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弥漫性掌跖角化症伴真菌感染1例(论文文献综述)
段妍,何月,李睿亚,王杰,阿苏瑞,刘芳芳,李林烨,王茜[1](2021)在《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伴发症状病例报道并文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PSEK)伴发症状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方法收集2016—2017年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2个蒙古族PSEK家系, 并利用数据库检索1980—2020年国内外已发表的较为完整的40个PSEK家系和156例散发病例, 分析PSEK伴发症状。结果共纳入较为完整的PSEK家系40个, 共714例。PSEK伴发症状较多见, 国外发生率为57.38%, 国内发生率为37.42%;国外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掌跖角化症(PPK), 其次为甲改变、神经症状、发育异常、合并可变性红斑角化症(EKV)等, 且伴发症状较重;国内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甲改变, 其次为PPK、潮湿多汗、瘙痒、疼痛及一些皮肤病等, 且伴发症状较轻。结论 PSEK伴发症状较多, 分子遗传机制尚不明确, 通过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样本量的扩大可对该疾病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赵楠,郭姝婧,李业贤,彭丹丹,张国强[2](2021)在《遗传性弥漫性掌跖角皮症一家系七例》文中研究指明
阿苏瑞[3](2020)在《蒙古族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突变基因筛查》文中认为目的对2个中国蒙古族非近亲婚配的PSEK家系进行临床和遗传学研究,对比分析了其表型及遗传特点,同时筛查其候选致病基因,分析和比较不同民族间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的特点,从而为不同民族PSEK防治奠定基础,增进我们对PSEK的认识。方法我们收集了2个中国蒙古族非近亲婚配的PSEK家系的临床表型材料,采集该家系中8个样本(4名患者,4名对照)的外周血样,对11个PSEK候选基因的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域进行Sanger测序及测序结果分析。用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国内外报道的关于PSEK的,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运用全外显子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国蒙古族2个PSEK家系患者进行详细临床资料调查并对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共检测到6个PSEK候选基因,分别是家系1的TYR基因错义突变c.247G>A(p.Val83Ile)、TYR基因插入突变c.929930ins C(p.Arg311Lysfs*7)、KRT6B基因错义突变c.1156C>T(p.Arg386Cys)、SERPINB8基因错义突变c.194A>G(p.Asp65Gly)和ERCC2基因错义突变c.1419C>A(p.Phe473Leu);家系2的SERPINB8基因错义突变c.194A>G(p.Asp65Gly)。证实TYR基因插入突变c.929930ins C(p.Arg311Lysfs*7)为PSEK的致病基因。结论本研究扩充了中国蒙古族PESK的遗传及临床数据库,也为进一步探索蒙古族、汉族人群PSEK发生的民族差异性提供理论依据,为患者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及基因治疗等奠定了基础。
梁波[4](2020)在《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Inherited nonsyndromic ichthyosis)系先天性鱼鳞病,病变仅局限于皮肤。按其遗传方式、形态学和组织学的不同该病可分为常见鱼鳞病、角蛋白鱼鳞病(Keratinopathic ichthyosis,KPI)、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鱼鳞病(Autosomal recessive congenital ichthyosis,ARCI)。环状表皮松解性鱼鳞病(Annular epidermolytic ichthyosis,AEI)是角蛋白鱼鳞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罕见的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不仅仅表现红斑、水疱等表皮松解性鱼鳞病典型表现,躯干部位也会出现银屑病样环状红斑,部分患者也伴有掌跖角化,目前国际上仅有10例家系报道。AEI是由KRT1或KRT10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位点包括KRT1基因上的p.I479T和p.I479F,KRT10基因上p.I446T和p.A156P。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IV)是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在中国人群中患病率约为2.29%,临床特征表现为手臂和腿部伸侧表面覆盖有细小的灰褐色鳞片,皮损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遗传模式被认为是常染色体“半显性”遗传模式,编码微丝蛋白原的FLG基因突变是导致寻常型鱼鳞病主要遗传易感因素,目前有50多个变异位点被报道,FLG突变不但是寻常型鱼鳞病的致病基因,FLG功能缺失突变与特应性疾病(包括特应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展中也有显着的相关性,也是特应性皮炎最重要的遗传风险因素。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LI)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鱼鳞病中表现较为温和的一种,已报道的致病基因包括ABCA12,ALOXE3,ALOX12B、CERS3,CYP450,NIPAL4/ICHTHYIN,PNPLA1,谷氨酰胺转胺酶1基因(Transglutaminase 1,TGM1),其中,TGM1和ABCA12的突变被频繁报道。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快速发展,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更加成熟,已经广泛应用在遗传性皮肤病研究领域。与Sanger测序技术相比,WES更加高效和经济。鉴于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具有复杂的表型异质性及遗传异质性,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式和诊断工具。目的根据先证者临床症状与既往遗传学研究基础,对一组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家系完善临床检测,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联合一代测序进行突变筛查,完成基因诊断及相关遗传咨询,加深对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一组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的理解,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丰富基因突变数据库。方法(1)选择临床诊断疑似环状表皮松解性鱼鳞病家系1例、明确寻常型鱼鳞病家系5例、疑似板层状鱼鳞病家系1例,共7例家系纳入课题组研究,所有入组成员抽提外周血DNA,填写知情同意书,补充临床照片及相关信息。(2)在AEI家系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进行表型异质性分析,选择5例患者,3例对照;在5例IV家系中选择典型患者和对照共计11例;在LI家系中选择先证者1例。使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通过纯化、捕获、测序等一系列步骤得到原始数据,对原始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质量评估,变异位点分类步骤过滤筛选出与疾病相关的有害变异位点或基因,重点分析已报道的FLG基因在寻常型鱼鳞病家系中突变情况;KRT1,KRT10基因在环状表皮松解性鱼鳞病家系中突变情况;TGM1基因在板层状鱼鳞病家系中突变情况。(3)通过Sanger测序把筛选致病基因突变在家系内扩大样本量进行测序验证,研究基因型-表型共分离情况。结果(1)AEI家系中发现所有9例患者KRT1基因上都发生已知错义突变,c.1436T>C,突变位于KRT1的螺旋2B高度保守的螺旋终止基序中,这种突变会导致角蛋白1(p.I479T)的479位发生异亮氨酸到苏氨酸的取代,同时通过皮肤影像学,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检测,临床表现结合基因检测,AEI诊断明确。(2)通过对5例寻常型鱼鳞病家系的分析,进行了FLG突变研究,在家系中发现已知致病变异5个,分别是c.3321del A(p.S1107fs),c.12064A>T(p.K4022X),c.4544C>A(p.S1515X),c.4420C>T(p.R1474X),c.2476C>T(p.R826X)。发现未见报道的FLG变异1个,c.11227C>T((p.R3743X)。(3)LI家系中检出已知TGM1基因突变,c.C424>T(p.R142C),结合临床表现,LI诊断明确。结论(1)国际上首次报道了1例表型异质性AEI家系,这同时也是已报道AEI家系中成员最多的1例,填补了环状表皮松解性鱼鳞病基因突变谱。(2)通过对5例IV家系的分析,丰富了寻常型鱼鳞病FLG基因突变的研究。同时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致病突变位点,丰富了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致病基因突变谱。(3)报道了藏族LI 1例,临床明确诊断,丰富了对LI疾病的认识。(4)对于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使用WES技术联合Sanger测序能够高效、迅捷鉴定出疾病致病突变,为进一步产前筛查和及时治疗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艳芳[5](2018)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鉴定1个Olmsted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和4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的KRT9基因突变谱分析及产前DNA诊断》文中研究指明背景:(1)Olmsted 综合征(Olmsted syndrome OMIM:#614594)是一种罕见的以残毁性掌趾角化和腔口周围角化斑两个特征性皮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先天性皮肤病。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弥漫性脱发、甲营养不良、口腔黏膜白斑、指跖的缩窄等。已发现的Olmsted综合征致病基因包括TRPV3、MBTPS2等。(2)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idermolyticpalmoplantarkeratoderma,EPPKOMIM:#144200)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掌跖皮肤呈弥漫性的角质增厚,主要由KRT9、KRT1等基因的突变造成。目的:(1)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寻找一个疑似Olmsted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为家系的临床确诊和可能的发病分子机制提供资料,并为该家系的后续产前DNA诊断、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等奠定基础。(2)绘制 4 个 EPPK 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谱。在明确致病基因突变后,应其中3个家系的请求,实施相关的产前DNA诊断。方法:(1)收集了 1个居于成都市的疑似Olmsted综合征家系(包括9例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外周抗凝血血样,用PCR-Sanger测序方法对先证者等进行KRT9和KRT1等基因突变分析,但并未发现任何相关基因突变。为筛选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用WES手段进行分析,并通过SangerDNA测序方法进行突变验证。(2)收集了 4个EPPK家系的临床资料及外周抗凝血样本,用PCR-Sanger测序、AS-PCR等方法分析和验证KRT9基因突变。对其中3个高风险患病胎儿家系进行羊水产前DNA诊断。结果:(1)WES筛选出本疑似Olmsted综合征家系的致病突变为:TRPV3基因突变c.1703G>A(p.Gly568Asp)杂合性错义突变。(2)4个EPPK家系均存在KRT9基因突变。其中,2个家系为最常见的突变:c.487C>T(p.Arg163Trp)杂合性错义突变,另外2个家系的突变分别为:c.482A>G(p.Asn161Ser)、c.566A>G(p.Tyr189Cys)。对胎儿的羊水基因组DNA进行的分析表明,3个家系的胎儿均不幸携带了KRT9致病基因突变。结论:(1)结合所研究的家系患者的临床症状,所发现的TRPV3基因突变:c.1703G>A(p.Gly568Asp)确诊家系为Olmsted综合征。不仅为本Olmsted综合征家系的后续产前DNA诊断、PGD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丰富了本病的TRPV3基因突变谱数据。(2)临床上疑似为EPPK的家系,可快速筛查KRT9基因突变,辅助临床精准诊断本病。开展基于KRT9基因突变检测的产前DNA诊断、PGD,对于EPPK的预防至关重要。
倪成[6](2016)在《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究一例不典型掌跖角化症(PPK)家系的遗传学基础并运用电脑模拟和细胞功能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基因型-表型关系。(2)研究靶向基因测序技术在诊断表型异质性强的角化性皮肤病上的效率。通过上述研究旨在建立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新模式。方法:首先对该家系进行PPK已知关联基因全基因测序并对发现的突变构建分子模型研究其对蛋白功能影响。用m CSM和DUET预测软件给出自由能变化值(ΔΔG)并关联基因型和表型,同时通过CCK8实验、annexin-V fluorescein APC/7-AAD双染和细胞流式分析观察在瞬转四个突变体和野生型基因入Ha Ca T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差异。构建二代靶向基因测序平台结合Sanger测序诊断异质性较大角化性皮肤病。结果:(1)经PPK相关基因全基因测序,仅在先证者、其母、其外公于TRPV3基因发现致病突变:c.2016 G>A;(2)突变Gln580Pro引起的ΔΔG为正值则对应最轻的临床表型。其余八个点突变引起的ΔΔG为负值对应相对较重的表型,而在这八个突变中Met672IIe引起的ΔΔG值虽为负值但绝对值最小则对应的表型相对其他七个点突变引起者较轻;(3)CCK8实验发现TRPV3基因4个点突变:G573C,W692G,M672I,Q580P在12,24,48,72h时点转染Ha Ca T细胞后引起细胞凋亡效应均强于野生型,且峰值均在48h,其中G573C,W692G引起的细胞凋亡要更显着,而M672I,Q580P引起的细胞凋亡效应相对较弱;而G573C,W692G对应的患者表型相对较重,M672I,Q580P对应的表型则相对较轻和不典型;(4)细胞流式分析发现不同的点突变:G573C,W692G,M672I,Q580P,G573C,W692G引起的细胞凋亡数明显多于M672I,Q580P者。(5)二代靶向基因测序平台成功诊断表型异质性大且临床罕见的Neu-Laxova综合征和Mal de Meleda病各2例,均为亚洲首报。结论:(1)TRPV3基因突变:c.2016 G>A是该汉族不典型Olmsted综合征的致病突变,同时本研究报道的锥形手、硬皮病样外观等体征丰富了Olmsted的表型;(2)电脑模拟预测软件和离体细胞功能试验共同证实了Olmsted综合征潜在的基因型-表型关系,同时也建立了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的新的研究模式;(3)通过遗传学研究进一步证实缺乏典型诊断标志如:腔口周围角化,假性阿洪,秃发等不典型病例也属于Olmsted综合征,从而重新界定了Olmsted综合征的表型谱。(4)二代靶向基因测序平台能有效而经济地诊断临床罕见及不典型的病例。(5)提供了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及其异质性研究的新路径。
郭碧蓉[7](2012)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发现点状掌跖角化病致病基因COL14A1》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点状掌跖角化病(Punctate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 PPPK; OMIM:148600)是一种不规则分布于掌跖部位的大量的角化性斑块为特征的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Buschke和Fischer在1910年第一次描述此病,Brauer在1913年肯定了它的遗传性。因此,此病又被命名为点状掌跖角化病Buschke-Fischer-Brauer型。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双手掌与足跖部位的圆形或卵圆形、较硬的黄色或淡黄色角质丘疹,若去除角质丘疹后,局部可留有火山口样的凹坑。可以伴有甲变形。典型的点状皮损可以融合成块,可能与遭受连续性高压有关,一般足跖部位皮疹比掌部较大。少数患者也可不仅累及掌跖部位,其他部位如膝部、手足背部、肘部也可受累。PPPK先证者发病年龄是一般是从12-33岁,有报道PPPK与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结肠恶性腺瘤、转移性肺非小细胞癌有关。Martinez-Mir等在3个PPPK家系中进行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定位在15q22-15q24.1上D15S534和D15S818之间9.98cM区域。本实验室张等在2个PPPK家系中进行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定位在8q24.13-8q24.21上D8S1804和D8S1720之间9.02cM区域,此结果提示PPPK有遗传异质性。本实验室高等后来在另一个中国大家系中进行精心定位,将PPPK致病基因定位在D15S651和D15S988之间5.06cM区域。El Amri I等肯定了在染色体15q的可疑基因座的遗传因素,此区域在D15S987和D15S153之间。但PPPK的致病基因至今尚未发现。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靶向外显子组捕获)是一种经济的测序方法,其主要是对人类基因组的编码区进行测序从而探测罕见和常见疾病相关的新基因。2009年来,国内外已经成功利用外显子捕获系统和测序系统发现或验证了一些单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其中有一些是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与连锁定位相结合发现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目的(1)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合全基因组连锁分析搜寻PPPK的致病基因,为将来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奠定基础。(2)总结中国汉族PPPK家系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方法(1)鉴于我们原定位到8q24.13-8q24.21上的一个家系患病人数较多且我们收集的血样本数较多,从中挑选了症状比较典型的4个病例(Ⅰ1,Ⅱ2,Ⅲ2和Ⅲ5)和2个家系内正常对照(Ⅰ2和Ⅲ6)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2)用Sanger sequencing的方法对我们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所得到的候选基因的第37号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域在家系内另外4个患者和6个对照进行家系内验证测序,对此候选基因所有的47个外显子和启动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域进行家系外突变检测。(3)通过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Pubmed进行系统文献回顾,检索1991年至今已有文献报道的9个中国汉族PPPK家系,总结中国汉族PPPK的遗传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结果(1)通过逐步滤过法滤过了dbSNP129、eight HapMap、1000Genomes、家系内对照后,4个病例共有的新变异点有21个。其中COL14A1基因的第37号外显子上有一个错义突变点(c.4505C->T [p.Pro1502Leu]),此突变点位于原定位的连锁区域8q24.13-8q24.21的上游3.4Mb的位置。我们选择COL14A1基因作为PPPK的最重要的候选致病基因。(2)通过Sanger sequencing的方法在此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测序,在其他4个病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错义突变,在剩余的5个对照中(Ⅲ18除外)未发现此突变。(3)在另外的无亲缘关系、种族上、地理位置上匹配的676个正常对照中也筛过了此点。此点在此家系的正常对照和676个正常对照不存在,另外在781个其他疾病患者中对此突变也进行了筛选,此对照中也不存在此点。此变异点被ANNOVAR软件预测为"damaging",被PolyPhen软件预测为"probably damaging"。COL14A1基因的点突变(p.Pro1502Leu)所对应的氨基酸在多种物种中为高度保守的氨基酸。(4)在PPPK712家系的2个患者(先证者与其母亲)和1个对照中对COL14A1基因的47个编码外显子和内含子-外显子交界部进行Sanger Sequencing,未发现潜在的致病性变异点。(5)目前已报道的9个家系中,所有患者在掌跖部位表现为典型的掌跖角化,所有的家系显示了一个连续性遗传的特征,未见隔代遗传现象。男女患病比例无显着性差异(t=1.280,p=0.219)。受累患者皮肤损害都在童年晚期或青春期出现,除1个家系中有患者在40多岁发病外。在5个家系中观察到下一代的发病年龄比上一代早,并且同一家系中年龄大的患者症状最严重,年龄轻的患者症状较轻。在4个家系中可以发现并发症,2个家系患结肠癌、肺癌等。2个家系中有2个伴发银屑病。结论(1)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合连锁分析的方法发现点状掌跖角化病的致病基因-COL14Al。证实了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研究中,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合全基因组连锁分析方法有较强的效力。(2)点状掌跖角化病存在遗传异质性,不同的家系致病基因可能不同。(3)点状掌跖角化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在中国汉族人群同一家系中存在着遗传早现现象。同一家系或不同家系之间患者的表现型和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家系内患者年龄越大,症状越严重。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PPPK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PPPK。
杜振方[8](2012)在《1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和2个Ⅰ型先天性甲肥厚家系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由KRT9基因突变造成;先天性甲肥厚(PC)为一种相对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一般由KRTl6、KRT6A、KRT17和KRT6B基因突变所致。目的:明确EPPK和PC-1的表型-基因型相关性。方法:收集了1个EPPK家系和2个PC-1家系。EPPK家系的成年男性患者伴发先天性指屈曲(国际首报)。通过单体型连锁分析、PCR-DNA测序及RFLP确定和验证EPPK的基因突变;用长片段PCR+巢式PCR+DNA测序+RT-PCR方法,对KRT16、KRT6A、KRT17和KRT6B进行突变检测和验证。结果:KRT9上、下游的微卫星标志D17S1787和D17S579与EPPK共分离,患者均携带KRT9第6外显子c.T1373C(p.L458P)突变。在2个PC-1家系中,患者分别携带1个de novo型KRT6A剪接接受位点突变:IVS8-2A>C(p.S487FfsX72)以及1个de novo型KRTl6第1外显子杂合置换突变:c. AA373374GG(p.N125G).3种基因突变在文献中均未见报道(2011年《European Journal of Dermotology》第21卷第5期和修回中)。结论:KRT9基因p.L458P突变较已报道的p.L458F引起的EPPK表型更为严重,故KRT9可能在EPPK伴指节垫和指屈曲中具有复杂的致病效应。KRTl6基因p.N125G突变与已报道的p.N125D和p.N125S所致的表型均不相同,PC-1与KRT16第125位密码子的不同突变类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KRT6A基因IVS8-2A>C突变则表现为典型的PC症状,但伴有尚未报道的阴囊舌表型。EPPK和PC-1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刘艳[9](2007)在《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及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的基因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1.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 , DSH, OMIM:127400)又称对称性肢端色素沉着(土肥,acropigmentation symmetrica Dohi)。是一种遗传性色素性皮肤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手足背部的对称性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部分患者面部可有雀斑样损害。通常在幼年发病,青春期停止发展,并持续终生。除皮肤损害外,患者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DSH主要由日本和中国报道。2003年,该病的致病基因已被定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1q21区域,并发现DSH致病基因为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DSRAD)基因。该基因编码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选择性地将pre-mRNA上的腺苷脱氨基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2.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 EHK)又称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bullouscongen italich thyosiform erythroderma, BCI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MIM 113800) ,其发生率在1/30万~1/10万之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生时即有红斑和水疱,随着年龄增大,水疱可以得到改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颗粒层细胞间有松解性角化过度。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显着的临床异质性。一些研究表明EHK与位于染色体12q和17q的Ⅱ型和Ⅰ型角蛋白有关,并已发现突变多位于角蛋白1 (KRT1)和10 (KRT10)基因的高度保守区。目的1.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基因突变,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2.研究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EHK)基因突变,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1.取陕西省四个DSH家系先症者手或足背部皮损做组织病理检查,苏木素曙红染色,并抽取各家系中患者及正常人及与这些家系无关的5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扩增外周血基因组DNA的DSRAD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直接进行双向测序以检测突变。2.取EHK家系中两患者皮损处的皮肤做组织病理检查,并提取患者及其家系中正常人及无关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KRT1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结果1.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研究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家族遗传方式及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定四个家系均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PCR扩增得到预期DNA片段。对家系1全部PCR产物测序后发现所有患者DSRAD基因第2433至2434位碱基AG杂合缺失,家系中的正常人及50例无关正常人均无此种改变。对家系2全部PCR产物测序后发现,该家系所有患者DSRAD基因第8外显子的第2565至2568位碱基GACT杂合缺失,家系中的正常人及50例无关正常人均无此种改变。家系3 DSRAD基因全部外显子PCR产物测序后,没有发现异常。对家系4全部PCR产物测序后发现,该家系所有患者DSRAD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2747G→T杂合突变,家系中的正常人及50例无关正常人均无此种改变。2.表皮松解型角化过度症家系研究结果结合皮损组织病理显微镜检查及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表皮松解型角化过度症。PCR扩增得到预期DNA片段。对全部PCR产物测序后发现,该家系两患者KRT1外显子2第623位碱基出现T C的杂合突变,家系中的正常人及50例无关正常人均无此种改变。此替代引起编码角蛋白1第208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脯氨酸(L208P)。结论1.本研究发现了DSH家系1患者的DSRAD基因第7外显子的杂合突变c.2433-2434delAG,引起第811位氨基酸密码子发生移码突变,并在第8外显子内出现提前的终止密码,使所合成的蛋白缺失脱氨区而失去正常功能。DSH家系2患者的DSRAD基因第8外显子的新杂合突变c.2565-2568delGACT,引起第855位氨基酸发生移码突变,并在第8外显子内出现提前的终止密码,使所合成的蛋白缺失第9至15外显子编码的脱氨区而失去正常功能。这是第二次报告的位于第8外显子的突变。DSH家系4中患者的DSRAD基因第9外显子的新杂合突变2747G→T,使得DSRAD基因的第9号外显子916位密码子由CGG突变为CTG,导致正常的精氨酸被亮氨酸替代。在DSH家系3 DSRAD基因的检测中,所有外显子的PCR产物均未发现异常,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发现了一个中国EHK家系KRT1高度保守的α螺旋1A区的新突变,进一步强调了KRT1的高度保守的α螺旋1A区突变在EHK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张虹,郭志飞,沈露芳,王佑辉[10](2005)在《阿维A治疗弥漫性掌跖角化症合并指节垫1例》文中研究说明
二、弥漫性掌跖角化症伴真菌感染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弥漫性掌跖角化症伴真菌感染1例(论文提纲范文)
(3)蒙古族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突变基因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临床与遗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遗传性鱼鳞病临床研究 |
1.2 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遗传学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使用试剂 |
2.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2.4 相关分析软件和电子数据库 |
2.5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3.结果 |
3.1 环状表皮松解型鱼鳞病家系发现致病基因 |
3.2 寻常型鱼鳞病家系发现致病基因 |
3.3 板层状鱼鳞病家系发现致病基因 |
4.讨论 |
4.1 KRT1 基因对AEI的致病作用 |
4.2 FLG基因对Ⅳ的致病作用 |
4.3 TGM1基因对LI的致病作用 |
4.4 一代测序结合WES技术在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中的应用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表皮松解性鱼鳞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鉴定1个Olmsted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和4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的KRT9基因突变谱分析及产前DNA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鉴定1个Olmsted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 |
1 引言 |
1.1 Olmsted综合征及其分子遗传学研究 |
1.1.1 Olmsted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
1.1.2 Olmsted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 |
1.1.3 Olmsted综合征与其他PPK的鉴别诊断 |
1.2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 |
1.2.1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简介 |
1.2.2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优势及挑战 |
1.2.3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孟德尔病中的应用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溶液和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相关搜索网站及软件 |
2.4 实验方法 |
2.4.1 Olmsted综合征家系的收集 |
2.4.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
2.4.3 PCR扩增KRT9和KRT1基因的编码区 |
2.4.4 Sanger DNA测序 |
2.4.5 全外显子组测序 |
2.4.6 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7 基因变异体的Sanger DNA测序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EPPK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的排除 |
3.2 全外显子组测序寻找致病基因的结果 |
3.2.1 WES的质量 |
3.2.2 WES所发现的突变 |
3.3 KRT10及TRPV3基因突变的验证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4个EPPK家系的KRT9基因突变谱分析及产前DNA诊断 |
1 掌跖角化症概述 |
1.1 掌跖角化症和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 |
1.2 角蛋白 |
1.3 EPPK的致病基因 |
1.4 产前DNA诊断在EPPK中的应用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EPPK家系的收集 |
2.2 基因组DNA的纯化及PCR扩增KRT9基因编码区 |
2.3 正、反向Sanger DNA测序 |
2.4 AS-PCR验证KRT9基因突变 |
2.5 基于已知DNA致病突变的EPPK高风险胎儿的产前DNA诊断 |
3 实验结果 |
3.1 正、反向Sanger测序的结果 |
3.2 AS-PCR验证KRT9基因突变的结果 |
3.3 胎儿产前DNA诊断正、反向Sanger测序的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Olmsted综合征基因型-表型关系与临床病谱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剂及耗材 |
1.1.2 主要仪器 |
1.1.3 试剂配制 |
1.1.4 研究对象 |
1.1.5 皮损组织光镜镜检 |
1.1.6 皮损组织电镜检查 |
1.1.7 外周血基因组DN A提取 |
1.1.8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提取的DNA质量 |
1.1.9 PCR引物设计、合成与稀释 |
1.1.10 PCR扩增 |
1.1.11 PCR产物鉴定与保存 |
1.1.12 PCR产物纯化 |
1.1.13 测序反应 |
1.1.14 测序反应纯化(酒精沉淀法)与变性 |
1.1.15 Polyphe n2软件预测分析 |
1.1.16 Conserf生物保守性软件预测分析 |
1.1.17 TRPV3蛋白分子模型构建 |
1.1.18 突变引起TRPV3蛋白分子稳定性变化预测分析 |
1.1.19 HaCaT细胞培养 |
1.1.20 分子克隆技术构建TRPV3突变体真核表达质粒 |
1.1.21 细胞转染 |
1.1.22 CCK8实验 |
1.1.23 细胞流式分析 |
1.2 结果 |
1.2.1 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与纯度 |
1.2.2 TRPV3PCR结果 |
1.2.3 1例汉族人不典型掌跖角化症家系临床资料与检查 |
1.2.3.1 家系临床表型 |
1.2.3.2 先证者足底皮损病理学检查结果 |
1.2.3.3 先证者足底角化性皮损电镜镜检的超微结构改变 |
1.2.4 1例汉族人不典型掌跖角化症家系遗传学研究结果 |
1.2.4.1 具有“假性断指”体征掌跖角化症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
A功能预测结果'>1.2.4.2 Polyphen-2软件进行突变c.2016 G> A功能预测结果 |
1.2.4.3 TRPV3基因突变碱基位置的生物保守性分析 |
1.2.4.4 TRPV3基因编码蛋白分子构型模拟 |
1.2.5 Olmsted综合征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 |
1.2.5.1 既往报道的具备TRPV3突变的患者表型总结 |
1.2.5.2 TRPV3点突变产生的编码蛋白分子的自由能改变预测值 |
1.2.5.3 CCK8实验 |
1.2.5.4 细胞流式分析 |
1.3 讨论 |
第二部分 靶向基因测序平台对4例临床难诊断的角化性皮肤病遗传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剂与耗材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试剂配制 |
2.1.4 研究对象 |
2.1.5 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 |
2.1.6 PCR引物设计、合成 |
2.1.7 测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8 PCR扩增 |
2.1.9 PCR产物的鉴定及保存 |
2.1.10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反应 |
2.1.11 数据分析 |
2.1.12 遗传性皮肤病靶向基因测序包深度测序… … … … … … … … … … … … … …. . |
2.1.13 高通量测序原始数据生物信息处理 |
2.1.14 数据质控 |
2.1.15 序列比对 |
2.1.16 SNV识别和计算 |
2.1.17 微小Indel识别和注释 |
2.1.18 注释结果详细说明 |
2.1.19 人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 免疫组化染色 |
2.1.19.1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2.1.19.2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判定标准 |
2.2 结果 |
2.2.1 1例散发PPK和1例PPK家系临床资料 |
2.2.2 2例围产期致死性罕见鱼鳞病综合征临床资料 |
2.2.3 三名PPK患者靶向基因外显子捕获及高通量测序结果 |
2.2.4 Sanger 测序验证 |
2.2.5 两例罕见鱼鳞病综合征的靶向基因外显子捕获及高通量测序结果 |
2.2.6 Sanger 测序验证 |
2.2.7 NLS家系1 先证者血串联质谱分析 |
2.2.8 NLS家系1 先证者皮损组织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 表达分析 |
2.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7)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发现点状掌跖角化病致病基因COL14A1(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及遗传学研究策略 |
1.1.1. 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及分类 |
1.1.2.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
1.1.3. 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的定位和克隆 |
1.1.3.1. 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策略 |
1.1.3.2. 定位克隆策略 |
1.1.4.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疾病中的应用 |
1.1.4.1.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的产生背景 |
1.1.4.2.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的基本思路及技术路线 |
1.1.5. 点状掌跖角化病遗传学研究现状 |
1.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样本 |
2.1.1. 家系系谱 |
2.1.2. 临床资料及照片 |
2.2. 研究试剂 |
2.2.1. DNA提取试剂(Puregene kits) |
2.2.2. PCR扩增试剂 |
2.2.3. 电泳试剂 |
2.2.4. PCR产物测序所用的部分试剂 |
2.2.5.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试剂 |
2.3. 研究器材 |
2.3.1. DNA提取器材 |
2.3.2. PCR扩增和电泳所用器材 |
2.3.3. 测OD值仪器 |
2.3.4.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仪器 |
2.4. 实验所需要的软件 |
2.5.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5.1. 全血样本采集 |
2.5.2. 基因组DNA提取 |
2.5.2.1. 细胞解冻 |
2.5.2.2. 红细胞破坏 |
2.5.2.3. 白细胞破坏 |
2.5.2.4. 去除蛋白质和RNA |
2.5.3. DNA样本浓度的测定及电泳 |
2.5.3.1.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5.3.2. DNA电泳法 |
2.5.4.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 |
2.5.4.1.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的简介 |
2.5.4.2. 外显子捕获和测序 |
2.5.4.3.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果的信息学分析 |
2.5.5. 引物的设计及其原则 |
2.5.6. 引物的来源、合成与稀释 |
2.5.7. 聚合酶链反应(PCR) |
2.5.7.1. 原理 |
2.5.7.2. PCR反应体系 |
2.5.7.3. PCR反应条件 |
2.5.7.4.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2.5.7.5. PCR产物测序的实验流程 |
2.5.8. Sanger测序原理 |
2.5.9. PPPK病例报道检索 |
3. 结果 |
3.1. 系谱分析 |
3.1.1. PPPK703家系的系谱分析 |
3.1.2. PPPK712家系的系谱分析 |
3.2. PPPK703家系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果 |
3.2.1. 原始数据概况 |
3.2.2. 目标区域内每个样本的测序深度情况 |
3.2.3. CCDS外显子的测序深度和覆盖度 |
3.2.4.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数据SNP的检测与注释 |
3.2.5.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数据逐步滤过的结果 |
3.3. Sanger Sequencing验证结果 |
3.3.1. 家系内点验证结果 |
3.3.2. 家系外验证结果 |
3.4. 中国汉族9个家系69例PPPK的临床和遗传特点总结 |
3.4.1. PPPK皮损的特点和分布 |
3.4.2. 性别分布 |
3.4.3. 伴随症状 |
3.4.4. 患者种群、先证者年龄与遗传早现 |
3.4.5. 家族史和遗传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
掌跖角化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1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和2个Ⅰ型先天性甲肥厚家系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目次 |
1 引言 |
1.1 角蛋白结构、功能与相关疾病 |
1.1.1 角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1.2 角蛋白突变导致的疾病 |
1.2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及其分子遗传学研究 |
1.2.1 掌跖角化症和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 |
1.2.2 角蛋白K9基因(KRT9)的定位、克隆及突变的鉴定 |
1.2.3 KRT9基因型与EPPK表型的相关性 |
1.3 Ⅰ型先天性甲肥厚及其分子遗传学研究 |
1.3.1 先天性甲肥厚及其分型 |
1.3.2 PC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与基因治疗 |
1.3.3 PC的基因型-表型关联性研究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溶液和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EPPK和PC-1家系的收集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
2.3.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
2.3.3 组织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2.3.4 EPPK家系的单体型分析 |
2.3.5 PCR扩增目的基因编码区 |
2.3.6 反转录PCR扩增 |
2.3.7 DNA测序 |
2.3.8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
3.2 单体型分析 |
3.3 正、反向DNA测序的结果 |
3.4 限制性内切酶SMLI的消化结果 |
4 讨论 |
4.1 KRT9基因为EPPK的主要致病基因 |
4.2 KRT6A和KRT16基因突变可导致PC-1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知情同意书 |
个人简介及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文 |
(9)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及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的基因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2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基因突变研究 |
2.1 背景回顾 |
2.1.1 遗传学基本知识 |
2.1.2 遗传病的分类 |
2.1.3 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的遗传方式 |
2.1.4 单基因病的临床和基因异质性 |
2.1.5 遗传性皮肤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2.1.6 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互关系 |
2.1.7 基因诊断 |
2.1.8 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治疗:进展和展望 |
2.1.9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研究背景 |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家系资料 |
2.3.2 皮损组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 |
2.3.3 外周血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
2.3.4 PCR 扩增、测序结果 |
2.4 讨论 |
2.4.1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流行病学 |
2.4.2 DSH 的临床表现 |
2.4.3 DSH 的组织病理改变 |
2.4.4 诊断和鉴别诊断 |
2.4.5 治疗 |
2.4.6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
2.4.7 DSRAD 基因 |
2.4.8 DSRAD 基因突变类型与表型的关系 |
3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的基因突变研究 |
3.1 综述:角蛋白及角蛋白相关皮肤病 |
3.1.1 角蛋白基础 |
3.1.2 角蛋白的分类 |
3.1.3 角蛋白在胚胎时的发生 |
3.1.4 角蛋白的表达 |
3.1.5 角蛋白的结构特点 |
3.1.6 角蛋白的遗传学 |
3.1.7 角蛋白相关的遗传性皮肤病 |
3.1.8 角蛋白相关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诊断 |
3.1.9 未来研究方向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临床资料 |
3.3.2 皮损组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 |
3.3.3 外周血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
3.3.4 PCR 扩增结果 |
3.3.5 PCR 产物测序结果 |
3.4 讨论 |
3.4.1 流行病学 |
3.4.2 发病机理 |
3.4.3 临床表现 |
3.4.4 并发症 |
3.4.5 诊断 |
3.4.6 鉴别诊断 |
3.4.7 治疗 |
3.4.8 基因突变研究 |
3.4.9 产前诊断 |
4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阿维A治疗弥漫性掌跖角化症合并指节垫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四、弥漫性掌跖角化症伴真菌感染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伴发症状病例报道并文献分析[J]. 段妍,何月,李睿亚,王杰,阿苏瑞,刘芳芳,李林烨,王茜.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9)
- [2]遗传性弥漫性掌跖角皮症一家系七例[J]. 赵楠,郭姝婧,李业贤,彭丹丹,张国强.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1(04)
- [3]蒙古族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突变基因筛查[D]. 阿苏瑞.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4]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分析[D]. 梁波.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5]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鉴定1个Olmsted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和4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的KRT9基因突变谱分析及产前DNA诊断[D]. 王艳芳. 浙江大学, 2018(07)
- [6]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D]. 倪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7]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发现点状掌跖角化病致病基因COL14A1[D]. 郭碧蓉.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1)
- [8]1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和2个Ⅰ型先天性甲肥厚家系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研究[D]. 杜振方. 浙江大学, 2012(10)
- [9]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及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的基因突变研究[D]. 刘艳. 西安交通大学, 2007(12)
- [10]阿维A治疗弥漫性掌跖角化症合并指节垫1例[J]. 张虹,郭志飞,沈露芳,王佑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