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军信息业 家电企业你准备好了吗?(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朱可鑫[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魏红江[3](2017)在《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后工业社会的总体特征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世界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由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作为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适应现代消费的服务业——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工业社会总体特征框架下的信息化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而信息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亦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本论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激发因素,选取日本旅游业为个案,系统研究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发展与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通过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遵循“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论与启示”的研究脉络,基于现代旅游理论、经济学跑步机效应理论、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 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结构性演进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一是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信息化推动综合性产业——日本旅游业不断实现再组织化,促使其经济性不断延拓,并基于经济效应和波及效应,在信息化推动旅游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促进了其它产业发展;二是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机理,信息化促进旅游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不断激发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并与系统化的政府推动体制产生交互作用,衍生出牵动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深入分析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遇到的阻滞问题,通过对日本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既印证了其内外部的交互作用,也表明其结构性演进遇到的阻滞,进而在以上分析总结基础上,揭示了隐射的结构性演进框架。基于以上分析,以转型绩效为参照,得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六条途径和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一是结构转型是时空条件、物质基础、政府推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内在演进机理的转换能力决定着结构转型的效率;三是政府外在推动体制与产业内在结构转换的结合决定了转型发展的效果;四是内外部互动是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一是按演进规律办事;二是加强对演进规律的探索和掌握;三是运用和把握好时空条件和阶段特征;四是积极将时空条件转化为物质基础;五是注重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整体性;六是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演进中的内生性引领作用。日本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一是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本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论文以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从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方面,分析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并将此作为内部性因素,将政府推动体制作为外部性因素,分析和研究了内外部交互作用和牵动效应。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正是三者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效果。此外,探索采用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尝试从结构性演进角度,对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进行整体性分析,进而得出有益启示。
温景屏[4](2017)在《融媒时代电视媒体的网络化与生存竞争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三网融合不断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电视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双重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电视媒体的传播形态受到了影响,不仅仅要从单一的线性传播转换到非线性的互动式传播,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电视媒体一直难以实现的资源共享,这就迫使电视媒体必须向媒体融合方面转型,建立云平台,进行内容接受和传输。不仅如此,受众的分散、广告份额的下降以及电视媒体权威性被瓦解,都要求电视媒体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此同时数字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更使得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数字化技术在微博、微信、客户多等多种传播平台被使用;加入微直播、微动画的传播形式;多屏联动的移动终端领域都有规模的进行领域的拓展,这对电视媒体的是一次重大挑战,但是也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电视媒体要抓住机遇,内容上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突破自我,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高颜值”、“高内涵”的电视节目。注重用户体验,利用新技术,拓展电视媒体发展空间,弘扬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同时要拓展传播渠道,实行多屏联动传播模式,以便广告商可以精准的进行广告投放等等,这一系列措施甚至更多,才可以让电视媒体和数字媒体在网络化的时代中抗衡。本文共分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陈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界定了电视媒体、数字媒体、网络化的概念以及电视媒体网络化发展背景。第三部分探讨了电视媒体和数字媒体竞争合作关系的架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其二电视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受到的的冲击与影响;其三我国数字媒体发展现状;其四电视媒体与数字媒体竞争合作关系剖析。第四部分讨论了电视媒体网络化生存案例分析。一共分析了三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其中电视媒体的运营模式用两个案例说明:1、广西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之路。分析了在网络化背景下,广西电视台和苏州电视台的转型发展,用具体的节目进行运营模式分析。2、自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发展。用央视新闻最新推出的APP:“央视新闻+”和今日头条、进行分析说明电视媒体的分支发展;媒介融合下,电视节目的创优创新用《女神的新衣》电视真人秀节目举例说明。第五部分,电视媒体网络化竞争应对策略。针对前文的分析研究,分别从电视媒体的内容、用户体验、技术、广告投放、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策略分析。第六章结语,再次阐释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拓展的空间。本研究主要基于电视媒体的和数字媒体的竞争合作关系上,用案例分析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其数字时代下电视媒体生存与竞争策略,才能使电视媒体在不断前进的时代中稳步发展。
王婷[5](2016)在《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手机媒介的诞生,尤其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扩大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和范围,颠覆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取代了闹钟、钱包、手电筒、日历等日常用品,丰富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选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其平等、兼容和开放的特性对文化多元、社会互动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相关领域的管理与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媒介既是现代社会多种媒介融合的典范,又是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推手;既使人跨越时空障碍而与他人取得联系,又使人在中介化的交流中日渐疏远;既融多种实用的物质功能于一身,又能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产品;既为人类排忧解难,又产生许多复杂难题……为了厘清手机媒介拥有的多重角色,对手机媒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十分有必要。研究以对如下四方面的思考为切入点进行:第一,手机何以成为人须臾不离的媒介?换言之,手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探寻手机媒介传播规律和功能融合是研究的第一个思路。第二,手机媒介的融合性将人“捆绑”在手机上,人的社会关系也依附于手机媒介。手机媒介重构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是研究的第二个思路。第三,仅凭社交上的便利还不足以催生出沉迷于手机的“低头族”,丰富的内容和应用也是令他们乐此不疲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所在。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视频为代表的手机内容产业的盈利模式以及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是研究的第三个思路。第四,在新媒介形态产生之初,政策的鼓励和法律的宽松都是为了促进其更快发展,但在媒介逐渐发展成熟时应对其产生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机媒介的融合性与传统媒体规制的分业性相冲突,加大了管理与规制的难度。如何理顺政府机关、手机媒介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用户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框架是研究的第四个思路。在这四个思路的指导下,研究以技术文化史为纲分析手机媒介在各个时期对当时的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首先将手机媒介置于媒介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以功能升级和系统更新为标准划定手机媒介的发展分期。手机媒介从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实验室概念产品发展到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将人从特定的空间解放出来,赋予人在行走中与不在场的人交流的自由。进入2G功能机时代,手机媒介从语音通话工具发展为拥有文字、图片、音频以及简短视频的多媒体终端,其塑造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逐渐消弭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界限。3G智能手机延伸为物联网的中心设备,媒介杂交固然可以释放巨大能量,但是其相伴随的破坏性也绝不容忽视。手机媒介带来的多任务处理将媒介的人性化逆转为人的机械化,媒介对人的物化值得人们警醒和深思。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无论从基因选择还是从习得体验而言,人际交往在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时期的人际沟通工具总是与这个时期个体移动的频繁程度和活动范围的远近相适应。手机媒介作为人际沟通工具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产物,它将即时或延时、同步或异步等多种社交方式融为一体,其建构的移动性和半虚拟性情境一方面赋予主体与他人的连接自由,另一方面又弱化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唯一性。在人与媒介形成的相互形塑与共同演化的关系中,呈现出媒介的人性化演化和人的机械化发展趋势,这在抬高媒介地位的同时无疑降低了人的地位。手机媒介超越时空限制使人处于永远在线的状态,刷新了亲密与孤独的界限,长期的中介化社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舍近求远”的人际关系,最终致使人们忽视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只有将手机媒介还原到工具位置,通过“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用线下活动转化线上虚拟关系,发挥手机媒介的组织与协调功能,将真正的社交还归现实生活,才能恢复人之为人的本性。手机媒介在通讯功能与社交功能之外,还因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产品和文化服务而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现代社会是媒介社会,移动互联网络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手机媒介内容产业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需要优秀的游戏以获得深度的、持久的乐趣。手机游戏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操作、微体验与微社交的“微文化”,受到不同年龄阶用户的欢迎。手机媒介的便携性特征和视听播放功能使音乐成为手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保护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兼容多种视频资源的手机媒介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关注的焦点。手机视频产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在内容生产与运营、用户喜好与培养以及盈利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借助大数据思维,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以及分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机媒介在使用与传播中产生了种种仅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垃圾短信泛滥和社交网络谣言四起、闯入公共空间和侵犯私人空间、色情内容屡禁不止等等,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规制。现阶段,从纵向上看,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构成手机媒介规制的五大层面;从横向上看,每个层面中涉及的管理与规制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提供者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和传播内容管理四大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手机媒介规制的基本框架,尽管如此,作为融合性媒介和新媒介代表,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无论从政府的他律、行业的自律还是从用户的自我约束和监督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新媒介规制的先进经验,从立法约束、政策规范、行业协会以及用户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我国手机媒介的规制办法,对于推动我国手机媒介恰当使用和内容健康传播大有裨益。手机媒介绝不仅仅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或当下社会的潮流写真,人们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接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态度和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手机媒介不仅对人作为真正社会人的生存提出挑战,也对既有的文化生态、社会秩序和经济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张顺莉[6](2015)在《电子商务下中国现代物流快递业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49亿,网络购物用户数量达到3.61亿,而且网络购物人数每年都实现快速增长。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时下盛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消费行为。2014全年产生了140亿件包裹,其中100亿件包裹来自电子商务,电商包裹占据全国包裹的70%以上。本文主要从网络购物产生的包裹数据分析入手,分析我国现代物流和快递业的发展状况。电子商务的井喷,给物流和快递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四年,物流快递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我国快递业务量年平均增速超过50%,快递业务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35%。巨大的快递业务订单加快了物流快递业的发展,但也给其带来了巨大挑战。原有的模式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求。大数据、GPS定位、智能分拣系统的应用将对物流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国内外具有很多成功的物流快递企业,本文也将对UPS、Fed Ex、顺丰速运、申通快递、德邦物流等做标杆分析。分别对其商业模式、核心优势和竞争力进行研究,以发掘物流行业的细分市场,并为案例企业制定差异化的物流服务建议。国内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整合或自建发展电商物流。阿里巴巴集团整合众多企业优势资源,组建菜鸟网络,以实现全国范围的24小时快速配送。顺丰嘿客积极扩展实体门店,结合其物流和电商优势,大力发展冷链生鲜物流配送。京东继续发展自建物流,巩固其物流配送优势。各大电商巨头,找准差异化市场,纷纷发力,在未来将占领较大的市场。最后一公里配送因其直接接触客户而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很多近距离配送企业纷纷依靠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服务。本文主要研究的企业有:饿了么、生活半径、社区001、城市100、智能快递柜、速递易、猫屋、万科幸福驿站、因果关系、爱鲜蜂、e袋洗衣、肯德基宅急送等。分别分析他们各自的业务区分和发展近况。得出近距离配送行业百花齐放、各家争鸣的结论。论文的前四章都是对我国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快递业的发展和现有的配送模式的研究。最后一章,就是将理论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项目中。本文以重庆H集团为例,结合集团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定位,制定有针对性的物流配送方案。本文一共给出了五个物流方案建议,各有优劣,但又有一定的区分。
龚雪[7](2014)在《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演化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进程的兴起,对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响,其中个能引发整个产业体系架构历史性变迁的变化,就是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Convergence)。这一融合过程,首先于20世纪90年代在电信、广播电视及出版等部门体现出来,使得原本提供不同信息产品、不同功能的服务以及面向分割市场的上述三个产业的固定化边界模糊并趋于消失。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融合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及互联网)融合,发展到如今的三大产业之间、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同一行业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融合;融合的程度也日渐加深,由产品、技术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到业务、市场、运作,甚至理念的融合。而在流通市场上,零售业作为联结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他行业和消费者的桥梁,本质上决定了它与其他产业、行业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许多学者都把这种联系视为一种依赖从属关系,即零售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附属产业,是一种从属于、依赖于制造业的关系,因此,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对零售业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忽略了零售业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与其他产业、行业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客观趋势和潮流。产业的发展除了受自身条件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使得各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从而促进产业融合的发生及扩散,而产业融合又会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这一背景下,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零售业,也不断突破自身的产业边界,与其他产业或行业相互延伸、彼此渗透,不断发展出新的零售业态,赋予零售新的功能,甚至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使整个零售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以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的演化与创新为研究主题,力图从产业融合的全新视角,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讨产业融合趋势下,零售业突破自身产业边界,通过与其他产业的交叉、渗透、延伸、重组,实现融合发展这一现象,通过分析产业融合对产业和企业的影响以及零售业的演化历程,进一步分析现代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具体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分别论述了零售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与第三产业内部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以及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其中,重点分析了零售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创新所形成的新型商业形态——网络零售。最后,就当前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该章是整篇论文的基础,旨在为整个研究的展开做好铺垫。首先,阐述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对零售、零售业、零售业态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产业融合与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概念的区别进行了辨析,以避免对研究对象的模糊认识。最后,概括性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本章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关于零售业演进与创新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了概述和评论,从而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产业融合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供应链整合理论。第三章,产业融合的影响分析。本章结合传统产业分类法,运用产业组织经典理论——SCP分析范式,分析了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具体包括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所产生的影响,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关系的一种变化,使得传统产业边界被打破,形成融合型产业体系,并以交叉融合、延伸融合、重组融合以及渗透融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生产技术、竞争基础会发生变化,这不仅导致企业所处产业环境的变化,而且也导致了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变革,促使企业调整其市场行为,最终影响其市场绩效。此外,产业融合还会影响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产业规制提出新要求。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核心,意在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的演化与创新。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内外零售业的演化入手,将零售业的演化发展分为传统意义下的演化与发展和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演化与发展,分别对其进行论述,并重点分析了产业融合背景下的零售业演化与发展,提出了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4种具体模式。第五章,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创新内容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根据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分析,本章对零售业融合发展的4种模式展开了具体分析,包括零售业突破第三产业边界,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具体为基于供应链战略战盟思想,零售业与农业融合形成的“农+超”模式,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融合形成的供应链动态战略联盟,零售业突破行业的边界与第三产业内其他行业相互融合形成的购物中心,并对应各模式,结合经典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六章,零售业融合创新的典型模式——网络零售。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零售业除了突破传统的第三产业边界和自身行业边界,与其他产业、行业融合发展外,零售业还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商业形态,其典型模式为——网络零售。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态和零售业融合创新的典型模式,本文将网络零售抽离出来独成一章进行了重点分析。在对网络零售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零售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网络零售的两种主要模式,对网络零售的特征和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侧重分析了网络零售给实体零售所带来的冲击。第七章,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本章是全文的落脚点。首先,通过分析,得出当前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思想层面,社会各界对产业融合,尤其是对零售业融合发展的认识不足;二是微观企业层面,部分零售企业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改进管理、提高自身实力,导致经营困难;三是宏观制度环境层面,相关政府部门对零售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及规范程度有待加强。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思想上,要树立流通先导的理念,明确零售业融合发展是零售业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零售企业的必然选择,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微观上,零售企业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提高自身能力,顺应零售业融合发展这一历史潮流;宏观环境方面,政府应积极地营造有利于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制度环境。总体来看,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视角的选取,首次将零售业的演化与创新置于产业融合这一背景下进行研究,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相结合的视角研究零售业的演化与创新,突破了对零售业发展研究的传统思路,提出了在产业融合趋势下零售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行业的相互关系也是动态的、历史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的,零售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之上,首次明确地对产业融合与零售业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零售业跨产业、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是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零售企业只有顺应零售业融合发展这一经济规律,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2)通过分析,明确了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即零售业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在信息化的进程中,逐渐突破自身的产业边界,与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他行业相互渗透、彼此延伸,在产品、技术、业务、运作、市场甚至理念上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产生新的零售业态,赋予零售新的功能,甚至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过程。零售业与其他产业或行业间的分工协作产生于社会分工深化,零售业作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与生产部门脱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售业与其他产业或行业开始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产业触角向彼此延伸,出现了各产业间产品、技术的融合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服务不仅是增值手段,更是成为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零售业与其他产业或行业的界限更加模糊,彼此间除了在产品、技术方面实现融合外,在业务、运作、市场,甚至理念上也相互融合。(3)以交易成本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零售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消费需求的变化促进了零售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零售业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着零售业协同的出现和发展,产业关联的增强和产业协同的深化最终导致零售业融合的出现,而技术创新和政府规制的放松是零售业融合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在产品或服务市场上,谁能更快更准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谁就能更能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上游生产企业必须加强与下游具有信息优势的零售企业的关联关系。因此,消费需求的变化促进了零售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零售企业的大举进入,导致我国零售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获取有限的市场份额,一些零售企业不得不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以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优势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由此推动着零售业协同的出现和发展。产业关联的增强和产业协同的深化最终导致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出现,而在此过程中,技术的进步和政府规制的放松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零售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可能。(4)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类型,分析了不同融合类型的特征,并据此提出了零售业融合发展的4种具体模式‘,即零售业突破第三产业的边界,与第一、二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零售业突破自身行业边界与第三产业内其他行业相互融合,零售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融合,零售业内部不同业态的融合。具体而言,分析了在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思想,与第一产业农业融合形成“农+超”模式,与第二产业制造业融合形成零供战略联盟;零售业与第三产业其他行业融合形成新的商业形态——购物中心,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形成新的零售业态——网络零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发展与创新是现代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的观点。(5)深入论证了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思想上,长期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对商业发展重视不够,尤其是企业决策者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微观主体上,零售企业自身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布局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缺乏等;宏观外部环境方面,政府长期以来对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偏好、对零售业不合理的规制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诚信制度的缺失等,都不利于零售业的融合发展与创新。为此,本文提出要深化思想认识,提升零售企业组织程度,改进经营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同时,政府要完善对零售业的规制体系,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促进零售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引导零售业融合发展,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为零售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门丹[8](2013)在《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研究:原因、定位及经济绩效》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恶化与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各国举行了多次的能源环境会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中的减少全球50%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05年人类以法律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09年轰轰烈烈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的召开,以及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的顺利闭幕,无不体现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意识和行动的进步。美国一向对低碳经济持不温不火的态度,但是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情况有所变化,不但在国际上充当“领袖”,而且积极投身于低碳经济的建设。2009年,奥巴马总统积极参加了哥本哈根会议,并在国内宣布全面废除布什政府消极的气候政策,同时,通过颁布《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使低碳发展项目成为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重要一部分。2012年11月,奥巴马总统的成功连任,某种意义上被视为低碳经济的胜利。然而,表面现象的改变将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美国低碳经济政策出现的这种趋势性转向的原因是什么?国内国外的因素是否可以完全解释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转向原因?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主导着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趋势和变化?转向后,也就是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内的四年中,美国低碳经济的政策定位和经济绩效如何?根据上述分析逻辑与路径,论文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一般性地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拟解决的问题、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其中,在文献综述部分,对美国低碳经济政策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第二章是低碳经济政策的相关理论问题及论文架构。在界定低碳经济政策内涵及结合低碳经济相关分析理论基础上,提出分析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原因的“三层级”分析框架。第三章通过对美国近几届政府的低碳经济政策的历史演进研究,发现美国低碳经济政策从奥巴马总统执政开始出现了积极倾向。第四章到六章分别从国际的激励与约束、国内的激励与约束、国家发展战略角度三个层面对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的原因进行探析。认为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决定了政策转向趋势,而这种积极的趋势正是因为迎合了危机之后美国国家的发展战略调整,而得以实施与制定。第七章从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对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后的政策定位和内容给予探讨。认为美国低碳经济政策分为对外层面和对内层面。对外层面,包括国际合作、国际融资、碳关税三个方面。对内层面,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能源安全、清洁能源、清洁汽车和建筑以及排放权交易五个方面。第八章对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经济绩效进行考量。发现虽然没有通过全局性的《2009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但是美国在低碳经济方面却在默默的行动着,并且成效已经突显。第九章对美国未来,亦或说长期以来碳减排的阻力进行了分析,对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美国低碳经济政策做出了预判,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的应对方案。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转向源自于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激励与约束。其中国际原因主要是:国际舆论和减排的压力;欧日等国低碳经济强进的发展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国际制度条件和国际碳市场条件的日趋完善为美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国内原因,主要是政治上的党政斗争、利益集团博弈和地方“自下而上”的推动,以及经济上的寻求新的增长点、极端气候成本和能源结构风险等因素。其次,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转向绝不单单只由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因素所驱动,实际上还有一层原因是低碳经济政策的转向趋势正好迎合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因此,三方主体共同博弈,最终形成了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转向及后续的发展。最后,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积极以后,即奥巴马执政的第一任期内,效果已经开始凸显。在碳减排方面,美国碳排放总量、部门碳排放量、以及按能源种类划分的排放量较之前历届政府出现了较大的下降趋势。在能源结构方面,总能源消费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煤和石油的消费量首现降低趋势,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呈上升趋势,页岩气革命更是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能源供给。在低碳技术和产业方面,清洁能源专利激增,低碳技术利用率较高,新能源产业投入不断加大并发展迅速。在碳交易方面,碳市场稳健发展,区域碳交易成果显着,加州等已经开始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综合以上,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2009年开始首降至50%以下,能源独立性增强;同时绿色就业数量已达到300万/年。
桂学文[9](2011)在《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作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活动,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几乎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它使新蛋美国在美国零售业面对2008年圣诞“旺季”时也一片哀鸿的境地中逆势上升,也使中国的广大中小企业面对“严冬”也涉险过关,2009年以来更是成为企业在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困境下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的法宝。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的高度重视,IDC中国发布的白皮书更是预言: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①,重视电子商务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士认同。研究和测度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是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作用的前提,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研究将成为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几个典型实证的阐述中概括出“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这一研究命题,在概要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搭建了研究内容的框架体系,研究内容包括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国内外借鉴、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概念与理论体系、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测度实证分析等内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部分,认为电子商务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冈素,它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引起的、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具有生态系统特征和广泛渗透性的综合动力因素。它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促进生产变革、改进管理、扩大流通、新增电子商务服务业等途径来实现其内在作用;通过促进电子商务应用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产业结构等外在表现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优化投资、就业、产业布局等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国内外借鉴研究部分,从电子商务测度、信息经济测度、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选取相关测度的典型事例,包括OECD电子商务测度、英国电子商务测度、我国CII电子商务总指数测度、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测度、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国民经济统计等事例,探讨了其测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特色及其借鉴意义,为建立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养料。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部分,以建立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理论体系为目标,借鉴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的研究思路,界定了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中的一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些概念包括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经济、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交易、电子商务职业、电子商务投入、电子商务产业、电子商务产值等。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分为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应用两大部分,类似于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中的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产业的核心,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受到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制约。而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企业应用、政府应用和个人应用,应用范围越广、应用程度越深,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部分,探讨了测度方法的确定原则、测度的主要方法、测度流程等问题。认为建立测度方法需要遵循合理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可组合性、可比较性等原则。测度方法包括指标体系建立中需要采用的绩效测度常规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指标测算中需要采用的国民经济统计法等。测度指标体系的确立是测度流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测度实施的基本依据,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1)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其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2)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3)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收入及其占GDP和全社会从业人员收入的比例;(4)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及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规模的比例;(5)电子商务产值及其占GDP的比例。这五大指标既相对独立文相互关联,有反映流通效果的指标,也有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就业、投入),还有反映收入、投入产出关系、产值的指标,其中产值指标是核心指标。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实证分析部分,属于宏观测度范畴的研究,是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首次尝试,以既有统计性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指标值的测算。采用的数据分为三大部分,一为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的权威性统计数据,二为来自各类电子商务研究报告的研究性统计数据,三为根据前两项数据通过估算方法获得的数据。通过测算,得出了初步结论。由于此项测度工作的探索性,以及相关数据的缺乏,本文测算的结果不一定准确,本次测算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所提出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否。尽管如此,本次测度在我国是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的首次测度,建立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文章最后探讨了本文研究的特色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研究需要扩展和深入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郭克勇[10](2012)在《郴州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斯贝尔有限公司是数字和卫星电视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数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及高频头产品的生产厂家,自金融危机以来,公司效益明显下降,公司现有发展战略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系统的整理了现有文献关于战略管理和发展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评价和分析,从机会和威胁两个方面入手,系统的分析了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外部环境的理论分析。接着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概括高斯贝尔公司集团发展史、列举典型案例,分析了高斯贝尔公司集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内部环境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斯贝尔公司集团新一轮发展战略分析,确立了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和原则,并针对该公司的战略发展制订了具体的思路和步骤。本文主要是从发展战略的环境、制定与选择战略两个角度切入,借鉴国内外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新方法、新征程,运用采集GDP、经济分析模型等一系列权威的统计模型和方法,得出高斯贝尔公司集团的总体战略发展步入了机遇和挑战期.并对高斯贝尔公司今后十几二十年的发展规划进行总体战略设计,最后提出“国际化”的创新战略思路和准则。为了顺利实施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从人才、组织和制度三个方面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确保企业战略顺利实施。
二、进军信息业 家电企业你准备好了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军信息业 家电企业你准备好了吗?(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1.1 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业 |
1.1.2 日本旅游业转型借鉴性 |
1.1.3 问题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实证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旅游业概念 |
2.1.2 现代旅游业 |
2.1.3 日本旅游对象和旅游资源 |
2.1.4 日本旅游业的类型划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以现代性为基础的旅游理论 |
2.2.2 经济学的跑步机效应理论 |
2.2.3 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 |
2.2.4 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 |
3.1 旅游业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
3.1.1 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
3.1.2 智慧城市构筑物质依托 |
3.1.3 智慧旅游搭建互联平台 |
3.2 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
3.2.1 实施大数据战略提升了智慧化水平 |
3.2.2 开放数据战略促进旅游业实现重构 |
3.2.3 智慧城市建设蕴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
3.2.4 信息化与旅游业融合产生智慧旅游 |
3.3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 |
3.3.1 信息化激发旅游业实现再组织化 |
3.3.2 旅游转型发展与相关产业相交互 |
3.3.3 产业间深度融合衍生内源性发展 |
第4章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 |
4.1 制定总体战略 |
4.1.1 将旅游业发展置于整体转型中系统策划 |
4.1.2 基于顶层设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
4.1.3 着眼资源整合与协作联动构建工作机制 |
4.2 完善法律保障 |
4.2.1 适应时代演变制定和修订基本法 |
4.2.2 以旅游为导向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
4.3 实施政策激励 |
4.3.1 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互动 |
4.3.2 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互动 |
4.3.3 人才培养与差异化发展互动 |
4.4 推进协同发展 |
4.4.1 以旅游为牵动的融合化发展 |
4.4.2 以品牌为导向的内源性发展 |
4.4.3 以文化为引领的衍生性发展 |
4.5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外部协同发展机理 |
4.5.1 信息化促进转型拓展社会空间 |
4.5.2 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交互作用 |
4.5.3 协同发展方能与整体协同演进 |
第5章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 |
5.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关联性分析 |
5.1.1 指标数据选取 |
5.1.2 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
5.1.3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信息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5.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协同性分析 |
5.2.1 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选取 |
5.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2.3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 基于经济、社会、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性分析 |
5.3.1 经济效应分析 |
5.3.2 社会效应分析 |
5.3.3 国际影响力分析 |
5.4 转型发展阻滞问题隐射结构性演进框架 |
5.4.1 协同性不足导致演进的阻滞 |
5.4.2 文化性不彰导致内生性不足 |
5.4.3 整体性停滞抑制了协同演进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因素 |
6.1.2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 |
6.2 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
6.2.1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 |
6.2.2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
6.2.3 切实提升文化创新力 |
6.3 研究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融媒时代电视媒体的网络化与生存竞争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电视媒体网络化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电视媒体 |
二、数字媒体 |
三、网络化 |
第二节 三网融合与电视媒体的发展 |
一、三网融合 |
二、媒体汇聚的原因和类型 |
三、三网融合的发展推进电视媒体的多元化发展 |
第三节 网际网络运作模式与电视媒体的发展 |
一、网际网络的发展现状 |
二、网际网络的运作模式 |
三、网络传播加快电视媒体多元化变革 |
第二章 电视媒体和数字媒体竞争合作关系的架构 |
第一节 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受众分流 |
二、广告流失 |
三、体制限制 |
第二节 互联网对传统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
一、改变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形态 |
二、分流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大受众 |
三、分割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告份额 |
四、分解传统电视媒体的权威性 |
第三节 我国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 |
一、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 |
二、媒体结构与市场特征的关系 |
第四节 电视媒体与数字媒体竞争合作关系剖析 |
一、竞争合作的架构 |
二、电视媒体和数字媒体的SWOT分析 |
第三章 电视媒体网络化生存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电视媒体的运营模式创新分析 |
一、广西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之路 |
二、苏州市电视台在融合发展中壮大 |
三、自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发展 |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下电视节目的创新创优——以《女神的新衣》为例 |
一、打通“电视+时尚”产业链 |
二、“节目+电商+移动终端”媒介融合新方向 |
三、“明星+粉丝+电商”经济联动 |
第四章 电视媒体网络化竞争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媒介融合引领电视媒体高内涵的节目内容及编排 |
一、坚持内容为王,构建内容融合生产云平台 |
二、坚持新闻为本,构建新闻采集推送云平台 |
三、以内容特色为要点,设立开放的内容创意云平台 |
四、节目编排是竞争资源是生产力 |
第二节 坚持用户服务为重,弘扬电视媒体的主流价值观 |
一、坚持用户服务为重 |
二、弘扬电视媒体主流价值观 |
第三节 利用网络新技术,拓展电视媒体发展空间 |
一、网络新技术推进互动形式的创新 |
二、数据新闻的发展提升了电视新闻的发展空间 |
第四节 融媒时代电视媒体广告的精准投放 |
一、利用融媒时代进行电视广告革新 |
二、利用融媒时代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 |
第五节 多屏联动实现电视媒体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
一、坚持电视媒体多种渠道并用发展 |
二、坚持多屏联动的传播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5)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手机媒介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概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与功能融合 |
第一节 手机媒介发展史 |
一、无线电技术与交换电话系统的融合:手机的前身 |
二、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时代(1G):固定电话的补偿 |
三、第二代数字功能手机时代(2G):小型多媒体 |
四、第三代移动互联手机时代(3G/4G):智能的世界 |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元:手机语言的演变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
一、语音通话:有声语言 |
二、短信服务:文字语言 |
三、表情图片和照片:视觉语言 |
第三节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手机成为媒介融合的典范 |
一、媒介的融合逻辑 |
二、媒介融合的意义 |
三、手机媒介融合在传播领域的表现 |
第四节 由通讯终端到数据处理终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
一、手机的搜索功能 |
二、手机的娱乐功能 |
三、手机的支付功能 |
四、手机功能“杂交”释放新能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手机媒介构建的社交形态与人际关系 |
第一节 人际沟通工具的历史演变 |
一、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
二、社会的变迁:从熟悉的乡镇社会到陌生化的都市空间 |
三、时空距离的缩短和“永远在线”的连接 |
第二节 手机媒介塑造的交流情境与主体特性 |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演变:从人机分立到人机共同体 |
二、情境的移动性与主体的去中心性 |
三、情境的半虚拟性与主体的多重性 |
第三节 手机媒介刷新亲密与孤独的界限 |
一、分享自我 |
二、三种社交形态 |
三、密切连接性及其缺陷 |
第四节 手机社交构建的新型人际关系 |
一、“舍近求远”人际关系的内涵 |
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主客观因素 |
三、新型人际关系的弊端:忽视现实世界 |
第五节 未来手机媒介社交的趋势 |
一、陌生社交的两种形式 |
二、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机媒介内容产业 |
第一节 手机媒介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历程 |
一、“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手机内容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 |
三、大力发展手机内容产业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手机游戏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
一、手机游戏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二、手机游戏产业的规模与现状 |
三、手机游戏产业链与利益分配模式 |
四、手机游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 |
第三节 内容保护与用户价值:手机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
一、内容保护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
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四节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指导下的手机视频产业 |
一、手机视频产业要素概述 |
二、从从文化学意义上解读手机视频 |
三、手机视频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的产物 |
四、大数据指导下手机视频产业生态的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 |
第一节 手机媒介传播的失范表现 |
一、失范表现之一:垃圾短信和社交网络谣言 |
二、失范表现之二:公共空间的“插足者”和私人空间的“闯入者” |
三、失范表现之三:色情内容屡禁不止 |
第二节 我国手机媒介管理与规制的现状 |
一、五大层面构建的手机媒介法治框架 |
二、四大方面涵盖手机媒介管理范围 |
第三节 手机媒介的行业自律现状 |
一、手机媒介自律会议 |
二、手机媒介自律公约 |
第四节 我国手机媒介规制的不足与域外借鉴 |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
二、立法的完善 |
三、自律机制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电子商务下中国现代物流快递业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物流、现代物流、快递 |
1.2.1 物流的定义、特征和价值 |
1.2.2 现代物流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
1.2.3 国内外物流的发展历程 |
1.2.4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
1.2.5 快递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
1.3 电子商务 |
1.3.1 电子商务的定义 |
1.3.2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
1.3.3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规模及趋势 |
1.4 电子商务中的物流和快递 |
2 物流和快递行业研究 |
2.1 快递行业现阶段发展研究和前景研究 |
2.2 快递行业发展外因 |
2.2.1 政策因素 |
2.2.2 经济因素 |
2.2.3 社会环境因素 |
2.2.4 科技技术因素 |
2.3 快递行业的经营模式 |
2.4 物流企业标杆研究 |
2.4.1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 |
2.4.2 联邦快递(FedEx) |
2.4.3 顺丰速运 |
2.4.4 申通快递 |
2.4.5 德邦物流 |
3 电商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
3.1 菜鸟物流 |
3.1.1 二十四小时快递配送网络 |
3.1.2 建立电商仓和干线资源整合 |
3.1.3 可视化平台 |
3.1.4 金融数据服务 |
3.2 顺丰优选和顺丰嘿客 |
3.3 京东商城 |
4 近距离配送研究 |
4.1 物流类近距离配送 |
4.2 生活服务类近距离配送 |
5 物流模式的应用以H集团为例 |
5.1 H集团背景介绍 |
5.2 H集团的物流需求 |
5.3 H集团物流方案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演化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零售业演进与发展研究 |
2.1.2 零售业创新研究 |
2.1.3 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演化与创新研究 |
2.1.4 几点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产业创新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供应链整合理论 |
3. 产业融合的影响分析 |
3.1 传统产业分类法及其面临的挑战 |
3.2 产业融合对产业的影响 |
3.2.1 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消融,催生出融合型产业 |
3.2.2 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
3.2.3 产业融合成为提高产业绩效的重要手段 |
3.2.4 产业融合给反垄断法和产业规制体制带来挑战 |
3.3 产业融合对企业的影响 |
3.3.1 产业融合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
3.3.2 产业融合改变了企业的市场行为 |
3.3.3 产业融合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绩效 |
4. 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的演化与发展 |
4.1 传统意义下零售业的演化与发展 |
4.1.1 西方国家零售业的演化与发展 |
4.1.2 我国传统零售业的演化与发展 |
4.2 产业融合下零售业的演化与发展 |
4.2.1 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2.2 零售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 |
4.3 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概况分析——以零售百强为例 |
5. 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创新内容分析 |
5.1 供应链战略联盟下的零售业创新及案例分析 |
5.1.1 供应链战略联盟之一:零售业与农业的融合——“农+超”模式 |
5.1.2 供应链战略联盟之二:零售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零供动态战略联盟 |
5.2 零售业与第三产业内其他行业的融合 |
5.2.1 零售业与第三产业内其他行业融合的一般现象 |
5.2.2 典型模式——购物中心 |
5.3 供应链战略联盟与购物中心的共同点 |
6. 零售业融合创新的典型模式—网络零售 |
6.1 网络零售研究述评 |
6.2 我国网络零售的整体发展态势 |
6.3 我国网络零售的模式探究及案例分析 |
6.3.1 纯粹的网络零售 |
6.3.2 纯粹网络零售案例分析——当当网 |
6.3.3 实体零售+网络零售 |
6.3.4 “实体零售+网络零售”案例分析——苏宁电器 |
6.4 网络零售的特征 |
6.4.1 网络零售可以突破地域限制 |
6.4.2 网络零售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
6.4.3 网络零售的发展需以实体经济为依托 |
6.4.4 网络零售的发展动力仍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6.4.5 网络零售促使产业价值链发生重构 |
6.5 网络零售的影响分析 |
7. 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7.1 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7.1.1 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
7.1.2 零售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 |
7.1.3 宏观制度环境的不完善 |
7.2 促进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对策建议 |
7.2.1 树立流通先导理念,推进各方形成产业融合共识 |
7.2.2 零售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
7.2.3 政府应积极地营造有利于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制度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研究:原因、定位及经济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综述 |
1.3.2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综述 |
1.3.3 对已有文献评述 |
1.4 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低碳经济与低碳经济政策理论体系构架 |
2.1 低碳经济的三重属性与低碳经济政策界定 |
2.1.1 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与资源环境属性 |
2.1.2 三重属性下低碳经济政策内涵的界定 |
2.2 低碳经济及政策的理论框架 |
2.2.1 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
2.2.2 低碳经济政策相关理论 |
2.3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 |
2.3.1 双重博弈模型 |
2.3.2 双重博弈模型的局限性 |
2.3.3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三层级分析框架 |
第3章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转向 |
3.1 克林顿的温和低碳经济政策 |
3.1.1 国际态度:温和并签署《京都议定书》 |
3.1.2 国内态度:相对积极 |
3.2 小布什的消极低碳经济政策 |
3.2.1 国际态度:消极并退出《京都议定书》 |
3.2.2 国内态度:相对积极 |
3.3 奥巴马的积极低碳经济政策 |
3.3.1 国际态度:活跃 |
3.3.2 国内态度:积极 |
第4章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的国际激励与约束 |
4.1 低碳政策的国际政治属性---国际减排压力 |
4.1.1 气候与碳排放因果关系确定 |
4.1.2 国际社会纷纷制定减排目标 |
4.2 低碳政策的国际经济属性---国际低碳创新博弈 |
4.2.1 欧盟成为全球领头羊 |
4.2.2 日本低碳的快速崛起 |
4.2.3 G20 国家的发展与比较 |
4.3 低碳政策的国际制度条件---国际合作减排机制 |
4.3.1 国际减排科学研究阶段 |
4.3.2 国际减排政治化阶段 |
4.3.3 国际减排蓬勃发展阶段 |
4.4 低碳政策的国际市场条件---国际交易平台及交易主体 |
4.4.1 国际碳市场迅速发展 |
4.4.2 欧盟引领国际碳交易 |
第5章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的国内激励与约束 |
5.1 政治层面 |
5.1.1 两党之间博弈 |
5.1.2 利益集团博弈 |
5.1.3 各州推动:“自下而上” |
5.2 经济层面 |
5.2.1 寻求新增长点 |
5.2.2 极端气候成本 |
5.2.3 能源结构风险 |
第6章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的国家战略诉求与最终博弈 |
6.1 后危机时代美国发展战略的坚持与调整 |
6.1.1 战略调整背景 |
6.1.2 巩固“硬实力” |
6.1.3 打造“巧实力” |
6.2 低碳经济政策迎合并服从美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
6.2.1 迎合国家气候安全战略调整 |
6.2.2 迎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调整 |
6.2.3 迎合国际竞争力战略调整 |
6.2.4 迎合“巧实力”战略调整 |
6.3 奥巴马政府的低碳经济政策博弈模型 |
6.3.1 博弈模型的设定 |
6.3.2 博弈过程及结果 |
6.4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体系探讨 |
第7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低碳经济的政策定位与内容 |
7.1 对外经济政策定位和内容 |
7.1.1 气候能源合作 |
7.1.2 碳关税 |
7.1.3 低碳融资 |
7.2 对内经济政策定位和内容 |
7.2.1 加强能源安全 |
7.2.2 创新清洁能源 |
7.2.3 清洁交通与建筑 |
7.2.4 应对气候变化 |
7.2.5 碳排放权交易 |
第8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经济绩效 |
8.1 低碳经济政策的直接效果 |
8.1.1 对碳排放总量和行业碳排放量的影响 |
8.1.2 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及能源结构的影响 |
8.1.3 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与创新情况 |
8.1.4 碳市场和碳交易的发展与最新进展 |
8.2 低碳经济政策的间接效果 |
8.2.1 能源独立性与安全性首现增强 |
8.2.2 清洁能源行业就业呈上升趋势 |
8.2.3 绿色商品和服务就业行业趋势 |
8.2.4 绿色行业个人收入与非绿色行业持平 |
第9章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的展望与中国的应对 |
9.1 美国低碳经济政策未来可能面临的阻力 |
9.1.1 美国低碳经济将很难在立法上取得突破 |
9.1.2 国会中共和党人数增加带来了不确定性 |
9.1.3 商业利益集团仍将成为减排的巨大阻力 |
9.1.4 地方利益分化加剧民主党内部矛盾 |
9.2 奥巴马连任后美国低碳经济行为预判 |
9.2.1 国际上不会重回消极与强硬态度 |
9.2.2 国际上不会采取新的颠覆性举措 |
9.2.3 很有可能利用经济手段限制排放 |
9.2.4 将低碳政策与能源独立联系起来 |
9.2.5 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仍是发展重点 |
9.3 中国应对美国低碳战略的对策建议 |
9.3.1 在国际上明确立场,勇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9.3.2 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
9.3.3 国内行动与国际形势接轨,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 |
9.3.4 以低碳技术开发为主线,突破能源困境与气候变化的合围 |
9.3.5 建立健全低碳政策体系,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9.3.6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突破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硬约束 |
9.3.7 充分利用市场激励机制,化解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命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命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电子商务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研究 |
1.2.3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研究 |
1.2.4 关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2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原理与机制 |
2.1 经济发展概念界定 |
2.2 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
2.2.1 经济理论关于经济发展动力的阐述 |
2.2.2 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的实证研究 |
2.2.3 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研究的启示 |
2.3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分析 |
2.3.1 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的整体性 |
2.3.2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及其解释 |
2.4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
2.4.1 电子商务对消费方式的改变 |
2.4.2 电子商务对生产的促进 |
2.4.3 电子商务对流通的改变 |
2.4.4 新增电子商务服务业 |
2.5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外在表现 |
2.5.1 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发展 |
2.5.2 促进电子商务应用产业发展 |
2.5.3 优化产业结构 |
3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借鉴 |
3.1 国民经济统计及其启示 |
3.1.1 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指标 |
3.1.2 国民经济统计 |
3.1.3 国民经济统计的借鉴意义 |
3.2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启示 |
3.2.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概述 |
3.2.2 OECD电子商务测度理论体系及其启示 |
3.2.3 英国电子商务测度指标体系及其启示 |
3.2.4 "CII中国电子商务总指数"及其启示 |
3.2.5 《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的启示 |
3.2.6 其他 |
3.3 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借鉴 |
3.3.1 信息经济测度的总体情况 |
3.3.2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测度理论与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
3.3.3 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
4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4.1 电子商务 |
4.1.1 电子商务的含义 |
4.1.2 电子商务的类型 |
4.2 电子商务经济与电子商务活动 |
4.2.1 电子商务经济 |
4.2.2 电子商务活动 |
4.3 电子商务交易 |
4.3.1 电子商务交易内涵界定 |
4.3.2 电子商务交易的类型 |
4.3.3 电子商务交易的统计指标 |
4.4 电子商务职业 |
4.4.1 相关研究 |
4.4.2 对电子商务招聘职位的统计与分析 |
4.4.3 电子商务职业分类 |
4.5 电子商务投入 |
4.5.1 电子商务投入的含义与类型 |
4.5.2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 |
4.5.3 电子商务劳动投入 |
4.6 电子商务服务业 |
4.6.1 电子商务服务 |
4.6.2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内涵 |
4.6.3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
4.7 电子商务应用 |
4.7.1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
4.7.2 个人电子商务应用 |
4.7.3 政府电子商务应用 |
4.8 电子商务产值 |
4.8.1 电子商务产值的含义 |
4.8.2 电子商务服务业产值的测度 |
4.8.3 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产值的测度 |
5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 |
5.1 确定测度方法的原则 |
5.1.1 合理性原则 |
5.1.2 适用性原则 |
5.1.3 操作性原则 |
5.1.4 可扩展性原则 |
5.1.5 可组合性原则 |
5.1.6 可比较性原则 |
5.2 主要测度方法 |
5.2.1 绩效测度常规方法 |
5.2.2 投入产出分析法 |
5.2.3 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法 |
5.3 测度流程 |
5.3.1 确定测度指标体系 |
5.3.2 对数据来源进行整理分析 |
5.3.3 测度指标与方法的调整 |
5.3.4 测度实施 |
6 测度实证分析 |
6.1 电子商务交易额及其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 |
6.1.1 全社会市场规模近5年相关数据 |
6.1.2 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年相关数据 |
6.1.3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 |
6.2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数及其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 |
6.2.1 全社会就业人数近5年数据 |
6.2.2 电子商务近5年从业人员数 |
6.2.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 |
6.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及其占GDP的比例 |
6.3.1 近5年GDP规模 |
6.3.2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规模 |
6.3.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占GDP和全社会劳动报酬的比例 |
6.4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及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
6.4.1 电子商务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 |
6.4.2 应用行业和政府部门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 |
6.4.3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
6.5 电子商务产值及其占GDP的比例 |
6.5.1 电子商务产值测度 |
6.5.2 电子商务产值占GDP的比例 |
6.6 测算结果汇总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发凡起例 |
7.1.2 主要观点与特色 |
7.1.3 研究的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维护投入测算的价格依据 |
1.1 中国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服务价格 |
1.2 中国万网服务价格 |
1.3 用于测算的服务与收费方式 |
附录2 企业网店数量测算方法与过程 |
2.1 企业网店的类型 |
2.2 B2B网店数量的估算 |
2.3 B2C网店数量的估算 |
附录3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投入测算附录 |
3.1 其他政务与公益类门户网站建设与维护费用核算表 |
3.2 企业类网站建设与维护费用核算表 |
附录4 2001-2005年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费用测算 |
4.1 网站总数量和年新增网站数量 |
4.2 政务和公益类网站建设费用 |
4.3 企业类独立域名网站建设费用 |
4.4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费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郴州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战略理论 |
1.2.2 战略管理理论 |
1.2.3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
1.2.4 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郴州高斯贝尔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法律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文化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产业环境分析 |
2.3.1 产业链分析 |
2.3.2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 |
2.3.3 替代品的威胁 |
2.3.4 供方的议价能力 |
2.3.5 买方的议价能力 |
2.4 外部环境评价 |
第3章 郴州高斯贝尔公司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3.1 企业优势分析 |
3.1.1 形成了高斯贝尔公司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
3.1.2 技术优势 |
3.1.3 成本优势 |
3.1.4 政府资源优势 |
3.2 企业劣势分析 |
3.2.1 生产管理绩效水平低 |
3.2.2 财务状况不佳 |
3.2.3 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
3.2.4 制度建设不足 |
3.3 内部因素评价 |
第4章 郴州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1 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制定原则和依据 |
4.1.1 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
4.1.2 发展战略的制定依据 |
4.2 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
4.2.1 业务定位 |
4.2.2 市场战略 |
4.3 战略规划和目标 |
4.3.1 公司远景 |
4.3.2 阶段性目标 |
4.4 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备选方案 |
4.4.1 企业总体战略:成长型战略 |
4.4.2 业务层战略 |
4.4.3 其他职能战略:加强品牌战略 |
第5章 郴州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 |
5.1 人才保障战略措施 |
5.1.1 采取高层优先发展战略 |
5.1.2 实施人才开发战略 |
5.1.3 与省内高校合作,加强员工培训 |
5.1.4 完善业绩考核方法,鼓励员工创新 |
5.2 组织保障措施 |
5.2.1 组织结构调整 |
5.2.2 建立有高斯贝尔特色的营销组织框架 |
5.3 制度保障措施 |
5.3.1 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
5.3.2 实施技术工艺水平改进计划 |
5.3.3 完善高斯贝尔激励与约束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进军信息业 家电企业你准备好了吗?(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D]. 朱可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D]. 魏红江. 辽宁大学, 2017(07)
- [4]融媒时代电视媒体的网络化与生存竞争策略[D]. 温景屏.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5]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D]. 王婷. 山东大学, 2016(10)
- [6]电子商务下中国现代物流快递业的研究及其应用[D]. 张顺莉. 重庆大学, 2015(06)
- [7]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演化与创新研究[D]. 龚雪.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研究:原因、定位及经济绩效[D]. 门丹. 辽宁大学, 2013(11)
- [9]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D]. 桂学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7)
- [10]郴州高斯贝尔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郭克勇. 中南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