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马石刻艺术馆开馆

南京白马石刻艺术馆开馆

一、南京白马石刻艺术博物馆开馆(论文文献综述)

祝勇[1](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认为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王优[2](2021)在《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提出“仪式感”缘起于古老的祭祀仪式活动,建筑是承载仪式的空间载体。“仪式感”存在于建筑中,是一种基于体验性的、归于精神属性的空间感受。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或现代建筑仪式感也有所不同。对传统建筑仪式感的研究不仅可以对其保护提供思路,还可以丰富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探索建筑审美的更多可能。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过程中,城市中的建筑逐步趋同化,难以留存集体记忆或建立身份认同,人们又开始关注多元的“地域性”。传统建筑的建造融合了当地的文化与技艺,同时也是现代本土建筑设计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只有深入了解历史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才能做到合理的保护、修缮与传承。本文选取佛寺建筑这一类型的传统建筑,首先,论述了响堂山地区的佛寺建筑概况及历史政治背景;然后,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方法将佛寺建筑的仪式感特征归纳为“一种崇高与空灵的意境”,总结突出佛教建筑性格的因素,从物质营造和精神引导两个方面对佛寺建筑的仪式感营造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并以响堂山地区的佛寺建筑为例对前文总结的仪式感营造方法进行验证,总结其建筑空间仪式感的特征;然后,通过对响堂山地区传统建筑的调研测绘,记录其传统建造技艺,总结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进而,在现代佛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前文所得的仪式感营造方法及响堂山地区建筑地域性特征的理论总结,归纳出现代佛寺建筑设计策略;最后,将前文总结的设计策略应用于北响堂常乐寺遗址的复原设计之中,对常乐寺中的重要建筑进行复原设计,并增加部分建筑,补足场地功能,使佛寺空间连贯而完整。通过图纸表现的方式,重现其盛期景象。在复兴传统、建立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历史建筑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期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保护、修缮、复原、设计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扩充历史建筑的研究角度。

朱寒青[3](2021)在《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文中研究指明佛教初传中国以后,在魏晋南北朝进入中国化的重要时期,奠定了此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佛教与地区社会的结合,是佛教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具体实践。中国各地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地方特色,佛教在不同地方的传播自然要采取不同的路径。南北朝政治的多变,又使佛教在社会中的建设历史更为复杂多绪。以南方的会稽地区为例,东晋南朝会稽佛教曾一度为人所称道,但佛教渗入地方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表现的动态性和地区特性却罕见关注,值得做更深度的考察。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梳理史籍中会稽地区僧尼与佛寺这两个传播载体的踪迹,发现二者形成了适应会稽人口结构与信仰需求的时空分布。第二章讨论东晋南朝僧团逐渐纳入国家管控的过程及其对会稽僧团的影响。在佛教知识流动和皇权复兴的背景下,南方统治者通过征召高僧、设立僧官和编修官方经藏等方式,以建康权力为主导,确立了全国僧团在组织、行为和心理上的秩序。第三章分析会稽主要的佛教义学与崇拜活动。会稽地区除法华学一直特为发达以外,先后流行过般若、毗昙、涅盘、成实等佛理学说,以及弥勒、弥陀的净土崇拜,显示会稽佛教在东晋以后迅速世俗社会化,适应民众的信仰心理。第四章关注会稽地区儒、道、佛三教关系。会稽士族曾保有汉儒学风和道教信仰的遗留,但随着家风家学的转变以及与政治利益的考量,以余姚虞氏和山阴孔氏为代表的大族渐渐以儒兼佛、以道兼佛,发生信仰转向。在会稽的山岳信仰空间中,佛道二教势力则有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冲突。第五章论述东晋南朝会稽佛教为后一历史阶段的隋唐越州留下的历史遗产。大一统的新局势打破了建康对地方佛教的结构性压力,借助深入地方社会的建设基础,隋唐越州义理佛教强势复兴,成为江南佛教中心。而在唐人的精神世界中,有关东晋南朝会稽佛教的记忆大多脱离了宗教观点,与当时文化风尚相联系,真实的历史经历了文化意涵的再塑造。本文通过分析东晋南朝佛教与会稽社会的结合的条件与方式,旨在从一个侧面对这时期的宗教、地区与国家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做更深入的研究。

陈斯亮[4](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认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杨一航[5](2020)在《初中历史教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洛阳市区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洛阳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年建城史的古都,有着浓厚的本土文化底蕴,为笔者的选题提供了丰富的积淀。因此,乡土史的运用拥有巨大优势。新课程改革从2000年开始,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国教育部也在不断调整对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于各具特色的乡土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根据要求,洛阳初中2017级学生的历史教材从入学开始正式更改为部编版,至2019年实现了历史统编教材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覆盖。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除此以外,从2008年洛阳历史开卷以来,乡土史考察比重不断上升。因此洛阳乡土史教学变得愈发重要。从此,历史教学与乡土史的融合有鲜明的契合点,同时也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综上所述,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进行探讨,接下来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形成文献综述。最后,对于本文写作过程中将会用到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进行罗列,为论文的写作提供清晰的思路和线索。第二章具体将乡土史、课程资源以及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含义和它们之间关系阐述和区别,为研究洛阳乡土史资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洛阳乡土史资源基本内容和分类。在本章节中笔者将详细的对洛阳的乡土史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洛阳成功申请的世界遗产三项六处分别是: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洛阳段、丝绸之路中的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定鼎门遗址、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截止2019年,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累计有5058个,仅洛阳就拥有51个。洛阳以占全国0.1%的面积却拥有占全国1%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个;洛阳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27个;洛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8个。接下来对洛阳市丰富的乡土资源按照:文本资源、文物古迹、宗教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风俗文化、神话传说、网络资源七大部分进行详细介绍。第四章将洛阳乡土史资源与初中部编版历史教材用表格的形式详细整合,与历史教材中具体知识点相关的乡土史资源详细罗列,并提出建议,为乡土史的教学奠定基础。第五章中利用本人任教的东升二中优势资源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研究洛阳历史教学中乡土史开发和利用现状。第六章对洛阳初中师生开展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洛阳乡土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最终从乡土史课程资源使用规则、加强对教师乡土史资源的培训、增加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重视乡土史和中考的联系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洛阳乡土教学发展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王亮军[6](2020)在《范晔《后汉书》类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较于《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的一大特点在于其新设的类传。《后汉书》共有类传十篇,尤以《党锢》《文苑》《独行》《方术》《列女》五篇颇具特色,它们不但各自记述了东汉时期的某类社会历史现象,在史法、史识与史意等方面更彰显了范晔在历史撰述上的精意与特色。范晔通过设《党锢列传》形成以《党锢》为核心的党人传记载结构,范晔以序总论党锢始末,以“三君”“八俊”等核心党人展现党锢全貌,通过将其他党人分别归类形成对《党锢》的补充,又以大量存在于《党锢》及其他诸传中的史论表达了他对党锢之祸及东汉党人出处进退的看法。在《文苑列传》中,范晔记载了东汉的“文章之士”。因深受南朝刘宋时期“文章之学”发展的影响,范晔对东汉“文章之学”的思考存在时代的区格,这主要反映在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士观念两个方面。范晔以其文士观念为指导,以对历史评价所具有的功利性为依托,将这种时代的区格通过《文苑》和《儒林》两传之间的互补进行了弥合。《独行列传》记载了被排斥在统治道德之外的独行之士。范晔通过对“侠”之精神主流化即“公义”化的改塑,将“游侠”塑造成其史撰中的“儒侠”,游侠的“私义”也在史撰中渐趋“公义”。在这一主流化撰述的过程中,范晔通过剪裁史料、选择传主将东汉闾里布衣之侠放入《独行》,弱化和分散卿相之侠,以此来表彰“独行”的精神。在《方术列传》中,范晔对东汉“方术之士”的记载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二重因素,这体现着范晔对“方术”内涵的把握。以此内涵为标准,范晔将东汉“方术之士”分为“数术之士”“方技之士”“神怪之士”三类,进而阐发了自己对东汉社会中“方术”风尚的认识。《列女传》从其撰写基础和材料来源看,亦深受同时代风习的影响。通过对传主身份的甄别、对东汉才女及贞女的重视,范晔充分强调了“三纲”理论中“夫为妻纲”重要性,而在这一旨趣背后则是魏晋南北朝妇女史撰写中分后妃入《皇后传(纪)》,以《列女传》记载社会中下层女性的妇女史撰写变更的趋向,这种趋向主要功用即在于以《皇后纪》行君主劝诫,以《列女传》引导社会风气。范晔《后汉书》中的类传既有出于呈现客观历史的考虑,也体现了史学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即史撰对象与史撰主体、史学发展与社会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充分反映出范晔“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的撰述旨趣。这一旨趣之下,范晔类传撰写表现出择取众家之长而重构、展现时代风尚而再造的特征,这正是范晔类传撰写中变与常之一端。同时,范晔的类传撰写既出于就事论事而又高于就事论事,它们不仅代表了范晔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也体现出类传作为一种史书体例,在纪传体史书编纂上的变化过程及其价值与意义。

王然[7](2018)在《邯郸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名,是为某个地理实体命定的专用名称。地名词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成员,是一种语言文化形态。它除具有一般语词的音、形、义等语言文化要素,还有对所指代地理实体的指位和指示空间范围的功能,这是一般语词所不具备的。其文化内涵是指在该地理名称中的人类的生活活动,能够反映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内涵。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同时也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赵文化的形成中心,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所以有必要从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整理,从中汲取精华为发展赵文化、推进邯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帮助。正因为如此,邯郸地名文化研究极具价值。邯郸市行政区划村级以上的地名共5252个。本文以这些地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地名进行数量统计分析,同时翻阅邯郸市所管辖的一个县级市六个区以及十一个县的史志、年鉴、地名志及地名录,从不同的方面分析邯郸地名命名的特点、规律,另外还从文化角度对邯郸地名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对邯郸地名、文化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邯郸地名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邯郸地名的语音特征、结构形式还有邯郸地名的构词法及来源进行分析,在本章最后还考察了修辞手法在邯郸地名中的应用。第三部分考察了邯郸地名的命名类型和邯郸地名命名的概况。第四部分主要是从邯郸地名与邯郸文化进行描写,主要写了地名的历史文化、地名与社会心理文化、地名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邯郸地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艳[8](2017)在《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宫观造像不同于个人以造功德为目的的造像,其组织性、制度性、官方性非常突出,正是这一特点使其呈现出系统、有序、规律的发展面貌,集中体现道教组织如何运用造像艺术传播教义、建立信仰体系。宫观造像与宫观布局、殿堂设置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以此构造其所从属礼仪的特定场合和空间,显示出特有的形制特点与艺术特色。可惜由于宫观造像不易保存、遗存少,学界对此关注不多,基础材料积累与梳理的严重欠缺,限制了道教艺术研究的广泛与深入开展。除了依靠考古遗存,宫观碑记、道教山志、地方志记载了较为丰富的宫观造像题材、形制、审美风格、规模、分布等信息,结合具体历史遗存进行分类与对比研究,可以形成宫观造像艺术题材、工艺、艺术特征与审美风格的总体把握和规律认识。以造像文献与遗存实物为中心,从文献学与考古学角度甄别、梳理、归纳材料,提取宫观造像殿堂布局与造像题材、形制的信息数据,系统梳理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的演变,并为道教宫观造像的发展划分了发展阶段。从宗教史、社会史、民俗学、传播学的角度理解材料,从美术史与艺术学的角度进行解读,系统描述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的艺术特征,作出比较完整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主要考察其造像题材、艺术特征、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宫观造像与相关文化艺术因素的关系及其艺术传播价值。结合正史与道教典籍文献考察其历史背景、成因,总结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长江流域的宫观造像历史悠久,题材丰富,体系完整,是研究道教艺术的绝好材料。魏晋至唐宋这一历史时期,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从“本无造像”至兴起、发展、完善并稳定下来。可以说,道教宫观造像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其从无到有,直至完善的完整过程。尊神造像是宫观文化的中心,宫观建设围绕神仙信仰展开,神祗的安奉有尊卑先后,首先确保主殿的显赫地位。主殿确定后,其余各殿围绕主殿这一中心,随地形而灵活布局。运用综合的艺术手法来层层追加与强化造像的艺术效果,从而塑造出具体、直观的宗教形象,与信众头脑中的宗教抽象观念互补,加深道教意理与教义的认知,激发“慰群伦之生敬”之宗教情感,使人“咸瞻表,永有依归”,在引导宗教行为方面贡献突出。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完成了兴起至逐步成型的完整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是从无像至有像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唐宋时期造像艺术活动活跃而具有创造性,造像样式、形制逐步成型并稳定下来。南朝长江流域道馆(观)大量兴起,促进斋堂形制的成熟完善,通过对于文献史料的考证,可以确认这一时期宫观中普遍不设置神像,但不排除个别道观中已经出现造像。宫观制度的成熟及道教神仙谱系建设在这一时期的完成,为宫观造像的大规模兴起做好了准备。隋唐五代是宫观造像的辉煌时期,宫观造像非常普遍,几乎可以说是立观必有像。这一时期宫观造像以“天尊”造像为中心,形制基本是“一主尊左右胁侍”,宫观造像己基本上摆脱了佛教的影响,从人物的脸型、体态、服饰等方面都鲜明地表现了比较写实的特点。宋以来,宫观兴建以及造像的设置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神仙谱系、形制、相貌特征、艺术风格等逐步确立并稳定下来,为后世所传摹。宫观造像作为制度性宗教的产物,宫观这一独特艺术载体决定了其自律性、整体性的突出特点。具体表现为,宫观神祗造像的形象必须是有着相对严格的文化承袭关系,符合道教义理与规范;神祗形象特征必须是有利于传达神通广大、威严、长生的神仙观念,并紧扣民间审美传统。宫观造像是整个宫观文化的中心,尊神造像供奉于殿堂中,与道教宫观建筑是互为整体,互为照应的关系。造像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具体表现为雕塑、绘画、服饰、建筑装饰等。道教造像亦是道教斋醮仪式这一综合环境因素中的核心环节,神坛、壁画、焚香燃烛、音乐、法师诵念经章这些综合的因素同时作用于感官,营造了神圣森严的强烈宗教氛围。宫观造像的发展历程,揭示出宗教艺术文化增殖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图像样式与独特美学风格的确立及延传。可以说,宗教艺术创造了人类艺术史与文化传播的奇观,宫观造像艺术的探讨对于艺术传播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刘晓静[9](2016)在《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普及工作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高尚生活方式。借助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旅游的品位档次,借助旅游产业的平台,拓展科普工作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科普旅游。科普旅游在国外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厂区,上世纪30年代,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汽车公司组织公众参观汽车生产流水线,既让公众了解了汽车生产知识,又对企业进行了宣传,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科普旅游应运而生。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科普旅游已经起步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开展科普旅游的城市和场所也越来越多。目前开展科普旅游的场所主要是各种科技场馆,如科技馆、科技博物馆、气象馆等,北京的科普旅游网络已经形成,包括30多个景点,一些从未开展过旅游活动的场所,比如中关村、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均被包括在内;上海的地震博物馆、超级计算机中心、浦东气象馆等也均被列为科普旅游基地;武汉推出"光谷科普游"、武汉大学生物馆科普游;"两弹"研制基地——四川绵阳早已经于上世纪末对游客开放,到目前为止,已接待了几十万游客。我国大部分科技馆、科技博物馆目前免费对游客开放,极大的推动了科普旅游的开展。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自然景区也开始开展科普旅游。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融合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结合旅游资源系统论以及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广泛采用社会调查法,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及游客认知情况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区域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区划;最后归纳出了科普旅游的开展模式及快速发展科普旅游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科普旅游资源的详细界定及富集度计算。科普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人文科普旅游资源,根据资源包含的科普价值的不同。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水文、生物科普旅游资源;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技园区类、科技场馆类、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通过对各类科普旅游资源开展景区(场所)的明确界定,构建了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指标体系。富集度计算结果表明科普旅游资源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科普旅游资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原因,经济、文化、历史原因。其中,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差异不大,富集程度高的区域主要为山地分布广的区域,比如河南的洛阳、南阳、三门峡、信阳等地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富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人文旅游资源有差异。导致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科学、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比如河南的郑州,各类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在省内均排名第一。从科普旅产业游资源富集度计算结果来看,各市要根据客观情况和资源特色,开发有比较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旅游活动。(2)科普旅游综合评价从科普旅游资源、科普旅游产业角度,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理论、经济学中的产业融合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通过相关定量模型,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三大综合评价。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评价表明:科普旅游资源质量和等级存在明显差别。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等级明显偏高,大部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自然旅游资源蕴含的科学价值、科研价值和科考价值相对于人文旅游资源更高一点。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中除了科技场馆类等级稍高之外,其他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偏低。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目前开发程度尚低,并且受到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影响,这些资源的开发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第二,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表明:虽然中部六省在地理位置、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存在差别。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综合潜力排名第三,其中,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和科普公益及科普产业支持潜力均排名第三,旅游经济支持潜力排名第四,与排名第一的湖北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具体指标来看,河南省处于优势水平的指标有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科普人员。第三,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表明: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北省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一,领先于其他五省。河南和湖南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且两者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实力相当,湖南、安徽、江西、山西排名后四位。从具体要素来看,河南省生产要素排名第一,其他要素排名分布在第二、第四、第二。(3)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通过计算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综合密度及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五大区的科普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主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例如,豫西、豫南地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中地区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东地区自然、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均低,属于资源匮乏区。根据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原则,根据科普旅游资源要素空间集聚特点和发展极核的辐射带动能力,参考各级目的地的区位条件、现状规模、区域经济联系、可持续发展潜力等。以科普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品质为指标,将河南省划分为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密集区、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五个大区和10个亚区。(4)科普旅游开发科普旅游开展模式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探索,第一个视角是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按照"科普"和"旅游"的结合方式,针对不同的资源和场所的原属性,主要有两种模式:"科普+旅游"模式、"旅游+科普"模式。第二个视角是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看,主要有四种模式:"旅游企业+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旅游企业" + "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各级科协+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教育机构+科普场所(景区)+旅游企业"模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时,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科普旅游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和独特性优势,其中相对比较优势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资源类型与丰度、景区级别或知名度、可进入性替代优势;独特性优势分为区域独特、省内独特、国内独特。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针对不同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具体包括初期开发阶段、中期开发阶段、后期开发阶段。要从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多方面入手,加强科普旅游开发。

姚庆[10](2016)在《汉代石棺画像的艺术审美研究 ——以川南合江县出土石棺画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石棺画像是汉代独有的石棺装饰艺术,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合江汉代石棺画像作为汉代石棺画像的一部分,凸显出具有独特地域性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蕴,反映了汉代合江县(时名“符县”)甚至川南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现状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两汉是中国政治大一统、文化繁荣时期,正统的儒家学说与偏安的道家学说相互交织,一明一暗的两股思想充盈着汉代社会的精神世界。再加上川南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审美趣味,形成了合江汉代石棺画像独有的雕刻风格和审美文化意蕴。本文立足于美学的学科本位,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展开对合江石棺画像的调研、记录和详细描写,结合艺术审美的研究方法对合江汉代石棺画像进行一番跨学科的综合探究与思考,尝试以艺术审美的视角,深入阐释这一文物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与审美内涵。本文通过对合江汉代石棺画像中的世俗生活画像和神话故事画像,如车马出行、宅第、董永侍父、伏羲女娲、西王母、神灵异兽等图像的形象描写,集中探讨了合江石棺画像的构图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雕刻美和儒家伦理、道家仙化思想等方面的意蕴美,突显出合江石棺画像区别于中原石棺画像而独有的艺术审美特征,并分析了川南文化习俗的成因,即川南本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交叉、冲突、融合与发展。本文以合江县出土汉代石棺画像为例,研究其艺术特征、审美意蕴以及文化成因等问题,为今后关于汉代石棺画像的审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南京白马石刻艺术博物馆开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白马石刻艺术博物馆开馆(论文提纲范文)

(1)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三、宜宾也不安全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2)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相关概念阐述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既往研究评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概况
    2.1 响堂山地区基本概况
        2.1.1 响堂山地区的自然条件
        2.1.2 响堂山地区的文化特征
    2.2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历史沿革与地位
        2.2.1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历史沿革
        2.2.2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的历史地位
    2.3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现状
        2.3.1 南响堂寺建筑现状
        2.3.2 常乐寺建筑现状
        2.3.3 水浴寺建筑现状
    2.4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存在的问题
        2.4.1 部分佛寺仪式感不足
        2.4.2 地域性表达缺失
        2.4.3 现存建筑缺少规划与保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仪式感的特征及营造方法
    3.1 佛寺建筑仪式感的特征
        3.1.1 传统建筑的仪式感特征
        3.1.2 佛寺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3.1.3 佛寺建筑的仪式感特征
    3.2 佛寺建筑仪式感的营造方法
        3.2.1 物质营造
        3.2.2 精神引导
    3.3 响堂山地区佛寺仪式感的营造方法
        3.3.1 南响堂寺
        3.3.2 北响堂常乐寺
        3.3.3 水浴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响堂山地区传统建造技艺的地域性特征
    4.1 响堂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4.2 建筑特征与地理气候相适应
        4.2.1 建筑台基
        4.2.2 墙体的砌筑
        4.2.3 屋顶构造
    4.3 响堂山地区传统建造技艺的地域性特征
        4.3.1 建筑材料——砖的应用
        4.3.2 建筑结构——筒拱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的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设计策略
    5.1 佛教思想的发展与转变
        5.1.1 近代佛教的衰落与“庙产兴学”运动
        5.1.2 “人间佛教”的提出与发展
    5.2 基于仪式感营造的设计策略
        5.2.1 仪式行进路线设计
        5.2.2 佛寺院落空间组织方式
        5.2.3 外部空间景观设计
        5.2.4 佛教文化符号提取
    5.3 基于地域性表达的设计策略
        5.3.1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5.3.2 单体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响堂常乐寺遗址复原设计
    6.1 常乐寺价值分析
        6.1.1 历史价值
        6.1.2 科学价值
        6.1.3 社会价值
        6.1.4 文化价值
        6.1.5 艺术价值
    6.2 现场勘探
    6.3 复原设计依据
        6.3.1 文献资料
        6.3.2 图像资料
        6.3.3 参考现有古建案例
        6.3.4 复原设计的年代确定
    6.4 复原设计概况
        6.4.1 总体复原
        6.4.2 单体建筑复原
    6.5 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设计策略的应用
        6.5.1 仪式路线设计
        6.5.2 建筑体量
        6.5.3 景观环境
        6.5.4 地域性元素的应用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复原设计相关图纸

(3)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一)地区视角下的研究
        (二)宗教视角下的研究
    三、基本史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会稽郡佛寺与僧尼概况
    第一节 会稽郡佛寺概况
    第二节 会稽郡高僧概况
    小结
第二章 政教关系中的会稽僧团
    第一节 会稽僧团的产生土壤
        一、僧人的最初集中
        二、僧人独立于皇权的意识
    第二节 游方盛况与僧团组织
        一、知识、游方与僧团建设
        二、皇权控制下的都城优势
        三、会稽僧团对刘宋皇权的认同
    第三节 知识权威与政治权威
        一、南齐会稽佛学的衰落
        二、梁朝建康教团的政教权威
    小结
第三章 会稽郡佛教的义学与崇拜活动
    第一节 从《般若》性空到《涅盘》《成实》妙有
    第二节 《法华经》中的救济与修行实践
        一、义理研究:各家宗旨频出
        二、经卷崇拜:字纸的神奇力量
        三、观音信仰:救苦偶像的流行
        四、药王信仰:焚身燃臂的宗教热情
    第三节 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
    小结
第四章 会稽郡的三教关系
    第一节 会稽士族的三教取向
        一、儒学世家虞氏对佛教的接受
        二、孔氏通源三教
    第二节 共同空间中的佛道关系
        一、会稽郡佛道山岳空间分野
        二、东晋南朝天台山宗教关系
        三、东晋南朝白山的佛道关系
    小结
第五章 会稽佛教传统在隋唐越州的影响
    第一节 隋唐前期越州佛教新格局
    第二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会稽佛教景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5)初中历史教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洛阳市区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乡土史课程资源简述
    2.1 乡土史课程资源相关概念界定
第3章 洛阳乡土史课程资源概况
    3.1 历史文献
    3.2 文物古迹与馆藏
    3.3 宗教文化
    3.4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5 风俗文化
    3.6 神话传说
    3.7 网络资源
第4章 洛阳乡土史课程资源与初中历史部编版教材的关联
    4.1 洛阳乡土史课程资源与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关联
    4.2 洛阳乡土史课程资源与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关联
    4.3 洛阳乡土史课程资源与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关联
    4.4 洛阳乡土史课程资源与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关联
第5章 洛阳地区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以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为例
    5.1 在第一课堂中运用乡土史资源
    5.2 在第二课堂中运用乡土史资源
    5.3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
第6章 洛阳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1 洛阳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6.2 加强开发和利用洛阳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范晔《后汉书》类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综述
    二 类传概述
    三 本文立意
第一章 铨叙党人择设《党锢列传》
    一 范书中的“党人”
    二 设《党锢》以总括党事
    三 散诸传而补充《党锢》
    四 发史论以明褒贬得失
    五 小结
第二章 齐整文士补叙《文苑列传》
    一 从《文苑》无史论说起
    二 《文苑》传主及其结构
    三 范晔的文学、文士观念
    四 《文苑》《儒林》的关系
第三章 重塑游侠改立《独行列传》
    一 范书中的“折节”之“侠”
    二 《史记》《汉书》中的游侠
    三 “侠”之精神的“公义”化
    四 《独行》传主的精神气质
    五 范晔对“侠”之精神的改塑
    六 小结
第四章 合汇“方”“数”扩置《方术列传》
    一 “术数”“数术”“方术”释义
    二 《方术》的撰写基础
    三 范晔的“方术”观念
    四 小结
第五章 寓服“三纲”采述《列女传》
    一 《列女传》的撰写基础
    二 《列女传》的女性群象
    三 《列女传》的选撰标准
    四 范晔对妇女史撰写的发展
    五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邯郸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邯郸地名与文化概述
    第一节 地名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关于“文化”的释义
    第三节 “地名文化”的形成
    第四节 邯郸地名及历史概况
第二章 邯郸地名的语言分析
    第一节 邯郸地名的语音特征
    第二节 邯郸地名的结构形式
    第三节 邯郸地名的构词法及来源
    第四节 邯郸地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 邯郸地名的命名
    第一节 邯郸地名的命名类型
    第二节 邯郸地名命名概况
第四章 邯郸地名与邯郸文化
    第一节 地名的历史文化
    第二节 地名与社会心理文化
    第三节 地名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四节 邯郸地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讨论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本无形”观念的打破
    第一节 宫观造像出现的前期准备
        一、道馆(观)制度的成熟
        二、神仙谱系建设的初步完成
    第二节 长江流域宫观造像出现时间的辨析
        一、“道本无形”观念的打破
        二、十三通南朝宫观碑记所揭示的神祗与仪式信息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天尊殿”中心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规模与分布
        一、宫观造像的总体规模与分布
        二、四川青城山常道观的隋唐时期造像遗存
    第二节 神仙谱系建设与宫观造像题材
        一、神仙谱系建设
        二、宫观造像题材的史料梳理与讨论
    第三节 天尊信仰与宫观造像
        一、隋唐时期的天尊信仰
        二、天尊造像的兴起与早期造像
        三、长江流域的天尊信仰与宫观造像
    第四节 老君信仰与紫极宫造像考
        一、紫极宫之名
        二、唐代长江流域紫极宫的分布
        三、紫极宫供奉神像考
        四、紫极宫造像形制特征的讨论
    第五节 唐代长江流域开元观造像考
        一、唐代长江流域开元观分布
        二、开元观规模与形制考
        三、开元观供奉神像考
第三章 两宋时期:“三清殿”中心地位的形成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规模与分布
        一、朝廷的扶持与宫观造像的繁荣
        二、宫观造像的分布特点
        三、宫观造像题材的总体考察
    第二节 宫观造像遗存与分布
        一、四川江油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道教木雕人像
        二、杭州通玄观遗址造像
        三、苏州玄妙观造像
    第三节 宫观造像题材
        一、传统大神
        二、新神与上升神
    第四节 三清造像的发展及其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一、三清思想的形成与三清早期造像
        二、宋代长江流域的三清造像
    第五节 玉皇造像的发展及其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一、最早的玉皇造像
        二、玉皇造像在唐代的发展
        三、玉皇形象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第四章 宫观造像艺术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缘起与赞助环境
        一、皇帝敕建与经费来源
        二、道士自建与费用来源
    第二节 各时期画论中的名手巨匠与宫观造像
        一、隋唐五代时期
        二、两宋时期
    第三节 宫观造像与道教造像碑关系的考察
        一、早期的宫观造像与遗存
        二、宫观造像与道教造像碑的渊源关系
    第四节 宫观造像与佛教造像之关系
        一、宫观造像艺术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借鉴
        二、宫观造像与佛寺造像建筑格局、殿堂配置的对比考察
第五章 宫观造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道教宫观建筑空间与造像艺术的“整体性”特点
        一、宫观建筑空间与造像的必然联系
        二、宫观建筑装饰与造像的整体性
        三、造像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 本土化至程式化:宫观造像艺术的独特发展历程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宫观造像的酝酿与准备
        二、隋唐五代时期:本土特色的形成
        三、两宋时期:程式化趋势的出现
    第三节 长江流域宫观造像材质与工艺的考察
        一、铸造工艺
        二、雕刻
        三、彩塑
        四、夹纻胎造像(漆塑)
        五、绘画
    第四节 宫观造像与石窟(摩崖)造像特征的对比考察
        一、隋唐五代时期
        二、两宋时期
    第五节 宫观造像的艺术目标与效果考察
        一、道像难为——道教教义、观念的形象化与直观认知
        二、慰群伦之生敬——宗教氛围的营造与宗教情感的激发
        三、咸瞻表,永有依归——宗教行为的引导
    第六节 宫观造像艺术的传播及艺术学意义
        一、宫观造像艺术对于道教神仙信仰传播的独特贡献
        二、从宫观造像看宗教艺术的文化增殖及艺术学意义
结论
图版目次
表格目次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碑记统计
附录2 魏晋至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宫观造像大事记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9)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2 文献述评
    2.1 国外科普旅游研究综述
        2.1.1 科技场馆旅游研究
        2.1.2 自然现象景观旅游研究
        2.1.3 古建筑文物遗迹旅游研究
        2.1.4 工业旅游研究
    2.2 国内科普旅游发展及研究综述
        2.2.1 科普旅游资源研究
        2.2.2 区域科普旅游研究
        2.2.3 科普旅游的内容和特征研究
        2.2.4 专项科普旅游研究
        2.2.5 其他学科理论在科普旅游中的运用
    2.3 国内科普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已有文献数量较少,级别较低
        2.3.2 理论研究较少,不能支撑实践发展
        2.3.3 研究方法简单,定量研究较少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科普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科普产业
        3.1.2 科普旅游
        3.1.3 科普旅游资源
    3.2 科普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
        3.2.1 经济学理论
        3.2.2 旅游资源系统论
        3.2.3 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
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及富集度计算
    4.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1.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4.1.2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类型
        4.2.1 地文科普旅游资源
        4.2.2 水文科普旅游资源
        4.2.3 生物科普旅游资源
        4.2.4 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
        4.2.5 科技园区科普旅游资源
        4.2.6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资源
        4.2.7 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
    4.3 河南省综合科普资源基地建设情况
        4.3.1 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3.2 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
        4.3.3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4.4 科普旅游资源认知情况调查
        4.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4.2 数据分析方法
        4.4.3 数据分析结果
    4.5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计算
        4.5.1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指标及权重
        4.5.2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结果
        4.5.3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等级划分
        4.5.4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4.6 小结
5 河南省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5.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5.1.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2 评价方法及计算过程
        5.1.3 评价体系计算结果说明
        5.1.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5.2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2.4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综合评价结果
        5.2.5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分析
    5.3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5.3.1 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5.3.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3.3 基于要素禀赋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6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研究
    6.1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6.1.1 区域划分及测算方法
        6.1.2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6.2 河南省科普旅游空间布局方案
        6.2.1 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2 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
        6.2.3 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
        6.2.4 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5 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
    6.3 小结
7 河南省科普旅游实证研究——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
    7.1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7.1.1 区位与交通
        7.1.2 地貌概况
    7.2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概况
        7.2.1 地质演化历史漫长,构造背景复杂
        7.2.2 地质遗存丰富,地质景观类型多样
        7.2.3 地质科学内容蕴含量巨大,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突出
    7.3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展现状
        7.3.1 科普设施建设现状
        7.3.2 科普旅游线路规划
        7.3.3 科普宣传及科普培训
    7.4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7.4.1 科普条件
        7.4.2 科普活动
    7.5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感知情况调查
        7.5.1 游客感知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7.5.2 问卷设计与调查
        7.5.3 被调查游客样本信息汇总
        7.5.4 游客总体感知分析
        7.5.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5.6 单因素方差分析
    7.6 小结
8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8.1 科普旅游开发模式
        8.1.1 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
        8.1.2 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划分
    8.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8.2.1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构成
        8.2.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8.3 河南省加快开展科普旅游对策建议
        8.3.1 政府和相关组织方面,继续加强支持力度
        8.3.2 资源开发方面,继续挖掘旅游资源的科普特色
        8.3.3 设施方面,继续完善科普旅游相关设施建设
        8.3.4 人才方面,继续培养和培训科普旅游人才
9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1.1 科普旅游资源界定及分类
        9.1.2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
        9.1.3 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9.1.4 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
        9.1.5 科普旅游开发
    9.2 创新点
        9.2.1 研究内容方面
        9.2.2 研究方法运用方面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汉代石棺画像的艺术审美研究 ——以川南合江县出土石棺画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汉代画像石棺概述
        (一)画像石棺墓葬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二)画像石棺在四川的发展及分布格局
        (三)合江汉代画像石棺的分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创新点及其他
第一章 汉代石棺画像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石棺画像上的世俗生活空间与构图
        一、车马出行、杂技
        二、宅邸、宴饮、迎谒
        三、舞乐、象戏、舂米
        四、燕居、董永侍父
        五、其他
    第二节 石棺画像中神话故事的形与象
        一、伏羲女娲故事的演变
        二、西王母故事的演变
        三、神灵异兽故事的演变
第二章 汉代石棺画像的艺术审美特征
    第一节 川南石棺画像的雕刻形式美
        一、疏松与对称的构图布局
        (一)疏松明晰的线条美
        (二)对称统一的几何美
        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一)尚朴写实的形神合一
        (二)浪漫飘逸的以形写意
    第二节 川南石棺画像的文化意蕴美
        一、儒家“礼”教的功能美
        (一)倡“孝”的伦理规范
        (二)尊“礼”的等级制度
        二、道家“升仙”的境界美
        (一)空灵缥缈的“仙境”
        (二)镇守四方的“四神兽”
第三章 汉代石棺画像的艺术审美成因
    第一节 图腾崇拜的原始遗俗
        一、祖先崇拜
        二、生殖崇拜
    第二节 中原文化与川南习俗
        一、中原风尚的涵化
        二、川南习俗的保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合江县文物管理局汉代石棺画像出土编号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访谈实录
附录五 田野日志
附录六 田野调查所收集的画像石棺图像资料
附录七 20世纪以来四川汉代画像石棺出土简表
附录八
致谢

四、南京白马石刻艺术博物馆开馆(论文参考文献)

  • [1]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2]响堂山地区佛寺建筑仪式感营造及地域性表达研究[D]. 王优.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D]. 朱寒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初中历史教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洛阳市区学校为例[D]. 杨一航. 西南大学, 2020(01)
  • [6]范晔《后汉书》类传研究[D]. 王亮军. 兰州大学, 2020(01)
  • [7]邯郸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 王然. 北方民族大学, 2018(02)
  • [8]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D]. 包艳. 东南大学, 2017(12)
  • [9]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D]. 刘晓静. 河南大学, 2016(06)
  • [10]汉代石棺画像的艺术审美研究 ——以川南合江县出土石棺画像为例[D]. 姚庆. 西南民族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南京白马石刻艺术馆开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