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思辨性新闻的写作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喻美娟[1](2021)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研究》文中指出
董双[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田夏[3](2021)在《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时评型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云葶[4](2021)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都进入了快速道。为适应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概念,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改正式启幕。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标、教材、高考都对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思维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这些目标和要求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其中发展学生思维,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本论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尝试融合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角度入手,根据实践调查及案例分析,有的放矢地寻找一套系统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更客观地提升教学有效性,真正达到以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完整、有效的教学策略作为参考。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章节。第一章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首先,对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下开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背景作具体介绍;其次,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再次,进一步整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关联点,以此阐述教学必要性;最后,论述国内外相关的理论依据,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法,找出新课改背景下一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第三章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根据相关理论和实际的调查研究,笔者将从批判质疑、逻辑推理、细读深思、分析评论四个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探究教学实施策略;以《故都的秋》为实践案例,系统地展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即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既要与当今不断推进的课改进程相契合,也要从传统的中国文化视角来看待“思辨性阅读”、从一线的实践现状及具体的案例看待“思辨性阅读教学”、从质疑、推理、细读、评论四个方面构建教学策略。达到以质疑激发学生思辨的意识,以推理教授学生思辨的方法,以细读引导学生思辨的深入,以评论拓展学生思辨的应用。
李迎春[5](2021)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探究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七个必修任务群之一,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实用文本阅读与理解能力、日常生活中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是每个高中生都应具备的语文学科素养。然而,实用文教学长期以来得不到语文教师的重视。许多教师采取知识逐点讲解、逐层分析的教学方法,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缺失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探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绪论部分,笔者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社会生活对语文课程提出的要求、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选题缘由,并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有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然后,笔者论述了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新颖性。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阐述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语文课程标准、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高中生特点等教学设计依据。第三章,从单元架构思路和单元内部组成两个角度探讨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编写特点。第四章,笔者结合第二单元的编写特点,从教学设计原则、教学目标确立、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五个角度阐述了设计的具体内容。第五章,笔者以本文的研究理论为基础,以“新闻传媒类”为教学内容,分享了教学设计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本任务群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王园园[6](2021)在《基于群文阅读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将“任务群”纳入了课标之中。基于新课改的理念,群文阅读教学和思辨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具体来说,群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性思维等思辨能力。但是有关高中阶段的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研究在我国尚未完全成熟,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基于统编版教材的阅读教学,很多一线教师都未能清楚地认识到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思辨的重要性,抑或缺乏相应的实施路径。因此本文将基于前人的研究,首先梳理清楚群文阅读教学培养思辨能力的具体内容,帮助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提高对群文与思辨的认识;其次,明确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详细探讨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势,从理论的必然性和新课改应试教育的要求等角度进一步丰富群文阅读的相关内容。接着,本研究将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出发,探析当前高中阶段统编版教材中有关群文阅读和思辨能力的要求,从不同文体、不同思辨内容等角度明确实际操作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同时围绕群文阅读的具体步骤展开,为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提供相应的实践路径及方法指导,从而帮助实践者便于操作;最后,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完整的实践案例,为当前新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实施提供落脚点,启迪一线教师通过范本更好地推动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目的是引起当代语文教师以及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因此本研究以群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探索高中统编版教材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阅读教学策略,以此来丰富高中群文阅读理论及思辨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穆艳芳[7](2020)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辨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君[8](2020)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中的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之一。自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成为了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的教学内容。高中阶段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语文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推进实施思辨性阅读的教学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思辨性阅读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并结合社会、学科以及学生等背景,阐述在高中阶段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的在校师生进行调研,深入到语文课堂中,分析当前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的现状与问题,明确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目标方向,并结合学习任务群进行案例分析,进而探究系统可行的教学实施策略,以期促进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刘锦蓉[9](2020)在《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思维,追求答案的准确一致、思维的整体统一,已然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痼疾,长此以往将对学生思维素养培养及未来的成长发展带来无法预估的后果。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根据新课程改革发展理念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思辨思维”以其独特价值成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们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积极探索的重要方向,通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真正发挥语文教育教学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塑造学生理性人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作用。鉴于目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多来自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较少,尚未形成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本论文对进一步推进高中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及理论价值。本文在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中思辨思维、思维能力与品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相关内容的前提下,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两大内容和两组实施路径入手,选择“思辨性阅读”与“古代经典论说”为切入口,明晰探究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本文论证和解决的问题是:其一,如何挖掘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的思辨性价值,为发展学生思辨思维能力提供思辨性的教学内容;其二,如何通过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的思辨性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质疑批判、分析推理、实证评析”等思辨思维能力,并具体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探讨:根据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等概念澄清,确保以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指导。梳理解读教材古代论说文的思辨价值,围绕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要点,以逻辑知识、思维工具引导,从文本对话的质疑发问、深入解读的推理论证到迁移运用的综合评估,合理整合《古文观止》论说资源,为教学策略的探究提供可行性内容。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一定社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思辨性阅读教学对学生理性精神世界与人格的塑造,发掘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素养,促进思维品质趋向成熟。
刘漪柔[10](2020)在《高考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及教学建议 ——以2015-201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文中指出语文学科的思辨性阅读的概念、内涵、特征有着属于这一学科的独特之处,具体来说:在概念上,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是一种将语文思辨性思维自觉、主动的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的一种能力与态度,它立足于当前的阅读作品,目的是为了获取真知,解决问题,在完成阅读实践活动后决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在内涵上,它的具体内容包含了基础的逻辑能力、发展的思辨能力和提升的思辨品质三部分,其中,基础的逻辑能力又包括语言现象和文字现象的比较、分析、归纳、概括,问题与观点的识别与分析,在理论上对问题进行推理与论证;发展的思辨能力包括考察评价、搜集与评估证据和解决问题,获得综合判断;提升的思辨品质包括分析反思,思想开明,心态公正,以理服人。在特征上,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以语言文字作品为题材、以语言文字作品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和获取真知为目标。我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能力的考查分为了基础能力和发展能力两个层级,结合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基础能力和发展能力层级,得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所考查的能力与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对应关系。在基础能力层级上,总体而言属于交叉对应的关系,具体来说,考试大纲中的“识记”对应着思辨性阅读能力“辨识、比较、分析、归纳和整理”,考试大纲中的“理解”对应着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对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考试大纲中的“分析综合”对应着思辨性阅读能力“对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和“对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推理和论证”。在发展能力层级上,考试大纲中的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鉴赏评价、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表达应用和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探究与语文思辨性阅读的考察与评价、推理与发现、实证与结论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对近五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按不同的文本类型试题进行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的试题分析,具体有近五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试题形式评析和试题考查走向评析,得出近五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关于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的情况和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思辨能力考查的启示:论述类文本思辨性阅读试题应增加在论证过程方面的考查,选材上应扩大选文范围;实用类文本思辨性阅读试题应增加对证据质量判断的考查,选材上应增强情境性;文学类文本思辨性阅读试题应增加对思辨能力的综合考查试题,选材上应增强选文意蕴的深度。在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构成要素与高考语文能力考查探究和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培养提出建议:论述类文本以创新性、逻辑性和时代性为教学材料补充原则,实用类文本的教学材料补充要注意生活化和情境化,文学类文本的教学材料补充要注意综合性。培养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可以考虑以下三点策略:批判质疑策略、互文比较策略和关联性寻找策略。
二、浅论思辨性新闻的写作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思辨性新闻的写作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4)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 |
(一)新课改下开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背景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2.“统编本”高中语文新教材 |
3.新高考改革 |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
1.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2.满足“统编本”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安排 |
3.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 |
(四)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理论依据 |
1.宁鸿彬思维派教学 |
2.西方认知学习理论 |
3.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 |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 |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的简要介绍 |
1.调查基本情况 |
2.调查内容说明 |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1.缺乏质疑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
2.逻辑推理的意识和能力欠缺 |
3.忽视对文本的深读和广读 |
4.分析评论的能力和效率较低 |
(三)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群体暗示”和“教师权威”的阅读心理 |
2.固化、表面的课堂模式 |
3.注重教材和考试的阅读内容 |
4.“为阅读而阅读”的任务教学观 |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
1.搭建思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批判质疑力 |
2.实施逻辑化的阅读,保障思辨的理性与效率 |
3.把握细读方法,拓展思辨的深度与广度 |
4.统筹思辨读写,整合学生的分析与评论 |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
1.教材及学情简介 |
2.课前导思学案设计 |
3.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
致谢 |
(5)“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探究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习任务群 |
二、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
第二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学设计 |
二、语文教学设计 |
三、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 |
第二章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
第一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情境认知理论 |
三、任务驱动 |
四、最近发展区 |
第二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的依据 |
一、语文课程标准 |
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
三、高中生的特点 |
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特征 |
第三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编写特点 |
第一节 双线索模式构建单元框架 |
一、以“劳动光荣”为主题,导向立德树人学习目标 |
二、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为线索,落实工具性学习要求 |
第二节 核心任务统筹单元内部组织 |
一、单元导语,引领学习方向 |
二、学习提示,搭建学习支架 |
三、单元学习任务,落实学习目标 |
第四章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探究 |
第一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的原则 |
一、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 |
二、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 |
三、以学习项目为载体 |
四、以真实情境为背景 |
第二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目标的确立 |
一、以人文主题为核心 |
二、以能力建构为基础 |
第三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内容的整合 |
一、内容来源多样化 |
二、内容类型丰富化 |
第四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
二、任务驱动,促进综合发展 |
三、引入思维工具,培养思辨思维 |
四、借助网络媒介,提升媒介素养 |
第五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评价的完善 |
一、以质性评价为主 |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五章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模式与案例 |
第一节 “单元任务”整合式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模式 |
二、案例呈现 |
三、案例分析 |
第二节 项目式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模式 |
二、案例呈现 |
三、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或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基于群文阅读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
(二)思辨能力及其教学实践的研究现状 |
(三)基于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相关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群文阅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相关概念及理论支撑 |
第一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
一 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
二 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第二节 思辨能力概念界定 |
一 思辨概说 |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辨性 |
第三节 理论支撑 |
一 互文理论 |
二 心理学相关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 |
(二)建构理论 |
第二章 群文阅读教学与思辨能力关联性的现实表达 |
第一节 方法论视角:新课标中群文阅读教学与思辨能力 |
一 作为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 |
二 作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 |
第二节 可操作性视角:统编版教材的编排与思辨能力 |
一 以议题为核心的群文阅读:教材编排的逻辑序列 |
二 助读系统“留白”:思辨能力培养的“可为”空间 |
第三节 考试评价视角:高考试题与思辨能力培养 |
一 文本阅读量的增加 |
二 高考试题中文本关联性的分析 |
三 对逻辑思维考查的凸显 |
第四节 群文阅读教学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优势 |
一 由孤立到召唤,读出纵深 |
二 由聚合到发散,读出创新 |
三 由篇性到类性,读出系统 |
第三章 基于文本类型的群文阅读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
第一节 论述类文本的思辨内容 |
一 思辨目标和思辨内容 |
二 教学策略 |
第二节 实用类文本的思辨内容 |
一 思辨目标与思辨内容 |
二 教学策略 |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的思辨内容 |
一 思辨目标和思辨内容 |
二 教学策略 |
第四章 群文阅读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思辨的核心:议题任务思辨化 |
一 议题的可讨论性 |
二 议题的典范性 |
第二节 思辨的组织:文本的关联与组合形式 |
一 以增强逻辑性思维为目的的“同类”组文 |
二 以提升批判性思维为目的的“异类”组文 |
三 以培养系统性思维为目的的“链接”组文 |
第三节 培养思辨能力的路径:教学方式多样化 |
一 激疑——善提思辨问题 |
(一)问题具有关联性 |
(二)问题具有开放性 |
(三)用问题激疑 |
二 比较——理性辨析群文 |
三 合作——自主探究群文 |
第四节 思辨的质量:评价反思多元化 |
一 结果性评价 |
二 过程性评价 |
(一)评价量化表 |
(二)任务单 |
第五章 群文阅读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践案例 |
一 学习目标与内容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内容 |
二 学习设计 |
(一)任务框架 |
(二)学习活动示例及说明 |
三 学习资源 |
(一)基本资源 |
(二)拓展资源 |
四 学习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 |
2.对思辨性阅读开展的原因的研究 |
3.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的研究 |
4.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
5.对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案例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的意义 |
(一)思辨及思辨性阅读的概念界定 |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的原因 |
(三)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的意义 |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问卷的调查 |
1.调查对象的选取 |
2.调查问卷的设计 |
3.调查结果的分析(学生卷) |
4.调查结果的分析(教师卷) |
(二)学生在思辨性阅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对思辨性阅读的学习趋于功利化 |
2.学生对思辨性文本的阅读兴趣度不高 |
3.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问题意识较薄弱 |
4.学生的思辨学习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 |
5.学生在思辨过程中的质疑力有待提升 |
(三)教师在思辨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实现程度各异 |
2.思辨性教学尚未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 |
3.对学生思维方式和类型的培养较单一 |
4.思辨性阅读教学资源的选择较为局限 |
三、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推进的实施策略 |
(一)基于教材,有效明确文本的思辨方向 |
1.依据非文学类文本的特征引导思辨 |
2.依据文学类文本的特征来引导思辨 |
(二)把握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活力 |
1.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形成思辨 |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发展思辨 |
(三)资源拓展,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研讨 |
1.依据标准来选择合适篇目 |
2.通过设置任务来驱动阅读 |
3.通过设置专题来训练思辨 |
(四)创新教学,有效引入必要的逻辑知识 |
1.掌握正确的逻辑基础知识与基本规律渗透方法 |
2.结合不同文体的逻辑特征进行逻辑知识的教学 |
(五)聚焦思辨,有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1.适当采用延时评价 |
2.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
3.建立起阅读档案袋 |
四、思辨性阅读开展与实施的教学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空间及展望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相关概述 |
二、思辨能力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林崇德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 |
三、余党绪“思辨性阅读”理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施可行性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下的迫切需求 |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 |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专题学习模式及教材安排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选文整理及分析 |
一、中国古代论说文界定及教材选文整理 |
二、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的特色及思辨性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及价值 |
一、构建师生、文本间的思辨性对话,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 |
二、改善文言文阅读教学,适应语文教学思辨性改革新动向 |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应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开展对话与质疑提问 |
一、与文本充分对话,把握文本核心价值 |
二、引导理性质疑激思,着重突出思辨问题 |
第二节 应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综合性论证评析 |
一、融入必要的逻辑知识,搭建推理评析的支架 |
二、发挥批判性思维特质,注重情理的论证评析 |
第三节 整合“论说经典”内容,设计实施思辨性阅读 |
一、整合《古文观止》资源,甄选思辨性阅读内容 |
二、组合同一特性的论说文,互文参照比较阅读 |
第四节 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设计——以《六国论》为例 |
一、《六国论》文本整合与分析 |
二、《六国论》教学设计与思考 |
第四章 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拓展应用 |
第一节 思辨能力在“表达交流”学习活动中的应用 |
一、思辨性写作指导,改善议论文写作困境 |
二、开展辩论活动,学会理性表达与辩驳 |
第二节 思辨能力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应用 |
一、遵循思辨性阅读路径,拓展阅读其他类文本 |
二、开展时文阅读活动,理性评论公共事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考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及教学建议 ——以2015-201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高考语文 |
(二)现代文阅读试题 |
(三)思辨性阅读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语文思辨性阅读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的研究 |
(三)关于思辨性阅读研究的评述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内涵 |
一、思辨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及定义 |
二、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内涵 |
第二节 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特征 |
一、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以语言文字作品为题材 |
二、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以语言文字作品中的问题为出发点 |
三、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以解决问题、获取真知为目标 |
第二章 我国高考语文思辨阅读能力考查的目标与要求 |
第一节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能力内容和要求的描述 |
第二节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能力层级的划分 |
一、语文基础能力层级 |
二、语文发展能力层级 |
第三节 语文思辨阅读能力构成要素与高考语文能力考查的对应关系 |
一、高考语文能力考查与语文思辨阅读能力在基础能力层级上的对应 |
二、高考语文能力考查与语文思辨阅读能力在发展能力层级上的对应 |
第三章 2015-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关于思辨能力考查的内容评析 |
第一节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一、2015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二、2016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三、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四、201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五、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第二节 2015-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思辨能力考查形式评析 |
一、现代文阅读考查思辨能力试题的取材特点 |
二、现代文阅读考查思辨能力试题的设问方式 |
三、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查思辨能力试题的图文特点 |
第三节 2015-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思辨能力考查走向评析 |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考查走向 |
二、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选材布局走向 |
第四节 2015-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思辨能力考查试题启示 |
一、论述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考查试题启示 |
二、实用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考查试题启示 |
三、文学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考查试题启示 |
第四章 高考语文思辨性能力考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论述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注重创新性、逻辑性和时代性教学文本补充 |
二、批判质疑教学策略 |
第二节 实用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注重生活化和情境化教学文本补充 |
二、互文比较教学策略 |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注重综合性教学文本补充 |
二、关联性寻找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四、浅论思辨性新闻的写作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研究[D]. 喻美娟.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D]. 董双.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时评型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D]. 田夏.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4]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 刘云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探究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D]. 李迎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基于群文阅读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为例[D]. 王园园.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辨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穆艳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8]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 李君.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9]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 刘锦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考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及教学建议 ——以2015-201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D]. 刘漪柔.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