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判定进气管漏气(论文文献综述)
尹朋[1](2021)在《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车用替代燃料和内燃机新型燃烧技术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低成本清洁燃料,煤基石脑油具有来源稳定、制取技术成熟、低热值较高、蒸发性良好、辛烷值适中、几乎不含芳烃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均质压燃(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发动机替代燃料。煤基石脑油HCCI模式下的着火及燃烧是非常复杂的,该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然而,当前仍面临着尚无专门针对煤基石脑油的化学反应机理、对煤基石脑油HCCI燃烧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理解不够透彻、煤基石脑油HCCI燃烧模式基础试验匮乏等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第一,开展了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的试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煤基石脑油在HCCI模式下,燃烧、排放特性与发动机性能随三参数(燃空当量比φ、进气温度Tin和转速n)的变化情况;然后,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的运行范围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煤基石脑油在HCCI气缸内的燃烧过程对进气温度Tin非常敏感。保持n=1200r/min和φ=0.35不变,随着Tin从333K提升至373K,HCCI气缸压力P、压力升高率d P/dφ、放热率HRR和缸内温度T,各参数峰值都随之增大,且峰值出现的时刻也提前;燃烧持续期CD逐渐变短,燃烧始点CA10与中点CA50均前移;HCCI气缸内循环变动系数COVPmax先降后增;平均指示压力IMEP和指示热效率ηi先增后降,而HC、CO排放改善,NOx排量极低但略增。保持n=1200r/min、Tin=353K恒定,随着煤基石脑油与空气混合气的燃空当量比从φ=0.25增加至φ=0.40,四参数(P、d P/dφ、HRR和T)峰值均有所增大,且峰值出现的相位前移;CA10和CA50略有前移,CD缩短;COVPmax先减后增;一定范围内,随着φ增加,CO和HC排量有小幅降低,NOx略增;IMEP变大,然而,ηi则先增后降。必须指出的是,φ过大,会使得IMEP不增反降。转速n对煤基石脑油在HCCI气缸内燃烧的影响有限。保持φ=0.35和Tin=353K恒定,当n由1000r/min提升至1400r/min,Pmax、放热率峰值、压力升高率峰值和最高温度均增大,且对应相位略前移。转速由1000r/min提高到1200r/min,CA10、CA50都趋于提前、CD缩短,而n进一步提高至1400r/min时,CA10、CA50提前及CD的缩短趋势不再明显;n从1000r/min提高到1400r/min时,ηi和IMEP都先增后减;n增大,COVPmax先降后增,且HC和CO排量先降后增;NOx排量很少。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的运行范围较窄。Tin较高时,煤基石脑油的HCCI稳定运行区有向小负荷偏移的倾向。Tin较高,易引起煤基石脑油的放热急剧且集中,导致HCCI发动机工作粗暴。相反,虽然Tin较低,更易适应大负荷工况,但在小负荷下,却易失火。当混合气较稀时,会极大地限制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的运行转速。第二,开展了煤基石脑油简化动力学模型研究。基于煤基石脑油的理化特性及成分构成,对煤基石脑油表征燃料进行初步选取;并借助HCCI发动机台架,在同一工况下,测算并对比了实际煤基石脑油与初选表征燃料的燃烧特征参数,以确定最匹配的煤基石脑油表征燃料构成。接下来,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DRGEP)法,有效削减子机理中不重要的组分及反应;进而通过敏感性分析(SA)和反应路径分析(RPA)来简化子机理;将子机理特征参数与实验数据对比,进一步修正子机理。然后,对修正后的各子机理进行合并,并优化H敏感性系数较大的反应的指前因子,最终构建了适用于HCCI模式的煤基石脑油简化机理(88种组分,403步反应)。预测数据与实验结果的对比显示,本文所建简化机理在预测着火延迟期τ,层流火焰速度SL和重要物种的摩尔分数时,获得了良好的一致性。此外,在稀混合气(φ<1.0)条件下,该简化机理可以更准确地预测SL。本文构建的煤基石脑油简化机理规模较小且性能可靠,可以准确地再现煤基石脑油的化学演化历程,适用于模拟煤基石脑油在HCCI发动机中的燃烧过程。第三,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利用AVL-FIRE软件,构建了HCCI燃烧室多维动态模型,并将本文所建煤基石脑油简化机理与之耦合,对煤基石脑油HCCI气缸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多个工况下,模拟所得的P、HRR、T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煤基石脑油简化机理及HCCI燃烧室多维动态模型的准确性。在同一工况的多个相位,HCCI气缸内高温区域主要分布在活塞凸台附近,而活塞顶与缸壁连接处附近则温度较低;在活塞顶凸台附近压力较大,而环形凹槽处的压力相对较小;这说明燃烧室的几何结构对煤基石脑油HCCI气缸内的燃烧影响显着。此外,相对石脑油普通柴油机模式的燃烧而言,不同相位,煤基石脑油在HCCI气缸内的压力场、温度场、重要组分(甲基环己烷、OH、CO)浓度场的区域分布差异明显较小,这不仅表明课题组对于HCCI发动机台架的搭建是成功的,也印证了HCCI燃烧模式由燃料化学和强瞬变湍流两大主要因素支配。
张小青[2](2021)在《汽油机气缸气密性检测分析及故障诊断》文中研究表明汽油机作为整车的心脏部件,气密性直接决定其经济性及动力性参数。发动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为气缸,其密封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本文对曲轴箱漏气量、进气歧管真空度及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真实案例对发动机气缸密封性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一、故障现象综述客户反映一辆开了四年多的吉利帝豪轿车,
高志龙[3](2020)在《基于状态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柴油机作为一种关键动力设备,被广泛用于船舶航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矿山机械、装备动力等相关行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国防安全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部件众多、结构复杂、工况恶劣,极易发生故障。一旦出现恶性故障将会导致停工停产,严重时甚至引发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然而,当前柴油机监测报警技术较为落后,故障发生后无法得到精准识别,导致检维修效率低下。通过研究柴油机故障发生机理与对应的特征信号,借助先进算法有效提取特征参数,以实现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的预警与诊断。并将故障诊断与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技术相结合,实现监测、预警、诊断、维修、维护、管理等综合保障功能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柴油机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本文以大功率柴油机为对象,以提高其典型机械故障预警诊断水平和维修保障能力为目标,通过对典型机械故障机理的深入分析,研究适用于不同种类故障的预警和诊断方法。结合智能诊断算法实现柴油机运行工况的自动识别,提高预警和诊断准确率。最后探索基于故障预警驱动的IETM设计方法与架构。论文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综合归纳大功率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类型,理清传统诊断方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智能诊断预警技术现状。研究国内外IETM技术发展历程、技术难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总结基于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系统关键技术点。其次,针对柴油机连杆衬套滑移,轴瓦磨损两类疑难故障,开展理论建模研究。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寻找故障典型特征。提出基于SAW(声表面波)无源无线测温技术的柴油机轴瓦磨损类故障预警诊断方法。研制柴油机连杆大小头瓦无线温度传感器,通过故障模拟试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针对曲轴弯曲微变形这类恶性故障,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分析其对应的故障特征及敏感参数,探究该类故障预警诊断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故障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证明该方法可行性;研究基于振动信号自适应的EMD降噪和聚类算法的柴油机运行功率自动识别算法,通过该算法实现对柴油机运行工况的自动识别。在无需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引入柴油机输出功率作为预警诊断参考指标。此外,结合瞬时转速、温度、压力等参数,研究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复杂故障预警诊断方法,提高故障预警诊断的准确性。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柴油机典型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并利用实验和工程实际案例数据对系统功能进行验证。最后,研究基于智能预警驱动的IETM设计方法与架构。梳理传统IETM研制流程和编制规范,提出智能预警诊断技术与IETM相结合的实现方案,并给出基于状态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总体实现方法和步骤。
曹久鹤[4](2020)在《小型发动机EGR控制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各国逐渐出台了更加严苛的排放规定,同时车用发动机,尤其是国内乘用车汽油发动机不断向小型化、直喷化、稀燃方向发展,作为降低NOx排放的有效举措,废气再循环技术已在传统车辆发动机领域应用比较成熟,但在小型汽油机上的应用研究仍有较大完善空间。EGR技术可通过在进气中重新导入废气成分,利用高比热容废气降低缸内最高工作温度,从而抑制形成高温富氧的NOx生成条件,达到改善发动机排放的目的。本文基于本田WH125-6单缸发动机为研究载体,利用GT-POWER搭建原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对比仿真结果与原机台架实验结果。通过对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添加外部废气再循环模型,并对改造后的模型开展仿真分析,获取初始EGR控制MAP,为后续废气再循环控制策略的搭建提供原始控制数据。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小型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控制策略,并将废气再循环控制策略与发动机原机控制策略融合,并调试优化仿真模型。分别在Simulink与GT-POWER环境中搭建联合仿真控制模型,规划信号传输路径与传递方式,在联合仿真过程中深入优化控制模型,并对联合仿真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利用发动机信号模拟器与上位机Meca标定测量软件,搭建发动机硬件在环测试平台,采用快速代码生成工具,将Simulink发动机控制模型一键生成C代码刷写到快速原型控制器中,并根据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对控制器功能进行ECU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废气再循环在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时都可降低排气中NOx含量,但设置过大EGR率会造成发动机在高负荷工况时动力损失超过20%,全负荷工况时产生动力不足现象,因此小型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技术主要应用于中等负荷工况。本文对小型化发动机开展的EGR控制研究,为缸内直喷、增压、稀燃等先进发动机技术向小型化方向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研究参考。
王鑫鑫[5](2020)在《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煤矿低浓度瓦斯高效清洁利用研究》文中指出瓦斯抽采与利用是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的根本性措施,同时可以将瓦斯变害为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然而,低浓度瓦斯的甲烷浓度偏低((8CH4<30%)且波动大,存在爆炸危险性,因此其利用难度很大,导致低浓度瓦斯利用率普遍偏低(<40%),大量瓦斯被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有主要的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为内燃机发电,但其存在效率低(25%)、噪声高和NOx排放量大等缺点,为此本文研究了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该技术具有效率高、清洁无污染(无NOx和噪音)、全固态无液体渗漏等优点,为煤矿低浓度瓦斯的安全、高效和清洁利用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煤矿低浓度瓦斯成分复杂,是目前研究很少的SOFC非常规燃料。本文采用实验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设计相结合的手段,针对低浓度瓦斯作为SOFC燃料时的反应机理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为控制低浓度瓦斯组分位于安全区间,避免其在SOFC高温环境中爆炸或引起电池阳极氧化和积碳,提出了利用碳分子筛吸附动力学的微压真空变压吸附脱氧提浓技术,并探讨了工艺参数对脱氧提浓效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气体分离过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在20 kPa气源压力下可将低浓度瓦斯中O2浓度由19%降低至1.8%,CH4浓度由3.5%提高至8.6%,CH4回收率达到79.5%,处理后瓦斯组分满足SOFC利用要求;降低解吸压力和进气流量可减少产品气O2浓度、增加CH4浓度,增大气源压力将提高CH4回收率、降低O2和CH4浓度,分离过程中吸附塔内混合气体不具有爆炸危险性。(2)将氧气-甲烷浓度比Rmix作为反映低浓度瓦斯组分的关键变量,研究了其对SOFC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低浓度瓦斯中O2在阳极反应动力学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SOFC对H2S和高级烷烃的可容忍程度,从而论证了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的可行性,并为优化电池工况条件提供了重要参考。结果表明,SOFC对低浓度瓦斯的组分变化(0≤mix≤1.1)具有较强适应性,可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性能和长期放电稳定性;增大Rmix将使SOFC开路电压、内重整效率和高温下功率密度减小,使浓差极化和氧化风险增大,但也会减少阳极积碳、硫中毒和活化极化损失,综合各项性能的Rmix最优区间为0.25≤mix≤0.8;阳极低浓度瓦斯的氧化放热反应随Rmix增大先增强后减弱;低浓度瓦斯中O2的氧化作用可提高阳极对H2S和高级烷烃的容忍程度;增大Rmix有利于阳极表面传质和电荷转移,但会阻碍电化学活性气体H2和CO的产生和扩散。(3)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非均相基元反应动力学和电荷传输模型,阐明了低浓度瓦斯在电池阳极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含氧低浓度瓦斯在阳极入口区域主要发生CH4部分/完全氧化反应,但沿流动方向CH4的湿重整和水煤气变换反应逐步增强;O2可解离吸附在Ni金属表面促进Ni表面CHx转化并去除积碳。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0.25≤mix≤0.8时阳极不会出现积碳和氧化,提高瓦斯流量和增大阳极孔径、厚度和比表面积可提高电池放电性能。(4)针对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阳极积碳的问题,研发了新型抗积碳阳极重整层材料Mo掺杂的NiTiO3(Mo-NiTiO3),并分析了其抗积碳性能和机理。该材料在SOFC阳极高温还原气氛中可原位分解为纳米网状结构的Mo-TiO2-δ和Ni金属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吸水性和强催化活性以及数量众多的纳米级反应界面,因此可大幅促进CH4的湿重整和水煤气变换等反应,从而消除积碳,并产生大量H2和CO活性气体。利用TiO2-δ基体上的Ni金属进行积碳测试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重整层材料的抗积碳性能及机理。实验研究发现有重整层的电池利用低浓度瓦斯时电化学性能、阳极内重整性能、抗积碳性能和长期放电稳定性均大幅优于不含重整层的电池。(5)以实际工程中采用的较大功率燃料电池堆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其利用低浓度瓦斯时的发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以实验性能参数为基础进行了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设计,对于指导该技术的工程实践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以低浓度瓦斯((8CH4=13%)为燃料时电池堆可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性能,功率密度为150 mW/cm2,发电效率达到38.23%,最高效率工况下燃料利用率达到72.2%,电池堆不同区域温差较小,不会因瓦斯氧化放热而出现热失控,且可保持长时间的放电稳定性,由此证明了在实际工程应用条件下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堆发电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一定范围内燃料中CH4浓度降低对电池堆性能影响较小,减小N2含量和低浓度瓦斯流量可提高电堆功率密度,但当运行温度低于730 oC时电堆性能将大幅衰减。另外,进行了50 kW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设计,给出了关键工程参数,并分析了成本和收益,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研究成果为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实验和实践基础,对于该项技术的后续优化也具有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168幅,表16个,参考文献159篇。
郭君宝[6](2020)在《双中间轴变速器气阀故障分析》文中认为气阀故障在双中间轴变速器中较为常见,介绍分析单H气阀运行原理,同时对其常见故障现象简单分析,提出了气阀失效诊断与维修方法,望对维修人员有正确指导作用,对研究人员有研究参考价值。
石砚书[7](2019)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汽油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认为汽车作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作,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同时汽车运转的情况,与交通安全、甚至与生命息息相关。发动机作为汽车运行的“心脏”,是汽车运转的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汽车故障原因的主要来源,基于某合资品牌的某款车为例,在质量方面无论在短占用期还是全三包周期,维修和索赔数据在行业中处于上游水平,但是每年与发动机相关的三包花费需要一千多万人民币,三包花费占整车三包花费的70%,发动机维修比例占整车维修比例的60%,并且专业汽车质量调研机构数据显示,有20%的客户对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噪音和抖动、维护成本较高产生了抱怨。现阶段,汽车企业的竞争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汽车故障诊断水平直接影响汽车企业的质量及服务水平,与企业发展、形象紧密相连。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等技术的兴起,为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带来新的发展思路,智能化的故障诊断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因此,针对汽车发动机建立一个智能化的故障诊断模型对车辆安全,汽车企业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致力于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模型。针对单一智能诊断方法的局限性,引入自动化信息化处理技术-多信息融合技术,选择符合融合模型各层的智能化算法,将信息进行组合优化,为精准挖掘发动机故障原因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总结、归纳、分析故障征兆与故障原因的对应关系;其次,分析多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可行性;最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刻画数据层,特征层,决策层多信息融合的诊断模型,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包含数据层、特征层、决策层。其中釆用能处理非线性问题、有自学习能力和容错能力、可快速做出故障分类的RBF神经网络,构建数据层的融合故障诊断模型;利用适合于小样本决策、具有较强泛化能力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构建特征层的融合故障诊断模型;利用在表达不确定性问题方面更有优势的DS证据理论,构建决策层的融合故障诊断模型,选取数据层或特征层的融合故障诊断结果作为证据体,选取相应的可信度函数,一定程度上改善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的精度。最后,根据本实验用发动机各传感器特性,设计开发模拟装置,以模拟发动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获取汽油发动机实时状态数据,并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模型展开数据层,特征层,决策层的融合诊断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故障诊断模型的精度及时效性。
甄玉[8](2019)在《小排量Atkinson循环汽油机工作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严峻的能源形势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石油价格稳定、石油安全、排放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巨大挑战。Otto循环发动机由于其大负荷爆震燃烧,限制了压缩比的提高;部分负荷工况,汽油机通过节气门控制负荷,进气节流严重,节气门部分开启时进气歧管内形成负压,对进气行程活塞下行造成阻力。而Atkinson循环汽油机具有更高膨胀比,利用进气门晚关进行负荷调节,具有更高热效率及更低的燃油消耗。同时,将Atkinson循环汽油机与外部EGR技术相结合,能进一步提高热效率,降低NOX排放。因此,研究发动机Atkinson循环与EGR技术相结合的协同应用工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数值模拟模型实现小排量Otto循环发动改进设计,使其获得满足Atkinson循环汽油机的凸轮型线,在利用GT-POWER构建出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对改进为Atkinson循环汽油机所需关键参数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和仿真优化。通过仿真模拟对关键参数优选匹配,得出在2000r/min的Atkinson循环2bar平均有效压力工况点,泵气损失降幅为19.9%;指示热效率由原机的27%提高至30.47%,有效燃油消耗率降幅达10.8%。发动机外特性在保证动力性的同时,油耗改善率最高可达5.9%。通过建立Atkinson循环汽油机的燃烧数值模拟模型,应用CONVERGE对部分负荷工况下Atkinson循环汽油机缸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气缸内部在进气初期的气体流动强于原机,随着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气缸内气体流动相比于原机开始出现减弱现象,到压缩行程缸内气体流速较原机明显减弱,且湍动能较原机低25%。在Atkinson循环汽油机的一维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外部冷却EGR技术,汽油机的泵气损失进一步减少12%,指示热效率提高3%,有效燃油消耗率降幅为0.6%,NOX排放量降幅为3.7%。并利用CONVERGE对缸内温度场进行微观分析,进一步验证宏观仿真结果。本文为小排量汽油机采用Atkinson循环结合EGR技术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陶禹逸[9](2018)在《某车型三元催化器的热疲劳分析及结构优化》文中提出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为了使汽车催化剂快速达到工作温度,三元催化器的位置越来越靠近排气热端。三元催化器由此受到的热负荷也更加严重,热疲劳问题越来越突出。某车型三元催化器总成处于设计验证阶段,在搭载发动机的热冲击试验中,发现三元催化器总成进气管处有漏气、开裂现象,导致三元催化器总成的热冲击试验不通过,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三元催化器热流固耦合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找到了三元催化器开裂的原因。优化了三元催化器结构,提高了三元催化器热疲劳强度。最终使该三元催化器通过了热冲击试验,满足使用要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三元催化器失效件进行分析,通过对开裂区域的材料分析和焊缝检测,判断开裂是由热疲劳导致。因此提出了三元催化器热疲劳分析方案,设计了三元催化器热流固耦合分析技术路线图。2、在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中建立了三元催化器热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对三元催化器内流场进行分析和仿真计算,得到了三元催化器总成内流场的温度和压力分布。将流体计算得到的热负荷作为三元催化器内壁面的边界条件,对三元催化器的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三元催化器总成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分布。3、对三元催化器进行热应力和热变形仿真分析,得到了三元催化器在工作状态下的热应力分布和热变形。对三元催化器进行热疲劳寿命分析,得到了三元催化器热疲劳寿命云图。仿真结果表明,三元催化器发生裂纹处由于存在热应力集中使得疲劳寿命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三元催化器的结构进行优化。4、对三元催化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三元催化器进行了热应力、热变形和热疲劳寿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元催化器在开裂位置的热应力减小,热疲劳寿命能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优化后的排气热端子系统的模态验算得知,三元催化器的结构改变不会引起共振失效。5、对优化后的三元催化器总成进行了发动机热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元催化器结构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台架试验之后,将三元催化器搭载在某款汽车上进行了160000km的整车耐久试验,试验后未发现三元催化器存在破坏现象,优化后的三元催化器满足使用要求。
董正荣[10](2017)在《发动机装配中冷试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发动机装配完成之后对发动机的装配质量以及零部件质量状态进行冷试检测,是发动机生产重要的工艺内容和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发动机冷试系统柔性化设计、故障映像、进排气压力测试、振动测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实现生产设备的柔性化对于冷试技术在现代大生产中的应用极为重要。针对传统固定式机构不适应柔性化的问题,设计快速切换和带变位机构的封堵装置、包含变距的抱紧夹具机构以及夹具夹紧飞轮齿的驱动机构等实现。2)根据类似发动机中出现的故障、工程开发的DFMEA、工艺过程开发的PFMEA等故障模式在发动机上进行故障模拟再现,通过在台架上的测试,形成冷试故障映像。3)针对冷试中发动机实际的换气过程,把气缸视为“控制容积”推导出气缸内压力变化规律,得出了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气缸内压力及进排气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情况、建立有限容积法一维非定常流模型,经仿真获得进排气压力曲线。在生产实际中,通过选择一组发动机进行在线检测,获得标准进排气压力曲线;设计进排气压力冷试检测方案,根据进排气测试的理论分析和应用情况,对测试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曲线及对应原因做剖析,形成异常曲线与对应原因的对照关系表。4)分别对发动机缸体、缸盖两大系统进行了建模,计算推导出缸体、缸盖系统的振动固有频率方程式,设计了发动机冷试的振动方案,研究了针对处理振动数据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法、时频分析法、阶比分析法等几种方法,列举了利用振动测试方法发现的几种典型的发动机装配故障。
二、快速判定进气管漏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判定进气管漏气(论文提纲范文)
(1)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主要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均质压燃(HCCI)技术发展概述 |
1.3 石脑油燃料介绍 |
1.4 石脑油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石脑油及其重要组分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1.5.1 石脑油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1.5.2 石脑油重要组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数据处理 |
2.1 HCCI发动机试验系统 |
2.1.1 试验用发动机 |
2.1.2 燃油供给系统改造 |
2.1.3 进排气系统改造 |
2.1.4 燃烧及排放数据采集系统 |
2.2 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法 |
2.2.1 喷油器标定 |
2.2.2 上止点标定 |
2.2.3 示功图的检测与处理 |
2.3 参数定义与数据处理 |
2.3.1 参数定义 |
2.3.2 数据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试验研究 |
3.1 进气温度的影响 |
3.1.1 进气温度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3.1.2 进气温度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3.1.3 进气温度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3.2 当量比的影响 |
3.2.1 当量比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3.2.2 当量比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3.2.3 当量比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3.3 转速的影响 |
3.3.1 转速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3.3.2 转速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3.3.3 转速对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3.4 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运行范围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基石脑油简化动力学模型研究 |
4.1 适用于HCCI发动机的煤基石脑油表征燃料研究 |
4.1.1 煤基石脑油的组分构成及物性分析 |
4.1.2 煤基石脑油表征燃料选定 |
4.1.3 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的误差分析 |
4.2 甲基环己烷简化机理构建 |
4.2.1 甲基环己烷机理分析 |
4.2.2 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法简化 |
4.2.3 敏感性分析 |
4.2.4 反应路径法简化 |
4.3 PRF简化机理构建 |
4.4 煤基石脑油简化机理构建 |
4.5 煤基石脑油简化机理验证 |
4.5.1 着火延迟期验证 |
4.5.2 预混火焰中重要组分验证 |
4.5.3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验证 |
4.5.4 HCCI发动机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
5.1 AVL-FIRE软件介绍 |
5.2 多维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5.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2 网格生成 |
5.2.3 边界条件和初始参数 |
5.2.4 模型求解参数 |
5.3 多维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
5.4 AVL-FIRE与 CHEMKIN耦合原理 |
5.5 AVL-FIRE与 CHEMKIN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
5.5.1 燃烧过程分析 |
5.5.2 温度场分布 |
5.5.3 压力场分布 |
5.5.4 浓度场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汽油机气缸气密性检测分析及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一、故障现象综述 |
二、发动机气缸气密性检测评价 |
1. 曲轴箱漏气量值 |
2. 进气歧管真空度值 |
(1)检测真空度的工作原理 |
(2)检测真空度操作流程 |
3. 气缸压缩压力值 |
三、案例故障诊断与排除 |
(3)基于状态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柴油机故障传统监测诊断方法概况 |
1.2.2 柴油机故障智能监测诊断技术研究概况 |
1.2.3 IETM技术发展概况 |
1.3 前人的研究成果 |
1.3.1 柴油机监测诊断方面研究成果 |
1.3.2 智能诊断技术研究成果 |
1.3.3 IETM技术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分类与预警诊断技术 |
2.1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分类及其特征信号 |
2.1.1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分类 |
2.1.2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特征信号类型 |
2.2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监测预警方法 |
2.2.1 基于统计特征参量分析的时域信号监测预警方法 |
2.2.2 基于振动信号角域分析的故障诊断预警方法 |
2.2.3 基于振动信号时频分析的故障监测预警方法 |
2.2.4 基于振动信号自适应的EMD智能预警方法 |
2.2.5 基于K近邻的柴油机故障识别预警方法 |
2.3 柴油机故障预警诊断技术难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柴油机连杆轴瓦故障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3.1 连杆小头衬套滑移故障 |
3.1.1 连杆小头衬套滑移故障机理 |
3.1.2 连杆小头衬套滑移故障特征与监测难点分析 |
3.2 连杆轴瓦磨损故障 |
3.2.1 连杆轴瓦磨损故障类型与传统监测方法 |
3.2.2 连杆轴瓦磨损故障特征 |
3.3 基于SAW无线测温技术的轴瓦磨损类故障预警与诊断方法研究 |
3.3.1 SAW无源无线测温原理 |
3.3.2 基于SAW的连杆轴瓦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
3.3.3 信号处理装置的设计 |
3.3.4 软件系统的设计 |
3.4 实验验证 |
3.4.1 高速单缸机配机试验 |
3.4.2 轴瓦磨损故障模拟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柴油机曲轴弯曲微变形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4.1 曲柄连杆简化模型的理论分析计算 |
4.1.1 曲柄连杆力学模型分析 |
4.1.2 曲柄模型简化 |
4.1.3 横向力作用下曲轴受力分析 |
4.1.4 弯曲形变对于横向力作用下曲轴受力影响 |
4.2 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的故障特征研究 |
4.2.1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4.2.2 仿真过程 |
4.2.3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曲轴弯曲微变形故障监测预警方法 |
4.4 故障案例验证 |
4.4.1 传感器与测点布置 |
4.4.2 故障现象描述 |
4.4.3 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智能预警诊断系统设计 |
5.1 基于缸盖振动信号概率密度分布的柴油机输出功率识别算法 |
5.1.1 缸盖振动信号截止滤波预处理 |
5.1.2 基于自适应EMD分解的缸盖振动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
5.1.3 基于振动速度概率密度分布的功率识别方法 |
5.2 基于改进KNN的柴油机故障报警阈值动态自学习算法 |
5.2.1 训练集的构建 |
5.2.2 K值的确定 |
5.2.3 报警阈值动态学习方法 |
5.3 柴油机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
5.3.1 系统总体设计 |
5.3.2 硬件方案 |
5.3.3 软件方案 |
5.4 工程应用案例 |
5.4.1 故障情况 |
5.4.2 报警信息与监测数据分析 |
5.4.3 故障原因探究 |
5.4.4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架构设计 |
6.1 IETM平台的功能模块 |
6.1.1 多媒体制作工具 |
6.1.2 XML编辑器 |
6.1.3 公共源数据库 |
6.1.4 发布引擎 |
6.1.5 浏览器 |
6.2 标准IETM内容模块 |
6.3 IETM的开发流程 |
6.3.1 数据模块编码 |
6.3.2 数据模块需求列表(DMRL)编制 |
6.4 基于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架构设计 |
6.4.1 架构设计 |
6.4.2 具体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小型发动机EGR控制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技术 |
1.2.1 废气再循环的实现形式 |
1.2.2 废气再循环控制方式 |
1.3 废气再循环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
1.4 废气再循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发动机GT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进气管双态动态模型分析 |
2.1.1 EGR废气质量流量模型 |
2.1.2 进气管压力模型 |
2.1.3 进气管温度模型 |
2.2 发动机气缸吸入新鲜空气量模型 |
2.2.1 气缸进气量模型 |
2.2.2 气缸进气量观测模型 |
2.2.3 气缸充气新鲜空气量计算模型 |
2.3 原机仿真模型搭建与验证 |
2.3.1 GT-SUITE软件介绍 |
2.3.2 原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的搭建 |
2.3.3 模型参数设置 |
2.3.4 原机GT一维性能仿真模型验证 |
2.4 EGR仿真模型搭建 |
2.5 外部EGR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气再循环发动机控制策略的搭建 |
3.1 EGR系统的分类 |
3.2 EGR率的表示方法 |
3.3 发动机原机控制策略优化 |
3.3.1 运行工况判断 |
3.3.2 怠速工况控制 |
3.3.3 瞬态工况控制 |
3.3.4 稳态工况控制 |
3.3.5 超速工况控制 |
3.3.6 点火控制 |
3.4 EGR电控系统开发 |
3.4.1 EGR系统总体方案 |
3.4.2 EGR阀预开度计算模块 |
3.4.3 EGR阀闭合保护模块 |
3.4.4 EGR阀工作条件判断模块 |
3.4.5 EGR阀闭环控制 |
3.5 模型融合与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mulink与 GT-POWER联合仿真实验 |
4.1 联合仿真技术简介 |
4.2 联合仿真平台搭建 |
4.2.1 GT-POWER仿真平台搭建 |
4.2.2 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 |
4.3 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EGR控制策略硬件在环测试 |
5.1 HIL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5.1.1 HIL测试系统基本要求 |
5.1.2 HIL测试系统运行可靠性控制 |
5.2 HIL测试系统构成 |
5.3 发动机控制策略HIL仿真测试 |
5.3.1 HIL仿真测试验证 |
5.3.2 EGR控制器HIL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煤矿低浓度瓦斯高效清洁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矿瓦斯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原理 |
1.4 利用氧气和燃气预混气体的SOFC研究现状 |
1.5 SOFC利用低浓度瓦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现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低浓度瓦斯脱氧提浓预处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符合常规SOFC运行要求的瓦斯组分分析 |
2.3 煤矿低浓度瓦斯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
2.4 低浓度瓦斯微压真空变压吸附脱氧提浓实验 |
2.5 低浓度瓦斯脱氧提浓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安全性评价 |
2.6 本章小节 |
3 低浓度瓦斯组分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系统及方法 |
3.3 低浓度瓦斯氧气-甲烷浓度比对SOFC性能的影响机理 |
3.4 低浓度瓦斯中H2S和高级烷烃对SOFC性能的影响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反应机理的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型建立与验证 |
4.3 低浓度瓦斯在燃料电池阳极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
4.4 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的抗积碳阳极重整层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准备 |
5.3 重整层材料抗积碳特性及机理研究 |
5.4 含抗积碳重整层的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
5.5 含重整层与不含重整层的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性能对比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面向工程的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堆性能评价及系统设计 |
6.1 引言 |
6.2 实验准备 |
6.3 以低浓度瓦斯为燃料的单片电池堆性能研究 |
6.4 以低浓度瓦斯为燃料的四片电池堆性能研究 |
6.5 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工程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双中间轴变速器气阀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单H气阀工作原理 |
2. 单H气阀故障诊断与原因分析 |
2.5.1单H气阀漏气时,不能进行高低档转换 |
2.1 单H气阀不漏气时,不能进行高低档转换 |
3. 单H气阀失效判定与维修 |
3.1 单H气阀漏气的判定与维修 |
3.2 单H气阀不漏气的判定与维修 |
结语 |
(7)基于人工智能的汽油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发动机故障分析与人工智能 |
2.1 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 |
2.1.1 汽油发动机及常见故障概述 |
2.1.2 汽油发动机典型的故障征兆 |
2.1.3 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
2.2 多信息融合技术基础理论 |
2.3 人工智能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RBF神经网络基本理论及方法 |
2.3.2 SVM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及方法 |
2.3.3 D-S证据理论基本理论及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模型 |
3.1 汽油发动机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 |
3.2 多信息融合诊断方法研究 |
3.2.1 可行性分析 |
3.2.2 构建多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 |
3.3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数据层故障诊断 |
3.3.1 RBF数据层故障诊断模型 |
3.3.2 与模型相关算法-K-means聚类算法 |
3.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层故障诊断 |
3.4.1 SVM特征层故障诊断模型 |
3.4.2 与模型相关算法-主成分分析 |
3.5 基于D_S证据理论的决策层故障诊断 |
3.5.1 D_S决策层故障诊断模型 |
3.5.2 决策层融合诊断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 实验环境准备 |
4.2 数据层的故障诊断测试及分析 |
4.3 特征层的故障诊断测试及分析 |
4.4 决策层的故障诊断测试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排量Atkinson循环汽油机工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车用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途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Atkinson循环及研究现状 |
1.3.2 废气再循环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Atkinson循环结合EGR技术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发动机台架试验 |
2.2 GT-POWER软件介绍 |
2.3 GT-POWER软件理论基础 |
2.3.1 流体流动模型 |
2.3.2 传热计算数学模型 |
2.3.3 燃烧模型原理 |
2.3.4 摩擦及附件损失计算数学模型 |
2.4 原机一维仿真模型搭建 |
2.4.1 边界条件设置 |
2.4.2 进排气管设置 |
2.4.3 喷油器模块设置 |
2.4.4 进、排气门设置 |
2.4.5 气缸参数设置 |
2.5 原机一维仿真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Atkinson循环发动机的实现及模拟优化 |
3.1 Atkinson循环理论及适用工况 |
3.1.1 Atkinson循环及节油原理 |
3.1.2 Atkinson循环发动机工况选择与研究方法 |
3.2 凸轮型线的设计 |
3.2.1 凸轮型线设计准则 |
3.2.2 凸轮型线缓冲段设计 |
3.2.3 凸轮型线工作段设计 |
3.2.4 凸轮型线设计约束条件 |
3.3 Atkinson循环发动机参数设置影响分析 |
3.3.1 部分负荷工况关键参数的影响与分析 |
3.3.2 全负荷工况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
3.4 关键参数的选择及仿真结果分析 |
3.4.1 关键参数选择 |
3.4.2 部分负荷工况仿真结果分析 |
3.4.3 全负荷工况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模型建立及缸内流场数值模拟 |
4.1 发动机三维CFD仿真软件CONVERGE |
4.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4.2.1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2 计算网格的生成 |
4.2.3 边界划分 |
4.2.4 加密处理及模型选择 |
4.2.5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置 |
4.3 原机三维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4.4 Atkinson循环发动机三维仿真模型建立及准确性验证 |
4.5 Atkinson循环发动机缸内纵截面速度场分析 |
4.6 Atkinson循环发动机缸内横截面速度场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EGR对 Atkinson循环的影响研究 |
5.1 Atkinson循环结合外部EGR的一维仿真模型建立 |
5.2 Atkinson循环结合外部EGR对汽油机性能影响分析 |
5.3 Atkinson循环结合外部EGR的数值模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某车型三元催化器的热疲劳分析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流固耦合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热疲劳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三元催化器热疲劳分析方案 |
2.1 引言 |
2.2 三元催化器疲劳问题分析 |
2.2.1 三元催化器结构 |
2.2.2 三元催化器热疲劳研究 |
2.3 某车型三元催化器的失效分析 |
2.4 三元催化器热疲劳分析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元催化器温度场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三元催化器热流固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1 热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 |
3.2.2 热流固耦合分析模型的建立 |
3.3 三元催化器流体模型 |
3.3.1 湍流模型 |
3.3.2 多孔介质模型 |
3.4 三元催化器温度场仿真 |
3.4.1 模型网格划分 |
3.4.2 仿真边界 |
3.4.3 流体仿真结果 |
3.4.4 三元催化器温度场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催化器热应力和热疲劳分析 |
4.1 引言 |
4.2 三元催化器热应力分析 |
4.2.1 三元催化器热应力分析方法 |
4.2.2 三元催化器热应力分析 |
4.2.3 三元催化器热应变分析 |
4.3 三元催化器的热疲劳寿命分析 |
4.3.1 疲劳分析方法 |
4.3.2 疲劳寿命计算模型 |
4.3.3 疲劳寿命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元催化器结构优化 |
5.1 引言 |
5.2 三元催化器结构优化 |
5.3 结构优化后的热应变、热应力分析 |
5.4 结构优化后的热疲劳分析 |
5.5 结构优化后的系统模态分析 |
5.5.1 排气系统的振动模态 |
5.5.2 三元催化器模态分析 |
5.5.3 模态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排气系统台架试验 |
6.1 引言 |
6.2 排气系统台架试验 |
6.2.1 试验目的 |
6.2.2 试验设备 |
6.2.3 试验标准及要求 |
6.2.4 试验方法 |
6.2.5 试验结果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发动机装配中冷试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冷试系统的柔性化设计 |
1.3.2 设计故障映像方案 |
1.3.3 研究进排气压力的冷试测试技术方案 |
1.3.4 振动测试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发动机的冷试测试台架系统设计 |
2.1 冷试技术的优势 |
2.1.1 发动机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 |
2.1.2 冷试的优缺点 |
2.2 冷试测试系统概述 |
2.2.1 冷试测试过程 |
2.2.2 测试系统的组成 |
2.3 适应多品种共线生产的机械结构 |
2.3.1 封堵机构设计 |
2.3.2 装夹机构设计 |
2.3.3 驱动机构设计 |
2.4 冷试测试顺序和测试项目 |
2.4.1 冷试测试顺序 |
2.4.2 冷试测试项目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发动机故障映像分析 |
3.1 故障映像的目的 |
3.2 故障映像的形成过程 |
3.3 故障映像的内容 |
3.3.1 机油压力 |
3.3.2 点火测试 |
3.3.3 正时测试 |
3.3.4 VCT测试 |
3.3.5 扭矩测试 |
3.3.6 进气压力 |
3.3.7 排气压力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冷试中的进排气压力检测 |
4.1 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
4.2 发动机换气过程分析 |
4.2.1 发动机的基本换气过程 |
4.2.2 换气过程中缸内气体压力变化分析 |
4.2.3 进排气系统一维非定常流模拟 |
4.3 进排气压力曲线分析 |
4.3.1 标准进排气压力曲线 |
4.3.2 做功行程 |
4.3.3 排气行程 |
4.3.4 进气行程 |
4.3.5 压缩行程 |
4.4 进排气压力冷试检测分析 |
4.4.1 进气压力冷试检测方案 |
4.4.2 排气压力冷试检测方案 |
4.5 进排气压力曲线异常的潜在原因分析 |
4.5.1 进气测试异常分析 |
4.5.2 排气测试异常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振动分析技术在冷试中的应用 |
5.1 冷试过程中发动机振动分析 |
5.1.1 发动机缸体系统的振动分析 |
5.1.2 发动机缸盖系统的振动分析 |
5.2 发动机振动冷试测试方案 |
5.2.1 振动测试条件 |
5.2.2 振动测试原理 |
5.2.3 振动数据算法分析 |
5.2.4 振动测试计算参数 |
5.3 基于冷试振动检测的典型发动机装配故障 |
5.3.1 漏装气门锁夹、气门漏气 |
5.3.2 曲轴主轴瓦故障诊断 |
5.3.3 飞轮故障诊断 |
5.3.4 燃烧室有异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快速判定进气管漏气(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基石脑油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 尹朋. 长安大学, 2021
- [2]汽油机气缸气密性检测分析及故障诊断[J]. 张小青. 汽车维修, 2021(01)
- [3]基于状态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高志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4]小型发动机EGR控制与实验研究[D]. 曹久鹤. 燕山大学, 2020(01)
- [5]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煤矿低浓度瓦斯高效清洁利用研究[D]. 王鑫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双中间轴变速器气阀故障分析[J]. 郭君宝. 装备维修技术, 2020(01)
- [7]基于人工智能的汽油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D]. 石砚书. 吉林大学, 2019(03)
- [8]小排量Atkinson循环汽油机工作特性研究[D]. 甄玉. 燕山大学, 2019(03)
- [9]某车型三元催化器的热疲劳分析及结构优化[D]. 陶禹逸.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发动机装配中冷试技术的应用研究[D]. 董正荣. 东南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