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OURNAL OF ZHE JIANG,(Bimonthly) 2002 Vol.22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TAL 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曹莹[2](2018)在《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期刊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学术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尺。气象科学期刊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气象建设、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有较强的文献性。民国时期,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近代科学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期刊才得以保存和普及,民国时期气象学期刊是研究近代气象学发展的重要材料。本文以1915-1949年35年间的《观象丛报》、《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杂志》和《气象学报》为着重点,利用文献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以期刊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刊载的气象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期刊在封面、栏目、主办机构、作者群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气象期刊逐步趋于成熟,而且逐渐向气象学术期刊发展,尤其气象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体,气象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四本气象专业期刊中的气象科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气象学者在天气学和气候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综合气象期刊的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到气象期刊经历了从“科普气象知识”、“气象科技服务”到“自主气象科研”的过程,而我国气象科技则在“气象科学”、“气象技术”和“气象数据”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气象期刊为我国气象科技传播、推广以及指导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气象科技也为气象期刊带来积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作用呈现的是积极良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本文全面完整地介绍我国在民国时期创办气象期刊的情况,探析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气象科技及气象期刊的互动作用,并对民国时期气象期刊做出一定的评价。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近代气象专业期刊和气象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探析气象期刊在气象科技的传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气象期刊在我国早期气象科技发展时期的地位及其影响。通过对早期气象期刊、气象科技发展的回溯,给现代气象科学的前景予启发,为当代的气象科学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简贵灯[3](2016)在《京剧在日据台湾的因应之道(1908-1937)》文中认为1920年代,台湾社会文化启蒙运动与各类社会运动蓬勃开展,京剧恰在这一时期,成为台湾社会最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与文化现象。表面观之,京剧在台湾迅速找到立足点,在于其“发展能力较强,营谋之力较切”;但是,“商业运作”只是这一进程的催化剂。京剧之进入台湾并且为台湾民众所接受,京剧得以在台湾“在地生存”并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台湾与祖国大陆属于同一文化单元,在审美娱乐取向上具有共通的特征。而在日本殖民统治背景下,台湾民众更渴望维系与祖国大陆的文化连接,选择京剧这种特定的戏剧样式,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选择。藉此,本文以京剧“因应之道”为研究的基点,将京剧置身于日据(1908至1937)这一特殊时期、台湾这一特殊场域中进行考查,通过对报刊资讯、演出戏单、文人日记等民间文献的校读发现:京剧在日据时期就已应用各种策略积极融入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它不仅成为台湾民众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也常应庙会活动的邀请充当阵头,参与台湾地区的神诞演剧。借助商业剧场与民间剧场的交互影响,京剧成功地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京剧“在地化”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受到渡台演出的海派京班的直接影响,台湾京剧无论是表演风格还是商业运作,均带有鲜明的海派风格,甚至台湾报章上的剧评也以海派为标杆;二、京剧的文化身份对京剧在台湾的生存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台湾民众观/评剧观念变迁的梳理,不难发现文化认同,尤其是汉文化传统的维系,对京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李楠[4](2014)在《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1912-1949)是传统本草向现代中药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在中药学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民国学者“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基础上,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并开展中药科学研究,推动中药学术发展,更为现代中药学奠定基础。民国时期留下了大量中药文献,为我们研究该阶段中药学术发展提供宝贵资料,目前民国中药文献的价值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并已在文献保护与整理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相关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还未发现以民国期刊内刊载的中药论文为对象的研究;另一方面,亦未发现民国中药着作与中药论文相结合,从整体角度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民国时期中药文献展开,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为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梳理,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特色与影响,为当前中药学发展提供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计量文献学、口述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献,分析其具体内容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与特点,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脉络及其规律。研究对象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期刊中药论文为主,具体选择标准如下:着作选择标准:①成书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稿本、抄本等各种版本,不论是否正式出版均纳入研究之列;④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着作。期刊中药论文选择标准:①论文发表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期刊检索范围包括中医药期刊与其他期刊两部分,其他期刊主要包括药学期刊、西医相关期刊及各科研机构连续发行的研究报告等;④期刊发行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论文。文献搜集方法:首先利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文期刊大词典》、《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以及中药史、中药文献方面着作,等获取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刊载中药论文的期刊线索;其次以民国、中药、国药、汉药、本草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获取资料及相关线索;第三,以民国、中药、本草、汉药为关键词,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主要图书馆网站查询馆藏图书与期刊目录;第四,根据搜集的线索展开实地调研工作,查阅原始资料,对于重要内容通过抄录、复印、拍照等方式加以保存。文献分析方法:对获得的资料,根据文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整理与分析方案。中药着作整理与分析:①对搜集的中药着作进行编目,核实着作名称、作者、出版者、成书年代、出版时间、版本情况、馆藏信息等内容;②阅读着作内容,撰写图书简介;③根据着作内容的学术特点进行分类;④横向比较不同类别图书间的差异,归纳民国时期中药图书的共性,分析不同类别图书的个性特征;纵向比较该类着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间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探讨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其对现代中药学术产生的影响。期刊中药论文整理与分析:①阅读论文内容,提炼作者主要学术观点;②根据内容与学术观点,对搜集到的中药论文进行分类;③总结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与特色。结合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者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特点及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整体脉络、学术特点及其对现代中药学术的影响。在本研究调研过程中,共阅览民国时期中药着作182种,其中各图书馆藏原本161种,《中国本草全书》收录的民国中药着作影印本21种;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着录着作26种,着录信息有误的着作31种。阅览期刊50种,其中中医药期刊45种,研究报告2种,西医药期刊3种,全文阅览中药论文400余篇,浏览并纳入统计分析论文1000余篇。论文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民国以前的“本草”,民国时期的“本草”、“中药”、“国药”、“汉药”,以及现代“中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从“本草学术主流”与“本草学术分支”对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脉络进行简要梳理,总结本草学术发展特点。第三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分为“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三节。“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按文献的内容特点分为“综合类中药着作”、“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辞典类中药着作”、“教材类中药着作”、“科普类中药着作”、“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等七类,简要介绍每类着作的总体特点及代表性着作的学术特色。“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则首先介绍收录中药论文的相关期刊简要情况,重点分析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内容特点,并将其分为“中药学术发展”、“中药临床应用”、“中药知识整理”、“中药科学研究”、“中药专题研究”等五类。“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则以调研资料为基础,对纳入研究的中药着作数量、馆藏情况、类别、成书年代以及十种主要中医药期刊内中药论文的发表比例、中药论文的分类构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反映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的大致情况。第四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文化思想以及科学引进等因素对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分析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及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作为文献载体,忠实地记录下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历程,同时作为当时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也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取得新的发展,通过着作编排体例、形式等变化得到体现,并最终以中药着作的形式系统地展现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的总体框架;着作与期刊的流通,促进了中药学术的交流,期刊中药论文的出现,则使学术交流与争鸣更为活跃;科普着作与论文则很好地促进了中药知识普及,使更多的社会民众了解并认可中药。二、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甚为深远。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总体特征为,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的基础上,通过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发展中药学术。具体表现为“发扬传统”、“复古求新”、“中药科学化”三种倾向,其中“发扬传统”在民国中药学术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复古求新”则通过回溯中药学术源流,正本清源,提供新的探索思路;“中药科学化”是民国中药学术发展的新风向。三、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对今天中药学术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中药辞典、中药科普着作等,在今天仍是中药着作的重要形式,在中药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教材的编写与中药学校教育的开展,更与当前的中药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中药临床应用的深入探索,为现代“临床中药学”奠定基础;科学研究的开展则为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新思路,并从民国时期的萌芽,逐渐发展为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及其分支学科。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促进中药学术发展仍是摆在每一位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民国时期的许多学术思想颇具启发意义,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为当前的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借鉴。
庞雪晨[5](2009)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野》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既然是哲学,就应该能够跨越时空,说明科学技术的一般性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时过境迁的历史片段,聚焦近代云南农业,通过研究西方农学对近代云南农学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影响,揭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若干一般性问题。也就是科学技术哲学问题。云南地处云贵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它成为我国动植物王国,又最小受到战火侵扰。加之滇越铁路于1910年的开通,使得云南走在了我国近代化的前列。作为战争期间大后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接受西方文明的条件,都促使了云南传统农业较快地较多地受到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影响。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的文本分析,研究近代云南农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揭示该进程放映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甲午战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己与西方的差距不在于坚船利炮这样的器物层面,而在于声光化电这样的科学知识层面。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投身于“科学救国”的热潮中,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科学。作为一个农业国,第一代知识分子首先选择了农学、地学等实用性强的学科,如竺可桢、翁文灏、丁文江等。西学东渐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近代云南农学亦可溯及广泛,但限于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幅,本文未敢做大维度大视野的铺垫,也不可能就近代云南农业全面研究,而只能开门见山,仅对近代农学的传播载体云南近代农业书刊中的西学内容和书刊的结构作深入的具体考证与文本分析,其间边考析边议论,力图从一管洞见全豹,一叶而知秋。论文分五部分进行研讨,其内在逻辑为:首先通过详实的文献材料,展示云南植棉和烤烟两种事业曲折发展历程。从这两种作物的引育史实出发,以其他鲜有记载的品种引育为之佐证,整理出近代云南农业引种与育种的科学方法。随后,文章还分析总结了近代云南在稻、麦、茶等农作物,茶花等园艺品种,甚至在畜牧品种选育中的农学思想方法及一些成就。第二部分,文章从田间试验的手段应用,植物系统分类的建立,作物土壤肥力的探索,微观方法病虫害的研究,遗传规律五个方面入手,考证了近代云南农学在作为近代农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手段之一的实验方面的学习与成就。第三部分,文章对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的内容形式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通过对书刊编着形式的分析,揭示近代云南农学发展与知识传播学术化的外在表现;通过对书刊内容的量化,揭示这一时期云南农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脉络,力图重现近代云南农学发展与社会实境交融促动的实景;最后,通过与《中华农学会丛刊》的量化比较分析,获知近代云南农学研究发展在全国背景下的地域性特点。第四部分,文章对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的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依托书刊这一记载近代云南农学的物化载体,揭示农学知识在近代云南社会中的信息流动过程、特点,并考察过程以外的其他因素。前述四个部分形成了关于近代云南农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系统研究,提出为什么近代云南农业科学有所精进但农业实践相对落后这一问题,并由此展开理论探因,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关理论概念出发,结合上述云南近代农学发展实际情况和近代中国“科学救国”大背景,指出萌生于古希腊、根植于西方工业社会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土壤在云南乃至中国的匮缺与不足。而在功利性心态催使下的中国知识分子恰恰是以共时态的眼光看待西方科技以及其社会绩效的,致使西方科技在中国横向移植后产生了诸多无效或不良反应。最终,笔者意在阐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一般性问题的再认识。本文由科学、技术与社会相关理论出发,从近代云南农学何为不能付之于农业实践这一具体问题出发展开笔者的看法,指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实质上是人、社会以及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关系。同时,本文还对云南地域性文献材料进行了梳理,并大量在文中引证,呈现近代云南农学发展史。
邓集田[6](2009)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以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大致摸底,并以这些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现代文学出版情况进行扼要描述与分析,目的是为今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些基本数据和宏观视野上的参考,同时也试图揭示出文学出版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之间的深刻联系。考虑到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对文学出版研究的意义尚心存疑虑,本文第一章选取了四个事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局的角度,对文学出版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比如在清末民初新小说的兴起过程中,学术界历来强调梁启超的理论倡导抑或他发动的“小说界革命”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如果没有现代出版业的兴起,梁氏的“小说界革命”极有可能就像此前傅兰雅的新小说竞赛一样欣然而起、黯然落幕。事实上,清末民初中国文学之所以会成功实现由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基本转型,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学出版模式在此出现了千年之变——从此结束了手工印刷的时代,进入了铅字排版机械化印刷文化时代。铅字排版机械化大大降低了文本制作与传播的成本,使文学出版资源由王公贵族手中转移到平民手中,中国文学亦从此真正结束了贵族文学时代,进入平民文学时代,整个文学活动机制也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大突出现象,即频频发生“意气之争”和文学社团林立,很大程度上就和中国现代作家对文学出版资源和生计资源的激烈争夺有关。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分布格局极不均衡,也主要是由现代文学出版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极不均衡所导致的。比如说,上海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其时我国70%以上的文学出版资源聚集在上海;在中国各省市作家中,江苏和浙江籍作家在人数和文学史地位上占绝对优势,一方面是因为江浙自古多文人,另一方面也和江浙籍人士在上海出版界占据绝对优势密切相关。1949年以后出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文学出版模式的转型——由市场经济出版模式向计划经济出版模式转型,其中,通过对出版体制的国有化改造,国家成功控制了文学出版资源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和传播途径,从而实现了对文学发展方向的强有力控制。本文第二章至第四章即主要对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期刊、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和各主要出版机构的文学出版情况进行具体的统计和分析。其中,第二章讨论文学期刊出版情况,主要包括文学期刊出版的总体规模、发展阶段、平均存活时间、办刊形式和地域分布情况等等;第三、四章讨论文学书籍出版情况,其中第三章主要讨论文学书籍出版的总体规模、变化趋势和地域分布情况,第四章主要讨论从事文学书籍出版的出版机构数量和一些主要出版机构的文学书籍出版情况、现代作家人数和主要作家的出书数量和排名情况、以及翻译文学书籍的译源国分布情况等等。这三章的统计数据将会证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是一个向上海和江浙作家严重倾斜的平台。这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和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其一,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出版格局中,上海确实占据着显赫地位。这样的文学出版资源分布格局,使得上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格局中占有显赫的地位,以至于一部上海现代文学史,几乎就相当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抗战爆发前就更是如此;同时,上海特有的城市文化性格,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特质的生成等等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二,从作家角度来说,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文学出版资源的占有上,江浙作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为在其时上海的出版业,由江浙籍人士创办和主持的约占75%以上,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出版机构,创办人和主要经营人基本上都是江浙人,具体到文学出版方面,据笔者统计,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出版100种以上文学书籍的18家出版机构中,有14家均由江浙人士创办或主持,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北新书局等等。其时我国文学出版业总体规模较小,且有鲜明的同人化特征,故人际关系在文学出版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那时候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活动中,地缘因素又是最重要的凝合因素之一。具体到文学刊物和出版机构的稿源选择上,圈内稿和推荐稿一般都占主要优势,这就使得在地域空间分布上本来就极不均匀的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平台,更加向以江浙籍人士为主的优势作家群倾斜。江浙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很大程度上就与此相关。比如据笔者对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两种现代文学史着作,即钱理群等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范伯群着《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统计,书中重点介绍的204位作家(二书合计)中,江浙籍作家共有92人,占总数的45%,若加上7位上海籍作家,则江、浙、沪籍作家约占现代作家人数50%,三地作家就占据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中国现代文学也因此带上了鲜明的江浙特色与海派风格。另据笔者对晚清民国时期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所拥有的文学出版资源量、以及上述两种文学史着作中204位作家籍贯的统计,发现这六大地区拥有的文学出版资源总量和重要作家人数刚好成正比,其排名情况和所占比重几乎完全一致。非但如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作者在描述现代文学创作情况时,对作家对象的选取及其对多数作家的叙述篇幅,也基本上和其时各作家所出的文学书籍种数成正比。这一现象,显然不应以纯粹的巧合来解释,而在很大程度上正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文学史书写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谁掌控了文学出版资源,谁就在现代文学活动中就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并在文学史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丁晓蕾[7](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程瑞芳[8](2006)在《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研究》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为一般理论基础,借助于哈佛学派的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范式,在中国农业的功能更具多样化、工业反哺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研究中国农业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问题,是农业经济领域的一个现实课题,对提高农业产业市场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分析,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构框架和方法;第二部分,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理论分析,在明确界定农业产业市场绩效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理论基础和制度环境;第三部分,分析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第四部分,从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业绩和潜力两个层次上,构建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第五部分,以构建农业产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为目标,提出改善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政策取向。 明确界定了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市场绩效两个概念。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和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将农业产业界定为:农业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集合,从市场需求来看,农业产业向市场提供农、林、牧、渔等农产品。根据农业产业具有多元价值的属性,农业产业市场绩效不仅包括农业产业的经济绩效,而且应该包括农业产业的生态绩效和社会文化绩效。鉴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从农业产业提供商品产出的角度,研究农业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问题,可以用将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内涵界定为经济绩效的范畴。所以,文中的农业产业市场绩效是指:在中国农业产业特定的市场结构条件下,通过农业产业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即农业产业市场运行的经济效果。 建立的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性。微观经济学理论从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来考察市场绩效的高低,认为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引入交易费用概念分析市场绩效问题,认为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是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以这三大经典理论为基石,提出“背景分析——理论基础——制度环境——绩
温玉清[9](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祝国群[10](2004)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现代农业企业为依托,运用国内外的适用高新技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由地方政府及农业科研、推广部门牵头创办,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进行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引进、生产、经营等活动的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利用高科技改造农业,全面构建信息化农业、智能农业、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随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GIS等技术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科学化管理与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实现数据的自由传输和共享,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应用,推进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管理,提高了园区的示范和决策功能,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技术(特别是空间关系型地理数据库技术,Geodatabase)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GIS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一种GIS与Internet/Intranet相融合的WebGIS技术也应运而生。Geodatabase支持各种不同的地理对象模型,这些对象模型包括简单对象,地理图形要素(有位置信息的对象),网络要素(与其他要素具有几何联接的对象),注记要素以及其他更多的特定要素类型。该模型允许用户定义对象间的关系和保持对象间整体性的规则。通过定义自己的对象类型,通过定义拓扑关系、空间关系和其他的一般关系,通过捕获对象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Geodatabase可以让用户表现要素的特征更加方便、自然。通过WebGIS系统,结合系统后台强大的地理数据库,网络用户可以从Internet/Intranet上任意一个节点浏览WebGIS站点上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实现空间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计算。由于WebGIS具有的开放性、访问的广泛性、平台的独立性、操作简便性特点,目前在各行业已有广泛应用。本文运用新技术空间关系型地理数据库,研制和开发了基于WebGIS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信息系统(MADAMIS),以期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管理、规划、决策和示范提供新的技术和服务平台。
二、JOURNAL OF ZHE JIANG,(Bimonthly) 2002 Vol.22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TAL 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URNAL OF ZHE JIANG,(Bimonthly) 2002 Vol.22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TAL 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期刊发展简况 |
一、科技期刊概况 |
二、传播气象内容的科技期刊 |
第五节 资料来源、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一、资料来源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说明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气象期刊总体情况 |
第一节 气象期刊创刊 |
一、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成立 |
二、民国第一本气象期刊——《气象月刊》出版 |
第二节 气象期刊的发展特征 |
一、期刊的区域分布 |
二、期刊的时间分布 |
三、期刊的持续时间 |
第三节 主办机构 |
一、气象观测机构 |
二、气象行政管理机构 |
三、气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
四、高等教育机构 |
第四节 期刊形式与内容分析 |
一、期刊形式 |
二、期刊内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分析 |
第一节 四本期刊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变更 |
一、主办机构 |
二、编委员 |
三、作者群体 |
第三节 刊物形式的变化 |
一、栏目设置 |
二、外观设计 |
三、出版经营 |
第三章 气象专业期刊的气象科技内容分析 |
第一节 《观象丛报》的科技内容 |
一、《观象丛报》的学术研究 |
二、《观象丛报》的气象资讯 |
三、《观象丛报》的气象数据 |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内容 |
一、《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学术研究 |
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推介 |
三、《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气象资讯 |
第三节 《气象杂志》的气象科技内容 |
一、《气象杂志》的学术研究 |
二、《气象杂志》科技推介 |
三、《气象杂志》气象资讯 |
四、《气象杂志》的气象数据 |
第四节 《气象学报》的气象科技内容 |
一、《气象学报》的学术研究 |
二、《气象学报》科技推介 |
三、《气象学报》气象资讯 |
四、《气象学报》的气象数据 |
第四章 气象期刊与气象科技发展的互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的发展阶段 |
一、气象期刊的萌芽时期 |
二、气象期刊的积累时期 |
三、气象期刊的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气象期刊所反映的气象科技发展 |
一、气象科学的发展 |
二、气象技术的发展 |
三、气象数据的发展 |
第三节 气象期刊对气象科技的推动作用 |
一、气象知识的启蒙作用 |
二、气象研究的传播作用 |
三、气象技术的指导作用 |
第四节 气象科技对气象期刊的影响 |
一、气象科研发展的需求 |
二、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带动 |
三、气象科学建制化的需要 |
总结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京剧在日据台湾的因应之道(190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立意 |
第二节 前人成果 |
第一章 台湾商业演剧市场的发育 |
第一节 “旧惯”传承下民间演剧对商业体系的拓展 |
一、“旧惯”传承与民间演剧的发展 |
二、民间演剧对台湾商业活动的促进 |
第二节 “都市化”与商业剧场的发育 |
一、殖民治理下的台湾“都市化”进程 |
二、都市娱乐业消费者的增加及消费观念的改变 |
三、戏院日渐繁盛 |
小结 |
第二章 赴台京班及其组织构成 |
第一节 赴台京班的活动概况 |
第二节 赴台京班的巡演模式 |
第三节 赴台京班之组织构成 |
小结 |
第三章 京班在台湾的商业运作 |
第一节 广告策略 |
一、“戏目预告”与报刊广告 |
二、“游街宣传”与分发戏单 |
三、“广告式剧评” |
第二节 行销策略 |
一、促销手段 |
二、制造卖点 |
第三节 演员策略 |
一、添聘新员 |
二、名角号召 |
三、艺妲合演 |
第四节 剧目策略 |
一、“打炮戏”剧目策略 |
二、常戏戏目策略 |
三、特殊剧目策略 |
第四章 京剧在台湾的“在地化”生存 |
第一节 京剧“在地化”的路径 |
一、京班走出内台 |
二、京伶流寓台湾 |
三、新式媒体推广 |
第二节 京剧“在地化”的标志 |
一、本土京班 |
二、台式票房 |
第三节 京剧对内台歌仔戏的影响 |
一、歌仔戏的内台运作 |
二、歌仔戏中的京剧因子 |
小结 |
第五章 台湾京剧鉴赏的“海派趣味” |
第一节 内台剧场的台湾观众 |
第二节 台湾观众观剧的“海派趣味” |
第三节 台湾剧评的“海派鉴赏观”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台湾“京剧类”硕博论文一览表 |
附录二: 赴台京班可考演出剧目(1908-1919) |
附录三: 赴台京班演出剧目的“一剧多名” |
附录四: 赴台京班打炮戏(夜戏)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民国中药文献研宄概况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民国时期以前“本草”的概念 |
1.1.2 民国时期“本草”、“汉药”、“国药”、“中药”的概念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搜集方法 |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 |
2.1 本草学术主流 |
2.2 本草学术分支 |
2.3 小结 |
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 |
3.1 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 |
3.1.1 综合类中药着作 |
3.1.2 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 |
3.1.3 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 |
3.1.4 辞典类中药着作 |
3.1.5 教材类中药着作 |
3.1.6 科普类中药着作 |
3.1.7 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 |
3.2 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 |
3.2.1 收录中药论文的期刊简介 |
3.2.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内容 |
3.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 |
3.3.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的计量分析 |
3.3.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计量分析 |
4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社会环境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2 文化思想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3 科技引进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4 经济因素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5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 |
5.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3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形式上的结合 |
5.2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
5.3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新进展 |
5.3.1 中药基原考订 |
5.3.2 中药实验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5)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对本文相关说明 |
2 析近代云南农业科学引育 |
2.1 云南植棉事业波折 |
2.2 烤烟事业得天独厚 |
2.3 新品种引育或新知 |
2.4 小结 |
3 析近代云南农业科学思想 |
3.1 田间试验的手段应用 |
3.2 植物系统分类的建立 |
3.3 作物土壤肥力的探索 |
3.4 深入病虫害微观领域 |
3.5 遗传规律的姗姗来迟 |
3.6 小结 |
4 "量"的考察——学术趋势与热点形成 |
4.1 学术化编着形式 |
4.2 内容的量化分析 |
4.3 与《中华农学会丛刊》相较之特点 |
4.4 小结 |
5 "质"的剖析——知识载体的社会流动 |
5.1 从绅士蜕变到农学学者 |
5.2 平行与垂直的不同受者 |
5.3 近代农学书刊传播模式 |
5.4 小结 |
6 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 |
6.1 近代云南农学研究成就及其实践土壤 |
6.2 近代云南知识分子与近代云南农业推广 |
6.3 近代云南农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探源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云南农学书刊总目录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6)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方法 |
一、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 |
二、当前主流现代文学史观的几点缺憾 |
三、研究现状、本文的意图与方法 |
附录: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和其文学创作书籍种数之关系情况表 |
第一章 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 |
一、文学出版与新小说的兴起 |
二、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作家的生计问题 |
三、文学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分布格局 |
四、文学出版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 |
第二章 文学期刊出版情况 |
一、数据来源 |
二、出版规模和变化趋势 |
三、存活时间 |
四、办刊形式 |
五、地域分布 |
第三章 文学书籍出版情况(上) |
一、数据来源 |
二、出版规模和变化趋势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章 文学书籍出版情况(下) |
一、出版机构统计 |
二、作家统计 |
三、翻译文学书籍:译源国统计 |
结语 |
附录 |
1、《晚清民国时期文学期刊出版情况表》 |
2、《晚清民国时期文学书籍出版情况表》 |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丛书出版情况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8)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绩效的研究及评述 |
1.2.2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问题研究及评述 |
1.3 研究背景 |
1.3.1 农业的功能更具多样化和综合性 |
1.3.2 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
1.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构框架和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结构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与农业产业 |
2.1.2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 |
2.2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理论基础 |
2.2.1 微观经济学理论关于市场绩效的分析 |
2.2.2 交易费用理论关于市场绩效的分析 |
2.2.3 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绩效的分析 |
2.3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代表性观点 |
2.3.1 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观点 |
2.3.2 芝加哥学派关于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观点 |
2.3.3 新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观点 |
2.3.4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 |
2.4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制度环境 |
2.4.1 农业产业经营制度环境 |
2.4.2 农业产业政策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市场结构因素分析 |
3.1 农业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 |
3.1.1 农业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3.1.2 农产品的差别化分析 |
3.1.3 农业产业市场壁垒分析 |
3.2 农业产业市场结构的特征 |
3.2.1 产业过度竞争的评判标准 |
3.2.2 农业产业存在过度竞争的具体表现 |
3.3 农业产业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3.3.1 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市场绩效比较 |
3.3.2 农业产业过度竞争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因素分析 |
4.1 农业产业的市场行为特征 |
4.1.1 厂商的价格决定行为 |
4.1.2 厂商的价格协调行为 |
4.1.3 厂商的非价格行为 |
4.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效应 |
4.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
4.2.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蛛网模型现象 |
4.2.3 农产品价格波动效应 |
4.3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及经济意义 |
4.3.1 农业技术进步的涵义 |
4.3.2 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 |
4.3.3 农业技术进步的经济意义 |
4.4 农业技术进步改善市场绩效的方式 |
4.4.1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要素存在形态的改善 |
4.4.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改善 |
4.4.3 农业技术进步对市场供给和产品质量的改善 |
4.5 本章小结 |
5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评价体系 |
5.1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5.1.1 客观性原则 |
5.1.2 一致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3 价值成本配比原则 |
5.1.4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1 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绩效的评价标准 |
5.2.2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 |
5.2.3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5.2.4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5.3.1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5.3.2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业绩评价指标经济涵义 |
5.4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5.4.1 农业产业绩效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5.4.2 农业产业绩效的潜力评价指标经济涵义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业绩评价 |
6.1 方法与数据 |
6.2 农业产业的供给能力评价 |
6.2.1 农产品总产量变化趋势 |
6.2.2 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 |
6.3 农业产业的收益能力评价 |
6.3.1 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 |
6.3.2 农业产业利润率状况 |
6.4 农业产业技术进步评价 |
6.4.1 农业技术进步率 |
6.4.2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
6.5 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评价 |
6.5.1 农业产业对GDP总量指标的贡献 |
6.5.2 农业产业对GDP速度指标的贡献 |
6.6 本章小结 |
7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潜力评价 |
7.1 方法与数据 |
7.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1.2 数据标准化值(STD值)计算 |
7.2 农业产业生产要素评价分析 |
7.2.1 农业产业生产要素评价指标分值计算与排名 |
7.2.2 农业产业生产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
7.3 农产品需求评价分析 |
7.3.1 农产品需求评价指标分值计算与排名 |
7.3.2 农产品需求评价结果分析 |
7.4 农业相关和支持产业评价分析 |
7.4.1 农业相关和支持产业评价指标分值计算与排名 |
7.4.2 农业相关和支持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7.5 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评价分析 |
7.5.1 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评价指标分值计算与排名 |
7.5.2 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评价结果分析 |
7.6 农业支持水平评价分析 |
7.6.1 农业支持水平评价指标分值计算与排名 |
7.6.2 农业支持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7.7 农业产业制度环境评价分析 |
7.7.1 农业产业制度环境评价指标分值计算与排名 |
7.7.2 农业产业制度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7.8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潜力总体评价分析 |
7.8.1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潜力总体评价分值计算与排名 |
7.8.2 农业产业市场绩效潜力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
7.9 本章小结 |
8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的政策取向 |
8.1 构建有效竞争的农业产业市场结构 |
8.2 增加要素的流动性,促进农户家庭经营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 |
8.2.1 农户家庭经营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
8.2.2 农户家庭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 |
8.2.3 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流动性的治理措施 |
8.3 培育农业共生组织,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
8.3.1 企业共生组织是一种竞争合作型的准市场组织 |
8.3.2 农业共生组织是农业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 |
8.3.2 促进农业共生组织发展的措施 |
8.4 构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
8.4.1 诱导创新理论对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启发 |
8.4.2 实施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战略 |
8.4.3 建立多元化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
8.4.4 拓宽农业技术创新投资渠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发表文章 |
(9)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
五、困境与坚守 |
六、式微 |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
五、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
1、创办背景 |
2、研究情况述略 |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
4、曲终人散 |
5、恢复及延续 |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
1、“建筑三史”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
4、“建筑三史”之意义 |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
3、《华夏意匠》 |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5、《中国建筑艺术史》 |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
(4) 中国古塔研究 |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
七、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
七、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
(10)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总目录 |
章节目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JOURNAL OF ZHE JIANG,(Bimonthly) 2002 Vol.22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TAL 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D]. 曹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3]京剧在日据台湾的因应之道(1908-1937)[D]. 简贵灯.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4]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D]. 李楠.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5]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野[D]. 庞雪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6]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平台 ——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出版情况统计与分析(1902-1949)[D]. 邓集田.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7]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8]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研究[D]. 程瑞芳.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1)
- [9]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
- [10]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祝国群. 浙江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