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褚熹成[1](2021)在《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庞大农民人口及农村地域。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新型农民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改善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是,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无法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政府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有效地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这是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淮安市是具有农业特色的城市,市内现有105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其规范化建设情况不一,既有规范化建设优秀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如淮安区正亮粮食专业合作社、淮阴区武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洪泽县祥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也有规范化建设一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通过相关理论为切入点,主要采取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查、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市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现实状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本文发现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范化建设上存在着合作社的设立、日常管理、清理不够规范;对规定的基本原则遵照不足;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流于形式;合作社人才欠缺;对组织机构的完善和发展不够重视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规范合作社的设立、日常管理、清理工作;二是坚持遵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五项基本原则;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四是加强合作社人才建设;五是坚持和完善组织机构。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给予建议,进而为我们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
于海鹏[2](2021)在《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文中指出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过去、现在、将来均如此。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至今农村经济依然比较落后和三农问题仍然很严峻。资金缺乏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就目前中国的体制和小农经济形态来说,合作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发展好合作经济根源在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中国农村拥有合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金融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鼓励开展农民合作金融试点,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道路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普遍存在且发展很成功的选择。河北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祥地,建国以来河北地区乃至全中国一直为农村合作金融事业而探索,目的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河北乃至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农村合作金融背离合作制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名不副实,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都出现了异化,这并不能证明我国不需要合作金融和没有合作金融发展的条件,而是各种其他因素限制了其发展。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三农问题关乎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村合作金融问题已经成为河北乃至全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热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势在必行。直到1996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道路,也标志着河北农村合作金融进入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合作基金会曾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补充、填补了农村金融空白。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进行改革深化,从名称中删除了“合作”二字,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兴起。到2015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走向商业化和股份制,成为向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联社方向发展的走向异化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性金融成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发展不足,合作性金融逐步消失。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兴起,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大量存在,形成了以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多样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共同发展的局面。首先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把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分为独立发展、探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进行了正面和负面分析,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发展特点等问题。
邢伟[3](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胡伟斌[4](2020)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村庄作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问题关乎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村庄治理是农村集体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耦合下的治理,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村庄治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村庄的公共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使用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以满足农民群众高质量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重要变迁,不仅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财产权益,而且对村庄治理改善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治理有效更是意义重大。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要内容展开研究。第一,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总体影响研究。主要通过对杭州市江干区的案例剖析来考察这些影响。首先,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结构的优化,构建了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的村庄治理体系。其次,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主体的强化,促进村庄代理人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再是,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机制的完善,对村庄流失的信任机制和民主机制具有较好的修复与增强作用。最后,改革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满意度,实现了村庄治理绩效的提高。第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研究。信任作为一种非契约性互动机制,是村庄治理的关键向度。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信任分为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研究发现,就制度信任而言,除县乡政府信任外,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党支部信任、村委会信任和司法部门信任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对村党支部的信任最强,村委会的信任次之;从人际信任来看,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亲友信任、近邻信任、同村人信任和外来人信任的影响也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同村人信任影响最大。第三,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研究。民主作为一种契约性互动,是村庄治理的另一关键向度。研究发现,股份合作制改革具有民主增进效应,能显着促进村庄民主化治理。从村庄层面看,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新型村庄或是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更强的村庄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民主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农户层面看,发现在低年龄、低教育程度以及有跨县外出务工经历组中,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民主参与的正向影响更显着。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除了直接影响外,股份合作制还通过提高农户的民主认知来促进其民主参与行为。第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就公共品类型而言,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医疗、环境卫生等关乎民生的公共产品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从村庄类型来看,改革对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村庄更加明显。此外,股份合作制改革还通过民主效应与信任效应来间接影响村庄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本文研究的贡献在于:首先,本研究主题为当下中国“三农”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产权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村庄治理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以往研究大多只关注股份合作制改革对经济层面的影响,而本文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改革对村庄治理影响上,将两个焦点命题进行实证研究是本文主要贡献。其次,本文跳出了传统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将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来探讨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最后,以往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而本研究在案例研究基础上,并运用基于较大样本的调研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使研究更具科学性。但囿于村庄样本量与数据结构等因素,本研究也存在较多不足之外。基于上述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与村庄治理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并根据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局限进行了研究展望。
张伟[5](2020)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农场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家庭农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逐渐出现土地流转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单独依靠家庭农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妥善解决。探索家庭农场的联合与合作才是出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本文解决中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该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以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理论、列宁农业合作理论、毛泽东农业合作理论、邓小平农业合作理论、江泽民农业合作理论、胡锦涛农业合作理论及习近平农业合作理论为组成部分的开放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包含农业合作的必然性、性质、重要原则、最终定位、作用等基本内容。家庭农场是中国正在积极探索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具有特定的内涵,体现出家庭化、专业化等多重特征,形成丰富多样的类型。中国发展家庭农场有其必要性。因为家庭农场在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上具有比较优势,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并且能从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中找到理论依据。通过调查、访谈以及文献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不畅、融资困难、品牌缺乏影响力、家庭农场劳动力素质偏低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依然有待提高等问题仍然在影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为我国探索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思路。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实现土地流转顺畅。以互助合作的方式融资,拓宽融资路径。政府牵头组织,多主体协同参与,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优势互补,以此提高品牌影响力。利用合作组织、专业机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树立榜样典型的方式示范引领,促进家庭农场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通过加强各类服务组织内部的组织化和外部的一体化以及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社会服务水平。
张晓霞[6](2020)在《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合作社理论初现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并由一种美好的设想逐渐走向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将合作社看做是引导小农经济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经济形式和组织载体。列宁在借鉴和继承前人合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极大丰富和创新发展了合作社理论。这一理论成果的成熟完善紧随着俄国社会前进的步伐,经历从十月革命胜利到战时共产主义再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主要发展阶段,是对俄国合作经济的概括、总结和提升。列宁合作社思想内涵丰富,其思想的精华凝聚在他的晚年着作《论合作社》一文中,文中深刻阐明合作社是使农民感到简单易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有效结合了私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充分体现出合作社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且列宁始终遵循俄国是落后小农国这一基本国情强调发展流通领域的合作,在坚持农民自愿参与、实行国家帮助原则,以及利用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农民思想转变的过程中,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探索出小农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有效路径。今天重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出发,结合我国合作化的具体实践,探究合作社思想的精神实质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正文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深刻阐述,主要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社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两个方面入手,体现出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第二,主要阐述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形成,从形成的背景以及形成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厘清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三,主要介绍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丰富内涵,从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鲜明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对列宁合作社思想在苏联的实践反思做了简单评述。第四,以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实践为切入点引入到我国合作社的发展实践。将合作社思想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转入到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回顾了我国从建国后再到新时代合作社的具体实践和创新发展。第五,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探究列宁合作社思想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实践启示。
杨锦冰[7](2020)在《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脱贫致富是重中之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经济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和实现农民收入稳步提升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底,市里依法登记的合作社共有6019家,数量是2012年的3.8倍,总量在广东省排名第一。合作社在发展中规模不断变大,辐射带动能力逐渐加强,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本研究以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为主要对象,通过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念及发展趋势,河源市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对河源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促进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措施。研究发现,河源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但大部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政府的重视与扶持力度不够、经营模式单一、产业化程度低、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混乱,利益分配无序,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对农民参与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河源市部分合作社进行座谈、走访,结合文献查阅和调研走访等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揭示了影响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诸多因素,呈现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完善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融入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发挥示范社自身优势,提高农户和社员的合作意识。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河源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以期政府部门和合作社负责人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研究结果对粤东西北等类似河源市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张婉[8](2019)在《砀山万家福水果专业合作社运营状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是我们党提出的,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法。农民合作社使农民以组织化的形式进入市场,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无法代替的重要组织。但是,在其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和对策,有利于促进合作社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价值,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本文是在经过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获得了农民合作社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介绍了农民合作社相关概念,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再针对砀山万家福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展开调查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对于万家福合作社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第二,从运营模式、组织管理、股权结构、社员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管理、培训管理、品牌管理和收益分配方面对于万家福合作社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其优秀做法加以总结;第三,对万家福合作社现有问题进行研究;第四,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针对于其面临的发展难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本文将砀山万家福水果专业合作社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微观角度进行深入地调查剖析,针对现有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要加强合作社自身组织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建立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二要优化外部政策,完善扶持政策,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希望合作社能够走出当前困境,更好的服务农户,促进砀山水果产业的发展。
李攀[9](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认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徐亚宏[10](2019)在《湛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农村农业的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主要形式,要在新形势下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湛江市是广东省农业大市,农业经济总产值多年来位居广东省首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湛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了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截止2018年10月,在各级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湛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3946家,登记在册成员7万余人,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06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51家,带动非成员农户30余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俨然已经成为湛江市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湛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组织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带动农户共同致富,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湛江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适应时代要求,解决现存问题,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湛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与政府相关人员、合作社管理人员以及社员农户进行深度访谈,探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如思想传统,规模经营迟滞;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制度松散,组织管理不严;保障不足,外部环境不佳;竞争激烈,品牌建设不足等。分析比较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较为成功的案例经验:政府制定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政策和信贷保险服务,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与指导,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合作社自身加强内部建设,进行体制改革,建立完整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妥善处理与农户之间关系,合理分配合作社盈余利润等。得出推动湛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如:实行多维扶持,切实履行指导扶持服务职能;积极引导,加强培育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提质,完善体制机制拓宽业务渠道等。最后展望湛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未来发展。
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的价值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现状 |
2.1 淮安市总体概况 |
2.1.1 淮安市概况 |
2.1.2 淮安市自然资源概况 |
2.1.3 淮安市农业特色情况 |
2.1.4 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
2.2 淮安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做法 |
2.2.1 政府高度重视 |
2.2.2 落实和完善各项法规 |
2.2.3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
2.2.4 推进示范社创建 |
2.3 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案例分析 |
2.3.1 淮安区正亮粮食专业合作社 |
2.3.2 淮阴区武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
2.3.3 洪泽县祥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
2.4 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2.4.1 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 |
2.4.2 促进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 |
2.4.3 吸引更多人留乡发展 |
2.4.4 助力脱贫攻坚与抗疫工作 |
第三章 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3.1 合作社的设立、日常管理、清理不够规范 |
3.1.1 设立合作社乱象丛生 |
3.1.2 合作社日常管理存在欠缺 |
3.1.3 清理工作不到位 |
3.2 对规定的基本原则遵照不足 |
3.2.1 农民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保证 |
3.2.2 部分合作社成为谋私利的工具 |
3.2.3 入社和退社不够理性 |
3.2.4 社员间地位不平等,民主管理原则形同虚设 |
3.2.5 对盈余按比例返还原则不够重视 |
3.3 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流于形式 |
3.3.1 规章制度不健全 |
3.3.2 财务制度不完善 |
3.3.3 制度执行不力 |
3.4 合作社人才欠缺 |
3.4.1 管理、技术人才缺乏 |
3.4.2 共产党员相对较少,且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
3.5 对组织机构的完善和发展不够重视 |
3.5.1 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 |
3.5.2 缺乏协调联合机制 |
第四章 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4.1 规范合作社的设立、日常管理、清理工作 |
4.1.1 对合作社的设立严格把关 |
4.1.2 补齐欠缺,健全日常管理机制 |
4.1.3 做好清理整顿工作 |
4.2 坚持遵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五项基本原则 |
4.2.1 保证农民主体地位 |
4.2.2 坚持宗旨 |
4.2.3 理性选择入社和退社 |
4.2.4 管理民主、成员平等 |
4.2.5 坚持盈余按比例返还原则 |
4.3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执行 |
4.3.1 健全规章制度 |
4.3.2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
4.3.3 增强制度执行力度 |
4.4 加强合作社人才建设 |
4.4.1 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 |
4.4.2 积极引导优秀成员入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4.5 坚持和完善组织机构 |
4.5.1 重视和加强党建工作 |
4.5.2 加强合作社的协调联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四 研究对象的基本说明 |
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现代合作思想的发展 |
二 现代合作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
第二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独立发展阶段 |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 |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背景 |
二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 |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立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二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背景 |
二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 |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探索发展阶段 |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 |
一 正面分析 |
二 发展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背景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的资金互助 |
三 其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 |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 |
二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 |
三 石家庄汇融农村合作银行 |
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正面分析 |
五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 |
二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整顿规范 |
第五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正面分析 |
一 肩负了三农的历史责任和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二 推动了河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三 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四 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储蓄动员 |
五 做出了很大的社会贡献 |
第二节 发展问题分析 |
一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二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畸形发展 |
三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难以承担三农历史重任 |
四 农村合作金融历史问题复杂 |
五 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不足 |
第三节 发展特点分析 |
一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
二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占主要地位 |
四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1.5.1 案例研究数据 |
1.5.2 计量研究数据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体经济 |
2.1.2 股份合作制 |
2.1.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
2.1.4 村庄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 |
2.3.2 村庄治理 |
2.3.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村庄治理关系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2.4 分析框架 |
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村庄治理发展 |
3.1 农村集体产权变革与村庄治理的历史演进 |
3.1.1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1-195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萌芽阶段 |
3.1.2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强化阶段 |
3.1.3 改革开放早期(1978 至 1992 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变革阶段 |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 年至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创新阶段 |
3.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与实施 |
3.2.1 制度变迁视角下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 |
3.2.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内容 |
3.2.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发展与问题 |
3.3 村庄治理视角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度的改革绩效 |
3.3.1 改革效率评价:基于一致性同意的分析 |
3.3.2 村庄治理视角下的改革绩效 |
3.4 本章结论 |
4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村庄治理改进:杭州市江干区的案例研究 |
4.1 杭州市江干区基本概况及案例选择理由 |
4.1.1 江干区基本概况 |
4.1.2 案例选择理由 |
4.2 江干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历程 |
4.2.1 第一轮改革(2002-2010):实施改革、建构制度 |
4.2.2 第二轮改革(2011-2016):完善改革、双向探索 |
4.2.3 第三阶段改革(2017年至今):深化改革、股社分离 |
4.3 江干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社治理的影响 |
4.3.1 村庄(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 |
4.3.2 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强化 |
4.3.3 村庄(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 |
4.3.4 村庄(社区)治理绩效的提升 |
4.4 治理改进的一个例证:农村集体资金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 |
4.4.1 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问题解析 |
4.4.2 农村集体资金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 |
4.4.3 江干区农村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的制度设计及绩效 |
4.5 本章结论 |
5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3 理论分析框架 |
5.3.1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制度信任 |
5.3.2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人际信任 |
5.4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5.4.1 数据来源 |
5.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5.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4 模型构建与内生性探讨 |
5.5 实证分析 |
5.5.1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
5.5.2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
5.5.3 稳健性检验 |
5.6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差异 |
5.6.1 村庄层面的影响差异分析 |
5.6.2 农户层面的影响差异分析 |
5.7 进一步讨论:代理人角色增强与村庄信任增进 |
5.8 本章结论 |
6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6.3.1 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民主增进效应 |
6.3.2 民主认知的中介效应 |
6.4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6.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4 模型构建与内生性讨论 |
6.5 实证分析 |
6.5.1 基准回归 |
6.5.2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差异分析 |
6.5.3 中介效应分析 |
6.5.4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结论 |
7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绩效的影响——基于公共品供给的视角 |
7.1 引言 |
7.2 文献综述:历史维度的分析 |
7.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3.1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公共品效率的影响 |
7.3.2 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 |
7.3.3 村庄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的调节作用 |
7.3.4 股份合作制改革影响村庄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内在机理 |
7.4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7.4.1 数据来源 |
7.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7.4.3 描述性统计 |
7.4.4 基本模型构建 |
7.5 实证分析 |
7.5.1 基准回归 |
7.5.2 稳健性检验 |
7.5.3 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 |
7.5.4 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的调节效应 |
7.6 影响差异分析 |
7.6.1 公共品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 |
7.6.2 村庄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 |
7.7 影响机制分析 |
7.8 本章结论 |
8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5)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农场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2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理论 |
2.1.1 农业合作的理论来源 |
2.1.2 农业合作的必然性 |
2.1.3 农业合作的原则方法 |
2.1.4 农业合作的最终定位 |
2.2 列宁农业合作理论 |
2.2.1 农业合作的必然性 |
2.2.2 农业合作社的性质 |
2.2.3 农业合作的重要原则 |
2.2.4 农业合作的必要条件 |
2.2.5 农业合作的作用与意义 |
2.3 毛泽东农业合作理论 |
2.3.1 农业合作社的形式与性质 |
2.3.2 农业合作的地位 |
2.3.3 农业合作的重要原则 |
2.3.4 农业合作对“三农”的重要作用 |
2.4 邓小平农业合作理论 |
2.4.1 农业合作理论的提出背景 |
2.4.2 农业合作理论的内容及内在逻辑 |
2.5 江泽民农业合作理论 |
2.5.1 双层经营体制的稳定与完善 |
2.5.2 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
2.5.3 农业联合与合作的多种形式 |
2.6 胡锦涛农业合作理论 |
2.6.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
2.6.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方式 |
2.7 习近平农业合作理论 |
2.7.1 “农民股份合作”的内涵、原则、作用 |
2.7.2 “三位一体”的内涵、地位、作用 |
3 我国家庭农场的内涵、类型、特征、发展历程 |
3.1 家庭农场的内涵界定 |
3.2 家庭农场的类型 |
3.3 家庭农场的特征 |
3.4 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 |
4 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 |
4.1 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4.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生产力矛盾凸显 |
4.1.2 家庭农场在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上具有比较优势 |
4.2 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理想载体 |
4.2.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要求 |
4.2.2 家庭农场符合要求的具体表现 |
4.3 农业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
4.3.1 根据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4.3.2 根据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5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土地流转不畅 |
5.2 融资困境突出 |
5.3 品牌影响力缺乏 |
5.4 家庭农场劳动力素质偏低 |
5.5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6 解决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视角 |
6.1 推行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实现土地流转顺畅 |
6.1.1 依托土地股份合作社,改变土地流转方式 |
6.1.2 落实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土地流转的顺畅与稳定 |
6.1.3 加强土地股份合作的组织建设,完善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 |
6.2 尝试互助合作式的融资,开拓融资路径 |
6.2.1 实行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的互助合作式融资 |
6.2.2 形成以龙头企业做担保的互助合作式融资 |
6.2.3 尝试构建家庭农场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
6.3 合作打造农场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 |
6.3.1 明确品牌建设的指向,树立品牌建设的意识 |
6.3.2 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联合建设品牌,多主体协同参与 |
6.4 机构合作与示范引领并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6.4.1 利用合作组织、专业机构的平台综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6.4.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示范引领农民的整体提升 |
6.5 整合社会服务力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
6.5.1 加强各类服务组织内部的组织化和外部的一体化 |
6.5.2 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中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社思想 |
2.1.1 傅立叶的“法朗吉” |
2.1.2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
2.1.3 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 |
2.2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 |
2.2.1 机器大工业生产孕育了合作化运动 |
2.2.2 政权夺取和土地国有化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 |
2.2.3 合作社是以生产领域的合作为主 |
2.2.4 合作社目的在于改造小农加强工农联盟 |
2.2.5 合作社是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
第3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形成 |
3.1 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落后各类社会矛盾尖锐 |
3.1.2 受合作化运动影响俄国合作社发展起速较快 |
3.1.3 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俄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
3.1.4 革命胜利后俄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实践 |
3.2 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主要阶段 |
3.2.1 十月革命胜利前的初步认识 |
3.2.2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深入发展 |
3.2.3 新经济政策前期的成熟完善 |
3.2.4 新经济政策后期的升华飞跃 |
第4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在苏联的实践反思 |
4.1 合作社的基本概念 |
4.2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 |
4.2.1 合作社首先是在流通领域进行 |
4.2.2 合作社充分结合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
4.2.3 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
4.2.4 合作社是引导农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形式 |
4.2.5 合作社发展中特别重视文化建设 |
4.3 列宁发展合作社遵循的基本原则 |
4.3.1 坚持自愿互利原则 |
4.3.2 树立典型示范原则 |
4.3.3 尊重依靠农民原则 |
4.3.4 坚持国家帮助原则 |
4.4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鲜明特征 |
4.4.1 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相一致的革命性 |
4.4.2 与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相结合的人民性 |
4.4.3 与俄国社会实际情况相契合的务实性 |
4.5 列宁合作社思想在苏联的实践反思 |
第5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
5.1 新中国成立后的实践与发展 |
5.1.1 以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为指导 |
5.1.2 以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目的 |
5.1.3 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为主要形式 |
5.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与发展 |
5.2.1 以双层经营体制的创立发展为标志 |
5.2.2 以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为指引 |
5.2.3 以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趋势为导向 |
5.3 新时代以来的实践与发展 |
5.3.1 以习近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引导合作社科学发展 |
5.3.2 以国家政策法律保障农民合作社有序发展 |
5.3.3 以现代科技文化推进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 |
第6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
6.1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价值 |
6.1.1 列宁合作社理论是对马恩合作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6.1.2 列宁合作社理论是其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6.1.3 列宁合作社理论为我国乡村建设理论提供有益指导 |
6.2 列宁合作社思想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启示 |
6.2.1 农民合作社发展必须符合我国实际国情 |
6.2.2 农民合作社发展应该坚持农民自愿参与 |
6.2.3 需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6.2.4 以合作社引导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
6.2.5 注重文化建设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引导 |
6.2.6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综合合作社发展 |
6.2.7 与时俱进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新模式 |
6.2.8 激发农民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
6.2.9 把准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路径 |
6.2.10 顺应全球化潮流寻求合作社发展的新契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理论 |
2.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念及原则 |
2.1.1 合作组织定义及原则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定义 |
2.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的基础理论 |
2.2.1 合作经济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
3.1 河源市农业发展现状和特征 |
3.1.1 河源市地理和农业概况 |
3.1.2 河源市农业的发展特征 |
3.2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
3.2.1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
3.2.2 河源市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案例 |
3.2.3 基于案例对河源合作组织发展思路的分析 |
3.3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措施分析 |
3.3.1 政府导向及宣传措施 |
3.3.2 主要扶持激励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专业合作组织整体规模偏小,带动能力弱 |
4.1.2 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差异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
4.1.3 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不规范,农民合作意愿低 |
4.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2.1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
4.2.2 合作组织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
4.2.3 农民及社员的合作积极性不高 |
4.3 本章小结 |
5 促进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建议 |
5.1 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引导 |
5.1.1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建立监测机制 |
5.1.2 加速资源整合,优化农业产业环境 |
5.1.3 积极搭建平台,宣传推广优质农产品 |
5.2 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运行能力 |
5.2.1 规范合作组织内部管理 |
5.2.2 加强合作组织法人和社员培训 |
5.2.3 规范合作社产业化建设和标准化生产 |
5.3 提高农户和社员的合作意识 |
5.3.1 多渠道加强针对农户、社员的宣传引导 |
5.3.2 注重示范社及社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砀山万家福水果专业合作社运营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与不足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不足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合作社 |
2.1.2 农民合作社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2 合作经济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3.1 国内研究动态 |
2.3.2 国外研究动态 |
2.3.3 基本评价 |
3.砀山万家福水果专业合作社运营状况 |
3.1 发展背景 |
3.2 发展现状 |
3.3 运营状况 |
3.3.1 组织结构 |
3.3.2 社员管理 |
3.3.3 生产管理 |
3.3.4 营销管理 |
3.3.5 收益分配 |
4.砀山万家福水果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
4.1 组织规范化程度不高 |
4.2 发展动力不足 |
4.3 外部资金输入较少 |
4.4 农业专业人才缺乏 |
4.5 营销能力薄弱 |
4.6 信息化水平不高 |
5.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内部原因 |
5.1.1 股权结构不合理 |
5.1.2 资本积累能力较弱 |
5.1.3 人才吸引力缺乏 |
5.1.4 同质化发展严重 |
5.1.5 合作社文化薄弱 |
5.2 外部原因 |
5.2.1 政策扶持体系不到位 |
5.2.3 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 |
6.促进砀山万家福水果专业合作社优化发展的建议 |
6.1 加强自身建设 |
6.1.1 加强规范化管理 |
6.1.2 建立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
6.1.3 加快发展转型升级 |
6.1.4 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 |
6.2 改善外部环境 |
6.2.1 完善扶持政策 |
6.2.2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 |
6.2.3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 |
7.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湛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合作社概念及发展研究 |
1.2.2 关于合作社主要发展模式研究 |
1.2.3 关于合作社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合作社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合作经济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3 湛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3.1 发展历程 |
3.2 发展现状 |
3.2.1 区域分布状况 |
3.2.2 产业分布状况 |
3.2.3 政策支持情况 |
3.3 发展成效 |
3.3.1 发展能力方面 |
3.3.2 发展水平方面 |
4 湛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
4.1 利益共享型合作社案例分析 |
4.1.1 发展概况 |
4.1.2 经营管理模式 |
4.1.3 存在问题 |
4.2 土地流转型合作社案例分析 |
4.2.1 发展概况 |
4.2.2 经营管理模式 |
4.2.3 存在问题 |
4.3 基层组织带动型合作社案例分析 |
4.3.1 发展概况 |
4.3.2 运营模式 |
4.3.3 管理模式 |
4.3.4 存在问题 |
4.4 三种典型合作社经营模式比较 |
5 湛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思想传统,规模经营迟滞 |
5.2 人才匮乏,产业发展受阻 |
5.3 制度松散,组织管理不严 |
5.4 竞争激烈,品牌建设欠缺 |
5.5 保障不足,外部环境不佳 |
6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
6.1 美国农业合作社 |
6.1.1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
6.1.2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启示 |
6.2 日本农业合作社 |
6.2.1 日本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
6.2.2 日本农业合作社发展启示 |
6.3 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 |
6.3.1 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
6.3.2 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启示 |
7 湛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多维扶持,切实履行指导扶持服务职能 |
7.1.1 完善配套政策,规范组织运行 |
7.1.2 培育典型示范,发挥榜样作用 |
7.1.3 加大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 |
7.2 积极引导,加强培育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
7.2.1 提升个体能力,确定培育对象 |
7.2.2 针对培育目标,把握培育方式 |
7.3 创新提质,完善体制机制拓宽业务渠道 |
7.3.1 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体系 |
7.3.2 创新发展形式,提高竞争优势 |
7.3.3 拓宽发展业务,实施品牌战略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研究[D]. 褚熹成. 扬州大学, 2021(09)
- [2]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D]. 于海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D]. 胡伟斌. 浙江大学, 2020(01)
- [5]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农场发展路径研究[D]. 张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张晓霞. 新疆大学, 2020(07)
- [7]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 杨锦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8]砀山万家福水果专业合作社运营状况调查分析[D]. 张婉.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 [9]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湛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徐亚宏.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1)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农民论文; 供销合作社论文; 股份合作制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