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前列腺基质成分含量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欢[1](2021)在《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雌/雄激素协同诱导制备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目的:采用雌/雄激素协同造模方法,复制BPH大鼠模型,研究不同造模方法对BPH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形态,前列腺体重、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b FGF及TGF-β1的表达影响,以分析其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假手术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去势T组、去势T+E组,每组均为5只。其中空白组、非去势T组及T+E组均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游离但不摘除双侧睾丸,去势T组及T+E组均进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一周给予药物行背腰部皮下注射,其中空白组、假手术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g·kg-1),非去势T组及去势T组予丙酸睾丸酮注射液(5 mg·kg-1),非去势T+E组及去势T+E组予丙酸睾丸酮溶液(5mg·kg-1)联合β-雌二醇溶液(0.05mg·kg-1),连续给药4周。完成上述操作后,通过颈椎脱臼法处死全部大鼠,取大鼠前列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变化,以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前列腺增生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b F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b FGF及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4组大鼠的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及b FGF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即去势T+E组>去势T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以去势T+E组升高最显着;TGF-β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即去势T+E组<去势T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以去势T+E组降低最显着。结论:去势和非去势造模方法均可诱导大鼠成功复制BPH动物模型,尤以去势T+E组大鼠最符合BPH大鼠的病理特征,且在此过程中伴随前列腺组织血管异常新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据此可推测b FGF和TGF-β1调控失衡是引起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之一。第二部分: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COX-2/PGE2及相关通路的影响目的:以去势T+E协同造模法,构建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观察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形态,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细胞增殖(Ki67)、环氧合酶-2(COX-2)及前列腺素E2(PGE2)受体的表达,以探究益肾通癃胶囊干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游离但不摘除双侧睾丸,其余各组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经背腰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及β-雌二醇复制BP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l/Kg/d灌胃,癃闭舒组予癃闭舒溶液0.24g/Kg/d灌胃,塞来昔布组予塞来昔布溶液0.02g/Kg/d灌胃,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益肾通癃溶液0.24、0.48、0.96g/Kg/d灌胃。各组大鼠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及VEGF、Ki67的表达情况,Weindner法计算前列腺组织石蜡切片中微血管密度(MVD),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组织COX-2及PGE2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中COX-2及PGE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显着改善BPH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Ki67、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Ki67、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塞来昔布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着(P<0.05),疗效最优;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VEGF、MVD、Ki67均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癃闭舒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着(P<0.05),疗效最优。结论:1.前列腺增生症大鼠动物模型复制成功。2.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可降低BPH大鼠的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以益肾通癃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疗效最优。3.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可降低BPH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O、COX-2和PGE2的mRNA及蛋白表达,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以益肾通癃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疗效最优,表明益肾通癃胶囊及塞来昔布胶囊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治疗BPH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炎症细胞及COX-2和PGE2的表达。4.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均可降低BPH大鼠前列腺组织内MVD、VEGF、Ki76的表达,塞来昔布对此暂无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以中药中剂量组疗效最佳,表明益肾通癃胶囊及癃闭舒胶囊均有较好的抑制血管新生及组织增殖的作用。
李乾斌[2](2021)在《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治疗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黑番茄浓缩浆治疗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特点以及安全性分进行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能作用靶点,探讨黑番茄浓缩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科学阐述黑番茄浓缩浆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研究黑番茄浓缩浆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实验,采用三臂,平行组设计;以安慰剂和阳性药物作为对照,纳入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且符合入排标准的BPH患者180名,将患者随机分配到黑番茄浓缩浆组(70例,服用黑番茄浓缩浆)、安慰剂组(55例,服用和黑番茄浓缩浆性状、包装相同的安慰剂)和阳性药物组(55例,前列腺体积<30ml者服用盐酸坦索罗辛,前列腺体积≥30ml者,联用盐酸坦索罗辛和非那雄胺),三组患者均服药3个月,然后将3组病人按前列腺体积分为前列腺体积≥40ml组(60例)和前列腺体积<40ml组(120例)两个大组,分别观察前列腺体积≥40ml患者中黑番茄浓缩浆组、安慰剂组、阳性药物组这三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3月后IPSS、Qo L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尿流率、t PSA值、睾酮的变化,同样分析前列腺体积<40ml病人中黑番茄浓缩浆组、安慰剂组、阳性药物组这三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各指标变化,然后分别对比黑番茄浓缩浆和阳性药物对前列腺体积<40ml患者和前列腺体积≥40ml患者疗效的不同之处。以评价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不同前列腺体积之间的疗效特点,并观察其安全性。然后使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通过文献获取黑番茄主要有效成分9种,通过Pub Chem、Pharm Mapper、TCMSP、Uni Prot、Gene Cards等数据库,采用网络药理学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对黑番茄浓缩浆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最后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黑番茄浓缩浆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结果:前列腺体积≥40ml大组中,黑番茄浓缩浆组IPSS治疗前后分别为18.70±6.75和9.25±4.48,(P<0.05);阳性药物组治疗前后IPSS分别为17.38±5.66和9.50±4.86,(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Qo L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00(3.25,5.00)和2.00(2.00,3.00),(P<0.05);阳性药物组Qo L评分治疗前后分为3.00(3.00,4.00)和2.00(1.25,3.00),(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分别为7.54±3.00ml/s和11.12±4.59ml/s,(P<0.05);阳性药物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分别为65.30(54.40,74.68)ml和49.80(43.95,66.90)ml,(P<0.05)。IPSS变化值Δ三组间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后进行两两比较,黑番茄浓缩浆组和阳性药物组对比安慰剂组IPSS变化值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Qo L评分变化值Δ三组间比较均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后进行两两比较,黑番茄浓缩浆组和阳性药物组对比安慰剂组Qo L评分变化值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前列腺体积<40ml大组中,黑番茄浓缩浆组IPSS治疗前后分别为15.00(11.50,21.50)和7.00(4.00,15.00),(P<0.05);阳性药物组IPSS治疗前后分别为18.00(15.00,23.00)和11.00(7.00,15.00),(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治疗前后Qo L评分分别为4.00(3.00,4.00)和2.00(1.50,3.00),(P<0.05);阳性药物组治疗前后Qo L评分分别为4.00(3.00,5.00)和2.00(2.00,3.00),(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最大尿流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91±2.81ml/s和12.00±5.44ml/s,(P<0.05);阳性药物组最大尿流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90±3.26ml/s和10.67±3.51ml/s,(P<0.05);安慰剂组前列腺体积治疗前后分别为26.75(23.18,33.03)ml和32.15(23.85,38.02)ml,(P<0.05)。组间分析,IPSS变化值Δ三组间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后进行两两比较,黑番茄浓缩浆组和阳性药物组对比安慰剂组IPSS变化值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Qo L评分变化值Δ三组间比较均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后进行两两比较,黑番茄浓缩浆组和阳性药物组对比安慰剂组Qo L评分变化值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患者中前列腺体积<40ml患者治疗前后IPSS变化值Δ为—7.24±4.34,体积≥40ml患者IPSS评分变化值Δ为—9.85±5.34,两组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查询得到黑番茄浓缩浆主要有效成分9种,共得到药物靶点488个,获得良性前列腺增生靶点3762个,得到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靶点177个,得到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关键靶点EGF、CCND1、IL10、AR、CAT等,通过富集分析得到可能通路为Fox 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结论:(1)黑番茄浓缩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在前列腺体积≥40ml组和前列腺体积<40ml组中都有明显效果,能够显着降低IPSS和Qo L评分,增加最大尿流率,但对前列腺体积无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40ml的患者服用黑番茄浓缩浆在下尿路症状的改善方面获益更多。(2)网络药理学分析可得出EGF、CCND1、IL10、AR、CAT等靶点是黑番茄浓缩浆治疗BPH的关键靶点,黑番茄浓缩浆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腺体发育、生长调控、细胞分化负调控、对生长因子反应等多方面的生物学过程发挥治疗作用,可能通过Fox 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来调控前列腺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治疗效果。
杨晔[3](2021)在《多模态图像融合TRUS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病灶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前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依赖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目前以超声引导下10-12针系统性穿刺活检应用最为广泛,然而系统性穿刺活检因缺乏目标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多模态图像在前列腺病灶的定位及定性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多模态图像对PCa的诊断及检出价值,并从病理组织学方面探讨多模态图像的特征。第一部分:超声多模态图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目的:探讨超声多模态图像对前列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怀疑PCa的患者,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等多模态超声图像特点,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PCa的效能,确定超声造影参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PCa的临界点,观察超声造影参数及超声弹性成像与PCa病理级别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恶性结节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级及3级者占94.67%(71/75),良性结节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级及3级者占57.58%(3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造影参数PI、AUC、WIS及T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的PI、AUC及WIS值大于良性结节,而TTP值小于良性结节。PI、AUC、WIS及TTP值在恶性结节与同深度对侧位置的良性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的PI、AUC及WIS值大于对侧良性组织,而TTP值小于对侧良性组织。PI、MTT、AUC及TTP值在病理1级组PCa与2级组以上(含2级)PCa之间、1+2级组与3级组以上(含3级)PC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MTT、AUC、HT及TTP与PCa的病理级别存在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407、0.572、0.477及-0.311,而RT及WIS与PCa的病理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PI诊断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5,敏感度为86.70%,特异度为78.30%,PI诊断PCa的最佳诊断点为16.47 d B。AUC诊断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5,敏感度为98.30%,特异度为66.70%,超声造影参数AUC诊断PCa的最佳诊断点为1340.39d Bs。WIS诊断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49,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53.30%,WIS诊断PCa的最佳诊断点为1.15d B/s。恶性结节中弹性评分4分及5分者占77.03%(57/74),良性结节中弹性评分4分及5分者占7.58%(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1级组与2级组以上PCa、1+2级组与3级组以上PCa的超声弹性评分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恶性结节的病理级别与弹性评分明显相关(P=0.0001)。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84,诊断PCa的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92.42%,弹性评分4分为PCa的最佳诊断点。结论:前列腺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血流丰富。超声造影参数PI、AUC、WIS及TTP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结节有重要价值。造影参数PI、MTT、AUC及TTP可作为鉴别临床显着PCa与临床非显着PCa的指标。PI、MTT、AUC、HT及TTP与PCa的病理级别相关,PI可作为PCa病理级别判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PI、AUC及WIS在PCa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效能,最佳诊断点分别为16.47 d B、1340.39d Bs及1.15d B/s。前列腺恶性结节的弹性评分高于良性结节,PCa的病理级别与弹性评分呈正相关性。弹性评分4分可作为PCa的最佳诊断点。第二部分:多模态图像融合TRUS活检对前列腺癌检出价值的研究目的:应用多模态图像融合经直肠超声指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与12针系统性穿刺活检比较,探讨其在PCa检出率及病理分级准确性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12月怀疑PCa于我院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穿刺活检前对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前列腺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生成前列腺多模态图像,确定PCa可疑病灶,在多模态图像的引导下对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活检。靶向穿刺结束后,进行前列腺12针系统性穿刺活检。若多模态图像未显示可疑PCa病灶,则仅进行系统性穿刺。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PCa检出率、PCa阳性针率、前列腺穿刺组织病理级别以及穿刺组织与根治术后组织病理级别的符合率等指标,分析多模态图像融合TRUS活检的应用价值。结果:231例疑似PCa患者,穿刺及根治性切除病理诊断恶性109例,其中靶向穿刺法检出恶性病例99例,系统性穿刺法检出恶性病例94例。恶性病例中109例均为前列腺腺癌。良性病例中肉芽肿性结核1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4例,前列腺增生117例。系统性穿刺法的阳性检出率为40.69%(94/231),多模态图像融合TRUS靶向穿刺法的阳性检出率为42.86%(9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P=0.637)。231例疑似PCa患者,系统穿刺法共穿刺2772针,阳性针数为528,系统穿刺法的阳性针率为19.05%(528/2772),靶向穿刺法共穿刺390针,阳性针数为197,靶向穿刺法的阳性针率为50.51%(197/390),两种方法的阳性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78,P<0.001)。靶向穿刺法对病理3级组及以上PCa的检出率为75.76%(75/99),系统性穿刺法对病理3级组及以上PCa的检出率为60.64%(57/94),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35)。靶向穿刺法检出3级组及以上针数占总阳性针数的比例为71.57%(141/197),系统性穿刺法检出3级组及以上针数占总阳性针数的比例为58.33%(308/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9,P=0.002)。以根治性术后组织病理为“金标准”,靶向穿刺法组织病理级别符合率为76.79%(43/56),系统性穿刺法组织病理级别符合率为57.14%(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27),靶向穿刺法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系统性穿刺法。结论:仅看PCa总体检出率,多模态图像靶向穿刺活检法与系统性穿刺活检法相比并没有优势。但是,靶向穿刺法的阳性针率明显高于系统性穿刺法。在检测3级组以上癌症的数量方面,不管是阳性病例数还是阳性针率,靶向穿刺法都明显高于系统性穿刺法,在检测临床有意义的PCa时,靶向穿刺法较系统性穿刺法更有优势。以根治性组织病理为金标准,靶向穿刺法的病理级别符合率明显高于系统性穿刺法,靶向穿刺法对肿瘤病理级别的评估更准确。然而,靶向穿刺法不能替代系统性穿刺法,二者互为补充,“靶向+系统”的活检模式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又可以对肿瘤级别进行准确的评估。第三部分:前列腺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灶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前列腺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灶组织成分之间的关系,探讨多模态超声成像的病理基础。方法:选取可疑PCa且多模态超声提示前列腺局灶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CD34,VEGF及α-SMA)染色、Masson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组织内CD34、VFGF及α-SMA的表达,测定组织内胶原纤维及肌纤维含量,所测数据与病灶病理及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前列腺病灶超声特征与病理组织成分之间的关系,探讨多模态超声成像的病理基础。结果:CD34、VEGF及α-SMA在前列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均存在显着差异。VEGF表达与MVD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VEGF表达及MVD计数与α-SMA存在正相关性。MVD及α-SMA表达与PCa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胶原纤维含量、肌纤维含量及Col Ⅰ含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olⅢ含量在前列腺良恶性组织中的差异不显着。良性及恶性病灶内,Col Ⅰ含量均显着高于ColⅢ含量。α-SMA表达与胶原纤维含量、Col Ⅰ含量、胶原纤维/肌纤维比值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与肌纤维含量有较高的负相关性。胶原纤维含量、Col Ⅰ含量与PCa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肌纤维含量与PCa病理级别呈负相关。病灶血流等级与MVD及VEGF表达呈正相关。血流丰富的病灶MVD计数及VEGF表达较高。超声造影参数PI-MVD、AUC-MVD、HT-MVD呈正相关。PI-VEGF、AUC-VEGF、HT-VEGF、WIS-VEGF呈正相关。硬结节的胶原纤维及Col Ⅰ含量高于软结节,而肌纤维含量低于软结节,ColⅢ含量在软结节与硬结节之间无明显差异。超声弹性评分与病灶胶原纤维含量、Col Ⅰ含量、胶原纤维/肌纤维比值及Col Ⅰ/Col Ⅲ比值呈正相关。超声弹性评分与肌纤维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超声弹性评分与Col Ⅲ含量无显着相关性。超声弹性成像所示软结节与硬结节内Col Ⅰ及Col Ⅲ的排列方式存在显着差异,软结节组以分层排列方式为主,硬结节组以交叉排列方式为主。病灶α-SMA表达与超声弹性评分、PI、AUC及血流等级呈正相关。结论:前列腺病灶的血流等级与MVD及VEGF表达相关,造影参数PI、AUC与组织MVD计数及VEGF表达相关,MVD计数及VEGF表达影响超声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特征,二者高表达与病灶内血流丰富密切相关。超声弹性评分与胶原纤维含量、Col Ⅰ含量、Col Ⅰ/Col Ⅲ比值、胶原纤维/肌纤维、肌纤维含量有关,胶原纤维含量高、Col Ⅰ含量高而肌纤维含量低的病灶较硬。Col Ⅰ及Col Ⅲ排列方式影响结节硬度,呈分层排列特点的病灶较软,呈交叉排列特点的病灶则较硬。α-SMA表达与超声弹性评分、血流等级、造影参数PI及AUC相关,α-SMA标记的CAFs可能是影响前列腺病灶超声弹性成像与血流成像特征的重要因素。
代宇[4](2020)在《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50%的50岁及以上男性和80%的80岁及以上男性受到影响。温脾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乃治脾肾阳虚之经方。当归贝母苦参丸源自《金匮要略》,是治湿热精浊、白浊之要方。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之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为标本兼顾之组方。本研究欲阐明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是否可通过下调Rab27B调节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维持前列腺稳态,从而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方法:以丙酸睾酮诱导去势大鼠建立BPH动物模型,在体观察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取大鼠前列腺组织、血清,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GEO数据库基因芯片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情况。构建Rab27B敲减及过表达的稳转细胞系,收集其条件培养基来培养前列腺基质细胞以评估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用ELISA法检测IGF-1、EGF、TGF-β等生长因子的分泌水平。免疫荧光共聚焦、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质膜上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AKT、mTORC1和MAPK等信号通路情况。结果:1.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可显着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显着降低前列腺大小、前列腺湿重以及前列腺指数(P<0.0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腺上皮细胞排列密集,腺腔内乳头状增生突出,腺体扭曲,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后腺上皮细胞排列趋于正常。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后前列腺腺体萎缩,腺体之间间距增大,平滑肌萎缩,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2.Rab27B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发展的关键基因。数据库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Rab27B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高表达约是正常组织的9倍。BPH患者的临床标本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相比于临近的正常组织,Rab27B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组织中高表达(P=0.0001)。3.Rab27B调控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在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中过表达Rab27B后,ELISA结果显示,IGF-1、EGF、TGF-β等生长因子分泌增多。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GF-1Rβ、EGFR、TGF-βRⅡ等受体的质膜表达增加,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通路AKT、mTORC1、MAPK等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4.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维持前列腺稳态。与模型组相比,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后,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Rab27B显着下调,且旁分泌信号紊乱情况得到显着改善。表现为IGF-1、EGF、TGF-β等生长因子的分泌水平及受体的质膜表达下降,AKT、MAPK等通路传导活性降低。结论: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调节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维持前列腺稳态,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展。
戴奇明[5](2020)在《真武汤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症状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真武汤配合非那雄胺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80例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为口服非那雄胺片加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真武汤。疗程均为8周。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6周随访时连续3天夜尿平均尿量、连续3天夜尿平均次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夜尿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问卷(N-QOL)、残余尿量(RU)、前列腺体积(TPV)、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等指标的差异,其中连续3天夜尿平均次数、IPSS评分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余五项为次要观察指标。全部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后作出评价。结果 1.总有效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的连续3天夜尿平均次数、IPSS评分、连续3天的夜尿平均尿量、N-QOL评分、TPV、RU、AIS评分与治疗前自身相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连续3天夜尿平均次数、IPSS评分、连续3天的夜尿平均尿量、N-QOL评分、A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6周随访时两组的连续3天夜尿平均次数、IPSS评分、连续3天的夜尿平均尿量、N-QOL评分、TPV、RU、AIS评分与治疗前自身相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周随访时,治疗组的连续3天夜尿平均次数、IPSS评分、连续3天的夜尿平均尿量、N-QOL评分、A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夜尿症状皆有治疗效果,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谯旭芳[6](2020)在《榉树(Zelkova serrata)抗前列腺增生组分提取优化及其药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间素有用榉树舂茸取汁治疗前列腺肿大疼痛的习俗,经分析发现榉树榨汁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等。有文献报道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可通过下调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本文对榉树榨汁中黄酮类组分进行了提取及其工艺优化,通过其对前列腺增生细胞(BPH-1)的细胞毒性,明确榉树榨汁中抗前列腺增生组分,并对睾酮诱导的BPH大鼠模型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三部分:1)以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为标准的提取方法筛选及其工艺优化;2)以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对BPH-1细胞系进行毒性实验,筛选出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成分;3)检测有效成分对BPH模型大鼠血液中肝肾的生化指标、前列腺组织形态变化,以及与雄激素分泌、组织炎症、纤维化和细胞调亡等相关的内源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评价其对BPH大鼠的作用。提取及其工艺优化:分别用醇提法和碱溶沉淀法对榉树枝叶榨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和纯化,结果表明醇提法且乙醇/榨汁液(1:1)85 0C加热回流1.5小时,正己烷萃取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等的收率最高。在TLC定性检测中,其最适展开剂为二氯甲烷—甲醇(9:1)。HPLC定量的系统适应性条件为:InertSustain C18柱(150×4.6 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箱温度30℃,进样量10μL。榨汁液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分别为2.3±0.42、2.1±0.21和2.6±0.86μg/ml。细胞实验:BPH-1细胞经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菜素处理后,MTT法分析其对细胞的毒性,在给药浓度为50、100μM时,木犀草素组的细胞活性分别为:71.4%、48.8%。其抑制率在10-80μM浓度的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IC50=56.63μM,槲皮素和芹菜素对实验细胞无明显毒性。动物实验:SD雄性大鼠腹沟股处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 mg/kg/day(TP)4周后,血清双清睾酮(DHT)水平高于正常组一倍视为BPH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将30只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给药方式均为腹腔注射):1)生理盐水(模型组),2)1 mg/kg/day木犀草素(Low-Lut组),3)3 mg/kg/day的木犀草素(Medium-Lut组),4)5 mg/kg/day的木犀草素(High-Lut组)和5)3 mg/kg/day非那雄胺(Fi组)。另设正常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的为对照组。在给药期间每天监测大鼠的体重,连续给药30天后处死大鼠并采集血清、前列腺和附睾组织。首先体重和前列腺指数的监测结果表明木犀草素能降低BPH模型鼠的前列腺指数;检测血清中的ALT、AST、BUN和CREA的结果表明实验剂量的木犀草素对BPH模型鼠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ELISA分析发现木犀草素降低了血清中DHT、PSA水平。其次组织形态学(HE和Masson染色)分析发现木犀草素改善了BPH模型鼠中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损伤,并减少了前列腺组织中的胶原沉积,同时IHC染色显示木犀草素显着抑制了前列腺组织中iNOS、PSA和TGF-β1蛋白的异常表达。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发现木犀草素显着抑制AR的表达,下调TNF-α、IL-6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下调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NFκB和CollagenI的表达,且下调p-ERK1/2、Bcl-2和上调Bax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下调上皮间质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同时上调E-cadherin的表达,阻滞EMT的进程。本研究从榉树中提取了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经MTT法筛选出的木犀草素处理BPH模型鼠后,结果表明木犀草素能够有效改善BPH,验证了民间用榉树茸治疗改善BPH的习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榉树茸中的有效组分木犀草素能降低前列腺iNOS和DHT蛋白表达,影响AR下游信号通路,产生抗炎症反应、抗纤维化和抗凋亡的作用。
柳志伟[7](2020)在《低氧和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低氧环境培养前列腺基质细胞株WPMY-1,并利用机械牵拉装置对WPMY-1细胞施加一定力学刺激。观察低氧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从HIF-1α信号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方面探讨前列腺增生疾病发生机制;初步探索机械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对WPMY-1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和传代,取35代细胞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设置培养箱氧气浓度分别为21%O2和3%O2。培养至12h,24h和48h进行检测,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HIF-1α,Bcl-2,Bax和PCNA蛋白的表达;2.采用倒序法依次使低氧干预时间为48h,24h,12h并统一收取细胞,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用于检测HIF-1α,AKT,ERK mRNA和蛋白的表达;3.将细胞分为四个组:对照组,低氧组,牵拉组和低氧结合牵拉组。在常氧和低氧环境培养的基础上,利用Flexcell 5000系统对细胞施加10%形变,0.5Hz,持续4h的机械牵拉。干预结束后按照同样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结果:1.低氧和常氧环境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WPMY-1细胞增殖均显着上升,(P<0.01)。培养至48h,低氧环境下细胞的增殖显着高于常氧环境(P<0.01);低氧干预不同时间对细胞的凋亡无显着性影响(P>0.05);低氧干预24h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着升高(与常氧组和低氧12h相比,P<0.01),低氧干预48h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着下降(与低氧24h相比,P<0.01)。2.HIF-1α蛋白的表达随低氧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低氧培养24h和48h分别与12h相比P<0.05,P<0.01);PCNA蛋白的表达不随低氧培养时间而变化(P>0.05);Bcl-2蛋白的表达在低氧培养24h显着增加(与低氧培养12h相比P<0.05);Bax蛋白的表达在低氧培养24h和48h后显着增加(与低氧12h相比均为P<0.05)。3.HIF-1αmRNA在低氧干预48h显着增加(与常氧组相比,P<0.05);AKT mRNA在低氧干预48h显着降低(与常氧组相比,P<0.05);ERK mRNA在低氧干预组和常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AKT蛋白在低氧干预24h显着降低(较常氧组和低氧12h,分别为P<0.01,P<0.05),低氧干预48h显着增加(较低氧24小时,P<0.05);ERK蛋白在低氧干预后显着降低(12h,24h,48h与常氧组相比,分别为P<0.05,P<0.01,P<0.01)。4.低氧和牵拉干预后,低氧组细胞增殖仍高于常氧组(P<0.01),牵拉组细胞增殖显着下降(与常氧组和低氧组相比,分别为P<0.01,P<0.01),低氧结合牵拉组细胞增殖显着上升(与常氧组和单纯牵拉组相比,分别为P<0.01,P<0.01);各组细胞凋亡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氧化应激较常氧组显着降低(P<0.05),低氧结合牵拉干预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着下降(与常氧组,低氧组,牵拉组分别比较,均为P<0.01)。研究结论:1.低氧可能通过HIF-1α信号激活及其下游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凋亡起到调节作用。2.低氧能够引起前列腺基质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升高,可能影响AKT和ERK蛋白的表达。3.机械牵拉能够降低前列腺基质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可能发挥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申天宇[8](2020)在《YAP1在前列腺癌中促进正常成纤维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作为全球范围内男性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增殖和转移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而“肿瘤微环境”(Tumour microenvironment,TME)已经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蛋白在前列腺TME中的作用及机制。具体为前列腺癌中,YAP1蛋白如何将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NF)转化为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CAF)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临床病人的手术标本,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和前列腺癌病人,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上述两组病人之间基质细胞中YAP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上述两组间差异。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再次检测前列腺癌病人组的基质细胞YAP1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染色评分将前列腺癌病人组再次分为YAP1高表达组与YAP1低表达组。通过卡方检验,计算YAP1在前列腺癌基质细胞中的高低表达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精囊侵犯等的关系。运用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所用细胞系中相关蛋白标志物(α-SMA和FAP)的表达量,从而完成对所用细胞系的鉴定。通过质粒转染,构建CAF稳定敲低YAP1的细胞系CAFshYAP1以及NF过表达YAP1的细胞系NFoverexpress YAP1。运用实时定量PCR、蛋白印记法和免疫荧光检测YAP1的改变对α-SMA和FAP的影响。运用MTT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上述四种细胞系的条件培养基对向上皮细胞TrampC1和RM1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改变。蛋白印记法再次检测经上述四种细胞系的条件培养基处理后,上皮细胞TrampC1和RM1是否发生“上皮间质转化”。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与文献检索,找到在前列腺癌中与YAP1有相关性的蛋白SRC。运用蛋白印记法检测磷酸化YAP1与磷酸化SRC在上述四种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运用蛋白印记法、免疫共沉淀、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了YAP1/TEAD1蛋白复合物与SRC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再次运用蛋白印记法和q-PCR检测SRC下游细胞骨架蛋白和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将上述四种细胞分别混合TrampC1细胞种植于裸鼠的皮下。记录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运用蛋白印记法与免疫组化检测每组皮下移植瘤中YAP1、SRC、α-SMA,Ki67和MMP2的表达情况。取前列腺癌手术标本(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获得人源的hCAF与hNF。运用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AF和hNF中α-SMA和FAP的表达量,并再次验证YAP1和SRC的作用关系,以及hCAF对LNCaP和PC3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基质细胞相比,前列腺癌组织基质细胞中YAP1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YAP1在肿瘤基质细胞中的高表达提示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并会伴有不良的预后。当CAF中的YAP1表达水平被敲低后,其α-SMA和FAP的水平也随之下调,提示CAF转化为NF;而当NF中的YAP1的表达水平上调后,其α-SMA和FAP的水平也随之上调,提示NF转化为CAF。CAF和NFoverexpress YAP1的条件培养基都增强了肿瘤上皮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YAP1作为转录辅助因子,其与转录因子TEAD1形成蛋白复合物。TEAD1结合在SRC的启动子区,调节SRC的转录,进而影响SRC下游细胞骨架蛋白与肌动蛋白的表达水平。因此达到了从NF向CAF转化的结果。结论:前列腺癌基质细胞YAP1升高提示病人的病情恶化与不良预后。YAP1可以在前列腺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将NF转化为CAF,从而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在前列腺肿瘤基质细胞中沉默YAP1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前列腺肿瘤间质中的YAP1蛋白可用作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标。
郭欣欣[9](2019)在《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及其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发病率逐年攀升,该病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临床上,更多的集中于治疗BPH的药物研发,有关油菜蜂花粉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机制以及相关临床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建立BPH大鼠模型,探究油菜蜂花粉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最佳使用剂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选取雄性SD大鼠采用丙酸睾酮诱导建立BPH模型,对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展开研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油菜蜂花粉低剂量组(50.0 mg/kg)、中剂量组(100.0mg/kg)和高剂量组(200.0 mg/kg)。连续灌胃1个月后,处死大鼠,测量大鼠的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PI),分析前列腺组织形态,考察激素和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等指标。以前列腺增生患者(110例)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康片剂,20天为一个疗程,并与对照组(常规治疗,108例)进行比较。根据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RUV)等指标,研究油菜蜂花粉对于BP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组、油菜蜂花粉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P<0.05);且高剂量组与阳性试验组效果相近,低剂量组油菜蜂花粉则对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无明显影响(P>0.05)。对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大鼠的部分前列腺呈腺上皮增生,乳头状向腔内突出;上皮细胞表现为单层柱状或高柱状,腺腔内的分泌物减少;腺上皮的细胞胞浆呈透明状,细胞核呈圆形并居中。油菜蜂花粉高剂量试验组大鼠前列腺表现为少量增生,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接近正常前列腺组织形态。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组以及花粉各剂量组血清中的睾丸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阳性组和高剂量组的改善最为显着。对大鼠前列腺组织ER-α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ER-α的表达显着增多,在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ER-α的表达均降低,且ER-α水平与药物浓度存在相关性。对大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中的ACP、NPAP和PA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对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GSH-Px活力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GSH-Px活力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SOD与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对大鼠血清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血清IGF-1、EGF、VEGF、b-FGF的含量具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IGF-1、EGF、VEGF、b-FGF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TGF-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IPSS、QOL、Qmax、RUV指标之间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对以上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不具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前列腺的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4.63%),且差异显着(P<0.05)。(4)综合疗效评价显示,研究组显效54.54%,有效25.45%,无效20.00%,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显效46.30%,有效25.93%,无效27.78%,总有效率为72.22%,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油菜蜂花粉对大鼠BPH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显着降低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细胞形态。油菜蜂花粉可以通过降低BPH模型大鼠血清中睾酮、雌二醇、总酸性磷酸酶水平,增强SOD与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调节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抑制BPH的发展。油菜蜂花粉能改善BPH患者的IPSS、QOL、Qmax、RUV,使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减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雪[10](2019)在《前列腺上皮组织特征维持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前列腺组织主要由两种类型上皮细胞组成,基底和管腔上皮细胞,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又存在多种因素在两者特异的表型方面参与调控及维持。本论文旨在:(1)研究前列腺基底上皮细胞特征是如何维持的?该过程需要哪些调控因子参与?(2)研究管腔上皮细胞特征是如何维持的?前列腺管腔上皮组织的三大属性,细胞间连接、细胞极性和细胞分裂轴定位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开展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考察上皮间质转化(EMT)转录调控因子在前列腺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生物学功能,利用高通量单细胞RNA测序分析及体内实验检测Zeb1表达上皮细胞中富集哪些相关信号通路调节因子来维持基底上皮干细胞亚群的干性、EMT特征和基底细胞的正常发育。通过开展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考察细胞间连接蛋白E-cadherin在前列腺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和黏附连接缺陷小鼠的表型。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和生化实验研究管腔上皮细胞特征维持的主要因素细胞间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Scribble细胞极性蛋白复合物及LGN分裂纺锤体定位复合物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有的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结果:(1)上皮间质转化核心转录因子Zeb1仅阳性表达在前列腺基底上皮细胞层,同时表达上皮和间质细胞相关基因,且Zeb1+基底细胞富集分布在前列腺干细胞存在的近尿道区域。(2)Zeb1+基底细胞在前列腺自发肿瘤模型小鼠和人前列腺样本中均有发现,且比例明显增多,甚至出现了Zeb1+管腔细胞。(3)相比Zeb1-基底细胞,Zeb1+基底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连续类器官形成能力和体内连续肾包膜移植能力,既可以自我更新又可以分化产生其他两种不同类型上皮细胞。(4)体内和体外Zeb1表达缺失造成基底上皮细胞数目急剧减少,基底上皮细胞正常发育过程受阻,但对管腔上皮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发育并未产生明显影响。(5)活化的Wnt信号通路维持了Zeb1+基底上皮细胞的干性及基底细胞层的表型。(6)成年小鼠前列腺上皮组织中E-cadherin蛋白主要表达在管腔上皮细胞之间,而在零散存在的基底上皮细胞中几乎不表达。(7)在前列腺组织发育、去势再生及成熟等不同时期,E-cadherin表达缺失导致各个组织分叶管腔上皮细胞增殖比例显着增加,促进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发展,21个月龄的E-cadherin敲除小鼠基底膜破损,基底上皮细胞缺失,肿瘤细胞浸润至微环境。(8)E-cadherin敲除显着增加了管腔上皮细胞分裂纺锤体轴定位异常的比例,分裂中后期纺锤体轴发生较大角度的异常偏转。同时,E-cadherin敲除导致纺锤体轴定位核心蛋白LGN和NuMA,细胞极性蛋白PAR和SCRIBBLE三元复合物,分布弥散,特异膜定位处结合能力显着下降。(9)相比对照组,E-cadherin敲除组中与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的信号通路存在富集且表达显着上调,与增强细胞间连接相关的基因表达显着下调,且E-cadherin敲除组与TCGA数据库中人前列腺癌样本分子表达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0)分子机制方面,管腔上皮细胞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极性蛋白SCRIB和分裂轴定位蛋白LGN三者之间存在内源性的相互作用,且敲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减弱SCRIB和LGN两者之间的结合作用,敲低SCRIB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削弱E-cadherin和LGN两者之间的结合作用。E-cadherin和LGN蛋白两者与SCRIB蛋白的PDZ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结论:(1)前列腺基底上皮细胞层发现一小群EMT转录因子Zeb1+细胞,这群细胞既可以自我更新又可以分化产生其他不同类型上皮细胞,同时对基底上皮细胞的正常发育是必不可少的。(2)前列腺管腔上皮细胞间黏附连接、细胞极性、分裂纺锤体轴定位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E-cadherin/SCRIB/LGN三元蛋白复合物的形成维持了管腔上皮细胞的特征,保证其发育分化过程正常进行和有效地预防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发展。科学意义:Zeb1+上皮细胞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的探究,为前列腺上皮组织正常发育和细胞可塑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肿瘤来源细胞(肿瘤起始细胞,肿瘤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上皮细胞间黏附连接、细胞极性和分裂轴定位三者之间紧密的相互作用维持了正常的前列腺管腔上皮组织结构,对前列腺组织正常发育和肿瘤发生发展有了新的理论认识,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前列腺基质成分含量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前列腺基质成分含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雌/雄激素协同诱导制备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 |
1.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分组及造模方法 |
1.4 标本采集 |
1.5 指标观测 |
1.6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
2.2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2.3 各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 |
2.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bFGF表达 |
2.5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TGF-β1表达 |
3.讨论 |
第二部分 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COX-2/PGE_2及相关通路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模型建立及分组给药 |
2.2 标本采集 |
2.3 指标观测 |
2.4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各组大鼠的表观学改变 |
3.2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3.3 各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比较 |
3.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 表达 |
3.5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MVD及VEGF值 |
3.6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Ki67表达 |
3.7 各组RT-PCR测定COX2-mRNA、PEG_2mRNA基因表达 |
3.8 各组Western blot测定COX-2、PFG_2的蛋白表达 |
4.讨论 |
4.1 炎症是BPH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
4.2 血管新生及细胞增殖是BPH的主要病理表现 |
4.3 COX-2/PGE_2及相关通路在BPH发病中的作用 |
综合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2)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治疗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观察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背景 |
1.1.1 良性前列腺增生概述 |
1.1.2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
1.1.3 黑番茄在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 |
1.1.4 黑番茄浓缩浆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
1.2 研究内容 |
1.2.1 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2 治疗及观察方法 |
2.2.1 随机分组的实施 |
2.2.2 评价指标和观测时间节点 |
2.2.3 治疗方法 |
2.2.4 观测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试验结果 |
3.1 基线资料分析 |
3.1.1 PV≥40ml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40ml 患者疗效分析'>3.2 PV>40ml 患者疗效分析 |
3.2.1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
3.2.2 次要评价指标分析 |
3.3.1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
3.3.2 次要评价指标分析 |
3.5 安全性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设计讨论 |
4.2 疗效及安全性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网络药理学探讨黑番茄浓缩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机制 |
第一章 前言 |
1.1 网络药理学概述 |
1.2 黑番茄浓缩浆应用网络药理学的合理性 |
第二章 材料料与方法 |
2.1 药物活性成分筛选 |
2.2 药物潜在作用靶点的预测 |
2.3 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靶点的收集 |
2.4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
2.5 基因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黑番茄浓缩浆主要活性成分筛选 |
3.2 前列腺增生与黑番茄浓缩浆共同靶点筛选 |
3.3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互作网络构建 |
3.4 关键蛋白的蛋白互作网络 |
3.5 GO功能分析 |
3.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伦理审批表 |
附录二 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多模态图像融合TRUS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病灶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超声多模态图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经直肠超声检查 |
2.2.3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
2.2.4 超声造影检查 |
2.2.5 前列腺穿刺活检 |
2.2.6 病理检查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临床资料结果 |
3.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前列腺结节例数 |
3.3 前列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参数的比较 |
3.4 前列腺恶性结节与同深度对侧位置组织超声造影参数的比较 |
3.5 不同病理级别的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参数的比较 |
3.5.1 病理1级组与2级组以上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参数的比较 |
3.5.2 病理1+2级组与3级组以上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参数的比较 |
3.6 前列腺癌病理级别与超声造影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7 超声造影参数对前列腺结节的诊断效能 |
3.8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结节例数 |
3.9 前列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弹性评分的比较 |
3.10 不同病理级别的前列腺癌超声弹性评分的比较 |
3.11 前列腺癌病理级别与超声弹性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12 超声弹性评分对前列腺结节的诊断效能 |
4 讨论 |
4.1 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
4.2 超声弹性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
4.3 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多模态图像融合TRUS活检对前列腺癌检出价值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经直肠超声检查 |
2.2.3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
2.2.4 超声造影检查 |
2.2.5 MRI检查及MRI-TRUS融合成像 |
2.2.6 前列腺穿刺活检 |
2.2.7 病理检查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临床资料结果 |
3.2 病理结果 |
3.3 穿刺结果 |
3.3.1 靶向穿刺法与系统穿刺法PCa检出率的比较 |
3.3.2 靶向穿刺法与系统穿刺法阳性针率的比较 |
3.3.3 靶向穿刺法与系统穿刺法对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的检出例数 |
3.3.4 靶向穿刺法与系统穿刺法检出不同病理级别的阳性针数 |
3.3.5 多模态图像中各种成像方法对病灶的检出价值 |
3.3.6 穿刺组织与根治性切除术后组织病理符合程度的比较 |
4 讨论 |
4.1 靶向穿刺法与系统性穿刺法前列腺癌检出率及阳性针率的比较 |
4.2 靶向穿刺法与系统穿刺法检出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的比较 |
4.3 多模态图像中各种成像方法对病灶的检出价值 |
4.4 穿刺活检组织与根治性切除术后组织病理符合程度的比较 |
4.5 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前列腺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灶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超声图像获取及分析 |
2.2.1 仪器 |
2.2.2 超声检查 |
2.2.3 弹性图像评估 |
2.2.4 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评估 |
2.3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3.1 诊断金标准 |
2.3.2 标本留取与保存 |
2.3.3 仪器与试剂 |
2.3.4 HE染色步骤 |
2.3.5 Masson染色步骤 |
2.3.6 天狼星红染色步骤 |
2.3.7 免疫组化SP法染色步骤 |
2.4 显微镜摄像及图像分析 |
2.4.1 仪器 |
2.4.2 显微镜摄像 |
2.4.3 实验图像分析软件及使用方法 |
2.4.4 实验结果判读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病理结果 |
3.2 超声声像图结果 |
3.3 前列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3.3.1 MVD计数 |
3.3.2 MVD在各组PCa中的表达 |
3.3.3 MVD表达与PCa病理级别的相关性 |
3.3.4 VEGF表达 |
3.3.5 VEGF在各组PCa中的表达 |
3.3.6 VEGF表达与PCa病理级别的相关性 |
3.3.7 组织中VEGF与MVD表达的相关性 |
3.3.8 α-SMA表达 |
3.3.9 α-SMA在各级别PCa中的表达 |
3.3.10 α-SMA表达与PCa病理级别的相关性 |
3.3.11 α-SMA表达与VEGF及MVD的相关性 |
3.4 前列腺组织胶原纤维、肌纤维含量 |
3.4.1 前列腺组织胶原纤维及肌纤维含量 |
3.4.2 胶原纤维及肌纤维在各级别PCa中的含量 |
3.4.3 胶原纤维及肌纤维含量与PCa病理级别的相关性 |
3.4.4 前列腺组织Ⅰ型胶原纤维与Ⅲ型胶原纤维含量 |
3.4.5 ColⅠ在各级别PCa中的含量 |
3.4.6 ColⅠ含量与PCa病理级别的相关性 |
3.4.7 α-SMA表达与胶原纤维及肌纤维的关系 |
3.5 前列腺病灶超声指标与病理指标比较 |
3.5.1 前列腺病灶血流与MVD及VEGF表达 |
3.5.2 前列腺病灶血流等级与MVD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 |
3.5.3 超声造影参数与MVD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 |
3.5.4 超声软硬组病灶间病理指标差异 |
3.5.5 超声弹性评分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
3.5.6 Col Ⅰ、Col Ⅲ排列方式与结节硬度的关系 |
3.6 α-SMA表达与超声弹性评分及造影参数的关系 |
4 讨论 |
4.1 前列腺病灶超声多模态检查结果 |
4.2 MVD、VEGF的表达及其与多模态超声特点的关系 |
4.3 胶原纤维含量及其与多模态超声特点的关系 |
4.4 肌纤维含量及其与多模态超声特点的关系 |
4.5 α-SMA的表达及其与多模态超声特点的关系 |
4.6 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二章 Rab27B是BPH发展的关键基因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三章 Rab27B调控前列腺细胞旁分泌信号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四章 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 |
第一节 材料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附录1. HPLC梯度洗脱方案 |
附录2. GEO数据样本信息 |
附录3. R代码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真武汤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症状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1. 分组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6. 治疗方法 |
7. 观察指标 |
8. 临床疗效评价 |
(三) 知情同意 |
(四)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一) 一般分析 |
(二) 疗效分析 |
1. 连续3天夜尿的平均尿量和平均次数 |
2.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
3. 夜尿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问卷(N-QOL) |
4. 前列腺体积(TPV) |
5. 残余尿量(RU) |
6. 阿森斯失眠量表(AIS) |
7. 随访结果 |
(三) 有效率 |
(四) 安全性评估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中医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
1. 中医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真武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基础 |
(二) 真武汤对BPH患者排尿症状的影响 |
1. 真武汤对BPH患者IPSS评分的影响 |
2. 真武汤对BPH患者夜尿的影响 |
(三) 真武汤对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1. 真武汤对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 真武汤对BPH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
(四) 真武汤对BPH患者前列腺形态的影响 |
(五) 真武汤对BPH患者的疗效分析 |
(六)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榉树(Zelkova serrata)抗前列腺增生组分提取优化及其药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1.1.1 前列腺增生概述 |
1.1.2 前列腺增生的机制研究 |
1.1.3 前列腺增生治疗的研究 |
1.2 前列腺增生相关蛋白的研究 |
1.2.1 DHT与 BPH的机制 |
1.2.2 iNOS与 BPH的机制 |
1.2.3 EMT与 BPH的机制 |
1.3 BPH蛋白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 |
1.3.1 蛋白免疫印迹法 |
1.3.2 免疫组化法 |
1.3.3 酶联免疫反应法 |
1.4 榉树的概述 |
1.4.1 榉树 |
1.5 非那雄胺及木犀草素的研究进展 |
1.5.1 非那雄胺的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1.5.2 木犀草素的研究进展 |
小结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榉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工艺研究 |
3.1 提取工艺的设计及其优化 |
3.1.1 实验仪器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榉树提取物提纯 |
3.2.2 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定性检测 |
3.2.3 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定量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3.1 榉树榨汁液提纯 |
3.3.2 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定性检测 |
3.3.3 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定量检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1.1 主要仪器 |
4.1.2 主要试剂 |
4.1.3 细胞株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MTT实验 |
4.3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MTT分析细胞的活性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木犀草素对BPH大鼠的影响 |
5.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主要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建立 |
5.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2.3 大鼠血清、体重及前列腺指数测定 |
5.2.4 血清AST、ALT、BUN和 CREA含量测定 |
5.2.5 测定血清中DHT和 PSA的表达 |
5.2.6 石蜡切片的制作 |
5.2.7 前列腺和附睾HE染色 |
5.2.8 前列腺组织Masson染色 |
5.2.9 前列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
5.2.10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5.3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木犀草素对BPH大鼠前列腺体积的影响 |
5.4.2 木犀草素对BPH大鼠的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3 木犀草素对BPH大鼠的DHT、PSA影响 |
5.4.4 木犀草素对BPH大鼠组织变化的影响 |
5.4.5 木犀草素对BPH大鼠前列腺纤维化的缓解作用 |
5.4.6 木犀草素对BPH大鼠的iNOS和 AR蛋白表达的影响 |
5.4.7 木犀草素对BPH大鼠的炎症作用 |
5.4.8 木犀草素通过TGF-β通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形成的影响 |
5.4.9 木犀草素和非那雄胺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低氧和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缺氧和氧化应激 |
2.2 缺氧与前列腺增生 |
2.2.1 流行病学调查 |
2.2.2 动物实验研究 |
2.2.3 分子生物学研究 |
2.3 氧化应激与前列腺增生 |
2.4 体力活动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
2.5 机械牵拉的理论依据 |
2.6 小结与展望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样本来源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1.4 试剂配方 |
3.2 实验方法 |
3.2.1 前列腺基质细胞株WPMY-1的常规培养 |
3.2.2 低氧影响WPMY-1细胞活性的实验方法 |
3.2.3 牵拉影响WPMY-1细胞活性的实验方法 |
3.2.4 技术路线 |
3.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常氧条件下WPMY-1细胞的生长状况 |
4.2 低氧对WPMY-1细胞活性的影响 |
4.2.1 低氧对WPMY-1细胞增殖的影响 |
4.2.2 低氧对WPMY-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4.2.3 低氧对WPMY-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4.2.4 低氧环境对HIF-1α,PCNA,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5 低氧干预不同时间HIF-1α,AKT,ERK 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 |
4.2.6 低氧干预不同时间HIF-1α,AKT,ERK蛋白的表达 |
4.3 牵拉刺激对WPMY-1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1 牵拉对WPMY-1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2 牵拉对WPMY-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4.3.3 牵拉对WPMY-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5 分析讨论 |
5.1 低氧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5.2 HIF-1α在低氧调控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与ERK,AKT信号之间的关系 |
5.3 机械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5.4 临床应用价值 |
6 研究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YAP1在前列腺癌中促进正常成纤维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YAP1在前列腺癌组织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对象 |
1.1.2 实验材料 |
1.1.3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YAP1在前列腺癌的基质细胞中表达上调 |
1.2.2 基质细胞中YAP1 的高表达促进了CAF的形成 |
1.2.3 基质细胞中YAP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YAP1在NF转化为CAF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研究所用细胞系CAF和NF的选择与鉴定 |
2.2.2 YAP1稳定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
2.2.3 高表达YAP1 的基质细胞可促进TrampC1和RM1的增殖与侵袭 |
2.2.4 基质细胞能够影响TrampC1和RM1 的“上皮间质转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YAP1/TEAD1 复合体通过调节SRC来促进NF向 CAF转化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对象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前列腺癌基质细胞中SRC受到YAP1 的调控 |
3.2.2 YAP1/TEAD1 复合体通过调控SRC的转录 |
3.2.3 SRC能够调控其下游的肌动蛋白和骨架蛋白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四、高表达YAP1的基质细胞促进肿瘤在体内生长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实验对象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移植瘤在体内生长情况 |
4.2.2 各实验组肿瘤间的蛋白表达情况 |
4.3 讨论 |
4.4 小结 |
五、YAP1 在前列腺癌患者CAF中的表达情况 |
5.1 对象和方法 |
5.1.1 实验对象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YAP1和SRC在前列腺癌组织基质细胞中共表达 |
5.2.2 人源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hCAF和人源前列腺癌正常成纤维细胞hNF的培养与鉴定 |
5.2.3 YAP1和SRC在 hNF和hCAF中的蛋白变化 |
5.2.4 hCAF对肿瘤上皮细胞LNCaP和 PC3 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癌中YAP1在CAF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BPH的研究现状 |
1.1.2 BPH的诊断和治疗 |
1.1.3 油菜蜂花粉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油菜蜂花粉抑制BPH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
1.3.2 油菜蜂花粉抑制BPH作用的临床研究 |
第二章 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2 前列腺相关指标的测定 |
2.2.1 前列腺形态学观察 |
2.2.2 血清睾丸酮及雌二醇水平的测定 |
2.2.4 大鼠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测定 |
2.2.5 前列腺组织中ER-α表达水平的测定 |
2.2.6 油菜蜂花粉对SD大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与MDA的测定 |
2.2.7 大鼠血清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测定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 |
2.4.1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
2.4.2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
2.4.3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 |
2.4.4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组织ER-α表达的影响 |
2.4.5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4.6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血清SOD,MDA和 GSH-Px活力的影响 |
2.4.7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血清IGF-1、EGF、VEGF、b-FGF和 TGF-β水平的影响 |
2.5 讨论 |
2.5.1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
2.5.2 油菜蜂花粉对性激素的影响 |
2.5.3 油菜蜂花粉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5.4 油菜蜂花粉的抗氧化情况 |
2.5.5 油菜蜂花粉调节BPH大鼠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3.1.3 实验方案 |
3.2 疗效观察 |
3.2.1 疗效判定标准 |
3.3 安全性 |
3.3.1 判断标准 |
3.3.2 不良反应 |
3.4 质量控制 |
3.5 统计学分析 |
3.6 研究结果 |
3.6.1 治疗前后患者IPSS,QOL,Qmax,RUV的变化 |
3.6.2 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体积对比 |
3.6.3 不良反应 |
3.6.4 综合疗效评价 |
3.7 讨论 |
3.7.1 治疗前后患者IPSS,QOL,Qmax,RUV的变化 |
3.7.2 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体积对比 |
3.7.3 不良反应 |
3.7.4 综合疗效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4.1.1 创新点 |
4.1.2 主要工作内容 |
4.2 后续研究工作 |
4.2.1 油菜蜂花粉提取工艺优化 |
4.2.2 油菜蜂花粉有效成分确定 |
4.2.3 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10)前列腺上皮组织特征维持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科学意义 |
第一部分 前列腺基底干细胞维持基底上皮细胞特征和正常发育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上皮组织概述 |
1.2 基底上皮细胞特征维持中的EMT机制及分裂模式 |
1.3 EMT特征维持的信号通路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操作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及人组织样本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耗材 |
2.2 实验操作方法 |
2.2.1 小鼠基因型鉴定 |
2.2.2 原代细胞获得及细胞流式分选 |
2.2.3 细胞甩片及免疫荧光染色 |
2.2.4 冰冻切片及免疫荧光染色 |
2.2.5 石蜡切片及其H&E染色 |
2.2.6 质粒抽提实验 |
2.2.7 病毒制备及目的细胞感染 |
2.2.8 类器官培养及功能检测 |
2.2.9 泌尿生殖窦间质细胞分离及培养 |
2.2.10 原代前列腺上皮细胞分离及肾包膜移植实验 |
2.2.11 谱系示踪实验 |
2.2.12 单细胞RNA测序和数据分析 |
2.2.13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
2.2.14 蛋白免疫印迹 |
2.2.15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发现EMT转录因子表达的前列腺上皮细胞 |
3.2 高通量单细胞RNA-seq发现Zeb1~+前列腺上皮细胞群 |
3.2.1 获得前列腺基底上皮单细胞 |
3.2.2 获得高质量单细胞RNA测序数据 |
3.2.3 单细胞RNA-seq数据分析得到Zeb1~+基底上皮细胞亚群 |
3.3 Zeb1~+上皮细胞与前列腺上皮组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3.3.1 成功构建Zeb1 荧光报告小鼠 |
3.3.2 Zeb1 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分布及表达模式 |
3.4 Zeb1~+前列腺基底上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3.4.1 体外Zeb1~+基底上皮细胞类器官形成实验 |
3.4.2 体内Zeb1~+基底上皮细胞肾包膜移植实验 |
3.4.3 体内谱系示踪Zeb1~+基底上皮细胞多向分化的命运 |
3.4.4 Zeb1 保证基底上皮细胞正常发育 |
3.5 Wnt信号通路正向调控Zeb1~+基底上皮细胞 |
3.5.1 单细胞RNA-seq数据显示Zeb1~+基底上皮细胞富集Wnt信号通路 |
3.5.2 qRT-PCR实验结果支持单细胞RNA-seq数据分析结果 |
3.5.3 APCmin模型小鼠中Zeb1~+基底上皮细胞比例显着增多 |
3.6 研究模型图及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论、讨论及展望 |
4.1 实验结论 |
4.2 讨论和展望 |
4.3 科学意义 |
第二部分 细胞连接、细胞极性和细胞分裂轴定位共同维持前列腺管腔上皮细胞的组织特征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上皮细胞极性的建立及维持 |
1.1.1 上皮细胞极性组成-PAR complex |
1.1.2 上皮细胞极性组成-Scribble complex |
1.1.3 上皮细胞三种极性蛋白复合物之间的互作及应用 |
1.2 上皮细胞间连接的建立及功能 |
1.3 细胞分裂模式基础知识 |
1.3.1 细胞分裂模式相关分子调控机制 |
1.3.2 细胞分裂模式研究的应用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操作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细胞系、质粒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耗材 |
2.2 实验操作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石蜡切片及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2.3 细胞增殖 |
2.2.4 细胞实时示踪实验 |
2.2.5 内源性免疫共沉淀 |
2.2.6 GST-pull down实验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黏附连接蛋白集中表达及分布在成年小鼠前列腺管腔上皮细胞间 |
3.1.1 qRT-PCR结果显示黏附连接蛋白集中分布在前列腺管腔上皮细胞间 |
3.1.2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黏附连接蛋白集中分布在前列腺管腔上皮细胞间 |
3.2 黏附连接E-cadherin缺失促进前列腺管腔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及肿瘤发生发展 |
3.2.1 体外E-cadherin表达下调促进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 |
3.2.2 E-cadherin前列腺特异性敲除小鼠模型构建及表型探究 |
3.3 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表达缺失导致细胞分裂轴定位异常 |
3.3.1 体外黏附连接蛋白表达下调严重影响细胞分裂轴正确定位 |
3.3.2 体内黏附连接缺陷造成管腔上皮细胞分裂轴偏转随机化 |
3.3.3 体外黏附连接蛋白表达下调显着减弱蛋白LGN-NUMA的结合能力 |
3.3.4 体内黏附连接缺失导致LGN蛋白复合物细胞膜分布异常 |
3.4 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丢失导致细胞极性蛋白复合物弥散分布 |
3.4.1 体外敲低黏附连接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削弱蛋白DLG-SCRIB的结合能力 |
3.4.2 体内黏附连接缺失造成细胞极性蛋白复合物分布异常 |
3.5 考察细胞连接、细胞极性和分裂轴定位三者间的互作及分子机制 |
3.5.1 RNA-seq分析结果支持细胞连接、极性和分裂轴定位之间存在紧密互作 |
3.5.2 增殖活跃的E-cadherin蛋白表达缺失的管腔上皮细胞更易发生肿瘤转化 |
3.5.3 E-cadherin/SCRIB/LGN三元复合物的形成维持前列腺管腔上皮组织结构 |
3.6 研究模型图及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论、讨论及展望 |
4.1 实验结论 |
4.2 讨论和展望 |
4.3 科学意义 |
全文总结 |
1.1 研究总结 |
1.2 研究创新性 |
1.3 科学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前列腺基质成分含量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D]. 周欢.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治疗机制探讨[D]. 李乾斌. 兰州大学, 2021(12)
- [3]多模态图像融合TRUS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病灶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研究[D]. 杨晔.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温脾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下调Rab27B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研究[D]. 代宇.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5]真武汤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症状的临床观察[D]. 戴奇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榉树(Zelkova serrata)抗前列腺增生组分提取优化及其药理研究[D]. 谯旭芳. 西南大学, 2020(01)
- [7]低氧和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柳志伟.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8]YAP1在前列腺癌中促进正常成纤维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机制研究[D]. 申天宇.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及其临床研究[D]. 郭欣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前列腺上皮组织特征维持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D]. 王雪.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