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垡与草皮(上)(论文文献综述)
晋亚龙[1](2017)在《云南大山包湿地不同放牧强度下泥炭土理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生态系统有多种多样的生态功能,这些功能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联系紧密。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退化。如何保护和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功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以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了禁止放牧地、轻度放牧地、中度放牧地、重度放牧地、耕地泥炭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与退耕还湿地泥炭土土壤生态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泥炭土物理性质与蓄水能力。平均容重随着放牧强度的减轻而降低,由耕地到禁止放牧地,平均土壤容重由1.11±0.03g/cm3下降到0.63±0.06g/cm3.,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深度增加,容重变大,平均容重从上到下分别为:0.756±0.05g/cm3,0.99±0.04 g/cm3,1.11±0.08g/cm3;平均总孔隙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减轻而增大,由耕地到禁止放牧地,平均总孔隙度由23.85±1.85%上升到58.83±2.89%,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深度增加,孔隙度减小,平均孔隙度从上到下分别为:31.33±1.23%,35.30±1.78%,37.75±4.85%;蓄水性能随着放牧强度的降低而增强,由耕地至禁止放牧地,平均单位面积饱和蓄水量由238.5±18.5t/hm2升高至588.3±28.9t/hm2。2.表层泥炭土抗蚀性能。退耕还湿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表层泥炭土的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EMWD)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而增加,由耕地的2.83mm增加到禁止放牧地的5.09mm;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表层泥炭土的不稳定团粒指数(ELT)降低,由耕地的41.39%降低到禁止放牧地的14.78%,降低了64.28%。退耕还湿后,表层泥炭土的结构性颗粒指数和土壤物理稳定性指数都有较大的改善,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粘粒含量增加,不同放牧强度下结构性颗粒指数由耕地的0.114增长到0.505,增长了342.98%。土壤物理稳定性指数也随着退耕和放牧强度的减少而增加,由耕地的11.494上升到严格禁牧的89.205,增长了676.1%。3.泥炭土化学性质与碳库。退耕后,泥炭土的pH值、有机质、腐殖酸等指标有所恢复,退耕地泥炭土pH值呈现出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小,逐渐降低的趋势:pH值由耕地的5.3降低至禁止放牧地的4.75,有机质由53.445g/kg上升到440.183g/kg,腐殖酸由4.268%上升到28.405%。说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退耕地泥炭土的肥力有了较大的恢复。退耕后,泥炭土碳库指数(CPI)与碳库管理指数(CPMI)随着放牧强度的降低而增加,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退耕强度禁止、轻度、中度、重度放牧下,泥炭土(CPMI)与农耕地相比,最大增加了205.6%。退耕后,全氮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含量呈逐渐降低,碱解氮含量有所下降,但变化不规律;退耕后,磷素含量有所下降,但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呈逐渐上升态势。退耕后的全磷及有效磷含量中,最高的禁止放牧地比最低的重度放牧地分别高19.32%和291.61%;退耕后,退耕后泥炭土中的全钾含量有所下降,最高的重度放牧地比最低的禁止放牧地高198.08%。最高的重度放牧地比最低的禁止放牧地高523.5.4%。4.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泥炭土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主要集中于孔隙度与碳、氮、钾素之间,总孔隙度与有机碳、全氮、碱解氮之间为显着正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52、0.867、0.486,与全钾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为-0.42,孔隙度是体现泥炭土水源涵蓄能力的主要指标.化学性质间相关性集中于pH值、腐殖酸与碳、氮、钾素之间,。5.放牧强度的降低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其水源涵养能力、提高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肥力。因此,减少退耕湿地放牧强度对提高湿地土壤的生产力及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泥炭“碳汇”及“固碳”功能和促进退耕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茂晓[2](2017)在《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研究 ——以跳墩河湿地周边村寨搬迁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保护对象黑颈鹤种群濒危,其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草甸(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形势严峻,周边农户生计艰难,保护与发展矛盾激烈。如何适度有序迁出区内村寨,减少居民对黑颈鹤及其生境的影响,探索移民安置及农户后续生计出路等问题,已迫切需要解决。本文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积累了保护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旅游和动植物资源等多方面详实的资料,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其首批村寨搬迁失败的教训;并借鉴三峡工程移民和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等案例经验,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体系,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村寨生态影响评价模型,参考云南省近年开展的搬迁新村规划和旧村整治规划,依据村寨生态影响程度,将其划分为优先搬迁、暂缓搬迁和原址保留三种类型;并提出就近靠后和易地远迁两种安置模式,针对不同类型和模式开展搬迁新村规划、整治提升规划和宗地性质调整。最后,以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跳墩河湿地生态补偿搬迁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体系,探索了村寨生态影响评价和分类方法,提出了规划策略,并进行了项目实践。认为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有序迁出核心区村寨,分类型安置,适当保留部分农牧业生产活动,可缓解生态保护压力;采用新型生土民居建造工艺建设新村,可在经济、风貌和舒适等方面产生良好效果;依靠高原特色农牧业、优质生态旅游资源、农户能力建设等,可为农户提供后续发展出路。
向丹凤[3](2014)在《旅游活动对大山包黑颈鹤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奇特的湿地景观、丰饶的生物多样性、I级重点保护物种黑颈鹤、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大峡谷及特色民居,被昭通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旅游精品点建设项目之一。自2009年7月以来,来自省内外的游客明显增多,这给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较大的压力。旅游活动对黑颈鹤产生的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科学研究很多,但是在旅游活动对黑颈鹤的影响方面则缺乏研究。因此开展关于旅游活动对大山包黑颈鹤影响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了可操纵实验、野外观测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旅游活动对黑颈鹤行为和生境的影响,并提出科学的保护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旅游活动对黑颈鹤行为影响:黑颈鹤对旅游干扰的行为反应表现为警戒和惊飞,且对游客的干扰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干扰人数与黑颈鹤警戒距离和惊飞距离呈正相关,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对黑颈鹤惊飞距离有极显着影响,声音对黑颈鹤警戒和惊飞距离也有极显着影响。此外,游客的大声喧哗还会导致黑颈鹤取食时间缩短,休息、理羽时间增多。(2)旅游活动对黑颈鹤生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和对植被高度、盖度等方面的影响。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土壤容重增加、土壤PH值升高;土壤水分含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则呈下降趋势。植被的高度和盖度受旅游影响变化较为明显,此外游客的踩踏还会导致植物叶片受损,增加植被的露根率和倒伏率,最终导致植被大面积移除,土层裸露在外。除此之外旅游公路的修建阻隔了泉眼与湿地的水源补给,56%的泉眼出水口干涸。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黑颈鹤的生境造成了破坏。(3)黑颈鹤的保护对策:为了减少旅游活动对黑颈鹤的影响,应该建立缓冲区和防护带,合理疏通高峰期客流量;开展生态旅游,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宣传力度;加强监测研究和救护力度;加强湿地资源管理,恢复湿地植被;修建观测台,树立警示牌;并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合理规划大山包旅游线路。
许先鹏,周锐,钟兴耀[4](2013)在《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草甸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本文概述了保护区的基本情况,讨论了保护区面临的管理难度大、黑颈鹤食物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监测设备落后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杨梦楚[5](2012)在《云南龙陵黄龙玉的成因分析,以及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耦合分析》文中提出黄龙玉原生矿体产于龙陵县小黑山矿区,原生矿体产于三叠系公养河群板岩与花岗岩接触带上,部分产于花岗岩张性裂隙中,一般呈透镜状、囊状和不规则状产出。原生矿产出山料,主要以洞坑石料为主。次生矿床分布于以小黑山为源头的苏帕河流域,分散于河底、河滩、河流两岸田地中,次生矿产出籽料。组成黄龙玉的硅质种类主要分为,蛋白石、玉髓、微晶石英和粗晶石英。典型的黄龙玉呈现均一或非均一的隐晶及凝胶结构,微晶结构及以上两种结构的镶嵌结构。物相分析显示黄龙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玉髓及石英,次要矿物为绢云母、铁泥质矿物、高岭石等。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中发现的残留白云石提供了成矿硅质流体交代白云质碳酸盐岩的证据。本次首次发现了黄龙玉样品中含有细分散状的高岭石。黄龙玉中的高岭石呈细分散状或者细脉状并呈现出长石假象,其周围常伴有板片状绢云母颗粒,是黄龙玉围岩花岗岩发生高岭石化的产物。高岭石具有很好吸附性,能够在黄龙玉局部富集一定致色成分。是硅质黄龙玉出现类似印章石质感的根本原因,对黄龙玉的品质优越性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龙玉含有较多的陆源输入物,主要为高岭石。稀土元素的特征分析显示,黄龙玉的δCe及δEu值偏高证实了黄龙玉地下水主导成岩过程的机制。通过对小黑山矿物样品的石英及玉髓的氢氧同位素分析发现,小黑山矿床具有明显偏负的δD值,介于-131‰-179‰之间,远远低于龙陵地区地热温泉水的δD值范围,与高纬度大气降水特征相符,,进一步证明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黄龙玉的原生矿脉形成于浅地表的开放拉张裂隙环境,属于由地下水携带的二氧化硅形成的表生无矿硅质岩。黄龙玉是沉积作用、风化淋滤作用等多种过程协同而成,使原生黄龙玉的外观发生多种变化,丰富了黄龙玉的内涵并极大地扩展了其工艺设计与想象空间。
杨冬琴,刘燕,刘波[6](2010)在《大山包湿地水环境问题探索》文中指出湿地的水环境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临着缺水、生活区水质污染、沼泽退化等问题,威胁和破坏湿地原生生态环境。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地质调查保护水源、恢复湿地、落实湿地保护条例、建立良好的补偿和发展机制等方面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促进大山包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垡与草皮(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垡与草皮(上)(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大山包湿地不同放牧强度下泥炭土理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不同放牧强度下泥炭土物理性质及水源涵蓄能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不同放牧强度对表层泥炭土抗蚀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不同放牧强度对泥炭土肥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研究 ——以跳墩河湿地周边村寨搬迁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保护形式严峻 |
1.1.2 黑颈鹤种群濒危 |
1.1.4 农户生计困难 |
1.2 概念界定 |
1.2.1 自然保护区 |
1.2.2 国际重要湿地 |
1.2.3 村寨搬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山包湿地及周边村寨特征分析 |
2.1 自然地理环境恶劣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2 动植物资源稀有 |
2.2.1 动物珍稀 |
2.2.2 植物丰富 |
2.3 社会经济落后 |
2.3.1 人口密度大、土地贫瘠 |
2.3.2 配套设施滞后 |
2.4 旅游资源品味高 |
2.4.1 资源独特 |
2.4.2 评价等级高 |
2.4.3 生态旅游火热 |
2.5 保护与发展矛盾激烈 |
2.5.1 保护严格 |
2.5.2 发展受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案例研究 |
3.1 大山包生态移民 |
3.1.1 远迁与他乡生活 |
3.1.2 回迁与二次搬迁 |
3.1.3 经验教训 |
3.2 三峡工程移民 |
3.2.1 工程移民概况 |
3.2.2 移民安置规划 |
3.2.3 经验借鉴 |
3.5 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 |
3.5.1 易地扶贫搬迁 |
3.5.2 搬迁新村规划 |
3.5.3 规划编制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体系构建 |
4.1 村寨搬迁规划体系 |
4.2 村寨生态影响评价模型 |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指标定义和说明 |
4.2.4 计算影响因子权重 |
4.3 搬迁新村规划 |
4.3.1 前期分析 |
4.3.2 新村建设规划 |
4.3.3 产村融合发展 |
4.4 提升整治规划 |
4.4.1 优化布局 |
4.4.2 完善基础设施 |
4.4.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4.5 迁出地用地调整 |
4.5.1 选择性的拆除构筑物 |
4.5.2 因地制宜退耕还湿还草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跳墩河湿地周边村寨搬迁规划研究 |
5.1 规划区综合现状 |
5.1.1 位置范围 |
5.1.2 自然条件 |
5.1.3 社会经济 |
5.1.4 民房建设 |
5.1.5 生态环境 |
5.1.6 上位规划 |
5.1.7 搬迁意愿 |
5.2 村寨生态影响评价 |
5.2.1 生态影响定性评价 |
5.2.2 生态影响定量评价 |
5.2.3 生态影响综合评价 |
5.3 村域规划 |
5.3.1 分步骤实施搬迁 |
5.3.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5.3.4 农牧业发展规划 |
5.3.5 旅游服务业发展规划 |
5.3.6 农户能力建设 |
5.4 搬迁新村规划 |
5.4.1 前期调研分析 |
5.4.2 新村建设规划 |
5.4.3 产村融合发展 |
5.4.4 效益评价 |
5.5 村寨整治规划 |
5.5.1 融入景区规划 |
5.5.2 提升人居环境 |
5.5.3 保护生态环境 |
5.6 迁出地生态修复 |
5.6.1 构筑物拆除 |
5.6.2 退耕还湿还草 |
5.7 新民居节能设计 |
5.7.1 热工性能实测 |
5.7.2 节能民居设计 |
5.7.3 能耗模拟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村寨生态影响程度差异大 |
6.1.2 依据影响程度分步骤实施搬迁 |
6.1.3 根据村寨自身特点多样化安置 |
6.1.4 不同村寨类型提出具体规划策略 |
6.1.5 生土民居在大山包具有适宜性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2.1 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体系 |
6.2.2 构建自然保护区村寨生态影响评价模型 |
6.2.3 农户可持续生计导向下开展村寨搬迁规划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3.1 易地远迁安置模式 |
6.3.2 可持续生计容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表格索引 |
附录D: 农户问卷调查表 |
附录E: 专家评分表 |
附录F: 规划相关图纸 |
(3)旅游活动对大山包黑颈鹤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2 黑颈鹤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侯水文 |
2.1.4 植被 |
2.1.5 土壤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旅游开发状况 |
2.3.1 旅游资源 |
2.3.2 旅游基础设施 |
2.3.3 旅游管理存在问题 |
2.3.4 大山包游客数量及客源地 |
2.4 大山包黑颈鹤数量及保护状况 |
2.4.1 大山包黑颈鹤数量 |
2.4.2 大山包黑颈鹤保护状况 |
第三章 旅游活动对黑颈鹤行为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1.1 野外观测法 |
3.1.2 可操纵实验法 |
3.1.3 黑颈鹤行为影响因子及评价指标 |
3.1.4 统计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干扰类型对黑颈鹤的影响 |
3.2.2 单个干扰因子对黑颈鹤的影响 |
3.2.3 各因子与黑颈鹤警戒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2.4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旅游活动对黑颈鹤生境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踩踏实验法 |
4.1.2 梯度样地设置 |
4.1.3 野外观测法 |
4.1.4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评价指标 |
4.1.5 植被影响评价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旅游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
4.2.2 旅游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
4.2.3 旅游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
4.2.4 其它活动对黑颈鹤的影响 |
第五章 黑颈鹤保护对策 |
5.1 黑颈鹤的保护 |
5.1.1 建立缓冲区和防护带 |
5.1.2 合理疏通高峰期客流量 |
5.1.3 加强监测研究和救护力度 |
5.1.4 开展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
5.2 黑颈鹤生境的保护 |
5.2.1 开展生态旅游,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5.2.2 加强湿地资源管理,恢复湿地植被 |
5.2.3 加强亚高山草甸的管理,恢复草甸植被 |
5.2.4 规划和管理旅游道路的建设 |
5.2.5 修建观测台,树立警示牌 |
5.2.6 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旅游活动对黑颈鹤行为的影响 |
A1 大山包游客行为调查 |
A2 大山包黑颈后受干扰后的行为反应 |
附录 B 旅游活动对黑颈鹤生境的影响 |
B1 旅游道路的修建对大山包泉眼的影响 |
B2 放牧对大山包沼泽湿地的影响 |
B3 旅游踩踏对大山包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
(4)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由来及主要保护对象 |
1.1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由来 |
1.2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概况 |
1.3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 |
2 保护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保护区内村寨众多,管理难度大 |
2.2 由于食物缺乏,黑颈鹤到农田里觅食造成粮食严重减产 |
2.3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但标准低,设施、设备不配套 |
2.4 科研监测设备落后,监测体系不健全 |
3 对策与建议 |
3.1 修建巡护道、网围栏,加强巡护管理 |
3.2 设置食物补充基地,缓解黑颈鹤取食与社区居民收成的矛盾 |
3.3 恢复湿地草甸植被、营造防护林,保护湿地资源 |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保护区管理局、所、站工作条件 |
3.5 扩建黑颈鹤行为研究监测隧道、购置必要的科研监测设备 |
4 结语 |
(5)云南龙陵黄龙玉的成因分析,以及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床成因 |
1.2.2 黄龙玉颜色成因的新说 |
1.2.3 宝石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及鉴赏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黄龙玉的矿床地质特征 |
1.3.2 黄龙玉的矿物学特征及品质特征耦合分析 |
1.3.3 成矿机理研究 |
2 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理概况 |
2.2.2 地层 |
2.2.3 构造 |
2.2.4 岩浆岩 |
2.3 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3.1 山料的产状及分布 |
2.3.2 籽料的产状及分布 |
2.3.3 山流水的产状与分布 |
3 样品描述及常规宝石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组及样品描述 |
3.3 黄龙玉常规宝石学特征 |
3.4 黄龙玉的鉴定与评价 |
3.4.1 黄龙玉的鉴定特征 |
3.4.2 具印章石质感黄龙玉的鉴定特征 |
3.4.3 黄龙玉的品质分级 |
4 矿物特征与品质特征耦合分析 |
4.1 显微镜下结构特征 |
4.1.1 硅质晶体种类和颗粒度 |
4.1.2 典型结构特征 |
4.1.3 围岩及亚类结构特征 |
4.2 X 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4.3 红外光谱分析 |
4.4 次要矿物特征 |
4.4.1 暗色硫化物包裹体 |
4.4.2 绢云母包裹体 |
4.5 高岭石矿物特征 |
4.6 矿物特征与品质特征耦合分析 |
4.6.1 高岭石矿物成因 |
4.6.2 黄龙玉中铁的双重作用 |
4.6.3 硫的漂白机制 |
4.7 小结 |
5 黄龙玉地球化学特征 |
5.1 数据来源 |
5.2 常量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5.3 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5.3.1 ∑REE 及 LREE/HREE 特征 |
5.3.2 δCe 值及δEu 值 |
5.4 黄龙玉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1 成矿温度估算 |
5.4.2 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
5.5 小结 |
6 黄龙玉矿床的成因分析 |
6.1 黄龙玉成因的矿物学证据 |
6.1.1 黄龙玉成因假说 |
6.1.2 硅质岩成因学说 |
6.2 黄龙玉的成矿要素 |
6.3 成矿机理和成矿阶段分析 |
6.3.1 成矿机理 |
6.3.2 成矿流体 PH |
6.3.3 成矿阶段 |
6.4 黄龙玉构造特征及各品种形成机理探讨 |
6.4.1 波状纹理构造及其变种 |
6.4.2 角砾胶结构造 |
6.4.3 包浆构造及浸染构造 |
6.4.4 裂隙愈合构造和裂隙侵染构造以及其他应力构造 |
6.5 总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备注 |
(6)大山包湿地水环境问题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山包湿地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 湿地水面积减少 |
(二) 局部水污染加剧 |
(三) 湿地水环境功能退化 |
(四) 补偿机制的缺失 |
二、对策建议 |
(一) 加强地质调查, 保护重点湿地水环境 |
(二) 加大资金投入, 恢复湿地水环境 |
(三) 落实环境保护法和湿地保护条例 |
(四) 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和发展方式 |
四、海垡与草皮(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大山包湿地不同放牧强度下泥炭土理化性质研究[D]. 晋亚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2]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研究 ——以跳墩河湿地周边村寨搬迁规划为例[D]. 杨茂晓.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3]旅游活动对大山包黑颈鹤影响研究[D]. 向丹凤.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4]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许先鹏,周锐,钟兴耀. 林业建设, 2013(03)
- [5]云南龙陵黄龙玉的成因分析,以及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耦合分析[D]. 杨梦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6]大山包湿地水环境问题探索[J]. 杨冬琴,刘燕,刘波. 思想战线, 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