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权风险溢价及其在股票市场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许世珍[1](2020)在《收益法及其参数在软件信息行业并购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90个重大资产重组案例》文中研究说明并购重组热度逐年攀升,收益法成为并购评估中的常选项,选择收益法评估价值作为结论产生的评估增值率最高,软件信息行业发起的并购重组事件数量众多且并购评估增值率高居不下,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收益法及其参数在软件信息行业并购评估中的应用。论文以2013-2018年软件信息行业90个重大资产重组样本为基础,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收益法模型及重要参数的信息披露完整性和充分性进行评价;通过描述性统计从收益法模型、收益年限、收益额项目、折现率参数这几方面做具体的应用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收益预测的偏离程度、预测净利润的完成情况、追踪样本标的公司的商誉减值情况,评估收益法预测的准确性;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收益法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收益法在软件信息行业并购评估中存在的不足:预测准确性不高、折现率预测主观性较强、评估风险估计不充分、参数披露不完整不充分;分析可能导致上述不足出现的原因:收益预测模型单一、收入预测不科学、参数取值标准不统一、评估信息监管不到位;最后提出改善收益法应用效果的对策建议:完善收益法评估模型、规范折现率预测方法、强化企业风险评估、提高信息披露监管要求。
张燕[2](2020)在《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力资本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探索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较丰富的研究,通过梳理已有研发发现,不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分析都采用较为单一的视角或指标度量人力资本,探索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或企业绩效的影响,且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结论。本文从人力资本成本、人力资本攀比心理和人力资本结构三个角度,遵循“外部因素——内在因素——表现形式”的思路,系统地从企业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研究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本文采用的样本为1999~2019年沪深两市A股的公司,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数理分析、实证检验以及跨学科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基于人力资本成本视角,将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引入生产函数中,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影响企业产出。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呈上升趋势,人力资本创造价值受成本机制和激励机制共同影响,当前主要是成本机制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人力资本成本占比的进一步上升,激励机制会发挥主导地位,即人力资本成本占比与企业绩效之间呈非线性,但目前主要表现为负关系。基于攀比心理出发,将人力资本努力程度引入生产函数中,发现人力资本努力程度受同行业企业平均薪酬的影响,攀比心理作用下人力资本对企业产出的影响呈非线性。对企业所有员工而言,攀比心理越小越有利人力资本发挥积极的价值创造功能,攀比心理在影响人力资本创造价值方面具有门槛效应;相比于管理层,普通员工攀比心理对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着;普通员工和管理层攀比心理的异同性也会影响其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发挥。基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提升有助于提高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实证研究中通过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和相对同行业人力资本结构指数,证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过程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且这种关系与企业性质无关,相对于同行业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水平越高人力资本越能够发挥积极的价值创造能力。攀比心理视角下人力资本对股票收益的影响非常有限;由于人力资本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得人力资本数量变化与股票收益负相关;人力资本结构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风险因子,但不是定价因子;人力资本成本占比是影响股票收益的定价因子,加入人力资本成本占比风险因子的定价模型比三因子和五因子的定价效率更高。具体而言,通过回归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人力资本成本占比具有正的股票收益预测能力;借助三因子和五因子通过Fama-Mac Beth回归证明人力资本成本占比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风险因子,且人力资本成本占比风险因子相对Fama-French的五因子不是冗余因子;最后通过GRS检验发现包含人力资本成本占比风险因子的模型能够更有效的解释股票收益。本文通过数理推导和实证检验探索了人力资本对企业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不同影响,以环环相扣的方法,从“人力资本成本——人力资本攀比心理——人力资本结构”三个角度系统的剖析了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机理,为人力资本创造价值提供了增量贡献、丰富了人力资本经济后果领域的相关研究。探索了人力资本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丰富了股票收益影响因子方面的文献,从人力资本视角为资产定价领域做了增量工作。本文聚焦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得到一些具有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结论和观点,对公司薪酬制定、人员管理、国家颁布政策等具有指导意义。
李欣亭[3](2020)在《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债在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其价格变动规律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早期理论认为,交易是无摩擦的,信用债券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公司违约。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由交易障碍造成的巨大损失促使学者重新思考信用债风险的构成。基于此,本文以交易损失为切入点,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出发,构建了非完美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模型。在此框架下,以中美两市场为研究样本,分别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来源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建立了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模型。首先,将市场微观结构下的交易折价模型引入到信用债简约定价理论中,提出一个考虑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的债券定价模型;而后,在模型中分析了信息水平、资金约束、市场竞争性程度对债券交易损失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指出市场下行是引起投资者信息水平和风险承受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即下行风险是交易损失的主要来源。第二部分根据上述模型,实证检验了下行风险在两种信用债收益(即到期收益与持有收益)中的作用。一方面,采用GMM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下行风险对收益利差的影响,指出其解释能力远高于流动性风险,且这一解释能力随信用风险增加而显着提高;另一方面,采用Fama-French投资组合分析法,验证了下行风险对超额收益率的预测作用,并依此构建下行风险因子,完善了信用债因子定价模型,提高了模型的解释能力。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信息对债券持有收益率的预测作用。首先,在给定的曲线信息条件下,分别检验了货币政策和市场活动对无风险利率变动的预测能力,并指出前者的引入对预测模型并无帮助,而后者能够提供显着且稳健的额外预测能力;然后,本文检验了宏观信息对信用债风险收益的预测能力,采用一种新的降维方法,从大规模宏观变量中提取预测指标_(2,发现其对超额收益有显着预测能力;同时,本文还分析了_(2与信用风险因子和下行风险因子间的关系,指出对于信用水平较低的债券,宏观信息通过影响市场两种风险因子水平,进而影响信用债收益。第四部分分析了危机时期信用债风险与收益的变化情况。首先,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下,信用风险与下行风险间的相关性是变化的;然后,利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对第一部分定价模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在市场恶化环境下,风险相关性会扩大债券收益损失,并导致危机的持续性。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以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扩展了信用债简约定价模型,并从投资者风险承受力和信息精度两个角度对下行风险的形成机制给出一个新的诠释。其次,本文依据交易理论,分析了下行风险对超额收益的预测能力,并依此完善了债券市场因子定价模型,同时填补了当前中国市场对相关研究的空白。再次,提出了一种新的降维方法,通过从大规模宏观变量中提取有效信息,可全面考虑宏观信息对信用债收益的预测能力,并给出宏观信息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实证部分均以中美两市场为研究样本,增强了主要结论的鲁棒性,同时通过分析二者在指标选取、收益变动规律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了中国信用债市场特征在收益分析中的影响。
唐谊[4](2020)在《社会信任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资本市场上,企业具有极强的股权融资偏好,Myers提出的融资优序理论失灵。对于这一特有现象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度探讨造成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差异性的原因以及分析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股权融资成本是企业资本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低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配置和融资方式,还会作为决策依据影响企业投资。由此看来,分析哪些因素会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造成影响至关重要。嵌入性理论认为企业是嵌入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其融资行为同时受到社会网络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规范。研究现有文献发现大多数都是基于以法律等正式制度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关于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较少。但近年来针对于正式制度作用的研究表明,正式制度并非经济繁荣的唯一先决条件,非正式制度的建设同样重要。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宏微观经济的作用逐渐被重视。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嵌入型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社会信任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考察社会信任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并探讨正式制度对社会信任与股权融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以及社会信任是如何影响股权融资成本。本文利用2014—2017年我国沪深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以OJN模型度量股权融资成本,运用最小二乘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社会信任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社会信任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存在显着的负向关系,即提高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2)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之间竞争更加剧烈。同时为了获得多次重复博弈的机会,非国有企业更注重信任的建设,使得社会信任对非国有上市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具有更显着的负向影响。(3)只有在正式制度完善的地区,社会信任才能起到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即正式制度增加了失信成本,使社会信任更能有效的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该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长期、持续、主动地加强地方正式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牟东泽[5](2020)在《运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迈上一个新台阶,规模逐步扩大,制度日趋完善,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及机构投资者选择将闲置资金投资于股票。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过去的一系列改革和完善,如今在各方面都愈加健全,评估上市公司价值的方法也趋向理性,评估数据选取也更加准确合理,故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是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商业银行的价值一直面临被低估的状况。一方面,具有优质金融资产、高盈利能力、高成长潜力的商业银行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高期望值,银行管理者希望股票市场的市价能够充分反映资产本身的价值,以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产生诸多困惑,出于对自身资产安全性的考虑,不知该如何进行投资从而使资产保值增值。因此,亟需对商业银行投资价值进行客观评估。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同样面临着投资价值被低估的状况。若任凭这一现象持续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投资者产生悲观预期,对整合行业来说也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同样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场效率的提高。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前期所阅读过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归类整理,并进行了文献述评。第三部分为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影响因素,主要从工商银行基本情况、盈利模式、价值创造影响因素、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运用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对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有关数据结果。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结果可以发现,中国工商银行股价存在一定程度低估。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论与对策建议。在前文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得出结论,由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价存在一定程度低估情况,其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并分别对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出了建议。
刁鹏飞[6](2020)在《非理性条件下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类重要的投资组合管理技术,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被广泛应用于资产配置决策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规避或对冲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在保障投资者最低风险暴露的前提下,参与资本市场上涨行情。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应用前提是市场有效且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而股市短期剧烈波动现象的周期性出现向传统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传统经济学试图通过改造效用函数、改变投资者的预期设定来研究股市异象,但其对行为人的设定始终坚持“理性人假定”,且对投资者行为模式的设定过于单一。本文放弃了“证券市场有效”这一假定,将“投资者非理性”作为考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有效性、适用性的前提,将非理性条件下的投资策略与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进行了整合,探讨分析了非理性条件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优化问题:即随着资本市场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变化,在“保险”成功的前提下如何取得更好的投资绩效。本文借鉴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研究了投资者在非理性假设下的投资决策行为。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以股票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股市实际,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与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相结合,全面探讨了基于投资者情绪、投资者主观风险溢价、显眼与权重、过度外推、有限注意力、任务复杂度、色彩心理学、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大小盘股风格轮动效应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优化问题,并对优化后的动态策略的绩效表现进行了收益分解。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中的两个决定因子为风险乘数和风险资产头寸构成。一方面,基于投资组合保险策略风险乘数视角:首先,本文通过将投资者情绪、主观风险溢价引入CPPI和TIPP策略,使得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中固定不变的风险乘数可以随市场波动而动态调整。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行情下优化后的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收益率,得到基于投资者情绪与主观风险溢价的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绩效表现总体优于传统组合保险策略的结论,动态CPPI和TIPP策略既能满足我国广大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保本要求,又能满足其投资收益需求,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收益不足的问题。其次,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中的“显眼与权重”、“过度外推”、“有限注意力模型”、“任务复杂度”等理论,结合色彩心理学的相关解释,联系到市场中上涨或涨停股票所对应的红色、下跌或跌停股票所对应的绿色,对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中的风险乘数进行了动态优化。实证结果显示,在多头与盘整时期,基于上涨、下跌比例和基于涨停、跌停比例的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基于投资组合保险策略风险资产头寸构成视角:首先,本文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检验,发现形成期为16周、持有期为1周的动量策略具有最高的收益率。因此,将其应用于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风险头寸构成中,研究发现,基于动量效应进行调整的动态CPPI与TIPP策略的绩效水平较高。其次,本文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大小盘股轮动效应的检验,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大小盘股轮动效应。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均线策略和基于趋向与反趋向策略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以通过改变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风险资产构成,来提高策略的收益率。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基于均线策略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还是基于趋向与反趋向策略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不仅都能够实现最基本的“保本”,还能获得比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更高的收益。
陈岸鹏[7](2020)在《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选股和波动率择时的量化产品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如今计算机科技水平的进步,量化投资也借此机会逐渐兴起。资产定价理论的不断发展推进了量化投资的研究,成为量化策略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多因子模型是资产定价模型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模型,常用于量化投资中股票的选择,即量化选股。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近年来,也有研究将机器学习应用到金融市场问题中的资产定价领域以使金融资产价格能够被准确定价。本文在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之上,将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引入到多因子模型中进行股票的选择。首先把因子分为质量类、成长类、技术类、动量类、情绪类,计算所有因子两两之间的相关性使所有因子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6,然后用剩余因子对沪深300的10个行业指数一一进行横截面回归并进行显着性检验,选出每个行业指数各自的显着相关因子,再运用10个行业指数各自的因子对沪深300的10个行业指数进行经过遗传算法调参的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与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找到被低估的行业指数,从行业中选出五只被低估的个股。在股票选择的基础上,加入单向波动率进行择时以控制买入的进场时机,如果市场过去走势低迷,过去30天跌幅超10%,且移动平均单向波动率小于0,则对资产标的进行持仓或建仓操作;或者说,市场过去是高涨走势,过去30天涨幅超过5%,也可以对股票进行资产标的进行持仓或建仓操作,其余情况下均对股票进行卖出动作。同时,加入做空的双向策略,当发出卖出指令时,做空沪深300期货合约,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使该策略有了逆势盈利的可能。在基于该策略的量化产品被设计出之后,本文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产品的分析,选择2017年1月9日至2019年6月30日的情况进行回溯测试,产品收益的参考指标为净值、收益率以及夏普比率;产品所存在的风险以最大回撤率以及波动率作为参考指标;并在最后进行了风险控制的说明。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两款产品净值在回测期内表现总体优于表现优于基准净值,年化收益率与夏普比率虽然在2017年表现相对不佳,但在2018年股灾期间远远优于基准水平,且2019年不输于市场表现,而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率明显较低的结果,说明基于该策略所设计出的产品在逆市时也有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的能力,且风险相对基准较低,适合于包括机构以及高净值人群等大型投资者。
原仙鹤[8](2020)在《利率变动对股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且对优化资源配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股价波动是股市的正常现象,但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利率与股价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上研究的热点。从理论上讲利率与股价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利率上升会导致股票价格下降,反之股票价格上升,但这与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因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研究利率变动对股价的影响方向、影响周期以及影响程度。首先从股票定价的传统经典理论出发,再辅之以股权溢价之谜、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等现象,研究利率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投资者预期效应、内在价值效应、资产替代效应和“指示器”效应,完成理论部分的建构。其次通过SVAR模型对实证检验利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其中利率选取隔夜同业拆借利率和7天同业拆借利率,股票价格分为大盘股股票价格和小盘股股票价格,大盘股股价用沪深300指数替代,小盘股股价用中小板指数替代,通过协整检验发现利率与大盘股股价、小盘股股价之间均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仅有沪深300指数是隔夜同业拆借利率的格兰杰原因,7天同业拆借利率是中小板指数的格兰杰原因。随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股价对利率变动的反应均存在滞后期,且7天同业拆借利率相较隔夜同业拆借利率而言,对股价变动的相对贡献度更大,影响周期也更长。就影响方向而言,利率变动与小盘股股价之间的关系符合经典理论分析,呈现负相关关系,但利率变动与大盘股股价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呈现正相关。总体而言,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效应微弱,与大盘股股价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股票市场起步晚,发展尚不完善,且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再加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相对分割的状态进一步阻碍了利率变动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传导。因此为了在股票市场上更好地应用利率政策,我国应该进一步发展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
方成[9](2020)在《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民用智慧、汗水铸造了令人称奇的中华文明,为世人创造了大量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文化遗产。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文化产业强势崛起,发展前景尤为广阔。对于正如火如荼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而言,想要实现稳健、长效、持续发展,既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府科学指引,同时也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文化资源方面积极发挥调控作用。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文化+金融”模式的推行与实施不仅极大地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使文化金融创新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使得文化产业的融资生态发生显着变化。文化传媒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脚步不断加快以及国内政策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国家主导的中国文化传媒产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文化传媒公司具有科技含量高、收益不稳定、资产可抵押能力偏低等特点,这就意味着相比其他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更加依赖资本市场的资金输入以及对融资资金进行专业经营和管理。只有有效地解决好融资约束多、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文化传媒公司方可实现稳健、长效发展。有鉴于此,本文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以文化传媒公司融资现状为切入点,采用2014年至2018年相关数据,通过DEA-BCC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测算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并深入分析后者的时间演变格局。除此之外,本文还通过创建CLAD模型的方式对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本文主要由七部分构成:一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等进行了基本论述;二是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阐述,对文章研究所需的理念和定义进行简单阐述,如融资、效率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融资效率概念等;三是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首先对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全面地论述,其次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进行了细致说明,为下一步进行融资效率实证分析做铺垫;四是实证研究,本文在对常用公司融资效率模型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前提下,立足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情况,通过DEA方法对其融资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并试图在各细分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五是在定性分析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CLAD面板数据模型,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解决融资效率问题提供实证分析数据;六是依据前文研究针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七部分为本文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通过分析本文得到下述结论:首先,文化传媒上市公司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发展资金,政府资金也给予一定支持。虽然文化传媒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但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旧存在着创新程度不足的情况。其次,通过DEA-BCC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静态和动态效率。2018年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静态效率为0.751,与2014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规模效率的均值2014年、2018年分别为0.964和0.876,纯技术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37和0.863。可见,2014-2018年间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融资规模效率下降幅度大于融资纯技术下降幅度。从规模报酬变动情况来看,2018年较2014年相比两极分化更为严重,规模报酬递减公司增多。细分行业中,文化和艺术业融资效率下降幅度最小,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下降幅度最大。从规模报酬变动情况来看,各细分行业变化情况与总体一致,即规模报酬不变公司数量减少,规模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递增公司数量增加。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的动态效率来看,总体上,融资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提高,说明目前技术进步是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从细分行业来看,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总体分别上升16.2%,8.9%,只有文化和艺术业出现了下降。对其融资动态效率的时间演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2014-2018五年间,总体上融资动态效率波动幅度较大,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变化趋势与总体一致,且后者波动幅度较小,两者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文化和艺术业在观测期内变化幅度与总体相反,融资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再次,通过CLAD模型详尽探讨了文化传媒上市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总资产对融资效率有显着的负影响;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占比和资产回报率对融资效率有显着的正影响;股权集中度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有影响但不显着;与国有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较高,但股东性质对融资效率影响并不显着。最后,本文认为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提升需从以下三个主体展开:对于政府,应该优化角色定位,包括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介入文化传媒产业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对于金融机构,应该从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国际融资等方面进一步提供多元化服务;对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应当从提升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四个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应该改善自身经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管理水平。
云坡[10](2020)在《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温室气体排放剧增是导致全球环境负外部性的直接诱因。将碳排放权赋予商品属性,依靠市场化金融手段解决碳减排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碳金融市场的创建立足于国际社会履行减排责任的各项公约和协议,发展于各国推进碳金融市场运行的政策措施。作为碳金融市场的核心,有效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机制将推动碳金融市场机制的成熟和完善、市场效率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碳减排落实。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不仅需要遵循一般金融资产的基本定价方法,还要反映碳价特殊的驱动特征。而现有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聚焦从收益率低阶矩视角研究碳金融资产的价格信息传递和风险波动溢出等,忽略从更高阶矩属性,研究市场非对称信息和极端冲击等因素对碳金融资产收益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增强,碳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和能源市场等在发生低阶矩属性联动关系的同时,也会产生因市场非对称信息和极端事件冲击而导致的偏度和峰度等高阶矩属性的风险传染现象。而基于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理论,显着性的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能够对市场非理性协同运动和极端冲击所导致的价格变动提供有效解释,这一解释视角契合碳金融资产所具备的市场非对称性和极端冲击敏感性等特殊性特征。因此,将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关系纳入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符合碳金融资产的特殊性特征,能够从新的证据因子解释碳金融资产的溢价波动。基于此,本文研究创新和结论如下:(1)构建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关系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首先,将二元资产高阶矩CAPM资产定价框架拓展至多因子,形成基于高阶矩的碳金融资产多因子定价框架。其次,基于碳金融资产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理论,对定价框架中碳价及其定价因子间的风险传染关系进行检验和识别,研究市场波动趋势异质性下的风险传染关系和传染强度,从市场非理性协同运动和极端冲击角度解释碳金融资产溢价波动。第三,将识别的高阶矩风险传染关系反馈到拓展高阶矩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中,形成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该理论框架遵循“一般到特殊”的构建思想,将融合碳金融资产特征的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关系纳入定价框架中,为碳金融资产溢价波动提供新的证据解释。(2)使用非参数统计计量模型检验基于波动趋势异质性的碳金融资产及其定价因子间的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关系。市场收益波动隐含了碳金融资产对遭受极端冲击或非对称信息冲击的市场反映,研究基于市场波动趋势差异的风险传染关系符合碳金融市场波动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1)碳金融资产及其定价因子间不仅存在低阶矩属性的风险传染关系,而且还存在协偏度、协峰度和协波动率等高阶矩属性渠道的风险传染关系。这表明从高阶矩属性出发,考虑碳金融资产及其定价因子间因市场非对称信息和极端事件冲击而导致的风险传染关系,已经成为影响碳金融资产价格驱动机制的新的因子证据。(2)快速波动趋势下的风险传染强度大于缓慢波动的强度。不同风险波动趋势的传染强度差异,本质上是碳金融资产收益及其蕴含的风险和收益对应关系的一种表征。结论为筛选具有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关系的碳定价因子,开展定价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提供分析基础。(3)构建多层多变量LSTM模型实现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的拟合与预测。根据所识别的具有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关系的碳价及其定价因子,构建基于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的实证模型,构造处理金融时间序列具有优势的多层多变量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multi-layer and multi-variable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Multi-LSTM)对定价框架进行拟合。通过实验手段确定最优的网络结构和参数,提高模型拟合和泛化能力,实现有效收敛。研究发现,相比不考虑高阶矩属性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定价框架能够对碳金融资产收益,特别是较长期限(12个月)的收益进行较好的精度预测和模型拟合,Multi-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和稳定性显着优于其他深度网络模型(Multi-GRU,RNN,MLP)、波动率模型(Garch-M)以及神经网络模型(BP)等分类器,印证了定价模型的优越性以及机器学习方法的拟合优势。研究在理论上证明了所构建的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能对碳金融资产溢价提供有力解释,表明将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关系纳入碳资产定价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拓展了碳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上,为碳金融资产定价机制的成熟和完善、减排作用的发挥以及不确定环境下碳金融市场的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股权风险溢价及其在股票市场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权风险溢价及其在股票市场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收益法及其参数在软件信息行业并购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90个重大资产重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溢价并购成为新常态 |
1.1.2 收益法成为评估常选项 |
1.1.3 软件信息业评估增值率居高不下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价值评估 |
1.2.2 并购价值评估 |
1.2.3 收益法评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2.2 并购理论 |
2.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三章 软件信息行业并购评估现状 |
3.1 软件信息行业并购评估概况 |
3.1.1 资产评估目的统计 |
3.1.2 评估价值与交易定价 |
3.2 软件信息行业并购评估方法使用现状 |
3.2.1 评估方法使用情况 |
3.2.2 最终结论选择情况 |
3.2.3 评估结果差异率分析 |
第四章 收益法模型及参数设定的内容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4.2 收益法模型及重要参数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
4.2.1 完整性评价 |
4.2.2 充分性评价 |
4.3 收益法模型及参数具体应用现状统计 |
4.3.1 收益法模型使用现状 |
4.3.2 收益年限确定现状 |
4.3.3 收益额项目预测现状 |
4.3.4 期间费用的预测现状 |
4.3.5 折现率的预测现状 |
第五章 收益法模型及其参数应用效果分析 |
5.1 收益法评估准确性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5.1.2 收益法预测的偏离程度分析 |
5.1.3 预测净利润完成情况分析 |
5.1.4 商誉减值情况分析 |
5.2 收益法评估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检验指标设定 |
5.2.2 检验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收益法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建议 |
6.1 收益法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
6.1.1 预测准确性不高 |
6.1.2 折现率预测主观性较强 |
6.1.3 评估风险估计不充分 |
6.1.4 参数披露不完整不充分 |
6.2 可能的原因分析 |
6.2.1 收益预测模型单一 |
6.2.2 收入预测不科学,高增长难实现 |
6.2.3 参数取值标准不统一 |
6.2.4 评估信息披露监管不到位 |
6.3 对策建议 |
6.3.1 完善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 |
6.3.2 规范折现率参数预测方法 |
6.3.3 强化企业风险评估 |
6.3.4 提高信息披露监管要求,营造评估法规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2)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人力资本 |
1.3.2 人力资本度量方法 |
1.3.3 企业价值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2.1.2 锦标赛理论 |
2.1.3 社会比较理论 |
2.1.4 资产定价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宏观层面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2 微观层面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3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力资本影响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
3.1 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 |
3.1.1 成本视角 |
3.1.2 攀比视角 |
3.1.3 特征视角 |
3.2 人力资本影响股票收益 |
3.2.1 调整成本视角 |
3.2.2 风险传播视角 |
3.3 影响机理 |
3.3.1 创新渠道 |
3.3.2 人才流动渠道 |
3.3.3 生产率渠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1 假设提出 |
4.1.1 成本视角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1.2 攀比视角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1.3 特征视角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 |
4.2.2 研究设计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成本视角实证结果 |
4.3.3 攀比视角实证结果 |
4.3.4 特征视角实证结果 |
4.3.5 拓展性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成本视角稳健性检验 |
4.4.2 攀比视角稳健性检验 |
4.4.3 特征视角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机理分析 |
5.1 调节机理 |
5.1.1 外部环境调节 |
5.1.2 内部激励调节 |
5.1.3 高管自信调节 |
5.2 中介机理 |
5.2.1 创新渠道 |
5.2.2 人才流动渠道 |
5.2.3 生产率渠道 |
5.3 实证分析模型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外部环境 |
5.4.2 内部激励 |
5.4.3 高管自信 |
5.4.4 创新 |
5.4.5 人才流动 |
5.4.6 生产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力资本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及机理 |
6.1 假设提出 |
6.1.1 信息传递渠道 |
6.1.2 调整成本渠道 |
6.1.3 风险传播渠道 |
6.2 实证分析模型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信息传递 |
6.3.2 调整成本 |
6.3.3 风险传播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与管理启示 |
7.2.1 政府颁布政策方面的建议 |
7.2.2 公司治理方面的建议 |
7.2.3 投资者投资方面的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 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评述 |
2.1 信用债定价模型 |
2.2 信用债券收益研究 |
2.2.1 收益利差 |
2.2.2 超额收益 |
2.3 信用债券交易中的风险 |
2.3.1 市场微观结构下的交易理论 |
2.3.2 流动性风险 |
2.3.3 信息不对称 |
2.3.4 投资者行为 |
2.3.5 下行风险 |
2.4 宏观信息的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模型 |
3.1 信用风险下的债券价格 |
3.2 信用债券交易折价模型 |
3.2.1 市场假设 |
3.2.2 投资者需求 |
3.2.3 债券出清与均衡价格 |
3.3 下行风险与交易折价 |
3.4 价格操控与交易折价 |
3.5 考虑交易风险的债券价格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下行风险与收益利差 |
4.1 下行风险测度 |
4.2 模型设定与方法 |
4.3 下行风险与美国公司债利差 |
4.3.1 美国公司债市场数据 |
4.3.2 描述性统计 |
4.3.3 结果分析 |
4.4 下行风险与中国信用债利差 |
4.4.1 中国债券市场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4.4.2 结果分析 |
4.5 两市场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下行风险与超额收益 |
5.1 模型方法与变量选取 |
5.2 美国公司债收益预测 |
5.2.1 样本描述 |
5.2.2 单变量组合构建 |
5.2.3 双变量组合分析 |
5.2.4 Fama-Macbeth回归模型 |
5.2.5 下行风险因子与债券收益 |
5.3 中国信用债收益预测 |
5.3.1 样本描述 |
5.3.2 单变量组合构建 |
5.3.3 双变量组合分析 |
5.3.4 下行风险因子与债券收益 |
5.4 两市场比较分析与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完美市场下的宏观信息与信用债收益预测 |
6.1 宏观信息与无风险收益 |
6.1.1 模型设定 |
6.1.2 货币体系与利率 |
6.1.3 市场活动与利率 |
6.2 宏观信息与风险收益 |
6.2.1 模型设定与方法 |
6.2.2 宏观信息的预测能力 |
6.3 宏观信息与风险因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危机时期的信用债风险与收益 |
7.1 信用风险与下行风险相关性 |
7.2 考虑风险相关性的债券定价模型 |
7.2.1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 |
7.2.2 联合分布函数的构建 |
7.3 算例分析 |
7.3.1 相关性水平与债券价格 |
7.3.2 金融危机时期的相关性与价格波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社会信任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社会信任文献综述 |
2.1.1 社会信任相关研究 |
2.1.2 社会信任与企业融资相关研究 |
2.2 股权融资成本文献综述 |
2.2.1 股权融资成本的内涵 |
2.2.2 股权融资成本模型和计量方法 |
2.2.3 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 |
2.3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分析 |
3.1.1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 |
3.1.2 基于信任维度的理论 |
3.1.3 基于信任产生的理论 |
3.1.4 基于信息传递理论 |
3.1.5 社会信任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机制 |
3.2 研究假设 |
3.2.1 社会信任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 |
3.2.2 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影响 |
3.2.3 正式制度的影响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涞源 |
4.2 变量设计 |
4.2.1 解释变量 |
4.2.2 被解释变量 |
4.2.3 其他变量 |
4.3 实证模型 |
5.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1.1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 |
5.1.2 相关性分析 |
5.2 实证检验 |
5.2.1 社会信任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验证 |
5.2.2 企业所有制的影响验证 |
5.2.3 正式制度的的影响验证 |
6. 稳定性检验 |
6.1 考虑遗漏变量的稳定性检验 |
6.2 更改被解释变量度量方式的稳定性检验 |
6.3 基于各年度的回归检验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启示与建议 |
7.2.1 基于企业层面的建议 |
7.2.2 基于政府层面的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运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2 价值评估相关方法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企业价值评估有关研究 |
2.3.2 国内企业价值评估有关研究 |
2.3.3 国外基于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 |
2.3.4 国内基于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本情况 |
3.2 盈利模式 |
3.3 价值创造影响因素 |
3.3.1 外部环境因素 |
3.3.2 资本充足率 |
3.3.3 资产质量 |
3.3.4 流动性 |
3.3.5 偿债性 |
3.3.6 盈利性 |
3.3.7 营运性 |
3.3.8 现金流量 |
3.4 工商银行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
第4章 基于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的具体分析 |
4.1 评估基本情况介绍 |
4.2 评估模型有关参数的估算 |
4.2.1 工商银行的股权资本成本 |
4.2.2 无风险收益率R_f的确定 |
4.2.3 对系统性风险?的估算 |
4.2.4 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及市场风险溢价 |
4.2.5 测算股权资金成本 |
4.3 工商银行股权自由现金流的估算 |
4.3.1 资产负债表预测 |
4.3.2 损益表的预测 |
4.3.3 永续增长率的预测 |
4.4 工商银行每股价值与市场股票价格相关性分析 |
4.4.1 工商银行股权价值测算 |
4.4.2 工商银行每股价值测算及与股票市价相关性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与建议 |
5.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非理性条件下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市场有效与市场异象 |
1.1.2 理性与非理性 |
1.1.3 噪声交易 |
1.2 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数据来源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模型 |
2.1.1 基于期权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2.1.2 基于参数设定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2.2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绩效评价 |
2.2.1 无指定市场情境下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绩效评价 |
2.2.2 多情境下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绩效对比 |
2.2.3 一般情况下各策略的优劣关系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投资者情绪与主观风险溢价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3.1 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理论构建 |
3.2 动态风险乘数因子的构建 |
3.2.1 投资者情绪指标 |
3.2.2 投资者主观风险溢价 |
3.2.3 风险资产波动率测算 |
3.3 基于投资者情绪与主观风险溢价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实证分析 |
3.3.1 样本选择与参数设置 |
3.3.2 融资约束 |
3.3.3 实证分析 |
3.3.4 收益分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涨跌比例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4.1 理论基础 |
4.1.1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
4.1.2 基于色彩心理学的解释 |
4.2 动态风险乘数因子的构建 |
4.3 基于上涨与下跌比例、涨停与跌停比例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实证分析 |
4.3.1 基于上涨与下跌比例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实证分析 |
4.3.2 基于涨停与跌停比例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实证分析 |
4.3.3 收益分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5.1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
5.2 我国资本市场中动量与反转效应存在性检验 |
5.3 基于动量与反转效应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5.3.1 实证分析 |
5.3.2 收益分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大小盘风格轮动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6.1 大小盘股轮动现象 |
6.2 我国资本市场大小盘轮动效应的存在性检验 |
6.2.1 样本与指标选择 |
6.2.2 基本统计特性 |
6.2.3 我国证券市场大小盘轮动效应存在性检验 |
6.3 基于均线择时策略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6.3.1 均线择时策略 |
6.3.2 均线择时策略实证结果分析 |
6.3.3 基于均线择时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实证分析 |
6.3.4 收益分解 |
6.4 基于趋向与反趋向择时指标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6.4.1 基于MACD择时指标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6.4.2 基于BOLL择时指标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6.4.3 基于KDJ择时指标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6.4.4 基于多空排列择时指标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6.4.5 基于BBI择时指标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
6.4.6 收益分解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A 投资者情绪指标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选股和波动率择时的量化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量化产品市场分析及策略建模 |
第一节 产品市场分析 |
第二节 量化选股模型——多因子模型 |
一、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
二、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 |
第三节 量化择时模型——单向波动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量化产品设计的技术路线 |
第一节 支持向量机回归选股 |
一、支持向量机与多因子模型 |
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
三、遗传算法 |
四、选股方法 |
第二节 单向波动率择时路线与双向交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策略测试及产品分析 |
第一节 选股策略实行及测试 |
一、特征数据处理 |
二、选股结果 |
第二节 择时策略实行及测试 |
第三节 量化产品方案设计 |
第四节 产品收益及风险分析 |
一、收益分析 |
二、风险分析与控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所有候选因子信息 |
附录2 线性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调参代码 |
(8)利率变动对股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股票定价的理论基础 |
2.1 股利折现理论 |
2.1.1 股利折现的定价原理 |
2.1.2 股利折现模型 |
2.1.3 股利折现理论的缺陷 |
2.2 资产组合理论 |
2.2.1 资产组合理论的定价原理 |
2.2.2 资产组合理论的形式化表述 |
2.2.3 资产组合理论的不足 |
2.3 套利定价理论 |
2.3.1 套利定价理论的定价原理 |
2.3.2 套利定价理论的形式化表述 |
2.3.3 套利定价理论的不足 |
2.4 期权定价理论 |
2.4.1 期权定价理论的定价原理 |
2.4.2 期权定价理论的形式化表述 |
2.4.3 期权定价理论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率与股价关系理论分析 |
3.1 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分析 |
3.1.1 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含义 |
3.1.2 有效市场框架下股价与利率的关系 |
3.1.3 有效市场理论的困境 |
3.2 股权溢价之谜 |
3.2.1 股权溢价之谜及其理论含义 |
3.2.2 股权溢价之谜对股价与利率关系的启示 |
3.2.3 对股权溢价之谜的破解及其效果 |
3.3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 |
3.3.1 行为金融理论界说 |
3.3.2 惯性效应 |
3.3.3 反转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率变动影响股价的模型构建 |
4.1 利率变动的内涵 |
4.2 利率变动影响股价的机理分析 |
4.2.1 投资者预期效应 |
4.2.2 内在价值效应 |
4.2.3 资产替代效应 |
4.2.4 “指示器”效应 |
4.3 利率变动影响股价的模型推演 |
4.3.1 各种效应的变量刻画 |
4.3.2 模型推演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1 实证目的与方法选择 |
5.1.1 实证目的 |
5.1.2 方法选择 |
5.1.3 SVAR模型的基本理论 |
5.1.4 SVAR模型下的研究脉络 |
5.2 样本的选取 |
5.3 实证检验过程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建立SVAR模型 |
5.3.3 单位根检验 |
5.3.4 协整检验 |
5.3.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3.6 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
5.3.7 脉冲响应分析 |
5.3.8 方差分解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利率变动对大盘股股价的研究结果 |
5.4.2 利率变动对小盘股股价的研究结果 |
5.4.3 结果对比分析 |
5.4.4 结果原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股票市场 |
6.2.2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
6.2.3 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
6.2.4 完善微观主体行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
1.2.2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 |
1.2.3 公司融资效率 |
1.2.4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 |
1.2.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2.1 文化产业相关概念 |
2.2 产业融合、文化金融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 |
2.2.1 产业融合、文化金融 |
2.2.2 文化传媒公司概念 |
2.2.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特点 |
2.3 融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3.1 融资相关概念 |
2.3.2 融资方式及特点 |
2.3.3 融资理论 |
2.4 效率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4.1 效率概念界定 |
2.4.2 效率测度方法 |
2.5 融资效率及测度方法 |
2.5.1 融资效率概念界定 |
2.5.2 传统融资效率测度方法及其局限性 |
2.5.3 数据包络分析(DEA)在融资效率分析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及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
3.1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
3.1.2 行业产值保持高速增长 |
3.1.3 新兴传媒兴起,传媒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 |
3.2 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现状 |
3.2.1 并购趋势明显,近两年回归理性 |
3.2.2 融资最为活跃细分领域:影视音乐、网络视频 |
3.2.3 IPO退出回报率上升,境外上市占比增加 |
3.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
3.3.1 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能力不足 |
3.3.2 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1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测算方法 |
4.1.1 适用于融资效率静态衡量的基本模型 |
4.1.2 适用于融资效率动态衡量的基本模型 |
4.2 样本选择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样本选择 |
4.2.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3 评价指标选取 |
4.2.4 评价指标相关性检验 |
4.2.5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 |
4.3 样本指标的统计性描述 |
4.3.1 样本公司资产规模 |
4.3.2 样本公司营业收入 |
4.3.3 样本公司净利润 |
4.4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静态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4.1 融资静态效率整体分析 |
4.4.2 融资静态效率具体分布状况 |
4.4.3 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比较分析 |
4.4.4 融资效率规模报酬分析 |
4.4.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细分行业融资静态效率比较分析 |
4.5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动态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5.1 融资动态效率整体分析 |
4.5.2 新闻和出版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
4.5.3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
4.5.4 文化艺术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
4.5.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动态效率的时间演变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 |
5.2.1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5.2.2 描述性统计 |
5.2.3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1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提高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优化角色定位 |
6.1.1 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法律法规建设 |
6.1.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
6.1.3 鼓励民间资本介入文化传媒产业 |
6.1.4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
6.2 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 |
6.2.1 银行贷款 |
6.2.2 股权融资 |
6.2.3 债券融资 |
6.2.4 国际融资 |
6.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6.3.1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研发能力 |
6.3.2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生产能力 |
6.3.3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营销能力 |
6.3.4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
6.4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提升管理水平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
7.1.2 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主要因素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基于矩属性风险传染的金融资产定价研究 |
1.2.2 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
1.2.3 碳金融资产定价方法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框架构建 |
2.1 碳金融资产定价相关概念 |
2.1.1 碳金融资产的基本内涵 |
2.1.2 碳金融资产阶矩属性内涵 |
2.1.3 基于高阶矩属性的碳金融资产风险传染内涵 |
2.2 金融资产定价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投资者理性预期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 |
2.2.2 投资者有限理性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 |
2.3 矩属性视角下碳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理论 |
2.3.1 基于市场联动的碳金融市场低阶矩风险传染 |
2.3.2 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的碳金融市场“净传染”理论 |
2.4 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研究 |
2.4.1 基于有限理性的碳金融市场效率理论 |
2.4.2 多元框架下碳金融资产拓展高阶矩CAPM定价理论研究 |
2.4.3 高阶矩资产定价框架下的碳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研究 |
2.4.4 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多因子定价框架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模型设计 |
3.1 碳金融资产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测度模型 |
3.1.1 碳金融市场波动趋势异质性分析 |
3.1.2 基于波动趋势异质性的碳金融资产风险传染模型构建 |
3.2 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模型设计 |
3.2.1 二元框架CAPM碳金融资产定价模型构建 |
3.2.2 基于风险传染关系的碳金融资产多因子定价模型设计 |
3.3 基于Multi-LSTM模型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框架拟合 |
3.3.1 LSTM模型的碳价拟合优势 |
3.3.2 基于LSTM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模型结构与训练 |
3.3.3 基于LSTM模型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效果评价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样本与基础统计分析 |
4.1.1 研究样本 |
4.1.2 基本统计分析与数据预处理 |
4.2 碳金融资产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测度与分析 |
4.2.1 碳金融市场波动趋势分析 |
4.2.2 基于波动趋势异质性的碳金融资产协高阶矩统计分析 |
4.2.3 基于波动趋势异质性的碳金融资产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分析 |
4.3 基于Multi-LSTM模型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测度 |
4.3.1 基于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模型重构 |
4.3.2 基于Multi-LSTM模型的碳价拟合结构优化 |
4.3.3 基于Multi-LSTM模型的碳金融资产定价模型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管理启示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股权风险溢价及其在股票市场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收益法及其参数在软件信息行业并购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90个重大资产重组案例[D]. 许世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张燕. 山西大学, 2020(03)
- [3]非完美市场条件下的信用债定价研究[D]. 李欣亭. 天津大学, 2020(01)
- [4]社会信任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D]. 唐谊.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运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D]. 牟东泽.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6]非理性条件下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研究[D]. 刁鹏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选股和波动率择时的量化产品设计[D]. 陈岸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利率变动对股价的影响研究[D]. 原仙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考虑高阶矩属性风险传染的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D]. 云坡.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