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辩证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杨仁兵[1](2021)在《詹姆斯·希尔曼的原型心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方程[2](2021)在《音乐分析法中的心理学元素》文中指出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重视音乐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有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试图以音乐分析法作为研究主体,选取心理学元素作为切入口,并且引用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和其他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力图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初步达成揭示两者之间内在关系的目的。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和结论。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一、关于音乐分析法与心理学元素,主要梳理音乐分析法和心理学元素等一些相关概念;二、音乐分析法和心理学元素之间的关系,本章是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心理学元素梳理成两对关系:显性关系和隐性关系,分别对应四种音乐分析法,提出“音乐活动过程中一直蕴含着心理活动”的观点;三、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具体应用,分为两个部分: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显性应用和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隐性应用。具体运用四种音乐分析法,筛选心理学元素为媒介,以古今中外的音乐经典为载体,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作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索,遵循规律、剖析作品、探求共性,进一步阐明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心理活动丰富了音乐活动的生命力。不求面面俱到,力求准确到位;四、对音乐分析法中心理学元素应用的评价及其愿景。就音乐分析法而言,本文只选取了迈尔的节奏分析法、莱蒂的主题动机分析法、申克分析法、传统分析法等四种音乐分析法;至于心理学元素方面,主要涉及动机、情感、感知、记忆等,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论题得出的只是初步的结论;末章评价与愿景,也只是在理论层面上作了简单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能够有更多的优秀成果出现。
姚玉倩[3](2020)在《艺术中潜意识创作灵感的探究 ——以深泽直人设计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艺术创作中不乏有对灵感的困扰,有时在偶然之间,灵感就突然闪现,无来由的令你喜悦却又困惑,这就是“潜意识”的迸发。潜意识经由弗洛伊德系统的提出,对于潜意识灵感的探究无论是对艺术领域还是科学、生活、文化等领域都有其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开发与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更是对于全人类的进步发展极具历史性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弗洛伊德与荣格的潜意识理论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了解潜意识的起源与其对艺术领域中各流派的影响,分析艺术家的潜在想法与表现方式。再结合当代艺术中的作品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论证潜意识对艺术领域的影响和潜意识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方式和消费者的体验感受,阐述人的生活习惯所引发的潜在需求。最后归纳整理潜意识灵感的培养方式,提出在生活中要懂得抓住灵感的方式和找到适合自身的创作方法,以及使灵感转化为创作要注意观察生活细节、分析生活习惯并转化、创新出贴心实用的设计,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生活负荷。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大多都离不开“人”的情感表达。深泽直人认为真正的“无意识设计”是“问你的时候你回答不出来,但是当看到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他通过追踪人的无意识行为来激发灵感并创新,他的设计风格简约、朴素又恰到好处,并对生活有自己的设计追求。在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我们要坚守本心,要基于对潜意识灵感的追随做最适合的创作设计。
李文荣[4](2020)在《《周易》哲学视域下的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荣格与中国哲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所有西方的心理学流派中,几乎只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周易》以及中国文化纳入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荣格最初接触《周易》是来自理雅各的译本,而荣格认为理雅各的译本没有掌握《周易》的哲学深意。当荣格接触到卫礼贤翻译的《周易》时,使得荣格确证了其“共时性”原则。《周易》以天、地、人三才的视角统贯全书,特别强调了人作为大宇宙一份子的修德工夫论的问题;而“共时性”是以主体的感应为基础跨越了自然物理界的时空,强调了主体的重要性。在“共时性”原则的基础之上,荣格强调了无意识特别是集体无意识相对于意识的重要性,“共时性”原则正是基于人类心灵具有无意识的一面,才可以与外在的意象发生联系。荣格认为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理性的意识之外,也需要具有非理性的无意识层面,只有二者的整合才能成为一个《周易》里面的“大人”。要想获得来自于无意识的知识,人们必须要回到自己的内心,放下过度理性思考的意识,为无意识留出空间,这就像是《周易》哲学中的阴阳理论,阴阳两面是流转变化的。当无意识尤其是集体无意识显现时,荣格认为其主要以原型的内容显现。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原型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如果说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在荣格理论中的地位相当于《周易》哲学中的“道”,那么,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这样原型理论就像阴与阳去显现道一样去显现集体无意识。《周易》中的阴阳理论强调了阴阳作为万事万物共有的属性,而构成集体无意识主要内容的原型也具有阴阳的属性。除了原型与原型之间是阴阳互对的,原型自身也具有阴阳的属性。其中,自性作为原型的一种,自然就具有了阴阳与对立统一的属性。荣格认为自性的这种对立统一是一种曼陀罗式的展现,是一种最完整和圆满的状态。而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其自性化,在《周易》哲学中就是“天人合一”。荣格认为《周易》之“时中”是实现自性化的重要途径,是成为一个与天地合德,四时合序,日月合明,鬼神合吉凶的“大人”的必然之路。不仅《周易》哲学中的象思维、阴阳、时中等理论与荣格的共时性、原型等理论相契合,而且其最终与《周易》对于人的修德理论也是殊途同归。
莫传玉[5](2019)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是近几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纳博科夫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荼毒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抹杀了人们的想象力,他所评析的艺术必定存在性象征,所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作家的儿时情结,是个庸俗、非理性、不懂美学的“维也纳巫医”。纳博科夫常在他的小说中以弗洛伊德理论为诙谐模仿对象,导致他笔下的人物多呈现性格执拗、极端处事、非常态化的心理特点,他的小说也因此被文学评论界评为“心理学小说”。本次研究试图结合作家的文体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家在访谈中有关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部分,从镜像“主-客体”理论、两性图腾、力比多能量等视角,以思辩性理论为主,实证性质性工具为辅,分析作者诙谐模仿精神分析的用意。通过对纳博科夫长篇小说运用澳洲公司所开发的质性研究软件Nvivo8.0编码归类,总结作者所着的小说里持有的心理学观点主要集中在“存在、时间、记忆、梦、性、爱情”这六项心理学主题。另外,作者所运用的文体技法也巧妙的将这六项主题融汇其中,使作品传递的思想更加多元。本次研究基于理论思辩的基础可知,作家的意识并非等同故事中“我”的意识。拉康学派的“镜象”理论充分在纳博科夫所塑造的双重“我”中得到证明;纳博科夫所持有的“双重世界”概念,也在每部小说的心理学主题上得到呈现。进一步采用质性研究工具比较心理学理论与小说情结核心观,发现二者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深入分析可知纳博科夫文学所蕴藏的心理学思想分别有:存在主题:拉康的主-客体“镜象”理论成为纳博科夫“双重世界”观的基础,它所表现的游戏思维模式隐藏这样一条法则,即“主-客体”意识的所占比例与自我认知、行为、性格息息相关。时间主题:分别以实验心理学、现象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阐明时间存有两种特性。动态性时间与个体的有意注意、直接经验有关;静态性时间与个体意识所处的客体空间属性有关。记忆主题: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为基础,对于主体而言,个体意识流的运作与记忆属性有关;对于客体而言,记忆瞬间的储存模式与欲望下的功利主义有关。梦主题:以精神分析拉康“镜象”理论为基础,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为目标,阐述梦的产生机制,即主体意识与客体环境通过无目的的组织、重构,最后帮助个体更好的认识自我,实现人类的社会属性,区别于自然界的动物属性。性主题:将精神分析、进化心理学作为依据,阐述主-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主体意识而言,自然造就个体适应群体的“性”繁衍法则;对于客体意识来说,性适配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两性关系的所属地位。爱情主题:继性章节理论为前提,分析主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作用,实乃“自私”的物质之爱;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功能,是伴有“利他”主义、情感、能量协调的精神之爱。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共同结合而形成的意志之爱,则是纳博科夫最为称赞的崇高之爱。总结,纳博科夫所主张的文学宗旨是具有“镜像”般的现象学,及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张的内省意识观意义,它们分别在“主体”与“客体”的意识中发挥作用。纳博科夫小说所隐藏的六个心理学主题思想,其理论分别涵盖了精神分析学、现象心理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作者所坚持的“双重世界”观,即“主-客体”的意识奠定基础,同时也预示作者所想表达的“棱镜”艺术意义。此次研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也为今后的文学诠释学提供借鉴,对今后研究纳博科夫文学、作家心理学思想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
蒋趁心[6](2019)在《从个体无意识到社会表征:多重视野下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文中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精神分析学概念,自1918年在《爱情心理学》中公开使用以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至关重要,而且还在其他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文学艺术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经过弗洛伊德的后继者对俄狄浦斯情结长时间的使用,它的内涵也不断被丰富和拓展,其影响也日益深远。本文即是以俄狄浦斯情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条线索、三种视野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展开的研究,旨在达到对俄狄浦斯情结发展过程较为全面的认识。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不同领域具有的价值,进而从总体上对俄狄浦斯情结进行总结评价并说明它的本质特性。通过从不同视野对俄狄浦斯情结分析、对比,获得对其本质特性的认识:它是社会文化内化于个体无意识中的实存精神现象,是不同文化语境中权力话语下基本的家庭结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它以不同的样式呈现出来,俄狄浦斯情结、代情结和美拉尼西亚社会中的弑母舅娶姊妹的欲望即是以不同的样式呈现于社会之中的典型代表。其中,对俄狄浦斯情结文学价值的阐述放在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价值与评价一章中,根据其发展过程阐述了它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价值。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研究即是在这两条线索和三种视野的统辖下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在个体无意识的原初视野下,分析了弗洛伊德建构俄狄浦斯情结的动因、它的基本内涵和“真实、幻想、概念和神话”的多重身份。通过分析其与神经症、性本能和人格结构的关系说明它核心概念的地位。克莱因通过早期焦虑探讨了婴儿心理的俄狄浦斯冲突。第二,在语言维度视野中,拉康将俄狄浦斯情结拓展为一个象征性的三元结构,并阐述了这个三元结构与拉康无意识、欲望和三界理论的关系。第三,社会文化视野下,主要阐述了俄狄浦斯情结具有的社会文化表征性。具体来说,在弗洛姆与马林诺夫斯基理论观念中体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父权制文化表征性;在反俄狄浦斯中,它表征了父权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与代情结的对比中,体现了它的文化差异表征性。第四,说明俄狄浦斯情结的深远影响,分析俄狄浦斯情结在各领域中的价值和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
徐晓伟[7](2019)在《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各层面提升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更加应该引起重视。以高觉敷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为切入点考察民国时期我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能够对当时的心理问题和治疗理论、方法有一个更为具体的理解,同时也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学术界对于民国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有专门研讨,对高觉敷的探讨也集中于他在心理学史方面的贡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和历史分析的方法,以高觉敷的文章、着作以及他人的评价为基础,分析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结合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分析高觉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的社会背景;继而从高觉敷在香港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辗转国内各高校的工作经历,梳理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学术背景。从理论探索和应用探索两个方面,总结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基本要点与具体内容,包括:(1)重视理论研究,强调理论引领;(2)区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3)提出“易欲望为动机”。结合高觉敷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探索,可以发现:(1)高觉敷不仅是一个精神分析理论的翻译家,同时是精神分析理论应用的探索者;(2)不仅注重心理学理论研究,同时关注实际问题;(3)提出治疗教育思想,倡导建立指导病院来专门进行治疗教育;(4)不仅提出要寻找行为本源,而且主张易欲望为动机,用动机来解释个体行为。
陈茂香[8](2019)在《主体间性与女权主义的交织:杰西卡·本杰明的精神分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杰西卡·本杰明(Jessica Benjamin,1946-)是一名犹太裔美国精神分析师,是当前关系精神分析和主体间性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现任职于纽约大学。在本杰明40多年的研究中,她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实践以及应用做出了诸多基础性和原创性的贡献。在理论方面,她引入女权主义观点创造性的提出母婴主体间互动的概念;她强调相互认可在实现主体间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认为相互认可是实现主体间性的必要基础,通过破裂与修复之间的张力维持平衡;她还对当前心理学的发展模式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内心理论和双人心理学应该同时被重视,探讨关系应该与内心维度相结合。在临床实践方面,本杰明在治疗过程中引入第三方,在咨询师与患者之间构建一个心理空间,实现包容和治疗;她反对将咨询师看作白板完全反射来访者谈话内容和心理的传统心理咨询方式,认为在咨询中双方是平等的主体,并在相包容的空间内进行互动,以咨询师完整的主体性帮助患者修复其不协调的主体性及关系。本杰明的主要贡献在于解读和传播了精神分析主体间性的思想、开辟了研究关系精神分析的的新途径、推动对精神分析女权主义领域的发展。其主要局限包括未提出系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及技术、缺乏一定的实证支撑、存在自相矛盾的观点。本杰明的思想对当代精神分析领域、心理治疗领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平[9](2018)在《雅各比的“社会健忘症”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 Jacoby)《社会健忘症》一书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美国异化的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病,人们自主性的丧失、人的意识的颠倒和人际关系的冷漠等等,即利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的学说和理论,来批判美国“患了社会健忘症的社会”。雅各比在此书中所批判的异化现象不仅对其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存在的异化和物化问题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异化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有必要对患了“社会健忘症”的美国异化的社会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对于本文的研究将结合雅各比本人的相关着作,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和马克思的相关理论,详细阐述美国社会患了“健忘症”之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以求超越“社会健忘症”,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在第一章中主要是解释“社会健忘症”这个概念,这一章将分为三个小节,结合美国的历史情况和社会发展现状,分别论述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表现、机制和原因。首先雅各比指出“社会健忘症”是一种新的异化表现形式,而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和社会对经典理论的遗忘;其次在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机制中,他指出反文化运动的展开,动摇了美国的传统文化,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造成了公共文化的贫困,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物化,都促使了“社会健忘症”的产生或者促使“社会健忘症”的现象进一步加深;最后在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原因中,他分别从三个方面即新左派运动的失败,人在技术面前的异化和消费异化带来社会无意识来论述在发达工业社会之下,技术理性统治和大众文化等文化力量成为压抑人、消解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力量,从而提出对美国社会的控诉。在第二章中紧接着将讨论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危害,即论述社会患上“失忆症”之后给美国的社会发展和人们带来的种种危害,不仅导致心理分析缺乏有效性,使得人们不重视心理学的历史研究,不重视弗洛伊德的经典的心理分析学;而且人们的批判性思维遭到压制,导致人们的洞察力逐渐丧失,从而丧失了质疑、观察世界的能力,从众心理现象也普遍增加;最后人们俨然已经忘却了异化分析,忘却了自身处于异化的社会之中,忘却了自身生活的悲惨状态。因为此时的人们长期处于压抑的社会之中,已经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形成了与物化结构认同的物化意识,物化意识支配了人们所有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在第三章中将会结合雅各比本人的多部着作,分析雅各比论对“社会健忘症”的超越。雅各比认为首先要回归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重塑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基础地位,以此来探讨人们在异化的社会中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通过心理分析疗法使人们认清自身,扬弃异化;其次要回归辩证法的批判本性,辩证批判资本主义物化的社会,利用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来批判和否定一切外来的和异化的力量,促使人们不断的自我超越和自我提升;最后再造知识分子的乌托邦精神,号召知识分子坚持反偶像崇拜的乌托邦精神,唤起人们内在的乌托邦冲动和对生活的激情,从而带领人们走向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美好未来。在论文的最后一章中除了重点分析雅各比本人在这本书中所做出的贡献,即在遗忘经典理论的时代,促使弗洛伊德的经典的心理分析学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并且推动了人们关注自身心理层面的异化,关注人们自身的生存困境;并且分析了他在本书中所表现出的不足,即由于雅各比不是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家,所以在关于心理学方面难免有所疏忽,忽略心理学中一些关键性的概念,且缺乏对心理分析的历史的内在的逻辑把握;最后,将雅各比对“社会健忘症”的批判与马克思的物化批判相衔接,通过分析人的自主性的丧失、社会关系的冷漠和人与物关系的颠倒分别与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社会关系的物化与劳动产品的异化的批判相结合,分析二者的共通之处。
陈彪[10](2018)在《荣格论心理治疗与宗教》文中提出荣格的宗教学说不仅对心理治疗界,而且对神学界、教牧界以及与人的精神层面有关的一切文化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宗教在总体上不仅对因信仰原因患病的精神病患者有治疗作用,而且对正常人,对所有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都有一种治疗作用。
二、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辩证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辩证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2)音乐分析法中的心理学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述 |
三、本论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关于音乐分析法与心理学元素 |
第一节 音乐分析法梳理 |
一、音乐分析理论家代表着作 |
二、词典中的音乐分析法 |
三、库克——《音乐分析指南》 |
第二节 心理学元素 |
一、心理学历史梳理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一)心理学元素 |
(二)心理学分析法 |
(三)音乐心理学 |
小结 |
第二章 音乐分析法和心理学元素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显性关系 |
一、情感如何被期待——迈尔分析法 |
二、动机如何被发展——莱蒂分析法 |
第二节 隐性关系 |
一、音响如何被体验——申克分析法 |
二、参数如何被感知——传统分析法 |
小结 |
第三章 在音乐分析法中的具体应用 |
第一节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显性应用 |
一、迈尔分析法——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 |
二、莱蒂分析法——陈钢和何占豪《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
第二节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的隐性应用 |
一、申克分析法——布里顿《潘》 |
二、传统分析法——张晓峰、朱晓谷《新婚别》 |
小结 |
第四章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应用的评价 |
序论 |
第一节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应用的评价 |
一、评价模型 |
二、具体评价 |
第二节 心理学元素在音乐分析法中应用的愿景 |
一、从音乐分析法上看 |
二、从音乐心理学上看 |
三、从作曲技术理论上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谢辞 |
(3)艺术中潜意识创作灵感的探究 ——以深泽直人设计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论点 |
第二章 潜意识的发现与影响 |
2.1 潜意识的概念 |
2.2 潜意识概念发展总结 |
2.3 梦的解析 |
2.4 潜意识对艺术领域的影响 |
第三章 潜意识创作灵感在艺术中的探究 |
3.1 潜意识创作灵感综述 |
3.2 艺术的偶然性 |
3.3 艺术流派的体现 |
3.4 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
第四章 潜意识创作灵感对现代设计生活的影响 |
4.1 深泽直人与无意识设计 |
4.2 无意识设计产品应用案例分析 |
4.3 深泽直人对人与生活的分析 |
4.4 深泽直人设计作品特点分析 |
4.5 深泽直人主要的设计观点总结 |
第五章 潜意识创作灵感的培养与升华 |
5.1 潜意识创作灵感的培养方式 |
5.2 潜意识创造灵感的升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周易》哲学视域下的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写作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荣格与《周易》的渊源 |
第一节 荣格与《周易》 |
第二节 荣格与卫礼贤的《易经》译本 |
第二章 《周易》与共时性原则 |
第一节 共时性原则——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
第二节 《周易》的修德工夫论与共时性 |
第三章 “道”的境界与原型对于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一节 “道”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二节 《周易》中的阴阳观与原型理论 |
第四章 《周易》的“时中”思想与自性化 |
第一节 荣格分析心理学对于中道的追求 |
第二节 《周易》哲学中的“时中”思想 |
第三节 自性与自性化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博科夫的生平简介概况 |
1.2 纳博科夫遗留的“心理”问题 |
1.3 研究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4 本次研究如何展开 |
第二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文献综述 |
2.1 国外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进展 |
2.2 国内纳博科夫小说思想研究进展 |
2.2.1 纳博科夫文学基础的翻译工作 |
2.2.2 本次研究相关的评论工作 |
第三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3.1 透过作家写作技法发掘精神分析 |
3.2 基于质性研究方法论证六项心理学主题 |
3.2.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
3.2.2 研究输出结果 |
第四章 存在主题 |
4.1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动机 |
4.2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方式 |
4.2.1 纳博科夫的存在主义特征 |
4.2.2 游戏中的二重世界: 纳博科夫的“存在”心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时间主题 |
5.1 纳博科夫的时间构造理论 |
5.1.1 主体为主导的“意识”时间理论 |
5.1.2 客体为主导的“空间”时间理论 |
5.2 空间中“双重时间”的选择: 隐藏物种的“适应”法则 |
小结 |
第六章 记忆主题 |
6.1 隐藏在双重世界下的记忆心理学 |
6.1.1 “记忆双重”系统: 客体静态记忆VS主体动态记忆 |
6.1.2 弗洛伊德的“神奇书写板(蜡+胶片)”与纳博科夫的“双重记忆” |
6.2 记忆中的处世之道: 个体与集体的存在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梦主题 |
7.1 纳博科夫“双重世界”下所编织的梦的构造 |
7.1.1 主体“我”占主导意识的“性欲概念”梦 |
7.1.2 客体为结构的“象征”梦实则是衡量“力比多”的好坏 |
7.2 纳博科夫构造“双重梦”的意义 |
小结 |
第八章 性主题 |
8.1 从性的主体角度揭示“性适应”理论 |
8.1.1 “图腾”禁忌:近亲之爱(乱伦)是最基础的性欲 |
8.1.2 性压抑说,弗洛伊德成为男性“性解放”的代言人 |
8.1.3 “享乐主义”的性:“力比多”能量的双重释放 |
8.1.4 双亲“情结”源于个体无知的性体验之一 |
8.1.5 集体无意识的性:弗洛伊德的“乌托邦王国” |
8.2 从性的客体角度揭示“性选择”理论 |
8.2.1 生理意义上的性冲突:“繁衍器”的投资策略 |
8.2.2 精神意义上的动力学:“过滤器”的能量配置 |
小结 |
第九章 爱情主题 |
9.1 主体为代表的物质之爱——理性的自恋 |
9.2 客体为代表的精神之爱——非理性的他恋 |
9.2.1 纯粹的情感之爱 |
9.2.2 平等的精神之爱 |
9.3 主客体的理性、非理性统一——不朽的意志之爱 |
小结 |
第十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贡献 |
10.1 创作的积极心理:不是抹灭外在,而是正视它的存在 |
10.2 批判弗洛伊德心理:不完全否定,而是对“美”的解析不同 |
10.3 肯定人本心理学:不单“双重世界”,更是“棱镜艺术”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后记 |
(6)从个体无意识到社会表征:多重视野下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从俄狄浦斯情结到反俄狄浦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原初视角:个体无意识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
第一节 俄狄浦斯情结概念的形成 |
一、动因:精神神经症是如何产生的 |
二、来源和发展 |
三、俄狄浦斯情结的命名:和文本的互证关系 |
四、俄狄浦斯情结的内涵与身份 |
第二节 作为精神分析学核心概念的俄狄浦斯情结 |
一、本能理论、神经症与俄狄浦斯情结 |
二、俄狄浦斯情结与人格结构理论 |
第三节 早期焦虑:克莱因学派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拓展 |
第二章 转变时期:语言维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
第一节 拉康的俄狄浦斯情结:三元结构 |
第二节 俄狄浦斯情结与欲望 |
第三节 俄狄浦斯情结和无意识 |
第四节 俄狄浦斯情结与三界理论 |
第三章 后期发展:社会表征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
第一节 父权制社会的表征:弗洛姆和马林诺夫斯基 |
一、弗洛姆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质疑 |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蒸母复识”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表征:反俄狄浦斯 |
一、欲望机器与欲望生产 |
二、精神分裂分析中俄狄浦斯情结 |
第三节 代情结与俄狄浦斯情结:表征文化差异 |
一、代情结概念 |
二、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代情结 |
三、俄狄浦斯情结与代情结 |
第四章 俄狄浦斯情结的价值与评价 |
第一节 俄狄浦斯情结的价值 |
一、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分析学价值 |
二、俄狄浦斯情结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学价值 |
三、俄狄浦斯情结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评价 |
一、发展过程中的去性化 |
二、俄狄浦斯情结与文学的互证性 |
三、俄狄浦斯情结的本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生平与学术研究 |
2 问题提出 |
2.1 研究综述 |
2.2 研究问题与方法 |
3 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
3.1 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3.2 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产生的学术背景 |
4 高觉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
4.1 理论建设 |
4.2 应用探索 |
5 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 |
5.1 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基本要点 |
5.2 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
6 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价值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主体间性与女权主义的交织:杰西卡·本杰明的精神分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学术生平与着作 |
第一节 学术生平 |
一、早期经验 |
二、成为精神分析研究者 |
第二节 主要着作 |
第二章 思想来源 |
第一节 哲学背景 |
第二节 心理学背景 |
第三节 女权主义背景 |
第三章 精神分析主体间性思想 |
第一节 主体间性理论 |
一、相互认可的意义 |
二、早期关系中认可的发展 |
三、主体间性的意义 |
四、主体间性的过程 |
第二节 心理结构观 |
第三节 心理发展观 |
一、超越施动与受动 |
二、母婴互动发展观 |
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女权主义解读 |
第一节 再看弗洛伊德的权力观 |
第二节 再看俄狄浦斯情结之谜 |
一、旧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父亲:唯一的向导 |
二、被否认的原始母亲 |
三、超越俄狄浦斯情结 |
第三节 女权主义视角下的自由观 |
一、单人自由观与双人自由观 |
二、本杰明对单人自由观的批判 |
三、主观自由双人方式的历史发展 |
四、主体间性自由观:主观自由的产生 |
第五章 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观 |
一、分析师的立场:咨询中的主体性 |
二、主体间性的实现:第三方与第三性 |
第二节 心理治疗技术 |
一、认同爱vs理想爱:移情与反移情 |
二、性欲反移情:女性分析师的主体性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一、不穿黑色衣服的女人:双女性分析场景中的主体间性 |
二、咨询中迷失的咨询师:努力保持主体性 |
三、冰激凌的隐喻:如何建立共享第三方 |
第六章 简要评价 |
第一节 主要贡献 |
一、开辟了研究关系精神分析的新途径 |
二、拓宽了主体间性理论的运用范围 |
三、对精神分析女权主义领域的贡献 |
第二节 主要局限 |
一、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二、存在自相矛盾的观点 |
三、缺少实证支撑 |
第三节 主要影响 |
一、对精神分析运动的影响 |
二、对主体间性理论的影响 |
三、对精神分析治疗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雅各比的“社会健忘症”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表现、机制和原因 |
第一节 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表现 |
一、新的理论加速取代旧的理论 |
二、经典理论的原初语境被人遗忘 |
三、经典理论所批判的社会现实被遮蔽了 |
第二节 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机制 |
一、反文化运动的展开 |
二、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 |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物化 |
第三节 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原因 |
一、新左派运动的失败 |
二、人在技术面前的异化 |
三、消费异化带来社会无意识 |
第二章 雅各比论“社会健忘症”的危害 |
第一节 心理分析缺乏有效性 |
一、人们对心理的分析的历史研究态度随便 |
二、心理分析中理论与治疗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 |
三、心理分析理论受到种种单一的还原论的影响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被压制 |
一、思维活动衰退到被动地分类 |
二、人们洞察力的缺失 |
三、从众心理现象普遍增加 |
第三节 异化分析遭到遗忘 |
一、人们逐渐失去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
二、人的自身产物成为统治人的力量 |
三、人与机器的联系代替了人与人的联系 |
第三章 雅各比论对“社会健忘症”的超越 |
第一节 回归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
一、重塑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基础地位 |
二、重新关注个人的内心价值观层面的协调 |
三、调整心理分析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第二节 回归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
一、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地位 |
二、辩证批判资本主义物化的社会 |
三、通过革命性的实践活动改造现实 |
第三节 再造知识分子的乌托邦精神 |
一、呼吁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 |
二、正确理解乌托邦的两面性以及两种乌托邦 |
三、号召知识分子坚持反偶像崇拜的乌托邦精神 |
第四章 论雅各比“社会健忘症”批判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一节 论雅各比“社会健忘症”批判的贡献 |
一、促使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
二、推动了人们关注心理层面的异化 |
三、再次推动了心理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 |
第二节 论雅各比“社会健忘症”批判的不足 |
一、“社会健忘症”批判忽略了自我和无意识的内在联系 |
二、“社会健忘症”批判中浪漫化了心理分析概念 |
三、“社会健忘症”批判缺乏对心理分析的历史的逻辑把握 |
第三节 论“社会健忘症”批判与物化批判连接的可能的通道 |
一、将人的自主性的丧失与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的批判相结合 |
二、将人与物的关系的颠倒与马克思对劳动产品的异化的批判相结合 |
三、将社会关系的冷漠与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的批判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荣格论心理治疗与宗教(论文提纲范文)
一荣格的生平与着作 |
二作为集体潜意识原型的上帝 |
(一) 集体潜意识的原型 |
(二) 作为原型形式的上帝 |
(三) 作为原型内容的上帝 |
三宗教与象征 |
(一) 宗教是原型的象征表达 |
(二) 宗教经验 |
(三) 宗教的定义和本质 |
四上帝与个体化 |
(一) 个体化的过程和阶段 |
(二) 个体化:上帝与统我 |
(三) 恶的问题 |
(四) 个体化、上帝形象和治疗 |
四、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辩证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詹姆斯·希尔曼的原型心理学思想研究[D]. 杨仁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音乐分析法中的心理学元素[D]. 王方程.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3]艺术中潜意识创作灵感的探究 ——以深泽直人设计作品为例[D]. 姚玉倩.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4]《周易》哲学视域下的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D]. 李文荣. 山东大学, 2020(09)
- [5]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D]. 莫传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从个体无意识到社会表征:多重视野下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D]. 蒋趁心.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觉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 徐晓伟. 苏州大学, 2019(04)
- [8]主体间性与女权主义的交织:杰西卡·本杰明的精神分析思想研究[D]. 陈茂香.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雅各比的“社会健忘症”批判研究[D]. 李平. 西南大学, 2018(01)
- [10]荣格论心理治疗与宗教[J]. 陈彪. 宗教心理学,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