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市长”还是跑“市场”

跑“市长”还是跑“市场”

一、跑“市长”还是跑“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青健[1](2021)在《我国民间跑团发展模式优化研究 ——以南京悦跑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4年后,我国马拉松赛事迎来井喷式发展,民间跑团也随着马拉松赛事的火爆而迅速发展。我国民间跑团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上的不足,中国田协通过出台《中国马拉松俱乐部管理及联赛组织方案(试行)》欲引导一些民间跑团职业化发展,但受限于客观条件,目前这一方案并未落地执行,基于此背景下,笔者对我国民间跑团发展模式的优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我国民间跑团为研究对象,以南京悦跑团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民间跑团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民间跑团发展规模较大,注册类型分为体育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单位、未注册四种,未注册的跑团占到76%左右。我国民间跑团借助公共运动场所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积极参与各项马拉松赛事,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笔者又以南京悦跑团为例,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南京悦跑团发展概况,南京悦跑团是南京地区极具发展潜力的年轻化跑团,目前尚未注册,成员数量庞大且较为年轻,跑团日常活动丰富,竞技能力强,跑团日常运营资金主要依靠成员自筹。从我国民间跑团发展现状和南京悦跑团发展概况中不难发现我国民间跑团发展普遍存在注册率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稳定资金来源等不足之处。在充分了解我国民间跑团发展现状及发展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结果,总结归纳我国民间跑团的发展模式,根据注册类型将我国民间跑团发展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挂靠行政部门发展模式、商业化运营模式和自由化发展模式,各发展模式都有着优势与不足之处。在这基础上,查阅并理解《中国马拉松俱乐部管理及联赛组织方案(试行)》方案,此方案欲引导我国民间跑团职业化发展,但试行方案并未落地实施,因此,笔者结合目前各发展模式的不足和政策导向,认为应借鉴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以下简称CBA)的半职业化裁判制度,引导有条件的民间跑团探索半职业化发展,并以南京悦跑团为例,提出以下具体对策:成立南京悦跑团运营公司、开发赞助价值、市场化运营“悦跑100超百公里接力赛”、合作高校跑团培养后备人才、完善管理机制。

沈灿淑[2](2021)在《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将现代汉语中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前置框架四字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构式语法、概念整合、主观性与主观化、基于使用的语言观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构成、语义整合层级、认知心理、语用动机考察等几个角度对“有X有Y”“无X无Y”“没X没Y”“有X无Y”“有X没Y”“有X无X”“有X没X”等七个个案展开研究。全文共计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可能的创新点,同时对汉语四字格及框架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章对前置框架构式进行界定,对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进行归纳,并阐述本文立意及解析方法。我们将研究涉及的七个构式按照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分为并立模式、嵌入成分不同的对立模式和嵌入成分相同的对立模式三种类型。第三章考察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的三个成员,即“有X有Y”“无X无Y”和“没X没Y”。对其常量构件、变量构件、嵌入成分的语义关系、语序排列规律等进行考察,归纳总结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并分析其语用驱动和语用价值。虽然并立模式的三个构式在变量构件的语法性质、语义关系、语序排列等很多方面具有共性,但由于常项形成的框架因肯定否定的不同形成差异,也造就了构式义之间的区别,且由于使用频度存在差异,也使得各个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尽相同。第四章对嵌入成分不同的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的两个构式“有X无Y”“有X没Y”进行全面分析。对立模式指的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对立而形成的框架构式,由于“有”与“无/没”的对立性,使得“有X无Y”与“有X没Y”都具有转折关系,这种转折关系蕴含着某种预设,即:该有却没有,体现为非理想化的领有和非常态化的存在。言语使用者使用构式是为了对与其预期相悖的非理想化的领有关系,或非常态化的存在现状进行主观评价。这两个构式的差异在于第二个常项否定词的不同,常项“无”与“没”的差异使得二者在使用频率、嵌入成分、语体色彩及语用功能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五章对“有”“无/没”框架构式的另一种对立模式进行考察,这一类构式也是前后项为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对立,但其嵌入成分同一,包含“有X无X”“有X没X”两个构式。这两个构式由于嵌入了相同的成分,“有X”与“无/没X”因表示对同一事物或状态的拥有与缺失而形成极性对立,因而使得此类构式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构式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二是构式中各整合层级范畴内的成员不固定,也就是说每个构例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固定。这两个构式由于组成成分只有一字不同,因此表现出很大的共性,区别主要体现在因“无”和“没”的差异所带来的语体上的不同。第六章总结了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框架构式的特征。首先,各个构式的嵌入成分都具有语义相关性,也具有量增性:语义上没有关联的成分不能进入框架的语法槽中,量增性体现为突出典型、加深程度和主观评价三个方面;七个构式都具有整体性和离散性,其整体性和离散性与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密切相关,语义整合层级高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整体性,语义整合层级低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离散性;在句法上的规律性表现,首先是不成词语素进入构式后具有了词的地位;其次,构式在组合上可以突破一般的句法限制。另外,构式的语法功能发生了异化,由述谓性转向修饰性。第七章探讨“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的能产性。能产性指构件生成构式的能力,也就是构式扩张的条件和限制。能产性首先与构式压制相关,构式都有原型性,边缘构式是原型构式的拓展,是组构成分在构式的压制下改变原有的语法或语义特征,从而使之与原型构式达成契合。构式作为形义的配对体经由时间的积累和母语者的不断使用开始具有其意义,使用频率中的类符频率和形符频率都对构式的能产性产生影响。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文中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得出本文结论和创新点。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方向和解决办法。

王迪[3](2019)在《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研究 ——以厦门马拉松赛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经济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文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景观体育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景观与体育紧密结合,不但可以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展示城市的迷人风光,塑造特色城市形象,而且可以推动经济快速提升,促进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可以增加城市文化资本,使城市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弓引力。目前我国在景观体育的开展方面还处于一个上升发展的时期,作为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构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厦门马拉松赛已经走过17个年头,其对于厦门市整体城市形象建构和城市文化发展,作用不容小觑。厦门马拉松赛展现的理念和内涵与厦门市城市定位高度匹配,并使厦门市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有了新的路径,城市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多样化、互动性、注重“需求导向”的品牌营销,因而从政府、企业、市民、游客四个层面对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现状进行梳理,以厦门马拉松赛为主要例证,依据城市定位论、城市营销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不同的对象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的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与城市定位形象匹配度较高2.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具有重复性和滞后性3.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善于扬长避短二、建议1.全局分析:明确城市定位,尊重城市实际2.亮点打造:遵循塑造原则,突出城市特色3.组合营销:加强合作交流,改善文化氛围

邱迪[4](2019)在《“跑+NP”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跑+NP”结构是汉语中使用较频繁的语言形式,而且是一种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非常规现象。本文以“跑+NP”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共时与历时两个角度出发,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广泛搜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定量统计分析、共时考察和历时考察相结合及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跑+NP”结构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对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研究、“跑+NP”结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界定了研究范围,明确了研究对象,也阐述了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说明了文章的语料来源。第二章对“跑+NP”结构进行了历时分析,重点研究了随时代演进“跑”字语义演变路径,考察了“跑”的字源及各个时期的语义,同时探讨了“NP”的多样性问题,总结了“NP”为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具体形式。第三章对“跑+NP”结构进行了共时分析,以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为基础,分别考察了“跑+NP”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点,探讨了此结构的句法功能、句法位置,总结了其语义类型及语义特征,也揭示了其在语用层面的特点。第四章对“跑+NP”结构进行了认知分析,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了其概念隐喻及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第五章结语,对全文各章进行概要总结,并指出了文章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

李星星[5](2019)在《论李佩甫小说中的乡土世界》文中提出李佩甫作为河南作家群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广受学界关注,特别是对豫中平原乡土世界的描写,使他成为乡土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在时代的巨大变革中,他依然选择扎根乡土,着力于“豫中平原”现状的描写,因为他坚信生活在平原大地上的人,无论走向何处,他们背后永远有一片土地。因此在八十年代之后,他重点关注了乡土基层权力的运行方式,以及在这种强权压榨之下产生的社会问题。李佩甫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发现和写作,寻求一种让乡村重返生机的方法,具有极大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分为三章,主要从作家创作的小说入手,对其创作作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李佩甫的小说中所呈现出的多重乡土世界,分别从权力、金钱以及身体三个方面研究了豫中平原的基层权力运行机制、金钱对乡土的腐蚀以及两性关系在乡村的异变。第二章重点分析了乡土世界中的两类人物,乡土逃离者和留守者。逃离者这一部分主要是对选择离开乡土的动因以及逃离后的精神状态进行分析,在留守者这一部分中则主要探析留守背后的社会原因以及留守后的发展问题。第三章主要从对乡土世界的反思角度分析了李佩甫对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乡土价值观的审视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出路问题的思考,以期挖掘李佩甫作品中的深层内涵,进而探讨他作品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江永碧[6](2019)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企业投资意愿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全国复制和推广,影响日益扩大。研究“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企业投资意愿的影响,对于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和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前的行政改革探索。剖析了改革前存在的单中心科层管理、重审批轻服务、管理部门效率不高和人为设置审批壁垒等问题。总结了杭州降低企业获取政务服务成本、再造服务企业流程机制、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和推动跨部门协作的改革进展。从企业层面,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进行了评价,归纳了杭州改革的基本经验,反思了改革的不足。采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投资改革、商事改革、人社改革、检测改革、税费改革和外向改革对企业投资意愿的影响。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企业投资意愿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商事改革对投资意愿具有显着作用,而其他改革却不显着。大型企业、工业企业、国有企业和注册时间短的企业对投资意愿具有显着影响。下一步“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应该放在除商事改革外的改革项目上,加大税费改革、投资改革、人社改革、外向改革和检测改革的力度,利用城市大脑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效率,推进多项配套改革。

杨于卓[7](2018)在《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传统藏戏和我国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面临着观众群逐渐萎缩、传承人青黄不接、技艺失传、民间戏团生存艰难等诸多难题,但藏戏和那些戏曲艺术又不一样,她至今仍然是藏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藏戏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如何走下去?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途径,比如立足于非遗保护理论结合阿吉拉姆的特殊性进行逻辑思辨,抑或借鉴其他传统戏曲现代转换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了一条更为踏实的路径,将阿吉拉姆放回她原本所在的社区,观察她在当代社会中是如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她发生了哪些变迁以及这些变迁的细节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深究这些变迁的动力来自哪里?又是如何作用于阿吉拉姆的?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解决,我们将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一些有利因素,又如何避开一些不利因素而推动实现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贾热村觉木隆藏戏团为主要田野点,考察演剧形式和内容,戏团经营模式,拉姆娃的生活境遇和观念,戏团与村落关系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变迁现象,结合其他田野点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的对比总结,探寻阿吉拉姆变迁的支配力量和原动力。除对田野点的共时性考察,还从阿吉拉姆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去寻找它的不断变化的痕迹,这种历史探寻有利于通过前后对比,更好地揭示出那些变化的影响因素或变化的作用方式,力图从社会文化表象发掘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本文的结论在于阿吉拉姆不是藏区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遗存,她一直在随着藏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迁发展的支配力量来自社会结构,原动力则来自于不断变化的人的观念和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影响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力量、市场经济、文化互动与人的观念,当然在不同地域,各股力量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有别,但正是在这些力量的博弈、弥合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阿吉拉姆得以不断地自身再创造。本文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田野调查,在一个具体可资的个案的基础上得出以上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阿吉拉姆的未来发展可能有多种走向,笔者认为,各种走向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它们本身就是变动不居的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统”的那一部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陈进武[8](2014)在《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文中认为审丑,从曾经的不为人所接受到如今的炙手可热。这样一种鲜明而又强烈的反差现象,无疑是促人深思的。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审丑成型于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并在20世纪中后期发展成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学思潮。相较于西方文学审丑的起步早、发展快与成果多,中国文学的审丑则是晚近的事情。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给当代文坛从形式到内容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西方理论的引入与创作界对“丑”的态度转变,一些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描写丑,并由此掀起了审丑文学创作的高潮。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多元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坛呈现出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尤其是各式各样的文学现象相继或同时登台亮相。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家们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从单纯的审丑到逐步转变为向审丑纵深处探寻的发展趋势。令人遗憾的是,审丑在当下文学发展的复杂语境之中的嬗变状况却未能引起研究者们的充分关注。鉴于此,我们尝试突破审丑研究的既有格局,确立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的整体研究视角,开拓一种新的审丑研究的学术范式。本论文既侧重从理论层面来加以深入阐述,又试图从文学本体角度研究小说审丑嬗变,尤其是从小说叙事等内部因素把握审丑的流变,以期为当代文学创作及发展提供一定的镜鉴。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结语等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我们着重考察、发掘与辨析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具体情况。前四章依次对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即“泛审美”)、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即“审恶”)以及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即“嗜丑”)等进行了重点探讨。第五章则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不同层面之关系、小说叙事伦理的新变等进行了整体的考察。导论部分对于审丑在中西方社会文化之中的特征做了一定的描述与判断,并明确作为本文研究课题的“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研究”的具体构成。这一部分就问题的缘起、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目前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等四个层面做了整体且充分地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对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梳理,以呈现出文学审丑“流动”的脉络。这一章是对新时期以来文学审丑嬗变演进的历时性寻踪,这又将按通常意义上划分的新时期文学、90年代文学和新世纪文学三个阶段进行描绘与考察。但由于这30余年时间不算太长,加之这一时期文学现象与思潮状况尤为丰富与复杂,因此,我们划分的三个阶段的界限不可能径渭分明,而所梳理的线索只是特定阶段的突出与侧重。在这一章中,我们也力图理清“审丑”从新时期至今的衍化脉络,并确证了“审丑”嬗变的必然性。第二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的探讨。这一章重点阐述了“审丑”嬗变在文化层面主要表现的“泛审美”的具体状况。这又主要辨析了从“审丑”到“泛审美”发生的原因与背景、表现形态与演变的逻辑层面。特别是重点分析了这一时期小说的审美主体的既“在场”又“缺席”、审美形态的“审美”与“欲望”的互渗,以及审美精神出现影像仿真的模糊化等表现。这样一种从“审丑”到“泛审美”的嬗变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一种新的美学的发生,但也恰是其本质的平庸性又使其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含混”美学。第三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的探讨。在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如同打开的“潘多拉之魔盒”,各种“恶”的因素聚焦式出现在90年代以来的小说之中。这一章侧重考察了从“审丑”到“审恶”的嬗变情况。作为人性层面核心体现的“审恶”的表现形态与逻辑层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观照,即具象的社会表象之“恶”、潜隐的文化本质之“恶”,以及这两者终极指向是更为抽象的人性之“恶”。可以肯定的是,“审恶”事实上是在“解构”审丑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新审丑之“重构”,这样的审丑“重构”更是对于当下审美的一种重构。不过,“审恶”本身就存在着深刻性与损害性并存的两面性。第四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的探讨。在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嗜丑”无疑是对于审丑的颠覆与解构。这一章主要分析了从“审丑”到“嗜丑”的嬗变情况,同样考察了这一嬗变的生成背景、表现形态及其逻辑推演过程等。在这一章中,我们分析了“嗜丑”是否颠覆与解构审美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低劣之丑”、“颓败之丑”与“荒谬之丑”这三种表现特征。这些特征指向的是价值形态与精神倾向等意义之上的。正因为对于审丑的颠覆力最为强劲,“嗜丑”所具有的审丑因素最不稳定,它是始终处在一种价值泛化的混乱与无序状态,甚至是出现无价值或反价值的倾向。论文第五章着眼于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三个层面的共生联动及互反互现的情况,以厘清小说审丑嬗变中的特殊的、动态的交融状况。在这里,我们还辩证地探讨了由小说“审丑”嬗变延伸出的这样三个问题,即考察视角是文学性或民间性,反抗审丑的创作是审丑的或证美的,精神诉求是启蒙的或审美的等。从这些特殊的角度来探讨,既可审视与求证小说审丑嬗变的不同层面关联性,也能从具体创作中辩证看待审丑的嬗变。此外,我们还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与小说叙事伦理的新变问题进行了讨论,侧重从自由叙事伦理中的写实伦理与个体叙事伦理中的人性表达等两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我们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形态及其审美特征做出简要的归纳总结。同时,本文透过小说审丑嬗变的现象,以展现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动向,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马拉[9](2013)在《亡灵之叹》文中研究指明那天晚上,我喝了好多酒。陪我的有老谭,老丁和老余。我们几个是哥们,这是自然的。如果不是哥们,我们不会隔三差五地在一起喝酒。几个大男人,有事没事就聚在一起喝酒,除开无聊,只能说这几个人的生活非常无趣,找不到更多的乐子。事实也是如此,我们都无聊,非常无聊。从表面上看,我们应该过得非常充实才对,遗憾的是,我们确实过得不充实,以致只能坐在一起没完没了地喝酒。

许峰[10](2012)在《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埠是上海现代性的开端,正是在开埠以后,菜(市)场、跑马场(跑马厅)、公园等传入到上海,而棚户区也是在此时逐渐出现。开埠后各种新型空间的生产,实际上表征着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生产。有形的菜场在租界、华界内逐一设立,带动了规范、秩序、市场、契约、卫生、人道、法治、公益等无形的西方现代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渗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规训、培养的作用,而国人接受菜市场的过程也就是国人逐渐接受“现代”城市生活规范的过程。跑马厅这一空间的开创,本意是西人出于自身锻炼与娱乐的需要,但在无形之中成为西方向中国展示现代体育文明发展成果的橱窗和传播现代体育精神的温床;而国人从四面八方围聚到跑马厅、追捧春秋大跑马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国人接受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意识熏陶,认同西方先进文化植入的过程。不过,跑马厅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竞技场,还是西人耀武扬威的处所,华洋之间政治角力的漩涡中心以及不折不扣的名利场。外滩公园、虹口花园、顾家宅公园、兆丰公园等西式公园相继落成并向外国侨民及一小部分高等华人开放,在潜移默化之中促成了上海市民公共意识的觉醒及现代民主精神的勃发。以申园、张园(味莼园)、愚园、徐园、半淞园等为代表的亦公亦私的经营性私园的出现,标志着上海的传统园林建筑从封闭的私家园林向开放的经营性私园过渡,标志着从“私有”到“公享”的转变。而作为翘楚的张园,集公园、游乐场、会展中心、名利场、风月场以及政治漩涡中心于一身,清末民初之际上海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张园身上得到充分地展现。开埠以后的上海吸引了大批来自苏北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到此谋生。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江北贱民”与被遗弃的“下只角”,这是苏北人及其聚居地闸北在晚清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形象,上海社会长期存在却在有意忽略、回避对于“苏北人”和“闸北”的地域歧视问题。实际上,苏北人自强不息,并非只是胸无点墨的“大老粗”,但是,对于闸北作为蛮荒之地及苏北籍产业工人作为化外之民的负面形象改造,一直要到2006年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的落成才初见成效。大宁国际在闸北的落户,一方面是在改变着闸北在上海人心目中一直以来作为贫民窟、“下只角”的负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这片一直以来是以劳动为美的工人区中播种下、催生出以休闲为美的中产阶级意识。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这一新型都市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上海正从传统的生产型社会逐步朝消费型、休闲型社会过渡。显而易见,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一条关于“现代性”的主线,即上海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但是这种过渡和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纵观三角地菜场、跑马厅、张园、蕃瓜弄和大宁国际这几处在上海赫赫有名的空间,尽管属性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出现或者说生产却不约而同地折射出上海在开埠以后,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城市风貌或者说是“地方性知识”。比如,菜场的产生既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又充满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同时还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干预烙印。跑马厅既是强身健体的竞技场同时又是敲骨吸髓销金窟,并且还是华洋冲突的政治漩涡中心以及斗富炫异的名利场。而作为“全国人之聚点”的张园不仅和跑马厅一样身兼多职,而且更加是以一种亦私亦公、不伦不类的形态出现。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公园的职能,而且甚至比那些“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侨民公园更富于平等、公共、契约等的现代精神,也更像是“公”园。至于蕃瓜弄和大宁国际就更耐人寻味了。偏偏是在“不夜城”中,在“霓虹灯”下,大片的棚户区一望无际,大批的苏北人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而那座金碧辉煌,以休闲为天职的大宁国际不仅不是坐落在南京路、淮海路等沪上知名的温柔富贵乡,反而是诞生在闸北这个上海有名的“下只角”和苏北人的聚居地,并且不偏不倚,就在大宁国际的正东面就是“上工新村”——上海产业工人的样板居住区。一个是中产阶级的乐土,一个是劳动者的家园;一个以休闲、娱乐为特征,一个以“劳动光荣”、“劳工神圣”为标志。无论是哪一处空间,无一不是矛盾重重、张力重重,正是在多重力量的相互碰撞、共同作用下,终于,上海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呈现出一种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发展态势。尽管这条充满“上海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如此曲折,但主线依然十分清晰:随着菜场、跑马场、公园、生活中心等空间在上海的呱呱坠地,秩序意识、卫生观念、契约精神、公共意识、言论自由、体育精神、休闲观念等种种西方先进理念也逐渐植入、勃发,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着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其结果不仅是上海民众的物质生活日趋现代,更重要的是上海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上海的城市氛围日趋现代。这四处空间的生产过程都殊途同归地反映出开埠以后的上海正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百年上海,百年中国。

二、跑“市长”还是跑“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跑“市长”还是跑“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民间跑团发展模式优化研究 ——以南京悦跑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 研究思路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我国民间跑团发展现状
    3.1 我国民间跑团规模现状
    3.2 我国民间跑团注册现状
    3.3 我国民间跑团管理现状
    3.4 我国民间跑团活动开展现状
    3.5 我国民间跑团社会资源现状
4.南京悦跑团发展概况
    4.1 南京悦跑团规模概况
    4.2 南京悦跑团注册概况
    4.3 南京悦跑团管理概况
    4.4 南京悦跑团活动开展概况
    4.5 南京悦跑团社会资源概况
    4.6 南京悦跑团竞技水平概况
5.我国民间跑团发展中的不足
    5.1 我国民间跑团注册率低
    5.2 我国民间跑团管理机制不完善
    5.3 我国民间跑团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6.我国民间跑团发展模式研究
    6.1 挂靠行政部门发展模式
    6.2 商业化运营发展模式
    6.3 自由化发展模式
7.我国民间跑团发展模式优化的思考—探索半职业化发展
    7.1 我国民间跑团半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7.2 我国民间跑团半职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7.3 CBA裁判半职业化发展的案例分析
8.我国民间跑团半职业化发展的具体对策—以南京悦跑团为例
    8.1 成立南京悦跑团运营公司
    8.2 开发南京悦跑团的赞助价值
    8.3 市场化运作“悦跑100 超百公里接力赛”
    8.4 合作高校跑团培养后备人才
    8.5 完善南京悦跑团管理机制
9.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2)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意义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点
    1.7 相关研究综述
        1.7.1 四字格研究概况
        1.7.2 框架构式研究概况
        1.7.3 文献评述
第二章 前置框架构式的界定及本文立意
    2.1 构式的界定
    2.2 框架构式的界定
    2.3 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
        2.3.1 框架构式的特点
        2.3.2 框架构式的分类
        2.3.2.1 前置标记框架构式
        2.3.2.2 后置标记框架构式
    2.4 本文立意与解析方法
        2.4.1 汉语语法的本质属性
        2.4.2 汉语个性的重新审视
        2.4.3 构式解析的个案示例
        2.4.4 本文的结构层次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
    3.1 “有X有Y”框架构式
        3.1.1 构件分析
        3.1.1.1 常量构件“有”
        3.1.1.2 变量构件X、Y
        3.1.2 X和Y的语序排列
        3.1.2.1 语序排列的制约因素
        3.1.2.2 语序排列的相对灵活性
        3.1.3 语义分类
        3.1.3.1 并列加合
        3.1.3.2 整体强调
        3.1.3.3 语义后重
        3.1.3.4 转喻概括
        3.1.3.5 隐喻延伸
        3.1.4 语义整合层级
        3.1.4.1 A式:语义的实体性与组合的开放性
        3.1.4.2 B式:意义的对立性与概括的有限性
        3.1.4.3 C式:明晰的程度义与渐弱的述谓性
        3.1.4.4 D式:意义的不透明与趋强的描述性
        3.1.4.5 基本结论
        3.1.5 构式的语用驱动和话语功能
        3.1.5.1 语用驱动
        3.1.5.2 话语功能
        3.1.6 语用价值
        3.1.7 结语
    3.2 “无X无Y”框架构式
        3.2.1 前期研究回顾
        3.2.2 构件分析
        3.2.2.1 常量构件“无”
        3.2.2.2 变量构件X、Y
        3.2.3 语义整合层级
        3.2.3.1 A式:最大的分离性与极强的原型性
        3.2.3.2 B式:语义的抽象性与增强的评价性
        3.2.3.3 C式:隐晦的主观性与明确的描述义
        3.2.3.4 基本结论
        3.2.4 构式的语用功能
        3.2.4.1 明确的非消极义
        3.2.4.2 浓厚的书面色彩
        3.2.4.3 有限的主观性
        3.2.5 小结
    3.3 “没X没Y”框架构式
        3.3.1 相关研究现状
        3.3.2 构件分析
        3.3.2.1 常项“没”的意义确认
        3.3.2.2 嵌入成分X、Y
        3.3.3 语义整合层级
        3.3.3.1 A式:简单的加合性与较高的替换度
        3.3.3.2 B式:发展的规约性与有限的延展性
        3.3.3.3 C式:意义的融合度与功能的漂移性
        3.3.3.4 D式:鲜明的修饰性与凝固的熟语性
        3.3.3.5 基本结论
        3.3.4 语用特点
        3.3.4.1 明显的负向凸显
        3.3.4.2 浓厚的口语色彩
        3.3.4.3 强烈的主观性
        3.3.5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一)
    4.1 “有X无Y”框架构式
        4.1.1 构式成员的厘清
        4.1.2 变量构件分析
        4.1.2.1 X和Y的语法性质
        4.1.2.2 X和Y的语义关系
        4.1.3 语义整合层级
        4.1.3.1 A式:有限的融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4.1.3.2 B式:表达的相对性与准入的限制性
        4.1.3.3 C式:虚实的对比性与结构的稳定性
        4.1.3.4 基本结论
        4.1.4 构式赋义
        4.1.4.1 语用驱动
        4.1.4.2 话语功能
        4.1.4.3 构式的原型特征
        4.1.5 构式的框架理据
        4.1.5.1 “有”“无”对举表述
        4.1.5.2 “有X”“无X”的双音化
        4.1.6 小结
    4.2 “有X没Y”框架构式
        4.2.1 变量构件分析
        4.2.1.1 语法性质
        4.2.1.2 语义关系
        4.2.2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4.2.2.1 A式:较低的黏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4.2.2.2 B式:变项的对立性与有限的指称性
        4.2.2.3 C式:意义的虚实性与结构的偏正化
        4.2.2.4 基本结论
        4.2.3 “有X没Y”与“有X无Y”的比较
        4.2.3.1 使用频率的不同
        4.2.3.2 嵌入成分的差异
        4.2.3.3 语体色彩的分野
        4.2.3.4 语用功能的互补
        4.2.4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二)
    5.1 “有X没X”框架构式
        5.1.1 研究对象的确认
        5.1.2 X的构成
        5.1.2.1 体词性的X
        5.1.2.2 谓词性的X
        5.1.3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5.1.3.1 A式:组合的临时性与语义的选择性
        5.1.3.2 B式:语义的浸染性与无条件的浮现义
        5.1.3.3 C式:语义的泛化与“有”“无”的模糊性
        5.1.3.4 基本结论
    5.2 “有X无X”框架构式
        5.2.1 X的构成与共性
        5.2.1.1 体词性成分
        5.2.1.2 谓词性成分
        5.2.2 语义整合层级
        5.2.2.1 A式:结构的松散性与意义的区别性
        5.2.2.2 B式:无条件语义与非叙事语体特征
        5.2.2.3 C式:非绝对的对立性与功能的转移
        5.2.2.4 基本结论
        5.2.3 “有 X 无 X”的句法分布
        5.2.3.1 作述谓性成分
        5.2.3.2 作话题主语
        5.2.3.3 作宾语
        5.2.3.4 作修饰性成分
    5.3 “有X无X”与“有X没X”构式比较
        5.3.1 “有 X 无/没 X”的构式演化
        5.3.1.1 从问到非问
        5.3.1.2 约定俗成规约化
        5.3.2 “有 X 无/没 X”构式的独特性
        5.3.2.1 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
        5.3.2.2 各整合层级范畴内成员不固定
        5.3.3 差别概说
    5.4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特征
    6.1 相关性与量增性
        6.1.1 不相关无构式
        6.1.2 有重叠即量增
        6.1.2.1 突出典型
        6.1.2.2 加深程度
        6.1.2.3 主观评价
    6.2 整体性与离散性
        6.2.1 整体性
        6.2.2 离散性
    6.3 句法的突破与功能的异化
        6.3.1 黏着语素的进入
        6.3.2 句法规则的突破
        6.3.3 句法功能的漂移
第七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能产性
    7.1 构式压制与能产性
        7.1.1 构式压制的定义
        7.1.2 构式压制的动因
        7.1.3 构式压制的机制
    7.2 频率效应与能产性
        7.2.1 频率的意义
        7.2.2 频率的分类
    7.3 频率对构式能产性的影响
        7.3.1 类符频率的作用
        7.3.2 形符频率的作用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研究 ——以厦门马拉松赛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中央政府为城市发展“把脉”、“开药方”
        1.1.2 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生命力
        1.1.3 景观体育是现代化城市文化塑造的重要助推器之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景观体育研究
        1.3.2 体育与城市文化
        1.3.3 厦门市体育与城市文化
        1.3.4 综述总评
    1.4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文化
        2.1.2 景观体育
        2.1.3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及其分类
        2.1.4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探讨与界定
    2.2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理论基础
        2.2.1 城市定位论
        2.2.2 城市营销理论
        2.2.3 区域创新理论
    2.3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主客体
        2.3.1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主体
        2.3.2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客体
    2.4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原则
        2.4.1 以人为本原则
        2.4.2 可持续发展原则
        2.4.3 独特性原则
        2.4.4 品牌化原则
第三章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环境及现状分析
    3.1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环境
        3.1.1 自然生态
        3.1.2 政治环境
        3.1.3 经济状况
        3.1.4 文化习俗
        3.1.5 体育资源存量
    3.2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现状
第四章 厦门马拉松赛事文化塑造分析
    4.1 厦门马拉松赛概况
        4.1.1 厦门马拉松赛发展历程
        4.1.2 厦门马拉松赛文化元素分析
    4.2 厦门马拉松赛事文化塑造现状
        4.2.1 政府层面
        4.2.2 企业层面
        4.2.3 市民层面
        4.2.4 游客层面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与城市定位形象匹配度较高
        5.1.2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具有重复性和滞后性
        5.1.3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善于扬长避短
    5.2 建议
        5.2.1 全局分析:明确城市定位,尊重城市实际
        5.2.2 亮点打造:遵循塑造原则,突出城市特色
        5.2.3 组合营销:加强合作交流,改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科研成果

(4)“跑+NP”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
        1.3.1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非常规结构研究概述
        1.3.2 “跑+NP”结构研究概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1.5 语料来源及说明
第2章 “跑+NP”结构的历时研究
    2.1 “跑”字语义演变路径
        2.1.1 “跑”的字源考辩
        2.1.2 “跑”字语义的发展演变
    2.2 “NP”的多样性
        2.2.1 名词
        2.2.2 名词性短语
    2.3 小结
第3章 “跑+NP”结构的共时研究
    3.1 “跑+NP”结构的句法分析
        3.1.1 “跑+NP”结构在句首
        3.1.2 “跑+NP”结构在句中
    3.2 “跑+NP”结构的语义分析
        3.2.1 “跑+NP”结构的语义类型
        3.2.2 “跑+NP”结构的语义特征
    3.3 “跑+NP”结构的语用特点
        3.3.1 凸显主观程度
        3.3.2 表达经济省力
        3.3.3 口语色彩浓郁
    3.4 小结
第4章 “跑+NP”结构的认知机制
    4.1 概念隐喻
        4.1.1 概念隐喻理论
        4.1.2 概念隐喻基本条件
        4.1.3 概念隐喻认知操作
    4.2 概念转喻
        4.2.1 概念转喻理论
        4.2.2 概念转喻基本条件
        4.2.3 概念隐喻认知操作
    4.3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论李佩甫小说中的乡土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乡土世界的多元呈现
    第一节 盘根交错的权力世界
    第二节 贪婪自私的金钱世界
    第三节 享受纵欲的身体世界
第二章 乡土世界中的人物书写
    第一节 乡土世界的逃离者
    第二节 乡土世界的留守者
第三章 对乡土世界的反思
    第一节 国民性批判
    第二节 价值观的混乱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出路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企业投资意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2 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2.2 国内关于“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企业投资意愿的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3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缘起与进展
    3.1 改革的缘起
        3.1.1 改革前扎实的工作基础
        3.1.2 改革前行政审批管理存在的短板
    3.2 改革的进展
        3.2.1 以“一件事”为导向,降低企业获取政务服务成本
        3.2.2 推进政府自我改革,再造服务企业流程机制
        3.2.3 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3.2.4 实施主要领导负责制,推动跨部门协作
4 改革实施的评价、经验与反思——基于企业层面视角
    4.1 企业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评价
        4.1.1 企业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总体评价
        4.1.2 企业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专项评价
        4.1.3 企业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政策评价
    4.2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经验
        4.2.1 赋权以民,企业倒逼改革
        4.2.2 服务重点要转向企业事中事后管理
        4.2.3 要构建多元主体治理机制
        4.2.4 大胆创新,敢于突破
    4.3 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反思
        4.3.1 “一网办理”需提速
        4.3.2 “一件事情”需整合
        4.3.3 “一窗受理”需改进
        4.3.4 部分办理事项改革的评价差异大
5 “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企业投资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计量模型
        5.1.1 基本假设
        5.1.2 Logit模型与计量方程设定
    5.2 实证结果
        5.2.1 数据检验
        5.2.2 实证结果
        5.2.3 实证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阿吉拉姆与藏戏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相关概念在《辞海》等工具书上的最新释义
        二、藏戏相关名称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阿吉拉姆在藏戏剧种流派体系中的位置
        一、学界对藏戏及其分类相关名称的讨论、分歧与弥合
        二、建构一个新的藏戏系统
第二章 变迁的表象:田野中的故事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一、选择觉木隆藏戏团的依据
        二、觉木隆藏戏团的基本情况
        三、开发热潮之中的传统村落——贾热村
    第二节 阿吉拉姆演剧形式与内容的变迁
        一、阿吉拉姆展演的舞台化
        二、形式与内容的“现代化”
    第三节 拉姆娃生活境遇与观念的变迁
        一、两重命运两重天:老一代拉姆娃的感慨
        二、突发事件中的团队意识的变化
    第四节 戏团与村落关系的变迁
        一、觉木隆藏戏团与贾热村的关系的变迁
        二、觉木隆藏戏团与作为“邀请方”的村落关系的变迁
第三章 变迁的支配力量:社会结构
    第一节 社会总体倾向性
        一、阿吉拉姆的形成与十四、十五世纪藏地的发展
        二、十七、十八世纪阿吉拉姆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期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阿吉拉姆的发展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引子:没有阿吉拉姆的望果节
        二、藏区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三、生产方式的变迁与阿吉拉姆的变迁间的关系
    第三节 政治力量
        一、思想观念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二、国家地方政策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第四节 市场经济
        一、引子:不断更换的负责人
        二、关于琼达的誉与毁
        三、觉木隆藏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四、新的经营模式及其成效
        五、藏戏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第五节 文化互动
        一、引子:一个剧目的流布
        二、内部的文化互动
        三、外部的文化互动
        四、觉木隆藏戏团的初步尝试:走出西藏
    第六节 技术发展
        一、引子: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来贾热村
        二、媒体技术的介入与阿吉拉姆的发展
        三、技术对阿吉拉姆变迁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变迁的原动力:不断变化的双重需要
    第一节 能动的个体
        一、历史上的“疯狂者”
        二、拉姆娃
        三、地方政府官员
    第二节 “适者生存”的现实利益的驱动
        一、在仪式的神坛上:从驱鬼到许愿
        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第三节 “道”变而“形”变
        一、阿吉拉姆:一出解说人生和世界的戏剧
        二、美学观念的变迁
第五章 新时代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推进阿吉拉姆普及的多种形式
    第二节 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阿吉拉姆未来发展的几种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青海省藏剧团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巡演安排(部分)
附录二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关于藏戏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第三届“雅顿”文化艺术节暨2018中国藏戏艺术周材料
附录四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藏戏》
附录五 :非遗(藏戏)保护动画公益广告《巴珠的选择》相关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
    三、研究现状的爬梳与反思
    四、本文的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审丑”意识之演进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的生存处境
        一、文学新气候的试探: 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二、世纪末的“狂欢”: 九十年代的文学生态
        三、一元、多样与断裂: 新世纪文学的处境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审丑创作的整体俯瞰
        一、于“有声”处听惊雷: “行动”的新时期小说
        二、从蜕变中转向多元: “喧哗”的九十年代小说
        三、纷繁芜杂的“乱象”: “破碎”的新世纪小说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
    第一节 膨胀与泛化: 从审丑到“泛审美”
        一、审美泛化: 消费时代的美学膨胀
        二、“泛审美”: 当前小说的审丑泛化
    第二节 “泛审美”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一、“实在”与“影像”模糊化的审美精神
        二、“审美”与“欲望”互渗化的审美形态
        三、“在场”与“缺席”融合化的审美主体
    第三节 “含混”的美学: 神奇,抑或是平庸
        一、泛化的结果: 一种“含混”的美学
        二、反思与批判: 表象神奇与本质平庸
第三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
    第一节 收缩与聚焦: 从审丑到“审恶”
        一、“恶”的阐释与“审恶”的涵义
        二、“审恶”: “恶”的集束式书写
    第二节 “审恶”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一、表层: “混乱时代”的社会之“恶”
        二、内核: “奥吉亚斯牛圈”的文化之“恶”
        三、本质: “生命暗箱”的人性之“恶”
    第三节 重构审美及其多样存在的可能性
        一、“恶”的聚焦: 重构审美及其多样的可能性
        二、反思与批判: 深刻性与损害性并存的“审恶”
第四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
    第一节 颠覆与解构: 从审丑到“嗜丑”
        一、“理性”与“非理性”变奏中的丑
        二、“嗜丑”: 小说表现“丑”的泛滥
    第二节 “嗜丑”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一、低劣之丑: 恣意横行的丑形丑态
        二、颓败之丑: “精神”沉沦与虚无
        三、荒谬之丑: “狼性”及价值颠倒
    第三节 价值立场的混乱以及去价值化倾向
        一、敞开的后果: 价值的混乱与无序
        二、反思与批判: 去价值化的“嗜丑”
第五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延伸思考
    第一节 审丑嬗变层面的共生联动及互反互现
        一、文化、人性与价值层面的共生联动
        二、文化、人性与价值层面的互反互现
    第二节 多元诉求与纠缠融合中的小说审丑嬗变
        一、反抗审丑: 证美的,抑或是审丑的?
        二、考察视角: 文学性,抑或是民间性?
        三、精神诉求: 审美的,抑或是启蒙的?
    第三节 小说叙事伦理与伦理叙事的“新变”
        一、自由叙事伦理中的写实伦理
        二、个体叙事伦理中的人性表达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9)亡灵之叹(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个故事:白日梦
第二个故事:乡间捕鱼者
第三个故事:无围之堡
第四个故事:巨大的葵花
第五个故事:在尘世
第六个故事:黑风景
第七个故事:我们的基督
第八个故事:无

(10)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小菜场的文化规训与视觉整饬——以虹口“三角地菜场”为例
    第一节 “规范”与“秩序”观念的建立
    第二节 “卫生”、“整洁”与“动物保护”意识的植入
    第三节 “市场”与“契约”精神的产生
    第四节 租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作用下的“现代性”重构与不断复制的“现代”精神——当代三角地菜场的重建与扩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竞技场·政治漩涡中心·销金窟·名利场——身兼多职的上海跑马厅
    第一节 驰马角胜的竞技场——竞技体育意识的植入
    第二节 华洋角力的政治漩涡中心
    第三节 敲骨吸髓的销金窟——被金钱扭曲的价值观
    第四节 斗富炫奇的名利场
    第五节 身兼多职的跑马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共意识的觉醒与民主精神的勃发——从私有走向公享的上海园林
    第一节 从私园到公园——清末民初的上海园林
    第二节 海天胜景数张园——众园之首的张氏味莼园
    第三节 从张园的收费、服务看上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蕃瓜弄”到“大宁国际”——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
    第一节 霓虹灯下的“黑人”与“下只角” ——现当代文学中的“苏北人”形象及“闸北”景观
    第二节 “大宁国际”:休闲,让生活更美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活动
致谢

四、跑“市长”还是跑“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民间跑团发展模式优化研究 ——以南京悦跑团为例[D]. 张青健.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2]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D]. 沈灿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研究 ——以厦门马拉松赛事为例[D]. 王迪. 厦门大学, 2019(08)
  • [4]“跑+NP”结构研究[D]. 邱迪. 天津大学, 2019(06)
  • [5]论李佩甫小说中的乡土世界[D]. 李星星.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最多跑一次”改革对企业投资意愿影响研究[D]. 江永碧.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7]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D]. 杨于卓.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3)
  • [8]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D]. 陈进武. 南京大学, 2014(05)
  • [9]亡灵之叹[J]. 马拉. 江南, 2013(02)
  • [10]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D]. 许峰. 上海大学, 2012(07)

标签:;  ;  

跑“市长”还是跑“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