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对农业高职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杰[1](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王爽[2](2017)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与微观决策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改革不断深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达到大体相当的水平。随后,在2002-2010年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一波发展高潮,基本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招生“职普比”)达到1的要求。然而,在2010年以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萎缩态势,2015年的招生“职普比”下降至0.75,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出现生源减少与“招生难”问题,部分学校的辍学率高企。在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与民众的教育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供求失衡”现象。对此,部分学者从限制教育供给的角度出发,认为应缩减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取消“职普比”的限制;而政府则从刺激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出台了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等财政资助政策。目前,无论从供给角度还是需求角度,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和讨论主要基于教育学的视角,集中在描述性分析层面;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有限,尤其是涉及量化的研究更为不足。基于以上现实,笔者在大量阅读基础理论并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充分梳理的基础上,从宏观效应(供给)和微观决策(需求)两个层面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宏观层面,在利用丹尼森的分析框架并加以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得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以我国加入WTO为分界点,计算各类教育在WTO前后对经济的贡献,以此来判断现阶段我国继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否仍具经济意义,验证限制教育供给是否导致较大的经济成本。在微观层面,通过分析个体在教育投资决策中的考虑因素,研究背后蕴含的经济学逻辑,验证刺激教育需求的财政资助政策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并采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法对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和教育现状,提出解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数量分析、归纳和演绎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建国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虽取得较大发展,但目前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经历了本世纪初的高速发展之后,一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如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和规模的快速下降、学生流失率严重、毕业生就业起薪较低、师资力量薄弱等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不管是在供给层面还是需求层面均存在变革的要求。第二,在丹尼森的分析框架下,通过完善修正相关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中教育产出弹性系数进行估算。根据其估值,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对我国加入WTO前后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进行了检验,并与其它各类教育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1.加入WTO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发展较快;2.加入WTO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较之前显着提升;3.与其它教育相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始终处于前列;4.与其它教育相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快速高效增长;5.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与其贡献不匹配,今后仍需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而缩减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观点势必影响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不具有经济与现实上的可行性。第三,从理论上来说,影响个人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但影响我国初中毕业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初中成绩、家庭的经济状况、国家的资金支持政策、学生的性别、家庭子女数量以及地域等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将初中毕业后的去向选择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项逻辑回归,结果表明:1.成绩、家庭收入、区域、兄弟姐妹数量等因素能显着影响中等职业教育选择;2.国家财政资助政策对中等职业教育选择的影响不显着。由此可见,政府所主张的、旨在刺激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财政资助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第四,通过在明瑟收入函数中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对我国各类教育的明瑟收益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育选择的“成本—收益”函数,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给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微观决策中各影响因素的经济学解释,揭示了财政资助政策影响不显着的原因在于资助金额很难弥补中等职业教育个人净收益的不足。通过相关性分析,提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在于其社会经济效益与个人收益的失衡,而改善的核心要素在于提高个人工资等回报。最后,结合典型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丹尼森的分析框架,对用于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生产函数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使之更符合现实状况。同时采用修正后的模型,系统地估算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经济要素的产出弹性,从而得出各种要素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二是以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正式确立为节点,采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对加入WTO前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与初中、高中等其它教育进行对比,揭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而说明了缩减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这一观点的不合理性。三是采用相关调查分析方法,归纳了影响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以初中毕业后的去向选择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多项逻辑回归模型,检验了中等职业教育微观决策中的显着性因素,揭示了财政资助政策影响不显着的现象与原因。四是在标准的明瑟收入方程中加入“智力水平”和“父亲受教育程度”作为相关控制变量,来表示个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家庭因素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个人决策的“成本—收益”函数,对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微观决策的显着性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解释了各因素背后的经济逻辑,进而提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与改善建议。
孔哲礼[3](2016)在《棉花补贴的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作为一种战略物资直接关系到涉棉产业各个环节的核心利益。为保障棉花供给,促进农户增收,中国自2002年以来陆续推出了农业税减免、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目标价格等措施,基本形成了市场价格支持、直接支付、一般服务性支持相结合,兼顾农户收入和产业安全的棉花补贴政策体系。那么现行的棉花补贴政策实现了政策目标吗?能够在多大程度影响农户的植棉行为?对于刺激棉花生产和增加农户植棉收益的效果如何?如果还存在不足的话,具体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改进?因此,对棉花补贴的政策效应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对当前的棉花补贴政策体系做出科学的评价,本文从研究中国棉花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开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补贴政策的宏观效果进行了再确认,然后从理论及实证两个层面探讨棉花补贴对农户收入和棉花生产的影响,分析棉花补贴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并借鉴发达棉花补贴政策的成功经验和现行棉花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和发挥棉花补贴政策效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已有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对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归纳本领域的研究范式,吸收已有文献所开发的一些分析方法和技巧,指出其在理论假设、数据采集、变量选取以及计量分析中的不足,为本文研究框架的构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棉花补贴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现状。对建国以来我国的棉花政策进行了解读划分,给出我国当前棉花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目标和具体内容,并结合现状初步分析我国棉花补贴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三,棉花补贴政策的OECD方法测度和宏观效果评估。采取OECD政策分类标准和指标对棉花补贴政策进行了定量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评估棉花补贴的宏观政策效应。第四,棉花补贴政策效应的制约因素和微观验证。本章承担理论和实证基础的功能,利用农户行为模型研究棉花补贴影响农户行为的微观路径,找出制约补贴政策效应发挥的制约因素(中介变量),然后根据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进行验证。第五,结论与政策建议。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简要概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棉花补贴政策效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1.在棉花购销体系完全放开之前,中国棉花支持总量在大多数年份为负值且增长缓慢,此时对棉花的补贴主要体现在一般服务性支持上,1979-2001年的转移总额也仅为224.9亿元。2001年以后中国棉花支持总量增长迅速,对棉花产出和价格的扭曲作用也日益明显。从支持结构上看,市场价格支持占比较大。2.从理论上来说,市场价格支持、脱钩补贴、挂钩补贴和一般服务性支持对于植棉农户增收、棉花增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若以保供给为政策目标,那么按照政策效果来排序,可选的政策工具依次为市场价格支持、挂钩补贴、脱钩补贴和一般服务性支持;若以农户增收为目标,则应依次选择脱钩补贴、挂钩补贴与市场价格支持和一般服务性支持。3.从实证结果来看,不同类型的补贴政策在农户增收、棉花增产上的作用和强度却并不一致。挂钩补贴与棉花产出和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均不显着。相对而言,市场价格支持对于促进棉花生产、调动农民植棉积极性的作用最直接、效果也最为显着。脱钩补贴对于增加植棉农户收益的效果较为明显,但对于棉花生产却没有什么激励作用。一般服务性支持对于棉花产出和农户收入的影响均明显,效果相对适中。4.棉花补贴政策对产出和农户收益的影响通过生产技术、边际报酬率、市场价格以及风险偏好等四个中介变量来实现,这些变量中介效应的大小决定了棉花补贴政策的效应是否显着。5.土地的产出弹性远大于其他要素,脱钩补贴能刺激农户扩大要素投入,但由此土地的供给相对固定,使得脱钩补贴的产出效应并不明显;棉花生产具有规模报酬,因此收入效应较为明显。当棉花的要素规模扩张程度大于1时,一般服务性支持所引起的生产技术进步会使棉花产出和农户收益同时增加。棉花价格上升能够有效刺激农户扩大棉花生产;棉花供给的要素价格弹性较低,当投入等量的市场价格支持和挂钩补贴资金时,前者对棉花产出的刺激要明显强于后者。由于补贴力度偏低,挂钩补贴对产出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着。化肥和机械的边际报酬率大于1,种子等其它要素的边际报酬率小于1,导致农机购置补贴和两种补贴的收入效应相互抵消,因而挂钩补贴的总收入效应并不明显。要素价格上升会导致产出的边际报酬率下降,市场价格支持要与要素价格管控搭配使用才能将收入效应发挥到最大。
陈会丽[4](2007)在《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改革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够胜任农业生产第一线各项生产任务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主要来自农村,最终也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业生产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但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组织生产的能力,并具备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根据现代社会对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进行了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改革的问题研究,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为农业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对国内部分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分析总结出农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现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总结出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和启示。在国际比较之后,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高职院校的特点,分析总结出了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的对策,主要内容包括对农业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分析,构建新形势下农业高职院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的依据、原则、程序和内容等。最后,为了论证本文所研究的课程设置改革的相关理论,本文对笔者所在学校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案例进行了简析,重点介绍了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践的程序及内容,并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从社会需求和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基本素质方面来研究课程设置,探索出一种能够具有农业高职院校特色的、满足社会对农业高级技术人才要求的新型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适用于国内农业高职院校指导课程设置工作。同时,也可为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朱定贵[5](2007)在《影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效果因素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理论够用,实践技能过硬,留得住”的高素质的农业职业人才,致使我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全文对如何进一步增强高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高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如何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全文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前言,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方法、内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对当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主要从技术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角度进行。第三章分析了影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技术素质教育的宏观因素,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进行了阐述。第四章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发展传播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和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分析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面临的新问题及对教育效果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影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这些主要因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主要因素虽然对高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各影响因素的差异不明显,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决定性影响作用则是教育主体的因素。第五章,论文最后提出了增强高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效果的具体对策:(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技素质教和人文素质教育,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是做好高等农业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2)优化教育环境是做好农业高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3)加强农业高职学校素质教育队伍建设是关键;(4)好的制度方法手段是搞好农业高职学校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
景琴玲[6](2007)在《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高职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作为农业教育面向“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各类事业建设培养了急需的多种应用型人才,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和农业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愈加突出,尤其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其就业现状较其他类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更加令人堪忧,这种就业现状直接关系到农业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农业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认识目前农业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分析其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成为学术界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农业高职就业的理论基础、环境、现状、影响因素四方面对农业高职就业问题进行分析的。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西方就业理论和马克思就业理论及其对我国就业的启示;接着对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环境的转变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阐明了在此环境下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及就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在了解了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大背景之后,本文又通过电话、网络、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农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意向、择业心态、就业指导、就业途径等有关问题进行细致地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反映出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为促进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实证基础;在掌握了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对影响农业高职生就业现状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SWOT矩阵来清晰反映影响农业高职生就业的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成为农业高职生就业对策研究的理论工具。在科学就业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以上对农业高职就业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之后,本文又在吸取大学生成功就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业高职就业问题的三个对策,即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坚持教育创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高职人才;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市场。同时还提出了两项政策性建议即鼓励自主创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本论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在理论上,它具有填补我国农业高职就业问题研究的空缺的学术价值;在现实中,研究农业高职就业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将会为我国农业高职院校解决实际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带动农业高职招生,促进农业高职教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并且对政府就业政策的合理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景琴玲,陶艳梅,王革[7](2006)在《新形势下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围绕“三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了目前农业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针对目前农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肖树忠[8](2006)在《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以唐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项研究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以及对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确立的,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提出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案,为政府优化配置农业技术创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本项研究采用系统分析、跨学科研究、比较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技术创新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主要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对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建立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和运行情况的考察,总结出了可借鉴的经验;三是分析了我国宏观管理体制及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架对于地市级的影响;四是以唐山市为例对目前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五是依据上述研究,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与重点任务。 本项研究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强调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把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创新战略,进行协同建设的观点。二是认为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经济转型期政府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平稳过渡,促进行政区域型经济向经济区域型经济转变的重要途径,提出立足行政区域,着眼于经济区域,充分依据农业资源区划进行体系建设的思路。三是提出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是政府,核心任务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四是从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的角度提出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益事业、协会组织、农业企业、科技示范户、政策支撑六个子体系。五是提出当前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行政管理的统一,打破行业分割,重新设置相关机构,重新划分机构职能,鼓励农民协会组织和各类农业企业发展,培植科技示范户,完善建立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励政策,优化创新环境等。 本项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加速行政管理及科研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地市级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保证国家创新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景琴玲,陶艳梅,王革[9](2006)在《新形势下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文中提出从一个新的视角,紧紧围绕“三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了目前农业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针对目前农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毛德智[10](2006)在《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现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政治法律修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协调其数量,提高其质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从资源结构看,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当前,在人力资源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涉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从经济学、社会学多角度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本论文的选题正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 本论文共七章,从逻辑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章为总论部分,以理论分析为主。主要内容是概括性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在经验事实描述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历史考察与现状评价,并对美国、韩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经验进行剖析,将其概括为“先发模式”和“后发模式”,据此提出了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与借鉴。接下来第三章系统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各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不尽相同,地区间有明显的差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基本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第四、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以及在当前市场化与国际化不断加速的社会进程中,从技术进步、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角度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教育是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手段,第六章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农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开发的经验借鉴,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现状的农村职业技能开发之路。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在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思路的基础上,从观念开发、教育性开发、制度性开发、迁移性开发、政策性开发等角度,系统探讨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本研究可能实现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比较优势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以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本文认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贸易比较利益,使静态比较优势得以实现。但从动态看,由于放弃了具备潜在动态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结果会由于工业化推进速度的迟缓及国际分工低级化和边缘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探讨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并结合社会经
二、加入WTO对农业高职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农业高职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数据处理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2.1.3 知识图谱 |
2.1.4 研究主体 |
2.1.5 研究主题 |
2.1.6 知识基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教育学 |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
2.2.3 文献计量学 |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5 信息可视化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
3.2 来源期刊分布 |
3.3 研究主体分析 |
3.3.1 研究作者分析 |
3.3.2 研究机构分析 |
3.4 研究主题分析 |
3.4.1 突出人才培养 |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
3.4.5 以学生为中心 |
3.5 知识基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
4.2.1 研究作者分析 |
4.2.2 研究机构分析 |
4.3 研究主题分析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
4.4 知识基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
5.2.1 研究作者分析 |
5.2.2 研究机构分析 |
5.3 研究主题分析 |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
5.4 知识基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
6.2.1 研究作者分析 |
6.2.2 研究机构分析 |
6.3 研究主题分析 |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
6.4 知识基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
附录2:科研成果 |
(2)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与微观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二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教育成本收益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国际实践 |
第一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三节 典型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研究 |
第一节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
第二节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方法 |
第三节 宏观视角下我国教育产出弹性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微观决策研究 |
第一节 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个人选择的实证研究 |
第三节 我国各类教育明瑟收益率的估算 |
第四节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经济学解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棉花补贴的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1.1 农业补贴及其分类 |
2.1.2 政策效应 |
2.1.3 农户 |
2.1.4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补贴的立论依据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文献 |
2.3.2 国内文献 |
2.3.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中国棉花补贴:制度变迁与政策转换 |
3.1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的阶段划分 |
3.1.1 自由购销阶段(1949-1953) |
3.1.2 垄断经营阶段(1954-2001年) |
3.1.3 全面放开阶段(2001年至今) |
3.2 中国棉花补贴的目标转换与政策实践 |
3.2.1 政策目标转换 |
3.2.2 棉花补贴实践 |
3.2.3 补贴措施概述 |
3.3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的阶段性特征与演变规律 |
3.3.1 阶段性特征 |
3.3.2 演变规律 |
3.4 现行棉花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4.1 目标不够清晰 |
3.4.2 政策结构欠缺合理 |
3.4.3 补贴标准偏低 |
3.4.4 运行程序繁琐,行政成本较高 |
3.4.5 补贴针对性不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支持水平与结构特征 |
4.1 补贴政策分类和含义 |
4.1.1 政策分类 |
4.1.2 政策含义 |
4.2 OCED农业生产者支持水平的评估方法与测度指标 |
4.2.1 生产者支持估计 |
4.2.2 消费者支持估计 |
4.2.3 一般服务性支持估计和农业支持总量估计 |
4.3 中国棉花支持水平测度及分析 |
4.3.1 数据来源及技术处理 |
4.3.2 中国棉花支持水平的变化趋势 |
4.3.3 中国棉花支持的结构特征 |
4.3.4 影响棉花补贴政策支持水平的现实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5.1 棉花补贴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 |
5.1.1 市场价格支持 |
5.1.2 脱钩补贴 |
5.1.3 挂钩补贴 |
5.1.4 一般服务性支持 |
5.1.5 小结 |
5.2 中国棉花生产概述 |
5.2.1 种植面积和产量 |
5.2.2 植棉收益 |
5.2.3 一个发现 |
5.3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的产出效应评价 |
5.3.1 变量选择与数据选取 |
5.3.2 补贴政策对棉花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3 不同类型补贴政策对棉花产出的影响 |
5.3.4 小结 |
5.4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的收入效应评价 |
5.4.1 棉花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5.4.2 不同类型补贴政策对植棉农户收入的影响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效应的制约因素与微观验证—基于新疆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 |
6.1 补贴政策效应制约因素的理论分析 |
6.1.1 基本假定 |
6.1.2 理论分析 |
6.1.3 结论 |
6.2 技术、风险偏好与补贴政策效应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设定与估计 |
6.2.3 对补贴政策效应的解释 |
6.3 价格、边际报酬率与补贴政策效应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设定与估计 |
6.3.3 对补贴政策效应的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棉花补贴政策及经验启示 |
7.1 主要国家棉花补贴政策概述 |
7.1.1 美国 |
7.1.2 澳大利亚 |
7.1.3 巴西 |
7.1.4 印度 |
7.2 主要国家棉花补贴政策的比较 |
7.2.1 政策工具 |
7.2.2 支持水平 |
7.2.3 小结 |
7.3 对中国棉花补贴政策的启示 |
7.3.1 充分认识棉花补贴政策的重要性 |
7.3.2 促进棉花补贴政策的法制化、项目化 |
7.3.3 保持棉花补贴政策的灵活性 |
7.3.4 明确棉花贴的政策目标、提高补贴效率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棉花补贴政策与农户生产经营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改革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着作类 |
1.2.2 论文类 |
1.3 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的背景 |
2.1 现代社会对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
2.1.1 现代社会对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
2.1.2 现代社会对农业人才的要求 |
2.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 |
2.2 农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2.2.1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
2.2.2 突出能力本位,加强就业导向 |
2.2.3 “产学研”结合,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建设 |
第3章 我国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
3.1.1 压缩后的本科课程设置 |
3.1.2 中外结合的课程设置 |
3.1.3 多元整合课程设置 |
3.1.4 双证制课程设置 |
3.2 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课程设置单一,结构失衡 |
3.2.2 机械搬用国外课程设置,脱离自身实际 |
3.2.3 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滞后 |
3.2.4 在培养规格上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借鉴 |
4.1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借鉴 |
4.2 日本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借鉴 |
4.3 英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借鉴 |
4.4 法国农业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借鉴 |
第5章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的对策研究 |
5.1 农业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分析 |
5.1.1 农业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三农” |
5.1.2 我国农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
5.2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原则 |
5.2.1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
5.2.2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依据 |
5.2.3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原则 |
5.3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程序及内容 |
5.3.1 预测市场需求,进行职业分析 |
5.3.2 确定课程设置目标 |
5.3.3 确定达到课程设置目标所需要的课程 |
5.3.4 课程设置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
5.4 课程设置的评价 |
第6章 案例分析: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实践的研究 |
6.1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背景 |
6.1.1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简介 |
6.1.2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
6.1.3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简况 |
6.2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践的程序及内容 |
6.2.1 聘请行业知名人士,建立畜牧兽医专业指导委员会 |
6.2.2 对畜牧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 |
6.2.3 对社会职业需求和培养目标进行分析 |
6.2.4 对专业所需知识、技能、素养等结构进行细化 |
6.2.5 讨论并确定课程设置改革、实施及评价方案 |
6.3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践的分析 |
6.3.1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得到优化 |
6.3.2 加强实习实训,强化顶岗实习 |
6.3.3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实施效果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 |
附录 2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
附录 3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职业、岗位群、就业方向一览表 |
附录 4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
附录 5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表 |
附录 6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进度安排表 |
附录 7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表 |
致谢 |
(5)影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效果因素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内涵 |
1.3.1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 |
1.3.2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技术素质教育 |
1.3.3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1.3.4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教育效果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
2.1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技术素质教育现状 |
2.1.1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技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
2.1.1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技术素质教育存在的新问题 |
2.2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2.2.1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
2.2.2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
3 影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技术素质教育效果的宏观因素理论分析 |
3.1 提高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技术素质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 影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技术素质教育效果的宏观因素分析 |
4 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微观实证分析 |
4.1 发展传播学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分析 |
4.2 影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 |
4.2.1 教育主体 |
4.2.2 教育内容 |
4.2.3 教育方法 |
4.2.4 教育途径 |
4.2.5 教育环境 |
4.3 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的影响力分析 |
4.3.1 教育主体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力分析 |
4.3.2 教育内容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力分析 |
4.3.3 教育方法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力分析 |
4.3.4 教育途径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力分析 |
4.3.5 教育环境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力分析 |
4.3.6 影响教育效果的各主要因素的影响力比较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情况 |
1.2.2 农业高职就业研究情况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人力资源 |
2.1.2 就业与失业 |
2.1.3 几种失业类型 |
2.2 西方学者的就业理论 |
2.2.1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2.2.2 菲利普斯曲线 |
2.2.3 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 |
2.2.4 西方就业理论的启示和借鉴 |
2.3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
2.3.1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
2.3.2 马克思就业理论对中国就业改革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 |
3.1 大学生就业环境的转变 |
3.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 |
3.1.2 高等教育体制的巨大变革 |
3.1.3 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带来的转变 |
3.1.4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的转变 |
3.2 新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
3.2.1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
3.2.2 毕业生就业形式与途径的多元化 |
3.2.3 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多元化 |
3.3 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
3.3.1 就业岗位争夺“白热化” |
3.3.2 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化” |
3.3.3 就业政策落实“失衡化” |
3.3.4 就业市场招聘“异常化” |
3.3.5 教育体制市场“需求化” |
3.3.6 舆论媒体导向“误区化” |
3.4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特殊环境 |
3.4.1 农业高职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
3.4.2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特殊环境 |
第四章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
4.1 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状况 |
4.2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
4.2.1 就业率调查 |
4.2.2 就业意向调查 |
4.2.3 择业心态调查 |
4.2.4 就业指导满意度调查 |
4.2.5 就业途径调查 |
4.3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
4.3.1 弱竞争性 |
4.3.2 就业对口率低 |
4.3.3 就业指导不力 |
4.3.4 就业质量差 |
第五章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SWOT 分析 |
5.1 优势因素分析 |
5.1.1 农业高职生的各方面能力比一般劳动力素质高 |
5.1.2 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非常重视 |
5.1.3 农业高职作为高职教育而具有的优势 |
5.2 劣势因素分析 |
5.2.1 农业高职教育所处行业和层次的劣势 |
5.2.2 农业高职院校所处地域的劣势 |
5.2.3 农业高职教育发展依然处于不成熟阶段 |
5.2.4 观念障碍 |
5.3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外部环境机会分析 |
5.3.1 农业、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强 |
5.3.2 西部大开发为农业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就业良机 |
5.3.3 “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
5.3.4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 |
5.4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外部环境威胁分析 |
5.4.1 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型的不完善 |
5.4.2 人才需求变化周期加快,社会认可度小,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 |
5.4.3 社会对农业高职教育要求过高,招聘条件过于苛刻 |
第六章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策略分析 |
6.1 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
6.1.1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 |
6.1.2 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
6.1.3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
6.1.4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
6.2 坚持教育创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高职人才 |
6.2.1 提高学生素质 |
6.2.2 提高教师素质 |
6.2.3 学科专业调整 |
6.2.4 就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 |
6.3 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市场 |
6.3.1 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
6.3.2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
6.3.3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 |
6.3.4 规范就业市场,加快人事代理制度改革 |
6.4 若干政策建议 |
6.4.1 鼓励自主创业,给予优惠政策 |
6.4.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形势下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
1.农业、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强 |
2.农业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
二、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1. 长期的城乡差别是造成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性原因 |
2. 专业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办学特色不显着,使得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要求,胜任工作 |
3. 政府政策、社会舆论以及毕业生就业观念是造成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存在的主观性原因 |
4. 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是造成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存在的客观因素 |
三、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
1.摒弃城乡二元分隔政策取向,改善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 |
2.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 |
3.加大爱农就业思想教育,增强毕业生务农观念 |
4.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
(8)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以唐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进展 |
1.3.1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早期探索 |
1.3.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
1.3.3 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 |
1.3.4 关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进展 |
1.3.5 关于农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4.4 研究采用的方法 |
第二章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创新与技术创新 |
2.1.2 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 |
2.1.3 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 |
2.1.4 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
2.1.5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推广 |
2.2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2.2.1 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
2.2.2 农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观点 |
2.2.3 农业技术创新类型 |
2.2.4 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 |
2.3 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理论 |
2.3.1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2.3.2 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理论的提出 |
2.3.3 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2.4 行政区域经济理论 |
2.4.1 区域的划分 |
2.4.2 区域经济理论 |
2.4.3 行政区域经济理论 |
2.4.4 行政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5 公共物品理论 |
2.5.1 公共物品的概念 |
2.5.2 公共物品的供应机制 |
2.5.3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公共物品属性 |
2.5.4 公共物品理论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6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6.1 制度的内涵 |
2.6.2 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2.6.3 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构成 |
2.6.4 新制度经济学的局限性 |
2.6.5 制度经济学对技术创新的分析 |
2.6.6 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7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理论 |
2.7.1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
2.7.2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前提 |
2.7.3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职能重点划分 |
2.7.4 关于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容 |
第三章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3.1 美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1.1 美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1.2 美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2 法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2.1 法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2.2 法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3 荷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3.1 荷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3.2 荷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4 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4.1 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4.2 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5 韩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5.1 韩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5.2 韩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6 印度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3.6.1 印度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3.6.2 印度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 |
3.7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共同特点与建设经验 |
3.7.1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共同特点 |
3.7.2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经验 |
3.8 对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3.8.1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
3.8.2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组织体系 |
3.8.3 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系 |
第四章 我国宏观管理背景下的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4.1 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4.1.1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 |
4.1.2 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对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 |
4.2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市级现状分析 |
4.2.1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4.2.2 国家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4.2.3 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状况评价 |
4.3 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
4.3.1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 |
4.3.2 行政区划改革的趋势 |
4.4 我国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国家战略 |
4.4.1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战略的组成部分 |
4.4.2 国家关于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建设的战略 |
4.4.3 国家关于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战略 |
第五章 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证分析 |
5.1 唐山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代表性分析 |
5.1.1 唐山市社会经济概况 |
5.1.2 唐山市农业资源及区划概况 |
5.1.3 唐山市农业发展概况 |
5.1.4 唐山市在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代表性 |
5.2 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
5.2.1 农业技术创新的行政管理体系 |
5.2.2 农业科研开发体系 |
5.2.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5.2.4 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
5.2.5 农业企业创新体系 |
5.2.6 农民协会组织体系 |
5.2.7 农业资源区划与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
5.2.8 农资服务体系 |
5.2.9 农业标准化体系 |
5.2.10 农业技术创新的环境 |
5.3 唐山市农户调查分析 |
5.4 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
5.4.1 唐山市科技局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试点建设 |
5.4.2 河北省燕山科学试验站的创建模式 |
5.5 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分析 |
5.5.1 唐山市区域宏观经济形势 |
5.5.2 唐山市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
5.6 完善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点措施 |
第六章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案 |
6.1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6.2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
6.2.1 政府为体系建设主体的原则 |
6.2.2 实用性的原则 |
6.2.3 开放合作的原则 |
6.2.4 远近结合的原则 |
6.2.5 行政区划与经济类型区相结合的原则 |
6.2.6 继承性发展的原则 |
6.2.7 因地制宜的原则 |
6.3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
6.3.1 总体框架 |
6.3.2 农业技术创新行政管理体系 |
6.3.3 农业技术创新公益事业体系 |
6.3.4 农业技术创新农民协会组织体系 |
6.3.5 农业技术创新企业体系 |
6.3.6 农业技术创新科技示范户体系 |
6.3.7 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
6.4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
6.4.1 积极推进机构改革 |
6.4.2 增强龙头企业创新能力 |
6.4.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
6.4.4 加强农民协会组织建设 |
6.4.5 建立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
6.4.6 营造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的有利环境 |
6.5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6.5.1 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构筑全社会重视科技的氛围 |
6.5.2 实施城市带动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6.5.3 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搞好统一规划 |
6.5.4 继续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 |
6.5.5 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规范政府行为 |
6.5.6 加强领导,搞好分类指导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问题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关于本项研究的讨论 |
7.3 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新形势下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
1.1 农业、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强 |
1.2 农业、农村发展对人才质量要求逐渐提高 |
2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1 就业机遇 |
2.2 就业挑战 |
3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根本性原因 |
3.2 客观性原因 |
3.3 主观性原因 |
3.4 直接性原因 |
4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对策 |
4.1 摒弃城乡二元分隔政策取向,改善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 |
4.2 围绕“三农”和新农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就业渠道 |
4.3 加强服务“三农”意识,推出基层化就业品牌 |
4.4 加大爱农就业思想教育,增强毕业生务农观念 |
4.5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10)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 |
1.1.2 我国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
1.2.1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的相关研究 |
1.2.2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相关研究 |
1.2.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3 本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2.1 人力资源开发的“先发模式”: 以美国为例 |
2.1.1 建立提高全民素质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
2.1.2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 |
2.1.3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
2.1.4 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教育开发立法体系 |
2.1.5 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多元投资结构 |
2.1.6 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 |
2.1.7 确立具有战略眼光的人力资源引进策略 |
2.1.8 注重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机制 |
2.2 人力资源开发的“后发模式”: 以韩国为例 |
2.2.1 强调教育的高投入,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快 |
2.2.2 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结构 |
2.2.3 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向科学性迈进 |
2.2.4 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法律法规体系 |
2.2.5 公务员制度的廉洁高效 |
2.2.6 强调人才的国际交流 |
2.3 美国、韩国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
2.3.1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
2.3.2 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选择的启示与借鉴 |
第3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3.1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支持 |
3.1.1 马克思的人力资源思想 |
3.1.2 人力资本理论 |
3.1.3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增长 |
3.2.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
3.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检验 |
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确定 |
3.3.2 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的功能和原则 |
3.3.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5 技术处理 |
3.3.6 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
第4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
4.1 农村人力资源的演进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
4.1.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村人力资源的情况及特征(1949-1978年) |
4.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农村人力资源情况及特征(1978年至今) |
4.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
4.2.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
4.2.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
4.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障碍 |
4.3.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障碍 |
4.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障碍 |
4.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流动性障碍 |
4.3.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其他障碍 |
第5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
5.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
5.1.1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划分 |
5.1.2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 |
5.1.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
5.2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 |
5.2.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5.2.2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
5.3 我国加入WTO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
5.3.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国际比较 |
5.3.2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和农业的影响 |
5.3.3 加入WTO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机遇和挑战 |
5.4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5.4.1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
5.4.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
5.4.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和挑战 |
5.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5.5.1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
5.5.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 |
第6章 农业教育培训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6.1 农业教育: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
6.1.1 美国农业教育 |
6.1.2 荷兰农业教育 |
6.1.3 日本农业教育 |
6.2 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
6.2.1 积极推进职业培训与就业立法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
6.2.2 严格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注重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联系和衔接 |
6.2.3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协作配合,积极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
6.2.4 广泛筹措职业培训和鉴定经费 |
6.2.5 强化质量管理,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
6.2.6 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通过就业带动培训 |
6.2.7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学员参与培训和鉴定积极性 |
6.3 我国农业教育的擅变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演进 |
6.3.1 古代农业教育 |
6.3.2 近代农业教育 |
6.3.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教育 |
6.4 当前我国农业教育培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4.1 当前我国农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现状 |
6.4.2 当前我国农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选择 |
7.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原则 |
7.1.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目标 |
7.1.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原则 |
7.1.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主要任务 |
7.2 观念更新: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行 |
7.2.1 政府应尽快转变职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7.2.2 农民应尽快强化自身意识,积极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7.3 教育性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
7.3.1 落实科教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
7.3.2 大力调整教育结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
7.3.3 强化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 |
7.3.4 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 |
7.3.5 构建农村学习型组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教育引导 |
7.4 制度性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 |
7.4.1 创建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 |
7.4.2 加强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7.4.3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 |
7.4.4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
7.5 迁移性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
7.5.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自身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
7.5.2 加快城镇建设及城市化步伐,实现农村人力资源跨区流动 |
7.5.3 做好生态移民工作 |
7.6 政策性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 |
7.6.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政府投入 |
7.6.2 加强农村人口的综合调控,坚决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
7.6.3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增强农民身体素质 |
7.6.4 推动农村的法制化建设 |
全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入WTO对农业高职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2]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与微观决策研究[D]. 王爽.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 [3]棉花补贴的政策效应研究[D]. 孔哲礼.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4]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改革的问题研究[D]. 陈会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7)
- [5]影响农业高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效果因素评价研究[D]. 朱定贵.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6]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景琴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新形势下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 景琴玲,陶艳梅,王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21)
- [8]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以唐山市为例[D]. 肖树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9]新形势下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 景琴玲,陶艳梅,王革.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
- [10]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 毛德智.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