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吕非[1](2021)在《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对其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阻力。但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倾斜、新兴的教育理念及各项教育改革普及,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开始得到补充,发生更新和流动,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空间是教育行为的载体,我国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虽然比较充分,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这一分支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研究从教育资源的视角出发,以西北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为例,对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展开探讨。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政策背景、改革措施,归纳出当下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职能定位变化和长期发展趋势;继而利用调研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研、教育改革分析、案例对比等方式对教育资源视角下各类别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构成、总体布局、空间模式进行分析与梳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宜规模为50-150人,班额宜为18-24人;从教育资源的视角进行分类,可分为社区共建型、城乡共建型、远程共享型、弹性办学型四种类型。研究同时对不同类型学校的特征和判别方法进行了阐释和整理;2.通过教育理念梳理和调研分析,认为当下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教育职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学校社会文化职能的考虑。表现在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构成中,主要包括对原有功能区的补充,和对新功能区的增加:如社区共建型学校需要在综合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共享区的设计。研究对各类型学校功能构成进行了细致梳理。3.通过对布局现状分析,和影响布局的学生规模、教育理念等要素的梳理,提出适宜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总体布局形式:分散式布局、延伸式布局、集约式布局、混合式布局。研究对各类学校适宜的布局形式进行了解释。4.对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学形式差异进行梳理,得出其代表性的空间,通过规范标准、对教学行为的梳理,得出项目式学习、双师教育、复试教学等教学行为下的空间模式;同时提出宿办一体和集体办公两种办公空间模式;最后对各类型学校选配功能空间进行了补充和整理。
刘秀[2](2021)在《朴门永续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研究 ——以山东某2所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是:首先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保证学生就近入学,同时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其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均衡配置各项教育资源。第三,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与社会、家庭合作,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基于以上改革目标以及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义务教育中担任的重要角色,国家和社会致力于改善乡村教育环境,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各种特色学校发展模式层出不穷,乡村教育现状已有明显改善,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集中表现为:统筹布局规划问题,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匮乏以及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基于对文献和案例的分析,以山东某2所小学为对象进行研究,深入了解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现状、分析其发展困境和成因,从朴门永续文化的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对促进乡村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在文中阐明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理清当下小规模学校和朴门永续发展现状与问题,从而决定本研究的基本方向。然后,笔者通过综合运用访谈法、问卷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困境。第二章是基本理论概述,该章中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国家政策进行了理论梳理。首先界定朴门永续文化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相关概念,其次结合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理论以及社会基础互动理论等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山东省BZ小学和YY小学发展困境调查研究,文中首先详细介绍山东2所小学的基本信息,然后通过问卷和访谈方法,阐释山东某2所小学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而后对其进行归因分析。第四章——以朴门永续文化为启示,促进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基于山东某2所小学的发展困境和富春七小的案例,在朴门永续文化视域下,借国家乡村教育发展政策的东风,笔者从布局、办学条件、师资和教育评价四个方面,研究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走出困境。总之,本文笔者以朴门永续文化为视域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提出借助朴门永续文化中系统完善的设计理论,重组乡村资源,优化其资源配置,既希望能对建成“小而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做点思考,也希望能对乡村教育的复苏乃至整个乡村社会的振兴有所帮助。
瞿连贵[3](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李千千[4](2021)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洛阳市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以后,学科核心素养便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核心素养的出现将引起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变革,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国家全面深化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点。作为连接小学体育与高中体育桥梁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到各种问题中,以此来获取相应能力的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本研究以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出适合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有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伊川县农村初中51.16%的体育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深刻;只有16.28%的教师认同核心素养理念。表明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有待加强。(2)伊川县农村初中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46.5%的学生不太清楚运动项目的规则;有30.5%的学生没有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有7%的学生不能运用所学技能。在健康行为方面:67.5%的学生偶尔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品德方面:有3.5%的学生不清楚体育品德。表明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够。(3)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单一,体育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4)制约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教学观念、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四个方面。(5)提高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实践能力水平的对策有: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核心素养新理念,优化体育教学;注重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改善体育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史耀疆,张林秀,常芳,刘涵,唐彬,高秋风,关宏宇,聂景春,杨洁,白钰,李英,汤蕾,岳爱,茹彤[5](2020)在《教育精准扶贫中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实践与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后期以来,教育研究与经济学、医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加深,随机干预实验作为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典型,已逐步成为国际上制定发展政策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教育和社会政策研究领域。2003年起,反贫困行动实验室(The 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 JPAL)和贫困行动创新组织(Innovations for Poverty Action, IPA)已在全球44个国家开展了近300项教育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评估研究,实证研究结果也被广泛应用于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教育决策中。J-PAL的创始人也因其对全球减贫发展的贡献荣获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国际上已有大量研究验证了随机干预实验在促进教育产出、改善贫困群体收入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中国教育精准扶贫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却鲜为人知。对2007年至2019年10月间公开发表的有关30多项教育精准扶贫随机干预实验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教师与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营养健康与教育和儿童早期发展。这四大领域的研究以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代际陷阱为主线,探索了低成本且可行的解决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及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总结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领域随机干预实验研究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实践经验,为农村教育实践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办法,为农村教育决策者提供了基于数据的实证支撑,也为国家教育精准扶贫制度设计者提供了经过随机干预实验验证的有效策略。此外,本文还对如何在不开展随机干预实验的情况下使用准实验方法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实证依据进行了拓展介绍。
柳丽娜[6](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李影[7](2020)在《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持续改进的策略研究 ——基于山东省某所农村“撤点并校”小学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适龄儿童也相应地大量减少,许多条件简陋,教学质量较差的村小、教学点被撤销合并,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但同时城镇化也造成了资源向城市聚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很多小学教师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镇地区,农村教师资源的流动性大大增加。针对城镇化以来农村教师队伍稳定问题,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出台了一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政策比如特岗教师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三支一扶”、“硕师计划”等,这些政策能够稳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进而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会影响整个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分析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和解决措施,希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为了具体了解城镇化以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问题,本文以山东某农村Q校小学为例,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其教师队伍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此来了解和掌握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影响因素所在。通过调查,论文发现了这所学校的教师队伍的补充数量远远不足,而流出去的比例很大,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不稳定。同时深入的分析了影响这所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所在: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教师待遇问题仍没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相关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撤点并校后学校整体得办学条件仍然存在不足以及撤点并校后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并无较大改观;撤点并校后造成众多农村教师上班的不便利。依据前述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针对这所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论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持续改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持续完善现有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政策;创设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新理念;全面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生态环境;探索农村教师培训的新模式。以此提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徐好好[8](2020)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研究 ——基于甘肃省三县(区)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乡村教育信心是“对乡村教育的信心”,尤其指参与和从事乡村教育的主体对于乡村教育未来发展的信心。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是他们基于对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综合考量之上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乡村教育现实的体认(通常表现为“乡村教育满意度”)表现出的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期。数量庞大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是客观存在的,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乡村教育发展的内源动力和精神支撑。研究首先确定了乡村教育信心的观测维度。通过学理论证,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包括内部的教育教学质量、外部的支持保障和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借鉴“社会信心”实证研究的维度框架,重点参考《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的评估认定维度,吸收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的政策内容,结合“乡村教育发展”以及“乡村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最终确定4个一级维度(政府保障程度、硬件条件环境、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10个二级维度及若干观测点。依据研究维度制定了研究工具,主要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调查问卷》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访谈提纲》。研究选取甘肃省内东、中、西部的H区、A县、O区进行,除考虑地域分布外,三县(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具有较强代表性。最终,选取有效数据1032份教师问卷进行分析,对9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对三县(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指数总体为69.28(满分100),仅达“及格”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乡村教育信心与满意度成显着正相关,即满意度提高,乡村教育信心也会提高。第三,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检验方法,验证不同地区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存在显着差异,这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及教育发展状况有关;不同教龄间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存在显着差异,其原因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关;在其他主要人口学统计变量方面,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均不显着。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在访谈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提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乡村教育信心的策略,主要包括:第一,各方(特别是政府和学者)要共同重视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政府方面应当在政策制定、教育督导中纳入考量乡村教育信心,学术研究应当持续关注、深入研究乡村教育信心。第二,将提升满意度作为现实抓手,关键在于办好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身份吸引力,可以从让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让人羡慕的劳动回报、拥有让人羡慕的社会身份、成为让人羡慕的专业人员入手。第三,因地制宜,建立体现地区特点的差异性政策,对不同特点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施策。第四,为乡村教师专业信念的形成提供外在社会支持,同时乡村教师自身应主动培育其专业信念。
屈楠[9](2020)在《新时代西部农村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现代化研究 ——以Q初级中学为例》文中提出目前,国家在优先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基于我国是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农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有很大比例。关注我国的教育问题,那就必然是关注农村的教育。“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即就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教育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村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较差;父母进城务工,导致对孩子的监管不到位;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能力欠佳,教学热情不高;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等。面对如此繁多的问题,加之作者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引发作者对本课题研究的兴趣。同时作者认为加强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国内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教学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相互关系;第三部分则是Q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以及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提出Q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对策。作者以Q初级中学为例,通过查询和重新整理大量的文献史料,在既有理论和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农村中学教学管理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举措。
王春晓[10](2020)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X县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作为在校生规模最大的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必须优先保障发展的公益性事业。现阶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实现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学生人数少、学校规模小的特殊办学组织形式,在保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存在形态。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城镇学校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学校发展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充足、教育质量不高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现如今,如何破解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难题,使农村学生享有与城镇学生同样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问题理应成为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紧要问题。本文以山东省X县的农村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6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和2所乡镇中心学校,从而切实了解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情况并总结出了学校面临的发展问题,具体情况如下:在农村小规模学校获取外部条件的支持方面,学校面临着生源不足并且生源条件较差的问题、硬件设施设备的使用率较低以及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教育经费不充足的问题、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并且在年龄、学历、职称、学科方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学校的内部运行方面,主要在课程与教学、办学理念方面存在着问题,具体表现为校本课程等“小”学科的实施效果无法保障、教研教改活动的开展存在困难、办学理念的形式化严重、学校特色发展的不足等。通过对以上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明晰学校发展愿景的基础上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学校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学校发展问题的解决之策。在外部发展环境方面,分别就学校教育经费的拨付、师资力量的补充问题在完善相应的教育体制机制和出台相关教育政策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条件上的支持;在学校自身发展方面,主要从提升校长和教师两类主体的能力,发挥校长和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上的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对策。
二、农村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对象选择及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乡村小规模学校 |
1.4.2 研究范围:西北地区 |
1.4.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乡村小校的职能定位与发展趋势 |
2.1 我国乡村学校职能定位 |
2.1.1 乡村学校教育职能研究 |
2.1.2 乡村小校社会文化职能研究 |
2.1.3 乡村小校职能要求 |
2.2 我国乡村小校的发展困境 |
2.2.1 我国乡村小校办学困境 |
2.2.2 我国乡村小校办学差异 |
2.3 我国乡村小校的分类研究 |
2.3.1 乡村小校分类指标 |
2.3.2 乡村小校分类研究过程 |
2.3.3 乡村小校分类结果 |
2.4 我国乡村小校的教学形式研究 |
2.4.1 不同类别的教育改革措施 |
2.4.2 教育资源一体化下乡村小校教学形式 |
2.4.3 不同类别乡村小校的教学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乡村小校功能构成模式研究 |
3.1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现状 |
3.1.1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现状 |
3.1.2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问题 |
3.2 教育资源一体化下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需求 |
3.2.1 不同类别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需求 |
3.2.2 乡村小校新兴实践活动 |
3.3 我国乡村小校的功能构成模式 |
3.3.1 社区共建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2 城乡共建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3 远程共享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4 弹性办学型学校功能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乡村小校总体布局模式研究 |
4.1 乡村小校布局发展历程 |
4.2 乡村小校布局现状与问题 |
4.2.1 调研学校现状分析 |
4.2.2 乡村小校布局问题 |
4.3 布局调整需求与案例分析 |
4.3.1 学生规模对于布局的需求 |
4.3.2 教育改革对于布局的需求 |
4.3.3 不同布局模式的梳理 |
4.4 各类学校的总体布局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乡村小校空间模式研究 |
5.1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历程与趋势 |
5.1.1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历程 |
5.1.2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趋势 |
5.2 乡村小校教学空间的模式研究 |
5.2.1 教学及教辅空间现状与需求 |
5.2.2 代表性教学空间模式 |
5.2.3 教学空间组织形式 |
5.3 乡村小校办公空间模式研究 |
5.3.1 办公空间现状及需求 |
5.3.2 两种办公空间模式 |
5.4 乡村小校其他空间研究 |
5.4.1 学社共享空间 |
5.4.2 研学基地空间 |
5.4.3 弹性空间 |
5.5 空间模式的应用 |
5.5.1 空间改造示例 |
5.5.2 空间新建示例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我国乡村学校生源回流情况 |
附录2:乡村小校分类过程 |
附录2.1 赋值过程的解释 |
附录2.2 各类别学校的描述性统计 |
附录2.3 乡村小校分类的判别分析 |
附录3:访谈 |
附录4:村野梦想家临洮县项目申请书统计 |
(2)朴门永续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研究 ——以山东某2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国家和时代的召唤——乡村振兴 |
二、民众的迫切需求——教育公平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现状——发展困境 |
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模式——八仙过海 |
五、朴门永续文化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相结合——有参考价值 |
六、本人对乡村的偏向——个人情感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五、问卷法 |
六、SWOT分析法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朴门永续文化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概述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作用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内容 |
三、当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实情概述 |
第三节 国家相关法规、政策 |
一、乡村振兴 |
二、精准扶贫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农村基层社会互动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山东某2所小学发展困境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山东某2 所小学基本情况简介 |
一、笔者选取山东BZ小学和YY小学的原因 |
二、BZ小学简介 |
三、YY小学简介 |
第二节 BZ小学和YY小学发展困境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思路 |
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
三、访谈调查 |
四、问卷与访谈的结果 |
五、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以朴门永续文化为启示,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
第一节 借鉴国内小学劳动教育的成功实践经验 |
一、富春第七小学劳动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理解为朴门永续文化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
二、富春第七小学劳动教育案例的启示:说明朴门永续文化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是可以有效结合的 |
第二节 山东BZ小学和YY小学的发展建议 |
一、统筹布局规划方面的建议 |
二、办学条件方面的建议 |
三、师资建设方面的建议 |
四、教育评价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借助朴门永续文化,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
一、借助朴门永续,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 |
二、开设朴门永续特色课程,促进学员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借助朴门永续力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教育投入 |
四、以朴门永续为启示,重新思考乡村教育评价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反贫困 |
二、职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
一、理论框架 |
二、分析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
第一节 分析视角 |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实施步骤 |
五、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核心素养理念下洛阳市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初中生体质健康的迫切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核心素养 |
1.3.2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
1.3.3 体育教学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2.1.2 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2.2.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2.2.3 有关农村教育的研究 |
2.2.4 有关农村体育教学的研究 |
2.2.5 有关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3.4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创新点 |
第4章 核心素养理念下洛阳市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
4.1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情况 |
4.1.1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情况 |
4.1.2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态度 |
4.2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 |
4.2.1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培养情况 |
4.2.2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健康行为培养情况 |
4.2.3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情况 |
4.2.4 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现状 |
4.2.5 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选用情况 |
4.2.6 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评价情况 |
4.3 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学生上体育课的情况 |
4.3.1 伊川县农村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
4.3.2 伊川县农村初中学生一周体育课开展情况 |
4.3.3 伊川县农村初中学生体育课的收获情况 |
4.3.4 伊川县农村初中学生获取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 |
4.4 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环境情况 |
4.4.1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满意度 |
4.4.2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场地、器材情况 |
4.5 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
4.6 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4.6.1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不足 |
4.6.2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评价单一 |
4.6.3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学科不受重视 |
4.6.4 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
4.7 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
4.7.1 教学观念传统 |
4.7.2 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
4.7.3 学生整体认知不足 |
4.7.4 教学环境因素 |
第5章 改变核心素养理念下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对策 |
5.1 树立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新理念 |
5.1.1 增加教师有关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专题培训 |
5.1.2 举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成果分享会 |
5.2 重视体育教学,丰富校园生活 |
5.3 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优化体育教学 |
5.3.1 政府要重视教师专业化的培养 |
5.3.2 丰富教师教学内容 |
5.3.3 改变教学方法 |
5.3.4 优化教学评价 |
5.4 基于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 |
5.5 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
5.5.1 改善场地设施 |
5.5.2 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不足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A 核心素养理念下洛阳市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问卷调查(学生版) |
附录 B 核心素养理念下洛阳市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教师版)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5)教育精准扶贫中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实践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到贫困田野间的随机干预实验 |
(一)随机干预实验简介 |
1. 开展基线调查。 |
2. 随机分配样本实施干预。 |
3. 开展评估调查。 |
(二)诺贝尔奖得主应用随机干预实验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案例 |
1. 项目背景。 |
2. 干预设计与实施。 |
3. 数据收集。 |
4. 数据分析结果。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三)借鉴国际经验应用随机干预实验推进中国教育精准扶贫 |
二、聚焦教育精准扶贫: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实践 |
(一)随机干预实验在“教师与教育”领域的应用 |
1. 研究问题 |
2. 农村中小学“教师与教育”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 |
3. 小结 |
(二)随机干预实验在“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应用 |
1. 研究问题 |
2.“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 |
3. 小结 |
(三)随机干预实验在“营养健康与教育”领域的应用 |
1. 研究问题 |
2. 随机干预实验在“营养健康与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结果 |
3. 小结 |
(四)随机干预实验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应用 |
1. 研究问题 |
2. 农村“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 |
3. 小结 |
三、聚焦教育精准扶贫: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经验 |
(一)问题精准、干预合理 |
1. 问题导向,精准聚焦,选题要有较强的政策性 |
2. 多方合力,设计干预方案时加强多学科合作 |
3. 逐步探索,简单渐进 |
4. 干预设计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创新性 |
(二)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 |
1. 明确关键环节,发现改进项目的线索 |
2. 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对比干预项目 |
3. 对项目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 |
(三)避免威胁内部有效性的因素 |
1. 非预期行为(Unintended Behavioral Effects) |
2. 不完全依从(Imperfect Compliance) |
3. 样本污染或溢出效应(Spillovers) |
4. 样本流失(Attrition) |
(四)应对好项目规模化的挑战,提高项目的外部有效性 |
1. 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 |
2. 市场均衡效应(Market Equilibrium Effects) |
3. 政治反应(Political Reactions) |
4. 情景相依性(Context Dependence) |
5. 随机化或选址偏差(Randomization or Site-Selection Bias) |
6. 试点偏差/执行挑战(Piloting Bias/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
(五)小结 |
四、随机干预实验的全球实践对未来教育精准扶贫的启示 |
(一)国际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实践的启示 |
1. 项目设计需要尽量简单 |
2. 政策制定与推广需要成本效益分析的证据 |
3. 教育精准扶贫随机干预实验不只是学术研究,更需政府参与 |
4. 教育精准扶贫需要更多随机干预实验 |
附论:不开展随机干预实验时,教育精准扶贫如何做? |
(一)随机干预实验在研究问题上的局限性 |
1.伦理原因 |
2.逻辑原因 |
(二)准实验方法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应用 |
1.工具变量法(Instrumental Variables,IV) |
2.断点回归法(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RDD) |
3.匹配法(Matching) |
4.倍差分析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 |
(三)小结 |
(6)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持续改进的策略研究 ——基于山东省某所农村“撤点并校”小学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城镇化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产生影响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国外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
2.国内研究者对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问题的关注 |
3.城镇化进程与农村教师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研究的框架设计 |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及其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
1.中国实施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含义及其独特方式 |
2.城镇化进程对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产生全方位影响 |
3.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学校规模的影响及其政策调整 |
4.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影响及其补充政策 |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产生的影响仍然存在 |
1.城镇化进程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数量得到一定程度补充 |
2.城镇化进程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
3.撤点并校后农村小学教师岗位仍缺乏吸引力、补充不畅 |
4.撤点并校后农村小学教师仍存在流失和面临结构性失衡 |
5.撤点并校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尚需进一步提升 |
(三)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的根源所在 |
1.城镇化进程后城乡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的形态依然存在 |
2.城镇化进程后国家相关农村教育扶持政策仍具有局限性 |
3.城镇化进程后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发展遭遇了文化困境 |
(四)持续消解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的策略 |
1.加强城乡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教师队伍的经济差距 |
2.进一步破除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政策的局限性 |
3.开展培训下乡、实现乡村教师发展“本土化”培养 |
三、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的个案调查 |
(一)山东省Q校小学:撤点并校而成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的内容结构安排 |
2.样本的选取与调查实施 |
3.调查结果的整理与统计 |
(三)访谈内容的设计及整理 |
1.访谈提纲的设计 |
2.访谈对象的确定 |
3.访谈结果及分析 |
(四)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变化与现状表现 |
1.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进的两方面体现 |
2.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总体数量依然呈递减趋势 |
3.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的队伍结构依旧不合理 |
4.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依然单向的向城市流动 |
5.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工作仍存在负担过重 |
四、山东Q校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教师待遇问题仍没解决 |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相关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三)撤点并校后造成众多农村教师上班的不便利 |
(四)撤点并校后学校整体仍然存在办学条件不足 |
(五)撤点并校后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并无较大改观 |
五、持续改进和稳定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措施与建议 |
(一)持续完善现有农村教育扶持政策措施 |
1.落实相关农村教师队伍政策 |
2.持续改进农村小学教师待遇 |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新公开招聘机制 |
(二)创设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新理念 |
1.完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管理制度 |
2.持续改进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 |
3.转变观念以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
(三)全面改善农村小学教育整体生态环境 |
1.构建学校整体改进与发展的生态环境 |
2.创设学校教师技能全面改进发展理念 |
(四)积极探索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
1.拓展教师“国培”模式,实现培训下乡 |
2.完善“互联网+”时代农村教师培训模式 |
3.缔结教师教育联盟,促进教师素养提升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8)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研究 ——基于甘肃省三县(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教育系统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大量存在 |
2.大众传媒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默默坚守 |
3.国家政策语境中的乡村教育:需支持倾斜 |
4.个人层面:不期而遇,辗转反侧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 |
2.乡村教育信心 |
(四)文献综述 |
1.社会信心研究文献综述 |
2.乡村教育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3.教育自信的研究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1.社会质量理论 |
2.社会支持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维度 |
(三)乡村教育信心指数计算公式 |
(四)研究工具与研究假设 |
1.研究工具 |
2.研究假设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调查概况 |
(一)调研地区概况及教育发展简况 |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三)研究工具的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
1.项目分析 |
2.效度检验与探索性因素分析 |
3.信度检验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现状与分析 |
(一)乡村教育信心指数 |
1.满意度指数较低 |
2.乡村教育信心指数仅为及格水平 |
3.满意度和乡村教育信心指数呈正相关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的差异分析 |
1.不同地区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显着 |
2.不同性别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
3.不同学历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
4.不同入职来源方式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
5.不同职称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
6.不同教龄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显着 |
7.不同任教年级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
8.是否从事管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影响不显着 |
(三)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的因素 |
(四)结果和讨论 |
1.结果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指数不高 |
2.结果二:满意度和信心呈显着相关 |
3.结果三:人口学变量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影响不同 |
4.讨论 |
五、提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乡村教育信心的对策建议 |
(一)各方共同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 |
1.政府层面:完善体制,动用督导手段 |
2.研究领域:增加乡村教育信心的学术研究 |
(二)将提升满意度作为现实抓手,办好乡村教育 |
1.让乡村教师教师获得让人羡慕的劳动回报 |
2.让乡村教师教师拥有让人羡慕的社会身份 |
3.让乡村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专业人员 |
(三)因地制宜,差异化对待,精准施策 |
1.建立体现地区差异的差异性政策 |
2.关注乡村教育信心的不同维度 |
3.对不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施策 |
(四)为乡村教师专业信念的形成提供社会支持 |
结语 |
(一)研究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新时代西部农村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现代化研究 ——以Q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理论探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教学管理的概念 |
二、教学管理现代化 |
第二节 教学管理的相关理论 |
二、教学管理主体 |
三、教学管理过程 |
第三节 农村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维度的现代化 |
一、教学管理中的教师与学生的现代化 |
二、教学管理中的资源与媒体的现代化 |
三、教学管理中的过程与结果的现代化 |
四、教学管理的管理的现代化 |
第三章 Q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教学管理情况调查结果基本分析 |
第三节 Q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分析 |
一、空谈教学管理理念,实施不到位 |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 |
三、教学过程不完善 |
四、教学管理主体缺乏专业的素养和能力 |
第四章 Q农村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对策 |
一、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 |
二、构建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
三、完善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过程 |
四、改革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概念界定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学校发展规划理论 |
第二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X县为例 |
一、调查样本描述 |
(一)X县的教育概况 |
(二)样本学校概况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发展问题—以山东省X县为例 |
(一)学校外部条件方面 |
(二)学校自身内部运行方面 |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因素方面 |
(一)城镇化建设的冲击 |
(二)不合理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学校自身内部因素方面 |
(一)校长作用的缺失 |
(二)学校间联盟关系的形式化 |
(三)培训缺乏针对性 |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明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愿景 |
二、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
(一)教育经费方面 |
(二)师资方面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完善自身发展机制 |
(一)发挥校长的领导力作用 |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农村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D]. 吕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朴门永续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研究 ——以山东某2所小学为例[D]. 刘秀.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4]核心素养理念下洛阳市伊川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千千.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教育精准扶贫中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实践与经验[J]. 史耀疆,张林秀,常芳,刘涵,唐彬,高秋风,关宏宇,聂景春,杨洁,白钰,李英,汤蕾,岳爱,茹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8)
- [6]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7]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持续改进的策略研究 ——基于山东省某所农村“撤点并校”小学的个案分析[D]. 李影.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研究 ——基于甘肃省三县(区)的实证分析[D]. 徐好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西部农村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现代化研究 ——以Q初级中学为例[D]. 屈楠.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10]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X县为例[D]. 王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