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mpact on the Yangtze (Changjiang) Estuary from its drainage basin: Sediment load and discharge(论文文献综述)
简宏康[1](2021)在《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长江口是我国重要的河口之一,对长三角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江口拦门沙对长江口的泄洪以及通航等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对长三角经济的综合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在人类工程和入海泥沙锐减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长江口平面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对长江口拦门沙冲淤演变进行分析,掌握其演变趋势,为长江口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长江口拦门沙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拦门沙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型模拟了入海泥沙锐减对拦门沙的影响。首先,利用实测水深数据、长江口海图资料,分析了河口拦门沙在1991—2016年间的冲淤分布、纵横剖面以及特征等深线的变化,统计分析了长江口拦门沙的特征值,同时还对长江口拦门沙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拦门沙近期(2010—2016年)的冲淤演变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北港、北槽和南槽的拦门沙整体呈冲刷态势。其次,利用2016年的长江口地形数据以及水文观测资料建立了长江口水沙数值模型,模拟了长江入海泥沙锐减对长江口悬沙的影响,同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河口典型区域南、北槽的冲淤分布情况以及南槽拦门沙的演变趋势。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北支拦门沙受上游来沙量锐减影响较小,没有出现向海冲刷的趋势,其主要受涨潮流的影响,在涨潮水动力的作用下已移至口内,形成沙坎。在研究时段内,北支拦门沙前峰滩顶平均水深约1.42m,后峰滩顶平均水深约2.86m;总体上,北支拦门沙的滩顶水深和位置比较稳定,但其纵剖面线受涨潮流的冲刷作用向口内蚀退,3m拦门沙段和6m拦门沙段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从冲淤量来看,北支拦门沙段呈现先冲后淤,冲、淤交替的态势,整体呈冲刷趋势。(2)北港拦门沙在研究时段内滩顶水深略有增加,滩顶水深约5.42m;8m拦门沙浅段缩短了约9km,拦门沙体积缩减了约483万m3;此外,北港下段的冲刷量约为淤积量的6倍。(3)北槽受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的影响最大,北槽近期拦门沙形态逐渐消失,槽内全面刷深,总体水深在12m左右,但是北槽下段水深略浅于北槽中、上段水深,并且在北槽中段仍有回淤的趋势。(4)南槽拦门沙在研究时段内滩顶水深变化不大,滩顶位置下移了近3km;7m拦门沙浅段呈现两端缩短的态势,滩长缩短了约8.4km,2016年拦门沙体积约为1991年的60%;从近期南槽冲淤量来看,冲刷量约为淤积量的21倍。(5)长江口悬沙含量和悬沙通量均随着来沙量的减少而下降,下降的幅度从口内至口外沿程递减,并且洪季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枯季;以2016年为初始地形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上游来沙量锐减,十年后的南槽拦门沙整体呈冲刷趋势,滩顶水深将会加深至6m左右,7m拦门沙浅段长度将缩短至18km左右,而南槽拦门沙的基本形态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仍呈“单峰”形态。研究长江口拦门沙的时空变化以及冲淤演变规律,同时在长江口来沙量锐减的条件下,预测长江口拦门沙未来的演变趋势,可为长江口防洪规划、航道整治、滩涂开发利用、以及河道演变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支撑。
陈耀辉[2](2020)在《河口海域生态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 ——以长江口海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脆弱性是指在一定时空尺度内,生态系统自身存在的、容易对自身变化以及外界干扰产生响应的属性,这种响应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及环境因素表现,在外界对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压力时,生态系统大多朝着不利于自身和人类的方向发展,且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后它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生态脆弱性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采取措施防止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破坏下持续恶化,同时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有计划地利用生态资源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河口海域生态系统处于河流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是两个生态系统过度地带,有很强的边际效应,生态环境极为复杂,本身就是一个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河口海域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其周边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又加重了本就脆弱的河口海域生态脆弱性。河口海域对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极为重要,但目前对河口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研究较少。正确认识及评价河口海域生态脆弱性对制定河口海域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提出修复生态脆弱区域意见、促进研究区域及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利用长江口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完整性变化探讨了长江口海域结构型脆弱度的年际间变化情况,利用营养盐、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环境因子变化情况探讨了长江口海域胁迫型脆弱度的年际间变化趋势。然后以结构型脆弱和胁迫型脆弱为概念模型构建评价河口生态脆弱性的指标体系,从水层环境因子、沉积物环境因子以及生物因子方面选择了水质富营养化状态指数、水体油类、溶解氧、沉积物油类、浮游动物密度、水母类/浮游动物密度比、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浮游植物种类数等9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使用2014年8月采集的数据,评价了短时间尺度内长江口海域的生态脆弱性情况,得到了以下结论:(1)研究发现1986、1999、2007以及2016年4个不同时期的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完整性得分分别为52、40、36、34,对应的完整性等级分别是“好”、“一般”、“一般-差”、“差”,表明1986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受人类干扰少,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完整性程度较高,生态系统稳定性高,自我恢复能力强,长江口海域生态结构型脆弱较低;进入21世纪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对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干扰的加重,使物种种类数和低耐污种数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长江口海域生态结构型脆弱度增加。(2)研究发现在近年来监测的理化环境因子中,PO4-P和DIN等营养盐含量变化最大,其中PO4-P的含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0.01 mg/L,经历了1987年~1988年和2003年~2005年两次跃迁后,达到了21世纪前10年的0.05 mg/L以上;DIN在20世纪80年代的含量低于0.10 mg/L,之后分别在1987年~1989年和2003年~2005年经历两次跃迁后,其含量已经高于1.00 mg/L。COD和石油类等有机污染物,Hg、Cu、Pb和Cd等重金属以及其他类如DO含量变化较小,基本处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以上。因此,研究表明营养盐的剧增是导致长江口海域胁迫型脆弱度呈现增强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3)长江口海域生态脆弱性程度普遍较高,基本处于中度脆弱以上,大部分处于重度脆弱状态,个别区域甚至达到极度脆弱。这个结果一方面是因为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变化较快,结构稳定性低,另一方面是外界输入的大量环境污染物质。长江口海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长江口南支口门脆弱性高于北支口门,口门附近海域生态脆弱性高于靠外海海域,人类活动较强的海岛附近海域脆弱性高于无人海域。在短的时间尺度上看,人类活动带来的外来胁迫对长江口海域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较大,要降低长江口海域生态脆弱性程度,就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外来胁迫。
吴文涛[3](2020)在《长江营养盐与微量元素时空变化、入海通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河流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主要通道之一,在流域–河流–河口–近海环境演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河流水环境的研究是开展河流与海洋水环境耦合演变分析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入揭示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重要切入点。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流域水体中的重金属、微量元素和营养盐等随径流输送入海,对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2017年和2018年对长江流域干流与主要支流的综合观测、2013年~2019年长江下游大通站位的逐月定点观测,系统分析了长江流域水体中营养盐的组成、结构、时空变化与入海通量,探讨了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水体营养盐的输送变化规律及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运用多元数理统计手段对水体中溶解态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及入海通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世界其它河流的对比探讨了流域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等对长江水环境中常量与微量元素分布与输送的影响。本文旨在加强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营养盐与微量元素输送过程的认识,以期为大河流域物质输送以及对近海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2017年和2018年调查期间,长江流域内氮和硅的浓度远高于磷,溶解态的氮为主要氮营养盐组分。水体中N/P、Si/N和Si/P比远高于RedfieldBrzezinski值N/Si/P=16/16/1,存在潜在的磷营养盐限制问题。下游水体营养盐浓度及入海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氮和磷的浓度变化与径流量显着负相关,呈现丰水期低、枯水期高的特征。硅的季节变化与氮、磷相反。除氨氮(NH4+)和亚硝酸盐(NO2-)外,各形态营养盐的入海通量均以径流量为主导因素,呈现明显的丰水期高,枯水期低的特征。(2)结合历史观测数据发现,近20年来长江上游河段各种形态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均显着低于中下游河段和流域平均值,受人类活动和土地使用政策的区域性差异的影响,中下游营养盐维持在较高的浓度水平。此外,三峡大坝对营养盐沿程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近60年来,长江氮与磷营养盐浓度和通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60年至1980年的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为1980年至2000年呈现指数型的迅速上升;第三个阶段为近20年来,增长趋于缓和,甚至出现略微下降的趋势。长江硅的浓度和通量变化相对较小,整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与河流筑坝等人类活动息息相关。(3)Cu、Zn、Pb、Cd和As是长江流域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元素,在下游区域显着高于上游与中游(p<0.05),且各元素在长江重庆段和汉江均有较流域其它河段高的浓度值,这些河段相对较高的重金属含量主要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有趣的是,长江宜昌至武汉段各元素均出现了较低的浓度值,这很大程度上受三峡水利工程蓄水所产生的―滞留效应‖所致。统计分析还显示Na、Mg、K、Ca、Fe、Mn、Co、Ni、Mo、Cr和V主要与各种岩石矿物的风化与侵蚀相关,Cu、Zn和Pb主要受工业、金属冶炼、矿物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Cd和As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长江重庆段和汉江区别于长江流域其它河段,表明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严重,但长江流域重金属浓度水平整体低于世界其它重工业和农业发达区域的河流。由于长江径流量巨大,Cu、Zn、Pb、Cd与As的入海通量是长江口及其近海重金属收支与循环的重要一环,并可能对河口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生态学效应。
同萌[4](2020)在《长江流域水库及河口沉积物生源要素对比研究 ——水库滞留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河流是连接大陆和海洋的重要纽带,流域人类活动如工农业发展等导致的废水排放增加、水库大坝修建等,对流域库区,并通过河流对河口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探讨大坝水库对流域及河口近海的影响已成为生态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坝水库导致流域物质和生态环境如何变化,二是流域内的变化导致河口生态环境如何变化;而探究难点在于寻找记录生态环境变化的载体和定量指标。沉积物生源要素是反演水体生态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已成为探究水体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5个中上游典型水库及河口共8个柱状沉积物的粒度组分、年代框架(210Pb、137Cs)、生源要素(TOC(总有机碳)、TN(总氮)、BSi(生物硅))含量等指标的分析,结合长江下游大通站营养盐通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大坝建设如何改变库区生源要素通量并影响河口生态系统的变化,并对比库区及河口生源要素的差异,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库区生源要素通量变化及其对河口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水库封坝后,库区沉积性TOC、TN、BSi和BSi/TOC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大坝水库显着滞留了水体生源要素,硅藻生长量及占比也明显增加;据估算,因水库建设,流域C、N、P、Si的年均滞留量(g/m2.a)分别增加了10.49、2.53、0.42、24.35,其中对Si的滞留量最为显着;人类排放导致的入库营养盐的增加强化了滞留效应,上游水库减沙带来的入库泥沙的减少弱化了滞留效应。同时,流域水库对营养盐的滞留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流域南部水库的滞留量高于中部及北部地区的水库。(2)据估算,19982015年全流域水库平均N、P、Si年滞留量分别为0.91、0.15、8.79万吨,大通站年均入海DIN(溶解氮)、DIP(溶解磷)、DSi(溶解硅)通量分别为1.63、0.039、2.55百万吨,流域平均N、P、Si年滞留量分别占年入海通量的0.56%、3.85%、3.44%。因水库滞留导致大通站DSi通量自1998年至2015年下降了约41.9%,但DIN和DIP因人类化肥、废水排放的剧增,入海通量分别增加了61.4%、74.2%,其中DIP入海通量与流域化肥排放呈显着正相关(p<0.05)。(3)流域营养盐入海通量差异性输入导致长江口三角洲前缘沉积性TOC、TN、BSi近年来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BSi/TOC却总体呈减少趋势,且BSi与TOC、TN的关系也逐渐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表明在流域水库滞留和人类排放的综合作用下,长江口藻类生长量不断增加,但是硅藻占比却不断下降。其次,水库与河口生源要素间存在以下差异:(4)水库沉积物多以黏土、粉砂为主,沉积环境较为稳定,而河口粉砂含量较多,水动力条件强烈。由于黏土含量高,沉积环境稳定,库区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明显高于河口。当水库与河口沉积物粒度组分相似时,库区生源要素含量也明显高于河口,这主要与河口的咸水动荡环境有关,一方面强动力不适合藻类生长,且易导致沉积物发生再悬浮溶解,另一方面盐度的增加也加速了生源要素的分解。综上,由于长江水库的增加,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埋藏对河流营养盐输送尤其是Si的影响较大,导致平均每年滞留在库区的Si约占入海DSi的3.44%,入海DSi含量持续减少;而N、P因受到人类排放量的影响,入海量呈增加趋势;入海N、P含量的增加导致河口藻类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硅藻占比因入海Si含量减少呈显着降低趋势。同时水库及河口生源要素含量差异明显,河口因沉积物颗粒粗,且处于咸水动荡沉积环境,生源要素含量明显低于库区,这表明水库是营养盐滞留的良好场所。
施沈阳[5](2020)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营养盐和浮游植物时空分布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河口是近岸海域情况最复杂,受海陆作用影响最强烈的区域,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大,与近岸海域环境变化最相关的区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在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对长江年平均输沙量产生一定影响;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未经处理的污水、废水的排放使得长江入海营养盐通量大大增加,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生态系统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长江入海物质通量的变化对长江口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研究仍较少,特别是中长时间尺度下长江口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量化长江口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并研究导致所观察到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的潜在机制。本文进行数值模拟实验所使用的模型为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型FVCOM-FABM-ERSEM。首先运用该模型构建了简单一维模型,以验证模型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的正确性,进而构建东中国海陆架尺度模型为长江口三维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最终构建了长江口三维模型,将观测数据与模型结果相结合,研究了长江口温度、盐度、营养盐和Chl-a等主要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变量,并量化了长江入海物质通量改变对长江口生态系统中长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使用长江口公共航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对长江口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良好,证明模型可以较好的刻画长江口区域的温度、盐度、硝酸盐、磷酸盐、Chl-a等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也可以正确反映盐度锋、泥沙锋、营养盐锋和Chl-a锋之间相伴产生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型的底栖模块模拟与实际生态系统相符,在模型中考虑近底过程可以使模型模拟结果更加准确。2.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生态系统会对河流入海通量的变化产生快速的响应。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盐变化特征与长江入海通量的变化特征相似,长江是近岸区域营养盐的主要来源。长江口硝酸盐主要来自长江径流,硝酸盐的分布是一个逐渐稀释的过程,磷酸盐的分布与浮游植物的消耗和垂向混合关系密切,泥沙的分布对溶解态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影响不大。浮游植物Chl-a的空间分布与沉积物锋面分布关系密切,浙江沿岸的浮游植物藻华比江苏和上海沿岸的爆发持续时间更长,生物量更大。随着营养盐比例的改变,非硅藻种在浮游植物中的占比增加。3.由于近60年来人类活动对长江的强烈影响,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生态系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增加,增加量可以达到原始值的4倍,硅酸盐浓度没有明显增加或下降的趋势,营养盐结构改变,近岸区域N/P比值增加,由Redfield比值的1.25倍增长为3.125倍,Si/N和Si/P都呈现下降趋势,Si/N近年来更加接近Redfield比值,而Si/P仍远大于Redfield比值。营养盐浓度增加使得藻华爆发更加频繁,营养盐比例的变化是造成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浮游植物优势种出现由硅藻种向非硅藻种转变的趋势。
焦婷[6](2019)在《长江口颗粒有机物的光谱特性及其河口行为》文中提出颗粒有机物(POM)是河口有机碳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河口中影响POM来源和归宿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量化陆地和河流来源的碳对陆架边缘海碳收支的贡献和研究海洋碳循环至关重要。光谱分析是一种能表征有机物来源组成以及地球化学活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迄今为止,对河流主控的大型河口的POM光谱性质的研究尚显不足。本论文以中国最大的河口长江口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颗粒有机碳(POC)分析,探讨了河口区POM光学性质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POM光学参数对污染信号输入的示踪作用。此外,还通过比较碱提颗粒有机物(BEPOM)和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谱特征,探讨了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物组成和性质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口POC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口门内高、外海海域低的变化趋势。春季POC分布主要受TSM浓度和来源控制,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TSM对POC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夏季POC分布受河海水的物理混合和陆源输入的共同影响,随着TSM浓度降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成为影响远岸区POC分布的主要调控因素。悬浮POC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非生命的陆源有机碎屑,夏季对碎屑有机物的依赖性弱于春季。定量估算结果表明,2017年春季和夏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对POC的贡献率分别为4.39%和7.06%。(2)CDOM吸收光谱表现为典型的指数曲线特征,而BEPOM吸收光谱曲线可能存在240-290 nm、390-440 nm波段范围内明显的吸收峰,以及300-330 nm波段范围内微弱的肩峰。长江口CDOM以及口门内BEPOM的EEM谱图以连续带状光谱为特征,即短波类腐殖质A峰逐渐向M峰和C峰延伸,而外海海域BEPOM的EEM谱图中短波类腐殖质A峰和长波类腐殖质C峰则表现为两个彼此分离的不连续的荧光峰。(3)BEPOM吸收系数a350p的变化范围为0.002-0.202m-1,平均值为0.053±0.049 m-1,a350p高值区分布于口门内和最大浑浊带区,向外海海域逐渐减小。BEPOM在河流向海输送过程中主要受TSM的来源和分布的控制,而长江冲淡水和海水的物理混合作用是影响CDOM分布的主要作用机制。(4)口门内BEPOM和CDOM荧光中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占绝对优势,随着盐度升高,类蛋白质组分对总荧光强度的贡献明显升高。与口门内相比,远岸区BEPOM的C2/C1指数明显升高,而枯水期CDOM的C2/C1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洪水期CDOM的C2/C1指数则基本保持恒定,反映了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物中长波类腐殖质C2与短波类腐殖质C1的生成和去除过程的差异。BEPOM和CDOM的自生源指数(BIX)和类蛋白质与腐殖质荧光强度比(P/H)的分布趋势具有口门内高,远岸区低的特点,HIX则正好相反,反映了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颗粒和溶解有机物都具有从陆源为主向自生源主导的转化趋势。(5)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区域是整个调查海域POC/Chla比值、BEPOM吸收系数a350P、各组分荧光强度(类色氨酸组分C4除外)和腐殖化指数(HIX)的最大值区,以及浮游植物生物量对POC的贡献率、BEPOM光谱斜率S275-295p和P/H的最小值区,体现了最大浑浊带相对富集高腐殖化程度的惰性高分子POM这一特征。颗粒有机物在最大浑浊带区域会发生显着的沉降,最大浑浊带对POC通量和BEPOM通量的过滤效率均为82%。(6)2017年春季,长江口南支黄浦江下游fa350p、类蛋白质组分荧光强度在总荧光强度之和所占比例(Fmax(C3+C4)%)以及Chla浓度相较于南支黄浦江上游明显升高,表明高浓度的氮磷污染物的输入加强了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使POM的丰度以及生物可利用性明显升高;2017年夏季,与南支黄浦江上游相比,下游a350p明显升高,而Fmax(C3+C4)%)、Chl a浓度以及光谱斜率S275-295P有一定程度地下降,推测可能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的输入导致POM的丰度和平均分子量的升高和POM的生物可利用性的降低。
王晓娜[7](2018)在《光谱与色谱技术结合示踪溶解有机物在长江-东海的组成、来源及转化》文中认为溶解有机物(DOM)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之一,DOM的组成对水体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DOM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源汇角色及碳的循环流动。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连接,大量的陆源有机物通过河流输送到近海生态系统,河流—河口—近海体系还受到强烈的人为活动干扰。在不同的因素作用下(例如水文条件、光照),DOM的组成和活性在河流—河口—近海体系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很大的改变。对于河流—河口—近海体系内DOM组成的研究,有助于系统的认识不同的DOM组分在输送过程中的转化规律。目前对于不同水环境中DOM组成的研究已经有所开展,但将光谱技术与色谱技术相结合,系统地对DOM组成在河流—河口—近海体系内的变化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以长江、长江口和东海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测定了有色荧光溶解有机物(CDOM),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溶解态木质素,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溶解态黑碳(DBC),并对DOM在长江—长江口—东海的组成、来源和转化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不同DOM组分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一)定量分析了DOM在长江中下游的转化。在不同的水文条件下,长江流域内DOM的来源、组成、降解途径具有显着的差别:在洪水期,长江流域的溶解有机碳(DOC)和CDOM的浓度都高于平水期,土壤冲刷是长江流域DOM的主要来源。在平水期,长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的现场生产向水体中添加了类蛋白组分。长江中下游溶解态木质素的浓度在洪水期和平水期没有显着的差别,但是三峡大坝蓄水导致的上游来水比例的不同以及农业活动的周期性,导致长江流域木质素的紫丁香基酚类与香草醛基酚类比值(S/V)和紫肉桂基酚类与香草醛基酚类比值(C/V)在洪水期和平水期具有显着的差别。在平水期,淡水絮凝及光降解是长江中下游DOM的重要降解途径;在洪水期,长江中下游DOM的降解途径主要是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除了受到三峡大坝工程的控制外,在平水期地下水对长江中下游DOC和CDOM的收支也具有重要影响,其输送通量与洞庭湖输送通量相当。(二)徐六泾DOM的组成和含量受到流域冲刷的影响:通过连续观测一个水文年内徐六泾DOM组成的变化,计算了DOM不同组分向东海的输送通量。长江经徐六泾每年向东海输送的DOC通量为1.18×106 t C,约占全球河流输送DOC通量的0.45%。长江每年的DBC输送通量为71.95×103 t C,溶解态木质素的输送通量为6.93×103 t C,约三分之二的DOM输送发生在丰水期。流域冲刷会向水体中添加悬浮颗粒物,徐六泾DOM各组分的含量与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流域冲刷是徐六泾DOM的重要来源。目前的研究认为DBC主要来源于土壤中黑碳的溶出,徐六泾DBC占DOC的比例(DBC/DOC)随着大通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这与黑碳会优先从土壤中淋洗出有关。此外,DBC难降解的性质也是丰水期DBC/DOC增大的原因。徐六泾溶解态木质素占DOC的比例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没有显着的区别。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和本次的研究发现,在全球的大河流体系中V系列木质素单体的含量与流域森林覆盖率显着正相关,表明森林覆盖率是影响大河流体系中溶解态木质素含量的重要因素。(三)细化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对DOM的改造影响。在夏季长江口航次中,由于都受控于咸淡水混合过程,DBC浓度与CDOM浓度成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盐度1520区域,由于光限制的解除以及浮游植物的生长,DOM的组成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光降解程度增大,海源有机物含量增多。在2011年7月的航次中,最大浑浊带的沉积物再悬浮以及伴随的吸附解吸过程,显着改变了DOM的组成。在最大浑浊带区域,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木质素和溶解态木质素的含量均增大,颗粒态木质素增加的幅度更大,表明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向水体内添加了大量的陆源有机物。然而,DBC在最大浑浊带存在显着的清除,而对应区域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略有增加,推测DBC被再悬浮的颗粒物吸附,进而在沉积物中埋藏。在最大浑浊带DBC的含量减少了11±23%,溶解态木质素含量增加了42±27%,表明DOM中的惰性组分(如DBC)倾向于向沉积物中迁移,而相对活泼的组分(如木质素)则倾向于向溶解态中迁移,从而导致在最大浑浊带区域惰性有机物的埋藏量增加。(四)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和黑潮对东海陆架区DOM的分布和收支起重要作用:沿岸河流向东海输送了大量的陆源DOM,其中长江的径流输入约占沿岸河流DOM总输入的80%。东海陆架区DOM的分布主要受到盐度较低、DOC浓度较高的长江冲淡水和盐度较高、DOC浓度较低的黑潮水和台湾暖流的混合的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光降解以及微生物过程也影响东海陆架区DOM的分布。利用不同的水量交换数据建立了东海DOC、溶解态木质素和DBC的收支模型,估算了不同组分在东海陆架区的收支情况。收支模型研究表明台湾暖流输入是东海陆架区DOM的最重要来源,其次为黑潮水的输入。虽然河流输入和大气沉降输入的DOM总量相较于台湾暖流、黑潮水的DOM输入量小,仅占东海陆架区DOC总输入量的3.4%。但是河流和大气输入的DOM中陆源有机物的比例较高,约占溶解态木质素总输入量的14.8%和DBC总输入量的7.4%,丰富了对东海陆架区DOM来源和收支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长江、徐六泾、长江口和东海陆架区DOM的研究表明,陆源有机物在由流域输送往边缘海的过程中受到水文条件、流域冲刷、物理混合、最大浑浊带改造、光照和微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DOM的组成发生显着的改变,陆源有机物分子优先被降解,DOM的芳香性降低。利用不同的DOM组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陆源有机物在输送过程中的转化。
周婧[8](2017)在《河口海岸带铀的地球化学行为探讨 ——以长江口和海南老爷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铀系衰变链中母体和子体核素的放射性不平衡特征及其衰变周期,可以用于从不同的时间尺度研究水环境中的物质循环、滞留、输送、归宿等过程,对于更好地理解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环境中母体铀含量是衡量子体不平衡程度的标准,因此,掌握水环境的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使用铀系核素进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前提条件。其中,河口海岸带环境条件复杂,使得铀的地球化学行为和输运特征发生改变。进而,理解陆源淡水-海水混合区对铀行为的影响是更好地利用铀系核素示踪环境过程的关键。本论文选取长江口和海南老爷海作为研究区域,分析长江口各个结构单元(淡水端元、咸淡水混合区和潮间带)以及老爷海的铀浓度和234U/238U 比值的时空分布,研究河口海岸带溶解态铀的非保守行为,揭示河口海岸带颗粒态铀的释放过程、再循环海水排放和氧化还原环境等因素对溶解态铀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一)通过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每月采集的长江口淡水端元表层水体中的溶解态铀和常量离子浓度,计算输入河口区的溶解态铀通量,探讨长江溶解态铀的主要来源及其在迁移过程中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口淡水端元溶解态铀的浓度范围为(1.32-4.06)nmol/L,呈现出枯季浓度高、洪季浓度低的季节变化,溶解态铀浓度和月径流量呈现负相关性(r=-0.83,p<0.05);水体234U/238U活度比值在洪季和枯季分别为1.374±0.007和1.424±0.007,均处于全球较高水平。长江的溶解态铀与钠、镁和碳酸氢根离子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说明碳酸岩和蒸发岩风化共同构成长江溶解态铀的主要来源。长江中溶解态铀的累积和迁移过程在洪季和枯季分别受到磷酸根和碳酸根配体的控制。长江输入河口的溶解态铀年通量为(2.3±0.2)×106 mol/yr,占全球河流总量的10%,远高于径流量对全球贡献的比例2.4%。(二)通过对2011年7月、2012年3月和7月、2013年3月和8月、2014年1月采集的长江口咸淡水混合区表层水体中溶解态铀浓度和234U/238U活度比值分析,发现长江口溶解态铀的非保守行为既存在季节变化,也存在年际变化:1)2011年7月和2012年7月的洪季航次观测到长江口的溶解态铀在保守线附近波动,但234U/238U 比值与保守值相比系统升高,表明长江口呈现溶解态铀的“伪保守”行为;但是,2013年8月的洪季航次观测到溶解态铀在整个盐度梯度上发生清除。2)在枯季(2012年3月、2013年3月和2014年1月),低盐度区溶解态铀呈现出与保守值一致或者高于保守值的现象,而234U/238U比值统一低于保守值,说明存在溶解态铀的“伪保守”行为;相反,中高盐度区溶解态铀呈现过剩现象,234U/238U 比值落在保守线上,过剩铀浓度与悬浮颗粒物浓度具有强正相关性(r=0.95,p<0.01),说明悬浮颗粒物很可能是过剩铀的主要来源。表层沉积物连续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物可解吸态铀和碳酸盐结合态铀组分共能释放2.0 μmol/kg颗粒态铀进入长江口水体;这部分颗粒态可释放铀具有低234U/238U比值,引起水体的234U/238U比值低于保守值。而中高盐度区,水体和颗粒物可释放铀的234U/238U比值趋于一致,很可能是铀在水相和颗粒相之间频繁交换的结果。长江口颗粒态铀释放通量为(1.2±0.4)×105 mol/yr。(三)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分季节采集崇明东滩出露期的上覆水、间隙水,和涨落潮期间的潮沟水样品,通过分析溶解态铀浓度、SO42-/Cl-摩尔比值和溶解氧等参数,探讨潮滩沉积物对长江口水体溶解态铀的影响。潮滩出露期间,上覆水主要呈现溶解态铀的过剩现象;过剩铀浓度在0.25-17 nmol/L之间,并且随着SO42-/Cl-摩尔比值升高而升高,说明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铀的过程与硫化物氧化过程同时发生;除了在夏秋季节,中潮滩的上覆水体呈还原环境且过剩铀水平降低,沉积物中硫的氧化过程与铀释放过程无关。间隙水垂向剖面上出现次表层(即-5 cm层)溶解态铀峰值,进一步说明溶解态铀由间隙水向上覆水扩散。落潮期间,潮沟水体过剩铀浓度在0.17-6.4 nmol/L之间,说明落潮水体携带了潮滩出露期沉积物释放的铀进入长江口水体。(四)2014年4月采集海南老爷海表层水、间隙水以及周围地表径流和井水样品,通过对溶解态铀浓度和234U/238U比值进行分析,探讨海岸带澙湖环境因素对铀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陆源淡水(河水和井水)的溶解态铀浓度平均值为0.107±0.003nmol/L,234U/238U比值平均值为1.050±0.035,均处于全球陆源淡水的低水平范围。通过对澙湖岸边沉积物中间隙水垂向剖面的时间序列观测,发现落潮到低潮憩期间沉积物可渗透层水体中溶解态铀浓度升高,说明地下水携带高浓度的溶解态铀流入澙湖,是澙湖水体溶解态铀过剩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不同盐度地下水样品的234U/238U 比=值均处于澙湖水体的保守混合线附近,且实测的澙湖水体234U/238U 比值与理论保守值一致,说明再循环海水是过剩铀的主要来源。通过非保守铀质量平衡模型估算,再循环海水向澙湖排放溶解态铀的速率为158±22 mol/d,还原环境造成溶解态铀的清除速率为92±3 mol/d,潮汐循环过程中向外海输出溶解态铀的速率为66±9 mol/d。综上所述,本论文将高精度234U/238U比值的示踪作用应用于陆源淡水-海水混合区,展示了陆海界面溶解态铀的非保守行为,进行了溶解态铀的源汇分析,估算了溶解态铀的添加通量,探究了使用铀同位素评估再循环海水排放量的方法。另外,通过连续两年每月一次对长江口淡水端元的观测,精确估算了由长江输入河口区的溶解态铀年通量。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区溶解态铀行为受颗粒态铀释放过程的显着影响,而海岸带更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再循环海水排放过程)。由此,本研究拓展了对河口海岸带铀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的理解,以期为使用放射性不平衡手段进行物源示踪、物质迁移速率评估和地球年代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储备。
王腾[9](2016)在《台风对我国东部河口近海物质输运及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河口近海水环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方面,台风过境加强了近海水体的混合过程,另一方面,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使入海河流径流量快速增加,大量的陆源物质不断被冲刷带入河口近海地区。台风作用下的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河口近海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继而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台风后我国东部河口近海水环境的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对进一步了解长时间尺度上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台风过境期间气象条件的限制,在我国东部河口近海地区,采用现场采样的方法研究台风前后水环境变化的工作较少。本论文在几次难得的现场采样数据基础上,结合一些遥感与模型数据,研究了台风过境对闽江河口上段、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以及东海东北部海域三个不同区域物质输运、水环境及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此外,通过对比多个强台风过境前后东海表层Chl a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及流场改变对东海表层浮游植物生长及分布的影响。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台风影响下闽江河口上段物质输运的变化过程台风Soulik(1307)与Trami(1312)影响下闽江河口上段主要物质浓度与输送通量均出现了显着变化。Soulik登陆当天DIN、PO43-及TSM等浓度与前一天相比分别增加了7.2%、18.2%及409.3%,由于洪水的冲刷及稀释作用,Chl a浓度比台风登陆前一天减少了57.7%;Trami登陆当天DIN、PO43及TSM浓度与前一天相比分别提高了21.5%、65.4%及98.6%,Chl a浓度则降低了62.2%。另外,Trami登陆当天测得的DOC及POC浓度与台风前相比分别增加了169.3%及138.3%。在营养盐输入增加及台风后水环境趋于稳定的影响下,两次台风过后河口上段浮游植物生长均加快,Chl a浓度不断增加,最后甚至高于台风前水平。受到径流量及物质输运浓度共同增加的影响,台风期间闽江河口上段DIN、PO43-、TSM以及有机碳等物质的输送通量增长较快,两次台风对该年7、8两月各物质入河口总通量的贡献率介于35%-45%之间。2.揭示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环境与浮游植物生长对过境台风的响应过程在台风Haikui(1211)过境期间,强风产生的扰动加强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的混合过程,但该过程对水环境影响时间较短,长江冲淡水扩展以及外海水入侵在台风后该地区水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其中台风后冲淡水扩展的加强对上层水体影响较大,上层盐度在台风后降低,营养盐浓度则明显增加。外海水入侵对底层水环境的改变作用更大,研究区域底层盐度在台风后出现增加,氮、硅营养盐浓度则有所降低。中层水环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变化过程较复杂。由于台风过境时水体扰动加强及光照受限,台风刚过后外侧采样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先是显着减少,之后又不断增加,后面甚至远高于台风前水平。3.阐释了连续台风过境背景下东海东北部海域水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连续两个台风过境背景下,第一个台风Maemi (0314)对研究海区上层水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改变作用更大。后续台风Choi-Wan (0315)虽然进一步加强了上层水体的混合程度以及延长了初级生产力增加持续的时间,但因为前面台风的影响,Choi-Wan过后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的降低以及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均不明显。除了加强垂直混合过程外,台风对海水平流输运的改变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海区上层水体温度、盐度、营养盐以及浮游植物在台风后重新分布。与表层相比,台风对海表以下浮游植物生长的改变作用更大。台风期间垂直混合过程的加强破坏了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 SCM),部分海区SCM在台风后不明显。但随着水体的稳定及下层营养盐的补充,一段时间后SCM又重新出现,而且与台风前相比层内浮游植物生物量显着增加。台风期间SCM内的部分浮游植物也可以被夹带到表层,同样促进了台风后表层叶绿素浓度的增加,但过往研究在计算台风后海洋初级生产力时把这些外来的浮游植物也包含在内,因此这些研究很可能高估了台风对海洋初级生产力增加的实际贡献。4.发现了台风对东海表层浮游植物生长及分布影响的多样性在比较了9个强台风过境前后东海表层Chl a浓度的变化情况后,发现并不是每个台风都可以使其影响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增加。台风前Chl a浓度以及台风滞留时间是影响台风后Chl a浓度高低的两个主要因素,除个别情况外,台风后SST以及台风强降雨对台风后Chl a浓度高低的影响有限。台风作用下流场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改变海洋表层浮游植物的分布状况,低Chl a浓度海水的持续入侵使部分海区的表层Chl a浓度在某些台风过后出现了降低。
黄亮[10](2016)在《长江及东海沉积物中的黑碳分布及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黑碳(black carbon, BC)是燃料燃烧过程或岩石风化的产物,在不同的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效应。长江流域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每年通过燃烧活动排放的黑碳及多环芳烃可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物质除埋藏在土壤以外,还可通过长江携带及大气输送进入到东海。虽然我国已有不少研究对长江及东海沉积物中的黑碳的分布及环境意义进行了研究,但大范围、系统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有鉴于此,关于黑碳及多环芳烃的在长江及东海颗粒物和沉积物中的分布及迁移过程的研究对丰富全球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测定长江及东海颗粒物和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结合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含量、碳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研究了长江及东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结合沉积速率等数据,对黑碳在东海沉积物中的埋藏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沉积物中BC的分布主要与人类活动、沉积物的类型、黑碳的类型及来源等因素有关。例如长江沉积物中BC含量从上游至下游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与沿途各省黑碳排放相吻合,同时其浓度与沉积物平均粒径成反比。东海沉积物BC的含量与平均粒径成U形变化,表明不同区域的BC的类型及来源有明显区别,即内陆架、冲绳海槽等细颗粒沉积物中主要以燃烧来源的烟炱为主,而残留沉积区主要以岩石风化的石墨型黑碳为主。在长江沉积物中,由于BC与TOC有相似的来源,例如人类活动、土壤流失,因此二者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但是在东海沉积物中,BC和有机质的来源差异较大,因此二者之间无相关性。根据黑碳的14C值进行估算,长江及东海沉积物中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岩石风化的黑碳分别为78.2%~88.1%和52.2~71.3%。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eocarbons, PAHs)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在长江和东海沉积物中含量均较低,处于低至中等程度的污染水平。长江沉积物中,大多数站位主要以来自燃烧活动的大分子量的四环、五环及六环多环芳烃为主,而东海沉积物中却以源自石油源的小分子量的三环多环芳烃及源自生物降解的花为主;且长江沉积物中PAHs来自燃料燃烧及炼焦活动占到总量的64%,而东海沉积物中只有46.5%。因此长江沉积物中BC与多数PAHs单体的相关性要大于TOC,而东海细颗粒沉积物恰好相反。对于东海沉积物细颗粒沉积物和粗颗粒沉积物中PAHs与TOC、BC相关性之间的差别,可能与BC类型差异有关。东海陆架不同区域BaP/BeP、BaA/Chry比值的差异表明内陆架及冲绳海槽的PAHs主要来自陆源输送,残留沉积区的PAHs主要来自大气沉降。根据不同源的花与5环多环芳烃比值间的差异,估算长江输入对东海沉积物中PAHs的贡献。对在27°N至31.5°N的陆架区,多环芳烃的陆源输送比例从高于90%向南递减至65%,跨过123°E则降为不到50%。冲绳海槽区较高的陆源输送比例说明这里的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长江。每年有(1.29±0.10)×106 t BC埋藏在东海陆架沉积物中,其中占总量72.1%的BC埋藏在浙闽沿岸。通过河流输送、海岸侵蚀及气溶胶输送的BC约为1.47×106t/yr,其中气溶胶输入占到总输入的28%;河流输送及海岸侵蚀是东海BC的主要来源。综上所述,沉积物中BC的含量分布主要受人类活动及本身性质的控制,而黑碳、TOC与PAHs的来源差异是致使三者之间相关性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较高的沉积速率,单位面积黑碳埋藏的通量要高于世界其它区域,表明东海陆架沉积区在全球黑碳循环的具有重要地位。
二、Impact on the Yangtze (Changjiang) Estuary from its drainage basin: Sediment load and discharg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mpact on the Yangtze (Changjiang) Estuary from its drainage basin: Sediment load and discharge(论文提纲范文)
(1)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江口拦门沙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河口拦门沙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及其原因 |
2.1 北支 |
2.1.1 基本情况 |
2.1.2 冲淤变化 |
2.1.3 横剖面形态特征 |
2.1.4 北支拦门沙 |
2.2 北港 |
2.2.1 基本情况 |
2.2.2 特征等深线变化 |
2.2.3 冲淤变化 |
2.2.4 横剖面形态特征 |
2.2.5 北港拦门沙 |
2.3 北槽 |
2.3.1 基本情况 |
2.3.2 特征等深线变化 |
2.3.3 冲淤变化 |
2.3.4 横剖面形态特征 |
2.3.5 北槽拦门沙 |
2.4 南槽 |
2.4.1 基本情况 |
2.4.2 特征等深线变化 |
2.4.3 冲淤变化 |
2.4.4 横剖面形态特征 |
2.4.5 南槽拦门沙 |
2.5 拦门沙近期演变原因分析 |
2.5.1 自然因素 |
2.5.2 人类活动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江口水沙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
3.1 模型介绍 |
3.1.1 水动力模块 |
3.1.2 泥沙输运模块 |
3.2 长江口概况 |
3.3 研究内容 |
3.4 计算范围及计算条件 |
3.4.1 计算范围 |
3.4.2 计算条件 |
3.5 水沙模型建立 |
3.6 水沙模型验证 |
3.6.1 潮位验证 |
3.6.2 潮流验证 |
3.6.3 含沙量验证 |
3.6.4 地形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口来沙量锐减对冲淤演变影响模拟 |
4.1 来沙量锐减对悬沙影响分析 |
4.1.1 洪季悬沙变化 |
4.1.2 枯季悬沙变化 |
4.2 来沙量锐减对地形冲淤影响分析 |
4.3 来沙量锐减对拦门沙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河口海域生态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 ——以长江口海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研究综述 |
1.2.1 生态脆弱性的相关概念 |
1.2.2 生态脆弱性评价内容 |
1.2.3 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 |
1.3 河口海域生态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
1.3.1 内部因素导致的生态脆弱性 |
1.3.1.1 径流输入 |
1.3.1.2 海洋动力 |
1.3.1.3 气候状况 |
1.3.1.4 生物入侵种 |
1.3.2 外部因素导致的生态脆弱性 |
1.3.2.1 污染物排放 |
1.3.2.2 滩涂围垦 |
1.3.2.3 渔业捕捞 |
1.3.2.4 海洋工程建设 |
1.3.2.5 船舶通航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口海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的构建 |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 指标标准化及权重的确定 |
2.3.1 指标标准化 |
2.3.2 指标筛选及权重的确定 |
2.4 生态脆弱性计算 |
2.5 脆弱性等级划分 |
第三章 长江口海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
3.1 长江口海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人类活动状况 |
3.2 方法及步骤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2.4 权重的确定 |
3.2.5 脆弱性指数计算 |
3.2.6 脆弱性等级划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长江口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 |
3.3.2 长江口海域生态脆弱评价性指标 |
第四章 长江口海域结构型脆弱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价指标的设置及计算 |
4.1.3 生物群落完整性评价标准以及等级划分 |
4.2 结果 |
4.2.1 鱼类浮游生物物种组成 |
4.2.2 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完整性指标赋值标准 |
4.2.3 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完整性变化趋势 |
4.3 讨论 |
4.3.1 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4.3.2 长江口海域结构型脆弱度变化 |
第五章 长江口海域胁迫型脆弱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优势种分析 |
5.1.3 仔稚鱼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分析 |
5.2 结果 |
5.2.1 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 |
5.2.2 常见种及优势种组成 |
5.2.3 仔稚鱼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不同环境因子对仔稚鱼的影响 |
5.3.2 长江口海域胁迫型脆弱度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长江营养盐与微量元素时空变化、入海通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河流生源要素输送与循环过程 |
1.1.1 氮循环 |
1.1.2 磷循环 |
1.1.3 硅循环 |
1.2 河流微量元素输送及环境效应 |
1.3 河流物质输送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1.4 研究区域概况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采样站位 |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3.1 溶解态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
2.3.2 溶解态营养盐的分析 |
2.3.3 颗粒态营养盐的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2.4.1 LOADEST模型 |
2.4.2 通量估算 |
2.4.3 统计分析 |
2.4.4 富营养化评价 |
第三章 长江营养盐的时空变化及入海通量 |
3.1 长江水文特征 |
3.2 平水期长江营养盐时空变化 |
3.2.1 营养盐浓度 |
3.2.2 营养盐结构 |
3.2.3 生源要素输送的历史趋势 |
3.3 丰水期长江营养盐时空变化 |
3.3.1 长江干流营养盐浓度 |
3.3.2 营养盐结构 |
3.3.3 生源要素输送历史趋势 |
3.4 入海通量 |
3.5 影响长江营养盐输送的因素 |
3.5.1 河流筑坝 |
3.5.2 化肥使用 |
3.5.3 降雨过程 |
3.6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下游生源要素研究及入海通量 |
4.1 基于LOADEST模型确定最佳采样策略 |
4.2 营养盐浓度与入海通量的月际变化 |
4.2.1 水文特征 |
4.2.2 营养盐浓度的月际变化 |
4.2.3 营养盐通量的月际变化 |
4.3 营养盐浓度的长期变化 |
4.4 长江营养盐入海通量的长期变化及对东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
4.5 与世界各大河流的比较 |
4.6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水体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来源、分布与向海输送 |
5.1 长江干流水体元素浓度的空间变化 |
5.2 长江支流水体元素浓度的空间变化 |
5.3 河湖交汇区的混合行为 |
5.4 常、微量元素分布和来源 |
5.5 长江流域微量元素的入海通量 |
5.6 与世界各大河流的比较 |
5.7 长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环境意义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长江流域水库及河口沉积物生源要素对比研究 ——水库滞留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指标 |
1.1.1 有机碳指标 |
1.1.2 总氮指标 |
1.1.3 生物硅指标 |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2.1 流域水库生源要素研究现状 |
1.2.2 河口生源要素研究现状 |
1.2.3 科学问题和设想 |
1.3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长江流域水库基本概况 |
2.2 长江口基本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3.2 样品采集及站位分布 |
3.3 室内分析方法 |
3.3.1 沉积年代测定 |
3.3.2 粒度分析 |
3.3.3 沉积物生源要素测定及粒度校正 |
3.4 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
3.4.1 资料收集 |
3.4.2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水库沉积物生源要素:库区生态环境及滞留效应 |
4.1 库区沉积类型及沉积速率 |
4.2 水库生源要素含量特征及异常记录 |
4.2.1 生源要素建坝前后含量特征 |
4.2.2 生源要素建坝前后的异常变化:人类排放和上游减沙的响应 |
4.3 库区藻类结构与生态环境 |
4.4 水库生源要素滞留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口沉积物生源要素:河口生态环境变化 |
5.1 河口柱样沉积类型及沉积速率 |
5.2 河口生源要素含量特征 |
5.3 河口藻类结构与生态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库生源要素滞留效应对入海营养盐及河口生态的影响 |
6.1 流域水库生源要素滞留及其对营养盐入海通量的影响 |
6.2 流域人类排放对营养盐入海通量的影响 |
6.3 营养盐入海通量变化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
6.4 水库及河口生源要素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营养盐和浮游植物时空分布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河口生态系统中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研究进展 |
1.3 生态动力学模型 |
1.4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FVCOM-ERSEM耦合模型的建立 |
2.1 FVCOM简介 |
2.2 ERSEM简介 |
2.3 ERSEM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4 FABM耦合FVCOM和 ERSEM方法简介 |
第三章 一维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3.1 欧洲L4 站简介与一维模型设置 |
3.2 一维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3.3 一维模型考虑近底过程与不考虑近底过程初步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4.1 东海大区域模型构建 |
4.2 长江口模型设置与观测数据 |
4.3 模型验证与检验结果分析 |
4.3.1 典型站点的时间序列验证 |
4.3.2 模拟结果的总体质量分析 |
4.3.3 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特征 |
4.4 考虑近底过程与不考虑近底过程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营养盐和浮游植物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 |
5.1 1999 -2016 年长江径流量、泥沙、营养盐浓度观测数据分析 |
5.2 河流输入变化对河口环境因子的影响 |
5.2.1 物理变量和营养盐变化分析 |
5.2.2 河流输入对营养盐的影响 |
5.2.3 悬浮泥沙对河口生态系统的影响 |
5.3 河流输入变化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5.3.1 浮游植物Chl-α季节变化特征 |
5.3.2 浮游植物种群对河流输入变化响应 |
5.3.3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60-2018 年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营养盐和浮游植物长期变化初步分析 |
6.1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营养盐的长期变化 |
6.1.1 典型站位时间序列变化初步分析 |
6.1.2 空间变化初步分析 |
6.2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长期变化 |
6.2.1 典型站位时间序列变化初步分析 |
6.2.2 空间变化初步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长江口颗粒有机物的光谱特性及其河口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河口颗粒有机物(POM)的研究进展 |
1.2.1 含量分布 |
1.2.2 来源组成 |
1.2.3 迁移转化 |
1.2.4 入海通量 |
1.3 POM的光谱表征 |
1.3.1 POM的分离提取 |
1.3.2 BEPOM的光谱分析 |
1.3.3 河口BEPOM的研究进展 |
1.4 科学问题 |
1.5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长江 |
2.1.2 长江口 |
2.2 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及数据处理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光谱分析 |
2.2.3 颗粒有机碳(POC)分析 |
2.2.4 其他参数 |
2.2.5 统计分析及作图 |
第3章 长江口POC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水文要素分布特征 |
3.2.1 悬浮颗粒物(TSM) |
3.2.2 叶绿素 |
3.3 颗粒有机碳的浓度分布及质量分数分布 |
3.3.1 POC的浓度分布 |
3.3.2 POC的质量分数分布 |
3.4 讨论 |
3.4.1 POC分布的影响因素 |
3.4.2 浮游植物对POC的贡献 |
3.4.3 最大浑浊带对POC通量的过滤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口碱提取POM (BEPOM)的吸收光谱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BEPOM的吸收光谱特征 |
4.2.1 BEPOM的吸收光谱图 |
4.2.2 BEPOM吸收光谱参数的空间分布 |
4.3 CDOM的吸收光谱特征 |
4.3.1 CDOM的吸收光谱图 |
4.3.2 CDOM吸收光谱参数的空间分布 |
4.4 讨论 |
4.4.1 长江口BEPOM吸收系数与其他海域的比较 |
4.4.2 BEPOM吸收光谱曲线特征:与CDOM的比较 |
4.4.3 BEPOM和CDOM光谱斜率的比较 |
4.4.4 BEPOM和CDOM河口分布和行为的控制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江口BEPOM的荧光光谱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BEPOM的荧光光谱特征 |
5.2.1 BEPOM的荧光光谱图 |
5.2.2 BEPOM各荧光组分的变化 |
5.3 CDOM的荧光光谱特征 |
5.3.1 CDOM的荧光光谱图 |
5.3.2 CDOM各荧光组分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BEPOM和CDOM三维荧光光谱图的对比 |
5.4.2 BEPOM和CDOM荧光光谱特征的对比 |
5.4.3 河口POM污染信号的光谱示踪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科研活动 |
(7)光谱与色谱技术结合示踪溶解有机物在长江-东海的组成、来源及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陆源有机质的示踪方法 |
1.2.1 有机物的分析手段 |
1.2.2 有色溶解有机物 |
1.2.3 溶解态木质素 |
1.2.4 溶解态黑碳 |
1.3 河流、河口和近海体系有机质示踪的研究进展 |
1.3.1 CDOM在河流、河口和近海体系的研究 |
1.3.2 溶解态木质素在河流、河口和近海体系的研究 |
1.3.3 DBC在河流、河口和近岸体系的研究 |
1.4 长江—东海体系陆源有机物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5 河流—河口—近海体系DOM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以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长江 |
2.1.2 长江口 |
2.1.3 东海 |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1 DOC和 CDOM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2 木质素、DBC样品采集与保存 |
2.3 样品测定 |
2.3.1 DOC样品测定 |
2.3.2 CDOM样品测定 |
2.3.3 木质素样品测定 |
2.3.4 DBC样品测定 |
2.3.5 其他参数测定 |
2.4 统计与制图 |
第三章 不同水文条件下长江流域内溶解有机物组成的变化 |
引言 |
3.1 样品采集 |
3.2 实验结果 |
3.2.1 水文条件 |
3.2.2 整体参数 |
3.2.3 CDOM参数 |
3.2.4 溶解态木质素 |
3.2.5 箱式模型计算 |
3.3 讨论 |
3.3.1 长江DOM的来源 |
3.3.2 将光学参数与化学参数相结合 |
3.3.3 DOM在长江流域内的转化及其控制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参数示踪长江徐六泾DOM组成的时间变化 |
引言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水文条件 |
4.2.2 DOC的变化 |
4.2.3 DBC的变化 |
4.2.4 CDOM的变化 |
4.2.5 溶解态木质素参数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DOM的来源 |
4.3.2 丰水期和枯水期DOM的差异 |
4.3.3 CDOM与 DBC以及溶解态木质素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夏季长江口DOM的组成及其控制因素 |
引言 |
5.1 样品采集 |
5.2 实验结果 |
5.2.1 2011 年7 月长江口航次 |
5.2.2 2012 年7 月长江口航次 |
5.3 讨论 |
5.3.1 DOM参数的相关性 |
5.3.2 DOM组成在咸淡水混合过程中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
5.3.3 最大浑浊带对有机物的改造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东海陆架区DOM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引言 |
6.1 样品采集 |
6.2 实验结果 |
6.2.1 春季东海航次的水文特征 |
6.2.2 夏季东海航次的水文特征 |
6.2.3 东海DOM的水平分布 |
6.2.4 春季典型断面的DOM分布 |
6.2.5 夏季典型断面的DOM分布 |
6.3 讨论 |
6.3.1 东海DOM组成的影响因素 |
6.3.2 东海DOM的收支模型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与其他地区对比 |
7.3 论文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河口海岸带铀的地球化学行为探讨 ——以长江口和海南老爷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铀同位素简介 |
1.3 铀同位素的测量方法 |
1.4 陆源淡水铀行为的研究现状 |
1.4.1 铀的风化来源 |
1.4.2 淡水地下水 |
1.4.3 河流 |
1.5 河口海岸带铀行为的研究现状 |
1.5.1 保守行为 |
1.5.2 清除行为 |
1.5.3 添加行为 |
1.5.4 “伪保守”行为 |
1.6 研究的目标和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长江口 |
2.1.2 老爷海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使用的仪器和化学试剂 |
2.2.3 样品预处理 |
2.2.4 沉积物连续提取实验 |
2.2.5 溶解态铀浓度测量 |
2.2.6 铀同位素测量 |
2.2.7 常量离子分析 |
第三章 长江口淡水端元溶解态铀浓度和通量 |
3.1 引言 |
3.2 长江口淡水端元的溶解态铀浓度的时间变化 |
3.3 长江口淡水端元溶解态铀的来源及其行为 |
3.3.1 溶解态铀来源 |
3.3.2 溶解态铀配体的影响 |
3.3.3 流域土壤各矿物组分结合态铀 |
3.4 长江输入河口区的溶解态铀通量及其重要贡献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铀浓度和~(234)U/~(238)U活度比值的时空分布 |
4.1 引言 |
4.2 淡水和海水端元值 |
4.3 长江口铀的时空分布 |
4.3.1 枯季铀的非保守行为 |
4.3.2 洪季铀的非保守行为 |
4.4 颗粒态铀释放对长江口溶解态铀的影响 |
4.4.1 颗粒态铀释放 |
4.4.2 溶解态铀和~(234)U/~(238)U 比值的“伪保守”行为 |
4.4.3 长江口颗粒态铀的年释放通量 |
4.5 小结 |
第五章 潮间带湿地铀的地球化学行为—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 |
5.1 引言 |
5.2 潮沟水和上覆水的溶解态铀行为 |
5.2.1 潮沟水 |
5.2.2 上覆水 |
5.3 间隙水溶解态铀的垂向分布 |
5.4 崇明东滩湿地与其它潮滩的比较 |
5.5 小结 |
第六章 老爷海铀的地球化学行为 |
6.1 引言 |
6.2 溶解态铀的淡水和海水端元 |
6.3 澙湖水的溶解态铀行为 |
6.3.1 富铀地下水排放的影响 |
6.3.2 氧化还原作用的影响 |
6.4 澙湖间隙水的溶解态铀行为 |
6.4.1 间隙水溶解态铀的垂向分布 |
6.4.2 地下河口溶解态铀的时间序列分布 |
6.4.3 过剩铀来源解析 |
6.5 过剩铀的源汇估算 |
6.6 地下水排泄通量的估算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长江口溶解态铀的地球化学行为 |
7.1.2 老爷海溶解态铀的地球化学行为 |
7.2 全球河口海岸带溶解态铀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控制因素案例总结 |
7.3 论文特色 |
7.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台风对我国东部河口近海物质输运及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台风对河流物质输运的影响 |
1.3.2 台风对河口近岸环境及生物生长的影响 |
1.3.3 台风对外海水环境及生物生长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台风对闽江河口上段主要物质输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台风Soulik与Trami情况简介 |
2.2.2 采样区域概况与现场采样 |
2.2.3 样品处理及测试 |
2.2.4 遥感、台风及径流量数据获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台风过境前后闽江流域降雨量及干流径流量变化 |
2.3.2 台风过境前后河口上段水体盐度变化 |
2.3.3 台风过境前后TSM浓度变化 |
2.3.4 台风过境前后营养盐浓度变化 |
2.3.5 台风Trami过境前后DOC与POC浓度变化 |
2.3.6 台风过境前后河口上段Chl a浓度变化 |
2.3.7 台风影响期间闽江口上游各物质通量估算 |
2.4 结论 第三章 台风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环境及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台风Haikui情况简介 |
3.2.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台风影响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降雨及风场变化 |
3.3.2 台风过境前后研究区域水体物理环境变化 |
3.3.3 台风过境前后研究区域营养盐变化 |
3.3.4 台风过境前后研究区域叶绿素活性荧光分布 |
3.3.5 台风过境前后邻近海域表层Chl a浓度变化 |
3.4 讨论 |
3.4.1 台风后冲淡水输入增加及外海水入侵影响 |
3.4.2 水体结构的改变对长江口营养盐分布的影响 |
3.4.3 台风后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分析 |
3.5 结论 第四章 连续台风过境对东海东北部海域水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台风Maemi及Choi-Wan情况简介 |
4.2.3 数据采集及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两次台风过境前后研究区域风场及流场的变化 |
4.3.2 台风Maemi过境后P断面温度、盐度、叶绿素荧光及营养盐分布 |
4.3.3 台风Choi-Wan过境前后A、B断面温度及盐度分布 |
4.3.4 台风Choi-Wan过境前后A、B断面叶绿素荧光分布 |
4.3.5 台风Choi-Wan过境前后A、B断面营养盐分布 |
4.3.6 两次台风过境前后研究海区表层温度及Chl a浓度的变化 |
4.3.7 两次台风过境前后研究海区初级生产力变化 |
4.4 讨论 |
4.4.1 连续台风过境背景下垂直混合过程改变的影响 |
4.4.2 台风作用下平流输运改变的影响 |
4.4.3 台风对海洋表层以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过程 |
4.5 结论 第五章 多个强台风过境对东海表层浮游植物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与台风选择 |
5.2.2 数据获取 |
5.3 结果 |
5.3.1 台风前后海区表层Chl a变化 |
5.3.2 台风前后研究海区表层温度变化 |
5.3.3 台风Kompasu前后东海北部表层流场变化 |
5.3.4 台风影响下东海降雨量的增加 |
5.3.5 Haikui及Danas过后两处Chl a浓度增加区SST及降雨量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台风后表层Chl a高低的影响因素 |
5.4.2 流场改变对台风后表层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
5.4.3 台风降雨对东海表层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
(10)长江及东海沉积物中的黑碳分布及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黑碳的研究背景 |
1.1.1 黑碳的定义 |
1.1.2 黑碳的来源及传输途径 |
1.1.3 黑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
1.1.4 黑碳的测定方法 |
1.1.5 黑碳的稳定性 |
1.2 黑碳在气候和环境系统中的作用 |
1.2.1 黑碳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
1.2.2 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
1.2.3 黑碳对重金属的吸附 |
1.2.4 气候效应 |
1.2.5 健康效应 |
1.3 沉积物中黑碳的研究现状 |
1.3.1 沉积物中黑碳的埋藏情况 |
1.3.2 沉积物中黑碳与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 |
1.3.3 影响黑碳在沉积物中分布的主要因素 |
1.4 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 |
1.4.1 多环芳烃简介 |
1.4.2 多环芳烃的来源与分布 |
1.4.3 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 |
1.4.4 影响沉积物中PANs分布的因素 |
1.5 长江及东海沉积物中黑碳及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2.1 长江流域概况 |
2.2 东海概况 |
2.3 样品采集方法 |
2.3.1 颗粒态样品采集方法 |
2.3.2 沉积物样品采集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2.4.1 粒度分析 |
2.4.2 总有机碳(或颗粒有机碳)及δ~(13)C_(TOC)测定 |
2.4.3 黑碳及δ~(13)C_(BC)测定 |
2.4.4 ~(14)C值测定 |
2.4.5 多环芳烃浓度及单体同位素的测定 第三章 长江口徐六泾颗粒态黑碳的季节变化 |
3.1 前言 |
3.2 采样位置及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月径流量、月输沙量、POC及BC的变化 |
3.3.2 颗粒有机碳通量及黑碳通量的估算 |
3.3.3 长江黑碳输出的环境意义 |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江沉积物中的黑碳分布及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采样位置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长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
4.3.2 长江表层沉积物中BC浓度的空间分布 |
4.3.3 长江沉积物中TOC组成及与BC的关系 |
4.3.4 长江沉积物中有δ~(13)C_(BC)及δ~(13)C_(OC)组成特征 |
4.3.5 长江沉积物中有机碳及黑碳的~(14)C年龄 |
4.3.6 长江沉积物中PAHs组成 |
4.3.7 PAHs来源辨析 |
4.3.8 PAHs与BC及TOC之间的相关性 |
4.4 小结 第五章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分布及埋藏过程 |
5.1 前言 |
5.2 采样位置及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东海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 |
5.3.2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的BC、TOC及BC/TOC比值的分布 |
5.3.3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δ~(13)C_(BC)及δ~(13)C_(OC)组成特征 |
5.3.4 影响东海沉积物BC分布的主要因素 |
5.3.5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及黑碳的~(14)C年龄 |
5.3.6 黑碳在东海陆架中埋藏过程 |
5.4 小结 第六章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与黑碳的相关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采样位置及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
6.3.2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
6.3.3 PAHs与BC及TOC含量间的关系 |
6.3.4 PAHs在东海陆架的迁移过程 |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
7.1 东海及长江沉积物中BC与PAHs之间的相关性 |
7.2 BC与TOC的相关性 |
7.3 BC在全球海洋沉积物中的埋藏 |
7.4 结论 |
7.5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7.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致谢 |
四、Impact on the Yangtze (Changjiang) Estuary from its drainage basin: Sediment load and discharge(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拦门沙近期演变过程及其模拟[D]. 简宏康. 扬州大学, 2021(08)
- [2]河口海域生态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 ——以长江口海域为例[D]. 陈耀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长江营养盐与微量元素时空变化、入海通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 吴文涛.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02)
- [4]长江流域水库及河口沉积物生源要素对比研究 ——水库滞留效应[D]. 同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5]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营养盐和浮游植物时空分布数值模拟[D]. 施沈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长江口颗粒有机物的光谱特性及其河口行为[D]. 焦婷. 厦门大学, 2019(09)
- [7]光谱与色谱技术结合示踪溶解有机物在长江-东海的组成、来源及转化[D]. 王晓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 [8]河口海岸带铀的地球化学行为探讨 ——以长江口和海南老爷海为例[D]. 周婧.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 [9]台风对我国东部河口近海物质输运及水环境影响研究[D]. 王腾.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10]长江及东海沉积物中的黑碳分布及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研究[D]. 黄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