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东省烟台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培丽,管建洲[1](2021)在《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热点排名重回历史位次,说明了"三农"问题研究在新阶段的重要性。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从对农业生产冲击、粮食安全风险、影响农民增收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角度全面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的影响;二是站在"十四五"即将开局的新历史节点,深入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和基本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内涵、新时代使命和未来发展方向;三是在拓展研究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的同时,反思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四是围绕"三权分置"改革重点对集体所有制、土地流转、"三权分置"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五是从农业生产效率角度对当前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实现农业现代化;六是关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方式的改变,探讨了农民创业问题。最后,从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研究、将"三农"问题置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系统研究和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和研究角度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佀咏梅[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日益成熟,不仅丰富了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也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在多方面展开,取得了卓越成绩。同时,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文化民生建设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探寻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措施,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民生建设展现出来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总结文化民生建设的经验,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是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不仅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而且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具有特定的现实需要、理论依据和历史前提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动力。虽然经典作家没有提出“文化民生建设”这一概念,但是经典作家的思想中一直包含着文化民生建设的相关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需要理论、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是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地位,并通过文化民生建设对民众进行文化启蒙,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并不断丰富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文化民生建设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出发,在文化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为民族凝聚精神力量,构筑民族精神家园,进而孕育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并培育高素养的国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归宿。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中,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引导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并以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满足、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文化是否繁荣兴盛作为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评判标准。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深入推进中逐步建立了动力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文化民生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改革赋予动力。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也解放了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人,激发了人在文化创造和享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保证文化民生建设的成效以及建设的深入推进,探索建立了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多方参与,形成文化民生建设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为保证人们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各项权利,出台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各项机制的配合互动为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提供了保证。但是,文化民生建设要出实效,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载体,探索具体推进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探索运用文化惠民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信息化事业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并以这些载体为基础,通过植入政治仪式、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利用文化新业态等具体形式,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多元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民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有效供给不充分、主体需求释放不充分、法律保障不充分;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不足、内容创新力度不够、资源整合不深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以及文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因此,要继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预判力、引领力和整合力,培养适应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文化强国需要的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并且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意义深远、经验丰富。在理论上,党的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在实践上,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表现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统一,以党的领导统领文化民生建设,确保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以经济发展奠定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通过文化民生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并积极运用市场的力量,吸收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尤其是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提高文化民生建设的水平;始终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回归文化育人化人的本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决定了对文化民生建设的研究没有终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特点的研究,并深入研究文化民生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索文化民生建设的规律。通过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深入,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智赋能赋力。
黄鑫权[3](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马桂峰[4](2020)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先后建立,以及现在后两者的逐步并轨运行,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逐步发展中不断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增强国家社会福利责任,减轻参保者就医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动力,增强社会稳定机制等方面作用显着。截止2019年底,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3.29亿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10.25亿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共覆盖我国人口 13.54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96.74%。2018年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共筹集医保基金21 384.00亿元,占我国当年GDP的2.33%,人均支出医疗保险基金4 722.76元。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方面的福利分配效果如何?福利分配的公平程度是否在逐步改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如何影响社会福利的分配效应?哪些因素影响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分配?以上诸多问题成为评价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绩效的关键所在。目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研究多集中于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而对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包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等环节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关注较少。通过对不同社会医疗保险种类、医保运行全流程和多维度的分析,有助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现阶段的整合发展,有利于从参保者个体微观层面评价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分配的公平程度如何。本研究以社会福利分配为切入点,利用福利再分配分析测量方法,结合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特点,采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2015年和2017年入户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从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三条主线,经医保基金筹资、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三个环节进行福利分配公平性分析,探索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社会福利分配的作用机制和运行机理,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目的通过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分配公平性,探索影响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分配的因素,提出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的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目标包括:通过文献复习和评阅,构建适合分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测算我国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三个环节的福利再分配效应,以及在近期的变化情况;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家庭医疗支出和个人住院费用支出的影响机制与程度;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个人的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对社会医疗保险补偿净福利分配的影响。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本研究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社会福利的分配效应为主要政策变量,围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展开。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对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分配研究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汇总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在文献评阅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再以福利经济学福利概念、社会福利函数、补偿原则和医疗保险福利效用等理论构建研究框架。数据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和2017年的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该数据采用概率抽样调查,按照分阶段、按层次抽取我国大陆29个省的地级市、县、社区(村)和家庭。本研究经申请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公开的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选取职工医保12 683个、新农合12 549个、居民医保4 213个个体样本和没有参加社会医保的11 742个个体样本进行研究。利用Stata 16和Eμ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库整理和数据分析、数据表达。利用基尼系数和马斯格雷夫-辛尼指标(Musgrave and Thin measure,MT)测量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环节的福利再分配效应,使用阿伦森等人提出的AJL分解模型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各环节的福利再分配效应进行筹资累进性、垂直效应、水平效应和再排序效应等的分解分析。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效应进行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构建7个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筛选;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对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居民的家庭医疗支出和个人住院费用支出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探索医保基金住院补偿净福利的个人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1)新农合制度的福利再分配情况。从新农合制度具体运行情况来看,2015年新农合住院人均补偿费用为129.38元,人均缴费额度为102.40元,补偿费用占缴费费用的126.35%。仅统计有住院发生的新农合参保者的平均住院补偿费用为3 352.38元,仅统计有住院发生的参保者的新农合缴费均值为105.58元,补偿受益程度为31.75倍。对比有住院发生的参保者的住院平均费用9 929.57元,有效补偿比例为33.76%。有住院发生的新农合参保者的人均住院实际负担为6577.19元,有住院支出的参保者的人均收入为22 444.41元,有住院发生人群的实际平均负担率为25.21%。2015年总体缴费率为0.98%,2017年总体缴费率为1.42%。2015年的总体改善率为1.79%,2017年总体改善率为0.60%,改善率和补偿率两年均随收入分组升高而降低。2015年新农合参保者初始收入基尼系数为 0.3889,2017 年为 0.3901。测算2015年新农合制度医保基金筹资后福利再分配效应MTB指数为-0.0115,2017年为-0.0020;住院费用支付后的MTC指数2015年为-0.0254,2017年为-0.0282;医保基金补偿后的MTD指数2015年为-0.0208,2017年为-0.0170。分析新农合制度2015年筹资前后KaKwani指数为-0.3650,2017年变为-0.3695。分解新农合医保基金筹资、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三个环节的福利再分配效应为垂直效应(vertical effect,简称V值)、水平效应(horizontal effect,简称H值)和再排序效应(reranking effect,简称R值)均有不同情况变化。从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户口类型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情况下,参加新农合参保者的住院费用支出比没有医疗保险人员高出404.09元。从分位数回归分析看出,新农合参保者的基金补偿净福利在个人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影响方面,变化规律不显着。(2)职工医保的福利再分配情况。职工医保具体运行情况来看,2015年人均缴费率为4.42%,2017年为2.08%。从各收入组群缴费率来看,2017年缴费率均低于2015年,特别是在2015年低收入组的缴费率达到12.91%,远高于2015年人均缴费率4.42%的平均值。参加职工医保的参保者2015年初始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927,2017年为0.4144,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后,基尼系数均有变化。通过分析2015和2017年我国职工医保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后的MT指数均为负值。分析职工医保筹资累进性的K值可以看出,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均为小于0。从职工医保筹资再分配效应的V值、H值和R值来看,V值为负,但绝对值较小。H值在2017年占到RE的84.66%。参加职工医保和没有职工医保个体的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发现,参加职工医保个体的家庭医疗支出高出没有参加职工医保的家庭医疗支出3211.70元。分析职工医保参保者医保基金补偿净福利影响因素来看,原始收入q40分位数之前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影响总体均有统计学意义,41岁之前呈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趋势,44岁以后随年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总体呈U型态势分布。身体状况除去两端极值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居民医保的福利再分配情况。从居民医保总体运行情况来看,2017年的人均筹资额为930.55元,低收入组的医保缴费均值为712.45元,高收入组的医保缴费均值为1775.9元。2017年较2015年的各组人均缴费额度均呈增加态势。2015年居民医保参保者的住院费用均值为667.42元,2017年的均值为800.67元,组内人均住院费用从低收入组到高收入组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参加居民医保者2015年初始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253,2017年为0.4507。通过分析居民医保福利再分配MT指数和R系数来看,2015年和2017年的MTB、MTc和MTD均小于0。从R系数的测算来看,2015年逆向再分配效应最严重环节发生在医疗费用支付环节,Rc为-3.7621%,2017年的逆向再分配效应最严重发生在补偿环节,RD为-3.7465%。在2015年和2017年的MTDB均为正值。从居民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环节的Kakwani值都为负值。三个环节的V值均为负值,且2017年的绝对值要大于2015年;H值和R值为正值,且均存在2017年的值大于2015年。居民医保的医保基金补偿净福利分位数回归分析的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变化没有显着规律。研究结论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用有效的资金筹集方式,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福利的有效再分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再分配途径通过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等环节完成,一方面实现政府财政财补助能够有效到达最需要的患病居民;另一方面,在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健康者和病患之间,实现社会福利再分配。但从本研究的分析来看,我国三种社会医疗保险不同收入组群的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环节均呈累退性,并且2017年较2015年的累退性在加重。这也说明虽然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已基本实现全民,但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一方面医保筹资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他们的筹资还为高收入参保者提供了额外的帮助,这与社会医疗保险应该的累进性原则是相悖的。从是否参加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家庭医疗支出和住院医疗支出差异对比来看,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个人和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要高于没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个人和家庭。通过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使参保者能够将未来不确定的医疗服务消费变成确定性的医疗保险补偿支付,有效促进了参保家庭的医疗服务支出和住院费用支出,说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和个人的有效需求。从个人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对基金补偿净福利的分位数回归分析来看,初始收入不同范围的的低收入群体在三类社会医保中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影响呈负相关,这一结论与前面的再分配效应测量和再分配效应分解相一致。但随着收入分位数的提高,初始收入对基金补偿净福利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职工医保的年龄对基金补偿净福利随年龄先减少后增加,低点在41岁左右,但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在年龄方面基本没有影响。政策建议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实现社会福利再分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增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现其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环节均存在累退性和福利逆向再分配,建议社会医保政策制定者和医保基金管理者,应尽快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增强医疗救助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通过对低收入人群减免住院门槛费、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和增加医疗救助额度等措施,来提高低收入人群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性,从而减缓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程度。经过本文对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个运行环节的分析发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下一步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演进目标。我们国家可以在已经基本完成的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一制两档”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职工医保制度,实行“一制三档”。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再由“一制三档”到“一制两档”演进,后到“一制一档”的“三保合一”总目标,真正实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大融合,实现新时代我国全民医保制度下的社会福利公平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总水平。创新性和局限性本研究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创新:本研究基于全国调研数据,从公平与正义视角分析我国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分配效应,研究视角新颖;(2)分析流程创新:本研究将我国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三个环节,进行体系完备、流程完整和维度全面的福利分配分析;(3)分析方法创新: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福利分配的影响程度;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医疗基金补偿净福利在不同参保人群中的分配情况。本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本研究基于全国层面分析我国三类医疗保险制度,没有细分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会掩盖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因地制宜的提出政策建议。论文下一步将对我国各省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闫晓[5](2019)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与完善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做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对于协助农村村两委和农民合作社的治理、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缓解大学生就业、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实践,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了大量的骨干人才。但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官计划越来越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推动,逐渐出现政策僵化、管理弱化、观念固化等问题,政策设计的初衷并未完全实现,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选取山东省泰安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情况作为研究范例,配合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公共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当前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大学生村官政策发挥作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文章第一部分在明确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就现有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并指出论文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大学生村官”的概念,同时对比了两个与之类似的概念,即:村干部和公务员并以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文章论点。第三部分介绍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变迁及其框架,我国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在经历了初步萌芽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改革创新阶段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供应了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包括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激励等机制。第四部分介绍了山东省泰安市选调大学生村官的实施状况。在体制机制、相关政策文件等方面重现了泰安市村官政策的实施经验和路径,以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核心,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角度分析出面临的政策择优激励作用弱化、对选调大学生村官重考录轻培养、村官自我实现度低和岗位职责不明确等问题。第五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研究内容做出归纳与总结,推动建立健全规范统一、运转高效又符合当地特色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体系,促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目标任务的实现。
朱宝[6](2019)在《不平衡条件下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存在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普惠金融领域。普惠金融,也称包容性金融,是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进一步延伸。中国推行普惠金融政策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惠金融的实施在现实中遇到了发展不平衡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前,金融机构践行的普惠金融理念是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考虑的是为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对弱势群体是否可以通过获得的普惠金融服务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则考虑不足。发展不平衡与是否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如果普惠金融仍然在原有的轨道上运行,按照原有的理念开展业务,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会依旧存在,就不能够有效地支持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普惠金融也就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普惠金融与中国的转型升级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分析区域间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和本质,以创新的理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首先对中国普惠金融区域间发展的结构不平衡性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从空间溢出效应和风险溢出效应的视角研究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溢出效应的不充分性,由此解释发展不平衡性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研究新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开发性普惠金融,分析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工作目标及其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普惠金融指数、普惠金融基尼系数和普惠金融结构集中度的分析,论证了中国区域之间普惠金融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构建普惠金融指数,测度并分析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中国普惠金融总体水平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东、中、西部区域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区域间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由东到西递减,东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分维度观察,三个区域普惠金融发展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渗透性维度中,东部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薄弱;接触性维度中,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路径相似,东部地区金融服务接触性发展程度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效用性维度中,中部地区效用性维度发展更为薄弱,劣于西部地区。运用普惠金融基尼系数测算出的结构集中度能够反映普惠金融发展结构是否平衡和合理。结构集中度越高,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越不平衡,可能存在一个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只重视金融服务的渗透性而忽略金融服务的接触性,而另一个地区只重视金融服务接触性而忽视渗透性作用。从测算结果可知,中国普惠金融存在结构不平衡性,区域间渗透性维度的发展不均衡最为突出。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普惠金融发展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区域的渗透性维度处于结构劣势状态。运用改进的霍特林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普惠金融空间溢出效应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价格不仅与自身成本有关,还与区域之间单位距离成本有关。以中部地区的普惠金融为分析对象,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是否会对中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取决于地区之间普惠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以及单位距离成本。相对价格越低,单位距离成本越小,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现象就越明显。当东部地区或西部地区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得到的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利润越高时,普惠金融就越容易向中部地区渗透,空间溢出效应就越强烈。通过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否会对中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接触性维度发展会对中部地区产生一定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渗透性和效用性维度发展会对中部地区产生一定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说明中国区域之间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发展不充分,区域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向协同联动效应没有完全形成,这种不充分的空间溢出效应导致了区域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互联网金融行业与银行业存在着正向、非对称的双向风险传递。且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要大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当互联网金融出现较大波动时,银行业面临的收益率损失增加0.26%;互联网金融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贡献度是3.68%。反之,银行业出现较大波动时,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收益率损失将增加0.88%,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贡献度高达16.06%。互联网金融存在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一面,但其发展不充分也有可能因风险的暴露导致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论证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必要性,提出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开发性普惠金融重视“造血”机制,是普惠金融的深化发展。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有助于解决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向高质量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注重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支持乡村振兴是开发性普惠金融的首要工作目标。开发性普惠金融通过激活弱势群体的金融消费内生动力和转变弱势群体的融资及生产方式,将弱势群体的生产与现代化产业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从内生的角度提高弱势群体的自身发展能力,使得弱势群体借助开发性普惠金融增强自身的“造血”机制。基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的理念实现乡村扶贫和支持农户投融资。通过分析可知,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受到金融教育的影响。可以通过开发性普惠金融的业务流程,给予农户较多的金融素养培训,传播必要的农业产业化理念以及农业供应链金融知识,使农户有意识地加入农业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提高农户使用金融设施和金融产品的能力,尤其是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保持农户对农业发展的乐观心态,提高农户农业投资水平及农业投资效率。运用重复剔除纳什均衡的分析方法,探讨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关于农业投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农业企业农业投资的意愿会影响农户的农业投资,农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审时度势地进行农业投资。可以通过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广大农户融入到农业产业化的产业链中,支持农户与农业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使农户与农业核心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未来乡村的扶贫创新可以从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与开发性普惠金融有关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着手,针对弱势群体开展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开发性普惠金融服务,通过开发性普惠金融纠正扶贫政策的目标偏差,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实施精准定位,从而有效减缓贫困。从三个层面提出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基于分工协作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建立全国布局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工作系统,加强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姜军[7](2019)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内在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最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邓小平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在“两个飞跃”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农业顺利实现“第一个飞跃”,正逐步向“第二个飞跃”迈进。当前,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速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为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政策背景和实践发展,对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及其内在逻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重点分析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过程。“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断地深化,分别经历了孕育萌发、基本形成和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着重阐述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丰富内涵。“第一个飞跃”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废除人民公社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必然要求,二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第一个飞跃”的核心内容,三是依靠政策和科学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现实路径,四是坚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制度基础;“第二个飞跃”的内涵也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是“第二个飞跃”的目标指向,二是发展高水平的集体经济是“第二个飞跃”的核心内容,三是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是实现“第二个飞跃”的主要途径,四是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是客观要求。第三部分深入探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内在逻辑。二者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的必要基础,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两方面;二是“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两方面;三是要在“第一个飞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促成“第二个飞跃”,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袁龙[8](2019)在《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全面提升农民获得感与党的宗旨、党长期执政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共享发展理念与强农固本统筹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不断提升农民在共建共享中的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以提升农民获得感为导向的共享发展之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共同构筑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为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特别是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深化对共享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根基,有助于推动党的政治伦理观内在价值的提升。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农民获得感是经济发展获得感、政治善治获得感、精神文化获得感、公共福扯获得感、生态文明获得感的多维建构,两者在理论渊源和实践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与一致性,包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体现着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遵循,蕴含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统一于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在实现共享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民获得感的提升契合了理论发展和实践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获得感的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共享发展的内涵要求,仍然存在着问题与困境。本文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升农民获得感为逻辑主线,紧紧围绕“共享发展与农民获得感的契合共进”“提升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怎么破解面临的问题”三条主线展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共享发展理念与农民获得感的基本问题,包括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与理论特质,获得感、农民获得感的概念诠释,以及对农民获得感的本质意蕴和基本特征的揭示,进而明确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多维建构。第二部分致力于探究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的思想渊源与契合关系。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契合关系,并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第三部分审视新时代提升农民获得感的主要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进而分析其深层次原因。第四部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基于全民共享,共同富裕观;全面共享,公平正义观;共建共享,发展惠农观;渐进共享,和合共生观这四大原则遵循,构建提升农民获得感的五大着力点:制度正义共享获得、经济发展共享获得、政治善治共享获得、精神文化共享获得、民生福祉共享获得。
史家明[9](2019)在《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三农”问题上都给予高度关注。2005年,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山东省各级、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广,并成为实践“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的“先行军”。而作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行者的威海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先试先行、开拓进取。但相关理论研究中,涉及到威海市临港区甚至整个威海市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更是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威海市临港区为研究的切入点和出发点,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县区地区美丽乡村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威海市临港区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分析,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方向、方法,从而为威海市临港区及更大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提供借鉴。全文包括六大部分。一是阐述论文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等。二是从理论层面,研究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概念和研究成果。三是总结分析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包括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以及典型示范村工作开展情况。四是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剖析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不足和问题。五是通过研究、分析、对比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汲取先进方法,并结合实际寻求工作方向。六是结合威海市临港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和下一步建设措施。通过研究,发现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编制、资金运用、建设主体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针对性地给出意见建议,旨在填补威海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段成名[10](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研究 ——以四川省万源市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所提出的国家级战略。中国是农业大国,推动农业发展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迅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与此同时,中国广袤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出现了人才流失、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乏力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各地基层党委政府一心抓经济,造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让位于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现象,导致党在农村百姓心中的威信和形象大打折扣,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发展。为了实现中国乡村全面发展,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体系严明,逻辑清晰,要求全面,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逻辑证明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全面领导。万源市是川东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四川省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主要战场。万源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全国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的共同的困境,还具有偏远山区特殊的劣势。劳动力流失、人才短缺是影响万源乡村乃至整个万源市发展的主要障碍,用人难问题常年困扰着万源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要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乡村振兴重任,万源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为此,必须要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稳步实施,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用人问题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好了,就能增强党在农村地区的领导力和凝聚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在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如期实现。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东省烟台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东省烟台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的影响 |
(一)冲击农业生产 |
(二)加剧粮食安全风险 |
1.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判断 |
2.粮食安全风险的诱发机制 |
第一,全球历史经验视角。 |
第二,全球粮食市场波动视角。 |
第三,疫情后的负面影响视角。 |
(三)影响农民增收 |
(四)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 |
二、新型城镇化 |
(一)新型城镇化及目标的科学内涵 |
1.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
第一,以人为核心。 |
第二,包含多层面内涵。 |
2.基本实现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
(二)新型城镇化的新时代使命 |
第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推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三)新型城镇化的未来方向 |
1.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
2.增进城镇化过程中的改革协同性 |
3.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4.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
三、农村金融 |
(一)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 |
1.精准扶贫政策 |
2.定向降准政策 |
3.互联网使用 |
4.数字金融 |
5.区域金融发展 |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反思 |
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1.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理论解释 |
2.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方向 |
(二)土地流转 |
1.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
2.土地流转效果评价 |
(三)“三权分置”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1.“三权分置”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一,出现新的“市场失灵”和“产权失灵”。 |
第二,农地经营权抵押面临困境。 |
第三,农户在农地流转中土地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
第四,土地承包权固化和退出困难。 |
2.完善“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一,建构新型市场集体经济体制。 |
第二,完善农地抵押制度。 |
第三,创新农地流转中农户土地权益保障机制。 |
第四,完善承包地退出机制。 |
五、农业现代化 |
(一)农业生产效率 |
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估 |
2.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一,公路基础设施。 |
第二,农业产业集聚。 |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
1.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论解释 |
2.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选择 |
第一,走有中国特色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路子。 |
第二,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 |
第三,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 |
第四,增强小农竞争力。 |
六、农村劳动力创业 |
(一)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 |
1.农地确权 |
2.农地流转 |
(二)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
七、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研究。 |
第二,将“三农”问题置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系统推进研究。 |
第三,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对“三农”问题的影响研究。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
(二)民生概念的界定 |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现实依据 |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
(二)文化民生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
(三)文化民生建设是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依据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三)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历程与内容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历程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十五大到十八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
(三)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目标层次 |
(一)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
(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原则 |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五)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 |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重点 |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
(三)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与技能 |
(四)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 |
(五)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 |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评判标准 |
(一)人民利益标准 |
(二)生产力标准 |
(三)文化发展繁荣标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
一、建立健全文化民生建设的长效机制 |
(一)在改革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 |
(二)在实践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 |
(三)在推进立法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
二、创新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 |
(一)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
(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四)发展健康的网信事业 |
三、探索提升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具体方式 |
(一)植入政治仪式 |
(二)融合地方文化资源 |
(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
(四)利用文化新业态 |
四、文化民生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
(二)群众的多元多样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
(三)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 |
(四)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问题与对策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民生建设不平衡 |
(二)文化民生建设不充分 |
(三)文化民生建设创新不足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问题归因 |
(一)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 |
(三)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 |
(四)文化人才队伍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 |
三、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对策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领导 |
(二)培养高质量的文化民生建设人才队伍 |
(三)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 |
(四)用好全媒体传播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意义与经验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二)文化民生建设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三)文化民生建设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实践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
(二)文化民生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三)文化民生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 |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 |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紧密结合 |
(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
(五)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互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3)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
(一)研究问题评析 |
(二)问题研究启示 |
六、核心概念 |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分析 |
2.2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效应分析 |
2.3 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分配研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来源和资料说明 |
4.1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实施情况 |
4.2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说明 |
4.3 数据整理过程说明 |
4.4 指标体系数据分布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分析 |
5.1 福利再分配效应研究变量设定 |
5.2 职工医保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分析 |
5.3 新农合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分析 |
5.4 居民医保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利用再分配效应的分解分析 |
6.1 再分配效应分解测算变量设定 |
6.2 职工医保福利再分配效应分解分析 |
6.3 新农合的医保再分配效应分解分析 |
6.4 居民医保的再分配效应分解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福利分配影响分析 |
7.1 职工医保制度对家庭医疗支出影响分析 |
7.2 职工医保制度对住院医疗支出影响分析 |
7.3 新农合制度对家庭医疗支出影响研究 |
7.4 新农合制度对住院费用影响的因素分析 |
7.5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保补偿福利分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讨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方法学讨论 |
8.2 关键指标测量 |
8.3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效应 |
8.4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8.5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研究的政策建议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问卷部分问题节选 |
附录二 省份数据分析 |
附录三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各环节数据描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与完善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关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村干部 |
2.1.2 公务员 |
2.1.3 大学生“村官” |
2.2 理论基础 |
3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历程及政策现状 |
3.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变迁与实施现状 |
3.1.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2 国内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状况 |
3.2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目标和框架 |
3.2.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目标 |
3.2.2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框架 |
4 泰安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状况分析 |
4.1 泰安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状况 |
4.1.1 重视本地化的研究探索 |
4.1.2 强化科学化的考录选拔 |
4.1.3 实施全方位的培养开发 |
4.1.4 加强制度化的考核管理 |
4.2 泰安市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2.1 选调大学生村官政策自身择优激励作用弱化 |
4.2.2 政策执行者在对选调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任用中重选拔轻培养 |
4.2.3 政策的目标群体选调大学生村官自身扎根意识不强 |
4.2.4 政策执行环境难以明晰选调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 |
5 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建议 |
5.1 完善考核考察和激励机制 |
5.1.1 丰富考核主体和考核内容 |
5.1.2 灵活、精准运用考核结果 |
5.1.3 建立健全分流、淘汰机制 |
5.2 完善政策执行者对选调大学生村官的指导培养 |
5.2.1 建立专业化培训体系 |
5.2.2 严格执行基层锻炼制度 |
5.2.3 开展全方位帮扶举措 |
5.3 满足政策目标群体的合理诉求 |
5.3.1 建立大学生村官薪酬监督保障机制 |
5.3.2 促进选调大学生村官的合理有序流动 |
5.4 完善政策执行环境,明确选调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 |
6 结论与展望 |
附: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不平衡条件下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普惠金融 |
1.2.2 乡村振兴战略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普惠金融文献综述 |
1.3.2 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
1.3.3 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普惠金融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本文分析框架 |
2.1 相关理论基点 |
2.1.1 金融结构论 |
2.1.2 金融深化论 |
2.1.3 金融功能论 |
2.1.4 劳动分工理论 |
2.2 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分析框架 |
2.2.1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2.2.2 开发性普惠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发展模式 |
2.2.3 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分析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结构不平衡性分析 |
3.1 区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
3.1.1 普惠金融指数指标构建 |
3.1.2 普惠金融指数测度方法 |
3.1.3 普惠金融指数权重分析 |
3.1.4 普惠金融指数维度与整体水平比较 |
3.2 普惠金融结构集中度分析 |
3.2.1 结构集中度计算方法 |
3.2.2 普惠金融结构集中度结果分析 |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1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构建 |
3.3.2 模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惠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及其不充分性分析 |
4.1 空间溢出效应概念的解释 |
4.2 理论分析 |
4.2.1 霍特林模型的假设 |
4.2.2 霍特林模型分析 |
4.3 空间模型设定与构建 |
4.4 空间动态演化分析 |
4.4.1 相关数据说明 |
4.4.2 空间权重及邻近区域实际增长速度 |
4.4.3 空间模型结果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普惠金融发展的风险溢出效应 |
4.5.1 普惠金融体系下的互联网金融 |
4.5.2 风险传递模型构建 |
4.5.3 模型分析结果 |
4.5.4 一个有价值的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必要性研究 |
5.1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基本思路 |
5.1.1 在供给侧改革框架下完善普惠金融体系 |
5.1.2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宏观层面 |
5.1.3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中观层面 |
5.1.4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微观层面 |
5.2 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必要性 |
5.2.1 解决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 |
5.2.2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
5.3 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工作目标 |
5.3.1 支持乡村振兴 |
5.3.2 支持弱势群体协同奋进奔向发达经济体 |
5.4 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基本框架 |
5.4.1 转变弱势群体的融资及生产方式 |
5.4.2 激活弱势群体金融消费内生动力 |
5.4.3 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理念的乡村扶贫研究 |
6.1 乡村扶贫发展分析 |
6.1.1 乡村扶贫发展现状 |
6.1.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精准扶贫 |
6.2 基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农户金融素养教育 |
6.2.1 加强金融教育是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前提 |
6.2.2 金融教育促进农户人均产出的数学演绎 |
6.2.3 金融教育与开发性普惠金融及农业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
6.3 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扶贫的作用路径 |
6.3.1 以贫困本质为出发点支持乡村扶贫 |
6.3.2 纠正扶贫政策目标偏差实施精准定位 |
6.3.3 利用开发性普惠金融有效减贫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理念的农户投融资研究 |
7.1 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7.1.1 农业投资促进农业发展 |
7.1.2 农户农业投资分析 |
7.2 农户农业投资偏好模型分析 |
7.2.1 分析方法 |
7.2.2 模型分析结果及其解释 |
7.3 农户农业投资博弈论分析 |
7.3.1 博弈论分析假设 |
7.3.2 博弈论分析结果 |
7.4 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农户投融资的作用路径 |
7.4.1 主动性为特征的作用路径 |
7.4.2 造血式的作用方式 |
7.5 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工作思路 |
7.5.1 实施基于分工协作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
7.5.2 建立全国布局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工作系统 |
7.5.3 加强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内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第一个飞跃”的形成过程 |
(一)孕育萌发阶段 |
(二)基本形成阶段 |
(三)发展成熟阶段 |
二、“第二个飞跃”的形成过程 |
(一)孕育萌发阶段 |
(二)基本形成阶段 |
(三)发展成熟阶段 |
第二章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丰富内涵 |
一、“第一个飞跃”的丰富内涵 |
(一)废除人民公社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必然要求 |
(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第一个飞跃”的核心内容 |
(三)依靠政策和科学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现实路径 |
(四)坚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制度基础 |
二、“第二个飞跃”的丰富内涵 |
(一)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是“第二个飞跃”的目标指向 |
(二)发展高水平的集体经济是“第二个飞跃”的核心内容 |
(三)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是实现“第二个飞跃”的主要途径 |
(四)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是客观要求 |
第三章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的必要基础 |
(一)“第一个飞跃”为“第二个飞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
(二)“第一个飞跃”为“第二个飞跃”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 |
二、“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一)“第二个飞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第二个飞跃”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 |
三、在“第一个飞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促成“第二个飞跃” |
(一)促成“第二个飞跃”要加强党的领导 |
(二)促成“第二个飞跃”要坚持解放思想 |
(三)促成“第二个飞跃”要做到实事求是 |
(四)促成“第二个飞跃”要依靠科教兴农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综述评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享发展理念与农民获得感的基本问题探讨 |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及理论特质 |
(一) 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
(二)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 |
二、农民获得感的概念诠释 |
(一) 相关基础概念界定 |
(二) 农民获得感的本质意蕴与基本特征 |
(三) 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多维建构 |
第二章 共享发展与提升农民获得感的思想渊源及其内在契合 |
一、共享发展引领农民获得感提升的思想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源 |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 |
(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
二、共享发展与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内在契合 |
(一) 共享发展理念给予提升农民获得感以价值引领 |
(二) 提升农民获得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三) 乡村振兴战略让共享发展和提升农民获得感耦合共进 |
第三章 新时代提升农民获得感的现实检视 |
一、新时代提升农民获得感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 乡村治理有序开展,村民自治进一步完善 |
(二)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土地收益权更有保障 |
(三) 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民公共福祉大幅提升 |
(四) 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
二、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乡村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
(二)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 |
(三) 农村集体经济有待进一步壮大 |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进一步健全 |
(五) 乡村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
三、阻碍农民获得感提升的原因分析 |
(一) 思想原因: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 历史原因: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续 |
(三) 现实原因:制度体系的有效供给滞后 |
(四) 主体原因:农民内生动力发展不强 |
第四章 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实现路径 |
一、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原则遵循 |
(一) 全民共享:坚持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共同富裕观 |
(二) 全面共享:坚持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公平正义观 |
(三) 共建共享:坚持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发展惠农观 |
(四) 渐进共享:坚持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和合共生观 |
二、新时代提升农民获得感的主要着力点 |
(一) 制度正义共享获得,建立良好的供给机制保证 |
(二) 经济发展共享获得,打造高质量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 |
(三) 政治善治共享获得,构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 |
(四) 精神文化共享获得,树立农民内生为本的发展伦理 |
(五) 民生福祉共享获得,构筑城乡融合发展的美好生活需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不足之处 |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美丽乡村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乡村及美丽乡村的概念 |
2.1.1 乡村的概念 |
2.1.2 美丽乡村的概念 |
2.2 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居环境理论 |
2.2.4 乡村振兴战略 |
2.2.5 精准扶贫攻坚战略 |
3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 |
3.1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
3.2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情况 |
3.2.1 威海市临港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 |
3.2.2 威海市临港区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背景 |
3.2.3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
3.2.4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做法 |
3.3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个案分析 |
3.3.1 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祝家英村基础提升模式 |
3.3.2 威海市临港区黄岚办事处山马埠村“后进”变“先进”模式 |
3.3.3 威海市临港区蔄山镇北申格村城郊休闲农业模式 |
4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情况 |
4.2 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详述 |
4.2.1 规划编制方面存在问题 |
4.2.2 资金运用方面存在问题 |
4.2.3 建设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4 发展与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 |
5 国内外美丽乡村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 |
5.1.1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5.1.2 贵州省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5.2 国外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 |
5.2.1 日本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5.2.2 欧美发达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5.3 对比国内外先进经验产生的启示 |
6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对策与建议 |
6.1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
6.2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
6.3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
6.3.1 加强组织领导 |
6.3.2 高标准科学规划设计 |
6.3.3 建立完善的建设机制 |
6.3.4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
6.3.5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 |
6.3.6 拓宽资金渠道,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
6.3.7 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
6.3.8 营造乡村文明的浓厚氛围 |
6.3.9 全面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研究 ——以四川省万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基础及理论来源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
2.2 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概述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理论 |
2.2.2 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内容 |
2.3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
2.3.1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
2.3.2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障 |
2.3.3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能够坚定乡村振兴过程中党的领导地位 |
2.3.4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能够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 |
2.3.5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 |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新要求 |
3.1 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是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 |
3.2 确保农村生态宜居是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前提 |
3.3 培育农村文明乡风是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方向 |
3.4 保障农村有效治理是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 |
3.5 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目的 |
4 四川省万源市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万源市概况 |
4.2 万源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现状 |
4.2.1 农村基层党支部成员数据分析 |
4.2.2 万源农村基层党支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成就 |
4.3 万源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困境及原因 |
4.3.1 地处大巴山腹地,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手段比较落后 |
4.3.2 农村人员流动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后备军明显不足 |
4.3.3 农村党员思想保守,民主集中制形式化严重 |
4.3.4 乡村振兴要求全面,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资源有限 |
5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思路 |
5.1 以完善组织形式为前提坚定党在乡村发展中的领导核心 |
5.1.1 明确“五个基本”以完善组织建设 |
5.1.2 落实“三道程序”以保障党内民主 |
5.1.3 以提高党组织领导力为抓手切实提升组织力 |
5.2 重视人才建设以巩固执政的组织基础 |
5.2.1 坚持党的领导、集体参与人才引领 |
5.2.2 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意识 |
5.2.3 大力吸引和培养所需人才 |
5.3 提高组织凝聚力为遵循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 |
5.3.1 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高组织内部凝聚力 |
5.3.2 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厚植党群关系 |
5.3.3 实现干群良性互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进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东省烟台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J]. 张培丽,管建洲. 经济研究参考, 2021(15)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D]. 佀咏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D]. 黄鑫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研究[D]. 马桂峰. 山东大学, 2020(09)
- [5]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与完善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D]. 闫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不平衡条件下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D]. 朱宝. 湖南大学, 2019(05)
- [7]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内在逻辑研究[D]. 姜军. 西南大学, 2019(12)
- [8]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问题研究[D]. 袁龙. 山东大学, 2019(09)
- [9]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史家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研究 ——以四川省万源市为例[D]. 段成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