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推动力:高新技术大检阅——上海第一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刘新芳[1](2010)在《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对科普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对科普史的研究,尤其是对建国以来科普史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现有研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粗略的描述阶段,缺乏理论的和定量的分析。科普史研究是科普研究的基础。从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发展规模与历史积淀来看,科普史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将科普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以科普内容的变化为线索,将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口述史方法等,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科普语境、科普观以及科普的发展情况;从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对象等方面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科普的特点。同时,以科普图书和科普期刊为研究依据,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典型文本运用计量分析法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以科普内容为依据进行科普史的阶段划分。以往研究对形式关注太多,而内容才是科普的核心要素,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普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且相对集中。建国以来我国科普内容由侧重科技知识到科技知识与科学思想并重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简称“四科”)为主,再到“四科+两能力”为主,“两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决策能力,有着鲜明的历史线索。这种划分方法,更加有利于科普特征的深入分析。二是阶段性案例分析。针对每一历史阶段科普内容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科普的层次与特点。三是科普与其语境的关联性研究。根据每一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了科普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科普政治语境侧重于政策分析,经济语境更多从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论述,文化语境侧重于科普观的分析。四是科普观历史演进研究。在历史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阶段科普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尤其是科普政策语境对科普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何燕子[2](2007)在《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度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它是现阶段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尚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投融资困难、科技支撑体系乏力、环境支撑体系不完善等方面问题,归根结底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系统不健全的表现,已经严重阻碍着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资源的整和协调,制约了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以区域创新系统为切入点来研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问题。首先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探索,掌握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及二者关联性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揭示了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突破了现有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框架,从一个新的角度——区域创新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促使农业科技园区取得成功的要素、揭示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完整结构,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运行方式,提出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实质就是知识的流动,并就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流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还以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探讨了该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运行。通过分析我国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失灵”的主要现象,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及以后研究的展望。
胡振宇[3](2006)在《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城市体育设施迎来了一个建设高潮。一方面,现代体育和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对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体育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已不仅仅是场馆单体的建设,而同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设施的建设即是实例和佐证。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我国城市为背景,在国内外基础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现代体育为导引,论述了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结合实例,探索了我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及其具体表现。在以上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视角下的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策略和思路。国内以往对现代体育设施的研究偏重于单体场馆设施的研究,有关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成果还不多。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丰富这方面的内容尽一点微薄之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将有助于我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可为我国以后的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全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绪论。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建构了论文的整体框架,并对论文的格式作了说明。第一章体育与城市生活。本章首先界定了体育的概念与本质,接着描述了国内外体育特别是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代体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各自特点,论述了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第二章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本论文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章首先明晰了体育设施、城市发展、城市化等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即一方面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还有着明显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最后阐述了我国城市发展对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新要求。第三章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鉴于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密切关系,本章对此进行了重点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大型运动会的概念和大型运动会对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接着结合国内外实例,从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形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科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第四章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与城市经营。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问题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难题。本章论述了赛后利用和城市经营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现状和赛后利用不佳的原因,试图从城市经营角度探索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思路和运作方式。
柏定国[4](2005)在《基于项目管理的县域文化产业研究》文中指出县域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县域文化为资源、以建设农村现代文明为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研究是借鉴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县域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和一般项目管理理论,是提出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研究这一课题的基础。确定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理论框架的出发点是项目投资决策。基于项目选择理论,可以确立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项目策划、文化资源评价和项目后评价,是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解决。 第一章提出本文的研究动机与研究重点等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日显突出的地位,及其与生俱来的种种不足和问题,特别是县域文化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窘迫现状同在的事实;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运用的高度成熟及其在当下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影响,决定了本课题的设定和开展课题研究基本方法的选择。 第二章通过对“文化产业”和“县域文化产业”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提出全文假设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并厘定了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即:项目策划、文化资源评价和项目后评价,是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 第三章基于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属性,研究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创意策划的有关问题。确认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文化投资属性,有利于将县域文化产业与县域文化事业区别开来。以文化投资项目的策划要求来规范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管理,一要坚持和突出县域文化产业的创意品质,创新产品和服务;二要立足文化资源的县域文化特征开展项目策划,突出县域文化产业的独特品质;三要借鉴一般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具,对项目创意策划进行可行性评价。 第四章提出了一套文化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认为文化资源评价的关键有两个:一是评价者对文化资源独特品质的深刻理
沈进康[5](2000)在《第一推动力:高新技术大检阅——上海第一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巡礼》文中研究表明 在新千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由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第一届国际工业博览会隆重举办,这一博览会是中国及上海进一步扩大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大举措,是上海展示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献给新千年的一
二、第一推动力:高新技术大检阅——上海第一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推动力:高新技术大检阅——上海第一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现状与思考 |
1.3 本文研究范围 |
1.3.1 "科普"的概念界定 |
1.3.2 本文研究范围 |
1.4 研究架构与方法 |
1.4.1 研究架构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普事业的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 |
2.1 共和国科普事业复兴的新语境 |
2.1.1 政治语境 |
2.1.2 经济语境 |
2.1.3 文化语境 |
2.2 科普工作的开创与探索 |
2.2.1 科普组织的开拓 |
2.2.1.1 科普局的探索 |
2.2.1.2 全国科普协会的推动 |
2.2.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 |
2.2.2 科普读物的多样性 |
2.2.2.1 科普期刊统计分析 |
2.2.2.2 科普图书统计研究 |
2.2.2.3 《十万个为什么》个案分析 |
2.3 1949-1976中国科普特征分析 |
2.3.1 科普内容以基本科学技术知识为主 |
2.3.2 科普的受众以工人和农民为主 |
2.3.3 科普的主体以政府、中国科协与科技工作者为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普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 |
3.1 共和国科普语境的转换 |
3.1.1 政治语境 |
3.1.2 经济语境 |
3.1.3 文化语境 |
3.2 科普工作的发展 |
3.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 |
3.2.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成果统计 |
3.2.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影响 |
3.2.2 科普读物的繁荣与波折 |
3.2.2.1 科普期刊的统计分析 |
3.2.2.2 科普图书分析 |
3.2.2.3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个案研究 |
3.3 1977-1994 科普工作特征分析 |
3.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普及 |
3.3.2 科普主体以政府、科协和科技工作者为主 |
3.3.3 科普受众以农民、干部和青少年为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普事业的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 |
4.1 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型的动因 |
4.1.1 党和政府的推动 |
4.1.2 传统科普观的转型与创新 |
4.1.2.1 传统科普观的特征与现实困境 |
4.1.2.2 基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普观的形成 |
4.2 科普工作的创新 |
4.2.1 科学精神的宣传与普及 |
4.2.2 科普读物的新特点 |
4.2.2.1 引进科普期刊的思考 |
4.2.2.2 欧美译着的大量出版 |
4.2.2.3 "第一推动丛书"案例分析 |
4.3 1995-2001科普工作的特点分析 |
4.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
4.3.2 科普主体多样化 |
4.3.3 科普受众以青少年、农民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 |
5.1 科普创新发展的语境分析 |
5.1.1 政治语境:科普法制化 |
5.1.2 经济语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
5.1.3 文化语境:基于和谐发展意识科普观 |
5.2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 |
5.2.1 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 |
5.2.2 科普读物的创新与不足 |
5.2.2.1 科普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
5.2.2.2 科普图书现状与特点分析 |
5.2.2.3 《万物简史》个案分析 |
5.3 2002-至今科普的特征分析 |
5.3.1 科普内容强调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的培养 |
5.3.2 科普主体呈现多元化与媒体化 |
5.3.3 科普受众的两极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大力推进科普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
6.1.1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
6.1.2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 |
6.2 我国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完善科普政策体系 |
6.2.2 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
6.2.3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相关成果 |
(2)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
1.2 农业科技园区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
1.2.1 农业科技园区是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
1.2.2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创新 |
1.2.3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技术进步机制的创新 |
1.2.4 农业科技园区具有极大的技术创新效应 |
1.3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 |
1.3.1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 |
1.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及特征 |
1.3.3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1.4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内容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内容结构框架 |
1.5.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综述与探讨 |
2.1 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 |
2.1.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的基本状况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领域 |
2.1.3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2.2.1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领域 |
2.3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架 |
3.1 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架原则 |
3.1.1 开放性和系统性 |
3.1.2 突出区域特色及农业科技园特色 |
3.1.3 阶段性 |
3.1.4 各要素主体紧密合作性 |
3.1.5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
3.1.6 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 |
3.2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框架设计 |
3.2.1 核心系统 |
3.2.2 辅助系统 |
3.2.3 外围支撑系统 |
3.3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定位 |
3.3.1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3.3.2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 |
3.3.3 促进制度与机制创新 |
3.3.4 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 |
3.3.5 提高区域竞争力 |
第四章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 |
4.1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 |
4.1.1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与知识流动 |
4.1.2 知识流动的基本条件、分类 |
4.1.3 知识链的特点 |
4.1.4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知识流动的主要形式 |
4.1.5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知识流动的方法 |
4.2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作用机制 |
4.2.1 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动力来源 |
4.2.2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作用机制 |
4.3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系统的运行方式 |
4.3.1 创新过程模型 |
4.3.2 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 |
4.3.3 建立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过程模型 |
4.4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过程 |
4.4.1 产业集聚 |
4.4.2 空间集聚 |
第五章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分析 |
5.1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阶段 |
5.1.1 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阶段划分 |
5.1.2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阶段诊断 |
5.2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系统发展现状 |
5.2.1 农业科技园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 |
5.2.2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诊断:成长阶段 |
5.3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分析 |
5.3.1 政府的创新行为 |
5.3.2 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3 高等院校的创新行为 |
5.3.4 中介企业的创新行为 |
第六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失灵” |
6.1 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失灵”的分类及表现 |
6.1.1 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失灵”的分类 |
6.1.2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失灵”的表现 |
6.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系统的“系统失灵” |
6.2.1 核心系统的农业科技企业创新主体性不强 |
6.2.2 非核心系统要素功能定位不清 |
6.2.3 创新系统环境不完善 |
6.2.4 创新系统要素联系和拓展不够 |
第七章 完善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 |
7.1 对策框架 |
7.2 核心系统优化对策 |
7.2.1 鼓励园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 |
7.2.2 发展龙头企业 |
7.2.3 引导形成“蜂窝状”产业群 |
7.2.4 培育园区特色主导产业 |
7.3 辅助系统优化对策 |
7.3.1 引导高等院校主动参与创新 |
7.3.2 加大风险投资对创新的支持 |
7.3.3 建立中试基地 |
7.3.4 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科研机构 |
7.4 外围支撑系统优化对策 |
7.4.1 政府自身加强创新 |
7.4.2 加快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
7.4.3 完善市场机制 |
7.4.4 营造创新文化 |
7.4.5 整合各种有利于创新的资源 |
7.5 营造四种区域创新机制 |
7.5.1 营造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
7.5.2 营造创新风险投资机制 |
7.5.3 营造创新激励机制 |
7.5.4 营造合作创新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
8.1.2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架构 |
8.1.3 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主体性 |
8.1.4 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四种联系网络来不断持续创新 |
8.1.5 地方政府应该纳入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 |
8.1.6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定位 |
8.1.7 知识流动的重要作用、流动形式和方法 |
8.1.8 农业科技园的区域创新系统是在多种作用机制综合作用下运行的 |
8.1.9 基于农业科技园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过程是产业集聚的空间集聚的过程 |
8.1.10 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去于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 |
8.1.11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正处于成长阶段 |
8.1.12 我国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过程中“失灵”现象 |
8.1.13 完善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 |
8.2 研究展望 |
附表 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企业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4-2006)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3)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0.2.1 研究目的 |
0.2.2 研究内容 |
0.2.3 研究方法 |
0.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0.4 相关研究综述 |
0.4.1 国外有关体育设施的研究 |
0.4.2 国内有关现代体育设施的研究综述 |
0.5 论文的整体框架 |
0.6 论文的格式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 |
1.1 体育与体育发展历程 |
1.1.1 体育的概念 |
1.1.2 我国体育发展历程 |
1) 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 |
2) 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
3)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
1.1.3 国外体育发展历程 |
1) 国外古代体育的发展 |
2) 国外近现代体育的诞生与发展 |
1.2 现代体育的构成与特点 |
1.2.1 现代体育的构成 |
1.2.2 现代体育的特点 |
1.3 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 |
1.3.1 现代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1.3.2 现代体育充实了城市居民生活闲暇时间 |
1.3.3 现代体育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
1.3.4 现代体育拓展了城市居民生活空间 |
1.3.5 现代体育成为城市的“名片” |
1.4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 |
2.1 现代体育设施的概念和内容 |
2.1.1 现代体育设施的概念 |
2.1.2 现代体育设施的类型 |
2.1.3 主要体育设施类型的内容 |
1) 体育中心 |
2) 体育场 |
3) 体育馆 |
4) 健身房 |
5) 球类运动设施 |
6) 水上运动设施 |
7) 冰雪运动设施 |
8) 射击射箭场 |
9) 自行车赛车场 |
10) 其他运动设施 |
2.2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
2.2.1 城市与城市发展 |
1) 城市 |
2) 城市发展 |
2.2.2 城市化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1) 城市化的概念 |
2)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2.2.3 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 |
1)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与各时期的城市化水平 |
2)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发展 |
2.3.1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规划 |
1) 体育设施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一个门类 |
2) 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2.3.2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
2.3.3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用地环境 |
2.4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 |
2.4.1 催化剂和推动力 |
2.4.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城市跳跃性发展 |
2.4.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具体表现 |
1) 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体育设施,提高了城市人均拥有体育设施的指标 |
2) 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城市形象 |
3) 调整了城市形态,优化了城市结构 |
4) 传播了体育文化,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
5) 带动了经济增长,加速了城市发展 |
2.4.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负面效应 |
2.5 我国城市发展对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新要求 |
2.5.1 我国体育设施的现状 |
2.5.2 对体育设施数量上的要求 |
2.5.3 对体育设施类型上的要求 |
2.5.4 对体育设施多功能性的要求 |
2.5.5 对建设大型体育设施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 |
3.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对体育设施建设要求 |
3.1.1 大型运动会的概念 |
3.1.2 大型运动会对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 |
3.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在城市中的布局 |
3.2.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3.2.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选址 |
1) 选址方向 |
2) 基地选择 |
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 |
3.2.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模式 |
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三种空间分布模式 |
2) 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
3) 来自奥运场馆建设的经验 |
4) 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场馆的空间布局模式 |
3.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形态 |
3.3.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改变了周边地块的空间形态 |
3.3.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副中心或新城区的形成 |
3.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3.4.1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
3.4.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 |
3.5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
3.5.1 推动城市交通规划的实施,从整体上改善城市交通 |
1) 科学规划、分期实施 |
2) 建造大客运量的公共交通 |
3) 按大型运动会集散要求从整体上改善城市道路交通 |
3.5.2 举办大型运动会期间城市交通的组织 |
1) 根据不同人群的交通需求组织客运交通 |
2) 实施综合交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
3) 临时交通措施和特殊状态下的交通预备方案 |
3.5.3 体育场馆的总平面交通组织 |
1) 总平面规划中的流线安排 |
2) 停车场 |
3.6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
3.6.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的建设费用分析 |
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的建设费用分析 |
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建设费用的筹措 |
3.6.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 |
3.6.3 举办大型运动会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
3.6.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
3.7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 |
3.7.1 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
3.7.2 整治城市环境 |
1) 举办大型运动会的要求 |
2) 整治城市环境 |
3.8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形象 |
3.8.1 通过体育设施塑造城市形象 |
3.8.2 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形象 |
3.9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科技 |
3.9.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应用和表现现代科技成果 |
3.9.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促进城市科技发展 |
3.10 以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整体建设-以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巴塞罗那的城市建设为例 |
3.10.1 巴塞罗那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简介 |
1) 巴塞罗那简介 |
2) 巴塞罗那奥运会简介 |
3.10.2 巴塞罗那奥运会体育设施的建设 |
3.10.3 巴塞罗那奥运会与巴塞罗那城市整体建设 |
3.11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的赛后利用与城市经营 |
4.1 赛后利用问题的提出 |
4.1.1 现代体育内涵的发展提出了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 |
4.1.2 奥运会场馆建设凸显了赛后利用问题 |
4.2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对策 |
4.2.1 城市经营的内涵 |
4.2.2 我国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现状和原因 |
1) 我国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现状 |
2) 我国体育设施赛后利用问题的原因 |
4.2.3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对策 |
1) 综合考虑各种要求,制定赛后利用总体方案 |
2) 配合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场馆资源 |
3) 明确对象,综合经营 |
4.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赛后利用和经营的方式 |
4.3.1 注重体育设施的多功能使用问题 |
4.3.2 把体育设施建在高等院校内 |
4.3.3 以俱乐部形式经营体育设施 |
4.3.4 开发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
4.3.5 以体养体,以商养体 |
4.4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
5.1 大众体育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
5.1.1 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与特点 |
1) 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大众体育 |
2) 政府重视和推动大众体育发展 |
3) 十分重视大众体育设施建设 |
4) 大众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5.1.2 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
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与特点 |
2) 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
5.2 大众体育设施的发展方向 |
5.2.1 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 |
5.2.2 我国大众体育设施的现状 |
1) 数量与质量 |
2) 服务对象与定位 |
3) 布局与结构 |
4) 项目设置与功能组成 |
5.2.3 大众体育设施的发展方向 |
1) 面向群众、重在参与 |
2) 营造环境、复归自然 |
3) 综合经营、持续发展 |
5.3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
5.3.1 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1) 社区的概念 |
2)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5.3.2 大众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
1) 我国社区体育设施的设置形式 |
2)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案例研究—以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与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开发为例 |
6.1 我国现代体育设施建设模式的变化 |
6.1.1 从场馆单体建设到体育中心建设 |
1) 体育场馆单体建设的实践 |
2) 体育中心的建设实践 |
6.1.2 从体育中心建设到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6.2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的背景和场馆规划设计 |
6.2.1 南京奥体中心的建设背景-第十届全运会 |
1) 申办第十届全运会的历程 |
2) 第十届全运会简介 |
6.2.2 南京十运会场馆的总体布局 |
6.2.3 南京奥体中心的立项、选址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 |
1) 南京奥体中心的立项与选址 |
2) 南京奥体中心的规划设计任务要求 |
3) 南京奥体中心的规划设计国际竞赛 |
6.2.4 南京奥体中心的实施方案评述 |
1) 南京奥体中心实施方案简介 |
2) 南京奥体中心实施方案规划设计评述 |
6.3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与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
6.3.1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的契机 |
1) 河西地区-南京主城内最后一片可供大规模开发的用地 |
2)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与《南京市河西新城区总体规划》的编制 |
3)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的契机 |
6.3.2 用规划指导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
1) 以河西新城区总体规划指导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
2) 配合南京奥体中心的建设推进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
3) 现有环境的整治与改善 |
6.3.3 南京河西新城区建设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
1) 南京河西新城区建设的特点 |
2) 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发展前景 |
3) 广州模式与南京的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城市视角下的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策略 |
7.1 规划设计策略 |
7.1.1 项目立项应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要求 |
7.1.2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
7.1.3 规划设计方案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
7.2 生态环保策略 |
7.2.1 减小规模、控制标准、节俭办赛 |
7.2.2 利用和更新现有场馆,发挥最大效益 |
7.2.3 可循环使用的体育设施 |
7.2.4 节约能源与材料 |
7.3 系统建设策略 |
7.3.1 根据建设程序和赛事要求进行系统建设 |
7.3.2 根据举办方式和城市实力进行系统建设 |
1) 基本没有新建场馆的洛杉矶奥运会 |
2) 最后一刻完工的雅典奥运会体育设施 |
7.3.3 根据现代体育的要求进行系统建设 |
7.4 可持续发展策略 |
7.4.1 平赛结合、近远结合 |
1) 在总体规划中的考虑 |
2) 单体建筑的策划 |
7.4.2 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
1) 举办大型运动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
2)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 |
3) 把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几个策略 |
7.4.3 社会化与产业化的策略 |
1) 体育的重新定位 |
2) 体育设施建设的社会化产业化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结 论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1) 应放大对现代体育设施研究的视角,推进现代体育设施的系统化建设 |
2)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
3) 应重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
8.1.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不应忽视大型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
2) 应进一步加强对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研究 |
3) 应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国外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经验 |
4) 应进一步开展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设计规范研究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1) 从城市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体育设施的系统化建设 |
2) 探索了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
3) 提出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的若干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图表索引 |
附录 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 谢 |
(4)基于项目管理的县域文化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水平和成熟度都相当高 |
1.2.2 将项目管理理论运用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刚刚起步 |
1.3 基于项目管理的县域文化产业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1.4 本文假设树 |
1.5 需要突出的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项目管理是县域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模式选择 |
2.1 文化产业理论渊源 |
2.1.1 西方的文化产业理论渊源 |
2.1.2 西方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 |
2.1.3 我国的文化产业理论渊源 |
2.1.4 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 |
2.1.5 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
2.2 我国的县域文化产业 |
2.2.1 本文对县域文化产业概念的重新界定 |
2.2.2 县域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 |
2.3 项目管理: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模式选择 |
2.3.1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现状分析 |
2.3.2 文化产业管理模式改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2.3.3 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约定 |
2.4 基于项目管理的县域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框架 |
2.4.1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特点 |
2.4.2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基本理论 |
2.4.3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关键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意策划方法论及项目可行性评价 |
3.1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关键在创意 |
3.1.1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是投资项目 |
3.1.2 创意策划是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核心 |
3.2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创意策划方法论 |
3.2.1 项目创意策划理念 |
3.2.2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创意策划原则 |
3.2.3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创意策划方法 |
3.3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创意策划可行性评价 |
3.3.1 可行性评价的过程与内容 |
3.3.2 可行性评价方法 |
3.4 宁远县九疑山舜帝公园项目策划文案(案例) |
3.4.1 说明 |
3.4.2 策划依据 |
3.4.3 指导思想 |
3.4.4 资源评价 |
3.4.5 市场发展的SWOT识别 |
3.4.6 项目定位 |
3.4.7 功能区布局 |
3.4.8 主要经济社会目标 |
3.4.9 开发建设时序和阶段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资源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
4.1 县域文化资源的评价对象和原则 |
4.1.1 县域文化资源的界定 |
4.1.2 县域文化资源评价的原则 |
4.2 县域文化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县域文化资源评价指标设计 |
4.2.2 县域文化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 |
4.3 县域文化资源评价方法 |
4.3.1 对文化资源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的认识 |
4.3.2 主要评价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
5.1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评价认识 |
5.1.1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评价的概念 |
5.1.2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评价类型 |
5.1.3 对县域文化产业项目评价的要求 |
5.2 县域文化产业项目评价内容及其指标体系 |
5.2.1 评价内容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3 九疑山舜帝公园开发建设经济效益评价(案例) |
5.4.1 投资概算 |
5.4.2 经营结构与收入预 |
5.4.3 经营效益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第一推动力:高新技术大检阅——上海第一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D]. 刘新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2]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 何燕子.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2)
- [3]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D]. 胡振宇. 东南大学, 2006(04)
- [4]基于项目管理的县域文化产业研究[D]. 柏定国. 中南大学, 2005(06)
- [5]第一推动力:高新技术大检阅——上海第一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巡礼[J]. 沈进康. 国际市场,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