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伟人风范长留人间(论文文献综述)
仇玉莹[1](2019)在《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的中国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史。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不惧牺牲、勇于斗争,最终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了纪念这些英雄的伟大壮举,各阶层的国人在全国各地为这些英雄建造了许多纪念碑、纪念塔类的纪念性构筑物,以表达他们对英雄的哀悼与追忆。当今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建设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建设种类越来越齐全,由于这些纪念性构筑物的数量较多,很多纪念性构筑物未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与管理,导致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近现代纪念性构筑物在城市中逐渐消亡,不仅不能够满足当今城市生产生活的需要,整体风貌也与纪念性构筑物的纪念环境格格不入,其周边环境更是因为城市的扩张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发掘这些纪念性构筑物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传承发扬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在通过前人对于纪念性构筑物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补充,归纳出有关纪念性构筑物保护与利用的经验,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以期对类似纪念性构筑物的保护与利用、展示提供借鉴与参考。首先,本文多角度的阐述了纪念性构筑物的功能价值与选址场地,进而探索纪念性构筑物在当代不同类型城市的现状,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中小型城市中,纪念性构筑物由于体量小、周边环境复杂等因素,难以引起人们对这类构筑物保护的关注,也不符合《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的要求。其次,在对这类纪念性构筑物的调研、分析中选择了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作为典型代表。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本文深入剖析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因为城市的发展,导致纪念塔周边环境的历史风貌破坏严重,削弱了纪念塔的纪念环境及价值意义。本文结合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研究价值、保存现状,分析该保护利用工作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在保护利用当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最后,结合《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划定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范围之后,根据《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遵循文物保护原则,以《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为指导思想,从发掘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的角度兼顾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视觉效果,结合残损原因对纪念塔本体残损现状、建造材料给予针对性保护措施。利用周边环境的特点对纪念塔周边的道路、景观进行补充与改造,并探讨了开封市公园重建的意义及具体的规划设计,以期能够实现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在当代的价值。
何学军[2](2017)在《学习伟人风范 培养优良品格——以广安学习邓小平风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广安市是邓小平的家乡,青少年时代,他在那里度过了15个春秋,留下了众多历史遗存。作为伟人故里,广安市以邓小平风范作为立市之魂,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110周年之际,修建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缅怀馆、邓小平图书馆、思源
汤雄[3](2016)在《宋庆龄上海寓所生活管理员周和康杂记》文中研究表明"我当你是我自己亲人"周和康,1925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现鄞州区)钟公庙镇傅家堤周家村的一个职员家庭。10岁时其父逝世,全家即刻陷入了贫困窘迫之境。在舅舅的资助下,他就读于宁波市四眼石契初级中学,14岁时因家里再没有抚养能力,少年周和康只得在亲戚的帮助下,只身来到上海,进入位于上海建国中路326号的一家南货店当学徒。学徒期满,当了名"跑街"(即如今的推销员),专为南货店推销瓜子小吃等炒货食品。1946年3月,机敏能干的周和康被位处上海四川中路70号上的美
任剑涛[4](2015)在《重回现代共和轨道: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及其结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现代建国,从民族国家建构始,以政党国家成型终。政党国家并没有完全背离共和精神。只不过它是一种类似贵族共和的政体形式。从现代共和的基本精神来看,中国面临着一个从政党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转型,从贵族共和向平民共和的跃迁。只有完成了这样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建国任务才真正宣告完成,中国也才有望成为规范意义上的共和国。
俞文君[5](2010)在《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物纪念馆是我国博物馆的一大重要分支,占到中国博物馆总量的近1/6。人物纪念馆通过对杰出人物的纪念和展示,保存和传承公众记忆,维护和塑造社会主旋律文化,促进名人效应的持续发挥。然而与其总体规模和社会责仟不匹配的是,目前我国人物纪念馆观众参观量和观展热情低迷,社会效应不显着。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物纪念馆主题陈列展览水平低下,展览思想性和知识性缺乏,展览内容枯燥无味,充满训化宣教气息,无法对当下的观众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导致展览水平低下的根本症结,则在于长久以来人物纪念馆对展览内容设计工作的忽视。在需要以大量展览内容设计工作为根本支撑和保障的主题陈列展览上,人物纪念馆显示出诸多实践经验的不足和基本理念的匮乏,从而使展览内容无法准确传达出人物精神和人物形象的精髓所在,使展览形式设计无法演绎好和表现出展览内容,并最终导致人物纪念馆主题陈列展览的整体质量无法提高而始终处于低层次的发展水平。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目光聚焦于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工作,借鉴博物馆学者对陈列设计、展览文本策划等相关博物馆展览理论的各项研究成果,在我国人物纪念馆展览众多个案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开展有针对性的问题分析和规律探索。本文主要研究目前在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工作中现状问题最为集中的四个环节,即人物纪念馆展览传播目的设定、展览主题定位确立、展览内容体系编排和展览文本文字编写环节,针对这四个环节中所出现的现状问题一一进行阐述,尔后运用博物馆学、博物馆展览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分析其形成原因及严重后果,并找到有效解决这些现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研究人物纪念馆展览传播目的的设定,探讨如何正确设立人物纪念馆展览传播使命,使其有力地担负起对当下社会的公众教育职责。第二章研究人物纪念馆展览主题定位的确立,探讨如何加强人物纪念馆主题提炼工作,以提升展览整体思想立意。第三章研究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体系的建立,探讨如何提高人物纪念馆内容体系编排水平,有效演绎展览主题,生动表现人物形象。第四章研究人物纪念馆展览文本文字的编写,探讨如何正确撰写人物纪念馆展览文本中的各类文字,确保展览文本文字符合规范、编写到位。正文的四大板块次第紧扣,互为依附,对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中涉及到的四个关键环节形成一系列具有实际指导力和实践应用性的操作原则和工作方法,以切实提升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策划水平,并提高展览整体质量。本文力求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细致深入的剖析,能有助于改善中国人物纪念馆展览策划实践水平,促进人物纪念馆展览教育水平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纪念馆学理论,从而确保人物纪念馆展览能够真正发挥出解读和阐述人物生平业绩的传播职能,完成好宣扬和传达人物精神实质的教育职能,使人物纪念馆在不断变迁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中更有力地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李世权[6](2009)在《我的小河,我的乌江》文中提出1敢把一条大江叫小河,只有涪陵人才有这种底气。呼江为河,亲切自然;河分大小,主次立见。涪陵人称大河为长江,小河为乌江,古来如此,代代相传。
张群[7](2006)在《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在南京的遗迹》文中研究指明
青石[8](2001)在《探访南京辛亥革命遗迹》文中研究说明 十朝都会古城南京,风云际会,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也留下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在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上世纪初辛亥革命期间,南京城更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战斗洗礼,以及孙中山建立民国的辉煌时刻。南京因为有了这些历史遗迹的存在,更增加了其历史的厚重感。
余心言[9](2001)在《让伟人风范长留人间——评《中国二十世纪的三大伟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在这个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本世纪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一百年,是中国翻天覆地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当中,中国从屈辱走向了振兴。这一百年的历史,是风云激荡的历史,是可歌可泣的历
张凤海,林振洪[10](2000)在《伟人风范 长留人间──从曾三同志给一位档案员的回信谈起》文中研究说明
二、让伟人风范长留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伟人风范长留人间(论文提纲范文)
(1)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对于古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保护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有关纪念性建筑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归纳分析法 |
1.4 研究范围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5.1 纪念 |
1.5.2 构筑物 |
1.5.3 周边环境 |
2、纪念性构筑物及其现状研究 |
2.1 纪念性建筑 |
2.1.1 纪念性建筑的属性 |
2.1.2 纪念性建筑的功能 |
2.1.3 纪念性建筑的类型 |
2.2 纪念性构筑物的造型 |
2.2.1 具象性 |
2.2.2 抽象性 |
2.2.3 抽象与具象结合 |
2.3 纪念性构筑物的周边环境 |
2.3.1 城市入口空间 |
2.3.2 城市中轴线 |
2.3.3 城市中心区域 |
2.3.4 城市公园 |
2.4 纪念性构筑物在城市中的现状 |
2.4.1 纪念载体 |
2.4.2 创造经济价值 |
2.4.3 城市文化资源 |
2.4.4 战争与城市建设开发的影响 |
2.4.5 保护工作不到位 |
2.5 纪念性构筑物研究对象的选择 |
3、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历史背景及现状研究 |
3.1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建造背景与建造目的 |
3.1.1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建造背景 |
3.1.2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建造目的 |
3.2 阵亡将士纪念塔周边环境的发展背景 |
3.2.1 开封的城市规划 |
3.2.2 开封的公共园林发展 |
3.2.3 开封市公园的周边建设 |
3.3 阵亡将士纪念塔周边环境的建设过程 |
3.3.1 开封市公园的建设过程 |
3.3.2 中山路的改造与开封市公园的消失 |
3.3.3 建国后纪念塔周边环境的变化 |
3.4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现状 |
3.4.1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地理位置 |
3.4.2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形制特征 |
3.4.3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残损现状 |
3.5 阵亡将士纪念塔周边环境现状 |
3.5.1 纪念塔周边建筑环境现状 |
3.5.2 纪念塔周边景观绿化现状 |
3.5.3 纪念塔周边道路交通现状 |
3.6 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破坏分析 |
3.6.1 缺乏关注导致保护意识薄弱 |
3.6.2 城市发展导致保护成效不佳 |
3.6.3 现代生活方式严重破坏原始风貌 |
4、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功能价值及保护原则研究 |
4.1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功能演变 |
4.1.1 纪念功能 |
4.1.2 环境意象功能 |
4.1.3 城市景观功能 |
4.2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价值研究 |
4.2.1 历史价值 |
4.2.2 科学价值 |
4.2.3 艺术价值 |
4.2.4 社会价值 |
4.2.5 情感价值 |
4.3 阵亡将士纪念塔周边环境的价值研究 |
4.3.1 历史价值 |
4.3.2 科学价值 |
4.3.3 社会价值 |
4.3.4 情感价值 |
4.4 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保护利用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4.1 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保护利用工作的必要性 |
4.4.2 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保护利用工作的可行性 |
4.5 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保护利用的原则 |
4.5.1 文物保护原则 |
4.5.2 社会利用原则 |
5、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
5.1 保护与利用范围的确定 |
5.1.1 保护利用范围确定的依据 |
5.1.2 保护利用范围 |
5.2 阵亡将士纪念塔的保护修缮技术策略 |
5.2.1 表面去污防腐 |
5.2.2 稳定性增强技术 |
5.2.3 日常保养与维护 |
5.3 保护范围内的保护策略 |
5.3.1 结合开封市上位规划对周边流线的保留与整治 |
5.3.2 结合开封市交通枢纽对城市门户景观的保护 |
5.3.3 保护范围内的空间布局 |
5.3.4 阵亡将士纪念塔周边环境的保护策略与上位规划的异同 |
5.4 重建开封市公园 |
5.4.1 重建开封市公园的价值意义 |
5.4.2 开封市公园的规划设计 |
5.5 结合周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
5.5.1 周边的历史建筑分类 |
5.5.2 保护范围周边的历史建筑与纪念塔的联系 |
5.5.3 结合保护范围周边的历史建筑对景观视线的保护策略 |
5.6 对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保护成果的利用 |
5.6.1 利用保护成果做好革命教育 |
5.6.2 利用保护成果助力文化旅游 |
5.7 对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保护成果的管理 |
5.7.1 建立管理系统 |
5.7.2 创新宣传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其概念 |
1. 人物纪念馆 |
2. 人物纪念馆展览 |
3. 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 |
4. 研究对象: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 |
二、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指导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的实践 |
2. 有利于促进人物纪念馆展览教育水平的提高 |
3. 有助于丰富纪念馆学理论 |
三、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实践综述 |
3. 小结 |
四、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4. 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人物纪念馆展览传播目的 |
第一节 展览传播目的的重要意义 |
一、何谓展览传播目的 |
二、展览传播目的的重要意义 |
1. 传播目的是展览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
2. 传播目的是展览设计的准则和方向 |
第二节 人物纪念馆展览传播目的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一、重事不重人 |
二、重行业不重人 |
三、重历史不重时代性和现实性 |
第三节 展览传播目的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与历史事件纪念馆展览混为一谈 |
二、与行业博物馆展览混为一谈 |
三、欠缺服务于当下社会的意识 |
第四节 明确人物纪念馆展览的传播目的 |
一、视历史事件为背景 |
二、视行业情况为背景 |
三、赋予人物现实意义 |
小结 |
第二章 人物纪念馆展览的主题定位 |
第一节 展览主题的重要意义 |
一、何谓展览主题 |
二、展览主题的重要意义 |
1. 展览主题是展览的灵魂 |
2. 展览内容依赖于展览主题的统领 |
第二节 人物纪念馆展览主题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一、展览主题提炼不足 |
二、展览立意不高 |
第三节 人物纪念馆展览主题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与展览有关的学术研究不充分 |
1. 学术资料收集和研究不足 |
2. 对展览传播和教育目的研究不够 |
3. 前期观众调查和分析缺乏 |
二、不重视展览主题的提炼工作 |
1. 缺少展览内容设计环节 |
2. 展览主题提炼方法不科学 |
3. 匮乏内容设计专业人才 |
第四节 提高人物纪念馆展览主题的提炼水平 |
一、做好展览前期学术研究工作 |
1. 加强学术资料收集和研究 |
2. 加强对展览传播和教育目的研究 |
3. 进行前期观众调查和分析 |
二、加强展览主题提炼工作 |
1. 重视展览内容设计环节 |
2. 提高展览主题提炼的水平 |
3. 引进内容设计专业人才 |
小结 |
第三章 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体系 |
第一节 展览内容体系编排的重要性 |
一、何谓展览的内容体系 |
1. 总体结构规划 |
2. 结构层次划分 |
3. 信息组团和展品组合 |
4. 信息层次划分 |
二、展览内容体系编排的重要意义 |
1. 增强展览的逻辑清晰度 |
2. 有效传达信息 |
3. 提高展览感染力 |
第二节 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一、展览主题结构逻辑混乱 |
二、展览内容面面俱到和平铺直叙 |
三、展品组合不科学 |
四、展览信息结构层次规划不合理 |
第三节 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体系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盲目追求展览内容面面俱到 |
二、不重视主题结构的演绎 |
三、不注意突出展览的重点和亮点 |
四、忽视展览的信息组团研究 |
五、不重视展览信息层次的处理 |
第四节 提高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体系的编排水平 |
一、突出人物重要的生平节点 |
二、重视主题结构演绎 |
三、突出各部分内容的重点和亮点 |
四、注重信息组团策划设计 |
五、合理划分展览信息层次 |
小结 |
第四章 人物纪念馆展览文本文字编写 |
第一节 展览文本文字编写的重要性 |
一、展览文本文字的种类 |
1. 版面文字 |
2. 辅助展品创作说明文字 |
3. 隐性信息文字 |
二、展览文本文字编写的重要性 |
1. 引导观众参观展览 |
2. 为形式设计提供创作依据 |
3. 丰富展览的信息量 |
第二节 人物纪念馆展览文本文字编写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一、版面文字编写不规范 |
1. 前言结语文字编写不规范 |
2. 主题说明文字编写不规范 |
二、辅助展品创作说明文字编写不规范 |
三、隐性信息文字编写不规范 |
第三节 人物纪念馆展览文本文字编写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把展览文本和陈列大纲混为一谈 |
二、不懂得版面文字编写的基本要求 |
1. 不注重展览前言结语文字的引导作用 |
2. 不注重主题说明文字的信息传达作用 |
三、不懂得辅助展品创作说明文字编写的重要性和要求 |
四、不懂得隐性信息文字编写的重要性和要求 |
第四节 提高人物纪念馆展览文本文字的编写水平 |
一、规范编写版面文字 |
1. 前言结语文字洗练别致 |
2. 主题说明文字精炼准确 |
二、规范编写辅助展品创作说明文字 |
三、规范编写检索查询信息系统文字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让伟人风范长留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 仇玉莹. 河南大学, 2019(01)
- [2]学习伟人风范 培养优良品格——以广安学习邓小平风范为例[J]. 何学军. 四川教育, 2017(10)
- [3]宋庆龄上海寓所生活管理员周和康杂记[J]. 汤雄. 金秋, 2016(21)
- [4]重回现代共和轨道: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及其结构转型[J]. 任剑涛. 学海, 2015(02)
- [5]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研究[D]. 俞文君. 复旦大学, 2010(11)
- [6]我的小河,我的乌江[J]. 李世权. 西部, 2009(24)
- [7]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在南京的遗迹[J]. 张群. 档案与建设, 2006(11)
- [8]探访南京辛亥革命遗迹[J]. 青石. 华人时刊, 2001(10)
- [9]让伟人风范长留人间——评《中国二十世纪的三大伟人》[J]. 余心言. 山西老年, 2001(01)
- [10]伟人风范 长留人间──从曾三同志给一位档案员的回信谈起[J]. 张凤海,林振洪. 北京档案,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