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助治疗胃溃疡的药膳(论文文献综述)
翟卓宾[1](2021)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在活动期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活动期胃溃疡患者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90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CD3+、CD4+、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分别为(11.63±3.39)ng/ml、(15.56±5.15)ng/ml、(7.36±3.25)mg/L,低于对照组的(17.63±5.28)ng/ml、(23.25±6.15)ng/ml、(10.63±4.2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分别为(72.63±5.29)%、(43.64±4.52)%、(1.95±0.05),高于对照组的(61.39±4.37)%、(33.26±5.28)%、(1.33±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果确切,用药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在临床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张涵灵[2](2021)在《基于“药食同源”理论的安和怡养茶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以“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研制了中药代茶饮安和怡养茶,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安和怡养茶防治肺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分析该方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及核心靶点。并借助血清药理学和细胞培养技术,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评价其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使用及推广中药代茶饮安和怡养茶提供依据。方法:1、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安和怡养茶防治肺炎潜在作用机制。首先使用TCMSP数据库对安和怡养茶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筛选,运用Gene G ards数据库对疾病靶点进行预测筛选,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将得到的靶点利用STRING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2、基于血清药理学方法对安和怡养茶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取昆明小鼠40只,雌雄不分,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以低、中、高安和怡养茶剂量组以及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分别灌胃3天,5天和7天。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剂量和给药天数的安和怡养茶血清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剂量和灌胃天数。建立空白血清组和实验血清组,采用MTT法观察对两组不同血清水平和不同培育时间下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于给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和3小时无菌条件下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脾脏的T细胞增殖活性和IL-2分泌活性。结果:1、安和怡养茶中活性成分主要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β-胡萝卜素、尼泊尔鸢尾素、刺芒柄花素、川陈皮素、甘草查尔酮A、β-谷固醇。其防治肺炎的核心靶点包括IL-6、CRP、IL10、CXCL8、IFNG、CD40LG、IL-1B、ALB、IL-4、MPO、TGFB1、CCL2、STAT3、MMP9、ICAM1、CXCL10、HMOX1、EGFR、SLPI、SERPINE1、NCF1、CXCL2、PPARG、TIMP1、VEGFA、IL-2、F3、CYP1A1、MMP1、IL-1A、PLAT等。2、血清药理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三个剂量组的血清均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在胃内给药7天后,中剂量组对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率最高(P<0.05)。孵育48h时,与常规培养比较,40%空白血清添加量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最明显。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含药血清在40%也有明显促进作用。1h时相的血清可促进T细胞增殖和IL-2产生效果最强。结论:1、中药代茶饮安和怡养茶防治肺炎的过程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共同作用完成的。2、安和怡养茶水煎剂能显着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和IL-2产生,说明安和怡养茶有免疫调节功效。
徐路[3](2020)在《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临床上常用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不同概率、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草药的降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黄连、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和吴茱萸碱1:1配伍可显着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轻高脂模型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情况,通过作用于Leptin-AMPK通路、Leptin-Jak2-Stat3通路调节脂代谢,影响SREBP2、HMGCR、PPARα、LXRα、CYP7A1、NPC1L1、SR-BI、ABCG5、ABCG8等基因的表达,以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以及抑制小肠胆固醇吸收。胆汁酸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重要形式,对于维持胆固醇的稳态和防止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有毒代谢物的积累以及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损伤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进一步阐明黄连吴茱萸配伍的降脂机制,我们提出连萸配伍是否会影响这一重要过程。研究目的:以高脂血症模型小鼠为研究载体,以胆汁酸代谢为切入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胆汁酸代谢负反馈调节通路FXR/FGF15/FGFR4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用色谱-质谱分析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动物分组及给药48只雄性C57BL/6小鼠,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3天,称小鼠体重并记录,禁食12h,每只小鼠尾静脉取血约0.5ml,3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根据测得血清总胆固醇值及小鼠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n=8)、模型组(n=8)、阿托伐他汀组(n=8)、连萸低剂量组(n=8)、连萸中剂量组(n=8)、连萸高剂量组(n=8),使组间初始总胆固醇值及体重值无差异。空白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其余各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自由采食和饮水。制备好中药煎剂,每日根据各组动物体重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体积为1ml/100g,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频率为1次/天,连续灌胃给药8周。2.血清脂质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检测采用酶化学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介素6、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清脂质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3.肝脏病理形态观察采用HE染色镜下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4.FXR/FGF15/FGFR4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黄连吴茱萸配伍对FXR、FGF15、FGFR4、CYP7A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5.FXR/FGF15/FGFR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黄连吴茱萸配伍对FXR、FGF15、FGFR4、CYP7A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6.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检测采用色谱-质谱法观察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研究结果:1.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2.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指数及病理形态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脂肪变性,见脂肪空泡,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表现,其中连萸低、中、高剂量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3.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P<0.01),白介素10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介素6水平降低(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连萸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0.01)。4.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FXR/FGF15/FGFR4通路靶基因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回肠FXR、回肠FGF15、肝脏FGFR4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肝脏CYP7A1、肝脏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GF15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FGFR4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1);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YP7A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连萸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FX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5.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FXR/FGF15/FGFR4通路靶蛋白的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回肠FXR、回肠FGF15、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1,P<0.05),肝脏CYP7A1、肝脏FX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回肠FXR、FGF1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连萸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CYP7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连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FX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P<0.01)。6.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1)从胆汁酸的分类来看: 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空白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42.39%,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7.61%。模型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32.90%,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67.10%。连萸中剂量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46.92%,次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3.08%。 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空白组小鼠游离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7.39%,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2.61%。模型组小鼠游离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8.34%,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1.66%。连萸中剂量组小鼠初级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94.15%,结合胆汁酸占粪便总胆汁酸谱的5.85%。(2)从差异胆汁酸来看,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粪便胆汁酸12-KLCA、GDCA、HDCA、Apo CA、CDCA、DCA、Iso LCA、LCA表达上调(p<0.05),TMCA、TUDCA、TCDCA、α-MCA表达下调(p<0.05)。相较于模型组,连萸中剂量组小鼠粪便胆汁酸7-KDCA、UDCA、CA、GCA上调(p<0.05),12-KLCA、Apo CA、Iso LCA下调(p<0.05)。结论:1.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相对复杂,脾胃升降失常是其关键病机,治当辛开苦降,升清降浊。黄连、吴茱萸配伍作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具有明显的调脂、抗炎作用。2.黄连、吴茱萸配伍通过抑制FXR/FGF15/FGFR4通路,上调CYP7A1的表达,促进胆汁酸的合成,影响胆汁酸代谢发挥调脂作用。
冯骁腾[4](2020)在《慢性胃炎寸口脉特征与现代脉学涩脉类声波表现关联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不同信号处理方法进一步探究慢性胃炎患者与特定点位“涩脉”声波信号特征的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山东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门诊、病房、消化内科、查体中心及影像科就诊慢性胃炎患者和相对健康者的左关脉搏信号。在临床脉诊经验指导下,将35例临床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与35例经查体中心诊断排除慢性胃炎的相对健康人患者的左关脉象信号通过多尺度熵分析、时域分析、小波分析等不同信号处理方法寻找差异特征,根据结果估算诊断性试验的样本量,并按照寻得的差异特征标准进行诊断性试验分析以检验这种差异信号与慢性胃炎疾病“涩脉”特征的关联程度。结果:1.试验条件下慢性胃炎患者的左关第4层脉搏声波信号特征的多尺度熵分析结果与相对健康人差异(P<0.05);2.运用时域分析、小波分析的判断结果复合形成两种诊断模型,显示两种模型均能非常显着地区别慢性胃炎组合相对健康人组(P<0.01)。两种模型的ROC比较,A模型的整体效能优于B模型,即当脉搏信号同时具备时域和时频特征表现时能更好地区别两组患者。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的左关第4层脉搏声波与慢性胃炎疾病“涩脉”类信号特征具有一定关联性。
贺恋词[5](2020)在《基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药膳神仙粥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肾阳虚证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膳神仙粥活性成分与免疫系统信号通路相关靶点的作用方式,预测药膳神仙粥在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潜在机制。同时,建立CFS脾肾阳虚证大鼠模型,根据分子对接实验结果检测相关指标,从靶点蛋白m RNA表达层面阐释药膳神仙粥对CFS脾肾阳虚证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为中医药治疗CFS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分为分子对接实验和动物实验两个部分:1.分子对接实验从PDB数据库和NCBI蛋白数据库中查询NF-κB信号通路、Th信号通路关键靶点蛋白的晶体结构(对照受体)及对应的配体结构(对照配体)。从TCMID数据库、TCM@Taiwan数据库及国内外文献中筛选药膳神仙粥组方药理活性明确的化学成分(实验配体)。采用Discovery Studio 3.5分子对接软件处理对照受体、对照配体及实验配体后进行对接运算。以对照受体与对照配体结合的相对分值作为标准,评价各实验配体与对照受体的作用强弱,选择作用较强的受体所在的信号通路进行后续动物实验。2.动物实验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72只SD大鼠按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阳性对照组)、神仙粥低剂量组、神仙粥中剂量组、神仙粥高剂量组,每组12只大鼠。实验包括造模、干预及评价三个阶段,持续8周:(1)造模:采用病证结合的造模方式进行造模。即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每日交替进行1次力竭游泳和慢性束缚以建立CFS疾病模型,同时每日灌胃1次番泻叶水煎液以建立脾肾阳虚证候模型。具体实施:单号日期行力竭游泳(以鼻尖沉入水中10s不能浮出水面为力竭标准),双号日期行慢性束缚(时间为2~4h);番泻叶水煎液浓度为1g/ml,按大鼠体重1ml/100g标准灌胃。造模持续4周。4周后,通过力竭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评价CFS疾病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通过评估大鼠一般情况,测定体重、平均日进食量及饮水量的变化评价脾肾阳虚证候模型是否构建成功。(2)干预:造模成功后,6组大鼠均按1ml/100g/d标准进行灌胃(即每100g体重大鼠每日灌胃量为1ml),神仙粥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浓度为0.42g/ml、0.83g/ml、1.66g/ml的神仙粥,盐酸氟西汀组灌胃0.21mg/ml的盐酸氟西汀,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生理盐水,1次/日,持续4周。(3)评价:干预过程中,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每周末采用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量表评估大鼠一般情况并测量体重,干预第4周末测量大鼠平均日进食量及饮水量。干预第1、2、3、4周末通过行为学测试(力竭游泳实验、旷场实验、鼠尾悬挂实验)评估大鼠疲劳程度变化。干预第4周末根据分子对接实验结果测定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信号通路中相关靶点蛋白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1.分子对接实验根据文献及数据库资料,从药膳神仙粥组方中筛选出12个化学成分。经分子对接,NF-κB信号通路中靶点蛋白与药膳神仙粥化学成分的对接有效率为90.63%,一致性得分高于或等于阳性对照值的比率为66.67%。Th信号通路中靶点蛋白与药膳神仙粥化学成分对接有效率为75.00%,一致性得分高于或等于阳性对照值的比率为45.00%。2.动物实验干预结束,神仙粥低剂量组1只大鼠因灌胃操作不当死亡,共71只大鼠完成实验。具体实验结果如下:2.1造模结果2.1.1 CFS疾病模型评价造模4周后,造模各组力竭游泳实验结果、旷场实验结果分别与空白组比较,结果显示力竭游泳时间明显下降,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理毛次数显着减少,粪便个数增多,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1.2脾肾阳虚证候模型评价造模4周后,造模各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表得分增加,体重、平均日进食量及饮水量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2干预结果2.2.1疗效评价(1)一般情况变化:(1)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表得分:干预第4周末,模型组与盐酸氟西汀组、神仙粥高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体重:干预第4周末,模型组与盐酸氟西汀组、神仙粥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盐酸氟西汀组与神仙粥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平均日进食量及饮水量:干预第4周末,模型组与各干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盐酸氟西汀组与神仙粥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行为学变化:(1)力竭游泳实验:干预第4周末,模型组与各干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盐酸氟西汀组与神仙粥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神仙粥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旷场实验:干预第4周末,模型组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理毛次数及粪便个数分别与各干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鼠尾悬挂实验:干预第4周末,除神仙粥低剂量组外,模型组挣扎时间、挣扎幅度与各干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盐酸氟西汀组与神仙粥各剂量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2.2实验室检测(1)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变化:(1)组间比较: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F=39.208,P<0.01)、TNF-α含量(F=5.213,P<0.01)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2)组间两两比较:IL-1β含量:模型组与各干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盐酸氟西汀组与神仙粥各剂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神仙粥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神仙粥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NF-α含量:模型组与各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酸氟西汀组与神仙粥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神仙粥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靶点蛋白m RNA表达水平变化:(1)组间比较: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清TAK1(F=11.491,P<0.01)、TAB(F=7.610,P<0.01)、IKKα(F=11.119,P<0.01)、IκBα(F=6.162,P<0.01)、NF-κBp65(F=5.381,P<0.01)m RNA表达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COX-2(F=1.213,P>0.05)m 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组间两两比较:模型组TAK1、TAB、IKKα、IκBαm RNA表达水平与盐酸氟西汀组、神仙粥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NF-κBp65 m RNA表达水平仅与盐酸氟西汀组、神仙粥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盐酸氟西汀组TAK1、IκBαm RNA表达水平与神仙粥各剂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AB、NF-κBp65 m RNA表达水平与神仙粥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模型组COX-2 m RNA表达水平与各干预组比较及各干预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分子对接实验药膳神仙粥组方有效化学成分与NF-κB信号通路中的相关靶点蛋白结合一致性评分较高,预测药膳神仙粥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在防治CFS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2.动物实验(1)隔日交替进行1次力竭游泳及慢性束缚,同时每日灌胃1次番泻叶水煎液,持续4周可成功构建CFS脾肾阳虚证大鼠模型。(2)药膳神仙粥对CFS脾肾阳虚证大鼠一般情况、体重、脾肾阳虚证候及疲劳症状有积极改善作用。(3)药膳神仙粥可降低CFS脾肾阳虚证大鼠血清IL-1β、TNF-α浓度,对NF-κB信号通路中的TAK1、TAB、IKKα、IκBα、NF-κBp65的m RNA表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提示药膳神仙粥可通过阻滞NF-κB信号通路发挥CFS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曾雅芬[6](2019)在《隔姜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症状评分、SF-36量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及13C HP检测等评价指标,探讨隔姜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疗效,并与单纯西药组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HP阳性的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隔姜灸联合西药组(试验组)与单纯西药组(对照组),单纯西药组使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复方铝酸铋四联疗法治疗,隔姜灸联合西药组使用隔姜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药物同单纯西药组,每组各35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患者症状评分、SF-36量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及13C HP检测结果变化情况,对7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研究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后隔姜灸联合西药组显效率88.57%,总有效率97.14%,单纯西药组显效率80.00%,总有效率91.43%。隔姜灸联合西药组治疗后疗效,与单纯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评分变化方面: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姜灸联合西药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单纯西药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SF-36量表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姜灸联合西药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与单纯西药组对比,治疗1月后及3月后隔姜灸联合西药组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GIQLI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GIQL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GIQLI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姜灸联合西药组治疗后GIQLI评分,与单纯西药组比较,治疗1月后及3月后隔姜灸联合西药组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13C HP吹气结果比较,与单纯西药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隔姜灸联合四联疗法与单纯四联疗法在改善HP阳性的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临床症状、SF-36量表评分、GIQLI评分及促进13C HP吹气结果转阴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隔姜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在改善SF-36量表及GIQLI量表的近期及远期评分均优于单纯四联疗法。
李路广[7](2019)在《民国时期沪上中医食疗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梳理民国时期有关食疗食养的理论与应用方法,探讨该时期影响食疗食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中医饮食养生的内容和特色食疗方法。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收集相关报刊15种,着作20部,涉及代表性医家20人。基于文献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包括作者、食(药)名称、功效、制法、服法、剂型等信息。采用统计描述法,对单味食(药)的性味、归经、品类、膳食剂型、疾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药)物共计381味,品类计17类,剂型计13种,病症77种。具体如下:1食(药)物——品类分布:常用的是果品类,其次是水产类、蔬菜类、调料类、畜肉类。将其常用的具体食(药)列举如下:1.1果品类:常用的有大枣、莲子、核桃、龙眼肉、梨、杏仁、荸荠、山楂。1.2水产类:常用的有甲鱼、海蜇、鲫鱼、海带、乌贼骨、淡菜、龟、蛤蜊。1.3蔬菜类:常用的有山药、藕、白萝卜、百合、韭菜、冬瓜、芥菜。1.4调料类:常用的有酒(黄酒、白酒)、大枣、白糖、蜂蜜、盐、冰糖、甘草、蒜、红糖。1.5畜肉类:常用的有猪肚、猪肉、羊肉、猪肺、牛肉、猪肝、猪肾、猪蹄。2食(药)物——科别分布:常用于内科病与外感病中。其中,内科病以脾胃、肺、肾为主;外感病以肺痨病、痢疾病为主。3疾病——食(药)物分布:常见病种为虚劳病、咳嗽病、胃痛病、肺痨病、痢疾病、霍乱病。3.1虚劳病:常用的有大枣、粳米、山药、莲子、核桃、龙眼肉、蜂蜜、黄芪、糯米、薏苡仁、白糖、茯苓、生姜、猪肚。3.2咳嗽病:常用的有杏仁、冰糖、生姜、贝母、白糖、白萝卜、蜂蜜、百合、鸡肉、猪肺、大枣、梨、茶叶。3.3胃痛病:常用的有生姜、猪肚、佛手、黄酒、柠檬、肉桂、乌贼骨、猪肉、白糖、冰糖、高良姜、胡椒、鸡蛋壳、玫瑰花、吴茱萸、香附。3.4肺痨病:常用的有大枣、百合、莲子、白果、冰糖、酒。3.5痢疾病:常用的有茶叶、生姜、白糖、蜂蜜、红糖、乌梅。3.6霍乱病:常用的有生姜、盐、金银花、荞麦。结论:民国时期中医食疗食养的特点有四:1食用原料的广泛性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的独特条件,以及融汇于沪的饮食文化、丰富的饮食着作等因素,为上海地区带来了多样化的食材,沪上民众与医家将部分食(药)物合理地应用到各类疾病中,充实了沪上食疗食养的内容。2极为重视脾胃的作用通过对民国医家使用食(药)物性能、炮制方法,以及对疾病防治观念方面的分析,认为民国时期沪上食疗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尤其注重对脾胃功能的顾护,继承了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脾胃思想。3注重日常食料的使用基于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考察,沪上医家常将日常生活民俗作为辨证施膳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体现了其食疗观贴近于生活。比如“酒、糖”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类食料。4食补之风盛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食补之风呈现出了与西方饮食营养学相交融的新式特点,此风气的盛行除了源于自古以来传统的滋补观外,江南温补文化的遗风、疾病观念、医患双方以及商业的推动等诸多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共同促使了食补风俗的形成。
王新[8](2019)在《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试验进行观察,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进而总结通络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药配伍及证治规律。方法:严格筛选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符合本次临床试验标准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过统计学相关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各项安全性指标以及治疗前证候积分等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以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药物作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四联疗法药物治疗,疗程为2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所有入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各项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等方面没有差异,具备可比性。2.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临床痊愈6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72.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临床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47.5%,总有效率为100%。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的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3.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清除3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清除3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两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疗效经过统计分析后,未发现差异。4.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8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愈显率为25%,总有效率为85%。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指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且经过统计分析后无差异;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在近期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并促进溃疡愈合,且安全有效。
孙铭[9](2019)在《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中印两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都有独特的传统医药体系,如中医学、阿育吠陀等,且都是世界上较有影响力的医学系统。中印传统医学交流始于秦汉,以唐为盛,宋后式微,且与佛教的盛衰直接相关。我国藏蒙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吸收了阿育吠陀的部分理论、诊疗和治法,但亦具有自身民族和地域特色。本论文以阿育吠陀、藏医、蒙医、佛医、傣医、维医六种医学的药物制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主治、药材、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以期增进中印两国医学互学互鉴,进一步理清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渊源,有助于肯定藏医学发源和发展于青藏高原的基本事实。目的:揭示中印六种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在主治、药材、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异同,解析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相互交流的痕迹,从而为当今中印人文交流提供支撑,还可为我国研发新的药物制剂提供参考。方法:1.从中印两国的法定药典、部颁标准以及方剂教材中提取和挖掘印度阿育吠陀与我国五种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信息,建立制剂信息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制剂基本信息,研究六种医学体系药物制剂的主治、药材、剂型、制剂药味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制剂命名等特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研究制剂的配伍规律。分类统计标准:主治按照《GB/T 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中的疾病病名进行分类统计;印度阿育吠陀药物制剂的剂型按照《印度阿育吠陀药典》中的剂型进行分类统计,我国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剂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通则进行分类统计。药用部位按照《中药鉴定学》中的药用部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2.采用SPSS 21.0软件的非参数检验法、直观分析法和Cytoscape3.7.1软件的雷达图,研究各个传统医学药物制剂之间在主治、药材、剂型、制剂药味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制剂命名、配伍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相似点。结果:1.中印六种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特点:纳入阿育吠陀药物制剂645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荜茇、姜、诃子、胡椒和余甘子,涉及22种剂型如矿物丸剂、油剂、煮散等;藏医药物制剂458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诃子、红花、木香、豆蔻和余甘子,涉及9种剂型如散剂、丸剂等;蒙医药物制剂164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诃子、红花、栀子、石膏和肉豆蔻,涉及6种剂型如散剂、丸剂等;佛医方剂616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等,常用药材有甘草、当归、姜、地黄和川芎,涉及19种剂型如汤剂等;傣医方剂227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红花丹、姜黄、胡椒、百样解和水菖蒲,涉及14种剂型如汤剂等;维医药物制剂94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西红花、玫瑰花、肉桂、胡椒和诃子,涉及16种剂型如片剂等。2.阿育吠陀和藏医的药物制剂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都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但是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并不相似,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381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共有39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和诃子,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和荜茇较多,诃子在后者的地位更高;共同的配伍体现在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和荜茇几个药材之间。3.阿育吠陀和蒙医的药物制剂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蒙医特色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268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共有25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姜黄、当归、檀香、丁香、沉香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荜茇、姜黄较多,后者使用当归、檀香、丁香、沉香较多;共同的配伍只有荜茇和诃子。4.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佛医方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并不相似,前者更常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636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30种,虽然都使用胡椒、姜黄、诃子、硫磺、当归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姜黄、诃子、硫磺较多,后者使用当归较多;没有共同的配伍。5.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傣医方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432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40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余甘子、芝麻、当归、姜黄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荜茇、余甘子、芝麻较多,后者使用当归和姜黄较多;共同的配伍只有胡椒和姜。6.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维医药物制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262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31种,虽然都使用胡椒、姜黄、荜茇、硫磺、当归、檀香、丁香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姜黄、荜茇、硫磺较多,后者使用当归、檀香、丁香较多;共同的配伍有八对,如荜茇和姜、荜茇和胡椒、胡椒和姜等,但都是前者使用多,后者使用少。结论:中印六种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主治、药材、配伍有相似性,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直接或间接的历史交流;但药物制剂总体而言并不相似,在主治的病种结构、药材品种和配伍规律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推测我国五种传统医学可能受本土的气候、地理环境、物产资源以及中医学、阿拉伯医学的影响所致。另外,从制剂的角度印证了藏医学不完全来源于阿育吠陀的科学论断。
顾洁斌[10](2019)在《兰茂着述及其“治未病”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以及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更加深入,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转变。人们的观念也从“治好病”变为“少得病”、“不得病”。国家也通过“治未病”工程,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等政策措施以期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保障水平。中医“治未病”理念及思想在预防疾病,提高人们健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兰茂是明代云南地区着名的医药学家,是精通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理学家,且兼诗人,小说家,戏曲家。其思想着述所涉领域广泛,尤其以《滇南本草》为代表的医药思想有着独到的地域特色,是中医学与民族医药的结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论文通过查阅人物志,地方志、史志等典籍为据了解兰茂的家世生平及所处时代背景,透视影响兰茂学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重点整理,分析,研究兰茂所着《滇南本草》、《医门揽要》、《玄壶集》和《性天风月通玄记》等着作及“治未病”相关学术思想。兰茂医药思想是中原医学与云南民族医学结合的产物。明朝当时推行的卫所制度和屯田制度使得大批中原汉族进入云南,兰茂随父入滇;其谪戍政策、在云南推行科举考试、建立学校等提高了云南地区人们的文化素养。兰茂的医学思想也受到当时朝廷推行的理学、道家思想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中医学在云南的传播、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是影响兰茂学术思想的多种因素。兰茂着述中的“仁者寿”,“重调神”,“顺四时”;“重地域”,“修炼气功”,“调补肾脏”;应用延年益寿药物,瓜果药食药膳,药酒疗法等体现了丰富的“治未病”经验与理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兰茂“治未病”思想具有文学性、地域性,日常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兰茂的“治未病”思想进行整理研究,以期进一步挖掘兰茂的学术思想,从而有助于云南地域医药文化的研究和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为助力健康云南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二、辅助治疗胃溃疡的药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辅助治疗胃溃疡的药膳(论文提纲范文)
(1)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在活动期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比较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讨论 |
(2)基于“药食同源”理论的安和怡养茶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药食同源”相关理论探讨 |
1 “药食同源”理论概述 |
1.1 “药食同源”理论的基本内涵 |
1.2 “药食同源”理论源流 |
1.3 “药食同源”理论的应用 |
1.4 “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 |
1.5 “药食同源”理论研究的意义 |
1.6 “药食同源”理论临床应用举例 |
2 基于“药食同源”理论的安和怡养茶研制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安和怡养茶防治肺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安和怡养茶化合物及作用靶点的收集与筛选 |
1.2 肺炎疾病相关靶点的检索 |
1.3 安和怡养茶对肺炎作用靶点的预测 |
1.4 安和怡养茶对肺炎疾病作用靶点的PPI网络构建 |
2 结果 |
2.1 安和怡养茶有效化合物及作用靶点的收集与筛选结果 |
2.2 肺炎疾病相关靶点的检索结果 |
2.3 安和怡养茶对肺炎作用靶点的预测 |
2.4 安和怡养茶对肺炎作用靶点的PPI网络 |
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安和怡养茶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
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1 研究内容 |
2 实验一:含药血清制备及添加量的优化选择研究 |
2.1 材料 |
2.2 实验过程 |
2.3 结果 |
2.4 小结 |
3 实验二:安和怡养茶含药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IL-2 活性的时-效研究 |
3.1 材料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1 中医立项依据 |
2 中医对免疫的认识 |
3 安和怡养茶的组方分析 |
3.1 方义分析 |
3.2 组方特点 |
3.3 单味中药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中药代茶饮的现代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
致谢 |
(3)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研究 |
1.2 高脂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高脂血症的治疗 |
1.3.1 饮食运动治疗 |
1.3.2 药物治疗 |
1.4 胆汁酸代谢 |
1.4.1 胆汁酸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途径 |
1.4.2 胆汁酸代谢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 |
1.4.3 FXR/FGF15/FGFR4 是控制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通路 |
2 中医学对血脂的认识 |
2.1 膏脂的含义 |
2.2 膏脂为人体所必需的精微物质 |
2.3 膏脂的化生与脾胃关系密切 |
2.4 膏脂转输失常形成高脂血症 |
3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3.1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名的认识 |
3.2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的认识 |
3.2.1 过食肥甘厚味 |
3.2.2 过逸少劳 |
3.2.3 体质因素 |
3.2.4 情志因素 |
3.3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机的认识 |
3.3.1 脾运失健 |
3.3.2 脾胃气虚 |
3.3.3 肝失疏泄 |
3.3.4 肾失气化 |
3.3.5 肝肾阴虚 |
3.3.6 痰瘀互结 |
3.4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 |
3.5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
3.5.1 饮食疗法 |
3.5.2 适量运动 |
3.5.3 针灸治疗 |
3.5.4 中药复方 |
3.5.5 其他 |
4 从脾胃论治高脂血症的依据 |
4.1 理论基础 |
4.2 临床经验 |
4.3 实验研究 |
5 辛开苦降法为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治法 |
5.1 辛开苦降法的含义 |
5.2 辛开苦降法调节脾胃气机升降 |
5.2.1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
5.2.2 脾胃病以寒热错杂证多见 |
5.3 历代医家对辛开苦降法的运用 |
6 黄连吴茱萸配伍为辛开苦降法的体现 |
6.1 黄连吴茱萸配伍的概述 |
6.2 古代医家对黄连吴茱萸的运用 |
6.3 黄连吴茱萸药理作用研究 |
6.3.1 黄连的药理作用 |
6.3.2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
6.3.3 黄连吴茱萸配伍的药理作用 |
6.4 黄连吴茱萸的临床研究 |
6.4.1 黄连吴茱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
6.4.2 黄连吴茱萸配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中药煎剂制备 |
2.2 高脂饲料制备 |
2.3 动物分组 |
2.4 给药方法 |
2.5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6 观察指标及检测指标 |
2.6.1 行为体征观察 |
2.6.2 血浆检测 |
2.6.3 肝指数(Hepatic index,HI) |
2.6.4 肝脏组织病理切片及HE染色 |
2.6.5 肝脏及回肠组织中相关基因检测 |
2.6.6 肝脏及回肠组织中相关蛋白检测 |
2.6.7 胆汁酸谱检测 |
2.7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
3.2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饲料消耗量的影响 |
3.3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
3.4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3.5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指数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
3.5.1 对高脂模型小鼠HI的影响 |
3.5.2 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形态的影响 |
3.5.3 对高脂模型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6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3.7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3.7.1 总RNA质量检测 |
3.7.2 溶解曲线 |
3.7.3 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CYP7A1、FGFR4、FXR基因表达的影响 |
3.7.4 对高脂血症小鼠回肠FXR、FGF1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3.8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8.1 肝、肠组织蛋白浓度 |
3.8.2 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CYP7A1、FGFR4、FXR蛋白表达的影响 |
3.8.3 对高脂血症小鼠回肠FXR、FGF15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9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组学的影响 |
3.9.1 代谢物标准品XIC图 |
3.9.2 质控样本评价 |
3.9.3 胆汁酸成分 |
3.9.4 标准曲线结果 |
3.9.5 对胆汁酸谱不同种类的影响 |
3.9.6 差异胆汁酸 |
讨论 |
1 高脂血症模型评价 |
1.1 高脂血症模型选择 |
1.1.1 高脂饲料喂养法 |
1.1.2 脂肪乳剂灌胃法 |
1.1.3 复合因素造模法 |
1.2 高脂血症模型评价 |
2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
2.1 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
2.2 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肝脏脂肪变的作用 |
3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抗炎作用 |
3.1 对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 水平的影响 |
3.2 对血清抗炎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 |
4 黄连吴茱萸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
4.1 对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 |
4.1.1 对胆汁酸谱不同种类的影响 |
4.1.2 差异胆汁酸 |
4.2 对胆汁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
4.2.1 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 |
4.2.2 FXR/FGF15/FGFR4 通路 |
4.3 肝脏FXR |
5 黄连吴茱萸配伍治疗高脂血症作用探讨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中医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4)慢性胃炎寸口脉特征与现代脉学涩脉类声波表现关联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胃炎患者的涩脉声波特征观察研究(比较试验)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来源 |
1.2.2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
1.2.3 诊断标准 |
1.2.4 纳入标准 |
1.2.5 剔除或排除标准 |
1.3 研究过程 |
1.3.1 测试流程 |
1.3.2 一般资料的收集和测量准备 |
1.3.3 声波脉诊测试系统的组成 |
1.3.3.1 固定及减噪装置 |
1.3.3.2 采集装置 |
1.3.3.3 记录装置 |
1.3.4 声波脉诊信号测试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 |
1.3.4.1 测量前 |
1.3.4.2 测量中 |
1.3.4.3 测量后 |
1.3.5 脉象片段的截取原则 |
1.3.6 脉象信号的分析比较 |
1.4 研究结果 |
1.4.1 受试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
1.4.1.1 两组受试对象的性别比较 |
1.4.1.2 两组受试对象的年龄比较 |
1.4.2 多尺度熵分析 |
1.4.3 脉图叠加直观比较 |
1.4.4 小波分析 |
1.4.4.1 相对健康人和胃炎患者左关1-6层脉位比较 |
1.4.4.2 胃炎患者与相对健康人左关第4层小波分解比较 |
1.4.4.3 测试结果 |
1.4.4.4 |
1.5 比较试验的结论 |
2 诊断性试验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样本量的确定和来源 |
2.2.2 诊断标椎及纳排标准 |
2.3 研究过程 |
2.3.1 诊断性试验的操作流程 |
2.3.2 测试流程及脉图截取 |
2.3.3 脉象信号的处理 |
2.4 统计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脉诊及慢性胃炎疾病相关理论滥觞与延展 |
3.1.1 “涩脉类声波” |
3.1.2 振动波与声波 |
3.1.3 人体病变在寸口形成“涩脉类声波”假说 |
3.1.4 寸口脉搏的压力波信号的分析 |
3.1.5 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相关认识 |
3.2 比较试验分析与探讨 |
3.2.1 试验设计 |
3.2.1.1 相对健康人的确定 |
3.2.1.2 关于底层(第6层)脉搏的说明 |
3.2.1.3 —种关于典型左手寸口关脉4层波图各部分组成的推论假说 |
3.2.2 脉象声波信号分析和识别方法 |
3.2.2.1 MATLAB软件简介 |
3.2.2.2 多尺度熵分析比较 |
3.2.2.3 脉象声波信号时域叠加比较 |
3.2.2.4 小波变换 |
3.2.2.4.1 小波变换的含义 |
3.2.2.4.2 小波变换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
3.2.2.4.3 小波变换的应用价值 |
3.2.2.4.4 利用小波分析声波信号的优势 |
3.2.2.4.5 小波分析结果评价 |
3.3 诊断性试验意义与评价 |
3.3.1 诊断性试验的设计 |
3.3.1.1 诊断“金标准” |
3.3.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1.3 样本量的估计 |
3.3.1.4 盲法比较诊断试验和金标准的的结果 |
3.3.2 诊断性试验的评价 |
3.3.2.1 诊断性试验的常用指标 |
3.3.2.2 提高诊断效率的方法 |
3.3.2.3 ROC分析 |
3.3.3 运用诊断性试验的目的 |
4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慢性胃炎”疾病中医脉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药膳神仙粥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肾阳虚证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操作性定义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研究现状 |
(一)现代医学对CFS的研究现状 |
(二)中医学对CFS的研究现状 |
二、分子对接研究现状 |
(一)分子对接概念及优势 |
(二)分子对接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
三、文献总结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分子对接实验 |
(一)软件与数据库 |
(二)实验方法 |
三、动物实验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四、数据收集 |
五、统计分析方法 |
六、科研伦理原则 |
七、质量控制 |
(一)实验前质量控制 |
(二)实验中质量控制 |
(三)实验后质量控制 |
第四部分 实验结果 |
一、分子对接实验结果 |
二、动物实验结果 |
(一)造模前各指标比较结果 |
(二)造模后各指标比较结果 |
(三)干预后各指标比较结果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
一、研究讨论 |
(一)病证结合CFS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二)基于分子对接的药膳神仙粥干预CFS有效性分析 |
(三)阳性药物的选择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CNKI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实验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隔姜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般资料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患者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试验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疗程 |
2.4 回访时间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2.7 量表 |
2.8 治疗期间医嘱 |
结果 |
1 基线情况比较 |
1.1 两组年龄比较(见表1) |
1.2 两组性别比较(见表2,图1) |
1.3 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SF-36 量表、GIQLI评分情况(见表3) |
2 两者治疗后情况比较 |
2.1 两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4,图2) |
2.2 两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变化情况(见表5,图3) |
2.3 两组治疗前后SF-36 量表变化情况(见表6,图4) |
2.4 两者治疗前后GIQLI评分情况(见表7) |
2.5 两者治疗后13C HP吹气结果(见表8) |
2.6 两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9) |
讨论 |
1 中医对胃痛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目前中医治疗 |
2 现代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2.1 疾病认识 |
2.2 病因认识 |
2.3 西医治疗现状 |
3 HP对胃痛的影响 |
3.1 HP对慢性胃炎的影响 |
3.2 HP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影响 |
3.3 HP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
3.4 HP对胃癌的影响 |
3.5 中医对HP的认识 |
4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4.1 隔姜灸的选择依据 |
4.2 穴位的选择依据 |
4.3 四联疗法的选择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两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分析 |
5.2 两者治疗后疗效情况分析 |
5.3 两组治疗前后SF-36 量表变化情况分析 |
5.4 两者治疗前后GIQLI评分情况分析 |
5.5 两者治疗后13C HP吹气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果讨论 |
7 研究中的不足及结果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慢性胃炎诊断标准 |
附录B 脾虚胃寒型胃痛中医诊断标准 |
附录C SF-36 量表 |
附录D 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 |
附录E 知情同意书 |
文献综述 胃痛的治疗研究进展 |
1 西医的主要治疗 |
2 中医对胃痛的认识 |
3 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
4 中医治疗原则 |
5 中医主要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民国时期沪上中医食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食疗概述 |
1 概念诠释 |
2 食疗发展史略 |
2.1 先秦时期 |
2.2 秦汉时期 |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 |
2.4 隋唐时期 |
2.5 宋元时期 |
2.6 明清时期 |
2.7 民国时期 |
第二部分 民国时期食疗文献整理与统计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所获基本资料 |
2.2 整理统计结果 |
2.2.1 四性分布 |
2.2.2 五味分布 |
2.2.3 归经分布 |
2.2.4 品类分布 |
2.2.5 剂型分布 |
2.2.6 科别分布 |
2.2.7 脏腑分布 |
2.2.8 病症分布 |
第三部分 民国时期食疗文献综合分析 |
1 食(药)物性能分析 |
2 食(药)物品类分析 |
2.1 果品类 |
2.2 水产类 |
2.3 蔬菜类 |
2.4 调料类 |
3 膳食剂型分析 |
4 单味食(药)物分析 |
4.1 酒(黄酒/白酒) |
4.2 糖(白糖、冰糖、红糖) |
4.3 蜂蜜 |
4.4 粳米 |
4.5 核桃 |
4.6 茶叶 |
4.7 食盐 |
4.8 生姜 |
4.9 薏苡仁 |
4.10 莲子 |
4.11 山药 |
4.12 藕 |
5 代表性病症中食(药)之运用 |
5.1 肺痨 |
5.2 虚劳 |
5.3 痢疾 |
5.4 霍乱 |
5.5 胃痛 |
5.6 咳嗽 |
第四部分 讨论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食疗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论文1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冬令食疗食养思想探析 |
论文2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饮食相关症状的探析 |
附录3 果品分布表 |
附录4 水产品分布表 |
附录5 畜肉品分布表 |
附录6 脾胃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7 肺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8 肾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9 气血津液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10 病症分布表 |
附录11 肺痨病食(药)物分布表 |
附录12 虚劳病食(药)物分布表 |
(8)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梵汉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特点 |
1、阿育吠陀药物制剂的特点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资料来源 |
1.1.2 数据挖掘 |
1.1.3 分类标准 |
1.1.4 文献计量学 |
1.1.5 揭示配伍规律 |
1.2 品种特点 |
1.2.1 制剂信息来源 |
1.2.2 制剂命名特点 |
1.2.3 制剂药味数 |
1.2.4 剂型特点 |
1.3 主治特点 |
1.3.1 主治统计特点 |
1.3.2 配伍规律 |
1.4 药物特点 |
1.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1.4.2 制剂常用药 |
1.4.3 药用部位 |
1.4.4 辅料 |
1.4.5 送服物质 |
1.4.6 含汞制剂的使用情况 |
1.5 小结 |
2、藏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数据挖掘 |
2.1.3 分类标准 |
2.1.4 文献计量学 |
2.1.5 揭示配伍规律 |
2.2 品种特点 |
2.2.1 制剂信息来源 |
2.2.2 制剂命名特点 |
2.2.3 制剂药味数 |
2.2.4 剂型特点 |
2.3 主治特点 |
2.3.1 主治统计特点 |
2.3.2 配伍规律 |
2.4 药物特点 |
2.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2.4.2 制剂常用药 |
2.4.3 药用部位 |
2.5 小结 |
3、蒙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数据挖掘 |
3.1.3 分类标准 |
3.1.4 文献计量学 |
3.1.5 揭示配伍规律 |
3.2 品种特点 |
3.2.1 制剂信息来源 |
3.2.2 制剂命名特点 |
3.2.3 制剂药味数 |
3.2.4 剂型特点 |
3.3 主治特点 |
3.3.1 主治统计特点 |
3.3.2 配伍规律 |
3.4 药物特点 |
3.4.1 药物类别与数量 |
3.4.2 制剂常用药 |
3.4.3 药用部位 |
3.5 小结 |
4、佛医方剂的特点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资料来源 |
4.1.2 数据挖掘 |
4.1.3 分类标准 |
4.1.4 文献计量学 |
4.1.5 揭示配伍规律 |
4.2 品种特点 |
4.2.1 方剂信息来源 |
4.2.2 方剂命名特点 |
4.2.3 方剂药味数 |
4.2.4 剂型特点 |
4.3 主治特点 |
4.3.1 方剂主治的分类特点 |
4.3.2 配伍规律 |
4.4 药物特点 |
4.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4.4.2 方剂常用药 |
4.4.3 药用部位 |
4.4.4 送服物质 |
4.5 小结 |
5、傣医方剂的特点 |
5.1 资料与方法 |
5.1.1 资料来源 |
5.1.2 数据挖掘 |
5.1.3 分类标准 |
5.1.4 文献计量学 |
5.1.5 揭示配伍规律 |
5.2 品种特点 |
5.2.1 方剂信息来源 |
5.2.2 方剂命名特点 |
5.2.3 方剂药味数 |
5.2.4 剂型特点 |
5.3 主治特点 |
5.3.1 方剂主治的分类特点 |
5.3.2 配伍规律 |
5.4 药物特点 |
5.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5.4.2 方剂常用药 |
5.4.3 药用部位 |
5.4.4 送服物质 |
5.5 小结 |
6、维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6.1 资料与方法 |
6.1.1 资料来源 |
6.1.2 数据挖掘 |
6.1.3 分类标准 |
6.1.4 文献计量学 |
2.1.5 揭示配伍规律 |
6.2 品种特点 |
6.2.1 制剂规模 |
6.2.2 制剂命名特点 |
6.2.3 制剂药味数 |
6.2.4 剂型特点 |
6.3 主治特点 |
6.3.1 主治分类特点 |
6.3.2 配伍规律 |
6.4 药物特点 |
6.4.1 药材类别及数量 |
6.4.2 制剂常用药 |
6.4.3 药用部位 |
6.5 小结 |
第二章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比较 |
1、比较方法 |
1.1 直观比较 |
1.2 非参数检验比较 |
2、结果 |
2.1 主治的异同 |
2.1.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1.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1.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7 小结 |
2.2 药材的异同 |
2.2.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2.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2.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7 共用药材比较 |
2.2.8 小结 |
2.3 剂型的异同 |
2.3.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3.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3.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7 小结 |
2.4 制剂药味数的异同 |
2.4.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4.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4.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7 小结 |
2.5 药材类型的异同 |
2.5.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5.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5.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7 小结 |
2.6 药用部位的异同 |
2.6.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6.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6.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7 小结 |
2.7 制剂命名的异同 |
2.7.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药物藏医制剂比较 |
2.7.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7.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7.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7 小结 |
2.8 配伍的相同点 |
2.8.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8.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8.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7 小结 |
3、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1、结论 |
1.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的异同比较 |
1.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的异同比较 |
1.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2、讨论 |
2.1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藏蒙医学的影响 |
2.2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佛医、傣医学的影响 |
2.3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维医学的影响 |
3、创新点 |
4、问题和展望 |
4.1 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交流情况研究有待深入 |
4.2 应注重中印传统医学交流中的人文社会学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兰茂着述及其“治未病”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于兰茂生平的研究 |
1.2.2 对兰茂着作的研究 |
1.2.2.1 《滇南本草》 |
1.2.2.2 《医门揽要》 |
1.2.2.3 《玄壶集》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2.兰茂生平及着述 |
2.1 兰茂生平 |
2.2 兰茂家世 |
2.3 .兰茂着述 |
2.3.1 《滇南本草》 |
2.3.2 《医门揽要》 |
2.3.3 《玄壶集》 |
2.3.4 《性天风月通玄记》 |
3.影响兰茂学术思想的社会文化因素 |
3.1 影响兰茂学术思想的政治经济因素 |
3.1.1 设立卫所与屯田制度 |
3.1.2 谪戍发配人员至滇 |
3.1.3 设立学校和科举取士 |
3.1.4 云南地区中医药的传播 |
3.1.5 科学技术发展 |
3.2 影响兰茂学术思想的文化因素 |
3.2.1 儒家思想与理学盛行 |
3.2.2 道家思想 |
3.2.3 佛教思想 |
3.3 影响兰茂学术思想的地域因素 |
3.3.1 优越的地理环境 |
3.3.2 丰富的资源 |
3.4 影响兰茂学术思想地域医药文化因素 |
4.兰茂“治未病”思想 |
4.1 未病先防 |
4.1.1 清心净性,定意守神 |
4.1.2 仁爱孝悌,奉亲养老 |
4.1.3 顺应四时,保养身心 |
4.1.4 修练气功,益寿延年 |
4.1.5 药食药膳,养生防病 |
4.1.5.1 益寿药物 |
4.1.5.2 果蔬养生 |
4.1.5.3 五谷养生 |
4.1.5.4 肉类养生 |
4.1.5.5 药膳养生 |
4.2 既病防变 |
4.2.1 固护肾元,保养先天 |
4.2.2 因地制宜,师古不泥 |
4.2.3 应用药酒,天人合一 |
5.兰茂治未病思想的特点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辅助治疗胃溃疡的药膳(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在活动期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J]. 翟卓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21)
- [2]基于“药食同源”理论的安和怡养茶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 张涵灵.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FXR/FGF15/FGFR4通路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调控胆汁酸代谢发挥降脂效应的作用机制[D]. 徐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慢性胃炎寸口脉特征与现代脉学涩脉类声波表现关联性的临床研究[D]. 冯骁腾.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基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药膳神仙粥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肾阳虚证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D]. 贺恋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隔姜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D]. 曾雅芬.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民国时期沪上中医食疗文献研究[D]. 李路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D]. 王新.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D]. 孙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兰茂着述及其“治未病”思想研究[D]. 顾洁斌.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