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在经济地理分区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佳益[1](2021)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英文应用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世界文明进入全球化,全球的联系不断增强,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大多都可以从网络的观点出发进行研究,例如对人际关系、资金往来、消息扩散、疾病传播等内容通通可以用网络的思维进行研究。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将世界看作一张网,从这个视角出发符合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的趋势,万能的社交媒体、互联网将我们这些毫无关联的个体,变成一张大网内的无数节点。社会网络分方析方法作为一个操作性强、步骤逻辑清晰的研究方法,在众多研究方法中脱颖而出。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中英文文献内显示出的差异进行探究,有助于提高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影响力、促进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探究,本文通过对中英文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有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的差异,进而为我国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运用提供方向。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中英文文献进行调查研究,首先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出发,使用Excel软件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中英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的学科领域、研究群体以及主要载文期刊,评价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中英文文献存在的差异。其次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到中英文文献在研究内容、使用方法、网络类型及网络演变之间存在的差异,有助于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再次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作者团体、机构、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其网络结构、组成要素、节点位置以及网络的密度揭示其内部关系,得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重点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最后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高频关键词进行降维、分类、标度处理,得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总结目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的内容分布,为后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中英文文献从外部结构到内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中英文文献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促进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我国的运用发展。国内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学科领域、研究力量、研究方向都有明显的集中性,而且分析方法也显得较为单调,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研究方法值得被更多的学科领域关注和推广,只有这样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才能服务于更多的学科领域,创造更多的实际价值。
李昂[2](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孟晨[3](2020)在《山东省旅游景区空间·类型·等级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其中A级旅游景区是精品旅游景区的代表。本文以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为对象,从空间结构、类型结构和等级结构3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比相关省域,探讨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结构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首先,本文选取2018年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数据,通过使用ArcGIS10.4软件与SPSS软件,测算旅游景区不平衡指数、集中指数和核密度等,分别探讨了山东全域及其17地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从而进一步探究中高级旅游景区的空间集聚态势。其次,对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进行类型划分,分别探讨了总体旅游景区、高级旅游景区和中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并综合K-均值(Kmeans)聚类结果与17地市各亚类景区数量,按地市主导旅游景区进行地市类型划分。最后,选取2010-2018年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数据,探究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等级发展趋势、特征及其等级结构演化过程;通过优越度指数和捷夫模型等方法计算山东省高级旅游景区比重,并与广东省、江苏省和河北省金字塔等级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山东省中高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分析中高级旅游景区对旅游目的地塑造的驱动作用。针对山东省旅游景区结构现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1)山东省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相对均衡分布状态,17地市中集聚型、随机型和离散型3种旅游景区分布类型同时存在。山东省高级旅游景区呈“一轴四点”格局、中级旅游景区呈“两团六点”格局,其中胶州湾近域为中高级旅游景区核心聚集区。(2)山东省A级景区类型结构中,以现代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人文类景区与以地文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自然类景区占主导。根据旅游景区类型和数量,山东省17个地市分为7个类型结构:乡村型、乡村+山岳型、乡村+文物古迹型、乡村+山岳+人造景观型、乡村+人造景观+海滨海岛型、人造景观+度假区型和文物古迹型。(3)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在纺锤型中等级结构完整,但旅游景区数量较理想数量欠缺。在2010-2016年间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等级结构演变平稳,2016年后3A级旅游景区为等级结构中主要组成部分,2010-2018年期间有141家2-3A级旅游景区晋升为4A和5A级旅游景区,100家旅游景区直接评为4A级旅游景区。鲁东、鲁南和鲁中地区旅游景区等级结构完整,且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鲁东地区,鲁西和鲁北地区旅游景区存在等级缺口,结构不完整,且数量低于其他3个区域。在地域空间上,中高级旅游景区的分布格局与山东省“十大旅游品牌”目的地高度重合。针对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类型和等级结构特征与发展现状,提出以下4条建议: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旅游品牌联合发展;提升中级旅游景区等级,扩大高级旅游景区比重;突出核心景区的辐射影响力;加强产业间协作,提升景区效益。
杨柠泽[4](2020)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及其收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的形态,深入地改变了农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构建“互联网+三农”的体系中,农户作为农村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小生计单位,也是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在整个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嵌入到农户生产与生活中,其特性具有的创新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以及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将直接对农户的生计活动产生影响。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户的生计问题一直也被我国政府持续关注。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农户生计资本、生计抉择与生计产出(收入)是研究农户生计问题的重点。农户生计抉择的多样化以及收入渠道的增加是提高农户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以及数字乡村战略的背景下,揭示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收入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探究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作用,引导农户科学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就业创业、实现农户增收、为中国农村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提供相关政策参考。本研究在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信息沟理论、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和职业最优搜寻理论等相关理论,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6887份农户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以及分析不同生计抉择下的农户收入效应,并探讨了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具体如下:第一,理论分析。首先,基于全信息理论探究互联网嵌入的信息效应,进一步运用信息沟理论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其次,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直接影响,进一步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互联网嵌入通过生计资本对生计抉择的间接影响;再次,基于职业最优搜寻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农户收入效应;最后,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结果表明: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存量具有促进作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具有直接影响,通过生计资本的中介作用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产生间接影响。第二,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采用极值熵值法对生计资本进行测度,其结果表明:农户整体的生计资本水平偏低;其中,人力资本指数>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指数;其次,运用OLS回归和似不相关回归(SUR)分析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再次,通过选取工具变量,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确保变量之间在时间上“前因后果”的方法解决了内生性问题;最后,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嵌入频率、互联网嵌入时长以及互联网嵌入目的均能够提升农户生计资本存量。其中,互联网嵌入时长与农户生计资本具有“倒U型”关系,当嵌入时长小于4.785(h/每天),互联网嵌入时长会促进农户生计资本存量的提升;针对不同类型生计资本,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嵌入频率、互联网嵌入时长和互联网嵌入目的均对农户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自然资本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第三,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首先,通过多指标划分法和两步聚类分析法将生计抉择划分为三类,务农主导型为1985户,务工主导型为4306户,创业主导型为596户。进一步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其次,通过选取工具变量,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确保变量之间在时间上的“前因后果”的方法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再次,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和标准化系数乘积法检验生计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务农主导型,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嵌入频率和互联网嵌入目的促进农户选择务工及创业主导型。相对于务工主导型,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嵌入频率和互联网嵌入目的对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起到促进作用。其中,互联网社交娱乐频率和互联网社交娱乐目的对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的影响分别大于互联网工作学习频率和互联网工作学习目的;相对于务农主导型,互联网嵌入时长对务工和创业主导型具有显着的“倒U型”关系,表明互联网嵌入时长小于3.5(h/每天),农户选择务工或创业的概率越大。相对于务工主导型,互联网嵌入时长对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起到促进作用;生计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选择务工及创业主导型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与自然资本均在其影响路径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第四,不同生计抉择下农户收入效应。首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及不同生计抉择下农户收入的影响,进一步运用OLS回归分析了互联网嵌入频率、嵌入时长以及嵌入目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其次,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确保变量之间在时间上的“前因后果”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再次,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分析生计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在修正了样本自选择偏差后,互联网使用能够显着地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效应);互联网嵌入频率越高越能够促进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其中,互联网工作学习频率对农户创业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互联网社交娱乐频率对农户务农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互联网嵌入时长与农户家庭收入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根据测算出的特定值与其平均值相对比可知,互联网嵌入时长会显着促进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嵌入目的能够显着地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其中,互联网工作学习目的对农户务工收入与创业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互联网社交娱乐目的对农户务农与创业的影响相对较大。综上所述,互联网嵌入对农户收入的收入效应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生计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金融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务农收入和创业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自然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务农收入和务工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嵌入的连通性,加强农户的互联网嵌入程度,使其高效地连接信息、连接亲情以及连接财富,为农户生计资本存量提供保障。第二,引导农户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嵌入对优化农户生计抉择和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作用。第三,重视生计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员、村干部和村中能人等的指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对互联网的了解和使用,从而提高农户进行生计抉择时的生计资本存量,有助于农户收入的提升。第四,政府应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农村地区网络建设质量。第五,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出台互联网技术的财政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户互联网嵌入程度。总而言之,只有农户将互联网有效的嵌入到生产生活中,政府才能高效地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以及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研究视角方面。从互联网嵌入角度研究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效应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深度不够;更少有文献关注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作用。在数字乡村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嵌入到农户生活与生产中,对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并揭示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拓展了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效应研究的视角,是对已有相关文献的有效补充,以期弥补互联网与农户生计研究的不足,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第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方面。本文重点关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以及生计资本在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将信息沟理论、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和职业最优搜寻理论运用到本研究框架中。本文选取的互联网嵌入不仅包括农户是否使用互联网,还考虑到互联网嵌入频率、嵌入时长以及嵌入目的对农户生计产生的影响。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五个方面对农户生计资本进行测度。采用多指标划分法和两步聚类分析法将农户生计抉择划分为务农、务工和创业主导型。进一步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和标准化系数乘积法进行实证分析。第三,内生性处理方面。已有文献在分析互联网对农户就业创业以及其收入影响的过程中,仅选取工具变量对其可能出现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实际上,由于弱工具变量和局部平均处理效应问题,会造成估计参数过大。因此,本文在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处理之后,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运用确保变量之间在时间上的“前因后果”的方法再一次对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
王哲骁[5](2020)在《整合保护导向下的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概念的提出,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传统村落在生产、生态、遗产等方面的价值渐被发掘,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传统村落管护研究成为热点。以行政区划为边界的传统村落保护单元划定方式过于粗糙,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旅游开发、千篇一律复制相同的道路或过度强调标新立异导致传统村落特色“基因”的迅速丢失或异化。本文以住建部公布的武陵山区沅水流域前五批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差异协同”的管护理念,梳理影响传统村落聚集的关键因子,旨在探索科学的传统村落集群划分方式和传统村落分级保护策略。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传统村落关系网络模型的构建。以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属性数据集为基础,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传统村落联系度评价体系,实现对“传统村落联系度”综合概念的量化。将结果二值化处理,令传统村落复杂的现实属性数据转化为简单的“点-线”关系数据,初步生成传统村落网络模型,按“整体-局部-个体”顺序对关系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并完成“集群”识别。2.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的调整。对应网络特征,按“整体-局部-个体”顺序层层深入,对初步生成的传统村落网络模型进行调整。研究中通过Arc GIS插值分析形成传统村落“核心-中间-边缘”五级区划图,作为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的分级保护体系的雏形。结合流域现有交通路网、临界值更低的社会网络分析、廊道建设适宜性分级和景观特征类型识别结果,优化传统村落的分级保护体系。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廊道建设适宜性分析和景观特征分类相结合,运用于传统村落管护研究。社会网络分析侧重于村落之间的逻辑联系,景观特征评估和廊道建设适宜性分析则能够补充村落之间在地理空间上的关联,将二者结合用于传统村落集群研究,能够更全面的反映村落间的内外联系,为流域尺度的传统村落整合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刘晗[6](2020)在《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分区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最近几年,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不足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少”的风险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水资源不足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山东省除水资源紧张外,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突出。因为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各有不同,所以各种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也需符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节水,对农业节水技术进行适度的创新。农业节水分区,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各地区农业地域差异规律,考虑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科技水平等因素,对各地域不同农业节水状况进行科学的划分,是实现农业节水、各地区布局科学分类的重要一环。农业节水分区对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促进作用,对缓解当地的农业用水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社会经济以及农业结构等方面因素,基于PSR模型构建农业节水分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能将山东省划分为6个农业节水分区,并对各分区农业节水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根据山东省农业节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适宜的农业节水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位山灌区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变化环境下山东省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地利用变化和水资源供需变化情况的分析,揭示了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农业节水不仅受到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把握山东省各地市行政单元发展农业节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一步合理地确定各地区的农业节水措施,有必要从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对山东省进行农业节水分区。(2)通过对各种分区方法优缺点的比较,以及对资料的掌握程度最终确定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为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的系统聚类分区方法。并以PSR模型为依托,从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以干燥度、地形地貌影响系数、人均GDP、缺水程度、可用灌溉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农业供水比重、作物需水量、耕地有效灌溉率、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作物播种比例、蔬菜播种比例、其他农作物播种比例、节水灌溉比、引水灌溉比例、蓄水灌溉比例、井灌比例、提水灌溉比例18个指标为主的农业节水分区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3)通过SPSS软件,首先对所选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里,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个指标体系进行层层分析,最终由确定的5个主成分来代表原始指标。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量,同时还去除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最后运用系统聚类法,对研究区各分区单元进行了计算。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多种方法对提取的主成分指标进分析计算,分别绘制了系谱图。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对研究,最终确定离差平方法所得分区结果更为合理。最终将山东省各分区单元分为六个单元。通过分析各分区的实际情况对各区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农业节水方式提出了初步构想。(4)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运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分析评价模型,提出了农业节水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运用了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客观相结合,克服了过去在权重确定上的主观任意性及难以准确确定的缺点,经验证,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所提出的节水灌溉效果评价模型简单适用,可用于山东省农业节水综合评价。
刘旺彤[7](2020)在《湘乡市东郊乡土地利用多功能定量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人类不同的利用方式使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价值,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帮助弄清土地利用的功能状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功能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土地功能的空间差异特征日趋明显,值得重点关注和讨论。本文以湖南省湘乡市东郊乡为研究区域,以100m×100m的微观栅格作为研究单元,建立土地利用多功能定量测度模型,测算其多种功能的货币价值量,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村庄类型给出合理的土地管理意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从生产、生活、生态视角出发,共选取13个指标构建农村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定量测度模型,运用市场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计算功能价值量,通过多因素综合叠加分析进行东郊乡100m×100m的栅格单元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对栅格内的功能等级进行比较,划分为:多功能低值、单功能主导、双功能主导和多功能高值4个等级。东郊乡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中有1291块栅格单元处于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结果中的多功能低值区;3096块处于单功能主导区,其中,生态单一功能主导栅格数量所占比重最大;3092块处于双功能主导区,其中,生产生活双功能主导栅格数量所占比重最大;2101块处于多功能高值区。东郊乡土地多功能利用所占比重达到54.2%以上,湘中农村地区土地多功能利用已初具规模,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通过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结果划定东郊乡的三生空间,东郊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面积比例为45.75:39.56:14.69。生产空间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功能仍是湘中农村的首要功能,农业仍是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三生空间的冷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功能高低与地类分布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生产空间热点区域所对应的土地类型为工矿用地,生活空间的热点区域所对应的土地类型为住宅用地,生态空间热点区域所对应的土地类型为河流水面以及水库水面等水域区域。(3)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自然地理因素、区位地理因素以及经济地理因素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识别出影响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析的主要因素。高程、人口密度、到道路的距离是影响生产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到河流的距离、高程、第一产业比重是影响生活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到道路的距离、人口密度、到行政中心的距离是影响生态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到河流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和人口密度是影响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区位因素对功能空间分布的影响效果显着,两种因素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增强关系,其交互作用大大增强了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效果,各影响因素下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布的优势区域也不同。(4)在东郊乡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运用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村域实际情况将东郊乡19个行政村划分为综合发展型、生产主导型、生活主导型、生态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5个村庄类型,分析各个村庄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进一步提升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向雁[8](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刘涵[9](2020)在《历史文化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研究 ——以武汉市中山大道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消费文化崛起,成为吸引游客休闲游憩,提升街区活力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消费文化的滥觞,极易瓦解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地方价值”,肢解街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街区消费空间同质化。本文认为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在于:构建多阶层共享的消费空间分异模式,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物质空间环境持续更新与社会阶层的平稳演替,减缓社会极化,促进社会融合。本文选取武汉市最具有公共价值的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游憩消费空间“分异指标”——“分异特征”——“分异评价”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而言,(1)街区游憩消费空间的分异指标构建,结合社会空间属性游人密度和物质空间属性消费价格确立空间分异指标“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得到指标的数值特征。(2)街区游憩消费空间的分异程度研究,首先运用基于指标的全局莫兰指数判断街区游憩消费空间是否存在分异,再用局部莫兰指数度量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具体的分异程度。(3)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分异评价研究,对街区游憩服务可供性、街区游憩消费多样性和游憩消费满意度三个维度综合评价现状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程度状态。研究结论:(1)中山道历史文化街区游憩消费空间指标“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数值分为四类消费模式,工作日整体的平均游憩消费分别为1.11元/人·㎡、1.13元/人·㎡、38.33元/人·㎡和24.35元/人·㎡,与非工作日整体平均游憩消费7.03元/人·㎡、1.27元/人·㎡、69.16/人·㎡和40.93元/人·㎡差距悬殊,说明街区游憩消费存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异。(2)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存在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程度,工作日局部Moran’s I值0.451396,高于非工作日的局部Moran’s I值0.180467,街区工作日游憩空间消费呈现较强聚集特征。游憩消费峰值区聚集在北段的通讯广场附近,谷值区在吉庆街和武汉市美术馆一带,形成南北两极分化的空间格局。(3)街区内游憩消费空间差异状态是合理的,街区游憩服务可供性处于较高水平,其次居民和游客不同群体对街区游憩消费满意度均值都在3以上,街区游憩消费分异横跨多个不同阶级的游憩群体,实现街区公共资源的共享。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调整北段和中段街道的规划定位和业态,符合现状业态的发展规律。(2)通过深挖历史资源的旅游体验和情景业态,解决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分布区物质空间和消费社会空间匹配度低现象。(3)提高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比重,促进街道共享共建。研究意义:(1)实践意义,以街区微观的游憩消费行为特征探究空间运行机制,为旧城更新提供一种结合“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规划发展模式。为武汉市同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提供模板作用。(2)理论意义,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价值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空间公平性,对促进社会公平有积极的理论价值。
仲济玲[10](2020)在《基于专利合作数据的区域城市创新联系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发显着。创新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创新联系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目前学者针对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的研究大致有创新在城市的扩散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城市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以及城市创新联系的相关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应用的是定性的理论研究及定量的计量分析研究。其中使用引力模型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等。而随着城市间关系的演变,城市理论研究出现以关系视角替代结构视角、以流动空间替代地方空间的转型,流空间成为区域网络体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创新要素的流动则是研究区域发展和知识溢出的重要城市流之一。因此本文基于专利合作数据应用多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间的创新联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厘清创新及流空间的相关概念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创新联系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落脚点,并且对创新联系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同时提出基于全文研究的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了有效的诠释。论文主要使用专利合作数据以及其他属性数据,结合修正过的引力模型、断裂点及场强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主成分分析发等方法,综合运用Arc Gis、SPSS、Ucinet分析工具,以及Gephi空间可视化工具等一系列软件对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创新联系进行空间测度和网络特征分析,最后探究创新联系对城市创新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要素,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创新联系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证研究的拓展,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发现:1、长三角地区创新联系普遍存在,整体呈现核心-边缘模式,在空间上并存在地理邻近性的特征,由强到弱呈线性-沿江-网络化的发展趋势;2、长三角地区创新联系网络分化明显,要素流动活跃。中心性分析上呈现沪宁双核驱动,城市等级差异显着的特征。3、长三角城市创新自主性差异明显,出现飞地现象,省会城市的资源控制力突出,整体网络支配性出现等级衰减的特征;4、长三角内部子群结构明显,出现强强联合的现象;子群内部则呈现出地理邻近与等级梯度化的显着特征。在网络位置上,发现长三角创新溢出效应显着,等级性互联互通。本文正文共约52000字,图表54幅。
二、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在经济地理分区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在经济地理分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英文应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应用概述 |
2.1 社会网络分析的内涵 |
2.2 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 |
2.3 社会网络分析中英文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4 社会网络分析使用的工具 |
2.5 研究工具及其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文文献应用研究 |
3.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取 |
3.2 文献计量分析 |
3.2.1 文献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2.2 文献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
3.2.3 文献所在学科库比较分析 |
3.2.4 文献作者的统计与分析 |
3.3 文献内容分析 |
3.3.1 研究类目与分析单元 |
3.3.2 具体分析与评判记录 |
3.3.3 研究内容分析 |
3.4 社会网络分析 |
3.4.1 关键词的选取 |
3.4.2 网络密度分析 |
3.4.3 中心性分析 |
3.4.4 核心——边缘分析 |
3.4.5 突显词分析 |
3.4.6 关键词时间线图 |
3.5 多元统计分析 |
3.5.1 构造相关矩阵与相异矩阵 |
3.5.2 因子分析 |
3.5.3 聚类分析 |
3.5.4 多维尺度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英文文献应用研究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2 文献计量分析 |
4.2.1 文献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2.2 文献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
4.2.3 文献所在学科库比较分析 |
4.2.4 文献作者的统计与分析 |
4.3 文献内容分析 |
4.4 社会网络分析 |
4.4.1 关键词的选取 |
4.4.2 网络密度分析 |
4.4.3 中心性分析 |
4.4.4 核心——边缘分析 |
4.4.5 突显词分析 |
4.4.6 时间线图 |
4.5 多元统计分析 |
4.5.1 构造相关矩阵与相异矩阵 |
4.5.2 因子分析 |
4.5.3 聚类分析 |
4.5.4 多维尺度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英文文献应用比较研究 |
5.1 文献增长与情况比较 |
5.2 文献分布情况比较 |
5.3 应用学科库比较 |
5.4 作者分布情况比较 |
5.4.1 文献高产作者分析 |
5.4.2 文献高被引分析 |
5.4.3 文献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
5.4.4 高频机构分析 |
5.5 文献内容分析比较 |
5.5.1 研究内容比较分析 |
5.5.2 研究方法比较分析 |
5.5.3 网络类型及演变比较分析 |
5.6 研究热点趋势比较分析 |
5.6.1 研究热点研究 |
5.6.2 研究趋势研究 |
5.7 社会网络比较分析 |
5.7.1 中英文社群图比较分析 |
5.7.2 密度、中心性比较分析 |
5.7.3 多元统计比较分析 |
5.7.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A 英文文献类别表 |
附录B 中文高频关键词旋转后成分矩阵 |
附录C 英文文献高频关键词公因子方差图 |
附录D 英文文献髙频关键词总方差解释图 |
附录E 英文文献高频关键词聚类图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山东省旅游景区空间·类型·等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数据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
2.1.2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
2.1.3 旅游景区类型结构研究 |
2.1.4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研究 |
2.1.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旅游景区 |
2.2.2 景区空间结构 |
2.2.3 景区类型 |
2.2.4 景区等级 |
2.3 理论基础 |
2.3.1 区位论 |
2.3.2 增长极理论 |
2.3.3 核心—边缘理论 |
2.3.4 点—轴理论 |
2.3.5 共生理论 |
第3章 山东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区位与交通概况 |
3.1.2 自然条件与经济概况 |
3.1.3 旅游产业概况 |
3.2 旅游景区总体分布特征 |
3.3 高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 |
3.4 中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 |
3.5 地市间旅游景区分布特征 |
第4章 山东省旅游景区类型结构 |
4.1 总体类型结构 |
4.2 高级旅游景区类型结构 |
4.3 中级旅游景区类型结构 |
4.4 旅游景区类型结构区域差异 |
第5章 山东省旅游景区等级结构 |
5.1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总体特征 |
5.1.1 旅游景区纺锤型等级结构 |
5.1.2 高级旅游景区优越度 |
5.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演化过程 |
5.2.1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发展趋势 |
5.2.2 高级旅游景区等级演化过程 |
5.3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区域差异 |
5.4 中高级旅游景区对山东品牌旅游目的地塑造 |
第6章 旅游景区结构优化建议 |
6.1 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区域旅游品牌联合发展 |
6.2 提升中旅游景区等级,扩大高级景区比重 |
6.3 突出核心景区的辐射影响力 |
6.4 加强产业间协作,提升景区效益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及其收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框架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嵌入 |
2.1.2 生计资本 |
2.1.3 生计抉择 |
2.1.4 农户收入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互联网对生计资本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2 生计资本对生计抉择及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3 互联网对生计抉择及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3.1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1 互联网嵌入的信息效应分析——基于全信息理论 |
3.1.2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作用机理——基于信息沟理论 |
3.2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1 互联网嵌入对生计抉择的直接影响——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
3.2.2 互联网嵌入对生计抉择的间接影响——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 |
3.3 基于职业最优搜寻理论的农户收入效应分析 |
3.4 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过程 |
4.2 样本特征描述统计分析 |
4.2.1 个体特征 |
4.2.2 家庭特征 |
4.2.3 地区特征 |
4.3 互联网嵌入特征描述统计分析 |
4.3.1 互联网使用与嵌入时长 |
4.3.2 互联网嵌入频率 |
4.3.3 互联网嵌入目的 |
4.4 农户生计特征描述统计分析 |
4.4.1 农户生计资本 |
4.4.2 农户生计抉择 |
4.4.3 农户收入 |
4.5 样本特征的交互分析 |
4.5.1 互联网嵌入与农户生计资本的交互分析 |
4.5.2 互联网嵌入与农户生计抉择的交互分析 |
4.5.3 互联网嵌入与农户收入的交互分析 |
4.5.4 生计资本与农户生计抉择的交互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5.2 农户生计资本的测度 |
5.2.1 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2 基于熵值法的生计资本指标权重测算 |
5.3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内生性处理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6.2 农户生计抉择的聚类分析 |
6.3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3.1 变量选取 |
6.3.2 模型设定 |
6.4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直接影响 |
6.4.1 基准模型回归分析 |
6.4.2 内生性处理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间接影响——以生计资本为中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生计抉择下农户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7.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7.2.1 变量选取 |
7.2.2 模型设定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 内生性处理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基于生计资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5)整合保护导向下的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的价值认知面临威胁 |
1.1.2 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趋势明显 |
1.1.3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亟待集群管护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传统村落 |
1.3.2 村落集群 |
1.3.3 集群空间网络 |
1.3.4 遗产源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传统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概况 |
1.4.2 流域传统村(聚)落的研究现状 |
1.4.3 社会网络分析在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
1.4.4 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聚)落研究进展 |
1.5 研究对象 |
1.5.1 研究范围界定 |
1.5.2 研究对象选定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2.1 传统村落关系网络模型构建 |
2.1.1 语义模型构建 |
2.1.2 数据收集处理 |
2.1.3 网络模型构建 |
2.2 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调整 |
2.2.1 景观廊道建设适宜性分级 |
2.2.2 景观特征类型识别 |
3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关系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 |
3.1 沅水流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人文环境 |
3.2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关系网络模型构建 |
3.2.1 评价体系构建 |
3.2.2 相互作用量化 |
3.2.3 网络模型生成 |
3.3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关系网络结构分析 |
3.3.1 网络结构分析框架 |
3.3.2 整体网络特征分析 |
3.3.3 局部网络特征分析 |
3.3.4 个体节点特征分析 |
3.3.5 网络特征总结 |
4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调整 |
4.1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整体网络调整 |
4.1.1 整体网络结构调整思路 |
4.1.2 “核心-中间-边缘”区划 |
4.2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局部网络调整 |
4.2.1 更低临界值的网络 |
4.2.2 结合景观廊道建设适宜性分级的调整 |
4.2.3 结合流域景观特征识别的调整 |
4.3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个体节点调整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分区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业节水分区的研究进展 |
1.3.2 农业节水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
2.2 农业发展概况 |
2.3 农业节水现状 |
第三章 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影响分析 |
3.1 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
3.1.1 山东省气象要素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
3.1.2 气象要素空间变化分析 |
3.2 人类活动影响下各要素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2 水资源供需变化分析 |
3.3 变化环境对农业节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SR模型的农业节水分区 |
4.1 PSR模型 |
4.1.1 模型内涵 |
4.1.2 农业节水分区的PSR模型 |
4.2 分区内涵与原则 |
4.2.1 分区内涵 |
4.2.2 分区原则 |
4.3 分区方法的确定 |
4.3.1 农业节水分区方法简介 |
4.3.2 分区方法的选择 |
4.4 基于PSR的指标体系构建 |
4.4.1 构建原则 |
4.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省农业节水分区 |
5.1 SPSS软件介绍 |
5.2 主成分分析计算 |
5.2.1 指标标准化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计算主成分特征根及贡献率 |
5.2.4 主成分与原始指标关系 |
5.2.5 计算主成分得分 |
5.3 系统聚类分区计算 |
5.3.1 建立分类矩阵 |
5.3.2 方法选择 |
5.3.3 不同方法分区结果 |
5.4 分区结果 |
5.5 各分区基本情况及节水模式探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节水综合评价 |
6.1 农业节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6.2.1 指标的量化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综合评价模型 |
6.3 典型区农业节水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湘乡市东郊乡土地利用多功能定量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 |
1.2.2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尺度 |
1.2.3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区域 |
1.2.4 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方法 |
1.2.5 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影响因素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条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3 东郊乡土地利用多功能定量识别 |
3.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3.2 构建指标体系 |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处理 |
3.3 评价模型的确定及指标说明 |
3.3.1 生产功能价值量计算 |
3.3.2 生活功能价值量计算 |
3.3.3 生态功能价值量计算 |
3.4 识别结果 |
3.4.1 土地利用单一功能识别结果 |
3.4.2 土地利用多功能识别结果 |
3.4.3 “三生空间”划定探究 |
3.4.4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布特征分析 |
4 东郊乡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理探测器概述 |
4.2 影响因素的选择 |
4.2.1 自然地理因素 |
4.2.2 区位地理因素 |
4.2.3 经济地理因素 |
4.3 研究结果 |
4.3.1 生产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4.3.2 生态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4.3.3 生活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4.3.4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5 东郊乡土地多功能利用发展建议 |
5.1 东郊乡村庄类型划分 |
5.1.1 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1.2 村庄类型划分结果 |
5.2 村庄多功能发展建议 |
5.2.1 综合发展型村庄 |
5.2.2 生态主导型村庄 |
5.2.3 生产主导型村庄 |
5.2.4 生活主导型村庄 |
5.2.5 均衡发展型村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历史文化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研究 ——以武汉市中山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历史文化街区游憩空间研究 |
1.3.2 消费空间分异的研究 |
1.3.3 空间公平研究 |
1.3.4 本节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实证对象 |
2.1.1 中山大道街区研究范围 |
2.1.2 中山大道街区历史文化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2.3 数据来源 |
2.3.1 地理数据 |
2.3.2 业态数据 |
3.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的指标构建 |
3.1 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指标的构建思路 |
3.1.1 生存性消费空间向娱乐性消费空间研究转变 |
3.1.2 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街区尺度的游憩消费指标 |
3.2 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指标的人数统计 |
3.2.1 工作日游憩密度分布特征 |
3.2.2 非工作日游憩密度分布特征 |
3.3 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指标的价格统计 |
3.3.1 游憩网格单元内店铺的消费价格 |
3.3.2 游憩网格单元游憩消费价格的权重 |
3.4 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指标的聚类特征 |
3.4.1 工作日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数值特征 |
3.4.2 非工作日单位面积人均游憩消费数值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的特征研究 |
4.1 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的是非判断:全局莫兰指数 |
4.2 工作日与非工作日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的全局莫兰指数 |
4.2.1 工作日全局莫兰指数 |
4.2.2 非工作日的全局莫兰指数 |
4.3 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的程度量化:局部莫兰指数 |
4.4 工作日与非工作日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的局部莫兰指数 |
4.4.1 工作日局部莫兰指数 |
4.4.2 非工作日局部莫兰指数 |
4.5 本章小结 |
5.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的评价研究 |
5.1 街区游憩服务可供性评价 |
5.1.1 中山大道街区游憩来源地 |
5.1.2 游憩者统计特征描述分析 |
5.2 街区游憩消费多样性评价 |
5.2.1 游憩行为特征描述分析 |
5.2.2 游憩者行为吸引因素分析 |
5.2.3 游憩者消费业态偏好 |
5.3 街区游憩消费满意度评价 |
5.3.1 游憩者对业态价格匹配度 |
5.3.2 中山大道街区整体游憩价格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规划定位层面 |
6.2.2 空间匹配层面 |
6.2.3 土地利用层面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中山大道片区游憩消费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专利合作数据的区域城市创新联系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正愈发显着 |
1.1.2 流空间成为区域网络体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
1.1.3 创新流是研究区域发展和知识溢出的重要城市流之一 |
1.1.4 研究内容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新与城市创新 |
2.1.2 流空间与创新流 |
2.2 创新联系研究进展 |
2.2.1 城市创新联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城市创新联系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城市创新联系理论基础及模型建构 |
3.1 理论体系 |
3.1.1 理论基础 |
3.1.2 理论诠释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创新联系测度及空间特征分析 |
4.1 城市创新联系整体空间特征分析 |
4.1.1 长三角地区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测算 |
4.1.2 城市创新联系空间特征结果分析 |
4.2 节点城市创新联系特征分析 |
4.2.1 长三角地区城市创新联系辐射能力测度 |
4.2.2 长三角地区节点城市创新核心腹地测度 |
4.2.3 创新节点城市腹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创新联系网络特征分析 |
5.1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测度 |
5.1.1 网络联系度测度 |
5.1.2 网络平均度与凝聚力测度 |
5.2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结果分析 |
5.3 城市节点中心性测度 |
5.4 城市节点中心性特征结果分析 |
5.4.1 点度中心度 |
5.4.2 中间中心度 |
5.4.3 接近中心度 |
5.5 城市创新联系凝聚子群分析 |
5.5.1 块模型的构建及解释 |
5.5.2 子群结构构成的特征分析 |
5.5.3 子群的位置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及创新联系相关分析 |
6.1 创新能力的影响要素构成 |
6.1.1 创新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
6.1.2 创新能力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6.2 长三角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评价 |
6.2.1 指标构建与解释 |
6.2.2 适用性检验及主成分分析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创新联系与城市创新能力相关分析 |
6.4 提高城市创新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
6.4.1 打造区域创新联动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服务的建设水平 |
6.4.2 建立区域开放市场,发挥外资企业主体作用 |
6.4.3 制定创新型人才引入政策,加强城市创新的财政支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在经济地理分区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英文应用比较研究[D]. 宋佳益.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山东省旅游景区空间·类型·等级结构研究[D]. 孟晨.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及其收入效应研究[D]. 杨柠泽.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整合保护导向下的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构建研究[D]. 王哲骁.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分区与综合评价研究[D]. 刘晗. 济南大学, 2020(01)
- [7]湘乡市东郊乡土地利用多功能定量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旺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历史文化街区游憩消费空间分异研究 ——以武汉市中山大道为例[D]. 刘涵.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专利合作数据的区域城市创新联系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D]. 仲济玲. 南京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