米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平均降低率分别为54.28%、62.18%。在水稻生长中期黏土和沙土土壤中,巯丙基改性藓类泥炭土的添加进一步降低间隙水总汞及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汞(溶解态与可交换态汞、特殊吸附态)和氧化态汞的含量,且巯基对甲基汞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将土壤中甲基汞吸附固定,从而抑制了水稻对土壤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吸收,降低了稻米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
龚贵清[5](2020)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根际微域土壤汞形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文中提出汞,作为一种全球污染物,具有挥发性强、能长距离迁移转化的特点。自然环境中的汞能以多种形态存在,甲基汞是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一种形态,因此,研究各种环境介质中甲基汞的迁移转化规律是当下的热点。根际环境是指与植物根系发生紧密相互作用的土壤微域环境,由于植物根系的活动,使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等方面与非根际土壤存在不同,从而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也是世界瞩目的特大型水库,其特殊的调度方式形成了面积巨大的消落带,在落干期,消落带大片区域会生长出茂密的植被。植被的生长势必会改变土壤中的汞的赋存形态,从而影响消落带中汞的环境行为。因此,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物生长对土壤汞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野外采样的方式,选取三峡库区重庆段开州渠口和忠县石宝寨作为研究地点,采集165m和155m两个高程消落带中的优势植物——狗牙根的根际、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三者在狗牙根生长期间甲基汞、总汞和汞形态上的差异及土壤甲基汞含量的影响因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渠口土壤甲基汞浓度范围为0.25±0.03~1.65±0.46 ng·g-1,石宝寨土壤甲基汞浓度范围为0.07±0.03~1.42±0.32 ng·g-1,甲基汞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根际>近根际>非根际,且根际土壤中的MeHg含量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同时,土壤MeHg含量随落干期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根际与近根际土壤中的MeHg含量变化幅度大于非根际土壤。(2)渠口土壤总汞浓度范围为43.67±1.69~121.66±4.85 ng·g-1,石宝寨土壤总汞浓度范围为69.27±2.59~150.51±6.24 ng·g-1,土壤总汞浓度趋势表现为石宝寨>渠口,根际>近根际>非根际,4月,近根际和根际土壤中总汞浓度显着高于非根际(p<0.05);6月和8月,石宝寨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渠口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存在显着差异(p<0.05),表明狗牙根生长对土壤总汞的影响与消落带位置有关。(3)渠口和石宝寨两地消落带土壤中汞的五种赋存形态关系为Hg-e(强络合态)>Hg-s(残渣态)、Hg-o(有机物结合态)>Hg-h(胃酸溶解态)>Hg-w(水溶态),Hg-e为主要赋存形态。Hg-w、Hg-h、Hg-e三种形态汞均表现出根际>近根际>非根际的趋势。同时,随着落干期的延长,Hg-w、Hg-h两种形态的汞的含量和占比均有所提高。(4)渠口和石宝寨土壤中的有机质、Fe2+、Mn2+、SO42-、可培养细菌总数含量的趋势均表现为根际>近根际>非根际。其中,根际土壤的有机质、Fe2+、Mn2+和可培养细菌总数含量显着高于非根际(p<0.05),表明狗牙根根际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与非根际土壤存在差异。(5)渠口和石宝寨土壤中甲基汞含量与有机质、Mn2+、SO42-、可培养细菌总数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土壤中的有机质、Mn2+、SO42-、可培养细菌总数能够促进土壤汞甲基化过程。渠口土壤Fe2+与MeHg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石宝寨土壤中Fe2+与MeHg含量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本研究已初步探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物根际微域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的情况及汞形态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深入了解三峡库区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风险提供了研究基础。
李家飞,刘鸿雁,陈竹,饶程,姜畅,李政道[6](2020)在《不同污染区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文中指出为揭示不同污染区重金属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分布特征,选取万山汞矿区、大龙燃煤电厂区为研究区域,以无污染区花溪区为对照,选择优化的Tessier连续化学浸提法进行汞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万山汞矿区与大龙燃煤电厂的土壤总汞平均值分别为22.7 mg/kg和0.648 mg/kg,均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5 mg/kg),无污染对照区土壤总汞平均为0.179 mg/kg。在水平方向上,万山汞矿区靠近污染源的土壤汞含量相对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大龙燃煤电厂区土壤汞在距燃煤电厂2.5 km范围内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汞矿区土壤汞主要以残渣态(66.6%)为主,其次为有机结合态(30.0%);燃煤电厂则主要以有机结合态(75.7%)为主,其次为残渣态(17.46%);无污染区主要以残渣态(59.1%)为主,其次为有机结合态(28.9%)。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显示,万山汞矿区的土壤污染指数为107,为重度污染,这与污染源强度大有关,2004—2017年,总汞含量呈下降趋势;大龙燃煤电厂土壤污染指数为1.57,为轻度污染,同时土壤汞以有机结合态为主,潜在生物有效性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环境生态风险。
徐振涛[7](2019)在《生物质炭对水稻富集汞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对汞和甲基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水稻摄食已经成为了人类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降低稻米中汞含量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关于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中汞的形态和生物富集影响的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五种不同类型生物质炭的特征及其对汞的吸附特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生物质炭与汞的络合方式,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式研究了生物质炭施加对土壤中汞形态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筛选出一种生物质炭并添加到两种典型的汞污染水稻田土中,利用温室盆栽试验探究生物质炭对水稻富集不同形态汞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生物质炭对Hg2+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线性系数R2为0.985-0.999,生物质炭对汞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从等温吸附方程来看,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这五种生物质炭对溶液中Hg2+的吸附过程。傅立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汞在生物质炭的吸附点位主要为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2)吸附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添加生物质炭能降低土壤中77.5-87.1%的有效态汞含量。不同类型生物质炭相比,竹炭对汞的吸附能力最强,牛粪炭最弱,主要原因是不同类型生物质炭中含氧官能团数量和含硫量不同。(3)在盆栽试验中,我们观察到生物质炭会促进中性土壤中汞的甲基化,土壤中甲基汞的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过程而逐渐增加。但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抑制水稻各个部分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积累,籽粒中的无机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别下降81.9%和73.4%,这充分说明生物质炭能有效降低水稻对汞的富集能力。然而,在碱性水稻土中,生物质炭对水稻富集汞能力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蔡敬怡,谭科艳,路国慧,殷效彩,郑宇,邵鹏威,王竞,杨永亮[8](2019)在《贵州万山废弃矿区小流域系统沉积物及悬浮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文中认为废弃矿山虽已不再开采,但废弃矿坑、旧冶炼场地、埋填的尾矿坝受雨水淋滤仍可通过地表径流对下游地区造成污染。研究废弃矿山水系沉积物及悬浮物中重金属的沿河道分布及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万山汞矿区下溪河小流域系统作为研究区域,对沉积物及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进行初步调查,为监测和污染耕地进行修复提供基础资料。通过湿法消解的前处理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沉积物及悬浮物样品中Cr、Ni、Cu、Cd、Pb、As、Hg、Zn、Co含量,查明污染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获取矿区污染物向下游迁移、扩散的信息。结果表明:沉积物中Hg含量范围为0.10~16.0μg/g(干重),平均值为5.79μg/g,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土壤Hg限值的几十倍;Cd在部分站点超标;Ni、Cu、Co含量平均值均不超标;Hg和Cd的变异系数较大,显示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沉积物中Hg为高潜在生态风险级别。研究区沉积物及悬浮物中的Hg浓度与河段的水动力条件有关,最大值出现在河道宽阔、水流平缓的站点。由于万山汞矿早已停止开采和冶炼,本研究提出,自然条件下废弃矿区的风化淋滤引起颗粒物输送是造成河流下游Hg和Cd污染的原因。
程柳[9](2018)在《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市政污水已被确定为环境中汞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作为污水传播中汞的“汇”,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等一系列问题仍未明确。论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的40个市政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形态,计算了市政污泥携带总汞和甲基汞的质量及归趋,通过淋溶实验研究了汞的释放特征,进而评价了污泥中汞的潜在生态风险。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40个城市市政污泥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其几何均值分别为2.02±2.84 mg·kg-1和3.07±5.32 ng·g-1。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全国市政污泥中汞的质量及归趋。市政污泥中总汞含量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经对数转化后,市政污泥中甲基汞与总汞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市政污泥中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其范围是0.01%0.77%,几何均值为0.15%±0.21%。(2)对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形态分析发现,市政污泥中的汞主要以硫化物态(F5)和有机络合态(F3)形式存在,二者之和占总汞的比例达到86%,生物可利用态(水溶态F1+胃酸溶解态F2)所占总汞的比例不足1%。污泥中F3、元素汞/强络合态汞(F4)和F5与总汞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F3、F4和F5汞含量随总汞含量升高而升高。另外,F2和F4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F3与F5、F4与F5之间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市政污泥中甲基汞与水溶态汞和有机络合态汞呈显着正相关关系。(3)模拟雨水和去离子水淋溶液作用下,淋出液中总汞的浓度范围分别是12.02718.56 ng·L-1和5.49260.42 ng·L-1;溶解态总汞的浓度范围分别在1.45360.55 ng·L-1和1.0371.71 ng·L-1之间波动。淋出液中甲基汞的浓度范围分别是0.018.22 ng·L-1和0.0115.08 ng·L-1;溶解态甲基汞浓度范围分别在0.013.03ng·L-1和0.017.92 ng·L-1之间。淋出液中溶解态总汞与总汞、溶解态甲基汞与甲基汞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模拟雨水和去离子水淋出液中甲基汞/总汞范围分别是0.01%44.58%和0.01%50.80%。对污泥中总汞和甲基汞释放过程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得出,抛物线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其释放过程。在模拟雨水和去离子水作用下,甲基汞的质量平衡闭合分别为135%和137%,表现为淋溶后>淋溶前。据此推断,污泥在淋溶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无机汞的甲基化。(4)以我国各省会城市土壤汞背景值为参比,富集因子法评价结果显示,约90%的市政污泥中汞含量达到中度富集水平以上;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我国40个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累积指数范围在0.27.3之间,表现出轻微到极强富集水平。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法评价结果显示,87.5%的市政污泥中汞含量达到很高潜在生态风险。
钱晓莉[10](2018)在《典型汞矿区耐性植物及汞富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汞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是我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控制的五类(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污染物之一。中国西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汞矿化带,汞矿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贵州省万山汞矿是国内最大的汞工业基地,长期大规模的汞开采和冶炼活动形成大量堆积废石和冶炼矿渣的废弃地,已成为汞矿闭坑后重要的汞释放源之一,导致周围环境中汞污染问题突出,种植在汞矿区污染土壤上的水稻、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遭受严重的汞污染,对矿区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和经济等特点倍受关注,而汞富集或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确定是植物修复技术的首要步骤。受生长环境高浓度汞的长期影响,汞矿区废弃地上不同种类植物对汞污染的吸收、累积及耐性产生较强的适应性,为高汞耐性植物的发现提供了可能,是寻找汞富集植物或超累积植物的有效靶区和有利场所。故研究汞矿区自然定居植物对汞的吸收和累积特征,筛选和发掘富集或超富集汞的新型植物,对汞污染场地的植物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目前,贵州汞矿区植物中汞的研究多集中在可食用农作物(蔬菜、玉米和水稻等),针对高汞废弃地上耐性植物优势种、汞富集或超富集植物的研究工作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对自然生长的植物体内甲基汞的研究更鲜有报道,汞富集植物研究的突出问题在于“机制”不清。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典型汞矿区贵州万山汞矿为重点研究区域,系统调查了垢溪(GX)、四坑(SK)、五坑(WK)和十八坑(SBK)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的种类,测定废弃地耐性植物根部和地上部总汞、甲基汞以及对应根际土壤汞的含量,评价了不同植物对汞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筛选鉴定出汞耐性植物优势种和潜在汞超富集植物;与此同时,在其它典型汞矿区(包括铜仁汞矿、松桃汞矿、务川汞矿、开阳汞矿、湖南茶田汞矿、新晃汞矿和重庆秀山汞矿等)进行潜在汞超富集植物的富汞能力验证研究;基于以上野外调查数据结果,开展氯化汞胁迫模拟实验,分别从生理生化指标、株形、细胞、亚细胞水平和超微结构变化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不同汞浓度胁迫下潜在汞超富集植物对汞的耐性及生理生化响应;结合同步辐射(XANES)技术,探索“潜在汞超富集植物”体内汞的化学结合形态与分布比例,深入剖析其对汞的累积特征及解毒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种类多,各物种间优势度变化范围较大,蜈蚣草、节节草、酸模和白茅为汞耐性植物优势种。系统调查筛选了贵州万山汞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在所调查的57种(29科52属)优势野生植物中,主要包括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的菊科种类最多,占调查总数的32%;物种间优势度变化范围较大,介于1.0-25%之间;优势度排列前10位的植物分别为蜈蚣草、节节草、酸模、白茅、凹叶景天、油菜、黄花月见草、南艾蒿、类芦和三脉紫菀,变化范围为2.6-22;排列后10位的分别是马桑、钟花报春、假奓包叶、夜来香、火棘、蒲公英、乳浆大戟、荩草、马兰和博落回,变化范围为1.0-6.0。其中,蜈蚣草、节节草、酸模和白茅呈现较高的优势度,均值分别为16%、12%、11%和9.6%,被确定为本次研究的汞耐性植物优势种。2.不同植物对总汞的富集和转移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甄别出“潜在汞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总汞数据表明,所调查的57种优势野生植物根部和地上部总汞含量分别介于0.08-163 mg/kg和0.15-106 mg/kg范围,其中,荩草和蜈蚣草表现出较强的总汞富集能力,根部总汞平均含量分别达130±9.4 mg/kg和24±44mg/kg,地上部达70±39 mg/kg和38±39 mg/kg,高出其它植物达1-2个数量级。植物根部和地上部总汞与根际土壤总汞分别呈现显着正相关(R=0.32,p<0.0001;R=0.29,p<0.0001),表明废弃地土壤汞是植物中汞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同植物对总汞的富集和转移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蜈蚣草总汞富集系数(BCFs、BAFs)和转移系数(TFs),均值分别为0.30±0.53、1.8±5.8和2.6±3.0,单株蜈蚣草对总汞的BCF、BAF和TF达到1.9、21和11,呈现了极强的总汞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蜈蚣草在其它汞矿区也呈现较高的总汞含量,根部和地上部分别高达69 mg/kg和73 mg/kg,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最高达到2.9和6.0,在其它汞矿区进一步验证了蜈蚣草同样具有较强的汞累积能力,综合野外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笔者定义蜈蚣草为“潜在汞超富集植物”。3.优势耐性野生植物的根部和地上部甲基汞含量变化大,蜈蚣草对甲基汞也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甲基汞数据显示,上述57种优势野生植物的根部和地上部含量变化较大,分别为0.19-876μg/kg和0.06-275μg/kg,其中,荩草、蜈蚣草和何首乌体内甲基汞的含量显着高于同一研究区的其他植物,根部平均值分别达853±32μg/kg、127±239μg/kg和130±145μg/kg,地上部平均值分别达247±8.1μg/kg、64±95μg/kg和98±119μg/kg。其中,潜在汞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也显示出了极强的甲基汞富集能力,BCFs、BAFs和TFs均值分别为14±28、10±18和1.3±1.8。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荩草根部甲基汞含量接近1000μg/kg,已经超出背景区植物总汞含量(一般低于10μg/kg)达1-2个数量级,显示出比蜈蚣草更强的甲基汞累积能力。4.蜈蚣草对汞具有极强的吸收-转运-富集能力,根部细胞壁和地上部胞液是汞结合的主要部位。室内汞胁迫实验结果显示,潜在汞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在1000mg/kg浓度HgCl2胁迫下,其根部和地上部总汞含量均超过了100 mg/kg,分别在640-1001 mg/kg范围和179-326 mg/kg范围,并且两者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0.89,p<0.0001),表明蜈蚣草对汞具有极强的吸收-转运-富集能力。胁迫后蜈蚣草体内亚细胞组分总汞分布特征显示,根系中细胞壁比例最高,介于19%-78%范围,平均值达52±19%;地上部胞液比例最高,介于93%-99%范围,平均值高达98±1.6%。细胞壁和胞液的高累积汞特征,可能是蜈蚣草富集和解毒汞的重要机制。汞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显示,当HgCl2浓度低于100 mg/kg时,蜈蚣草体内POD上升,表现为主动适应以清除大量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当浓度增加至1000 mg/kg时,蜈蚣草体内MDA升高,细胞膜出现了损伤,对比透射电镜(TEM)结果,1000 mg/kg汞胁迫后根部细胞壁明显增厚,胞间间距增宽,内皮层细胞变小或消失,出现塌陷,髓细胞基本破坏,叶片叶绿体结构紊乱,出现空泡化,线粒体和细胞核消失,内膜结构疏松,暗示当HgCl2浓度超过1000 mg/kg胁迫时,蜈蚣草的细胞抗性出现了降低特征。5.蜈蚣草体内汞以黑辰砂、谷胱甘肽结合态和红辰砂三种化合形态存在。对汞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生长的蜈蚣草(非室内汞胁迫;根部总汞含量为69-163mg/kg,地上部总汞含量为73-83 mg/kg),其体内汞化学形态的同步辐射(XANES)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根部还是地上部,蜈蚣草体内的汞化合形态以黑辰砂(β-HgS)、谷胱甘肽结合态(Hg-(SG)2)和红辰砂(α-HgS)三种形态存在,其中根部主要以β-HgS化合物存在,含量介于51.9±4.9%-63.4±6.5%范围,其次为Hg-(SG)2,含量介于31.2±9.8%-33.9±4.9%范围;地上部亦表现出同样的含量变化规律,以β-HgS最高,含量介于52.0±4.2%-60.5±4.9%范围,其次为Hg-(SG)2,含量介于37.7±9.4%-45.9±4.2%范围。在上述三种形态中,红辰砂(α-HgS)含量最低,其在根部和地上部中的含量,分别介于5.3±12.6%-14.2±6.4%和1.8±12.2%-2.2±5.5%范围。
二、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地表水中不同形态汞的空间分布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地表水中不同形态汞的空间分布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汝溪河河口汞的迁移转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文献综述 |
1.1 汞的概述 |
1.1.1 汞的性质 |
1.1.2 汞的危害 |
1.1.3 汞的来源 |
1.1.4 汞的形态 |
1.2 水环境中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
1.3 水生环境系统中汞甲基化过程 |
1.3.1 生物甲基化和去甲基化 |
1.3.2 非生物甲基化和去甲基化 |
1.4 水环境中汞的研究现状 |
1.4.1 水体/沉积物中汞研究现状 |
1.4.2 生物体中汞的研究现状 |
1.5 水环境中河口汞的研究现状 |
2 立题依据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目标 |
3 研究内容 |
3.1 汝溪河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汝溪河河口水体、沉积物中各形态汞的分布特征 |
3.3 汝溪河河口沉积物-水界面汞甲基化的影响因素 |
3.4 汝溪河河口沉积物汞甲基化/去甲基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汝溪河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样品采集 |
2.1.3 样品分析 |
2.1.4 重金属在沉积物和水体中的分配系数 |
2.1.5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
2.1.6 质量控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汝溪河表层水体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
2.2.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 |
2.2.3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
2.2.4 重金属在沉积物和水体中的分配系数 |
2.2.5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 |
2.2.6 汝溪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
2.2.7 汝溪河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和影响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汝溪河河口水体和沉积物中汞的变化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样品分析 |
3.1.4 质量控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河口上覆水中形态汞的分布特征 |
3.2.2 河口上覆水中形态汞季节分布分布特征 |
3.2.3 上覆水中各形态汞的垂向剖面分布 |
3.2.4 河口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 |
3.2.5 河口沉积物中汞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6 河口沉积物中汞的垂直剖面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汝溪河河口沉积物/水界面汞环境化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样品采集 |
4.1.3 样品分析 |
4.1.4 质量控制 |
4.1.5 沉积物-水界面汞交换通量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河口沉积物中汞分布特征 |
4.2.2 河口沉积物孔隙水中汞分布特征 |
4.2.3 河口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4.2.4 河口沉积物孔隙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
4.2.5 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向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及对水体的贡献 |
4.2.6 汝溪河沉积物汞甲基化的影响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汝溪河沉积物汞的甲基化/去甲基化速率及影响因素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样品采集 |
5.1.3 沉积物甲基化/去甲基化速率测定培养实验方法 |
5.1.4 样品分析 |
5.1.5 沉积物甲基化/去甲基化速率分析 |
5.1.6 质量控制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汝溪河河口沉积物甲基化/去甲基化速率过程 |
5.2.2 汝溪河河口沉积物中去甲基化过程关键控制微生物 |
5.2.3 汝溪河河口沉积物中甲基化过程关键控制微生物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3)万山汞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万山区土壤污染 |
1.2.2 万山区大气污染 |
1.2.3 万山区水体污染 |
1.2.4 万山区复合污染和形态转化 |
1.2.5 万山区生态危害和治理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测定与处理 |
3.3 重金属评价方法 |
3.3.1 污染负荷指数 |
3.3.2 风险评价编码法 |
3.3.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3.3.4 生物富集系数 |
3.3.5 非致癌性风险指数 |
3.3.6 长期致癌风险 |
4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分布概况 |
4.1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概况 |
4.2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
4.3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概况 |
4.4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性 |
4.5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性 |
4.6 小结 |
5 研究区植物重金属分布概况 |
5.1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及理化因子含量分布概况 |
5.2 研究区植物重金属分布概况 |
5.3 研究区植物重金属富集概况 |
5.4 研究区植物重金属富集特性 |
5.5 植物重金属富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6 小结 |
6 研究区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
6.1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
6.1.1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
6.1.2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6.2 植物重金属风险评价 |
6.2.1 非致癌性风险 |
6.2.2 长期致癌性风险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项目资助 |
(4)改性泥炭土对稻田汞污染的钝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稻田汞污染概述 |
1.1.1 稻田汞污染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2 稻田土壤汞的来源及稻米汞的富集机理 |
1.1.3 稻田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状 |
1.2 泥炭土的研究进展 |
1.3 泥炭土在土壤修复技术中的应用 |
1.4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特色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分析方法 |
2.3.3 改性泥炭土的表征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不同方法改性泥炭土对汞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效果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改性泥炭土的制备 |
3.1.3 试验方案 |
3.2 不同材料改性泥炭土对稻田土壤汞的钝化效果研究 |
3.3 不同比例改性泥炭土对稻田土壤汞的钝化效果研究 |
3.4 不同添加量改性泥炭土对稻田土壤汞的钝化效果研究 |
3.5 在不同的淹水时间下改性泥炭土对稻田土壤汞的钝化效果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巯丙基改性泥炭土对水体中Hg~(2+)的吸附解吸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案 |
4.2 吸附动力学实验 |
4.3 等温吸附解吸实验 |
4.4 巯基含量的测定 |
4.5 红外光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稻田汞污染土壤中稻米汞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万山汞污染稻田土壤的影响研究 |
5.2.1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中期水稻上覆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2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中期土壤间隙水总汞和DOC的影响 |
5.2.3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土壤形态汞的影响 |
5.2.4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土壤甲基汞的影响 |
5.3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万山汞污染稻田土壤中稻米汞的影响研究 |
5.3.1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添加对水稻株高及粒重的影响 |
5.3.2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添加对稻米总汞的影响 |
5.3.3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稻米甲基汞的影响 |
5.3.4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的添加对稻米甲基化率的影响 |
5.4 泥炭土及改性泥炭土对稻米汞富集的影响机理 |
5.5 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参与课题 |
(5)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根际微域土壤汞形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汞的理化性质及其污染状况 |
1.1.2 汞的毒性及其暴露途径 |
1.1.3 土壤汞的来源及其形态分布 |
1.1.4 汞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
1.1.5 根际环境研究现状 |
1.2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3.1 土壤汞形态的测定方法 |
2.3.2 土壤理化生物指标的测定 |
2.4 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根际、近根际与非根际环境土壤性质变化 |
3.1 根际、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
3.2 根际、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铁、锰含量变化 |
3.2.1 根际、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Fe~(2+)含量变化 |
3.2.2 根际、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Mn~(2+)含量变化 |
3.3 根际、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SO_4~(2-)含量变化 |
3.4 根际、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总数含量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根际、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汞的变化特征 |
4.1 甲基汞含量变化特征 |
4.2 总汞含量变化特征 |
4.3 甲基汞占总汞比例的变化特征 |
4.4 形态汞含量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关性分析 |
5.1 甲基汞含量变化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5.1.1 甲基汞含量变化与有机质的关系 |
5.1.2 甲基汞含量变化与Fe~(2+)、Mn~(2+)的关系 |
5.1.3 甲基汞含量变化与SO_4~(2-)、可培养细菌总数的关系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6)不同污染区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样品分析 |
1.3 数据处理 |
1.4 土壤中重金属汞的污染评价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污染区土壤中总汞含量变化及污染评价 |
2.2 不同污染区土壤中总汞的水平分布特征 |
2.3 不同污染区土壤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
3 结论 |
(7)生物质炭对水稻富集汞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汞污染现状 |
1.2 生物质炭特性及其中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1.3 污泥及农林废弃物亟待资源化利用 |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不同生物质炭对汞的吸附能力 |
1.5.2 不同生物质炭对土壤中有效性汞的影响 |
1.5.3 污泥生物质炭对水稻吸收汞能力的影响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汞的吸附能力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物质炭对Hg(Ⅱ)吸附试验 |
2.2.2 生物质炭的基本性质 |
2.3 结论与分析 |
2.3.1 不同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 |
2.3.2 不同生物质炭的汞吸附特性 |
2.3.2.1 吸附动力学 |
2.3.2.2 等温吸附特征 |
2.3.2.3 FTIR图谱 |
第三章 不同生物质炭对土壤中有效态汞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生物质炭 |
3.1.2 供试土壤 |
3.2 实验方法 |
3.3 不同类型生物质炭中活性汞的含量差异 |
第四章 生物质炭对水稻吸收汞能力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土壤 |
4.1.2 供试生物质炭 |
4.1.3 供试水稻 |
4.1.4 实验方法 |
4.1.5 样品处理和分析 |
4.1.5.1 样品的处理 |
4.1.5.2 样品总汞分析和甲基汞分析 |
4.1.5.3 土壤中汞形态的连续提取 |
4.1.5.4 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 |
4.1.5.5 其它参数的确定 |
4.1.5.6 质量可知与质量保证 |
4.1.5.7 数据分析 |
4.2 生物质炭和两种土壤的基本性质 |
4.3 生物质炭对土壤汞含量的影响 |
4.4 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后对水稻无机汞、甲基汞含量的影响 |
4.4.1 水稻中无机汞的含量变化 |
4.4.2 水稻中甲基汞的含量变化 |
4.5 生物质炭抑制水稻富集汞的机理讨论 |
4.6 生物质炭施用对稻田其他金属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贵州万山废弃矿区小流域系统沉积物及悬浮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仪器和主要试剂 |
1.2.1 仪器 |
1.2.2 标准物质和主要试剂 |
1.3 样品采集 |
1.4 样品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沉积物和悬浮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2.1.1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2.1.2 悬浮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2.2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
2.3 沉积物和悬浮物中汞空间分布的比较 |
3 结论 |
(9)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市政污泥的来源与组成 |
1.2.2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1.2.3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1.2.4 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5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3.1 市政污泥中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 |
2.3.2 污泥中总汞的分析方法 |
2.3.3 污泥中甲基汞的分析方法 |
2.3.4 污泥中汞地球化学形态分析方法 |
2.4 污泥淋溶实验设计 |
2.4.1 供试污泥 |
2.4.2 实验装置 |
2.4.3 模拟雨水的配制 |
2.4.4 淋溶方法 |
2.5 实验室质量控制 |
2.6 数据处理 |
3 市政污泥中汞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市政污泥的基本性质 |
3.2 市政污泥中汞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
3.2.1 总汞 |
3.2.2 甲基汞 |
3.3 市政污泥中汞含量的时间变化趋势 |
3.4 市政污泥中汞排放量及归趋 |
3.4.1 2016 年市政污泥中总汞和甲基汞排放量及归趋 |
3.4.2 市政污泥中总汞历史排放量及归趋 |
3.5 本章小结 |
4 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形态分析 |
4.1 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形态 |
4.2 汞地球化学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市政污泥中汞的淋溶实验研究 |
5.1 污泥淋溶过程中淋出液理化指标的变化特征 |
5.1.1 污泥淋出液pH的变化 |
5.1.2 污泥淋出液中悬浮物的变化 |
5.2 污泥淋溶过程中汞的释放特征 |
5.2.1 淋出液中总汞和溶解态总汞的动态变化特征 |
5.2.2 淋出液中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的动态变化特征 |
5.2.3 污泥中汞的累积释放动力学模型 |
5.3 汞在污泥淋溶过程中的质量平衡 |
5.4 本章小结 |
6 市政污泥中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
6.1 市政污泥中汞污染评价方法 |
6.2 市政污泥中汞污染评价结果 |
6.2.1 污染程度评价结果 |
6.2.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
6.3 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比较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典型汞矿区耐性植物及汞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汞的基本理化性质与毒性 |
一、汞的理化性质 |
二、汞的毒性 |
三、汞的人体暴露安全剂量 |
第二节 环境中汞的研究现状 |
一、自然环境中汞的含量 |
二、环境中汞的污染 |
第三节 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
一、植物修复技术 |
二、植物对汞的吸收迁移与转运 |
三、汞的超积累植物 |
第四节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万山汞矿区简介 |
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
二、矿区地质概况 |
第二节 其它典型汞矿区简介 |
一、铜仁汞矿 |
二、务川汞矿 |
三、白马洞汞矿 |
四、羊石坑汞矿 |
五、茶田汞矿区 |
六、新晃酒店塘汞矿区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第一节 野外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一、样品的采集 |
二、样品的预处理 |
第二节 室内汞胁迫实验设计 |
一、汞胁迫实验设计 |
二、氯化汞添加实验 |
第三节 实验方法与质量控制 |
一、实验方法 |
二、质量控制 |
第四章 汞矿区废弃地耐性植物富汞特征研究 |
第一节 废弃地植被组成与群落优势度 |
一、废弃地植被群落调查与组成特征 |
二、废弃地植物优势度的变化特征 |
三、废弃地耐性植物优势种的筛选 |
第二节 汞矿区废弃地野生植物中总汞与甲基汞的分布特征 |
一、废弃地植物根际土壤中汞的含量分布 |
二、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中汞的含量分布 |
第三节 汞矿区植物汞富集能力评价 |
一、植物中汞的富集能力评价指标 |
二、废弃地植物对总汞的富集能力评价 |
三、废弃地植物对甲基汞的富集能力评价 |
第四节 汞矿区废弃地汞超富集植物的筛选 |
一、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 |
二、汞超富集植物的条件设定 |
三、汞超富集植物的筛选 |
第五章 潜在汞超富集植物的富汞特征与机制探讨 |
第一节 典型汞矿区蜈蚣草中汞的富集特征 |
一、蜈蚣草根际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特征 |
二、蜈蚣草根际土壤中总汞的含量分布 |
三、蜈蚣草中总汞的分布特征 |
四、蜈蚣草对总汞的富集与转移 |
第二节 氯化汞胁迫下蜈蚣草体内汞的分布与累积特征 |
一、氯化汞胁迫下蜈蚣草的生理生化响应 |
二、氯化汞胁迫下蜈蚣草对汞的富集特征 |
三、氯化汞处理下蜈蚣草亚细胞水平汞的分布特征 |
四、蜈蚣草的显微微区分布特征 |
第三节 蜈蚣草体内汞的形态研究 |
一、同步辐射(xanes)的蜈蚣草中总汞含量 |
二、蜈蚣草不同部位汞的结合形态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地表水中不同形态汞的空间分布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典型汞污染区土壤-稻米汞分布特征及农艺调控效果[D]. 杜静静. 贵州大学, 2021
- [2]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汝溪河河口汞的迁移转化特征[D]. 方志青. 西南大学, 2020
- [3]万山汞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评估[D]. 汤向宸.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改性泥炭土对稻田汞污染的钝化研究[D]. 姚璁. 贵州大学, 2020(04)
- [5]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根际微域土壤汞形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D]. 龚贵清. 西南大学, 2020
- [6]不同污染区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J]. 李家飞,刘鸿雁,陈竹,饶程,姜畅,李政道. 土壤, 2020(01)
- [7]生物质炭对水稻富集汞的效应研究[D]. 徐振涛.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贵州万山废弃矿区小流域系统沉积物及悬浮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J]. 蔡敬怡,谭科艳,路国慧,殷效彩,郑宇,邵鹏威,王竞,杨永亮. 岩矿测试, 2019(03)
- [9]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风险研究[D]. 程柳.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7)
- [10]典型汞矿区耐性植物及汞富集机制研究[D]. 钱晓莉. 贵州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