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祚绅,张盛,俞晓[1](2021)在《浅谈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保障土地的使用不对环境产生影响,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以及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现状,并针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对战略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下去,使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好。
黄欣[2](2019)在《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一切资源之首,在各行各业都应用广泛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相对不可逆性等特点。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在计划、决策时考虑其生态功能的发挥,把生态环境问题列入规划体系中,并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修正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从而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在前两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只注重土地的社会经济价值,忽视了其生态价值,导致我国目前土地和环境问题严峻,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必定伴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因此,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应在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调整变化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中。通过对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可以预测规划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及时进行调整修正,以减轻规划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力度,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比较多种常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选取了两种比较适合株洲的评价方法——加权比较法和生态服务价值法,从宏观和微观、综合和具体指标方面对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分析。通过加权比较法得出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规划基期年、近期目标年以及远期目标年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1292,0.1469和0.1536,相比规划基期年,综合评价值提高了0.0244;通过生态服务价值法得出株洲市2020年的综合生态服务价值为154.75亿元,相比2005年时的157.22亿元减少了2.48亿元,前5年年均降低0.109%,2010年后有所减缓,年均降低0.104%。表明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产生的是相对正面的影响,验证了该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也要关注由于规划实施造成的土地结构布局调整变化和实际的土地利用变更引起的局部环境影响问题。最后,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针对规划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减缓环境影响和优化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王程[3](2018)在《基于DPSIR模型的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PEIA)是在战略层次对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及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以及措施,是实现产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至关重要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我国港口蓬勃发展,港口经济效益显着提高,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当前国内外对于港口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参照建设项目环评进行,因此对于港口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分析了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现状;结合港口规划发展和港口区域环境特点,确定了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方法与工作程序;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具有港口规划环评典型特征的评价指标;利用DPSIR模型,构建了符合港口发展实际情况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模型。以《南通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综合评价了南通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以期为明确南通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及其环境可行性和环境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港口的特点,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港口可持续发展;准则层为生态环境质量、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层为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固体废物、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岸线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各要素层细分为46个适用于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2)港口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模型通过计算明确了各级指标权重值及标准值,构建了基于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港口可持续发展指数,C);明确了C>0.9表明港口发展具有高持续性,C<0.6表明不具有可持续性,0.6<C<0.8,0.8<C<0.9分别表明具有低、中可持续性。(3)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南通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研究表明,南通港总体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861,属于中可持续范围;水资源、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制约南通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环境及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港口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南通港规划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调整的合理化建议和规划建设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陈益佳[4](2018)在《重庆市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土地作为人类繁衍与生存的重要基础,是所有的经济活动必要的生产要素,同时它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其利用规模、布局和结构的变化都将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呈现出多元化,他们在利用土地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土地环境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使得土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作为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及“万开云”板块的核心区,其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重庆市的重点。万州区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人地矛盾尖锐,区内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城镇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定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对社会各业用地的合理分配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基于此,对此次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未来几年万州区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解的基础之上,选取了重庆市万州区为实际调查研究对像,分别选取万州区2009和2014年2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结合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运用ArcGIS10.2将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重分类,并统计其面积,计算得出生态承载力值;同时结合景观偏离度,对万州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此次万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变化方向及其原因;最后分别选取PSR评价法、斑块密度分布法及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价模块,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对万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尽可能地减少不利影响的发生,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土地利用决策提供依据,保障社会、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相关结论如下:(1)万州区位于秦巴山区,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通过计算2009年和2014年这两个时期的生态承载力和景观偏离度可知,万州区的生态承载力总体偏好,但2009年到2014年略有下降,其值由2009年的90.3031×104hm2下降到2014年的90.2426×104hm2,下降了0.0605×104hm2;区内景观偏离度在2009年到2014年期间成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47.01%上升到2014年的47.63%,上升了0.62%,表明在该段时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程度加剧,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凸显。(2)通过对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分析,从数据的显示表明:到2020年,全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仍然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居多,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9.13%;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且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耕地更加集中连片,主要分布于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坝区域;通过对2014年2020年土地利用综合程度的分析可知,万州区总体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到2020年略有降低,即2014年2020年万州区处于土地利用调整期。(3)通过运用PSR评价模型,选取社会经济、土地覆盖及土地占用等共1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万州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显示: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万州区在规划期内的环境影响评价总分值由2014年的0.9059上升到2020年的0.9425,环境质量在整体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次,压力指标的综合分值在2020年较2014年增长了0.0486,表明在规划期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是产生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最后,响应指标分值的略微下降,表明万州区在规划期内响应作用的削弱,因此,在后期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加强土地的管理与监督,减少生态环境破坏。(4)通过斑块密度法的分析结果显示:建设用地的高密度集中范围主要是在面积075000m2范围内,而在75000m2以上面积中,则表现为农用地的斑块密度最高;通过规划调整,小面积农用地斑块受人类活动干预,斑块密度不再趋向于破碎化;到2020年,在调整后的规划指导下,其生态环境评价分值由88.45上升到89.36,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在整体保持优良的状态下,还进一步略微提高。(5)通过GIS技术和InVEST模型的结合运用,分区域掌握万州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特征。根据其结果可知:万州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以东南部梨树乡、普子乡、龙驹镇最为突出;局部地区呈下降趋势,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集中的中心城区及主要的公路、铁路交通沿线,其中中心城区以高峰镇、天城镇较为明显,主要交通干线以南部的万忠高速、东南部万里高速及西北区达万铁路最为明显。虽然规划从整体上保障了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趋势,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同样不能忽视,因此,相关的土地管理部门也应该时刻加强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活动的有序进行,以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邬志龙[5](2013)在《西南边疆地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整治是有效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强化土地内部挖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且在我国已得到高度重视和全面展开。但土地整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为贯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期在源头上控制、减缓土地整治活动带来的环境扰动,有必要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鉴于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性较大的山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评价尚属空白的实情,本文以西南边疆山区—云南省德宏州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一套适宜于山区土地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着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原则,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方法和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方法,完成了对德宏州上轮土地整治规划(2000-2010)的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和本轮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的预测性环境影响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探讨了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理论,认为系统学理论、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协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是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理论基础。2、构建出一套与山区土地特点相适应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认为,针对山区土地生态脆弱性及环境敏感性应选择自然生态系统结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水土涵养效果和耕地生态养护效果4个方面的指标来度量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根据主导因子原则,在自然生态系统结构方面选取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比和裸地面积比等3个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因子;在衡量生态系统功能时根据R.Costanza(1997)理论和谢高地等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量化;在水土涵养效果评价方面,根据山区土地土壤侵蚀特点选取水土流失面积比和土壤侵蚀模数2个主要指标;在耕地生态养护效果评价方面,根据云南省德宏州耕地特点,选取过度垦殖率(陡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率)、坡地梯田化程度(梯田和梯地面积占坡度在2以上的耕地面积比率)、耕地有效灌溉率和旱涝保收面积4个指标。3、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和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等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能简化评价工作,以较低的评价成本获取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4、探索一系列缓解土地整治规划潜在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引入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并对完善环境预警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提出了政策性建议。5、综合上轮规划的回顾性评价和本轮规划的预测性评价结论为:本轮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在吸取上轮规划经验教训基础上弥补上轮规划的不足,将更有效地保护湿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加强“坡改梯”工程力度,提高耕地质量。通过本轮规划,德宏州的生态环境状况将有进一步的改善,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将是规划基期(2010年)的1.12倍,且变化幅度较小,完全符合生态环境循序演进规律,避免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扰动。
顾玉娇[6](2010)在《基于DPSR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城市开发建设之前将环境因素切实纳入到城市发展相关战略决策中,尤其是城市战略决策中处于最高层次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SEA可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方法研究则是在技术方法层面上保证SEA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目前有关SEA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普遍存在定位不清、应用相对较弱等问题,本文旨在将SEA指标体系贯穿于整个战略环境评价的流程中,突出指标体系对其它专题研究的指导性和信息的整合性,为决策层提供综合性的评价结果。本文研究了SEA指标体系的功能、用户和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评价对象,基于DPSR模型建立了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评价目标的ES-E-DPSR五层次结构模型,下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调控3个领域;依据SEA指标体系的功能界定,提出了SEA指标体系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流程、指标筛选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以《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为评价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SEA指标体系最终应用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现状评价,战略环境影响预测单因子和综合评价、情景方案综合预测评价和方案比选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浦东新区自2005年起进入了较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但工业布局的集中度、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水域面积的减少是影响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限制因子;“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总体上提升了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但根据单因子指数分析得出2010年CO2排放量将出现严重超标,单位GDP的CO2排放量、NOx排放量和7月份O3小时最大浓度超标率处于中度超标,氮氧化物和臭氧将成为新区未来的主要污染问题;通过对9组情景方案的综合预测评价,得出方案8为2015年新区发展最佳情景方案;依据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得出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线性增长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战略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但能源消耗、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仍是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此外,本文在对浦东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SEA指标体系的应用保障措施,以便更好的促进SEA指标体系对于决策的辅助作用。
江平[7](2010)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是财富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在人类的整个系统中起到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合理利用土地,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按照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而来确定或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它是实现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以及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重要依据。然而在传统的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因缺乏整体概念而使得土地利用行为出现了诸如忽视环境影响、缺乏代际公平、难以实现区域资源协调等局限性。很多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因规划的局限性以及没有考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等原因致使规划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减缓措施,以便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来有效的避免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问题,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从而达到土地利用规划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的。然而,至今为止,国内就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也都还未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准。同时,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以及不可逆转性等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将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将环境保护纳入土地利用活动中,因此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且迫切的。论文在综述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实践史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在识别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就嘉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展开实例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在综述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本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探讨了本文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系统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协训发展等相关理论;并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着手,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体系结构,评价方法以及适用的评价标准等问题;第三章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分别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源,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土地开发整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并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模型;第四章介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国家尺度指标体系、中科院可持续指标能力体系、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DPSIR模型,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值物元模型建立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为本文的实证部分。以湖北省嘉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例,通过对嘉鱼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嘉鱼县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目标对嘉鱼县土地利用规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分析了嘉鱼县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因地制宜地选取了适合嘉鱼现状的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模型对嘉鱼县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宇鹏[8](2010)在《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导则的构建和研究》文中提出国内将规划环境评价作为战略环境评价的切入点。中国的规划种类繁多,在短时间内,对各种规划环境评价都进行研究和实践,技术水平、人力和物力不能胜任。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最高层次的规划之一,在内容上涵盖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各个方面,在功能上是政府调控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运行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其它规划,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更直接、广泛和深远。因此,把它作为规划环境评价的突破口,优先对它进行研究。一、目前,国内外没有专门用于指导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导则”,导致这类规划环境评价的质量良莠不齐。从提升战略环境评价的实施水平、增强国家环境保护力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规范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现行导则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等多个角度论证了建立导则的必要性。本文参照已完成的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报告和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构建了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包括评价适用范围、评价目的、评价研究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数据、评价原则、评价平台、评价需要达到的最后结果、保障评价质量的措施等11项。二、对该导则中的三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1)分析、提炼各类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或“意图”,以此论证了所列评价内容的必要性和充分性。(2)建立评价程序。把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分为制定规划目标、制定规划方案、制定规划措施三个阶段,并按规划制定的阶段性要求,分别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评价,由此设计政策导向型规划环境评价程序。规划目标评价包括:对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系统稳定性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协调性评价;与上层次战略的相符性评价。规划方案评价包括:环境压力与承载力关系、产业结构合理性、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与同层次战略的一致性评价。规划措施评价包括:资源供需关系、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关系评价。(3)评价方法的研究在生态足迹法中增加科技、环保投入提升的承载力,和消纳污染物造成的压力,改进了环境承载力和压力绝对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计算相对环境承载力和压力的方法,相对环境承载力包括相对资源、相对环境容量、相对经济、相对技术四种,以实际人口总数为相对压力;建立了计算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的模糊集对法;建立了计算水资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评价能源问题的完全分解模型。并用后面的实例证实这些方法的适用性。三、按构建的导则,对《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进行模拟环境评价,以证实所建导则的可行性。评价得出结论如下:“十一五”期间,武汉市GDP和人口总量增长过快,虽然其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稳定性、协调性水平不断提高,但武汉市自身的承载力与压力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需要从外界大量输入承载力,而且主要是从湖北省省内其它地区输入承载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需要优化;“十一五”或未来更长时间内,重点开发的应该是蔡甸区、汉南区、青山区,对汉阳区、硚口区、江岸区和武昌区进行保护;水资源和能源能满足需求,但水资源的利用不可持续,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环保投入不能保障污染物排放量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若要保证污染物排放量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2010年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需要增加18.61亿元,环保投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该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符合湖北省和全国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与其它评价实例相比,本环境评价更注重对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整体的研究,尤其是计算了武汉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的健全性、稳定性和协调性、计算出环境承载力和压力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定量划分主体功能区、计算出在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环境容量情况下的环保投入。因此,本环境评价能定量论证《规划纲要》给出的社会、经济目标的可达性,能对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等给出定量的控制结论。通过与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对比等,肯定了所构建导则的合理性。
侯伟[9](2009)在《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总体规划是指导城乡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乡建设、城乡管理的基本依据,对规范城乡土地开发活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进入21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体系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等均对我国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城乡总体规划应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城乡生态和空间为支撑,以完善城乡发展制度为根本保障。城乡总体规划的制定过程引入战略环境评价,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提供技术支持、运行框架和长远效益,推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而进行的,一般实行的是事后评价,因此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只能补救小范围的环境损害,无法从决策源头上保护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环境评价阶段推进规划环评,因此,对城乡总体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是时势所趋。论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理论,从环境经济学、循环经济理论及在规划方面的应用入手,提出了战略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理论,即研究战略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复合系统,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也同样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并且把综合集成方法作为其研究方法之一。论文以城乡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结构框架。通过对城乡总体规划的内容即把握宏观的城乡建设总的发展方向,研究城乡土地利用及布局等的分析,它的宏观定位为建构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结构框架奠定了基础。战略环境评价有着完整的一套应用程序,在各种及各行规划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把战略环境评价应用于城乡总体规划政策制定、战略的选择、规划的编制及实施,并通过系统的评价因素的确定及评价过程的建立,构建完整的适用于城乡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结构框架。任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一定技术方法的支撑,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也不例外。论文从研究国外较完备的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入手,通过对我国自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来逐渐形成的比较系统的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体系,包括应用战略环境评价常用的技术方法,同时提出城乡总体规划分阶段应用的技术与方法,并进行了主要的技术方法应用与示范。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进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进展,使其更广泛地应用规划各个领域。战略环境评价的实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论文通过对多元参与制度、委员会制度、社会监督协调机制、决策保障机制、法律制度、实施保障制度等对战略环境评价过程与结果的保障研究,使得战略环境评价结果更具有可靠性、透明性及可操作性。实例研究是检验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重要手段,论文通过对大庆高新区主体区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验证了研究的结构框架构建的合理性,技术方法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建立的科学性,指出了其具有的代表性及实践意义。总之,通过对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初步建构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结构框架,并且在技术与方法体系及制度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雷广海[10](2009)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是站在我国宏观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我国未来的科学审视,也是对城市化和工业化中不理性做法的理性回归。但是,“发展是硬道理”和30年来我们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国方针都决定着建设占用耕地的不可避免性。要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是最有效的途径。不同的开发整理方式和过程对土地环境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制定合理的区域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很多地区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偏面强调增加耕地面积,对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重视,破坏生态多样性和土地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土地整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开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还刚刚起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评价的具体方法、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仍无先例。从其概念入手,借鉴国际上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构建和完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理论,将为土地开发整理的环境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论文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4点结论。(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在规划方案编制的初期对一定时期规划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综合环境效应进行分析、评价与预测,并针对规划方案的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消除、减缓、避免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直至替代方案,从而在源头上尽可能减少各单项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体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使规划从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的大局出发,综合考虑区域内所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环境的协同效应、滞后效应、迭加效应、累积效应和综合效应,全面分析各个备选方案对区域环境的综合影响,进而进行替代方案的优选,以保证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可持续性。土地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结果,对规划方案作适当调整,对可能导致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之真正成为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规划。(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对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全面改造,根据系统学功能—结构论的要求,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达到优化土地系统功能,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利用效益的作用。系统学可观可控论也要求在研究土地利用复合系统时应将其分为自然、经济、社会等子系统,实行分层研究才能厘清各因子的作用机制。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讨论环境战略的可持续性,对可预测的不可持续性可通过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减缓、补救措施或替代方案来为最终战略决策的实施提供环境效应依据。环境价值理论则要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应注重资源的效用性与稀缺性,应充分体现资源的潜在价值。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和景观格局演变即时间异质性可借助生态景观理论来评价。(3)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上,论文构建了综合评价法和幕景分析方法,并赋予了他们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涵。其中综合评价法是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选取了影响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69个初始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指标筛选程序筛选出对区域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最具影响力的15个指标,构建了3级评价指标体系,健全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理论体系。而幕景分析方法则是借助幕景分析和土地利用理论,以斑块密度为指标,以土地利用分类为基础,构建了不同类型的指标在不同土地利用分类中的权重,适合于从单纯生态环境的角度评价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生态环境影响。(4)从实例分析看,苏南张家港市、苏中如东县、苏北涟水县2010年的环境综合效应值分别比2000年高11.005%、8.251%和6.394%,说明土地整理规划有助于区域综合环境的改善。发展越快的地方其环境综合效应提升越快。而幕景分析方法的结果是苏南张家港市、苏中如东县、苏北涟水县2010年自然态生态环境效应值比2000年分别下降0.701%、0.009%、0.954%,而对应的2010年干扰态环境效应值比2000年分别下降1.813%、2.765%、1.536%,比对应的2010年自然态生态环境效应值分别下降1.111%、2.757%、0.582%。据此,可以认为,从区域综合环境效应的角度看,无论是发展快的苏南张家港市,还是发展相对较慢的如东县和涟水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后其综合环境效应都有明显提高,其中以苏南地区增加最快。而幕景分析方法得出的是单纯生态环境效应,其结果是如东县下降最快,其次是张家港市,再次是涟水县,与前者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在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合理性受区域土地整理的目标影响较大。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我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为实现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而编制的,目的是解决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充问题,而实际保护的是建设占用耕地所获取的产业经济效益。因此,在衡量其对区域环境的总体效应时,其经济环境得到了较大提升,规划似乎是合理的。但单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上看,规划更多的注重的是耕地数量的相等,耕地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也就难以得到保障,其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单纯从生态效应上考虑规划似乎又具有不合理性。综合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评价区域综合环境效应,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综合体。从区域发展看,评价的结果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主要体现经济环境效应,因而整体效应值是上升的。而幕景分析是从景观生态的角度来探讨土地开发整理对环境的效应,是纯生态环境目标,因而更多的是体现纯生态环境效应,呈现下降趋势也属正常。从结果上看,综合环境效应值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张家港市,其次是如东县,再次是涟水县。这说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更有利于发达地区的综合环境改善。幕景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发展快的和发展慢的区域环境影响力均要小于发展速度居中的苏中地区的。也就是说,单纯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上看,相对落后地区的土地开整理对其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较小。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价的意义 |
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现状 |
3 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 |
4 结语 |
(2)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
2.1.1 环境影响评价 |
2.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
2.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 |
2.2.1 土地生态学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人地协调理论 |
2.3 土地规划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
2.3.1 系统性原则 |
2.3.2 客观公正原则 |
2.3.3 可操作性原则 |
2.3.4 公众参与原则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株洲市基本情况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土地利用情况 |
3.2.1 株洲市土地利用结构 |
3.2.2 株洲市土地利用特点 |
4 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4.1 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分析 |
4.1.1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
4.1.2 用地结构调整目标 |
4.2 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 |
4.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常见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2.2 基于加权比较法的环境影响评价 |
4.2.3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法的环境影响评价 |
5 优化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策建议 |
5.1 减缓株洲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措施建议 |
5.2 优化株洲市环境的对策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DPSIR模型的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
2.1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生态学理论 |
2.1.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2.2.1 港口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内涵 |
2.2.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2.3 指标体系构成 |
2.3 指标体系的模型框架类型 |
2.4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2.4.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2.4.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框架 |
2.4.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
第三章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3.2 指标体系构成分析 |
3.2.1 指标体系层次 |
3.2.2 生态环境质量 |
3.2.3 资源与能源利用 |
3.2.4 社会经济发展 |
3.3 综合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
3.3.1 确定权重 |
3.3.2 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值 |
3.3.3 评价指数合成 |
3.3.4 综合评价指数分级 |
第四章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研究 |
4.1 规划背景 |
4.2 规划概况及分析 |
4.3 区域环境概况 |
4.4 环境影响识别 |
4.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6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7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4.8 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
4.9 建议与减缓措施 |
4.9.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4.9.2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与不足 |
5.2.1 创新 |
5.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重庆市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外研究状况 |
1.1.2 国内研究状况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 |
1.4.1 土地利用规划 |
1.4.2 环境影响评价 |
1.4.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1.5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 |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5.3 系统理论 |
1.5.4 精明增长理论 |
1.6 数据来源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状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矿产与旅游资源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状况 |
2.2.2 综合经济概况 |
2.3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 |
2.3.1 土地利用现状 |
2.3.2 土地利用特点 |
2.3.3 生态承载力 |
2.3.4 景观偏离度 第3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分析 |
3.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3.1.1 农用地结构调整 |
3.1.2 建设用地结构 |
3.1.3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
3.2 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
3.2.1 耕地布局调整 |
3.2.2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
3.3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3.4.1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3.4.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 第4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4.1 PSR评价模型的应用 |
4.1.1 指标的选取 |
4.1.2 指标值的确定 |
4.1.3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4.1.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5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 斑块密度分布法的应用 |
4.2.1 斑块密度的计算 |
4.2.2 初始评价分值的计算 |
4.2.3 权重的确定 |
4.2.4 评价结果 |
4.2.5 结果分析 |
4.3 InVEST模型的运用 |
4.3.1 模型运行的数据处理及参数设置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对策及建议 |
4.4.1 进一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 |
4.4.2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
4.4.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5.2.1 创新之处 |
5.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论文 |
(5)西南边疆地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进展 |
一、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二、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进展 |
一、 国内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二、 国内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第三章 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 相关概念 |
二、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
第二节 评价原则与理论基础 |
一、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
二、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第一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内涵和目的 |
一、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内涵 |
二、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土地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第五章 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
第一节 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
一、 森林覆盖率 |
二、 湿地面积比例 |
三、 裸地面积比 |
第二节 对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单价表的制定 |
二、 确定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 |
第三节 对水土涵养的影响 |
一、 水土流失面积比 |
二、 土壤侵蚀模数 |
第四节 对耕地生态养护的影响 |
一、 过度垦殖率 |
二、 坡地梯田化程度 |
三、 耕地有效灌溉率 |
四、 旱涝保收面积 第六章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指标标准化 |
第一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预测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四节 评价方法 |
一、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法 |
二、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法 第七章 上轮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第一节 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
一、 森林覆盖率 |
二、 湿地面积比 |
三、 裸地面积比 |
四、 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评价 |
第二节 对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水土涵养的影响 |
一、 水土流失面积比 |
二、 土壤侵蚀模数 |
三、 对水土涵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对耕地生态养护的影响 |
一、 过度垦殖率 |
二、 坡地梯田化程度 |
三、 耕地有效灌溉率 |
四、 旱涝保收面积 |
五、 对耕地生态养护的影响 |
第五节 上轮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八章 本轮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第一节 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
一、 森林覆盖率 |
二、 湿地面积比 |
三、 裸地面积比 |
四、 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评价 |
第二节 对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水土涵养的影响 |
一、 水土流失面积比 |
二、 土壤侵蚀模数 |
三、 对水土涵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对耕地生态养护的影响 |
一、 过度垦殖率 |
二、 坡地梯田化程度 |
三、 耕地有效灌溉率 |
四、 旱涝保收面积 |
五、 对耕地生态养护的影响 |
第五节 本轮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九章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第一节 合理有度开发未利用地 |
第二节 加强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三节 注重土地整治后续管理 |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监控,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制度 |
第五节 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第六节 公正、公平、自愿的展开土地权属置换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6)基于DPSR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SEA的来源与内涵 |
1.1.2 SEA的实践研究 |
1.1.3 城市可持续发展对高层次战略环评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SEA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 SEA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
2.1.1 指标体系相关概念 |
2.1.2 相关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辨析 |
2.1.3 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 |
2.1.4 指标筛选方法 |
2.1.5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
2.1.6 SEA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2.1.7 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2.2 SEA指标体系的内涵 |
2.2.1 SEA指标体系的评价目标 |
2.2.2 SEA指标体系的功能 |
2.2.3 SEA指标体系的用户 |
2.3 SEA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3章 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SEA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 |
3.1 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NESDP)的生态环境影响 |
3.1.1 规划纲要的地位及主要内容 |
3.1.2 规划纲要实施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征 |
3.2 SEA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循环经济理论 |
3.2.3 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 |
3.3 SEA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构建 |
3.3.1 指标体系的ES-E-DPSR概念模型 |
3.3.2 指标体系的五层次结构 第4章 SEA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
4.1 SEA指标体系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
4.1.1 历史现状分析和评价 |
4.1.2 战略影响预测评价及情景方案比选 |
4.1.3 区域发展趋势分析 |
4.2 SEA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和方法 |
4.1.1 备选指标库构建 |
4.1.2 指标信息收集 |
4.1.3 专家咨询 |
4.1.4 确定评价标准 |
4.1.5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筛选 |
4.2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
4.2.1 SEA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 |
4.2.2 指标权重 |
4.2.3 指标层处理 |
4.2.4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计算方法及评价等级 第5章 浦东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SEA指标体系构建 |
5.1 浦东新区发展现状分析 |
5.1.1 自然概况 |
5.1.2 经济社会发展 |
5.1.3 生态环境影响 |
5.1.4 生态环境调控 |
5.1.5 主要问题分析 |
5.2 《浦东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简介 |
5.2.1 规划编制背景 |
5.2.2 规划主要内容 |
5.3 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指标筛选 |
5.3.2 体系构建 |
5.3.3 目标值和标准值 |
5.4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
5.4.1 影响因子识别 |
5.4.2 确定评价指标 第6章 浦东新区SEA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6.1 权重确定 |
6.2 战略环境评价 |
6.2.1 2000-2007历史现状评价 |
6.2.2 2010年战略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6.2.3 2015年情景方案预测评价 |
6.2.4 2000-2020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 |
6.3 SEA指标体系的应用保障措施 |
6.3.1 完善指标数据的监测系统 |
6.3.2 建立指标统计体系 |
6.3.3 构建指标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
6.3.4 落实指标的应用和发布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
7.1 研究小结 |
7.2 讨论 |
7.2.1 SEA指标体系对战略环境评价的作用浅析 |
7.2.2 SEA指标体系对环境统计的要求 |
7.3 研究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
(7)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本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
1.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技术 |
2.1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2.1.1 环境影响评价 |
2.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1.3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
2.2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理论 |
2.2.3 生态学理论 |
2.2.4 系统学理论 |
2.3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
2.3.1 土地利用规划SEA与EIA的关系 |
2.3.2 土地利用规划SEA体系结构 |
2.3.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2.3.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3.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源分析 |
3.1.1 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影响识别 |
3.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源分析 |
3.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3.2.1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环境影响识别 |
3.2.2 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环境影响识别 |
3.2.3 基础设施占用耕地环境影响识别 |
3.2.4 生态退耕还林工程环境影响识别 |
3.2.5 土地开发整理环境影响识别 |
3.2.6 新农村建设环境影响识别 |
3.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3.3.1 灰色关联系统 |
3.3.2 灰色关联度的确立 |
3.3.3 灰色模式识别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
4.1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1.1 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程序 |
4.1.2 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4.2.1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方案 |
4.2.2 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
4.2.3 实施后续监管评价 |
4.3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综合 |
4.3.1 可持续发展利用指标与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4.4 基于熵值法物元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SEA模型研究 |
4.4.1 物元基本理论及计算过程 |
4.4.2 基于熵值物元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SEA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5.1.2 自然资源环境状况 |
5.1.3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
5.2 研究区现状环境分析 |
5.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2.2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
5.2.3 环境现状分析 |
5.3 研究区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
5.3.1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
5.3.2 资源与环境保护策略 |
5.4 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5.4.1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识别 |
5.4.2 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5.5 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5.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2 评价过程 |
5.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全文总结 |
6.1.2 创新与特色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8)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导则的构建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突破口 1.3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评价实践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1.4 |
导致存在问题的原因 1.5 |
研究目标 1.6 |
研究内容 1.7 |
研究思路 1.8 |
主要创新点 1.9 |
研究方法 2 |
构建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导则的必要性 2.1 |
提升战略环境评价的实施水平的需要 2.2 |
增强国家环境保护力量、实施经济与环境高度融合的需要 2.3 |
规范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需要 2.4 |
现行导则不能满足实践需求 2.5 |
本章小结 3 |
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导则的构建 3.1 |
需要开展评价的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范围 3.2 |
评价目的 3.3 |
评价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开放复杂巨系统 3.4 |
评价内容 3.5 |
评价方法 3.6 |
评价的数据 3.7 |
评价程序 3.8 |
评价手段与平台 3.9 |
评价的原则 3.10 |
评价需要达到的最后结果 3.11 |
保障评价质量的措施 3.12 |
本章小结 4 |
导则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4.1 |
确定评价内容的必要性及充分性 4.2 |
几个关键概念间的关系 4.3 |
评价方法 4.4 |
政策导向型评价程序的必要性和充分性 4.5 |
导则的完备性 4.6 |
本章小结 5 |
实例 5.1 |
评价对象 5.2 |
评价目的 5.3 |
评价重点 5.4 |
评价范围 5.5 |
评价流程 5.6 |
第一评价层次 5.7 |
第二评价层次 5.8 |
第三评价层次 5.9 |
评价结论与建议 5.10 |
本章小结 6 |
与南开大学所作评价的比较与分析 6.1 |
南开大学所做评价的简介 6.2 |
本评价与南开大学所做评价的对比 6.3 |
分析 6.4 |
本章小结 7 |
总结与展望 7.1 |
导则的合理性分析 7.2 |
本文的创新及思想源泉 7.3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7.4 |
展望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附录2 |
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功能健全性评价方法 附录3 |
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稳定性计算与预测模型及思路 附录4 |
协调性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附录5 |
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压力计算模型 附录6 |
完全分解模型 附录7 |
生态服务价值概念及计算公式 附录8 |
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 附录9 |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及参数值 附录10 |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及参数值 附录11 |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思路 附录12 |
评价需要收集的资料 附录13 |
《规划纲要》简介 附录14 |
南开大学所作评价的简介 附录15 |
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立法提案 |
(9)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篇章结构框图 |
第2章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理论解读 |
2.1 环境与城乡总体规划 |
2.1.1 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
2.1.2 环境与城乡总体规划的关系 |
2.2 战略环境评价概述 |
2.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2 SEA演变与发展 |
2.2.3 基本原则与特征 |
2.2.4 类型及基本原理 |
2.2.5 SEA实践经验总结 |
2.2.6 发展机遇与挑战 |
2.3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3 循环经济理论 |
2.3.4 战略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结构框架的构建 |
3.1 评价因素的确定 |
3.1.1 评价的内在要求 |
3.1.2 评价因素的选择 |
3.2 评价区域的确定 |
3.2.1 评价层次的划分 |
3.2.2 评价系统的建立 |
3.3 评价过程的实现 |
3.3.1 基础资料的分析 |
3.3.2 规划战略的筛选 |
3.3.3 规划政策的分析 |
3.3.4 规划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 |
3.3.5 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3.3.6 替代方案的选择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3.4 评价结果的总结 |
3.4.1 SEA报告书的编制原则 |
3.4.2 SEA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
3.4.3 SEA报告书的编制内容 |
3.5 评价框架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
4.1 技术的应用 |
4.1.1 3S技术概念解析 |
4.1.2 3S技术应用概况 |
4.1.3 SEA-ITS技术实践应用 |
4.2 方法体系的建立 |
4.2.1 方法应用的概况 |
4.2.2 方法选择的原则 |
4.2.3 评价阶段方法的应用 |
4.2.4 主要技术方法的应用 |
4.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3.2 指标体系层次及基准 |
4.3.3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4.4 技术方法的实现 |
4.4.1 实现的目标 |
4.4.2 满足的条件 |
4.4.3 受到的限制 |
4.4.4 实现的可行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制度保障体系 |
5.1 多元参与制度 |
5.1.1 公众参与制度的保障 |
5.1.2 公众参与阶段与方法 |
5.1.3 公众参与机构与组织 |
5.2 委员会制度 |
5.2.1 委员会机构设置 |
5.2.2 运作经验与展望 |
5.3 监督与协调制度 |
5.3.1 建立的必要性 |
5.3.2 评价前的监督与协调 |
5.3.3 相关机构之间的监督与协调 |
5.3.4 社会舆论与媒体的监督与协调 |
5.4 法律制度 |
5.4.1 现行的法律制度概述 |
5.4.2 建立信息共享与宣传机制 |
5.4.3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
5.4.4 完善评价与审批机构机制 |
5.5 实施保障制度 |
5.5.1 实施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
5.5.2 实施保障体系的相互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庆高新区主体区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实例研究 |
6.1 实例概述 |
6.1.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6.1.2 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
6.1.3 评价定位 |
6.2 评价概况 |
6.2.1 项目缘起 |
6.2.2 评价范围 |
6.2.3 评价思路 |
6.2.4 评价目标 |
6.3 评价关键点的应用 |
6.3.1 编制框架的建立 |
6.3.2 参与组织网络化 |
6.3.3 公众参与制度 |
6.3.4 技术方法的应用 |
6.3.5 指标体系建立 |
6.3.6 评价结果总结 |
6.3.7 技术方法的充实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资料来源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2.1.1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
2.1.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
2.2.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
2.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2.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2.3.1 国外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2.3.2 国内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2.4 综合述评 第3章 基础理论 |
3.1 系统学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第4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
4.1 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及其目标 |
4.1.1 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 |
4.1.2 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 |
4.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概念、作用及内容 |
4.2.1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概念 |
4.2.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作用 |
4.2.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内容 |
4.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特征及内容 |
4.3.1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界定 |
4.3.2 环境效应与环境影响 |
4.3.3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
4.3.4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第5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指标体系构建 |
5.1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5.1.1 环境影响识别的含义 |
5.1.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 |
5.1.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 |
5.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筛选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分层 |
5.2.3 评价指标筛选 |
5.2.4 指标的作用与获取方法 |
5.2.5 指标内涵、量化与评价标准 |
5.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2 指标的权重 |
5.3.3 指标的赋值 第6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6.1 综合评价法 |
6.2 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 |
6.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 |
6.4 幕景分析评价模型 |
6.4.1 幕景分析评价模型的原理与类型 |
6.4.2 幕景分析评价模型环境评价影响的步骤与内容 |
6.4.3 幕景分析法缺点与优点 第7章 实证研究 |
7.1 研究区资源概况 |
7.1.1 张家港市 |
7.1.2 如东县 |
7.1.3 涟水县 |
7.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概况 |
7.2.1 张家港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0-2010) |
7.2.2 如东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0-2010) |
7.2.3 涟水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0-2010) |
7.3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 |
7.3.1 环境影响识别 |
7.3.2 评价指标体系 |
7.3.3 评价结果 |
7.4 基于幕景分析法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7.4.1 幕景的设定 |
7.4.2 数据获取和计算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发表的相关论文 |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J]. 吴祚绅,张盛,俞晓. 农村实用技术, 2021(02)
- [2]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黄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基于DPSIR模型的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D]. 王程.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重庆市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陈益佳. 西南大学, 2018(01)
- [5]西南边疆地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D]. 邬志龙. 云南财经大学, 2013(07)
- [6]基于DPSR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D]. 顾玉娇. 复旦大学, 2010(03)
- [7]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江平. 武汉大学, 2010(05)
- [8]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导则的构建和研究[D]. 宇鹏.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9]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 侯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05)
- [10]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雷广海.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