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泽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途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韦林宏[1](2020)在《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这一区域涉及广西、贵州、云南三省15地的91个县,其中曲靖市下辖的师宗县和罗平县位列其中。贫困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贫困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同时也与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息息相关,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本选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从描述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的面貌着手,结合曲靖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这一地区贫困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然后,梳理国家层面反贫困措施和曲靖市的反贫困措施以及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使用史密斯的过程模型对这一地区政策实践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目前国内对于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研究农村贫困问题,结合石漠化地区特点,希望为类似地区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马国红[2](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严研[3](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指出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李鹏飞[4](2019)在《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长江上游国家深度贫困县土地利用区划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文中认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首要的生产资源。不同区域的土地,由于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其开发利用状况亦不相同。因此,区域之间的土地利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而土地利用分区正好就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在摸清土地资源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的分区要求,进行土地利用区域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揭示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性的客观规律,阐明不同土地利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禀赋与优劣势、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潜力、途径和措施。近年来,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在2020年前实现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深度贫困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等严重制约其发展,影响其脱贫进度。通过土地利用区划,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措施,为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提供新的思路和推进方式,这是土地科学服务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长江上游深度贫困县——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为例,尝试将深度贫困县的土地利用区划应用于精准扶贫战略之中。基本做法是:运用土地利用区划理论与方法技术,并根据精准扶贫政策方针的要求,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东川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特点、扶贫开发方向与重点脱贫途径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状况、扶贫开发方向与重点脱贫途径4个方面选取相应的分析指标,构建起一套客观、科学、可行的土地利用区划指标体系。然后对东川区进行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区划,确定出合理可行的分区方案,并分区域研究提出了区域性土地利用方向与脱贫攻坚重点途径和措施,为东川区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脱贫攻坚战略提供参考依据。1、分析表明,融入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区划更具有针对性。一方面,土地利用区划为精准扶贫战略提供了土地方面的基础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土地利用区划,实现土地合理利用,有利于解决制约东川区各区域发展的土地方面难题,同时也推动解决东川区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上的最大难题。2、根据区划工作需要,从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状况、扶贫开发方向与重点脱贫途径4个方面选取分析指标,构建了由19个二级指标有机构成的区划指标体系。3、运用系统聚类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东川区土地利用状况和精准扶贫战略要求,将东川区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区域,即东南部中山河谷盆地城乡土地开发与产业就业扶贫区、西南部中山峡谷土地综合利用与特色产业扶贫开发区、西北部高山峡谷土地生态保护与搬迁就业扶贫区和北部中山峡谷农地特色开发与产业就业扶贫区。4、以促进区域土地利用与精准扶贫开发相融合为导向,针对4个不同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提出了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向与脱贫攻坚重点途径及措施,为东川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基础决策依据和实践指导。
黄莉[5](2019)在《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省石漠化形势严峻,有石漠化土地约320万公顷,居全国第二,另有潜在石漠化200万公顷,抓好石漠化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以云南省石漠化治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我省11州市石漠化治理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5种具有代表性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分别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六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生态+产业”融合模式、“生态+扶贫”治理模式、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笔者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支撑,运用SFIC模型进行分析,提出治理建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协同治理部门责任。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稳定投融资体制机制。三是合理谋划项目、构建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四是完善外部监督,强化信息交互。
聂选华[6](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方传棣[7](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李佳鲒[8](2019)在《云南省会泽县坪菁大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治理工程研究》文中认为云南是我国遭受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会泽县是云南省泥石流高易发区,每年均有不同规模的地质灾害威胁着受灾区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地质灾害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坪菁大沟仍有发生较大的泥石流隐患的潜在可能性,为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本文以会泽县坪菁大沟泥石流防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勘查、设计、施工统计收集了大量数据,结合当地的区域地质综合条件,详细分析了泥石流的成因和机理,并计算出了泥石流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对泥石流的活动性和危险性作出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勘查、设计、施工阶段收集数据,查明区域地质条件和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叠加分析,计算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参数,主要包括泥石流容重、流速、流量、冲击力、弯道超高等指标,为泥石流防治工程提供依据支撑。(2)深入探讨泥石流产生的背景、原因和机理,并对其活动性和危险性作出评价。结合其松散物源规模、水动力条件、沟床的淤积程度、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预测坪菁大沟泥石流发展趋势。(3)根据泥石流特征以及研究区施工条件、工程有效性等综合因素,确定泥石流的安全等级和技术标准,对坪菁大沟泥石流的治理采取以“稳、拦、排”的治理思路。主要工程措施采取拦挡坝、谷坊坝、排导槽等工程。
谢太芳[9](2018)在《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云南水利事业的兴办、发展,随着当时社会的变革,在唐继尧时期、龙云时期、卢汉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也编纂内容丰富、各具特点的工程相关文本。笔者从历史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出发,旨在以纪载民国云南水利工程的民国水利工程文本、民国相关报刊、民国相关档案、民国水利专书和民国地方志及现代地方水利志中有关纪录为研究对象,考察民国云南水利文献各载体的记述特点。重点研究民国水利工程文本的特点,为学者研究云南水利提供参考资料,为当代政府治理提供参考。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民国时期云南水利资料述论,第二章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水利工程文本述论,第三章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微探。系统阐述各种文献的内容、体裁特点;论述社会情景、编纂群体对文本结构、内容纪载的影响,考察文本之间的关系,探讨文本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专业性。通过讨论,笔者认为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文本纪载内容丰富,既有专业性水利知识,又有“业余性”水利纪载,包括相关章程、法规,地方掌故等;第二,文本编纂秉承纪录工程、以资传世的初衷,其中还涉及“勒石”课功传统以及编纂文本以资借鉴的初衷;第三,文本编纂思想发生变化,呈现由工程文本到水利专门志书发展的趋势;第四,文本集中体现民国云南水利科技的发展;第五,文本集中体现民国云南发展水利的视野:全国性的水利发展视野和发展省内公益事业的视野;第六,文本体现云南兴办水利事业的特色:政府极力倡导,民众积极响应、倾力支持。
撒招领[10](2017)在《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实践与困境 ——以云南会泽县为例》文中指出作为“国家行动”的扶贫开是一项涉及到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庞大的综合性性工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新形势的扶贫开发需要更加清晰地明确一系列问题:扶贫开发的主体是谁、扶贫开发的对象是谁、内容是什么、如何动员扶贫开发资源、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扶贫开发机制和实施路径、如何评价扶贫开发的制度绩效,等等。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本文基于对云南省会泽县扶贫开发具体实践为例,在充分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呈现的基础上,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以扶贫开发中的政府行动为视角,通过对调查点扶贫行动中的社会动员、制度设计、机制建构、推进方法的深入分析,呈现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亦即期望通过对扶贫开发中的公共管理实践的剖析和总结,提出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战略机遇期完善农村公共管理的政策建议。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现行扶贫模式展现了其强大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能力,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然而,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农村公共管理从资源动员到推进策略、从政府层面到民众层面都面临诸多困境。因此,本文认为,农村公共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尤其是扶贫开发行动中,扶贫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层面,而应该深刻反思扶贫开发中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问题。农村公共管理的本真目标在于通过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转变、机制的创新、行动策略的优化,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群体——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泽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途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泽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二)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关于石漠化地区贫困的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石漠化 |
二、贫困 |
三、反贫困与精准扶贫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二、福利多元理论 |
三、史密斯的过程模型 |
四、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及成因 |
第一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发展概述 |
一、曲靖市经济发展概况 |
二、曲靖市石漠化地区概述 |
第二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师宗、罗平两县农村贫困现状 |
一、县域基本情况 |
二、地区农村贫困现状 |
第三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的成因 |
一、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产生的客观原因 |
二、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个体形成的原因 |
第三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的反贫困政策及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和石漠化地区的反贫困措施 |
一、中国农村反贫困进程 |
二、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政策 |
第二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现行的反贫困政策和社会扶贫措施 |
一、曲靖现行的多部门联动扶贫攻坚政策 |
二、曲靖现行的社会扶贫攻坚措施 |
三、曲靖现行脱贫攻坚成效监督和考核措施 |
四、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
第三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执行情况 |
一、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师宗、罗平两县反贫困政策执行情况 |
二、曲靖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落实情况 |
第四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政策制定存在问题 |
二、政策保障不到位 |
第二节 环境因素 |
一、社会环境 |
二、自然环境 |
三、经济环境 |
第三节 执行主体层面 |
一、地方政府财政紧张 |
二、部门配合度不够 |
三、部分基层组织工作能力不强 |
第四节 目标群体层面 |
一、脱贫意识不强 |
二、存在抵触心理 |
三、自我发展能力弱 |
第五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健全法律规章及政策 |
二、进一步完善现行脱贫政策 |
三、强化支撑保障 |
四、提升公信力 |
第二节 政策环境层面 |
一、社会环境的改善 |
二、经济环境的改善 |
第三节 执行主体层面 |
一、反贫困的政府责任 |
二、反贫困的社会责任 |
第四节 目标群体层面 |
一、树立自主意识 |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 |
三、提高自身能力 |
小结 |
一、研究的创新与结论 |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三、研究的前瞻与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云南片区)聚类分析 |
附录二 :访谈提问清单 |
致谢 |
(2)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
(3)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
1.1.2 精准扶贫 |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
1.1.4 “十三五”规划 |
1.1.5 工业反哺农业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分析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
2.1.3 城镇化理论 |
2.1.4 短板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
2.2.2 聚集经济理论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3.2.2 索洛增长模型 |
3.2.3 A-K模型 |
3.2.4 拉姆齐模型 |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方法选择 |
5.1.2 方法理论综述 |
5.1.3 理论模型 |
5.2 模型求解 |
5.2.1 模型 |
5.2.2 数据 |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2.4 面板回归 |
5.2.5 回归结果分析 |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4)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长江上游国家深度贫困县土地利用区划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土地利用区划研究进展 |
二、国内土地利用区划研究趋势 |
三、国内精准扶贫研究进展 |
四、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区划理论体系 |
第一节 土地利用区划理论基础 |
一、土地利用区划的基本概念 |
二、土地利用区划的基本原则 |
三、土地利用区划的相关研究理论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理论基础 |
一、精准扶贫的思想内涵 |
二、精准扶贫的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区划可行性探讨 |
一、土地利用区划为精准扶贫提供基础支撑 |
二、土地利用区划与精准扶贫具有目标一致性 |
第三章 东川区土地利用区划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域的位置与区划 |
二、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 |
三、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 |
四、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
五、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贫困的影响 |
六、研究区域的贫困特点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一、数据来源 |
二、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指标测算 |
一、确定指标权重 |
二、测算准则层分值 |
第四节 确定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
一、聚类分析 |
二、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
第五节 各综合区概述 |
一、东南部中山河谷盆地城乡土地开发与产业就业扶贫区(Ⅰ) |
二、西南部中山峡谷土地综合利用与特色产业扶贫开发区(Ⅱ) |
三、西北部高山峡谷土地生态保护与搬迁就业扶贫区(Ⅲ) |
四、北部中山峡谷农地特色开发与产业就业扶贫区(Ⅳ) |
第四章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与脱贫攻坚重点途径和措施 |
第一节 东南部中山河谷盆地城乡土地开发与产业就业扶贫区 |
一、土地利用方向 |
二、脱贫攻坚重点途径和措施 |
第二节 西南部中山峡谷土地综合利用与特色产业扶贫开发区 |
一、土地利用方向 |
二、脱贫攻坚重点途径和措施 |
第三节 西北部高山峡谷土地生态保护与搬迁就业扶贫区 |
一、土地利用方向 |
二、脱贫攻坚重点途径和措施 |
第四节 北部中山峡谷农地特色开发与产业就业扶贫区 |
一、土地利用方向 |
二、脱贫攻坚重点途径和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研究成果 |
(5)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石漠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学者对石漠化的研究概况 |
(二) 国内学者对石漠化的研究概况 |
(三) 石漠化治理理论及发展趋势 |
第一章 云南省石漠化治理现状 |
一、云南省石漠化现状 |
(一) 云南省石漠化分布 |
(二)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现状 |
二、石漠化成因 |
(一) 自然因素 |
(二) 人文因素 |
三、云南省石漠化特点 |
(一) 石漠化土地集中分布于滇东、滇东南地区 |
(二) 石漠化土地以轻、中度为主 |
(三) 岩溶土地石漠化主要发生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峭山地 |
(四) 石漠化分布地区经济状况总体贫困 |
四、云南省石漠化危害 |
(一) 自然灾害频繁 |
(二) 加剧贫困 |
(三) 生态恶化 |
第二章 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分析研究 |
一、云南省石漠化治理概况 |
(一) 滇中地区 |
(二) 滇东、滇东北地区 |
(三) 滇南、滇东南地区 |
(四) 滇西、滇西南地区 |
(五) 滇西北地区 |
二、各州市石漠化治理比较分析 |
(一) 相似之处 |
(二) 不同之处 |
三、石漠化治理模式总结 |
(一)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二) “六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 |
(三) “生态+产业”融合模式 |
(四) “生态+扶贫”治理模式 |
(五) 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
四、云南省石漠化治理成效 |
五、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在困难与问题 |
(一) 石漠化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
(二) 岩溶地区生境依然十分脆弱 |
(三) 石漠化发生的驱动因素依然存在 |
(四) 工程建设资金瓶颈依然未破解 |
第三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石漠化治理 |
一、基于SFIC模型的石漠化治理 |
(一) 初始条件 |
(二) 催化领导 |
(三) 制度设计 |
(四) 协同过程 |
(五) 结果与问责 |
二、构建协同治理下的石漠化治理体系 |
(一) 治理主体 |
(二) 组织架构 |
(三) 治理流程 |
(四) 治理目标 |
(五) 信息交互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分析 |
二、对策建议 |
(一)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协同治理部门责任 |
(二)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稳定投融资体制机制 |
(三) 合理谋划项目、构建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 |
(四) 完善外部监督,强化信息交互 |
三、相关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7)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工作量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耦合 |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3 定量分析方法 |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
4.3.1 空间占用影响 |
4.3.2 污染排放影响 |
4.3.3 土壤环境影响 |
4.3.4 地质环境影响 |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
5.2 情景设置 |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
5.3.1 指标体系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7.1 优化空间结构 |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
(8)云南省会泽县坪菁大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治理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总体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发育研究现状 |
1.2.3 泥石流危险性研究现状 |
1.2.4 泥石流治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和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环境条件 |
2.1.1 交通位置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条件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地表地质现象 |
2.2.7 人类工程活动 |
2.2.8 植被覆盖情况 |
第三章 泥石流发育特征 |
3.1 泥石流沟谷概括 |
3.2 泥石流沟谷分区特征 |
3.3 泥石流主要特征 |
3.3.1 泥石流堆积特征及物质组成 |
3.3.2 流体特征 |
3.3.3 爆发频率 |
3.4 泥石流形成条件 |
3.4.1 地形条件 |
3.4.2 物源条件 |
3.4.3 水源条件 |
3.5 泥石流形成机理 |
第四章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 |
4.1 泥石流流固体颗粒容重 |
4.1.1 宏观判断及现场配方 |
4.1.2 经验公式法 |
4.1.3 泥石流设计容重的综合选定 |
4.2 设计暴雨量计算 |
4.2.1 最大24 小时历年降雨量及修正 |
4.2.2 暴雨计算结果 |
4.3 清水洪峰流量 |
4.3.1 水文研究所法 |
4.3.2 云南省水文手册法 |
4.3.3 断面剖面图 |
4.4 泥石流流速、流量计算 |
4.4.1 泥石流流速计算 |
4.4.2 泥石流流量计算 |
4.5 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计算 |
4.6 泥石流冲击力计算 |
4.7 泥石流冲击高度和弯道超高 |
4.7.1 泥石流最大冲起高度△H |
4.7.2 泥石流弯道超高 |
4.8 泥石流类型及规模 |
第五章 泥石流活动性、危险性评价 |
5.1 泥石流发展阶段 |
5.2 坪菁大沟泥石流易发程度的综合评判 |
5.2.1 泥石流易发程度的综合评判 |
5.2.2 泥石流环境动态评价 |
5.3 坪菁大沟泥石流活动性强度评判 |
5.3.1 坪菁大沟泥石流区域暴雨强度指标R确定 |
5.3.2 堆积扇规模、主河河型变化、主流偏移程度判别 |
5.3.3 泥石流松散储量、松散体变形量判别 |
5.4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与等级评判 |
5.4.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4.2 坪菁大沟泥石流危险性等级评判 |
5.5 坪菁大沟泥石流活动危险性分区 |
5.6 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 |
第六章 防治工程研究 |
6.1 工程布设地段地层岩性特征 |
6.1.1 工程地段地层岩性 |
6.1.2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6.2 防治目标及治理原则 |
6.2.1 防治目标 |
6.2.2 治理原则 |
6.3 已有工程概述 |
6.4 治理基本思路与方案 |
6.4.1 治理思路 |
6.4.2 治理工程位置选择 |
6.4.3 治理方案设计 |
6.4.4 防治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9)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旨趣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水利、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 |
(二) 文本与情景 |
三、学术回顾 |
(一) 全省范围内水利事业的研究 |
(二) 具体河流、湖泊治理等相关水利事业研究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述论 |
一、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现存概况 |
二、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纂述概况 |
三、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的特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报刊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一、省内官方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二、省内其他机构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三、省外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第三节 档案中的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一、档案中水利资料的系统性 |
二、档案中水利资料的研究性 |
三、档案资料的原始记录性应用研究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专书及近代地方志和现代地方水利志中水利资料述论 |
一、民国时期水利专书 |
二、现代地方水利志书 |
第五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相关简表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水利工程文本述论 |
第一节 部分完结报告书 |
一、《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编纂概况 |
二、《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主要内容 |
三、《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社会情景 |
第二节 疏浚河道水利计划书 |
一、《南盘江上游水利工程计划书附概要》 |
二、《西畴县畴阳河两岸水利计划方略》 |
第三节 工程勘测纪载书 |
一、《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编纂情况 |
二、《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
三、《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社会情景 |
第四节 工程实施经过书 |
一、《昭鲁水利工程志》 |
二、《云南宾川龙公海治平渠工程概略》 |
第五节 民国后期水利工程专书 |
一、《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编纂情况 |
二、《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主要内容 |
三、《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社会情景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微探 |
第一节 水利工程文本纪载内容的变化 |
一、水利工程文本纪载内容的专业性变化 |
二、水利工程纪载文本内容的“业余性”变化 |
第二节 水利工程文本的编纂初衷 |
一、纪录工程、以资传世 |
二、“勒石”的纪录传统 |
三、编纂文本以资借鉴 |
第三节 编纂思想的变化:由工程文本到水利专门志书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民国云南水利科技的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发展水利事业的视野 |
一、发展全国性水利的视野 |
二、发展省内公益事业的视野 |
三、水利工程发展的其他视野 |
第六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事业的兴办特色 |
一、政府极力倡导 |
二、民众积极响应与倾力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实践与困境 ——以云南会泽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综述 |
(一)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主体定位的研究 |
(二)关于农村公共管理内容领域的研究 |
(三)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 |
(四)关于农村公共管理实践困境研究 |
(五)关于完善农村公共管理对策建议的研究 |
(六)现有研究评述 |
三、理论视野 |
(一)传统行政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
四、研究思路及调查点基本情况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查点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扶贫社会动员:农村公共管理的资源整合 |
第一节 以社会动员推动农村公共管理资源整合 |
一、社会动员机制是公共管理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 |
二、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与建设的成功重要基础 |
三、社会动员机制的内涵 |
第二节 宏观层面的扶贫资源整合 |
一、明确扶贫资源整合的四大原则 |
二、发动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
三、积极向上级争取扶贫资源 |
四、大力倡导企业、商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
五、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其他力量参与扶贫 |
六、全力促进金融参与扶贫 |
第三节 微观层面的扶贫资源动员 |
一、民间资源利用以确保扶贫开发项目有效 |
二、民间资源利用以弥补农村扶贫开发资源不足 |
第二章 扶贫制度设计:农村公共管理的总体方向 |
第一节 扶贫行动的制度演进 |
一、以“救济”输“血”为特征的扶贫实践 |
二、以“开发”造“血”为特征的扶贫实践 |
三、以多元“参与”为特征的区域性扶贫实践 |
第二节 扶贫制度设计规定了农村公共管理的总体方向 |
一、制度设计的内在层次 |
二、制度设计的过程阶段 |
第三节 会泽县扶贫行动中的制度设计 |
一、明确一个目标 |
二、实施“双轮驱动” |
三、构建“三位一体” |
四、坚持“四年攻坚” |
五、打好“五大战役” |
第三章 扶贫机制建构:农村公共管理的实践逻辑 |
第一节 扶贫行动中的政府主导机制 |
一、创新扶贫攻坚机制 |
二、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
三、建立有效的精准扶贫机制 |
四、优化驻村帮扶机制 |
五、改革资金管理机制 |
六、健全金融扶贫机制 |
七、完善扶贫考核与激励机制 |
第二节 扶贫行动中的农民引导机制 |
一、围绕产业发展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 |
二、加快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
三、整合资源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
四、实施返乡创业农民工培训专项行动计划 |
五、创新金融服务 |
第三节 扶贫行动中的社区参与机制 |
一、利用制度参与渠道,争取扶贫项目 |
二、在社区动员的基础上,参与扶贫开发项目 |
三、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动员社区群众参与扶贫开发项目 |
四、利用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动员社区成员参与扶贫开发项目 |
第四章 扶贫推进方法:农村公共管理的行动策略 |
第一节 以“一套体系”构建扶贫工作运行流程 |
一、精准识别 |
二、精准分类 |
三、精准规划 |
四、精准实施 |
五、精准管理及考核 |
第二节 以“七个到村到户”为重点实施精准帮扶 |
一、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
二、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
三、产业扶持到村到户 |
四、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
五、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
六、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
七、金融服务到村到户 |
第三节 以“专项扶贫项目”支撑精准扶贫 |
一、实施整乡推进工程 |
二、实施整村推进工程 |
三、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
四、实施扶贫安居工程 |
五、实施雨露计划工程 |
六、实施金融扶贫工程 |
第四节 以美丽家园建设为突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
一、实施“消除农村危房行动” |
二、实施“生态建设行动” |
三、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
四、实施“公共服务设施延伸行动” |
五、实施“创业增收富民行动” |
六、实施“思想道德建设行动” |
第五章 扶贫开发中的公共管理困境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扶贫开发中的公共管理困境 |
一、公共管理主体层面的困境 |
二、公共管理内容层面的困境 |
三、公共管理对象层面的困境 |
四、公共管理目标考核层面的困境 |
第二节 完善扶贫开发中农村公共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公共管理价值导向 |
二、完善扶贫动员机制,强化农村公共管理资源整合 |
三、完善扶贫政策执行机制,提升农村公共管理实施效果 |
四、完善扶贫考核机制,加强农村公共管理过程监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会泽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途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D]. 韦林宏.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2]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3]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4]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长江上游国家深度贫困县土地利用区划 ——以云南东川区为例[D]. 李鹏飞.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5]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D]. 黄莉. 云南大学, 2019(03)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7]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8]云南省会泽县坪菁大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治理工程研究[D]. 李佳鲒.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D]. 谢太芳. 云南大学, 2018(01)
- [10]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实践与困境 ——以云南会泽县为例[D]. 撒招领. 云南财经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