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中部干旱地带中药材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马玲芳[1](2020)在《不同种源银柴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柴胡(Stel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是宁夏道地药材之一,随着野生资源的匮乏,人工种植面积逐年推广,生产上种子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市场上提供的银柴胡种子种源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混伪品多等严重影响银柴胡药材的质量与产量。本课题对采自不同种植区的13份银柴胡种源进行种子质量、植株抗逆性、药材产量及主要药效含量等研究,旨在筛选出药效成分含量高、种子质量好、抗逆性强的种源材料,为道地产区银柴胡规模规范化种植提供优质种源材料。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种子生活力、千粒重有差异。13份银柴胡种源材料中85%的种子生活力在95%以上,62%的种子千粒重在1.45~1.65g,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经模糊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将13份银柴胡种源材料分为4类,第Ⅰ类有10号、5号、13号、7号种源,第Ⅱ类有2号、9号、4号种源,第Ⅲ类有11号、1号、6号、3号、8号种源,第Ⅳ类有12号种源。10号、5号、13号、7号种源质量较好,12号种源质量较差。2.不同种源银柴胡不同抗逆生理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一年、第二年均有差异。根据聚类分析可将13份种源材料分为三类:3号、9号、12号、4号是强抗逆性种源材料,主要来源于宁夏同心、宁夏红寺堡地区;6号、7号、1号、5号、11号、10号是弱抗逆性种源材料,主要来源于宁夏同心、宁夏彭阳地区;2号、13号、8号是中抗逆性种源材料,主要来源于宁夏同心、甘肃陇西地区。3.银柴胡一年生总黄酮含量在2.27~3.17mg·g-1,两年生总黄酮含量在3.85~8.19 mg·g-1;一年生总皂苷含量在34.75~42.56 mg·g-1,两年生总皂苷含量在38.22~45.17 mg·g-1;综合药效成分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筛选出中药银柴胡药效成分含量较高的有3号、12号、1号、4号、2号和6号种源,来自宁夏同心和红寺堡地区。两年生银柴胡产量为120~205 kg/667 m2,产量较高的9号、5号、6号、12号种源均来自宁夏同心地区,其中6号种源和12号种源药效成分含量也高;经相关性分析,银柴胡根产量与主要药效成分呈不显着负相关。4.对13份银柴胡种源材料药效成分、抗逆性、种子质量等质量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成分得分系数结果显示,主成分1反映了质量指标脯氨酸(Pro)、发芽率和生活力,主成分2反映了质量指标总黄酮、过氧化氢酶(CAT)和千粒重,主成分3反映了质量指标总皂苷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主成分4反映了质量指标MDA。根据各个种源成分综合得分,13份种源材料综合质量排序为:4号>1号>10号>5号>2号>7号>8号>3号>6号>11号>9号>13号>12号,排序靠前的种源综合质量较高,综合排名靠前的有4号、1号、10号、5号种源,说明这4个种源银柴胡质量较好。
宋永永[2](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李明,刘华,安钰,李吉宁,张清云,高伟[3](2019)在《宁夏中药材种植区划》文中指出阐述了宁夏的自然环境与药用植物分布特征,依据宁夏中药材种植现状和立地条件,提出了适宜宁夏不同地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和区划。
金林建[4](2019)在《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宁夏彭阳地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残塬区,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劣。在县境内,存在着四类空间形态的村落,其中冲沟型村落是该地区特殊存在的一种类型。该类村落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尊重当地地形、气候、建房资源条件及不占用耕地资源的前提下,形成了沿着冲沟两边分布靠崖窑,塬上进行农田耕种的村落空间形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彭阳县人地关系恶化,因此有必要对被抛弃但在节能节地上体现出优势的冲沟型村落进行重新认识与研究。如何让这种村落在节能节地方面起到有效作用的同时,并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村民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这就是本论文重点要研究的内容。本文立足建筑学科,以冲沟型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视角,通过对生态宜居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杨坪村的实际情况,以“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为目标对空间形态进行解析,发现杨坪村在村落整体空间、街巷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空间和院落空间的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生态宜居的指导思想下,围绕中药产业及村民需求进行配套的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使杨坪村得到激活与发展。最后总结更新设计的方法,以此来指导彭阳县其他冲沟型村落的建设。首先,论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宁夏美丽村庄建设标准(山区)》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彭阳县村落生态宜居的三个标准:“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并研究了生态宜居的建设方式。其次总体把握彭阳县的地区概况和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并以自然因素作为划分准则对彭阳县境内的村落进行分类与总体研究,共分为平原团状型村落、河谷川道型村落、山地丘陵型村落和冲沟型村落,最后指出彭阳县村落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有必要对节能节地的冲沟型村落进行重新认识与研究。其次,论文以彭阳县地区冲沟型村落的典型代表——杨坪村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它的村落概况、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和村落层级与院落层级的空间状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结合“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三个标准,指出它在村落层级和院落层级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文以杨坪村为例,在生态宜居的思想指导下,围绕中药产业及村民需求进行配套的更新设计研究,如设计游客服务中心兼中药博物馆、养老养生组团服务中心、村入口广场、药膳小市场、万寿菊景观中心、杨坪食疗及民俗产品展销中心,并基于目标人群的功能需求改建了原有的靠崖窑或在窑院里新建了锢窑或者厢房。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杨坪村在村落整体空间、街巷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空间和院落的空间形态更新设计方法。希望借此设计给面临相同困境的彭阳县冲沟型村落提供启示。
刘倩[5](2019)在《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的扶贫工作已取得显着成就,但距离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尚面临诸多挑战。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贫困人口集聚地,地理环境约束性明显,人地关系复杂,扶贫攻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大任务。多维贫困是贫困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针对不同贫困主体进行多维贫困考察,并探究贫困形成机制,是实现特困区多维减贫的基础,也是促进区域与个体协调发展的关键,更是政府因势利导、科学施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基于“人”、“地”和“业”视角,以秦巴山商洛市为例,构建多维贫困综合分析框架。在县域层面,从人类发展维度、经济维度和环境维度构建县域层面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通过县域多维贫困指数模型对20012017年商洛市7县区的贫困进行测度。在农户层面,从个体能力维度、资本维度和环境维度,构建农户层面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通过农户多维贫困指数模型对农户进行测度和识别。使用贡献率模型辨识县域层面贫困形成的主要贡献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农户贫困形成的内外部因素,并探讨不同尺度多维贫困形成机理。最后,针对政府和农户分别提出多维减贫的路径和对策。(1)从“人”、“地”和“业”视角,聚焦县域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多维贫困,构建县域“人类发展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与农户“能力维度——资产维度——环境维度”的多维贫困综合分析框架,探讨多尺度的“人”、“地”和“业”为一体的综合层面上的弱势或剥夺。(2)20012017年商洛市7区县在人类发展维度贫困、经济维度贫困和环境维度贫困均呈现下降趋势。20012017年7区县多维贫困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多维贫困指数变化差异较大,高度贫困区多分布在洛南县、柞水县和镇安县,低度贫困区主要分布在丹凤县、商南县和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属于人类发展制约型,商州区和镇安县属于环境制约型,洛南县属于人类发展和环境制约型,山阳县和柞水县属于经济和环境制约型。预测显示20182025年间商南县和商州区的多维贫困相对较低,镇安县、柞水县和洛南县多维贫困相对较高。(3)54.43%的农户为多维贫困户,45.57%为非多维贫困户。在“人”层面,多维贫困户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较低、家庭劳动力和健康水平薄弱;在“业”层面,多维贫困户在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存在弱势或剥夺;在“地”层面,多维贫困户在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状况有着较大劣势。多维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匹配率为84.02%,佐证了建档立卡识别结果的有效性。多维贫困识别方法则有效补充和纠正了建档立卡识别的遗漏、瞄准目标的错误。农户剥夺维度划分显示21.01%的贫困户为单维度剥夺型;48.52%为双维度剥夺型,30.47%为多维度剥夺型。对农户类型划分显示发展缺失型农户占38.46%,复合贫困型农户占25.74%,环境恶劣型农户占5.33%,综合贫困型农户占30.47%。(4)在县域层面,经济维度贫困是多维贫困的主要贡献维度,人类发展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逐步降低,而环境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商洛市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能力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导致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较低;恶劣的自然环境引发“地理资本劣势连锁效应”;社会保障不均衡、环境污染加剧农村贫困发生。在农户层面,“人”的健康水平较差,劳动能力薄弱、技能缺乏,导致农户陷入“教育技能缺乏——低水平就业——个体投入受制约——贫困”的恶性循环。“业”中农户金融资本的匮乏和排斥,物质资本薄弱、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农户抵御风险能力极度脆弱,形成次生贫困。“地”中区位劣势和灾害冲击加剧贫困发生。社会保障覆盖率低、从业能力和居住环境较差、产业发展滞后以及资源禀赋弱势性等外部因素加剧农户多维贫困形成。在县域和农户尺度之间,“人”、“业”与“地”三者之间的弱势和剥夺,共同导致山区的贫困陷阱,农户难以跨越“贫困门槛”。(5)政府应突出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强化社会保障和关注乡村留守群体,以保障“人”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易地搬迁安居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降低“地”的制约。优化精准扶贫措施,通过创新多元组织,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加强基层干部帮扶能力建设。农户应注重自身能力提高,树立减贫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减贫的内生力;拓宽社会关系网络,提高家庭资本存量;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对接“精准农业”。
梁爽[6](2019)在《西北地区小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研究》文中认为脆弱性研究是未来地理科学的十大科学研究命题之一,生计脆弱性已成为研究人地关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甘肃、宁夏6个小城镇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和脆弱性评估框架,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地理探测器和障碍度模型,评估了2016年西北地区小城镇镇区居民生计脆弱性,进而识别居民生计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1)在不同类型城镇暴露-敏感性研究中,以首阳镇为代表的特色种植型小镇和以镇北堡镇为代表的旅游特色型小镇的暴露-敏感性指数分别为0.308与0.327,处于较低水平;以土桥镇为代表的地方综合型小镇的暴露-敏感性指数为0.405,处于中等水平;以什川镇为代表的城郊休闲型小镇、以丁塘镇为代表的民族聚居型小镇和以皂郊镇为代表的传统农业型小镇的暴露-敏感性指数分别为0.642、0.648和0.780,处于较高水平。据此,西北地区各样本小城镇的暴露-敏感性适中,总体呈现出中度暴露-敏感性状态。(2)西北地区小城镇不同类型居民的生计资本、生计脆弱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非农型居民生计资本总指数最高,非农主导型居民次之,继而为农业主导型居民,纯农型居民最低;纯农型与农业主导型居民金融资本匮乏,非农主导型居民与非农型居民自然资本缺乏,非农型居民社会资本极度匮乏。整体上,城镇的暴露-敏感性越高,居民的生计适应能力越低,居民的生计脆弱性就会越高。小城镇不同类型居民的生计脆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纯农型居民、农业主导型、非农主导型居民以及非农型居民。(3)在不同类型城镇的居民生计研究中,不同类型城镇居民的生计适应能力及脆弱性具有较大差异。以镇北堡镇为代表的旅游特色型小镇与以首阳镇为代表的特色种植型小镇的居民生计适应能力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以土桥镇为代表的地方综合型小镇与以什川镇为代表的城郊休闲型小镇的居民生计适应能力指数处于中等水平;以丁塘镇为代表的民族聚居型小镇和以皂郊镇为代表的传统农业型小镇的居民生计适应能力指数处于较低水平。总体而言,首阳镇、镇北堡镇以及土桥镇的居民生计脆弱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什川镇、丁塘镇以及皂郊镇的居民生计脆弱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4)小城镇地理环境的暴露-敏感性是影响小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高低的主要外部因素。地面坡度、到主要干道距离、到县城中心距离对小城镇暴露-敏感性的影响较为显着。(5)小城镇居民自身部分必要生计资本的缺乏是居民生计脆弱的深层原因。人均收入对各类居民生计脆弱性影响程度较高,而亩均经济产值是限制纯农型、农业主导型居民生计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人均收入和非农就业比重对非农型、非农主导型居民生计脆弱性有较大影响。
陈亮[7](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天琪[8](2019)在《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研究 ——以宁夏为例》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实施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常态化背景下,农村土地的“效率”与“公平”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核心在于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化配置。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乡利益关系出现新的情况和转机,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涌入城市,伴随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稳固化,农村生产要素的自主化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农村土地流转的需求随之产生。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破解多重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补齐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短板,途径之一即是流转农地,通过农地合理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带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808个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从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交叉视角出发,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感知价值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采用文献计量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完全信息博弈法、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以“行为关系-价值感知-影响路径”作为逻辑主线,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进行研究,以期为推动民族地区农地流转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基本研究结论如下:首先,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地流转、农地“三权分置”两大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农地流转研究领域中,以往关于农地流转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探究农地流转主体的意愿及行为,这部分的研究热点有明显的时间节点特征,且研究对象主要是以身兼农地转入行为与农地转出行为双重身份的农户为主。其次,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的流转行为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经济环境、政策制度、知识、信息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利益冲突与利益矛盾更为突出。结果表明: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出于自身经济理性的考虑,在博弈时容易出现“囚徒困境”;农地流转中介方的参与,除了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减少交易成本,同时履行中介及监督职能,提升交易双方合作的概率;而乡镇政府出于政绩等需要与农地转入方合谋,则是以牺牲转出方的利益为代价。再次,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本研究构建了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三权分置”的感知价值测量量表,并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调研区域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在民族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最为清晰,也是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最主要的受益方;乡镇干部及村干部作为农地产权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其对于“三权分置”感知价值并不占优,缺乏对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普通农户文化程度较低,小农思维仍然存在,对于农地产权及归属关系的认识比较混乱。另外,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感知价值理论,本研究构建了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实地调研获得有效样本数据808个,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农地“三权分置”感知价值、农地流转要素认知、农地流转意识、农地流转动机均对农地流转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农地“三权分置”感知价值对农地流转行为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通过多群组分析显示,代表农地转入行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三权分置”感知价值对农地流转的意愿及行为均高于其他主体。实证检验的结果说明对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的研究除了以往学者论证的受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外部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以外,个体主观的认知及感受对其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应该受到重视。
张晓芹[9](2018)在《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西北旱区(干旱和半干旱区)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该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以适应性良好的生态经济型树种造林成为缓解人地矛盾的理想选择。气候是宏观尺度上影响物种分布的决定性因子,其与物种分布的关系研究及时空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了解该区常见生态经济型树种的适宜区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提高造林的成效,而且对于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乌柳(Salix cheilophila)和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10个典型生态经济树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3个来自BIOCLIM、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和Kria指数的气候因子和来自标本馆、出版文献的物种出现记录,通过物种分布模型(Max 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工具结合,模拟了10个树种当前(1950-2000年)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分析了生境适宜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预测了未来2070s(2060-2080年)四种温室气体排放浓度情景(RCPs)下树种适宜区的变化,并确定了各树种的最优造林区。主要结论如下:(1)沙枣、小果白刺和多枝柽柳的潜在适宜区面积最大,跨越了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有明显干旱季节的湿润区。黑果枸杞、梭梭、沙拐枣和胡杨主要局限于西北干旱区,文冠果、乌柳和柠条锦鸡儿主要集中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2)湿润指数是影响大多数树种适宜性的最重要因子,其对沙拐枣、梭梭和胡杨的贡献率均超过50%,然而对柠条锦鸡儿和乌柳则不足5%。最湿月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寒冷指数也较为重要,其中最湿月降水量对黑果枸杞的影响最大,年均降水量对文冠果的影响最大。(3)与热量相关的气候因子在影响沙枣、柠条锦鸡儿的分布方面起到较重要的作用,与水文相关气候因子对于其它树种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多数树种生境适宜性对水文相关因子的响应曲线呈正偏态分布,对热量相关因子的响应曲线呈高斯分布。(4)沙枣在高浓度排放情景(RCP8.5)下适宜区范围扩张幅度最大,其适宜区净增加率高达57.5%。柠条锦鸡儿在低浓度排放情景(RCP2.6)下适宜区范围缩减幅度最大,其适宜区消失率高达61.4%。多数树种的当前适宜区在低浓度排放情景下缩减,而在高浓度排放情景下扩张,并且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加,缩减趋势逐渐减弱,扩张趋势逐渐增强。(5)所有树种当前的东部边缘适宜区将会缩减,不同树种缩减的幅度不同。在西北干旱区分布的树种,将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河西走廊的北部获得新增适宜区。多数树种适宜区范围的地理质心向西移动,移动速度约每十年453km。多数树种适宜区范围的海拔质心移动不明显,以约每十年122m速度略微向低处或高处移动;乌柳例外,在四种情景下以每十年约1873m的速度向更高海拔移动。本研究结果表明MaxEnt模拟的各树种潜在适宜区的范围与实际调查的数据基本一致。不同区域的树种,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不同,多数树种当前的适宜区是稳定的,能够适应持续的气候变化。分布在西北干旱区的树种,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适宜区面积将会增加,未来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河西走廊北部可以进一步增加沙枣、小果白刺、梭梭等本地树种的造林面积。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同时能够为管理者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造林措施时提供参考。
张国昕[10](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二、宁夏中部干旱地带中药材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中部干旱地带中药材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种源银柴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银柴胡本草考证 |
1.2.2 银柴胡的原植物形态研究 |
1.2.3 银柴胡生境及其资源分布研究 |
1.2.4 银柴胡人工栽培研究 |
1.2.5 银柴胡抗旱性研究 |
1.2.6 银柴胡药材活性成分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质量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1.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千粒重结果分析 |
2.2.2 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生活力分析 |
2.2.3 不同种源银柴胡在不同温度下种子发芽分析 |
2.2.4 不同种源银柴胡种子质量综合评价 |
2.3 讨论 |
2.3.1 银柴胡种子千粒重 |
2.3.2 银柴胡种子生活力 |
2.3.3 银柴胡种子发芽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种源银柴胡抗旱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1.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源银柴胡膜脂过氧化分析 |
3.2.2 不同种源银柴胡抗氧化酶分析 |
3.2.3 不同种源银柴胡渗透调节物质比较 |
3.2.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
3.2.5 银柴胡两年抗旱生理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银柴胡膜脂过氧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2 银柴胡抗氧化酶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3 银柴胡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旱性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种源银柴胡产量、主要药效成分及综合评价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标准曲线绘制 |
4.2.2 不同种源银柴胡总黄酮含量比较 |
4.2.3 不同种源银柴胡总皂苷含量比较 |
4.2.4 不同种源银柴胡产量分析 |
4.2.5 不同种源银柴胡药效成分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4.2.6 不同种源银柴胡质量综合分析评价 |
4.3 讨论 |
4.3.1 不同种源银柴胡药效成分比较研究 |
4.3.2 不同种源银柴胡产量与药效成分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
2.4.1 研究评述 |
2.4.2 主要启示 |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
3.2.2 人口迁移理论 |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
3.5.1 理论渊源 |
3.5.2 理论基础 |
3.5.3 理论涵义 |
3.5.4 供需规律 |
3.5.5 数学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
4.2 自然地理基础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候特征 |
4.2.3 土壤植被 |
4.3 自然资源基础 |
4.3.1 水资源 |
4.3.2 土地资源 |
4.3.3 矿产资源 |
4.3.4 农产品资源 |
4.4 生态环境状况 |
4.4.1 生态环境特征 |
4.4.2 生态环境问题 |
4.5 社会经济基础 |
4.5.1 人口分布特征 |
4.5.2 经济发展水平 |
4.5.3 社会事业概况 |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宁夏中药材种植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环境与药用植物分布特征 |
2 宁夏中药资源基本状况 |
2.1 资源种类 |
2.2 宁夏栽培药材种类 |
3 宁夏栽培药材种植区划 |
3.1 区划原则 |
3.2 主要种植分区 |
3.2.1 六盘山半阴湿冷凉药材区 |
3.2.2 中部干旱带沙旱生药材区 |
3.2.3 中北部引黄灌区药材区 |
4 宁夏栽培药材种植分区论述 |
4.1 六盘山半阴湿冷凉药材区 |
4.1.1 六盘山西麓隆德县药材区 |
4.1.1.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1.1.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1.2 六盘山东麓彭阳县药材区 |
4.1.2.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1.2.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1.3 六盘山北麓原州区药材区 |
4.1.3.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1.3.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1.4 六盘山西麓西吉县药材区 |
4.1.4.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1.4.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1.5 六盘山南麓泾源县药材区 |
4.1.5.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1.5.2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2 中部干旱带沙旱生药材区 |
4.2.1 盐池县、红寺堡区药材区 |
4.2.1.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2.1.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2.2 同心县药材区 |
4.2.2.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2.2.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2.3 海原县药材区 |
4.2.3.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2.3.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3 中北部引黄灌区药材区 |
4.3.1 卫宁平原中宁县、沙坡头区药材区 |
4.3.1.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3.1.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3.2 银北引黄灌区平罗县、惠农区药材区 |
4.3.2. 1 区域范围与概况 |
4.3.2. 2 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 |
(4)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生态宜居 |
1.3.2 冲沟型村落 |
1.3.3 空间形态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5.3 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的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生态宜居相关理论研究 |
2.1 生态宜居的内涵 |
2.1.1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
2.1.2 人文环境舒适 |
2.1.3 基础设施齐全 |
2.2 生态宜居的标准 |
2.2.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生态宜居的标准 |
2.2.2 《宁夏美丽村庄建设标准(山区)》标准 |
2.2.3 彭阳县生态宜居的标准 |
2.3 生态宜居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生态学理论 |
2.3.2 人居环境理论 |
2.3.3 生态社区理论 |
2.3.4 系统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生态宜居建设方式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彭阳县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
3.1 彭阳县地区概况 |
3.1.1 范围界定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历史沿革 |
3.1.5 地域资源与灾害 |
3.2 彭阳县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3.2.1 自然因素 |
3.2.2 历史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3 彭阳县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3.1 外观空间形态特征 |
3.3.2 内部空间格局特征 |
3.4 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现状分析 |
3.4.1 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特点 |
3.4.2 典型案例一——城阳村马山沟 |
3.4.3 典型案例二——刘河村黄家沟 |
3.4.4 典型案例三——杨坪村 |
3.5 彭阳县村落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
3.5.1 彭阳县生态环境演变与产业的关系 |
3.5.2 彭阳县人居环境建设与土地利用的矛盾 |
3.6 本章小结 |
4 生态宜居视角下冲沟型村落杨坪村空间形态解析 |
4.1 杨坪村概况 |
4.1.1 地理概况 |
4.1.2 现状产业及经济概况 |
4.1.3 历史沿革 |
4.1.4 资源情况 |
4.2 杨坪村村落空间形态发展 |
4.2.1 起源阶段 |
4.2.2 发展和成熟阶段 |
4.2.3 衰落阶段 |
4.3 村落层级空间状况 |
4.3.1 村落整体空间 |
4.3.2 道路空间 |
4.3.3 公共活动空间 |
4.3.4 节点空间 |
4.4 院落层级空间状况 |
4.4.1 院落空间 |
4.4.2 建筑平面 |
4.4.3 建筑结构 |
4.4.4 建筑立面 |
4.5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现状主要问题 |
4.5.1 村落层级存在的问题 |
4.5.2 院落层级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更新策略研究 |
5.1 “生态宜居”典型案例借鉴 |
5.1.1 以农业特色产业为突破的“安吉模式” |
5.1.2 以人文资源开发为特点的“永嘉模式” |
5.1.3 以茶叶种植与加工为命脉的“桐木村模式” |
5.1.4 经验启示 |
5.2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策略的提出 |
5.2.1 更新策略的目标 |
5.2.2 更新策略的原则 |
5.2.3 更新策略的思路 |
5.3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策略的内容 |
5.3.1 “生态优美”的更新策略 |
5.3.2 “产业兴旺”的更新策略 |
5.3.3 “人居环境舒适”的更新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更新设计探索 |
6.1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定位与预期目标 |
6.1.1 更新定位 |
6.1.2 预期目标 |
6.2 产业方面的更新设计 |
6.2.1 村落整体空间更新设计 |
6.2.2 街巷更新设计 |
6.2.3 公共活动空间更新设计 |
6.2.4 节点空间更新设计 |
6.3 生态及人居环境方面的更新设计 |
6.3.1 延续村落特色的山水格局 |
6.3.2 基础设施的补充与提升 |
6.3.3 街巷更新设计 |
6.3.4 节点空间更新设计 |
6.3.5 窑院更新设计 |
6.3.6 塬上民居更新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1.1 结论一: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7.1.2 结论二: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空间形态亟待提升的方面 |
7.1.3 结论三: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的方法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1 .杨坪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部分图纸 |
附录2 .杨坪村民居测绘表 |
(5)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概念及演变 |
2.1.2 多维贫困内涵 |
2.1.3 集中连片特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系统 |
2.2.2 空间贫困 |
2.2.3 多维贫困 |
2.2.4 可持续生计框架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多维贫困识别与测度 |
2.3.2 贫困空间分异特征 |
2.3.3 致贫机理研究进展 |
2.3.4 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研究进展 |
2.3.5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研究 |
2.4 多维贫困综合研究框架 |
2.4.1 贫困研究框架 |
2.4.2 多维贫困研究框架构建原则和目的 |
2.4.3 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及内容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集中连片特困区概况 |
3.1.1 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范围 |
3.1.2 社会经济与生产生活条件 |
3.1.3 贫困状况及减贫情况 |
3.2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地理特征 |
3.2.1 自然地理概况 |
3.2.2 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
3.2.3 秦巴山区的贫困特征 |
3.3 商洛市基本情况 |
3.3.1 自然地理概况 |
3.3.2 社会与经济发展 |
3.3.3 贫困水平及精准扶贫 |
第四章 县域多维贫困的特征及时空演化 |
4.1 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2 多维贫困评价体系 |
4.2 数据与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2.3 研究方法 |
4.3 多维贫困的时空演变 |
4.3.1 人类发展维度时空变化 |
4.3.2 经济维度时空变化 |
4.3.3 环境维度时空变化 |
4.3.4 多维贫困时空变化 |
4.4 多维贫困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
4.4.1 人类发展维度变异性分析 |
4.4.2 经济发展维度变异性分析 |
4.4.3 环境维度变异性分析 |
4.4.4 多维贫困变异性分析 |
4.5 多维贫困类型划分和特征 |
4.5.1 县域贫困类型划分 |
4.5.2 不同贫困类型的主要特征 |
4.6 Logistic曲线拟合与预测 |
4.6.1 Logistic曲线拟合与外推 |
4.6.2 模拟结果的启示 |
4.7 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多维贫困的特征 |
5.1 多维贫困评价体系构建 |
5.2 数据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农户情况 |
5.2.2 数据信度检验 |
5.2.3 数据处理 |
5.2.4 多维贫困指数及识别方法 |
5.3 多维贫困测度结果 |
5.3.1 多维贫困的类型 |
5.3.2 多维贫困的识别 |
5.4 多维贫困户与非多维贫困户差异分析 |
5.4.1 能力维度差异性 |
5.4.2 资本维度差异性 |
5.4.3 环境维度差异性 |
5.5 多维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匹配 |
5.6 多维贫困分解和类型划分 |
5.6.1 多维贫困分解 |
5.6.2 多维贫困户类型划分与特征 |
5.7 小结 |
第六章 多维贫困的形成机制 |
6.1 县域尺度多维贫困的形成机理 |
6.1.1 因子贡献率模型 |
6.1.2 县域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分析 |
6.2 农户尺度多维贫困的形成机理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农户多维贫困的形成内部机理 |
6.2.3 农户多维贫困形成的外部影响机制 |
6.3 多维贫困形成跨尺度影响 |
6.3.1 不同尺度贫困形成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
6.3.2 不同尺度贫困跨尺度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减贫路径与对策 |
7.1 区域层面多维减贫路径与对策 |
7.1.1 突出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业‖的可持续发展 |
7.1.2 提高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带动―人‖的发展 |
7.1.3 加快新型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以降低―地‖的制约 |
7.2 精准扶贫措施的优化与完善 |
7.2.1 整合产业资源突出优势产业 |
7.2.2 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
7.2.3 提高贫困群体的参与度 |
7.2.4 加强基层干部帮扶能力 |
7.3 农户减贫对策与建议 |
7.3.1 提高自身能力发展和减贫的内生力 |
7.3.2 树立减贫的主体性意识 |
7.3.3 拓宽社会关系网络提高家庭资本存量 |
7.3.4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对接“精准农业”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西北地区小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可持续生计框架 |
1.2.2 人地系统脆弱性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可持续生计研究综述 |
1.3.2 脆弱性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区位 |
2.1.2 案例小城镇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2.2.2 居民问卷调查及访谈 |
2.3 研究方法 |
2.3.1 极值标准化法 |
2.3.2 熵值法 |
2.3.3 生计脆弱性评价模型 |
2.3.4 地理探测器 |
2.3.5 障碍度模型 |
第三章 镇域尺度暴露-敏感性评价 |
3.1 暴露-敏感性背景分析 |
3.1.1 生态环境变化 |
3.1.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变化 |
3.2 暴露-敏感性分析框架 |
3.3 暴露-敏感性指数测算 |
第四章 小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评价 |
4.1 居民生计类型划分 |
4.2 居民生计适应能力分析框架 |
4.3 不同类型居民生计脆弱性评价 |
4.3.1 评价分级结果 |
4.3.2 适应能力 |
4.3.3 脆弱性指数 |
4.4 不同类型城镇的居民生计脆弱性比较分析 |
4.4.1 适应能力 |
4.4.2 脆弱性指数 |
第五章 小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影响因素 |
5.1 影响小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外部因素 |
5.2 影响小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内部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与启示 |
6.1.1 基本结论 |
6.1.2 启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研究 ——以宁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第六节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农地流转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农地“三权分置”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农地产权分置制度的演变历程及民族地区农地流转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分置制度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地流转的现状——以宁夏为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的识别 |
第二节 农地流转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三节 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的博弈关系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三权分置”感知价值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农地“三权分置”感知价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农地“三权分置”感知价值的概念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农地“三权分置”感知价值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
第四节 调研地区农地流转主体对农地“三权分置”感知价值的差异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
第一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研究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调研区域与样本描述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成果介绍 |
(9)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研究 |
1.2.2 物种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 |
1.2.3 物种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4 物种分布模型 |
1.2.5 MAXENT模型 |
1.2.6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现状分布 |
2.2.2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潜在分布 |
2.2.3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未来分布 |
2.3 研究方法 |
2.3.1 物种选择原则 |
2.3.2 数据获取 |
2.3.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不同树种的特性及现状分布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生态与经济价值 |
3.3 分布现状 |
第4章 不同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物种分布及气候数据的获取 |
4.1.2 模型参数的选择 |
4.1.3 模型性能的评价 |
4.1.4 重要气候因子及响应曲线 |
4.1.5 潜在气候适宜分布区及气候阈值 |
4.1.6 限制因子制图与MESS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模型性能 |
4.2.2 主导气候因子 |
4.2.3 响应曲线 |
4.2.4 潜在适宜分布区 |
4.2.5 气候阈值 |
4.2.6 限制因子与MESS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主导气候因子及响应曲线 |
4.3.2 潜在适宜分布范围 |
4.3.3 不确定性分析及应用 |
4.4 小结 |
第5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适宜分布区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模拟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未来气候变化对适宜分布区范围的影响 |
5.2.2 未来气候变化下适宜分布区范围质心沿经纬度的变化 |
5.2.3 未来气候变化下适宜分布区海拔质心的变化 |
5.2.4 不同树种最优造林区 |
5.3 讨论 |
5.3.1 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适宜区范围的影响 |
5.3.2 适宜区范围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 |
5.3.3 适宜区范围质心的迁移方向 |
5.3.4 不确定性分析及应用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
1.3 项目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
2.4 典型案例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四、宁夏中部干旱地带中药材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种源银柴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马玲芳. 宁夏大学, 2020
-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3]宁夏中药材种植区划[J]. 李明,刘华,安钰,李吉宁,张清云,高伟. 宁夏农林科技, 2019(09)
- [4]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D]. 金林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D]. 刘倩. 西北大学, 2019(07)
- [6]西北地区小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研究[D]. 梁爽. 西北大学, 2019(12)
- [7]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8]民族地区农地流转主体行为研究 ——以宁夏为例[D]. 王天琪. 宁夏大学, 2019(02)
- [9]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D]. 张晓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09)
- [10]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