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土工布加铺技术在超龄油路养护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国桥,吴琼[1](2017)在《沥青路面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该技术的现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简要介绍了沥青养护的一些新技术,并指出了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易舜[2](2013)在《湖南省农村公路项目管养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农村公路对农村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农村公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的看来,仍然呈现出水平较低,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农村公路的概念认识不一致,农村公路的规划、发展方向以及与之相协调的方针政策没有系统化。由于国家对农村公路的投资有限,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农村公路的养护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资金始终没有稳定性,道路状况较差;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对农村公路的养护概念不科学,存在建设与养护不协调的问题。本文结合全国农村在管理养护方面的现状进行广泛的调研,并以湖南西部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状况为基础,首先分析其具体情况,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公路的管养政策,评述了农村公路管养的现状。以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农村公路路网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我国农村公路管养现状及其结构特征。分析了路基,路面,桥涵以及沿线设施的技术状况和维修养护的标准。对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病害进行了总结并具体分析了其有效的治理方法。提出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将各地区的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划入政府的行政工作范围内,要保证养护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将乡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分离开来,努力将公路的养护推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养护管理工作考核制制度。重点研究了 PCI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情况,通过静态与动态两种弯沉的测定,提出了适合农村公路评价的结构强度指数RPSI,同时利用综合权重法得到可用于评价农村公路使用性能的评价模型。分析多种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特点,得到了路面使用性能的预测模型。在对国内外的常用的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方程的基础上,得出了适合农村公路的使用性能衰变方程,对方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随着数据的积累,同时结合具体的路段,通过确定型和灰色模型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性能衰变进行预测。对包括功能性能、结构性能、结构承载力、安全性能和外观性能在内的农村公路使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国内外经验给出了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分别就两种不同的路面结构形式确定了预测方法,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马尔科夫概率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公路使用性能进行了预测,并结合湖南省桑植县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决策的优化问题,将养护的范围划分为网级和项目级两种类型,说明了系统优化决策的定义和其操作的方法,确定了网级养护管理决策问题可以划分为多目标非确定性的决策问题;详细介绍了解答这个多目标问题的各类数学方法;建立公路网级和项目级养护管理系统决策优化的框架和模型。引入了 kPCI和AADT等评价指标,确定了资金、人员和养护面积等条件进行了PCI和机会成本的优化,在进行项目级决策模型时采用了决策树为主的预测方法,最后都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成果。研究农村公路的建养对带动我国全国经济水平的均衡发展具有深厚的意义,另外,由于农村公路是农村居民连接外部城市的纽带,所以,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农村公路的重视。
王显平[3](2013)在《农村公路旧水泥砼路面碎石化改造加铺层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以来,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施工工艺操作简单、施工设备投入少、管理费用少等优点,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农村公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在交通量大幅度增长、轴重增多和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断板、错板、裂缝等结构性破坏等病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运输,如何翻修已日益成为公路交通部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水泥路面大面积修复比较困难,当前在很多国省道干线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一般采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处理后,直接加铺沥15cm以上沥青沥混凝土面层的方式。直接加铺沥青层有明显的优点,能够利用旧混凝土路面,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和环境影响少,但由于沥青面层厚、造价相对较高。对于我国农村公路改造建设主要以镇村为投资主体的建设模式来说,投资太大镇村无力承担。本文从碎石化的决策入手,分析研究了农村公路碎石化工艺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然后提出采取减薄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二灰碎石基层以降低投资成本方法。为找出适应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碎石化后的路面结构层,本文通过测得碎石化后的路面弯沉,计算出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确定混凝土面板碎石化后实际承载能力,并将其作为上部加铺层结构厚度计算的依据,然后根据道路设计弯沉值进行路面结构层设计,避免了主观性和盲目性。由于国内对国省道旧水泥砼路面研究较多,但在农村公路旧水泥路面碎石化领域的研究较少,本文可以为碎石化在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碎石化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决策、加铺结构层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等多方面提供参考。
牛佳棠[4](2013)在《农村公路养护及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3年全国掀起建设农村公路建设高潮以来,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建设,我国农村公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在农村公路不断增加里程的同时,由于早期实施“村村通油路”受通达标准限制,部分村道只通达至离村头500米处,又由于村内道路管理职责界定模糊,导致部分穿村道路未进行硬化,另外还受超载超限车辆绕行农村公路等因素影响,导致一大批农村公路农村公路出现了病害。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路进行管理和养护,避免资源和资金的巨大浪费,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体系,找出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科学有效地制定养护管理方案。本文科学运用系统工程、交通工程、运筹学、模糊数学等相关理论,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在广泛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体系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际,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评价理论不完善、评价手段落后以及评价与决策脱节,农村公路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探寻出未来评价实践是以方法科学化、内容系统化、手段自动化为特征的评价与决策相统一的发展趋势。(2)构建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霍尔三维体系结构,并建立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三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指标权重计算,并通过与常用的广义函数法对比验证,提出了适合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方法。(3)依据枣庄市农村公路路面历史数据,通过对确定型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构建了适应枣庄市农村公路的路面使用性能灰色预测模型。(4)将养护管理预测结果和评价结果作为农村公路养护决策模型的参考指标,提出资金分配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和养护决策排序方法,通过对不同的农村公路养护方案的效益分析和预测评估,建立了决策树模型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方案进行优化。(5)通过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和养护决策的理论研究,开发了基于GIS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本文研究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水平,有利于保持农村公路的良好状况和安全畅通,有利于提高公路寿命、实现的资源和资金的合理配置。本文所做的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所提出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养护预测决策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有较强的实用性。
史鸿远[5](2011)在《中原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速公路经历了快速的建设时期,高速公路的建设及运营大大拉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投入运营,路面养护成为今后道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交通流量、交通荷载的增大以及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高速公路路面过早地出现裂缝、车辙、坑槽、翻浆等病害,路面的使用性能下降迅速。如何有效地预防、及时地处治路面病害成为道路养护研究及养护工作的重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做好养护工作,首先需要对该路段做详细的路面状况调查及检测,对所检测的数据予以分析,对的路面质量状况做出评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养护维修对策并快速予以实施。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中部的几段高速公路路面的养护情况,分析了中原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检测手段,探究了几种常见病害所产生的原因及特点,阐述了中原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各种性能评价方法及常用的养护措施。同时,本文探索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提出了适合中原地区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体系以及采取预养护时机的确定办法,结合河南省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情况的工程实例进一步分析了各类预防性养护措施的特点及适用性。
邱序庭[6](2011)在《新疆公路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的日益加快,公路病害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疆“三山夹两盆”的构造地貌,山地和盆地为主的地貌类型,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差异,将对新疆地域的公路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新疆地区公路运输需求旺盛、公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与公路安全、畅通有关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和谐公路的建设和国民经济正常稳定发展。认清新疆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畅通的措施和方法,深入推进基础建设,建立起新疆公路病害评价体系及公路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新疆经济持续稳定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本文基于国家计划项目国道216线野外病害勘察及相关试验分析,结合新疆公路病害的类型、特征和原因,提出了病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对新疆公路的设计、养护、维修提出了新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了国道216线公路行车现状及病害,分析了新疆公路病害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新疆公路设计、管养、维修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对新疆公路主要病害的类型、特征、原因和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路面设计和养护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依据。3.结合新疆公路特殊病害类型、特征,提出病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为新疆公路病害的治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4.分析了新疆公路系统养护维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路设计、养护、维修的建议。对今后公路改建、扩建以及转入养护运营阶段的养护技术、经验及模式的积累、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以G216线乌鲁木齐一大西沟水库段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详细分析了该工程不良地质路段和道路病害情况的成因及治理措施,为相关改扩建公路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刘崭[7](2010)在《陕西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整治方案成套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运输车辆的大型化、重型化,特别是干线公路上的超载、超限运输日益加剧,干线公路的路面使用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常常出现裂缝、车辙、沉陷、坑槽等病害。这些路面病害的出现,使得路面的使用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公路运营及行车安全。必须及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使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恢复到良好水平。本文在大量路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常见沥青路面病害的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了各种病害的形成机理;同时,对旧沥青路面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功能性能、结构性能的各项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路面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沥青路面局部病害的处理措施和常见的路面整体性处治方案以及各种整治方案的使用条件;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对陕西省榆林、铜川两地干线公路的主要病害进行分析,确定了病害的主要范围,并根据病害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两地干线公路病害的整治方案,最后对病害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指导陕西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整治的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铭政[8](2010)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矩阵及程序编制》文中研究说明预防性养护强调在路面承载能力处于较好状态、路面没有结构性病害的情况下,即对路面实施适当的措施予以保护,以保持路面状况处于优良状态,保证行驶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关键是根据路面状况,找准时机,选择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的措施选择目前并无完善解决方法和统一标准,多以专家经验作主观判断。这对预防性养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推广造成不便。本文正是以具体路段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为对象展开研究并编制原型软件。首先,总结了预防性养护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工程经验,介绍了多种常见预防性养护措施的使用情况,总结其工程效果。通过分析,提出了不宜进行预防性养护的病害类型以及适宜进行预防性养护的路面状况,依据各种措施的适用范围,归纳出判断路面状况是否适用预防性养护的标准。其次,以预防性养护试验路的路面性能检测数据处理分析为基础,对沥青路面性能衰减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有研究和依托课题成果,选取基于指数回归方程的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路面状况指数进行预测。并以Excel表格为工具,编制了模型建立和指数预测的电子表格,实现了其功能。最后,利用C#语言,就依据现有路面状况选择预防性养护措施编制程序。程序基本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是判断本路段是否适合进行预防性养护,一是依据路面状况指数PCI计算方式统计出路面病害情况进行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程序结合路面状况指数PCI计算中对各种病害的分类,并利用依托课题研究成果提出的病害密度等级对病害状态量化,根据统计病害类型下不同养护措施之间的不同计分,对养护措施的选择提供指导意见。通过程序结果的判读与工程实际经验比较发现,本程序能正确反映不同养护措施之间的优劣。
杨宏虹[9](2010)在《农村公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公路建设等级低,建设期集中,资金有限,国家和地方每年对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充分、合理、科学地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去发挥它的最大经济效益,而要想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就必须有效地控制好工程造价。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交通部县级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交通部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比较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典型省市现行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包括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山西、山东德州和河北省的技术标准。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公路路面的基本类型:铺装路面、简易铺装路面以及砂石路面;提出了确定路面结构类型时应考虑的几点因素;分析了我国路面典型结构研究的意义、优点、原则和方法。根据西安市交通量和土基等级的划分,利用路面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借鉴国内各省份路面结构设计原则,结合西安市现有沥青、水泥路面实际设计和使用经验,对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进行分析,最终提出适合西安市的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从系统的角度利用木桶理论构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活动和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是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允许相互间出现缝隙和裂痕,构成不同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体系都不能是“漏水的木桶”。本文论述了农村公路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重要意义: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重中之重,其控制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并结合工作实践,就农村公路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了一些探讨。阐述了如何优化设计以降低或控制工程造价,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中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几点措施。
李媛媛[10](2010)在《MAC改性沥青SMA在高等级公路罩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国道205线庆云段MAC改性沥青SMA罩面工程案例,总结了MAC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材料选择、功能特性以及SMA配合比设计方法。对不同的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现行SMA配合比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SMA嵌挤骨架形成的判断理论,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SOC控制指标,以此作为确定SMA最佳嵌挤骨架形成的重要标准。结合罩面工程实例,对SMA罩面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最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传统管理方法进行优化,采用统计质量控制原理,将SPC技术应用于罩面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形成SMA罩面施工动态管理及过程控制方法优化理论。以罩面压实度为例,建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动态控制图模型,即建立X-R(均值-极差)控制图模型,对样本段进行压实度指标(孔隙率)测试,通过过程能力分析和质量异常诊断,系统地分析压实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动态控制。将寿命周期费用分析(LCCA)理论应用于SMA罩面的综合效益分析,结合罩面后的路面使用性能和新建路面不同的特点,基于罩面后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特性,应用道路经济学中的不确定分析理论,对其简化变形,建立罩面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模型,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罩面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二、浅谈土工布加铺技术在超龄油路养护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土工布加铺技术在超龄油路养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湖南省农村公路项目管养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农村公路的重要作用 |
1.3 影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因素 |
1.3.1 养护管理的体制因素 |
1.3.2 管理水平的因素 |
1.3.3 养护管理的资金因素 |
1.4 国内外养护管理系统发展及现状 |
1.4.1 国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现状 |
1.4.2 国外管理系统的发展 |
1.4.3 国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现状 |
1.4.4 国内管理系统的发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在湖南省的现状 |
2.1 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
2.1.1 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
2.1.2 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前景 |
2.2 湖南省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
2.2.1 水泥砼路面断板率过高 |
2.2.2 农村公路路面、路基面层厚度不足 |
2.2.3 水泥砼路面缩缝、胀缝设置不规范 |
2.2.4 部分水泥路面拌和及振捣工艺控制不严 |
2.2.5 部分路用材料质量不达标 |
2.3 西部山区农村公路特征 |
2.3.1 道路主要结构形式和特点 |
2.3.2 路面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 |
2.3.3 路面破坏形式 |
2.4 以湖南省西部为代表的山区农村公路病害研究 |
2.4.1 路基病害 |
2.4.2 沥青路面病害 |
2.4.3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 |
2.4.4 砂石路面病害 |
2.4.5 桥涵隧构造物病害 |
2.4.6 沿线设施病害 |
2.5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道路交通管护概况 |
2.5.1 桑植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基本情况 |
2.5.2 农村公路管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3 抓好桑植县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几点建议 |
第3章 农村公路的性能衰变特征研究 |
3.1 农村公路的技术特征 |
3.2 农村公路PCI衰变特征研究 |
3.3 农村公路PCI预测模型分析及应用 |
3.3.1 农村公路PCI衰变模式 |
3.3.2 路面使用性能的标准衰变方程 |
3.4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曲线的建立 |
3.4.1 数据的分类分级 |
3.4.2 PCI的衰变方程 |
3.4.3 路面弯沉的衰变方程 |
3.5 农村公路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曲线的建立 |
第4章 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的预测与评价 |
4.1 路面的使用性能 |
4.1.1 功能性能 |
4.1.2 结构性能 |
4.1.3 结构承载力 |
4.1.4 安全性能 |
4.1.5 外观性能 |
4.2 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 |
4.3 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 |
4.3.1 沥青路面评价指标 |
4.3.2 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指标 |
4.4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
4.4.1 预测方法分析 |
4.4.2 预测方法的确定 |
4.5 实例分析 |
第5章 农村公路管养决策方法 |
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 |
5.2.1 养护管理决策的概念 |
5.2.2 养护管理决策目标分析及影响因素 |
5.3 农村公路管养决策模型 |
5.3.1 网级养护管理决策模型 |
5.3.2 项目级决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应用与分析 |
6.1 养护决策排序 |
6.2 养护资金多目标优化分配 |
6.3 农村公路路面网级养护决策实例 |
6.4 多目标线性0-1规划养护资金优化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村公路旧水泥砼路面碎石化改造加铺层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村公路特点及碎石化技术适应性 |
2.1 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特点 |
2.2 农村公路旧水泥路面碎石化技术适应性 |
2.2.1 目前农村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几种改造方法 |
2.2.2 农村公路旧水泥路面碎石化技术适用的范围标准 |
2.2.3 农村公路碎石化工艺的基础条件 |
2.3 农村公路碎石化技术的优点 |
小结 |
第三章 碎石化技术加铺层结构组合设计 |
3.1 路面结构设计理论 |
3.2 路面结构设计主要内容 |
3.2.1 设计弯沉值的计算 |
3.2.2 碎石化后顶面回弹模量值计算 |
3.3 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案 |
3.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3.2 加铺层的结构组合方案 |
3.3.3 经济性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试验段检验及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 |
4.1 试验段概况 |
4.2 路面状况调查 |
4.2.1 路面破碎情况调查 |
4.2.2 路面强度评价 |
4.3 碎石化前处理程序 |
4.4 碎石化主要配备设备及施工工艺流程 |
4.4.1 机械设备配备 |
4.4.2 破碎及加铺工艺流程 |
4.5 路面碎石化质量控制 |
4.6 实体工程实施完成后观测及鉴定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农村公路养护及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
1.3.2 国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
1.3.3 国内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理论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素分析 |
2.1 概述 |
2.1.1 系统工程方法基本概念 |
2.1.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结构 |
2.2 管理要素分析 |
2.2.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
2.2.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模式 |
2.2.3 农村公路资金管理 |
2.3 技术要素分析 |
2.3.1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 |
2.3.2 道路使用性能评价 |
2.3.3 区域路网技术性能 |
2.3.4 道路使用性能预测 |
2.3.5 养护决策 |
2.3.6 养护管理信息化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及指标体系 |
3.2.2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3.2.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2.4 评价指标体系 |
3.3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评价方法研究 |
3.3.1 广义函数法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3 层次分析法(AHP)—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4 评价实例 |
3.3.5 基于交通仿真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安全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预测方法研究 |
4.1 农村公路技术特征分析 |
4.2 农村公路PCI衰变特征研究 |
4.2.1 公路PCI衰变典型模式 |
4.2.2 农村公路PCI衰变模式 |
4.3 农村公路PCI预测模型分析及应用 |
4.3.1 确定型预测模型 |
4.3.2 灰色预测模型 |
4.3.3 预测模型比选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方法研究 |
5.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基础理论 |
5.1.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概述 |
5.1.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目标分析 |
5.1.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5.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模型 |
5.2.1 网级养护管理决策模型 |
5.2.2 项目级养护管理决策模型 |
5.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实例 |
5.3.1 网级决策 |
5.3.2 项目级决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GIS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
6.1 系统需求分析 |
6.1.1 业务需求 |
6.1.2 安全与性能需求 |
6.2 系统设计 |
6.2.1 系统总体结构 |
6.2.2 系统详细设计 |
6.3 数据库设计 |
6.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6.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6.4 系统实现 |
6.4.1 系统实现技术 |
6.4.2 系统工具类的实现 |
6.4.3 评价指标管理 |
6.4.4 地理信息维护管理 |
6.4.5 指标权重计算与确定 |
6.4.6 综合评价 |
6.4.7 决策支持子系统 |
6.4.8 基于GIS评价及统计子系统 |
6.5 应用实例—枣庄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以及发表论文 |
(5)中原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路面养护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养护技术概况 |
1.2.2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特点 |
2.1 河南高速及部分背景路段概况 |
2.2 沥青路面病害类型 |
2.2.1 裂缝类病害 |
2.2.2 松散类病害 |
2.2.3 变形类病害 |
2.2.4 其他类病害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检测 |
3.1 检测手段选择的原则 |
3.2 常用的检测技术 |
3.2.1 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检测 |
3.2.2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检测 |
3.2.3 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检测 |
3.2.4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
3.2.5 路表破损检测技术 |
第四章 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对策 |
4.1 沥青路面性能评价 |
4.1.1 路面功能性评价 |
4.1.2 路面结构性能评价 |
4.1.3 结构承载能力评价 |
4.1.4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 |
4.1.5 路面车辙评价 |
4.1.6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 |
4.2 路面维修养护目标 |
4.3 维修养护对策 |
4.3.1 一般性养护 |
4.3.2 预防性养护 |
4.3.3 中修 |
4.3.4 大修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用养护措施的选择及应用 |
5.1 路面养护措施的制定原则 |
5.2 裂缝类病害的处治措施 |
5.3 松散类病害的处治及预防措施 |
5.4 变形类病害的处治 |
5.5 其他类病害的处治 |
第六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研究及应用 |
6.1 预防性养护概念 |
6.2 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及应用现状 |
6.2.1 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 |
6.2.2 预防性养护的现状 |
6.3 预防性养护方案的制定 |
6.3.1 预防性养护体系的建立 |
6.3.2 路面质量等级及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 |
6.4 几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适用性 |
6.5 微表处技术在郑漯段的应用 |
6.6 前景展望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疆公路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疆公路交通发展状况 |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疆公路病害调查实例 |
2.1 概况 |
2.1.1 项目概况 |
2.1.2 路基路面概况 |
2.2 检测依据 |
2.2.1 检测依据包括以下方面 |
2.2.2 检测内容 |
2.2.3 工作内容 |
2.3 交通量调查 |
2.4 路面检测与评价 |
2.4.1 路面病害调查 |
2.4.2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 |
2.4.3 路面回弹弯沉检测 |
2.4.4 路面平整度评价 |
2.5 路面取芯与试验 |
2.6 路基检测结果 |
2.7 探坑试验 |
2.8 桥涵调查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公路常见病害及成因 |
3.1 路基病害及形成原因 |
3.1.1 路基常见的病害及形成原因 |
3.1.2 路基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 路面病害及形成原因 |
3.2.1 龟裂 |
3.2.2 横向裂缝、纵向裂缝 |
3.2.3 反射裂缝 |
3.2.4 路面松散 |
3.2.5 车辙 |
3.2.6 泛油 |
3.2.7 拥包 |
3.2.8 沉陷 |
3.2.9 坑槽 |
3.2.10 翻浆 |
3.2.11 其它病害 |
3.3 桥梁和涵洞病害及成因 |
3.3.1 桥梁病害及成因 |
3.3.2 涵洞病害及成因 |
3.3.3 桥头跳车及成因 |
3.3.4 桥梁涵洞水毁现象及成因 |
3.4 冬季冰雪灾害及影响 |
3.5 风沙害及成因 |
3.6 盐渍土病害成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公路常见病害防治 |
4.1 路基常见的病害防治 |
4.1.1 路肩损坏、路肩边沟不洁 |
4.1.2 水毁 |
4.1.3 路基沉陷 |
4.1.4 翻浆冒泥 |
4.1.5 路堤失稳引起的滑坡 |
4.1.6 冻土溶胀 |
4.1.7 路基弹簧 |
4.2 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建议 |
4.3 路面病害预防措施 |
4.4 路面病害治理 |
4.4.1 龟裂、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反射裂缝 |
4.4.2 松散 |
4.4.3 坑槽、车辙 |
4.4.4 其他病害治理措施 |
4.5 桥梁和涵洞病害预防 |
4.6 桥梁和涵洞病害治理 |
4.6.1 桥梁常见的病害治理 |
4.6.2 涵洞常见的病害治理 |
4.6.3 水毁桥梁 |
4.7 雪害及防治措施 |
4.8 风沙害治理措施 |
4.9 盐渍土地区公路病害处治措施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公路设计、养护、维修建议 |
5.1 设计灵活性建议 |
5.1.1 加强设计参数研究 |
5.1.2 公路设计灵活性 |
5.1.3 掌握尺度 |
5.1.4 超标设计考虑因素 |
5.2 养护管理建议 |
5.2.1 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任务 |
5.2.2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重点、管理方针和目标 |
5.2.3 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4 新疆公路养护管理新建议 |
5.3 维修改进建议 |
5.3.1 维修设计原则 |
5.3.2 维修设计方案 |
5.4 冬季除雪技术改进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216线乌鲁木齐—大西沟水库段公路病害治理措施 |
6.1 工程概况 |
6.1.1 项目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6.1.2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
6.1.3 设计标准 |
6.2 老路病害及治理措施 |
6.2.1 老路状况 |
6.2.2 原有公路病害及治理措施 |
6.2.3 防护、排水设施 |
6.2.4 桥梁、涵洞 |
6.3 路基设计原则 |
6.3.1 路基设计原则 |
6.3.2 路基设计标高控制及其控制因素 |
6.3.3 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路堤(或路堑)最大、最小高度及其控制因素 |
6.3.4 高填深挖路基、陡坡路堤等设计方案及比选论证 |
6.4 路面设计 |
6.5 不良地质路段病害情况 |
6.5.1 风吹雪 |
6.5.2 盐渍土 |
6.5.3 翻浆 |
6.5.4 湿陷性土 |
6.5.5 人挖菜窖 |
6.6 不良地质路段病害治理措施 |
6.6.1 风吹雪 |
6.6.2 盐渍土 |
6.6.3 翻浆 |
6.6.4 湿陷性土 |
6.6.5 人挖菜窖 |
6.7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陕西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整治方案成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干线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及形成机理分析 |
2.1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 |
2.1.1 横缝特点和分布规律 |
2.1.2 纵缝特点和分布规律 |
2.1.3 龟裂特点和分布规律 |
2.1.4 网裂特点和分布规律 |
2.1.5 块裂特点和分布规律 |
2.1.6 车辙特点和分布规律 |
2.1.7 沉陷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
2.1.8 坑槽、松散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
2.1.9 其他病害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
2.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形成机理分析 |
2.2.1 横缝形成机理 |
2.2.2 纵缝形成机理 |
2.2.3 龟裂形成机理 |
2.2.4 网裂形成机理 |
2.2.5 块裂形成机理 |
2.2.6 车辙形成机理 |
2.2.7 沉陷形成机理 |
2.2.8 坑槽、松散形成机理 |
2.2.9 其他病害的形成机理 |
2.3 小结 |
第三章 旧沥青路面评价研究 |
3.1 旧沥青路面的评价内容 |
3.1.1 功能性能 |
3.1.2 结构性能 |
3.1.3 为确保使用性能须具备的条件 |
3.2 沥青路面评价性能指标及模型 |
3.2.1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 |
3.2.2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
3.2.3 路面结构性能评价 |
3.2.4 路面安全性能评价 |
3.2.5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 |
3.2.6 路面性能评价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常见整治方案及适用条件研究 |
4.1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理措施 |
4.1.1 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理措施 |
4.1.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的处理措施 |
4.1.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的处理措施 |
4.1.4 沥青路面其他种类病害的处理措施 |
4.2 沥青路面常见整体性处治方案 |
4.2.1 罩面类整治方案 |
4.2.2 翻修类处治方案 |
4.2.3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
4.3 沥青路面整治方案的适用条件 |
4.3.1 罩面类方案的适用条件 |
4.3.2 翻修类方案的适用条件 |
4.3.3 再生方案的适用条件 |
4.4 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榆林、铜川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整治方案研究 |
5.1 陕西省榆林、铜川市自然地理环境特性与路网现状 |
5.1.1 榆林市 |
5.1.2 铜川市 |
5.2 陕西省榆林、铜川干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况调查 |
5.2.1 路面破损状况调查 |
5.2.2 路面结构弯沉调查 |
5.2.3 路面平整度调查 |
5.2.4 路面抗滑能力 |
5.2.5 路面的综合评价 |
5.3 陕西省榆林、铜川干线公路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
5.3.1 交通量急剧增长 |
5.3.2 超载超限严重 |
5.3.3 超期服役 |
5.3.4 排水设施不完善 |
5.4 针对陕西省榆林、铜川干线公路主要病害的整治方法 |
5.4.1 裂缝的处治 |
5.4.2 车辙的处治 |
5.4.3 坑槽的处治 |
5.4.4 沉陷的处治 |
5.5 针对陕西省榆林、铜川干线公路大中修整治方法 |
5.5.1 榆林区域内典型路段路面大修整治方案 |
5.5.2 铜川区域内典型路段路面大修整治方案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矩阵及程序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 |
1.2.1 路面养护理念 |
1.2.2 预防性养护的优点 |
1.2.3 常见预防性养护措施简介 |
1.2.4 项目级和网级养护管理 |
1.2.5 路面养护决策的关键技术 |
1.3 预防性养护及其决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路面性能评价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
2.1 路面性能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
2.1.1 路面状况指数 |
2.1.2 行驶质量指数 |
2.1.3 抗滑指数 |
2.1.4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
2.1.5 沥青路面典型病害 |
2.1.5.1 预防性养护工程实践经验 |
2.1.5.2 不宜进行预防性养护的病害种类 |
2.1.5.3 可以进行预防性养护的病害 |
2.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
2.2.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分类 |
2.2.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及适用范围 |
2.2.2.1 雾封层(Fog Seal) |
2.2.2.2 石屑封层(Chip Seal) |
2.2.2.3 稀浆封层(Slurry Seal) |
2.2.2.4 微表处(MicroSurfacing) |
2.2.2.5 开普封层(Cape Seal) |
2.2.2.6 薄层及超薄热拌沥青混合料罩面 |
2.2.2.7 封缝(Crack Sealing) |
2.2.2.8 其它措施 |
2.2.2.9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效果与适用情况 |
2.3 高速公路实施预防性养护的标准 |
2.3.1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宏观标准 |
2.3.2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微观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性能衰减预测模型 |
3.1 沥青路面性能衰减的影响因素 |
3.1.1 路面类型 |
3.1.2 环境因素 |
3.1.3 路龄 |
3.1.4 交通量和轴载 |
3.1.5 施工质量和养护水平 |
3.2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
3.2.1 预测方法介绍与选择 |
3.2.1.1 单一数值的确定性模型 |
3.2.1.2 预测状态分布的概率模型 |
3.2.1.3 预测方法比选 |
3.3 运用Excel~(?)建立马尔可夫模型进行路面性能预测 |
3.3.1 规划求解确定指数回归方程 |
3.3.2 概率转移矩阵计算 |
3.3.3 某期间路面状况指数预测值计算 |
3.3.4 计算结果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CI指数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及其程序实现 |
4.1 预防性养护决策概述 |
4.1.1 决策的概念 |
4.1.2 路面养护决策 |
4.1.3 常见路面养护决策方法介绍 |
4.1.4 预防性养护决策及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 |
4.2 基于PCI指数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程序实现 |
4.2.1 程序基本功能及流程 |
4.2.2 程序逻辑关系及计算方式 |
4.2.2.1 数据输入和预防性养护初步判定 |
4.2.2.2 结合病害密度分级判断是否适用预防性养护 |
4.2.2.3 预防性养护措施效果评价 |
4.3 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 |
4.3.1 程序运行结果的判读 |
4.3.2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农村公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
1.3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概况 |
1.3.1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状况 |
1.3.2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特点 |
1.4 我国部分省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费用组成 |
1.4.1 东部地区部分省份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及资金组成 |
1.4.2 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及资金组成 |
1.4.3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及资金组成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基础 |
2.1 公路工程造价原理 |
2.1.1 公路工程造价的定义 |
2.1.2 公路工程造价的含义 |
2.1.3 公路工程造价的计价特点 |
2.2 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
2.2.1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
2.2.2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
2.2.3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行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分析 |
3.1 国家现行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
3.1.1 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 |
3.1.2 交通部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
3.2 典型省市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3.2.1 东部地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
3.2.2 中部地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
3.2.3 西部地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
3.3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比较分析 |
3.3.1 不同省份农村公路分级比较 |
3.3.2 行车道宽度比较 |
3.3.3 平曲线半径比较 |
3.3.4 纵坡比较 |
3.3.5 竖曲线比较 |
3.3.6 路面结构及材料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公路路面类型概述 |
4.1 农村公路路面类型 |
4.1.1 概述 |
4.1.2 铺装路面 |
4.1.3 简易铺装路面 |
4.1.4 未铺装路面(砂石路面) |
4.2 我国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研究 |
4.2.1 路面典型结构研究的意义 |
4.2.2 路面典型结构研究的原则 |
4.2.3 路面典型结构研究方法 |
4.2.4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
4.2.5 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
4.3 我国农村公路典型路面使用情况 |
4.3.1 长春市县乡三、四级公路路面结构使用状况 |
4.3.2 重庆地区水泥砼路面结构使用状况 |
4.3.3 安徽省县乡公路路面结构使用状况 |
4.3.4 广西沥青路面结构使用状况 |
4.3.5 河南省二级公路柔性路面结构使用状况 |
4.3.6 全国各省常用路面结构汇总分析 |
4.4 西安市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分析 |
4.4.1 西安市土基及交通量等级划分 |
4.4.2 路面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
4.4.3 西安市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
4.4.4 西安市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 |
4.4.5 工程示例 |
4.4.6 西安市农村公路路面结构使用状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木桶理论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
5.1 木桶理论基础 |
5.1.1 概述 |
5.1.2 木桶理论基础 |
5.2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构成分析 |
5.3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整合 |
第六章 农村公路建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
6.1 农村公路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意义 |
6.1.1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状况 |
6.1.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
6.2 农村公路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措施 |
6.2.1 路线设计阶段 |
6.2.2 路基设计阶段 |
6.2.3 路面设计阶段 |
6.2.4 旧桥涵的合理利用 |
6.3 加强农村公路预算的编制 |
6.3.1 目前农村公路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
6.3.2 加强设计预算编制工作管理的措施 |
6.3.3 加强农村公路预算编制的审查 |
6.4 农村公路造价编制实例 |
6.4.1 旧路简介 |
6.4.2 工程概况 |
6.4.3 项目主要工程量 |
6.4.4 项目分项造价及总造价 |
6.4.5 设计思路及过程分析 |
6.5 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建议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MAC改性沥青SMA在高等级公路罩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SMA沥青混合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MAC改性沥青SMA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2 SMA的材料组成及特性分析 |
2.1 SMA的形成机理 |
2.2 SMA的材料选择 |
2.3 MAC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2.4 MAC改性沥青SMA的功能特性 |
3、SMA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优化 |
3.1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3.2 SMA配合比设计方法 |
3.3 我国现行SMA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3.4 SMA嵌挤骨架形成判断方法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MAC改性沥青SMA罩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 |
4.1 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概述 |
4.2 罩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优化 |
4.3 SMA沥青罩面施工质量控制图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MAC改性沥青SMA在205国道罩面中的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罩面层设计 |
5.3 SMA材料的选择 |
5.4 目标配合比设计 |
5.5 生产配合比设计 |
5.6 试验段检测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综合效益评价 |
6.1 罩面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模型 |
6.2 SMA罩面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主要研究成果和进一步工作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四、浅谈土工布加铺技术在超龄油路养护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沥青路面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A]. 宋国桥,吴琼. 2017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7
- [2]湖南省农村公路项目管养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D]. 易舜. 湖南大学, 2013(03)
- [3]农村公路旧水泥砼路面碎石化改造加铺层应用技术研究[D]. 王显平. 山东大学, 2013(11)
- [4]农村公路养护及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 牛佳棠.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5]中原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研究[D]. 史鸿远. 长安大学, 2011(04)
- [6]新疆公路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D]. 邱序庭. 长安大学, 2011(01)
- [7]陕西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整治方案成套技术研究[D]. 刘崭. 长安大学, 2010(03)
- [8]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矩阵及程序编制[D]. 李铭政.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9]农村公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D]. 杨宏虹. 长安大学, 2010(03)
- [10]MAC改性沥青SMA在高等级公路罩面中的应用研究[D]. 李媛媛.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