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家庭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21)在《当代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研究 ——以丰子恺的童心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艺术教育认知水平的提高,儿童艺术教育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儿童艺术空间作为艺术教育的载体,是艺术教育专业性的体现。空间构建完成后,身处其中的儿童是环境最大的服务对象。仅仅满足教学使用功能和生理功能的空间设计,并不能够称之为“完善”。当代艺术教育空间设计应当让空间成为创意的启发者,成为“真实和纯洁”的保护者,成为质朴童心的营造者。丰子恺先生是是一位在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绘制了诸多关于儿童题材的漫画,其独特的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不仅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而且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更值得关注的是丰子恺漫画作品中所体现了诸多儿童艺术空间设计要素。丰子恺对儿童的高度关注、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和对“童真”的阐述都非常深刻,以此形成了其“独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儿童观。通过对丰子恺“童心说”思想研究,探索出“童心说”思想对儿童艺术空间的设计启示,为儿童艺术空间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通过对当代艺术教育空间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结合丰子恺“童心说”中的核心思想及其思想指导下的创新构思,将“童心说”对于空间设计上的指导意义,切实运用到艺术空间的设计中。并为相关设计人员或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具体的、真实的实践参考资料。同时也使儿童艺术教育空间更加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更加满足“率真”、“趣味”、“创造”的儿童教育发展观念,更加促进我国儿童艺术空间设计在健康、健全、完善的道路上发展。
白涛[2](2021)在《浅谈家校配合下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文中指出儿童创造力即儿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个人能力,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潜力和创造人格。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其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要依靠学校科学而系统的基础教育,更离不开家庭良好的养成教育。在培养儿童创造力的过程中,传统的学校教育容易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家庭教育也会因为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父母培养意识薄弱、认知存在偏差等因素阻碍其发展。为此,有必要给学校和家长分别提出建议共同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尹璐[3](2020)在《“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伊拉斯谟被誉为16世纪教育史上最为伟大的人。伊拉斯谟所提出的儿童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的影响力远超他在宗教方面的影响力。因此,教育思想,尤其是儿童教育思想也成为认识伊拉斯谟真正价值的重要视角之一。本研究力图拓展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探寻其经典文本字里行间所承载思想信息的显与微,找寻伊拉斯谟思想在欧洲教育思想史,乃至欧洲社会变迁中的应有地位与价值,并找寻可资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借鉴之处。本文第一章探讨教育观念之生发。本文将在整个人文主义教育的视域下透视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哲学与观念,探索其人文主义儿童教育的特质。从其时代的宗教、社会思想背景叙说伊拉斯谟一生的主要经历,偏重于对其学术和教育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那些人生经历。随后,从共时与历时维度,探讨了古典教育思想与时代思潮对伊拉斯谟教育观的成形,了解构成他思想观念的古代传统或思想脉络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从人性、宗教、美德、政治与社会等方面探讨伊拉斯谟对儿童教育目的论的深度思考。伊拉斯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予以重塑,凸显出伊拉斯谟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可教性的肯定以及对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重视,进而探讨了伊拉斯谟的宗教人的终极目标,以及他对美德的追求、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本章中,笔者探讨了伊拉斯谟重新发现儿童教育的价值,系统阐释了其试图以儿童教育为手段实现人类进步、社会改造的宏伟理想。第三章探讨伊拉斯谟基于儿童性别的教育内容论。首先,针对伊拉斯谟儿童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精英阶层的男童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伊拉斯谟儿童教育,尤其是男童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上以语言和文学训练为主轴的文雅教育和重视外在举止行为的礼仪教育等。尤其是他以礼仪教育为核心,提出了“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的儿童礼仪教育,对后世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进了欧洲人文明化和礼仪规范的标准化。此外,本章还就伊拉斯谟在性别教育方面针对女孩的一些划时代教育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揭示出其女孩教育的实质和价值。第四章探讨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方法论。本章具体总结分析了伊拉斯谟主要阐述的数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早教与循序教育,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团体竞争、奖惩等,以此了解其儿童教育精神。第五章探讨伊拉斯谟所倡导的儿童教育环境论。这是一个特殊专题式探究,也是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中颇具特色的一个主题。本章分别从伊拉斯谟揭示出的教育活动中的几个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身边人:父母、教师、同伴等主要角色入手,展示几者之间相对的关系与责任,并将人的活动带入到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天性与教养共同雕琢儿童的“成形”。对照中古时代的教育方法,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整体教学状况,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思想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开启了那个时代教育改革的契机。
欧阳鹏[4](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庞丽军[5](2020)在《游戏化思维下蒙学教育体验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文化崛起的热潮下,教育领域成为其最根本的实践基地,由此面向教育的设计产品也层出不穷。蒙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出处,系统化的面向儿童用户的优秀产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游戏领域快速崛起,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使游戏在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欢迎。本研究试图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切入蒙学教育在当代的适应性问题,使蒙学能够以趣味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儿童用户面前,为他们所接受。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及用户研究的方法。理论分析采用了跨学科研究、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蒙学教育在历史以及社会环境下的分析,阐述蒙学对于当代教育的意义以及难点。同时从学习流程中,分解蒙学学习环节,从而能够更加具体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对游戏化进行溯源,分析其基本特征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其次,分析游戏化的作用原理,即如何激发用户的动机,促进用户的行为转化,最终达到的体验效果。最后分析游戏化具体如何实现,参考DMC模型以及八角行为分析法,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进行游戏化要素的提取。此外,运用用户研究的方法,具体采用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了解目标用户的基本特征,为后期的策略输出做参考。根据以上理论以及调研,课题最终根据蒙学学习过程阶段模型输出蒙学游戏化体验过程模型。以蒙学学习过程的四个阶段的体验目标为基础进行具体策略的输出。首先为塑造以价值感知为目标的印象初体验,提出游戏化提供史诗意义的背景以及情感化交互与感官体验为具体策略;其次为以提升成就感为目标的沉浸体验策略,主要以高效的反馈,基于蒙学内容的叙事等策略促进蒙学内容的信息输入;第三阶段以自我创造为核心的稳定体验的延续,通过创意授权以及协作环境等,在掌控体验中获得知识的转化;最后为学习活动结束后获得的成长体验,以提供知识迁移的场所以及学习结果的反馈等策略以激发回忆,实现蒙学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在理论指导和策略输出的基础上,笔者采用部分策略进行了模型验证,输出“小博蒙学堂”的线上产品进行验证,并对产品进行测试,以实现正向激励,激发儿童对蒙学的乐趣以及维持学习的动力为目标,对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为针对蒙学进行游戏化设计的尝试提供。
陆烨[6](2020)在《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文中认为在当今中国,由祖辈协同父辈共同养育孙辈的“隔代教养”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类型的隔代教养方式打破了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权力结构,也改变了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本研究试图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的教养方式、祖孙关系、祖孙互动行为等内容进行分析,以考察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此外,研究也根据实验干预的结果对隔代教养中祖辈的教养方式和祖孙互动行为提出了参考性建议。本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两项研究(研究1和研究2),考察家庭结构及其他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其中,研究1以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图形任务和多用途任务为测试材料对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做了测评,以自编的小学生隔代教养现状调查问卷采集了儿童的家庭环境信息,考察了隔代教养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2同样以儿童的创造力得分为因变量,以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期望等因素为自变量,考察了核心家庭和三代家庭两种不同家庭结构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行为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1的结果表明:隔代教养对儿童的创造力有负面影响。与没有祖父母的家庭相比,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尤其是在祖父母为主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创造力较低。与女孩相比,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长大的男孩更有可能在创造力发展方面表现出劣势。此外,独生子女的创造力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但这种优势主要反映在核心家庭中,三代同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优势并不明显。研究2的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期望均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相关。具体而言,母亲的宽容型教养、亲子关系的亲密性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正相关,父亲的权威型教养、亲子关系的冲突性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负相关。第二部分包含3项研究,重点探讨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成人与父辈成人分别与儿童互动关系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其中,研究3旨在探索父辈、祖辈与儿童互动过程中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互动方式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研究4聚焦于儿童对父辈、祖辈一般内隐态度和创造力内隐态度的差异,及其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研究5则从“控制性”的角度考察了祖辈的一般权力感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3的结果表明:祖辈和父辈分别与儿童互动之后,会影响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具体体现为:亲子互动后,儿童在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有显着提升;祖孙互动后,儿童在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没有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祖辈和父辈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差异:一是在提供给儿童的认知资源、人际资源方面,父母在互动中给予了儿童更多的认知资源和人际资源;二是在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方面,祖辈比父辈在教养方式上更宽容(对儿童情感需求满足度更高)、更专制(对儿童的行为限制更多),祖孙关系的冲突性更高。研究4的结果表明:儿童对祖辈、父辈的内隐情感态度不同——儿童对父母更亲近、更积极,也认为父母更开放、更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内隐情感态度的差异与儿童的创造性基本没有关系。研究5的结果表明:祖辈的一般权力感与儿童的创造力之间有一定关系,具体体现为祖辈权力感越高,儿童在TTCT图形新颖性维度的得分越高。第三部分,旨在通过2项研究(研究6和研究7)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进行行为或心理方面的干预,探索祖辈行为或心理上的变化对儿童后续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其中,研究6主要针对祖辈与儿童的互动行为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干预,并对不同干预组祖孙互动前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检测不同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研究7,则通过提高祖辈权力感的方式,考察了祖辈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6的结果表明:三种干预方式对儿童创造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对照组中,祖孙互动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在2个指标(TTCT图形新颖性、AUT流畅性)上下降明显;认知干预组,祖孙互动前后儿童在各项创造力指标的得分上没有显着变化;情感干预组,祖孙互动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有显着提高,主要体现在TTCT图形精致性和AUT流畅性2个指标上。研究7的结果表明:操纵祖父母的权力感可能会影响祖父母与孙辈的互动,进而影响孩子的创造性表现,具体体现为干预组儿童在AUT流畅性、七巧板新颖性上的得分比对照组更好。本研究结论对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如何在儿童创造力培养中发挥更大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瑶瑶[7](2020)在《小学中高段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创造力作为社会的重要经济资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青少年竞争所必须掌握的主导能力。近年来,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丰富,但针对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大多采用心理学的研究结论直接作用于教育视野下的价值追求。近年来,专家学者们缺少对小学生创造力的系统论述,在内涵及结构上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小学生的创造力该如何评估,小学生的创造力具有怎样的发展特征、影响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在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创造力及其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梳理,采用《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问卷》进行初测调查,对初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检验,以此作为测量工具,选取延吉市某小学700名小学中高段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描述了小学生创造力总体及各维度发展现状;以年级为横轴,描绘了小学生创造力总体及各维度随年级发展现状,并通过研究归纳出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特征;描述影响小学生创造力因素的总体及各维度发展现状,描述影响因素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找出小学生创造力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成因,进而从影响因素角度提出提升小学生创造力的针对性建议。通过对小学中高段学生创造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梳理,本研究最终形成四条结论:小学生创造力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三到五年级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创造力发展具有依附性、差异性、不平衡性以及阶段性的特征;小学生创造力在家庭因素中受自主支持因素的显着影响;小学生创造力在学校因素中受班级自主、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的显着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四条建议:开设专门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发展创造型校园文化环境;抓住创造力发展在三到五年级的关键期,激发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把握好创造力发展的差异性特征,促进小学生创造力均衡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把握好小学阶段创造力发展的依附性特征,创设开放型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师生及同伴关系;家长应对孩子采取支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自主支持水平。
郑文雅[8](2020)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研制提出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就强调了要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美术教学能打破以教授知识与技能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让美术能成为帮助个人及社会发展的动力。儿童美术教育作为基础美术教育的关键阶段,其课程教学质量就变的至关重要了,就此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就成为了大家的所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儿童美术的教学中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优势,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儿童美术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性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它对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审美情趣及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出于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要求,笔者不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当前启发式教学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启发式教学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优势有哪些?启发式教学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启发式教学中儿童在课堂中的表现怎样?在当代儿童美术教学中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时,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是否也适用?本文立足于笔者在湖北某小学实习及在私立小学美术培训机构做培训老师的身份,带着对上述问题的疑惑,主要以儿童美术教学为切入点,以小学美术教师为调查对象。以小学第一学段及第二学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案例设计与分析,通过课堂观察法、实践法、对比法等多种方法来收集课堂效果,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启发式教学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优势,促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儿童更好的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让儿童能欣赏美、创造美,促使儿童身心和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殷赛花[9](2020)在《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城市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社会呼声高涨,社会各界对保障城市儿童权益的相关实践也在予以积极推进,国内许多城市兴起建设城市儿童公园的呼应举措。2015年6月1日,广州1个市级和12个区级儿童公园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形成在规模和数量上居国内榜首的公益性儿童公园群落,为广州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系列专门性的市、区级户外儿童游憩景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发展从“生态城市”到“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进化表明,我国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需扎实有序地推进。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重要构成的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生态效能也需提到更高的层面。笔者在对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周末和节假日儿童公园内盛况空前的游憩景象,到工作日开放时段却是稀稀落落的另一番景象。在对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进一步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主体对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使用存在突出的时间和空间不均衡性,严重影响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体验品质和服务效能的提升,阻碍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游憩学、心理学和景观设计学等理论文献的综合研究,以广州多个不同类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设计师访谈法予以调研分析,最后在借鉴美国的“可持续场地倡议”和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与影响游憩景观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其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维护管理的全寿命周期,提出“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体系和主要构建原则。从满足游憩主体需求的“儿童家庭友好”和促进城市生态健康的“城市生态友好”两个维度来促进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全生命周期内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从城市系统优化、景观效能提升和景观形态完善三个层面提出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优化的策略和举措。
杨延文[10](2020)在《学前期隔代抚养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学前期家庭教育对个体终身的人力资本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质量较高的家庭教育可以滋养和促进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儿童未来发展。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初和最重要的老师,然而社会转型期间,由于社会流动增加、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双职工家庭父母工作强度增加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由祖辈代替父母承担抚养儿童的责任,隔代抚养日益成为学前期家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期家庭抚养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环境因素,抚养人在与儿童互动中,其自身人力资本、思维观念、行为方式等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发展。同时,家庭抚养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资本,其选择和投资也可能影响着家庭资本的分配,进而影响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为实现学前期家庭教育最优化,需要就学前期隔代抚养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家庭做出隔代抚养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微观数据,本研究考察了哪些因素会对家庭隔代抚养决策产生影响,以及学前期隔代抚养对青少年意志力、自我效能、消极情绪性、社交能力、集体融入五方面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情况。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小学前的健康状况、出生时体重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上小学前的家庭经济状况等对隔代抚养具有显着的影响。通过OLS估计方法,探讨学前期隔代抚养对青少年时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学前期隔代抚养对青少年的意志力、自我效能、消极情绪性、社交能力、集体融入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相比于父母抚养,除意志力变量之外,祖父母抚养的青少年的其他非认知能力均显着更差,外祖父抚养的青少年除社交能力之外,其他非认知能力均显着更差;学前期隔代抚养对农村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要高于对城市青少年的影响;相比男生,学前期隔代抚养对女生后期的影响更明显。同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隔代抚养的效应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OLS估计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即学前期隔代抚养对青少年的意志力、自我效能、消极情绪性、社交能力以及集体融入等非认知能力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变更缺失值处理方式后的结果也具有稳健性。对此,在隔代抚养有可能在当下及未来成为中国家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需要通过立法加强对家庭教育各主体的约束和规范;建立学前期的儿童家庭养育保障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成员需要树立正确的抚养意识。
二、论家庭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家庭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研究 ——以丰子恺的童心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儿童的特征及儿童艺术教育空间的研究 |
2.1 儿童的特征 |
2.1.1 儿童的年龄划分 |
2.1.2 儿童的心理特征 |
2.1.3 儿童的行为特征 |
2.2 国内外儿童艺术教育空间状况 |
2.2.1 国内 |
2.2.2 国外 |
2.3 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空间现存的问题 |
2.3.1 教育空间封闭性 |
2.3.2 空间缺乏互动性 |
2.3.3 教育理念滞后性 |
2.3.4 教学缺乏创新性 |
3.丰子恺的“童心说”思想研究 |
3.1 思想成因 |
3.1.1 “儿童本位”之初成 |
3.1.2 “童心守护”之初心 |
3.1.3 “老童幼龄”之情愫 |
3.2 “童心说”思想的核心 |
3.2.1 “童心” |
3.2.2 “童真” |
3.2.3 “童趣” |
4.“童心说”思想对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的指导策略 |
4.1 “童心说”思想指导下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的目的 |
4.1.1 让空间化身为“童心”世界的保护者 |
4.1.2 让空间化身为“童心”生长的引导者 |
4.2 “童心说”思想指导下的空间设计原则 |
4.2.1 以童为本原则 |
4.2.2 和谐统一原则 |
4.2.3 创新创造原则 |
4.2.4 互动交流原则 |
4.2.5 文化传承原则 |
4.3 “童心说”思想指导下的空间设计要点 |
4.3.1 规划与布局 |
4.3.2 交通与人流 |
4.3.3 色彩与材质 |
4.3.4 采光与照明 |
4.3.5 造型与情景 |
5.设计实践——海口市贝甄思儿童艺术中心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设计理念 |
5.1.3 设计主题 |
5.1.4 设计思路 |
5.2 海口市贝甄思儿童艺术中心室内设计 |
5.2.1 空间功能分析 |
5.2.2 室内平面布局分析 |
5.2.3 天花吊顶设计分析 |
5.2.4 空间效果图展示 |
6.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图录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2)浅谈家校配合下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校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
1. 家校教育是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基础 |
2. 家校教育在儿童创造力培养中起关键作用 |
二、家校教育在儿童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1. 学校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局限性 |
2. 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认知偏差 |
三、家校教育中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
1. 营造丰富多彩的氛围,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提供环境支持 |
2. 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
3. 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修正对儿童创造力的认知 |
(3)“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一)学术研究空间的发现: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 |
(二)现实的考量:个人学术兴趣与职业关注 |
二、文献综述 |
(一)学界对伊拉斯谟着述的整理与翻译 |
(二)学界的相关学术研究动态与成果评介 |
三、概念界定 |
(一)儿童的含义 |
(二)文雅教育与礼仪教育的内涵 |
(三)儿童教育观的解读 |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论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框架安排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教育观念之生发 |
一、社会性之源:欧洲时代脉搏的泵压 |
(一)社会冲击与新需求 |
(二)思想知识的变革 |
二、个性化起点:伊拉斯谟的人生行路与儿童教育情怀的共鸣 |
(一)私生子身份的困扰 |
(二)儿童时代的教育与体悟 |
(三)成年际遇与儿童教育理想的开启 |
(四)“伊拉斯谟精神”与人生理想的崩灭 |
三、历时与共时性之基石: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之学养渊源 |
(一)历时性之基:古典时代的教育智慧 |
(二)共时性之基:同时代人思想的共鸣 |
第二章 成为至善完人:一体多面的教育目的论 |
一、“认识你自己”:人性的重塑 |
(一)人的可教性:儿童教育的可能性 |
(二)人的地位:儿童教育的特殊性 |
(三)人性之善与“无定”论:儿童教育的必要性 |
二、灵魂之美:新的“宗教人”之求 |
(一)身体与灵魂的相应性:宗教人的目的 |
(二)培养有教养的灵魂:柏拉图灵魂观念之维的拓展 |
(三)宗教虔诚与古代知识之用 |
三、宗教人的目的具象化:美德之求 |
(一)君主美德镜鉴的特殊性 |
(二)宗教与道德教育的并轨 |
四、人的担当:政治与社会秩序之求 |
(一)儿童的社会责任教育 |
(二)作为社会舵手的君主责任教育 |
第三章 基于性别区隔的教育内容与性别教育祛“魅”的开启 |
一、教育之基:精英男童教育 |
(一)献给贵族:儿童教育的阶级性之维 |
(二)献给男童:儿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全民性超越 |
二、以文习德:文雅教育 |
(一)文雅教育的核心:语言文法的习得 |
(二)文雅教育的第一步:语音习得 |
(三)文雅教育的进阶段:文字习得与书写训练 |
(四)文雅教育的深度拓展:经典作品的阅读 |
(五)文雅教育的实践:演讲与写作 |
三、以外促内,知行合一:行为——礼仪教育 |
(一)社会区分的标识:行为-礼仪教育的阶级性 |
(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身体教育的向度 |
(三)行为-礼仪教育的功用和异化 |
四、因教育而智慧:划时代的女孩教育 |
(一)女孩教育的六大处方 |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女孩教育的旨趣 |
(三)教育机会平等:女孩教育的价值 |
第四章 中庸而和缓的儿童渐进教育范式 |
一、早教习得与循序教育 |
(一)早教与儿童心灵塑形 |
(二)循序教育与儿童教育自觉 |
二、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 |
(一)游戏教学法 |
(二)辩证的“快乐教育” |
三、实用的知识-活动习得体系 |
(一)作品整理与分类 |
(二)善用记忆力与记笔记 |
(三)模仿、效法与自觉练习 |
四、善用奖惩与反对体罚 |
(一)奖惩手段的辩证使用 |
(二)体罚教育批判与慈爱教育 |
五、尊重个性与团体竞争 |
(一)因材施教:儿童中心主义 |
(二)团体竞争:儿童内在高贵灵魂的释放 |
第五章 身边人原则:基于父母、教师重要性的教育环境论 |
一、成为父母: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一环境 |
(一)不良家庭照顾:父母角色的分化与校正 |
(二)儿童教育的首任责任人:母亲的职责 |
(三)优生优育与榜样的力量:父亲的职责 |
二、成为良师: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二环境 |
(一)仅次于国王:教师的社会地位论 |
(二)高贵之师:教师职业资格要求 |
(三)慈父:师生关系模式的基调与批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4)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家庭德育 |
2.1.3 变革 |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
2.2.4 家有“家格” |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2.1 结构性难题 |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
3.2.6 德育“过度” |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
4.1.1 主体因素 |
4.1.2 结构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时间因素 |
4.1.5 功能因素 |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5.1.3 价值取向转换 |
5.1.4 制度内容嬗变 |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
6.3.1 内容设计求索 |
6.3.2 时代特色彰显 |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
6.3.5 系统观运用 |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致谢 |
(5)游戏化思维下蒙学教育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解析 |
1.1.1 蒙学 |
1.1.2 游戏化 |
1.2 研究背景 |
1.2.1 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与紧迫 |
1.2.2 主流大众媒体带动传统文化教育 |
1.2.3 儿童教育的游戏化趋势 |
1.2.4 以体验为导向的游戏化设计的发展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传统蒙学当代价值研究现状 |
1.4.2 游戏化设计研究现状 |
1.4.3 儿童游戏化教育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难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蒙学及游戏化概述 |
2.1 传统蒙学教育分析 |
2.1.1 蒙学发展脉络及资源 |
2.1.2 蒙学核心教育思想 |
2.1.3 蒙学当代价值 |
2.2 当代蒙学教育 |
2.2.1 当代蒙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
2.2.2 蒙学教育发展难点分析 |
2.3 游戏及游戏化 |
2.3.1 游戏及游戏化定义 |
2.3.2 游戏化特征 |
2.3.3 游戏化的应用领域 |
2.3.4 游戏化的教育应用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游戏化理论依据及要素分析 |
3.1 游戏化相关理论依据分析 |
3.1.1 自我决定理论与动机因素分析 |
3.1.2 MAT行为驱动模型 |
3.1.3 心流理论与沉浸体验 |
3.1.4 游戏化体验过程理论总结 |
3.2 游戏化要素分析 |
3.2.1 游戏化动力要素分析 |
3.2.2 游戏化机制要素分析 |
3.2.3 游戏化组件要素分析 |
3.3 儿童教育游戏化设计案例分析 |
3.3.1 儿童教育游戏化设计案例选取 |
3.3.2 案例总结及要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学教育用户研究及影响要素分析 |
4.1 调研计划概述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关注点 |
4.1.3 调研思路和方法 |
4.2 蒙学学习影响因素定性研究 |
4.2.1 基于观察法的用户特征收集 |
4.2.2 针对家长和儿童的访谈设计 |
4.2.3 访谈结果整理与分析 |
4.3 蒙学学习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
4.3.1 问卷设计及实施 |
4.3.2 蒙学学习过程阶段细分 |
4.3.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4.4 调研结果分析 |
4.4.1 目标用户蒙学学习动机归纳 |
4.4.2 蒙学学习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4.4.3 蒙学不同阶段需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蒙学教育游戏化体验设计策略 |
5.1 蒙学教育游戏化体验模型构建 |
5.1.1 保证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化设计原则 |
5.1.2 选取高程度自我决定驱动力为主 |
5.1.3 游戏化体验过程模型构建 |
5.2 塑造以价值感知为目标的初步印象 |
5.2.1 提供激发使命感的路径 |
5.2.2 加深个性化IP形象魅力 |
5.2.3 创造情感化的感官体验与自然的交互体验 |
5.3 营造提升自我成就感的沉浸体验 |
5.3.1 设置匹配能力的合理目标 |
5.3.2 基于蒙学内容范围的现实场景叙事 |
5.3.3 打造高效及时的正向反馈 |
5.4 打造以自我创造为中心的稳定体验 |
5.4.1 赋予用户创意的能力 |
5.4.2 提供适度协作的条件 |
5.4.3 构建外部支持环境 |
5.5 创造以自主发展为终局的成长体验 |
5.5.1 适当挑战提供知识检验的场所 |
5.5.2 成长报告可视化回顾 |
5.5.3 学习成果的评价反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博蒙学堂”APP设计实践 |
6.1 设计前期准备 |
6.1.1 目标用户角色 |
6.1.2 产品设计思路 |
6.2 设计方案输出 |
6.2.1 信息架构 |
6.2.2 游戏化策略转化 |
6.2.3 设计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局限性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蒙学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实践活动 |
(6)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
1 创造力理论 |
1.1 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 |
1.2 创造力成分模型 |
1.3 创造力系统理论 |
1.4 创造力投资理论 |
1.5 创造力发展理论 |
1.6 社会文化模型与理论 |
2 家庭因素影响儿童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资本的代际传递理论 |
2.2 家庭资源投资理论 |
3 隔代教养研究述评 |
3.1 隔代教养的概念 |
3.2 隔代教养的研究现状 |
3.3 隔代教养背景下的家庭资本转移与家庭资源投资 |
4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
4.1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4.2 本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家庭结构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1 研究1家庭结构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1.1 引言 |
1.2 研究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2 研究2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儿童对祖辈/父辈互动方式和内隐态度的差异,及祖辈权力感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
3 研究3 父辈、祖辈与儿童互动方式的差异比较及其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4 研究4 儿童对父辈和祖辈的一般内隐态度、创造力内隐态度的差异比较及其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5 研究5 祖辈一般权力感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祖辈互动方式、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6 研究6 祖辈互动方式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7 研究7 祖辈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 |
7.4 讨论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讨论与结论 |
1 总讨论 |
1.1 研究小结 |
1.2 祖辈教养方式、互动行为影响儿童创造力表现的路径分析 |
1.3 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教养的建议 |
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3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父母权威问卷 |
附录2-亲子关系量表(祖孙关系量表) |
附录3-TTCT图形补全任务举例 |
附录4-AUT多用途任务举例 |
附录5-研究3视频文本转录举例 |
附录6-研究5一般权力感量表 |
附录7-研究6Insight顿悟任务举例 |
附录8-研究6故事生成任务案例 |
附录9-研究7七巧板作品案例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小学中高段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与政策依据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2 汇向聚合理论 |
2.3 阶段-环境匹配理论 |
2.4 发展情境论 |
2.5 人本主义理论 |
2.6 政策依据 |
第三章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现状 |
3.1 调查的设计 |
3.2 调查实施 |
3.3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现状 |
第四章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分析 |
4.1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趋势 |
4.2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依附性特征分析 |
4.3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差异性特征分析 |
4.4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分析 |
4.5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学校因素总体及各维度现状与结果分析 |
5.2 学校因素对创造力影响作用分析 |
5.3 家庭因素总体及各维度现状与结果分析 |
5.4 家庭因素对创造力影响作用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8)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儿童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性分析 |
2.1 启发式教学的概念与特征 |
2.2 启发式教学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
2.2.1 启发式教学符合新时代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
2.2.2 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儿童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
2.2.3 启发式教学符合儿童绘画特点及心理发展特征 |
3 启发式教学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研及案例数据分析 |
3.1 对儿童美术教师进行课题问卷、访谈调研 |
3.1.1 启发式教学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
3.1.2 启发式教学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
3.2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设计及效果数据分析 |
3.2.1 以第一学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启发式教学设计案例及课后效果数据分析 |
3.2.2 以第二学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教案设计及与注入式教学作课堂效果数据对比 |
3.2.3 以第二学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在线上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设计及课堂效果数据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
(9)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儿童公园发展动态 |
1.2.2 国内儿童公园发展动态 |
1.2.3 国外游憩理论研究 |
1.2.5 国内游憩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园绿地与儿童公园 |
2.1.2 游憩、游憩系统 |
2.1.3 游憩景观 |
2.1.4 游憩需求与游憩体验 |
2.1.5 全生命周期 |
2.1.6 儿童权力公约 |
2.1.7 可持续的公园绿地雨水管理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游憩学理论 |
2.2.2 心理学理论 |
2.2.3 景观设计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 |
2.2.5 人对环境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6 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城市理论 |
2.3 儿童公园功能及其游憩景观解析 |
2.3.1 儿童公园的功能及分类 |
2.3.2 儿童公园游憩主体 |
2.3.3 儿童游乐景观类型 |
2.3.4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 |
2.4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
2.4.1 儿童公园生态系统健康 |
2.4.2 儿童公园游憩主体需求 |
2.4.3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成本 |
2.5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2.5.1 罗里.迈尔斯儿童探险园 |
2.5.2 成都麓湖红石公园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州的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调研分析 |
3.1 调研对象解析 |
3.1.1 广州城市概况 |
3.1.2 广州城市生态现状 |
3.1.3 广州儿童公园发展历程 |
3.1.4 游憩景观调研对象选取 |
3.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调研 |
3.2.1 广州市级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 |
3.2.2 广州市儿童公园游憩主体时空分布 |
3.2.3 广州区级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 |
3.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需求问卷调研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3.3.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主体构成及空间分布 |
3.3.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时间特性 |
3.3.4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环境及活动需求 |
3.3.5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体验需求 |
3.3.6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收获需求 |
3.3.7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满意度需求 |
3.4 广州市儿童公园设计人员访谈 |
3.5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调研综合分析 |
3.5.1 广州儿童公园景观游憩主体需求 |
3.5.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社会功能 |
3.5.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生态及其他功能 |
3.5.4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可达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体系构建 |
4.1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常见问题分析 |
4.1.1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与游憩主体需求的错位 |
4.1.2 儿童公园部分游憩景观功能效率偏低 |
4.1.3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维护管理难度大 |
4.2 构建“友好型”游憩景观优化体系 |
4.2.1 “友好型”游憩景观理念的提出 |
4.2.2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含义 |
4.2.3 “城市生态友好”是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的基础 |
4.2.4 “儿童家庭友好”是优化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活力的保障 |
4.2.5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构成 |
4.3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全生命周期 |
4.3.1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规划设计 |
4.3.2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施工建造 |
4.3.3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维护管理 |
4.4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构建原则 |
4.4.1 系统化原则 |
4.4.2 安全互动原则 |
4.4.3 复合高效原则 |
4.4.4 动态维护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策略 |
5.1 广州儿童公园与城市关系优化策略 |
5.1.1 构建合宜的城市儿童户外游憩体系 |
5.1.2 完善各区级儿童公园的到达交通体系 |
5.1.3 加大社区儿童户外游憩景观的建设力度 |
5.1.4 提升儿童公园生态基础设施功能 |
5.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服务功能效率优化策略 |
5.2.1 改善游憩景观的地域适应性 |
5.2.2 提升游乐景观的复合多元性 |
5.2.3 增强游乐景观的互动参与性 |
5.2.4 兼顾各类型游憩群体需求 |
5.2.5 强化公园生态效益的提升 |
5.2.6 构建智慧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监管平台 |
5.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形态优化举措 |
5.3.1 游乐设施场地 |
5.3.2 主题游憩景观 |
5.3.3 沙池 |
5.3.4 水景 |
5.3.5 雨水花园 |
5.3.6 湿地 |
5.3.7 草地 |
5.3.8 林地 |
5.3.9 科普景观 |
5.3.10 运动场地 |
5.3.11 服务设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广州儿童公园基本信息(一) |
附录2 广州儿童公园基本信息(二) |
附录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4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2.0版评估系统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学前期隔代抚养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陈述 |
二、研究背景 |
(一) 国家发展家庭教育的政策推动 |
(二) 隔代抚养代替亲子教育问题突出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 隔代抚养 |
(二) 亲子教育 |
(三) 非认知能力 |
二、理论基础 |
(一) 家庭生产理论 |
(二) 家庭选择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一) 隔代抚养现状 |
(二) 隔代抚养效应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一) 隔代抚养现状 |
(二) 隔代抚养效应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描述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样本信息 |
四、计量模型 |
五、变量界定 |
(一) 被解释变量 |
(二) 解释变量 |
(三) 控制变量 |
六、描述统计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一、隔代抚养的影响因素 |
二、隔代抚养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
(一) 隔代抚养对青少年意志力的影响 |
(二) 隔代抚养对青少年自我效能的影响 |
(三) 隔代抚养对青少年消极情绪性的影响 |
(四) 隔代抚养对青少年社交能力的影响 |
(五) 隔代抚养对青少年集体融入的影响 |
三、不同隔代抚养人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
四、差异化效应 |
(一) 城乡差异 |
(二) 性别差异 |
五、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政策启示 |
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家庭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研究 ——以丰子恺的童心说为例[D]. 李静. 海南大学, 2021(02)
- [2]浅谈家校配合下儿童创造力的培养[J]. 白涛. 基础教育论坛, 2021(07)
- [3]“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D]. 尹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5]游戏化思维下蒙学教育体验设计研究[D]. 庞丽军. 江南大学, 2020(01)
- [6]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D]. 陆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小学中高段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瑶瑶. 延边大学, 2020(05)
- [8]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D]. 郑文雅.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2)
- [9]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D]. 殷赛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学前期隔代抚养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D]. 杨延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