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子烙印技术及其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婷[1](2020)在《纳米材料与电泳联用技术在生物医药分析中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毛细管电泳(CE)由于其分辨率高,运行成本低,易于清理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而成为分离分析的有效工具之一。其中,毛细管电色谱(CEC)由于其结合了CE的高分离效率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高选择性,因而得到普遍认可。本章主要介绍了CE及CEC的原理与装置、手性拆分剂在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以及基于中空纤维膜的微萃取技术的研究新进展。本论文将纳米材料与CE技术相结合,分别基于激光诱导荧光(LIF)和安培检测(AD)技术,围绕新型电泳分离体系和萃取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尝试将其应用于生物医药分析,特别是同系物、异构体以及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本论文第一个工作在CE-LIF系统下,通过衍生与电泳条件的优化,实现了呼出气冷凝液(EBC)中10种脂质过氧化潜在标志物——低分子量醛类同系物的同时分离检测。实验以荧光素5-氨基硫脲作为衍生化试剂,着重探讨了电泳分离条件和衍生条件的优化。在简单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下,30 min内即可较好地分离出10种目标物。通过适当增加衍生体系的pH值和引入磁搅拌使衍生反应效率提高了一倍,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0.16-3.4 nM(S/N=3)。样品回收率为82.1-11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7.9%以内。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EBC实际样品分析,并对吸烟与EBC中醛代谢物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由于该方法不需要缓冲液添加剂和样品预富集,为无创体液中低分子量醛的痕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本论文第二个工作制备了一种以D-组氨酸(D-His)为手性碳中心的D-His-ZIF-8纳米材料,通过修饰中空纤维膜,实现了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HF-LPME)技术对手性氨基酸模型分子的有效纯化与选择性富集。实验中着重探讨了各富集参数的条件优化,在手性材料浓度为0.025 mg/mL,支撑液膜为磷酸三丁酯,外液为8 mL(pH=3.00)的盐酸溶液,内液为50 mM的NaOH溶液,萃取温度为25℃,搅拌速度为600 rpm,萃取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对目标物的富集倍数达到了640倍,且对D-型氨基酸表现出较高的富集效率。所得富集液可直接进行CE-LIF分析。该方法已成功用于人体唾液和EBC样品中手性Ser和Arp的分离分析。该方法无需再解吸,有效地简化了预处理环节,为复杂样品基质中手性痕量目标物的分离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灵敏的新方法,在生物样品分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第三个工作制备了一种基于β-CD及其衍生物修饰的量子点(QDs)复合材料,并将其加入运行缓冲液中作为假固定相,在CE-LIF系统下实现了手性模型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实验着重考察了QDs复合材料浓度、运行缓冲液pH值及浓度对手性化合物分离分析的影响。所测分析物的日间和日内重现性良好,峰面积、迁移时间和分离度的RSDs分别为2.7-8.1%、0.7-3.9%和1.5-3.8%。通过结合能和结合常数的理论计算,进一步验证了QDs复合材料与目标物的相互作用机制。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中草药儿茶中有效成分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分析,回收率为92.2-108%。通过调整QDs的表面修饰,QDs复合材料的制备策略有望适用于更多对映体,特别是缺乏适当衍生试剂的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因此,该策略为CE分析中基于荧光检测的手性拆分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论文第四个工作以牛血清蛋白复合ZIF-8(BSA@ZIF-8)纳米材料为固定相,制备了一种新型手性开管柱(OT),利用小型化毛细管电色谱-安培检测(mini-CEC-AD)联用系统实现了九组模型分子(一组同系物、三组结构异构体、两组位置异构体和三组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首先,在制备ZIF-8纳米材料的基础上,对不同大小的ZIF-8纳米粒子及其与BSA复合后修饰的OT柱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然后,利用mini-CEC-AD联用系统,着重考察了复合材料中ZIF-8浓度、BSA浓度、运行缓冲液pH值及浓度对手性化合物分离的影响。在分离性能和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中药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以盐酸为样品稀释剂时,检测限达1.5-2.0 ng/mL(S/N=3),回收率为85.1-106%。所制备的OT柱具有制备简单、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并且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为手性药物拆分特别是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分析方法。本论文第五个工作制备了一种以L-组氨酸(L-His)为手性碳中心的L-His-ZIF-8材料修饰的新型手性OT柱,基于mini-CEC-AD联用系统,实现了六组手性模型分子(一组氨基酸、两组药物和三组神经递质对映体)的拆分。首先,在制备手性L-His-ZIF-8纳米材料的基础上,对L-His-ZIF-8纳米材料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然后,利用mini-CEC-AD联用系统,着重考察了手性材料的浓度、运行缓冲液pH值及浓度等条件对手性化合物分离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以沙丁胺醇为手性模型分子,分析物迁移时间和分离度的日内、日间和柱间的RSD小于6.7%,初步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OT柱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药物的手性纯度分析,并为手性化合物的快速拆分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侯雯清[2](2020)在《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的设计、制备及手性拆分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S)-1,1’-联萘二酚((S)-BINOL)为原料,设计、制备了 3个系列4种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装填成相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并对其中的(S)-CSP-MA-1、(S)-CSP-MI-1手性色谱柱在正相流动相中的手性拆分性能进行了评价。[目 的]1、探索以(S)-BINOL为原料,设计并制备单取代、双取代的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的方法。2、评价该类手性固定相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拆分性能。[方法]1、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制备:(1)以(S)-BINOL为原料,经过氯甲基甲基醚保护、亲电取代、氧化、水解、缩合等反应,在(S)-BINOL的3位、3,3’位引入酰胺或亚胺基团,分别合成酰胺、亚胺类S-BINOL的衍生化合物功能分子;(2)氮气保护下,功能小分子衍生物与酸化硅胶在甲苯中回流72h,功能小分子衍生物键合至硅胶得到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3)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对相关化合物、固定相进行表征;(4)采用高压匀浆法将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装填成相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柱。2、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拆分性能评价:以正己烷为流动相,添加不同种类的醇类改性剂及三氟乙酸,评价酰胺(S)-CSP-MA-1和亚胺(S)-CSP-MI-1对3种具有共轭结构的手性溶质,1,1’-联二萘酚(溶质(1))、N-(3,5-二硝基苯甲酰基)-1-苯乙胺(溶质(2))、2’-羟基黄烷酮的手性拆分性能(溶质(3));考察温度对(S)-CSP-MA-1手性识别的影响。[结 果]1、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制备:(1)合成并制备了 3个系列4个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分别是酰胺类:单取代(S)-CSP-MA-1、(S)-CSP-MA-2和双取代(S)-CSP-DA-2;亚胺类:(S)-CSP-MI-1;(2)经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表征,制得目标CSP。2、酰胺(S)-CSP-MA-1拆分性能:在正相流动相中,醇类改性剂的种类、醇类改性剂的量、TFA的浓度均影响溶质的保留与分离:溶质(1)以正己烷-正丙醇(99:1,v/v)为流动相时得到了最好的分离,分离因子为1.21,分离度为1.47;溶质(2)以正己烷-正丙醇(97:3,v/v)为流动相时得到了最好的分离,分离因子为1.16,分离度为1.38;溶质(3)以正己烷-正丙醇(99:1,v/v)为流动相时得到了最好的分离,分离因子为1.07,分离度为0.77。亚胺(S)-CSP-MI-1拆分性能:溶质(1)以正己烷-乙醇(98:2,v/v)为流动相时得到了最好的分离,分离因子为1.08,分离度为1.00;溶质(2)以正己烷-正丙醇(98:2,v/v)为流动相时得到了最好的分离,分离因子为1.05,分离度为0.48;溶质(3)以正己烷-乙醇(99:1,v/v)为流动相时得到了最好的分离,分离因子为1.13,分离度为1.05;温度对三个溶质在(S)-CSP-MA-1的对映体分离有一定影响:溶质(1)和溶质(2)的分离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25℃与30℃时分离效果最好;溶质(3)分离度并无明显改善,在15℃时分离效果最好。[结论]1、在正相流动相中,(S)-CSP-MA-1和(S)-CSP-MI-1色谱柱对3种手性溶质表现出了对映体分离能力,表明该类CSP在手性拆分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2、酰胺(S)-CSP-MA-1和亚胺(S)-CSP-MI-1固定相的结构,只相差一个C=O,但是对相同的手性溶质表现出了不同的分离效果,表明手性固定相的结构对手性分离有较大影响,说明本课题设计的不同类型手性固定相具有对比研究意义。
刘敏[3](2020)在《固定化离子液体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氨氯地平是一种强效的第三代二氢吡啶钙通道拮抗剂,被世界卫生组织临床抗高血压治疗推荐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具有作用温和、降压平稳、长效安全等优点。然而,在大鼠主动脉的体外评估实验中,S-氨氯地平的药效是R-氨氯地平的2000倍。在使用过程中两种对映体及其盐表现出不同的药理特性,且R-氨氯地平使得周围血管释放一氧化氮,从而导致周围血肿。因此为用药安全有效,获得单一 S-氨氯地平对映体具有重要意义。手性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独特手性识别能力的手性选择剂,在萃取分离方面研究较多,但是其粘度高、传热传质不易、成本高难回收以及不易降解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为了克服手性离子液体在萃取过程中的缺陷,本文将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负载在固体基质上,以固定化离子液体为拆分剂,对氨氯地平对映体的拆分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为了实现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循环回用,本文采用化学键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咪唑基L-谷氨酸固定化手性离子液体,并考察了基质种类、反应溶剂以及碱化时间等因素对于制备过程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固体核磁、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实验产物进行了表征。2.将合成的固定化咪唑基L-谷氨酸离子液体用于吸附溶液中S-氨氯地平,研究了吸附剂对S-氨氯地平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过程中吸附时间、S-氨氯地平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吸附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模型与等温吸附模型拟合。3.为考察固定化离子液体对氨氯地平对映体的拆分效果,将合成的固定化离子液体填充成固相萃取柱,研究了样品浓度、样品体积、洗脱液组成、洗脱流速等因素对固相萃取柱分离特性的影响。4.采用液-液-固萃取方法,以固定化咪唑基L-谷氨酸离子液体为固相手性选择剂、氨氯地平水溶液为水相、有机溶剂为油相,液-液-固手性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考察了油相种类、萃取剂用量、料液初始浓度、萃取温度等对液-液-固手性拆分氨氯地平效果的影响。
赵小双[4](2020)在《二氧化硅纳米沸石手性OT柱的制备及在CEC-AD药物拆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绪论毛细管电色谱(CEC)是一种集电泳的高分离效率和高效液相色谱的高选择性于一体的微分离技术,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电泳分离模式。特别是近年来,CEC在手性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章主要介绍了CEC的原理和仪器装置,纳米材料在开管柱-毛细管电色谱(OT-CEC)中的应用以及手性选择剂在CEC分离中的新近进展。本论文以手性选择剂与二氧化硅纳米沸石(zeolite SiO2NPs)作为固定相材料涂覆到毛细管内壁上,制备新型手性OT柱,并结合CEC与安培检测(CEC-AD)联用系统主要开展了手性药物拆分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二章β-CD/zeolite SiO2NPs/PDA-OT手性柱的制备及其在儿茶中药活性成分分析中的方法研究本文利用聚多巴胺(PDA)的强粘附性,将具有主客体作用的β-环糊精(β-CD)和大比表面积、化学性能稳定的zeolite SiO2NPs复合材料固定到毛细管内壁上,制备了一种新型β-CD/zeolite SiO2NPs/PDA-OT手性柱。实验以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为模型分子,利用OT-CEC-AD联用系统,详细探讨了zeolite SiO2NPs浓度、β-CD浓度、多巴胺浓度和氧化剂浓度等主要参数对OT柱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在优化电泳条件下,尝试用于不同来源的儿茶草药样品的分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在样品基质下的检测限达14.3-16.2 ng·mL-1(S/N=3),回收率在83.8-117.7%范围。分析对象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和日间RSD在5.0%以内。该OT-CEC-AD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度,为手性药物拆分及其中草药鉴别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第三章BSA@zeolite SiO2NPs/PDA-OT手性柱的制备及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方法研究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层层涂覆的方法,将PDA、zeolite SiO2NPs和具有手性识别能力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于毛细管内壁上,制备了一种新型BSA@zeolite SiO2NPs/PDA-OT手性柱。实验以麻黄碱/伪麻黄碱为手性模型分子,利用OT-CEC-AD联用系统,系统探讨了涂层材料浓度、缓冲溶液组成等条件参数,并对制备的手性OT柱进行了电镜和电渗流表征。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成功实现了三组药物模型分子(麻黄碱/伪麻黄碱、沙丁胺醇和利托君)的手性拆分和中草药麻黄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运行缓冲液组成简单,无需任何缓冲液添加剂,检测灵敏度高,在手性药物拆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孙红,陈素娥,赵龙山[5](2019)在《分子印迹技术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在高度交联且具有一定刚性的聚合物母体中引入待分离分子特异性结合位点的新型分离技术。这种聚合物对特定的化合物具有高度选择性与亲和力,因此,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分析尤其是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应用发展极为迅速。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又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不同制备方法的特点,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分子印迹技术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分子印迹技术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和立超[6](2019)在《药物共晶在手性氧氟沙星拆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世界手性药物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于手性药物不同的立体构型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获取高纯度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减少药剂用量是手性药物研究的前沿和趋势,且手性拆分法是获取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传统的结晶盐拆分法是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性拆分技术,而药物共晶是由药物活性组分和共晶客体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的多组分晶体,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不能形成盐或难于形成盐的手性化合物拆分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本文以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氧氟沙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药物共晶技术,系统研究了药物共晶技术实现其高效手性拆分的过程。首先,以廉价易得的酒石酸类衍生物作为共晶拆分客体,通过手性液固共晶过程实现了氧氟沙星在水溶液中的绿色高效拆分,系统考察了客体拆分剂种类、操作时间、手性主体浓度、客体拆分剂用量、温度等操作条件对拆分过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氧氟沙星浓度为1.6 g/L,以D-(+)-二苯甲酰酒石酸(D-DBTA)为客体拆分剂时,优先与R-ofloxacin形成共晶,可以得到最大的分离因子为10.49,水相中对映体过量值(ee)为81.8%,而以L-(-)-二苯甲酰酒石酸(L-DBTA)作为客体拆分剂,优先与S-ofloxacin形成共晶,可以得到最大的分离因子为10.78,水相中对映体过量值(ee)为82.3%。以反应结晶的方法制备了各种共晶体,通过结晶前后物料守恒以及PXRD、FT-IR、DSC、TGA等表征手段和DFT理论计算,确定了非对映体共晶对的生成,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分子上的羧基和客体拆分剂分子上的羧基之间以氢键的方式形成1:1的共晶,并利用材料计算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的Reflex模块得到了共晶的晶体结构数据。其次,在非对映体共晶拆分过程中,溶剂环境对共晶的溶解性能有很大影响。溶剂的极性不同,会影响共晶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非对映体共晶对之间的溶解度差异不同,从而决定了整个拆分过程的分离效率。本文通过向手性液固过程中加入16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探讨了共晶拆分过程的溶剂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向手性液固体系加入乙腈等强极性溶剂会与水混溶成一相,且无共晶生成无法实现拆分;当加入正辛醇等中强极性溶剂时,会形成液液两相体系,分离效率较低;当加入正己烷等非极性溶剂时,会产生非对映体共晶对并形成手性液液固高效拆分过程。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Blends模块对共晶与正己烷和正辛醇不同极性溶剂之间的混合能进行模拟分析,所得到的大小排列顺序为正辛醇>正已烷,混合能越大代表共晶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越好,侧面说明了共晶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较小且易形成非对映体共晶对,从而形成手性液液固共晶拆分过程。最终确定了正己烷为最佳加入溶剂,在氧氟沙星浓度为1.0 g/L,以D-DBTA为客体拆分剂时,所得到的最大分离因子和ee值分别为5.57和66.06%,与手性液固共晶拆分过程相比(在相同条件下最大分离因子为4.76,ee值为62.77%),拆分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手性选择性是手性拆分过程的重要因素,过程机理的研究对于分离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组合共晶客体拆分剂(或共客体拆分剂)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共晶拆分氧氟沙星过程的手性选择性。考察了不同组合拆分剂种类、拆分剂用量比、操作时间等因素对手性选择性的影响,并结合PXRD、FT-IR和TGA等手段对共晶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以D-DBTA和L—(—)-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L-DTTA)作为组合拆分剂,其手性选择性发生转变,优先选择与S-ofloxacin结合形成共晶,分离因子为2.455,ee值为41.15%;而以L-DBTA和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D-DTTA)作为组合拆分剂时,其手性选择性发生转变,优先选择与R-ofloxacin结合形成共晶,分离因子为1.786,ee值为27.10%。与使用单独一种拆分剂相比,两种特定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客体以组合拆分剂方式进行手性氧氟沙星拆分过程,由于两种拆分剂分子间存在的空间效应,会产生手性选择性转变的现象,对于实现手性拆分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了探索药物共晶拆分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进一步提高手性共晶拆分过程的纯度和收率,采用多级错流共晶和多级逆流共晶操作流程,以实现目标对映体在固相中富集的目的。本文建立了四级错流和逆流共晶分离富集操作过程,首先测定了氧氟沙星-酒石酸衍生物共晶(L-RS共晶)的固液相平衡数据,并通过热力学基础理论确定了其固溶体类型,并对测定的固液相平衡组成进行多项式方程拟合。利用四级操作过程的物料守恒方程和固液相平衡关系拟合方程,并通过流程模拟对四级操作过程中各物料用量及组成进行线性规划求解,得到各级操作变量的理论预测值。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分别进行四级错流和逆流实验,最终得到的目标产品纯度分别可达到94.3%和95.5%。
邢起国[7](2019)在《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及其在手性催化、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肽类分子手性自组装是制备手性纳米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手性组装材料在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者已经设计合成出很多手性肽组装材料,但是对于定向调控多肽手性组装过程及组装体手性方向,依旧是肽类分子手性自组装领域的一大难题。本课题以Fmoc-三肽分子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系列由L-型氨基酸组成的Fmoc-三肽分子,分别探究短肽序列、浓度、溶剂、pH等因素对三肽分子手性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组装过程机理,探究组装体材料在手性催化和手性拆分领域中的应用。(1)设计了五对Fmoc-三肽分子:Fmoc-Phe-Phe-X(Fmoc-FFX)和Fmoc-Phe-Trp-X(Fmoc-FWX),X=His(H)、Arg(R)、Ser(S)、Glu(E)、Asp(D),研究短肽序列对手性自组装的影响。考察了五对分子在pH为6.0时手性组装过程,研究发现Fmoc-FWX(X=H,R,S,E,D)倾向形成右手螺旋结构,Fmoc-FFX(X=H,R,S,E,D)则对应形成左手螺旋结构,证实三肽分子中间氨基酸的侧链相互作用可调控组装体左右手方向,而末尾氨基酸的静电相互作用可影响组装体纤维的直径。(2)探究浓度和溶剂对于Fmoc-FWH和Fmoc-FFH分子手性自组装过程的影响。浓度对三肽分子手性自组装过程并无影响,而一些溶剂可诱导Fmoc-FWH分子组装体实现手性翻转。同时,探究了五对三肽分子与金属Cu2+共组装过程,将组装体作为催化剂,催化不对称迪尔斯-阿尔德反应。Fmoc-FFD-Cu2+组装体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获得了99%的反应转化率和31%的ee值。(3)设计新型三肽分子:Fmoc-Phe-Phe-Lys(Fmoc-FFK)。探究不同pH条件下Fmoc-FFK自组装特性。Fmoc-FFK分子在酸性条件pH 2-3左右可形成右手螺旋纳米带,随着组装条件pH的增大,组装体出现二维片层结构。利用不同pH下的Fmoc-FFK组装体可对手性药物中间体α-甲基苄胺的对映异构体进行拆分,拆分后ee值最高可达80.5%。
单若妮[8](2019)在《手性液液萃取拆分美托洛尔对映体的研究》文中指出美托洛尔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S-美托洛尔与肾上腺素的亲和力远大于R-美托洛尔,其对离体心脏的抑制效应是R-美托洛尔的33倍,且R-美托洛尔能导致头晕和幻觉等副作用。因此获得S-美托洛尔,对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的意义。手性液液萃取法具有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连续化生产等优点,是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手性拆分方法。本文采用手性液液萃取法对美托洛尔的绿色拆分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不同氨基酸离子液体(AAIL)与美托洛尔对映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采用静电势分析预测了 AAIL与美托洛尔对映体的相互作用位点,从而提高几何优化的计算效率。在几何优化的基础上,对AAIL与美托洛尔对映体之间进行了相互作用能分析,用于指导AAIL种类的选取。采用电子密度拓扑分析和约化密度函数分析对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探究。2.通过手性液液萃取实验验证了量子化学计算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与量子化学计算结果相一致,以1-丁基-3-甲基咪唑L-色氨酸([Bmim][L-Trp])作为手性识别剂的体系具有较高的对映体选择性系数。进一步以[Bmim][L-Trp]作为手性识别剂,研究了手性识别剂浓度、有机溶剂种类、美托洛尔初始浓度、水相pH值以及温度等因素对手性液液萃取过程中美托洛尔的分配系数和对映体选择性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了该手性液液萃取过程较优的工艺条件。3.为了开发更为绿色清洁的萃取分离过程,以疏水性低共熔溶剂(DES)替代传统有机溶剂用于手性液液萃取拆分美托洛尔。通过混合加热制备了以薄荷醇作为氢键受体的低粘度疏水性DES,对合成的薄荷醇基DES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熔点、粘度、疏水性等相关性质的测定。将合成的DES作为油相,探究了不同种类疏水性DES体系、手性识别剂种类和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美托洛尔萃取拆分过程的影响,并给出了较优的工艺条件。
崔兴[9](2019)在《手性离子液体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及其相关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氟比洛芬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芳基丙酸类手性抗炎药物,S-氟比洛芬对映体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R-氟比洛芬对映体几乎没有抗炎活性,但对于海尔默兹病和抑制肿瘤生长有较好的疗效。因此,通过手性拆分获得高纯度的单一氟比洛芬对映体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手性离子液体作为绿色环保,结构可调节性强的拆分剂在手性分离方面已有一些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关注度持续增长。本文以手性离子液体为拆分剂,对氟比洛芬对映体的分离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探究了手性拆分剂与对映体间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与氟比洛芬对映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结合能,用于指导离子液体种类的选取。对映体间结合能差值△E可作为拆分剂分离性能的评判依据,模拟结果表明1-丁基-3-甲基咪唑L-色氨酸盐([BMIM][L-trp])具有较好的手性识别作用。通过萃取实验验证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BMIM][L-trp]为萃取剂的体系选择性系数较高,并进一步研究了[BMIM][L-trp]为萃取剂的体系中有机溶剂种类、拆分剂浓度、消旋体初始浓度、pH、温度等因素对氟比洛芬萃取拆分过程的影响,同时通过反萃取过程实现了水相的再生,离子液体的重复回用。2.为进一步提高选择性系数,以[BMIM][L-trp]作为水相拆分剂,酒石酸酯作为油相拆分剂,采用双相识别手性液液萃取拆分了氟比洛芬对映体。考察了酒石酸酯种类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拆分剂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D-酒石酸二辛酯被选为合适的油相萃取剂。同时考察了有机溶剂种类、酒石酸酯浓度、消旋体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相比于单相识别,由于协同萃取效应,双相识别手性液液萃取体系选择性系数有一定提高。3.本文氟比洛芬萃取系统包含手性离子液体及其相关混合体系,其工业化应用需要大量的基础物性数据。相比于粘度、密度等性质,有关手性离子液体导热系数测量的报导非常有限。本文测定了常压(0.1 MPa)下温度283.15-333.15 K范围内[BMIM][L-trp]+水、[BMIM][L-trp]+乙醇、水+乙醇、[BMIM][L-trp]+甲醇四种二元体系的导热系数及[BMIM][L-trp]+水+乙醇三元体系的导热系数,并对数据进行了关联,精度较高。4.为进一步实现手性离子液体的循环回用,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制备了咪唑基I-色氨酸固定化离子液体,考察了载体种类、反应溶剂、物料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对负载效果进行了表征。将固定化后的离子液体用于吸附分离水相中的氟比洛芬对映体,研究了氟比洛芬浓度、温度、吸附时间、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杨雪娇[10](2019)在《基于氨基酸/短肽的功能性分子自组装 ——分子设计、组装调控与化学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氨基酸和短肽类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合成了新型的自组装分子:二茂铁-氨基酸/短肽、卟啉-氨基酸,并设计了自组装和共组装体系。通过从自然界获取灵感,开发了光引发的聚合自组装调控策略,实现对自组装和共组装体系的可重构性组装。进一步,从分子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入手,探索了自组装体在仿生矿化、仿酶催化、手性催化,和手性拆分等方面的应用。(1)设计合成新型自组装氨基酸衍生物:二茂铁-酪氨酸(Fc-Y)。Fc-Y分子具有光交联活性,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生分子氧化、聚合,形成寡聚物。这种分子结构的变化使得其自组装结构也能够发生可重构的自组装,由表面光滑的纳米球转变为表面片层结构的空心纳米囊。Fc-Y自组装纳米结构具有还原性,可进行仿生矿化,形成的Au@Fc-Y复合物可以用于仿酶催化。此外,Fc-Y自组装纳米结构还可用来制备电容器,用于能量存储。(2)构建基于Fc-Y的共组装仿酶体系。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葡萄糖氧化酶(金纳米颗粒)和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红素引入到Fc-Y超分子组装体中,通过调节光照条件,三种组分能够共组装形成多种纳米结构,如纳米球、表面褶皱的纳米颗粒、表面为AuNPs的纳米球和截角多面体。这些共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可以用于双酶连串催化反应体系,具有高稳定性和催化活性。(3)设计合成新型自组装氨基酸衍生物:二茂铁-色氨酸(Fc-W)。Fc-W分子能够自组装形成片层堆积的三维微米花状结构。随后,AuNPs可以在微米花表面进行原位仿生矿化,形成AuNPs@Fc-W微米花超结构。这种AuNPs-氨基酸衍生物复合超结构具有高效的光热转化效率和催化特性,在光热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4)设计合成新型自组装氨基酸衍生物:二茂铁-脯氨酰胺(Fc-CO-NH-P)。在不同溶剂中,由于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力,Fc-CO-NH-P分子能够自组装形成多种超分子自组装结构,如纳米球、微米片、纳米花,和纳米片。其中,Fc-CO-NH-P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纳米花结构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且其表面暴露有大量不对称的催化活性位点,这使得Fc-CO-NH-P纳米花在水相中催化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表现出超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收率>99%,对映体过量百分率>99%。此外,这种超分子自组装手性催化剂对其它芳香醛类也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5)设计合成新型自组装两亲性三肽:二茂铁-苯丙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这种二茂铁-三肽分子能够在水相/有机相界面自组装形成稳定均一的纳米乳液。通过对水相/有机相比例、温度,和氨基酸序列进行调节,乳液的粒径和相态能够被精确调控。在低于室温环境下,Fc-FFH纳米乳液会发生熵驱动的相转变,由纳米乳液转化为凝胶。此外,Fc-FFH纳米乳液还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和仿酶催化特性。(6)设计合成新型自组装氨基酸衍生物:卟啉-苯丙氨酸(TCCP-F4)和卟啉-色氨酸(TCPP-W4)。L型和D型的TCCP-F4分子可以分别自组装形成左手和右手的纳米螺旋,进一步,通过调节溶剂种类、溶剂比例、p H和温度,纳米螺旋的直径和螺距可以被精确调控。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纳米螺旋的手性可以得到成功翻转,L型和D型的TCCP-W4分子可以分别自组装形成右手和左手的纳米螺旋。此外,TCCP-F4纳米螺旋可以对手性化合物进行高效拆分。
二、分子烙印技术及其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子烙印技术及其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材料与电泳联用技术在生物医药分析中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毛细管电泳概述 |
第二节 手性选择剂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
第三节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研究新进展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CE-LIF对呼出气冷凝物中醛代谢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D-His-ZIF-8-HF-LPME与 CE-LIF联用技术对手性氨基酸的分析方法研究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Β-CD@QDs假固定相的CE-LIF联用技术在手性拆分中的方法研究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BSA@ZIF-8-OT柱的Mini-CEC-AD联用技术在手性拆分中的方法研究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同手性ZIF-8-OT柱的Mini-CEC-AD联用技术在手性拆分中的方法研究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工作总结 |
2.工作展望 |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的设计、制备及手性拆分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自制手性固定相一览表 |
第一章 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的设计 |
1.1 CSP手性固定相的设计 |
1.1.1 CSP-MA系列手性固定相的设计 |
1.1.2 CSP-DA系列酰胺类手性固定相的设计 |
1.1.3 CSP-MI系列亚胺类手性固定相的设计 |
1.2 CSP功能分子合成路线设计 |
1.2.1 酰胺型手性功能分子CSP-MA和CSP-DA合成路线设计 |
1.2.2 亚胺型CSP-MI合成路线设计 |
1.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表征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方法 |
2.2.2 酸化硅胶的制备 |
2.2.3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
2.2.4 手性柱的装填 |
2.2.5 CSP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酰胺型CSP-MA和CSP-DA的合成 |
2.3.2 胺型CSP-MI的合成 |
2.3.3 固定相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手性拆分性能评价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色谱条件 |
3.2.2 手性拆分参数 |
3.2.3 手性溶质结构 |
3.2.4 流动相及样品溶液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醇类改性剂的种类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3.3.2 醇类改性剂的量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3.3.3 TFA浓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3.3.4 温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3.4.1 醇类改性剂的种类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3.4.2 醇类改性剂的量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3.4.3 TFA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3.4.4 温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综述 BINOL衍生物的合成与在不对称催化合成和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化合物氢谱碳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固定化离子液体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表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手性离子液体在对映体拆分中的应用 |
1.2.1 手性离子液体简介 |
1.2.2 手性离子液体在液相色谱拆分中的应用 |
1.2.3 手性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技术中的应用 |
1.2.4 手性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拆分中的应用 |
1.2.5 手性离子液体在液液萃取拆分中的应用 |
1.2.6 其他方法 |
1.3 固定化离子液体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
1.3.1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成分 |
1.3.2 分析环境中污染物 |
1.3.3 浓缩和分离生化样品 |
1.4 氨氯地平 |
1.4.1 氨氯地平简介 |
1.4.2 氨氯地平手性拆分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2 固定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过程 |
2.2.3 表征仪器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载离子液体合成工艺优化 |
2.3.2 固定化离子液体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氨氯地平在固定化离子液体中的静态吸附特性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静态吸附实验介绍 |
3.2.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3.2.4 脱附研究与重复使用性能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吸附时间对SBA-IL(Glu)吸附S-氨氯地平吸附量的影响 |
3.3.2 氨氯地平初始浓度对S-氨氯地平吸附量的影响 |
3.3.3 温度对S-氨氯地平吸附量的影响 |
3.3.4 溶剂pH值对S-氨氯地平吸附量的影响 |
3.3.5 静态脱附性能与SBA-IL(Glu)循环使用性能研究 |
3.3.6 吸附实验数据拟合 |
3.4 本章小结 |
4 固定化离子液体应用于固相萃取拆分氨氯地平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选择性吸附实验 |
4.2.4 柱分离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固定化离子液体选择性吸附分离氨氯地平结果 |
4.3.2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
4.3.3 重现性检测 |
4.3.4 上样量 |
4.3.5 洗脱液的选择 |
4.3.6 吸附剂用量 |
4.3.7 洗脱流速 |
4.3.8 洗脱体积 |
4.3.9 洗脱后再生实验 |
4.3.10 吸附剂洗脱前后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液-液-固萃取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介绍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液-固萃取与液-液-固萃取对比 |
5.3.2 液-液-固萃取中萃取时间的影响 |
5.3.3 液-液-固萃取中油相种类的影响 |
5.3.4 液-液-固萃取中萃取剂用量的影响 |
5.3.5 液-液-固萃取中料液浓度的影响 |
5.3.6 液-液-固萃取中温度的影响 |
5.3.7 液-液-固萃取前后固相萃取剂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4)二氧化硅纳米沸石手性OT柱的制备及在CEC-AD药物拆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毛细管电色谱概述 |
第二节 开管柱毛细管电色谱的应用进展 |
第三节 手性选择剂在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进展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β-CD/zeolite SiO_2NPs/PDA-OT手性柱的制备及其在儿茶中药活性成分分析中的方法研究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BSA@zeolite SiO_2NPs/PDA-OT手性柱的制备及其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方法研究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1.工作总结 |
2.工作展望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分子印迹技术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
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类及其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
2.1 基于聚合法的MIPs制备方法用于手性药物分离 |
2.2 基于相转化法的MIPs制备方法用于手性药物分离 |
2.3 基于表面印迹法的MIPs制备方法用于手性药物分离 |
2.4 基于溶胶凝胶法的MIPs制备方法用于手性药物分离 |
2.5 基于涂覆法的MIPs制备方法用于手性药物分离 |
3 展望 |
(6)药物共晶在手性氧氟沙星拆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手性药物拆分的意义 |
1.2 手性拆分的研究现状 |
1.2.1 萃取拆分法 |
1.2.2 动力学拆分法 |
1.2.3 膜拆分法 |
1.2.4 色谱法 |
1.2.5 结晶拆分法 |
1.3 药物共晶技术 |
1.3.1 药物共晶原理 |
1.3.2 药物共晶的制备方法 |
1.3.3 药物共晶技术的应用 |
1.4 手性药物共晶拆分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
1.4.1 不同共晶方式实现手性药物拆分的研究 |
1.4.2 手性结晶分离过程中的溶剂效应研究 |
1.4.3 手性结晶分离过程中关于手性选择性转变的研究进展 |
1.4.4 多级结晶手性分离工艺过程的研究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氧氟沙星-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及手性液固过程拆分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相关仪器 |
2.3 手性氧氟沙星-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2.3.1 氧氟沙星-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表征与分析 |
2.3.2 氧氟沙星-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主客体比例的确定 |
2.3.3 氧氟沙星-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晶体结构的计算与模拟 |
2.3.4 氧氟沙星-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主客体及共晶的溶解度 |
2.4 手性液固过程共晶拆分氧氟沙星实验 |
2.4.1 不同共晶客体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2.4.2 操作时间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2.4.3 共晶客体拆分剂用量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2.4.4 共晶主体浓度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2.4.5 操作温度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性液液固共晶拆分过程的建立及其溶剂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相关仪器 |
3.3 手性液液固共晶拆分氧氟沙星过程的建立 |
3.3.1 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共晶客体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3.3.3 操作时间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3.3.4 共晶客体拆分剂用量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3.3.5 温度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 |
3.3.6 表征与分析 |
3.3.7 共晶拆分过程溶剂效应的计算模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共客体拆分剂作用下的手性选择性转变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及相关仪器 |
4.3 共客体拆分剂诱导手性选择性转变过程的实验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组合共晶客体拆分剂对拆分过程性能的影响 |
4.4.2 两种客体拆分剂不同比例用量对手性选择性转变的影响 |
4.4.3 操作时间对手性选择性转变过程的影响 |
4.4.4 表征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级共晶拆分工艺的建立及其拆分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药品及相关仪器 |
5.3 多级共晶拆分富集工艺的建立及其手性拆分性能研究 |
5.3.1 氧氟沙星-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体系的固溶体类型确定 |
5.3.2 多级错流和多级逆流共晶分离工艺过程的理论设计 |
5.3.3 多级错流和多级逆流共晶分离富集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氧氟沙星-酒石酸类衍生物共晶体系的固溶体类型确定 |
5.4.2 四级错流共晶分离过程实验与理论预测对比 |
5.4.3 四级逆流共晶分离过程实验与理论预测对比 |
5.4.4 循环利用母液的可行性探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7)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及其在手性催化、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肽类分子手性自组装概述 |
1.1.1 自组装 |
1.1.2 肽类分子自组装 |
1.1.3 多肽手性自组装 |
1.2 多肽手性自组装调控手段 |
1.2.1 组装外部因素 |
1.2.2 组装体内部因素 |
1.3 肽类分子手性自组装材料应用 |
1.3.1 手性催化 |
1.3.2 手性识别 |
1.3.3 手性模板 |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思路 |
第2章 短肽序列调控Fmoc-三肽分子手性自组装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实验方法 |
2.2.1 材料与所用仪器 |
2.2.2 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研究 |
2.2.3 组装体形貌分析 |
2.2.4 组装体结构表征 |
2.2.5 Fmoc-FXH(X= W或 F)pKa的测定 |
2.2.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7 Fmoc-三肽组装体Zeta电位的测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moc-FXH(X= W或 F)分子手性自组装形貌特性 |
2.3.2 Fmoc-FXH(X=W或 F)分子手性自组装结构表征 |
2.3.3 Fmoc-FXH(X= W或 F)pKa的测定和末端电荷分析 |
2.3.4 Fmoc-FXH(X= W或 F)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
2.3.5 短肽序列调控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 |
2.3.6 短肽序列影响组装体手性方向和纤维直径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moc-三肽超分子组装体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实验方法 |
3.2.1 材料与所用仪器 |
3.2.2 浓度调控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 |
3.2.3 溶剂调控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研究 |
3.2.4 Fmoc-三肽配位铜离子组装实验 |
3.2.5 组装体催化不对称迪尔斯-阿尔德反应探究 |
3.2.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7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2.8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浓度调控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 |
3.3.2 溶剂调控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 |
3.3.3 组装体催化不对称迪尔斯-阿尔德反应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H调控Fmoc-FFK的手性自组装及其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实验方法 |
4.2.1 材料与所用仪器 |
4.2.2 pH调控Fmoc-FFK手性自组装研究 |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2.4 圆二色光谱分析 |
4.2.5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4.2.6 小角与广角同步辐射分析 |
4.2.7 Fmoc-FFK组装体手性拆分应用研究 |
4.2.8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调控Fmoc-FFK手性自组装形貌分析 |
4.3.2 Fmoc-FFK组装体结构表征分析 |
4.3.3 Fmoc-FFK组装体材料在药物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手性液液萃取拆分美托洛尔对映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表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手性拆分方法 |
1.2.1 结晶拆分法 |
1.2.2 化学拆分法 |
1.2.3 生物酶拆分法 |
1.2.4 色谱拆分法 |
1.2.5 膜拆分法 |
1.2.6 手性液液萃取法 |
1.3 手性离子液体及其在对映体拆分中的应用 |
1.3.1 手性离子液体 |
1.3.2 手性离子液体在色谱拆分中的应用 |
1.3.3 手性离子液体在手性液液萃取拆分中的应用 |
1.4 低共熔溶剂及其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
1.4.1 低共熔溶剂的简介 |
1.4.2 低共熔溶剂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5.1 美托洛尔简介 |
1.5.2 美托洛尔手性拆分研究进展 |
1.5.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氨基酸离子液体与美托洛尔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 |
2.1 前言 |
2.2 计算方法 |
2.2.1 几何优化 |
2.2.2 静电势(ESP)分析 |
2.2.3 相互作用能计算 |
2.2.4 电子密度拓扑(AIM)分析 |
2.2.5 约化密度函数(RDG)分析 |
2.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2.3.1 ESP分析 |
2.3.2 几何优化 |
2.3.3 相互作用能计算 |
2.3.4 AIM分析 |
2.3.5 RDG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氨基酸离子液体液液萃取拆分美托洛尔对映体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萃取实验过程 |
3.2.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的验证 |
3.3.2 有机溶剂的影响 |
3.3.3 手性识别剂浓度的影响 |
3.3.4 温度的影响 |
3.3.5 美托洛尔浓度的影响 |
3.3.6 水相pH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低共熔溶剂用于液液萃取拆分美托洛尔对映体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2.3 DES的制备及性能 |
4.2.4 萃取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DES的表征 |
4.3.2 不同DES体系的影响 |
4.3.3 水相pH的影响 |
4.3.4 温度的影响 |
4.3.5 手性识别剂浓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9)手性离子液体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及其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表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手性拆分方法 |
1.2.1 结晶拆分法 |
1.2.2 化学拆分法 |
1.2.3 生物拆分法 |
1.2.4 色谱拆分法 |
1.2.5 膜拆分法 |
1.2.6 手性液液萃取拆分法及手性拆分剂 |
1.3 手性离子液体及其对映体拆分应用 |
1.3.1 手性离子液体简介 |
1.3.2 手性离子液体在色谱拆分中的应用 |
1.3.3 手性离子液体在液液萃取拆分中的应用 |
1.4 固定化离子液体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
1.4.1 固相萃取 |
1.4.2 作为色谱固定相 |
1.5 氟比洛芬 |
1.5.1 氟比洛芬简介 |
1.5.2 氟比洛芬手性拆分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手性离子液体单相识别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研究 |
2.1 前言 |
2.2 量子化学计算模拟 |
2.2.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2.2.2 静电势图谱 |
2.2.3 分子构型及分析 |
2.2.4 相互作用能计算 |
2.3 实验与方法 |
2.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2 实验操作步骤 |
2.3.3 实验分析方法 |
2.4 萃取实验结果讨论 |
2.4.1 手性离子液体种类的影响 |
2.4.2 溶剂种类的影响 |
2.4.3 水相pH值的影响 |
2.4.4 手性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
2.4.5 初始氟比洛芬消旋体浓度的影响 |
2.4.6 甲醇含量的影响 |
2.4.7 温度的影响 |
2.4.8 反萃取过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双相识别手性液液萃取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酒石酸酯种类的影响 |
3.3.2 量子化学计算分析 |
3.3.3 有机溶剂的影响 |
3.3.4 D-酒石酸二辛酯浓度的影响 |
3.3.5 水相pH的影响 |
3.3.6 初始氟比洛芬浓度的影响 |
3.3.7 温度的影响 |
3.3.8 反萃取过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1-丁基-3-甲基咪唑L-色氨酸及相关混合物导热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
4.1 前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原理 |
4.2.3 实验操作及精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纯物质导热系数数据 |
4.3.2 二元体系导热系数数据 |
4.3.3 三元体系导热系数数据及拟合 |
4.4 本章小结 |
5 固定化离子液体分离氟比洛芬对映体 |
5.1 离子液体的固定化研究 |
5.1.1 前言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氟比洛芬固相吸附 |
5.2.1 前言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2.4 吸附实验数据拟合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本文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10)基于氨基酸/短肽的功能性分子自组装 ——分子设计、组装调控与化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小分子自组装与功能化应用 |
1.1.1 生物小分子自组装纳米材料 |
1.1.2 氨基酸/短肽自组装体系的特点 |
1.1.3 生物小分子自组装体系的设计与调控 |
1.1.4 生物小分子纳米材料的应用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想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茂铁-酪氨酸的合成、光诱导聚合自组装及电容器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二茂铁-酪氨酸(Fc-Y)的合成 |
2.2.3 Fc-Y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自组装 |
2.2.4 Fc-Y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进行共价交联的产物分子结构确定 |
2.2.5 AuNPs@Fc-Y超结构的制备 |
2.2.6 AuNPs@Fc-Y超结构用于催化连串反应 |
2.2.7 Fc-Y电容器的制备 |
2.2.8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茂铁-酪氨酸(Fc-Y)的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3.2 Fc-Y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自组装特性 |
2.3.3 光引发的共价交联和可重构性自组装 |
2.4 Fc-Y自组装纳米结构用于原位仿生矿化和仿酶催化 |
2.4.1 Fc-Y自组装纳米结构用于原位仿生矿化 |
2.4.2 AuNPs@Fc-Y超结构用于仿酶催化 |
2.5 Fc-Y纳米结构制备电容器用于电化学能量存储 |
2.6 小结 |
第3章 金纳米颗粒@二茂铁-酪氨酸&血红素超结构的制备及在仿酶催化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Fc-Y纳米球的制备 |
3.2.3 Fc-Y&血红素&GOx纳米球的制备 |
3.2.4 Fc-Y&血红素&GOx纳米颗粒的制备 |
3.2.5 AuNPs@Fc-Y&血红素纳米球的制备 |
3.2.6 AuNPs@Fc-Y&血红素截角多面体的制备 |
3.2.7 超分子共组装材料催化连串反应 |
3.2.8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白光诱导Fc-Y自组装 |
3.3.2 共组装超分子纳米结构的构建 |
3.4 共组装超分子纳米结构用于仿酶催化 |
3.5 小结 |
第4章 二茂铁-色氨酸的合成、自组装调控及多功能金-氨基酸超结构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二茂铁-色氨酸(Fc-W)的合成 |
4.2.3 Fc-W微米花的制备 |
4.2.4 AuNPs@Fc-W超结构的制备 |
4.2.5 AuNPs@Fc-W超结构的光热性能测试 |
4.2.6 AuNPs@Fc-W超结构的催化性能测试 |
4.2.7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茂铁-色氨酸(Fc-W)的核磁共振、质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4.3.2 Fc-W在 Tris溶液中的自组装特性 |
4.3.3 金纳米颗粒在Fc-W微米花表面仿生矿化形成AuNPs@Fc-W超结构 |
4.4 AuNPs@Fc-W超结构的光热效应 |
4.5 AuNPs@Fc-W超结构的催化特性 |
4.6 小结 |
第5章 二茂铁-脯氨酰胺的合成、自组装调控及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二茂铁-脯氨酰胺(Fc-CO-NH-P)的合成 |
5.2.3 Fc-CO-NH-P催化剂的制备 |
5.2.4 Fc-CO-NH-P组装体催化羟醛缩合反应 |
5.2.5 Fc-CO-NH-P纳米花催化羟醛缩合反应的初速度测定 |
5.2.6 Fc-CO-NH-P纳米花的循环性能测定 |
5.2.7 Fc-CO-NH-P纳米花催化不同底物的羟醛缩合反应 |
5.2.8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二茂铁-脯氨酰胺(Fc-CO-NH-P)的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5.3.2 Fc-CO-NH-P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特性 |
5.3.3 超分子模型的建立 |
5.4 Fc-CO-NH-P组装体用于催化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 |
5.5 小结 |
第6章 生物有机金属二茂铁-三肽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在仿酶催化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仪器 |
6.2.2 二茂铁-三肽纳米乳液的制备 |
6.2.3 二茂铁-三肽凝胶的制备 |
6.2.4 Fc-FFH单体浓度的测定 |
6.2.5 二茂铁-三肽纳米乳液的电化学氧化 |
6.2.6 仿酶催化 |
6.2.7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二茂铁-三肽分子的设计与纳米乳液的制备 |
6.3.2 二茂铁-三肽纳米乳液的粒径可控性 |
6.3.3 二茂铁-三肽分子纳米乳液的稳定性 |
6.3.4 熵驱动的相转变 |
6.4 二茂铁-三肽纳米乳液的氧化还原活性 |
6.5 二茂铁-三肽纳米乳液的仿酶催化特性 |
6.6 小结 |
第7章 卟啉-氨基酸的合成、手性组装及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材料与仪器 |
7.2.2 四(4-羧基苯基)卟啉-苯丙氨酸(TCPP-F_4)的合成 |
7.2.3 四(4-羧基苯基)卟啉-色氨酸(TCPP-W_4)的合成 |
7.2.4 TCPP-F_4在不同溶剂中自组装 |
7.2.5 TCPP-F_4在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中自组装 |
7.2.6 TCPP-F_4在混合溶剂中自组装 |
7.2.7 TCPP-F_4 在不同p H混合溶剂中自组装 |
7.2.8 TCPP-L-F_4 在不同温度环境自组装 |
7.2.9 TCPP-W_4自组装 |
7.2.10 TCPP-F_4纳米螺旋用于手性拆分 |
7.2.11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卟啉-氨基酸(TCPP-L-F_4,TCPP-D-F_4,TCPP-L-W_4,TCPP-D-W_4)的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7.3.2 溶剂调控TCPP-F_4手性自组装 |
7.3.3 溶剂比例调控TCPP-F_4手性自组装 |
7.3.4 混合溶剂调控TCPP-F_4手性自组装 |
7.3.5 p H调控TCPP-F_4手性自组装 |
7.3.6 温度调控TCPP-F_4手性自组装 |
7.3.7 氨基酸序列调控手性自组装 |
7.4 TCPP-F_4手性纳米螺旋用于手性拆分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分子烙印技术及其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材料与电泳联用技术在生物医药分析中的方法研究[D]. 王婷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含氮S-BINOL手性固定相的设计、制备及手性拆分性能评价[D]. 侯雯清.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固定化离子液体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研究[D]. 刘敏. 浙江大学, 2020(03)
- [4]二氧化硅纳米沸石手性OT柱的制备及在CEC-AD药物拆分的应用研究[D]. 赵小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分子印迹技术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研究进展[J]. 孙红,陈素娥,赵龙山. 海峡药学, 2019(10)
- [6]药物共晶在手性氧氟沙星拆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 和立超.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Fmoc-三肽手性自组装及其在手性催化、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D]. 邢起国. 天津大学, 2019(06)
- [8]手性液液萃取拆分美托洛尔对映体的研究[D]. 单若妮. 浙江大学, 2019(03)
- [9]手性离子液体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及其相关基础研究[D]. 崔兴. 浙江大学, 2019(03)
- [10]基于氨基酸/短肽的功能性分子自组装 ——分子设计、组装调控与化学应用[D]. 杨雪娇.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