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IPS实时电子签名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刘乐乐[1](2021)在《埋地保温管道外腐蚀检测与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埋地保温管道由于结构特殊,运行温度高,相较于普通输送管道更易发生腐蚀。目前,相关埋地管道的外腐蚀检测技术均已非常成熟,而关于埋地保温管道的外腐蚀监测,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提供埋地保温管道腐蚀预警的自动化、可视化监测技术。本研究在国内外埋地管道腐蚀检测与监测技术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埋地保温管道腐蚀关键因素和参数的分析和试验研究,结合物联网技术,运用One NET云平台,设计开发埋地保温管道外腐蚀预警监测系统,以使监测数据可实时上载与远程编阅,最终实现埋地保温管道腐蚀监测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和可视化,为埋地保温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防腐保温层进水、管输温度过高以及阴极保护电位偏离有效保护电位范围是导致埋地保温管道腐蚀影响的主要因素,而温度则是导致最小阴极保护电位和最大阴极保护电位负移的关键参数;基于金属电位差原理和保温层内置参比电极设计,开发出适用于埋地保温管道的保温层进水和阴极保护电位监测装置,结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腐蚀预警监测系统,可远程实时监测保温层内进水情况、管床温度和阴极保护电位,监测数据的稳定性较高、重现性较好,与现场测试数据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7%~2.4%,监测数据精度理想,开发板运行稳定。
余雪扬[2](2021)在《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文中认为制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从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渐进的制度演化过程。西奥多·舒尔茨(1968)曾说,货币即制度。货币是一种古老的制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产品或服务让渡,伴随着这种让渡的是同等数量价值的反方向转移。无论货币以何种外在形式呈现,都是天然承载这种价值转移的载体。从原始的物物交换、简单的商品经济到发达的市场经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货币与之相伴。货币的本质内涵是一种权利,即获得社会普遍接受的未来价值索取权,历经千年延续下来,一以贯之未曾改变。期间,生产力的发展催生新的需求,技术迭代推动货币从实物、金属、纸币向电子货币形态演变,以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消费者福利。从货币及其延伸形态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内在逻辑看,每一次技术革命背后都蕴含着货币形态变革的现实。21世纪后,互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数字化、社会生活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同时,金融科技等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货币形态及其流通模式也日趋数字化和网络化,催生出一种新形态的货币: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登上历史舞台,引发巨大关注,构成对传统货币流通与经济规则的重塑与革新。作为其中重要类别的法定数字货币将构建新的货币前景,同时也使得传统货币理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语”,需要新的理论支持和解释逻辑。从法经济学角度,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法律授权中央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基于密码学技术、完全依赖数字信息形态存储和支付交易、具有加密货币形式和功能、在发行国内普遍使用和具有法偿力的法定支付工具和价值凭证。科斯(1937,1960)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内在关系的理论表明,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创生或选择某种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一些市场制度的出现和改变。货币体系同样如此。理想的法定数字货币具备不可重复花费性、可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系统无关性、安全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分性、可编程性、公平性等诸多特性。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将与现行货币体系中的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相互竞争、动态博弈。法定数字货币具备的诸多特点与功能,将有效改进信用现钞的缺陷,又能够兼具电子货币的优点,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增加价值效用。因此,法定数字货币的整体竞争绩效将强于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能够有效提升货币体系的安全与效率。尽管信用现钞、电子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名义价值相等,但是法定数字货币竞争优势强,将使其在社会公众认可中的实际价值更高,接受度及使用率也将更高,有较大概率成为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范围的扩大,法定数字货币对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的价值改进势必在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货币政策实施以及支付体系运行方面产生影响,带来效益。首先,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将改变当前货币体系结构,使得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为主的二元货币结构中增加法定数字货币形成三元货币结构。当前的货币流通运行中除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这种电子形式的法定货币外,绝大多数是存款货币、预付货币这些电子货币,这削弱了法定货币的地位,减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及流通势必替代部分电子货币,从而能够减轻电子货币对信用现钞的替代效应。同时,法定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来说是可控可追踪的,这样可以提升中央银行对整体货币体系的控制力。其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实施。在社会全面流通而非封闭场景下,法定数字货币可测性、可追踪性、可控性强,其发行与流通可以使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测量度有所提升,大数据分析基础更为扎实,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更加精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数字货币利率,来调控银行存款利率,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利率,这有助于提升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对中长期信贷利率的传导,改善我国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不畅的状况。通过对法定数字货币计负利率,或者酌情对法定数字货币钱包收取保管费,实质上等同于实施负利率政策,由此打破零利率下限约束,释放货币政策空间。法定数字货币可以优化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以及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困境。最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完善支付体系运行。由于信用现钞支付功能不足,中央银行“不得不”向私人部门让渡货币发行权,由私人部门提供补充的支付服务,但同时造成社会支付链条不断延长,部分支付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后,中央银行可以摒弃“私人部门提供支付服务,中央银行给以价值担保”的传统模式。法定数字货币具有的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编程性等技术特点,使得任何支付行为均可以被追踪,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增加支付透明度,增强监管穿透性,也能够减轻中央银行监管负担以及对私人部门的价值担保。在支付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信用级别上高于电子货币,同时还是密码货币,安全性上更好。在跨境支付方面,信用现钞的印制、发行、携带、调运、存储事无巨细,纷繁复杂,不适合跨境支付,已经长期妨碍了货币的国际流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将丰富和强化人民币跨境支付功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毫无疑问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着较大的现实需求,他更将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一方面,因其具有与信用现钞不同的功能特点将带来行为主体之间行为模式的差异,产生传统法定货币所没有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只有在既有的法律制度下,才能对特定的可转移产权做出是否构成货币的判断,法定数字货币要履行法定货币职能需要货币法授权与规定。按照制度安排的供需理论分析框架,考察我国现行货币制度规则供给状况,尚且不能完全满足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一是现行货币发行规则无法完全适用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调拨、清点、核对、流通及销毁均依赖于网络系统,原先信用现钞发行、调拨、清分、销毁、回笼等以地域、实体库为载体的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再适用。二是现行货币运行规则未包含法定货币互换的内容。法定数字货币一旦发行,我国法定货币体系中将出现多种类型的法定货币,势必出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这是传统货币制度没有也无法提前规定的。三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中央银行与持币人直接联系的规范。持币人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价值转移效果需要由中央银行最终确认,持币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等需要登记及管理在中央银行系统中,这均将直接产生相应的权利义务内容。四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可控匿名的规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可控匿名性有助于查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但如何界定有权机关的权力边界,这需要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并做好持币人隐私保护与打击违法犯罪之间的利益平衡。围绕着法定数字货币治理的诸多方面,现行货币制度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不适宜之处不仅以上这些,缺乏适宜的制度规则将成为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的重大障碍。法定数字货币并非简单的货币技术升级,而是深刻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亟待在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制度框架内运作,亟待补充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则供给。对于新制度与旧制度的关系,就好比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绳索论”,每一截新的绳索与前一截可能并不相同,但却相互联系着,构成一种“家族相似”性。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也是如此,应当以一种历史与当下联系的发展思维加以对待。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架构,提出以下制度供给思路和立法模式建议。首先,需要将法定数字货币纳入人民币范畴,明确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赋予法定数字货币强制法偿性,这是法定数字货币法律属性的起点。其次,从五个方面提出制度供给的具体思路,即明确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基本架构和制度规则,完善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中支付结算体系规范,创新法定数字货币洗钱和违法犯罪预防和查证体系,完善法定数字货币信息安全保护规则,创新法定数字货币的监管规则。第三,短期内,建议先单独将可能涉及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别修改,或者进行扩大解释,将法定数字货币涵盖其中,尽量满足短期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及运行的规则需要。长期来看,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货币基本法来做好顶层设计的原则性立法,明确法定货币与代币票券的具体含义与具体效力;将信用现钞与法定数字货币一同纳入货币基本法规制范围内,统一明确法定货币的基本制度规则;做好与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货币条款衔接与互动的原则性规定,减少法律冲突。在货币基本法下再由其下位规则予以阐释和具化,逐步建立以货币基本法为统领,“由上而下、上略下详”,体系完备的货币制度规范体系。在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的整体架构下,首要的是进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制度构建,主要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和流通管理机制,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一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在赞同间接发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法定数字货币的四点发行目标、五项发行原则,确立双层货币发行架构,即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来完成,坚持“中心化”管理模式,利用现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投放和回收。这样,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投放与回笼即为法定数字货币在数字货币账户或用户端的数字钱包、中央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银行库,这三个关键元素之间转移与交互的过程,也是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流动、清点核对及消亡的过程。二是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机制。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流通环境建设中,需要建立法定数字货币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并存的二元账户体系,开发商业银行内部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满足数字货币钱包开立及维护、数字货币钱包与银行存款账户绑定及维护、数字货币账户存取现金、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兑换等各类功能。此时货币体系存在两种法定货币,货币的运行与流通也会相应地分隔为“信用现钞流通体系”、信用现钞的映射--“电子货币流通体系”和“法定数字货币流通体系”,明确了三类流通体系的货币转换规则。同时,要完善大额现金管理制度等流通配套管理制度。三是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过程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将产生与信用现钞不同的直接的法律关系。社会公众的法定数字货币权利,也将在普通法定货币权利基础上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的货币选择权、货币兑换权、支付确认权和赔偿请求权上。如此以来,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的权利义务与信用现钞情景下的权利义务既有一定的重叠也有明显的差异,进而具体配置了各参与主体的主要权利结构和义务结构。总之,从技术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技术日新月异;从法律和经济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还十分年轻。法定数字货币研究与实践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之中,现阶段,必须注重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三个层次的协调统一,才能构建出兼具安全性与灵活性、简明高效、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定数字货币制度规则体系。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他是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新生事物,谁都难以预计他将以怎样的速度发展,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高善兵[3](2021)在《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铁路货车运用工作要求的变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更新以及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货车运用作业管理重要手段的各类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由于各类信息系统研发时间、生产厂家不同,造成各系统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关联,没有统一规范的接口,存在数据交换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比较困难,致使列检值班员在一列作业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重复录入相同数据,不仅增大了工作强度,而且造成作业效率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铁路货车运用各级管理人员也无法实时掌握列检技术作业进度以及一列作业相关数据。集控联锁电动脱轨器发生故障后,设备维修人员无法直观观察到故障现象,以至不能准确分析故障原因及时的给出具体的施修方案,导致设备无法及时修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工作流理论运用到列检一列作业过程中,通过局域网共享、Web service首位号共享、车轮传感器信息采集、架构技术、关联数据库等技术,在对管理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分析基础上,对构建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提出了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方案和用例设计,并对平台数据架构、信息采集分别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列检作业基础数据实时共享。本文对应用和应用实践进行了研究,从平台构建、信息采集、系统架构、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实现研究,同时从列检值班室布局优化、作业流程优化、实际作业图表电子化、作业指导书规范、定置管理及揭示规范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论文研究实现了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从集控联锁电动脱轨器系统、微机控制列车制动机试验系统、列车尾部风压监测系统、现在车系统中获取列检一列作业数据和数据自动传输共享,解决了列检值班员重复录入作业信息问题,列车技术作业计划图表铺画,降低了列检值班员工作强度。同时,各级货车运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掌握列检作业进度,为货车运用专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清楚地显示列检设备故障,准确的传递故障信息,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了有利条件。
王生平[4](2021)在《腐蚀控制数据管理在城镇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及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管线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完善,易造成燃气管线泄漏事故。为了对城镇燃气管道进行安全高效管理,行业内提出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目前,城镇燃气行业认可的完整性管理环节包括:数据收集、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维修维护和效能评价。其中数据收集是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础,如何准确、全面、高效的进行数据管理,对城镇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至关重要。城市埋地金属燃气管道运行管理的主要数据内容为腐蚀控制管理数据,腐蚀控制数据作为管道数据收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是燃气管线风险评估的必要参考依据。本文首先以城镇燃气管道腐蚀控制数据管理为研究内容,对北京市燃气管线进行调研,梳理城市埋地金属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过程中腐蚀控制技术方法、数据管理内容,并对腐蚀控制管理在城镇燃气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及实践进行探索,找出目前城市燃气管网腐蚀控制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进而实现腐蚀控制数据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其次,结合城镇燃气管道腐蚀控制管理实际需求,提出了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思路、系统建设框架以及系统实现的目标,然后对腐蚀控制管理数据采集、应用进行改进,规范了数据采集内容、设计了数据采集模板、明确了数据采集流程、确定了数据应用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再次,本文实现了城镇燃气管网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将埋地金属管线腐蚀控制数据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埋地金属燃气管道所有腐蚀控制工作100%信息化管理,并探索研究对腐蚀控制数据的充分应用,实现管线腐蚀风险评估,为管理者进一步实现管道完整性管理服务。最后,本文对腐蚀控制管理系统各项功能模块进行了应用与分析,对各项数据管理功能进行了试验验证,并通过一个案例应用,直观分析了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对管道完整性运行管理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对腐蚀控制数据管理在城镇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分析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城镇燃气管道腐蚀控制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有了初步研究及应用,为后期全面实现管道完整性管理奠定数据管理基础。
丁丽[5](2020)在《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柔性传感器件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是将磁性颗粒分散于弹性高分子载体中复合而成的一类智能材料。通过控制外加磁场激励,其储能模量等力学性能可以连续可逆地变化,表现出独特的磁流变效应。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通过改进优化高分子载体、磁性颗粒、添加剂等,MRE的机械性能和磁流变效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MRE的电学性能研究成为该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其特殊的力-电特性和磁-电特性使MRE在智能传感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目前,尽管导电MRE的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取得了一定进展,对MRE优异的磁-力-电响应性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MRE智能传感领域的实验和理论工作还较为缺乏,基于MRE的高灵敏传感器件的研制和开发还有待开展。本文通过设计优化MRE的结构和材料制备工艺,研制了不同维度结构的高性能导电MRE,深入研究了 MRE传感器件的表征手段和测试方法,分析了 MRE的电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外加激励场之间的关系,探索了 MRE在非接触传感、仿生机器人、人机交互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不同维度结构的新型MRE电阻传感器的研制。本研究以设计和优化结构为主,兼以优化材料参数和制造工艺,如载体固化比、羰基铁颗粒质量分数、导电材料及其质量分数等,获得具有高柔韧性、高导电敏感特性的MRE传感器。从体材料到线结构再到多维度的复合结构,设计了低密度多孔结构、一维复合纤维结构、自组装接触式互锁结构以及三维组合结构。解决了柔性MRE传感器中现存的柔性不足、灵敏度低、制备过程繁琐等问题。2、MRE传感器在力、磁场作用下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其磁-力-电特性的研究。运用流变仪、材料测试系统、微纳机械测试系统、电磁系统、自制器件等测试手段分析评估MRE传感器在拉、压、弯、扭、剪、平面外力、磁场激励作用下的力-电性能。研究器件在不同实验参数下的磁-力-电响应性能,实验参数包括力场大小、不同磁场环境、磁场大小和施加方向,器件性能包括阈值、响应时间、稳定性、灵敏度、线性度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结构优化设计,MRE传感器能够区分mN级的力场变化和mT级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应变灵敏系数可以达到1965,应力敏感系数达到1.7%Pa-1,磁场灵敏度达到240%T-1。3、导电MRE在力、磁场作用下的力学和电学响应相关机理的研究。采用有限元模拟等数值方法,探索了在不同力、磁场作用下不同结构的MRE的磁-力-电响应机理。载荷作用下,MRE传感器内部表现为导电网络组件和导电网络形态发生变化。结合材料的界面特性等微观结构参数,分析材料微观结构演变与力-电性能变化的相互关系,与实验结果相互验证,建立了材料的微观电学模型和描述其磁致力学和电学行为的理论模型。4、柔性MRE传感器件在不同智能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柔性MRE传感器拥有感知微力/应变刺激、流场变化、磁场变化、声波变化等仿生功能。基于MRE的性能研究,开发出磁控开关、柔性磁控抓手、双模感测智能棋盘、可设置灵敏度的应变传感器、无接触手势感应器等器件。便捷的制造工艺和出色的多模式传感特性使柔性MRE传感器件可以在下一代智能电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多模感应系统、非接触式驱动与传感系统以及仿生机器人领域。
张陵兵[6](2020)在《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编组站作为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生产单位和铁路枢纽的核,担负着铁路网上大量货物列车到发、解体、编组和部分装卸作业任务,是保证路网畅通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所在,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乔司编组站作为浙江省最大、最现代化的编组站,多年来虽然站内设备不断更新,但设备系统更新缓慢,点线能力不匹配,造成车流堵塞,解编效率下降,无法匹配集团公司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对车站站场进行扩能改造外,最重要的是给车站进行系统综合自动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车站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车站解编效率。引进调度集中系统(CTC),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的编辑和下达、调度命令的管理、调车作业的管理、车站信息的汇集和监控等功能。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和SAM的比选工作。首先分析现有设备和作业性质的差异性,得出乔司编组站自动化改造选用SAM系统的优势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SAM系统的细化研究,得出其设备相比原有技术的先进性。在CTC中心子系统的分析工作中,首先对车站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架构和功能需求分析,通过分模块设计进行功能实现,模块分为界面显示模块、模式转换模块、列车作业模块、调车作业模块、数据库模块五大模块来实现乔司编组站计划编制、作业流程管理与控制功能,从而实现综合自动化改造。针对乔司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后的部分功能测试和带来的系统维护,系统过渡方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崔文潇[7](2019)在《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正越来越广的出现在全国的建设中,这背后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来使得装配式建筑能与现浇结构受力无异甚至优于现浇结构。本文根据当下建筑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该楼盖具有平整的顶板和底板,空心处填充发泡混凝土块,拼装时将肋梁纵筋焊接、板筋绑扎,通过后浇带拼缝连接预制板。该楼盖解决了传统大跨度楼盖厚度大以及制作难度高等问题。通过对一个1/2比例的单跨简支楼盖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分析其变形形态、应变规律、裂缝发展等。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本符合工程应用要求,制作工艺简单有序,楼盖抗弯刚度大,拼缝传力较好,楼盖整体性好。在最终试验荷载12.67kN/m2作用下,楼盖最大挠度为15.75mm即为L/318,小于规范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限值L/300。除拼缝裂缝之外,试验楼盖底部裂缝开展情况与实心楼盖裂缝开展情况基本相似。楼盖的抗裂性能整体上良好,非拼缝位置出现裂缝的荷载大于楼盖正常使用时荷载标准组合值。楼盖拼缝的数量和位置会影响楼盖刚度,试验楼盖的双向刚度差异约为10%。通过对五个不同板带构件的位移、应变、承载力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在三分点竖向静载作用下,所有的板带属于受弯破坏,各构件沿截面高度方向的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通过增大拼缝宽度或者新旧混凝土粘结面的粗糙度不足以减少拼缝的不利影响,但合理的安排拼缝的位置(避开受力最大处),会大大提高板带的承载力和开裂荷载,弱化拼缝的不利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楼盖进行建模计算,结果与试验观测值吻合较好。通过调整结构几何参数并建模分析,对比发现跨度和跨高比对结构刚度影响最大。本文按拟梁法和塑性绞线法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拟梁法计算结果偏小,因为其忽略了梁系的抗扭刚度和楼盖的整体作用。根据塑性铰出现在交叉梁上的位置按照塑性绞线法得到了楼盖的极限承载力,其中肋梁在极限状态时的内力比例按弹性方法取得,这种方法得到的承载力更为实用合理。采用有效惯性矩法分别计算楼盖在开裂前和开裂后的刚度,并考虑新型楼盖拼缝混凝土强度折减后得到楼盖不同部位的开裂弯矩,并得到楼盖不同位置的开裂荷载,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本文拟合出结构带裂缝工作下的刚度,并考虑楼盖约束支座的变形得到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刚度与竖向位移。本文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梁楼盖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分析发现结构低阶振型与普通实心双向楼盖类似,即半波、单波、双波。新型楼盖结构基频满足现行舒适度要求,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结构基频的影响。对结构基频进行理论计算并提出该新型楼盖结构的基频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精度高且大大简化了计算量。对楼盖进行人行激励的试验与分析发现结构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出现在楼盖中心位置,并分析了行走路径、步频和人数对结构影响人行路径对结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新型楼盖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建议,给出了一种新的拼装方案,并提出了预制构件制作和拼装的施工流程。
周梦娇[8](2019)在《改性磁敏橡胶支座的多场耦合自感知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面向复杂环境(力、磁、位移、电场耦合作用)的信号监测与感知能力是智能装备系统(车辆、机械装备系统等)实现快速自适应防护的前提条件,在健康监测、振动/冲击防护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磁敏橡胶(也称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设计的缓冲隔振系统,因其刚度、阻尼在磁场下可控,已被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已有研究表明,MRE由微米量级的(磁性)导电粒子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会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电学特性,并且对外界刺激(如磁场、力或温度)很敏感,具有作为传感器的潜力。然而面对复杂环境如何兼顾MRE隔振系统的传感与快速自适应响应能力,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本文将探索基于MRE传感性能的自感知振动控制系统,有望为面向复杂环境的快速自适应防护提供理论方法与实验支撑。由于MRE是一种复合材料,其传感特性也会受到执行状态的影响,涉及智能装备系统在复杂振动下的力-磁耦合压阻/磁致电阻效应、跨尺度的宏微观传感机理探索等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工程借鉴意义。为此,本文以研究宏微观MRE支座的传感机理为切入点,设计出具有自感知功能的MRE系列和隔振支座原型,结合基础理论、仿真和实验对多场耦合下其传感与执行功能的综合效应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了MRE对于振动控制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工程意义,综述了MRE在隔振与传感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振动环境下智能装备系统自感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迫切需求,并提出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2.针对多场耦合复杂工况(力、磁、位移、电场)下MRE支座感知机理尚不明确的理论难题,本文结合“结构-支座-基础”宏观尺度和微尺度分析法,从多场耦合的角度剖析了MRE支座感知机理;进一步基于隧道效应理论建立了MRE支座宏微观多场耦合自感知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宏微观参数对感知特性的影响,为设计出具有自感知自适应功能的MRE与支座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3.研究并提升低铁粉体积分数的MRE的感知性能,是实现MRE隔振支座传感与执行集成的关键。本文通过改进MRE制备方法,探索MRE与多壁碳纳米管材料的复合效应,得到不同配比的MRE在磁场和载荷下的电阻特性。通过调控多壁碳纳米管的体积分数,可让MRE电阻从接近绝缘降至1kΩ以下;在压力(060kPa)作用下,改性MRE电阻变化最大可达到90%,且在磁场作用下具有刚度可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体积分数0.5%的碳纳米管就可以消除传统MRE电阻由铁粉体积分数决定的因素,极大的提升MRE的传感性能且不破坏隔振性能,为实现自感知MRE支座奠定了基础。4.基于机械、力学、电磁等多个方面的设计需求,提出自感知隔振支座的设计方案,从理论上阐述了结构参数对传感(灵敏度等)与隔振(磁场强度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进一步采用COMSOL多场耦合(磁、力、电场)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的支座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建立综合考虑传感与隔振的结构优化模型,设计出具有自感知自适应功能的MRE支座原型结构,为自感知执行器件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新的思路。5.为验证改性MRE支座在复杂环境下感知与执行的可行性,通过静态、动态、循环振动等定性和定量测试手段进行了多角度的力、磁电阻响应测试。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改性MRE支座在实验测试中仍然具有较好的电阻变化率和线性度,当压力从0N变化到160N时,电阻变化率约为65%;具有连续、稳定和完全可逆的动态电阻信号,重复性较好。基于支座多场耦合自感知特性公式,对自适应隔振系统进行控制,位移比无控制状态减少了20%31%,为复杂环境下智能装备系统自感知技术提供了实验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万新[9](2019)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跨境贸易结算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跨境贸易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2018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为19.48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0%。跨境贸易中资金的清算离不开银行,但跨境支付中心化架构的天然缺陷造成了银行传统跨境贸易结算成本居高不下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球贸易的发展。随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日益普及,其底层架构区块链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为其去中心化及分布式账本等概念将改变现在的世界。根据麦肯锡区块链研究报告,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就是银行跨境贸易结算,将对目前的跨境支付产生变革性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区块链技术核心原理和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就银行传统跨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及不足之处重新解构,将区块链技术与银行传统贸易结算进行了融合,利用区块链技术自身的特性以弥补传统跨境支付的不足,并针对不同的银行提出相适应的优化方案。根据我国银行业区块链技术发展仍处于探索初期,相关法律和政策缺乏,尚未形成统一技术标准等现状,本文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监管态度,通过建立数字化货币及区块链平台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董哲[10](2019)在《跨境支付系统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支付系统是市场经济下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支付系统在金融体系中定位为“血液循环系统”,使其不仅成为连接商品交易和社会经济的血脉,而且成为风险传递的主要渠道。因此,其与国家经济发展、金融稳定密切相关。而跨境支付系统由于涉及跨境因素,因而面临更多风险,更加需要注重与其相关的规则制度的完善。另外,跨境支付系统与国际政治格局、国际金融治理等也息息相关。美元的国际货币主导地位与美元跨境支付系统的垄断优势,成为美国对其他主权国家动辄威胁进行单边金融制裁的重要依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上线,不仅有利于中国联合其他国际社会成员共同对抗金融强权、完善国际治理格局,而且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建设,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文研究对象为提供大额跨境支付服务的跨境支付系统。根据服务对象与支付金额大小等标准,支付系统可以分为大额支付系统与小额支付系统。其中,跨境支付系统往往提供跨境的大额支付业务,因而成为国际经贸交往的关键,同时也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出现的高危地带之一。其也因此被归入系统重要性支付系统的范畴。对跨境支付系统的研究,目标在于明晰系统的具体规则制度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从而降低系统运行风险,促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跨学科分析等研究方法,遵循国际金融法的研究脉络,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的分析入手,对跨境支付系统的法律基础、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这三个方面的规则制度展开分析,以期为上线不久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提供进一步的制度完善建议。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正文分为以下几章。第一章为总论,探讨了跨境支付系统研究的概念、特征等必要前提。第一,明确支付、跨境支付、支付系统、跨境支付系统等基本概念,并对跨境支付法律关系以及其中法律权利义务进行了系统梳理。跨境支付系统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所发生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算、实现资金跨境转移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第二节对全球跨境支付系统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美元、欧元、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产生以及发展现状。随后文章分析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发展历程,包括了CIPS上线前在CNAPS支持下人民币跨境支付模式及其挑战,以及CIPS上线的重要作用等内容。第三节主要意在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即对文章主题——跨境支付系统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析。从国际金融法研究角度出发,该主题可以被分解为三个小问题:跨境支付系统的国际标准研究;跨境支付系统的具体规则制度研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支付完善建议。后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第二章分析了跨境支付系统建设与监管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具体包括支付经济学理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理论、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理论。其中,支付经济学理论对支付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支付经济学视角下大额支付系统的作用与发展趋势,支付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安全与效率价值平衡等内容进行分析。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理论,则主要包括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定义与识别标准,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角度的金融风险应对,并结合美国与欧盟的实际标准,分析了跨境支付系统的系统重要性在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最后,文章分析了金融监管中常见的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理论,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章探讨了有关跨境支付系统相关的国际标准的问题。第一节主要分析了国际标准发布的背景。新形势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跨境运营监管面临诸多挑战。为应对挑战,相应国际监管机制合作以及国际监管规则合作随之出现。这也成为有关国际标准出台的背景与依托。第二节分析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与跨境支付系统相关原则。《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有关支付系统的内容,核心内容继承自《系统重要性支付系统核心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与补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的相关原则可以被总结归纳为法律基础、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第三节探讨了跨境支付系统国际标准的法律性质。现有研究或将其视为国际习惯法,或将其视为国际软法。文章对于国际习惯法与国际软法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前述国际标准的具体内容与特征,认定《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具有国际金融软法性质。第四章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美欧跨境支付系统运营与监管法律基础的问题。文章第一节对于美国与欧盟的跨境支付系统法律基础的立法模式进行了总结。其中,美国模式表现为联邦法律与州一级法律相结合,而欧盟模式则是欧盟层级指令与条例与成员国层面的国内法结合。第二节结合美欧不同的立法模式,对于美元跨境支付系统CHIPS与欧元跨境支付系统TARGET2与EURO1的法律基础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了法律适用规则、结算最终性规则、恢复与处置规则等方面基本规则。在探讨前述跨境支付系统的所在地域的具体法律制度之后,文章在第三节对调整跨境大额支付法律关系的联合国《国际贷记划拨示范法》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将其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等规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在法律性质、法律效力、跨境支付系统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所发生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算、调整范围等方面异同。第五章分析了有关跨境支付系统治理结构的问题。第一节探讨了美欧跨境支付系统运营者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了组织架构、管理与决策机制等。其中,CHIPS为有限责任公司形式,EURO1为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二者均为私营机构所有并运营,并且具有公司类似的多层次决策机制。TARGET2则由欧元体系所有并负责运营,后者属于欧盟层面的公共性质实体机构,具有不同于公司形式的多层级的决策机制。第二节主要探讨了美欧跨境支付系统参与者准入的具体标准,主要包括了初次准入标准、参与者层级管理与参与者风险持续评审等制度。第三节则探讨了它们的公共利益权衡、信息披露以及内部审计等制度。其中,公共利益权衡部分,对于三个支付系统的公共利益体现与考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信息披露则主要分析了CHIPS所独有的利益冲突披露以及回避制度。第六章分析了有关跨境支付系统风险管理的问题。支付系统风险可以分为结算风险、运行风险与系统性风险这三类。文章第一节探讨了结算风险管理问题,包括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界定与危害性,结算风险管理的原理,以及美欧跨境支付系统的结算风险管理的规则制度。第二节探讨了运行风险管理问题,包括了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与商业风险的含义与表现,运行风险管理的原理,以及美欧跨境支付系统运行风险管理的规则制度。第三节系统性风险管理则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系统性风险的界定与成因;系统性风险的传导与管理控制的原理;美国、欧盟与英国对于系统性风险管理控制的监管规则制度。相应的系统性风险管理国际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第七章分析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制度完善问题。第一节分析了CIPS法律基础的不足与完善。CIPS法律适用、结算最终性、恢复与处置规则以及支付系统监管规则存在具体法律法规缺失或效力层级较低,缺乏具有操作性的规则制度等不足,需要有针对性的立法进行完善。第二节分析了CIPS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完善。其中,CIPS运营者组织形式存在股权结构较为单一、决策机制不明等问题。CIPS参与者准入标准则存在国籍要求倒退,可能导致法律适用问题与相应法律风险,未来需要结合CIPS全球运营状况,分阶段予以解决。另外,CIPS还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可以结合组织形式完善一并解决。第三节分析了CIPS风险管理制度不足与完善。CIPS风险管理不足表现为结算规则疏漏、违约管理机制缺失、数据备份中心建设不足等问题,未来可以在借鉴CHIPS、EURO1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完善。在系统性风险管理完善方面,未来中国监管部门可以借鉴美国欧盟的规定,确定具有操作性的具体SIFIs识别标准,并明确由具体的部门承担SIFIs识别与监管职责等,降低系统性风险出现的概率。
二、CIPS实时电子签名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IPS实时电子签名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埋地保温管道外腐蚀检测与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埋地保温管道腐蚀机理 |
1.2.2 阴极保护准则与应用现状 |
1.2.3 埋地保温管道外腐蚀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埋地保温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监测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埋地保温管道检测与监测系统分析 |
2.1 埋地保温管道腐蚀预警监测 |
2.2 埋地保温管道腐蚀检测 |
2.3 埋地保温管道腐蚀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保温层进水对埋地保温管道腐蚀的影响 |
2.3.2 温度对埋地保温管道腐蚀的影响 |
2.3.3 阴保电位偏移对埋地保温管道腐蚀的影响 |
2.3.4 其他因素对埋地保温管道腐蚀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埋地保温管道阴保电位影响因素分析 |
3.1 最小保护电位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土壤成分的影响 |
3.1.2 温度的影响 |
3.1.3 微生物的影响 |
3.2 最大阴极保护电位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土壤成分的影响 |
3.2.2 温度的影响 |
3.2.3 材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埋地保温管道腐蚀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效果评价 |
4.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埋地保温管道预警监测设计 |
4.1.1 工装与硬件设计 |
4.1.2 软件设计 |
4.2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4.2.1 室内试验 |
4.2.2 现场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核心名词辨析和界定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诸“货币”形态关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内涵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 |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规制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框架 |
三、主要创新 |
第二章 货币本质和货币形态演进基本规律 |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主要理论 |
一、货币的内涵和本质理论 |
二、货币的职能和理论发展 |
三、货币的社会和法律属性 |
第二节 货币形态演进及其规律 |
一、货币形态演化进程和经济特征 |
二、货币形态演化的经济科技基础 |
三、货币形态演化的法经济学规律 |
第三节 新科技与数字货币发展 |
一、数字货币产生的经济科技基础 |
二、货币数字化和数字货币的产生 |
三、数字货币基本特征和价值改进 |
第三章 法定数字货币基本理论和逻辑基础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及其基本理论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内涵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属性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特征 |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新挑战 |
第二节 数字形式“货币”的差异比较 |
一、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 |
二、法定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 |
三、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的绩效和价值 |
一、货币竞争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二、现行货币竞争的绩效与不足 |
三、法定数字货币价值功能改进 |
第四章 国内外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开发 |
第一节 国外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推进 |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政策和监管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实践 |
第二节 国际组织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 |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取向和监管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观点 |
第三节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 |
一、法定数字货币理论和政策取向 |
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开发实践 |
三、法定数字货币科技和金融路径 |
第五章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机制的影响和效益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机制的影响 |
一、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供应的变化 |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变化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控制的提升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一、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理论及其实践 |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调控机制的优化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传导机制的改进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影响 |
一、我国现行支付体系及其运营模式 |
二、我国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完善 |
第六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与需求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需求和供给 |
一、现行法定货币的制度规则及评析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和创新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和架构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思路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七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制度架构 |
一、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经济目标 |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 |
三、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 |
一、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体系和基础 |
二、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机制 |
三、法定数字货币流通的配套制度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权责义务及配置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法律关系 |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权责配置 |
三、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权责分配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发展现状分析 |
1.2.2 国内发展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平台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技术及理论基础 |
2.1 工作流理论基础 |
2.1.1 工作流的定义 |
2.1.2 工作流主要相关概念 |
2.1.3 工作流模式定义 |
2.1.4 Workflow引擎 |
2.1.5 工作流管理系统定义 |
2.1.6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
2.1.7 工作流管理系统结构 |
2.1.8 图解工作流结构 |
2.2 信息采集技术 |
2.2.1 数据采集技术应用 |
2.2.2 车轮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 |
2.3 架构技术 |
2.3.1 开发语言选择 |
2.3.2 平台框架技术 |
2.3.3 数据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平台需求分析 |
3.1 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3.1.1 列检值班员作业流程分析 |
3.1.2 列检一列作业信息项点分析 |
3.1.3 列检值班室设备生产信息分析 |
3.1.4 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
3.1.5 平台技术可行性分析 |
3.2 平台用户需求分析 |
3.2.1 列检值班员需求分析 |
3.2.2 检车员需求分析 |
3.2.3 车辆段调度员需求分析 |
3.2.4 动态检车组长需求分析 |
3.2.5 动态检测人员需求分析 |
3.2.6 管理者需求分析 |
3.3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3.2 货车运用记录模块需求分析 |
3.3.3 货车设备记录模块需求分析 |
3.3.4 货车运用技术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台设计 |
4.1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4.2 平台功能架构和用例设计 |
4.2.1 平台总体功能模块 |
4.2.2 平台总体用例设计 |
4.3 平台数据架构 |
4.3.1 数据库设计 |
4.3.2 平台各实体以及E-R图 |
4.3.3 基于工作流理论的数据流设计 |
4.3.4 数据接口设计 |
4.4 信息采集设计 |
4.4.1 平台数据传输流程 |
4.4.2 计时、计轴信息采集及车轮检测仪通讯规约设计 |
4.4.3 首、尾号共享设计 |
4.4.4 控制柜的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平台应用实现和实践 |
5.1 平台应用实现 |
5.1.1 平台构建实践 |
5.1.2 车辆计时、计轴信息采集实现 |
5.1.3 C/S结构平台实现 |
5.1.4 B/S结构平台实现 |
5.1.5 数据共享的实现 |
5.2 平台应用实践 |
5.2.1 列检值班室布局优化调整 |
5.2.2 列检值班员作业流程优化 |
5.2.3 列检实际作业图表电子化 |
5.2.4 建立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 |
5.2.5 建立列检值班室设备管理规范 |
5.2.6 值班室定置管理及揭示规范 |
5.3 平台应用分析 |
5.3.1 平台应用效果分析 |
5.3.2 平台应用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腐蚀控制数据管理在城镇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完整性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完整性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城镇燃气管网腐蚀控制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完整性管理及腐蚀控制管理理论基础 |
2.1 管道完整性管理 |
2.2 金属管道腐蚀 |
2.3 金属管道腐蚀控制 |
2.4 腐蚀控制方法 |
2.5 城镇燃气管道腐蚀控制管理数据 |
2.6 城镇燃气管网完整性管理 |
2.7 腐蚀控制管理对城镇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作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镇燃气管道全生命周期腐蚀控制管理现状调研 |
3.1 腐蚀控制管理现状 |
3.2 腐蚀控制管理存在问题 |
3.3 腐蚀控制管理改进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 |
4.1 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思路及实现的目标 |
4.1.1 整体设计思路 |
4.1.2 系统建设框架 |
4.1.3 实现的目标 |
4.2 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的优化 |
4.2.1 建立数据采集标准 |
4.2.2 规范数据录入方式 |
4.2.3 数据迭代调优 |
4.2.4 验证数据 |
4.2.5 完善现有管理制度 |
4.3 腐蚀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
4.3.1 基于腐蚀速率的腐蚀风险评价指标 |
4.3.2 .埋地金属燃气管道腐蚀风险综合评价体系 |
4.4 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平台设计方案 |
4.4.1 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平台构架 |
4.4.2 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原则 |
4.4.3 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平台技术路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腐蚀控制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管线基础信息模块 |
5.2 管线阴保设备运行维护模块 |
5.3 管线检测数据管理模块 |
5.4 管线应急抢修模块 |
5.5 管线腐蚀评价模块 |
5.6 管线阴极保护系统改造模块 |
5.7 管线地图展示模块 |
5.8 管线综合查询模块 |
5.9 管线统计分析模块 |
5.10 移动端数据采集APP |
5.11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管线腐蚀控制数据管理平台应用与分析 |
6.1 数据采集工作流程 |
6.2 数据应用 |
6.3 应用案例分析 |
6.3.1 管线基础数据获取 |
6.3.2 管线腐蚀控制运行数据应用 |
6.3.3 综合风险评价 |
6.3.4 专项技术改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柔性传感器件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流变材料 |
1.1.1 典型磁流变材料 |
1.1.2 磁流变弹性体 |
1.1.3 导电磁流变弹性体 |
1.2 导电磁流变弹性体的研制 |
1.2.1 磁流变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
1.2.2 导电磁流变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
1.3 导电磁流变弹性体的结构设计 |
1.4 导电磁流变弹性体的性能与理论研究 |
1.4.1 磁力电响应行为研究 |
1.4.2 理论研究 |
1.5 导电磁流变弹性体的可能应用 |
1.5.1 传感器件 |
1.5.2 其它应用 |
1.6 磁流变弹性体传感器件的机遇与挑战 |
1.7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章 多孔结构的导电磁弹海绵 |
2.1 引言 |
2.2 导电磁弹海绵的设计与制备 |
2.2.1 制备方法 |
2.2.2 测试系统 |
2.2.3 设计理念与结构表征 |
2.3 机械应变下导电磁弹海绵的电学特性 |
2.3.1 不同压力对电学特性的影响 |
2.3.2 不同拉力对电学特性的影响 |
2.3.3 不同弯曲/扭转角度对电学特性的影响 |
2.4 磁电耦合性能与磁弹模型 |
2.4.1 不同磁场环境对电学特性的影响 |
2.4.2 磁弹模型 |
2.5 双模传感机理及理论模型 |
2.6 双模传感式智能棋盘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维结构的导电磁弹复合纤维 |
3.1 引言 |
3.2 导电磁弹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测试系统 |
3.2.1 制备方法 |
3.2.2 测试系统 |
3.3 导电磁弹复合纤维的结构表征与基本性能 |
3.3.1 结构表征 |
3.3.2 基本性能 |
3.4 导电磁弹复合纤维的响应性能 |
3.4.1 机械应变响应性能 |
3.4.2 磁响应性能表征 |
3.5 机理与应用 |
3.5.1 电学响应机理解释 |
3.5.2 磁驱动智能开关和抓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灵敏自组装导电磁弹纤维互锁阵列 |
4.1 引言 |
4.2 导电磁弹纤维阵列的制备与表征 |
4.3 导电磁弹纤维互锁阵列的力电耦合特性 |
4.3.1 压缩激励下的力电性能 |
4.3.2 剪切激励下的力电响应 |
4.4 导电磁弹纤维互锁阵列的磁力电耦合特性 |
4.4.1 磁场灵敏度 |
4.4.2 灵敏度可设的应变传感性能 |
4.4.3 非接触手势传感 |
4.5 磁力电响应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结构的平面外力和非接触磁传感器 |
5.1 引言 |
5.2 三维结构传感器的制备与表征 |
5.3 平面外力触觉传感性能 |
5.3.1 平面外力压缩下的传感性能 |
5.3.2 平面外力拉伸下的传感性能 |
5.4 非接触磁传感性能 |
5.4.1 磁场大小的传感性能 |
5.4.2 磁场方向的传感性能 |
5.5 仿生传感应用 |
5.4.1 感知气流 |
5.4.2 水下机器人应用 |
5.4.3 监测声波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乔司编组站概况 |
1.1.2 乔司编组站的自动化改造 |
1.1.3 CTC车站子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一代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 |
2.1 综合自动化技术 |
2.1.1 自动化、综合自动化 |
2.1.2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概述 |
2.2 SAM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2.1 设计思路 |
2.2.2 SAM系统在新丰镇编组站的应用 |
2.3 CIPS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3.1 设计思路 |
2.3.2 CIPS在成都北编组站的应用 |
2.4 综合自动化系统比选 |
2.4.1 系统的适用性 |
2.4.2 数据接口的兼容性 |
2.4.3 系统整体安全风险 |
2.4.4 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
2.4.5 使用模式 |
2.4.6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再开发性 |
2.4.7 维护管理 |
第三章 基于SAM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3.1 系统实现目标 |
3.2 系统主要结构 |
3.3 系统功能应用 |
3.4 乔司编组站SAM系统总体构成 |
3.5 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 |
3.5.1 集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
3.5.2 集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
3.5.3 过程控制系统 |
3.6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网络安全方案 |
3.6.1 控制信息网 |
3.6.2 综合信息网 |
3.6.3 网络互联 |
3.6.4 网络安全 |
3.7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
3.7.1 与TMIS的接口 |
3.7.2 与CTC接口 |
第四章 CTC车站子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CTC车站子系统功能分析 |
4.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4.2.1 模式转换模块 |
4.2.2 列车作业模块 |
4.2.3 调车作业模块 |
4.2.4 数据库模块 |
4.3 CTC车站子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
4.3.1 列车作业模块设计和实现 |
4.3.2 静态进路搜索算法设计 |
4.3.3 调车作业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五章 乔司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测试与应用 |
5.1 综合自动化子系统功能测试 |
5.1.1 测试平台 |
5.1.2 测试方法 |
5.1.3 作业流程管理与控制 |
5.2 综合自动化岗位设置及功能 |
5.2.1 乔司编组站SAM系统岗位设置 |
5.2.2 岗位职能 |
5.3 调度指挥 |
5.4 列车编组与始发 |
5.5 乔司编组站改造工程方案 |
5.6 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方案 |
5.7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过渡方案 |
5.8 驼峰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方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建筑工业化研究背景 |
1.1.2 预制楼板类型及特征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竖向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构件设计与施工 |
2.2.1 构件相似性设计 |
2.2.2 构件设计 |
2.2.3 试验构件制作 |
2.2.4 楼盖装配 |
2.3 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法 |
2.3.1 加载机制 |
2.3.2 测量方案 |
2.4 试验结果 |
2.4.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
2.4.2 位移 |
2.4.3 钢筋应变 |
2.4.4 混凝土应变 |
2.5 试验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性能研究 |
3.1 试验简介 |
3.1.1 试验目的与内容 |
3.1.2 试验构件设计 |
3.1.3 试验构件施工 |
3.1.4 试验加载程序 |
3.1.5 试验测量方案 |
3.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计算 |
3.2.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
3.2.2 构件位移与刚度 |
3.2.3 板带受压翼缘 |
3.2.4 应变分析 |
3.2.5 受弯承载力分析 |
3.3 拼缝试验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有限元分析 |
4.1 模型参数设置与建模分析 |
4.1.1 建模基本设定 |
4.1.2 混凝土材料参数设置 |
4.1.3 钢筋参数设置 |
4.1.4 发泡混凝土参数设置 |
4.1.5 建模分析 |
4.2 新型楼盖有限元结果分析 |
4.2.1 楼盖刚度与位移分析 |
4.2.2 楼盖应力分析 |
4.3 弹性状态不同楼盖有限元对比分析 |
4.3.1 边梁刚度 |
4.3.2 跨度 |
4.3.3 顶底板厚度 |
4.3.4 楼板厚度 |
4.3.5 肋梁间距 |
4.3.6 肋梁宽度 |
4.4 不同类型楼盖有限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承载力和刚度分析 |
5.1 新型楼盖竖向承载力分析 |
5.1.1 按弹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2 按塑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5.2 新型楼盖承载力计算探讨 |
5.2.1 拟梁法计算 |
5.2.2 塑性绞线法计算 |
5.3 开裂荷载计算 |
5.4 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刚度与变形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舒适度研究 |
6.1 舒适度相关理论 |
6.1.1 舒适度概念 |
6.1.2 舒适度判定标准 |
6.2 新型楼盖舒适度试验 |
6.2.1 试验构件 |
6.2.2 试验设备及测点 |
6.2.3 基频试验方案 |
6.2.4 人行激励试验方案 |
6.3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频 |
6.3.1 试验结果分析 |
6.3.2 有限元分析 |
6.3.3 理论分析 |
6.4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在人行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
6.4.1 试验结果分析 |
6.4.2 有限元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设计与施工建议 |
7.1 新型楼盖构造要求 |
7.1.1 新型楼盖结构尺寸要求 |
7.1.2 拼缝构造要求 |
7.2 新型楼盖设计建议 |
7.3 新型楼盖施工流程与注意事项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改性磁敏橡胶支座的多场耦合自感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磁敏橡胶隔振与传感技术研究概述 |
1.2.1 磁敏橡胶研究现状 |
1.2.2 磁敏橡胶在隔振领域的研究 |
1.2.3 磁敏橡胶在传感领域的研究 |
1.3 具有自感知功能的振动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多场耦合下磁敏橡胶支座的自感知机理与模型研究 |
2.1 磁敏橡胶隔振支座的复杂工作环境分析 |
2.2 多场耦合环境对磁敏橡胶支座宏观性能影响分析 |
2.3 MRE微观多场耦合机理分析 |
2.4 基于宏微观多场耦合的磁敏橡胶支座自感知模型 |
2.5 支座自感知模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磁敏橡胶的制备及压阻性能测试研究 |
3.1 具备传感功能的隔振型磁敏橡胶设计要求 |
3.2 磁敏橡胶样品的制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制备方法 |
3.3 不同组分磁敏橡胶压阻特性测试 |
3.3.1 压阻特性测试方法 |
3.3.2 压阻特性测试结果分析 |
3.4 改性磁敏橡胶的磁场可控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敏橡胶支座多场耦合结构优化设计 |
4.1 支座结构设计方法 |
4.2 传感与隔振关键参数分析 |
4.2.1 传感关键参数分析 |
4.2.2 可控隔振关键参数分析 |
4.3 基于COMSOL的支座结构仿真分析 |
4.3.1 力、电、磁多场耦合支座建模与参数设置 |
4.3.2 传感特性仿真分析 |
4.3.3 磁场特性仿真分析 |
4.4 支座多场耦合结构优化模型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敏橡胶支座多场耦合自感知性能实验研究 |
5.1 支座的加工制造与系统搭建 |
5.1.1 支座的加工制造 |
5.1.2 实验台架与方法 |
5.2 不同体积分数改性磁敏橡胶支座压力感知特性研究 |
5.2.1 不同体积分数改性磁敏橡胶支座压力感知敏感性研究 |
5.2.2 不同体积分数改性磁敏橡胶支座压力感知重复性研究 |
5.3 不同体积分数改性磁敏橡胶支座磁场感知特性研究 |
5.4 改性磁敏橡胶支座耦合感知特性研究 |
5.4.1 改性磁敏橡胶支座在力-磁耦合下的静态感知特性 |
5.4.2 改性磁敏橡胶支座在力-磁耦合下的动态感知特性 |
5.4.3 改性磁敏橡胶支座在力-磁耦合下的振动感知特性 |
5.5 改性磁敏橡胶支座自感知隔振效果及评价 |
5.5.1 改性磁敏橡胶支座自感知自适应隔振系统 |
5.5.2 可控隔振性能分析 |
5.5.3 自适应隔振性能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跨境贸易结算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区块链概述 |
2.1 区块链技术介绍 |
2.1.1 区块链定义 |
2.1.2 区块链发展历程 |
2.1.3 区块链的构成 |
2.1.4 区块链的类型 |
2.2 区块链的特点 |
2.2.1 区块链技术的优点 |
2.2.2 区块链技术的不足 |
第3章 银行传统跨境贸易结算现状与不足 |
3.1 传统跨境贸易结算现状 |
3.1.1 结算方式 |
3.1.2 结算渠道 |
3.2 传统跨境贸易结算的不足 |
3.2.1 费用高 |
3.2.2 效率低 |
3.2.3 风险大 |
3.3 不足背后的原因 |
3.3.1 中心化架构 |
3.3.2 流程冗长 |
第4章 区块链技术对跨境结算模式的优化策略 |
4.1 优化目标与思路 |
4.1.1 优化目标 |
4.1.2 优化思路 |
4.2 优化原则 |
4.2.1 安全性原则 |
4.2.2 稳定性原则 |
4.2.3 效率性原则 |
4.2.4 适用性原则 |
4.3 优化内容 |
4.3.1 对大型银行的优化 |
4.3.2 对中型银行的优化 |
4.3.3 对小微银行的优化 |
4.4 优化案例—以招商银行跨境直联为例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跨境支付系统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跨境支付系统概述 |
第一节 跨境支付与跨境支付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一、支付与跨境支付 |
二、支付系统及其上位概念 |
三、跨境支付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第二节 跨境支付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一、跨境支付系统的产生 |
二、境外跨境支付系统发展现状 |
三、发展中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
第三节 跨境支付系统法律问题的提出 |
一、跨境支付系统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与性质 |
二、跨境支付系统规则与制度安排的国际经验 |
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制度完善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跨境支付系统建设运营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支付经济学理论 |
一、支付经济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支付经济学视角下大额支付系统的重要作用与发展趋势 |
三、由支付经济学目标看金融安全与效率价值平衡 |
第二节 系统重要性与SIFIs理论 |
一、SIFIs的定义与识别 |
二、SIFIs的监管与系统性风险的应对 |
三、作为SIFIs的跨境支付系统的识别标准 |
第三节 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理论 |
一、功能监管理论分析 |
二、机构监管理论分析 |
三、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境支付系统建设运营监管的国际标准 |
第一节 跨境支付系统国际标准的出台背景 |
一、FMIs建设、运营与监管面临的挑战 |
二、构建国际组织应对挑战 |
三、制定国际规则应对挑战 |
第二节 《FMIs原则》有关规则研究 |
一、法律基础相关原则分析 |
二、治理结构相关原则分析 |
三、风险管理相关原则分析 |
四、其他相关规则分析 |
第三节 《FMIs原则》的法律性质探析 |
一、《FMIs原则》的性质争议 |
二、国际习惯与国际软法比较分析 |
三、《FMIs原则》的国际金融软法性质及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境支付系统的法律基础 |
第一节 跨境支付系统的立法模式 |
一、跨境支付系统立法的美国模式 |
二、跨境支付系统立法的欧盟模式 |
第二节 跨境支付系统基本规则比较研究 |
一、法律适用规则分析 |
二、结算最终性规则分析 |
三、支付系统监管规则分析 |
四、恢复与处置规则分析 |
第三节 联合国《国际贷记划拨示范法》研究 |
一、《国际贷记划拨示范法》的范围与效力 |
二、《国际贷记划拨示范法》的主要内容 |
三、《国际贷记划拨示范法》与相关规则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境支付系统的治理结构 |
第一节 系统运营者组织形式 |
一、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及其影响 |
二、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及其影响 |
三、公共实体形式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系统参与者准入机制 |
一、系统参与者初次准入标准 |
二、系统参与者层级管理制度 |
三、系统参与者风险持续评审机制 |
第三节 系统公平公开制度 |
一、公共利益的价值平衡 |
二、信息披露与利益冲突处理 |
三、运营者内部审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境支付系统的风险管理 |
第一节 跨境支付系统的结算风险管理 |
一、结算风险的界定 |
二、结算风险管理的原理分析 |
三、结算风险管理的规则制度研究 |
第二节 跨境支付系统的运行风险管理 |
一、运营风险的界定 |
二、运行风险管理的原理分析 |
三、运行风险管理的规则制度研究 |
第三节 跨境支付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管理 |
一、系统性风险的界定 |
二、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原理分析 |
三、系统性风险管理的规则制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制度不足与完善 |
第一节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法律基础的不足与完善 |
一、法律适用规则 |
二、结算最终性规则 |
三、支付系统监管规则 |
四、恢复与处置规则 |
第二节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治理结构的不足与完善 |
一、系统运营者组织形式 |
二、系统参与者准入机制 |
三、系统公平公开制度 |
第三节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风险管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一、结算风险管理制度 |
二、运行风险管理制度 |
三、系统性风险管理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CIPS实时电子签名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埋地保温管道外腐蚀检测与监测系统研究[D]. 刘乐乐.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D]. 余雪扬.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D]. 高善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腐蚀控制数据管理在城镇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及实践[D]. 王生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柔性传感器件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丁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D]. 张陵兵.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7]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D]. 崔文潇. 东南大学, 2019(01)
- [8]改性磁敏橡胶支座的多场耦合自感知性能研究[D]. 周梦娇. 重庆邮电大学, 2019
- [9]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跨境贸易结算模式优化研究[D]. 王万新. 南昌大学, 2019(02)
- [10]跨境支付系统法律问题研究[D]. 董哲. 武汉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