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初国际形势远瞻(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艳[1](2020)在《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为中国画现代转型奋斗一生的画家、学者不胜枚举,李伯安是世纪末的一个特例,他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文革”的时代影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用尽自己毕生心血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本文以李伯安的绘画艺术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将其代表作品巨幅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感悟画家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李伯安个人性格成因的剖析,分析画家在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其水墨人物的绘画语言形成的过程及思想变化;以探究《走出巴颜喀拉》最终形成极其震撼的、独具特点的中国水墨人物作品之成因,进而分析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现代转型中,李伯安的绘画艺术对画坛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在20世纪末全球化的语境中,在社会模式激变、巨变的时代,李伯安师法传统、师法西方造型艺术、师法民间艺术、师法自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李伯安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绘制了气势撼人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人物长卷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用线的理解,大胆的融合西方绘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以坚实有力的团块体量结构、强烈的黑白冲突及画家独有的意象造型语言,创造出中国历代画史到近世画坛不曾有过的大气雄强、现代感十足的绘画巨作,将中国水墨人物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李伯安的生活背景、个人性格、艺术经历、自身素养、插图、连环画作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李伯安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下个性化意象造型等绘画语言转变过程及形成的内因与外因,突出《走出巴颜喀拉》特殊的精神价值。李伯安纯粹的艺术精神值得人们永久怀念与崇敬。从绘画风格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作品藏族题材绘画的图像表意进行转译,研究李伯安作品的章法布局、形式规律、写实技法、造型变化,新笔墨语言等特征,以李伯安不同时期人物画作品为依托,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图像研究,着眼于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剖析艺术家的绘画思想及绘画风格转变的过程以及与时代的关系。梳理李伯安汲取传统绘画营养的内在根基,分析画家融汇西方古典绘画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元素和造型理念的开放性视野。得出结论,即李伯安作为现实主义人物画家,实现了中国人物画造型写实的写意化转换,以及在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中笔墨与造型、中与西的冲突问题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以此研究《走出巴颜喀拉》从现实主义到写意精神的转变,探析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现代转型发展轨迹;站在21世纪的视角分析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探析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
高思[2](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一种潮流和趋势。世界历史发展表明,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富强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在融入全球市场之后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全球贸易进入低迷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抬头,逆全球化的挑战与日俱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爆发,等一系列的情况出现使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挫折。籍此,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和理论研究仍然是当前时代的重点问题。追根溯源经济全球化理论,19世纪,经济全球化初露端倪之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所以,为了更好的回答时代拷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鉴于此,本文使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分析方法,以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角紧密围绕着经济全球化,循序渐进,扎根经典文本,力图形成具有一定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成果。本文除绪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本文将理论研究时空定位到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19世纪的欧洲。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实践来源即时代背景。同时,在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的维度上溯源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来源。充分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合理性、必要性,以此观其革命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第二部分(第3,4,5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基础上,既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性规律,同时还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特殊性规律。第3章从动因、一般表现、影响、趋势几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一般性的分析。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一般性,虽然社会制度不断更替,但是其本质的、内涵式的规定始终具有问题解释力。第4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所研究的经济全球化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第5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制度变迁关系的思想。人类社会制度变迁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思想逻辑,经济全球化对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瓦解封建社会,实现向未来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部分(第6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不同于其他理论家,始终站在不发达国家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思考经济发展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视野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通过“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的多学科综合的分析工具,形成了极具深刻性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经济全球化问题分析的“开启者”,他们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为当代全球化理论、现代化理论等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第四部分(第7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启示。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形成了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从无产阶级立场、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当前,中国正处在“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重要交汇期,必须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实现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同步协调发展,为融入经济全球化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必须要发挥国家作用,在波云诡谲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维护好本国的发展利益。同时,中国还要发挥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并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散见于着作中,但其思想内容具有全面性、深刻性、预见性,不仅关注了社会经济发展,更是关注了社会制度变迁,人类解放的问题。伴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真理光芒愈加闪耀。
赵佳[3](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将构建国富民强的国内大局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国际大势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发展创新。在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布局,引领了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未来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包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统一的美好夙愿,更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提供了为之奋斗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有利于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完善。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有利于不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尝试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力争对当前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全文共七章,拟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特征、定位、目标,原则、内容、战略,成就、经验、挑战,功能、价值、展望等具体方面,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进行系统的全景式梳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基本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章展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主张其建立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吸收、对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继承、对国外现代和平思想借鉴的合力基础上。第三章解读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重点强调其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与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使命的历史定位,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目标。第四章发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阐明其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创新,以及如何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事业进行实践创新。第五章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以增强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运行现状与发展环境的直观理解,及对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宏观审视。第六章探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强化理解当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现实基点、历史必然及未来走向,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第七章为结束语。主要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这一宏观命题进行回顾、探讨、思考。
罗胜男[4](2020)在《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战略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各国家主体之间的合作联系更加紧密,国际间的竞争也逐渐变成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对于国家的发展日益重要,科技外交便应运发展起来。科技外交是科技创新战略的对外延伸,也是外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外交已经逐步成为对内推动科技创新、对外促进合作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和建设新型国家关系高度重视,科技外交加快了我国从大国思维向强国思维转变的步伐,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在对外进行科技合作和交往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新时代的科技外交战略和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利于认清我国科技外交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对调整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大有裨益。通过阐释科技外交的相关概念和考察中国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科技外交的主要方向从政治导向、经济导向到科技导向到创新导向的转变。在新时代以来的科技外交中,我国始终坚守原则与底线,高度重视科技外交的发展,在科技外交实践中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致力于在科技发展领域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通过对新时代科技外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现存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合理建议。2018年1月9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这标志着我国科技外交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外交,做好科技外交与总体外交的配合,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共同为建设好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而努力。
易巧龄[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不断加深,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赤裸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矛盾、越来越对立。正视现实,及时作为,找寻出路,成为了各国亟需解决、无法逃避的时代难题。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生态形势日益严峻的现状,中国共产党不惧艰难、勇往直前,始终奋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线,始终致力于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从邓小平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胡锦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习近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初步萌芽、逐渐完善、日益深化到历史性飞跃的演进阶段。通过对这些认识演进阶段进行概括分析,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程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包含着共同主题;二是来源于共同动力;三是蕴含着共同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入探索的历程中,产生了许多科学的理论、主张、观点,这些宝贵的认识成果极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理论宝库,还为我国新时代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更极大地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我国新时代下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经验与启示,还为我国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启迪与指导,还深刻影响着绿色政治的良性发展、绿色科技的发展方向、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培育。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历程,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的缘由与意义作了简明的阐述,对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大致的梳理,对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方法、创新之处作了相应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历程,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时期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第四部分以共同主题、共同动力、共同规律为切入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主要特征;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重要意义,包括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陈俊伊[6](2020)在《国有投资项目全过程市场化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政府投融资平台视角》文中认为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有投资项目建设市场日益壮大,政府投融资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市场失灵的隐患,由于国有投资项目的社会服务性,这类产品是通过政府调控还是发展市场化途径来治理的矛盾突出,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优化。在国有市场中,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逐渐向市场卖方转型,开始参与竞争建设国有投资项目,以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解决财政危机。另一方面,国有投资项目内容日趋多元化,需要客观的建设阶段和专业技术,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集成的全过程市场化管理模式。国内外学者对国有投资项目的发展和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做了许多贡献,对于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国内建设市场上的转型也进行了充分探讨,但现有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化改革方面的研究屈指可数。20世纪70年代,我国主要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规制制度、实施产权改革这三个维度来进行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化管理,但市场变幻莫测,特别是随着PPP2.0时代的到来,虽然解决了诸多产权问题,开始强调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老旧市场改革途径已经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国有投资项目建设的需要。鉴于此,本文试图构建适应现行基建环境的市场化管理理论,探索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化管理途径和市场化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本文基于SWOT理论分析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如何提高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化管理绩效为主线,采用文献综述法、归纳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化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将项目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合作竞争理论作为市场化管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国有投资项目管理现状,提出市场化改革、绩效评价框架下的国有投资项目全过程市场管理分析框架,进行市场化管理模式分析。通过GAHP和Entropy的平均线性组合构建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自贡市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为例进行综合评价,与实际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并对该项目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通过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消除了主观因素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壁垒,实现了市场化管理行为的模拟。同时,根据现行市场体制提出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创新管理体制,将重点放在HSE管理和绩效管理上,基于MHN理论进行项目市场化管理需求分析,并采取消除利益相关者感知差距、注重设计评审、运用信息智能技术等措施加强市场化管理。根据对市场化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优化处理,提高了市场绩效水平,对未来市场需求及管理手段做出了探索,为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国有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及市场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于健[7](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认为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李鸿美[8](2019)在《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文中提出美国的公共土地是指所有权、处理权和管辖权归联邦政府的土地。在早期美国历史上,通过东部各州的土地让渡和领土扩张,公共土地的规模日趋庞大。公共土地问题贯穿着美国的发展进程,既见证了美国的历史,又承载着美国的未来。公共土地制度是指国会通过一系列土地法令形成的有关公共土地所有、占有、支配、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体系,对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1862~1935年是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重要转型期,这段时间是美国根据西部自然条件不断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调整并逐渐走向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历史阶段。怀着将西部荒野改造成世界花园的观念,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以吸引移民鼓励定居为导向的公共土地制度的确立。由于当时美国社会对西部的自然环境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该法令试图将适合东部的土地制度强加于西部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不仅引发了土地投机的泛滥,而且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此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国会不断对其做出调整以适应西部的自然状况。本文以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美国如何改革公共土地制度以应对西部独特而复杂的自然环境。首先,国会根据西部干旱的气候状况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了调整。当美国社会意识到西部干旱的自然特征之时,一些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主张以赠予公共土地的方式鼓励植树造林,以期改变西部的干旱气候,从而推动了《植树法》的颁布。然而,法令最终的失败使美国社会逐渐认识到西部地区干旱气候无法改变的环境现实。鉴于此,为适应西部干旱的自然条件,鼓励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发展,国会先后通过了《荒漠土地法》、《凯里法》、《国家垦务法》和《扩大宅地法》等土地法令。其次,国会根据西部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实施公共土地的分类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造就了公共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伐木业、采矿业和畜牧业在不同地区逐渐发展起来,而《宅地法》这部以促进农业定居为目的的土地法令显然不符合这些行业发展的土地需求。鉴于此,国会针对蕴含丰富矿产资源的公共土地颁布了《综合采矿法》,针对森林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出台了《木石法》,针对牧场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实施《畜牧宅地法》。再次,公共土地制度实现了从重视土地开发到注重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渐萎缩的自然资源和满目疮痍的环境破坏,美国社会的自然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受其影响,美国公共土地制度出现了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向,逐渐确立了国有森林体系、国家公园体系以及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为加强对矿业用地和畜牧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国会通过了《矿地租赁法》和《泰勒畜牧法》,从而使此前矿产资源和畜牧资源肆意开采的局面有所改观。美国通过公共土地制度的一系列改革,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了当今公共土地的基本格局。其中,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是土地制度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拥有广袤的公共土地,且掌握着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只有尊重土地的自然属性,才能获得持续长久的繁荣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平平[9](2019)在《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海洋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与之相应,文学世界中的海洋意象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中英小说中都不乏书写海洋的佳作,较之于英国小说的长篇宏制,中国小说有着自己的文本形态,比如它的笔记体性、碎片体性、寓言体性、志怪体性,等等。文本形式虽有差异,但是中英有关海洋书写的小说都蕴含了丰富的海洋意象,反映了海洋在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内涵、深层意蕴以及海洋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中英小说及其海洋创作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并不同步,中国小说及其海洋创作是在明清阶段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而英国小说在文艺复兴至17世纪仍处于发端阶段,其海洋书写也并不繁盛,小说及海洋创作的巅峰发展时期要晚至处于近代的18、19世纪。明清涉及海洋主题的小说既有诸如《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后文简称《西洋记》)、《天妃娘妈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后文简称《东游记》)、《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林兰香》《台湾外志》《希夷梦》《海游记》《镜花缘》等长篇小说,又有诸如《剪灯新话》《情史》《喻世明言》《型世言》《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连城璧》《觚剩续编》《聊斋志异》《子不语》《续子不语》《谐铎》《耳食录》《挑灯新录》《夜雨秋灯录》《淞隐漫录》《淞滨琐话》等短篇小说。明清时期航海事业和海洋贸易的发展尤其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叙事文学的发展,因此上述小说尤其是多部长篇小说虽然在明清时期三教归一的文化背景下,神魔斗法气息很浓,但是却蕴含浓郁的海洋气息和丰富的海洋意象。英国18、19世纪也涌现一批有代表性的海洋书写佳作,比如《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蓝登传》(The Adveodntures of Rerick Random)、《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西尔维亚的两个恋人》(Sylvia’s Lovers)、《珊瑚岛》(The CoralIsland)、《金银岛》(Treasure Island)、《吉姆爷》(Lord Jim)等。本文聚焦中国明清阶段和英国18、19世纪即中英海洋创作繁盛时期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在界定海洋意象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国和英国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并对它们进行功能上的分类。明清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以海神想象、海岛仙话想象、岛人想象、海上航行、航海事业、海洋财富、海权和海防意识以及海外诸国想象等为主。通过梳理可见,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华夏文明传统带来的遥望海洋的视角深深地影响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从明代到清代,随着人们的海上活动更加活跃,参与海洋文学创作的人群迅速增加,小说中的海洋想象经历了发展变化:从居于海中的各路海神和仙人描写到海上的各类精怪野人描写,从海岛风物的仙话描写到更加世俗化的描写,从海神拥有的奇珍异宝描写到海洋蕴藏的珍宝描写,等等。但是这些海洋想象仍是将神、魔和海洋相结合,以“变异海洋”为主。当然,随着清代尤其是清晚期人们对外部世界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小说中的海上风暴、海岛居民、海洋经济以及海防事业发展等都有了更加“身行”性(即参与性和现实性)的发展趋向。英国18、19世纪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也主要以海上航行、航海事业发展、海洋贸易、海洋经济、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海盗形象以及海外国度等为主。在古希腊海洋文明、海洋岛国环境和地理大发现后英国国家海洋力量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无论是航海动机、航行中所遭遇各种危险、航海的专业技能,还是荒岛求生、海洋贸易、海洋捕鲸等,都更以崇力、求真、求知、开拓、探索为特征。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水手形象及海盗形象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英国不同时代的精神要求。海洋力量崛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英国追求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对海洋的探索、开拓及征服;建立海上霸权、控制海上贸易时期,英国人的海岛生存、海岛探险体现了由“斗海”向“亲海”的变化;19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遭遇危机、逐渐丧失贸易垄断地位,英国航海活动缺少了本该有的激情和活力,也缺失了目的和方向。英国现代化进程中这些社会现实的变化与发展体现了英国人追求文明和秩序的阶段性差异。本着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本文试图从海神想象、海洋获利方式、海上航行、海上力量生存伦理以及海外异国想象等方面比较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探寻不同文化中的海洋意象在文学文本中呈现方式上的异同,并综合中西哲学、文化、历史等多维视角,解释中西海洋意象异同的成因,实现由浅层次异同比较到深层次文化探源的跃进。论文通过对比显示,中西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对立观点造成了中英小说海洋意象的呈现差异。以向内聚敛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来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种“重道轻器”思想决定了中国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不以探究自然、战胜自然为最终目的,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主流强调入世观念,大多数中国文人的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积极关注社会人生,但是当理想受挫,转而独善其身的时候,海洋往往成为中国文人寻求解脱的心灵寄托。所以在传统中国文人的作品中,海洋寄托着很多审美想象,成为中国文人寄怀抒情的载体,而不是探究如何通过掌握“真知”来探索海洋、战胜海洋。文人与海洋,充满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蕴;而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海洋文明,从根源上就埋下了“天人相分”、“征服自然”观念的理性“种子”。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聚敛相反,西方文化的发展以扬弃为特征,融入了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的文化因素,强调融合更新、向外超越,突出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认为理智能力是人类心灵的根本特征。这种文化有对功利的向往,同时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因之,英国小说中海洋意象的呈现更加突出人和海洋的对立,强调人如何通过掌握科学知识来探索海洋、征服海洋,以实现开拓疆土、侵略扩张、发财致富的梦想。中国的海神尤其是四海龙王和妈祖在履行维护海上安全的职责时有一定的海权意识,但他们并不好战、不好侵略,亦没有霸权意识,而海神波塞冬则虚荣好战、睚眦必报,体现了侵略者扩张和掠夺的野心。中国小说中的海洋贸易具有机遇性、偶然性、异化性和小农经济的特点,而英国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参与航海的姿态更加积极、主动,海洋经济和海洋贸易活动也充满现实性、目的性、掠夺性和殖民性。中国小说中海岛的神秘、超脱意境和仙话的海洋、航海描写为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实践找到了最佳的现实渠道;而英国小说更加善于真实地描写海上航行和海上冒险,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主人公们努力去了解并驾驭自然,不断与自然抗争。中国小说中,海外诸国被看作中华帝国陆疆的延伸,表达了“以夏变夷”、秉承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小说作者们的海外诸国遐想不会超出封建道德准则的范围;而在英国小说中,主人公对海外国家的了解是通过他们不断探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反省来实现的。在象征国家海洋力量的军舰上,个体生命价值观亦分别体现了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中国小说中,为了应对海上妖怪的威胁,个体须服从整理利益的价值观决定了遭遇危机之时,个体只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全船队安全;而西方近代伦理学虽注重整体中的个人本位,但海上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外贸易利益和战争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海洋和内陆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在英国小说中,个体的身体和生命只能遭到无情的伤害和轻视。本文打破以往相关研究局部、零碎和孤立的局面,从宏观到微观对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研究,探究海洋发展是如何以文人心态意绪为中介向艺术思维渗透,海洋意象又如何同哲学、宗教、民俗等文学的相关领域发生联系,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中英小说海洋精神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海洋意象研究既可加强我们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中英海洋文明发展历程的了解,又有助于揭示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中的海洋具有独特的诗学和文化价值。中国既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文学大国,海洋的影响与海洋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和文学之中。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结合中国和英国海洋题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资源,可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新构建提供话语和审美资源。
马寒[10](2018)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顺利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必须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系统化的价值学说和观念体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精神现象和政治现象之一。认识意识形态的本质应坚持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基本维度对其作出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始终坚持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因而,从本质上区别于一切旧有的意识形态理论。本文认为,从宏观上讲,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形成了四大理论成果、解决了四个基本问题。第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从批判资产阶级哲学观念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特殊意识形态的遮蔽性、虚假性,阐述了一般意识形态的生成机理、实质内涵与功能价值,从而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遮蔽下的正确的历史发展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完成了对古典意识形态理论的改造任务,创立了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以什么样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重大问题。第二阶段,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真理性,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思想,在内涵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完成了意识形态由理论学说到革命实践的转型任务,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解决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引领问题。第三阶段,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初步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的东方大国家如何由封建专制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重大历史任务。第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不断总结历史实践经验,总结和借鉴了苏东共产党失败的教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革命理论向建设理论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意识形态角度有力地解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整体命运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认识,而且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发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本文认为,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不仅克服了西方意识形态的理论缺陷,正确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未来指向,而且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不同历史维度上,始终站在科学真理和人类道义的制高点。理论的科学性、实践的革命性和道义的崇高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必将迎来发展的新时代。从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的高度统一。同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其本身也有着鲜明的规律性特征。概括来讲,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诞生以来的170年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将掌握群众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就成了贯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始终的总规律。具体经验可以概括为七条,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坚持批判旧世界与改造新世界的辩证统一、坚持本质一致和方法多样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坚持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相统一。本文认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概括来讲,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挑战和四个层面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五个方面的挑战是:“非意识形态化”和西方价值观渗透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主导权挑战,西化、分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多元社会信仰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四个层面的重大课题是:理论课题: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课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实践课题: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代课题: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因此,本文认为,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应从理论上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系统总结理论发展规律和阶段性成果,深刻指明理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在发展壮大中不断提升其凝聚力、引领力和战斗力。
二、21世纪初国际形势远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初国际形势远瞻(论文提纲范文)
(1)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及价值 |
第一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创作语境 |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的影响 |
第二节 从写实到宣情的启示——人物组画《矿工图》 |
第三节 表现主义人物组画《原爆图》的影响 |
第二章 李伯安与《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一节 李伯安的艺术成长背景 |
一、 学艺之初 |
二、 插图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李伯安的个人性格 |
一、 作为普通人的李伯安 |
二、 作为画家的李伯安 |
(一) 初为画家 |
(二) 结缘《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确定 |
一、 关于《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不同版本 |
二、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考证 |
第三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图式研究 |
第一节《走出巴颜喀拉》组画介绍 |
一、 神圣的灵魂诉求 |
二、 虔诚的宗教信仰 |
(一) 《开光大典》 |
(二) 《朝圣》 |
(三) 《哈达》 |
(四)《玛尼堆》 |
三、 丰富的世俗生活 |
(一) 《劳作》 |
(二) 《歇息》 |
(三) 《藏戏》 |
(四) 《赛马》 |
四、 生命意义的追问 |
第二节 对传统长卷结构的借鉴与拓展 |
一、 故事画的叙事方法 |
二、 人物画长卷结构 |
(一) 单景式构图法 |
(二) 连续式构图法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时空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形式构成 |
一、 对西方宏大场景人物画的借鉴 |
二、 形式美的个性化表现 |
(一) “点”、“线”、“面”的形式安排 |
(二) 对比与均衡 |
(三) 移动的视点 |
(四) 节奏的运用 |
第四节 连环画场景设计表现语言的运用 |
一、 连环画叙事结构的传承与演变 |
二、 《走出巴颜喀拉》“摄取”场景的特点 |
第四章 《走出巴颜喀拉》绘画语言分析 |
第一节 李伯安水墨人物的造型基础 |
一、 写实水墨人物造型特征 |
二、 “太行系列”人物画造型的意象变化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造型转化 |
一、 头部造型的意象表现 |
(一) “重意与尚形”的造型特征 |
(二) 眼部的“形”、“神”表达 |
(三) 丑拙的意象变化 |
二、 躯干、四肢及服饰器物的意象特征 |
(一) 躯干、四肢造型的意象转换 |
(二) 服饰从方直到浑圆的团块塑造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笔墨语言的生成与特征 |
一、 李伯安的笔墨源流 |
二、 笔墨题材的丰富多元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笔墨特征 |
(一) “中西融合”的笔墨形态 |
(二) 笔墨运用的精神指向 |
第四节 《走出巴颜喀拉》用线的审美特质 |
一、 寻“形”用线的非传统笔法 |
二、 线条的张力 |
第五章 李伯安绘画思想的形成与艺术价值 |
第一节 李伯安绘画的三个转折 |
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绘画语言探索期(1984-1988) |
二、 “见异,唯知音耳”巨幅长卷的磨砺与洗练(1989-1994) |
(一) 跨艺术门类“取法” |
(二) “藏族题材”的时风影响 |
(三) 大气雄强的审美理想与传统用线的溯源 |
三、 “墨韵通达天地宽”超越自我的写意境界(1995-1998)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艺术价值 |
一、 “崇高”之美 |
二、 时代呼唤的力作——《走出巴颜喀拉》的现实意义 |
三、 “有容乃大”——对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的融合之法 |
四、 从写实到写意——李伯安的笔墨与造型观 |
五、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1.3.3 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来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 |
2.1.1 大机器生产开启工业时代 |
2.1.2 通讯和运输设施发展打破全球空间限制 |
2.1.3 自由市场经济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运行机制 |
2.1.4 世界市场扩大推动国际贸易增长 |
2.1.5 国际投资扩大化 |
2.2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
2.2.1 民族国家成为世界秩序的主体 |
2.2.2 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促进各国经济合作 |
2.2.3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塑造了社会发展进程 |
2.2.4 欧洲列强的殖民掠夺成为普遍现象 |
2.3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思想来源 |
2.3.1 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
2.3.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世界经济的思想 |
2.3.3 德国历史学派关于国家经济学的思想 |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一般性的分析 |
3.1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3.1.1 商品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 |
3.1.2 世界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
3.1.3 机器大工业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 |
3.2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表现 |
3.2.1 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3.2.2 世界市场持续扩大 |
3.2.3 生产和消费的国际化 |
3.2.4 资本的国际流动 |
3.3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3.3.1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整体的影响 |
3.3.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及国家之间关系的影响 |
3.3.3 经济全球化对个人的影响 |
3.4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3.4.1 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历史潮流 |
3.4.2 社会化大生产使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网 |
3.4.3 资本作为经济全球化本质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
3.4.4 股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载体 |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分析 |
4.1 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
4.1.1 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 |
4.1.2 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
4.1.3 资本原始积累是阶级对立的根源 |
4.2 资本主义发展不断冲破地理限制 |
4.2.1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寻找销路 |
4.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国际化 |
4.2.3 资产阶级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 |
4.3 资产阶级按其面貌创造了新世界 |
4.3.1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4.3.2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 |
4.3.3 不发达国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分析 |
5.1 经济全球化加速封建制度解体 |
5.1.1 小农经济隔绝分割的状态被打破 |
5.1.2 封建阶级专制统治被资产阶级统治取代 |
5.1.3 消除了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 |
5.2 经济全球化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5.2.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全球传播 |
5.2.2 全球资本流动的无序性 |
5.2.3 资产阶级应对世界市场的方式具有局限性 |
5.2.4 资本精神的消极影响逐渐扩大 |
5.3 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本主义向未来社会迈进 |
5.3.1 生产力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
5.3.2 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日益凸显 |
5.3.3 社会革命的条件日趋成熟 |
5.3.4 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条件 |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主要特征 |
6.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立场具有坚定性 |
6.1.1 站在无产阶级和不发达国家的立场上分析问题 |
6.1.2 形成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正确认识 |
6.1.3 为无产阶级行动提供理论指导 |
6.2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内容具有深刻性 |
6.2.1 指出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6.2.2 预见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
6.2.3 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相关问题具有解释力 |
6.3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分析方法具有独特性 |
6.3.1 遵循了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 |
6.3.2 运用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方法 |
6.3.3 使用了动态的、制度的、比较的分析方法 |
第7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7.1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
7.1.1 经济全球化始终向前发展 |
7.1.2 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曲折性 |
7.2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7.2.1 提升工业化水平,夯实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
7.2.2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7.2.3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 |
7.2.4 完善制度建设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保障 |
7.3 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
7.3.1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7.3.2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合作 |
7.3.3 参与并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7.3.4 发挥大国担当,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1.5.1 和平与和平观 |
1.5.2 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与中国传统和平观 |
1.5.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观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 |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平思想 |
2.1.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4 习近平关于和平思想的重要论述 |
2.2 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
2.2.1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平思想 |
2.2.2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的和平理念 |
2.3 国外现代和平思想 |
2.3.1 亚洲文化传统中的非暴力思想 |
2.3.2 西方和平学中的积极和平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 |
3.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 |
3.1.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3.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3.1.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3.1.4 原则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3.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定位 |
3.2.1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3.2.2 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 |
3.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目标 |
3.3.1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3.3.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 |
4.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 |
4.1.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
4.1.2 始终坚持以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4.1.3 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内容 |
4.2.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4.2.3 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4.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战略 |
4.3.1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
4.3.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4.3.3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4.3.4 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 |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 |
5.1.1 进一步巩固硬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5.1.2 进一步巩固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基础的保障 |
5.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经验 |
5.2.1 坚持以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
5.2.2 以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
5.2.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面临的挑战 |
5.3.1 和平统一方针受到挑战 |
5.3.2 “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
5.3.3 强权政治大行其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 |
6.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 |
6.1.1 为中国自身的稳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
6.1.2 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提供政策参考 |
6.1.3 为国际新秩序的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
6.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价值 |
6.2.1 有效维护中国与世界和平的理论指导 |
6.2.2 不断促进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行动指南 |
6.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展望 |
6.3.1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和平理论引领发展实践 |
6.3.2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理论创新 |
6.3.3 加强国际话语权竞争,建构国家形象 |
6.3.4 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战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技外交的相关概念 |
一、传统外交与科技外交的概念 |
二、科技与总体外交的关系 |
三、科技外交与国际科技合作的区别 |
四、科技外交的形式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的历史回顾 |
一、政治导向为主的新中国科技外交发展 |
(一)新中国科技外交发展过程 |
(二)新中国科技外交的政治导向特点 |
二、经济导向为主的新时期科技外交发展 |
(一)新时期科技外交发展过程 |
(二)新时期科技外交的经济导向特点 |
三、科技导向为主的新世纪科技外交发展 |
(一)新世纪科技外交发展过程 |
(二)新世纪科技外交的科技导向特点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战略及其实践 |
一、新时代科技外交的指导原则 |
(一)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 |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三)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
(四)坚持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 |
二、新时代科技外交的重要地位 |
(一)新时代科技外交是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新时代科技外交是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在要求 |
(三)新时代科技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手段 |
(四)新时代科技外交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前进动力 |
三、新时代科技外交的实践发展及基本特征 |
(一)战略性: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外交导向 |
(二)全球性:积极参与多边国际科技合作 |
(三)多元性:方式更加多元,合作更务实 |
(四)普遍性:非官方组织发挥的作用增大 |
四、新时代科技外交的实践价值 |
(一)配合其他外交,完善总体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提高科技实力,促进经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
(三)取得社会效益,提升中国形象,鼓励科技成果全球共享 |
第四章 新时代科技外交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中国科技外交发展的有利因素 |
(一)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程度持续加深 |
(二)全球性问题增长快,需全人类携手应对 |
(三)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科技水平显着提高 |
二、中国科技外交发展的不利因素 |
(一)科技外交的管理体制仍有待健全 |
(二)中国科技外交的地位仍不够突出 |
(三)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缺少话语权 |
(四)科技外交中青年、高端人才不足 |
第五章 新时代科技外交的路径选择 |
一、把握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重视科技外交的长期发展 |
(一)把握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全面发挥政府在科技外交中的引导作用 |
(三)提高对科技外交长期发展的重视程度 |
二、完善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拓展科技合作领域与范围 |
(一)制定完善配套的科技外交保障机制 |
(二)完善对科技外交成果的管理和应用 |
(三)扩大科技外交面向的领域和范围 |
三、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性能力,培养科技与外交综合人才 |
(一)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二)完善科技外交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
(三)营造优良成长环境,积极引进外国人才 |
四、扩宽科技外交的发展渠道,推动科技“第二轨道”外交 |
(一)重视国际组织在开展科技外交中的作用 |
(二)积极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科技外交活动 |
(三)借助各类资源,发展“第二轨道”外交 |
五、发挥媒体的科技外宣作用,掌握国际科技外交话语权 |
(一)增强政府主动做好科技外宣的工作意识 |
(二)寻找扩宽对外进行科技宣传渠道和方法 |
(三)利用好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与“洋面孔”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
2.1 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 |
2.1.1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
2.1.2 道家“道法自然”思想 |
2.1.3 佛家“万物一体”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 |
2.2.1 自然与人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2.2.2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必要的 |
2.3 毛泽东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2.3.1 向自然开战,人定胜天 |
2.3.2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历程 |
3.1 初步萌芽阶段:邓小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3.1.1 邓小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主要内容 |
3.1.1.1 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
3.1.1.2 植树造林,走向制度 |
3.1.1.3 高度落实治水秀山具体实践 |
3.1.2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评价 |
3.2 逐渐完善阶段:江泽民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3.2.1 江泽民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主要内容 |
3.2.1.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3.2.1.2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 |
3.2.1.3 加强惠民利民工程建设 |
3.2.2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评价 |
3.3 日益深化阶段:胡锦涛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3.3.1 胡锦涛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主要内容 |
3.3.1.1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3.3.1.2 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3.3.1.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3.3.2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评价 |
3.4 历史性飞跃阶段:习近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3.4.1 习近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主要内容 |
3.4.1.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3.4.1.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4.1.3 建设美丽中国 |
3.4.2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评价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特征分析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共同主题 |
4.1.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认识基础 |
4.1.2 始终致力于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 |
4.1.3 始终坚持为人民谋求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共同动力 |
4.2.1 来源于党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
4.2.2 来源于党对当前存在问题迫切解决的坚定决心 |
4.2.3 来源于人民群众对生态良好发展的要求与愿望 |
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共同规律 |
4.3.1 深刻蕴含着共产党执政规律 |
4.3.2 深刻蕴含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4.3.3 深刻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重要意义 |
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理论意义 |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理论宝库 |
5.1.2 形成了新时代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 |
5.1.3 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演进的现实意义 |
5.2.1 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启示 |
5.2.2 指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
5.2.3 为绿色政治的良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5.2.4 引导科学技术走向绿色发展道路 |
5.2.5 为在全社会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提供了指导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国有投资项目全过程市场化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政府投融资平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政府投融资平台 |
2.1 政府投融资平台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发展历程 |
2.2 基于SWOT理论的平台公司对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化管理必要性分析 |
2.2.1 市场改革背景下自身转型特点(Strengths优势) |
2.2.2 资金来源匮乏(Weaknesses劣势) |
2.2.3 三代PPP理论推动PPP模式(Opportunities机会) |
2.2.4 地方政府债务沉重(Threats威胁) |
2.2.5 SWOT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国有投资项目市场化管理理论与实践 |
3.1 基本理论 |
3.1.1 项目管理理论 |
3.1.2 绩效管理理论 |
3.1.3 合作竞争理论 |
3.2 我国国有投资项目管理现状 |
3.2.1 决策阶段存在问题 |
3.2.2 实施阶段存在问题 |
3.2.3 使用阶段存在问题 |
3.3 全过程市场化管理的必要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国有投资项目全过程市场化管理模式分析 |
4.1 国有投资项目全过程市场化管理总体目标 |
4.2 国有投资项目全过程市场化管理模式构建 |
4.2.1 决策阶段市场化 |
4.2.2 实施阶段市场化 |
4.2.3 使用阶段市场化 |
4.3 本章小结 |
5 国有投资项目全过程市场化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
5.1 评价目标 |
5.2 评价原则 |
5.3 评价方法 |
5.3.1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理论适应性分析 |
5.3.2 GAHP法求主观权重 |
5.3.3 Entropy法求客观权重 |
5.3.4 综合权重 |
5.3.5 模糊综合评价 |
5.3.6 项目调查主要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自贡市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全过程市场化管理实证研究 |
6.1 工程背景 |
6.2 市场化管理绩效综合评价 |
6.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3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 |
6.2.4 综合评价结论 |
6.3 市场化管理总结对比分析 |
6.3.1 决策管理实际评价总结 |
6.3.2 实施管理实际评价总结 |
6.3.3 使用管理实际评价总结 |
6.3.4 对比总结分析及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评价指标重要程度问卷 |
附录B 重要程度专家调查结果汇总表 |
附录C 熵值法权重计算结果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
第二节 萝拉意象 |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早期公共土地制度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土地的由来 |
一、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公共土地 |
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公共土地 |
第二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形成 |
一、公共土地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西部土地出售法》的颁布 |
三、财政危机笼罩下的《1796年土地法令》 |
第三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演变 |
一、土地出售单位面积的不断缩小 |
二、土地出售价格的逐渐降低 |
三、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确立 |
第二章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及其困境 |
第一节 西部观念与《宅地法》的思想渊源 |
一、“美洲大沙漠”观念的流行 |
二、“世界花园”神话的建构 |
三、美国西部的农业帝国理想 |
第二节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 |
一、公共土地制度指导思想的转变 |
二、公共土地免费分配政策的发轫 |
三、《宅地法》的出台 |
第三节 《宅地法》的制度缺陷 |
一、西部气候与《宅地法》的相悖 |
二、土地分类利用思想的缺失 |
第三章 干旱问题与公共土地制度的调整 |
第一节 大平原开发与《植树法》的兴废 |
一、“雨随树至”假说的提出 |
二、改造大平原的气候环境与《植树法》的出台 |
三、大平原的环境现实与《植树法》实施的困境 |
四、《植树法》的废除 |
第二节 水利灌溉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 |
一、水利灌溉主张的提出 |
二、《荒漠土地法》的颁布 |
三、美国社会的西部气候与灌溉观念 |
四、从《凯里法》到《国家垦务法》 |
第三节 旱作农业与《宅地法》的调整 |
一、旱作农业的兴起 |
二、《扩大宅地法》的颁布 |
第四章 公共土地的分类开发与利用 |
第一节 公共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一、远西部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 |
二、美国国内围绕矿地开发制度的讨论 |
三、采矿业的发展与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第二节 公共林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一、公共土地上的森林滥伐 |
二、森林保护思潮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的倡议 |
三、太平洋沿岸林地出售制度的确立 |
四、西部山区木材利用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公共草地利用制度的确立 |
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与美国社会对畜牧业的传统观念 |
二、公共土地制度与西部畜牧业的兴衰 |
三、美国国内围绕草地利用制度的争执 |
四、社会观念的转变与《畜牧宅地法》的颁布 |
第五章 公共土地制度的自然资源保护转向 |
第一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轫 |
一、森林资源保护思潮的高涨 |
二、《森林保护法》的颁布 |
三、森林保护区的建立 |
四、西部各州的抗议浪潮 |
第二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展 |
一、国有森林体系的形成 |
二、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 |
三、野生动物保护体系的雏形 |
第三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完善 |
一、矿产资源保护的兴起 |
二、矿业用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
三、畜牧资源保护的兴起 |
四、畜牧用地的有序利用与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一、小说中的海洋意象 |
二、主题学中的海洋意象研究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代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
二、英国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
三、中英小说海洋意象对比研究 |
第三节 明清和英国18、19世纪小说海洋意象的可比性 |
一、可比性分析 |
二、比较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明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洋神祗 |
一、海龙王及龙宫想象 |
二、南海观音菩萨 |
三、天妃娘娘 |
四、其他海神 |
五、海洋精怪 |
第二节 海岛想象 |
一、海外仙山想象 |
二、海岛的变异想象 |
第三节 海外诸国 |
一、赍赐贸易 |
二、中华文明优越性 |
三、异国想象妖魔化 |
第四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三、海上力量和海权意识 |
第五节 海洋财富 |
一、海洋得宝 |
二、海洋经济 |
三、海洋贸易 |
第二章 清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神和海上仙山 |
一、海神想象 |
二、海外奇禽异兽、奇花异草 |
第二节 海中生物和海岛描写 |
一、海中奇异生物 |
二、海岛和岛人 |
第三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第四节 航海事业的发展 |
一、民间造海船 |
二、航海技能 |
三、海洋异象 |
四、海洋探索 |
第五节 海权意识和海防发展 |
一、海防的威胁 |
二、海防的发展 |
第六节 海洋财富 |
一、海洋得宝 |
二、海洋贸易 |
第七节 海外诸国 |
一、现实讽喻 |
二、海外理想之国 |
三、海外建功立业 |
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第三章 18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一、14至17世纪英国海洋与社会发展 |
二、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二节 海上航行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三、海上船舶 |
四、航海准备 |
五、航海工具和航海知识 |
六、海员形象 |
第三节 海洋获利 |
一、海洋贸易 |
二、奴隶贸易 |
三、海上历险获利 |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
一、海岛生存 |
二、遭遇岛人 |
三、殖民海岛 |
四、海上国度 |
第五节 海军制度 |
一、黑暗的制度 |
二、军舰生活 |
三、残酷的海战 |
第四章 19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和航海实践 |
三、水手的形象发展 |
第二节 海洋贸易和海洋经济 |
一、海上贸易 |
二、运输朝圣者贸易 |
三、海上走私 |
四、捕鲸业 |
第三节 英国海军形象 |
一、海军形象 |
二、海军的现实问题 |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
一、海岛生存意象的发展 |
二、海岛丰富多样的动植物 |
三、海外建功立业、施展抱负 |
第五节 海盗形象 |
一、海盗的兴起 |
二、小说中的海盗形象 |
第六节 海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一、航海活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
二、海洋的隐喻意义 |
第五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获利方式 |
第一节 海洋之利 |
一、中国的海洋经略 |
二、英国的海洋经略 |
第二节 魔幻式获利 |
一、佛教中的海中珍宝 |
二、海神财富 |
三、海上奇遇获利 |
四、海上献宝 |
第三节 现实性获利 |
一、渔盐经济和深海渔业 |
二、海洋贸易的机遇性、偶然性和目的性、掠夺性 |
第六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上航行 |
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的航海实践 |
一、中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
二、英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
第二节 航海动机 |
一、航海动机的发展脉络 |
二、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航海风险 |
一、神魔化和现实化 |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
第七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力量生存伦理 |
第一节 海军的发展 |
一、中国的海上力量 |
二、英国海军 |
第二节 中英小说中的海军 |
一、《西洋记》和《兰登传》中的海军 |
二、对身体和生命的态度 |
第八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外异国想象 |
第一节 相似的人物形象异化 |
一、人物形象的放大或缩小 |
二、人物形象的扭曲和畸变 |
第二节 相异的文化积淀和发展路向 |
一、向内聚敛和“以夏变夷” |
二、向外超越和融合更新 |
第九章 海洋神灵的文化异质性研究 |
第一节 中西方的海神 |
一、中西方海神信仰的起源 |
二、文学作品中的海神 |
第二节 海神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
一、四海龙王信仰的形成 |
二、波赛冬信仰的形成 |
第三节 海神的形象 |
一、龙头人身 |
二、健硕完美 |
第四节 海神的职能 |
一、四海龙王的职能 |
二、波塞冬的职能 |
第五节 海神的人格个性 |
一、四海龙王的懦弱谦卑 |
二、波塞冬的虚荣好战 |
第六节 海神的文化异质性 |
一、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 |
二、希腊传统的竞争意识 |
三、个人欲望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何以必要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扩展研究 |
三、当前研究意识形态的范式分析以及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的整体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的整体框架及论证重点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唯物辩证法 |
二、“逻辑—历史”分析法 |
三、批判分析法 |
四、阶级分析法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在指导工人阶级运动中确立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意识形态理论介评 |
一、纳入欧洲古典哲学观测视域的意识形态现象 |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原初释义及其转向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基础 |
一、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政治活动 |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改造的完成和哲学世界观的转变 |
三、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与阶级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的理论架构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向性解构 |
二、从思想批判到社会批判: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
三、科学意识形态的理论展现:唯物史观的创立 |
四、19世纪八十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新思考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价值及其特征 |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价值 |
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鲜明特征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演进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传播与“修正” |
一、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工人阶级理论家对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
三、马克思主义的修正者和反对者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篡改 |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揭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
二、“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与阐述 |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与核心命题 |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建设 |
六、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鲜明特点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苏联的衰变 |
一、苏联共产党指导思想的衰变 |
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命运 |
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论的衰变 |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演绎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反思与重建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分野的历史评析 |
一、理论分野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 |
二、理论分野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影响 |
三、以公正的态度评价理论分野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第一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一、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 |
二、关于意识形态与中国革命的理论 |
三、关于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四、关于意识形态与党的建设的理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 |
二、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 |
三、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 |
一、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二、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
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
五、理论武装与实际斗争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途径 |
六、形成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下的共治大格局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内涵的总体概括 |
一、指导思想: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价值指向:紧紧围绕“人民”这个根本 |
三、核心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根本任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
五、基本命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实践 |
七、战略措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抓 |
八、根本保障: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当前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
二、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
三、文明文化发展的新变化 |
第二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带来的理论机遇 |
二、综合国力的显着增强带来的实力机遇 |
三、文化软实力的增长带来的文化机遇 |
四、国际舆论格局整体有利带来的外部机遇 |
第三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
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面临的主要挑战 |
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任务和途径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战略地位与发展任务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战略地位 |
二、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任务 |
第二节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
二、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
三、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
第三节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途径 |
一、深化新时代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理论研究 |
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
三、大力推进新时代传播理论和媒介理论研究 |
四、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理论研究 |
五、面向问题深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研究 |
结束语:迎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新时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21世纪初国际形势远瞻(论文参考文献)
- [1]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D]. 赵丽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7)
- [2]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D]. 高思. 辽宁大学, 2020(01)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D]. 赵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战略与实践研究[D]. 罗胜男. 兰州大学, 2020(01)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演进研究[D]. 易巧龄.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国有投资项目全过程市场化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政府投融资平台视角[D]. 陈俊伊. 西华大学, 2020(01)
- [7]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D]. 李鸿美. 南开大学, 2019(05)
- [9]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D]. 马平平. 扬州大学, 2019(04)
- [10]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D]. 马寒.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