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同系对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同系对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

一、表面活性剂同系物体系对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梁生康,李俊峰,宋丹丹,郑江鹏,宋永亭[1](2021)在《鼠李糖脂/槐糖脂/有机碱复配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及驱油效率》文中研究表明为降低无机碱/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对油藏地层环境的损害,提高驱油体系的生物可降解性,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槐糖脂(SL)与乙醇胺(MEA)等有机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并通过岩心驱替物模实验评价了复配体系强化胜利油田沾三区块原油的驱替效率。Rubingh规则溶液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RL和SL分子可在表面吸附层自发吸引,协同降低溶液的表、界面张力;"RL/SL"体系中SL占比小于0.3时,协同效应较强。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15%(SL占二者质量分数为0.2)、乙醇胺为3.5%时,RL/SL/MEA复配体系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9×10-3m N/m,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数量级范围。岩心驱替物模实验表明,RL/SL/MEA驱油体系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24.13%。RL/SL/MEA复配体系在三次采油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图5表1参34

李媛丽[2](2020)在《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减缓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加,对成熟油田的开发和应用三次采油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多数大型油田已广泛推广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但近年来由于ASP驱使用强碱带来的副作用如管道和设备的结垢和腐蚀、地层结构破坏等逐渐显现,迫使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向弱碱三元复合驱以及无碱(SP)二元复合驱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针对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三次采油技术也提上日程,然而由于富含Ca2+、Mg2+,典型的弱碱如Na2CO3无法应用,因此这些恶劣油藏的三次采油很大程度将依赖于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而相关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是尚待攻克的难题。在研发系列双长链烷基磺基甜菜碱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将聚氧丙烯(PO)-聚氧乙烯(EO)链段引入相关双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构建非离子-磺基甜菜碱和非离子-磺酸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进而能够应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无碱二元复合驱。具体以双十二烷基甘油醚(diC12GE)和Guerbet十六醇(C16GA)为原料,加成PO和EO得到非离子中间体,再进一步制成羟丙基磺基甜菜碱(HSB)和羟丙基磺酸盐(HS),得到diC12GE-(PO)10-(EO)10-HSB(Ⅰ),diC12GE-(PO)10-(EO)10-HS(Ⅱ),C16GA-(PO)5-(EO)3-HSB(Ⅲ)以及C16GA-(PO)5-(EO)3-hS(Ⅳ)共4个表面活性剂产品。其中磺基甜菜碱(Ⅰ,Ⅲ)和磺酸盐(Ⅱ,Ⅳ)表面活性剂的有效物含量分别达到90%以上和85%以上。纯化产物经IR、1H NMR以及ESI-MS表征,与目标产物分子结构相符。性能研究表明,PO-EO链的引入显着提高了所得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和耐盐能力,例如(Ⅰ)对Na+和Ca2+的容忍度分别达到40,000 mg/L和4,000 mg/L,60℃下4种产品皆能溶于总矿化度为19,640 mg/L的目标油藏(明斯克)地层水中,不出现沉淀或相分离现象。对于基本表面活性参数,嵌入的PO-EO链段的长短和头基种类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Ⅰ)和(Ⅱ)具有较小的cmc和较高的γcmc,而(Ⅲ)和(ⅣV)具有较高的cmc和较低的γcmc(<35 mN/m)。另一方面磺基甜菜碱的饱和吸附量Γ∞约为磺酸盐的2倍。针对明斯克油藏条件(76~86℃,总矿化度 19,640 mg/L,其中Ca2+和Mg2+共840 mg/L),合成的4种表面活性剂略偏亲水,通过与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得到多个性能优良的二元配方。例如将(Ⅰ)和(Ⅱ)与略偏亲油的双烷基甘油醚磺基甜菜碱diC8GE-HSB和C10+6GE-HSB复配,其中(Ⅰ)和(Ⅱ)的摩尔分数为0.2,所得二元混合物能在0.1~5 mM的总浓度范围内获得超低平衡界面张力。部分平衡界面张力能达到10-4~10-5 mN/m 数量级。将(Ⅲ)和(Ⅳ)与 diC8GE-HSB 或 C12+6GE-HSB 二元复配,其中(Ⅲ)和(Ⅳ)的摩尔分数为0.4~0.6,可在0.1~5 mM的总浓度范围内获得超低平衡界面张力。初始总浓度为5 mM的配方(地层水)溶液90℃下放置90天,diC8GE-HSB/(Ⅱ)=0.8/0.2体系和C12+6GE-HSB/(Ⅲ)=0.4/0.6体系仍能获得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还具有优良的抗油砂吸附能力。例如在固/液质量分数比为0.1/0.9、初始浓度5mM、60℃实验条件下,C10+6GE-HSB/(Ⅰ)=0.8/0.2 和 C12+6GE-HSB/(Ⅲ)=0.4/0.6二元配方溶液经石英砂连续吸附8次和9次后,体系的界面张力仍能实现超低。它们对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表面不会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即固体表面始终保持水润湿性。此外所获二元配方对明斯克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皆得到稳定的O/W型乳状液。显然,本课题所合成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耐温耐盐性能和无碱条件下的驱油性能,在高温、高盐油藏的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昌明[3](2019)在《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文中研究说明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不仅广泛应用于家用洗涤剂、医用药品等方面,还是三元复合驱原油开采的核心药剂。三元复合驱能够大幅提高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其驱油剂主体配方由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组成,三元复合驱可比单纯聚合物驱多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三元复合驱的优势在于增加了提高驱油效率的表面活性剂和碱,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三元复合驱效果最重要的保障,而表面活性剂关键性指标界面性能又受其结构、浓度、盐度、油相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论文以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合成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运用旋转液滴法评价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界面张力的变化,最终阐明了影响界面张力的原因和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6种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同分异构体、8种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同系物。利用1H-NMR和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物结构和纯度进行表征。(2)采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溶液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随着亲水基团(携带磺酸基的苯环)向亲油烷基链中间位置移动,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升高,其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降低,表面层中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分子饱和吸附时每个分子占有面积(Amin)变大,饱和吸附量(Γmax)变小。以正构烷烃为模拟油相,利用旋转液滴界面张力仪测定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同分异构体的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动态界面张力(DIFT)随时间呈现出由低到高通过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达到稳定值。通过测量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对应的最小烷烃碳数(nmin),发现随着亲水基团向烷基链中间移动,nmin呈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特征,这是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同分异构体的亲水亲油性能差异和结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油相分子和水相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油和亲水端的作用力均衡时,界面层中存在最高的动态表面活性剂分子浓度,对应产生界面张力最小值(IFTmin)。(3)以原油和其等效烷烃为油相,利用旋转液滴界面张力仪研究了Na OH浓度对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S14-5、p-S16-5和p-S18-5均在一定的Na OH浓度范围表现出超低界面张力(ULIFT)。在水相中Na OH起到改变离子强度的作用,随着Na OH浓度增大,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由于极性基团双电层被压缩变小,静电作用减弱导致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界面浓度增加。继续增加Na OH浓度,双电层被进一步压缩,造成水分子通过排列松散的疏水基团突进界面层。这两种因素造成界面张力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更高的Na OH浓度下,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分子通过“盐析”作用转入油相,这导致水溶性的p-S12-5和p-S14-5的界面张力减小;而对于油溶性p-S18-5,Na OH浓度对其在油相中分配影响弱,对界面张力影响小。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在油相的有效分配对于稳定界面层、降低界面张力具有重要作用。(4)研究了不同电解质对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通过改变水溶液的离子强度,压缩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双电层,增加界面层活性物吸附浓度,致使界面张力降低。随着电解质浓度增加,界面张力迅速下降,继续增加电解质浓度,界面张力降低速度变缓。随着电解质浓度增加,表面活性剂不断进入油相,当其油水分配系数为1时,界面张力达到最小值。不同电解质阴离子引起界面层附近水分子极性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界面张力下降程度不同。CO32-水解产生OH-使水分子高度极化,并且因CO32-较大的离子半径造成对水分子的束缚力弱,导致界面层两侧差异最大,表现出界面张力降低速度最小;Na Cl不能水解产生OH-,且其离子半径也较小,表现出界面张力降低速度最快;同理,Na OH和Na HCO3表现出介于Na2CO3和Na Cl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速度。随着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亲油链长增长,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受电解质浓度影响变大,油水相界面张力最小值向低电解质浓度移动。(5)运用Fick扩散方程和热传导学中的集总参数法建立柱坐标下的理论模型,结合Gibbs方程,推导出旋转液滴法动态界面张力方程,用以描述油水界面张力的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符合性好。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动态界面张力是时间的函数并且呈现指数降低趋势。同时,可计算变量r/2·ln[1-e-(γ-γ∞)/RTΓ]作为扩散时间t的函数的曲线是线性的,曲线的斜率取决于相际扩散系数K。利用线性部分的斜率计算了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浓度下的相际扩散系数K的平均值和范围。推导出的动态界面张力动力学方程不仅适用于圆柱形的界面,修正表面曲率参数后,也可适用于球形和平坦界面,甚至是不规则界面。

颜利民[4](2017)在《双尾单头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石油开采中,常规方法仅能采出原始储量的3040%,而水驱后的残余油则由于毛细力的作用而被圈捕在多孔介质中难以流动。采用表面活性剂驱可以通过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削弱毛细力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20%左右,这对确保我国原油产量、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研究的各种表面活性剂驱油方案中,以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研究得最多、适应性最广,并已获得实际应用。然而近年来的矿场试验表明,使用强碱如NaOH的三元复合驱会导致管道及设备的结垢和腐蚀、地层渗透率降低和微孔的堵塞等一系列副作用。解决的方法是以弱碱三元复合驱或无碱二元复合驱取代强碱三元复合驱。然而适用于强碱三元复合驱的表面活性剂在无碱或弱碱条件下大多低效或无效,为此需要设计和开发新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综合各种因素可以判断,适用于无碱和弱碱条件下的表面活性剂需要有更高的亲油性,以补偿碱-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的缺失和体系pH及离子强度的降低。相应地与大庆原油相匹配的常规单尾-单头型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需要超过C18,不仅市场缺乏相应的大宗原料,而且这种线形结构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性差、易于结晶或沉淀。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双尾-单头结构设计方案,并以双烷基甘油醚为中间体,合成了一系列双尾-单头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并通过改变亲水基种类(如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和亲油基的链长以及不对称性,研究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以优化其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3-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diCmGE-En,m=8,10,12;n=3.925.6)不能作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使用,但当n较大时可以作为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使用,与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diC12HSB)复配,无碱条件下能在0.3010 mM的总浓度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加入摩尔分数为0.10.2的α-烯烃磺酸盐(AOS)可以进一步改善配方的水溶性,防止非离子的絮凝和磺基甜菜碱的结晶。作为配方中的亲水性成分,1,3-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优于常规单长链烷基聚氧乙烯醚如C12E10,但类似于居贝特醇乙氧基化物,因此1,3-双烷基甘油醚可以取代价格昂贵的居贝特醇。从1,3-双烷基甘油醚衍生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3-双烷基甘油醚羟丙基磺酸钠(diCmGE-HS,m=8,10,12)不能用作无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但可用作弱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在0.5 wt.%的Na2CO3存在下,diC12GE-HS可作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与常规单长链磺基甜菜碱(CmHSB,m=12,14,16)复配,而diC10GE-HS和diC8GE-HS可作为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与亲油性磺基甜菜碱或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在0.62510 mM总浓度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从1,3-双烷基甘油醚衍生的双长链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diCmGE-HSB,m=8,10)性能最佳。无碱条件下,diC10GE-HSB和diC8GE-HSB可以作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使用,通过与少量常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如AOS或CmHSB复配或者与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复配,可在0.07510 mM的极宽总浓度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通过改变烷基链长的对称性,可以得到亲水-亲油平衡与大庆原油完美匹配的表面活性剂,例如C10+6GE-HSB,无碱条件下该表面活性剂单独能在0.0310 mM的浓度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普遍达到10-4 mN/m数量级。基于上述双烷基甘油醚衍生物的二元或三元配方皆具有优良的抗大庆油砂吸附能力、保持岩石表面水润湿性的能力以及与原油形成O/W型乳状液的能力。本论文设计的双烷基甘油醚衍生物因此是优良的无碱或弱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能够从廉价的原料通过绿色合成路线得到。而本文的结构设计思想亦为新型无碱或弱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牛瑞霞[5](2016)在《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芳基烷基磺酸盐是磺酸基团连接在烷基链上的新型含芳基表面活性剂,在表/界面活性以及弱碱、无碱驱油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因其结构与烷基苯磺酸盐相似,可与油田在用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产生良好配伍性能,有利于提高HABS的弱碱适用性。本文以α-烯烃为原料,合成了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Cn-NPAS,n=8,10,12,14,16),考察优化了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条件,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电喷雾质谱(ESI-MS)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研究了Cn-NPAS分子结构对其胶束化行为、表/界面活性、吸附性能、泡沫性能以及乳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分子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对系列Cn-NPAS进行了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室内模拟驱油实验;探索了C12-NPAS与HABS的复配作用规律。(1)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及结构表征中间体烯基磺酸的适宜合成条件为:氮气稀释SO3半间歇磺化α-烯烃,SO3/α-烯烃摩尔比=1.15:1,稀释SO3气体浓度5%,反应温度30℃,此时烯基磺酸收率可达30.85%;目标产物壬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的适宜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3.5h,壬基酚/烯基磺酸摩尔比=2:1,此时目标产物收率可达93.74%。FT-IR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品中含有目标产物应有的磺酸基团和芳环结构,说明成功地将壬基酚基引入烯烃磺酸分子中,得到了目标产物;核磁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明,合成产品的纯度及分子结构与预期设计目标产物相一致。(2)壬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采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稳态荧光探针法研究了Cn-NPAS的胶束化行为,结果表明,Cn-NPAS的Γmax值均低于烯基磺酸盐(AOS),Amin值均高于AOS;随着磺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a)临界胶束浓度值(CMC)降低,胶束化能力增加;(b)γCMC先减小后增大,且除C16-NPAS外,γCMC值均低于AOS;(c)吸附效率p C20线性增加。胶束化热力学分析表明,Cn-NPAS胶束表面反离子的结合是一个放热过程,相同温度下,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胶束反离子结合度β值略微下降;Cn-NPAS胶束的形成属于自发过程放热过程,且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有利于表面活性剂聚集成胶束,温度升高致使CMC有所升高;(35)Sqmic均为正值,胶束化过程使溶液体系的无序度增加;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采用乳化力法、乳状液稳定性以及微乳液法研究了Cn-NPAS对原油的乳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Cn-NPAS具有类似支状的“拟双子”双烷基双亲水基结构,使其对原油模拟油的乳化力优于AOS和HABS,而乳状液稳定性不如HABS,随着磺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力先增大后减小,而乳状液稳定性先减小后增大;确定了制备正辛烷微乳液的条件,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微乳区域面积增大,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最佳含盐度范围变窄,耐盐性下降。采用改进Ross-Miles法研究了Cn-NPAS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Cn-NPAS浓度增大,起泡性能增强,泡沫半衰期先急剧减小后增加,最终达到稳定值;温度升高,初始泡沫体积增大,泡沫半衰期逐渐降低;当矿化度<700mg/L时,矿化度增加对泡沫性能影响不显着,但矿化度过高,初始泡沫体积和半衰期明显下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n-NPAS的耐盐性能,结果表明,Cn-NPAS的对Na Cl容忍度(>30g/L)高于石油磺酸盐(14g/L)和重烷基苯磺酸盐(25g/L),但对Ca Cl2和Mg Cl2的容忍度则高于石油磺酸盐而低于HABS;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对Na Cl容忍度下降,而对Ca Cl2和Mg Cl2的容忍度没有明显影响。采用接触角法研究了Cn-NPAS在石蜡疏水表面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Cn-NPAS可使石蜡表面发生适度润湿反转,在所测浓度范围内,可使润湿角降至60o以下;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润湿性增强;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对疏水表面的润湿性先增加后降低。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法研究了弱碱Cn-NPAS体系与系列正构烷烃、原油间的界面活性规律,结果表明,Cn-NPAS的最小烷烃碳数(nmin)范围为1214,随着磺烷基链长增加,nmin增大;碱浓度的增加影响Cn-NPAS的烷烃选择性,nmin有降低趋势;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先下降后升高,较低浓度(0.05wt%)下Cn-NPAS弱碱水溶液与正构烷烃间的最低界面张力可降至2.67×10-2 m N/m,较同等烷烃-烷基苯磺酸盐体系低一个数量级;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4wt%范围内,通过调节Na2CO3浓度(0.6%1.6%),可使Cn-NPAS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10-3m N/m),弱碱界面活性范围较宽。石英砂/油砂上的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增加Cn-NPAS、Na Cl及Na OH浓度,吸附量逐渐增加,增加Na2CO3浓度,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吸附量增加;Cn-NPAS在石英砂上的吸附量高于油砂。(3)系列Cn-NPAS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驱油实验室内模拟岩心驱油实验表明,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弱碱条件下具有优异的驱油性能。C10、C12、C14和C16-NPAS表面活性剂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均比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25.0%以上,且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驱油效率先增加后减小,C14-NPAS体系高达29.6%;与油田在用的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的采收率(22.4%)相比,C14-NPAS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的采收率高出7.2%,表明C14-NPAS的弱碱驱油性能优于HABS强碱驱油性能。(4)Cn-NPAS与HABS复配性能及其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驱油实验与HABS的复配性能研究表明,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HABS具有良好的配伍性。C12-NPAS与HABS复配后,能够提高HABS的乳化能力,提高C12-NPAS的乳状液稳定性,当C12-NPAS/HABS复配比为1:1时,复配体系的乳化力最大,达到25.4%;C12-NPAS/HABS复配体系可以显着提高单剂的润湿性能和稳泡性能,复配比为7:3时泡沫性能最佳,复配比为2:8时油湿性最好;C12-NPAS与HABS复配比为2:8时,HABS的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驱油效率得到改善,比单独应用HABS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采收率高出9.5%,说明二者复配可以有效改善HABS的弱碱适应性。

郑江鹏,梁生康,石晓勇,林军章,汪卫东,宋永亭,曹嫣镔[6](2015)在《生物表面活性剂/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及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以油-水界面张力为指标,考察了碳酸钠质量分数(WNa2CO3)在0.0%1.2%时,鼠李糖脂(RL)和槐糖脂(SL)两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进而通过岩芯驱替模拟实验考察具有不同界面性能的复配体系对胜利原油的驱替效果。结果表明,WNa2CO3≥0.2%时和WNa2CO3≥0.6%时,RL/SL/Na2CO3复配体系动态界面张力和平衡界面张力即可分别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数量级范围。模拟岩芯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胜利原油的采收率可显着提高22.80%30.30%。同时,RL/SL/Na2CO3复配驱油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较单独Na2CO3驱油体系高2倍左右,表明RL/SL/Na2CO3复配后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郑江鹏[7](2014)在《鼠李糖脂/槐糖脂/碳酸钠的复配及其物模驱替实验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的采油体系开发中,油-水界面张力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一般要求体系能够使得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3mN/m以下。单一表面活性剂很难达到此要求,可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通过协同增效作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同时可以增加胶体稳定性和减少表面活性剂在基质上的吸附。目前,化学驱中广泛应用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石油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及其他非离子型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驱替体系;尽管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方面十分有效,但由于这些化学合成类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原料、制备过程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不可再生、有毒、难降解等诸多问题,因此,寻求高效、低毒、易于生物降解的新型表面活性剂用于原油驱替,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低毒、高界面性能同时易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同时生物表面活性剂廉价易得有着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更好的环境兼容性,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化学方法难以合成的特殊官能团,为工业提供新的可能。鉴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往往较单一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表/界面活性、更低CMC值,更稳定的胶束结构等特性,将不同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应用于原油驱替,可以有效提高驱替效率,降低驱替成本。本文利用油水界面张力及岩芯驱油效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以鼠李糖脂(RL)和槐糖脂(SL)生物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为基础,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协同效应,生物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之间的配伍性以及复配体系的耐温耐盐性能,筛选以RL、SL、碳酸钠、聚丙烯酰胺为基础的复合驱油体系。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复合体系的驱油效率,对比不同界面张力特征条件下的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探讨驱油机制,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三次采油等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1、鼠李糖脂/槐糖脂复配驱油剂配方研制和性能评价(1)RL和SL在总质量分数为0.15%,RL与SL质量之比为4:1时,体系界面张力达到最低,为0.8231mN/m,较单一的RL和SL体系分别降低了41.6%和57.6%,表明RL/SL复配体系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2)“RL/SL”复配体系与碱和聚合物之间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其中,无机碱碳酸钠在降低“RL/SL”复配的界面张力方面较有机碱更为有效。在碳酸钠浓度为0.61.2%时,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浓度为5004000mg/L时,“RL/SL-碳酸钠-聚丙烯酰胺”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达到10-3mN/m数量级;可以满足驱油体系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要求。(3)“RL/SL-碳酸钠-聚丙烯酰胺”复配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盐性和乳化性。在3090℃的实验温度变化范围内,复配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mN/m的超低界面张力值,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015000mg/L的矿化度范围内,尽管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随矿化度的升高而升高,但仍能达到10-3mN/m的超低界面张力;同时,该复配体系对胜利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2、鼠李糖脂/槐糖脂复配驱油剂岩芯驱替原油效果评价(1)通过室内岩芯驱替实验,模拟胜利油田沾三区块油藏环境,比较了“RL/SL-碳酸钠”复配体系、“RL/SL”复配体系、“碳酸钠”单一体系对胜利原油的驱替效率。结果表明,比较“RL/SL-碳酸钠”复配体系、“RL/SL”复配体系、“碳酸钠”单一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分别达到30.30%、15.50%和4.20%,“RL/SL-碳酸钠”复合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远高于“碳酸钠”体系和“RL/SL”体系,证明“RL/SL”与碳酸钠复合体系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有良好的协同效应。(2)通过室内岩芯驱替实验,考察具有不同平衡界面张力和动态界面张力的“RL/SL-碳酸钠”复配体系驱油效果,以确定驱油体系界面张力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在较低的碳酸钠浓度(0.2%)下即可达到10-3mN/m超低范围,而静态界面张力则需要在较高碳酸钠浓度(0.6%)才能达到超低范围;当复配体系动态界面张力达到10-3mN/m超低界面张力时,原油的采收率即可效果显着提高,这表明,复配体系动态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值是显着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条件。这表明该复合驱不仅具有较高的驱替率,而且降低了碱的使用量,减少碱对地层的损伤,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3)通过岩芯驱替实验,本研究所开发“RL/SL-碳酸钠”复合驱油体系较“石油磺酸盐(PS)-碳酸钠”复合驱油体系对胜利原油的采收率提高26.2%,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的驱油效果要优于石油磺酸盐化学表面活性剂;同时,与其他已经应用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比较,本研究所开发的驱油体系表面活性剂用量降低0.15%左右,碳酸钠用量降低0.6%1%,不仅可以降低驱替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碱对底层的损害。因而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吴玉娜[8](2014)在《复配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腰果酚、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甲苯、二甲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等应用范围广、价格合理的物质为主要材料,依次经过醚化、叔胺化以及季铵化等反应,进而合成具有结构明确、性能良好的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代号为C15BS)。对最终产物进行重结晶提纯,并用FT-IR对最终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其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及无机盐等复配体系对其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的研究,为探索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的吸附损失提供理论基础。测定了表面活性剂C15BS在不同浓度下的水溶液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当C15BS的浓度不断增加时,油水界面张力则逐渐降低且达到超低数量级(≤10-3mN/m)。确定了表面活性剂C15BS在固/液吸附的液固比为60:1,油砂的饱和吸附时间为15h。考察了表面活性剂C15BS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C12-3S、C14-3S、C16-3S)、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甜菜碱(C12B、C14B、C16B)以及无机盐NaCl复配后对其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1)当表面活性剂C15BS浓度为0.4g/L时,其与胜利原油间界面张力即可达到超低数量级(≤10-3mN/m);(2)表面活性剂C15BS与C12-3S、C14-3S、C16-3S烷基磺酸盐的复配体系,确定了当表面活性剂C15BS含量为10%-20%时,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值相应变大,且表面活性剂C15BS含量在10%-20%之间仍可达到超低界面(<10-3mN/m数量级)。而且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值相应减小,其中与C16-3S烷基磺酸盐复配吸附效果最好;(3)表面活性剂C15BS与C12B、C14B、C16B烷基甜菜碱的复配体系,确定了当表面活性剂C15BS的含量为60%-80%时,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值相应变大,且表面活性剂C15BS含量在60%-80%之间仍可达到超低界面(<10-3mN/m数量级),且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值相应减小,且C16B的吸附效果最好,说明碳链的长短对复配体系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4)无机盐NaCl的加入对单独的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以及其复配体系吸附前后均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说明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耐盐性,且NaCl的加入也会降低其吸附损失。

宋丹丹[9](2013)在《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行为及在疏水性有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去除土壤及地下水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技术。相比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界)面活性、低临界胶束浓度(CMC)、低毒、易于生物降解等特点,在疏水性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利用混合表面活性剂较单一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更强的增溶能力和更好的胶体稳定性,来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但目前缺乏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特别是其复配体系所形成胶束结构和胶束基本性质的认识,限制了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增溶洗脱疏水性有机物的深入研究,因而难以指导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在疏水性有机污染场地的应用。本论文在选育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和确定槐糖脂主要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稳态荧光探针法、表面张力法、动态激光散射法和低温透射电镜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非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与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复配体系的胶束形态、胶束结构及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进而探讨了该复配体系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增效修复作用及其机制,并应用均匀设计法,开发出以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的山梨醇酯类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为主体的环境友好型溢油分散剂。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可归纳如下:1.筛选出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确定了该菌株利用不同碳源所产槐糖脂同系物的组成和主要理化性质,优化了该菌株利用不同底物发酵制备槐糖脂的培养基组成。(1)从含油废水中筛选出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O-13-1,经18S rDNA测序鉴定为假丝酵母菌(Starmerella bombicola),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经薄层层析(TLC)、红外光谱(FT-IR)及液质联用(HPLC-MS/MS)确定为槐糖脂同系物。该菌株以葡萄糖为水溶性底物和以油酸、菜籽油、棉籽油和煎炸废油等脂溶性底物为双碳源发酵时,产物均为含多种自由酸型和内酯型槐糖脂同系物,而内酯型同系物为主要成分,在槐糖内酯中均以脂肪烃链为单不饱和的十八烯酸(C18:1)结构为主,如ω-1型17-L-[(2’-O-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基)-O-]-十八烯酸-1’,4"-内酯-6’,6"二乙酸酯。(2)槐糖脂溶液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良好的耐温性、耐酸碱性和热稳定性。该糖脂溶液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将至37.0mN/m,CMC仅为30mg/L,在100℃下加热2h、NaCl浓度为0-20%和pH为2-10范围时均保持较高表面活性;而槐糖内脂的CMC值随短链脂肪醇的加入而增大,随NaCl电解质的加入而减小。(3)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确定O-13-1菌株产槐糖脂的摇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60g/L;油酸60mL/L,酵母粉8g/L,尿素2g/L。而该菌株利用廉价水溶性碳源如葡萄糖浆和糖蜜以及脂溶性碳源如棉籽油和煎炸废油时槐糖脂产量较低;而以葡萄糖和油酸或葡萄糖和菜籽油作为双碳源时,发酵制备槐糖脂的碳源成本较低,分别为11040元/吨和11425元/吨。因此,O-13-1菌株发酵合成槐糖脂的优选水溶性碳源为葡萄糖,优选脂溶性碳源为油酸和菜籽油。2.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了槐糖脂和鼠李糖脂复配体系混合胶束和表面吸附性质。(1)首先,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方法测定了非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内酯(LS)单组分和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双鼠李糖脂(R2)单组分按比例复配所形成的混合胶束的CMC,并通过Rubingh规则溶液理论模型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参数β及热力学函数。LS/R2混合体系的CMC低于根据Clint理论混合模型计算的CMCideal值,在LS摩尔分数(αLS)=0.1时,该复配体系的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明显,混合体系的CMC值较单一LS或R2体系的CMC值分别降低了61.7%和18.9%。αLS在0.025-0.3之间时,复配体系胶束相互作用参数β以及混合胶束形成自由能ΔGmic和超额自由能GE值更负,说明在溶液中有少量LS存在时,LS和R2在胶束中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易于自发形成混合胶束。(2)鉴于实际发酵得到的槐糖脂和鼠李糖脂都为含有多种组分的同系物,本文进一步采用表面张力方法研究了槐糖脂同系物(SLs)和鼠李糖脂同系物(RLs)复配体系特点,通过吉布斯公式和Rubingh规则溶液理论模型计算了二者在表面吸附层和胶束中行为。结果显示复配体系的CMC实验值低于CMCideal,当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槐糖脂时,β更负,SLs和RLs在混合胶束中表现出强烈的吸引作用,与二者单体复配体系研究结果一致。槐糖脂在表面吸附层中的摩尔分数(xSLsσ)及混合胶束中的摩尔分数(xSLs)随其在溶液中摩尔分数(αSLs)的增大而增大且均大于αSLs,槐糖脂在表面吸附层和混合胶束中占优,对复配增效作用贡献较大。(3)稳态荧光探针方法、动态激光散射法和低温透射电镜测定结果表明,在两种糖脂总浓度为0.3-0.8mmol/L范围时,SL/R2复配体系单分散胶束的Nagg仅为3-6,平均胶束直径约5-20nm,SL/R2复配体系所形成胶束具有聚集数(Nagg)小而胶束直径大的特点。同时在糖脂体系中,单分散胶束发生聚集形成胶束聚集体,当LS摩尔分数为0.7时,胶束聚集体直径最大,达160nm。这是由于槐糖内脂和双鼠李糖脂分子中均含有葡萄糖基和长链疏水基,占据较大空间,不利于分子间的有序排列,导致其复配体系形成尺寸较大的囊泡状胶束聚集体结构,可能对疏水性有机物具有较强增溶能力。3.研究了SLs/RLs复配体系对水溶液中PAHs的增溶作用及其对PAHs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作用,并考察了pH值、盐度和重金属离子等对SLs/RLs复配体系增效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影响。(1)SLs/RLs复配体系对水溶液中PAHs的增溶作用和对土壤中PAHs的洗脱作用明显优于二者单一存在的体系,且对于疏水性相对较弱的菲的增溶和解吸能力大于疏水性较强的芘。如在SLs摩尔分数为0.7时,SLs/RLs复配体系对PAHs的协同增溶作用最强,对菲的摩尔增溶比(MSR)为0.274,分别是SLs和RLs单一体系的1.6倍和8.6倍,对芘的MSR为0.079,分别为SLs和RLs单一体系的1.8和5.3倍。2种糖脂总浓度为4.2mmol/L且SLs摩尔分数为0.7时,SLs/RLs复配体系协同去除菲和芘的效率最高,分别达到71.5%和59.3%,较单一的SLs体系分别高出39.7%和35.7%,而较单一的RLs体系分别高出33.2%和32.7%。(2)溶液pH值对SLs/RLs复配体系增溶PAHs能力有显着影响,在pH为5.5-8.0的范围内,其增溶能力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在pH为5.5时,SLs/RLs形成的混合胶束对PAHs的增溶效率最高。盐度对SLs/RLs复配体系洗脱PAHs作用的影响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大小和盐度大小密切相关。两种糖脂总浓度小于3mmol/L时,洗脱液中添加0.01mol/L NaCl对SLs/RLs复配体系洗脱PAHs具有抑制作用,而两种糖脂总浓度大于4mmol/L时,洗脱液中添加0.01mol/L NaCl则对SLs/RLs复配体系洗脱PAHs具有促进作用;当洗脱液中添加0.05mol/LNaCl时,对SLs/RLs复配体系洗脱PAHs都具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明显小于单一的槐糖脂和鼠李糖脂体系,表明SLs/RLs复配体系具有更强的耐盐性;而共存重金属Cd2+对于槐糖脂、鼠李糖脂及复配体系解吸PAHs能力的影响较小。4.将槐糖脂和鼠李糖脂复配体系应用到溢油分散剂制备中,开发出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型溢油分散剂,并确定了该溢油分散剂的适宜应用条件。(1)应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以分散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了以槐糖脂、鼠李糖脂、以及两种山梨醇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为主体的浓缩型溢油分散剂配方SRTG-16。该配方为槐糖脂/鼠李糖脂/山梨醇酯1/山梨醇酯2/溶剂:6.80/0.83/3.28/39.10/50,该溢油分散剂对QHD32-6原油的分散性能优于任一单一表面活性剂,10min分散率达到46.30%。(2)确定了该溢油分散剂的适宜应用条件为:剂油比,1:10-1:25;温度,5-20℃;盐度,0-40;pH,6.0-10.0。(3)分别以斑马鱼(Danio rerio)和纹缟鰕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所开发的溢油分散剂SRTG-16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该溢油分散剂对斑马鱼(D. rerio)的48h致死率和对纹缟鰕虎鱼(T.trigonocephalus)的24h致死率都为0%,明显优于国标(GB18181.1-2000)中半致死时间大于24h的指标,表明该溢油分散剂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4)该溢油分散剂的BOD/COD值为33.8%,满足国标(GB18181.1-2000)中大于30%的要求,表明该溢油分散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上述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溢油分散剂适用于海面溢油污染修复和治理。

任朝华[10](2013)在《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高矿化度、低渗透油田开发的迫切需要,开发“绿色”的、具有良好抗盐性能的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势在必行,尽快完善室内合成和基础性能研究,实现产品的工业化应用,这些均将具有积极地现实价值和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对设计和合成的一类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性能以及在超/低渗透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类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3-(N-烷基乙二胺)-2-羟丙基磺酸钠(简称为SADHPS),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技术对它们的组成与分子结构进行了检测和表征,使用铁氰化钾的化学滴定法对各产物的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各产物结构明确,纯化后得到超过98%的高纯度产物。通过表面张力法测定了系列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纯水溶液中的临界胶团浓度cmc,并计算出了在空气-纯水界面上的饱和吸附量Γmax、每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极限占有面积Amin s、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pC20、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临界胶团浓度时的表面压πcmc、标准吸附自由能ΔGad 0 和标准胶束化自由能ΔGmic 0 等参数,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各参数进行了对比。通过半经验量子化学的方法计算得到SADHPS分子头基电荷的平方q2为0.2082~0.3877,此值要明显大于烷基甜菜碱CnBe和烷基醚醇CnE8的对应值(分别为0.0245~0.0735和0~0.0531),表明SADHPS在等电点处极性基并非中性,而是带有弱的负电性,其两性性质不太明显。由于SADHPS分子头基具有较长的链,占有有效空间较大,使得SADHPS各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的极限占有面积As要明显大于传统的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系列表面活性剂SADHPS能够在纯水和高矿化度的模拟水中稳定存在,它们降低原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曲线呈“L”型,一定时间后达到界面张力的平衡值。长链表面活性剂达到平衡界面张力的时间较长;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越大,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界面张力的时间。设计并筛选出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MS-14和S-13可以与不同矿化度的模拟水样匹配,并且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具有降低两组不同性质的油水界面张力到超低的能力。系列表面活性剂SADHPS在石英砂和两种不同性质油砂表面的吸附情况研究表明,水溶液中,饱和吸附量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链长呈线性关系,疏水链越长,饱和吸附量越低;无机盐的加入增加了吸附量;升温是放热过程,使吸附量降低;吸附量随着溶液体系pH值的改变而改变。系列表面活性剂SADHPS在石英砂和油砂表面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的单分子层模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MS-14和S-13等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规律亦符合Langmuir型吸附,但在油砂上则以多分子层的方式进行吸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S-型曲线描述,在油砂上的吸附量要明显大于在石英砂上的吸附量。用吸附模型对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和多分子层吸附过程进行了描述,认为以静电作用和形成氢键为主的多种作用力促进了吸附的发生。依据室内岩心驱替试验结果,筛选出最佳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MS-14。对MS-14在超低渗透油田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驱的先导性试验研究,在7个月的实施期内,注入液的驱替压力降低了 20%,油井日产液量和日产油量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 12.15%和29.19%,含水率下降了 12.08%,实施表面活性剂驱的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9.49,显示出了良好的实施效果,经济效益显着。

二、表面活性剂同系物体系对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活性剂同系物体系对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鼠李糖脂/槐糖脂/有机碱复配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及驱油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表面张力的测定
        (2)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3)界面张力测定
        (4)岩心驱替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RL/SL复配体系的表面吸附行为
    2.2 RL/SL/有机碱复配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作用
    2.3 RL/SL/MEA复配体系的驱油效果
3 结论

(2)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次采油技术
    1.2 复合驱油技术
        1.2.1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2.2 三元复合驱与二元复合驱
    1.3 双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
        1.3.1 双子表面活性剂
        1.3.2 Guerbet醇衍生物
        1.3.3 甘油醚衍生物
    1.4 耐温耐盐型表面活性剂
        1.4.1 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
        1.4.2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1.5 Extended表面活性剂
    1.6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合成方法
        2.2.2 羟值测定
        2.2.3 环氧值测定
        2.2.4 胺值的测定
        2.2.5 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2.3 表征方法
    2.4 性能测试方法
        2.4.1 溶解度的测定
        2.4.2 表面张力的测定
        2.4.3 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2.4.4 耐温耐盐性能测定
        2.4.5 抗油砂吸附能力测定
        2.4.6 润湿性测定
        2.4.7 乳化能力测定
第三章 双烷基甘油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驱油性能
    3.1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合成与表征
        3.1.1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合成
        3.1.2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结构表征
    3.2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驱油性能研究
        3.2.1 水溶性
        3.2.2 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3.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3.2.4 耐温耐盐性能
        3.2.5 抗油砂吸附性能
        3.2.6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3.2.7 对原油的乳化能力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uerbet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驱油性能
    4.1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合成与表征
        4.1.1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合成
        4.1.2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结构表征
    4.2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驱油性能研究
        4.2.1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4.2.2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4.2.3 耐温耐盐性能
        4.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4.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4.2.6 对原油的乳化能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附图

(3)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烷基苯磺酸盐及其界面性能影响因素
        1.2.1 烷基苯磺酸盐
        1.2.2 烷基苯磺酸盐界面性能影响因素
    1.3 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质的基本理论
        1.3.1 界面性质
        1.3.2 界面张力表征方法
        1.3.3 界面性质基本理论
        1.3.4 界面性能参数计算
    1.4 动态界面张力理论模型
        1.4.1 Tordai扩散模型及方程
        1.4.2 Hansen扩散模型及方程
        1.4.3 Miller扩散模型及方程
        1.4.4 Rosen的界面张力动态过程
    1.5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2.2 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
    2.3 对二甲基-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表征
    2.4 小结
第3章 同分异构体结构对烷基苯磺酸盐油水界面性能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表面性能表征
        3.2.1 表面张力表征方法
        3.2.2 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表面性能表征
    3.3 界面性能表征
        3.3.1 界面张力表征方法
        3.3.2 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界面性能表征
    3.4 对二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最小烷烃碳数的变化规律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氢氧化钠对烷基苯磺酸盐油水界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原油对应等效烷烃的测定
    4.3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正构烷烃为油相界面张力的影响
    4.4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原油为油相界面张力的影响
    4.5 离子强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4.6 氢氧化钠浓度对界面张力影响的分子机理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电解质阴离子对烷基苯磺酸盐油水界面张力控制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烷基苯磺酸盐溶液的制备
    5.3 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性能表征与计算
    5.4 电解质类型和浓度对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的影响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烷基苯磺酸盐动态界面张力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柱坐标系下的扩散模型的设计
    6.3 旋转液滴法测界面张力动力学的数学描述及解析
    6.4 利用GIBBS方程联合处理界面张力动力学
    6.5 一些界面热力学参量的计算方法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双尾单头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
专用术语注释表
主要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
第一章 绪论
    1.1 三次采油
    1.2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
        1.2.1 表面活性剂
        1.2.2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3 三元复合驱和二元复合驱
    1.4 双尾单头型表面活性剂
        1.4.1 双长链烷基阴离子型
        1.4.2 双长链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4.3 双子表面活性剂
        1.4.4 双长链烷基甜菜碱
        1.4.5 Guerbet醇衍生物
        1.4.6 甘油醚衍生物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合成
        2.2.2 表征
    2.3 性能测试方法
        2.3.1 浊点的测定
        2.3.2 溶解度测定
        2.3.3 表面张力
        2.3.4 原油/水界面张力
        2.3.5 抗油砂吸附能力测定
        2.3.6 固体表面润湿性测定
        2.3.7 原油乳化实验
第三章 1,3-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3.1 1,3-双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产品表征
        3.2.2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质
        3.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
        3.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3.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3.2.6 对原油的乳化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uerbet醇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4.1 Guerbet醇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产品表征
        4.2.2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4.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4.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4.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4.2.6 对原油的乳化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3-双烷基甘油醚羟丙基磺酸钠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5.1 1,3-双烷基甘油醚羟丙基磺酸钠的合成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产物的表征
        5.2.2 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5.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5.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5.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5.2.6 对原油的乳化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3-双烷基甘油醚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6.1 合成部分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产品表征
        6.2.2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6.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6.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6.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6.2.6 对原油的乳化性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附图
附录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化学驱油技术及驱油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1.1.1 三次采油技术简介
        1.1.2 ASP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概况
        1.1.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适用于弱碱三元复合驱的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1.2.1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醇(酚)聚氧烯基醚磺酸盐
        1.2.2 α-烯基磺酸盐及其芳基取代产物
        1.2.3 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背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合成反应装置图
        2.2.3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2.2.4 合成反应过程监测方法
        2.2.5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收率计算分析
        2.2.6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光谱表征
    2.3 中间体烯基磺酸的合成条件优化
        2.3.1 物料配比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2.3.2 反应温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2.3.3 SO_3气体体积浓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2.3.4 碳链长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2.3.5 正交试验确定烯基磺酸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2.4 目标产物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合成条件优化
        2.4.1 催化剂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2.4.2 加热对烯烃磺化产物组成的影响
        2.4.3 反应温度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2.4.4 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2.4.5 芳烃/烯基磺酸投料比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2.4.6 正交试验确定烷基化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2.5 系列烯基磺酸及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的合成结果分析
    2.6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2.6.1 系列中间体及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2.6.2 系列中间体及产物紫外光谱分析
        2.6.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核磁氢谱分析
        2.6.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质谱分析
        2.6.5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元素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基本理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3.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Krafft温度
    3.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3.4.1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表面张力法
        3.4.2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稳态荧光探针法
        3.4.3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电导率法
        3.4.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热力学分析
    3.5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化性能
        3.5.1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化力
        3.5.2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状液稳定性
        3.5.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微乳液相行为
    3.6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泡沫性能
        3.6.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起泡体积和半衰期的影响
        3.6.2 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6.3 矿化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6.4 极性物质正丁醇浓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6.5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7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抗盐性能的影响
    3.8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润湿性能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界面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4.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烷烃间的界面活性规律研究
        4.3.1 表面活性剂分子量与最小烷烃数(nmin)的关系分布特征
        4.3.2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4.3.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4.3.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动态界面张力变化的影响
        4.3.5 Na_2CO_3浓度对C_n-NPAS烷烃选择性的影响
        4.3.6 Na_2CO_3浓度对最低/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4.3.7 油相烷烃种类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4.4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活性规律
        4.4.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4.4.2 Na_2CO_3浓度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4.4.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4.4.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活性图
    4.5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石英砂/大庆油砂上的吸附规律研究
        4.5.1 砂粒成分分析
        4.5.2 吸附时间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4.5.3 液固比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4.5.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4.5.5 电解质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4.5.6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岩心驱替实验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5.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钠的驱油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复配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试剂
        6.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6.3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自组装行为研究
    6.4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对模拟油乳化力的测定
    6.5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乳状液稳定性能研究
        6.5.1 稳定乳状液体系中HABS浓度的确定
        6.5.2 稳定乳状液体系中Na_2CO_3浓度的确定
        6.5.3 聚合物对复配体系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6.5.4 C_(12)-NPAS/HABS复配表面活性剂乳状液稳定性能的研究
    6.6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研究
    6.7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的润湿性能研究
    6.8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钠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驱油性能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生物表面活性剂/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及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复合体系界面性能评价
        1.2.1. 1 鼠李糖脂与槐糖脂复合体系界面性能评价
        1.2.1. 2 鼠李糖脂、槐糖脂与碳酸钠复配体系界面性能评价
        1.2.2 界面张力特征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体系界面性能评价
        2.1.1 鼠李糖脂与槐糖脂复合体系界面性能评价
        2.1.2 碳酸钠对鼠李糖脂和槐糖脂复配体系界面性能评价
    2.2生物表面活性剂/碳酸钠界面张力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2.3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评价
3 结论

(7)鼠李糖脂/槐糖脂/碳酸钠的复配及其物模驱替实验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三次采油技术的由来
    1.2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1.2.1 世界三次采油技术发展历程
        1.2.2 三次采油技术的类型
    1.3 化学复合驱驱油原理
        1.3.1 复合驱驱油理论
        1.3.2 化学复合驱驱油机理
    1.4 复合驱研究进展
        1.4.1 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要求与种类
        1.4.2 复合驱研究进展
    1.5 生物表面活性剂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1.5.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1.5.2 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1.6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主要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测定方法
        2.2.1 界面张力测定
        2.2.2 粘度的测定
        2.2.3 乳化率的测定
        2.2.4 含水率测定
    2.3 实验方法
        2.3.1 鼠李糖脂与槐糖脂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2.3.2 碱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影响
        2.3.3 聚合物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影响
        2.3.4 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2.3.5 矿化度对复配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2.3.6 岩芯驱替模拟试验
3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配方筛选及性能评价
    3.1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配方筛选
        3.1.1 鼠李糖脂和槐糖脂最适复配比的筛选
        3.1.2 碱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3.1.3 生物表面活性剂同常用化学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比较
        3.1.4 聚合物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3.2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性能评价
        3.2.1 温度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3.2.2 矿化度对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3.2.3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乳化效果评估
    3.3 本章小结
4 驱油体系室内物模实验效果评价
    4.1 不同界面张力复合体系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1.1 实验用的驱油体系
        4.1.2 体系动态界面张力体系随时间温度的变化
        4.1.3 不同界面张力体系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2 “RL/SL/碱”复配体系与纯碱、“RL/SL”体系驱油效果比较
        4.2.1 实验体系
        4.2.2 “RL/SL/碱”复配体系与纯碱、“RL/SL”体系驱油效果比较
    4.3 “RL/SL”体系同石油磺酸盐体系的驱油效率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

(8)复配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三次采油技术
        1.1.1 三次采油技术分类
        1.1.2 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1.2 驱油用两性表面活性剂
        1.2.1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1.2.2 羧酸盐表面活性剂
        1.2.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4 Gemini(孪连)表面活性剂
        1.2.5 两性表面活性剂
        1.2.6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3 两性表面活性剂有效物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3.1 磷钨酸法
        1.3.2 铁氰化钾法
        1.3.3 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1.3.4 酸性橙Ⅱ法
        1.3.5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6 紫外分光光度法
    1.4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1.4.1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
        1.4.2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
        1.4.3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
        1.4.4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
        1.4.5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耐温抗盐性能
    1.5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复配
        1.5.1 同系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
        1.5.2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
        1.5.3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1.6 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机理
    1.7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课题的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羟基磺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原理
    2.4 腰果酚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4.1 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2.4.2 腰果酚叔胺的合成
        2.4.3 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合成
        2.4.4 腰果酚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重结晶提纯
        2.5.2 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环氧值的测定
        2.5.3 腰果酚叔胺值的测定
        2.5.4 熔点的测定
        2.5.5 有效物含量的测定
        2.5.6 腰果酚甜菜碱结构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配羟基磺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能研究
    3.0 实验药品
    3.1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吸附量的测定
        3.2.2 界面张力的测定
    3.3 实验参数的选定
        3.3.1 液固比的选定
        3.3.2 吸附时间的选定
    3.4. 羟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
        3.4.1 实验条件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 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结果与分析
        3.5.1 与 C12-3S 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吸附性能研究
        3.5.2 与 C14-3S 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吸附性能研究
        3.5.3 与 C16-3S 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吸附性能研究
    3.6 烷基甜菜碱复配体系在油砂上的吸附性能结果与分析
        3.6.1 与 C12B 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复配吸附性能研究
        3.6.2 与 C14B 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复配吸附性能研究
        3.6.3 与 C16B 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复配吸附性能研究
    3.7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结果与讨论
        3.7.1 无机盐对单一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能研究
        3.7.2 盐对复配体系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的研究
        3.7.3 比较盐对单一与复配体系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研究
    3.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行为及在疏水性有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及在疏水性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1.2.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理化性质和胶束化行为
        1.2.2 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增溶作用
        1.2.3 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3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在疏水性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1.3.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和理化性质
        1.3.2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土壤及水体有机物污染修复研究
    1.4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其对疏水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的增效修复
        1.4.1 表面活性剂复配原理
        1.4.2 表面活性剂复配类型
        1.4.3 表面活性剂复配在疏水性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1.5 小结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论文研究目的和基本思路
第二章 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结构鉴定及理化性质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和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和讨论
        2.2.1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2.2.2 O-13-1 菌株的鉴定
        2.2.3 O-13-1 菌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鉴定
        2.2.4 槐糖脂的理化性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菌株 O-13-1 发酵制备槐糖脂廉价底物优选和培养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和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3.2.1 O-13-1 菌株产槐糖脂的发酵动态
        3.2.2 菌株 O-13-1 以葡萄糖和油酸为碳源槐糖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2.3 菌株 O-13-1 利用不同碳源发酵制备槐糖脂成本初步核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槐糖脂与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胶束化行为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和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4.2.1 槐糖内酯 LS 和双鼠李糖脂 R2 复配体系的胶束化行为
        4.2.2 槐糖脂同系物(SLs)和鼠李糖脂同系物(RLs)复配体系特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协同增溶洗脱 PAHs 及影响因素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和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5.2.1 槐糖脂/鼠李糖脂复配体系对水溶液中 PAHs 的增溶作用
        5.2.2 槐糖脂/鼠李糖脂复配体系对土壤中 PAHs 的洗脱作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溢油分散剂中的应用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和仪器
        6.1.2 实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和讨论
        6.2.1 溢油分散剂配方的均匀实验设计
        6.2.2 复配的表面活性剂与单一的表面活性对原油分散作用比较分析
        6.2.3 所开发的溢油分散剂适宜使用条件确定
        6.2.4 所开发的溢油分散剂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6.2.5 所开发的溢油分散剂的生物可降解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表面活性剂及其发展
        1.1.1 表面活性剂
        1.1.2 表面活性剂发展概况
    1.2 表面活性剂分类及合成概况
        1.2.1 表面活性剂分类
        1.2.2 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应用
        1.2.2.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2.2.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2.2.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2.4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2.2.5 其它表面活性剂
    1.3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概况
        1.3.1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3.1.1 按正电荷中心分类
        1.3.1.2 按照链接方式分类
        1.3.1.3 按照氨基和磺酸基数目分类
        1.3.1.4 按照亲水基和疏水链数目分类
        1.3.2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3.2.1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概况
        1.3.2.2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1.4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能
        1.4.1 表面活性
        1.4.2 洗涤能力和刺激性
        1.4.3 抗盐性能
        1.4.4 生物降解性能
        1.4.5 配伍性
    1.5 问题的提出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课题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1.1 药剂和仪器
        2.1.2 合成原理方法与步骤
        2.1.2.1 中间体N-烷基乙二胺的合成
        2.1.2.2 终产物N-烷基乙二胺磺酸盐的合成
    2.2 产物结构表征
        2.2.1 表征手段
        2.2.2 产物结构分析
        2.2.2.1 分析仪器
        2.2.2.2 待测样品的纯化
        2.2.2.3 有机元素分析
        2.2.2.4 红外光谱分析
        2.2.2.5 ~1H MMR分析
    2.3 产物含量测定
        2.3.1 药剂和仪器
        2.3.2 反应原理
        2.3.3 实验方法
        2.3.4 结果和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
    3.1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研究
        3.1.1 SADHPS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3.1.1.1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3.1.1.2 实验
        3.1.2 理论基础
        3.1.3 结果与讨论
        3.1.3.1 SADHPS的cmc和γ_(cmc)
        3.1.3.2 SADHPS的pC_(20)
        3.1.3.3 SADHPS的A_(min)~s
        3.1.3.4 SADHPS的ΔG_(ad)~0和ΔG_(mic)~0
    3.2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研究
        3.2.1 实验
        3.2.2 低/超低界面张力的理论基础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系列SADHPS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
        3.2.3.2 含SADHPS复配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
    3.3 小结
        3.3.1 SADHPS在空气-水体系的表面活性
        3.3.2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动态行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4.1 前言
        4.1.1 吸附作用
        4.1.2 表面电荷和吸附双电层
    4.2 吸附规律研究
        4.2.1 等温吸附模型及方程
        4.2.2 吸附能的贡献
    4.3 吸附热力学参数
    4.4 实验
        4.4.1 试剂及仪器
        4.4.2 实验方法
        4.4.2.1 溶液浓度的测定
        4.4.2.2 吸附量的测定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石英砂上的吸附性能
        4.5.1.1 SADHPS的吸附性能
        4.5.1.2 SADHPS复配物的吸附性能
        4.5.1.3 SADHPS及其复配物在石英砂上的吸附性能比较
        4.5.2 油砂上的吸附性能
        4.5.2.1 SADHPS的吸附性能
        4.5.2.2 SADHPS复配物的吸附性能
        4.5.2.3 SADHPS及其复配物在油砂上的吸附性能比较
        4.5.3 石英砂和油砂上的吸附性能比较
        4.5.3.1 SADHPS的吸附性能
        4.5.3.2 SADHPS复配物的吸附性能
    4.6 吸附机理初探
        4.6.1 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机理
        4.6.2 表面活性剂复配物的吸附机理
    4.7 小结
        4.7.1 石英砂上的吸附
        4.7.2 油砂上的吸附
        4.7.3 吸附性能比较及吸附机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其体系的驱油性能
    5.1 驱油理论基础
    5.2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5.3 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5.3.1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能
        5.3.2 表面活性剂驱的应用前景
    5.4 室内模拟效果与评价
        5.4.1 试剂及仪器
        5.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4.3 结果与讨论
        5.4.3.1 注入表面活性剂及其浓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5.4.3.2 注入表面活性剂及其浓度对驱替压力的影响
        5.4.3.3 天然岩心驱替性能
    5.5 矿场实施效果与评价
        5.5.1 油藏性质
        5.5.2 基本认识和措施
        5.5.3 实施目的和施工设计
        5.5.4 实施效果和分析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内容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待研究内容及不足之处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及其成果
附录(APPENDIX)

四、表面活性剂同系物体系对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鼠李糖脂/槐糖脂/有机碱复配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及驱油效率[J]. 王哲,梁生康,李俊峰,宋丹丹,郑江鹏,宋永亭. 油田化学, 2021(03)
  • [2]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D]. 李媛丽. 江南大学, 2020(01)
  • [3]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D]. 赵昌明. 吉林大学, 2019(12)
  • [4]双尾单头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D]. 颜利民. 江南大学, 2017(04)
  • [5]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D]. 牛瑞霞.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6]生物表面活性剂/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及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J]. 郑江鹏,梁生康,石晓勇,林军章,汪卫东,宋永亭,曹嫣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7]鼠李糖脂/槐糖脂/碳酸钠的复配及其物模驱替实验效果评价[D]. 郑江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8]复配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吸附性能研究[D]. 吴玉娜.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9]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行为及在疏水性有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D]. 宋丹丹.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10]氨基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 任朝华.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表面活性剂同系对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