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率风险评价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1](2021)在《中小跨径桥梁智能安全风险等级评价及养护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蓬勃发展,桥梁数量也随之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在役桥梁结构安全性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许多服务器内的桥梁中有很多存在安全隐患,它们的承载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一旦其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亡。这也体现出如何高效开展桥梁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性。由于目前在服务期内的桥梁病害数量较多,且公路桥梁大多以中小跨径桥梁为主,本文把部分中小跨径桥梁作为本文研究样本,对该类型桥梁进行主要病害判断、构建样本集、构建智能评价模型、开发系统等一系列工作,对在役桥梁的风险等级识别和评价,为养护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通过对在役桥梁进行风险分析研究,明确了在役桥梁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总结中小跨径桥梁病害,并对常见病害进行原因及机理分析,为后文对在役桥梁评价后的原因分析及养护建议做基础。(2)风险识别及样本构建阶段,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风险评价模糊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推理病害数据构造样本数据集。参照概率论的方法,对桥梁病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检验所构造取样本的合理性。(3)构建评价模型阶段,首先分析卷积神经网路及专家系统对模型构建的启发,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全融合模式构建桥梁评价模型及养护措施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超参数的设定和训练,提高模型的精度。安全风险评价系统的开发,针对研究对象的特点提出对系统框架设计的原则,搭建桥梁安全风险评价智能系统框架。运用MATLAB2020a对安全风险评价系统进行开发,构造系统界面,方便进行人机交互并快速准确的得到桥梁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与养护措施。(4)项目实例应用,本文一座高速公路通道桥作为案例,通过桥梁进行检测,收集检测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检测数据、桥梁基本概况等信息录入到所开发的智能安全风险评价系统界面,对该中小跨径桥梁的风险等级及养护建议措施进行评价,参照系统输出的评价等级,给出相应的病害形成原因和养护维修措施。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能借助智能系统,对桥梁的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更准确高效的判断并提供合理的养护建议,保障桥梁在运营期内的正常使用,并为养护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段宇[2](2021)在《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武九高速公路高楼山隧道为研究背景,因隧址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发育,岩体破碎,地表沟谷纵横,受地表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含量丰富,部分洞段通过富水断层破碎带及断裂带,可能会发生突涌水灾害危险。对富水断层破碎带地层条件下七种影响隧道稳定性及涌水量大小因素分别进行了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对隧道涌水及稳定性敏感性。模拟了排、堵及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对突涌水的治理研究,及提出对应涌水等级下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案例及现场调研,构建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将治理措施与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突涌水预警预报及其治理平台的开发,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FLAC3D有限差分法及流固耦合分析原理,研究了隧道埋深H、地下水高度h、围岩级别S、侧压力系数条件K0、断层宽度w、断层与隧道相对间距d/D、断层与水平面夹角θ等7个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相关敏感性,围岩级别对其稳定性及涌水量影响敏感性最大,埋深最小。(2)基于7种风险因子对隧道稳定性及涌水分析,在富水断层隧道各影响因素组合最危险工况下,通过FLAC3D进行导水洞排水、注浆堵水、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数值试验,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等级下涌水治理措施。(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对高楼山隧道现场调研,确定了影响隧道突涌水的13个风险因子,将上述影响因子依据现场调研及现有文献对相关影响因素划分标准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构建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隧道内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方法。(4)将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方法与不同等级涌水治理措施通过HTML+CSS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了突涌水风险预警风险平台开发,并对武九高速高楼山隧道进行了全线预测及现场预测,对相似工程案例进行了工程类比分析,验证了平台的可靠性较高,对于工程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张萌[3](2021)在《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性能的方法确定重大工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方向,而面向一般建筑的基于(倒塌)风险的地震动参数区划也将是未来地震区划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基于性能或基于风险的方法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可以有效的保证所设计的建筑结构在未来一定年限内具备预期的风险或性能。然而,目前关于基于风险或性能的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却十分匮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当前我国地震区划图单概率水准的地震危险性表达方式严重阻碍了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方法的应用。为了简便的表达全概率的地震危险性,给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系数k的地震危险性函数。首次提出“全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编制了我国大陆地区不同反应谱周期(PGA、0.2s和1s)的危险性特征系数k区划图。另外,研究认为具有较低k值的场点处于周边环境中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强的位置,而具有较高k值的场点处于周边环境中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的位置。目前,我国现行的地震区划图仍是以一致危险性地震动为指标,对不同地区量大面广的一般建筑倒塌风险的一致性考虑不足。介绍了ATC3-06中地震风险积分的概念和ASCE 43-05推荐的设计因子法的原理,并对影响一致风险地震动的三个关键参数(易损性函数标准差、目标倒塌风险和设计地震动对应的倒塌概率)的取值进行了讨论,使用设计因子法得到了我国大陆地区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设计地震动图,分析了不同的参数取值对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结果的影响。首次编制了我国大陆地区不同反应谱周期(PGA、0.2s和1s)下基于50年倒塌风险0.5%的地震动区划图,提出了匹配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倒塌风险一致地震动参数确定的DF-AR经验函数方法。另外,以田湾核电厂为例对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在重大工程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基于性能的地震动确定方法在重大工程的适用性。结合“五代图”的地震危险性资料,使用RG1.208中给出的基于性能的地震动确定方法得到了田湾厂址特定SL-2级地震动反应谱(GMRS)。当前的基于风险确定地震动的方法大都建立在泊松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和结构的易损性曲线相结合,建立了一套时间相依的地震风险评价方法。基于特征地震的BPT复发间隔模型和考虑断层破裂尺度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给出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计算公式。使用时间相依的地震风险评价方法对鲜水河断裂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几种不同方案下该断裂带附近地区未来50年时间相依的地震风险分布情况(又称风险防治图),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极低超越概率的合理计算对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的地震风险评价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极低超越概率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极低超越概率计算方法。应用NGA-West2数据库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记录和Campbell-Bozorgnia给出的GMPE得到了15493个地震动残差并分析了残差的尾部形状,结果表明与对数正态模型相比,GPD能够更好地描述地震动残差在尾部的分布。使用峰值过阈(Peak-over-threshold,POT)法分别拟合了所有残差和三个不同震级范围的残差,分别与对数正态模型组合建立了总体GPD复合模型的和分组GPD复合模型来表征地震动的随机不确定性。PSHA的结果表明低超越概率的计算结果主要受地震动残差模型尾部的控制,四种地震动预测模型(不截断的对数正态模型、3倍标准差截断的对数正态模型、总体GPD复合模型和分组GPD复合模型)得到的地震危险性曲线在低于10-5时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陈梦璐[4](2021)在《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灾害长期以来都是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类型之一。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沿岸和北纬20°至50°两大世界自然灾害带,受制于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域内旱灾事件频发。伴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我国旱灾形势日趋严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旱灾问题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构成的安全威胁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这促使进行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研究成为了实现国家旱灾减灾战略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响应从主动科学角度提高综合灾害预警预报能力的积极举措。鉴于此,论文以安徽省淮北平原为研究区域,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系统理论,从灾损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和抗旱能力四个方面识别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系统组成;基于灾害损失成因过程,结合大田试验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开展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方法实证应用研究;采用集对不确定性分析、遗传优化分析、模糊集分析、灰色关联性分析等智能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定量评价和预警模型。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识别了安徽省淮北平原各市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关系组成,分析了其系统要素状况。分析后认为研究区内短历时气象干旱事件发生频繁但烈度不大、较易发生春旱和春夏连旱,近年来因旱受灾面积大于其他自然灾害、显示旱灾是影响研究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城市中淮南和阜阳受自身承灾体特征影响、属于高灾损敏感性地区,蚌埠、阜阳和亳州农业抗旱能力较弱、急需补足短板提升水平。研究成果为后续开展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和预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研究基础。(2)研究和发展了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方法在蚌埠市农业旱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结合危险性识别成果,对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干旱事件进行干旱频率分析,利用2018年和2019年大田试验数据对Aqua Crop模型进行参数本地化调试和验证、确定干旱事件对应的因旱减产量,采用对数函数拟合不同灌溉水平下干旱频率与因旱减产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蚌埠市夏玉米作物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旱灾损失成因过程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价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蚌埠市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3)建立了基于集对不确定性分析和灾害损失风险数值模拟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基于智能分析方法的区域农业旱灾评价指数,并采用熵信息扩散方法得到评价指数在论域范围内的可能性分布,作为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研究区各市农业旱灾发生的重现期大致在1-3年、重旱及以上级别农业旱灾发生的重现期大致在10-30年,东部地区重旱及以上级别农业旱灾事件发生风险高于西部,各市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由高到低为:淮南、蚌埠、宿州、阜阳、亳州、淮北。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开展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促进区域旱灾风险定量研究发展。(4)建立了基于预警系统理论和综合预警指数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由基于改进KLR模型的单指标预警效果评价、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和基于GM(1,1)的警兆指标预测三部分组成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并对研究区各市的区域农业旱灾状况给予风险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在对警兆指标年增长率进行短期预测的情况下,研究区预警等级在无警(绿灯)到轻警(蓝灯),对淮南市应予以合理重视。研究成果有助于从实践层面加强区域灾害风险预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为提高研究区农业生产的灾害应对能力提供支持。
陈雪锋[5](2020)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在油气管道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风险识别、事故概率计算、事故后果评价、风险量化和风险评价五个步骤。事故概率计算、事故后果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是定量风险评价中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决定了定量风险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然而,现有评价方法存在事故概率计算与实际情况结合不够、事故后果评价没有考虑无形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没有纳入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等诸多局限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等方法,开展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典型管道失效数据库,分析天然气长输管道基础失效概率数据统计特征;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提出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概率修正模型;在考虑点火源类型和点火概率的基础上,建立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其次,分析管道事故案例,将事故损失分为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提出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评价程序:选取代表性计算物质、选择典型孔径、确定泄漏类型、计算泄漏速率和估算泄漏物质总量、识别事故后果、利用后果计算模型,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和计算管道事故损失。再次,研究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风险内涵,事故包括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经济损失风险、环境损失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从事故概率计算、事故后果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三个方面,构建定量风险评价模型;根据ALARP原则,分别确定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经济损失风险、环境损失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进而提出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最后,通过具体工程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型,验证其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根据天然气长输管道历史失效数据和实际情况,提出事故概率计算的修正方法;(2)事故后果计算中考虑了事故引起的多类损失,事故后果评价更具真实性;(3)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包括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经济损失风险、环境损失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使得风险量化更全面。本文改进了现有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能够为管道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参考和决策依据。
秦琴[6](2019)在《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网民普及率的不断升高,当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往往能在网络上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以及讨论,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往往具有一定的风险,如何合理、及时地监测到舆情和正确认识舆情风险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研究的核心点在于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情境下,尝试构建出舆情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评价事件导致的网络舆情风险大小轻重程度,并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舆情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以近三年发生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为背景,聚焦进行了以下研究:(1)研究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体系。针对突发灾害不确定性和网络舆情蔓延速度快的特点,首先研究的问题是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体系中指标的选取。以突发灾害为整体研究的切入点,梳理突发灾害发生过后在网络中引发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并转化为舆情风险的影响要素,根据影响因素建立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为后续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的开展提供分析依据。此部分将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选取。在突发灾害事件的发展演化过程中,表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的特征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并反映着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扩散的态势。研究将突发灾害理论和舆情信息传播理论相结合并作为理论基础,综合使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将其运用于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中,探寻舆情风险监测的构建原理及各分类指标的划分依据,并围绕每一维度指标特点,提出多层次的指标说明,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指标的衡量机制进行了解释,最终初步建立了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第二,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优化选择。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后,依次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之后采用熵权法进行赋权处理。德尔菲法可初步保证所选指标的可靠性,主成分分析法采取降维思想,识别出影响程度大的指标,相关性分析则可降低指标体系的冗余度,保证指标的客观性。经过多种方法对初始指标进行层层筛选,最终构建出一个由16项末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2)研究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模型。为提高突发灾害网络舆情处置应对效率、进一步降低舆情次生负面影响,需根据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特征、传播规律和应对目标等,将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作为风险评价的指标依据。参考优选后的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结合实际突发灾害情景信息,确定影响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的因素集,集合历史典型案例,通过投影寻踪和加速遗传算法,利用降维思想,将影响灾害网络舆情风险判定的多个指标因素(高维数据)通过映射投影到一维空间,从而建立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模型,即经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耦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首次应用于舆情评价领域,丰富了舆情评价方法库。通过对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爆发情况的判定,模拟提取表征不同的突发灾害网络舆情信息,构建灾害舆情评估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等级,提出针对各风险等级的应对措施。将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等级细化为四个等级,最大限度地反映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变化走势。舆情风险等级的划分有利于舆情风险评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得风险评价得到更直观的呈现,对本文舆情风险评价起到辅助作用,此外,它还具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为政府相关部门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开展突发灾害网络舆情后续应对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和智力支持,减少社会次生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根据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体系反过来从源头开展网络舆情预警监测工作,降低类似突发灾害或者突发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3)研究舆情风险应对策略。基于舆情风险的评价结果,舆情风险被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舆情风险危害程度各不相同,所采取的应对方案因等级而异。因此从舆情风险等级方面考量,分别从政府部门、网络媒体、其他社会组织、网民个人四个层面建立针对等级的舆情应对策略,并且从强化他们各自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对它们自身的行为提供了舆情风险应对策略的建议。本文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1)首次建立了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舆情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拓展了舆情风险指标理论,为自然灾害事件舆情提供了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案,有效弥补和充实了舆情风险评价的难题,发展了舆情评价的理论体系。(2)分析了遗传算法改进的投影寻踪模型用于舆情评价研究的适用性和可能性,并对耦合模型进行了调优。(3)搭建了用于舆情风险评价的AGA-PP耦合理论模型,拓展了舆情研究的定量模型应用。
孙景来[7](2019)在《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坍塌风险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隧道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和避免工期延误。目前对隧道风险管理中风险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主要集中在利用专家经验进行总体的、静态的风险评价。在有经验可循的工程中能够起到借鉴作用,但对于经验较少的情况,该方法可能会造成判断失误,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更加客观、符合实际的动态评价方法。目前我国隧道等地下工程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程施工案例,这些案例是当前和今后风险管理、技术改进的重要资源,如何充分挖掘这些数据以更加切合实际的进行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有待于研究。其次,随着大数据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数据挖掘方法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利用隧道建设所积累的数据和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不仅可以为工期预测和投资费用预估提供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为隧道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辨识、风险预测以及风险评价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是在已有事故案例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提出一种动态的风险评价方法。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法,首先提出一种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价方法,对渔寮隧道进行坍塌风险总体评价;对于经评价认为坍塌风险较高的区段,首先利用所提出的优化Verhulst-MC模型(灰色模型-马尔科夫链)在监测数据基础上对其位移进行预测,然后根据位移预测值,利用所提出的实数编码反分析法与最优双参数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对隧道稳定性进行评价;开发了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价软件,利用二郎山隧道和鹧鸪山隧道对其进行了检验。主要完成以下相关内容的研究:(1)利用大量已建隧道的坍塌案例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对隧道坍塌事故进行了系统分类,分析了隧道坍塌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辨识,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隧道坍塌事故树。(2)提出一种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分析法。首先由已建立的事故树构建贝叶斯网络,通过引入模糊数学和将参数划分为多种状态分别代表概率的模糊性和节点状态的不确定性;在数据调查过程,通过综合小概率区间、专家权重和信心指数、置信区间以及t分布来处理专家调查数据,并首次引入Chauvenet法处理专家调查数据中的离群数据,从而降低异常值的影响;利用专家调查所得概率与案例事故所得概率,综合得出节点条件概率;以渔寮隧道为例,进行隧道坍塌风险概率计算。同时利用该方法构建了坍塌后果贝叶斯网络,对坍塌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估计。利用风险矩阵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对隧道坍塌风险进行等级划分。(3)在对Verhulst模型的背景值优化的基础上,结合马尔可夫链,提出优化Verhulst-MC预测模型,分别对位移中的趋势项位移和随机项位移进行预测,通过对其趋势性和随机性分别进行预测,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预测值。经与灰色模型GM(1,1)和传统Verhulst模型对比,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对于长期预测精度更为明显。(4)提出了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与最优化双参数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在反分析中引入在地质参数反分析中较少使用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来代替反分析中常用的二进制编码算法,并对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因子进行了新的组合,提高了反分析计算效率、避免了局部最优值的出现和合理高效的确定神经网络中的权值。通过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对预测位移值进行反分析获得围岩的内摩擦角、弹性模量等参数。然后基于潘家铮最大最小原理和模式搜索法的基础上提出最优化双参数强度折减法,使得在折减过程中充分考虑两个参数的作用后,得出两个参数的合理取值(折减后取值),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该方法相对于最短路径法具有计算量小和不固定比例的优点。(5)利用R语言构建了隧道坍塌风险评价软件,该软件内置了四个模型包括离散分布数据模型、高斯分布数据模型、隧道坍塌数据模型和数据自建模型。其中模型三为隧道坍塌风险评价模型,是根据本文相关研究所确定的节点以及网络结构而建立,当对工程案例进行了数据调查后可以直接计算隧道坍塌的风险概率,并利用二郎山和鹧鸪山隧道进行了检验,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武杨凯[8](2019)在《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与态势判定研究》文中指出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商业模式,其投资风险具有模糊性、长期性、复杂性程度高的特点。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作为PPP项目中一类特殊的准公益性项目,政府付费的不确定性较大,运维环境的复杂性过高,导致社会资本的投资偏好较低、项目本身的投资风险较大。本文通过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特许经营期投资风险识别,将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风险分为:项目准备期投资风险、项目建设期投资风险、项目运营期投资风险、项目移交期风险4个部分,建立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毕达哥拉斯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基于Fine Kinney Method的模糊推理系统构建风险评价模型,通过Matlab中的模糊推理系统模块定义出125条关于输入变量与输出结果的推理规则,并应用重心法求出每一个指标的综合风险得分。运用基于集对分析的多元联系数方法构建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投资风险的态势判定模型,将多元联系数与集对势结合,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的风险态势;对一阶偏联系数和二阶偏联系数进行集对势分析,明确其风险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加速下降型”、“减速下降型”、“加速上升型”、“减速上升型”、“匀速下降型”、“匀速上升型”6种曲线描述风险的变化趋势,使其更加直观、明确。最终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各部分风险中,项目准备期的投资风险的投资风险有9项,风险变化趋势为“减速下降型”,其中隶属于中高等风险的指标有组织协调风险、延误审批风险、岸线污染源排查/控制风险;项目建设期的投资风险有18项,风险的变化趋势为“加速下降型”,其中隶属于高等风险的指标有政府干预风险、工程变更风险、组织协调风险、水生态修复技术风险;项目运营期的投资风险有15项,风险的变化趋势为“减速上升型”,其中隶属于高等风险有通货膨胀风险、合同文件不完善风险、治理效果不可持续风险;项目移交期的投资风险有4项,风险的变化趋势为“减速上升型”,其中的高等风险为政府信用风险和移交资产不达标风险。实例验证了该风险评估模型在实际项目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可为类似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申琢[9](2019)在《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企业中瓦斯灾害事故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系统地分析各种诱发瓦斯灾害事故的原因,实现瓦斯灾害事故的早期科学预警,是解决煤矿井下安全生产重要课题之一。科学预测与度量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为煤矿安全风险性的客观、科学、正确评价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所以开展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方面的研究工作,不仅可提高煤矿企业管理者防控灾害的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于降低煤矿企业安全风险、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以及丰富瓦斯灾害防治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现场调研、算法改进、实证分析等方法开展煤矿瓦斯安全风险研究,从煤矿事故致因机理入手,针对瓦斯灾害事故防治方面存在的不足,须深入研究灾害致因因素识别、安全风险度预估、安全风险评价等三个科学问题。文中采用关联规则理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进行识别研究;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矿井瓦斯安全风险度进行预测分析;通过算法优选,改进了狼群算法,并结合BP神经网络,构建了煤矿瓦斯安全性评价模型,切实提高了评价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将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模型和安全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其科学性与准确性。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瓦斯安全事故致因机理、瓦斯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阐释了煤矿瓦斯安全事故致因机理,分析了在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安全风险度预估及安全评价方面存在的准确性不高、考虑因素不全面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瓦斯灾害防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2)基于煤矿灾害防治理论、安全评价理论等,针对目前瓦斯灾害事故治理技术措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准确性和完备性、瓦斯安全风险度量和预测正确性以及瓦斯安全风险评价准确性等方面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也是降低瓦斯安全风险和防止瓦斯灾害事故发生所面临的理论瓶颈与技术难题。(3)以72个瓦斯灾害案例85个致因因素为基础,构建了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模型,建立了瓦斯安全风险网络模型,同时采用关联规则理论建立了相应致因因素关系模型,筛选出对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具有重要影响的3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导致煤矿瓦斯安全风险的主要风险因素集,为下一步进行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和安全评价提供了基础指标体系。(4)根据我国的煤矿瓦斯灾害情况,统计分析10年的瓦斯灾害事故数据,以煤与瓦斯突出为例,建立了煤矿瓦斯灾害风险度预测评估方法,采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风险损失进行评估预测,评估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证实了马尔科夫链模型在煤矿瓦斯灾害预测方面的适用性和优势,为具有变参数的多因素灾害事故安全风险度预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5)通过算法的对比分析论证了 WPA在全局搜索、函数寻优等方面的优势,并具有良好的鲁棒特性。应用BP神经网络与狼群算法等相关理论,利用信念学习模型优化狼群算法,并与BP神经网络结合,设计出模型的计算流程,多个样本实证了 IWPA-BP模型对函数拟合的可行性,将改进模型应用到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中,模型测试的结果证实仿真归类与专家归类结果一致,证明了所构建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在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中的可靠性。(6)为进一步印证煤矿瓦斯安全风险预测模型和安全评价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基于现场实际确定出影响李雅庄煤矿瓦斯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对李雅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和安全性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与IWPA-BP神经网络安全评价模型在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机理分析及评价方面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同类矿井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研究成果在矿山企业具有推广应用前景。论文通过系统研究煤矿瓦斯安全风险问题,在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安全风险度预测与分析、安全性评价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具体如下:(1)利用风险致因理论和关联规则,构建了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确定出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主要因素集,为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和安全评价提供了指标体系。(2)借鉴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理念,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煤与瓦斯突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及风险损失进行评估,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可对瓦斯安全风险度进行了量化度量与预测。(3)基于BP神经网络与狼群算法等相关理论,利用信念学习模型改进了狼群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构建了 IWPA-BP神经网络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在煤矿瓦斯安全风险科学评价方面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丁浙鸣[10](2018)在《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浙江省早期建设的国省道,由于线形指标偏低、工艺落后、资金紧缺、质量要求低,并长期超负荷、超流量承载,安全隐患问题已突显,诸多工程病害越来越严重,故老的一批国省道大修和改扩建已经迫在眉睫。鉴于我省多条国省道公路均面临着改扩建或路面大修建设,部分道路挖方边坡落石或塌方时有发生、结构物或构造物裂缝时有隐现且路面破损不堪,路线蜿蜒曲折且线形指标低,视觉条件差,加上早期国省道大部分路段两侧村镇林立,车水马龙,安全行驶条件尤为不利,安全隐患重重。因此,国省道改建工程如何有效开展潜在风险要素的识别、评估、控制及预防工作,以确保从源头上实现有效风险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评价的研究现状,结合实地调研咨询,梳理出国省道改建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清单,确定了质量、工期、费用、安全、社会风险等五方面风险管理目标,各目标按风险高低均划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五个分风险等级。引入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了国省道改建工程多目标风险管理的多层次分析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开发了“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与评价系统”。最后该风险评价管理系统通过实际案例得到应用。通过本文研究,可有效地实现国省道改建工程在安全、质量、费用、进度、社会风险等方面的风险控制,提高风险管理及信息化水平,积累风险管理经验,为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二、概率风险评价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概率风险评价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跨径桥梁智能安全风险等级评价及养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桥梁安全风险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中小跨径桥梁病害及其特征分析 |
2.1 中小跨径桥梁病害分类 |
2.2 中小跨径桥梁常见病害分析 |
2.2.1 混凝土裂缝 |
2.2.2 钢筋锈蚀 |
2.2.3 桥梁单板受力病害 |
2.2.4 铰缝病害 |
2.2.5 支座损坏 |
2.3 中小跨径桥梁病害统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桥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样本研究 |
3.1 在役桥梁安全风险评价基本体系要求 |
3.2 FAHP在桥梁安全风险评价问题应用 |
3.2.1 模糊层次分析权重建立 |
3.2.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评价体系构建 |
3.3 样本来源及样本集构建 |
3.3.1 检测报告样本数据提取 |
3.3.2 基于FAHP样本数据推理 |
3.3.3 样本集构建 |
3.4 桥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样本合理性研究 |
3.4.1 桥梁病害概率分布 |
3.4.2 样本数据合理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评价系统构建 |
4.1 智能算法思想借鉴与应用 |
4.1.1 神经网络对安全评价模型构建启发 |
4.1.2 专家系统对养护模型构建的启发 |
4.1.3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融合模式 |
4.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4.3 全信息知识库建立 |
4.3.1 知识来源 |
4.3.2 知识分类 |
4.3.3 知识的表达方式 |
4.3.4 知识库组成 |
4.3.5 养护规则集的构建 |
4.4 风险评价系统的模型构建 |
4.4.1 模型基本框架设计 |
4.4.2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4.3 卷积神经网络超参数训练 |
4.4.4 养护模型构建 |
4.4.5 智能评价系统的解释机制 |
4.4.6 网络训练结果分析 |
4.5 基于MATLAB平台的桥梁安全风险评价系统开发 |
4.5.1 系统开发环境级 |
4.5.2 系统开发工具 |
4.5.3 系统设计原则 |
4.5.4 系统框架设计 |
4.6 系统的模块构建 |
4.6.1 系统的登录界面 |
4.6.2 桥梁概况模块 |
4.6.3 风险评价模块 |
4.6.4 养护分析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桥梁概况 |
5.2 桥梁检测及数据处理 |
5.2.1 桥面系检测结果 |
5.2.2 上部结构检测结果 |
5.2.3 下部结构检测结果 |
5.2.4 桥梁检测数据处理 |
5.3 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评价系统应用 |
5.4 病害原因分析及养护建议 |
5.4.1 病害原因分析 |
5.4.2 养护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2)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突涌水灾害源及赋存规律 |
1.2.2 突涌水的致灾机理研究 |
1.2.3 突涌水致灾因素及涌水量划分 |
1.2.4 突涌水危险等级评价及预测分析 |
1.2.5 突涌水的防治措施 |
1.2.6 现有研究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富水断层破碎带对隧道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2.1 概述 |
2.2 断层破碎带影响下突涌水形成机制数值分析方法 |
2.2.1 数值分析方法 |
2.2.2 FLAC~(3D)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2.2.3 数值分析方案 |
2.2.4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取值 |
2.2.5 边界条件及假定 |
2.3 隧道埋深H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4 地下水位高度h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5 隧道围岩级别S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6 断层破碎带宽度w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7 断层破碎带与隧道间距d/D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8 断层破碎带与隧道夹角θ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9 侧压力系数K_0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10 富水断层地层不利因素组合工况分析 |
2.11 敏感性分析 |
2.12 小结 |
3 隧道突涌水防治措施研究 |
3.1 概述 |
3.2 断层破碎带影响下隧道突涌水治理措施研究 |
3.2.1 数值分析方案 |
3.2.2 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
3.2.3 边界条件及假定 |
3.3 导水洞排水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1 导水洞与隧道相对距离L/(D+l)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2 导水洞开挖位置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3 导水洞位置组合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4 导水洞洞径l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5 导水洞开挖步序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6 导水洞排水措施方案结果分析 |
3.4 注浆堵水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1 注浆厚度M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2 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N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3 注浆堵水方案结果分析 |
3.5 导水洞排水与注浆堵水对隧道涌水量及稳定性影响 |
3.5.1 注浆厚度M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5.2 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N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5.3 排堵方案结合结果分析 |
3.6 不同等级涌水治理方案类比分析 |
3.6.1 导水洞排水 |
3.6.2 注浆圈堵水 |
3.6.3 排堵结合 |
3.7 小结 |
4 隧道突涌水风险预警快速评价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
4.1 突涌水风险因素分析 |
4.2 评价方法简介及灾害等级评价方法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4.2.2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和分级标准 |
4.2.3 突涌水指标权重与隶属度确定 |
4.2.4 模糊算子选取及评价 |
4.3 突涌水快速评价系统构建 |
4.3.1 编程语言简介 |
4.3.2 平台设计 |
4.3.3 平台简介 |
4.4 预警平台在武九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
4.4.1 工程地质及现场施工 |
4.4.2 隧道全段预测结果 |
4.5 工程类比分析 |
4.5.1 以往隧道工程突涌水情况及治理措施 |
4.5.2 基于本平台隧道突水治理措施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震危险性区划图研究现状 |
1.1.2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方法 |
1.1.3 地震风险评估 |
1.1.4 极低超越概率地震风险评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地震危险性函数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地震危险性曲线表达方法 |
2.2.1 分段直线拟合 |
2.2.2 幂函数拟合 |
2.3 地震危险性特征系数表达法 |
2.4 实例分析 |
2.5 特征系数k与地震环境关系分析 |
2.6 全概率地震危险性区划图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技术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计算方法 |
3.2.1 风险积分方法 |
3.2.2 设计因子法 |
3.3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输入参数分析 |
3.3.1 易损性函数的标准差β |
3.3.2 目标倒塌风险P_F |
3.3.3 设计地震动对应的倒塌概率p |
3.4 基于倒塌风险的地震动确定 |
3.4.1 我国大陆地区基于风险的PGA |
3.4.2 DF-AR曲线拟合 |
3.5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参数区划 |
3.5.1 基于风险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方法 |
3.5.2 基于风险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性能的设计地震动确定 |
4.1 基于性能的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 |
4.2 田湾厂址设计因子DF的确定 |
4.3 厂址特定SL-2 级地震动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间相依的地震风险分析 |
5.1 引言 |
5.2 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
5.2.1 特征地震的震级模型 |
5.2.2 特征地震的复发间隔模型 |
5.2.3 地震动衰减关系 |
5.2.4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计算公式 |
5.3 鲜水河断裂带时间相依地震危险性分析 |
5.3.1 鲜水河断裂带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
5.3.2 鲜水河断裂带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结果 |
5.4 鲜水河断裂带时间相依地震风险分析 |
5.5 考虑地震易损性时变特性的地震风险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极低超越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极值理论与GPD |
6.3 数据和结果 |
6.4 不同震级GPD拟合 |
6.5 对PSHA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风险识别 |
1.2.2 旱灾风险评价 |
1.2.3 旱灾风险预警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系统组成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识别分析 |
2.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灾损敏感性分析 |
2.1.1 安徽省淮北平原基本概况 |
2.1.2 安徽省淮北平原各市农业发展状况 |
2.1.3 农业灾损敏感性分析 |
2.2 区域农业干旱风险危险性识别 |
2.2.1 识别指标确定 |
2.2.2 气象干旱事件识别 |
2.3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时空暴露识别 |
2.3.1 时间暴露分析 |
2.3.2 空间暴露分析 |
2.4 区域农业抗旱能力诊断识别 |
2.4.1 诊断识别方法建立 |
2.4.2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旱灾损失成因过程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 |
3.1 AquaCrop模型简介 |
3.1.1 AquaCrop模型基本原理 |
3.1.2 模型输入参数 |
3.2 AquaCrop模型本地化研究 |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模型输入参数 |
3.2.3 模型参数调整 |
3.2.4 模型有效性检验 |
3.3 蚌埠市夏玉米产量因旱损失计算 |
3.3.1 正常气象数据确定 |
3.3.2 干旱频率分析 |
3.3.3 夏玉米因旱损失计算 |
3.4 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联系数和熵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分析 |
4.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1 区域农业旱灾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
4.1.2 建立基于联系数的区域农业旱灾动态评价方法 |
4.1.3 建立基于熵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方法 |
4.2 应用实例 |
4.2.1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评价指标权重 |
4.2.2 基于联系数方法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评价分析 |
4.2.3 基于熵信息扩散方法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分析 |
4.3 讨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 |
5.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指标选择 |
5.1.1 风险预警指标分类 |
5.1.2 警兆指标筛选 |
5.2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限确定 |
5.2.1 警情指标警限区间 |
5.2.2 警兆指标警限区间 |
5.3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5.3.1 基于改进KLR模型的单指标预警效果评价 |
5.3.2 基于预警综合指数的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 |
5.3.3 基于GM(1,1)的警兆指标预测模型构建 |
5.4 实例分析 |
5.4.1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兆指标识别 |
5.4.2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限确定 |
5.4.3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 |
5.4.4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兆指标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1.1 管道定性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1.2 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1.3 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2 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2.3 管道事故后果评价研究现状 |
2.3.1 管道事故特点 |
2.3.2 管道失效模式 |
2.3.3 管道事故影响范围研究现状 |
2.3.4 管道事故损失研究现状 |
2.4 风险可接受准则研究现状 |
2.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3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概率计算方法研究 |
3.1 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概率分析 |
3.1.1 欧洲EGIG失效概率分析 |
3.1.2 美国PHMSA失效概率分析 |
3.1.3 加拿大NEB失效概率分析 |
3.1.4 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概率分析 |
3.1.5 失效概率数据统计特征 |
3.2 基于修正系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模型 |
3.2.1 管道失效概率修正方法 |
3.2.2 修正系数与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3.3 天然气长输管道点火概率计算 |
3.3.1 立即点火概率计算 |
3.3.2 延迟点火概率计算 |
3.4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概率计算程序 |
3.5 本章小结 |
4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评价方法研究 |
4.1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评价程序 |
4.1.1 典型管道事故案例 |
4.1.2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类型 |
4.1.3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损失分类 |
4.1.4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评价流程 |
4.2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影响范围计算模型 |
4.2.1 天然气扩散模型 |
4.2.2 事故物理效应计算模型 |
4.2.3 事故伤害准则 |
4.2.4 事故影响范围计算 |
4.3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损失计算方法 |
4.3.1 有形损失计算 |
4.3.2 无形损失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与风险可接受标准研究 |
5.1 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内涵 |
5.1.1 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定义 |
5.1.2 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计算框架 |
5.2 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
5.2.1 定量风险评价程序 |
5.2.2 定量风险评价模型 |
5.3 天然气长输管道各类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1 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2 经济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3 环境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4 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5 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基本概况 |
6.1.1 地形地貌 |
6.1.2 土壤植被 |
6.1.3 气候气象 |
6.2 事故概率计算 |
6.2.1 第三方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2 腐蚀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3 设计缺陷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4 误操作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5 自然灾害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6 管道事故概率确定 |
6.3 事故后果评价 |
6.3.1 事故影响范围确定 |
6.3.2 事故损失计算 |
6.4 定量风险评价 |
6.4.1 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可接受评价 |
6.4.2 经济损失风险可接受评价 |
6.4.3 环境损失风险可接受评价 |
6.4.4 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评价 |
6.4.5 管道风险可接受评价 |
6.5 对比分析 |
6.5.1 基于肯特法的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评价 |
6.5.2 风险评价结果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声誉指标权重排序及损失量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自然灾害风险理论 |
2.2 投影寻踪理论及应用 |
2.2.1 投影寻踪概念 |
2.2.2 投影指标 |
2.2.3 投影寻踪的发展与应用 |
2.3 加速遗传算法 |
2.3.1 遗传算法概念 |
2.3.2 遗传算法原理及其特点 |
2.3.3 遗传算法的应用 |
2.4 文献综述 |
2.4.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理论的相关研究 |
2.4.2 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 |
2.4.3 舆情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 |
2.4.4 指标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引言 |
3.2 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
3.3 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初选 |
3.3.1 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初步构建 |
3.3.2 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初选指标说明 |
3.4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初筛 |
3.4.1 样本选择和问卷设计 |
3.4.2 信度检验 |
3.4.3 效度检验 |
3.5 基于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指标筛选 |
3.5.1 指标数据的采集 |
3.5.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3.5.3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指标筛选 |
3.5.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标筛选 |
3.5.5 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检验 |
3.6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设置 |
3.6.1 熵权法概述 |
3.6.2 数据来源及初始数据矩阵的建立 |
3.6.3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分析 |
3.6.4 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4.1 投影寻踪模型 |
4.1.1 投影寻踪的概念 |
4.1.2 投影寻踪对于舆情风险评价的适用性 |
4.2 加速遗传算法 |
4.2.1 遗传算法的再选择 |
4.2.2 遗传算法的适用性 |
4.2.3 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 |
4.3 遗传算法改进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3.1 耦合模型的可行性 |
4.3.2 可能性 |
4.3.3 传统的投影寻踪模型 |
4.3.4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AGA) |
4.3.5 加速遗传算法改进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舆情风险的等级划分 |
5.1.1 等级评价的选定——基于四分法的等级评价 |
5.1.2 舆情风险的四级颜色划分 |
5.2 舆情风险评价等级标准的确立 |
5.2.1 建立等级标准的必要性 |
5.2.2 建立等级标准的过程 |
5.3 案例选择 |
5.3.1 台风“天鸽” |
5.3.2 九寨沟地震 |
5.3.3 四川茂县山体滑坡事件 |
5.4 数据来源 |
5.4.1 清博舆情 |
5.4.2 百度指数 |
5.5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6 计算过程 |
5.6.1 simulink的模型仿真 |
5.6.2 标准投影寻踪模型进行计算 |
5.6.3 采取AGA-PP模型进行计算 |
5.7 AGA-PP与标准投影寻踪方法的比较 |
5.7.1 精度 |
5.7.2 稳定性 |
5.8 结果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应对策略 |
6.1 政府层面的应对策略 |
6.1.1 自然灾害网络舆情应对措施的基本要求 |
6.1.2 不同风险等级下舆情管控对策建议 |
6.2 对网络媒体的借鉴 |
6.2.1 掌握第一手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
6.2.2 引导舆情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
6.3 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借鉴 |
6.4 对网民个人的借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经历 |
(7)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坍塌风险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隧道等地下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风险管理的工程应用及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
1.2.3 隧道坍塌影响因素及分类研究 |
1.2.4 数据在隧道等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1.2.5 动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1.2.6 围岩稳定性分类 |
1.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路线及方法 |
2 隧道坍塌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
2.1 隧道坍塌类型划分 |
2.2 隧道坍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地质条件 |
2.2.2 设计因素 |
2.2.3 施工因素 |
2.3 山岭隧道坍塌风险事故树构建及影响因素确定 |
2.3.1 事故树方法介绍 |
2.3.2 山岭隧道坍塌事故树构建 |
2.3.3 隧道坍塌后果事故树 |
2.4 渔寮隧道工程概况 |
2.4.1 工程简介 |
2.4.2 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 |
2.4.3 施工工艺及方法 |
2.4.4 监测监控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坍塌风险评价方法 |
3.1 贝叶斯网络原理 |
3.2 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价方法原理 |
3.2.1 三角模糊数 |
3.2.2 构建网络结构和参数学习 |
3.2.3 节点概率分布 |
3.2.4 风险概率估计和等级划分 |
3.3 隧道坍塌风险概率估计 |
3.3.1 构建贝叶斯网络 |
3.3.2 基本事件出现概率计算 |
3.3.3 条件概率计算 |
3.3.4 坍塌风险概率计算 |
3.4 隧道坍塌后果估计及风险评价 |
3.5 坍塌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VERHULST-MC优化模型在隧道非等距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
4.1 非等距时序隧道位移的预处理 |
4.2 优化VERHULST-MC模型 |
4.2.1 Verhulst改进背景值优化模型 |
4.2.2 马尔可夫链的构建 |
4.2.3 预测方法精度检验 |
4.3 渔寮隧道拱顶沉降预测 |
4.3.1 监测数据预处理 |
4.3.2 趋势项位移提取及其预测 |
4.3.3 平稳随机项位移的提取及预测 |
4.3.4 拱顶沉降量预测及不同方法预测精度的比较 |
4.4 最终沉降值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位移监测监控数据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 |
5.1 基于实数编码的位移反分析法 |
5.1.1 算法概述 |
5.1.2 选择操作 |
5.1.3 交叉操作 |
5.1.4 变异操作 |
5.1.5 适应度计算 |
5.2 最优化双参数强度折减法 |
5.2.1 最优双参数折减法 |
5.2.2 安全系数定义 |
5.2.3 失稳判别准则 |
5.3 渔寮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
5.3.1 构建数值计算模型 |
5.3.2 构建神经网络 |
5.3.3 通过反分析计算相关参数 |
5.3.4 最优化双参数折减法对围岩稳定性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隧道坍塌风险评估软件开发及其应用 |
6.1 系统整体设计 |
6.2 系统功能介绍 |
6.3 二郎山隧道工程应用 |
6.3.1 工程概况 |
6.3.2 坍塌风险评估 |
6.3.3 围岩稳定性评价 |
6.3.4 事故情况 |
6.4 鹧鸪山工程应用 |
6.4.1 工程概况 |
6.4.2 坍塌风险评价 |
6.4.3 事故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与态势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镇水环境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投资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4 风险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础理论 |
2.1 PPP项目特许经营期划分 |
2.2 投资风险基础理论 |
2.2.1 投资风险概念 |
2.2.2 投资风险意义 |
2.2.3 PPP项目投资风险的特点 |
2.3 风险评估方法基础理论 |
2.3.1 基于FINE KINNEY METHOD的风险评估方法 |
2.3.2 毕达哥拉斯模糊AHP |
2.3.2.1 毕达哥拉斯模糊集 |
2.3.2.2 层次分析法(AHP) |
2.3.2.3 毕达哥拉斯模糊层次分析法 |
2.3.3 模糊推理系统(FUZZY INFERENCE SYSTEM) |
2.3.3.1 模糊化和模糊规则 |
2.3.3.2 解模糊化 |
2.3.4 基于集对分析五元联系数的风险态势判定 |
2.3.4.1 集对分析 |
2.3.4.2 五元联系数 |
2.4 本章小结 |
3 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选取原则和步骤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
3.2 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2.1 PPP项目准备期投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3.2.2 PPP项目建设期投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3.2.3 PPP项目运营期投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3.2.4 PPP项目移交期投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3.3 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城镇水环境治理项目投资风险指标的识别 |
3.3.2 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投资风险评价及态势判定模型构建 |
4.1 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投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
4.2 基于集对分析多元联系数的风险态势判定模型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FINE KINNEY METHOD三个参数权重计算 |
5.2.1 投资风险指标“风险概率”权重计算 |
5.2.2 投资风险指标“风险暴露度”权重计算 |
5.2.3 投资风险指标“可能的后果”权重计算 |
5.3 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评价 |
5.4 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态势判定 |
5.5 风险评价及态势判定结论 |
5.5.1 准备期风险评价及态势判定结论 |
5.5.2 建设期风险评价及态势判定结论 |
5.5.3 运营期风险评价及态势判定结论 |
5.5.4 移交期风险评价及态势判定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模糊规则 |
(9)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研究 |
2.1.1 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研究进展 |
2.1.2 瓦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研究评论 |
2.2 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机理研究 |
2.2.1 风险分析方法 |
2.2.2 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机理研究进展 |
2.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2.3.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2.3.2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评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机理分析 |
3.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物理机理研究 |
3.2 煤矿瓦斯风险事故致因机理研究 |
3.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治理研究 |
3.4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治理基本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识别 |
4.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网络模型构建 |
4.1.1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网络模型构建 |
4.1.2 瓦斯安全事故致因网络模型分析 |
4.2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因素的关联规则挖掘 |
4.2.1 关联规则挖掘相关理论 |
4.2.2 Apriori算法的挖掘流程 |
4.2.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关联规则挖掘 |
4.2.4 基于社会网络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致因关联规则挖掘模型 |
4.3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研究 |
5.1 煤矿瓦斯灾害分级及风险度评价规则定义 |
5.2 马尔科夫链模型的建立 |
5.2.1 马尔科夫链模型应用于煤矿瓦斯灾害预估的可行性研究 |
5.2.2 马尔科夫链理论简介及应用 |
5.2.3 马尔科夫链模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求解方法确定 |
5.2.4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求解与修正 |
5.3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煤矿瓦斯灾害预测 |
5.3.1 我国煤矿瓦斯灾害综述 |
5.3.2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煤与瓦斯突出概率预测 |
5.4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度预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IWPA-BP神经网络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 |
6.1 神经网络用于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的可行性 |
6.1.1 传统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缺点 |
6.1.2 神经网络的特点 |
6.1.3 BP神经网络用于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评价的可行性 |
6.2 算法的优选 |
6.3 改进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6.3.1 基于信念学习模型改进WPA |
6.3.2 IWPA优化BP神经网络 |
6.4 IWPA-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函数验证 |
6.5 基于IWPA-BP神经网络模型瓦斯风险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 煤矿瓦斯安全风险度预测与安全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
7.1 李雅庄煤矿概况 |
7.1.1 矿井位置与交通 |
7.1.2 瓦斯涌出情况 |
7.1.3 矿井开拓开采情况 |
7.1.4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
7.2 组合模型在李雅庄煤矿瓦斯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
7.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7.2.2 IWPA-BP模型训练及结果分析 |
7.2.3 马尔科夫链模型训练及结果分析 |
7.3 李雅庄煤矿瓦斯安全风险治理技术 |
7.4 李雅庄煤矿瓦斯风险改进措施实践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研究综述 |
2.1.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
2.1.2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1.3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1.4 道路改扩建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2.1.5 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现状 |
2.2 相关理论 |
2.2.1 风险过程管理理论 |
2.2.2 风险评价方法理论 |
2.3 借鉴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
3.1 风险目标与风险等级 |
3.2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分析内容与方法 |
3.2.1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分析内容 |
3.2.2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分析方法 |
3.3 多目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国省道改建工程质量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
3.3.2 国省道改建工程工期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
3.3.3 国省道改建工程费用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
3.3.4 国省道改建工程安全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
3.3.5 国省道改建工程社会风险管理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与评价系统开发及功能分析 |
4.1 软件开发环境与运行要求 |
4.2 软件的操作使用 |
4.2.1 系统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查询 |
4.2.2 创建拟评价风险事件 |
4.2.3 风险评判准则层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4.2.4 风险评判因素层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4.2.5 影响因素对目标影响的专家评分 |
4.2.6 图表参数设定 |
4.3 软件的系统设置与管理 |
4.3.1 风险评价目标与等级设置 |
4.3.2 目标影响因素相关参数设置 |
4.3.3 影响因素(子因素)评分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K141顺层高边坡工程风险评判与防护决策 |
5.2.1 公路高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估 |
5.2.2 边坡地质灾害快速识别技术 |
5.2.3 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护方案 |
5.3 路湾隧道洞口路段风险评判与防护决策 |
5.3.1 路湾隧道洞口路段风险评估 |
5.3.2 路湾隧道洞口路段变形机理分析 |
5.3.3 路湾隧道洞口边坡稳定分析及加固方案 |
5.4 50省道改建工程社会风险评估 |
5.4.1 白桥村近村工点爆破社会风险评估 |
5.4.2 “8. 20”特大洪水工程处治的社会风险评估 |
5.4.3 马林源村拆迁的社会风险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概率风险评价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跨径桥梁智能安全风险等级评价及养护措施研究[D]. 王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D]. 段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风险的地震动确定[D]. 张萌.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02)
- [4]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D]. 陈梦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陈雪锋.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6]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研究[D]. 秦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7]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坍塌风险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D]. 孙景来.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城镇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与态势判定研究[D]. 武杨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9]煤矿瓦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D]. 申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10]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研究[D]. 丁浙鸣. 浙江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