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报纸社论的写作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燕[1](2021)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中研究指明翻转课堂指的是把传统课堂上对课程内容的直接讲授移到课外,充分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翻转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种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文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顾客满意度理论认为,当学生的期望得到满足时,他们将感受到翻转课程的优越性并认可,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自我效能感提升,激发学习动机,对翻转课程形成满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对高校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翻转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学习活动的设计进行一些探讨。
廖若兰[2](2021)在《《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研究(1931-193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的《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形势最艰难的时刻,在战局的关键阶段,《红色中华》社论最能够表达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政治主张,彰显其政治目的和政治倾向,发挥了强大的舆论动员功能,凝聚了根据地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是革命战争中不可多得的舆论武器。本文初步探讨了《红色中华》的创办与发展,以其1931年至1934年之间内容丰富、极具特色的社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文本分析以及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红色中华》特殊的历史背景,对这一时期内该报舆论动员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对其舆论动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提炼,分析了《红色中华》的舆论宣传在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开展苏维埃建设和反围剿斗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红色中华》在舆论动员方面的成功做法对新时代的党刊党报有效引导舆论的现实启示与借鉴。
刘晓晶[3](2020)在《《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文中指出《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社论作为机关报园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进行诠释。1989-200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前台。此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紧紧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展开,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社论重点围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第一,积极宣传解读如何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积极解读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前进的内涵,阐释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优秀文化繁荣的路径和要求;第三,对如何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人民日报》社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潜移默化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优秀理论,在宣传和推动党的工作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刻阐释了科技军事思想改革思想、“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进了军事理论思想的大众化。第五,《人民日报》社论还积极报道跟进了祖国统一进程,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推进了“一国两制”“互利共赢”思想的深入。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经验为: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其主要启示为: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人民日报》社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渠道,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梳理《人民日报》社论在1989-2002年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充分认识《人民日报》社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领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春霞[4](2019)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与美国《国情咨文》元话语标记使用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作为两国国家政府一年一度的重要发言,其语言有着权威、严谨、正式、规范、精炼的特点,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元话语标记在政府工作报告述职、宣传、赢得信赖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即对以上中美两国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元话语标记的使用进行了对比研究。本研究仔细梳理了元话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阐释了基本话语、元语言、复句关系标记等和元话语的关系。以Hyland(2005)的“引导—互动”元话语分类模式为理论基础,对2009-2018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中的元话语标记进行了考察,总结出了二者中元话语标记的分布情况和语言特点;对二者中元话语标记分布情况和语言特点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类型、语言结构、思维方式三个方面说明了产生这些不同点的原因;进一步对二者中高频元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中美政府工作报告中元话语标记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与美国《国情咨文》中元话语标记的分布情况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刘清华[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了解中国史,不能不提及《人民日报》社论。学习国史、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必修课不仅要修,而且要修得好。《人民日报》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发声,为人民立言,是了解中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风雨历程。这40年里,《人民日报》共发表社论1844篇,用文字记录着中国的繁荣辉煌,谱写着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维愈加活跃,民意表达空间愈加广阔。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中,不乏的是各类信息,但“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好的”与“不好的”信息交织,很有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缺少在复杂信息环境中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指引并引领正确价值观的“探照灯”。社论,被人们称之为是最具指导性作用的“评论”,恰能满足这种需求,其能够有效地搭载党报这一公平性、权威性平台,很好地进行舆论引导。《人民日报》创刊70多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党和国家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人民日报》社论反映着党和国家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是代表媒体编辑部对当前时事和重大问题有所解释、评论及主张,其最终目的是有效地实现引导广大受众。在进行引导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社论的重要性地位得以凸显,较强的政策性也得以体现出来。本文选取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从1978年12月18日到2018年12月18日,40年里共计1844篇文章,通过分层抽样和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有效样本466篇。通过内容分析、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以舆论、舆论引导、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引导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人民日报》社论概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社论的内容,分别从社论形式与社论内容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在社论形式分析方面主要对社论的“社标”以及社论所在版面分析;社论的内容分析方面主要是从社论的论题、社论结构、社论文本特征以及社论编辑作者群等角度进行分析。整个分析过程,笔者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引导理论,探究并得出《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方式:依托《人民日报》平台,提高舆论引导力;构筑社会认同,政策方针“通俗化”表达;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凝聚社会共识;发挥舆论领袖作用,观点集束式传达;以及社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思想的特色。《人民日报》社论始终以正面的积极宣传为主,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最后,基于上述沿着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理论和思想对《人民日报》社论分析的研究成果,笔者将之进一步与我国先进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情况结合进行分析,分别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把握好舆论工作的“时度效”三方面进行分析,使本文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以推动我国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宋英梅[6](2019)在《普利策社论写作奖作品研究(2009-2018)》文中研究指明历经百年,普利策新闻奖已成为美国报业的权威奖项,备受世界关注。社论写作奖是普利策最初设立的四大奖项之一,有严格的评选标准,获奖作品不仅普遍代表了美国社论写作的最高水平,还能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为各国学者青睐的研究对象。从该奖项历届的评选标准来看,“写作风格”“写作手法”“写作立场”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条件。2009-2018年间,普利策社论写作奖颁发了九届,九家媒体的12位社论作者及一家社论委员会获奖,获奖作品共计85篇,每届获奖作品数量维持在810篇,较为平均。部分报纸已不是首次获奖,如《得梅因纪事报》《华尔街日报》等。获奖媒体所属地域中,东北部报纸居多,南部最少;获奖作者中,1/3为女性,占比相较于上世纪末有所增多;83%为本科学历,说明普利策社论写作奖更看重作者的个人阅历和工作经验。从获奖作品选题领域来看,社会性话题相较经济类、医疗类、环境保护类话题占比居多,为45%,其中,地方性话题占比高达89%。分析获奖作品的文本可知,其论点具有本地化、深入化、广泛性、服务性等特点;论据获取方式多样,其中,引用数据和实地调查增加了社论的准确性和说服力;论证结构清晰,角度多元,注重社论系列的连贯,其中,观点与事实的处理突出了选题的社会意义。纵观美国媒体的言论文化,一方面,社论的生产运作渐成体系,报纸社论委员会分工集议,观点自由,选题贴近大众生活;另一方面,美国媒体政党倾向明显,但维护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和责任意识相对统一,这与美国特定的舆论观念和政治文化不无关系。同时,这种环境下塑造的“普利策社论写作文化”对我国报纸社论的选题取向和方式、作者专业化、媒体本地化以及网络评论的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直接影响,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尚方超[7](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仝瑞强[8](2018)在《动荡时代的云南声音—《观察报》社论研究》文中提出《观察报》是云南地方社会上一种重要的民营报刊,在复杂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由龙云长子龙绳武支持创办,龙云的亲信李耀廷任社长,主持实际工作,在中共党员的帮助、指导下,安排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和民盟盟员担任主要编辑工作。该报虽然是地方性报纸,但其广阔的视野,中肯的评论,并不亚于其他全国性大报,从其发行内容来看它是相对独立且自由的。其社论是该报的一大特色,好似刺入腐败者要害的一把尖刀,深受广大读者喜欢。本文在尽量全面地掌握《观察报》一手资料的前提下,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该报的发展历程和创刊背景入手,以1946年到1949年的《观察报》社论为研究对象,在对史料的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全面论述《观察报》创办的时代背景及其概况、社论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阐述选题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研究现状。第一章对《观察报》概况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国内局势摇摆不定,动荡万分,云南民主力量与反民主力量斗争激烈,使昆明的报业生态呈现复杂多样的局面。并以《观察报》社论内容为研究文本,对四年间发表的社论文章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对社论进行分年度、分内容统计,通过数字描绘其概貌并以图表形式展现出来,该部分的主要意义在于对《观察报》社论做一个宏观的概括和微观的解析。最后将这些社论文章的具体日期、题目、作者均做成附录收录在本文的末尾部分,这也是本文原创性的重要表现。第二章是政治观察,对社论中有关政治的主张和评论进行梳理分析,《观察报》极力呼吁和平,停止内战,为和平建国,民主政治建言献策,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尤其是云南地方人民的呼声。第三章是经济观察,为战后的经济危机把脉,集中分析了战后经济危机的表现及其根源,并提出中肯的解决办法,这其中有很多看法直指要害。第四章是《观察报》对外交和国际问题的观察,对外交政策建言献策,坚持独立自主,协调强国纷争,来面对危机重重的国际局势和动荡的国内局势,同时该报一再强调防止日本帝国主义再起,尤其对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较为准确的看法。最后部分是结语,对《观察报》社论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总结,综述社论在动荡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经验及不足之处,对全文进行总结。《观察报》社论在有关国内外问题的评论和建议方面有那个时代共同的要求和特点,如视野广大,内容广泛等。另一方面,《观察报》作为云南地区的一份重要的民营报纸,其背后有曾经统治云南近20年的龙氏家族的出资支持,同时又有中共民盟等云南地区进步势力的帮助,工作人员多生活在云南本地,因而在评论国内外大事中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声音。
孟炳君[9](2017)在《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研究 ——以海湾国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为研究对象,以van Dijk宏观结构理论为理论框架,并结合语用学、文体学等相关理论和观点,分析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在宏观维度上的语义结构、形式结构、语用结构,这是在语言学框架内对该类型语篇进行本体特征描写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采用的基础研究方法是演绎法,以西方语言学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并构建研究框架,对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进行分析与描写,研究过程能够验证相关语言学理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结论可为阿拉伯语语篇分析领域提供新的补充。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它是语篇分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晰地凸显研究对象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包含语篇语义层面、功能层面、语用层面的多角度语篇结构分析视角,包括语篇语义结构、形式结构、语用结构。该视角的确立是基于对语言本质的把握,即话语不仅有内容的一面,也有功能和意图的一面。该研究视角构成了一个解读和分析语篇的完整体系,能够帮助受众实现对语篇的深入理解。从整体上看,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宏观结构主要具有整体性和层级性特征。整体性主要表现为阿语社论语篇语义结构的唯一性、形式结构的稳定性、语用结构的递进性;层级性主要表现为语义结构的主题归纳层级性、形式结构的范畴实现层级性、语用结构的行为输出层级性。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宏观语义结构是指语篇的层级宏观主题组织结构,该类型语篇有且只有一个语篇主旨,属于单一主旨语篇类型。该类型语篇有三种语义结构的组织方式,分别为结论导向式、"总——分"详述式、相关性控制式。语篇标题和主题句是该类型语篇语义结构的主要表达手段。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形式结构是指语篇的宏观主题在语篇中组合、排序的组织形式的抽象表达。形式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功能范畴,在该类型语篇中,常见的语篇范畴共有5种,包括新闻事实范畴、背景范畴、评论范畴、引述范畴和建言范畴。该类型语篇形式结构的基本类型包括论证式形式结构和述评式形式结构。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语用结构是指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及其体现的语篇深层次意图。该类型语篇的基本语用结构类型包括断言类、陈述类、指令类。不同的语用结构具有不同的结构识解手段,断言类语用结构的识解手段为语篇中第一人称复指指示语"我们"并配合包含意见表达等含义内容的话语结构;陈述类语用结构的识解手段为语篇中多使用以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或第三人称代词为主要体现形式的第三人称指示语引导介绍类陈述命题句;指令类语用结构的识解手段为语篇建言范畴。
蔡欣星[10](2014)在《美国社论特点及写作方法分析 ——以普利策近六年获奖社论为例》文中指出全球化的今天,大众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论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家媒体对于某个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代表着一家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这一认知在中美新闻界都是共通的。作为美国近300个新闻奖项中最权威的一个,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社论可以作为研究美国社论写作的典范,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同时社论写作奖也是普利策新闻奖最初的四大奖项之一,足见社论地位与重要性。我国新闻界对普利策获奖社论的研究多从宏观立论,即我们更多关注社论说什么,但忽略了他们怎么说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文体及写作方法入手,试图梳理普利策获奖社论写作范型。本文选择了最近6届普利策获奖社论——2006年至2013年(2008年、2012年社论奖空缺)共60篇,将其逐一译成中文,进行对比阅读和分析,从文体特点、写作方法层面进行分析。本文对普利策社论的研究力图突破语言学与新闻学对立的研究思路,并充分吸收美国新闻学界对其社论研究的方法,注重量化分析,研究普利策社论“如何说”的问题。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在迈向文化强国的道路中,如何有效的发挥媒体舆论的影响力,如何适应当今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评说、对所谓权威逐渐瓦解的舆论环境,并能在国际舆论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都需要不断思考。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索普利策社论作品文体特点、写作方法及其背后的原则与规律,希望对我国社论写作的转型尽绵薄之力。
二、美国报纸社论的写作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报纸社论的写作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转课堂优势明显 |
二.应用文写作运用翻转课堂的意义 |
1. 反复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学生习绩效。 |
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
三.应用文写作中翻转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
1. 设置情境教学,感受写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
2. 多种体裁的应用文组合训练 |
3. 校园活动策划书文案写作与校园活动紧密结合 |
(2)《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研究(1931-193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关于《红色中华》的发展历程、作者队伍、编辑特点、报道重心等角度的研究 |
2.关于《红色中华》的作用与宣传实践经验的研究 |
3.关于《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 |
一、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刊的《红色中华》 |
(一)《红色中华》的创办与发展 |
1.创刊背景 |
2.办刊宗旨与任务 |
3.发展历程 |
(二)《红色中华》的宣传机构 |
(三)《红色中华》的发行渠道 |
1.发行科 |
2.中央总发行部 |
3.中央局发行部 |
4.工农通讯网 |
5.邮政发行 |
6.红色地下交通线 |
7.其他地方性发行机构 |
(四)《红色中华》的作者群和受众 |
1.作者群 |
2.受众群体 |
二、《红色中华》社论的文本分析 |
(一)基于理论研究的《红色中华》社论舆论动员构建 |
(二)基于内容分析的《红色中华》社论舆论动员构建 |
1.样本选择与处理 |
2.词频分析 |
3.样本编码 |
4.覆盖率分析 |
三、《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主要内容 |
(一)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舆论动员 |
1.揭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
2.传播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声音 |
3.积极开展检查工作的舆论监督 |
(二)军事斗争中的舆论动员 |
1.扩红运动的报道 |
2.组织地方武装的报道 |
3.支前保障的舆论动员 |
(三)推介国内外形势 |
1.关于苏区概况的宣传报道 |
2.关于国际形势的分析 |
四、 《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特点和效果 |
(一)《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特点 |
1.鲜明的政治方向 |
2.强烈的舆论引导 |
3.现实的工作取向 |
4.广泛的群众需求 |
(二)《红色中华》在革命根据地舆论动员的效果 |
1.促进苏区民众的政治认同 |
2.点燃群众的参战热情 |
3.帮助苏区群众认清形势,树立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
五、《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的现实启示 |
(一)舆论动员要强调党性原则,确保动员导向的正确性 |
(二)舆论动员要贯彻群众路线,体现群众观点 |
(三)舆论动员要坚持守正创新,打造舆论引导新格局 |
(四)舆论动员要敢于开展舆论斗争,用事实粉碎谣言 |
(五)舆论动员要提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报刊类 |
(三)期刊类 |
(四)硕博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1 《红色中华》(1931-1934)80 篇社论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民日报》社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人民日报》社论 |
1.《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作用 |
2.《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三)《人民日报》社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1.《人民日报》社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任务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一)对发展先进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宣传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大力宣传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
3.深刻解读农村改革方针 |
4.积极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
5.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战略 |
6.深刻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
7.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 |
8.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对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的宣传 |
1.积极宣传党建思想 |
2.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强调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四)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宣传 |
1.宣传科技军事改革思想 |
2.宣传“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 |
3.宣传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
(五)对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的宣传 |
1.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
2.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
三、《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
(一)《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
1.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 |
2.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 |
3.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1.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
2.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 |
3.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与美国《国情咨文》元话语标记使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理由 |
0.2 研究现状 |
0.2.1 元话语研究的分歧 |
0.2.2 元话语的相关研究 |
0.2.3 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研究 |
0.3 研究设计 |
0.3.1 研究对象 |
0.3.2 语料来源 |
0.3.3 研究方法 |
0.3.4 研究步骤 |
第1章 元话语的界定与分类 |
1.1 相关研究及其和元话语的关系 |
1.1.1 基本话语和元话语 |
1.1.2 话语标记和元话语 |
1.1.3 元语言和元话语 |
1.1.4 复句关系标记和元话语 |
1.2 本文对元话语的界定 |
1.3 元话语标记的分类 |
1.3.1 国外学者对元话语的分类 |
1.3.2 国内学者对元话语的分类 |
1.3.3 本文对元话语标记的分类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美政府工作报告中元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 |
2.1 元话语标记的总体数据 |
2.1.1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
2.1.2 美国《国情咨文》 |
2.2 文本交互元话语标记 |
2.2.1 框架标记 |
2.2.2 过渡语 |
2.2.3 语码注释 |
2.2.4 证源标记 |
2.2.5 内指标记 |
2.3 人际互动元话语标记 |
2.3.1 介入标记 |
2.3.2 自称语 |
2.3.3 模糊语 |
2.3.4 增强语 |
2.3.5 态度标记 |
2.4 中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元话语标记类别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政府工作报告中元话语标记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3.1 中美政府工作报告中元话语标记分布的相同点及原因 |
3.2 中美政府工作报告中元话语标记分布的不同点及原因 |
3.2.1 文本交互元话语标记 |
3.2.2 人际互动元话语标记 |
3.2.3 不同点的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政府工作报告中元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 |
4.1 介入标记的语用功能 |
4.1.1 招呼功能 |
4.1.2 建议功能 |
4.1.3 呼吁功能 |
4.1.4 距离拉近功能 |
4.1.5 致谢功能 |
4.1.6 请求功能 |
4.1.7 指令功能 |
4.2 自称语的语用功能 |
4.2.1 宣告功能 |
4.2.2 身份建构功能 |
4.3 框架标记的语用功能 |
4.3.1 谋篇布局功能 |
4.3.2 预示功能 |
4.3.3 话题开启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期刊论文 |
(二) 外文期刊论文 |
(三) 硕士学位论文 |
(四) 博士学位论文 |
(五) 中文专着 |
(六) 外文专着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一)舆论引导研究现状 |
(二)《人民日报》社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舆论及舆论引导 |
一、舆论及舆论引导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理论 |
第二节 党报与社论 |
一、党报 |
二、社论 |
第二章 《人民日报》社论概况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社论简述 |
一、《人民日报》社论的创办 |
二、《人民日报》社论的制度性特征 |
三、《人民日报》社论是媒体舆论功能的重要载体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各时期之社论 |
一、1978.12.18-1991:改革开放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 |
二、1992-2002:改革开放加速发展阶段 |
三、2003-2011: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段 |
四、2012-2018.12.18: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代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的内容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概况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分析 |
一、《人民日报》社论“社标”分析 |
二、《人民日报》社论版面分析 |
第三节 《人民日报》社论论题分析 |
一、社论论题来源:广泛而有集中 |
二、社论论题类型:重阐释与评论,党的政治宣传 |
三、社论论题选择具有层次性:不均衡、不规律的特点 |
第四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结构分析 |
一、《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
二、《人民日报》社论开头 |
三、《人民日报》社论论证方法 |
四、《人民日报》社论结尾的艺术 |
第五节 《人民日报》社论文本特征分析 |
一、社论语言风格:大气公正,鼓舞人心 |
二、社论价值倾向:正面宣传与反面批评 |
第六节 《人民日报》社论内容作者群分析 |
一、社论作者群:非一人一“笔”定稿 |
二、社论作者群有政治家素养:目光四射,勇担重任 |
三、社论作者群有理论家头脑: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
四、社论作者群贯通杂家之技巧: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
第四章 《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方法与方式研究 |
第一节 依托《人民日报》平台,提高社论舆论引导力 |
第二节 贴近群众,政策方针“通俗化”表达 |
第三节 主动设置“议程”,引领正确导向 |
第四节 发挥舆论领袖作用,观点集束式传达 |
第五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特色 |
一、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二、“好的”、“不好的”都要“上榜” |
三、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真实、客观、全面 |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思想在我国主流媒体中的践行 |
第一节 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流媒体扛大旗 |
一、打造主流媒体“公信力”与“权威性” |
二、始终为了人民,落实“三贴近”原则 |
三、主流媒体起引导性作用 |
第二节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与时俱进跟形式 |
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讲究时机与方法 |
第三节 坚持“时度效”原则,严把舆论引导工作 |
一、“时”,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 |
二、“度”,综合把握好舆论引导力度 |
三、“效”,最终达成有效的舆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普利策社论写作奖作品研究(200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获奖作品年份划定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普利策社论写作奖概述 |
2.1 评选层层把关,质量标准极为严苛 |
2.2 获奖作品、作者、媒体特征日趋多元 |
第3章 普利策社论获奖作品生产者概览(2009-2018) |
3.1 获奖作品所属媒体概况 |
3.1.1 不同阶段获奖、提名次数不一 |
3.1.2 日报较多,报纸规模不作参评要素 |
3.1.3 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东北部居多 |
3.2 获奖作者信息差异化特征明显 |
第4章 获奖作品选题与采写特点分析 |
4.1 获奖作品选题特点分析 |
4.1.1 选题领域:话题的社会性和地方性突出 |
4.1.2 选题特点:本地性、服务性、调查性、时代性 |
4.2 获奖作品的信息获取方式 |
4.2.1 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是论据主要来源 |
4.2.2 两种信息获取方式的具体表现 |
4.3 获奖作品写作特点分析 |
4.3.1 获奖作品的总体写作特点 |
4.3.2 文本中事实与观点的处理方式 |
4.3.3 不同说明方法的叠加提升文本可信度 |
4.3.4 细节描写体现社论真实性 |
4.3.5 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强文本表达效果 |
第5章 由普利策社论作品反观美国媒体言论文化 |
5.1 美国社论生产运作机制 |
5.1.1 社论委员各有专长,评论立场相对自由 |
5.1.2 社论作者定期交流,分工集议,观点自由 |
5.1.3 咨询委员会充当桥梁,连接读者和作者 |
5.2 美国报纸传统和媒体性质影响社论写作 |
5.2.1 报纸所有制改革影响社论风格 |
5.2.2 媒体共同使命——维护社会核心价值观 |
5.3 西方言论和舆论观念与特定政治文化的关系 |
5.3.1 思想及言论自由对舆论形成有双向影响 |
5.3.2 舆论对民主政治及政府合法性的促进 |
第6章 普利策社论作品对中国社论写作的借鉴 |
6.1 我国社论选题特点:“硬”为主,正面宣传为上 |
6.2 普利策社论作品的借鉴意义 |
6.2.1 拓展深度调研型评论,提升作者专业化水准 |
6.2.2 突出选题地方性,注重本地化实践 |
6.2.3 对互联网时代我国媒体转型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一)相关研究 |
(二)现状评析 |
三、研究旨趣 |
(一)问题意识 |
(二)重点难点 |
(三)方法支撑 |
(四)学术创新 |
四、观察维度 |
(一)文本史料维度 |
(二)报刊舆论维度 |
(三)新闻评论维度 |
(四)党派话语维度 |
(五)抗战动员维度 |
五、概念界定 |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
(一)群体组成 |
(二)群体特征 |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
(一)初始形态 |
(二)完整形态 |
(三)最终形态 |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
(一)社论时间 |
(二)社论类型 |
(三)社论主题 |
(四)社论性质 |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指导性 |
(三)权威性 |
(四)时宜性 |
(五)战斗性 |
(六)局限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动荡时代的云南声音—《观察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有关新闻报刊的研究 |
(二) 有关报纸社论的研究 |
(三) 有关《观察报》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创新点 |
第一章 《观察报》及其社论概况 |
第一节 《观察报》的沿革 |
一、第一阶段的《观察报》 |
二、《观察报》复刊 |
第二节 《观察报》所处的内外环境 |
一、全国政治背景 |
二、云南政治环境 |
三、昆明报业生态 |
第三节 《观察报》社论概况 |
一、从版面、数量占比看社论的地位 |
二、从内容构成所占比例看社论的重点 |
第二章 为和平民主鼓与呼 |
第一节 呼吁和平、停止战争 |
一、关于国共关系的看法 |
二、呼吁和平,停止内战 |
第二节 呼吁民主,倡导民主政治 |
一、关于宪政和国民大会问题 |
二、关于实施宪政与民众政治意识 |
三、关于政府改组 |
四、关于地方自治与县政 |
五、关于法治 |
第三章 为经济危机把脉 |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表现 |
一、物价跳涨 |
二、农工商业破产 |
第二节 经济危机的原因 |
一、战争的破坏,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
二,政府经济政策的不合理 |
三,经济特殊势力之剥削 |
第三节 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 |
一、结束战争,营造一个安定的大环境 |
二、推动民主政治进程 |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 |
四、清算豪门资本 |
第四章 为外交政策和国问题际献策 |
第一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国内建设创造条件 |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二、努力协调强国,实现强国的合作,促进国际协调与世界和平 |
三、严防日本帝国主义的再起 |
四、支持和帮助亚洲各殖民地独立解放运动 |
第二节 从云南看世界—关于国际问题的社论 |
一、美苏争霸席卷世界 |
二、美苏争霸加速世界的分裂 |
三、美苏争霸加大战争的威胁 |
结语 |
一、《观察报》社论的特点 |
二、《观察报》社论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研究 ——以海湾国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和语篇结构概述 |
第一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
一、阿拉伯语报纸社论的定义 |
二、阿拉伯语报纸社论的特点 |
三、阿拉伯语报纸社论的功能 |
第二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定义和特点 |
一、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定义 |
二、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特点 |
第三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的界定 |
一、语篇与语篇结构研究 |
二、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语义结构、形式结构、语用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语义结构 |
第一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语义结构推导 |
一、宏观规则与语义结构的推导 |
二、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语义结构的推导过程 |
第二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语义结构的组织方式 |
一、结论导向式 |
二、"总——分"详述式 |
三、相关性控制式 |
第三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语义结构的表达 |
一、标题 |
二、主题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形式结构 |
第一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形式结构范畴 |
一、必要范畴 |
二、非必要范畴 |
第二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形式结构类型 |
一、论证式形式结构 |
二、述评式形式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语用结构 |
第一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语用结构构建 |
一、语用结构的表现形式及其分类 |
二、宏观规则与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语用结构的构建 |
第二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的语用结构类型 |
一、断言类 |
二、陈述类 |
三、指令类 |
第三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语用结构的识解手段 |
一、断言类语用结构识解手段 |
二、陈述类语用结构识解手段 |
三、指令类语用结构识解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特点 |
第一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的整体性 |
一、语义结构的唯一性 |
二、形式结构的稳定性 |
三、语用结构的递进性 |
第二节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的层级性 |
一、语义结构的主题归纳层级性 |
二、形式结构的范畴实现层级性 |
三、语用结构的行为输出层级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10)美国社论特点及写作方法分析 ——以普利策近六年获奖社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社论特点分析 |
2.1 美国社论历史及获奖作品简介 |
2.2 社论特点 |
3 写作方法分析 |
3.1 社论信息收集阶段:运用多种方式占有信息 |
3.2 社论分析阶段:按照事件本身逻辑而非政策视角进行解释 |
3.3 社论写作陈述阶段 |
4 对我国社论写作的借鉴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美国报纸社论的写作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高云燕. 文学教育(上), 2021(12)
- [2]《红色中华》舆论动员研究(1931-1934)[D]. 廖若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D]. 刘晓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与美国《国情咨文》元话语标记使用对比研究[D]. 苏春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D]. 刘清华.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6]普利策社论写作奖作品研究(2009-2018)[D]. 宋英梅. 吉林大学, 2019(11)
- [7]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
- [8]动荡时代的云南声音—《观察报》社论研究[D]. 仝瑞强. 云南大学, 2018(01)
- [9]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研究 ——以海湾国家为例[D]. 孟炳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10]美国社论特点及写作方法分析 ——以普利策近六年获奖社论为例[D]. 蔡欣星.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