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贯彻积极财政政策 切实管好用好国债资金——鹰潭市利用国债资金的基本做法及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郭代模,杨舜娥[2](2019)在《新中国财政在建设改革发展中进入新时代——为新中国70华诞而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新中国财政70年背景概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诗词绝句,振聋发聩。既有冲天志向之问,又有伟人自信之答。果然,顺天应人,1949年10月1日,他立于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声音,穿越时空,响彻环宇。从1949年到201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真可谓:70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70载春华秋实,玉汝于成。站起来,靠的是革命建设。革命二十八载,是中国共产党于南湖举起革命之旗,于井冈山点燃燎原之火,于长征走出播种之路。于是抗倭寇,打败日本鬼子;灭蒋匪,推倒"三座大山";进京赶考,建立人民共和国。就这样,新中国从战争废墟上站了起来,有曰东方睡狮醒了,或曰浴火重生,凤凰涅盘;
龙小燕[3](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徐纯[4](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吴戈[5](2014)在《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水利是指如何有效开发、管理、调节、控制、疏导和保护各类水资源,实现水旱灾害的预防治理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各项活动与政策。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存亡,水利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国水情复杂,防洪安全事关国泰民安,从古至今都把防洪作为一件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基础设施是指为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利工程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供水、粮食、经济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作为一种无可替代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和稀缺性日益凸显。如何利用水利工程设施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趋利避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全文紧密围绕财政政策促进水利基础设施投入这个主题,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以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回顾建国后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各个阶段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制约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梳理目前中央和地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来源、用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出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还借鉴了具有典型意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文字最后给出了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财政政策建议,并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配套政策予以论述,力求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政策体系。首先提出了全文研究的基本设想,通过对选题背景的梳理论证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概念、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投融资渠道和投融资机制体制进行具体辨析、借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指出了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接着通过借鉴相关理论包括水利发展阶段理论、科学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等,论述水利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来证明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进而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论证了今后一个阶段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行性。文章第三部分是提出问题部分,对建国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三个阶段做了回顾,从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性的供需关系视角来分析了三个阶段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依据阶段性发展规律研判未来一段时期的趋势,指出了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按照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对这些政策的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评价;接着从来源和投向两个角度对资金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并结合分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在综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以及今后一个阶段哪些方面政策需要改进,为下面提出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打好基础。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一般均经历一个类似的发展过程,因而分析研究国外水利的发展以及水利投入模式,对我国水利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第六部分力图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首先明确了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接着分别从财政政策工具、水利发展目标以及政府与市场协同等三个视角提出政策建议。最后,考虑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其他配套政策予以扶持。
卢凌波[6](2013)在《中国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预算制度创新》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公共财政理论的传播,财政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预算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的方式,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不少学者提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应当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关键性主题。而预算制度改革,正面临着是依靠权威还是依靠民主,是激进的全面改革还是渐进的增量改革,是对抗制衡还是合作共赢等路径选择问题。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预算制度最重要的参与者,在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已经成为现代预算制度建设,甚至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中亟需解答的关键问题。本文力图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视角,考察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约束条件、动力和路径。本文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和主线,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制度变迁、案例研究的方法,回顾了建国以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演变的历史过程,讨论了人大财税立法和预算审查监督实践中涉及的预算制度建设和发展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预算法修改、税收授权立法、法定支出、国债余额管理、超收收入及预算稳定调节制度、全口径预算管理及复式预算体系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近十多年来,全国人大对于建设现代预算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更要看到,仍有许多现实问题没有解决,这反映了我国的预算制度,特别是预算审查监督制度中还有许多根本性的关系没有得到理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任重而道远。本文经过分析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税立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推动预算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基于历史和国情的逐步转型过程,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增量改革推动存量改革的制度演进过程。公共财政的发展和现代预算制度的建立,需要全国人大在财税立法和预算监督方面发挥公共决策平台、委托代理的监督者以及分权制衡机制等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并非通过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之间的对抗来实现,而是通过双方的合作与共同治理,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共赢。其中首要的就是全国人大财税立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本文提出,加强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不断推动制度创新,是加强人大财税立法和预算审查监督的一个可行途径,也是在中国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必经之路。当前应着重从积极推进财税立法,提高预算透明度,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程序,加强重点财税问题调研,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等五个方面,推动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蒋斌[7](2008)在《我国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县级财政困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负债高,财政风险高,财政收入偏低,财政空转现象和“空壳”化严重。县级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最基层的部分,一旦陷入困境必然会引起广泛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建设怎样的县级财政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必须关注的课题。为此,本研究跟踪和研读了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大多数相关文献都是将县级财政看作地方财政的一部分,即使有少量以县级财政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也着眼于如何摆脱现有的财政困境,研究成果显得较为零散,没能对县级财政的未来模式进行系统的回答。本文在重新梳理前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县级财政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可持续的。考虑到县级财政效应的广泛性,本文的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本研究是财政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西方对财政的研究由来已久,即使在我国也经历了一段时间。虽然这些研究或是因为财政体制的差异,或是因为研究目的不同,减弱了对本研究的借鉴意义,但不妨碍其理论成果成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这些理论主要是指:公共财政理论、财政分权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时,大量有关我国财政、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以及相互关系的学术成果对本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为了了解我国县级财政的体制环境。论文首先对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财政体制分别进行了阐述,试图作为分析我国财政体制的参照以及为未来的体制设计提供参考。其次对我国的财政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别强调了财政制度中的分税制、转移支付制度。也对近些年我国财政政策走向,未来财政发展的重点进行了描述。基本上明确了县级财政未来建设的体制约束条件。为了加深对本研究现实意义的认识,本文还对我国县级财政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概括,认为县级财政建设不尽如人意,任重而道远。此后,对县级财政所带来的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利用重庆县际数据对县级财政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良性发展的县级财政会对县域经济产生推动作用。此外,县级财政还会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会直接冲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值得强调的是,县级财政的效应不仅仅限于县域范围内,而会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向外传播。由此加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县级财政的重要性,同时明确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县级财政的现实基础。针对目前的县级财政运行状况,本研究罗列了现有的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要实现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社会发展、财政体制等居多因素。在居多因素之外,本研究还针对县级政府可能存在的夸大县级财政困难的冲动,建立了县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模型。博弈分析的结果显示这种冲动是存在的,而上级政府的对应策略是降低对下级财政的支持,从而减弱了转移支付对建立可持续发展县级财政的贡献。体制设计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本文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本文从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转移支付制度等角度进行了制度设计。制度设计强调应多种手段、多种政策综合运用,各项改革同时进行,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县级财政。并对构建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加强了本研究的政策含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县级财政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有大量的理论成果为工程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需要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视角、方法、工具进行不断的创新,丰富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内涵。本文虽然试图初步构建起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但是限于作者的知识结构,本研究还留下了不少遗憾。在本文结尾,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在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符太增[8](2006)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1986年,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七五”计划将我国经济区域明确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西部地区是由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9个省、自治区组成。1997年,原四川省分为重庆直辖市和新四川省后,西部地区则由原来的9个省、自治区变为现在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些省区,如内蒙古、广西、湖南、湖北的全部或部分,地理位置毗邻西部十省区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与西部省区相仿。因此,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由西南5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5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2省(市、区)组成,被称为“10+2”。至于像湘西、鄂西这样一些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在今后发展中的确存在着很大困难的地区,国家则采取个案对待的办法,确定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和吉林延边三个自治州比照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本文中,西部大开发的研究范围仅限于上述12个省、市、自治区。这12个省(市、区)下辖130个地区、913个县,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2002年末总人口3.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56%。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0%以上。西部地区土地、水能、矿产、旅游十分丰富资源,但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比较效益差,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全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劳动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及商品化率低,生态代价巨大;工业总量小,工业增长滞后;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轻重工业发展相互脱节;服务业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低;旅游资源粗放经营,旅游业发展滞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将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在总体上持续稳步增长,欠发达地区也可能找到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同样也会使得欠发达地区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扩散,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而“后来居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前提。同时,西部大开发具有良好的国内宏观环境: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较大规模的启动资金和技术基础。应该看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西部开发仍然客观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困难。一是国内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西部开发面临发展思维转向和经营模式转轨。二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突破,将加大西部地区大规模筹集和使用各类开发建设资金的难度。三是加入WTO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使得西部大开发必须尽快地熟悉和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这是我们党总揽全局,在千年之交,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和“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述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就我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进行探讨。具体来讲,本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探讨。第一节从自然和社会的限制因素、企业家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发动因素角度以及经济增长的资本和结构变化等一般性因素角度,综述经济区划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包括一般区域的增长阶段、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以及工业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发展、出口导向发展、农业发展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第二节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综述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的“二元结构”论,以及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变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形态与机制、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三节中国西部大开发理论意义和战略观。第二章,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一节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我们考虑了以色列和埃及对沙漠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美国的财税政策;第二节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第三节考虑国外经验和教训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第三章,西部大开发与财税政策。第一节考虑政府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第二节进一步从经济政策的目标、基本内容角度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财税政策。第三节具体讨论财税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西部大开发中的财政政策。第一节从财政政策的功能与效应、财政政策目标、手段和效果、西部开发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西部大开发财政政策类型等角度考虑西部大开发与财政政策;第二节从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节税收返还系数、适当调整中央与西部省区市的共享税分成比例、实行差别税率、设立西部大开发基金、发行西部开发专项国债等角度考虑西部大开发中财政政策的创新。第五章,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政策。第一节西部大开发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和目标,第二节考虑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考虑推进环保产业化、引进外资、发展西部地区重点领域以及调节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税收政策。
文炳勋[9](2006)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也是一个高风险、高成长的朝阳产业。金融工作是我们党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金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我们党的执政安全。回顾改革开放25年的历程,最引人注目和值得称允的成就之一就是及时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了金融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总结我们党在新时期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金融工作的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际,努力探索、探寻、选择一条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金融制度的创立、发展和改革的道路,即从1978年起,逐步探索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并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 开展新时期党的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问题研究,对于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炼中共党史主题,拓宽党史研究视野,充实党史内涵,改善金融经济工作方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就在于“察金融之道,兴经国之业”。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与中国当代史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中国当代经济史密切关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是党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中必须坚持党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即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尊。在全面、客观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工作。其次,要从正面总结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以此作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材料。第三,研究重点以新时期金融工作方法,包括金融工作指导思想、思想方法与具体推进方法为主,为未来提供历史借鉴。第四,研究工作要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与从具体的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五,
李育材[10](2005)在《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 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文中提出
二、认真贯彻积极财政政策 切实管好用好国债资金——鹰潭市利用国债资金的基本做法及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真贯彻积极财政政策 切实管好用好国债资金——鹰潭市利用国债资金的基本做法及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2)新中国财政在建设改革发展中进入新时代——为新中国70华诞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财政70年背景概述 |
二、新中国财政70年理财述要 |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新要求 |
(二)扎实做好2018年财政工作 |
1.2018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
2.2018年财政工作的基本原则 |
3.2018年财政工作重点安排 |
(三)围绕“四个全面”,推动实现“四更”发展 |
(四)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挥财政作用 |
(五)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推动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1.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 |
2. 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 |
3. 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
4. 进一步纠正“四风”,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加强作风建设。 |
5. 始终绷紧从严从紧这根弦,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
(一)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 |
(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财政制度建设 |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 |
(五)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
(六)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
三、新中国财政70年的几点启示 |
(一)始终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政治领导 |
(二)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服务的战略方针 |
(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指导思想 |
(四)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创新、改革的动力机制 |
(五)始终坚持结构性调整、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政策的调控主线 |
(六)始终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财政更好地发挥调控作用 |
(七)始终坚持按照国家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发展的财政理论 |
(3)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水利基础设施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
1.1.2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紧迫性与长期性 |
1.1.3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责任重大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水利基础设施概念 |
1.3.2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研究 |
1.3.3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的研究 |
1.3.4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体制的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2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分析 |
2.1 水利发展阶段的理论基础和认识框架 |
2.1.1 水利发展关系的矛盾论 |
2.1.2 水利发展需求的层次论 |
2.1.3 水利发展过程的周期论 |
2.1.4 水利发展的供求理论 |
2.2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科学发展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2.3.1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公益性 |
2.3.2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基础性 |
2.3.3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战略性 |
2.4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 |
2.4.1 发展目标及论证 |
2.4.2 我国公共财政投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预测 |
3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阶段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
3.1 建国后水利发展概述 |
3.2 百废待兴的第一阶段 |
3.2.1 大规模水利建设期 |
3.2.2 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
3.2.3 供求差距分析 |
3.3 滞后低迷的第二阶段 |
3.3.1 水利建设相对停滞期 |
3.3.2 安全性需求继续增长 |
3.3.3 供求差距分析 |
3.4 快速增长的第三阶段 |
3.4.1 安全性和经济性需求并重 |
3.4.2 供求差距分析 |
3.4.3 差距从扩大转为缩小 |
3.5 近中期阶段 |
3.6 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 |
3.6.1 防洪减灾体系还存在突出薄弱环节 |
3.6.2 干旱缺水问题突出 |
3.6.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3.6.4 水资源粗放利用 |
3.6.5 水土资源保护能力不足 |
3.6.6 水环境不断恶化 |
3.6.7 体制机制障碍 |
4 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回顾与分析 |
4.1 中央层面的政策 |
4.1.1 防汛抗旱减灾 |
4.1.2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
4.1.3 农田水利建设 |
4.1.4 水资源节约保护 |
4.1.5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4.2 地方层面的政策 |
4.2.1 湖南省 |
4.2.2 重庆市 |
4.2.3 浙江省 |
4.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4.3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分析 |
4.3.1 水利投资规模分析 |
4.3.2 水利投资来源的结构分析 |
4.3.3 水利投资投向结构分析 |
4.4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走向 |
4.4.1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 |
4.4.2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政策走向 |
4.5 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投入渠道狭窄 |
4.5.2 投资机制体制缺乏创新 |
4.5.3 投入政策亟待完善 |
4.5.4 投入质量和效益亟需改进 |
5 国外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启示 |
5.1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
5.1.1 美国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1.2 日本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1.3 发达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验小结 |
5.2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借鉴 |
5.2.1 巴西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2.2 印度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2.3 发展中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验小结 |
5.3 国外政策对我国的借鉴 |
5.3.1 遵守水利项目筹资的基本原则 |
5.3.2 实施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体系 |
5.3.3 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与机制的阶段性 |
6 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建议 |
6.1 财政政策基本框架 |
6.1.1 基本原则 |
6.1.2 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
6.1.3 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 |
6.2 财政政策建议——财政政策工具的视角 |
6.2.1 预算政策 |
6.2.2 财政贴息 |
6.2.3 政策性贷款 |
6.2.4 水利建设债券 |
6.2.5 政府采购 |
6.2.6 税收政策 |
6.3 财政政策建议——水利发展目标的视角 |
6.3.1 防汛抗旱减灾 |
6.3.2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
6.3.3 农田水利建设 |
6.3.4 水资源节约保护 |
6.3.5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6.4 财政政策建议——政府与市场协同的视角 |
6.4.1 引入社会资本 |
6.4.2 搭建投融资平台 |
6.4.3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沙坡头水利枢纽PPP项目为例 |
7 其他配套政策 |
7.1 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7.1.1 建设重点 |
7.1.2 建设路径 |
7.2 体制机制 |
7.2.1 完善流域和区域间的协商机制 |
7.2.2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
7.3 金融政策 |
7.3.1 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 |
7.3.2 水利企业上市 |
7.3.3 大型水利设备设施融资租赁 |
7.3.4 防洪保险 |
7.4 水价改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中国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预算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主要问题:一个大致清单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结构安排 |
五、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文献回顾 |
一、 国外学者对于议会预算审查监督的研究 |
二、 我国学者对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研究 |
三、 启示和思考 |
第三章 理论框架:制度供给的竞争和合作机制 |
一、 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有机结合 |
(一)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 |
(二)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 |
二、 制度的供求分析 |
(一) 制度生产的短期均衡模型 |
(二) 制度供求的特性:边际成本递减、外部性和效用不可分割 |
三、 制度的演进模型 |
(一) 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 |
(二) 制度演进的主体和动力 |
(三) 制度演进的适应性 |
四、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条件下的预算制度改革 |
(一)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
(二)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预算制度改革 |
(三) 积极有序推进社会主义预算制度改革的路径问题 |
第四章 部分国家立法机构的预算审查监督制度 |
一、 辩论性审查监督模式:英国 |
二、 工作型审查监督模式:德国、加拿大 |
(一) 德国联邦议院对预算的审查监督 |
(二) 加拿大联邦议会的预算审查监督 |
三、 自主性审查监督模式:美国 |
四、 经合组织国家议会在预算程序中的作用 |
(一) 议会审批预算的职能及其挑战 |
(二) 议会在预算程序中的作用 |
(三)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
五、 立法机构在预算中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历史路径:建国以来的制度演变 |
一、 1949 年至 1978 年: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从初创到停滞时期 |
(一) 1949 年至 1954 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预算审查监督职能 |
(二) 1954 年至 1966 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初步确立阶段 |
(三) 1966 年至 1979 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停滞阶段 |
二、 1979 年至 2011 年: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从恢复到发展时期 |
(一) 1979 年至 1998 年: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恢复阶段 |
(二) 1999 年至今: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全面发展阶段 |
三、 当前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主要做法 |
(一)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监督预算的法律依据 |
(二) 全国人大审查监督预算的重点 |
(三) 全国人大审查监督预算的方法 |
(四) 全国人大审查监督预算的主要方式 |
第六章 全国人大财税立法与预算制度创新 |
一、 预算法修改问题 |
(一) 预算法修订的背景 |
(二) 预算法修改的路径及影响 |
(三) 修改中的主要问题:共识和分歧 |
(四) 预算法修订有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
(五) 明确预算法修改的方向选择 |
二、 税收授权立法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存在问题及改革共识 |
(三) 改革路径的选择 |
三、 法定支出问题 |
(一) 概念和现状 |
(二) 制度分析 |
(三) 存在的问题:公地悲剧 |
(四) 制度创新方向:重建预算和预算规则 |
四、 全国人大财税立法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的思考 |
(一) 预算制度改革需要全国人大在财税立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二) 全国人大加强财税立法需要改革完善立法机制 |
第七章 全国人大预算监督与预算制度创新 |
一、 国债余额管理问题 |
(一) 国债规模管理的两种方式 |
(二) 国债管理改革的制度收益 |
(三) 我国的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及其效果 |
(四) 我国国债余额管理中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二、 超收收入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 |
(一) 超收的制度因素 |
(二) 基本共识和分歧 |
(三) 制度创新: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 |
(四)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三、 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复式预算 |
(一) 历史演变 |
(二) 改革共识的形成 |
(三) 制度创新:政府预算体系的提出 |
(四) 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
(五)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的审查监督 |
四、 全国人大通过预算审查监督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的思考 |
(一) 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是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
(二) 全国人大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同样需要制度创新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一)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是预算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 |
(二) 预算制度创新必然基于历史和现实国情 |
(三) 预算制度创新将是实体化和程序化分别推进的非均衡过程 |
(四) 预算制度创新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增量改革推动存量改革的渐进过程 |
(五) 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推进预算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二、 人大预算审查推进预算制度建设的若干重点 |
(一) 积极推动财税立法 |
(二) 提高预算透明度 |
(三) 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程序 |
(四) 加强重点财税问题调研 |
(五) 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 |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一) 政治体制改革与财政预算改革 |
(二)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我国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借鉴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2 理论借鉴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2 公共财政分权理论 |
2.2.3 财政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各国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比较借鉴 |
3.1 国外财政管理及实践概述 |
3.1.1 美国财政制度及评价 |
3.1.2 日本财政制度及评价 |
3.1.3 欧盟财政制度及评价 |
3.1.4 俄罗斯财政体制改革及评价 |
3.2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及实践综述 |
3.2.1 我国财政现行框架体制结构 |
3.2.2 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
3.2.3 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 |
3.2.4 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5 财政政策研究 |
3.2.6 财政中长期投资的方向和重点 |
3.3 国外财政管理体制的借鉴点 |
3.3.1 按税种划分收入 |
3.3.2 财权与事权相称 |
3.3.3 适度集权与合理分权 |
3.3.4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
4 县级财政运行机理及效应分析 |
4.1 县级财政运行评价 |
4.2 县级财政运行的效应分析 |
4.2.1 县级财政的经济效应 |
4.2.2 县级财政的社会效应 |
4.2.3 县级财政的政治效应 |
4.2.4 县级财政与构建和谐社会 |
5 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5.1 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非体制因素分析 |
5.1.1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5.1.2 经济发展基础与条件 |
5.1.3 社会稳定与进步 |
5.1.4 县域产业结构 |
5.1.5 政策因素 |
5.1.6 制度缺陷 |
5.1.7 财政管理能力 |
5.2 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因素分析 |
5.2.1 分税制的不完善 |
5.2.2 转移支付存在缺陷 |
5.3 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博弈分析 |
5.3.1 表象之下的博弈 |
5.3.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
5.3.3 混同均衡 |
5.3.4 对县级财政困境的解释 |
5.3.5 博弈视角下的体制设想 |
6 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设计 |
6.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6.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6.2 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
6.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6.2.2 三角模糊权的确定 |
6.2.3 熵权的确定 |
6.2.4 确定组合权 |
6.2.5 关于评价方法运用的说明 |
7 重庆市武隆县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7.1 武隆县财政运行情况 |
7.1.1 武隆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
7.1.2 比较分析 |
7.1.3 武隆县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
7.2 武隆县财政收支预测 |
7.2.1 基于BSP 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 |
7.2.2 基于BP 对武隆县财政收入的预测 |
7.2.3 基于BP 对武隆县财政支出的预测 |
7.3 武隆县财政可持续发展评价 |
7.3.1 财政收入结构及其评价 |
7.3.2 财政支出结构及其评价 |
7.3.3 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水平及变化趋势 |
7.3.4 武隆县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 |
7.3.5 武隆县财政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7.4 武隆县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1 高度重视财源建设,落实增收措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
7.4.2 完善、健全财政支出管理,节约支出,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
7.4.3 管好用活财政资金 |
7.4.4 加强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7.4.5 精简机构,扭转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的局面 |
7.4.6 建立领导责任制,遏制县级赤字与债务 |
8 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设计 |
8.1 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 |
8.1.1 近期目标:取消乡镇一级政府 |
8.1.2 远期目标:逐步建立规范的三级政府结构 |
8.2 构建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对称机制 |
8.2.1 明确县级政府事权 |
8.2.2 扩大县级政府充分的财权 |
8.3 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
8.3.1 完善我国对县级转移支付制度的方向和原则 |
8.3.2 转移支付的分类 |
8.3.3 完善县级转移支付的设想 |
8.4 建立有效的风险检测预警系统 |
8.4.1 财政风险指数预警系统的构建 |
8.4.2 政策建议 |
8.5 加强其他相关制度建设 |
8.5.1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
8.5.2 建立完备的听证与审批制度 |
8.5.3 完善县级政府干部的政绩考核和评估制度 |
8.5.4 建立对不当举债与违规举债的追究制度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西部地区的地域范围 |
二、西部地区的自然状况 |
三、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 |
四、国家西部大开发实施的背景 |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
第一章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经济区划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 |
二、区域经济增长阶段 |
三、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
四、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二节 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 |
一、二元经济模型 |
二、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变规律 |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形态与机制 |
四、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分析 |
五、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大开发理论意义和战略观 |
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意义 |
二、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观 |
第二章 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政策 |
一、以色列和埃及对沙漠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 |
二、西欧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 |
三、俄罗斯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 |
四、巴西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政经济政策 |
五、美国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政经济政策 |
第二节 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
一、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 |
二、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教训 |
第三节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
一、实行积极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 |
二、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至关重要 |
三、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五、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 |
六、高度重视立法,加强法制建设 |
七、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八、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
九、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
十、实行沿边全方位开放,大力发展边贸事业 |
十一、地区倾斜政策同产业政策相结合,实现产业政策区域化和区域政策产业化 |
十二、调整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传统产业的融合 |
十三、推广巴西“发展极”开发战略 |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与财税政策 |
第一节 政府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中政府的财税政策 |
一、经济政策的目标 |
二、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财税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
一、财政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
二、货币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
三、收入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
四、产业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
五、外汇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财政政策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与财政政策 |
一、西部开发中的财政政策的功能与效应 |
二、西部开发中的财政政策目标、手段和效果 |
三、西部开发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
四、西部大开发财政政策类型 |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中财政政策的创新 |
一、国家对西部地区开发投入和扶持的基本情况 |
二、国债资金在西部地区的投入、使用和影响 |
三、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 |
四、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开发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政策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和目标 |
一、西部大开发中税收政策的作用 |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政策目标 |
第二节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 |
一、推进环保产业化的税收政策 |
二、引进外资的税收政策 |
三、发展西部地区重点领域的税收政策 |
四、调节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税收政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写作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要解决的问题 |
四、本选题的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六、主要概念和分析框架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渊源 |
二、传统金融机构的弊端与党对金融工作的新认识 |
三、初步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金融体系 |
四、信贷制度创新:从指令性计划到差额包干 |
五、登上国际金融的大舞台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全面开展时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引下的金融经济改革 |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三、信贷体制改革的深化:实贷实存 |
四、金融开放取得新成效 |
五、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
二、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的确立 |
三、金融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四、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 |
第四章 党领导下跨世纪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
一、1998年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 |
二、党管金融:成立中央金融工委 |
三、金融组织体系日臻完善 |
四、证券市场服务国企改革 |
五、金融风暴的冲击与宏观调控 |
第五章 新时期金融风险与执政安全建设 |
一、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
二、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
三、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思考 |
第六章 新时期金融系统的党建工作 |
一、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二、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组织工作 |
三、新时期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历史启示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伟大成就 |
二、新时期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特征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四、认真贯彻积极财政政策 切实管好用好国债资金——鹰潭市利用国债资金的基本做法及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新中国财政在建设改革发展中进入新时代——为新中国70华诞而作[A]. 郭代模,杨舜娥. 中国财政学会2019年年会暨第22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一册), 2019
- [3]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4]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5]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D]. 吴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6]中国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预算制度创新[D]. 卢凌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7]我国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D]. 蒋斌. 重庆大学, 2008(06)
- [8]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D]. 符太增.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D]. 文炳勋.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 [10]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 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J]. 李育材. 绿色中国, 2005(03)
标签: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论文; 积极财政政策论文; 政府审计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审计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